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3:29: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醫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除下列哪項外,都應是科研選題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則(C)
A、科學性B、創新性C、商業性D、可行性
2、實驗設計要考慮的3個基本原則是(A )
A、對照原則、隨機化原則、重復原則B、對照原則、隨機化原則、安全原則
C、對照原則、隨機化原則、倫理道德原則D、對照原則、隨機化原則、降低實驗成本原則
3、在選用實驗效應指標時,主要應考慮的依據是(A )
A、客觀性、特異性、靈敏性、精確性B、客觀性、特異性、精確性、實用性
C、實用性、特異性、靈敏性、精確性 D、客觀性、實用性、靈敏性、精確性
4、關于誤差的敘述,下列哪項不正確( D)
A、系統誤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B、隨機誤差不可避免
C過失誤差應盡量避免D系統誤差引起的觀測值一般比真值要大
5、實驗設計選用對照時,下列哪項為不完善對照而應盡量少用(C )
A、空白對照B、歷史對照C、標準對照D、實驗對照
6、關于隨機分組的方法,下列哪項不正確(C)
A、抓鬮法B、抽簽法C、隨機分組即隨意分組D、隨機表法
7、制作人體腫瘤動物模型最常選用的動物是(C)
A、小白鼠B、大白C、裸鼠D、倉鼠
8、醫學論文中最值得讀者關注的是(D )
A、摘要B、結果C、討論D、引言
9、結構式摘要包括(B)
A、目的、方法、統計、結論B、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C、前言、目的、結果、結論D、背景、方法、結果、結論
10、獲取參考文獻不正規的途徑是(C )
A、萬方數據庫 B、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
C、零次文獻 D、PubMed數據庫
11、為研究不同濃度的藥物A對糖尿病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應用3個濃度的藥物A作用于糖尿病大鼠,然后
觀察大鼠的血糖變化。那么該處理因素屬于(D )
A、單因素單水平 B、單因素二水平
C、兩因素三水平 D、單因素三水平
12、制作人體發熱、解熱動物模型最常選用的動物是(C)
A、小白鼠B、大白鼠C、家兔D、倉鼠
13、醫學寫作的要求中,最重要的是強調(A)
A、科學性和創新性B、創新性和可讀性C、科學性和可讀性D、規范性和科學性
14、下列哪項不能成為實驗對象(A)
A、病人B、動物C、細胞D、效應指標
15、關于誤差的敘述,下列哪項正確(C)
A、系統誤差不具方向性B、隨機誤差可完全避免
C、過失誤差應盡量避免D、系統誤差引起的觀測值一般比真值要小
16、整理資料性研究論文,又稱為(A)
A、綜述、進展 B、回顧性研究論文
C、經驗總結性研究論文 D、觀察性研究論文
17、下列哪一項不是臨床研究設計的特點(D)
A、不能在人身上復制疾病模型 B、樣本一致性較差
C、觀察結果離散度大 D、觀察條件容易控制
18、偶然誤差的數據特點不包括(B)
A、個體差異反應 B、數據差異具有方向性
C、數據常呈正態分布 D、可通過統計學處理縮小或排除
19、偏倚的特點(C)
A、數據無規律,隨機變化 B、個體反應差異所產生的變化
C、不能用統計方法控制 D、數據服從正態分布
20、樣本代表性與下列哪項因素無關(D )
A、診斷是否按金標準 B、貫徹隨機化原則
C、分組的組數 D、確定達到統計要求的最低樣本含量
21、下列哪項是評估論文的科學性應考察的內容(D)
A是否按照統計學要求進行實驗設計B、論文是否新穎,見解獨到
C、研究是否針對前人研究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D、研究結果是否填補該領域的空白
22、實驗設計的統計學要求不包括(C)
A、樣本能代表總體 B、樣本組間具有可比性
C、如是動物實驗,所選動物越高等越好 D、定量指標的統計效率一般高于定性指標
23、對于研究性論著類文章,除下列哪項之外都應是必須的(D )
A、材料與方法B、結果C、討論 D、對本文研究結果的評價
24、當論文結果用表格表示時,所用表格不一定有( C)
A、有表題B、有表注C、自明性D、一般用三線表
25、對論文摘要的要求,不包括(C)
A連續寫,不分段B不采用圖表C不需列出具體數據D用第三人稱寫
26、醫學科學實驗研究的程序不包括(D)
A、科研選題B、實驗設計C、實驗實施D、申請經費
27、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研究與發展”活動的分類,可將醫學科學研究分為(C)
A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實驗發展B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應用研究
C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發展D臨床研究、應用研究、實驗發展
28、醫學實驗的基本要素包括(D )
A實驗動物、實驗條件、實驗結果B實驗條件、處理因素、實驗結果
C處理因素、實驗對象、實驗條件D實驗對象、處理因素、實驗效應
29、控制誤差的手段不包括(D )
A、隨機化B、重復實驗C、交叉的原則D、盡量選用定性指標
30、偏倚的種類不包括(A)
A、定性偏倚B、選擇性偏倚C、混雜偏倚D、測量性偏倚
31、在撰寫申請課題標書時,其中“研究方案”不包括的內容(C)
A、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問題B、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C、研究基礎D、年度研究計劃及預期進展
32、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不包括(D)
A、與人的功能、代謝、結構及疾病特點相似B、遺傳背景和已知菌叢明確、模型性狀顯著且穩定
C、解剖、生理特點符合實驗要求D、盡量選擇高等的動物
33、影響實驗動物免疫反應的因素不包括(C)
A、遺傳因素B、年齡因素C、體重因素D、感染因素
34、文獻綜述的種類不包括(D)
A、動態性綜述B、成就性綜述C、學術觀點爭鳴性綜述D、論著性綜述
35、論文標題應具備的條件不包括(B)
A、闡述具體,用詞簡潔 B、文字優美,用詞生動
C、重點突出,主題明確 D、文題相稱,確切鮮明
36、論文實驗結果的常用表達方式不包括(DE)
A、文字B、圖C、表D、視頻E、錄像
37、論文中著錄參考文獻的原則不包括( A)
A、優先選擇零次文獻B、著錄親自閱讀過的和在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獻
C、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D、著錄最必要、最新的參考文獻
38、臨床醫學類論文的類型不包括( D)
A、臨床研究類論文B、臨床病例分析C、臨床病例討論 D、臨床免疫研究
39、論文討論部分撰寫注意點不包括( D)
A、一般采用第一人稱,而不用三人稱B、不能漫無邊際或面面具到,而應該重點突出
C、不盲目夸大本人結果的意義、價值D、一般不用文學性詞匯
40、醫學論文圖、表應用要求不正確的是( B)
A、圖、表應具自明性B、表、圖題在表、圖的上方C、一般采用三線表D、圖、表中文字盡量簡潔
41、下列誤差中最應該避免的是(D)
A、抽樣誤差B、感官誤差C、估計誤差D、過失誤差
42、在評價藥物對病人的療效時,下列哪項對照最應避免選用( D)
A、空白對照B、安慰劑對照C、標準對照D、自身對照
43、隨機化的方法不包括(C)
A、抽簽法B、抓鬮法C、體重法D、隨機數字表與隨機排列表法
44、動物實驗選擇樣本量大小時,下列哪項不正確(A)
A、動物越高等,所需樣本量越大B、所選用的指標越精確,樣本量可適當減少
C、組間樣本越均衡,所用的樣本量可適當減少D、處理因素效果越顯著,所需樣本量越少
45、關于醫學文獻的敘述,下列哪項不正確(A )
A、零次文獻最可靠,為主要應用對象B、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主要指原創性論文
C、二次文獻又稱報道一次文獻的文獻D、三次文獻主要指綜述、評論、述評、進展等
46、下列哪項屬于一次文獻(A)
A、圖書B、學位論文C、病案資料D、內部資料
47、查閱文獻資料的基本原則不包括(B)
A、先內后外B、先遠后近C、先圖書后期刊D、先專題后廣泛
48、文獻檢索時常用的檢索項不包括(C)
A、主題詞B、作者C、中圖分類號D、文題
49、醫學外文文獻全文的獲取途徑不包括(A)
A、購買文獻所在的雜志B、利用圖書館獲取C、從互聯網上免費獲取全文D、直接與論文作者聯系
50、國家級醫學科研經費申請的主要渠道不包括(B)
A、國家自然科學基金B、希望杯工程C、973計劃D、863計劃
51、研究皮膚燒傷后創面覆蓋效果所選用的最佳動物模型是( A )
A、豬B、羊 C、猴D、鼠
52、醫學論文寫作中實驗結果部分的寫作要求不包括(C)
A、按邏輯順序安排內容B、如實表達,不夸大
C圖表中的內容不需再用文字復述D對結果中的數據應做分析討論
53、醫學論文討論部分的內容不包括(B)
A、對實驗觀察過程中各種數據或現象的理論分析或解釋B、實驗結果的羅列和分析
C、作用機制或變化規律的探討D、同類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及與本文的關系
54、作者署名的原則不包括(B)
A、做出貢獻較大者才能署名B、審閱者需署名C、文責自負的原則D、循名責實的原則
55、論文內容的修改要點不包括(A)
A、在內容的每一個方面,材料是否充足B、內容是否過于簡要,以致讀者難以看懂
C、論文里的所有材料是否都符合作者的主要目的,是否有不必要的材料在內,是否對于推論都有用處。
D、論文的科學性如何
56、基礎醫學實驗性研究論文的寫作格式一般不包括(D)
A、資料與方法B、結果C、討論D、參考文獻
57、臨床醫學研究類論文的寫作格式一般不包括(A)
A、材料與方法B、結果C、討論D、參考文獻
58、表格的特征不包括( B)
A、包容性B、客觀性C、精確性D、簡明性
59、醫學論文中表格的構成不一定要有(C)
A、表序B、表題C、表注D、表身
60、下列哪項屬于論文的統計圖(A)
A、直方圖B、大體標本照片C、病理解剖學照片D、儀器描記圖
二、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前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 )1、隨機分組即隨意分組。
(× )2、隨機分組的目的是使組間達到樣本量相同。
(√)3、歷史對照很難達到組間的均衡,所以應盡量避免選用。
(×)4、小白鼠是制作人體腫瘤動物模型最常選用的動物。
(×)5、醫學寫作的要求中,最重要的是強調規范性。
(√ )6、論文摘要中盡量避免用數據。
(×)7、在對動物進行有創實驗時,盡量避免使用麻醉藥,以排除麻醉藥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8、因為病人可以和試驗者進行交流,所以病人試驗的條件比動物試驗容易控制。
(×)9、隨機誤差不可避免,而系統誤差完全能避免。
(√ )10、兩組計量資料間的比較都可采用t檢驗。
(× )11、只要按照隨機抽樣,則樣本就能代表總體。
(×)12、論文摘要盡量用第一人稱撰寫。
(√)13、在選用效應指標時,應盡量選用特異性高的指標,而指標的靈敏性則應放到第二位。
( ×)14在臨床試驗中,衡量組間差異有無意義的金標準是統計學差異
(√)15、醫學科研樣本量的確定一般均需做預實驗。
(√)16、論文中的表題放在表的上方,圖題放在圖的下方。
(√)17、論文中“25%~31%”不能寫成“25~31%”。
(× )18、在論文寫作時,為使問題說明清楚,在問題闡述時盡量多用比喻。
(×)19、科研選題中要遵循的首要原則是實用性。
()(√)20空白對照一般用于動物實驗,而人體實驗少用。
三、名詞解釋
1、處理因素:簡稱因素,一般是指主動施加于受試對象的某種外部干預,實驗目的就是闡明某些處理因素作用于受試對象的效應
2、試驗效應:是處理因素作用于受試對象的反應,是研究成果的最終體現,也是實驗研究的核心內容,它通過實驗指標來表達。
3、隨機誤差:又稱偶然誤差,是由于一系列有關實驗因素的微小隨機波動引起的方向不定又可相互抵償的誤差,是在排除了系統誤差后依然存在的誤差。
4、系統誤差:是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由于某種原因使得觀測值出現偏差,這種偏差有一定傾向性,是一種恒定誤差。5、偏倚:是由某些非研究因素干擾所形成的歪曲了處理因素真實效應的偏差。
6、對照:是比較的基礎,對照的意義在于鑒別處理因素與非處理因素的差異,消除和減少實驗誤差。
7、配對設計:是將觀察對象配成對子,每對中的個體施以不同處理
8、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創作的原始論文,不管是否引用或參考了他人著作,也不考慮用何種出版形式,均屬一次文獻。
9、零次文獻:是指形成一次文獻之前的信息,知識,即尚未形成文字記載的知識或未公開發表的文字材料,或非出版型文獻。
10、SCI:即美國【科學引文索引】,于1961年創刊,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編輯出版,是一個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
11、PubMed:是 NLM 附屬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編制的生物醫學文獻網上檢索系統,免費提供醫學護理學牙科學,獸醫學等文獻。
12、動物模型:是指醫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實驗對象和相關材料
