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口幫扶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4 15:49: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對口幫扶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進一步深化對口幫扶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戰成果,根據《????》文件要求,結合XX教育需求和xxx教育實際,形成本對口幫扶工作計劃。
一、對口幫扶目標
按“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和“教育援助是最好的造血”理念,根據全域結對幫扶政策,合理利用XX優質教育資源,通過選派教師到XX支教、舉辦XX縣干部教師XX培訓班、搭建教育信息化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幫助XX不斷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動XX教育事業發展。通過教育發展為XX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一是加大XX教師培養力度。選派11~14名教師到色達支教。利用XX支教教師資源,開展“XX支教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深入XXX、XXX等自然條件艱苦和教學質量較差的地區,開展賽課、評課、學科教研等活動。有效利用XXX名優校長、教師資源,結合XXX縣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和教師業務提升的實際需求,選派不少于7名XXX名優校長、教師為主體的專家團隊赴XXX開展講教講學活動。
二是全面深化全域結對。加大對XXX區?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的目標考核,深化XX 區結對學校與XX學校、幼兒園的校對校幫扶工作,按“XX教育缺什么?為XX教育做什么”的思路,統計梳理需求,實現精準幫扶。大力開展結對學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利用“成都市中小學繼續教育網”、“成都市校本研修網”和XX區中小學教育資源庫,建立“XX——XX遠程教育信息互動平臺”,發揮XX區學校優秀資源和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輻射作用,為XX廣大教師拓寬多渠道學習途徑,實現兩地教育資源共享互通,推進XX教育的信息化進程。
三是努力開創學前教育新局面。根據對XX學前教育現狀的分析、研究,優化XX縣學前教育三級管理機制,制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提高XX地區學前教育辦學水平,推進XX學前教育整體發展。
四是開辦XX干部教師溫江培訓班。將根據XX教師培訓需求,在XX舉辦各種類型干部教師培訓班,接納12-14名XX干部教師到XX跟崗學習兩周,接納1名XX縣選派的干部到XX掛職鍛煉3-4個月。通過校際結對,接納20~30名XX干部教師到XX結對學校開展學習、跟崗鍛煉,感受體驗XX教育理念和文化,開拓視野、更新觀念、解放思想,交流經驗。
五是實施藏區學生“雛鷹”培育工程。接納藏區學生來XX就讀,并給予他們相應的支持和幫忙,讓他們在XX愉快學習,快樂生活。實施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制定培養方案,注重學生文化素養、職業技能、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是廣泛開展教育關愛工作。充分利用各級、各類資源,根據色達貧困學生需求,持續開展“暖冬行動”,募集愛心資金,對貧困學生實施精準幫扶。同時,積極對接XX區中職高職等院校,接收藏區優秀學生到XX就讀學校,在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培訓與指導服務上做文章,培育一批能為XX建設脫貧攻堅的學生,幫助他們利用所學所獲回饋藏區、回饋社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XX區教育局援藏援彝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援藏援彝工作。援藏援彝辦公室,負責結對幫扶日常工作。建立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人事科、區教管中心、基礎教育科、綜改辦、研培中心等科室、直屬事業單位及各學校、幼兒園按職責開展結對幫扶相關工作。按照“一對一”常態化關心慰問機制,區教育局、學校幼兒園領導多渠道了解援藏援彝干部教師的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并及時幫助解決。
(二)加強信息溝通。積極對接XX教體局,了解他們的教育發展需求、教育人才需求,雙方共同協商制定結對幫扶計劃。針對結對幫扶需求,豐富結對幫扶形式,堅決反對形式主義,不斷提高結對幫扶工作成效。
篇2
一、基本情況
1、調研對象:用八天時間對XX中學、XX一中、XX中學、XX中學、XX中學、XX中學、XX中學、XX中學等初中開展視導調研。這些學校對我縣中小學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調研方法:一是聽校長匯報學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長是否有明晰的辦學思路,是否落實切合學校實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課堂聽課。主要抽查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功,新課程理念的貫穿,教學方法的使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雙基的落實情況。三是走訪師生。主要了解學校管理、常規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教學工作狀況、教師工作責任心、學校對學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閱各類資料。重在掌握過程管理是否精細化。
二、存在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這幾所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經驗,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許多不足,這些不足也是我縣中小學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隊伍人事管理改革滯后
我縣教師人事管理機制跟不上時展的要求,教師職業終身制、教師崗位“金飯碗”,沒有被打破。競聘上崗、擇優聘用、優勝劣汰的人事管理體制沒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師安以現狀,不思進取,缺少主人翁意識,敬業精神差,沒有危機感。在調研中發現:有的老師只滿足于“出滿勤”,不關注教學效果;有的小病裝大病,請假在家,工資分文不少;有的評上高級職稱,漲了工資,就不想上課;有的不愿當班主任等等。而學校領導對這些老師也只能是聽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現階段大家都覺得老師難管。
2、教師教學觀念轉變不徹底
部分教師對推進新課程改革認識不夠,加上平時不主動學習,不積極參加活動,對新課程理論了解甚少,對新課程標準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教學方法還是老一套。“滿堂灌”、“填鴨式”還有一定市場。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課堂教學效益不高
