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范文
時間:2023-03-23 12:38: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第一書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然而當我來到村里,看到鄉親們那帶著幾分純樸,幾分真誠,幾分厚道笑臉。我便產生了對這些忠厚善良的父老鄉親們的深深敬意和對這片熱土的眷念,帶著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我暗下決心,決定放下包袱,清除雜念,潛心為隴溪村的美好明天而奮斗!通過這段時間的了解和走訪,得出幾點感悟:
一、對待群眾要“真心 ”。“血肉聯系”喊在嘴上群眾不信,“魚水情深”做個樣子百姓不認,聯系群眾是掏心窩子的事,要的是實打實、心碰心。換位思考,才能設身處地關心群眾的冷暖;將心比心,才能對百姓悲喜感同身受。“要‘以百姓之心為心’,真實的社情民意,需要我們真正把自己放在群眾的位置上,切身體會民心所向、民疾所在。我們應設身處地的為他們作想,想想他們的生活,想想他們家庭,想想他們的發展,想想他們的未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哪些產業大戶帶動作用可以更好的發揮?哪些土地可以更好更快的流轉?暴雨傾盆的時候,想想該去去村里的哪家貧困戶、五保戶家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為民辦事要”公正”: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農村工作遠不如自己想得那樣簡單,包含極大的復雜性與矛盾性。村民和村委會之間關系盤根錯節,村委會“上管天下大事,下管雞毛蒜皮”,每天都要遇到許多矛盾糾紛。因此.調處矛盾糾紛是村干部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清官難斷家務事。調解村民的家務問題是一件老大難的事,,而公平公正跟廉潔是有連帶關系的。
篇2
中央確定2012年為基層組織建設年,當前各地都在陸續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第一書記。第一書記名為書記,實際上是干部、村民的領路人、貼心人。村民的小事就是第一書記的大事,要立足于抓小,從小人手,才能擔負起村莊黨建的第一使命、扶貧開發的第一責任。
要善做小學生。要做先生,先做學生。第一書記在原單位的工作相對單一,直面基層復雜矛盾的機會較少。基層工作恰似一部嶄新的教科書,需要第一書記沉下心來認真學習,并結合實踐細細品讀。要甘當小學生,拜村民為師,向村民請教。只有心態擺正了,用發自內心的真誠問村民所需,用謙虛謹慎的態度向村民問計,村民才不會把第一書記當成“做官的”,才會大膽指出不足,真心說出所愿,樂于講出所盼,第一書記才能了解實情,掌握民意,贏得主動。
要關注小數字。第一書記在原單位的工作中,面對的數據很宏觀,在總結計劃中也常將一些數字進行四舍五人。在任職村開展工作時,第一書記面對的數字比起以往要小得多、雜得多,大到黨建、經濟、土地、水利情況,小到全村幾個姓、一姓幾戶人、每戶有什么副業、有哪些實用技能人才等,都要去了解。因此,要重視小數字,摸清它在全縣的位次,摸準它的變化規律,找出它的影響因素,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小數字進行分析,第一書記的調研才能接通地氣,任職工作才有底氣。
要抓好小細節。第一書記既要從小事做起,又要不拘小節,這樣才能深入、心人、融人。一方面,要從點滴小事中拉近與村民的距離。村民忠厚淳樸,善從小事評價干部。他蹲在墻角曬太陽,你也去蹲著與他聊,他就不把你當外人,會與你說長道短;他在地里種花生,你上去搭把手,他會請你吸煙歇腳,對你說說難處。另一方面,也不要拘于小節,不能“窮講究”。第一書記大都適應了城市生活,每天衣服整潔、皮鞋锃亮,但在任職村,這樣卻易讓村民產生“官老爺”的看法。因此,與村民在田間席地而坐,不必當面又吹又拍,生怕灰塵沾了衣服;在村民家中吃飯,也不必將碗筷涮了又涮。細節丈量著距離,影響著口碑。這些細節處理好了,和村民打成一片了,村里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要力避小心眼。要處理好自身名利與村班子威信的關系。第一書記要有甘當綠葉、甘為人梯、甘當幕后英雄的胸懷和境界,讓村黨支部站在前排,為村班子樹立威信,通過幫助辦好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讓村班子真正成為村民的主心骨。要處理好村民非議與心底無私的關系。“做人易,易在不干事;做事難,難于上青天”。第一書記要在任職村真干事,干真事,就不能怕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就要正確對待村民的非議,認識到當干部就要甘于吃虧,辦什么事都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在農村大舞臺上千干凈凈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篇3
旱情得以緩解,是天時也是人和。然而,__村貧困的村情卻并不是一場及時雨可以消除的,因此知民所需,解民所急成為__剛上任的首要工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__上任時正值暑假,村里坡上、河里、樹上到處都可見到留守兒童的身影,家長們或外出打工或陷于農忙,孩子假期教育與安全成為__的心病。經過走訪調研,__發現村里有6名假期回鄉的大學生,而這6名大學生在她的組織下順理成章的成為村里的暑期老師。黨員活動室里讀書聲朗朗入耳,活動室外的趣味活動更是引人圍觀,6名大學生得到了鍛煉,留守兒童的安全和暑期教育有了保障,原本漫長的假期在不舍中悄然結束。__為__村新生“幼苗”的成長注入了關懷的雨露,成為孩子們眼中的“及時雨”。