13、關鍵詞:是表達科技文獻的要素特征,且具有實質意義的詞或詞語,是一種使用相當廣泛的檢索語言。 。14、三線表:由一般卡線表經簡化和改造而成,它以卡線為基礎,欄頭取消了斜線,省略了橫豎分割線,通常一個表只有3條線,即頂線,底線和欄目線。
15、直方圖:用來表示連續性資料的頻數分布。其縱坐標是半對數尺度標值,以不同長度的直方面積代表數量,以各直方聚合情況代表頻數分布。
四、問答題
1、醫學科學研究的程序是什么,各程序在實施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1)選題,其注意事項:a突出創新性b注意可行性c注意項目水平d多在學交叉點上選擇課題2)文獻綜述與課題設計,研究方案要求:a.盡量全面、詳細,并清晰b.技術路線可用流程圖、或表格的形式表達c.突出課題的科學性、可行性、結論的可靠性3)實驗觀察,要求:a認真細致,善于觀察和思考。b做好實驗記錄。c由專人負責觀察和記錄,盡量減少誤差,4)資料分析總結,注意事項:準確、恰當;實事求是,5)撰寫論文,作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即要具備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備歸納和表達研究結果的能力,6)結題與鑒定,7)申報科技獎勵
2、醫學實驗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什么,在設計各基本要素的具體項目時應注意那些問題。 醫學實驗的基本要素包括處理因素,實驗對象和實驗效應三部分。(1)處理因素,簡稱因素,一般是指主動施加于受試對象的某種外部干預,實驗目的就是闡明某些處理因素作用于受試對象的效應。在確定處理因素是應注意一下問題,以控制各種混雜因素的干擾作用,1)處理因素的數目與水平,2)處理因素的標準化,3)搜索非處理因素(2)實驗對象,又稱受試對象,是指研究者施加處理的對象。實驗對象要合乎實驗目的,所選實驗動物對處理因素藥敏感,應使實驗動物變異小,穩定,最好用同胎或近交系動物,要有普遍意義或接近人類的反應(3)實驗效應:是處理因素作用于受試對象的反應,是研究成果的最終體現,也是實驗研究的核心內容,它通過實驗指標來表達。選擇指標的依據是客觀性、特異性、靈敏性和精確性。
3、誤差的種類有哪些,控制誤差的方法有哪些。
誤差的種類:抽樣誤差,感官誤差,條件誤差,分配誤差,非均勻誤差,順序誤差, 過失誤差, 估計誤差。誤差的控制方法:1)隨機化,實驗的抽樣與分組必須隨機化; 2)均衡化,就是使實驗與對照的非處理因素均衡統一 ;3)交叉的原則,它和均衡化是同一性質的;4)重復實驗或平行實驗,是加大樣本可靠性的一種手段,測定某個指標時,最少取兩個平行樣。
4、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如何實施。
實驗設計的原則:1)隨機原則:即運用“隨機數字表”實現隨機化;2)對照原則:只有通過對照的設立我們才能清楚地看出實驗因素在當中所起的作用;3)重復原則:所謂重復原則,就是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必須做多次獨立重復實驗.一般認為重復5次以上的實驗才具有較高的可信度;4)平衡原則:應充分發揮具有各種知識結背景的人的作用,群策群力,并注意時間上的分配;5) 彈性原則:在時間分配圖上留有空缺;6) 最經濟原則:包括在資金的使用上,也包括人力時間的損耗上。
5、醫學科研課題申請書中的立論依據是申請書中最重要的部分,
應如何書寫。
立論依據包括研究目標,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及參考文獻等內容。要填好這一欄,必須充分查閱文獻資料,熟悉本領域的國內外最新進展,并能結合自身特點,提出假說與研究目的;必須充分重視所提問題的創新性。并注意:1)格式清晰,邏輯合理,對研究意義的敘述要簡明扼要,恰當謹慎,實事求是,2)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分析要全面,透徹,對提出的研究目標要合理,恰當,3)對理論依據的推測和假設必須嚴謹,科學,4)語言要科學,準確,切忌含糊。
6、醫學科學研究中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是什么。
1)選用與人的機能、代謝、結構及疾病特點相似的實驗動物動物的種系發展階段在選擇實驗動物時應是優先考慮的問題2)選用遺傳背景明確,具有已知菌叢和模型性狀顯著且隱定的動物3)選用解剖、生理特點符合實驗目的的要求的動物,是保證實驗成功的關鍵問題4)選擇不同種系實驗動物存在的某些特殊反應;5)選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實驗動物和傳統應用的實驗動物。
7、國內外常用的計算機醫學文獻數據庫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
主要涉及藥學研究、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和衛生管理等領域,與 Medline 相同,可在多個檢索系統中使用,以光盤,網絡數據庫等形式提供服務,設有21個專題數據庫。4)BIOSISPreviews :由美國生物科學信息服務社建立,是世1)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編制的綜合性中文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內容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中醫學等多個領域,是國內收錄醫學期刊種類最多的數據庫,該庫具有多種詞表輔助檢索功能,包括分類表、期刊表等。檢索途徑多,可提供全文鏈接,檢索界面友好,使用方便。2)Medline 和 PubMed :Medline是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制的權威性、綜合性醫學文獻書目型數據庫。它收錄了美國《醫學索引》《牙科文獻索引》和《國際護理索引》的全部文獻,在多個檢索系統中均可使用,以光盤,網絡數據庫等形式提供服務;PubMed 是 NLM 附屬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編制的生物醫學文獻網上檢索系統,免費提供醫學、護理學、牙科學、獸醫學等文獻,它鏈接廣泛、收錄全面、更新及時、檢索途徑多,并提供自動匹配檢索功能,為醫務人員最常用的數據庫。3)EMBASE: 是國際著名的 ElsevierScience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生物醫學與藥學文摘數據庫,收錄文獻界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中收錄文獻最多,覆蓋面最光的數據庫,涵蓋了美國《生物學文摘,BA 》,《生物學文摘/綜述、報告、會議文獻,BA/RRM 》和《BioResearchIndex》三種檢索工具的全部內容,是獲取生物醫學研究信息的主要來源。
8、醫學論文結果部分中數據用表格或圖表達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表格要精選,2)形式要合適,3)設計要合理,具體要求是:科學嚴謹、富于邏輯、完整可靠、簡潔明快、易讀易懂;醫學論文結果部分中數據用圖表達時應該注意:醫學論文中的圖著重表現事物的結構、各組成部分的內在聯系或相互位置關系。要求:插圖必須精選,插圖種類要合適,插圖形式要合理,插圖表達要規范。
五、實驗設計題
1、某學者偶然發現藥物A對治療糖尿病有效,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驗證它。
2、結合自己的專業,設計一個臨床課題,要求寫出課題的立論依據、各實驗要素的選擇、技術路線、預期結果
篇2
提高對法理學重要性的認識
法理學是法學的基礎和核心,法理學“通過捕捉和表達所處時代的法的精神、理念,為當時的法律體系、法學體系的建立尋求思想基石,或者為法律制度和法學的變革提供精神推動力量”[3]63。這說明法理學對法學學生來說,既提供專業基礎知識,又培養法學價值觀念。如果沒有法理學基礎知識的學習,部門法的學習勢必舉步維艱;而缺乏現代法律精神和法律思維的法科畢業生會欠缺法律信仰和法律思辨的能力,即使其從事法律工作也至多是個法律操作者,對待社會法律問題不能把握其深層次的價值觀念,體現不出法律工作者的法治情懷,往往被媒體或權力所左右,最終不是把法律作為信仰而只是作為一種謀生的職業。誠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前大法官弗蘭克指出的那樣,出任司法高位者,必須具有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先知的素質[3]19。而法學本科新生剛剛從高中進入大學,對于法律是什么的問題剛剛開始接觸,他們的法律意識往往比較簡單、淺薄,需要教師去進行啟蒙,為一張白紙畫上基本的框架,法理學作為專業基礎課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成功的法理學教學可以為他們灌輸基本的法治理念,培養法治信仰和職業法律精神,塑造理想的職業人格。這樣就能及早確立學生的職業意識,明確學習方向,同時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其理性、堅毅、熱愛自由、維護正義的職業特質。不成功的法理學教育,則是缺乏價值支撐的應試教育,將有趣的法學教育變成了枯燥的法條機械記憶,因此,應提升對法理學的重視,真正保證法理學的核心地位,在課時、師資和教研方面凸顯其重要性。
編寫獨立學院適用的法理學教材
針對目前獨立學院法理學教材比較混亂的情況,獨立學院應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統一規劃法學專業本科教材,因為法理學是大一新生最先接觸的一門課,教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法學的印象和學習法律的興趣。適用于獨立學院的法理學教材,至少應符合以下兩點:首先,作為獨立學院法科學生使用的法理學教材,應當有針對性地對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生進行量身定做,要通過教材改變學生那種以為法理學知識枯燥、空洞、無用、低級、遠離生活、不著邊際的錯誤印象。這就需要教材編寫者既要吸收鮮活的法律社會學研究和深刻的法哲學成果,完整、準確地展示法理學的真實面貌,讓教材所傳授的知識是權威的、經典的和有實踐意義的;其次,鑒于獨立學院學生的層次與母體學校以及高職高專有別,教材要深淺適度,既要完成法理學的使命,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法學理論知識,又要避免理論過于復雜和難以理解,同時要突出實用,對相關的社會現實法律問題有所體現,增強教材的現實性和趣味性。為達到這種效果,應用于獨立學院的法理學教材可以考慮多增加法律歷史典故、法學家介紹、法理學經典案例和法律故事,并做到教材能夠和社會熱點事件問題結合、和法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實際結合,因為法學專業涉及到的是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來自于社會現實,只有理論能夠為社會實踐服務,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法理學課程分兩段教學
依據認識的規律和法理學的基本特點,應該分階段教授法理學:一是在大學一年級法科學生開設法理學基礎理論課,主要包括法學導論、法的本體和法的運行,教學內容完全是知識性的,重在讓學生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側重于學生法學知識的“入門”引導,解決目前法理學教學中因學生剛進入大學即學習此類抽象理論知識而不能很好接受的問題,為今后分門別類地學習法學其他學科奠定專業基礎;二是在大學三年級開設法理學原理課,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法的一般理論和方法論,內容應包括法的價值、法的起源與發展以及法與社會,訓練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之所以要提倡分階段教學,是因為這符合認識的規律。把法理學這門理論課放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就是遵循演繹法的學習方法,其優點是能夠為初學法律者系統地提供一整套法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價值觀念,但法理學特點是以理論闡釋理論,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這確實有點勉為其難,因為其本身理論水平的欠缺,加之法理學的抽象性和大學一年級學生對法律的知之甚少,許多法理學知識很難理解,但是如果不放在大學一年級開,而放在大三甚至大四開設,遵循著歸納法的認識規律,先讓學生學習具體的部門法,再學習法理學,學生又缺乏基本的法律素養和不能熟悉許多法律術語,在其部門法學習中需要另外補充許多法律概念,也不能理解其他部門法背后的支撐原則和理念。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大學一年級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這樣在學習部門法時就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同時大三的學生經過部門法的學習,獲得了具體的法律認識后,對部門法有了基本把握,對其進行法律技能方面的訓練就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涉入法律思維、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釋等技術層面和法學方法的內容,再總結法律背后所滲透的價值和理念,可以使法理學知識更加生動具體而容易理解,正如霍姆斯曾說過:“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4]同時這也有助于高年級法科學生的考研、司考和做畢業設計。