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9 19:04: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原料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排在首位的還是利益的驅動,醫療機構的利益、醫生的利益。
國家對本該大力扶持的醫療福利事業投入太少,醫療機構為了生存,醫生為了生活,把追求經濟效益放在首位。這分幾個層面:
1、醫療機構給科室、醫生下指標。
經濟指標、檢查指標等。如某醫療機構為提高大型設備的利用率,規定某某科室每月必須提供人做CT、人做MRI、_人做ECT等等。更有甚者,某中醫療機構因為住院病人太少,竟然給醫療機構職工下住院指標,每一位職工必須介紹收住院位病人,否則扣發當月工資。這樣就有許多本不該住院的人住了進來。
2、醫療機構的分配機制。
現在國內絕大部分醫療機構的分配機制都是和科室的效益掛鉤的。如某醫療機構規定,藥品收入的_%是科室的獎金。你想那科室不拼命用藥才怪呢!_、醫生是個高風險、低收入的行業,大部分醫生的待遇還是太低,和這個行業的高風險、高付出相比,嚴重的不成比例。于是一部分醫生在利益的驅動下,在藥商的"引誘"下,鋌而走險,違規拿回扣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二、緊張的醫患關系以及"舉證倒置"措施的出臺使醫療機構、醫生的壓力更大了。
為了減輕醫生的壓力,特別是將來真的需要舉證的時候,醫生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證據,使得醫生在處理病人的時候更加"謹小慎微"。于是一些可查可不查的項目、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在臨床上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現在的新聞輿論導向對醫生極為不利,醫患關系也空前緊張,許多醫生在這種逼迫下,有意無意地在加重過度醫療。比如,再輕的腦外傷,也要讓他做個CT,萬一要是漏診了,既便沒有任何后果,醫生也承擔不起這責任。
三、病家的原因也是產生過度醫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些病人是花別人的錢治病的,比如:車禍、打架、工傷、保險等病人,一入院就要做全身檢查、用高檔藥品。我本人就曾因不給一個被人用拳頭打中頭面部的病人用高檔抗生素,而遭到病人家屬的攻擊和投訴。其實那人的頭面部連一點皮損都沒有,根本不聽你任何解釋。
以上原因種種,你能說過度醫療都是醫生的錯嗎?
篇2
排隊時間長最受詬病
年齡越大看病越勤
綜合多項數據可知,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經常看病就醫的比例越高。上海社科院建議,未來醫療改革應著力降低藥價和看病成本,讓低收入者看得起病。
一成人買藥治小病
當出現一般疾病(如感冒、發燒、咳嗽等)時,近四成居民會首先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地段醫院(社區醫院),有近三成居民選擇區縣級醫院(二級),近兩成居民選擇市級或國家級醫院(三甲),另有一成居民選擇不就醫,自己買點藥吃,另有極少數人選擇私人診所或私立醫院或不就醫,硬挺著。
年輕人更愿自己對付
篇3
第一條為了及時處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以下稱《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的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
上款規定的食源性疾患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按照該法執行。
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主管管轄范圍內食物中毒事故的監督管理工作。
跨轄區的食物中毒事故由食物中毒發生地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處理,由食物中毒肇事者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協助調查處理。對管轄有爭議的,由共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管轄或者指定管轄。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以及涉及食物中毒事故調查與處理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報告
第五條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當及時填寫《食物中毒報告登記表》,并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發生在管轄范圍內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實施緊急報告制度:
(一)中毒人數超過30人的,當于6小時內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二)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應當于6小時內上報衛生部,并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三)中毒事故發生在學校、地區性或者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的應當于6小時內上報衛生部,并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四)其它需要實施緊急報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接到跨轄區的食物中毒事故報告,應當通知有關轄區的衛生行政部門,并同時向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每季度末,匯總和分析本地區食物中毒事故發生情況和處理結果,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匯總分析本地區全年度食物中毒事故發生情況,并于每年11月10日前上報衛生部及其指定的機構。
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向有關部門通報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的情況。
第三章調查與控制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報告后,應當采取下列措施:
(一)組織衛生機構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二)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
(三)組織調查小組進行現場衛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填寫《食物中毒個案調查登記表》和《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表》,撰寫調查報告,并按規定報告有關部門。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責令進行清洗消毒。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擴散,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經檢驗,屬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或監督銷毀;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第十三條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應當采取下列相應措施:
(一)立即停止其生產經營活動,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四)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五)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食品衛生監督程序》的有關規定對食物中毒事故進行調查處理。調查工作應當由衛生行政部門2名以上衛生監督員依法進行。
第十五條食物中毒確認的內容、程序及有關技術要求,應當執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GB14938)的規定。
第4章罰則
第十六條對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隱瞞、謊報、拖延、阻撓報告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對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按照《食品衛生法》和《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在調查處理食物中毒事故時,對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構成犯罪的或者有投毒等犯罪嫌疑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5章附則
第十九條《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食物中毒事故個案調查登記表》和《食物中毒事故調查報告表》由衛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條鐵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食品衛生監督機構,在其管轄范圍內對食物中毒事故的監督管理,依照本辦法執行。
