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效應范文

時間:2023-04-11 08:27: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效應,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效應

篇1

關鍵詞:重金屬;生態環境效應;毒理效應

化學上常把密度大于4g/cm3或5g/cm3的金屬稱為重金屬。從環境污染方面所說:重金屬是指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金屬。

重金屬具有潛在危害性,重金屬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食物、飲水、呼吸、皮膚接觸等)進入人體。重金屬不僅不能被降解,反而能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或入體內富集。

一、重金屬元素對動物及人體健康的影響

根據元素在生物體內的生理學作用的不同,必需元素存在于正常的組織中,直接影響生物功能,并且參與代謝過度,在各物種中有一定的的濃度范圍,如果缺乏這種元素,將會引起生理或結構變態,重新引入這種元素之后,上述變態可以消除。

金屬對人和動物的在生理或結構上影響,例如,鐵是組成血紅素所必需的,少了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鋅為構成多種蛋白質所必需,缺鋅會引起生長停滯和貧血;錳可能參與許多酶促反應;鉻是胰島素參加糖和脂肪代謝的必需元素,也是維持正常的膽固醇代謝和糖代謝所必需的;鈷是維生素B12的組成部分,缺鈷會形成大細胞性貧血;鉬是催化嘌呤轉化為尿酸的酶的個組成部分。

人體內必需微量元素過多也會致病,一般在體內積聚過多是由于遺傳性運輸機制失靈所致;如血色病就是遺傳性鐵平衡失調,以致患者一生中緩慢地積累鐵;威爾遜氏病是銅積累于肝和腦中的結果差。

所謂有害元素是指那些存在于生物體內時,會阻礙生物機體的正常代謝過程和影響生理功能的元素,如鈹、鎘、汞、錫、銻、碲(非金屬)、鉛等。這些元素對人體代謝不是必需的,其中一些有毒,而且能使人縮短壽命,這些有毒物質我們常稱之為外環境污染物,可通過口腔、呼吸道及其他途徑進入人體面使人遭到危害。

二、重金屬對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活動的正面和負面意義

植物、微生物經常遇到各種不良環境(如重金屬等),嚴重抑制了農作物的生長。植物經過長期的進化及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抵御不良環境變化的機制。但是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長發育還是會受到重金屬對其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一)重金屬對植物的影響

許多重金屬都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當環境中重金屬數量超過某一臨界值時,就會對植物產生一定的毒害作用,輕則植物體內的代謝過程發生紊亂,生長發育受到抑制,重則導致植物死亡。重金屬對植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響植物激素、碳水化合物等的形成等生化過程影響。

1、重金屬對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影響

重金屬抑制植物種子萌發其原因是抑制了淀粉酶、蛋白酶活性, 抑制了種子內儲藏淀粉和蛋白質的分解,從而影響種子萌發所需的物質和能量,致使種子萌發受到抑制。揚州大學的朱紅霞研究表明,小麥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對重金屬脅迫的敏感性較高[1]。

2、金屬對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許多重金屬都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對植物生長發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當重金屬濃度超過了植物的效應濃度時反而對植物造成傷害,引起植物體內代謝過程發生紊亂,生長發育受到抑制,重金屬濃度繼續增加到致死濃度時就會導致植物開始出現死亡。

微量元素鉻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缺乏鉻元素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發育,但體內積累過量又會引起毒害作用,無分蘗(水稻),葉鞘灰綠色,細胞組織開始潰爛,生長受嚴重影響。楊居榮等報道[2],鎘污染還可使植物體內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并且有的實驗得出結論.高濃度鎘可使水稻幼苗可溶性糖降低,但在低濃度重金屬污染下卻能使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

3、重金屬對植物的細胞膜透性的影響

植物細胞膜系統是植物細胞和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和信息傳遞的界面和屏障, 是細胞進行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植物遭受到重金屬脅迫時, 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 細胞膜上的不飽和脂肪酸會被這些自由基攻擊,使細胞膜通透性增加, 重金屬更易進入細胞內對植物造成嚴重傷害。 王煥校等研究表明, 水生植物葉組織外滲液的電導度和鉀離子濃度與水中的Cd 濃度呈非常顯著的正相關, 說明 Cd 對植物細胞膜有嚴重的破壞作用, 造成質膜的選擇透性減弱, 結構破壞, 功能喪失[3]。

(二)重金屬對其他微生物的影響

重金屬不僅對植物有影響,對藻類的毒性較大,大量研究證實,重金屬對藻類在生化-細胞-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各水平上均產生深遠影響。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一些重金屬減少了CO2的攝入和O2的釋放。光合色素、類胡蘿卜素對重金屬也有反應,主要反應重金屬對藻類種群豐度和群落多樣性的干擾。對生長和發育的影響,重金屬對藻類代謝分子水平的影響,最終導致其生長的減慢和發育的遲緩,導致生長速率不同程度的改變,最終改變了群落結構。此外,重金屬也從基因水平上影響了藻類 [4]。

研究發現重金屬污染明顯影響了微生物群落結構。據李勇等研究在重金屬Pb、Cd復合在高中低濃度下都抑制土壤微生物生長,減少微生物數量[5]。Huaiying[6]的研究表明,重金屬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對底物的利用水平,重金屬污染區凋落樹葉的分解速度慢于對照區。

三、重金屬對其他生源要素和有機質等循環的協同作用

眾所周知,SO42-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酸沉降不僅使湖泊水體pH降低,而且還伴隨著SO42-輸入湖泊沉積物的過程。H+和其他重金屬陽離子產生競爭吸附,使重金屬以離子形式存在。另一方面,沉積物中硫酸鹽濃度的增加可能有利于沉積物中甲基汞的形成,沉積物中甲基汞的生產者是硫酸鹽還原細菌,沉積物中硫酸鹽濃度的增加有利于沉積物中甲基汞的形成,甲基汞的形成應當存在一個有利的最佳硫酸鹽濃度范圍,當高于這一濃度范圍時,硫酸鹽還原所產生的S2-會與Hg2+形成惰性汞,從而抑制甲基汞的形成[7]。

有機質、鐵錳氧化物及硫化物是沉積物重金屬的主要結合態,但在厭氧沉積物中,活性硫則在調控和分配重金屬方面占據絕對優勢。酸性可揮發性硫化物是許多二價金屬離子,Cu、Pb、Zn、Cd、Ni、As及Co等在厭氧環境中的主要結合相。硝化作用是氮循環的重要反應之一,土壤中有機氮素的礦化作用、固氮作用、硝化及反硝化作用均受重金屬污染的影響。Brookes[8]研究施用污泥土壤中的固氮菌的固氮作用,發現在很低的重金屬濃度下固氮強度下降了50%,另外還研究室內條件下的固氮作用影響,表明固氮作用與重金屬濃度呈顯著負相關,且低濃度重金屬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固氮量是高濃度污染土壤的l0倍。低濃度重金屬對潮土中潛在硝化速率無影響或輕微促進作用,而在高濃度下有顯著抑制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紅霞.重金屬及其復合污染對小麥生長發育影響機理研究[D].揚州大學, 2004.

[2]Yang JR(楊居榮),He JX(賀建新) ,Jing WR (蔣婉茹).Effect of Cd pollution on the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plant Agro-Environ Protection[J]農業環境保護,1995,l4(5).

[3]王煥校.污染生態學[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 68.

[4]熊麗,吳振斌.藻類生態毒理學研究進展[J].上海環境科學:增刊,2000,(19).

[5]李勇,黃占斌,王文萍,等.重金屬鉛鎘對玉米生長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9,28(11).