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向學生灌輸確定性的知識為特征,針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還應該堅持這種教學方法,同時要結合其他教學方法,提高法理學的課堂生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在課堂講授方面,宜以一本教材為主,便于學生依托教材自學。理論講授應深入淺出地精講,教學內容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要積極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注重對一些重點疑難問題的分析和挖掘,并適當介紹國內外理論界對重要法理問題的研究現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開闊視野。其次,教學中盡量多采用案例教學,使抽象問題生動化。法理學需要用案例來闡釋,在缺少合適的典型的而又真實的案例的情況下,需要教師下工夫收集、整理教學案例,并逐漸形成教學案例庫。再次,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等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解決法理學內容抽象枯燥的問題。比如,可以將《大家看法》節目中一些鮮活、生動、有說服力的相關案例的視頻穿插于多媒體課件中,教師進行點評式教學,或者組織學生觀看法制電影像《盲山》、《秋菊打官司》等,要求學生寫出觀后感,以培養學生的法治理念和現實關懷。還可以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通過討論,讓學生有思考、發言和論辯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可將教材教學與閱讀經典相結合,教師在講授教材內容時,穿插相關經典著作的背景和內容介紹,引導學生去閱讀經典,激起他們對經典的興趣;同時給學生開出經典書目,供學生選擇閱讀,如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伯爾曼的《法律與宗教》、和博登海默的《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等,經典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和法理感悟能力,增強學生的歷史感,提高其理論素養。最后,在法理學實踐教學方面,可以引入診所式教育,包括法律咨詢、模擬法庭,庭審觀摩,社會調查、實習等。“診所法律教育”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法學院興起的一種新的法學教育方法,是一種由學生親自擔任法律關系中的某一角色,具體參與法律實踐來思考法律問題的活動[5]。例如對重要案件的庭審觀摩和模擬法庭,要求學生寫出評論報告,以此來培養法律技能和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這不僅給予學生法學技能方面的訓練機會,進一步增強對法理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增強其關心社會的情感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篇3
一、 基本結構
醫學論文的基本結構包括以下幾個部份:
1.前言;2.材料與方法;3.結果;4.討論。
二、基本寫法
1. 文題
論文文題應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切忌太泛、太繁,盡量不用“××研究”、“××探討”等。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不用標點。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可能不設副標題。文題用詞應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也不宜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文題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英文文題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2.作者及其工作單位
論文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選題、設計、研究、觀察、資料分析與解釋或撰寫關鍵內容,并能對文稿全部內容負責、同意文稿發表者。作者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時確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動。作者單位名稱應寫全稱,并應給到科室。省會及名城的醫院和所有醫學院校均不加省名。外國作者姓名及單位,應標注原文。
3.摘要
摘要應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中文摘要一般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詳于中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內容應一致。摘要應著重反應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不必列出本學科已成為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文題中已有的信息。一般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縮略語,應于首次使用時注出其中文全稱。英文摘要中的縮略語,應于首次使用時將其英文全稱注出。
摘要包括四個要素,(1)目的:簡要說明研究的目的,說明提出問題的緣由,表明研究的范圍和重要性。(2)方法:簡要說明基本設計,使用的材料與方法,如何分組對照,研究范圍及精確程度,經何統計學處理。(3)結果:簡要列出主要結果和數據,特別是新發現。敘述要具體、準確。給出具體的檢驗數值。(4)結論:簡要說明經驗、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其理論價值或應用價值,可否推薦或推廣。
4.關鍵詞
論著一般要求3~6個關鍵詞,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寫的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科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注意第1個關鍵詞的選用,該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中英文關鍵詞應一致,均不用縮寫。
5.正文部分
(1) 前言 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等。有的研究還應說明該研究開始的年月。應開門見山、簡要、清楚 ''切忌套話、空話、牽涉面過寬、詳述歷史過程或復習文獻過多。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數據或結論。不要與摘要雷同。未經檢索,前言中不可寫“國內未曾報道”等字樣,也不可自我評價“達到××水平”或“填補××空白”等。不需加小標題,一般不超過250字。比較短的論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 (2) 方法 主要介紹研究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其基本情況,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觀察指標。常用標題有“材料與方法”、“對象與方法”、“資料與方法”等。臨床研究需交待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及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和其他重要特征等,并應注明參與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應交待干預方法的設計(隨機方法)和采用的盲法。實驗研究需注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敘述“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復。改進的方法應詳細敘述改進之處,并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完全使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展開描述。藥品、試劑應使用化學名,注明劑量、單位、批號、生產單位和生產時間等。儀器、設備應注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范圍。無須描述其工作原理。應說明統計分析方法及其選擇依據。
(3) 結果 是論著的核心部分。應將研究過程中所得的各種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經過必要的統計學處理,然后用文字和圖表加以表述。結果的敘述要客觀真實,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層次分明 ,合乎邏輯,不應與討論內容混淆。若文中設有圖表,則正文不需重述其全部數據,只需摘述其主要發現或數據。統計分析應交待統計方法、統計值,僅有P值不能體現重要的定量信息。要求高度真實和準確,不能有任何虛假或含混不清。不論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肯定還是否定,臨床應用成功還是失敗,都應如實反映。臨床研究尤其要重視遠期隨訪。
(4)討論 應著重討論研究中的新發現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及其限度,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若不能導出結論,也可進行必要的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的意見或需解決的問題。應將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聯系,并將本研究的結論與目的相關聯。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結果部分詳述過的數據或資料。不要過多羅列文獻,避免作不成熟的主觀推斷,最好留有余地。不應列入圖表。
篇4
案例教學法在具體流程上包括引入、分析討論、總結等幾個步驟。每一個環節的有效實施、整個流程的合理安排均對案例教學法的成功有重要意義。
1.案例的選擇。對于醫學生,在選擇案例時應特別注意緊緊圍繞醫療實踐中醫患法律糾紛進行,精挑細選,選擇典型的、易于理解、便于討論的案例。在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案例與教學目標吻合。醫學生法律課程的內容安排往往緊湊而精要。因此在選擇案例時一定要注意案例與教學目標的吻合,同時案例難易程度要適中,能夠讓學生通過案例的學習,最終掌握相關法律知識。(2)案例具有代表性。醫療實務中發生的醫療糾紛有各種類型。例如:診療是否合規的裁判依據往往是相關醫療記錄。實踐中醫療記錄不規范、有錯漏、隨意更正極為常見,往往導致醫方在糾紛中處于極為被動的地位。追根到底其原因是醫生法律素養不足,缺乏證據意識。因此,在對醫學生進行法律證據的教育時,需特別選擇此類實踐中真實發生的典型案例,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利其在將來的工作中對此類風險的警惕防范。
2.案例的分析討論。在案例的分析討論之前,教師應首先講解相關醫療法律規定,然后再口述及通過顯示屏詳細介紹案例。在介紹過程中注意提示學生應重點關注的內容,最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案例的分析討論是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1)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形成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全面參與案例的分析討論。(2)教學中應對案例討論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如: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簡要提出理由、有效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以避免發言時觀點、內容的重復,意見相左時應相互辯論等。(3)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法律角度解決案例中的醫患糾紛,擴展學生的法律思維,幫助其從案例的主體、案例的事實、案例涉及法律等各個方面全面的分析案例,以培養學生的醫事法律素養。