走訪村戶與百姓拉話家常是__的工作常態。看到某些村戶家徒四壁,勞力缺乏,甚至在面對一些五保戶老人時,這位年過半百的書記不時潸然淚下。她把自己的工資買成慰問品發放給貧困戶。她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跑募捐拉贊助成為他問貧問寒的另一個抓手。幾個月間,她跑遍__市團委、民政、婦聯等部門,積極為貧困村民籌資籌物。“見誰家過得不好她就接濟,8月15挨家挨戶給送月餅,來了不到三個月給村里捐了兩車衣服,說實話,多少年了還沒沒見過這樣的書記呢”,說起__,張大嫂豎起了大拇指。在她的帶動下,村里由兩委干部和愛心村民自發組成了愛心小隊,哪里需要去哪里,愛心之花在這位“及時雨”書記的培育下滿村開放。
特困戶藥四女是一個癱瘓在床的殘疾人,右眼失明,左眼白內障,子女眾多卻因離異而分奔離析,兒孫滿堂卻因無人照看而以淚洗面。這樣一個特困家庭,低保與慰問似乎只解皮毛之痛。__心疼之余,主動為其捐贈。并聯系省城眼科醫院,親自帶藥四女前往就醫。醫藥費不夠,她就聯系自己的親戚朋友贊助藥四女。__的所有行動不僅給藥四女帶來光明,更給其一家帶來希望,藥四女的大兒子在__的鼓勵下逐漸擺脫離異的痛苦,投身的勞動中,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是這位“及時雨”帶來的正能量。
在走訪過程中,一位操外地口音的智障女引起了__的注意。多方了解才知道,該女名叫許紅娟,15年前自己走失并誤入__村,現在雖然有人收留,但為其尋親也提上了她的工作日程。她在與該女的聊天中模糊得知,她是前作頭村的,聽起來好像是運城附近的口音,模糊的詞語,濃重的口音,要想確定該村確實有一定難度。她上網搜相似詞,找地圖,并數次去運城實地走訪,終于聯系上了許紅娟的家人,可惜就在1個月前,紅娟的母親剛剛離世。母女已成永訣,父兄得知該女消息欣喜萬分,遠在武漢上大學的女兒聽到失聯十余年的媽媽的消息,禁不住熱淚盈眶。今年的中秋佳節,萬家團圓之際,__犧牲了自己家的團圓,在_>:請記住我站域名/<_村見證了這一幕15年后的團圓。從此,給許紅娟洗臉、洗頭、洗澡、洗衣服成了__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而智障多年的許紅娟也會親切的叫她一聲“劉大姐”。
訪貧問寒、關注弱勢__義不容辭,撲下身子干農活兒,帶動全村脫貧致富她更是身先士卒。秋收時,她活躍在家家戶戶的農田里,掰玉米、收谷子,戰斗力絲毫不比老鄉們差;推廣玉露香梨栽植時,她挨家挨戶搞宣傳,講政策,誓要把果苗栽在__村的每一寸適宜地上;農閑時,她又忙著挨家挨戶跑調研,寫調研報告,一個人在河道里撿垃圾,她總說她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
“除了去縣里開會一天到晚就在村里,我們都快忘了她是城里來的了”,這是村民們的真實感受。在__采訪之時,__的老上司、市氣象局紀檢書記一行四人正在村里調研,在他們看來,__已經“面目全非”了:“滿頭的白發,一身沾著泥土的舊衣服,和老鄉們同吃同住,標準的__村人,真正可以說是撲下了身子,成了農民的貼心人。”而對__來說,這才是一個起點:“說實話,我這個年紀再工作兩年就退休了,組織能把我選上,我覺得我是幸運的,在有生之年能有這樣的一次體驗或者說是磨練真的不容易。第一次到__村的時候我幾乎被這里的貧困震憾了,我去市婦聯說這里的情況,說著說著我就哭了。我知道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有決心,也有信心,最起碼在我任職的這兩年我要讓__村栽滿玉露香梨和蘋果樹,為__村脫貧致富打一個好基礎。”
篇4
2010年7月,河南省委組織部決定從省直機關選派一批優秀縣處級干部到省定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任期3年。這一聲音迅速風靡全國,特別是在河南農村,第一書記很快成了引領農村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金秋十月,在河南新鄭這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充滿活力的名城,記者見識了一幅幅由第一書記精心描繪的民生畫卷。那心系民生、為民謀福的細膩筆觸,讓黃帝故里――新鄭處處閃現出幸福和諧的光亮。
聆聽民聲,為民辦事
“吳書汜很親切,說話真算話,我們剛剛反映的問題,現在已經開始解決了。”在新鄭市新建路街道東街社區,幾個居民看著兩天前下發的“商業步行街的整治通知”,一臉喜悅。
他們所說的吳書記,就是新鄭市委書記吳忠華。9月15日,吳忠華正式擔任東街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這位“平時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市領導”來社區任職,讓許多居民受寵若驚。那一天,20多名群眾代表在社區辦公室里正襟危坐,心情激動地等待第一書記的到來。
“沒想到吳書記這么親切,沒有一點兒架子,他和我們面對面交流,讓我們有啥意見只管提,有啥想法只管說。”回憶起當日的情景,社區居民劉金水開心地說。“看到吳書記如此平易近人,我們心里的緊張全都沒了,20多個群眾代表挨個向他反映了很多問題。”
東街社區的商業街頗有歷史淵源,據說早在鄭國時,這里就相當繁華。幾年前,由于一次意外漏電引發了一起事故,而這次事故帶來的糾紛讓原本熱鬧的商業街走向了冷落。“從此。斷了的電沒人來修,破了的路沒人來鋪,群眾的生活和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劉金水說。其實,群眾代表提出的許多問題,都直接或間接與商業街有關。
“既然書記讓我們提,我們就提,起初也沒指望問題會很快得到解決。我心里想啊,這是不是形式呢?”劉金水先賣了個關子,然后說,“我們9月15日反映了問題,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月,商業街就開始動工整修了。”
