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管理范文

時間:2023-03-30 15:00: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資源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資源管理

篇1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administrative, legal, economic, technical and other means of education, a variety of behavior regu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he increasing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o play its soci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V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一、我國農業水資源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1. 1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導致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浪費共存現行的水資源管理機制,是一種非高效利用水資源的機制,由此造成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浪費共存尷尬局面。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業水資源嚴重短缺,但與此形成明顯對照的是水資源浪費極其驚人。我國主要灌區的渠系利用系數只有0. 4~0. 6 ,即約有一半的水被浪費。例如,我國北方旱區水資源極其緊張,浪費卻相當嚴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數約為0. 45 ,引黃灌區下游輸水損失達30 %~50 % ,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損失竟高達60 %~80 %。1. 2現行體制和政策難以形成有效的節水機制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導致管理單位失去節水的積極性,如灌區沒有法律地位,缺乏經營管理自。灌區處于兩難境地,具有“事業單位,企業管理”的說法,實際上,作為事業單位,沒有人事部門下達的行政編制,財政部門不安排事業經費;同時又要求它實行企業辦法管理,它既沒有法律地位,又受多種限制,不能像企業那樣追求利潤。現行的政策不利于節水。目前的灌區收入主要依靠水費,在固定的價格條件下,水費的多寡取決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區為了獲得較多的收益,甚至鼓勵多用水,有些灌區雖然節約了水,但被無償地調給其它部門,無利可圖,嚴重地影響了節水積極性,不利于節水機制的形成。

1. 3過度超采,生態環境惡化由于對地下水嚴重超采,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甚至惡化。如在井罐區出現大面積地下漏斗區,全國出現56 個漏斗區,總面積達8. 2 ×104km2 ,漏斗的出現,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縫,甚至導致海水入侵。例如,全國已發現地面塌陷700 點多處,秦皇島市已經形成32. 4km2 的海水入侵區;黃河流域由于過量不合理使用,多年來不斷斷流,已經對相關地區產生重大生態環境影響。

1. 4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收不抵支,舉步維艱由于水價太低,全國平均水費為運行成本的50 %左右,導致經營單位虧損嚴重,生存處于困境,甚至難以維持生存。1. 5水資源“農轉非”現象嚴重“農轉非”是指農業水資源通過不同的途徑改作它用。我國水資源“農轉非”現象更加普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趨勢更加明顯,制約農業的發展。1949 年我國農業用水量約為1001 ×108m3,占全國總用水量1031 ×108m3的97. 1 % ,到1998 年,該比例下降到74. 65 %,與此同時,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比例由2. 9 %上升到24. 6 %。

二、我國水資源管理未來將出現的趨勢

2. 1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傳統的水資源管理可以統稱為供水管理,其主要的特征是根據工農業用水需求,建立大中型水利工程來實現水資源供需平衡,它為緩解甚至徹底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某些地區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隨著水利工程不斷興建,工程難度愈來愈大,成本也不斷增加,而且隨著徑流開發加大,帶來了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水資源供需矛盾也不斷加劇,完全依靠增加工程解決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不可能,運用綜合手段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成為一種必然。供水管理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用水者節水的可能性,它將水資源供需矛盾的解決寄托在水源供給上,其結果是水資源浪費的增加和低效。必須改變供水管理為需水管理。所謂的水資源需水管理就是綜合運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經濟的手段來規范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人類行為,從而實現對有限水資源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它強調把水資源作為一種稀缺的經濟資源,對水資源的優化利用應著眼于現存的水資源供給,而不是自發的向新的供水能力投資以滿足未來的水的需求。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業水資源供給量不可能增加,我們必須依靠現在的4000 ×108m3左右水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水管理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

2. 2由單項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水資源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眾多方面,如農業、水利、科技、氣象、城建、環保、宣傳、計劃和行政部門等等。在以往的水資源管理中,各個部門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缺乏系統地考慮問題,其最終的結果是有利則爭,無利則推,使水資源開發利用短期化,持續發展思想很難貫穿到實際工作中去。未來的水資源管理,是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管理水資源,是將水資源放在社會經濟環境等大環境中去開發利用,所以,其管理是綜合管理,如地上、地下、降水、污水、中水綜合管理等,并且與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農業而言,為了實現水資源的綜合管理,首先設立綜合協調機構,從組織上為部門的聯合創造條件,如國務院成立全國節水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宏觀指導全國節水農業工作開展;其次,制訂多部門參與的可行的節水農業規劃,節水農業發展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的節水農業發展規劃,并且將此規劃作為有關部門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為此,首先應該下大力氣完善規劃基礎工作,明確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制定科學的節水農業規劃,為多部門聯合提供實現的基礎。第三,充分重視發揮地方部門的聯合效益,地方是節水的真正主力,只有充分發揮地方各部門積極性,才能事半功倍。如山東桓臺縣是老井灌區,縣委組織水利、農業、氣象、財務和宣傳部門參與,目前成為全國第一個節水噸糧縣。2. 3由行政區劃管理向流域管理轉變按流域(地區、灌區) 統一開發利用和管理水資源,是我國水資源管理的一個方向,其最大的特點是打破單純的行政區劃管理,走向以流域為單元的綜合統一管理軌道。水資源按流域形成自然體系,只有按流域統一管理方可做到保護與合理配置相結合,使上下游依賴水資源的各經濟部門得到均衡發展。對于農業水資源而言,具體內容是以流域為單元,對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優化調度,合理利用。灌區應以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為基礎,以地表水作補充,以淺層水的地層空間作為調節大氣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庫,以調控地下水埋深達到適宜動態為指標,最大限度地把天然降雨轉化為可持續利用的水資源,綜合治理旱澇鹽堿,獲取最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篇2

關鍵詞:問題;對策:水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V211.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也在不斷的加快,我國農村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用水效率低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著農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加強農村水資源的有效管理已成為農村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筆者擬就我國農村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對緩解我國農村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有所裨益。

1 農村水資源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

我國是世界公認的貧水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農村的缺水狀況更加嚴峻。筆者翻閱了大量的資料,據統計,全國平均每年因水資源短缺而造成農村8000萬人口飲水困難,農業平均每年缺水300多億m3,60%耕地無水灌溉,因缺水而導致糧食減產達350億~400億t。據5中國21世紀議程6估計,2010年全國人口為14億,2030年為16億,全國水資源將短缺1 400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將減少1/5。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續增加,有限的水資源將大量由農村向城鎮或工業等非農產業轉移,農村水資源的缺口將更大。