3.案例的總結。“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及團隊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①在討論結束后,教師要進行總結和評價。總結時要緊緊圍繞案例涉及法律知識及相關理論進行,以鞏固學生對法律的掌握,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具體化。教師在對學生討論進行評價時,不能單純分辨對錯,應重視評價的發展功能。不同的學生其能力不同、對法律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如果單純以對錯進行評價,容易使部分學生喪失參與案例討論的積極性及降低辯論的信心。總結的主體還應包括醫學生自身。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后撰寫總結報告。學生在撰寫過程中不僅將案例所涉理論知識重復記憶,還會圍繞爭議聯系法律理論與案例實際。學生的自我總結,有利于其對抽象法律知識的形象化、具體化理解。
二、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思考
1.區分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形式。案例教學包含有隨堂的單知識點案例分析,也包含需全面結合課程知識的案例討論。要提高醫學生在將來實踐中對法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勢必需要在教學中通過單位課時的案例教學引導其思考、訓練其實踐能力。因此,案例教學課程應以專門的單位課時設置。在教學的時間掌握上,也應以該門課程接近尾聲,學生對課程知識有了較為充分的了解之后再進行。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醫學生以醫生角度進入案例,身臨其境進行討論,運用法律知識正確處理醫患之間存在的糾紛。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其嫻熟掌握法律知識,還應具備醫療糾紛法律處理的實踐經驗。
2.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形成討論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和積極性,盡可能的引導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案例的分析討論過程,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參與討論。在案例討論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案例討論,學生反而置身事外、反應冷淡,那么學生就很難融入課堂,不能積極地進入角色進行思考和表達,也就無法從其他學生的表現與教師的點評分析中獲得經驗,一節課收獲極為有限,甚至讓案例教學失去意義。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參加案例討論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發表意見,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3.注意教師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非常強,目的是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盡量多采用鼓勵式、引導式語言,哪怕學生發表的意見完全不對,也不應以生硬方式進行否定,反而對敢于主動發表意見的學生應提出表揚、進行鼓勵,甚至可以考慮運用一些小的獎勵方式來激勵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在表達的過程中,逐漸專注于案例,對案例的最終處理與法律運用形成深刻印象。當然,為了保證討論的效率以及課堂質量,對于一些離題甚遠或是過于糾結于案例中一些無關緊要問題的討論,教師應果斷制止,從而保證教學是主題鮮明、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提升教師自身素養。針對醫學生的法律教育,橫跨了醫學與法學兩大專業知識體系。因此,教師首先應注重自身對兩類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同時還需具備相關醫療法律糾紛的實踐處理經驗,以避免在教學中照本宣科、缺乏實踐經驗。其次,案例教學中教師雖為主導,但是卻并非主宰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身份的轉換,從完全的講授、分析法律條文的講授者向引導學生思考、運用能力的引導者轉換。最后,教師還必須能夠駕馭課堂及反應敏捷,才能及時處理案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篇5
1、查缺補漏、安排個人具體實習計劃高職醫學檢驗學生由于生源的特殊性,普遍文化課理論基礎較差,實踐動手操作的能力也都不盡如人意。加之醫學檢驗專業是一門比較枯燥和對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的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僅僅是學到了專業課程的一點皮毛。實習前,學校任課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協助學生尋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學習的薄弱環節,可以具體到理論課本的某一個章節、某一類型實驗、某一個步驟等,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將問題環節記錄下來,針對不足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實習過程中,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可有目的的進行實習任務計劃的安排。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優勢互補,學校里面掌握得好的知識實習期間鞏固就可,不太理想的技能可以在實習階段重點加強。由此可以避免學生初到實習環境,茫然不知所措,使其盡快的適應將理論知識轉換為實踐技能的過渡。
2、明確目的、樹立為患者服務意識學生離開學校到臨床第一線去實習,必然會有各種情況的不適應。要在實習前教育中,提倡學生端正思想、提高認識、明確實習目的。大多數三甲醫院或者較好的二乙及縣級中心醫院的實習住宿環境較差,教育學生做好心理準備,面對惡劣住宿環境或者餐飲環境不要有畏難退縮情緒;醫院里的主體服務對象是患者,如何與其交流溝通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實習期間要參與到科室的值班、加班、下鄉查體等具體工作中去,教育學生樹立一定的吃苦精神,樹立為患者服務的職業意識。
二、完成實習過程中的各項學習任務、為成為合格畢業生打下基礎
1、認真對待入院后崗位強化教育、快速適應新環境實習生離開學校進入到醫院學習,開始必然會面臨一定的壓力,如對課本理論知識的遺忘或模糊不清、實踐技能的生疏、面對病人茫然不知所措、陌生的各科室醫護人員不知如何交流等等問題。實習教學醫院最好是在實習期的第一周進行學生的崗位強化訓練安排。具體做法如下:(1)帶學生參觀醫院全貌、從門診掛號、收費、以及臨床科室及醫技科室區域分布、圖書館位置、醫院生活服務設施如澡堂、飯堂、商店等等的分布情況逐一給學生介紹。除了讓學生盡快適應環境之外,也給學生多些人文關懷,使其消除心理的抵觸感和陌生感。(2)對學生進行組織紀律教育,樹立服務意識。學生離開學校進入到臨床一線實習,基本上已經脫離了學校教育,學生要具備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認真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實習生管理規定、尊重各級管理人員,盡快樹立在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3)對實習生進行專題院史教育展覽或匯報,讓學生了解醫院的發展歷史和優良傳統;介紹院內著名的專家、學科帶頭人、優秀的醫務工作者等,使學生有油然而生的敬佩感,理解醫務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從而使他們樹立立足崗位、愛崗敬業意識,激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強化技能學習,爭做實習過程中的優秀生檢驗專業課程是一門實踐與理論高度結合的學科,帶教老師一般都是工作經驗豐富、教學方法獨特的臨床一線人員。學生進入臨床科室學習后,跟著帶教老師上下班、一起面對患者、跑腿送檢查報告單等,時間長了覺得只能給老師打打下手,覺得工作枯燥無味,學習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帶教老師要多鼓勵學生及時調整學習心態,結合自己的實習計劃,查缺補漏;實習中要認真了解科室工作的流程、部門之間的交流環節、實踐操作的規范、注意事項等;學生要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多思考多動手練習,對自己的實驗結果要謙虛謹慎對待;發現問題及時向帶教老師請教,總結教訓和經驗,及時記錄實習日志;課余時間要多去院內圖書館學習醫學相關書籍,彌補在校學習的不足;重視醫院舉辦的各項專題講座,做好讀書筆記,擴大自己的知識容量。通過扎實細致的學習和鍛煉,學生才能較好的掌握基本技能,逐步成為優秀的實習生。
3、正確應對實習過程中的各種關系,為走上社會打下良好基礎(1)醫院是個形形的小社會,學生從單一的學校進入醫院,要聽從帶教老師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工作指導和安排、相互信任和理解、和諧相處,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2)正確處理醫患關系,嚴守為患者服務的醫德規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幫患者之所需。與患者相處時,要態度和藹、語言溫柔親切、舉止要恰如其分、尊重患者隱私權等。在工作繁忙時,要做到禮貌對待患者。(3)實習過程中要學會處理與其他社會人員的關系,比如其他院校的實習生、進修生、患者家屬等。要通過良好的人際溝通增長自己的世面,處理好人際關系,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結交不了解的朋友。
三、加強實習后期的就業分析,為順利就業做好準備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高職檢驗的學生增強了基本技能、鞏固了理論知識,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已經可以較好的獨立完成科室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習的最終目的,是要順利的就業。
1、結合學校實習前的就業指導安排,全面合理的對自己進行就業分析,正確認識自身狀況積極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有意識的選擇就業目標和方向。加強與實習單位就業掛鉤、鼓勵學生到基層一線去鍛煉工作、提倡學生到檢驗醫學相關單位就業;如血站、疾控中心等。
2、鼓勵及引導部分學生做好專科升本科的準備工作,教育學生處理好實習與復習備考之間的沖突學習是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增強學生對實習重要性的認識,不能一味的備戰考試,而忽視了實習期間的技能學習。
四、結語
篇6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世界的現代化程度已經使人類享受到了現代文明的大量成果。但是,人類本身卻不斷地遭受著環境變化、社會關系和疾病侵擾等諸多問題。摒除客觀條件的不易控制性之外,人類在生理病理、應變機制、病癥治療、預防康復等多個方面的認識,實際上還是很膚淺的。舉例說無處不在的病毒性感冒早已對人類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可是至今醫藥學界在防治措施中并無良策,往往處于被動之中。
由此,不能埋怨一百多年來醫學理論的遲緩發展,也不能責怪當今的醫學科技不發達。究其根本的原因,筆者認為還是世界兩大醫學體系——中華醫學和西方醫學目前未能真正地融會貫通,所以不能形成合力以對付病魔和提高人類自身的健康素質。
然而,通過中國對中醫藥偉大寶庫半個世紀的發掘、整理和提高,可以說中華醫學已經開始邁入脫離虛玄理論,初步實現現代化的新階段了——這就是即將崛起的現代中醫學。后者通過嶄新的生理應激理論,已經能夠基本說明中醫的科學性、規律性、診治法則和臨床效驗。與此同時,對于生理應激理論十分陌生的西方醫學來說,也存在著一種繼續前進的機遇,從而在諸如現代人體平衡理論、人體機能狀態分類、亞健康問題、診治對策等方面,獲得嶄新的認識和有益的進步。如是說,以往難于融洽的中醫學和西醫學已有了一個共同的結合點,這就是當今世界醫學界都應關注的生理應激理論的意義所在!就此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1中國經絡科學研究成果的啟示
眾所周知,經絡學說是中醫學最為重要的基礎理論之一。在中醫典籍及現代研究中,對經絡有著各式各樣的描述和闡釋,真是莫衷一是。但是其中有一套學說逐漸脫穎而出,這就是在1986年9月北京召開的“中國針灸學會經絡研究會第一屆學術討論會”上,筆者正式宣讀的經絡本質的“血管及其神經學說”。此學說堅持了古代醫家的一貫思路,合理地揭示了經絡的主要物質基礎就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經復合結構!