篇4
1.總論,包括項目名稱,利用外資方式,主辦單位,主管部門,項目負責人,項目背景,項目具備的條件等。
2.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包括產品名稱、規格與性能、市場需求情況,生產規模的方案論證,橫向配套計劃,產品國產化問題及銷售方式、價格,內外銷售比例等。
3.主要技術與設備的選擇及其來源,包括采用技術、工藝、設備的比較選擇,技術、設備來源及其條件與責任。
4.選址定點方案,包括定點所具備條件(地理位置、氣象、地質等自然條件,資源、能源、交通等現有條件及其具備的發展條件等)、所定
廠址的優缺點及最后之選定結論。
5.企業組織的設置與人員培訓,包括組織機構與定員、人員投入計劃與來源、培訓計劃及要求。
6.環境保護內容。
7.資金概算及其來源,包括合資各方的投資比例、資本構成及資金投入計劃。
8.項目實施的綜合計劃,包括項目實施進程及施工組織規劃等。
9.經濟指標的計算分析,包括靜態的財務指標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外匯平衡分析等。
10.綜合評價結論。
范例: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參考格式
第一章概況
合營企業的名稱
合營企業的地址
中方負責人
外方負責人
1.合營的由來
介紹雙方從接觸到簽約的簡單經過、中方企業的生產歷史及尋求外資合營的目的。
2.項目主辦人簡介
介紹中方企業的簡況,包括企業的地理環境、廠房設施、職工隊伍、技術力量、生產能力及能源交通等。介紹外方的生產情況、技術能力以及國際地位等。
第二章合營目標
1.合營的模式
2.合營的規模
確認合營企業的總投資額和注冊資本,雙方各占投資總額的比例及投資的方式。
3.工藝過程
包括工藝流程、產品綱領及生產工藝等。
4.市場預測
介紹合營企業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及雙方的銷售責任(應附國際國內市場供應情況的調查報告)。
5.產品銷售方案
作出若干年內產品外銷與內銷的計劃,并規定雙方的銷售渠道與銷售責任。
第三章合營企業的組成方案
董事會的組成及權限,整個合營企業各辦事機構的組成框架(附圖)
1.公司職工定員
2.職工來源及培訓
職工來源包括管理人員和工人。培訓應作出初步計劃,對不同層次的職工進行不同級別的培訓。
3.薪金及工資
第四章生產原料供應方案
1.主要原料
說明每一種主要原料所需求量以及供應的渠道。
2.水、電、燃料
說明每日(或每年)的消耗量和解決的途徑。
3.包裝材料
說明年需求量和解決的途徑。
4.主要設備生產能力的預算及購置計劃(應列表說明)
第五章安全環保
應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及有關安全規定、工業衛生標準的要求執行。
1.污染物的處理
說明本產品的生產是否產生廢水、廢氣、煙塵及噪音等以及處理措施。
2.環境美化
3.勞動安全保護措施
第六章技術經濟分析
1.技術上的合理性和可實現性
說明本企業與外方合營的條件,本企業的生產歷史、技術力量和管理經驗,外方的生產歷史、技術力量和國際信譽,兩家合營后產量與質量可能達到的水平。
2.經濟分析(參見財務分析表)
3.外匯流量表(參見財務分析表)
第七章資金來源及項目組成
具體說明雙方投資的金額和投資的方式。
如:中方可以廠房或土地使用費、開發費抵部分或全部投資;外方可以先進的設備及生產流水線抵部分或全部投資。
如果雙方投資需要分期投入,那么說明每一期投資的金額和方式。
第八章實施計劃
具體列出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辦理營業執照、有關商務談判、土建籌備工作開始、生產廠房交付使用、設備安裝試車、投產等一系列主要工程的時間。
第九章評語
本合營企業符合國家利用外資的方針、政策(有利于產品更新換代和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在經濟上雙方均有利可得)在經濟效益方面的效果。
第十章財務分析
(一)設計能力
(二)總投資費用及獎金籌措
(三)財務分析(附財務分析表)
合營雙方一致同意由甲方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主管部門審批。
×年×月×日
附件:財務分析目錄(各類表格)
篇5
關鍵詞:建筑材料;項目教學法;建材調研
1 項目教學法的介紹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協調工作一起完成一項具體的“項目”,通過這種方式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成為項目教學法。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過程中,項目指的就是為了生產一件具有實際價值的、有著具體產品的任務,它要求符合以下條件:①通過此項過程應該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所生產處的產品有著一定的應用價值;②可以將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的技能與教學過程中講到的理論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③與現實生活中的商業經營活動或者企業進行的生產活動存在一定的關系;④學生可以自己進行工作的規劃,在課程教學規定的時間內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組織和安排;⑤課程接近結束前應當可以進行成果展示;⑥學生利用自己在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獲得的知識,來解決和克服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⑦項目應有適宜的難度,不僅可以將已學到的技能和知識充分運用,而且在此階段還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用新獲得的知識來解決新出現的實際問題;⑧在該段學習結束以后,學生和老師要對此階段的項目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2 應用范圍分析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生產組織形式所出現的變化,使得社會對職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過程也就越來越重視項目教育法的應用,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的使用小組工作的辦法,即小組成員一同進行項目計劃的制定,之后通過分工或者合作的方式來完成該項目。
3 實施步驟分析
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提出幾個項目讓學生進行討論,根據討論結果來確定項目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預計達到的目標;學生根據確定的項目進行工作計劃的編制,明確項目實施的具體程序和步驟,之后交由教師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方可實施;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進行項目的實施,各小組成員要密切配合彼此的工作,然后按照預先編制好的程序和步驟進行工作。項目實施期間,學生應當先對自己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自我評估,然后教師在依據該小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定、打分。將學生的自我評估與教師的評定進行對比分析,以使學生能夠明確教師與學生評價結果出現差別的原因;最后將項目實施資料進行存檔,或者將項目所獲得的結果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4課程特點分析
《建筑材料》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此門課程主要是考慮到職業學校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來學習建筑材料的應用、存儲保管、試驗方法、性能、組成等方面的知識,以便使其在未來工作中能夠對建筑材料做到合理的使用、正確的管理、鑒別、選擇。《建筑材料》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線,將學生作為課程教學的主體,從課程的理論教學中將學生的社會能力培養以及專業崗位技能培養分離出來,將學生的專業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形成“教、學、做、考”合為一體的評價模式與教學方式,以便學生可以在仿真的環境中進行知識的探索和思考,進而使得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專業動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從以上講解中可以看出,項目教學法完全使用《建筑材料》課程的教學。
5 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分析
