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環境保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21:42: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護環境保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環境教育;養成;共育
學齡前兒童最容易接受新知識,可塑性最大。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環境教育,容易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保護環境的種子,使其從幼年時代起就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個世界,欣賞這個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動去關心這個世界。
一、美化環境,建立一個綠色的兒童樂園
心理學、生態學的研究表明,個體發展的過程就是同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
論文百事通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認識是通過自身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因此,我園致力于為幼兒創設與環境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努力為幼兒營造環保教育的良好氛圍。由于我園面積較小,我們就因地制宜,在教室前的小園里種上花生、蔥、蒜等,讓幼兒觀察其生長過程;充分利用走廊和墻面,布置優美的寓意深刻的環境,讓幼兒從環境中受到教育與熏陶;并在教學樓前種上花草樹木,走廊兩側培養綠色植物,還特意為各班設置種植園地,讓幼兒在種植園觀察種子生長發育需要的自然條件,感知植物生長與環境的關系。現在,綠緞般的草坪伴著花紅葉綠的果樹,各色鮮花散發著陣陣幽香……環境的現代美感與園內綠化、美化都充分發揮著環境對幼兒的美的熏陶和潛在的環境教育的作用。
二、依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多年以來我園根據各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活動,在教學中、在一日生活中、在常規培養中、在游戲活動中都滲透環保教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掌握一些淺顯的環保知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在各科教學中滲透
在幼兒園開展環境保護教育不能單獨設科,更不能枯燥說教,而要將環境保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在原有的教材基礎上進行有關環境保護知識的教育。在藝術活動中,也能充分體現環境保護教育思想。
(二)在一日生活中滲透
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無時無刻不與環境發生著關系。教師應抓住時機,及時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如要求幼兒輕輕地搬動桌椅,輕輕地走路;要節約用水,愛護圖書,不涂畫墻壁等。對幼兒的日常行為有意識地引導,幫助他們強化環境保護意識,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在游戲中滲透
環境保護教育還可以結合幼兒愛唱、好動、喜歡游戲的年齡特點,把環境保護教育巧妙地滲透到游戲中。如通過表演游戲“大樹爺爺笑了”,讓幼兒在表演中領悟植物與人的關系。此外,還結合環境保護教育的有關內容設計和編制各類游戲,如科學游戲“空氣變臟”,體育游戲“植樹造林”,表演游戲“可惡的黑煙怪怪”“動物醫院”,音樂游戲“小青蛙”,等等。
三、培養幼兒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如幼兒懂得了水是珍貴資源后,洗手時知道把水龍頭開小,懂得隨手關緊水龍頭,還知道保護水源的清潔,不往水里扔垃圾雜物;懂得愛惜糧食,吃飯時不掉飯;懂得不隨地亂扔垃圾,學會垃圾的分類和回收;愛護幼兒園里的花草樹木,外出游玩時,幼兒能把果皮、飲料瓶扔進果皮箱,不采摘路邊和公園里的花朵,懂得愛護公共設施。在幼兒園里我們要求幼兒上下樓梯靠右邊行走,并且養成說話輕、走路輕、做事輕的良好習慣。環保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環境,知道每個人都應該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四、家園共育,培養環保小衛士
篇2
一、增強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旅游環境觀
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文中指出:“要徹底改變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不能以眼前發展損害長遠利益,不能用局部發展損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良好風氣,增強全民族的環境保護意識。”環境是旅游業發展的自然資源,旅游業離開了優美的環境便無法發展,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利用應該相輔相成。所以,我們在發展旅游業時,要立足長遠,克服短期行為,在環境承載力的范圍內健康發展。要樹立對旅游資源的憂患意識,要清醒地看到人類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已十分嚴重,大氣污染,森林植被面積減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日趨擴大;淡水資源危機,江河湖海污染日趨嚴重;有毒化學品污染有增無減;生物多樣化日益減少等等。大自然允許我們失誤的區間已所剩無幾,回旋余地已十分有限,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態,積極、謹慎地做好旅游環境資源的保護工作,堅持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利用的方針。
二、加強法制、法規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保護人文和風景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增強法制意識。雖然我國《旅游法》尚未出臺,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公路法》《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旅游開發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要嚴格貫徹執行。比如,任何旅游景點的開發,必須要先修路,路的設計應考慮旅游資源的保護;路渣極其他建設垃圾的處理,必須按《公路法》的要求,符合環境標準。特別是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工作,在空氣、水源、噪聲等多項技術標準中,對旅游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指標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旅游法規和規劃,科學開發,依法管理,嚴禁“三無”(即無規劃、無計劃、無設計),“三亂”(指亂分地、亂尋址、亂建造)建設。另外,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出臺旅游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地方法規。完善保障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高效運作的綜合決策和協調管理機制,建立支持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組織保證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運用行政、經濟、法律手段,以政府為主導,協調各個方面的利益,形成共同參與,相互合作的組織保障體系和良好伙伴關系。
篇3
生態道德教育教導人們,不僅人對人的社會行為,而且人對環境的自然行為均要受到倫理評價;不僅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還要恰當地對待人與自然的利益關系,擺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態道德教育將以一種更為寬闊的道德視野,教育和引導人們學會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生態道德還是社會公德的重要內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是現代社會衡量一個人全面素質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在生態德育教育過程中它是圍繞生態平衡、珍惜資源、保護環境這三個要素展開的。在生態道德教育過程中,通過生態德育理念的灌輸教育,以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學會感恩和尊重自然,履行對自然的責任,節約保護自然資源,樹立綠色生態理念。