上述見解,別以為對西醫學來說尚屬已知結構,但其中卻存在有許多的未知認識:例如交感性神經的節段性規律、交感性神經在體表-內臟雙向聯接中的作用、交感性傳入神經的生理屬性、交感性神經的感知及與大腦皮層的關系等等。然而根據筆者大量文獻資料的論證,我國醫家在公元前就發現了脈及支配脈管的交感性神經,并被稱為“經脈”或“經絡”。解析后來看,它的結構及功能在古代經絡學說中闡釋的明白清楚,應用的得心應手,并使中華醫學在上述領域已經獨領兩千多年。
深入地說,經絡這種人體結構具有流動性和感知性的屬性,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經復合結構為主要基礎的功能性表現;循經感傳及慢速性是交感性傳入神經基本的內臟性感知功能;“心胸內關謀”,“肚腹三里留”等經驗反映了交感性神經潛在的特異性節段聯系;針灸經絡穴位所導致的神經-體液性調節,是由于激活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經以及中樞下丘腦所形成的,后者也是一種血管-神經復合結構,具有交感神經系統中樞和垂體門脈系統的雙重作用。如此等等,科學地說明了經絡的許多低級屬性及在針灸治療中的重要調節作用。追溯這些原因,可以在環節動物如蚯蚓水平發現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經復合結構的雛形,并且在人體內現存的交感神經干(鏈)就是這一進化的痕跡。有關這個問題的詳細論證和具體說明請參見筆者專著《現代針灸學概論》一書[1]。
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在當今世界的醫學研究中,軀體性神經及大腦的意識支配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經絡本質的研究而顯得事倍功半,并且還延緩了人體生命科學的深入研究。這是揭示經絡本質的另一種意義或啟示。
2生理應激理論的發展
在人類探討自身生命規律的時候,不能不提及西方醫學近200年來研究人體平衡理論的經典過程。19世紀里法國伯爾納(Bernard)提出了以循環系統起核心作用的“內環境”學說,20世紀初美國坎農(Canmon)提出了以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為中心的“穩態”學說。在1956年加拿大病理學教授賽里(Selye)提出了以交感神經-腎上腺皮質系統為中心的“應激”學說。這種應激被認為是機體對不良刺激或應激情境的反應,并具有保護性和適應性的功能防衛反應。所以,這種應激學說的特征是可以包含三個反應階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的一般適應綜合征。至此,現代神經-體液理論已經比較深入了,但就學術系統來說,仍給人難以自圓其說的遺憾。
然而,當人們關注中華醫學傳統經典的時候,當中西醫結合學者審視古論的時候,許多靈感可能就會不期而至。正如前述,“經脈”、“絡脈”、“氣血流注”、“陰陽平衡”、“五行生克”等等,可以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國古代樸素的神經-體液調節的雛形。特別是在1963年,中國著名的生理學泰斗蔡翹教授在賽里應激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生理應激”的概念[2]。這種生理應激強調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從刺激反應恢復到原來正常狀態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過程。由此可見這與賽里應激有著根本的不同,即后者一般被視為“病理應激”。這種不同似乎并未引起西方醫學界的高度關注,然而在中國卻很早很默契地被用來認識針灸針麻的調節原理了[3]。
深入地說,針灸針麻的實施非常符合生理應激的概念和過程;同時,又反過來極大地促進了生理應激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筆者的系列研究還證實:針灸針麻術所導致的機體反應基本上是在如下七個系統中進行的:交感神經系統、血管系統、血液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遞質系統、中樞痛覺調制系統、內臟系統。這七個系統不僅是針灸針麻調節原理的物質基礎,而且也是整個機體維持體內生理反應和病理反應的基本單位,因此可以統稱為生理應激系統。站在人體生命科學的高度還可發現,這個大系統也是人體生命機制的基本調節系統,或經常被人們譽為“生命力(又稱為內驅力)”的系統。
解剖生理學指出,血管系統作為血液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遞質系統等的傳輸基礎,應該是自環節動物以來最基本的生物結構。交感神經系統可以在中樞痛覺調制系統的調控下,直接或間接地通過神經遞質調節著血管系統、內臟系統。特別是中樞中的下丘腦,不僅是典型的血管-神經結構,執行著調節垂體門脈和高級中樞植物性神經功能的重要功能;并且也是公認的表現出生命力及維持生理穩態的必需結構。例如在環節動物的血和血管開始構成為一個閉鎖性的循環系統,與此同時也才開始具有了由若干神經節組成的鏈狀神經系,這樣兩者就可以在保持內外環境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聯系到實驗研究已證明了經絡具有的許多低級生物屬性,所以筆者有理由認為:作為中國傳統醫學核心理論的經絡學說,可以說在結構布局和調節功能兩方面,實際上早已勾劃出了一幅神經-體液調節理論的原始畫卷。現代研究也已經揭示了經絡氣血的重要物質基礎,即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經復合結構竟在生理應激狀態中起著樞紐樣的作用[1]!由此不僅展現了中醫學現代化的良好條件,而且也促進了現代醫學的成熟發展。
3現代醫學理論的重大進展
例如至今尚屬天下難題的現代人體平衡理論,在中醫學“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之人體平衡思想的指導下,結合到生理應激理論就可以這樣總結出來了:以血管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為樞紐的生理應激系統在維持和調節機體內、外平衡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體內平衡是系統性調節的結果。其中樞紐的作用已由中國古代經絡學說所全面闡述,其中的系統性調節即是組成生理應激系統的七個子系統之間的平衡或再平衡。由此比較西方醫學研究中只強調單一結構的弱點,中華醫學的整體觀更能全面地認識人體的生命機制了。
這一成果再結合到中醫體質學說關于“視人五態乃治之”的思想,現代中醫學還創新地提出了現代人體機能的五種狀態,即生理狀態、代償狀態、生理應激狀態、病理應激狀態、衰竭狀態。這一突破不僅真正體現了古為今用,也使現代醫學的生理病理觀前進了一大步。特別是在診治過程中,如果不僅知道病因(這是西醫的長處),而且也知道患者所處的狀態(這是中醫的長處),那么就會使整體診斷更準確,個體治療更貼切。因此以中西醫結合為特征的現代中醫學還提出了嶄新的復合診治法[4]。
又例如時下人們喜歡談論的所謂“亞健康”(又被稱為“半健康”或“第三狀態”)。很多人都為處于如疲勞、睡眠欠佳、消化不良、多汗、易怒或易憂郁等等狀態而苦惱。目前“亞健康”僅僅定義為無病與有病之間的狀態是既空洞又不準確的。顯然西醫學和傳統中醫學都沒有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然而,現代中醫學采用的現代人體機能狀態分類法,就將“亞健康”歸為“生理應激”狀態。這即是在平常態、代償態、生理應激態、病理應激態和衰竭態等五種狀態中的第三狀態。其中既明確了“亞健康”在整體上所處的生理病理狀態,又在經絡辨證中也有利于病或證(態)的轉歸分析。這樣不僅使現代中醫學既有了傳統中醫的特點又有了現代醫學的特點,而且使中醫藥和針灸成為了調節和治療這種狀態的最佳療法。
4小結
中國進行醫學現代化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其中的重大步驟就是非常開放地把西方醫學也當作主流醫學之一,并與中華醫學并駕齊驅。與此同時,在中國古代醫學豐厚的理論闡述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傳統醫學的科學內核一旦被破解和揭示,就會升華傳統醫學達到質的突破—這就是現代中醫學的企求和目標!
通過本文對生理應激理論及其應用的初步介紹,特別是已經在現代針灸學的理論和臨床中的成功應用[5,6],說明了應用這套科學的“大理論”來指導現代中醫學的總結和應用是非常可行的。站在世界醫學的高度,中醫學現代化的進程,不僅僅是中華醫學的巨大進步和榮光,而且也是現代醫學的催熟劑和完善機遇。而今,具有中國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的生理應激理論已經明明白白地擺在了大家的面前了!如果講究科學發展觀的管理層和醫學界能抓住這一重大契機,那么在中西醫真正結合之際,就能展示現代神經-體液理論的應有進展,就能展示世界現代醫學體系的最新模式,就能展示保障人類健康的最佳方案,也就能早日展示人類“醫學大同”的理想藍圖!
【參考文獻】
1袁其倫.現代針灸學概論.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90.
2蔡翹.Selye應激學說與生理應激.生理科學進展,1963,5(1):1.
3袁其倫.現代針灸學的理論與臨床.香港:華杰國際出版有限公司,1997.