1.2 地下水開采過度

在我國廣大農村,由于地表水資源無法滿足農村生產、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地方把目光投到了地下從而導致地下水的過度開采。目前,農村已有區域性漏斗60多處,涉及面積達10萬km2,很多地方原有水利設施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因之產生地面下沉而被迫報廢,農業成本成倍上升,農村用水安全受到極大威脅。另外,過度開采地下水將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水量枯竭、耕地漬化等諸多環境問題。

1.3 農業用水效率低下

農業是用水大戶,其用水量占全國總用水量的73.4%;同時還是費水大戶,水的有效利用率平均僅為40%,在水資源匱乏的西北地區,農業灌溉用水約占到總用水量90%,而灌溉渠系水利用率僅為30%~40%,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水平。“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粗放型農業灌溉方式不僅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已經影響到我國的糧食安全。據估算,我國1 m3水的糧食生產不足1kg,而某些發達國家1 m3水則達到2~3 kg糧食產出。農村生活用水浪費現象嚴重,生活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現象隨處可見。

1.4 水污染加劇

由于缺乏必要的排水設施,農村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造成了一定范圍內的水污染。而迅猛發展的鄉鎮企業,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是將大量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廢水排入附近的江、河、湖等水域,出現了地表水體富營養化、地下水質惡化趨勢,這無疑加重了水資源污染。水資源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進而威脅到農村的生產、生活用水安全。資料顯示,全國50%以上的水體不符合漁業水標準,25%的水體不符合農業生產用水標準。

2 農村水資源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對策

造成我國農村水資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水資源自然分布不均、全球氣候條件變化以及人口激增等。但筆者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農村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管水部門重復設置、協調難度大、制度建設缺少人性化等。為實現農村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2.1 建立統一的農村水資源管理機構

現行農村水資源管理中,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各管水部門缺乏有效監督和協調,這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極為不利,也是造成農村水資源利用低效、污染嚴重和開采過度等問題的體制性根源。因此,必須徹底打破“多龍管水”的格局,將現有水資源管理部門統籌起來,建立統一的農村水資源管理機構,把農村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有效結合起來,實現水資源管理在空間與時間的統一、質與量的統一、開發與治理的統一、節約與保護的統一,并實行從供水、用水、排水到節約用水、污水處理再利用、水資源保護的全過程管理體制。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農村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2 健全農村水資源管理的法律制度

通過法律途徑加強農村水資源管理是依法治國的應有之意,同時為農村水資源管理的有效實施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也是水資源調配、節約、保護等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方向。建國以來,我國先后制定了多部關于水資源利用、保護和管理,防治水質污染和水害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對水資源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水法的滯后性也逐漸凸顯出來,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如地下水的保護,公眾參與農村水資源管理的資格獲取,節水農業建設等內容的缺失。因此,必須健全農村水資源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大水資源管理執法監督力度,提高水行政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以保證“依法治水”,并最終實現農村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戰略。

2.3 建立節水激勵機制

面對水資源短缺的嚴峻形勢,節水將是緩解我國農村水資源壓力的唯一出路:節水可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成本、減少污水排放等。但是,由于現有的管理體制中普遍缺乏對節水的激勵機制,大多數農民的節水意識和觀念不強,水資源污染治理低效,節水投入不足,因而,必須建立包括農業用水總量動態控制監測、水權轉讓、水資源有償使用和取水許可等制度方面的一整套的節水激勵運作機制,充分調動農村水資源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積極性,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學管理。

2.4 推進水資源管理的民主進程

現有的農村水資源管理主要通過水行政管理部門單方面的管理行為來實現,監督乏力、水資源信息不對等、公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長期存在,這也是水事糾紛不斷、水行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廣開言路、積極推進水資源管理的民主進程,這不僅能增強公眾的水資源憂患意識,及時化解各類水事糾紛,而且能夠對水行政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促進水行政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篇3

為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加強我市水資源管理,強化水資源費征收,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國務院第號令)和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關于調整全省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的通知》,現將加強我市水資源管理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市水利局是我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以及全市水資源費的征收工作。

二、水資源費征收范圍:全市行政區范圍內,除城市建成區以外農村中的農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外所有直接從江河、湖泊或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

水資源費征收包括使用自來水戶、取用地下水戶、取用地表水戶、疏干排水及疏干排水再利用戶。

三、征收標準

(一)取用地表水用戶。取用地表水用戶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為0.25元/立方米。

(二)取用地下水用戶。

1.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取用地下水的,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為:居民、工業用水1.00元/立方米,行政事業、經營服務業用水1.20元/立方米,特種用水2.00元/立方米,地溫空調用水0.06元/立方米。

2.在城市建成區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以外取用地下水的,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為:居民、工業用水0.80元/立方米,行政事業、經營服務業用水1.00元/立方米,特種用水1.60元/立方米,地溫空調用水0.06元/立方米。

3.在城市建成區以外,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沒有達到的地方取用地下水的,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為:居民、工業用水0.50元/立方米,行政事業、經營服務業用水0.70元/立方米,特種用水1.30元/立方米,地溫空調用水0.06元/立方米。

4.煤炭企業按國務院460號令的規定辦理取水許可證,噸煤繳納0.5元水資源費。

(三)疏干排水及疏干排水再利用的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為0.20元/立方米。

四、征收辦法和資金管理

(一)明確征收責任:市水利局負責全市水資源費的征收工作。在征收南水北調基金期間,使用自來水的單位和居民仍由市自來水公司在售水環節采用價外附加的方式代征;市屬及市屬以上企業由水利局在取水環節征收,鄉鎮、街道辦事處所屬企業及所轄單位,由鄉鎮、街道辦事處代征。煤炭企業的水資源費,由水利局牽頭,煤炭局、煤炭企業所在鄉鎮各抽調2人,成立聯合收費組征收。

(二)實行計量征收:各取水單位和個人必須在取水工程(或設備)上安裝質檢部門核定的量水設施(水表),實行用水計量;水資源費征收部門要嚴格按照用水量的多少征收;煤炭企業水資源費依照煤炭局、所在鄉鎮提供的企業設計煤炭產量進行征收。