自從有了第一書汜,不但居民們心里高興,東街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林潔更是喜不自勝。東街社區是典型的城鄉結合處,這樣一個似農非農的特殊群體,許多問題的解決都讓他力不從心。就拿商業街來說吧,這里存在的問題他一清二楚,但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向有關部門的反映總是很難得到回聲。要不是第一書記來,他也不知道這一問題會被擱置到啥時候才能解決。
“第一書汜拉近了政府和群眾之間的距離,老百姓關心的事可以直接反映到上層領導的耳朵里。”林潔說,“第一書記下來后,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為民辦事,破解難題,效率真是高啊。這些天,居民談論的話題,大多都是第一書記。”
說著,林潔拿出了前幾天新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的“關于成立新鄭市商業街綜合整治的通知”讓記者看。這個通知,已經在短短幾天時間里傳遍社區內的每一個角落,幾乎每一個居民都熟記于心了。但每次看到這個通知,他們都難掩心中的興奮與激動。
“書記說話就是算數;街燈就要亮了;門前坑坑洼洼的路馬上就鋪平了;商業街的發展終于看到希望了……”看著通知,居民又開始了這些不知重復了多少遍的話語。在他們看來,這樣的話充滿著幸福和溫暖,說再多、聽再多也不會厭倦。
秋天的最大收獲
“選派黨員干部擔任村(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是進一步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現實需要,也是密切黨群關系、轉變干部作風的關鍵之舉。”吳忠華說,為了能讓第一書記真正深入基層,了解民心、民情、民意,并切實為群眾解決問題,我們明確了第一書記的職責和任務。第一書記要“切實發揮好第一書記的引導作用、示范作用、聯絡作用、橋梁作用,當好黨建工作的指導員、群眾的員、經濟發展的領航員、農民教育的教導員、實事好事的辦理員”。
9月15日,新鄭市“第一書記”任職工作全面展開,323名黨員干部分赴各自崗位,并迅速進入角色。當天,第一書記們就走訪群眾1500人次,征求意見建議87條,化解排除各類問題52個,解決矛盾糾紛31起,實現了此項工作的良好開局。
九月的陽光照耀著金色的田野,第一書記的到來,成了這個秋天最大的收獲。
“村內主干道有21處坑槽,影響通行,需要盡快填補;通往寺崗自然村的道路沒有硬化,群眾出行不便;群眾增收門路較窄……”這是新鄭市委辦公室副主任、新村鎮代灣村第一書記朱郁琦長達6500字的調研報告。在報告中,朱郁琦分別從代灣村的村情概況、經濟發展、安全穩定以及需要解決的困難問題、下一步工作初步設想等七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分析。
“到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我覺得就應該圍繞發展切切實實為群眾辦點事,解決些問題。只有想群眾所想,解群眾所盼,才能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也會讓我們的干部作風得到根本轉變。”這是新鄭民政局局長、孟莊鎮城后馬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趙子劍的經驗之談。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了能夠徹底激蕩起新鄭一池“村”水,每一名第一書記都盡其所能,辛勤耕耘著。
為了配合第一書記們的工作,使他們充分發揮工作效力,新鄭市還從衛生、民政、司法、社保等14個部門抽調400名志愿者,組成20個志愿者服務團,分別趕赴全市各個村(社區),開展“關愛民生,真情十送”巡回服務活動。活動對城鄉養老、人員就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孩子上學、戶籍、計劃生育證、宅基證等與群眾休戚相關的十類問題進行了充分收集。這些問題,將會在最短時間內轉達至第一書記那里。
“第一書記末后,深入到群眾中間,他們是真心真意給我們辦實事來了。”這話簡單樸實,卻是群眾對第一書記發自肺腑的最高評價。
描繪民生畫卷
打造一批示范村、發展一批“五好”村、幫扶一批貧困村、轉化一批后進村、建成一批環境衛生達標村;圍繞生產發展,做強現代農業;圍繞民生改善,積極排憂解難;圍繞生活寬裕,拓寬致富渠道;圍繞創先爭優,加強基層組織;圍繞鄉風文明,弘揚新風正氣;圍繞村容整潔,改善人居環境;圍繞管理創新,維護和諧穩定;圍繞管理民主,構建長效機制;圍繞鍛煉干部,轉變工作作風。這是新鄭市為第一書記量身制定的“五大目標”和“十項任務”。
為了使第一書記“真正心人一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新鄭市在許多環節上都做了精心謀劃。
篇5
靠山吃山、吃山養山,綜合開發有序利用和保護現有生態資源是楊臺村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2012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由兩年前的“空殼村”增加到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4600元提高到8100元,被鄉黨委政府授予“全鄉科學發展爭先進位先進村”。
楊臺村背靠麥黃山,村內有“拾王廟”、“西庵觀音廟”等歷史人文古跡,加之有栽培大櫻桃的傳統優勢,發展生態民俗觀光休閑“農家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資源條件。近年來,通過包村駐村“第一書記”崔君的鼎力相助和全力扶持,該村把挖掘潛力、發揮自然優勢、規模發展特色高效林果業作為實施強村富民工程的突破口,咬定發展不松勁,圍繞增收練內功,使全村核桃、油桃、大櫻桃等時令干鮮果品“精品園”面積發展到1400畝。
