國培小學英語研修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0 01:0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培小學英語研修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國培計劃 教師培訓 培訓實效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3-0199-01
根據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廳關于吉林省農村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的有關精神,受吉林省教育廳委托,長春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承辦了“國培計劃(2011)――吉林省農村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長春師范學院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班的培訓任務。培訓班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開班,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圓滿結束。
培訓通過采取置換脫產集中研修的方式,以省內農村義務教育骨干教師的需求為主,組織開展專題講座、經驗介紹、教學指導、案例分析、交流研討等。針對小學英語新課程實施中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與探究,探索適應小學英語新課程師資培訓要求的各種理念和方式,培訓過程中注重專家與學員的互動與研討。培訓按照項目要求采取了“2+1”模式,即兩個月的集中培訓和一個月的“影子培訓”相結合的模式以體現互動、共享、多樣化特征。
在整個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承辦學校不斷總結反思,以探求使項目有效且得以順利進行的方案,但難免遇到困難和阻力。總的來說,此次培訓的特點有以下5個結合:
1.省內省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培訓團隊。本次培訓聘請了吉林省內省外、校內校外多位專家做專題報告。培訓期間,還帶領學員到省內重點小學進行參觀和課例觀摩。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課程安排方面,既有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的理論專題講座,又有教學經驗豐富的中學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與交流研討,既有國培專家指導下學員的理論研究環節,又有“影子培訓”及學員之間進行經驗交流的實踐推廣環節。既有學員課上理論學習環節,又有課下在專任教師指導下獨立練習及完成作業的實踐應用環節。
3.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本次培訓在注重教學素質提高的同時,還設計了科研能力培訓內容。不僅請專家做了科研方面的專題講座,還請專家為大家的科研課題進行指導,使大家初步明確了如何開展教育科研工作。
4.課例觀摩和學員自我教學交流相結合。通過現場課例觀摩使大家身臨其境,領略高水平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風采,同時通過學員教學展示和交流,使大家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及其他學員的特長。
5.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本次培訓除了有集中形式的專家講座之外,還有學員分組討論、交流,以及分散形式的“影子培訓”,這對大家接受相對全面的培訓,達到全面提高素質和能力的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時,我們也反思了在培訓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
1.培訓之初應使學員明確具體的培訓方案與要求。本次培訓方案是嚴格按照省教育廳的相關文件精神,經過反復推敲修改而制定的。在內容的安排上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并聘請了省內、國內一流、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教授。但部分農村學員對于英語學科理論知識興趣不高,他們更加關注教學一線的實際問題。
2.負責培訓的學校應在培訓工作開始之前通過省教育廳與各地方教育局取得聯系,以獲得參訓教師個人的具體情況。本次培訓開班之初,我們發現各學校選派學員的變動比較大,對于參與培訓的人員及數量與省級主管部門下達的骨干教師名單不符,這給培訓課程的設置和接待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不便。
3.頂崗實習的學生不能及時到位。由于各學校對頂崗置換實習生的質量要求過高以及對置換實習生的安全無法給出保障,使實習生不能及時下派,影響了農村小學的教學,極大地干擾了學員學習的熱情。
4.部分參培教師對基礎英語教育,尤其是吉林省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了解不足,致使在培訓過程中,沒有完全做到對癥下藥,缺啥補啥,有些學員感到培訓中講授的理論知識難以解決現存的小學英語教學實際存在的問題。
5.外聘專家、外籍教師及培訓教師隊伍的層次和水平與參培學員的實際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差距太大,影響了培訓效果,后期經過調整有所好轉。
總結反思問題后,我們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
1.預先對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需求分析,根據不同地區和水平的學員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課程,可適當減少一些理論講座,增加實踐性強的課程。
2.負責培訓的學校應通過省教育廳與地方教育局提前聯系,組織調研,預先合理制定出一套比較完善、可行的培訓實施方案。
3.在培訓之前提前做好頂崗置換實習生與培訓學員之間的對接工作。
4.組織英語教法教師到吉林省農村和長春市部分小學調研,深入課堂聽課,參加教研活動,進一步了解英語教學的現狀,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訓方案。
5.聘請的高級外語專家和學者不宜過多,應該多聘請一些一線教學名師和教學能手,并與校方領導取得聯系,走進他們的實際課堂聽課,親身感受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