(三)嚴格水資源費管理:征收的水資源費要建立資金專帳,征收單位將征收的水資源費按收支兩條線有關規定辦理。

五、采取得力措施確保我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一)認真貫徹國務院460號令,做到依法取用水資源,確保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按照國務院《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全市行政區范圍內,除城市建成區以外農村中的農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外所有取用水戶,應依法辦理取水許可證,依法繳納水資源費,并做到裝表計量,按月繳納水資源費。

篇4

關鍵詞:水資源費;水資源管理;互利互進

水,是生命的源頭,社會中所存在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但是隨著社會經濟、人口的發展,我國水資源含量不斷的減少,有科學家預言,“如果不及時開展對于水資源的管控工作,我國的水資源終將枯竭,人類文明也終將隨之消亡”,至此,針對水資源的管控刻不容緩。自一九九二年我省頒布[1992]11號文件起,“水資源費”這一名詞正式走進人們的視線之中,“水資源費”即水資源使用費,即指對于我省城鎮范圍內水源內取水、用水的單位針對其所取用水源進行水資源費的征收工作,隨著征收工作的逐步深入,我省水資源管理逐漸規范,水資源費征收與水資源管理之間初現“雙贏”趨勢。

一、 由地稅代扣代征水資源費的優勢及存在問題

(一) 地稅代扣水資源費的優勢分析

我國現階段企業的水資源費大都由政府水資源管理委員會交由該地區地稅部門代扣代繳。其最為明顯的優勢便是地方稅務部門大都有著較為成熟的稅款、費用征收經驗,便于征收環節相關工作具體、妥善實施。與此同時,將水資源費的征收依托于原有的地稅征收系統,能夠很大程度的減少水利部門針對水資源費征收的研究、管理投入,大大降低了水資源費征收的成本支出。其次,由地稅部門以收繳稅款的方式成熟、強制、系統的征收能夠保障水資源費按時、按額足量征收,從而保障了水資源費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妥善落實。

(二) 地稅代扣水資源費存在的問題

由地稅征收水資源費較大程度的阻隔了水資源管理部門與其取水用戶間的聯系,為管理部門后續針對水源節約及保護工作增加了難度。同時由于用戶與管理部門間的脫節,使得“取水許可”的管理、計量設施的安裝等問題更加嚴峻,使得水資源管理部門無法切實監督用水用戶的水源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二、 如何進一步實現水資源費征收與水資源管理雙贏

如何實現水資源費征收與水資源管理間的“雙贏”程度,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拉近其兩者間的關系,進而使其互進互促,從而使得我國水資源管理達到雙贏。

(一) 處理好征收主體、征收部門及水資源管理間的關系

第一,便是要處理好水資源費其收費主體及征收機部門間的關系,明確我國法律賦予水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責,水資源管理處仍舊是水資源費的主體征收部門,水資源管理部門不能“放任”水資源費的征收,仍需對其征收情況附有相應的管理職責,如果水資源費用沒有得到及時、足額的征繳,水資源管理部門應對其負責并進行后續的征繳工作。第二,便是需要處理好水資源費征收和水資源管理間的關系。首先來說,向水資源使用的企業征收水資源費是水資源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收費使用的方式能夠限制很多不必要的水資源使用支出,從而達到減少資源浪費的目的。其次,水資源費的征收能夠為水資源管理提供其日常工作所需的工作經費,從而保障水資源管理部門的正常運行。

(二) 各方協同努力,確保征收工作落實到位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明確規定,水資源費的征收需要遵循“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基本原則。所以,無論從上述任何一方來看,各部門都有職責將水資源費的收取工作切實、有效的落實下去。首先,水資源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定期開展宣傳、講座等工作,向需要繳納水資源費的企業、個人進行相關法律、法及地方規范性文件、的闡述、講解工作,也要對新頒布的資源費征收政策等實際應用項目進行解讀,使其明確繳納的水資源費的意義,使其能夠自動自覺的按時足額繳納水資源費,從而保障地區的水資源費征繳。其次,可以實施部門間的聯合動作,搞好地稅與水資源管理部門的配合工作,由地稅部門及時反饋水資源費的實際征繳情況,對于未按時繳納費用的企業及個人有水資源部門進行其相關責任人的追討等工作,從而保障水資源費的征收。

(三) 將水資源管理工作規范化

在水資源費實施地稅部門征繳后,避免由于部門間的信息傳遞時效問題而產生的信息脫節、滯后等問題,應由該地區水資源管理部門和地稅征繳部門協同進行針對如何緩解該問題的溝通,并將結果書面化、規范化,進而形成較為健全的水資源管理工作條例。

結語:

綜上所述,水資源費與水資源管理之間絕不是單一發展的項目,兩者之間應呈現相輔相成、互促互進的“共贏”趨勢,從而使得我國水資源管控能夠有計劃地長期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及水資源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響,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與水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突出。而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法制在許多方面與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適應,使在解決這些問題當中存在較大難度。因此,結合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中國水資源需求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將對水資源管理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水資源需求管理,是現代水利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現代水利的關鍵所在。

1水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水資源管理現狀 1949年以來,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開發利用水資源,治理水旱災害。這一時期,中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特點是采用分級、分部門的管理模式。按照行政區劃在各級政府設立了水利部門,負責水利建設和水資源的管理,并且在各級政府的水利、電力、農業、建設、礦產、環保、交通等部門之間劃分水資源管理職能。例如,水利部門負責農村水利和防洪,建設部門負責城市供水,礦產部門負責地下水勘察,交通部門負責航運、航道建設和管理等。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往往只重視本地區或本部門的利益而忽視水資源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忽視水資源的綜合效益,并且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影響了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20世紀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以及出現了連續干旱,我國北方和許多沿海城市水資源嚴重不足,水污染日趨嚴重,有些城市和地區出現了地下水過量開采、造成水源枯竭、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問題,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水事糾紛時有發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且時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難度;另一方面,水資源管理體制存在缺陷,導致水資源的無序開發,用水效率低下,不重視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198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水法》,提出要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即“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核心問題是理順不同部門和不同層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間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職責。但從10多年的實施情況來看,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尚未真正解決。 1998年以后,中央政府實行了機構改革。在水資源的管理方面,水利部和建設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地質礦產部之間進行了職能的調整,本著一事一部的原則,基本上把水資源的統管職責劃歸水利部門。但由于種種原因,水資源分級、分部門管理的基本格局尚未真正改觀。

1.2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造成水資源問題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特別是水資源管理上的不足也是影響水資源問題主要原因,它們包括:

①水資源管理政策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未能形成良好的法規體系和政策監督機制;

②水資源行政管理體制關系不順,水資源統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形成,也難以形成;

③水資源權屬管理滯后,水權制度尚未形成,影響水市場運作和發展;

④取水許可制度的實施與貫徹不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尚未全面實施;

⑤用水方式落后,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短缺與水浪費和污染并存;

⑥水資源管理仍處于粗放、落后狀況,缺少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

因此,加強水資源管理是抑制不合理的水資源需求、緩解水供需矛盾、防止生態環境系統持續惡化的有效途徑。

2實行水資源管理的措施建議

2.1水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進入21世紀,水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在推行水資源管理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

①如何改善水資源與環境的管理;

②如何緩解水資源短缺、用水競爭激烈、水污染嚴重、水環境惡化的矛盾;

③如何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④如何防止浪費和污染水資源,普及推廣節水減污高效的用水方式;

⑤促進國際合作,協調參與者之間的關系。

目前我國政府正在積極推行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的水管理體制,對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等問題進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做到除害興利結合,防洪抗旱并舉,開源節流并重,強化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建立權威、高效、協調的水資源管理機構,提高水資源管理的整體水平,使水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在國際上,面臨日趨嚴重的水問題,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頻繁舉行水問題方面的國際會議,實施各種水管理項目,采取行動,幫助各國政府解決水與貧困問題。因此,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都為中國推行水資源需求管理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2加強水資源管理的具體措施建議

針對當前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下列措施逐步加強水資源管理:

2.2.1 健全水資源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形成完善的法規體系和政策監督機制。立法規劃既要體現新的治水思路,也要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中心,分清輕重緩急,統籌安排。加強水資源需求管理,應該修訂水法規體系,突出重視水資源合理配置、節約保護、高效使用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等方面的內容,以及有關水權、水市場的法律法規內容,用法規推動水管理體制的改革。

2.2.2 理順水資源行政管理體制。理順不同部門和不同層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間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職責,劃清水資源管理與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界限。加強流域統一管理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真正形成“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格局。在水管理體制改革中還應當重視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認真總結以往在部門之間進行協調方面的經驗教訓,并對如何建立這種機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2.2.3 加強取水許可制度改革。理順取水許可制度管理體制,由水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行使水資源權屬管理,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征收水資源費、統一管理水量水質;完善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制度,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申請報告的審批制度;建立水資源使用權轉讓制度;維護生態水權和環境水權等自然水權。

2.2.4 加快建立健全水資源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指標體系與合理的水價體系,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嚴重的用水需求,建立起鼓勵節水減污、高效用水的激勵機制。

2.2.5 采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管理水資源。采用諸如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時監控系統、水資源定額管理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綜合運用運籌學、計算機科學和管理學等各學科知識來為水資源管理服務。

2.2.6 提高公眾參與程度。通過用水者協會、節水志愿者組織等方式,提高人們對水資源的重視程度和對水資源管理的參與意識,保障貧困人口的用水需求。

當前,我國水行業正處于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進程之中,此為契機,通過對水資源需求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水資源需求管理的理論框架、體制模式和方法措施,從管理領域為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 加強水資源管理 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中國房地產業.,2011(2) :16-18.

[2] 顧巧玲. 阿拉善左旗巴彥諾日公地區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及建議. 現代農業. 2007(3):78-80.

[3] 張書田. 天水市秦州區水資源利用探討. 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9(7) :27-29.

篇6

繼中央1號文件之后,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再次提出對水資源實行最嚴格的管理辦法,去年省政府頒布了《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強用水總量控制管理的通知》,按照省分配給我市的用水總量指標分解到各縣區,同時以水利局文件下發了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總量控制指標。各縣區盡快出臺配套文件,將市下達的控制指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取用水戶,建立健全市、縣(區)、鄉(鎮、街道辦事處)三級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與保護控制指標體系。全面實行區域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控制管理辦法。把水資源管理納入當地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交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市“十二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下一步是如何落實的問題。研究制定建設項目節水“三同時”工作措施,加快淘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工藝、設備和產品,強化定額管理。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回用、海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三、加強水資源保護,構建河湖健康、人水和諧的水生態體系

切實加強水功能區管理,嚴控入河排污總量。今年省下達給我們的任務是水功能區達標率超過60%,我們目前實際達標率僅為33%,任務十分艱巨。加強水功能區水質及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切實發揮在保障城鄉供水安全和水生態安全方面的作用。

四、嚴格取水許可審批管理,全面落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辦法

嚴格新增取水許可審批管理,把取水許可審批作為從根本上控制區域用水總量、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辦法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工作,逐步將水資源論證作為相關規劃和項目建設布局批準實施的前置條件。

篇7

關鍵詞:水資源管理進展

我國水資源存在主要問題是短缺、污染和災害,水資源管理在解決這些問題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立水資源管理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水資源管理學是管理水資源知識體系,以水資源為管理對象,探討水資源高效利用保護的各種措施規律,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內容包括水資源數量管理、質量管理、法律管理、權屬管理、行政管理、規劃管理、配置管理、經濟管理、投資管理、風險管理、技術管理、工程管理、數字化管理、國際水資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資源管理學內涵

加強水資源管理成為有關水資源領域出現最為頻繁的詞匯。但究竟什么是水資源管理,目前學術界尚未統一,《中國大百科全書》在不同的卷中,對水資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釋。綜觀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點:首先,從整體上來看,他們都是以水資源開發作為主線,“保護”處于被動的地位;其次,視野相對狹窄,大多數概念只局限于水資源本身,缺乏復合系統下對水資源的綜合認識,以水論水;第三,缺乏生態環境的和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內涵。基于此,作者認為,水資源管理就是為了滿足人類水資源需求及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和。

水資源管理學是從學科角度對水資源管理進行系統研究的科學,是水資源管理知識體系,是建立在水文學、水資源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基礎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通過水資源管理學的研究,可以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資源安全,通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內容

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對象很明確,就是圍繞水資源持續高效利用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管理活動。目前,水資源危機在世界范圍內蔓延,水資源危機的出現和加劇與人類在經濟活動中缺乏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管理有著重要的關系。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人類的絕大多數經濟活動都要涉及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和未來人類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目標。關于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解釋多種多樣,但都基本圍繞著“滿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壞未來發展需求的能力”這一核心思想。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實現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人類追求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求人類必須正視干旱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等諸多與水資源相關的問題,這給水資源管理學提出了新挑戰和難得的機遇。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活動無法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的水資源利用目標必須改變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活動,必須以可持續發展的、系統的和綜合的觀點構建全新的現代水資源管理體系,這成為水資源管理學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