生態道德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生態審美意識,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豐富情感,實現對生態美的不盡追求與創造,使學生以生態審美意識引導科學技術和人類實踐,創造出自然美與人造美融為一體的生態環境。
生態道德教育倡導綠色消費理念。生態道德理念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起綠色消費理念,指導學生在購買、使用商品過程中,在節約有度的前提下,追求接近自然,以獲得主體消費的自然美感、健康、安全為指向的一種生態消費方式。其基本消費理念是節約、自然、健康、安全、可持續性。
生態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可以是圖片展示形式。這是一種直觀的直接的視覺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當前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現象的圖片,把客觀的事實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圖片展覽,以激發學生生態道德意識。
篇4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528.28 【文章標識碼】C 【文章編號】1326-3587(2013)12-0108-01
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的內容突出了“人與生物圈”這一主線。課程標準中的情感價值觀目標明確要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關注與生物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是每個生物教師的責任。生物教師要利用生物學的豐富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切實有效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要將環境保護教育滲透到各部分相關知識內容中,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本文從生態環境教育的含義、教育形式、教育內容等方面,闡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所具有的深遠意義。
一、生態環境意識教育的主要內容
1.生態學有關概念、原理教育。
生態環境意識教育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有關的概念、原理,如對生物有影響的生態因素、生態系統、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態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過學習有關的概念、原理,幫助學生認識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必須遵循自然生態規律辦事,才能調控、改造、優化生態環境,造福于人類和整個生物圈。
2.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由于人類對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態平衡已受到嚴重的破壞。進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已經顯得非常迫切。如介紹水質富營養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對農業生產等多方面的有害影響,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華, DDT等物質隨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等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從而增強學生的對環境保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自覺地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資源保護意識教育。
自然資源是人類非常珍貴的財富,我國地大物博,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我國人均占有量卻很少,自然資源也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向學生介紹當今世界和我國的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的現狀,以及森林毀壞、草原退化、物種滅絕、淡水緊缺等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使學生重視、關心資源問題,積極參與資源保護。
4.可持續發展思想教育。
在生態環境意識教育中,應該強調在發展生產的同時,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環境的保護,用人類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為主導進行教學,使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后,能自覺地用可持續發展的新觀點、新知識去改變傳統的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使人與自然協調的發展。
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可采取多種教學形式
1.結合教材,在課堂上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課堂是師生相互交流的場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實施環境意識教育的主渠道。依據教材內容、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環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加強環境保護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級教材第一單元是“生物和生物圈”,專門介紹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涉及許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學習全面了解生態環境有關知識。生態環境知識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各章節都蘊藏了許多這方面的素材。如關于“水資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對生物的重要性、水資源的短缺、飲用水時刻面臨污染、保護水資源等等,滲透到許多章節。教師要充分重視,具體分析研究,使課文的知識與環境教育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環保意識,達到教育效果。
2.補充教材,適時進行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園。當學習“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時,使學生了解:隨著植被的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工業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現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縮導致航運受阻,以及水資源危機。一項權威資料顯示: 18世紀人類為土地而戰; 20世紀的工業社會,人類為能源而戰; 21世紀,由于全球化的生態環境被嚴重的破壞,有專家預言,全人類將為水而戰。這些事實向學生敲響了警鐘,引導學生關心人類生態危機,愛護我們的環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過習題的分析,滲透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生態環境問題在生物練習題中亦有體現。因此,選用適宜的項目,讓學生在解答問題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學會在深思熟慮中增強環保意識。例如,學習“生態系統”這一章時,補充下面這道習題: 20世紀50年代,DDT作為一種植物殺蟲劑運用于歐亞及美洲大陸,但是后來人們卻發現從來沒有使用過DDT的南極地區的企鵝及北極附近的因紐特人體內也有DDT存在。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談談所受的啟發。