部分教師“向45分鐘要質量”的“有效教學”意識不強。課前準備不足,教案簡單,對教材拓展不夠,補充不足,挖掘不深;課中教師包辦代替多,師生互動少,聯系學生實際少,有效訓練的時間和內容不足,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差;課后學生練習量不夠,教師輔導不到位等等。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經過教研室的廣泛宣傳和深入指導,很多學校對校本教研引起重視,但部分學校或學科組對校本教研還認識不夠,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勵機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單調,教師對教研沒有熱情,學校教研氣氛不濃。很多教研活動大都流于形式,沒有產生最大效益。教研對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不大。
5、教學常規管理抓得不細、不實
多年來,我們對學校常規管理(包括教學常規)進行了督查和考評,全縣中小學校的常規管理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部分學校在教學常規精細化方面還有欠缺。特別是鎮教育總支對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夠,要求不細。在管理中,有的重視檢查,不重視反饋整改;有的重視制度的制定,不重視制度的落實;有的重視量化統計,不重視定性分析;有的重視結果管理,不重視過程的指導等等。一些教學工作細節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組、教師工作計劃審簽、單元過關抽查、作業批改檢查、教師聽課評課輔導檢查等,管理還不細致,不實在。
6、學科教師不配套
全縣教師總數基本足夠,但年齡結構老化、學科結構不合理、局部有缺額,特別是XX、XX鎮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配套不齊,部分科目教師不夠。如英、史、地、生、化等學科教師普遍缺編,學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師兼課的辦法,彌補部分科目教師不足,增加教師工作量,也由于專業不對口,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7、現代化教學設備缺乏
經過“兩基”攻堅的大量投入,全縣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變,校容校貌煥然一新,教學條件明顯改善。但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投入不足,設備數量偏少。全縣半數以上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幾個班共用一個計算機教室和一個多媒體教室,不能滿足教師使用先進教學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
1、深化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議上級黨委、政府及人事部門研究出臺符合時代特征的教師人事管理規定,激活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實教師績效工資掛鉤辦法,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教師工作責任心和危機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實行校長競聘制和教師全員聘任制。落實崗位職責和任職目標,營造合理的競爭氛圍。二是打破教師職稱終身制。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根據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實行“高職低聘”或“低職高聘”。三是暫停教師養老保險扣繳,以鼓勵教師安心教育教學工作。
2、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必須構建長效機制,推進制度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培訓經費,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改變傳統培訓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統”的培訓形式,建立“菜單式”的培訓模式,滿足受訓者的不同需求,激發教師參加學習培訓的自覺性。二是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崗位自學,建立嚴格的教師繼續教育檢查和考評制度,改變現行只提要求,不問結果;不認真學習,冒報學分的現象。三是強化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名師工程”,完善骨干教師培養機制,建立“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科研經費獎勵機制。四是認真解決一些學科教師不足的問題。
3、完善教學質量獎懲制度
以縣委、縣人民政府或者縣局的名譽,出臺“XX縣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獎懲方案”,加強學校教學目標考核和質量監控,采取過程獎勵和結果獎勵相結合的原則,給予在高考、中考、小學畢業合格率驗收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學校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要求各個學校也要不斷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獎懲制度,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4、大力推進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
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縣中小學常規管理細則,分解管理內容,細化管理環節,規范管理行為,明確考評標準,注重過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時加強監督檢查,重視問題反饋,落實整改措施,強化跟蹤檢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導會診小組,對教學管理薄弱的學校給予會診幫扶,提出合理建議,實現整體提高。
5、扎實開展教學科研
增強科研興校意識,發揮教科研引領作用,確立以課題研究為先導,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的工作原則。校本教研與課題研究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學”為切入點,以課堂教法、學生學法、教學藝術等為重點。課題研究以教學模式探討、教學過程優化、學生潛能開發和非智力因素發展為重點。注意完善教研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全員參與教研,創新教研形式,豐富教研內容,強調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強化教學工作指導