依托豐富的林果資源,著眼于村民的所想所盼,村兩委審時度勢,注冊成立了“下港鄉紅泰陽大櫻桃合作社”,吸收210多名農戶成為會員,走出了一條合作社連基地帶農戶,服務助推、互利雙贏的發展路子。實現了村容村貌明顯改觀,村內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美化、水渠網化,村民收入增加,生活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循著發展軌跡,莫忘辛酸歲月。就在前些年,楊臺村在全鄉34個行政村中,還是“前有標兵、后無追兵”的“老大難”。村內垃圾亂倒、柴草亂堆,街面臟水亂潑、污水橫流,村民大仗不稀罕,小仗“家常飯”,村級財務“遍天帳”、集體債務超百萬。年頭到年尾,破舊的村委大院冷冷清清,多半的光陰是鐵將軍把門,村“兩委”成員靠僅有的一點“面子”,“干磨電”、“吃空餉”,就連村里賣豆腐的也是避開村院敲梆子……
2012年年初,崔君被岱岳區委組織部選派到楊臺村擔任第一書記。近兩年來,她克服身為女同志和所包村地處偏僻山區等諸多不利因素,在不影響本職業務工作的基礎上,擠時間、騰精力、傾己所能、開動腦筋,設身處地把自己融入到所包村的各項工作開展上。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民聲、把握民意、立足村情,確定包村助村的工作重點和突破口,圍繞群眾所想所盼定位責任,干起工作來大膽潑辣,落實每一項任務更是雷厲風行,積極配合村兩委一班人,探索黨群連心、強村固基的發展路子,為楊臺村的轉化發展注入了正能量。
為從根本上扭轉落后局面,楊臺村在崔君的倡議下,決定走出去,開闊視野,請進來,富腦增智。組織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先后到沂源、房干、大陡山等省內外及身邊的先進地區和單位實地考察,參觀學習,取經受益。
為將取到的“真經”付諸實踐,村兩委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立足村情民意,首先理清發展思路,樹立了以“群眾選咱當干部、咱當干部為群眾”的服務理念。嚴格按照“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工程”、“黨群連心、強村固基”、“雙包雙聯、三帶七助”黨建項目總體要求,明確了“群眾選咱為什么、組織讓咱干什么”。隨之而來的是洗臉照鏡子,甘于正視自我、查找自身與群眾期盼存在的差距,進一步明確“打鐵先得自身硬”,強班子、帶隊伍、增素質、樹形象,爭先創優謀發展的工作思路,認真制定了鋪路、治水、美化村莊、規模發展特色林果業的任期規劃和年度工作目標,虛心接受全村群眾的監督。
說干就干,村兩委一班人分工明確,分線作戰,圍繞全村父老鄉親的所想所盼,決定突出特色、依靠科技,走好林牧并舉、以林促牧、以牧養果、增加收入的第一步妙棋,先后聘請山農大教授前來村里現場授課,手把手地教群眾科學修剪、品種改良、配方施肥。累計引進板栗、核桃、大櫻桃等優質高效干鮮果品優良品種20多個,對老資源進行改頭換面,良種嫁接,使全村95%的果園面積實現了優質良種化。干鮮果品產量質量逐年提高,換來的是生態農業的持續發展,林果業著實成了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到2012年,全村單靠特色林果一項,就有120多戶戶均收入超過2萬元,有28戶農戶突破3萬元,最多的達到5萬元。干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廣開群眾增收門路是村“兩委”走出的第二步妙棋。邁出了特色果品發展成功的第一步后,村“兩委”緊接著快馬加鞭,探索肉雞飼養產業。支部書記甘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接著其他“兩委”成員主動效仿,在“領墑牛”的輻射帶動下,全村規模養雞大戶很快發展到8戶,年養殖成品雞6茬,出欄量達20萬只,一年下來,群眾增收30多萬元。群眾數著鈔票高興,村干部看在眼里自豪。
如今,“窮則思變謀發展、勢叫舊村換新顏”已成為楊臺村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心聲。此時,崔君更是擔當起了“兩委”帶領群眾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的“助推器”和“加油站”重任,干群心往一處想,擰成一股勁,積極配合駐村第一書記,使一項項“民心工程”得以順利的落地生根、惠及村民。
到2012年年底,全村大櫻桃種植面積達到460畝,僅此一項,全村農戶就增收200萬元。2013年,通過組織群眾到臨沂等地參觀學習,并聯系農信社幫助5戶農戶低息貸款25萬元,發展大櫻桃保護地栽培,為果農增收注入了后勁。
近些年,在崔君的協助調動下,楊臺村先后鋪筑硬化完成了3個自然村、總長4000米的水泥混凝土連村路,被村民譽為“致富連心路”。籌資3萬多元對原有村委大院進行了翻修重建,健全完善了村兩委班子建設暨服務規范等各項制度,為提升村兩委班子的綜合素質提供了保障。
崔君善用政策,協助村里落實土地整理開發項目,撥付資金26萬元,新增耕地面積100畝。為搞好村內環境綜合整治,她甘當后盾,千方百計籌措資金5萬元,安裝路燈16盞,村內實現了美化亮化。為讓村民的大櫻桃都能澆上水,崔君多方求援,爭取外援15萬元,幫村里開挖大口井一眼,新建引水渠1000米,擴大有效灌溉面積120多畝。此外,她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扎實做好一事一議報審工作,爭取資金20萬元,幫助姚峪、楊臺兩個自然村鋪筑硬化水泥路900多米,徹底結束了300多村民行路難的歷史。
篇6
老母親知道這個消息后打電話給我說:“我做了一輩子農民,做農民不容易呀!”話語里既有擔心又有鼓勵,這無形中給了我一定壓力:我該為農民兄弟做些什么?