三、寓“生態意識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有些教學內容必須在課外通過學生參與才能完成。如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等時,需要學生課余的參與,并通過實踐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使這種認識轉變成真正的行動。由于課外活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結合課外活動開展生態意識教育能聯系實際,具有針對性強,學生耳聞目睹,效果更為顯著。
結合重大紀念日積極開展專題活動。在“世界環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舉辦相應的知識講座、知識競賽或觀看有關錄像;在校內定期舉辦圖片展覽、黑板報、墻報等,宣傳環保知識,披露環境污染情況;組織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所在城市環境狀況進行調查,重點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與生物生存狀況之間的關系,提出建議等。并以“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主題寫小論文。
篇5
關鍵詞:化學;環境;污染;環保意識
人類以其科學技術改造自然,推動社會進步,但同時也給自身帶來環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屢屢發生的公害事件終于使人們承認了這一事實,并發現化學品造成的環境污染最為嚴重。治理已發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計還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們在建設的同時考慮到環境的影響,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可見,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有關環境化學與防止環境污染的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
在課堂中講授的環境化學內容是研究化學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變化規律,即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學等方法去研究環境中化學污染物的來源、遷移、轉化過程中的化學行為,以及反應機制、積累和歸宿等。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的情感,巧妙地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了解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情感。
1.讓學生明確環境化學教育的重要性
環境污染包括四大方面即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噪聲污染。現在西部工業的飛速發展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也給西部廣大農村這塊凈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若不加強環境管理,讓不斷增加的工業“三廢”繼續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進行環境、生態知識的宣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務必從中學教育抓起,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不斷地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這一意識。
2.結合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我們知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聯系實際的教學內容應有所增加,可以充實包括環境保護、新內容、新能源、海洋、衛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內容,但應限于有關的化學基礎知識范圍之內。”可見,對環境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原理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應在理論聯系實際和基礎知識面擴展的基礎上,讓“環保意識”貫穿整個化學教學。
3.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保護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地探索,主動地學習,達到學習的目的。
例如:《煤和石油》章節中最后提到“溫室效應”,我在講述知識點時,結合現代教育媒體,給學生觀看一些感性材料:厄爾尼諾現象;北京沙塵暴現象;南極(及北極)冰川融化等現象,使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然后引導分析“溫室效應”,使他們了解到由于大氣層CO2濃度逐年上升,太陽能輻射的一部分――地球紅外輻射熱不能透過大氣層,因而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升溫,冰川融化,直接影響著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從而提高對控制“溫室效應”等生態問題的認識。接著再讓學生觀看一些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然后再讓學生討論,最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人類必須控制戰爭和固體廢棄物燃燒,大力發展森林等結論,以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本節知識,更能調動非智力因素,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結合第二課堂,調動學習興趣,加深環境保護意識
初三學生能比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們要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其注意力要比初二、初一的學生穩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注意的范圍也有所擴大。所以我們應很好地利用這一心理特點,開辟化學第二課堂,更好地展開化學知識的學習及加深環境教育。下面談一下我在這方面的一些常見的做法:
1.舉辦知識性專題講座、競賽活動
我曾在本校多媒體教室講授一個“空氣、水體、土壤、森林、植物與人類的關系”的專題講座,在聽的有大部分老師和初三全體學生,借助多媒體,自編CAI課件,收集素材,展示好的生態小環境和污染嚴重區的對比,介紹當今世界關注的環境問題,整個講座氛圍異常活躍。這樣的形式會讓學生提高認識,使學生深切地感到環境問題切實就在自己身邊,不得不重視,也至關重要,最終使保護環境的意識深入腦海之中。
2.結合現有法律法規的宣傳加深學生對環保意義的認識
組織學生參加環保法律法規的學習,觀看圖片展,以及利用學校組織的3月12日植樹節、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活動,在宣傳中讓學生了解我國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和常識,以提高學生在環境管理、環境文化方面的認識。
篇6
論文關鍵詞:環境義務;憲法化;模式選擇;路徑設計
一、憲法關于環境保護規定的基本分析
自20世紀60—70年代以來,各國憲法為了回應和解決生態危機,從整體表現出了生態化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環境基本國策;二是環境基本權利;三是環境基本義務。環境基本國策由于其自身的效力問題,多年來一直飽受學界的詬病;環境基本權利由于其自身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理論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至今關于環境權的概念、主體、內容等基礎性的問題尚未達成基本的共識,這成為了環境權憲法化乃至司法化的最主要的障礙。因此,筆者認為,相比之下,采用“環境基本義務”的模式,也許是當前憲法回應生態危機、維護環境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而且這也與我國環境立法的傳統模式相吻合。