具體地說,水資源管理學的研究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水資源數量管理和質量管理、水資源法律管理、水資源權屬管理、水資源行政管理、水資源規劃管理、水資源配置管理、水資源經濟管理、水資源投資管理、水資源風險管理、水資源利用技術管理、水資源工程管理、水資源數字化管理、國際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綜合管理、水資源安全管理和水資源數字化管理等等。

三、國內外水資源管理學研究進展

3.1國際水資源管理學研究進展

到目前為止,明確提出水資源管理學的文獻極為有限。根據人類開發利用水資源面臨的新的問題和挑戰以及實際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特點,國際上也對新形勢下的水資源管理理論和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和研究,并就一些問題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共識。他們主要圍繞著“可持續發展條件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目標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要求”而展開。這些研究活動為水資源管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誕生和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1992年愛爾蘭召開的“國際水和環境大會—21世紀的發展與展望”上提出了水資源系統及可持續研究的問題。1993年“第二屆國際實驗與網絡資料水流情勢學術大會”上探討了水資源管理的水文學基礎和信息資料問題。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主持,國際水資源協會與國際水文科學協辦召開了“變化世界中的水資源管理研究規劃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了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資源開發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的決策支持系統和水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四個專題。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開了“國際水資源及環境研究大會:面向21世紀新的挑戰”,討論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續水資源系統管理的應用實例等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水文計劃工作組1996年將“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其定義為“支承從現在到未來社會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文循環及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要求在水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中,尋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人類社會福利之間的最佳聯系與協調。與傳統的水資源管理相比,可持續水資源強調了未來變化、社會福利、水文循環、生態系統保護這樣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來遺憾可能性達到最小的水的管理決策”。世界銀行將水資源管理定義為一系列水資源相關領域(如水電、水資源供給與供給設施,灌溉與排水等)一體化管理。綜合水資源管理的觀點應該在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確保考慮社會、經濟、環境和技術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開的第5屆“不確定性增加下的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學術大會”,洪水與干旱管理、水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水文與生態模擬和環境風險評價等成為重要議題。

1998年在武漢召開了“98年國際水資源量與質的可持續研討會”,探討了流域水量與水質的統一管理問題。1998年國際水文學會在荷蘭召開了“區域水資源管理研討會”,探討了水資源管理的經驗和教訓、面對挑戰的區域可持續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國際水文科學學會(IAHS)年在美國召開了“水資源綜合管理研討會”。這次研討會主要探討了可持續發展條件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的內容和目標,以及交流水資源綜合管理的經驗。此次研討會達成一個共識:未來水資源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流域的統一管理。流域統一管理是流域內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統一協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護淡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區公眾的共同管理。會議認為,為了實現流域統一管理的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復雜的水資源管理活動必須建立在有效的科學規劃基礎之上;②必須顯著提高預測各項管理活動結果的能力;③為了達到水資源管理的目的,持續的檢測和評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管理過程必須是透明的和公開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國際水文科學學會在荷蘭召開了“區域水資源管理研討會”,會議針對區域范圍內水資源管理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研討,包括:以往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經驗和教訓;面對新挑戰的區域可持續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隨著國際學術界對現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研究和討論,近年來,國際學術界相繼出版了多部論述“水資源管理活動”的專著,這些專著大多以論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從學科的角度對水資源管理的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的論述和研究。盡管如此,這些專著還是探討和研究了大量有關現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使我們能夠大致了解目前國際學術界關于水資源活動的主要理論和具體內容。并且通過編著者對一些論述水資源管理活動的論文的整理和歸類,我們可以從中基本上了解到當前國際學術界對水資源管理理論體系的劃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編著出版的《水資源綜合管理》收錄了國際水文科學學會(IAHS)2000年在美國召開的“水資源綜合管理研討會”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認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類從事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目標和內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不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資源管理活動正處在探索過程中。作者認為,在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活動中,僵化的管理體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機構)是實現水資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礙。管理體制的官僚作風、不負責任以及缺乏戰略性指導原則導致水管理體系效率低下,缺乏遠見,并且拒絕與水資源利益相關者就水資源管理問題進行公開的交流和探討。新的水資源管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尋求實現長期可持續利用水資源的水資源管理方式,為此,他們認為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將是水資源管理活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的水資源管理活動必須包含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問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水資源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以及水資源管理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問題。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編著出版的《水資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兩年間國際上一系列關于“水資源管理”國際會議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書的前言中指出,當前水資源管理問題在全球變得越來越復雜。水資源管理活動主要面臨著的主要問題是:人口的增長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與此對應的是,水污染、水資源浪費以及氣候變遷等因素卻正在威脅著水資源的供給。這套書從10個方面論述了當代水資源管理活動的內容,他們是: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質管理和水活動管理,廢水處置和管理,管道輸水和渠道輸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資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書中指出,現代水資源管理所涉及學科和領域已經超出了傳統水文地質學中關于水資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編著的《水資源發展與管理(Ⅳ)》中從7個方面論述了水資源管理的內容,這7個方面包括:水資源管理的目標、政策和原則,水資源稀缺和保護,用水管理,水資源管理、規劃、水權分析和處置的決策支持系統,水電和灌溉的發展潛力,灌溉水管理,水資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較著名的著作還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與水資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資源管理:挑戰與責任》(1998);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出版的《水資源管理:綜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學術界并未明確提出水資源管理學的概念,但在國際上許多大學中,都開設了以“水資源管理”為名稱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開始以及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講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水資源管理學的形成。例如在美國特拉華流域委員會計劃和行動部部長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學為水利工程學、水文地質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開設的“水資源規劃0與管理”課程介紹中,Dr.KennethF.Najjar認為,“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是對水資源規劃、分析、設計、經濟管理的理論和實際方法等綜合型課程,主要包括水資源法律和規章條例,流域管理、水資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給分析、洪水管理、水資源質量管理、濕地保護。水資源供給規劃包括水資源使用、需求項目,水資源配置、水容量擴充。該課程還包括水庫運行等相關問題。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是關于水資源的綜合問題的考慮,這些問題來自于從靜態的水資源法律和章程到動態的自然資源的應用。