[6]Huaiying Yao, Jianming Xu. Substract utilization pattern, biomass and activ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 sequence of heavy metal-polluted paddy soil [J]. Geoderma,2003,115:139-148

[7]Glimour C C, Henry E A.Mercury methylation in aquatic systems affected by acid deposition [J ]. Environ. Pollut., 1991 ,71(2-4) : 131~169

篇2

針對語文教學“耗時多、成效低”的現狀,多年來,我實踐生態語文教學,回歸本位,關注學生,遵循規律,全面提升教學的綜合效應。

一、回歸學科本位,教學本真質樸

自然萬物都有其成長的規律,生態學的主要觀點之一是:道法自然。語文教學如果只在教學方法技巧上徘徊,就永遠走不到高層境界。語文教學之“道”在于對語文教學之“根”的守望——把握語文課程特點,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當下有些語文課“粉飾”過多,模糊了語文學科的本色。我的教學主張是:回歸本位,刪繁就簡,本真質樸。用語文的方式自然地教語文,注重積累、實踐和思考,語文課上有學生多樣的讀(朗讀、誦讀、默讀、品讀等)、安靜的思(圈、點、批、注)、適度的練(說、寫、背、議),在大量的言語實踐中體會、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我獲得全國一等獎的課例《賣火柴的小女孩》,通過學習,學生不僅對童話故事有了深刻的理解,還能對安徒生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賞析,并模仿運用。山東教育出版社總編陶繼新當場點評“這節課,幾乎是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中使我們領略其中的悲劇之美的”。

二、敬畏生命,尊重個體體驗

生態學強調生命與關聯。課堂上首先關注學生的生命樣態,特別珍視每一個生命體的“體驗”。一是親近母語、喜歡讀書的情感體驗。學生不喜歡讀書是語文教學的失職。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方法和習慣,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尊重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例如,回答問題苛求學生只能說一個詞,且只有這個詞能得到老師肯定,只能說一句話,且只有這句話是老師需要的,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的正常閱讀和理解。學生的體驗各不相同,表達方式也應豐富多樣。語文課上少一些應試的非正常的要求和束縛,學生才能較為常態地進行自主閱讀,養成隨時閱讀的習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二是充盈生活體驗。生活體驗來自原生態的生活,來自課內外閱讀,來自有意創設的情境。我研究體驗作文,開發出五類寫作素材:生活體驗型、情感體驗型、主題活動體驗型、想象體驗型、角色體驗型。真切的體驗讓學生靈感迸發,為情造文,一吐為快,借習作抒發“興之所至、直抒胸臆”的真情實感,展現“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真我個性。

三、關系和諧,謀求綜合效應

篇3

關鍵詞:綠肥;生態學效應;作物產量;土壤;微生物

綠肥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和多樣性,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1-2]。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加上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和農民用地、養地意識的弱化,綠肥種植面積呈逐漸下降的趨勢[3]。2015年,農業部提出了至2020年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也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而種植和利用綠肥恰好是一項減量施用化肥和保護農田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為此,本文基于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了種植及翻壓綠肥產生的多方面的生態學效應,分析與總結綠肥對土壤性質、土壤養分、土壤微生物的影響,以及對于提升農作物產量的作用,以期為進一步發展綠肥生產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1種植及翻壓綠肥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種植及翻壓綠肥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高菊生等[4]采用定位試驗研究了長期雙季稻綠肥輪作體系下水稻產量的變化趨勢,結果表明,與冬閑對照相比,雙季稻與綠肥輪作顯著提高了水稻產量,其中紫云英、油菜和黑麥草處理的水稻年平均產量較冬閑對照分別提高27.2%、20.5%、18.1%。李繼明等[5]通過26年長期定位試驗得出,綠肥配合化肥施用,長期效果較好,可以達到提高養分利用效率、減少化肥用量、增加和穩定水稻產量的目的。其中,26年水稻平均產量以紫云英+豬糞處理最高,比對照增產64.47%。楊濱娟等[6]以冬閑連作為對照,通過連續8年的定位試驗研究了冬種綠肥翻壓還田的效果,結果表明,不同品種的綠肥對水稻產量提升的效果存在差異,紫云英、油菜、黑麥草處理分別增產水稻0.48%、7.31%、5.76%。郭云周等[7]研究表明,種植并翻壓綠肥光葉紫花苕鮮草,可減少化肥用量,有效提高烤煙產量和產值,提高上中等烤煙產量。綜合以上的研究成果,種植及翻壓綠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產量,綠肥與無機肥配施效果優于單施化肥,并可顯著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2種植及翻壓綠肥對土壤理化性質和養分的影響

綠肥對土壤理化性質和養分的影響過程相對復雜,且不同品種的綠肥其影響程度各異。李紅燕等[8]研究表明,相比較于休閑處理,麥后播種長武懷豆并翻壓2年后,0~20cm土壤有機質、總氮、礦質氮、速效磷及速效鉀含量分別提高了12.4%、22.2%、95.9%、28.6%和11.2%;翻壓油菜后,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鉀、有機質等含量顯著提高。潘福霞等[9]研究了旱地翻壓箭筈豌豆、苕子和山黧豆3種綠肥對土壤肥力特性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箭筈豌豆可以有效提升土壤有機碳、無機氮、速效鉀和速效磷含量,山黧豆處理的土壤pH值變化幅度最大。王璐等[10]研究表明,紫云英和稻草還田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性。此外,杜威等[11]開展田間定位試驗,分別設置了3種豆科綠肥(綠豆、大豆和長武懷豆)和4個施氮水平,連續6年種植并翻壓綠肥后,分析土壤中養分含量,結果表明,與對照(休閑)處理相比,長期種植并翻壓豆科綠肥能顯著提高土壤有機碳、全氮和堿解氮等養分指標含量,3種養分分別提高了4.47%~15.35%、5.21%~6.25%、11.00%~14.35%,且均以懷豆處理的提升效果最佳。總體而言,綠肥翻壓還田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的形成,可以增加生物固氮量,提升磷、鉀等養分,還可以增加地面覆被,達到水土保持效果[12]。

3種植及翻壓綠肥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區域內豐富的微生物種群和數量顯示著土壤生態系統健康、平衡,適宜作物生長[12]。楊曾平等[13]研究了雙季稻種植區長期冬種綠肥下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與土壤質量的關系,結果表明,與冬季休閑處理相比,長期冬種綠肥翻壓處理的微生物種群數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都有所提高,其中以長期冬種紫云英翻壓處理效果最為明顯,表明長期冬種綠肥翻壓能明顯地改善水稻土的微生物特性與酶活性。此外,佀國涵等[14]研究表明,種植豆科綠肥并翻壓還田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隨著翻壓綠肥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也隨之增加。翻壓綠肥30t/hm2連續進行3年后,土壤細菌、真菌和放線菌數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碳含量提高了35.4%~49.0%,比對照提高了43.0%~63.3%。這與楊曾平等[1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種植及翻壓綠肥不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作為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措施。

4結語

綠肥作為一種養分全面的優質生物肥源,不僅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增加作物產量、培肥地力的作用和效果,而且對提升土壤微生物數量和活性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而言,由于在各種耕作制度下存在著大量季節性閑置耕地,并且不同區域有著多樣的氣候環境和種植制度,適宜間作、輪作、混作等多種種植方式,發展綠肥具有很大的潛力。然而,由于近年來我國種植結構的變化和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再加上化肥的大量使用,種植及翻壓綠肥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導致部分地區冬季空閑面積越來越大。因此,后續有必要針對冬季綠肥推廣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調研,以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另一方面,從已有的研究來看,同種綠肥在不同的土壤環境中所產生的生態學效應并不相同,而不同的綠肥在相同的土壤環境中所產生的生態學效應也不盡相同。因此,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應當重點從綠肥的營養成分和養分釋放規律、綠肥對土壤理化性質和養分的影響機理、土壤微生物對種植及翻壓綠肥的響應機制等方面開展深入和系統的研究,篩選出可用于改良不同類型土壤的高效綠肥作物,以發揮種植及翻壓綠肥的最佳生態學效應。

參考文獻

[1]賴杭桂,高玲,張如蓮,等.24種熱帶禾本科植物的綠肥價值分析與評價[J].熱帶作物學報,2011,32(8):1411-1417.