就目前我國的環境立法體系而言,無論是為了實施以環境保護為目的的國際公約,還是為了履行對人類的環境職責或對國際條約的義務而建立的國內立法,都是通過確認義務和督促履行義務來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的。我們認為這種“義務本位”的傾向并沒有錯,而我們需要改進的是:怎樣彌補應當設置而沒有設置的義務空白;怎樣把義務分配得更加合理;怎樣確保法定環境義務能實際履行。總之,對影響環境的所有主體普遍設定義務,并要求他們履行義務是實現對環境有效保護的惟一出路,而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環境義務的堤防牢固地建立起來。具體到憲法層面上,就是通過憲法明確規定所有的義務主體都負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憲法義務。
我國憲法關于保護環境的規定集中體現在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該條款可以被理解為包含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國家有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的義務。二是國家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義務。三是國家有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義務。四是國家有采取措施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的義務。
從該條文中可以看出,我國現行憲法對環境保護的規定在主體上主要局限于“國家”,強調國家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的作用,而對“國家“以外的其他主體并未作出相應的規定。如上所述,對影響環境的所有主體普遍設定義務是實現對環境有效保護的主要出路,而這里的“所有主體”一般而言,包括國家、自然人和各種組織。這些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醫院等等。為了表述上的方便,采用《環境保護法》第六條的做法,將這些組織統稱為“單位”,也就是說環境義務的主體主要包括三大類,即國家、自然人和單位。所以說,現行憲法關于環境保護的規定,明顯忽視了“自然人”和“單位”這兩個重要的環境義務的主體。從更為有效地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安全的目的出發,筆者認為在以后的修憲中憲法應該以明示的方式全面確認所有義務主體都負有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
二、環境義務憲法化的模式比較
世界環境義務立法基于各國的不同文化理念和法律傳統,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設計方式。綜觀各國憲法中環境義務的條款,大致可以歸為如下幾種設計方式:
一是義務型。一些國家的憲法中在規定環境義務的時候,采取了單一義務型的設計模式,即僅僅是規定了公民保護環境的義務,而沒有規定公民的環境權利和政府保護環境的義務。如俄羅斯憲法規定:“每個人都有保護自然環境、愛護自然財富的義務。”作出類似規定的還有塞爾維亞、摩爾多瓦、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等。這些國家的憲法大多是新近頒布的,代表了世界憲法發展的基本趨勢。
二是權義結合型。不少國家在規定保護環境的義務時采取了這種方式,就是在憲法中既規定了公民享有良好適宜的環境權,同時也規定他們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如格魯吉亞憲法規定:“每個人都有權生活在有益于健康的環境,有權利用自然和文化環境。每個人都應保護自然和文化環境。”作出類似規定的還有黑山、莫桑比克、西班牙、保加利亞、葡萄牙等。
三是義責結合型。以這種方式確定公民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時,同時也強調了國家負有環境保護的責任。如立陶宛憲法規定:“國家和每個人都必須保護生態環境免遭有害的影響”。作出類似規定的還有巴拿馬、古巴、敘利亞、越南等。
四是權義責結合型。這種模式既規定了公民享有健康適宜環境的權利,同時也明確了公民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且國家有維護生態安全的責任。如韓國憲法規定:“全體國民均享有在健康、舒適環境中生活的權利。國家和國民應努力保護環境。”作出類似規定的還有土耳其、秘魯、克羅地亞、馬其頓、斯洛伐克等。
以上四種模式是世界各國憲法中關于環境義務入憲條款的具體設計類型。考慮到環境權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局限引起的理論上的非議和實踐中的爭議,筆者認為將其憲法化并不能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因此,在環境義務的入憲模式上,也就不采用出現環境權的組合類型,也就是說,“權義結合型”與“權義責結合型”并不是環境義務入憲在選擇上的理想模型。比較“義務型”和“義責結合型”兩種模式可以看出,“義責結合型”的模式在義務主體的規范上更具體也更全面。事實上如果不考慮主體的因素,“義責結合型”與“義務型”的差異并不大,它只是“義務型”的一種特殊的模式。“義責結合型”中的“責”指的是“國家的環境職責”,狹義一點的理解是“政府的環境職責”,而政府的環境職責是指法律規定的政府在保護環境方面的義務,也稱政府第一性環境義務。所以說,“義責結合型”其本質仍是“義務型”,這也與本文的主題“環境義務”的憲法化相吻合。
之所以將“義責結合型”與“義務型”作為兩種類型分別介紹,主要是與“環境義務”入憲的立法建議有關。根據筆者的統計,世界各國關于保護環境的義務條款的規定,從憲法文本的結構上看,主要規定在“經濟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兩大部分。當然,由于各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憲法文本的結構布局的不同以及立憲者的措詞愛好的差異,在稱呼上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同樣是關于“經濟制度”的規定,有的國家憲法在大標題上用“根本經濟基礎”,如阿富汗;有的國家用“經濟和財務”,如伊朗伊斯蘭憲法;有的國家用“國民經濟和勞動”,如立陶宛等。而同樣是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有的國家用“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如格魯吉亞等;有的國家憲法在這一章的章名直接用“人和公民”,如哈薩克斯坦;有的國家用“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如俄羅斯。當然,更多的國家是將“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分章或分節規定,從而將保護環境的義務規定在“基本義務”的項下,如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印度等。這里,為了表述上的習慣和方便,采用我國憲法的章節名稱將世界各國憲法中不同章節名稱里的有關“環境保護義務”內容的規定主要歸結到“經濟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稱呼項下。
根據筆者的統計和比較,發現“義責結合型”的義務條款基本上都出現在章節名稱為“經濟制度”的內容中。如越南憲法在第二章“經濟制度”中規定了“國家機關、武裝部隊單位、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一切個人”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立陶宛憲法在第三章“國民經濟與勞動”中也作了類似的規定。此外,敘利亞、巴拿馬、古巴、危地馬拉等國也都將環境義務的條款規定在與“經濟制度”有關的章節中;而“義務型”模式中關于“義務條款”的規定都出現在類似于“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章節中。如吉爾吉斯坦憲法在第二章“公民”的第三節“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中規定了“愛護周圍環境、自然資源和歷史文物是每個公民的神圣義務。”烏茲別克斯坦憲法在第二部分“人和公民的基本權利、自由和義務”中的第十二章“公民的義務”里規定了“公民必須保護自然環境”的義務。此外,哈薩克斯坦、斯里蘭卡、印度、愛沙尼亞等國都在類似的章節對公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作了相應的規定。
三、我國環境義務憲法化的模式選擇
通過對“義責結合型”與“義務型”條款在各國憲法中的分布規律的歸納與比較,筆者發現“義責結合型”的義務條款之所以主要集中在類似于“經濟制度”這樣的章節之下,是因為它們的義務主體包括“國家”,而當憲法規定國家負有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時,將這樣的條款規定在類似于“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章節項下顯然是不適宜的。結合上文對我國憲法中關于環境保護條款的規定,筆者認為現行憲法第二十六條主要是明確了國家負有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而該條規定在第一章“總綱”之中。我國憲法第一章是關于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的規定,由于各制度沒有獨立成節,所以,從宏觀上看,與大多數國家將類似條文規定在“經濟制度”的項下并不矛盾。這樣,粗略看來,我國關于環境保護條款的規定似乎與“義責結合型”的入憲模式一致,其實不然。我國憲法中關于“環境義務”的規定明顯遺漏了“國家”以外的其他義務主體。因此,可以說,我國憲法關于環境保護義務的規定既不屬于“義責結合型”,也不屬于“義務型”,當然也就更談不上屬于已經被我們排除了的“權義結合型”和“權義責結合型”。