在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建筑材料》教學時,設計的項目均應包含項目完成時間、項目評價標準、培養能力、學生應完成的任務要求、項目課題。以下以《建筑材料》課程里的建材調研為例來說明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該項目以“建材產品調查”作為項目的名稱。該項目的實施全過程共分為五個階段:①明確項目的調查目標和調查目的;②明確項目的具體任務,依據項目特點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③廣泛收集與項目有關的資料,并對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和整理;④依據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報告的撰寫;⑤在項目結束之前,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對調查報告所獲得的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對項目的實施全過程進行總結。
項目實施過程有以下要求:①項目的實施任務有:每8個人組成一個調查小組,有制定的組長負責日常考核;制定好項目調查計劃,對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小組成員分工完成調查報告,每個小組向其他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由授課教師對各小組進行評定;各小組應將調查工作分配到每名組員身上,調查計劃內容詳細齊全、資料搜集較全面充分、談吐自然、語言表達清楚、體現合作精神,要求在10min內將自己的調查過程與調查結果展示出來,而且應達到項目的考核要求。②該項目需要進行調查的內容主要有:建筑材料的應用、裝飾性、規格尺寸、技術指標、工藝、原料、產地、名稱等。③按照課程要求進行調查報告的撰寫。④對各小組所撰寫的調查報告進行評價和分析:每名小組要指派專人在10min將本小組的調查情況進行匯報,項目的考核老師要依據該小組的成果展示效果、內容完成情況、活動組織表現等進行評定。⑤調查報告要求在兩周內完成,兩課時的時間進行調查成果展示。使用項目教學法進行建筑材料的調查研究,具有“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點。通過授課教師的指導,學生參與到成果評價、成果展示、任務實施、信息收集、計劃制定等過程,每個人都參與到項目的實施中,各小組成員通過討論、交換觀點和看來解決問題、制定實施方案。這樣做可以確保學生真正了解調研的整個環節,此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實踐能力。
6 教學環節評價
對于《建筑材料》課程應當從工作要求和職業技能兩個方面進行教學環節評價,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時間能力,依據課程教學內容來制定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逐漸形成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內容多樣化的評價體系。①項目的評價內容應當與相應的教學目標相適應,授課教師依據建筑材料課程的培養目標,依據學生能力目標和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項目完成以及匯報情況,綜合對其實際能力作出評價。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自主操作過程、自主踐行、自主學習過程中懂的如何做事,如何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的同時,也掌握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評價、研討、交往、協作過程中懂的該如何做事、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質能力和社會能力。②運用合理的考核手段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定,這樣能夠使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得到激發,提高其自信心,以便使其真正對《建筑材料》課程感興趣。在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考核時,不應當以某一標準進行評定。由于人都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而且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獲得成功,總是處在失敗的氛圍中會使其出現厭學、畏難的情趣,進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在日常教學期間,應盡可能的關愛和鼓勵學生,使其具有一定的自信心。
7 結語
在《建筑材料》課程中使用項目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學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何文敏. 項目教學法在《建筑材料》教學中的應用[J].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 (01),68-69
[2]郭巖. 目前職業學校實施項目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探析[J]. 中國電力教育, 2009 (04) ,132-133
篇6
——《2008-2009年度中國百姓創業致富調查報告》
2009年8月19日,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與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聯合《2008-2009年度中國百姓創業致富調查報告》。此份報告調查過程涉及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和西南六大區域的30個省、市、自治區,最終獲取有效問卷3306份,調查采取分群隨機抽樣,利用結構式問卷、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進行,對象包括正在或者曾經創辦過企業的人,調查結果反應出了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百姓創業致富的新特征。
誰在領跑創業?
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使就業問題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關鍵問題,失業率增加,農民工大量返鄉,大學生就業難度加大。調查報告在此背景下,對百姓創業主體做了多角度分析,描繪出了百姓創業致富領跑者的清晰輪廓。
男性為主、女性創業比例在提升
2006-2007年,我國創業者的男女比例為74.24%和25.76%。但2008-2009年度,男性創業者的比例下降到72.96%,而女性創業者上升至27.04%。進一步對比之前的相關數據,可得出不同年代,創業者主體還是男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創業者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年輕、高學歷創業者逐漸增多
在創業年齡的選擇上,26-35歲仍然是最佳時期,報告中49.73%的調查者在此年齡段創業;其次是36-45歲和18歲-25歲兩個年齡段,分別占樣本總量的25.72%和18.39%,創業群體的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
與2007-2008年的調查報告相比,創業者主體并未發生顯著性變化,但其中高學歷的創業者有增多的趨勢。此次報告顯示,本科生創業比例和研究生創業比例分別占樣本群體的20.46%和4.33%,而2007-2008年度的數據為16.67%和3.25%,兩項指標均呈現上升趨勢。
企業雇員創業領先
企業雇員是創業者的主體,為樣本總量的38.84%,農民以24.65%居次席。同上年度相比,農民和無職業者所占比重在減小,學生參與創業的人數略有增加。
個人消費服務業:現階段創業者的優選行業
報告顯示,在2000-2009年這一時期,個人消費服務業創業的人數有較大增加,占樣本總量的17.71%,成為現階段我國創業者的優選行業。同時,公共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在創業行業中的比例,從1990-2000年間的1.65%上升至2000-2009年間的4.23%,增長較為迅速。總體看來,對比于種植、養殖及加工行業,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
在資金投入上,公共服務業進入門檻是最低的,創業資金投入在1萬元以下的企業比重遠高于其他行業產業。基礎服務業和個人消費服務業初期投資大部分在5-10萬之間,而工業加工業(30萬元)以及農產品加工業(10萬元)的資金進入門檻最高,創業初期投資在1萬元以下的企業極少。
大學生:優秀的創業群體
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動機更多涉及到個人的工作經驗以及成就感的追求,分別占據樣本總量的21.19%和15.37%。而生存問題的影響較小,僅為樣本總量的9.10%。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都是基于對個人能力的考慮進行創業。客戶資源、工作經驗和人脈關系是首要考慮因素;在資源積累方面:經驗、渠道和技術也成為他們賴以依存的關鍵優勢。
對比于其它類型的創業者,大學生群體的創業年齡更多地集中在了18-35歲期間;他們主要通過合伙集資的方式,創辦私營和股份制企業;他們主要活躍在基礎服務業(通信、信息)和生產服務業(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中介咨詢)上,而在農業上的比重明顯偏低。
大學生群體創業的成功率相對較高,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資金和市場競爭因素,其次是經營管理不善和產品、技術落后,而排位偏后的原因“項目選擇錯誤”的比例(3.54%)明顯低于樣本總體比例(15.85%)。
金融危機誰主沉浮?
