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外科范文

時間:2023-03-24 01:5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肝膽外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肝膽外科

篇1

英文名稱: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主管單位:浙江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溫州醫學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溫州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7-1954

國內刊號:33-1196/R

郵發代號:32-107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9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2

【關鍵詞】肝膽外科;護理;投訴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85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87-02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患者自身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這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護理投訴的發生率不斷提升,而護理投訴是患者滿意度的重要反映,應當受到各方的關注。肝膽外科的患者一般病情重,大多需要反復接受治療,患者的經常會產生一些消極和悲觀的清晰,容易激動。如果在護理工作中不夠到位就很容易引發病人的投訴和不滿。本組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4例對于肝膽外科口頭投訴的資料開展回顧性分析,研究引發肝膽外科投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4例對于肝膽外科口頭投訴的資料。

1.2方法科室的護士長進行組織,全體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對本組24例投訴所引發的投訴進行認真分析,總結投訴的原因,并就今后在護理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內容與應對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

2結果

2.124例肝膽住院患者的口頭投訴原因分析表見表1。

執行崗位職責不到位所引發的投訴本組7起,占到了29.2%。本組投訴中有3起是因為當班忽視沒有按照醫院的規定開展必要的巡房工作,沒有對于病人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時的進行幫助。同時還有4起投訴是和康復教育有關,主要是護士沒有對患者治療期間的各種注意事項進行關注,特別是對于飲食方面宣教不夠到位,導致患者因為沒有正確的飲食而發生一些錯誤。

護理的技術不夠嫻熟也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本組中有8起因為護理技術不夠嫻熟導致的投訴,占到了33.3%。這8起投訴中有多次穿刺不成功而導致患者疼痛所引發的投訴,也有因為靜脈輸液中出現外漏而導致的投訴,同時沒有將引流管的使用方法正確的講解給患者,而引發引流管的折疊和扭曲,因此導致各種投訴。

服務態度生硬也是引發投訴的愿意,本組有3例因為服務態度問題而引發投訴,占到了12.5%。醫院的護士在接待患者住院的時候態度不夠熱情,在和患者進行溝通的時候語氣比較死板,對于病人所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沒有進行隨機應變的處理,工作中表現的比較冷漠,特別是一些需要照顧的特殊病人在工作中表現的不夠專業,沒有充分地尊重患者,這也是導致投訴的主要原因。

法律意識不強和其他原因各有3例,均占到了12.5%。護士在公共場合對病人進行議論,對于病人的權益重視不足,特別是對于一些特殊病人的護理方面過于欠缺,這些都是法律意識不足而引發的護理投訴。另外醫院的后勤不夠完善,病區太過于嘈雜,嚴重的影響到病人的休息,或者病人的一些貴重物品丟失,這些都引起護理投訴的其他原因。

投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有一些事因為患者自身的因素所導致的。肝膽外科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較重,且住院的時間都比較長,治療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費用,加上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多患者都會對醫護人員的各種醫療行為產生懷疑。所以在工作中護理服務一旦出錯,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不滿。另外,肝臟病變還會使得患者自身出現一些精神障礙,使得病人不能夠很好地配置治療,有時候還會出現辱罵醫護人員的情況,部分患者認為護士會泄露自己的因素,因此各種糾紛經常發生。

3討論

3.1端正對待投訴的態度當本科室發生投訴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地核實,積極地尋找可能發生錯誤的原因,以爭取的態度應對投訴,最終將投訴處理的結果通報給患者。如果經過查實,產生糾紛是因為護理人員的原因,護理人員就應該積極主動地給患者道歉,對于病人所提出的建議則要虛心地接受,積極地消除誤解,做好協調和溝通工作。同時也要學會傾聽,當發生糾紛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辯解,不管是否是自己的原因,首先要做的是傾聽而不是辯解,只有傾聽才能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也才可以緩解患者所產生的激動心情。

3.2強化日常培訓,提升對于患者的護理水平醫院的科室要開展定期的業務培訓,定期地對于一些疑難病例進行探討,經常開展一些知識的講座,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護士自身的護理技能。護士自身也要認識到提升護理技能的重要性,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操作和護理技能操作。在工作中認真負責,精神飽滿,對患者的健康負責,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產生的一些差錯。

3.3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改善護患關系醫院的護理人員要改善自身的服務觀念,處處為病人考慮,積極滿足病人的各項需求。以超越病人要求的服務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努力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和患者多溝通、注重溝通的技巧,語言要親切,對于病人所提出的要求要及時地進行解答。

肝膽外科是臨床出現投訴比較多的科室,護士要在服務中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理解病人,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便可以更好地滿足病人的各種需求,正確認識出現的各種投訴,尋找出現投訴的本質原因,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提升患者對于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肝膽外科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周春風,鄭玲.探討護理安全的管理方法及有效性[J].臨床誤診誤治,2010(04.

[2]顧蘭,金文秀,王紅巖.醫療投訴原因分析及職工培訓對醫療糾紛的影響[J].臨床誤診誤治,2008(11.

[3]嫦蓮.護患糾紛分析與防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5.

[4]宋玉芳.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及防范措施[J].甘肅科技縱橫,2009(06.