“國培計劃”是國家發展在職教師職后教育的一項重大舉措,吉林省的農村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的目的是使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夠結合實際教學準確理解和把握新的課程標準及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深入理解小學新課程的目標和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與水平,解決英語教師由英語新課程理念向英語具體教學行為轉化的問題,為全面推進英語新課程在全省的深入實施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并能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小學英語骨干教師,最終形成一批具備較高學科素養、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的、能夠在農村基層小學發揮骨干作用的英語學科帶頭人;一批用于小學英語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教師資源;一批就地取材的小學英語教學案例、知識更新的課程與學習資料;一批適合農村教育發展需要的研究課或示范課;從而促進農村學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篇2
一、“兩體六互”模式的提出與構建
“影子研修”,也稱為“體驗式培訓”“跟崗培訓”“貼身培訓”“影子工作”,是一種針對專業人員的現場培訓方式。
在實施“國培計劃(2012)”重慶市小學英語教育教學名師異地脫產研修項目的過程中,我們發現 “師傅帶徒弟”式的傳統影子研修模式受到了極大挑戰,原因有二:其一,重慶市小學英語師資隊伍尚在成長之中,據統計,目前僅特級教師3人,市級骨干教師80余人,可以擔任名師研修指導教師的人選嚴重不足。其二,名師班的學員是從各區縣遴選出來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研究基礎,普通骨干教師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指導。必須創新原有的“師徒”模式,改變影子學員和指導教師的指導與被指導關系。
“兩體”即構建“合作研修共同體”,確立“導師學員雙主體”。“合作研修共同體”是指導師和學員之間的關系,在名師影子研修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指導教師和影子學員都是學習者,是一種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共同發展的關系。 “六互”即“互學——互研——互構——互助——互動——互進”。
二、“兩體六互”模式的實踐
我們針對指導教師和學員的實際情況,變“師徒結對”的教學關系為“強強聯手”的合作研修關系,讓學員和導師在研修的過程中攜手共進。
(一)“兩體”模式的構建
首先對指導教師進行了選拔和培訓。我們制訂了指導教師選拔標準:第一,指導教師須具有市級或區級骨干教師資格,在教學或教研中有一定的特色或優勢;第二,須有持續改善教學的愿望,較強的課堂研究能力、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對指導教師的培訓,我們主要圍繞影子研修的目的和任務、“合作研修共同體”的構建、“導師學員雙主體”的職責、“六互”模式的操作與運用來進行。
同時,我們召開影子研修動員大會,讓學員明確影子研修目標,提出“四個一”的研修任務:學員與導師共同研制每一節課的教案,共同上好凝結集體智慧的每一節課;學員要上一節體現前期培訓成果、體現出教學行為轉變的高質量的匯報課;學員要策劃、組織一次專題研討活動;在研修期間,要確定一個問題,在課堂上進行實證研究,并撰寫行動研究報告。
為進一步促進學習與研究、觀摩與實踐的融合,我們提出,學員和導師在研修中應樹立六個意識:課程意識、教學意識、目標意識、研究意識、反思意識、成果意識。學員與導師應共同經歷觀課互學——備課互助——改課互研——上課互聽——評課互動——研課互進的過程。
(二)“六互”模式的實踐
1. 互學
即相互學習。“合作研修共同體”成員通過觀察、思考,追問等手段,發現“操作者”的教學特色、優勢和亮點,并深入探究教學活動背后隱藏的教學原理,全面總結、提煉某一教學行為蘊含的理念、策略。
2. 互研
即共同研究。“合作研修共同體”,就是一個課堂研究團隊,團隊成員可以將自己學到的某一理念或具體操作方法放到課堂中加以驗證,也可以在備課、聽課、評課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查閱資料,開展實證研究。
3. 互構
即相互構建。“互構”有兩個層面:其一是導師和學員齊心協力,構建“合作研修共同體”;其二是群策群力,共同構建合理的課堂流程結構。在同課同構、同課異構、同課再構活動中,通過觀察分析、對比論證,發現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從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4. 互助
即相互幫助。影子研修不是閉門造車,需要各“共同體”成員之間相互支持,通力協作,共同完成研修任務。“共同體”成員要通過觀察、記錄、對照、反思、查證等方式相互查找不足,探求成因,并尋找解決方案。
5. 互動
即多向互動。我們為學員搭建了面對面的交流平臺:每天早晨開展前一天的研修總結活動、集體備課活動和說課活動,聽完課后開展集體評課活動;每兩天舉辦一次學員論壇,每周舉行一次全校教研活動,每月舉行一次區級以上教研活動。同時,學員還可通過遠程交流平臺,把研修中的所思、所感、所悟、以及發現的問題,在更大的范圍和空間里進行互動交流。
6. 互進
即相互促進。“共同體”成員通過課堂互構學會了優化課堂的技能和本領,通過課堂觀察豐富了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通過互動交流改進了教學理念和方法,通過互學互助發現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采取“聽、觀、問、議、思、做”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導師與學員的課堂教學能力。
三、“兩體六互”模式的效果
影子研修“兩體六互模式”,關注學員和導師已有的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把握了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提高了研修的實效性、針對性和科學性,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實現了知識——能力的轉化
影子研修既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驗證、深化的過程。學員在影子研修總結中寫到:“在影子研修過程中,之前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清晰、升華”、“在實踐和反思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堅持的很多教學原則,背后都有著相關的理論依據。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或者在實踐中發現了學到過的理論知識,都充滿著快樂。我感覺自己真正成為了課堂的發現者、研究者。”