[2]楊濱娟,黃國勤.稻田冬種綠肥生態環境效應的研究進展[J].生態科學,2016,35(5):214-219.

[3]李忠義,唐紅琴,何鐵光,等.綠肥作物紫云英研究進展[J].熱帶農業科學,2016,36(11):27-32.

[4]高菊生,曹衛東,李冬初,等.長期雙季稻綠肥輪作對水稻產量及稻田土壤有機質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1,31(16):4542-4548.

[5]李繼明,黃慶海,袁天佑,等.長期施用綠肥對紅壤稻田水稻產量和土壤養分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1,17(3):563-570.

[6]楊濱娟,黃國勤,王超,等.稻田冬種綠肥對水稻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21(10):1209-1216.

[7]郭云周,尹小懷,王勁松.翻壓等量綠肥和化肥減量對紅壤旱地烤煙產量產值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25(6):811-816.

[8]李紅燕,胡鐵成,曹群虎,等.旱地不同綠肥品種和種植方式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6,22(5):1310-1318.

[9]潘福霞,魯劍巍,劉威,等.不同種類綠肥翻壓對土壤肥力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1,17(6):1359-1364.

[10]王璐,吳建富,潘曉華,等.紫云英和稻草還田免耕拋栽對水稻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0):299-303.

[11]杜威,王紫泉,和文祥,等.豆科綠肥對渭北旱塬土壤養分及生態化學計量學特征影響[J].土壤學報,2017,54(4):999-1008.

[12]劉國順,羅貞寶,王巖,等.綠肥翻壓對煙田土壤理化性狀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6,20(1):95-98.

[13]楊曾平,高菊生,鄭圣先,等.長期冬種綠肥對紅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響[J].土壤,2011,43(4):576-583.

篇4

關鍵詞:果園;種草;生態效應

果園種草也叫果園生草,是生態果園建設的主流模式,是近年來我國發展較快的一種農林復合系統,主要是為了解決果園種植中出現的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下降等土壤退化問題,它是以果樹生產為中心,借助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及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將果樹生產視為一個開放型生產系統及若干相互聯系的微系統,其栽培措施不僅針對果樹生產本身,還需考慮果園的草本、動物和土壤微生物等各個功能類群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果園生態系統內的光、溫、水、氣、養分及生物資源,保護系統組成成分的多樣性和系統結構的穩定性、改善系統環境,創造合理的生態經濟框架,形成多級多層次提效增值結構,建立一個投入少、效能高、控制環境污染和地力退化的可持續發展果園生產體系,達到生產出高營養、無污染、安全性強的無公害綠色果品的目的。

1 果園種草的重要意義

目前,果園種草在世界各地已作為果園常規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成為生態果園建設的主流模式。果園種草,一是可有效防止或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活性,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使果樹生長發育的立地環境得到改善。二是能提高土壤的吸附性、吸收性和緩沖性,草腐爛后新產生的腐殖質與黏土結合形成有機無機“團聚體”,增加吸附能力。三是果園種草可種養結合,種地、用地、養地相結合,形成立體生態,產生綜合效益。選擇果園種草的草種時,草的高度要適中,一般宜選低矮、生物量大、覆蓋率高的草種;草的根系應以須根為主,在土壤中分布不深;沒有與果樹共有的病害,并能棲宿果樹害蟲的天敵更好;地面覆蓋的時間長而且旺盛生長期短,這樣可以減少草與果樹爭奪水分和養分的時間;耐陰耐踐踏。果園種草多選擇白三葉,中幼果樹園種紫花苜蓿。它們都屬豆科,根瘤菌有固定氮能力,能肥地力,多年生、匍匐生長。

2 果園種草生態效應分析

2.1 果園種草對溫度的影響

果園種草對果園環境的溫度影響顯著,合理種植牧草可以調節土壤溫度,使土壤吸熱防熱減慢,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分解也能放出部分熱量,從而促進果樹的發育,但在不同季節其影響不同。例如在紅壤丘陵區柑桔園套種牧草的研究結果表明,2~4月土溫略低于清耕對照,草被的覆蓋作用減緩了桔園土溫的回升,但生草能較大幅度地降低夏季、秋季高溫季節土溫及樹冠空氣溫度,緩解極端高溫對柑桔發育的影響。在寒冷季節,生草可提高冠下氣溫0.2~0.5℃ 、提高地表溫度2~3℃、提高根際土溫1~2℃ :在炎熱季節,生草可降低氣溫0.5~0.8℃ 、降低葉溫0.4~1.7℃、降低根際土溫 2.5℃ ,可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吸收。

2.2 果園種草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果園種草對果園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肥力具有良好作用。多數研究表明,傳統的清耕法導致果園土壤板結、氧擴散減少、結構破壞、理化性狀變差。而果園種草可明顯改善土壤物理性狀,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總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陳恩海等對紅壤生態果園套種圓明草的研究指出,果園種草使0~20cm土層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74%。在紅壤幼齡龍眼同種植格拉姆柱花草、苜蓿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平均含量,其中格拉姆柱花草播區增幅可達6.2%。

2.3 果園種草對水土保持的影響

果園種草有利于減少水土流失。在龍眼、蘋果、梨、桔等果園種草的研究表明,果園種草具有涵養水分的能力,能緩解降雨的直接侵蝕、減少地表徑流、防止沖刷,可提高水分沉降和滲透速率、減少土壤蒸發、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牧草覆蓋可顯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滲水性和持水能力。Merwin等研究認為,試驗4年后牧草覆蓋的土壤持水量明顯高于清耕土壤,土壤孔隙量在全部處理中基本相同,而微細土壤孑L隙量則高于清耕對照,且清耕土壤地表易形成結層,不利于自然降雨的人滲。據高上聯報道,1年生雪柑園套種柱花草后,種草地的地表徑流比地減少95%,年侵蝕量減少85.7%。翁伯琦等和黃毅斌等對福建紅壤山地丘陵區果園種草的研究也表明,在山地果園中合理套種牧草,不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小生態環境,有利于果樹生長,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對我國南亞熱帶坡耕地不同種植方式的研究發現,坡地種植甘薯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可明顯減少地表徑流和土壤侵蝕量,使土壤酸性降低,而有機物和無機物流失也最少:其次為龍眼、花生、裸地。該研究建議在雨季大力推廣坡地甘薯種植和在果樹幼齡期間種套作旱地作物、西瓜、大豆、甘薯、牧草等。與裸地和稀疏草地相比,柑桔園和茶園因耕作合理、徑流系數小、土壤侵蝕量少、水土保持效益最明顯。

3 結語

果園種草是一種優良的果園地面管理措施,由于國內外有關果園種草的研究在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不同,如果樹類型、果園土壤、環境條件以及試驗條件等各有差異,導致不同的研究者所得到的研究結果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果園種草生產實踐中,應根據具體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以及果樹種類,選擇合適的牧草和綠肥作物。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水電工程;生態效應;評價;研究

調查顯示:我國水資源的分布情況成不規則不均勻的分布狀態,廣袤的西北、西南地區依舊是我國缺水的重災區。但任然有一大片的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的水資源是非常的豐富的。這就為我國的水電工程的建設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水是屬于可以再生的清潔能源,它不止可以再生,還可以用來發電。水利資源發電的過程是一次性能源直接轉換為電的一個物理的變化過程。并且它在轉換的過程中不會消耗任何自然資源、也不會污染任何江河、更不會排除有毒有害的氣體污染人類的生存環境。