篇3

關鍵詞:肝膽管結石;外科治療;腹腔鏡

肝膽管結石屬于膽管結石的一個類型,具體指的是患者左右肝管匯合區域以上分支膽管內存在結石,此病能夠單獨存在,臨床中一般合并肝外膽管結石。肝膽管結石的病理改變主要為肝內膽管出現狹窄和擴張,膽道感染、肝損害以及膽道機械性梗阻,病情處理相對比較棘手,患者出現復發的幾率高。肝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膽管炎,患者存在腹痛、高熱以及寒戰癥狀,肝膽管結石的病情比較復雜,經常會導致患者嚴重感染性休克等并發癥,屬于我們國家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

1臨床病理分型

中華醫學會將肝膽管結石分為下述幾種類型:Ⅰ型,區域型,患者的結石按照肝內膽管樹分布在一個或是多個肝段內,一般合并病變區域肝管狹窄,受累肝段出現萎縮,患者的臨床表現能夠顯示為靜止型、膽管炎型以及梗阻型;Ⅱ型,彌漫型,患者的雙側肝葉膽管內全部存在結石,按照肝實質病變,可以將其分為三種亞型,Ⅱa型,患者不伴隨肝萎縮以及肝纖維化;Ⅱb型,患者伴隨區域性肝萎縮以及肝纖維化,一般合并萎縮肝臟區域主肝管狹窄;Ⅱc型,患者伴隨肝廣泛性纖維化繼發膽汁性肝硬化以及門靜脈高壓癥,大部分伴隨左右肝管嚴重狹窄;E型,附加型,患者合并肝外膽管結石[1]。

2外科手術治療

現在治療肝膽管結石的目的為徹底治愈肝內結石、恢復患者膽道系統解剖生理、預防結石復發,肝膽管結石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治療原則為矯正狹窄、去除病灶、通暢引流、取盡結石、避免復發,手術治療分為下述四種:肝部分切除術、肝移植術、膽管切開取石術以及肝門部膽管狹窄修復重建術。

2.1肝切除術 肝切除術不僅能夠徹底清除結石,還可以將并存的膽管狹窄和肝纖維化以及肝萎縮一起切除,能夠有效避免結石復發,降低出現膽管癌的風險。肝膽管結石切除范圍依照患者結石的分布和毀損性病變范圍決定,針對Ⅰ型結石患者,一般將其包含結石的肝葉切除可以得到根治性效果,針對Ⅱa型以及Ⅱb型結石患者,一般需要結合多種術式以及輔助方式實施治療,針對Ⅱc型結石患者,需要依照其膽道病變具體情況、門脈高壓癥程度和肝硬化程度選取膽道手術和門脈減壓手術對膽道、門靜脈以及肝臟病變進行處理。

2.2膽管切開取石術 膽管切開取石屬于肝膽管結石疾病手術治療中的基本方式,指的是通過高達肝門的肝總管切口實施取石,其中包括經肝實質切開肝內膽管取石,手術創傷比較小,操作簡單,手術時間比較短,能夠快速緩解膽道壓力,改善患者的肝臟功能,對膽道感染進行控制,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多用于急重癥患者的搶救,但是殘石率相對比較高。

2.3肝門部膽管狹窄修復重建術 肝切除并不可以完全的預防結石復發,肝內膽管結石進行再次手術的幾率比較高,其主要因素和結石并存的肝內膽管狹窄沒有獲得解決相關,引起結石殘留或是出現復發,有文獻報道顯示,肝膽管結石患者中有24%左右合并肝膽管狹窄,沒有實施矯正的肝膽管狹窄以及結石殘留是治療失敗的重要因素,針對區域型肝內膽管狹窄患者能夠實施肝葉切除以及肝段切除得到解決,但是針對肝內廣泛多發結石患者,治療主要目的為保證主肝管暢通[2]。

2.4肝移植術 當肝膽管結石患者已經發展為終末期也就是Ⅱc型,患者合并門靜脈高壓以及膽汁性肝硬化的時候,治療難度相對比較大,患者的預后效果差,針對此類患者可以實施肝移植術,但是因為手術風險高、排斥反應、費用高、缺少供肝以及對手術操作者技術要求高等,導致肝移植術很難成為常規手術。

3腹腔鏡下手術

腹腔鏡下肝切除手術的成功,為腹腔鏡治療肝膽管結石奠定的基礎,采用腹腔鏡治療肝膽管結石的手術適應癥包括Ⅰ型以及部分Ⅱa型患者,手術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鏡肝切除術、腹腔鏡膽管整形以及膽腸吻合術、腹腔鏡膽管切開以及膽道鏡探查取石術,大部分肝膽管結石患者需要進行以腹腔鏡肝切除術為主的聯合手術。目前腹腔鏡下肝切除手術主要以左半肝切除和左外葉切除為主[3]。

4輔助手段

以往的膽管探查術存在局限性以及盲目性,手術之后的殘石率非常高,膽道鏡能夠對患者膽管內部情況直視,纖維膽道鏡能夠進入到患者的二級膽管,在膽道擴張的時候能夠進入到三級膽管。膽道鏡聯合B超、膽道鏡聯合鈥激光碎石取石以及膽道鏡聯合液電碎石取石都能夠明顯減少肝內外膽管結石的殘存幾率。有文獻報道顯示,膽道鏡手術過程中和B超聯合使用,手術之后殘石率能夠下降到9%[4]。液電碎石是通過高壓電高壓震蕩波,將高壓脈沖火花在液體中產生震蕩波將結石擊碎,此項技術的輸出功率比較大,碎石時間相對比較短,由于在碎石過程中出現熱能,能夠導致膽管穿孔以及出血等。鈥激光是現在最新的外科手術激光,在治療泌尿系統結石以及膽道結石的碎石中使用比較廣泛,通過鈥激光能量激昂結石與光纖之間水汽化,出現氣泡使能量傳達到結石,將結石粉碎,具有凝固止血、有效切割以及粉碎結石的特點[5]。

5總結

盡管現在肝膽外科技術的不斷提升,但是,由于殘石率和復發率依舊比較高,手術之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高,存在惡性的風險,仍舊屬于膽道外科需要解決的問題,掌握肝膽管結石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針對各類型肝膽管結石找出有效的治療方式,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能夠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紹強,梁力建,華S鵬,等.雙側規則性肝段或肝葉切除治療復雜肝內膽管結石[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9,30(6):780-783.