4袁其倫.現代針灸學臨床實用手冊.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篇7
一、基本結構
醫學論文的基本結構包括以下幾個部份:
1.前言;2.材料與方法;3.結果;4.討論。
二、基本寫法
1.文題
論文文題應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最重要的特定內容。切忌太泛、太繁,盡量不用“××研究”、“××探討”等。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不用標點。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可能不設副標題。文題用詞應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也不宜將原形詞和縮略語同時列出。文題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英文文題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
2.作者及其工作單位
論文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選題、設計、研究、觀察、資料分析與解釋或撰寫關鍵內容,并能對文稿全部內容負責、同意文稿發表者。作者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時確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動。作者單位名稱應寫全稱,并應給到科室。省會及名城的醫院和所有醫學院校均不加省名。外國作者姓名及單位,應標注原文。
3.摘要
摘要應概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中文摘要一般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詳于中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內容應一致。摘要應著重反應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不必列出本學科已成為常識的內容。不要簡單地重復文題中已有的信息。一般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中文摘要中使用英文縮略語,應于首次使用時注出其中文全稱。英文摘要中的縮略語,應于首次使用時將其英文全稱注出。
摘要包括四個要素,(1)目的:簡要說明研究的目的,說明提出問題的緣由,表明研究的范圍和重要性。(2)方法:簡要說明基本設計,使用的材料與方法,如何分組對照,研究范圍及精確程度,經何統計學處理。(3)結果:簡要列出主要結果和數據,特別是新發現。敘述要具體、準確。給出具體的檢驗數值。(4)結論:簡要說明經驗、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其理論價值或應用價值,可否推薦或推廣。
4.關鍵詞
論著一般要求3~6個關鍵詞,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寫的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科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注意第1個關鍵詞的選用,該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中英文關鍵詞應一致,均不用縮寫。
5.正文部分
(1)前言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等。有的研究還應說明該研究開始的年月。應開門見山、簡要、清楚''''''''切忌套話、空話、牽涉面過寬、詳述歷史過程或復習文獻過多。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數據或結論。不要與摘要雷同。未經檢索,前言中不可寫“國內未曾報道”等字樣,也不可自我評價“達到××水平”或“填補××空白”等。不需加小標題,一般不超過250字。比較短的論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用。(2)方法主要介紹研究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其基本情況,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觀察指標。常用標題有“材料與方法”、“對象與方法”、“資料與方法”等。臨床研究需交待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及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和其他重要特征等,并應注明參與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應交待干預方法的設計(隨機方法)和采用的盲法。實驗研究需注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敘述“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復。改進的方法應詳細敘述改進之處,并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完全使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展開描述。藥品、試劑應使用化學名,注明劑量、單位、批號、生產單位和生產時間等。儀器、設備應注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范圍。無須描述其工作原理。應說明統計分析方法及其選擇依據。
(3)結果是論著的核心部分。應將研究過程中所得的各種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經過必要的統計學處理,然后用文字和圖表加以表述。結果的敘述要客觀真實,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合乎邏輯,不應與討論內容混淆。若文中設有圖表,則正文不需重述其全部數據,只需摘述其主要發現或數據。統計分析應交待統計方法、統計值,僅有P值不能體現重要的定量信息。要求高度真實和準確,不能有任何虛假或含混不清。不論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肯定還是否定,臨床應用成功還是失敗,都應如實反映。臨床研究尤其要重視遠期隨訪。
(4)討論應著重討論研究中的新發現及從中得出的結論,包括發現的意義及其限度,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若不能導出結論,也可進行必要的討論,提出建議、設想、改進的意見或需解決的問題。應將研究結果與其他有關的研究相聯系,并將本研究的結論與目的相關聯。不必重述已在前言和結果部分詳述過的數據或資料。不要過多羅列文獻,避免作不成熟的主觀推斷,最好留有余地。不應列入圖表。
篇8
1.1醫學信息學教學與醫學實踐需求脫節
醫學信息學的教學體系應該從醫學信息的上、中、下“三游”來加以組織。醫學信息學上游主要是指傳授醫學信息的本質、特征、類型、產生機制與機構、傳播等知識。醫學信息學中游主要是指傳授醫學信息的搜集、整理、鑒定、組織與分析,以及醫療信息化背景下的醫學信息的描述與信息庫、衛生信息系統、醫學信息的儲存、檢索和深加工等知識。醫學信息學下游主要是指傳授醫學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服務及其文化傳承等知識。筆者認為醫學信息學是一門應用型較強的課程,對于醫學專業的學生需要根據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性質研修相應的“三游”知識。如臨床專業的學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學、病案信息資源管理學、醫院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等課程。但是就筆者所在的南京醫科大學進行調研發現,在醫學學生的教學計劃中,只有衛生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與醫療保險專業開設了醫學信息學的相關課程,而作為未來醫學信息的產生者——醫生,臨床專業的醫學生教學計劃中沒有醫學信息學的相關課程。這種醫學信息學教學與醫學實踐需求之間的脫節,直接導致臨床專業的醫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培養良好的醫學信息學素養,進而導致這些醫學生在未來成為醫生之后對醫學信息不重視,甚至為醫學信息產生、收集、整理而煩惱。
1.2醫學信息學學科發展不深入
長春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對開設醫學信息學專業(或方向)的高校進行了排名,其順序是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石河子大學、吉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山東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泰山醫學院、河北醫科大學、南昌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福建醫科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青島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延邊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新鄉醫學院、南華大學和大連醫科大學等33所高校。筆者在南京醫科大學圖書館網站利用“題名=醫學信息或衛生信息,文獻類型選擇‘中文書籍’進行檢索,返回結果為51本與醫學信息相關,14本與衛生信息相關的文獻。在51本與醫學信息相關的檢索結果中涉及醫學信息檢索的文獻為31本,涉及到醫學信息學基礎教程的結果為8本。其余主要包括醫學信息研究、醫學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醫學信息系統、醫學信息學決策與支持系統和醫學信息分析等。綜觀這些檢索結果基本上是針對不同對象的大學課程教科書。在14本與衛生信息相關的檢索結果中涉及衛生信息管理的結果為8本,涉及衛生信息系統的結果為2本,涉及衛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衛生信息技術與衛生信息資源的各1本。從檢索結果可以得出在醫學信息學學科發展過程中存在創作重復現象。如在檢索結果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雷同多,書本編排應急就章,重復建設,后出版之書不僅沒有超過前者,有的反而出現倒退現象。除劉冰、黃玉玲主編的《醫學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醫學信息學專業教學教材。在這些教材中除了丁寶芬教授的《醫學信息學》、羅愛靜教授的《衛生信息管理概論》和《衛生信息管理學》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教材規劃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鮮有得到國際或國內同行普遍認同。有些著作雖然注重吸收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的學科知識,但是沒有能夠與醫學信息學有效融合,移植現象比較明顯。當然筆者在此無意于簡單否定醫學信息學界與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國33所醫學信息學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應該反思,應考慮利用范式理論指引學科發展,加強知識橫向與縱向的傳承與發展,引進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理論,彌補國內醫學信息學學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學科地位。
2醫學信息學范式研究是解困之舉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劇,醫學信息學也將與其他學科更加相融,醫學信息學的發展必將走向開放與合作,醫學信息學學科發展問題將會成為一個國際性課題。因此我國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利用范式理論作為研究手段,從國外學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為解決國內醫學信息學的學科發展之瓶頸成為應然解困之舉。
2.1范式研究有助于醫學信息學學科的深化與拓展
醫學信息學要想從宏觀上和根本上提升學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學領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學理論,即關于科學的科學,醫學信息學元科學即是指關于醫學信息學的科學。當醫學信息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醫學信息學共同體會對學科的本質、規律及其相關元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究,便產生了“學中之學”、“科學之科學”的研究取向,筆者認為可以將這類的醫學信息學分支學科稱之為“醫學信息學元科學”。醫學信息學共同體會遵循學科發展史的軌跡,即經驗研究、方法論研究和理論研究,具體發展走向為病案管理、醫學信息檢索、衛生信息管理學、衛生信息化、衛生法律法規、醫學信息保護技術學、醫院信息系統、衛生信息系統、電子病歷、區域醫療合作和醫學信息學史等。在此基礎之上,醫學信息學科分支中會產生醫學信息學概論(衛生信息管理概論)——以“揭示醫學信息學現象本質和規律為研究目的”的學科。醫學信息學范式研究就是關于醫學信息學學科自身的深化與拓展,醫學信息學共同體立足于宏觀抽象層面,從根本上認識醫學信息學的元問題和本質規律。現階段我國的醫學信息學研究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水平,其研究領域已經從醫學知識表達、衛生信息系統、生物信息學、醫學信息學教育與培訓l等傳統領域向面向語義互操作的知識體系構建、跨系統和跨應用的互操作標準制定、網格與云環境下的應用、轉化醫學、人體模型建設、臨床決策和認知學領域深入發展。盡管醫學信息學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具有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對元問題層面的挖掘探討仍對學科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以醫學信息學元科學代表“醫學信息學概論”或“衛生信息管理概論”為例,現有的文獻僅有一本,即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衛生信息管理概論》。筆者認為作為醫學信息學元科學的《衛生信息管理概論》應當注重對醫學信息學生存環境、發展史和共同體的研究,應從醫學信息學本身的問題出發建立起本學科研究問題的獨特視角,而不宜將大量的篇幅放在對“對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闡述上。基于元科學的重要性,醫學信息學理應將更多的空間設定在元科學領域的研究上,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該學科地位。醫學信息學范式研究理應針對醫學信息學自身的探討和分析,立足于宏觀抽象層面認識醫學信息學基本問題和本質規律的研究。鑒于此,筆者認為醫學信息學范式研究與醫學信息學發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醫學信息元科學研究的最佳切入點,它是以醫學信息學發展史為研究主線,不僅涉及到醫學信息學未來的發展方向,還需要研究醫學信息學學科共同體主體作用、醫學信息范式變遷與學科外在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等。