1我國水電工程的生態影響

據人類統計的數據表明:世界上有二十四各國家如巴西、挪威等國內的百分之九十的電力都是靠水來發動和制造的,還約有五十五個國家的國內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電力是由水力來發動的;我國的水電機裝置的發電量占了全國各種發電方式的總產值的百分之二十,年發電量占了百分之十四點八。依照這樣的比例到2020年,我國在水電裝機上至少會達到兩億KW之上,到那個時候水電的開發和使用程度將會上升到電力總產值的百分之三十八到百分之四十五之間。雖然我們都知道水發電的過程是一個物理變化的過程,這之間不會出現水污染、環境污染、大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但是水電工程卻可以在微觀上改變生態系統原本所適應的環境。水電工程在水的生態環境上的反應可以是多重而且又復雜的。這不是單純的水轉電這一物理過程形成的,而是在水轉電的過程中因為設計施工的問題,對該地域的地表的環境、河流水文的改變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大型水電工程在設計施工上會對其周圍的環境造成短期的污染影響,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會破壞地表上的植被,從而降低該地區的植物覆蓋面積,引起水土流失的情況的發生。這是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施工完成后的運水的過程里還會造成河流的水文的變化,改變水的循環流向,造成河道或湖上的淤泥的堆積,從而引起水溫變化,改變河邊岸上的植物的生長狀況。水里的生物也會因為河水的生態環境的微妙改變而受到影響從而發生變化。

2我國水電工程生態效應的研究意義

目前全世界有大概三千六百座水力發電站在日夜的提供著這個地球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力系統。全世界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水流流域被人為的建立起了水電站來進行發電的運作。在我們國家,長江、黃河等主要國家級的河流流域被分成了許許多多的階梯水庫進行著需水的功能。真因為如此,再加上許多河流流域的管理部門和專職人員,缺乏對蓄水大壩缺乏有效的管理引起了許多河流的斷流還有被污染的現象。這種情況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國水電工程生態效應的發展,也嚴重的影響了蓄水河域河流生態系統的功能還有結構,因此研究我國水電生態環境效應是非常的有必要的。研究我國水電工程的生態效應不止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觀的客觀需要,也是整個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協調共存的基本趨勢和客觀要求。構建水電工程生態效應的和諧健康的發展應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的心愿。目前我國正處在一個社會變革快速發展的時期。水電工程項目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發展還是非常快速的。如何兼顧水電工程在發展中與生態效應的保障,是目前我們國家在水電問題上要解決的首要任務。在滿足全國的水電效益的同時,我們還要關注水電的生態效應,防止在建設中不合適的開采,和過度的開發。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水電工程項目開展時對生態效應維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和妥善處理水電開發項目中遇到的各種生態環境問題,一切以保護環境效益為目的和基礎的前提下來發展我國水電事業。本文就是基于以上的觀點來嘗試建立一套合理的水電工程的生態效應的評價體系,從而對當前我國的水電工程項目的發展提供科學的指導方法,具有理論和技術的雙重指導含義。我們通過對水電工程的生態效應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水電工程產生的生態效應的具體特點,就可以把握和調控在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時時發生問題的應急措施。我們可以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水電生態效應的評價模式,來直觀的體現和量化生態效應的發生對人類社會的具體影響。從這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和研究可以使我們的政府還有人們能夠更好的了解水電工程的全貌,改變社會和公眾對水電建設的現在的錯誤的認知。比較各水電工程生態效應評價方法的優點與缺點,加入人工神經和智能網絡的評價方法。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水電項目工程在認為因素下所存在的缺陷,是整個水電工程生態效應評價研究的科學保障和基礎前提。

3我過水電工程生態效應的評價模式與方法

水電工程生態效應的評價是一個層次比較多,指標也比較多的綜合評價的一個過程。我們除了要建立起一整套能全方位的反應出生態環境效益的標準體系之外,還應該選擇不同的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目前為止我國在水電生態效應的評價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模糊綜合評判法。模糊綜合評價法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專家L.A.ZADEH研究發現的。它是以模糊數學為運算基礎,結合了模糊關聯的原理將一些概念不清晰、邊界不明確的不穩定因素固定下來,定量化的去展開評價。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優點是能很好的解決因被評價事物不確定的因素,所得到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的數字計算結果單一的缺憾,它包涵的信息結果比較豐富。缺點是評價的過程容易帶入人的主觀性思想,從而影響結果數據的公正性。二是topsis評價法。這種評價辦法是在1981年首次被提出來的。它適用于多目標決策的分析和應用上。Topsis的優點是就算被研究的對象只有少量的樣本資料,或者被研究的對象有大樣本的系統,topsis都能在對其的評價上做出空間和時間上的直觀評價。它的缺點是運用topsis方法得出的對生態效應的評價會因為評判對象的環境及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就會導致結果不是唯一的。這個方法的評價還有可能造成信息被重復的評價。三是主成分分析方法。它最早是在1901年提出來的。這個方法是利用降維思想,把多指標的研究對象轉化成綜合指標的多元統計。將被統計對象適當的轉換成數學上的量的變化。主成分析法的優點是他能消除統計階段指標的相互影響,使結果的信息變的更加的明確。它還可以避免一些主觀因素對客觀數據的影響,使結果更具有精確性。主成分析法的缺點在于對被考察對象的綜合評價時容易出現統計指標上的錯誤,使不同樣本的集合發生變化,還會因為指標之間非線性的關系導致評價結果有偏差。

4結論

水電工程項目的開展和開發是人類在大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的社會活動。隨著全球國家對保護環境的呼吁,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的出臺,人們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上,人們充分的認識到了開發與治理同時的進行。保護環境、盡人類最大的力量去維護生態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平衡與可持續發展是水電工程生態效應評價系統出臺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侯銳.水電工程生態效應評價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6.

[2]侯銳,陳靜.國內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效應評價研究進展[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6(04)∶214-215.

[3]常本春,耿雷華,劉翠善,張鵬,徐澎波.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效應評價指標體系[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6(06)∶11-15.

篇6

論文摘要:綠地系統規劃對城市生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近些年來一些綠地系統規劃的概念以及一些實踐作一些簡單介紹,闡述綠地系統規劃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

隨著近年來沙塵暴、沙漠化等現象的日益嚴重,人們認識到城市綠化的生態效益,城市綠地作為“城市之肺”,越來越受到城市規劃的關注。對有限的綠地在生態類型、斑塊群落結構、空間格局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計,而不再僅僅是綠地的美學效應了。

1 綠地生態效應的幾個概念

1.1 手指狀規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以彼得-布萊茨的羅夫為首的一批規劃師提出了大哥本哈根區域規劃建議,就是著名的手指狀規劃。手指狀規劃所包含的不僅僅是一個整體城市,而是若干個不連貫的小城鎮。他們緊靠快速火車鐵路線,猶如穿在線上的珍珠。未來的城市集中在五根伸出的手指上,而現有的城市則就是掌心。選擇此種方案在生態效應方面的體現就是有可能從手指縫隙中保存楔形綠地。

若城市地處內陸,其對外交通向四面八方放射,就可能產生星狀反吸引模式。若從長遠來看,其夾角遲早要被填充,終于形成傳統的大城市。西蒙特在《地域環境》一書中提出解決辦法:限制個走廊進入市中心區,使它們與外圍環線相接,在郊區道路焦點上建立新的城市次中心。市區由居住走廊構成發展軸,以快速有軌電車與市中心聯系;二次中心則由鐵路與交通干線溝通,可視為地區性發展軸。

如果能夠堅強立法,嚴格控制一開始指狀規劃師后的楔狀綠地不被開發,那么綠化在城市中的生態效應就會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城市邊界總是在不斷的擴大,預留的楔狀綠地總是被不斷的侵吞。