縣教研室作為全縣中小學教學工作“研究、指導、服務”的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增強服務意識,深入學校、教師,加強教學教研工作指導。一是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二是深入調研,掌握情況,了解教師需求,提高指導針對性;三是結合學科實際,組織學校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四是注意收集和傳達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鄉工作,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學設備
篇3
為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和中央關于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聯合簽署的《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合作協議》),探索省部合作共同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新路子,提高廣東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促進廣東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通過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的緊密合作和優勢互補,積極探索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高等學校為技術依托、產業化為目標,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制和新路子,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提高教育部直屬高校(以下簡稱部屬高校)辦學水平和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使廣東省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提高廣東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廣東,促進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為全國的產學研合作與發展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主要發揮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組織實施的作用,通過制定規劃和政策,推動部屬高校與廣東省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以及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各類經濟園區和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使部屬高校的創新資源與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有效對接。產學研合作要走市場化運作的路子,注重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產學研合作的活力,提高產學研合作水平和效率。
2.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未來相結合的原則。圍繞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解決廣東產業尤其是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急需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問題,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科技創新平臺,轉化部屬高校現有的科技成果,切實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同時,通過開展前瞻性和戰略性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完善區域和高校創新體系,提高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新興產業,增強廣東的發展后勁。
3.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和以部屬高校為技術依托相結合的原則。部屬高校具有科研、教育、人才和科技成果優勢,要作為廣東企業的技術和人才依托,為提高廣東產業競爭力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要發揮企業作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部屬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資源向廣東的企業流動,與企業聯合進行技術攻關、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努力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4.堅持自主創新與產業化相結合的原則。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作為省部合作的重要目標,堅持以自主創新提高產業技術水平,以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自主創新。通過產學研合作,不斷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產品,加速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自主創新與產業化良性循環。
二、主要目標
通過省部產學研合作,使廣東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部屬高校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到2010年攻克一批制約廣東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獲取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形成自主品牌,使廣東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達到200件/百萬人口,技術自給率從目前的40%提高到48%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從目前的48%提高到53%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2??9萬億元人民幣;推動部屬高校參與建設一批廣東技術創新公共平臺和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成一批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科技創新中心或研究開發基地;在廣東的各類經濟園區以及有條件的專業鎮和產業集群中,建成一批部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產業化基地;建立部屬高校與廣東省屬高校對口支援關系,協助和支持廣東高校建立一批國家重點學科、博士和碩士點、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
三、主要任務
(一)通過實施自主創新計劃,獲得一批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