3.2國內水資源管學研究進展

我國關于水資源管理理論的研究開始與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的水資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對實際水資源管理活動中的管理內容的簡單羅列和堆加,并未從理論的高度來對水資源管理的體系和框架進行系統的闡述。隨著我國水資源危機的不斷加劇以及可持續發展對現代水資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戰,學術界開始逐漸關注水資源管理理論的探討和框架體系的構建。

趙保璋主編的《水資源管理》(1994年)是我國出版較早的專門論述水資源管理的專著之一。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廢水、污水等水形態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有機的聯系,統一而相互轉化的整體。而現實中,長期以來我國水管理體制較為混亂,水權分散,形成了“多龍治水”的局面。該書認為,水資源管理應該以水的資源觀點、水的系統觀點、水的經濟觀點以及水的法制觀點出發,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規劃布局與調配,以及水資源保護等方面建立統一的、系統的綜合管理體制,按照相關法律由水行政部門實施管理。該書認為水資源管理活動主要包括規劃管理、開發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環境管理(趙保璋,1994)。

馮尚友在《水資源持續利用與管理導論》一書中將水資源管理定位為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在水資源及水環境的開發、治理、保護、利用過程中,所進行的統籌規劃、政策指導、組織實施、協調控制、監督檢查等一系列規范性活動的總稱。統籌規劃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資源的整體布局、全面策劃的關鍵;政策指導是進行水事活動決策的規則和指南;組織實施是通過立法、行政、經濟、技術和教育等形式組織社會力量,實施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一系列活動實踐;協調控制是處理好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協同關系和水事活動之間的矛盾關系,控制好社會用水與供水的平衡和減輕水旱災害損失的各種措施;監督檢查則是不斷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執行正確方針政策的必須手段。

吳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資源及其管理的研究與應用》和《現代水資源管理學概論》兩本專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來關于水資源管理問題的報告和講話的匯編(吳季松,2002)。《現代水資源管理學概論》一書中,作者對水資源管理的指導思想、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標以及主要內容做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從整體來看,該書更多的是從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討了水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左其亭和陳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活動》。該書從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出發,對水資源管理理論作了初步探討。該書專門探討了現代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標和水資源管理基本內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加強教育、提高工作覺悟和參與意識;制定水資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資源管理政策、水資源統一管理以及實時進行水量分配和調度。根據信息技術發展的特點和現代水資源管理的要求,該書還專門探討了水資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紹了電子信息技術和“3S”(GIS、GPS和RS)技術在水資源管理活動中的應用。

林洪孝在《水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界定水資源管理活動為:依據水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遵循水資源系統自然循環功能,按照經濟社會規律和生態環境規律,運用法規、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通過全面系統的規劃,優化水資源配置,對人們的涉水行為進行調整與控制,保障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經濟社會和諧持續發展。該書對水資源管理的理論和框架體系做了較為全面的探討,論述了水資源管理活動的目標、原則和方法等內容,并構架了水資源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該書提出,隨著人類水資源問題認識的發展深化,水資源管理逐漸形成了專門的技術和學科,其管理領域涉及自然、生態和經濟、社會等許多方面,其管理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水資源權屬管理、水資源政策管理、水資源綜合評價與規劃管理、水量分配與調度管理、水質控制與保護管理、節水管理、防汛與抗洪管理、水情監測與預報管理、水資源組織與協調管理以及其他水資源日常管理等十個方面。該書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概括和構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資源管理活動的所有內容,是目前比較全面的水資源管理的概括和總結。

姜文來、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資源管理學導論》,本書是國內外首部系統論述水資源管理學的專著。本書在界定水資源管理學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對水資源管理學的基本理論進行探討,然后專題闡述水資源管理的各個領域,最后展開案例研究。全書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資源管理學概述,界定了水資源管理學的內涵、研究內容、研究進展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第二章,水資源管理學的理論基礎,分別闡述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理論、水資源復合系統理論、生命周期理論和水資源管理學的管理學基礎;第三章—第十七章,專題論述,論述了水資源的數量管理、質量管理、經濟管理、權屬管理、規劃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資源管理、國際水資源管理、投資管理、行政管理、風險管理、安全管理、數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資源相關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農業水資源、民勤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展開研究。

四、結束語

由于水資源是與人類生存和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特別是近年來由于水資源短缺引發的各種問題,長期以來對有關專家學者對水資源管理極為關注,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水資源管理學產生與發展具有深厚的基礎。水資源管理學是水資源管理的知識體系,是建立在眾多學科之上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積極推進和發展水資源管理學,對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管理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姜文來,唐曲,雷波,水資源管理學導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姜文來,初論水資源管理學,中國水利,2004(3);

趙寶璋,水資源管理,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4;

吳季松,現代水資源管理概論,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篇8

為加強水資源管理,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市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精神,確定從年6月至10月在全區開展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以下簡稱專項整治)。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建立良好的水資源管理秩序、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標,通過依法開展專項整治,推動各項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和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落實,全面規范水資源管理秩序,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二)主要目標。通過開展專項整治,全面整頓和規范水資源管理秩序,切實做到取水必須經過許可,用水必須嚴格計量,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必須依法繳納,違法取水必須依法處罰,為在全區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打下良好基礎。

二、整治工作重點

整治工作重點是全區各類取水、供水、用水行為,特別是非法鑿井、無證取水、不按規定安裝取水計量設施、超計劃用水、未依法繳納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等水事違法行為。具體內容:

(一)取水用水管理方面。

1、建設項目需要取水,未進行水資源論證的;

2、不經取水許可擅自鑿井或建設其他取水工程設施的;

3、未依法辦理取水許可證,擅自違法取水的;

4、違反取水許可規定,超量取水或擅自改變取水水源、取水用途的;

5、違反地下水超采區有關規定取用地下水的;

6、未安裝取水計量設施取水的;

7、超計劃取用水的;

8、其他違反水資源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取水用水的。

(二)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方面。

1、拒繳、拖欠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的;

2、應征未征或未足額征收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的;

3、未使用或部分使用省非稅收入征收管理系統征收水資源費,及未使用專用票據的;

4、違反法定用途不規范使用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的;

5、其他違反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規定的。

三、工作步驟和安排

根據我區實際情況,專項整治自年6月開始,至年10月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6月15日至6月30日)。根據我區實際,認真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通過下發文件、召開會議等形式對專項整治進行部署。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把專項整治通知和自查情況統計表發至每一個取用水單位。設立公開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鼓勵廣大群眾舉報非法取用水行為。