在這種情況下,完善我國憲法的環境義務條款就面臨著兩種模式的選擇即“義責結合型”與“義務型”。因為是“環境義務”入憲,所以一般的觀點可能會認為采用“義務型”的模式,將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放在“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章節中更為適宜。但考慮到我國憲法文本的實際,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首先,在采用“義務型”模式的國家憲法中對環境權主體的表述一般采用“每個人”、“所有人”或“任何人”,很少有用“每個公民”的字樣。如塔吉克斯坦憲法規定:“保護自然環境、歷史與文化遺產是每個人的義務。”秘魯憲法規定:“所有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貝寧憲法規定“任何人都有義務維護環境”。這也與它們的章節名稱有關,一般是規定在“人和公民的權利、自由和基本義務”、“人民的義務”、“人和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項下,而我國憲法中關于這一主體的描述如果也采用“每個人”、“所有人”、“任何人”這樣的字樣,顯然與章名“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不相稱。
其次,即使不考慮章名的問題,在第二章最后一條后面增加一條規定:“每個人都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義務。”從措辭上看也不一致。因為現行憲法第五十二條到五十六條雖然分別規定了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但是每個條文都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啟文,陡然增加這么一條以“每個人”開頭的法條,從法條的整體結構上看,顯得不和諧。
篇7
【關鍵詞】高中地理 環保 教學
中國環境十大問題有:大氣污染問題、水環境污染問題、垃圾處理問題、土地荒漠化和沙災問題、水土流失問題、旱災和水災問題、生物多樣性破壞問題、WTO與環境問題、三峽庫區的環境問題、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問題。近期接連發生湖南瀏陽鎘污染事件,內蒙古赤峰市自來水受污染事件。頻繁的惡性污染事件以極端的方式反映出我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因此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理念,已成為我們中學地理教育教學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的重要作用
環保教育是一項復雜的跨世紀工程,它在學校教育領域中具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物種滅絕、森林濫伐、水土流失、氣候變暖……都有很強的地理性質。地理可以說是與環境教育關系極其密切的一門學科,肩負進行環保教育這一重任,因此我們地理老師在地理教學中要有意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的道德觀、意識觀,激發學生對生態環境的關注,使學生們產生強烈的危機感、責任感和義務感,逐步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學生懂得地理環境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觀念,認識到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時,要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有效保護和改善環境,維護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從我做起,投身于環保事業。
二、地理教師要做好表率,提高自身素質
1.地理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環保的重要。環境保護是一項全民的事業,它涉及每一個成員對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學生是我國的下一代,環境的改變還依賴于下一代。因此對在校學生進行環境意識的培養,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師的環境意識是學生環境意識提高的前提、關鍵。只有提高地理教師的環境科學知識水平,并自覺地加入到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才能真正實現教學中學生環境意識的培養。
2.地理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從理論上教育學生環保的重要性。一方面地理教師要加強教研工作,精通所教內容,才能充分利用教材所蘊藏的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進行教學,避免在地理教學中單純地傳授地理知識,把環境教育融于日常教學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師要更多地向書本、實際、生活、知者學習,做有心人,多積累報刊、雜志、新書上的新材料、新觀點,或多渠道、多形式地爭取繼續教育的機會,提高學歷層次,拓寬知識領域,完善知識結構。
3.地理教師要把環保意識和環保行動結合起來,提高自己的師德水平。教師是學生受教育的一面鏡子,教師的形像對可塑性很強的中學生影響深遠,因此作為地理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情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把環境意識和保護環境的行動結合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給學生做出榜樣。
三、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的方法
1.充分發掘現有的教材,逐步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現行高中地理教材中,天文、氣候、地質、生物、資源、能源、工業、農業、人口、城市等內容都是極好的環境教育的內容,而在具體運用這些教育素材時,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要運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地理國情和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和形式的多樣化,采取課內外相結合的方法,既要看學生對環境問題理論的認識和對環境科學基本知識的了解,更要看參與和解決環境問題實際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注意結合鄉土地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2.充分利用各種實踐活動,將環境知識轉化為環保意識。環境意識的形成必須依賴于學生的參與,而且只有在他們的實踐中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十分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環境教育。首先老師要把地理知識與周圍看得見、摸得著的環境緊密聯系起來。根據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熱、刮風、下雨等現象。人類只有認識自然規律,趨利避害,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老師可以結合參觀訪問,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深化理性知識的學習。如在學習工業“三廢”的危害及治理的內容后,帶領學生到化工開發區去參觀,看新浦化工的污水處理設備,并聽廠領導的介紹。同學們對工業“三廢”的治理過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獲得了環保的技能知識,而且在親身的感受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環保意識。另外可組織學生參加環境保護小組,積極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環境保護小組可調查當地生態環境情況,如所在縣、市、鄉村等耕地10年間縮小程度,沙暴、暴風雨等惡劣天氣增減的天數,多年氣溫和降水的變化情況等。
另外我們地理老師還可以利用網絡、板報、主題班會、講演會、國情畫廊、自辦小報、撰寫小論文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融入環境保護的氛圍中,使他們對祖國環境污染問題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篇8