[2]閻玉礦,趙守和,劉繼東,等.腹腔鏡下膽道鏡聯合鈥激光碎石治療肝內膽管結石[J].中華腔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0,3(3):272-274.

[3]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專業委員會.腹腔鏡治療肝膽管結石病的專家共識(2013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3,12(1):1-5.

篇4

【關鍵詞】肝膽外科;護理方法;風險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肝膽外科常涉及重大復雜的病例和手術,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重癥胰腺炎、門脈高壓癥、消化道大出血、多發性腹部外傷,肝癌切除術等。這些病情都比較重、變化快,有些病情還會反復。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安全意識的增強,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日益增高,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在臨床醫學上,肝膽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而且在肝膽外科中,危急病人和老年患者的比重偏多,存在的護理風險比較高,如果護理工作疏忽大意,就會產生醫護糾紛,給護理人員和患者帶來很大的困擾。在當前階段,醫院護理人員的素質高低不一,對護理安全認識不深,又因為受到醫院現有醫療設備和環境的限制,肝膽外科的護理質量得不到保證,護理人員的工作受到了阻力,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比較低。本文在此根據臨床護理實踐經驗,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和總結,進一步對如何提高護理質量進行了探討,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此作如下分析:

1肝膽科護理存在的問題

1.1護理人員存在的問題肝膽外科護理比較繁瑣,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還經常會伴發并發癥,護理起來也更加有難度。有些護理人員對待護理工作沒有責任感,缺乏安全意識,在工作上沒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工作壓力以及受到環境的影響,對待患者常常存在不滿和發泄的情緒,沒有和患者取得良好溝通,不了解患者的需要,而且在書寫護理文書時也馬虎了事,這樣就很容易引發醫療糾紛。另外,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不夠高,操作不夠嫻熟,會影響到患者的搶救時間。還有的患者對藥物知識掌握不夠全面,不能靈活用藥。這些護理人員存在的因素都會讓護理質量大大降低,讓患者滿意度下降。

1.2患者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肝膽外科,很多患者都是重癥患者和高危患者,而且時間都比較長了,護理風險就比較高。這幾年人們的健康和法律意識逐步提高,護理工作一旦出現問題,患者和家屬由于缺乏醫學知識,情緒反應就會特別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溝通,就會產生糾紛。

1.3醫療器械和護理管理方面的問題醫療器械和護理管理不完善也是影響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醫療器械的落后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搶救效果。而且醫院的護理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就無法明確責任,如有突發事件發生缺少有效的應急措施,護理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不能完全勝任護理工作。

1.4社會方面的問題在新的醫療體系中,新的醫療保險制度以來,給醫護人員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隨著醫療事業科技不斷進步,醫療風險越來越高以及無法預測后果,受到這幾方面影響,對于患者和家屬很難達到百分百滿意,和醫護工作者很難達成共識,不可預見的事情也就會發生。

2護理對策

2.1護理人員要加強責任感,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護理人員如果缺少責任感就無法做好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她們的責任意識,一切為病人考慮,不但要做好他們身體方面的護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給予安慰和關心,消除他們的不良情緒。另外,醫護人員有責任保護患者的隱私權,要對患者和家屬耐心講解醫療存在的風險、治療措施和藥物的不適應癥,讓他們心中有數,才能和醫護人員配合治療。另外,醫護人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把護理工作做得更好。對于肝膽手術之后的T型管理,操作方法要熟練掌握,否則容易造成患者發生感染和并發癥,對于突發事件,還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

2.2要做好引流管的護理工作在肝膽手術中,引流管護理是個很關鍵的問題。選擇合適的引流管還可以提高療效,可以有效地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肝膽外科手術治療患者的康復和引流管的護理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對引流管護理時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2.2.1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技術進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這樣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導致患者發生感染。

2.2.2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壓和折疊。

2.2.3要仔細觀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質,在手術前期一般顏色為淡紅色,后期轉化成黃色。如果顏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說明患者身體情況發生異常,要馬上告知醫生。如果引流量每小時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連續三個小時都呈現紅色就是發生了異常。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減少,而且患者發熱并伴有腹脹感,就應該馬上檢查引流管是否發生堵塞或者脫落的問題。

2.2.4對待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要仔細傾聽患者的主訴,對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質要認真作出評估。一般來講,患者引流管發生疼痛都是受到引流液的刺激或者引流管太緊,受到引流管的壓迫而引起的。那么,在引流后其他部位發生疼痛感,就可能是遷移膿腫造成或者發生繼發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突然腹痛減輕,就要考慮是不是臟器發生破裂或者膿腔,要立即告訴醫生。

2.2.5在通常情況下,引流管在停止引流管試夾的二十四小時無異情況后拔除。

2.3要提高患者方面的防范意識遇到患者有疑問的地方要耐心解答,和患者進行良好溝通,消除他們的偏見和誤解。

2.4要提高護理風險意識經常要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安全教育,在上崗之前對她們進行培訓,用發生過的實際案例進行講解,要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認識到后果的嚴重性。護士長更要注意護理安全防范,每天都要跟護理人員提醒容易發生的問題,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流程,不能麻痹大意。

2.5對護理記錄進行規范護理記錄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它不僅是護理文件,也是法律依據。護理人員在對文書進行記錄時,要保持真實性、客觀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2.6要轉變護理觀念,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改變傳統觀念,從被動變主動,對患者從生活上到心理上都多加關心,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與交流。在治療患者的具體操作中,要顧及到患者的自尊,而且還要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取得患者信任,才能和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篇5

面進行列表,將上述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總結,從而找尋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結果:膽部操作比肝部操作易導致膽漏,60 歲以上