懷著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輾轉倒車之后,我來到了掛職目的地——惠民縣石廟鎮東陳村。這是一個60多戶220多人的小村莊,一條十字大街縱貫東西南北,房屋還算整齊的鋪排在十字大街周圍。春季的傍晚,炊煙裊裊,雞鳴犬吠,讓人感覺寧靜而祥和。田野的空氣里蕩漾著泥土和鮮花的芳香,放眼望去,綠油油的麥苗舒展著嫩葉,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一陣微風吹過,麥苗微波翻滾,似錦如緞。我貪婪地汲取泥土的氣息,久違的氣息沁入心脾,舒服無比。
村里把我安排到一戶農民家里居住,他們全家都在天津打工。小院不大,但非常安靜,我開始想象著“清風半夜鳴蟬”,“聽取蛙聲一片”的詩意場景。這種畫面在夢中、在追求寧靜的心思下不知出現了多少次。
然而,現實似乎永遠是詩意的天敵。愜意并沒有維持多久,我就陷入了苦悶煩惱之中。東陳村是典型留守村,男人們都去城里打工了,留守的全是“613899部隊”(61:兒童,38:婦女,99:老人)。最初幾天,年輕的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跟老人、婦女溝通,談不了幾句就陷入尷尬的境地。沮喪的情緒瞬間漫過我的心田,一時感覺很無助。
有一天傍晚,我正準備吃飯時,一個老大爺進來了,手里拿著幾個熱騰騰的包子。大爺說:“家里蒸的大包子,剛出鍋,茴香餡的,帶幾個給你吃。”我詫異之余竟然忘了去接,大爺看著我說:“知道你們城里人愛干凈,你大娘特意多洗了幾遍菜。”夕陽灑在大爺黝黑的臉龐上,襯得他的笑容格外可親,恰如一縷清泉,瞬間漾開了我心頭的煩惱與隔膜。
為了讓我每天都吃上新鮮的蔬菜,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幫我種菜,兩位70多歲的老大娘在旁邊指導,給我介紹辣椒、茄子、黃瓜、西紅柿、絲瓜等菜的種植方法。汗水爬滿他們滿是皺紋的臉,粗糙的雙手上也滿是泥巴,我想到了我的父母親,想到了千千萬萬的農民,正是他們勤勞的雙手創造了我們的美好生活。他們最為樸實,也最為善良,唯恐招待不周,虔心奉上自己的所有;最為熱情,也最為羞澀,哪怕是一聲簡單的謝謝也會讓他們急急走開。《詩經》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可我用什么報答這深情?
感受到鄉親們的深情厚誼,再想想自己——辛苦嗎?有點,媳婦工作忙,孩子正上幼兒園,自己也不太習慣在陌生地方一個人生活;幸福嗎?也有點,想想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他們也需要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來或許就給他們帶來了希望。以我的“辛苦指數”換農民朋友的“幸福指數”,以我的真心真情換農民朋友的真心真情,又何懼困難與挑戰?
于是,我渾身充滿了干勁,每天走訪幾戶農民,深入了解她們的生活與思想狀況。村民陳大爺和老伴60多歲了,三個女兒都外嫁了,沒有兒子,老太太就非常悲觀,還給我看她因為干活累而腫起來的胳膊,她說:“我們還要干活,我們沒有兒子,沒人替我們干。”是呀,有時我們也想,為什么農村計劃生育這么難搞,為什么他們非要生個兒子呢?老太太或許回答了我——他們還惦記著要有后人,但我們農村的養老問題還沒有根本的解決,這才是他們最為關心的。經濟條件好了的時候,他們沒有后顧之憂了,或許我們的社會才能更文明、更進步。
類似的現象在這個村里還有四戶。老人們一生辛苦,需要度過幸福的晚年,孩子們也需要呵護,需要良好的教育。現在,組織給我們了一個直接為一線農民服務的機會,我想,一定應該,也必須抓住,應該努力為基層農民做點扎扎實實的事!
現在,村民已經習慣了我在村里的身影,我也融入到了這個村莊,誰家境怎樣,身體健康如何,幾畝地,誰搞養殖,誰在外務工,孩子在哪上學,村里哪些是急需要解決的事,這些都已經印在我的腦海中,甚至,未來的新東陳村應該是什么樣子,在我腦海中也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5月13日,鋪路的機器在東陳村轟鳴,村里一下子顯得人多了起來。我和返鄉的農民兄弟一起,忙前忙后,用鐵锨清理著路基的不平之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很快,這條柏油路就鋪好了。多年臥病在床的張爺爺也在重孫的攙扶下坐在路邊觀看,他哆哆嗦嗦的說:“這回誰家娶媳婦,再遇到下雨也不怕了,再也不用換上水鞋背著新媳婦進村了。”這令我很感慨,當我們習慣抱怨寬闊馬路的堵車時,4米寬的村路卻成為這里的老人一生的期盼。這更加堅定了我一定對為大家做點事的決心。
恰好這時,山東省相繼下達了“千村脫貧健身工程”、支持貧困村實施財政扶貧開發項目和旱澇保收田建設等通知。我和村民們都興奮不已。晚飯后,大家圍坐一起,你說你的想法,他發表他的建議,為了早上報,我們連夜起草方案,并對方案進行了仔細推敲。
篇7
我是縣環保局駐**村第一書記**,自2015年7月任職以來,我嚴格按照《巴中市扶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管理辦法》要求,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與村兩委齊心協力,認真履行職責,開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將近2年來駐村幫扶工作從以下三個方面匯報如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摸清村情民意,科學規劃引領。駐村任職后,通過走村入戶,與村里的困難戶、種養能手、老黨員、老干部座談交流,我初步掌握了該村的基本情況。孫家坪村是兩座大山夾一條溝,地理位置偏遠,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服務設施滯后,集體無任何經濟收入來源,村民生活條件艱苦,通行困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嚴重影響村民生產和出行。群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靠務工、種植和養殖,村上留下來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殘”,勞動力極度缺泛。孫家坪村離永安鎮所在地10公里,全村現有土地2000多畝,下轄4個組,有村民213戶839人,其中黨員23人,精準扶貧戶50戶170人,大部分農戶缺資金少技術,自我發展能力較差。結合孫家坪村實際,制定了《孫家坪村脫貧攻堅發展規劃》,為駐村工作明確了方向和目標。
(二)抓好基層黨建,發揮組織能力。一是充分利用村支部“”,指導、幫助、引領村“兩委”成員提升境界、提升標準、提升素質、提升致富能力和水平,當好致富“帶頭人”。二是加強村委會陣地建設,改善村委會辦公條件,積極協調幫扶部門資金支持,新配置了會議桌、辦公桌、椅子、電腦及打印設備,進一步提升了為民服務能力,目前已順利通過市委、縣委組織部驗收。三是健全基層組織制度建設,用制度約束黨員干部的行政行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改善黨群關系,在群眾中真正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四是利用“村村通”工程加強黨的惠民、惠農、扶貧政策及普法宣傳教育。