1.組織部屬高校參與廣東重大科技計劃和產業化項目。廣東省各類政府科技計劃和產業化項目要向部屬高校開放和傾斜。教育部組織部屬高校參與廣東關鍵領域重點突破招標、重大科技計劃、產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產業化項目,支持部屬高校聯合廣東企業、省屬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公開招標,以及申請和承擔廣東省各部門的科技攻關、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產業化項目。合作雙方按照自愿互利原則,在經費投入、知識產權和收益分配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同承擔項目攻關工作。鼓勵部屬高校與廣東企業自主選題開展產學研合作科研項目,研發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
2.共同承擔國家各類重大科技計劃和產業化項目。支持和鼓勵廣東相關單位與部屬高校聯合爭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中的重大科技專項落戶廣東。發揮廣東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組織廣東企業和研究機構,與部屬高校共同參與“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專項,爭取成為牽頭省份;積極承擔“核心電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和“重大藥物創新”兩個專項,參與“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等重大專項;在“大飛機”、“核電”、“新一代汽車”等國家重大專項中,力爭承擔相關科技攻關項目。爭取省部共同承擔一批國家部委重大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項目。鼓勵廣東產業界采取各種方式與部屬高校合作,爭取在生物技術、電子信息、軟件開發、家電、海洋、環保、食品安全等領域承擔國家863、973科技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等重大科技項目。鼓勵和支持部屬高校與廣東產業界聯合申請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設立的自然科學聯合基金的有關項目。
3.組織部屬高校參與廣東企業重大技術攻關和重點產品開發。支持和鼓勵部屬高校承擔企業的重大技術和重點產品開發項目。對企業提出的重大技術和重點產品的難題,以企業投入為主,政府投入為輔,通過省部組織有關專家和機構,協助企業面向部屬高校及社會招標。
(二)建立科技創新平臺,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1.共建企業研發(工程、技術)中心。圍繞廣東的家電制造、裝備制造、電子產品制造、海洋產業、紡織服裝、建材、森工造紙、食品和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支持廣東企業與部屬高校采取多種合作方式,共建企業研發(工程、技術)中心,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2.加強行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根據廣東電子信息、汽車、石油化工和醫藥等行業發展需求,支持部屬高校與廣東企業聯合建設行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引導部屬高校重點參與華南精密制造研究院、廣東數字媒體技術研究院、華南家電研究院、中山裝備制造研究院、華南精細化工研究院、汕頭輕工裝備研究院、廣州汽車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平板顯示技術中心和廣東省液晶電視技術中心等行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鼓勵部屬高校與中國科學院在粵有關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促進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廣州工業技術研究院和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的建設和發展。支持部屬高校參與廣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鼓勵部屬高校參與廣東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基因工程藥物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
3.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支持廣東的省部級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為其創造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條件,在省部合作的優勢領域建設若干個國家實驗室,提高廣東基礎研究水平和原始創新能力。發揮部屬高校技術和設施優勢,推進廣東省科技信息平臺、技術標準與檢測服務平臺、生物種質資源評價與創新平臺、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和數據共享平臺等基礎條件平臺的建設。
4.建立多元化的創新平臺建設投入機制。按照創新平臺功能確定不同的投入和運行方式,探索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機制。政府財政重點支持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的科技基礎創新平臺建設。對于企業研發(技術)中心及行業性技術創新平臺,以企業投入為主,政府引導性投入為輔。
5.建立健全資源共享機制。積極探索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資源共享為核心,打破資源分散、封閉和壟斷的狀況,部屬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要構建開放的公共研究開發平臺,向廣東企業開放,支持和鼓勵廣東企業參與部屬高校科技創新平臺(基地)的建設。
(三)建設創新基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1.建立部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省部依托廣東省現有的各類經濟園區,共同支持部屬高校進入園區,建立部屬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促進部屬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2.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與特色產業科技創新基地。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各類園區、平臺和企業為載體,全面推進部屬高校與廣東珠三角地區各市的合作共建,加快建設與當地高新技術產業和特色產業相關的科技創新基地,發展創新型產業集群,逐步實現珠三角地區產業從制造到創造的升級,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