2008年9月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百姓創業的環境也產生了影響,創業者感受到了經濟寒冬給企業帶來的陣陣寒意。金融危機到底對中國的百姓創業活動帶來了哪些沖擊?創業者應該怎么面對挑戰與機遇,在危機中尋找轉機,確立生存之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了一一回答。
金融危機的沖擊波
調查涉及的3306樣本中,大部分創業者認為金融危機對自身企業存在影響,占樣本總量的62.54%。而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中,外部環境受到影響比較大的為股份制企業和私營企業;從行業所屬看個人消費服務業所占比重最大(18.42%),農業受影響程度極小。與大部分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并存,也有極少數創業者認為金融危機對于自身企業沒有影響,這一比例僅為樣本總數的13.65%。調查結果顯示,那些資金規模在20萬以下、員工不足20人的企業所受沖擊相對較小。
企業外部環境風云突變
金融危機加劇以來,企業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均出現變局,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在風云突變的外部環境下,產品需求下降、利潤減少、融資越發困難、很多出口業務的終止使企業被迫轉內銷。
不同企業受到的沖擊存在差異性。對于不同性質的企業,股份制企業外部環境變化最大;對于不同行業的企業,基礎服務業外部環境變化最大,加工業其次,農業受影響程度極少。
危機下的挑戰與機遇
金融危機讓近半數以上的企業出口減少,但企業出口減少的降幅最多不超過30%。大部分企業的利潤率受到直接影響,利潤下降幅度多在20%以下,極少數的企業利潤下降率超過50%以上。為減少金融危機帶來的傷害,不少企業通過裁員減薪等方法來減少成本,但研究發現,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國內企業裁員規模多在50人以下。其中,約40%的企業在危機來臨時并沒有進行裁員,而70%以上的企業即便裁員也不超過10人,裁員較多的企業,所占比例極少。
但歷次危機都是產業重組的起點,危機總是會帶來資產重組、并購的機會。商品價格下降,有利于緩解國內通脹壓力;加大技術引進力度,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研究發現在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方面,創業者最為認可的是對企業流程的改進與組織、企業管理的改善方面。
危機下的生存能力
金融危機引起的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使企業的生存能力經受了一次考驗。本次調查將影響企業生存能力的因素分為五個方面:環境因素、資源因素、組織因素、戰略因素以及企業家個人因素。結果表明,創業者認為它們對企業的生存影響都是正面的,而數據對比顯示,資源因素的影響最大,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相比于無形資源(包括聲譽、組織、技術等),創業者認為有形資源(包括原料、設備、場地等)更加能夠影響企業的生存能力。而戰略因素對企業的生存能力影響最弱。
企業家個人因素在不同性質的企業中體現出的差異性最為明顯,也是提高企業生存能力的關鍵因素。對于企業家的作用方面,調查將其分為17個方面,結果顯示創業者對企業家的作用持正面評價。而他們最為重視的企業家能力是制定“正確的公司戰略”,其次是企業家應該擁有“很強的團隊合作能力”。相對而言,創業者認為最不重要的能力是企業家能夠“找到合適的投資人”。
危機中的變局
篇7
關鍵詞:“互聯網+”;餐飲行業;新方向
1 “互聯網+”的相關介紹
1.1 “互聯網+”的涵義
在發改委的報告中,對“互聯網+”是這樣定義的:“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1.2 “互聯網+”的典型特征
“互聯網+”在結合傳統行業時,會有以下特征:
①連接: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構成了“互聯網+”的物理基礎,一切的數據來源、控制系統都基于連接一切為物理基礎;②融合:以互聯網思維為基本方法,融合到傳統行業的價值鏈中,提升企業運營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③重塑:以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重塑傳統行業的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羊毛出在豬身上”、消費者深度參與、平臺化思維整合社會閑置資源等等,在結合傳統行業后,會產生企業新的盈利方式和商業模型;④體驗:互聯網是以消費者體驗,口碑傳播為基本立足點,對消費者的服務體驗追求極致化,對消費者實現個性化服務,以消費者數據為基本參考,實現跟消費者充分互動;⑤開放:互聯網系統是個開放的系統,社會化分工更加明確,平臺化、標準化的體系更加完善,對于個體中小企業的創新服務門檻要求更低。
2 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
餐飲業作為服務行業的支柱行業,對刺激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擴大內需、安置就業、繁榮市場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等方面,都有重大意義和貢獻。但是,近幾年來,由于受國內外經濟增長放緩、食品安全等諸多因素影響,餐飲業營業收入增幅也相應降低,與前幾年的高速增長相比,已出現明顯放緩跡象。2014年,全國餐飲收入27860億元,同比增長9.7%,首次出現同比增速提升。
圖一 餐飲業年總零售額增長趨勢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
2.1 餐飲業結構向大眾化調整 近3年,高檔餐廳表現下滑明顯,2014年高檔餐飲企業近九成營業額同比下降,平均幅度40-50%,較差的達到80%,人均消費大幅下降,利潤率下滑明顯。從上市公司財報可明顯分析,2013年全聚德餐飲業務營收同比下降5.64%;湘鄂情全年營收同比下降41.19%,全年虧損5.64億元。而大眾餐飲市場則表現增長迅猛,企業平均營收增長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味千拉面2014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4.4%。杭州外婆家、綠茶、南京大排檔、上海南小館等大眾化餐飲門店呈現天天排隊、翻臺率居高不下的繁榮景象,這都反映了大眾餐飲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2.2 私人社交需求為主要目的 在中國烹飪協會聯合中國網《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中數字表明,在除工作餐外,“朋友聚餐”、“家庭聚會”占據77%以上的飲食消費目的需求,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可見,在目前的消費群體中,餐飲消費和社交需求之間的結合度會越來越明顯。
圖二 在外餐飲消費目的各項占比圖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
2.3 信息傳播依靠口碑 在對消費者首次消費的餐廳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依靠朋友口碑推薦和點評網站的內容占比已經高達74%,且點評網站的占比還在逐年提升的過程中,說明中國餐飲業的互聯網信息傳播已經占據非常重要地位。
圖三 選擇就餐地點原因分析占比圖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
2.4 預訂方式仍然傳統 在消費者預訂過程中可以發現,電話預訂這一傳統的預訂方式仍然占據主要地位,但是網絡預訂發展非常迅速,已經占據31%的比例。且更可喜的是,網絡預訂跟點餐和支付的結合度非常之高,27%的人在網絡預訂后直接選擇了點餐,其中21%的人會直接提前支付,這個對重塑消費者習慣和商家的供應鏈管理提供重大的參考價值。
圖四 預訂就餐地點方式對比圖
(數據來源:中國烹飪協會《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餐飲行業結構化在調整,互聯網應用已經初見成效,消費者參與度正在逐年提升,未來進一步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潛力明顯。
3 “互聯網+”餐飲業的變革新方向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餐飲O2O在線用戶規模為0.98億,相比2011年增長58.1%;2013年達到1.39億。未來幾年,餐飲O2O商務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到2015年這一規模將超過2億。
圖五 線上餐飲行業年用戶規模圖
(數據來源:品途國際《中國餐飲行業O2O發展報告》)
市場規模增長更加明顯,2012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為386.6億,比2011年增長87.1%;2013年市場規模將增長61.1%,達到622.8億。預計到2015年中國餐飲O2O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左右。
圖六 線上餐飲行業年市場規模圖
(數據來源:品途國際《中國餐飲行業O2O發展報告》)
從業界形態來看,餐飲業跟移動互聯網之間的結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綜合型餐飲平臺主導 最早誕生的鏈接商家和用戶的餐飲類互聯網應用是團購業務,這種以線上信息傳播、支付購買代金券、線下消費、評價來形成整個消費者閉環的應用方式,幫助消費者尋找更物美價廉的服務,幫忙商家獲取更多消費人群發揮了重大作用。目前市場上,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累積占據90%以上市場份額:
圖七 各團購網站月銷售市場占比圖
(數據來源:團800)
而隨著消費者需求升級,商家對產業鏈整合能力提升,以在線支付、物流配送為核心能力的外賣業務平臺發展更加迅速。目前來看,四大外賣平臺巨頭,已經占據絕對領導地位:(圖八)
3.2 垂直細分領域的高度整合 除了滿足大眾需求,提供標準化服務體驗,滿足基本飲食需求之外,市場上還誕生了以滿足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化更具價值感的服務體驗的垂直領域應用:
3.2.1 餐飲品類外賣的垂直整合,以全流程和質量管控體系為內容的整合。如到家美食會,專注于為城市家庭用戶提供知名特色餐廳的外賣服務。用戶通過“到家美食會”的呼叫中心、網站或手機客戶端,可以方便的從周邊知名特色餐廳訂餐,并由“到家美食會”的專業送餐團隊配送到家。
專注與火鍋配送的“挑食”,火鍋不僅僅是將菜品送上門的服務而已,它的競爭力更在送上門后的服務上――配送人員到家后是否可以為用戶進行很好地擺桌、擺盤、讓用戶在家里也能很有品質地吃上火鍋。