(三)明確工作思路,找準發展路子。加大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是貧困村最終致富的道路。根據孫家坪村的水源充足、適宜藥材種植的氣候等特點,確定了以發展魚藕、藥材種植、林下經濟大為主的產業發展方向,指導制定了《2015-2018發展規劃》。目前魚藕產業擴展到30余畝;與宣漢縣潤洋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流轉300余畝進行中藥材(桔梗)種植,解決本村30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全村規模養羊100多只,養牛50多頭,養雞600多只;種植核桃1000余畝。
(四)搞好組織協調,爭取部門支持。通過向環保局黨組匯報,爭取領導高度重視,充分利用部門幫扶優勢。一是為空巢老人張必勝購買安裝調試電視接收設備;二是為村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進行了采樣監測,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三是為村委會安裝了電腦、打印辦公設備;四是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為孫家坪村五保戶、空巢老人、特困戶家庭爭取救濟物品,棉被30余床,食用油100多桶,化肥300多袋,幫扶資金53余萬元。
(五)政策幫扶引領,力爭逐年脫貧。孫家坪精準識別貧困戶50戶170人。目前,通過自力更生、政策幫扶等措施,2015年脫貧6戶23人,2016年脫貧8戶26人,計劃2017年36戶121人全部脫貧。
二、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一)群眾文化及認識能力層次的基礎不同,造成工作推行力度很難得到群眾的認可。
(二)隨著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實施規劃扶持項目中出現勞力緊缺和種植項目后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
(三)部分貧困戶自力更生的信心不足,“等、靠、要”的惰性心理嚴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安排部署,在認真總結今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科學的致富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的長期規劃,多渠道積極爭取資金通過項目實施,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從而推動經濟發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二是協調縣級相關部門在項目上給予支持,加快基礎設施改造步伐,并有針對性地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在促進增收上想辦法,添措施,力爭使他們盡快脫貧致富。
三是充分利用“農民夜校”,從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學習致富技術、傳統文化教育等方面著手,從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脫貧奔康。
篇8
駐村子工作隊在幫扶工作中的角色是上聯幫扶幫扶單位,下聯村子民庶民的緊張角色,起著橋梁紐帶作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承擔的任務重,責任大。因為駐村子第一書記主抓村子上的全盤,而駐村子工作隊籠罩的是所有的貧困戶。駐村子工作隊就像是貧困戶的中樞神經系統,要把貧困戶所有的信息和必要辦理的問題隨時向外界傳輸。對付幫扶單位來說,駐村子工作隊是幫扶干部的偏向盤,把握著幫扶干部在工作中的偏向,也是幫扶單位與貧困戶之間的幫扶線,是每一個幫扶干部與貧困戶的連心橋。
駐村子幫扶工作的具體要求“駐村子”首先是“駐”只有靜下心駐下來,能力有光陰去深入的查詢訪問研究,了解控制村子情戶情,能力依據問題辨證施治,有的放矢。這就要求駐村子工作隊和幫扶干部首先要有“四心”“六不”“三清”、“三勤”。“四心”即:對貧困戶要有耐心,對幫扶工作根基性材料要細心,對幫扶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對本身要有信心,豈論遇到什么艱苦都要有信心去辦理它,不推諉,不退縮。“六不”即:對幫扶工作不埋怨、不抱怨,要任勞任怨;對貧困群眾要不擯棄、不放棄、不嫌臟、不嫌累。
只有分門別類清了,能力辯證施治,能力找準病根,開好藥方。“戶情要清”即駐村子工作隊和幫扶干部要對所幫扶的貧困戶家庭基礎環境清,包括每個家庭成員的環境都要清(例如有幾口人、都是康健照樣殘疾、照樣有病、殘疾是幾級、有啥病、是不是因病致貧的大病、有幾個勞力、務農照樣務工、在哪里務工、有無義務階段輟學學生、享受高齡補貼有幾人、享受基礎養老保險幾人),還有什么必要辦理的問題。“政策要清”即駐村子工作隊和幫扶干部要業務精、要吃透政策。駐村子工作隊業務精能力指導好幫扶干部的業務,能力讓幫扶工作在大方向上不出偏差、在根基性材料上不出紕漏。政策清,業務精,要精到什么水平?進戶一觀明白卡上數字和選項就能把“精準幫扶幫扶明白卡”、“貧困戶信息檔案”、扶貧手冊上關聯的邏輯關系三點連成一線。例如:觀到明白卡上的致貧原因為因病,相關聯的邏輯關系在貧困戶信息檔案中家庭成員康健狀況必然有一人為患大病。“三勤”一是腿勤,要多往戶里跑,多查詢訪問研究,尤其是籌謀致富財產上,要多深入調研,要發動群眾、多聽看法建議、多觀勝利經驗。分外是技能培訓,先要了解貧困戶有什么技能培訓需求,再聯系就業部門開展精準培訓,方便貧困戶就業。二是手勤,入戶多協助,不添亂,多著手,規整好所有幫扶干部的戶材料和信息,不只要著手記寫群眾的需求,還要善于挖掘和鼓吹范例。三是嘴勤,要多鼓吹扶貧政策、多說明、多丁寧,讓貧困戶對本身享受的政策明明白白、并能說得出,道得明,讓黨的富民惠民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幫扶工作還要有謙虛、勤學、上進的精神,不擺架子,俯下身子,不管你從哪個單位來?職務是什么?來幫扶便是來做群眾的辦事員,所以,既來則安,既然來了就把心安下來,既然來了,就來則干,既然干了,干就干好,把脫貧攻堅工作做扎實、做具體、做到位,讓更多的貧困戶受益。
篇9
一、認真全面動態把握村情、民情
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五個一”幫扶力量的工作要求,結合“走基層”、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的活動要求,駐村工作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要求,加強走村入戶工作,充分了解村情、民情和全村40戶幫扶群眾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分析和制定幫扶規劃、脫貧措施,落實幫扶政策、跟進脫貧情況。其中每一年度制定修改“一戶一策”幫扶規劃40個和第一書記10項承若。