患者比60 歲以下患者易導致膽漏,主觀因素比客觀因素易導致膽漏。結論:綜上所述,膽部操作以及年老等是膽漏發生的重要原因,提高

醫生的手術技能、增加醫生責任心、對醫生進行系統手術操作培訓,減少手術對肝膽的損傷,是減少膽漏發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而手術過

程中,進行膽管手術時,未及時發現以及處理膽汁滲漏;對于外傷導致的膽管斷裂未進行及時的結扎或結扎不牢固;膽道T 型引流管未放

置正確導致未形成良好竇道等因素是造成術后膽漏發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肝膽;外科手術;膽漏發生率;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2 [文獻標識號] A [文章編號] 1671-8725(2014)07-0180-01

肝膽系統疾病是消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治療方法主要有內

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治療[1]。外科治療常常涉及膽道的切開、縫合以

及引流等,一旦處理不當,極易引起膽漏,帶來嚴重的并發癥[2]。

探究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能有效指導醫生采取有效的治

療措施。為研究探討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現對8 例膽漏

的患者進行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肝膽外科手術后8 例膽漏患者的資料

8 例患者為2013 年2 月~2014 年2 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

肝膽疾病患者,男5 例,女3 例。年齡50 歲~66 歲,平均年齡

(60.45±0.37)歲。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對

于采取外科手術治療的8 例患者,手術為膽部操作的患者數為7

例(經調查,接受膽部操作的患者總數為650 例),肝部操作的患

者數為1 例(經調查,接受肝部操作的患者總數為150 例);8 例

患者中小于60 歲的患者數為2 例(經調查,接受治療的患者中,

小于60 歲的患者總數為420 例),大于60 歲的患者數為6 例(經

調查,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大于60 歲的患者總數為380 例);8 例

患者中,因主觀因素(如:醫源性因素導致的膽管損傷等)導致

膽漏的患者數為6 例(經調查,患者總數為800 例),因客觀因素

(如:雙膽囊管畸形導致的膽漏等)導致膽漏的患者數為2 例(經

調查,患者總數為800 例)。

2 觀察指標及方法

將上述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分組列成表格,從而進行分

析總結,以便尋找尋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

3 結果

3.1 手術部位不同

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膽部操作組膽漏發生率(1.08%)比肝

部操作組膽漏發生率高(0.67%),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膽漏發生可

能與手術部位相關。

表1 不同手術部位手術后膽漏發生情況對比

組別 膽部操作組 肝部操作組

患者總數(例) 650 150

膽漏患者數(例) 7 1

膽漏發生率(%) 1.08 0.67

3.2 患者年齡不同

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60 歲以上患者膽漏發生率(1.58%)比

60 歲一下患者膽漏發生率(0.48%)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膽漏發

生可能與年齡相關。

表2 不同年齡手術后膽漏發生情況對比

組別 <60 歲患者組 >60 歲患者組

患者總數(例) 420 380

膽漏患者數(例) 2 6

膽漏發生率(%) 0.48 1.58

3.3 主、客觀因素不同

從以下數據可以看出,主觀因素組膽漏發生率(0.75%)比客

觀因素膽漏發生率(0.25%)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膽漏發生可能

與主、客觀因素相關。

表3 不同因素影響手術后膽漏發生情況對比

組別 主觀因素組 客觀因素組

患者總數(例) 800 800

膽漏患者數(例) 6 2

膽漏發生率(%) 0.75 0.25

4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隨著交

通方式的改進,發生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外傷等的人越來越多,導

致發生肝膽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概率越來越大。內科保守治療以及

外科手術治療是治療肝膽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而外傷以及嚴重

的肝膽疾病,如:腫瘤等,則主要依賴外科治療。外科手術治療

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是膽漏,其會引發腹膜炎等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預后,正確找尋膽漏的發生原因則

能指導醫生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膽漏是一種區別于有瘺管形成的、只有膽汁從膽囊中滲漏到

腹腔的一種術后并發癥,常在術后短期內出現,起病急驟,后果

嚴重,若沒及時診治,常常嚴重影響患者健康以及預后,甚至導

致患者的死亡。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原因,經分析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外科手術治療時,由于對組織的切開以及周圍組織的損傷,

導致膽囊組織周圍的解剖結構發生改變,使其微環境改變,使膽

囊周圍發生炎癥、水腫以及血供障礙等,都導致膽囊等組織發生

炎癥以及愈合延遲等,增加膽漏的發生機會。而內科保守治療則

不對膽囊三角等部位進行人為改變與損傷,使得膽漏的發生率大

大降低。

2. 一般涉及膽道的手術,都會進行切開、縫合膽道以及對膽

汁引流等操作,常常改變了膽道的結構,容易發生膽漏。

3.年老患者身體素質大大降低,傷口恢復慢,免疫力較為地下,

創傷面不易愈合且易發生病變,最終導致膽漏的發生。

4.有些醫生對膽囊三角等膽道系統解剖結構不甚了解,手術過

程中常常操作不當,且有時為了追求手術速度,一味加快手術過

程,導致手術過程不夠細致,常常造成膽囊的醫源性損傷,導致

膽漏的發生。有些醫生未經系統的腹腔鏡操作培訓就進行腹腔鏡

手術,或是為了減小窗口則將切口開的很小,導致視野不清晰,

或難以精確的支配手上的動作,導致肝膽的損傷。膽囊三角解剖

不清時強行行膽囊切除術,或是當膽囊部位已經發生水腫、粘連

等解剖層次不清時,仍實施常規手術方式,導致肝膽的損傷。

手術過程中:進行膽管手術時未及時發現以及處理膽汁滲漏;

對于外傷導致的膽管斷裂未進行及時的結扎或結扎不牢固;膽道T

型引流管未放置正確導致未形成良好竇道等因素也是造成術后膽

漏發生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外科手術中膽部操作以及年老等可能是膽漏發生

的重要原因,但由于數據提取量較少,所以如果想要進一步分析

相關程度需要做深入探討研究。但是,提高醫生的手術技能、增

加醫生責任心、對醫生進行系統手術操作培訓,減少手術對肝膽

的損傷,仍然是減少膽漏發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

參考文獻

[1] 郭軍,張生斌,宋士鵬,等.35 例肝膽手術后膽漏的臨床分析

[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68):67-69.