專注于甜食下午茶配送的樓下100服務的客戶有三類:第一類是85度C、宜芝多這類連鎖品牌,電商化程度很低,處于線上線下夾縫中的觀望狀態;第二類是線下的烘焙精品店,產品味道不錯,客單價高,但是喜愛它們的年輕白領大多是在周末慕名而來,工作日生意稀少,訂單量極不平均;最后一種是廿一客、諾心這些電商原住民。以聯系消費者為模式,以配送為核心競爭力。
3.2.2 以最后一公里生鮮市場配送為核心。愛鮮蜂用戶提供一小時內的配送和零售服務,配送的物品包括食品和部分生活消費品,配送時間為早上9點到凌晨2點。其專注于社區生鮮最后一公里配送,整合小區小賣部等資源,以眾包微物流配送為核心模式,基于移動終端定位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O2O運營服務。
圖九
3.2.3 專注交易環節的網站。除了垂直化做全流程交易的網站外,還有一類是專注于餐飲服務分某一環節類應用,對于餐飲來說,排號、預約、領號、支付等等都是消費者與商戶之間發生聯系的交易環節,現有的互聯網公司更多的是從某一個環節切入整個的交易過程,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服務。
如專注于給消費者提供提前點菜服務的優先點菜。商家通過優先點菜的客戶端或網頁版上傳菜品照片,并且可以實時調整菜品價格。普通消費者可以通過優先點菜提前點菜、付款、到店報手機尾號用餐。其主要意義主要是:減少了等菜、等座時間;簡化了點菜的決策過程;解決了很多大眾餐廳菜單沒有圖片的困難。
3.3 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
3.3.1 上門的個性化服務。互聯網的一大特性就是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在未來,會利用大數據維度,給消費者從食材訂購、廚具的配置、菜譜的設計等關于原料和用具的個性化服務,會從外出就餐到廚師上門服務,從提供原料到提供半成品待加工的配料,從線下購買到生鮮蔬菜均可有電商配置這樣的變化。
3.3.2 食材供應鏈信息透明化。當前,食品安全為制衡餐飲業發展的最大問題,食材在培養過程中的信息不透明,監管不到位,消費者缺乏安全感。在未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會有統一標簽技術溯源,在培育、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伴隨著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供監管部門檢查和消費者認知,消除信息不對稱引起的恐慌和價值欺詐。
3.3.3 結合大數據,深度服務用戶,提升用戶體驗。當前,還沒有一個平臺是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各項飲食需求,只是單純的滿足比如說外賣、點餐等。但是,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深度應用,對消費者的信息需求把握更明確,針對消費者需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一定會出現,能夠深刻了解用戶,不管是外賣、工作餐、家庭聚餐還是朋友聚會、出差商務用餐等等,都能針對用戶的口味偏好、成本支出甚至健康情況等提供針對和建議,提升用戶體驗。
互聯網+時代,傳統行業面臨新的革命性變革,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大量的企業面臨轉型和升級,也會有部分不適應環境變化的企業面臨失敗和淘汰,新的創業者在不斷的涌入這個行業,未來的餐飲業發展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發改委.《政府工作報告》,2015.
[2]項立剛.“互聯網+”不是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簡單相加[J].銷售與市場(渠道版),2015,04:26-27.
[3]辛嘉言.“互聯網+”,加的不僅是技術[N].經濟日報,2015-03-3001.
[4]周鴻t.“互聯網+”是一場化學反應[J].中國中小企業,2015,05:16.
篇8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
第三條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是指建設項目竣工后,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辦法規定,依據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調查結果,并通過現場檢查等手段,考核該建設項目是否達到環境保護要求的活動。
第四條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范圍包括:
(一)與建設項目有關的各項環境保護設施,包括為防治污染和保護環境所建成或配備的工程、設備、裝置和監測手段,各項生態保護設施;
(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和有關項目設計文件規定應采取的其他各項環境保護措施。
第五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規范,指導并監督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并負責對其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權限負責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第六條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生產或者運行。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
第七條建設項目試生產前,建設單位應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
對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環境影響登記表的非核設施建設項目,由建設項目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受理其試生產申請,并將其審查決定報送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核設施建設項目試運行前,建設單位應向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批首次裝料階段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方可進行試運行。
第八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接到試生產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組織或委托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試生產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并做出審查決定。
對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已按規定要求落實的,同意試生產申請;對環境保護設施或其他環境保護措施未按規定建成或落實的,不予同意,并說明理由。逾期未做出決定的,視為同意。
試生產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
第九條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第十條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對試生產3個月確不具備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試生產的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延期驗收申請,說明延期驗收的理由及擬進行驗收的時間。經批準后建設單位方可繼續進行試生產。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核設施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
第十一條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的規定,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施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應當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以下驗收材料:
(一)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或調查報告;
(二)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或調查表;
(三)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
第十二條對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對環境產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提交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對主要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提交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
第十三條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委托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或環境放射性監測站編制。
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委托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或環境放射性監測站,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的環境影響評價單位編制。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不得同時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的編制工作。
承擔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者驗收調查工作的單位,對驗收監測或驗收調查結論負責。
第十四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自收到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
第十五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時,應組織建設項目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等成立驗收組(或驗收委員會)。