例如,在2018年,“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共收集到意見建議6條。其中,涉及幫扶單位的已經全部解決落實到位,屬于對區上的意見建議已經按程序上報,并積極跟進政策落實。
二、積極協助解決群眾所關心迫切問題
在2015年,走訪群眾的過程中了解到部分群眾安全用電方面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危及群眾生命安全,自己出資購買電線、電器開關和相關設備,和村兩委一道為幫扶群眾更換了新的電路確保用電安全,并購買衛星電視接收設備1套,幫扶群眾電視節目收看問題。累計為購買4戶幫扶群眾協助解決電視收看問題。
2016年,在得知幫扶群眾突發腦溢血,病情嚴重,與村兩委一道第一時間送醫救治,并個人拿出1000元予以支持,并積極咨詢幫扶政策,需求政策幫扶支持。
2018年“7.11”洪水,與派駐單位**區防震減災局干部職工繼續來到幫扶村**鎮**村開展防洪巡查工作,和村兩委一起摸排地質隱患點、村民的避讓搬遷工作,并走訪村民和實地查看、收集受暴雨和洪水導致的受災情況。
2019年“7.30”、“8.2”、“8.5”、“9.13”等暴雨中洪澇災害事件中,在區應急管理局的組織下,到各幫扶村認真開展查災、核災、報災工作。
三、認真引導產業發展,實現長效脫貧
在認真走訪和了解全村地形、地貌、土壤、氣象、水文和農戶土地流轉的意愿和期待后,積極聯系區級有關部門和產業發展能手,2014年為**村引進了區人民醫院退休中醫教授的中藥材種植項目,全村共流轉土地200畝,2015年中藥材產業投入種植,帶動了流轉土地農民獲得土地流轉費用,并且增加村民的產業園務工收入。2016年,在中藥材種植的基礎上,把幫扶群眾的脫貧增收致富帶動起來,發展為脫貧攻堅幫扶產業。從2016年起,每年實現幫扶戶每人人均800元的脫貧攻堅中藥材股權分紅。
2017年4月,擔任**村駐村干部以來,協助第一書記、村兩委為**村引進了草坪種植項目,2018年、2019年草坪種植業步入正軌,進一步持續促進農民土地流轉費用上升、農民土地生產要素收益和務工增收,同時也開闊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眼界和視野。
四、積極爭取物資和資金促進幫扶群眾發展生產
一是認真聯系派駐單位加強對幫扶群眾的物質資金投入。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幫扶單位了解到幫扶戶生產化肥不足。于是,急群眾之所急,2018年6月12日上午,幫扶單位**區防震減災局對精準扶貧所聯系的**鎮**村14名脫貧戶進行了扶上馬、送一程的繼續幫扶慰問,為脫貧戶送去14袋化肥,共計價值1200余元,解決了脫貧戶大春生產的燃眉之急。及時為幫扶戶送去了及時雨,受到燃幫扶戶的稱贊。
2018年9月17日上午,在“**區脫貧攻堅日”,積極聯系幫扶**區防震減災局再次對精準扶貧所聯系的**鎮**村其中3戶脫貧戶進行了扶上馬、送一程的精準幫扶。
從2014年到2019年,不完全統計為村和幫扶群眾生產發展、生活慰問、重陽節敬老慰問活動,協調爭取資金數萬元。
五、踐行“一戶一策”,有針對性開展脫貧工作
通過激發幫扶群眾自身對美好生活向往和奮斗的內生動力,發揮幫扶戶自身脫貧致富的“內因”,結合幫扶戶的實際情況充分營造良好的幫扶“外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施“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為全村40戶幫扶群眾,每天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并認真跟蹤落實,實現幫扶戶的穩定脫貧目標,以實際幫扶行動,溫暖了幫扶戶,贏得了干部群眾的稱贊。
例如,一是積極實施小微項目,為勞動力較弱的農戶送去雞苗,組織農技員加強對農戶的技術指導和市場引導取得較好效果。
二是積極踐行“四好”農村理念,為1戶貧困戶劉某搬入新居的幫扶戶送去沙發椅、組合衣柜,共計價值1000余元,實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的愿望;
三是為1戶貧困戶甘某送去幫扶資金2000元,補貼因洪水導致養魚的部分損失,鼓勵支持幫扶戶通過自身努力,發展養魚產業持續穩定脫貧。
四是積極踐行“教育脫貧”理念,積極聯系派駐單位,區防震減災局承諾并落實為1幫扶戶陳某的女兒就讀大學期間每年提供9個月在校期間每月500元的生活費支持,直至大學畢業。通過人才培養,教育扶貧,真正實現個人命運和家庭的穩定脫貧和長遠發展。
六、駐村幫扶工作取得成效得到認可
篇10
黨員領導干部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是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的有效載體,是我區農村基層工作的一大創舉。認識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尤其在當前形勢下,農業發展、農村富裕、農民增收事關全局,做好“三農”工作,是貫徹落實十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實現全區三年目標任務的前提和基礎。
(一)深入了解村情民情,為駐村開展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面對陌生工作環境,要想駕馭農村工作,成為行家里手,我認為一切得從零開始,從村情實際出發,從群眾所需、所盼、所想出發。為了做到盡快轉換角色,熟悉工作環境,我堅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學習,增進溝通。撲下身子從實踐中學、放下架子從群眾中學、靜下心來跟村干部學,做到多交流、勤溝通。二是勤于調研,熟悉村情。入村初始,我堅持進村入戶開展調查研究,詳細了解困難群眾的基本情況,摸清村情民意,弄清村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村的實際,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克難攻堅,解決村民一些實際困難。三是勤于鍛煉,積累經驗。為盡快認知、熟悉和掌握農村基層工作經驗,通過調研,我與村“兩委”成員一起,制定工作計劃,著力改善村基礎設施建設。
1、____村位于____鎮東北部,距離圩鎮2公里,209國道從村邊蜿蜒而過,轄朝南屯、同昌屯、龍慶屯、大嶺屯、田心屯、瓦窯屯等6個自然屯13個村民小組,人口3300人。朝南屯有1329多人,同昌屯有551多人,龍慶屯有675多人,大嶺屯有225人,田心屯有240人,瓦窯屯235人。全村耕地面積2160畝。其中水田約1000畝,旱地約800畝。經濟上該村“多元”養殖業活躍,走的是一條以養豬業、養兔、養鴿為主,其他養殖業全面發展的新路子。外出務工人口約500人,占全村人口的15%。