一、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背景
環境教育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環境保護事業與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拓展了教育領域,而且也為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11月,國家環保局和國家教委聯合在蘇州召開了全國環境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的思想。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往往都溶含了一定的化學因素,化學與社會、環境聯系十分密切,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都含有一定的化學因素,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每個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僅是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重要途徑。環境問題已越來越為全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所重視,環境意識已經成為當代人類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衡量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化學污染物對環境、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的危害,越來越受到全社會、全人類的共同關注,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
二、密切結合化學教學內容,適當滲透環境教育
1、結合教材的內容,在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在中學化學教材中,包含許多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例如作為大氣污染物中的頭兩號“殺手”SO2和CO,酸雨的主要成分SO2和NO2,實驗中制取Cl2尾氣污染,廢棄的干電池中的重金屬對水和土壤的污染,“白色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等等。這些材料都是化學教材與生活中很好的結合點。教師在講授該節內容時,就應給學生講清污染的產生、特性及對環境的影響和人類的危害,并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解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它們對于環境產生的污染,甚至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向學生講解,讓學生更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結合化學實驗進行環境教育
化學實驗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職責,并且較之課堂教學更具有直觀性。一方面,教師可以以環境污染物為試驗樣品,進行觀察分析與討論、研究。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的實驗現象,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實驗必定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的減少廢棄物,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3、開展研究性學習,也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
教師可結合本地情況,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環保方面的研究性實驗課題,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電池污染,本地區主要工業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處理調查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實際情況,使學生了解書本以外的環保知識,對于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很有效果。我校附近有一家印染廠,由于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流經校內的小河,故對學校環境的污染極大,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對污染物進行了取樣分析,測出了里面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物的含量后,便在報紙上發表了題為《清清小河為何變得五顏六色?》的文章,得到了環保部門的重視。
4、把環保教育的效果轉化為一種優良的品質
隨著環保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不僅懂得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增強了環保的意識,自覺養成了環保的習慣,更是在校園里宣傳環保知識,并積極投入到環保行動中來。在我校,由學生自發組織的環保小組能夠堅持不懈地開展各項活動,如把校園內的可回收廢棄物分類后收集起來,把所得的經費全部用于資助貧困生的學習;把學生用過的舊電池集中后交給環保局統一處理等。學生撰寫的論文《在學校中開展環保活動的實踐報告》獲全國一等獎。在平時的教學中不難看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對有關環保化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明顯同步增長,有許多同學自覺地參與一些環保活動,這表明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特別是對環保知識的掌握及對環境認識能力提高有明顯的教育效果。因此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有成效的,有必要的。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環境教育是我們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傳授環境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具有一定的環境道德。我們應將環境教育滲透到化學教學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從而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方面的道德和責任感。
篇9
關鍵詞:環境;可持續發展;素質培養;途徑
培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素質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必須貫徹從學生抓起的方針。要讓學生以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樹立保護生態環境、解決環境污染的觀念;具備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保護自然生態、不破壞生態,節約資源及不濫用、浪費資源的素質。教師可從傳授環境基本知識、宣傳環保法律法規開始,即通常所說的從講道理入手;也可以先從溝通感情、培養從環境保護感情入手;還可以從環境保護的實踐活動入手,學習環境知識,培養環保情感。本文初步探討如何使中學生養成以上素質的途徑。
一、強化學科教育,深化環境意識
初中生主觀能動性和相對獨立性表現在環境意識的判斷和選擇上,這種意向活動受環境認知的制約,又主導環境的認知,同時產生對環境保護的情感。澳大利亞環境教育學家阿尼特?高夫指出:“通過將環境教育結合于廣泛的學習領域中,學生可以發展理解技能和態度,這些能使他們參與到關愛和保護環境之中。”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已達成共識,即環境教育滲透課程組織模式逐漸被定位于其課程發展的主流,以此實現環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標,健康完整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意識是21世紀公民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強化學科教育,深化環境意識,必須緊密結合生產生活與優化整合教學方法。
1.緊密聯系生產生活