驗收組(或驗收委員會)應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措施進行現場檢查和審議,提出驗收意見。
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單位、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調查)報告(表)的編制單位應當參與驗收。
第十六條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是:
(一)建設前期環境保護審查、審批手續完備,技術資料與環境保護檔案資料齊全;
(二)環境保護設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實,環境保護設施經負荷試車檢測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適應主體工程的需要;
(三)環境保護設施安裝質量符合國家和有關部門頒發的專業工程驗收規范、規程和檢驗評定標準;
(四)具備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轉的條件,包括:經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健全的崗位操作規程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原料、動力供應落實,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五)污染物排放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和設計文件中提出的標準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六)各項生態保護措施按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規定的要求落實,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受到破壞并可恢復的環境已按規定采取了恢復措施;
(七)環境監測項目、點位、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符合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有關規定的要求;
(八)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提出需對環境保護敏感點進行環境影響驗證,對清潔生產進行指標考核,對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工程環境監理的,已按規定要求完成;
(九)環境影響報告書(表)要求建設單位采取措施削減其他設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設項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關部門采取“區域削減”措施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的,其相應措施得到落實。
第十七條對符合第十六條規定的驗收條件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或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
對填報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經過核查后,可直接在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上簽署驗收意見,作出批準決定。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或者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未經批準的建設項目,不得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十八條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分期進行環境保護驗收。
第十九條國家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行公告制度。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結果。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于每年6月底前和12月底前,將其前半年完成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有關材料報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違反本辦法第六條規定,試生產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的,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或者延期驗收的,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驗收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從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驗收調查工作的單位,在驗收監測或驗收調查工作中弄虛作假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五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篇9
2016年2月5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以下簡稱“8?12”事故)調查報告,經國務院事故調查組認定,這起事故共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798人受傷,已核定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是一起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調查發現了怎樣的問題?中央電視臺記者分別采訪了事故調查組管理組負責人、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統計司司長李萬春,事故調查組技術組負責人、公安部消防局總工程師杜蘭萍。
從“8?12”事故調查報告中可見,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運抵區南側集裝箱內硝化棉,由于濕潤劑散失出現局部干燥,在高溫天氣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熱,積熱自燃;引起相鄰集裝箱內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險化學品長時間大面積燃燒,導致堆放于運抵區的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發生爆炸。
經查,事發前,瑞海公司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場內共儲存危險貨物111種,共計1萬1 383.79 t,其中數量大的有硝酸銨800 t,氰化鈉680.5 t,硝化棉、硝化棉溶液及硝基漆片229.37 t。
2015年8月12日23時34分06秒,事故現場發生了第一次大爆炸。距第一次爆炸點約20 m處,有多個裝有硝酸銨、硝酸鉀等氧化劑、易燃固體和腐蝕品集裝箱,受到火焰蔓延的作用以及第一次爆炸沖擊波影響,僅3 s后,發生了第二次更劇烈的爆炸。據爆炸和地震專家分析,確定本次事故中爆炸總能量約為450 t TNT當量,最終釀成了這場慘劇。
問題一:瑞海公司的危險化學品倉庫為什么能夠建立在人員稠密的居民區附近,它是怎樣通過規劃立項的 ?
事故調查組管理組組長李萬春介紹,瑞海公司建危險貨物堆場,應該說是屬于未批先建。如果立項備案走正規程序的話,瑞海公司是不會存在的。在事故調查中,我們發現,國土規劃部門幫助瑞海公司違法取得了規劃許可。
瑞海公司在經過審批的圖紙上寫的是普通貨物,但是實際上設計圖紙里邊寫的是危險貨物,也就是說用一種暗度陳倉的方式騙取了規劃的許可,然后進一步施工建設。
問題二:這種騙取規劃許可的行為通過其他的監管手段發現不了嗎?
李萬春說,這個問題是應該能夠發現的。調查發現,這里邊有涉嫌職務犯罪的問題,也就是說監管部門也好,企業也好,應該是相互串通,貪贓枉法,涉嫌職務犯罪。也就是說我們在制度設計上是本來可以堵住這個漏洞的。
問題三:如果沒有通過正規的規劃立項,它怎么可能通過接下來的消防審查和安評?
李萬春介紹,應該說安評也好,環評也好,都涉及這些問題,比如說安評涉嫌弄虛作假,本來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但是他出具了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結論;在消防設計的時候也出現了問題,在企業沒有提供任何規劃立項的條件下,給他出具了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書;另外在驗收的時候,也沒有按照設計時規定的一些內容進行核查,也把企業給放過去了。
從事故調查報告中可見,瑞海公司不但無證經營危險貨物,而且現場作業管理混亂,嚴重超負荷經營、超量存儲,甚至違規存放國家嚴禁存放的硝酸銨。
問題四:本不該建危險品倉庫的瑞海公司建了倉庫,本不該放進去的危險化學品它也放進去了,那在它的日常運營當中就沒有人監管嗎?
李萬春回答,這次調查,起碼有這么幾個主要部門。首先就是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天津海關、安全監管和天津海事,包括市場和質量監督委員會、環保公安消防等一共是市區兩級,涉及大約有10個部門,都有行政許可和日常監管的這種職能。
實際上有監管部門已經發現了硝酸銨這個問題,比如說像天津市交通委、天津港集團、天津海關包括海事部門,都是能夠發現有硝酸銨的,但是沒有人吱聲,沒有人去監管這件事。所以說,所有的這些部門都是有職責的,但是我們調查發現,沒有一個部門盡職盡責,沒有發揮發現隱患、糾正違法違規行為的作用。
問題五:瑞海公司為什么能夠有法不依,違法經營還層層突破各層監管,它有什么特殊的背景?
李萬春介紹,我們發現,瑞海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于某,長期在這個行業里工作,非常熟悉業務流程、行政審批的程序,也有人脈。他就利用這種關系開始做鋪墊,通過送錢、送卡,出資打高爾夫,請客吃飯等不正當手段,拉攏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也就是天津市交通委的分管領導和港口處的負責人,請求他們提供方便。天津市交通委主管的這個負責人,竟然能為瑞海公司先后五次出具了這種批復,幫助其獲得危險貨物的經營,而這種批復從來沒有對其他企業使用過。
瑞海公司另外一個實際控制人董某,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父親原來是天津港公安局的局長,他也承認利用其父親過去的關系,在行政許可審批、日常監管方面也為瑞海公司非法違法經營起了很大的作用。
問題六:消防員滅火失誤嗎?