(二)提高了教學實踐能力
通過實施“兩體六互”模式,提高了“共同體”成員分析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準確定位教學目標、靈活利用教學資源、恰當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以及課堂組織與管理、課堂調控與評價能力和課堂用語與板書設計的水平。
(三)提升了研究與反思能力
培養了學員和導師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員和導師反思總結、撰寫研究文章的能力。
篇3
【關鍵詞】新媒體課程資源 英語趣配音 校本教研 教師專業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不僅明確闡明了“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的課程理念,還提出了開發與利用網絡資源的建議,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資源,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
21世紀以來,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網絡軟件、手機應用軟件逐漸成為外語教學的主要工具。在有條件的地區,很多教師的教學設計都超越了常規媒體的限制,充分利用網絡視頻與音頻資源,為英語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真實的語境。然而,筆者在樂山市進行國培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工作時,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網絡課程資源很重要并經常使用的老師不到15%。使用網絡資源是教師課程資源意識的具體表現。出現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教師缺乏課程資源意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一次校本教研活動為載體,嘗試利用新媒體課程資源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教研活動的策劃
在課題研究的一年過程中,為了使本校教師認識到了網絡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增強課程資源開發意識,課題組成員在實驗學校開展了一次教研活動,探索如何利用新媒體課程資源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
1.研修主題。葛炳芳(2013)認為,“教研活動應主題明確,教研活動內容源于教學情景中的具體問題,充分考慮一線教師關心的問題”。英語趣配音是由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英語學習手機軟件,通過給1-2分鐘的英語類視頻在線配音的方式練習英語口語。該APP擁有大量難易程度不同的少兒英語視頻資源,也包括各種版本小學英語教材的視頻資源。無論是教師,還是兒童,對英語趣配音十分感興趣,但對于如何使用都很困惑。因此,課題組策劃了一次以“英語趣配音教學實踐”為主題的校本教研活動。
2.研修形式。在研討前階段,先由執教教師上課,參研教師以小組為單位觀課議課,直觀感受與體驗英語趣配音的教學方式;研討過程中,培訓者(課題組成員)帶領參研教師圍繞英語趣配音教學主要問題進行研討,引起教師的思考甚至影響他們的教學實踐;最后,參研教師收獲反饋,培訓者圍繞“新媒體課程資源”進行總結。
3.研修目標。結合研討課的內容和本地區教師課程資源意識淡薄的問題,課題組期望本次校本教研活動達到以下目標:通過學習,參研教師能夠進行趣配音軟件的簡單操作;通過議課,參研教師能夠了解趣配音教學設計需考慮的基本要素;通過討論,參研教師能夠了解兒童趣配音作品的評價方式。
三、教研活動的實施
1.研修前階段。教研活動開始時,培訓者說明活動主題與活動目標,提出課堂觀察的具體要求,然后請執教教師開始上課。
(1)說課。執教教師簡要介紹教材與學生情況,具體闡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及教學評價手段等。
(2)上課與觀課。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可以分為配音前、配音中和配音后三個環節。在配音前,教師創設語境讓兒童理解新詞匯“dress up, grown-up clothes, tons of, underpants, wake”、新句型“Why are you in …? Why can’t you …?”;在教師引導下,兒童認真看視頻,感知與識別卡由和爸爸說話時的內心情感(提醒、疑惑、生氣、哄騙和夸張等),識別單詞重讀、連讀及爆破,并進行句型操練。在配音中,在同伴與教師支持下,兒童打開手機中的趣配軟件,認真模仿與配音,教師引導兒童利用趣配音評價標準對自身與同伴的配音進行評價。在配音后,教師向全班展示優秀配音作品,并安排兒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最后要求學生按時完成并提交本次配音作業。
(3)執教教師反思。配音過程中兒童遇到最大的障礙是生詞、語速與情感。為此,本節課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所有學生能正確朗讀句子中80%以上的重音、停頓、連讀與爆破;大部分學生能夠感知卡由和爸爸說話時的內心情感,并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所有學生能夠根據趣配音評價標準對配音作品進行評價;所有學生能夠圍繞本節課內容進行角色扮演。
從兒童所提交的配音作業來看,第一、二、四個目標達成情況較好,大部分兒童語速適中,能讀出句子中的重音、停頓、連讀與爆破,能根據不同的角色,選擇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并能較好地進行角色扮演;第三個目標達成情況不太樂觀,因為本次課是本學期的第三次配音學習,兒童對評價指標還不熟悉,但隨著配音學習次數的增加,他們對評價標準會更加了解。
2.課后研修階段。在此階段,培訓者組織參研教師圍繞本次教研目標進行主題研討,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問題上。
(1)在選擇英語趣配音教學材料時,需要考慮哪些要素?設計此問題的目的在于選材是英語趣配音教學材料最關鍵的第一步,而教師已經習慣按著教材進行教學。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與課題組展開討論,并達成以下共識:
1)兒童興趣愛好。兒童往往對流行音樂、動畫片、童話故事、電影等感興趣,因為這些貼近生活,可以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愉悅感和滿足感。而趣配音視頻資源正好源于電影、動畫片、童話故事、電視劇和歌曲的片段內容。例如:趣配音材料Today I will fly是根據深受小朋友喜愛的小豬小象系列圖書拍攝剪輯而成。本材料語言簡單,生動有趣、簡單好玩,非常適合一般將來時“will”教學,可以讓小朋友在笑聲中學習語言與理解友情。