1.2 輸氧系數

在常年盛行風的作用下,位于各方向上的城市保護綠地對城市的輸氧作用不同,可稱之為輸氧系數,規劃實踐中有兩種比較明顯的情況。第一種,在城市規劃的范圍內,位于城市輸氧系數大的方位,如果綠地的產氧量大,應將強管理和適時進行植物的更新換代,以保證充足持續的氧氣供給量;如果綠地的產氧量小,應通過改善植物的種植結構,增加種類和綠地面積,以增加產氧量。第二種,在城市規劃的范圍內,位于城市輸氧系數小的方位,如果綠地的產氧量大,在保證其生長發育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疏通城市的輸氧走廊;如果綠地的產氧量小,除了要改善植物的種植結構、增加種類和綠地面積外,還應著重限制在此方位上各類城市用地的建設和對綠地的侵蝕。應當把產氧量多的綠地置于輸氧系數大的方位,把產氧量小的綠地置于輸氧系數小的方位。

輸氧系數的計算公式:Si=Fi*Ui

式中:Fi為i方向的風向頻率(%);Ui 為i方向的平均風速(m/s)Si表示來自i方向的污染程度。

1.3 綠道

綠道(Greenway)是指不同寬度的綠色廊道構成的網絡。根據功能,主要可分為三類:生態綠道,休閑綠道和歷史遺產廊道。綠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歷史本來存在,如河流、山谷構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蔭道,運河廊道當然也包括在內。廊道連接各生境島嶼對野生生物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態學家提出建立景觀廊道線狀聯系,可以將孤立的生境斑塊連接起來,提供物種、群落和生態過程的連續性。

1.4 綠帶(GREENBERG)概念

隨著人們認識綠帶在大倫敦規劃中限定城市發展輪廓的作用。綠帶概念作為控制城市發展和為城市提供生態綠地的作用,被廣泛的應用到大城市的規劃中。比較典型的有華盛頓景觀規劃和政策框架。

2 生態規劃概念的實踐

2.1 波斯頓驕傲的“藍寶石項鏈”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將公園、林蔭道與查爾斯河谷以及沼澤、荒地聯系起來,規劃了至今成為波斯頓驕傲的“藍寶石項鏈”。在 1883年,景觀設計師克里夫蘭得(Cleveland)為美國明尼蘇達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規劃,當時明尼阿波利斯還是一個小鎮,克里夫蘭得讓市長和決策者在郊區購買大面積的土地,用以建立一個公園系統。在土地還遠未被開發時,就非常廉價地買到了大塊土地。這一行動是為50~ 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規劃的。如今100多年過去了,城市已經擴大了幾倍,但這些廉價購得的土地卻成為城市中寶貴的綠地系統。這樣一個綠地系統的形成,不光是要一個好的概念,同時需要城市決策者提前50-100年進行投資。在同時代,當堪薩斯和克里夫蘭都還是小鎮時,就用便宜的地價在其郊外購置大量土地,結合區域的河流水系規劃建設并一直保護了一個綠地系統。這一當時尚在郊區的綠地系統而今已成為城市的一個有機部分了,成為居民身心再生的場所。由此可見,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規劃的既定邊界。需要從戰略高度規劃城市發展所賴以持續的生態基礎設施。 轉貼于

2.2 廣州的總體規劃

廣州的總體規劃中提出城市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根據生態優先的原則,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提出了一個“巨型綠心”規劃方案,以營造生態和諧的“綠色廣州”。

這一規劃由綠心、綠核、綠廊三部分組成。綠心即都會生態核心區,包括海珠果樹保護區、小谷圍生態公園、東南部生態農業保護區等面積達180平方公里的地區;綠核指地區生態調控區,包括陳家林風景名勝區、芳村花卉博覽區、大夫山森林公園、蓮花山風景名勝區、白云山風景名勝區、香江野生動物園等;綠廊指生態聯系廊道,包括珠江及其支流沿岸綠帶、組團綠化隔離帶、道路綠化帶等。

方案以巨型綠心為生態核心,以珠江、白云山為生態主廊道,以珠江支流、城市組團間綠化分隔帶為生態次廊道(綠廊),以主要風景名勝區為地區生態調區(綠核),形成開放式生態網絡結構。

廣州市的概念規劃也提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特征為基礎,構筑“區域生態環廊”、建立“三縱四橫”的“生態廊道”,建構多層次、多功能、立體化、網絡式的生態結構體系。建設“三縱四橫”生態廊道: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城市無限制蔓延,提高和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同時維持生態系統良好的結構,以保證其功能的正常發揮,規劃在廣州市域形成三縱四橫的七條生態主廊道,構成廣州市域生態格局。另外,在“區域生態環廊”和“三縱四橫”基礎上,打通匯集到珠江、沙灣水道、市橋水道等密布城鄉地區的河網水系形成網狀的“藍道”系統,加之城市基礎設施廊道、防護林帶、公園等線狀和點塊狀的生態綠地,共同構成了多層次、多功能的復合型網絡式生態廊道體系,形成了“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的山水城一體化城鄉生態格局。

3 結語

通過對國內外生態綠地效應的了解,可以強化我們在城市規劃中對生態綠地規劃的重視,規劃師、建筑師要有前瞻性眼光。

參考文獻

[1]《城市綠的生態環境分析》.曾洪立.《城市規劃匯刊》 1999年2月.

篇7

[摘 要]土地整理;生態環境;改善

中圖分類號:S75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4-0181-01

前言:文章探討了土地整理對于生態環境的效應;文中通過兩方面進行探討,一方面是正面影響,另一方面是負面影響;正面影響主要是在土地整理過程中,其中對于土壤、水環境等環境要素的改善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對于生態系統的平衡起到促進作用;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土地整理過程中,人類活動頻繁贊成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情況下會使生態系統自動修復功能得到制約,使生態系統失衡。

1 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我國堅持人類與環境共同發展的原則。環境保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土地整理的生態環境效應具有雙重性,其影響分為兩個方面:(1)其負面影響為: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對土地進行整理,造成環境破壞嚴重。但是生態環境系統具有良好的修復功能,在其破壞后經過調解改善生態環境。調解程度需要時間的積累,長時間保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就會加速其修復的速度。但是,在生態環境調節期間出現人類繼續破壞,超出生態環境修復限度后,就會嚴重損害生態環境,使其不能正常調節,其改善必須通過人為改造進行完善。生態環境的破壞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就會導致生態系統破損,嚴重影響生態平衡。(2)其正面影響:土地整理能夠使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及優化。在土地整理中,對于地質、土壤、植物、作物、水系統等生態環境進行改善,改變土地的空間結構。在土地利用中,經過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中,一些對土壤起到有害作用的農藥的應用,嚴重破壞了土地的土壤質量、地下水環境、植被等;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對于土地整理,能夠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過土地整理設計中,對于綠化土地的設計、生態環境保護的設計以及對于景觀的設計,能夠有效的改善自然環境,減少環境破壞;從而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造福于人類。

1.1 土地整理對土壤的影響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會對土壤的剖面結構與各種理化性質產生重要影響。指出在日本農地整理過程中,對稻田表層和堤防斜坡土壤的壓實是為了降低滲透性,堤防斜坡底下土壤的滲透性低于堤防斜坡頂上,經過整理的稻田發生的侵蝕事件的數量比沒有經過整理的要少。土地整理將會對土壤的各種理化性質及相關生態過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改變土壤結構和土壤質地,影響土壤肥力,造成土壤污染和加劇土壤退化。土地整理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改變了整理區土地資源的原始狀態,可能造成土壤、改變土壤養分循環,引起表土層土壤微生物數量及土壤酶活性的改變,還可能會引起土壤面蝕和風蝕等問題。通過建立土地整理的“壓力―狀態―影響―響應(PSIR)”模型探討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認為合理的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壤環境,提高土地質量和利用效率,土地整理活動中不合理的土地平整會對土壤環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1.2 土地整理對水環境的影響