在這次事故中,有24名公安現役消防官兵和75名天津港消防員壯烈犧牲,5名天津港消防人員失蹤,對于造成如此之多的消防員犧牲的原因,事故調查組技術組組長杜蘭萍作了說明。
第一,企業違規超量存儲易燃易爆劇毒危險化學品,尤其是嚴重違規在運抵區內存儲硝酸銨。因為硝酸銨是不允許儲存的,應該直裝直取。第二,消防力量到達現場以后,向現場人員了解情況,現場人員不能提供準確的信息,尤其是沒有告知現場存有大量的硝酸銨,造成指揮員不能對火場的現狀做出充分的危險預估。第三,客觀上講在爆炸發生前,火災是呈穩定燃燒狀態,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極短的時間間隔內連續發生兩次大的爆炸,消防員已經撤離到最初發生火災的運抵區,但是仍然處于爆炸的中心區內,猝不及防。
事故后有質疑,認為消防員用水滅火加劇危化品爆炸。調查顯示,一方面,現場起火的物質是硝化棉,可以用水、霧狀水進行撲救,而發生爆炸的物質硝酸銨也是易溶于水的。另一方面,發生爆炸的運抵區內,沒有存放金屬鈉等遇水燃燒貨物,在運抵區外發現的金屬鈉貨物包裝完好。因此,消防員用水滅火導致加劇爆炸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問題七: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事故調查報告中提出了10個方面的措施建議。一是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任何企業均不得違規違法變更經營資質;三是進一步理順港口安全管理體制,明確相關部門安全監管職責;四是完善規章制度,著力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法治化水平;五是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六是建立全國統一的監管信息平臺,加強危險化學品監控監管;七是嚴格執行城市總體規劃,嚴格安全準入條件;八是大力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和特殊器材裝備配備,提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九是嚴格安全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中介機構的監管,規范其從業行為;十是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本文整理了中央電視臺《特別關注》欄目部分內容)
篇10
2007年4月17日,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正式了《中國居民頭皮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20~55年齡段中,仍有83%的消費者受到不同程度的頭屑困擾,與1988年的統計數據相比,這一比例上升了13%”。報告引起了國人震驚。
研究資料表明,全球大約有50%的人有頭屑煩惱。然而,中國人的頭屑問題比歐美等國家更為普遍。報告引起國人震驚,同時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1. 頭屑影響人體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身體健康標準,按照“頭發有彈性、有自然光澤、沒有頭屑”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從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近八成的中國人顯然都被攔在“身體健康”線外,更準確地說,八成國人因頭屑問題,被判定為頭皮處于亞健康狀態。調查還發現,有56%國人因頭屑困擾問題已影響到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國保健協會的專家說:頭屑問題已超過脫發、白發,成為國人最關注的頭皮健康問題。中國人的頭屑比歐美國家更為普遍。
近年來一系列的國外研究報告表明,全球大約有50%的人有頭屑的煩惱。英國毛發學專家菲利普?金斯利(Philip Kingsley)說:在歐洲各國頭屑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最為常見的頭皮疾病,頭屑問題幾乎象口臭和體臭一樣普遍,它危害遍及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
2. 頭屑形成的原因
頭屑是一種亞急性頭皮炎癥的反應,在不正常脫屑同時還常伴有瘙癢,頭屑是一種常見的亞臨床性頭皮疾病。它與臨床疾病比較,更不易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研究表明,頭屑的發生常與某些真菌寄生、精神壓力、飲食營養失調、激素、藥物、化妝品引起的炎癥等因素有關。頭屑的成因復雜,且還未被人們完全了解,尚存在一些爭論。
(1)真菌是形成頭屑的主要原因
現在已普遍認為馬拉色霉菌屬(Malassezia genus)真菌是產生頭屑的主要原因。頭皮中除了馬拉色霉菌屬真菌外,還存在葡萄球菌和丙酸桿菌等其它微生物。一般情況下,馬拉色霉菌屬真菌非常快樂地寄生于人類的頭皮上。但是,一旦頭皮上出現多余的油脂時,這些真菌就會以油脂為食物,產生代謝物將會刺激頭皮導致頭皮細胞生成鱗片物進而脫落,當該脫落現象明顯時就表現為頭屑。由于馬拉色霉菌屬真菌是親油性的,因此油性頭皮會促進頭屑的產生及加重。現有的理論表明,當頭皮中的馬拉色霉菌屬真菌占全部微生物群落含量約75%時,就會產生頭皮屑。因此,馬拉色霉菌屬真菌在頭皮上的濃度越高,頭皮屑越嚴重,如果不加以控制,該真菌濃度繼續升高最終就會導致脂溢性皮炎。當然,居住環境以及氣候條件的改變對于頭屑的嚴重程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頭屑并不是孤立地發生和存在的,它往往與頭皮皮炎、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脫發等相伴而生。
(2)精神壓力過大形成頭屑
大量事實表明,異常的精神壓力是產生頭屑的原因之一。如參加高考的青年學生和參加重大體育比賽的運動員,由于激烈競爭的精神壓力而罹患頭屑癥者甚多;一些企業家、商業總經理,當企業或公司瀕臨破產時,常常由于強大的精神壓力致使其頭屑癥突發;一些作家、科研工作者當他們的寫作或研究工作步入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由于精神壓力其頭屑也頻頻出現;當夫妻之間彼此爭吵、心情不悅或關系異常緊張時也會產生頭屑。總之頭屑是精神壓力的直接反映。當你在事業上受到重大挫折,在學習、工作、家庭、婚姻等方面發生問題而產生異常的精神壓力時,頭屑也往往隨之出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頭屑是一種對外界壓力反抗性的亞臨床皮膚疾患,它在為你精神生活的極不正常提出了警告。總之,中國獨特的飲食習慣,當前白領群體過大的工作壓力等,也是催生頭屑問題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頭皮屑普遍地困擾著國人,嚴重地影響著國人和身體健康。為引起全社會對頭皮健康更廣泛關注,并推動我國有關頭皮健康、去頭屑及洗護發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健康教育,中國健康教育協會于2003年6月18日正式宣布成立了頭皮健康研究中心。