2)兒童語言知識與技能。為了迎合教學需要,教材編撰者編造的教材過分地保護學習者,地道與真實的語言缺失。然而,趣配音材料具有真實與地道的語言,所以難免有個別超出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詞匯和語法項目,但這并不會影響兒童的語言學習。例如:趣配音材料“小卡由去幼兒園”,語言真實、地道、口語化,出現了“so do I, daycare, gonna”等超出兒童語言知識與技能的詞匯,但是這并不影響兒童學習句型“I (don’t) want to …”。
3)學習目標與期望。在英語初學階段,兒童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更想擁有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為了這一學習目標與期望的實現,兒童必須了解單詞重音、句子重音、連讀、節奏、停頓以及語調等語音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選擇合乎語音規律的材料。例如:在趣配音材料“小仙女與王子”中,語音現象合乎規律,連讀、爆破與重音明顯,且復現率較高。
(2)如何指導家長協助兒童完成趣配音作業?不言而喻,趣配音順利進行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只要家L積極支持與配合,兒童才會順利完成并提音作業。參研教師對此問題非常困惑,課題組成員根據實驗情況交流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通常情況下,家庭難以融入學校,家校缺乏全面且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在實驗前,我們建立“英語趣配音學習”QQ群作為家校交流的平臺,吸引家庭參與趣配音活動中。通過此平臺,學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趣配音作品,家長與教師可以相互交流兒童趣配音學習情況以及心理與情感方面的需求與變化。交流與溝通的內容主要包括“配音作品提交、趣配音賬號、上課問題、課前學習材料準備與請假問題”等。
(3)在評價趣配音作業時,需要考慮哪些評價指標?針對這一問題,課題組成員與參研教師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交流。為了幫助兒童發現其趣配音作業的優點與不足,課題組編制了趣配音評價體系,其中包括基本指標、選評指標和評價等級三個方面(見下表)。其中,所有兒童的評價都要覆蓋基本指標,而選評指標是教師根據兒童個人特點而選擇。
基本指標 選評指標 評價等級
規定時間之內完成配音;不增減詞;聲音洪亮、語速適中;語調自然、語言流暢;語音準確;元音飽滿、發音清晰。 按意群停頓;連讀自然;不完全爆破、失去爆破正確;能根據不同的角色,選擇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配音時,能根據內容,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A(A+\A\A-)
B(B+\B\B-)
C(C+\C\C-)
3.研修后階段。
(1)教師反饋。教研結束時,參研教師交流了參加此次教研活動的收獲。有教師認為,他們之前一直想將趣配音課程資源融入常規教學中,在嘗試過程中無從下手。但今天了解到了趣配音教學操作的基本程序。印象最深刻的是執教教師在上課中,讓兒童利用配音評價標準相互進行評價。有教師認為,趣配音最難的應該是選材問題,趣配音APP軟件中含有無數的配音資源,但是要選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材料并非易事,他們希望課題組和參研教師以后可以相互分享合適的趣配音材料,以此減輕選材壓力。有教師認為,班級人數多,如果在課堂上直接配音可能會導致課堂失控,因此建議課后進行配音。
(2)培訓者總結。本次教研是利用新媒體網絡課程資源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次嘗試。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英語學習課外學習環境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形式也靈活多樣。然而,國內兒童英語學習環境仍然局限于課堂,其學習材料主要是國家統編教材及錄音,語言輸入量極其有限,這無疑限制了兒童對英語的學習。在利用新媒體課程資源時,教師必須考慮課程標準、教師與學生、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話題、素材以及社會文化價值觀等要素。在思考過程中,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與能力會不斷增強,進而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四、總結
在實施和貫徹英語課程標準的10多年中,很多教師利用英語新媒體課程資源的意識仍然比較淡薄。將新媒體課程資源應用于英語教學,無形中克服了英語教材的弊端。在實踐中,教師體驗到了新媒體課程資源的優勢,課程資源意識逐步增強,從而促使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葛炳芳.關于學科教研范式的思考――以浙江省高中英語學科為例[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3,(3):7-12.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4
一、大力實施普通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1、著力提升辦學條件。全面落實《省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計劃》和《區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行動計劃》,計劃投入7000多萬元實施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工程,到年底,全區所有中小學基本完成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任務,使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場地、校舍滿足基本辦學需求,實驗儀器、體衛藝設施、信息技術、圖書資料等的配備達到省辦學條件標準。年,我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計劃投資4900萬元,完成加固校舍29900平方米、新建校舍16100平方米;計劃投資1800萬元,完成2010年度開工的在建工程33760平方米。穩步推進“211”工程(兩熱、一暖、一改),計劃投資800萬元,完成旱廁改造項目8個、新能源取暖項目6個,解決取暖面積3萬平方米。繼續實施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工程。