(二)建立工作機構和自查階段(7月1日至7月25日)。成立全區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區水務局、區水資辦和取用水單位對照水資源管理有關規定和整治內容搞好檢查和自查。每個取用水單位要向水務局、水資辦提交自查情況統計表。對于存在違規取用水問題的,取用水單位要立即進行整改,需要補辦取水許可手續或補交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的,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相關手續并補繳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對主動整改到位的,可以視情況減輕處罰或不予處罰。

(三)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階段(7月26日至8月25日)。成立由水務、公安、監察、民政、衛生、環保、工商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檢查組,對轄區內的取用水情況集中進行全面排查,對取用水戶、取水口、自備井進行拉網式排查,對發現的違法取水用水行為逐一進行整治,依法作出處理;對情節嚴重或拒絕、阻礙檢查的要從重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四)總結驗收和規范管理階段(8月26日至9月30日)。集中整治階段結束后,將對專項整治成果進行深入細致的檢查和全面總結,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明確整改措施。同時,鞏固和完善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成果,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體系,落實具體管理措施和辦法,形成水資源科學開發、合理利用、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的長效機制。同時做好市驗收組對我區開展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的檢查驗收工作。

四、關于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的措施

(一)嚴格開源鑿井管理,控制地下水開采。楊古、寶山、南閻、南閻水利站、李家營、小口山等城市水源地保護區及農村生活供水水源所在地,嚴禁開源鑿井,嚴格限量取水;與城市水源地開采同一含水層的現有水源井,除公共供水管網未及地區允許采用地下水外,一律停止開采并封井。對于城區、經濟開發區等公共供水管網已經到達地區,除經政府特殊批準外,一律禁止開源鑿井,停止辦理鑿井審批和取水許可手續。對公共供水管網范圍內現有自備井用水戶,逐步壓減地下水用水計劃,實行限制開采,擴大公共供水比例。

(二)凡在我區行政區域內直接從地下、河流、湖泊或水庫取水的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申領《取水許可證》,并繳納水資源費與污水處理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減免或拒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申請取水的,應當先進行水資源論證,通過水資源論證后,方可申辦《取水許可證》。

(四)從事鑿井施工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有相關技術資質證書與營業執照,在水資源管理部門備案,經現場勘驗,取得《取水許可證》后,方可從事鑿井施工;鑿井施工結束后,應當在結束之日起十日內向水資源管理部門提交成井資料,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量裝置,經驗收合格后,方可取水。對違反規定擅自開鑿取水井的,根據《市水資源管理辦法》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五)取水單位和個人應當裝置質量合格的量水計量設施,并按量水計量設施的實際計量數繳納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未按規定安裝量水計量設施或者未及時更換已損壞量水計量設施的,按照設計最大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設備額定流量全時程運行計算水量,計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六)對隱匿自備水源井、偷采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依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同時按照國家、省、市的用水定額計算用水量,計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五、組織領導和職責分工

(一)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全區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負責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成員單位名單見附件)。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水務局,具體負責水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實施。

(二)職責分工。區水務局負責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日常組織協調工作,區水資辦負責具體實施,對整治行動中發現的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立案查處,對整治行動進行總結,并建立長效機制。

區公安分局負責對專項整治行動中遇到的暴力抗法或其他妨礙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進行制止,保障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開展,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的行為進行查處。

區監察局負責專項整治行動中有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控股企業的監督檢查工作。

區民政局負責協助做好駐周部隊取用水情況的調查和規范整治工作。

區財政局負責對專項整治行動的經費預算進行審核,并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整治工作順利實施。對拒不按要求整改落實違規取水行為的機關、事業單位暫緩撥付或核減工作經費。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會同水務部門對城市建設領域(建筑施工、城市公共綠化、公共衛生、居民小區物業管理等)的取用水行為進行執法調查和規范整治。

區衛生局負責對餐飲、賓館、洗浴、游泳等服務業領域的用水安全狀況進行檢查、檢驗,對違反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工商分局和質監分局負責提供專項整治行動中涉及單位的名稱、地址等有關資料,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協助水務部門建立用水長效機制。

鎮負責轄區內黨政群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個體工商經營者取用水行為的專項整治工作。

經濟開發區負責協助配合對轄區內取用水行為進行專項整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水資源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強度大。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立多個部門參與的專項整治行動聯動執法機制,抽調精干人員組織專門工作班子,并加強督查和指導。各有關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工作措施,確保本次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開展。

篇9

第二條在本市礦泉水特殊保護區內取用礦泉水,適用本暫行辦法。

本暫行辦法所稱礦泉水特殊保護區**

第三條本市城區礦泉水資源由市人民政府實行統一管理。市地礦、水利、城建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礦泉水資源管理工作。

第四條在礦泉水特殊保護區內,禁止取用地下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取用礦泉水。在下列區域不得開采礦泉水:

一、嚴重超采或地面已明顯出現沉降的地區;

二、礦泉水已受到嚴重污染的地區;

三、開采礦泉水嚴重影響城市建筑物及市政公用設施安全的地區;

四、開采礦泉水對城市防洪有嚴重影響的地區;

五、其他不宜開采的地區。

第五條在礦泉水特殊保護區內,除用于科研、觀測、救災、戰備等特殊用途外,禁止進行其他非商業性開采。現有特殊用途外的其他非商業性開采井點,一律予以封閉。

第六條在礦泉水特殊保護區內,允許商業性開采礦泉水,但單個企業年開采量必須達到3000噸以上規模。對用于科研、觀測、救災、戰備等特殊用途的礦泉水開采井點,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監督,實行限時限量開采。

第七條開采礦泉水必須先經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市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取水規模、井點布局、開采層位等進行審核確認,并報請人民政府批準后,到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取水許可證,憑取水證可到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采礦許可證。

開采礦泉水必須依法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和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補償費和采礦權使用費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及時全額上繳財政。

第八條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礦泉水特殊保護區內礦泉水開采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并依法對開采的礦泉水水質進行定期監測。開采單位應依照規定分別向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交礦泉水開發利用年度報告。

第九條開采礦泉水必須按規定統一安裝計量設施,采取防護措施,努力改進和提高開采技術,防止浪費和污染礦泉水資源。

第十條擅自在礦泉水特殊保護區內開井取水的,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按技術要求封閉取水井點;逾期不封閉的,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強制封閉。