一個學生的環境意識在環境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單從某一方面培養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環境意識。應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對學生初中地理重要性的教育和“問題意識”的培養[1]。地理新課標提出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新理念,即地理課堂教學應緊密聯系實際生活,補充生活化案例,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地理情景,介紹環境科學知識,滲透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學習“ 世界人口”,通過建國以來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讓學生討論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即人口增長要與環境Y源、經濟發展相適應,為什么現在我國又出臺“二胎”政策?引導學生質疑、爭論,最終明白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始終為環境資源、經濟發展服務,從而樹立環境意識。地理教學中還應強調科學技術發展對環境保護的作用。例如,利用生物分解減少環境污染,采用綠色技術清潔生產,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排放,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保護環境的雙重目的。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資源為代價,發展應與環境相協調,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基礎。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環境法制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應依據環境有關法律規范自身行為,具備保護環境權利的強烈意識。
2.優化整合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多樣,各自功能不同,教學中應優化整合多種教學方法,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合作學習、開展探究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傾聽為核心[2]。通過圖片、視頻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的美,學生審美觀升華的同時教師可設問:環境被破壞、污染會給人類造成怎樣的危害?如在“海洋資源”教學中,學生在感受海洋帶給人類巨大福利和貢獻后,出示“三廢”污染、石油污染、漁業枯竭、赤潮等材料,通過視聽刺激,對學生滲透保護環境的意識,促使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能夠運用本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認識并解決有關環境問題,拓寬知識面。
二、利用校園環境,塑造完美人格
校園環境除物質情景外,還有精神層面的文化情景。在環境教育過程中,校園環境是影響學生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為的重要因素。故應注重優化學校的整體育人環境,通過學校情境對學生的知識、情感、信念、意志、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
1.有效利用物質資源
學校物質情境包括學校建筑、學校設備、環境氛圍、教室的布置等。良好的校園物質情境有利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率,規范言行,健全人格。例如,帶領學生欣賞學校花草樹木,認識植被類型,了解它的生長與學校“地氣水土”自然要素的關系,同時明白美好校園靠大家維護,讓學生自覺養成愛護環境不亂采亂摘習慣;再如,學生親身實作學校的苗圃,從播種、發芽、生長全程參與體會喜悅的同時產生對環境之美的愛護。
2.充分利用文化情境
學校文化情境包括規章制度、班級管理、班級運行以及師生特有的心態、行為方式等。例如,學校集體用餐制,學生列隊到食堂,6~8人一桌,學生自己分配食物,每人輪流發放,要求用餐安靜、不浪費,值日師生檢查評比,通過潛移默化讓學生在規范自己行為習慣的同時明白愛惜糧食就會減少污染環境,節約糧食就會節約水資源、節約土地資源,而少占用資源就是保護環境等。再如,結合與地理知識有關的節日:3月12日――我國植樹節,3月22日――世界水日,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 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等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教育,通過主題班會,查資料寫小論文等深化學生環境觀。此外,還可通過教室布置、各種儀式活動等對學生進行培養。有效的保護環境,美化環境還要教育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水多用、愛護花草樹木等[3]。
三、開展實踐活動,培養環保能力
課外活動與環境教育的結合,可為環境教育增添活力。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通過自己組織、設計、安排,最后取得成功,從而體驗到作為主體的一種精神滿足感,增強主體意識。同時,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共同遵守環境道德規范的能力,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進而提升環境道德層次,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初中生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可組織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適合各自特點的各類環保活動。
1.開發校外實踐活動
校外實踐活動能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初中地理課外活動的環境教育有多種類型,除走進大自然旅游、體驗風俗人情、參觀博物館等,還應該多安排環保考察與調查。如組織學生對本校附近花溪河王家壩至李家沱石龍橋河段污染進行考察,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設計、安排、組織,查找該河五十年代、八十年代水質狀況,經過實地觀察河流現狀,對比感受污染的嚴重,談感想提倡議,切切實實觸動學生心靈,使其受到直接有效的環境教育。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體驗到一種精神的滿足感,增強主體意識,同時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合作能力與團隊精神。環保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需要整體策劃,要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重效率,體現開放性。通過環保活動,不僅可以培養一批環保意識強、環保行為突出的骨干分子,更帶動其他學生關注環境,擴大參與面。
2.開展校內實踐活動
除校外實踐活動的開展,還可充分開展校內實踐活動,如環境講座、環境知識競賽、演講、繪畫、地理課外閱讀和寫作、環保辯論賽、地理觀察觀測、地理模型制作等。其中,地理觀察觀測活動是使學生深入了解地理環境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激發學生地理興趣、培養人地觀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晴朗的晚上觀測四季星空。組織學生進行天文觀測活動,可加深學生對地球運動的理解,更好地認識地理環境的重要作用。組織學生進行天文觀測時,要注意做好組織工作,提出觀測的目的和要求,擬好觀測的程序和項目,準備好觀測用具和記錄表格以及交待注意事項等。再如,根據學校環境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利用運動場沙坑堆砌陸地地形,消化書本知識的同時體驗快樂;用乒乓球制作地球儀也是一種很好的對學生實踐力的培養。
四、加強師資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初中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形成和提高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環境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認知、情感、行為傾向的培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作為認識的主體,其環境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環境素養,因為教師是學校教育的實施者,高素質的環境教育師資隊伍是順利實現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目的的前提。因此,環境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環境教育深入開展的關鍵。