2、做好“省教育工作示范區”復評工作。年,省政府將依據新的《省教育工作示范區評估標準》對我區進行復評驗收。教育局將根據新的標準對全區各學校進行全面督評整改,爭取順利通過復評,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條件。
3、進一步完善經費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達到全區初中生均900元、小學生均700元、特殊教育學校生均10000元;增加高中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達到普通高中生均500元、職業學校生均600元。實施部門預算到校,細化收支項目,強化預算執行的剛性,為全面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做好準備。積極化解學校債務,嚴格控制生均培養成本。進一步完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依據省市要求,做好普惠性幼兒園政府助學金管理資助工作;對普通高中困難學生,資助學雜費、住宿費與享受國家助學金的差額,對中等職業學校困難學生,在享受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免交學費;對低保家庭新考入大學的學生,全額補助第一年學費;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大學新生按照相應標準進行補助;提高對農村初中困難住宿學生的補助標準,由每年800元提高到每年1050元,補助比例由學生總數的1.5%提高到10%。
二、大力實施教學改革工程,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
4、積極推進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習慣為中心,落實“學為先導、因學定教、學貴主動、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要求,積極開展達標課活動,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積極嘗試實驗操作、情景測驗等考查方式,推進無分數評價研究。加快學生質量監測體系建立。積極打造各學科、各單位的經典傳統活動。組織各學科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優秀作業設計展評、優秀教師社團展示、優秀教研活動展示等活動。注重特教學生的生存教育、心理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生存能力,同時,做好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工作。
5、全面提高初中教學質量。堅定不移地把改造教學過程作為初中教學的中心工作,面向全體學生,大幅提升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繼續認真貫徹《區初中教學工作基本規程》、《區初中學校教學工作評價方案》和《區初中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案》,進一步完善以“兩會制”為主的教學管理機制。深化“區域改造初中教學過程研究”項目實施,推廣稼軒中學個性化思維建構教學特色,提煉鮑山中學的課堂教學特色,挖掘提升三中、六中、雙語實驗學校、西營中學、郭店中學等初中學校發展的新優勢,進一步提高教學整體水平。加強對初中薄弱學校教學管理和行政管理力度,促進教學薄弱學校的教學規范化。進一步加強學科規范化建設,逐步形成基于教學過程的學科教學管理指導機制。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全員培訓。
6、進一步提升高中學校競爭力。全面貫徹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創造條件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繼續推行選課走班的教學模式和學分認定的教學管理制度。推進學校辦學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樣化、個性化,支持鼓勵普通高中建設特色課程,形成自身辦學特色,年,繼續推進和提煉一中的勵志教育、二中的創新教育等學校的育人特色。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促進普通高中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突出研究性學習、實驗實踐、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使更多學生在科技創新、各種奧賽、飛行員選拔、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特長得到長足發展,更多學生進入高校自主招生選拔的范圍。推進普通高中與高校合作,實施高等學校與特色高中聯合育人計劃。認真做好高中畢業班工作,爭取使更多的學生升入優質高校學習。
7、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建設。總結課程改革實施中的先進經驗,提升學校校本研修意識,強化校本課程開發、建設管理力度。不斷創新課程管理模式,著重解決校本課程開發不規范、課時無保證、實施隨意粗放、缺少有效指導評估等問題。鼓勵臨近學校和具有共同特色取向的學校共同開發、研究、使用同一種或幾種校本課程。下半年,舉辦全區校本課程展示評比活動。組織參加全市學校課程校本管理研討會及學校課程審查審批會。
8、實施主題化教研。堅持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教師發展為根本,以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為課題,深入實踐“教研主題化、主題系列化”的跟進教研活動方式,圍繞“教學目標科學建構的研究、高效課堂教學范式的研究、教學檢測與命題的研究、課程實施水平評價的研究、教研成果總結與推廣的研究”五大主題。年,分別組織開展《課程標準》再解讀、單元集體備課和常態課展示、學科試題庫建設研討等活動。進一步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總課題研究,召開階段性課題研究會議,注重對教研成果進行總結提升,形成具有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的科研成果并進行推廣。積極引導各學校爭創年度市基礎教育課改示范校。
三、大力實施立德樹人工程,深化素質教育實施