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和農田水利工程會對水環境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土地整理不僅可以改善道路系統,還可以改善水資源管理系統及景觀和自然條件。土地整理的措施可能會影響某些水文過程,即滲透、深滲透或表面徑流,還可能會影響地面徑流生產過程,在大型河流集水區,農地整理對洪水的特點有重要影響。溪流是農村景觀的重要構成部分,溪流的生態系統對于保護水生生物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集約化農業生產,土地整理過程中經常部分或全部占用了溪流,從而影響了溪流兩側的植被和河床的生態系統。土地整理會改變水文結構,影響區域水資源配置,影響水環境的質量。農田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對水文環境產生影響,如水庫修建后會改變河流下游河道的流量過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棄土棄渣,容易加劇區域水土流失,或者導致棄渣在水體中淤積。

1.3 土地整理對植被的影響

土地整理過程中的一系列工程、生物措施會對地表的植被數量、質量產生影響。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改善生產條件為唯一目標的土地整理可能對生態環境有負面影響。在部分土地整理規劃設計中,生態用地的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整理區的植被覆蓋率和覆蓋程度,導致植被數量減少,植被單一化,植被多樣性降低,病蟲害發生的頻度與強度將會增加,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存空間日趨減少。

1.4 土地整理對生物資源的影響

土地整理工程的實施不可避免會對生物資源產生影響,規劃設計中生態用地的減少,必然會減少生物的生存空間,為改善土地質量、促進作物生長而大量使用化學藥品會影響野生生物的生存。土地利用類型結構和布局重新分布,原有的生物棲息地、繁殖地發生改變,生態環境結構簡單化或比以前更復雜,生物的生存環境和繁殖環境受到極大影響,對生物多樣性存在潛在的影響。在土地整理工程中,水泥鋪設的溝渠使整理區域中孤立的斑塊棲息地數量成倍增加,而生物生境的破壞和孤立的斑塊棲息地數量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農田物種的擴散,使群體趨向不穩定,導致生物多樣性的降低。

1.5 土地整理對小氣候的影響

土地整理活動是一個地形地貌重建的過程,其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蓋、水文結構、土壤結構等受到影響,這些環境要素的變化可能會引起局部小氣候的變化。土地整理中生態用地較少,可能會導致地表,大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增加,大氣環境質量下降,反之生態用地的增加,如土地整理工程中的農田防護林建設,能夠降低風速,涵養水分,凈化空氣,改善農田小氣候。基于地塊聚集的土地整理可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更大及更規整的單元中,地塊的聚集能夠減少耕作的時間和燃料,從而影響溫室氣體的排放。土地整理項目的研究發現,完善的防護林建設將使項目區林網控制率達到90%以上,風速降低20%~50%,大大減少了風害。

2 土地整理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如何客觀評價這種生態效應,是一個難點問題,也是一個熱點問題。當前,有學者通過土地整理后整理區的景觀結構、景觀功能的評價分析了土地整理的生態環境影響。利用景觀生態評價方法研究了土地整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表明:從整體景觀尺度上,土地整理后景觀變得更規則、結構更簡單,但景觀多樣性下降;從景觀類型尺度上,土地整理改變了耕地、坑塘、農村居民點、道路及溝渠等景觀類型的特性,降低了坑塘等景觀的生態作用。運用GIS和景觀指數,對土地整理后的景觀生態效應進行了評價,發現土地利用斑塊呈現出數量較少、面積較大、大小變異不顯著的特點,表明土地整理在減輕景觀破碎化的同時也降低了景觀多樣性。

總結

經過對土地整理給生態環境帶來的效益分析出,土地整理的生態環境效益尤為重要。但是目前,土地整理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及應用,制約著土地整理,阻礙生態環境的改善。因此,必須增強土地整理是生態環境意識,確保在土地整理過程中促進生態環境效應的良好發揮。增強土地改善的技術水平,引進先進技術,將土地整理的生態環境效應做到優良化作用,促進我國生態系統平衡。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產業轉移;生態環境;國際直接投資

基金項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青年人才項目,湖北省承接產業轉移中的生態環境成本研究,編號:Q20143007。

“新常態”后我國經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發展方式面臨著挑戰,區域經濟格局和模式將被重構。面對“新常態”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機遇,湖北省若要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奪得先機,就必須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中找到平衡、實現突破。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隨著世界產業升級和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其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和速度也逐漸加快。在產業轉移給湖北省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發展中的矛盾,如資源、能源的消耗與環境污染的加劇就是其中之一。

一、湖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現狀與問題

2004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構想,加之東部沿海地區的加工貿易受全球經濟波動的嚴重沖擊,產業轉移從東南沿海至中西部地區的趨勢逐漸加大。就湖北省而言,其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存在著天然的自身優勢,如東西南北貫通的地理位置、便利的長江航道、充裕的勞動力資源、豐富的農產品和能提供智力支持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云集。湖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中表現出如下特點。

1、資本引入增長迅速

國際直接投資(以下簡稱FDI)的數量,可以視為衡量某一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來自國外的產業轉移多表現為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FDI方式,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外合作企業均是產業轉移的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近年來湖北省在吸引FDI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世界500強和全國100強企業在湖北省紛紛落戶,外資引入增長迅速。以2014年為例,全年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就有301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達79.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1%,而外資企業一直也是對外貿易的絕對主力。2014年,湖北省對外貿易發展也相對蓬勃,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30.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出口266.46億美元,增長16.7%;進口164.18億美元,增長21.2%。

2、外資引入的行業分布不平衡

從湖北省吸引FDI的產業分布來看,從2001年到2014年間,FDI主要投入到第二產業中的制造業,最高峰時2007年已達到當年吸引FDI總量的75%,而其他行業的外資分布則相對較少(見表1)。在第二產業中,雖然FDI注入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有所增加,但傳統制造業的發展仍勢頭迅猛,2014年工業和建筑業的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量達7.4%。這種外資在產業和行業上分布不均衡以及過于集中的現狀,將不利于湖北省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另外,從生態環境視角來看,制造業對環境造成的負效應遠大于第三產業,2009年,湖北省第二產業碳排放量為4289.4萬噸,約是第三產業的4倍,更是第一產業的將近20倍,主要因為第二產業多是能耗大、污染排放量大的行業。由此可見,FDI的引入從行業分布角度而言并未給生態改善帶來積極的作用。

3、區域間競爭壓力大

湖北省是地處我國中部地區的內陸省份,從地理位置來看遠不及東南沿海省市優越。近年來中部崛起的戰略興起、全球產業轉移等機遇加速了湖北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步伐。而中部地區的其他省份,特別是湖南、安徽、江西與湖北有著較為相似的工業基礎以及產業結構特點,在承接產業轉移中也存在競爭的態勢。湖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如何能將自身的優勢擴大,增強產業轉入的吸引力是一個問題。如果從生態視角來尋找突破,勢必會成為湖北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亮點之一。湖北省應對轉入行業進行嚴格的環境把控,設立準入門檻,大力鼓勵第三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進入,充分調動和使用自身的科研優勢與人才資源,在產業轉入的同時兼顧環境水準和產業規格的優化及提升。

二、承接產業轉移中的生態逆效應核算

通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湖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對環境造成了負效應,而目前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究竟付出了多少生態成本,生態環境的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如何,對此,本文將通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即C-D生產函數來進行測算。

C-D函數的一般形式是:

Y(GDP)=AK?茁L1-?茁

在上式中,GDP是因變量,本文將采用湖北省歷年的GDP值來表示;K代表資本量,由于本文的研究對象是產業轉移,所以將采用湖北省歷年的實際利用外資額來表示資本量;L代表勞動,將采用湖北省第二或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口數來表示;A為規模參數,其數額由除資本和勞動之外的其他因素決定,對于這一外生變量,國內外經濟學家長期以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測算,最終較為一致地認定是其包含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技術進步與環境變化。為了更好地分析第二和第三產業之間的差異,將分別測算兩大產業的數值。