1.學校轉變觀念與投入
首先,學校要重視地理學科,不能稱之為“副科”,否則學生、家長都不重視。不能隨便把地理課讓給其它學科做機動課,會導致地理學科難教、地理教師厭教的境況,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和熱情。其次,教師培訓工作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由之路,對提高地理教師業務水平和知識能力幫助極大,培訓內容與形式要多樣。如加強地理教師外出進修,請環保專家來校開展專題培訓等。通過培訓教師不但能獲得理論知識的提升、技能水平的提高,還可轉變觀念。
2.教師注重學習與提升
《中國21世紀議程》強調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資源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思想在地理課堂中更能體現。在當今科技、社會、思想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努力學習新理論、樹立新觀念,具備良好素質,使其自我不斷完善。教師一方面要走進自然,融入自然,透過鏡頭記錄大自然的美,收集素材;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習,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熟練掌握初中地理全部教材。在課堂向學生進行科學的全球觀、資源觀、環境觀和人口觀教育。訂閱與環境有關的報紙、雜志和書籍,關注社會熱點和新科技、新發展、新成果,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到環境教育中。在地理教學中應讓學生懂得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懂得協調好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的關系:不能以掠奪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獲取短期的經濟效益;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與自然必須相互支撐,只能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者y一。
總之,對提升初中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素質的路徑除以上所述,還應與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教育結合。家長和孩子間有環境問題話題,從小養成節約習慣;政府應向整個社會普及環境科學知識教育,采用廣播、電視和發行有關科普讀物、期刊等方法加大宣傳力度,給學生營造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馮斌斌.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地理教學,2008,(3):26-27.
篇10
朱田鎮中心小學創建于1958年,現有116個教學班,學生3521人,教職工225人,校園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250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學校環境幽雅、林木蔥翠、花團錦簇、四季常青,是首屈一指的花園式綠色學校。曾榮獲臨沂市"文明單位"、市“規范化學校”、市級“文明示范學校”、市工會工作單位,市少先隊工作紅旗單位,市先進教研室等榮譽稱號。
二、創建過程和成果
(一)統一認識,建立和完善教育體系
學校領導以深刻長遠的理念,充分認識到創建綠色學校的重要意義。堅持以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的思想為指導,構筑起以學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和社會為載體,學校和環保部門共同參與的學校環境教育體制。成立了由校長胡文江任組長,各處室負責人和年級組長為成員的創建"綠色學校"活動領導小組,堅持以綠色觀念教育學生,在全校范圍內滲透可持續發展意識、環境價值觀、環境道德觀、環境參與意識與環境建設及創新意識。形成"綠色校園"-"綠色教育"-"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教育鏈條,把創建"綠色學校"、實施"綠色教育"作為落實整體素質教育、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切入點,把開展環境教育創建"綠色學校"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視課堂主渠道,將環境教育滲透到各項活動之中
(1)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采取多種方式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各教研組把環保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滲透環境教育的觀點。考試中有環境教育內容的題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環境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師生進一步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發揮了環境教育的輻射作用。構建起環境教育的課程體系。
(2)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手段開展環境教育。充分利用廣播站定期廣播環保知識,利用宣傳欄定期出專刊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張貼環保標語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園綠化美化凈化的建設進程。學校利用校舍危房改造的契機,對校園進行了全面規劃,定出美化的近期和遠期的實施目標,投入近100萬資金新建校舍19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電腦室等,征建了運動場,校園小廣場及其附屬設施,有計劃購買花草樹木在植樹節、青年節、婦女節等節日中種植。由于有科學規劃,有每年持續植樹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學校把校園劃分成若干區域,由各班專門負責凈化并進行檢查評比。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每學期一次總評比,把環境教育和愛護校園列入評選文明班級的重要條件。做好滅蚊、滅蠅、滅鼠和防病各項工作。做到校舍凈化,無衛生死角,廁所無異味,食堂符合衛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溫消毒,保證教工、學生的身心健康。
(4)投身社會大課堂,環境體驗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過以生活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采用多種環境實踐的課外、校外及社區活動促進學生環境道德和環保行為的養成。每年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糧食日組織學生參加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等活動;通過講座、詩歌朗誦、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繪畫比賽、演講辯論、科技活動等豐富學生的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植綠護綠、垃圾分類、廢電池回收、愛鳥護鳥、綠色消費、對周邊環境進行監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環境的行動;鼓勵學生撰寫環境論文、調查報告進行環保方面的小發明、小設計,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環保知識科普小制作競賽,在市縣級比賽中均獲得驕人的成績。培養了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區開展的環境保護活動,通過不同方式向群眾宣傳環保知識,進一步增強了環保意識,培養了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高尚情操,同時也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環境、破環生態的不文明行為,促進全社會都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三、成果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