9、加強德育教育。落實《區立德樹人行動計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重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為學生發展奠定思想之基、心理之基、品格之基。以“習慣養成”為抓手,著力開展“十佳少年”、“十佳少先隊員”、“十佳少先隊輔導員”評選等德育實踐活動,構建“有效德育”體系,2月份,召開學生行為習慣示范校表彰會議;3月份,承辦全市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現場會。改進德育課程教學方式,促進德育與學科教學融合。加強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加強中小學生法制教育,4月份,組織學校爭創市依法治教示范校。加強德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和班主任、輔導員隊伍素質,實施班主任培訓計劃,成立“區優秀班主任工作室”,不斷提高德育實施水平。啟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行動計劃”,加強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加強家長委員會建設,充分發揮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下半年,召開家長委員會建設與管理工作現場會。
10、加強科技創新教育。將科技創新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和學校管理中,促進科學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及科技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全面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以“校園科技節”為載體,積極開展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年,組織區第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積極參加市、省及全國第二十七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十三屆全市中小學電腦制作、第十屆全市中小學電腦機器人比賽、全國環保科技大賽等賽事。發揮區素質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積極做好科技創新教育項目的開發、展示和推廣活動。繼續抓好科技輔導員培訓,組織科技輔導員素質大賽,提升其專業素養。做好區級科普示范學校的評審和省市級科普示范學校的創建工作。實行科技創新教育工作簡報制度。積極對上爭取科技部門對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場館建設的扶持,提升科技創新教育的硬件水平。
11、加強藝術教育。繼續深化學校藝術教學改革,提高藝術課堂教學質量,9月份組織開展藝術教師素質大賽,著力提升藝術教師專業素養。進一步完善“1+1”工程,大面積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力求使每一名學生擁有一項音樂特長和美術特長。繼續開展區“星級藝術學校”評選活動。3月份,舉行區少兒藝術技能大賽;4月份,開展區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5月份,結合藝術展演及京劇課題階段性總結,舉行京劇進校園匯報展演活動;9-10月份,舉辦區第十屆中小學合唱節和市第十屆合唱節專場比賽。組織參加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
四、大力實施學生健康成長工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12、加強體育教育。落實《區青少年健康成長行動計劃》,建設全區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監測體系,做好學生體質測試工作,確保年全區學校上報率達到100%。建立學生體育聯賽機制,組織參加全市中小學生體育八項聯賽,舉辦年全區中小學生春季田徑運動會、秋季田徑對抗賽。建立體育特色項目學校評比機制,做好體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對體育特色項目學校進行表彰。完善體育工作督導評估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體育教學等工作的管理。大力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切實保障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做好年初中學業水平及畢業體育考試。
13、加強衛生管理。以環境衛生、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預防近視、傳染病防治等為重點,推動學校衛生常規管理的規范化。完善衛生突發事件應對機制。依據《區中小學生近視防控方案》,提高近視率在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校工作評價中比重,切實降低近視率。舉辦教育系統衛生人員傳染病防控知識培訓班。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9月份,聯合區人社局召開學生醫保工作總結和動員會,對在參保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1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學習既定課程和開發校本課程相結合的辦法,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設置相關心理輔導內容,拓寬心理教育的涉及面。積極開展勵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家庭教育等各類心理教育活動,建立健全心理咨詢室,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認識,保持積極向上、健康美好的心態。關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健康問題,通過推進“青春助力,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行動”、高校與外來務工子女定點學校結對共建等活動,加大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心理疏導和幫扶。積極聘請高校教師、社會專業志愿者等到中小學擔任兼職心理教師,定期開展心理講座,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提升道德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效控制因學生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各類安全事故。