篇6

關鍵詞:肝膽手術;膽漏;治療

肝膽手術是普通外科常見手術之一,但由于手術中涉及到患者膽道系統的顯露、切開、引流、縫合或吻合,從而術后容易引起膽汁的排出通道發生滲漏、狹窄或愈合不良而導致膽漏。膽漏是肝膽外科手術后較為常見但非常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處理的對策也不完全相同。臨床醫師應認真分析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癥狀進行有效治療,若治療不當常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楚甚至災難性的后果,從而引起醫療事故糾紛。由此可見,臨床上認真分析研究肝膽手術后膽漏的原因,總結其處理對策具有重要的醫學意義。近年來,本人從醫多年對肝膽外科手術后10例膽漏患者的資料進行膽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和處理,取得較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肝膽手術后膽漏患者為研究對象。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齡27~64歲,平均53歲。在臨床病例中8例患者都用腹腔引流管引出膽汁,其中包括2例女性患者。剩余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癥,膽管造影均發現造影劑外滲,且腹部的傷口或腹腔引流管發現有膽汁樣液體,并已時間持續1w以上,再次進行手術或腹腔穿刺發現膽汁。

1.2診斷標準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的診斷標準:①腹腔引流管術后連續3d有膽汁引出或單次引流膽汁量≥100ml/d。②未置腹腔引流者,術后出現腹膜刺激征,腹穿抽出膽汁。③膽管造影發現造影劑外滲,本組臨床患者均符合肝膽手術后膽漏的診斷標準。

1.3臨床表現 肝膽外科手術后膽漏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肝膽手術后出現局限性、彌漫性腹膜炎,異常膽汁從引流管或傷口處流出,結合腹穿、B超、CT檢查結果可以確診。本組膽漏發現的時間:術后3d之內9例,術后4~7d 2例,拔除T管后1例。

1.4分析原因 本次所選12例膽漏患者的發生原因主要為:2例肝外傷手術后發生膽漏,2例肝癌患者進行肝葉切除術后發生膽漏,5例患者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后發生膽漏,3例患者于膽囊切除術后發生膽漏。

1.5治療對策 12例膽漏患者先予以非手術治療,其中8例未拔除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仍使用引流管引流膽汁,禁食、同時給予營養支持、抗炎治療、預防感染;4例已經拔除引流管的患者在B超引導下重新穿刺并置管引流膽汁,初期采用負壓引流的方式,直至引流量明顯減少,再改為常壓引流。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引流的情況以及腹膜炎癥狀。其中3例拔除"T"管后發生膽漏,B超引導下重新穿刺并置管引流膽汁過程中腹膜炎癥狀加重,甚至出現黃疸,則進行手術治療。

2結果

12例患者中行非手術治療9例,其中8例進行常規引流,給予營養支持并預防感染,4w左右后痊愈;1例患者在B超引導下進行穿刺置管引流,5w內痊愈;3例患者行手術引流,5w內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并發癥。

3討論

肝膽外科手術中任何因素引起膽道損傷都可能導致膽漏的發生。膽漏始終受到臨床極大的重視,其原因在于若臨床醫生未能及時發現膽漏并給予及時處理則易導致嚴重感染,最終會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

本文最終分析結果表明:肝膽手術后發生膽漏的原因可以為如下幾種:手術中存在膽管損傷但未及時處理;膽管創面發生斷裂并未及時結扎或結扎不牢固發生滑脫;手術創面發生感染使膽管缺血而滲漏;"T"管放置不恰當,引起膽管梗阻進而導致膽管內壓增高;副膽管損傷等[2]。

治療方面,傳統治療有充分引流、營養支持、預防感染等。若原發病得到有效控制且無梗阻時,多數病例在3w內均能治愈。這一結論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證實。應重視不同的膽漏引流量,小量膽漏給予引流治療,但若膽漏流量較大,超過300 ml/d以上者,應注意是否有膽管主干道損傷,必要時進行二次手術給予修補或充分引流[3]。此外,治療時還應注意膽鹽、水電解質的平衡并對可能出現的代謝性酸中毒、消化不良等進行處理。

由于膽漏在肝膽手術中較為常見,必須不斷提高醫生對手術的認知與操作技能,對膽漏進行有效預防,其基本策略為及時、有效地進行充分引流以減少肝膽術后的膽漏。

參考文獻:

[1]馮小青.膽道手術后膽漏的原因分析和治療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3(15):89-90.

篇7

膽漏是肝膽外科術后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為0.51%-2.40%,如不及時妥善處理,將產生嚴重后果,甚至造成死亡[1]。現收集了我院肝膽外科自2005年10月一2011年10月共收治肝膽手術后膽漏的28例患者,進行了分析對其發病特點、發生機制、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8例患者均為本院肝膽外科自2005年10月一2011年10月收治的肝膽手術后膽漏的病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齡34~78歲,平均47.6歲;本組發現患者膽漏的具體時間術后2-4d11例,術后5-7d15例,拔除T管后2例.