首先計算第二產業情況,這里的K值為當年第二產業吸引FDI量,L值為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為了便于對C-D生產函數進行數量測算,需要對函數形式進行變形。具體如下:

對公式兩邊分別取對數,得到:

lnGDP=lnA+?茁lnK+(1-?茁)lnL

調整后得到:

lnGDP-lnL=lnA+?茁(lnK-lnL)

由此可將lnGDP-lnL視為因變量,將lnK-lnL視為自變量,利用Eviews 8.0工具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得到如下結果:

lnGDP-lnL=-0.57+0.84(lnK-lnL)

lnGDP=lne-0.57+0.84lnK+0.16lnL

GDP=e-0.57K0.84L0.16=0.566K0.84L0.16 (1)

此方程式包含了常數項,即考慮了技術進步和環境變化對GDP的影響。如果認為技術進步與環境變化對GDP影響是既定的,則可以利用無常數項公式進行回歸計算,然而回歸結果指標R2=-1.96,方程并不成立,這說明技術進步和環境變化的外生變量對資源使用效率的影響較大,不可忽視。

同理計算第三產業情況,在此直接給出結果如下:

GDP=e-0.21K0.98L0.02=0.811K0.98L0.02 (2)

同樣,無常數項計算中由于R2為負值,方程不成立。

由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不論是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當引入的FDI量和勞動數量同時增長某一個百分點時,技術進步和環境變化對GDP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對于第二產業,資本貢獻率為84%,勞動貢獻率為16%,技術進步和環境變化則使全要素生產率水平大幅降低,資本與勞動增長和經濟總量增長之比為56.6%;第三產業的資本貢獻率較高,為98%,勞動貢獻率為2%,技術進步和環境變化同樣會使全要素生產率降低,但降低幅度小于第二產業,約為19%。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技術進步與環境因素作為外生變量影響了要素生產率,技術進步本是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正效應,而環境惡化則作用相反,所以可以理解為,若外生變量值小于1,則環境負效應較大,拉低了要素貢獻率,而上述計算結果正是如此,說明湖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時,環境惡化因素對引進FDI的資本使用效率和勞動效率均起到了逆向作用。

其次,作為外生變量的技術進步與環境因素對第二產業影響更大,換句話說,如果考慮技術和環境因素,要素使用對GDP的貢獻率將有所下降,第二產業下降幅度高于第三產業,這也說明,第三產業對環境的影響力小即要素生產率受技術和環境影響較小。

最后,湖北省引進FDI對第三產業的影響很大,而勞動力的增長對第二產業的影響更大,所以,引進FDI與產業轉移有利于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而第三產業多為環境友好型的服務類行業,所以,引進FDI、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改善是有利的。

三、湖北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對策

1、把握方向來調整產業轉移的行業結構

湖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以第二產業為承接主力,根據前文分析來看,目前第二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資本貢獻率低于第三產業,技術和環境因素對GDP的逆向作用突出。所以,湖北省在承接產業轉移時應對產業進行歸類梳理與選擇性引進,重點引入高新技術型、低能耗、排污量少的第二產業,加大力度引進附加值高、智力要素密集、環境友好型的第三產業。從發展的整體趨勢來看,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湖北省應進一步加快服務和模式創新,通過服務業和工業的深度融合,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湖北要立足自身的優勢,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另外,還要通過第三產業中的金融創新,使金融更好地輔助實體,通過“互聯網+”對服務業的模式再造,提升經濟效率,激發全新需求。

2、突出重點來發揮技術進步作用

技術進步是拉動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之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影響資源使用效率的外生變量中,技術和環境的作用正好相反。從計算結果來看,環境的負效應卻遠大于技術的正效應,使得實際GDP大打折扣。所以,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要加強高新技術引進,并充分發揮技術的“溢出效應”。同時,對已經承接的企業,特別是制造業,要加強其技術的更新和升級換代。另外,湖北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科教資源和優勢,2014年湖北共申請發明專利22536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855項,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應充分地將本土科教相關資源與之結合,彌補資本不足的短板,加大技術開發力度和科技投入,將人才技術更好地轉換為生產力,加快湖北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帶動行業整體升級,擴大轉移紅利。

3、抓住機遇來打造生態環境高地

近年來,國家陸續推出了“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發展戰略,湖北精準對接了國家區域發展計劃,實施了支點戰略、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等戰略。未來湖北在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舞臺。良好的發展機遇既是經濟崛起的契機,也是轉型發展的節點。湖北省應結合自身實際,在承接產業轉移和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制定具有一定規格和可操作性的準入機制,通過切實可行的環境標準及制度,規范和約束承接產業的規格,讓市場和法制在制度約束下充分體現并發揮作用,從而實現企業的環境成本內部化,走新型發展道路,徹底改變和跳出傳統粗放型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安虎森、徐楊:協調與可持續發展下的區際產業轉移[J].山東經濟,2011(9).

[2] 常靜、趙凌云: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環境效應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5(18).

[3] 劉宇:外商直接投資出口貿易效應的區域比較及啟示[J].理論月刊,2010(10).

篇9

關鍵詞:土地整理;生態環境;影響

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campaign i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will influence factor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his paper wil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mpact factor for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after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ype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after the change of 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which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engineering of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the soil quality, farmland microclimate and influenc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land for traffic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land use type of simplifi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be influenced.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中圖分類號: 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據相關資料統計,自2000~2010年10年以來,我國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已經累計補充耕地約526萬,根據國土資源部所制定公布的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到2015年全國將通過土地整理補充耕地約800萬,可以說現階段我國的土地整理工程尚處于現代意義上土地整理的初級階段。

一、土地整理的生態環境影響因素

1、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的特性

土地整理項目工程就是指在項目區所開展以平整土地、修建農田水利設施以及田間道路為主的建設工程工程,土地整理以工程項目通常以工程的方式開展,例如對于耕地的整理主要進行的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水利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開挖、土石方運輸、土石方回填和平整土地等,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必然會打破土地整理區域內的土地資源的原位狀態 必然會對該區域內的生態環境要素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對于土地的平整工程會改變整理區域中的微地貌,而農田水工程則會影響整理區域中鹽類和水分的分布和遷移,因此土地整理工程的規模、性質、管理水平等特性必然會成為區域生態環境影響的因素之一。

2、土地景觀格局的變化

土地景觀是由廓道、斑塊以及基質所組成的一系列生態過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鑲嵌體,而土地整理工程也就是人為促使原來土地景觀格局發生變化的過程,譬如在耕地的整理中會對田塊形狀、田塊面積進行一定改造,同時可能會對溝渠和道路等進行重新布設,而田塊通常被認為是景觀空間格局中的斑塊,道路和溝渠可以被認為是景觀格局中的廊道,因此在土地整理前后,景觀格局的變化也應是區域生態環境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土地利用類型結構的變化

土地整理工程的基本目標之一就是優化土地利用方式,因此在土地整理過程中必須對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類型進行必要的調控,從而導致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類型發生重大的變化,而土地利用規模、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分布布局的變化則又會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二、土地整理的生態環境效應分析

1、農田排灌工程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分析

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統一般能夠帶走土壤中多余的鹽分,可以使土壤的物理性質得到改善,使土壤中的鹽漬化得到緩解,因此,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容易受到侵蝕,而且土壤排水系統還減少了水飽和土壤的面積,限制了排水洼地的范圍,可以減輕內澇的危險,但是排水工程對土壤也會有很多不良影響,具體表現為:若排水系統排水強度過高 則會使河道洪峰提前出現、地表徑流加快,這樣以來就增加了泛濫的危險,另外,由于水的側壓和靜水壓力補償作用,會使排水系統干渠兩側的地下水位被抬高,反而引起兩側土壤返鹽現象。