15、加強安全管理。加強師生安全教育,重點做好開學初、放假前、中高考期間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學生接送車輛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學生接送車輛安全管理責任,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學生接送車輛的管理。完善校園“三防”建設工作,力爭實現學校監控設施與公安系統聯網。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消防及避險逃生演練活動。按照《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市學校安全工作檢查考核標準》,聯合相關部門加大對學校安全工作的督查力度。加強對學校安全管理人員和安保人員的專項培訓。配合公安、工商、交通、衛生、文化等部門加強學校安全保衛和周邊環境治理。
五、大力實施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提升師資水平
16、加強師德建設。落實《區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計劃》,堅持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理想教育,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依據《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考評指導意見》,將師德教風建設作為教師評優選先、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提高師德教風考評在教師評價中的分量。年,教育工會組織開展“建功立業”、“職工先鋒號”、“師德標兵”等評選活動;團工委組織開展“走青春路,做育花人”、爭當“青年崗位能手”、爭創“青年文明號”等活動。
17、提升干部管理水平。啟動新一輪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并向副職延伸,培訓成績記入校長檔案和學校發展性評價。借助研究會、名校長人選工作室等載體,加強我區校長同省內外校長研究機構和培訓機構的交流合作。繼續推廣“小學校長大講堂”、“初中校長公開課”制度,并向普通高中延伸。適時組織學校干部和機關干部外出培訓學習,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視野,提升干部的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召開全區性教育論壇活動,將外出學習經驗進行透視分析和總結傳播。
18、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做好年師資需求分析,加大教師招聘力度,不斷優化農村教師資源的配置。繼續實施“三名”建設工程,完成對首批19位名教師人選、8位名班主任人選、6位名校長人選的考核認定工作;啟動第二批“三名人選”建設工程。全面落實“百名名家名師進”活動,采用教育局推薦和學校聘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全國教育名家名師來我區各學校送培、送教、送研,引領我區的教育教學工作,探索區域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帶動全區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廣泛調研一線教師繼續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根據學校提出的擇教申請,組織區域名師實施“名師送教送研”活動,加大區域內名校教師對相對薄弱學校教師的培訓力度。與英國劍橋新高度培訓中心合作,繼續實施小學英語教師語音素質提升工程;下半年啟動全區初中英語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按照上級要求組織好高中、初中、小學教師省級遠程研修和有關國培計劃等培訓工作。進一步規范醫療保險工作,大力實施“教師健康工程”,舉辦教師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促進教職工身心健康發展。
19、加強干部廉政教育。全面落實《關于開展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切實加強廉潔自律和厲行節約工作的通知》、《實施首問負責制等五項制度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原則,全面加強教育干部的廉潔從政教育,積極開展警示教育,廉政文化進課堂、進校園,校園開放日,行風評議等活動。進一步加強政務、校務公開,自覺接受教師和群眾監督。完善教育行風問題督辦通報機制,繼續實行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制。召開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六、大力實施規范化管理工程,優化教育發展環境
20、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規范教育收費,著重對學校預算執行情況、收支兩條線管理情況、收入支出情況、凈資產增減變動情況等進行檢查;做好部分學校(單位)領導變動的離任經濟責任審計。規范義務教育招生,著力規范招生范圍,首先滿足區域內學生接受義務教育;重點抓好招生計劃、班額控制、招生年齡控制和學籍規范管理等相關工作。按照國家和地方課程標準,開齊、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杜絕隨意增減課時現象,重點規范音樂、美術、體育、通用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開設。規范教學設備的管理和使用,通過開放功能室、組織各類實踐活動等方式,促進各類設備的充分利用。認真執行《省普通中小學考試管理規定》,規范中小學考試行為,杜絕任何形式的聯考、統考、排名等違規行為;組織好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做好高考、中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試、自學考試及英語等級考試的報名、考試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管理,妥善處理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教育教學創設安全穩定的環境。年,各類辦結率保持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8%以上。
21、進一步強化教育督導。做好年省學前教育工作專項督導的迎評工作。根據國家省市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優質均衡發展指導方案》,制訂《區學校優質均衡發展評價標準》,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學校自主發展性督導評估新模式,為申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特色示范區”奠定基礎。結合區教育實際,完善督學責任區建設,制訂《區教育督導責任區工作制度》、《定期督導制度》、《隨機督導制度》、《通報制度》等規章制度,促進區域內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啟動“市教育工作示范鄉鎮”的復評及爭創工作。進一步完善區教育局年度全方位目標考核方案,將教育發展水平、教學工作、年度重點工作作為考核的主要領域。