1.2膽漏的原因

本組患者發生膽漏的原因:開腹膽囊切除術后3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后7例;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T管引流9例;肝外傷術后8例,肝癌行肝葉切除術后1例。

1.3臨床表現:

①手術后或T管拔除術后逐漸或突然出現腹痛、腹脹和膽汁性腹膜炎癥狀、伴畏寒、高熱、黃疸。②B超檢查顯示膈下或周圍有積液。③患者的傷口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過多的膽汁。④腹腔穿刺抽出膽汁樣液體。其中13例患者經腹腔引流管或瘺口泛影葡胺造影后確診。

1.4治療方法

明確診斷后要給予患者右側臥位或半臥位狀態,禁食,胃腸減壓,保持腹腔引流管通暢、抗感染、抑制消化酶分泌,營養支持及對癥治療[1-3]。全身癥狀輕微,腹腔引流通暢且引流量逐漸減少,膽總管通暢,B超或CT提示肝下積液不多的患者可采取非手術治療。特別是對于沒有腹腔引流的患者,則要在B超的引導下進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4,5]。

1.5治療結果

本組非手術治療25例:原有腹腔引流管且引流通暢者19例,拔T管后重新經T管瘺道置管引流者2例,在B超引導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者4例,再次手術者3例。手術治療組3例于術后14—18 d出院.平均住院16 d;非手術治療25例,住院時間8~26 d,平均13.5d,除1例肝癌患者行肝葉切除術帶管出院外,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

2形成膽漏的原因

引起膽漏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①膽道T管引流術后竇道形成缺陷。②膽管損傷術中沒有及時發現,導致膽管損傷。③嚴重肝外傷手術創面斷裂的膽管未予結扎或結扎不牢、松脫,等[6-8]。

3膽漏的處理

對于處理膽漏的問題上,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作出具體措施。從大致上來說,主要分為基本治療原則必須確診引流是否充分和通暢。傳統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是二次手術,通過二次手術的修復,幫助患者擺脫病痛。其次就是利用腹腔穿刺引流、控制感染和營養支持的方法進行治療[9]。

4 討論

膽漏是指膽汁或含有膽汁的液體通過非正常途徑流出。是肝膽外科術后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肝膽術后引起膽漏的主要原因是:①膽道術后拔除T管時竇道形成缺陷發生膽漏[2]。T管竇道是由異物刺激引起的一種增生性組織修復過程,術后14 d拔管不會形成膽漏,但多種因素可造成竇道形成缺陷或破裂。主要為:全身性因素.如患者體質差,合并低蛋白血癥、貧血、肝硬化、糖尿病、高齡、長期應用激素等及免疫功能缺陷都會影響T管竇道的形成。醫源性造成的局部因素,如膽總管血供障礙、術中解剖過度、T管過粗過硬等。②術中沒有及時發現膽管損傷。造成膽管損傷的原因除顯露、麻醉不滿意、解剖變異和病理因素外,術者操作的不規范和思想麻痹也是重要原因[6]。③嚴重肝外傷手術時,創面斷裂的膽管未予結扎或結扎不牢、松脫導致膽漏。有學者報道其發生率可達13%[3]。主要原因是[4]:嚴重肝破裂傷時常合并有多臟器損傷,術中偏重于快速有效的止血,而忽略了膽管損傷的存在;對于深在的裂傷,往往只作單純縫合,從而遺漏較大膽管未予結扎。

膽漏的預防措施概括起來不外乎術前充分準備、術中仔細操作、術后完善處理三個環節。①增強術者的責任心,主觀上高度重視,術前應熟悉膽道解剖,注意膽道變異,對手術的困難程度應有充分的認識,小心操作,盡量減少醫源性膽管損傷;②術前仔細檢查,并根據需要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時適當采取其他綜合支持治療。③在行膽囊切除時應盡量保留漿膜以便能縫合膽囊床。遇到術中出血時,可用紗布壓迫,盡量少用鉗夾,以免損傷膽管,對解剖不清者,可常規腹腔引流以利于觀察。④手術完成后創面留置合適的引流管并保持引流通暢,同時對營養不良的患者要加強補充營養,以促進創面愈合。

總之,術者在術前熟悉肝膽的正常解剖關系及解剖變異,并掌握肝膽術能正規模式,手術時機的選擇、適宜的切口,術后并發癥預測,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是預防術后膽瘺的關鍵。術后進行嚴密的觀察,選擇正確有效的措施是治療術后膽瘺,避免造成嚴重后果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李鐘峰,林建生.膽囊切除術后膽漏的原因與預防[J].長治醫學院學報, 2006,20(2):112—113.

[2]劉昌闊,吳志鵬,孫禮俠.拔T管后膽漏、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6,31(5):562.

[3]張學功,李洪波,李志宏.肝膽手術后膽漏的原因及預防[J].齊魯醫學雜志,2005,20(3):236.

[4]洪勇,胡虞乾,廖文勝.肝外傷術中膽漏lO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16):3906.

[5]樊嘉,王曉頡.肝切除術后膽漏的處理[J].肝膽外科雜志,2006,14 (4):243.

[6]石建平,朱勤.醫源性膽管損傷的體會(附23例報告)[J].海南醫 學,2008,19(7):42.

[7]李波。朱百鵬,粱震.肝膽外科手術后10例膽漏的原因及預防[J]. 安徽醫藥,2010,31(10):55.