二、去屑劑的發展與應用
去頭屑劑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應用于洗發,護發產品中,到目前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其品種不斷增多。業內專家認為,可將其分為早期去屑劑、第一代去屑劑和第二代去屑劑三個發展節段。早期去屑劑有硫磺、水楊酸、十一烯酸等。早期去屑劑,都是較典型外用抗真菌藥物,適量地將其添加于香波中具有一定的止癢去屑功效。但其殺菌效果差,作用時間短,刺激性較大,長期使用對皮膚和頭發有一定的傷害。
第一代去屑劑有二硫化硒、二硫化鋅、間苯二酸和粉狀吡啶硫酮鋅(ZPT)等。第一代去屑劑都是典型外用化學抗菌藥物,均具有較好的止癢去屑功效,但是也有其致命的弱點:與香波原料配伍性差,溶解性差,穩定性差,加在香波產品中容易發生沉造或分層現象,因此用其只能生產粉狀或懸乳狀香波產品,在應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代去屑劑有超微乳液狀吡啶硫酮鋅(ZPT-50)、二吡啶硫酸銅硫酸鎂鹽(MDS)、十一烯酸單乙醇酰胺磺化琥珀酸酯二納、活性甘寶素(CLM)和奧吡羅司(OCT)等。第二代去屑劑特點:配伍性、溶解性、穩定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性能均較好,在實際去屑香波生產過程中能與各種表面活性劑原料復配,不發生沉淀和分層現象,性質溫和,刺激性低。
當今人們崇尚天然,出于安全,國內外的洗護發產品生產企業及業內專家潛心研究天然植物去頭屑劑。從化妝品論著、文獻資料報道的有關茶樹油、胡桃油、芍藥、丹皮、茶葉、荊芥等數十種之多。現將其主要活性成分明確殺菌去頭屑功能較優者匯集成表,僅供參考。
三、中國去頭皮屑香波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有香波生產企業1600多家,生產3000多個不同牌號的香波產品。去頭屑香波是近年來消費者追逐的產品,發展很快。目前去頭屑香波占中國香波市場的55%份額。中國保健協會的調查報告揭示,中國香波市場尚缺乏有針對性的去屑香波產品,去屑香波市場前景廣闊。應大力開發優質高效去屑香波新產品,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
1. ZPT-50典型二合一去頭屑香波
ZPT是吡啶硫酮鋅英文名稱Zinc Pyrithione的縮寫。化學名稱:雙(2-硫代-1-氧化吡啶)鋅。它是由美國奧麒化工公司研制生產的,被美國FDA批準使用的去頭屑劑。其商品有粉狀和超細微乳液狀(ZPT-50)兩種形態。前者適用于粉狀香波,后者廣泛應用于乳液狀香波。在去頭屑香波中的推薦使用量ZPT為1~1.5%;ZPT-50為2~3%。
ZPT對真菌、細菌、病毒菌有很強的殺滅和抑制作用,是一種安全高效的廣譜去頭屑劑。能抗皮脂溢出,可減緩頭發衰老。常規用量對人體無毒、無副作用。在貯存、運輸、生產香波時要特別注意,ZPT與鐵生成蘭紫色螯合物,與銅生成灰綠色螯合物,與EDTA相克不能共用。
2. SL-900典型珠光去頭屑香波
SL-900是十一烯酸單乙醇酰胺磺化琥珀酸酯鈉鹽的商品名稱。它是由中國上海輕工業研究所研制生產的,是一種性能溫和的表面活性劑型去頭屑劑新產品。其外觀是黃色粘稠物,易溶于水,溶解性好,配伍性特優,無分層和沉淀現象,應用方便,穩定性好。無毒不致敏,無刺激性、性能溫和,安全性高。在去頭屑香波中推薦使用量為4%左右。
SL-900的止癢去頭屑機理:它是十一烯酸的衍生物,因此具有較強的殺菌、抑菌去頭屑功能作用,此外SL-900同頭發角朊具有很好的親和性,能較長時間駐留在發間,因此用后具有優良持久的去屑效果。
3. CLM典型柔順去頭屑香波
CLM是活性甘寶素英文名稱Climbazole的縮寫,化學名稱:二唑酮。它是由德國拜耳(Bayer)公司于1997年研制生產的,是目前廣泛使用的優良去頭屑劑。其外觀是白色、灰白色結晶粉未,幾乎不溶于水,可溶于醇、表面活性劑。能耐光照和高熱,熱穩定性好,對皮膚安全無刺激。在頭屑香波的推薦使用量為0.5~1.5%。
CLM具有獨特的抗真菌功能,尤其對引起頭皮屑的馬拉色霉菌屬真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去頭屑機理是通過殺菌抑菌來消除產生頭皮屑的外部因素,以達到去頭屑效果。
4. OCT典型調理去頭屑香波
OCT奧吡羅司是英文名稱Octopirox的縮寫。化學名稱:1-羥基-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氨基乙醇鹽。它是由德國赫司特公司(Hoechst AG)研制生產的優秀去頭屑劑新產品。其外觀是白色或淺黃色晶體粉未,易溶于水和表面活性劑,刺激性低,無毒無脫脂作用,性質溫和,不損傷頭皮和頭發。具有優良好的溶解性、配伍性、穩定性和安全性,是一種安全高效廣譜去頭屑劑。在去頭屑香波中的推薦使用量為0.5~1%。
OCT具有廣譜殺菌抑菌功能,其去頭屑機理是通過殺菌、抑菌、抗氧化和分解氧化物等方法,從根本上阻斷頭屑產生的外部因素,從而有效地根治頭屑。OCT遇到鐵、銅等金屬會發變色(淺黃色),因此在貯運、生產過程中應予以特別注意。
5. 天然植物典型溫和去頭屑香波
目前在眾多的天然植物去頭屑劑中,經頓?普利斯特(Don Priest)試驗證明,茶樹油是其中之佼佼者。將其添加于洗護發產品中能有效地控制頭皮屑。
茶樹油是一種生物活性精華油,是一種有效的天然植物抗真菌消炎去頭皮屑劑。它是通過蒸氣蒸餾澳大利亞當地生長的白千層屬植物(Melaleuca alternifolia)樹葉制備的。具有廣譜的殺菌活性,能有效殺滅各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酵母菌、霉菌和真菌。茶樹油中至少有8種成分單獨抗菌或協同抗菌。主要的抗菌素菌成分是松油烯-4-醇,研究表明,當此主要抗菌成分濃度約為40%時可達到最大抗菌活性。應用于去頭屑香波產品中茶樹油推薦使用量約為5%。
四、科學地設計和使用去頭屑香波
針對調查報告結果,專家得出結論:1988-2007年近20年來,消費者花了近千億元購買去頭屑香波使用,但國人頭屑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專家們呼吁:去頭屑產品升級勢在必行。
筆者認為,香波生產企業工程師在設計去頭屑香波配方時在考慮安全性、穩定性、配伍性的同時,應重點考慮其科學性和有效性兩個方面,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要認真篩選國內外殺菌抑菌效果好的優質去頭屑劑,要做好最低殺菌抑菌濃度的科學研究工作,用科學試驗得出其最低抑菌濃度(MIC),以便于應用于香波產品中。
2.工協作研究使用時稀釋問題。由于使用去頭屑香波時頭發是先被潤濕的,再將5ml左右的去頭屑香波加到濕潤的頭發上輕輕搓揉,這樣其濃度會大大稀釋,從而導致去頭屑劑活性成分有效濃度降低至最初設計濃度的1/4或更少。因此在設計去頭屑香波配方時,其去頭屑劑添加量最少應是(MIC)的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