22、進一步加強教育宣傳。深化“宣傳是無形生產力”的理念,加強與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學校宣傳層次和水平。建立學校宣傳申報批示制度,提高宣傳策劃能力和科學處理能力。年,重點圍繞“優質均衡”中心,借助媒體走基層活動,挖掘學校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和典型經驗,通過深入、持續地報道,形成促進學校發展的動力。各學校要及時更新網站,發揮好互聯網的宣傳作用。下半年,召開宣傳工作培訓會,提升學校干部和機關人員的新聞宣傳意識以及與媒體溝通的能力。
23、進一步提高文宣水平。每個學校遴選一定數量具有寫作潛質的干部教師組建教育系統文宣隊伍,通過定期培訓、定期調度、參與重大會議、撰寫文字材料等舉措,提升其文字寫作能力,提高其對學校教育和區域教育的把握水平,在學校外宣、經驗總結和愿景規劃中發揮總結、提煉、策劃、提升的作用。
七、大力實施特色學校建設工程,提升教育文化內涵
24、加強特色學校建設。全面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特色學校建設的行動計劃》,把特色學校建設作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走學校多元發展道路。年,繼續按照“特色項目—學校特色—特色學校”推進路徑,進一步完善特色學校評價指標標準,發揮社團組織對特色學校建設的基礎作用,以行政手段梯次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初步在每一學段打造2—3所省市知名、社會認可的特色學校。關注外來務工子女學校的特色建設,重點打造小辛小學“陽光小院”情景模擬園、宋劉小學普法教育等外來務工子女學校特色活動項目。下半年,召開特色學校創建經驗交流會,對創建工作富有成效的學校進行表彰獎勵。
25、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推動學校環境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建設,引導學校夯實文化底蘊、傳承文化傳統,增強學校文化力。年,重點打造部分學校的顯性文化,提煉部分學校的精神文化,初步打造一批具有一定教育性、藝術性、知識性、環境優美的高品位學校。
26、深化名校建設工程。對每一學段重點打造的2-3所區域名校進行階段性發展評估。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國一流、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學校為目標,鼓勵區域名校走出去,與國內外名校接軌,探索與名校聯合辦學途徑,提升辦學水平和檔次。進一步落實《關于建立學校發展共同體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抓好學校共同體的過程性管理和細節落實,名校要在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學生發展等方面為共同體內其他學校提供相關經驗的借鑒。年下半年召開學校發展共同體工作現場會,對該項工作進行過程性總結和調度。
八、大力實施教育提升工程,構建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
27、提升學前教育。年繼續按照《區學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全面加強街鎮中心園和農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計劃投資9105萬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6所,建筑面積51230平方米,增加學位4590個。通過公開招聘、培訓轉崗等形式,逐步配齊幼兒園教職工數量,提高公辦性質幼兒園教師配備比例。全面加強業務培訓,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督促街鎮在年底前使幼兒教師工資達到或超過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與相關部門配合監督幼兒園舉辦者與幼兒教師簽訂勞動合同、辦理社會保險并隨工資增長逐步提高繳納社會保險的比例和數額。
28、提升職業教育。落實《區職業教育提升行動計劃》,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平臺,以技能為核心,以現代企業制度規范經營學校,構建與我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年,重點深化國家職業學校項目,職業中專進一步深化“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項目的實施;二職專深化“國家中職實訓建設項目”,積極爭取“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項目,使我區職業教育更具影響力。建立符合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與區域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專業結構;積極發展面向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就業前景好的專業;重點發展一批精品專業、特色專業,適時發展社會急需專業,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體系,職專以機加工專業群為發展方向,二職專以汽車運用及維修專業群為發展方向,三職專提升素質教育層次,以都市觀光農業為主的旅游專業群為發展方向。在教師培訓中,積極開展“雙進”活動;完善職業學校校外高技能人才聘任(聘用)制度,繼續在在職教職工中推行“技能證書”制度,提高持有專業技能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比例;鼓勵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建立和完善教師退出機制;探索面向社會招聘專業教師的途徑與方法。狠抓招生就業,年我區職業學校確保完成2500人招生任務;增強校企合作的廣度、深度,實施“名生對接名企”策略,完善學生就業跟蹤服務體系,提高畢業生有效就業率、穩定就業率,年學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擴大職業學校服務功能,充分利用職業學校師資、設施優勢,積極開展服務“三農”工作,年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5000人次以上。
- 上一篇:國培小學數學研修總結
- 下一篇:國培信息技術研修總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國培跟崗研修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