2.2范式研究是醫學信息學汲取外學科精華的典型嘗試
較之于醫學信息學內部各分支學科之間的互相融合,醫學信息學對其他學科理論和技術應用的吸收、引進、消化、滲透、移植等將不斷推進醫學信息學的發展。即使醫學信息學在解謎過程中出現不可通約性,分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醫學信息學也會在反復的推敲和質疑中逐漸成熟。因為在外學科理論引入醫學信息學的磨合期中所產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為醫學信息學的發展提供爭論的焦點和學術的創新點。醫學信息學范式研究正是基于這一思考與目的。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在《社會學的想像力》中論及:“將自己的領域當作獨立的王國,而忽略它與其他領域,諸如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聯系,造成了歸納的一般性無法演變成演繹的精確性,演繹的精確性又無法上升到歸納的一般性。最終的結果就是,個人困擾沒有成為公共論題,甚至于漸行漸遠。人文精神的組織力進化成為科學精神的機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則成為了問題的主導因素,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們對社會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無所知,而只是無意識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這更容易加深身處其中人的無力和無助感。”醫學信息學范式從本質上說就是社會學理論進入醫學信息學領域的一大嘗試。醫學信息學由單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發展,從病案管理學向病案學、醫學信息檢索、衛生信息系統、醫學決策支持系統、認知學和醫學倫理與監管等方向發展,醫學信息學專業呈現日益增多,學科日趨分化的趨勢。從醫學信息學的發展趨勢來看,符合人類的認識發展規律。初期關于醫學信息學的知識是從病案管理實踐著手,對于學科還沒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隨著研究活動的深入、認識的推進,與學科內外發展動力因素的影響,對醫學信息學進行逐塊逐層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現了整體知識的不斷吸收、引進、消化、滲透、移植等,在學科組成上表現為學科不斷分化成病案學、醫學信息學、衛生信息系統等分支學科(或專業)。醫學信息學的發展理應汲取外學科的精華充實與強化本學科內涵建設,來解決醫學信息學科建設中的熱點、難點與焦點問題。因此,為了醫學信息學的科學發展,我們需要的是深刻剖析與之存在學科依賴關系及其運作原則,并結合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來探討此情境下的醫學信息學的學科發展問題,而不是脫離其中任何一方。我國的醫學信息學發端于2O世紀80年代初的醫學圖書情報學,研究體系不夠完整和成熟,研究領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視文獻信息管理、技術路線和微觀實踐,但是對于理論研究和學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設研究不夠深入,標準規范建設滯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統規劃,人才數量不足、質量有待提高、結構不盡合理。新時期的醫學信息學又面臨學科外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的影響,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社會學、倫理學、認知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滲透,意味著醫學信息學已經沿著范式理論的軌跡,發展成為一門綜合各學科精華的邊緣交叉學科。在醫學信息學研究呈現多樣化趨勢的今天,借鑒社會學方法有助于分析醫學信息學的發展方向、分支學科,或許會讓我們發現原來的封閉視野所不能看到的演進過程與規律;也有助于當我們習慣于現有學科思維框架下的醫學信息學發展之余,換之以外學科的視角重新審視和考察醫學信息學的發展和演變,給學科的發展與建設輸入新的血液。
3醫學信息學學科范式內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詞是托馬斯•庫恩首先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用于科學研究的,他在該書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認的科學成就,他們在一段時間里為實踐共同體提供典型的問題和解答。可以用來解釋科學歷史發展軌跡及其科學知識增長模式的社會學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現為‘符號概括’、‘信念’、‘價值’和‘范例’等。”在解讀與理解庫恩關于范式的闡述的基礎上,筆者認為,醫學信息學范式是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在醫學信息生產和管理實踐活動中所共有的世界觀、方法論、理論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即范例)等成分,是指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公認的“模式”。共同體、世界觀、方法論、理論成果和范例等是醫學信息學范式的重要組成成分,其雖不可能涵蓋醫學信息學范式全部的“應有之義”,但可以把這些當作醫學信息學范式的核心內容。
3.1共同體
科學共同體簡稱為共同體,最早運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國物理學家、哲學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論文《科學的自治》中使用了這一概念。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把“共同體”理解為科學范式的承載體——“一個科學共同體由共有一個范式的人組成”。學科共同體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執行者,也是經常被忽略的研究主體。科學共同體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醫學信息學科共同體正因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領域內,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交流和互動。因此在研究醫學信息學范式時,首先要明確醫學信息學共同體的概念。傳統的醫學信息學學科主要研究的是醫學信息學的對象、方法論、理論標準,而很少涉及醫學信息學的認識主體——醫學信息學共同體。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可理解為發展醫學信息學范式的主體,研究醫學信息學范式主體,擁護同一醫學信息學范式的主體。醫學信息學共同體由授受相應的醫學信息學教育背景和學科訓I練的學者構成,他們以發展醫學信息學為使命,具有共同的價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學術規范和維護共同的學術尊嚴。醫學信息學科共同體通常遵循醫學信息學學科發展規律,致力于醫學信息學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實踐,是醫學信息學學科的主體。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可以是相對穩定的正式組織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組合的非正式組織形式。前者具有相對穩定的組織機構、成員、規范和活動方式。如中國醫院管理學會下的病案管理委員會、醫學信息學會,全國33所開設醫學信息學相關專業(或方向)的院校教師組成的同事式組織、導師與學生組成的師徒式組織,以及其他醫學信息科研、實踐機構組成的固定團隊等。后者一般不具備嚴格意義上傳統固定的組織形式、規模和穩定人員構成等內容。如因課題立項而臨時組建的課題組形式,各地組織的擁有固定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學術論壇、博士論壇,同一學科領域或分支學科的共同愛好者等。從醫學信息學共同體發揮的作用來看,非正式組織形式的學科共同體不僅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生力軍,也是正式組織形式醫學信息學科共同體的補充力量。當他們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會及統治階層認可時,自組織形式隨時有可能轉化為有組織形式。
3.2世界觀
世界觀,又稱為宇宙觀,是哲學的樸素形態。由于醫學共同體所處的社會地位、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醫學信息學世界觀,這種觀點是共同體自身醫學信息學工作、學習和生活實踐的結果,往往是自發形成的,需要醫學信息學的相關研究者對其進行自覺地概括和總結并給予理論上的論證,才能成為指導學科發展的哲學。醫學信息學共同體的世界觀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體對整個醫學信息學學科,以及共同體與醫學信息學之間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簡而言之即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對于醫學信息學這一學科的總體認識,對醫學信息學的共識,包括醫學信息學科共同體所共有的基本信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是本體論、認識論層面的承諾,以及對自身在醫學信息學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醫學信息學共同體的世界觀可作為指導思想,指導醫學信息學共同體開展醫學信息學研究。醫學信息的世界觀往往決定著一個學科的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表現在醫學信息學范式研究中則是要解決“如何看待醫學信息學專業研究對象”的問題。當認為醫學信息體現為一種歷史記錄屬性時,要維護的是學科歷史有機聯系;當認為醫學信息體現為一種知識屬性時,要實現的是學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論
醫學信息學方法論是醫學信息學共同體在醫學信息學學習、實踐和研究中所自覺沿襲的一般方法。醫學信息學方法論是以解決醫學信息學中的問題為目標的一種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問題分析、任務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論述。方法論體現在世界觀、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倫理觀、審美觀、科學觀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組成的經驗研究成果、案例和實用技術方法。醫學信息學方法論會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總結并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醫學信息學學科的發展范式按照庫恩的科學范式為一般原則,即從前科學——常規科學——反常與危機——科學革命——新的常規科學為醫學信息學的學科發展線索,并利用歷史主義方法構建醫學信息學范式理論;在經驗層面,方法論是理論適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歷資料時,利用來源原則與事由原則進行歸檔管理;在醫學信息學安全和實用技術中則是一些純事實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導醫院進行信息系統開發建設。醫學信息學方法論是用以指導醫學信息學進行學術研究和實踐活動的路徑與綱領,解決的是“醫學信息學如何從事專業學術活動”的問題。如研究方法中的歷史主義研究方法、實證主義方法、論證方法、比較方法和調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論成果
醫學信息學理論成果是指對醫學信息學范式形成并起著決定作用的共有醫學信息學理論。理論需要尋求解釋,而范式則提供了尋找解釋的方法。醫學信息學理論在成為共有認識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層面,達到范式層面的理論成果同一般的理論成果有聯系,也有區別。聯系在于,范式層面的理論來自于一般理論而又高于一般理論,它是醫學信息學共有的概論、命題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作為醫學信息學理論邏輯出發點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對醫學信息學學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約定,而這些概念必須是以醫學信息學學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現。如“病歷”、“醫囑”和“病案”。命題是表明判斷結果的陳述語句,有真假意義的語句才是命題。如病案的本質屬性是原始醫療記錄性——這是對病案本質屬性的肯定判斷,是一個可以做真假檢驗的語句。共有命題是指醫學信息學學科理論中類似自然科學中定理、定律性質的命題。推理是指一判斷借以另一判斷推出的思維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題中引申而來的。如從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憑證性。雖然范式層面的理論已經得到充分的論證,成為共同體內部約定俗成的公理,但是醫學信息學共同體不會因為具體理論的不完善而影響范式共有理論的存在,對于共有理論,也不會因為研究主體的不同闡釋而影響其范式指導作用。雖然處于同一學科共同體的成員往往引用同樣的理論成果,得出類似的理論觀點,醫學信息學共同體能夠同意確認一個范式,但不會同意對范式的完整詮釋或合理化。缺乏標準詮釋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規則并不會阻止范式指導研究。
3.5范例
篇9
關鍵詞:語法翻譯教學法大學英語教學現實價值
一、語法翻譯法的形成及發展
語法一翻譯法最早是在歐洲用來教授古典語言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外語教學方法,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中期隨著現代語言作為外語進入學校課程開始被用來教授現代語言。
它可分為三個時期:18世紀上半葉,以外語譯成本族語為主要具體方法,內容偏重于機械背誦語法規則,其實用目的是如何了解外語。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末,以本族語譯成外語為主要方法,內容注意到了閱讀。其實用目的似是用外語表達本族語的內容。20世紀至今,在眾多學派的沖擊和促進下,語法翻譯早已吸收了許多學派的方式方法。