3.在廣州、深圳等市聯合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支持部屬高校參與廣州、深圳等市開放高效的城市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形成知識、技術、人才、資本和高新技術產業密集的高地,提升中心城市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4.共同支持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支持部屬高校與粵東、粵西地區合作,發展機械裝備制造及海洋產業,壯大專業鎮特色經濟,培育產業集群。支持部屬高校與粵北山區合作,建立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和人才培訓基地,培植和壯大專業鎮特色產業。支持部屬高校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在推廣良種良法、農產品深加工和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建設一批示范基地,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
5.加強省部產學研合作的探索與研究。不定期舉辦部屬高校科技成果展示會、推介會、交易會、洽談會和各種論壇。促進部屬高校科技資源與廣東企業技術需求的對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機制。
(四)合作培養創新人才,提高人才隊伍素質。
1.以項目合作、聯合攻關等方式,提升企業現有研發隊伍水平。針對廣東企業的技術需求和發展需要,支持部屬高校以技術和產品開發為紐帶,發揮部屬高校的“幫扶帶”作用,為廣東企業培養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急需的實用型創新人才,進一步提高企業技術隊伍的素質和能力。
2.以校企聯合建設研發機構等方式,培養和引進企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鼓勵部屬高校在企業設立研究生創新基地和博士工作站,根據合作項目實際需要,選派博士、在讀碩士和博士生到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在創新實踐中培養在校研究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同時,積極協助企業吸引各類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到企業創業。鼓勵部屬高校結合廣東企業技術攻關課題,招收工程碩士,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
3.鼓勵部屬高校在廣東設立研究院。針對廣東科技、經濟發展需要,鼓勵和支持部屬高校在廣東建立研究院,與廣東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各地市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進廣東科研人才的成長。
4.加強對廣東省屬高校學科帶頭人、科研機構和企業學術(技術)骨干的培養。通過互派訪問學者、進修、培訓、聯合辦學等形式,每年選送一批廣東省屬高校學科帶頭人、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學術(技術)骨干,到相關的部屬高校進行重點培養,以提高其學術(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每年組織一批廣東的科技人員、企業家到有關部屬高校進行專題培訓考察。支持廣東省屬高校的建設和發展,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共同創造條件,推動建設廣東科學技術大學。
四、組織領導與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
成立“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協調領導小組”,由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教育部、科技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各一位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包括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人事廳、信息產業廳、農業廳、衛生廳、地稅局、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省部合作的重大事項,組織落實省部合作的重大項目,協調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問題。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省部合作的日常工作,設在廣東省科技廳,主任由廣東省科技廳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主任由省科技廳一位分管負責同志和教育部一位司(局)負責同志擔任。
(二)保障措施。
1?苯?立專家決策咨詢機制。在廣東宏觀經濟發展及戰略研究方面以及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節能與新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現代農業、重大裝備制造等領域,設立相應的專業咨詢委員會,每個專業咨詢委員會聘請部屬高校3至5名專家學者參加,不定期向廣東省人民政府提交專業咨詢報告。每屆咨詢委員會成員的聘期為5年。
2?苯?立推進省部合作的協同機制。廣東省人民政府組織科技、教育、發展改革、財政、人事、經貿、農業、衛生、信息產業、稅務、知識產權等省有關部門,加強與教育部及部屬高校的聯系與合作,分工協作,共同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廣東省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將開展校地合作納入當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組織和引導大學、科研院所、科技園區和企業協同開展產學研合作。廣東省屬高校要與部屬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不斷提高自身辦學水平和科研實力。教育部負責協調本部各司(局)和部屬高校全面落實《合作協議》和本意見。
3.建立支持產學研合作的多元化投入體制。從*年起,廣東省財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億元設立廣東產學研省部合作專項資金,并根據進展情況逐年增加。該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省部合作的自主創新項目、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產學研創新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的申請及保護和學術交流活動等。資金投入堅持市場原則,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投入為輔,積極吸引社會資金的支持。省部合作專項資金的使用計劃由省部產學研結合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制訂,報省部產學研結合協調領導小組審定后組織實施。鼓勵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設立產學研合作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鼓勵、引導風險資本投入省部產學研合作項目,形成多渠道投融資機制。
4.建設產學研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信息網站,建設部屬高校專家庫、科技成果庫等基礎數據庫,廣泛收集廣東人才需求和技術需求信息等,努力實現信息共享。
- 上一篇:學院結對幫扶工作計劃
- 下一篇:師生結對幫扶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