篇8

【關鍵詞】護理干預;風險管理;肝膽外科;不良事件;住院時間

護理工作貫穿于醫院工作的始終,是醫院醫療質量的造成部分,當前隨著人們對醫療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對于護理工作的需求也開始發生變化,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優化護理管理工作內容,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1]。就肝膽外科護理工作而言,護理工作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風險,只有做好潛在風險預防工作,才能降低甚至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2]。有報道指出,肝膽外科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價值突出,最大程度上降低護理工作風險,保證患者生活質量[3]。基于此,本文選擇我院120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其隨機進行護理分組,總結護風險管理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肝膽外科收治的手術治療患者120例,包括膽囊結石、膽管結石、膽管癌等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患者及家屬知情且同意參加研究。實驗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52.50±5.50)歲。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53.25±3.50)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實驗組接受護理風險管理。首先,建立管理小組。從科室抽出經驗豐富的護士長、護理人員、責任護士組成風險管理小組,并對組內成員進行風險知識培訓,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均明確風險管理的實施目的,并結合患者情況、既往工作經驗制定干預方案。其次,護理風險分析。就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記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具體工作不足之處,分析不同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潛在風險,不斷優化護理干預方案。再次,護理監督。醫院組間肝膽外科護理工作考核小組,小組人員不定對科室護理工作人員進行風險知識考核工作,為科室人員安排風險護理知識培訓以及法律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以及工作責任意識。創建和諧護患關系。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建立溝通關系,根據患者具體病癥向其及家屬講解疾病治療知識、注意事項,并在了解患者心理負擔的基礎上,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設,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最后,風險標示管理。護理工作人員要做好患者病房通風、消毒工作,并在易滑、摔倒處張貼警示預防標識。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給藥錯誤、患者跌倒/墜床、管理脫落)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問卷調查,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4]。

2結果

2.1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護理期間,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低于對照組的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1.5820,P=0.0006)。見表1.

2.2住院時間

實驗組住院時間為(7.80±2.55)天,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4.50±3.50)天。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t=11.9845,P=0.0000)。

2.3護理滿意度

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滿意度為96.7%,高于對照組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0863,P=0.0044)。見表2.

3討論

外科手術中不可控因素相對較多,增加了患者的手術風險以及圍術期護理工作風險。護理風險管理是綜合既往工作經驗、患者病情情況、臨床表現等多方面的基礎上所制定的涵蓋護理工作風險分析、評估以及計劃制定的對策,力求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將護理風險控制到最低[5]。結合本文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7%、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住院時間為(7.80±2.55)天;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5%、住院時間為(14.50±3.50)天。結果充分說明,通過護理風險管理的實施可以有效控制護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符合患者臨床護理所需,具有推行價值。

參考文獻

[1]黃瑋.護理風險管理在肝膽外科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5,(6):503-505.

[2]于倩.護理風險管理在肝膽外科手術患者中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20):21-23,47.

[3]王若梅,黎艷芳,黃碧萍,等.護理風險管理教育在肝膽外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11):161-162.

[4]謝麗.探究肝膽外科護理的風險管理[J].醫學信息,2015,(9):190-191.

篇9

六盤水第二人民醫院 貴州省六枝特區 553400

【摘 要】目的:探討全程護理在肝膽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2 年1 月~ 2013 年12 月在我院肝膽外科接受治療的80 例患者,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全程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經護理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患者滿意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5%,患者滿意率為72.5%。經比較,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和患者滿意率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結論:針對肝膽外科患者,采取全程護理措施,臨床收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全程護理;肝膽外科;應用效果

肝膽外科是臨床上的重要科室,所收治患者類型多樣,且病情復雜,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慢性胰腺炎、慢性膽管炎膽囊炎、肝硬化和肝癌等[1]。我科針對肝膽外科患者,采用全程護理模式,發現臨床收效顯著,現將相關經驗和觀察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 年1 月~ 2013 年12 月在我院肝膽外科接受治療的8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這80 例患者平均分成兩組。觀察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齡范圍為25 ~ 68 歲,平均年齡為(43.2±4.1)歲,病程為3 個月~ 6 年,平均為(3.7±2.5)年。其中急性闌尾炎10 例,急性膽囊炎15 例,急性膽結石12 例,腹部外傷3 例。在這40 例患者中,小學文化程度8 例,初中文化程度12 例,高中文化程度5 例,大專及以上15 例。對照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齡范圍為27 ~ 70 歲,平均年齡為(44.8±5.2)歲,病程為3 個月~ 5 年,平均為(3.5±2.9)年。其中急性闌尾炎10 例,急性膽囊炎17 例,急性膽結石9 例,腹部外傷4 例。小學文化程度6 例,初中文化程度15 例,高中文化程度6 例,大專及以上13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因此可以進行比較。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接受全程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臨床效果[2]。

1.3 評價標準

對臨床療效加以評價,包括治愈、有效和無效等3 個標準。治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經檢查后機體功能和相關指標均正常,并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經檢查后機體功能和相關指標明顯好轉,但正常工作和生活仍會略受些影響。無效是指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未發生變化,經檢查后機體功能和相關指標未獲得改善,甚至加重,仍然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計算總有效率,并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

1.4 全程護理

患者入院后,護士應首先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盡快熟悉治療環境和醫院要求。針對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血壓、心率、呼吸頻率、凝血時間和重要臟器功能等,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告知醫生。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并鼓勵患者配合醫生治療。叮囑患者術前應禁飲食,并做好皮膚準備和腸道準備。手術完成后,針對尚未蘇醒的患者,護理人員讓患者保持平臥位,并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觀察是否存在舌后墜及呼吸阻塞等情況,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待患者蘇醒后,根據患者情況,合理搭配飲食,做好口腔護理工作,并協助患者翻身,預防褥瘡發生。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行T 檢驗, 并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取X2 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臨床效果

經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如表1 所示,觀察組治愈18 例,有效19 例,無效3 例,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治愈11 例,有效20 例,無效9 例,總有效率為77.5%。經比較,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 患者滿意度

兩組患者滿意度如表2 所示, 觀察組非常滿意20 例,滿意18 例,不滿意2例,滿意率為95.0%,對照組非常滿意12例,滿意17 例,不滿意11 例,滿意率為72.5%。經比較,兩組患者滿意率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進步和醫療手段的更新,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預期。我科針對肝膽外科患者,采取全程護理措施,臨床收效顯著,總有效率和患者滿意率均遠高于常規治療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R612.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073-02