二、語法翻譯法的特點
語法翻譯法是通過先詳細分析語法規則,然后將這些語法知識應用在目標語、母語互譯的實踐途徑教授外語的方法。它的的語言學基礎是傳統語言學;心理學依據是官能心理學;哲學基底是惟理主義。其特點如下:
1.借助原“希臘—拉丁語法”的規則,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統的語法教學體系。
2.重視詞匯和語法知識的系統傳授,注重語言規則的歸納和列舉。大多數的語法翻譯課本中,教學大綱以語法知識點的順序編排,并試圖有組織、有系統地教授語法。
3.把第二語言教學看成是一種特殊的智力訓練,把教學看成是發展心理的一種特殊途徑。
4.強調不同語言的共性,強調第二語言學習中母語能力和翻譯能力的重要作用。考試形式自然是目的語和本族語的互譯。
5.強調閱讀和寫作,幾乎沒有系統地注重聽力和口語。
6.強調精確。
7.強調對書面語的分析,著重原文的學習。課文主要作為語法分析的材料。其語言教學模式是閱讀—分析—翻譯—講解—背誦。
三、語法翻譯教學法的現實價值
1.我國外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決定了語法翻譯法的價值
(1)師資條件
大學英語教學量大、面廣,大部分的英語教學工作仍由中國教師完成。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在國內學習英語的,即使有些教師有短時間到國外進修的機會,口語水平仍達不到接近母語的程度。語法翻譯法對教師的口語要求較低,采用其進行教學繞過了對教師的口語要求。
(2)傳統語文教學
語法翻譯法比較接近傳統語文教學,都注重字、詞、造句、閱讀、作文的訓練;都采用逐詞閱讀的方法;學習方法上都強調背誦,強調“熟能生巧“等等。因此,在傳統語文教學的潛在影響下,語法翻譯教學法的運用對于中國教師和學生來說得心應手和順理成章,易于操作。
(3)課堂規模
中國大學英語課堂規模大,在大的課堂規模中進行教學,語法翻譯法比較容易執行。學生在單位課堂時間學到的知識點多,教學效率高。
(4)學習方式
對中國學生來說,外語必須經過有意識的、系統的講解才能掌握。對他們而言,“語言十分復雜,有各種各樣的規則、繁多的句型、大量的習慣用法、困難的發音,這些內容很難在只重意思表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所自行掌握。只有通過有意識的反復練習才能達到自動化”。(5)學習動機
動機是制約語言學習的一個因素。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既沒有出國深造的機會,在短期內也沒有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的需要,他們學習外語的目的最大莫過于通過各類學歷、學力考試。英語考試內容重點總是放在語法、詞匯、閱讀理解和寫作上。在考試中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正確率。語法翻譯法強調語法規則、詞匯的記憶、句子在母語和目標語之間的互譯、目標語材料的閱讀,強調精確,因此在短期內要想通過一門外語考試,語法翻譯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2.語法翻譯法的優越性決定了其自身的價值
(1)其強調的語法有利于外語學習
Canale和Swain認為交際能力應該包括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話語能力和策略能力。
“有效的語言教學不可能完全脫離語法”。
就連倡導交際法的Wilkins也認為:學習的第一階段可側重rulesofgrammar,第二階段偏重rulesofuse。
廖巧云做的調查顯示,不涉及語法教學的交際法對大、中學生是行不通的,語言基礎知識不過關的學生雖然努力學了四年,但進步甚微。
可見,“語法恐怕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在外語教學中如何把語法教學擺在恰當位置上的問題。”足見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語法翻譯法強調語法、詞匯學習,其好處如下。
①語法翻譯法有完整的語法體系,這一體系有利于學習者較快、較好地掌握目的語的整個結構。建立在“希臘—拉丁語法”規則上的英語語法體系有利于外語學習者認識目的語的形式、不同的詞類、句子組合等,有利于學習者掌握這一體系。
②通過有限的語法能夠生成無限的句子,這是語言的生成特征。人們可以記憶有限的語法規則,卻無法記憶無限的句子,而教授語法知識正是“授人以漁”。
③盡管語法本身不等于語言,但它總結了語言本身的規律,可以幫助學習者了解語言。
④有利于學習者打好語言基礎,在注重讀寫譯的同時,為聽說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口語表達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即潛在的表達素質和實際的產出能力。潛在的表達素質是一個量的積累,實際產出能力則是運用所積累量的技能問題。作為口語表達的說,如果缺少一定的詞匯和語法結構,也就是相應的口語表達素質,往往開不了口。聽,當然也需要一定的詞匯和語法結構,我們常說的聽不懂,關鍵的問題就是詞匯量不夠和語法不清。可見語法翻譯教學法在培養學生綜合表達能力方面,仍具有有效性。
(2)實現母語和外來語間的對比
成年人學習外語跟兒童不同。成年人的腦海里已經蘊涵了龐大的母語參照體系,他們必然要利用其母語知識去類推、理解、把握外來語。
在母語和外語有差別的地方,學習者的母語知識會干擾外語,而在母語和外語有相似之處時,母語則會對外語學習有積極的幫助。這個過程叫做語言遷移。在兩種語言相似之處,遷移起正面作用,而在有差別之處,遷移便起負面作用。
語法翻譯法通過比較二者在語言上的特征,有利于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利用漢語正遷移,排除負遷移的影響,引導學習者在向目的語迂回靠攏的過程中減少盲目性,少走彎路,提高學習質量。
(3)和其它教學法相得益彰
在今天的外語課堂上,語法翻譯教學法依然很活躍,許多老師仍然普遍采用英譯漢或漢譯英的練習方式,也結合課文講解必要的構詞知識、語法知識、詞匯用法和典型的句型結構這些方法比較有實效,與其它教學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語法翻譯法也正好彌補了其它教學法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桂詩春.應用語言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冷潔.從社會、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語法翻譯法盛行中國的原因及對我們的啟示[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2):20-24.
[3]廖巧云.交際教學法的應用:問題與思考[J].山東外語教學,2002,(6):21-24.
篇10
關鍵詞: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1-0020-01
1."人的誕生不只是一個行動,而是一個過程
生命的目標在于完全誕生,可悲劇卻在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至死都沒有達到這種誕生。活著就是每一分鐘都在誕生,一旦誕生停止,死亡也就來臨。"人必須學習,人不僅僅是軀體、身體,更是鮮活的人,人的誕生必須以最近發展區為起點并以促進新的、更高層次的最近發展區的生成為目標。
"最近發展區"反映了教學與發展的內部聯系,以區別現有發展水平。可以說,最近發展區理論強調的是認知結構發生質變,是更高水平的發展,是在追求平衡與不平衡的過程中促進自己的認知結構的螺旋上升和產生質變。最近發展區使人產生認知困惑,打破已有的平衡狀態,從而導致人的認知結構產生不平衡。對教學而言,在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時,學生很可能不會發現自己的相異構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顯出來。最近發展區理論尤其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作用。
維果茨基首先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并作了最基礎精辟的闡述,為他的后繼者們留下了在課堂中運用他的心理研究成果的珍貴遺產。同樣,最近發展區理論也給目前我國語文閱讀教學以深深的啟示。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習觀。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的人,他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鼓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成為解決問題的主人。閱讀是吸收書面語言所傳輸的意義信息的過程。從本質上說,閱讀活動只有學生能動的參與,文章才會有意義。
其次要正確認識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指導、激勵、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1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對學生的閱讀期待、解讀方式以及接受水準進行動態的評估。動態評估就是在最近發展區進行的評估,也就是說,對兒童的評價不僅僅評價已有的、已達到的水平,還要評價其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幫助下所能達到的水平。在閱讀教學中,要使學生與文本之間構成一種協調的張力平衡,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就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對學生的閱讀期待、讀解方式以及接受水平適時作出準確的評價。
1.2 教師要選擇適當的閱讀教學目標,使閱讀教學任務適應并能促進學生的閱讀先結構的發展。閱讀先結構就是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前已有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及其合理的組織狀態。結合最近發展區理論,語文教師提出的閱讀教學目標不但要適應學生的閱讀先結構的發展,還要能促進學生的閱讀先結構的發展,從而使學生達到最佳的閱讀狀態。
1.3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閱讀,但必須適時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教學支持。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對文章的感知代替學生對文章的感知,不能以自己的體驗代替學生的體驗,完全將學生的探索過程包辦,教師要讓學生運用自己的閱讀期待、閱讀先結構,并結合自己的接受水準等知識去獨立自主創造性的閱讀,去填補文章中的隱含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閱讀層次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1.4 在閱讀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因材施教觀。"因材施教"是我國古代一條重要的教育教學原則,它是我國教育家孔子2500多年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首創。維果茨基從最近發展區理論出發,更加細致地考察整個教學過程,認為不能只依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來進行教育,而應該有所超前并密切關注其最近發展因即學生潛能所在,從而引導學生發展。因此,教育者不僅應該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并根據學生所擁有的實際發展水平,尋找其最近發展區,把握教學最佳期,以引導學生潛在的、高水平的發展,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
第四要倡導合作閱讀觀。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意義的復雜的心理過程,要經歷感知-理解-反映-綜合四個階段。這使得學生的閱讀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其中會產生認識的膚淺、偏差甚至謬誤。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理論重視社會文化對兒童認知的作用。在社會文化影響中,兒童與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交往會直接促進兒童最近發展區的發展。
最后要變革閱讀教學評價觀。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采取動態評價。動態評價是對兒童的評價不僅僅評價其已有的、已達到的水平,還要評價其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下所能達到的水平。動態評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最近發展區內進行評價。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實質上就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評價。閱讀能力是個體對自我的閱讀活動進程及方式進行穩定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現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大都是采取的靜態評價,就是不管學生的閱讀水平、先在的閱讀理解前結構的差異等等,以統一的標準答案來評價學生,忽視個性。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變靜態評價為動態評價。即把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與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而獲得的閱讀能力的提高結合起來評價。
2. 綜上所述,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深遠的啟示
隨著我國閱讀教等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閱讀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這一理論也必將在新的背景下不斷充實、豐厚,為未來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及其改革提供更有益的啟迪。
參考文獻:
[1] 龔浩然.維果茨基兒童心理與教育論著選[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2] 余震球.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李鎮西.共享:課堂師生關系新境界[J].課程?教材?教法,2002.
[4] 弗洛姆.弗洛姆文集――我相信人有實現自己的權利[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5] 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6] 馮建軍.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