2、____村抓住新農村建設和被列為廣西第三批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點(村)契機,依托本村區位優勢,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多元”養殖業發展,形成了以養豬業、養兔為主,其他養殖業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目前該村有生豬存欄2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20多家,生豬存欄2萬多頭,年出欄3萬多頭,占全鎮生豬存欄總數的1/4以上,200只規模以上的養兔場3家,此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養鴿場、養鴨場、養雞場等,逐漸形成一個以養豬業為主,其他養殖業為輔的多元發展養殖專業村。每年為農民增收達300多萬元,當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多元,率先趕超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3、____村大嶺屯是我市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該屯有45戶,人口250多人。全屯以養豬業為主要特色產業,生豬養殖已成為該屯群眾經濟收入的一個新亮點。全村現有規模養豬場3個,生豬存欄6000多頭,年經濟純收入達60多萬元。近年來,該屯積極打造“園林特色”新農村,加強“三清三改”,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共籌集150多萬元資金修建了村中“一環路”和二環路”,村中主、支干道硬化率達90%以上;投資30多萬元建設屯級文化活動室,并修建了村青年小公園;村民自籌資金18萬元建設村前三面光水利引水工程和渠道清淤工程;全屯沼氣池入戶率達100%,80%以上農戶完成改水改廁工程,群眾生產生活和文化娛樂活動條件明顯改善。該屯還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一個新農村建設聯合產業園,集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和果樹種植為一體,實現了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的目標。大嶺屯屯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現每年屯級收入僅種養殖就達到了3萬多元。屯里先后成立了村民領導小組辦公室、新村建設辦公室、畜牧業產產供銷聯合會、養豬專業合作社和老人慈善基金會等,使得屯中的管理更加規范化、民主化。該屯創建的養老慈善基金會,7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可享受到60元錢的生活補助,逢年過節還發放慰問品等。目前,____村大嶺屯管理民主,鄉風文明,產業特色明顯,已成為____區新農村建設一大亮點。
(二)加強城鄉清潔衛生,一是廣泛宣傳發動,提高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二是動員全村老少,每家每戶把房前屋后打掃整理好。發動群眾清理村中垃圾,大力整治村中臟、亂、差現象。三是通過制定村規村民約規范豬、牛糞堆放,村內及村周邊一公里以內嚴禁露天堆放豬、牛糞。第四,要有吃苦耐勞精神;第五,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里準備,將此項活動長期進行下去。在此基礎上,引導各家各戶在屋前屋后及可種樹的山坡種植果樹、經濟林,既綠化、美化村屯,又能在不久的將來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凝聚班子合力。
一是作為第一書記,我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借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導村“兩委”干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桿定位,高標準落實。不斷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規范開好“”,制定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加強班子團結,增強組織的戰斗力。堅持與村黨員干部一道學習政策法規,探討農村科技,謀劃
發展出路。讓群眾對村“兩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認和支持上的轉變,村班子新形象日漸形成,整體戰斗力明顯增強。二是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通過采取“合作社+黨支部”的形式,本著發展壯大合作社經濟的前提,相信黨支部一定能夠引導、保障、協調、服務好合作社,發揮好黨支部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生態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功能,對合作社重大生產經營項目提出指導性意見,把合作社經濟做大做強。從而能夠實現支部幫合作,農民實惠多,形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提升農村黨建水平的雙贏局面。
自掛任第一書記以來,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離組織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現在:引導農村產業發展的思路還需開拓,跑項爭資力度還要加強,農村落后基礎設施亟待解決等。
一、村容村貌與環境衛生: 發動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留守在村里的婦女、兒童和老人要立即行動起來,高度重視,投入到“美麗____·清潔鄉村”活動中,要發揮“主人翁”精神,共建美好家園。
二、發展教育方面:“兩基”迎國檢是當前我市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市各級政府及各部門正在努力抓緊抓好此項工作,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三、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在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村的實際,與村黨支部、村委及群眾一起制定出符合本村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
四、鄉風文明建設方面: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導農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表達訴求和維護自身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