目前在肝膽外科的手術中,最長見的是手術后的病人放置引流管這對手術有很重要的意義,它對于保證手術效果,防止膽管狹窄、梗阻等并發癥的發生尤為重要.放置合適的引流管可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甚至避免再次手術,術后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是肝膽外科病人能否順利康復出院的重要因素[1]。我科2011年1月-2011年7月共護理肝膽手術后病人98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1年1月-2011年7月共護理肝膽手術帶引流管病人98例。年齡18-79歲,其中男60例,女38例。其中單純放置腹腔管者40例,同時放置腹腔管和T管者58例。

2 引流管的護理

2.1腹腔引流管:①手術回來后的病人接引流管應妥善固定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引起感染。②及時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氣味及量。手術前期正常色澤為淡紅色,后期為黃色,清亮液,每日0-100ML,若每小時大于50ML呈紅色,引流管用手接觸有溫熱感則為異常,或顏色混濁均為異常,應立即告訴醫生及時處理。如引流量突然減少,病人感到腹脹,伴發熱,應及時檢查引流管有無堵塞或脫落。③要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折疊。在病人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將床頭抬高以利于引流。④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評估疼痛原因和性質,引流口疼痛是引流管過緊壓迫或引流液刺激所致。引流后其他部位疼痛,可能繼發感染或遷移膿腫所致。劇烈腹痛突然減輕,應懷疑膿腔或臟器破裂,即使報告醫生。⑤更換引流袋嚴格執行無菌操。一般情況下,引流管在引流停止后24小時拔除,通常是在術后2-3天可拔除腹腔引流管。

2.2 T管:①T管一般置于膽總管下段,由戳口穿出后縫于腹壁。妥善固定,保持通暢,防止扭曲,受壓,折疊。引流袋的位置在活動時應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平臥時不能高于腋中線,防止膽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②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每日更換引流袋。③觀察記錄膽汁的量、色、質及有無沉淀物。膽汁正常為金黃色或墨綠色,清亮而無雜質,術后初期,由于膽道炎癥、水腫、膽汁分泌功能低下,每天引流量維持在150-200ml左右,隨著炎癥的消退,膽汁分泌功能逐漸恢復,引流量也隨之增加,可達300-600ml,至膽道下端梗阻消失時,膽汁流入腸道部分增多,而排出體外部分減少[2]。若引流量仍然較多,說明膽道遠端仍有梗阻,長時間大量喪失膽汁特別是老年、健康狀態較差的病員,可致食欲不振,全身無力或出現低血糖,及其它酸堿平衡失調、電解質紊亂。若膽汁突然減少或無膽汁引出時,應疑視“T”型管脫位、阻塞。也可用鹽水500ml加慶大霉毒16單位,經“T”管逆行沖洗,沖洗時避免暴力抽吸及立即行“T”造影。“T”型引流管引流膽汁的顏色根據膽道炎癥和消退由棕黃色轉為金黃色,隨著炎癥的消退,膽汁變為澄清,沉渣減少。有時膽汁引流量很大,甚至超過1200ml,可適當抬高“T”型管末端。如果由“T”型管引出新鮮血液較多,大多數是由于“T”型管壓迫膽總管壁,使血管破裂所致,可給止血藥,用加有腎上腺素的冰生理鹽水沖洗膽道。并嚴密觀察。術后1~2天膽汁顯混濁的淡黃色,以后逐漸加深,清亮顯黃色。若呈褐色,混濁,則可能有出血,感染應報告醫生。術后10-14天,患者無腹痛,黃疸等,可先夾管行膽道造影了解膽道下段是否通暢,若通暢考慮拔管,拔管前在餐前飯后各夾管1小時,觀察有無飽脹,腹痛,發熱,黃疸等出現,1-2日后拔管,T管拔除后局部傷口以凡士林紗布堵塞,24-48小時會自行封閉,觀察傷口滲出情況,體溫變化,皮膚鞏膜黃染,嘔吐,腹痛等情況。如造影發現結石殘留,則需要保留T管6周以上,患者需要帶管出院,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和示范T管的護理直到掌握為止并強調帶管者要避免提舉重物或過度活動,防止T管脫出。拔管后定時復查不適隨診。

3 并發癥護理

3.1 引流管脫出:

為防止引流管脫落,T管接無菌引流袋后,即檢查引流管在體外固定情況,一般引流管上有縫皮縫線結扎固定,另在皮膚上加用膠布固定,將引流袋掛于不影響翻身的位置,一般掛在床旁中央床欄處。交代患者陪護,當患者翻身或活動時一定要先拎引流袋再行活動,并且引流袋應低于引流管口處。對肥胖患者,因術后腹壁脂肪迅速消耗使腹壁皮膚松弛,取坐位或站立時皮膚呈布袋狀懸垂,引流管處的皮膚隨之明顯下降抽動,易發生引流管脫出。這類患者要充分利用膠帶的作用,隨時調整膠帶松緊度,避免引流管脫落。全麻術后未清醒患者應適當加以約束,以防自行拔管。

3.2 引流管阻塞:

引流管在術后可能被膽液,血凝塊和壞死的組織堵塞,應經常擠壓引流管或用稀釋的抗生素溶液沖洗疏通。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抽吸,應嚴格無菌操作,膽管有出血者,可用1:1000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沖洗膽管壁,切忌用凝血酶等促進凝血塊形成的藥物,確定凝血塊堵塞,沖洗后引流不佳者,可觀察一段時間,有些血凝塊可自行脫落。長時間置管者應注意檢查和定期沖洗,沖洗液和壓力不宜過大。

4 討論

所以肝膽外科手術后放置引流管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引流和支撐的作用,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所以我們在護理工作中應做好手術前后病人的心理護理及解釋工作,鼓勵病人以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療。在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觀察引流液的性狀,引流管周圍皮膚變化,并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做好基礎護理,防止各種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王淑英.引流管的護理.外科護理學,2006,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