第十一條對為未取得取水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開井取水的,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施工,并按技術要求恢復原狀,同時依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規定處10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二條對不按規定要求提交礦泉水開發利用年度報告、拒絕接受監督檢查或者弄虛作假的,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依據《**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規定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分別吊銷其取水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

第十三條違反本辦法規定,將礦泉水作為生活用水或其他非商業用水,造成礦泉水資源浪費的,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分別吊銷其取水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

第十四條未經審批管理機關批準,擅自轉讓取水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或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分別吊銷取水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并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依照《**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規定,處10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五條對年開采量達不到3000噸以上規模的礦泉水商業性開采企業,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分別吊銷其取水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并責成其按技術要求封閉井點。對超過核準限量開采礦泉水的,由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會同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

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批準開采礦泉水的,其審批無效;造成他人損失的,由違規審批部門承擔賠償責任,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篇10

關鍵詞:水資源 管理 制度

一、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內涵

2009年1月,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2009年2月,水利部部長陳雷在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上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就是要不斷完善并全面貫徹落實水資源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劃定水資源管理‘紅線’,嚴格執法監督。當前,要圍繞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這是我國最早、最正式、最官方的關于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的表述,闡明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內涵和與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的關系。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國基本水情和嚴峻水資源形勢,面向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需求,在對過去水資源管理工作系統總結、深入思考和有效繼承基礎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現人水和諧為核心理念,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工作重心,以統籌兼顧為根本方法,以堅持改革創新為推進管理的不竭動力,統籌協調水資源存在能力、經濟社會發展用水安全和水生態與環境安全,著力推進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水資源開發利用優先向節約保護優先轉變、從事后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從過度開發利用向高效利用轉變、從注重行政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是一個總體要求,怎么去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必須有具體的指標,最重要的管理目標是控制取用水總量、排污總量和提高用水效率,這三項目標的底線就是水資源“三條紅線”。“三條紅線”管理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具體化,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核心。

二、現狀問題

近年來,省水利廳連續下發了《關于嚴格水資源管理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關于開展“節水型企業”、“節水型灌區”創建活動的通知》,省政府又連續下發了《關于實行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河北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為水資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重點在落實,特別是城鄉水務基層站的落實。目前依然存在諸多的矛盾、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職能缺失

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的紅線,多數管理職能在環保部門而不在水利部門,即便是《水法》明確水利部門的節約用水職能,其中的城市節約用水職能,現實中在建設部門。

2.2、資金缺少

一方面各級地方政府對基層水資源管理機構的預算投入不足。許多基層水資源管理機構的實際工作人員偏少,甚至還不是公務員編制,未能納入財政供養。另一方面基層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經費嚴重不足,難以支撐日常工作需要。而分級管理原則,使得基層水務站只能服從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相應的能征收使用的水資源費也歸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征收管理,基層水務站沒有任何資金來源,只靠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定額撥付。

2.3、人才缺乏

基層水行政主管部門,一般都是設立水政水資源科,實際工作人員大多只有2―5人。加之很多工作人員多是半路出家,有的專業不對口,有的年齡偏大,有的還沒有進入公務員編制,水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的、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年輕的專門人才匱乏。

2.4、行政干預

2.4.1、在水資源的執法工作中,干預多,阻力大。新取水用戶很多都是地方政府引進的重點企業,地方政府在稅收、許可等多方面都給予優惠和照顧,涉及水資源管理也在優惠和照顧之列。

2.4.2、水資源的執法網絡不健全,特別是對農村取用水的管理不及時、不規范。

三、對策

筆者認為,只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念,優化制度、優化體制、優化技術、優化投資、優化隊伍,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一定可以在基層得到順利的實施。

3.1優化制度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等,已對水資源管理予以規范。但是,由于基層具體情況千差萬別,有必要由省、市、縣因地制宜的制定出臺節約用水管理、地下水資源管理、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相關法規或者規范性文件,以便推動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過程中,涉及環保、水利等幾個執法主體。簡單的說,水利部門管進水即取用水,環保部門管出水即污水排放。二者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又各自獨立。建議政府出臺規范性文件,使環保、水利等不同執法部門之間,依法依規互通信息、交換數據,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3.2、優化體制

水資源管理體制是水資源管理的機構設置和權限劃分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的總稱。一個健全、合理的水資源體制,是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以及防治水害的重要保證。首先,在基層廣泛推行水務管理體制。盡量解決“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用水,管用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污水治理與回用”的先天不足。其次,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適時逐步推廣綜合執法試點經驗,將行政許可、水資源管理、規費征收、執法巡查、處罰決定等職能職責綜合起來執行。在不增加經費、人員的情況下,確保水資源管理有執法隊伍、有基本裝備、有一定經費、有工作經驗。然后,挑選有條件的地方,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的試點。

3.3、優化手段

逐步建立取用水資源的監控技術。對取用水企業,盡快全面安裝計量設施。計量設施應少用易于損壞的機械計量表,多應用新技術等新的計量方式,如超聲波流量計。以此為基礎,在一個區域內,綜合省管、市管、縣市區管各級單位,建立一個中心機房,借助中國移動的gps傳輸,實時監控每個取水口的取用水情況。

逐步推廣取用水資源的節約措施。依據不同系統、不同門類的取用水定額,鼓勵使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積極開展回水利用,力爭在一段時間后,實際用水達到定額,甚至小于定額。

3.4、優化投資

長期以來,水資源管理沒有建立長效投入機制。現在既沒有基礎建設投資的渠道,也缺乏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許多管理工作因為缺乏經費而無法正常開展。現在,為落實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一方面,國家、省、市、縣應統籌一個投資標準,各級按比例列入預算資金,確保基層水資源管理的工作經費。另一方面,應給予基層水務站水資源費的征收權限,通過嚴格的計量,實事求是地征好、征足,專款專用,真正使用好水資源費。與此同時,省管、市管的水資源費,其返還部分應劃撥及時;未返還的資金拿出一部分,扶持基層水資源管理機構。

3.5、優化隊伍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需要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廉潔勤政的高素質管理隊伍。明確基層水務站工作人員的身份,爭取地方財政供養。要有合理的辦公設施,特別是要有足夠的執法辦案經費及裝備。

四、結語

基層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落腳點、落實點、落成點。雖然工作困難較多,但是,只要有各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與支持,基層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