2、土地平整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由于土地平整工程的工程量較大,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往往會使用一些大型機械如鏟平機、推土機和刮平機等,正是由于大型機械的使用和機械化的挖填過程,有可能會破壞表土熟化層,造成土壤板結,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已經進行了平整的土地中,從挖方地塊到填方地塊,土壤中速效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以及土壤有機質含量都有明顯的減少,而且在土地平整過程中,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對土地進行整理后,其土壤性狀也會有較明顯的差異。

3、交通用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交通用地增加,必然會引起噪聲和廢氣污染的增加,廢氣會降低空氣的清新度,而由此產生的噪聲則降低了局域環境的靜謐度,同時交通通道作為廊道的作用也為物種的入侵提供了可趁之機,有可能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破壞生物生存環境,而且還會引起表土層的放線菌、細菌和真菌數量的減少。

4、土地格局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在土地的整理工程中應盡量使田塊形狀規則、整齊,以便于機械耕作和規模經營,一般應將不規則的地塊整理成為規整的長方形,而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使農田集中和連片,以便于管理與機械化操作,因此,在對土地進行整理后,可以使田塊的連片程度提高、土地規模擴大以及降低田塊的破碎度,而田塊破碎化則表現為田塊的數量增加而總體面積減少,田塊形狀趨于不規則,在土地整理后,由于田塊規模得到擴大,零散的田塊得到歸并,因此田塊的破碎度就會降低。

三、結束語

從生態學的意義來看,土地整理工程是一個打破原有生態環境系統,再重建新系統的過程。由于土地整理工程還需要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尤其是對水田、道路、樹林等板塊進行綜合整治,在整理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會對土地整理區域和背景區域的水環境、水資源、植被、土壤、大氣、微生物等環境要素及其其他生態過程產生諸多有利或有害,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因此,在土地整理中,相關人員應明確辨別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同時還要預測各生態環境影響因素對區域生態環境影響的程度和性質,并對工程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評估和預測,這樣才能使土地整理工程真正地成為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時土地整理的理論研究工作也可以為土地整理決策提供必要技術支持,為完善國家的土地整理技術規程和制定相關政策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慶媛.土地整理目標的區域配置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5

篇10

關鍵詞:硒元素;生態地球化學;植物;松嫩平原

中圖分類號:P618.7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所攝入的Se主要直接或間接的來源于植物。當動物和人類長期食用含Se量低的植物或其食物時,就會造成Se營養不良,而導致多種疾患。相反,若長期食用Se含量過高的食物則會造成Se中毒。因此,研究和評價作物中Se的含量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區概況

黑龍江省松嫩平原處于大興安嶺山脈和小興安嶺山脈之間,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兩大水系沖積作用形成的近南北向平原。本次研究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2°20′—128°00′,北緯44°40′—48°00′,行政區劃分別隸屬于哈爾濱市、大慶市、齊齊哈爾市、綏化市管轄。松嫩平原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也是黑龍江省經濟較發達、工業和農牧業生產相對集中的地區。

2研究區不同植物Se生態地球化學效應評價

本次研究在松嫩平原采集了水稻、玉米、大豆、牧草、葵花籽、蘆葦6種植物或作物部分共496件樣品,表1列出了這些樣品中Se元素含量水平。根據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研究區作物總體上Se含量較低,玉米、水稻等作物籽實沒有一件超標樣品。根據GB/T22499-2008《富硒稻谷》標準,以作物籽實中Se0.04為富硒農產品,研究區有11件水稻籽實樣品和10件玉米籽實樣品中硒含量達到富硒農產品要求(圖1和圖2)。

圖1水稻籽實樣品Se含量

圖2玉米籽實樣品Se含量

表1 松嫩平原不同作物部分Se含量水平

注:單位為mg/kg。

3富硒區植物籽實Se生態地球化學效應評價

在松嫩平原綏化—望奎以及甘南、富裕等富硒土壤區采集了玉米、水稻和大豆等大宗農作物籽實,玉米、水稻和大豆中硒元素的含量變化參數特征見表2。大豆中硒元素的平均含量較高,其變化系數也最大,反映大豆對土壤中硒元素的利用程度較高,同時也反映松嫩平原不同產區所生產的大豆中硒含量水平差異較大。玉米中硒平均含量最低,反映玉米對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程度較差。

按《富硒稻谷》(GB/T22499-2008)標準對富硒區農作物富硒水平及其生態效應進行評價,其結果見表3。富硒區產出的玉米的富硒率為24.46%,而玉米中硒不足和潛在不足所占比例為75.54%;富硒區產出的水稻的富硒率為50%,水稻中硒不足和潛在不足所占比例為50%;富硒區產出的大豆的富硒率為86.89%,大豆中硒不足和潛在不足所占比例為13.11%。

表2 不同農作物中硒元素含量變化參數統計

注:單位為mg/kg。

表3 不同農作物不同硒含量段富硒率對比表

注:單位為%。

4人體Se的健康風險評價

人體Se含量在14-21mg,人體所需的Se有90%來自食物,所以人體每天Se攝入量直接受食物含Se量的影響,間接取決于環境中水、土壤的Se含量以及人們的飲食習慣。

由于地區和環境的差異性,每人每天攝入的食物品種及數量不同,Se的攝入量和吸收量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1976 年的國際Se討論會提出Se日推薦量為60μg/日。中國醫科院推薦最低需要量為30-50μg、最適攝入量為42~232μg。

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人體對Se的需求發生很大變化。一般而言我國成人對Se的最低需要量(預防克山病發生的界線)是17μg/日,安全膳食最低需要量為22μg/日,Se的中毒量界限(指甲變形)為800μg/日。

(1)飲用水Se評價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規定飲用水Se含量需小于0.01mg/L。松嫩平原獲取的28個飲用水樣品Se含量在1.0ng/L至3.7μg/L之間,中位數53ng/L。假設研究區人均日飲水量為2L,該區人均飲水Se攝入量平均約0.10μg/天,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Se日攝入量為26-55μg/天,可見,飲用水不能成為人體Se攝入的主要來源。

(2)食品Se攝入評價

在研究區采集了27個居民飲食混合樣,測試了居民飲食樣中Se等元素含量,并按照調查所得居民日飲食總量數據,計算了研究區居民Se飲食日攝入量(圖3)。從中可以看出,不同個體由于生活環境、飲食結構、飲食量等差異,其Se攝入量差異非常大,最低值僅1.8μg/日,最高值在36μg/日。但總體上,研究區居民Se攝入量處于極低水平,按照安全膳食最低需要量22μg/日計算,27個樣品中只有2個樣品符合要求,因此,研究區93%的居民Se攝入水平處于安全線以下(表4)。

圖3 松嫩平原各地人體日飲食Se攝入量

表4成人飲食日攝入Se量及生態含義

(3)人發Se水平

為了確定松嫩平原人體中Se含量水平,采集了28個人發樣品,分析其中Se等元素含量(圖4)。根據譚見安(1987)劃定的人發Se含量與健康關系標準,28個樣品中6個樣品顯示Se缺乏狀態,9個存在亞缺乏的邊緣水平,13個為中等水平,即松嫩平原約53.5%人群處于缺Se狀態。

圖4松嫩平原各地人發Se含量水平及其與評價標準的對比

5結論

通過對松嫩平原植物樣品、籽實Se生態地球化學效應評價和人體Se的健康風險評價,結果表明:農作物對土壤中Se元素的吸收率由高到低依次為大豆>水稻>玉米,研究區居民Se攝入量處于極低水平,約半數的人群處于缺Se狀態。因此,合理規劃松嫩平原農作物種植種類,提高農作物富硒率,對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夏學齊,楊忠芳等.黑龍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元素循環特征.現代地質.2012年第2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