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投資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06:03: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戶投資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戶投資論文

篇1

本次調查的對象以農戶為基本單位,調查所選取的樣本涉及湖北省的10個縣(市)的100個農戶。樣本的選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有經濟較發達的平原地區如天門市、仙桃市,也有經濟一般的丘陵地區如咸寧市,也有經濟較落后的山區如竹山縣、英山縣,還有武漢市的郊區如新洲區、江夏區。這種樣本的選擇方式和結構有利于比較全面了解情況,以得出比較合理的研究結論。調查資料的收集采取以下程序:一是設計基本問卷表,由被調查的農戶進行填寫;二是按照收集調查表的10%的比例隨機抽樣到農戶家中核實,最后確定有效樣本為96戶;三是設計專門表格將有關定量性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最后,由課題組成員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農戶的基本情況

1戶主年齡。對戶主年齡進行調查的目的在于與第二項文化程度相結合,共同分析年齡與文化程度對農戶投資決策的影響。調查發現戶主以男性為主,占85.4%,平均年齡在40.5歲,最小為24歲,最大為62歲;24-30歲的占22.9%,31~40歲的占37.5%,41歲以上的占39.6%。調查中還發現24~30歲的戶主,80%以上外出打工,31-40歲的戶主外出打工因受年齡和文化技能限制,只有30%外出打工。41歲以上的戶主基本上都沒有外出打工的經歷。

2戶主文化程度。在被調查的戶主中,文盲占21.9%,全部集中在41歲以上的戶主;小學文化的占52.1%,主要集中在31歲以上的戶主;初中文化的占18.6%,主要集中在31~40歲的戶主,24-30歲的戶主有一部分,高中(中專)文化的占7.4%,全部集中在24~30歲的戶主。由此可以看出,戶主年齡越年輕,文化水平越高,戶主年齡越大,文化水平越低。戶主的年齡和文化程度對家庭的投資行為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年輕人和文化程度較高的戶主接受新興事物要快些,具有一定的進取和冒險精神。

32007年全年家庭純收入。2007年湖北省農村人均純收入為3997元,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37896.76元,與湖北省農村人均純收人大致相當。但是,如果按調查戶所處地理環境分為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區,則他們之間的純收入的差距是比較明顯的。平原區的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3396.70元。丘陵區的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3201.83元,山區的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2873.65元,這說明地理環境對農戶的投資行為以及收入有重要的影響。

(二)投資行為分析

1投資意愿和投資計劃。當問及調查戶是否有投資意愿時,回答有的占87.5%,這說明廣大農戶還是很渴望進行投資的,希望得到投資援助的占44.8%。為什么有87.5%的農戶有投資意愿,而希望得到投資援助的只占44.8%。調查發現,除了少數農戶有自身積累外,大部分并不具有現實的投資能力,自身沒有投資能力而又不希望得到援助的原因有二,一是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投資計劃,這類農戶達76%,或者有明確的投資計劃,但不能預測投資期及投資的成本和收益,怕萬一投資失敗,難以還債,所以穩健起見,想依靠自身的積累;二是有意愿不一定有機會,83%的農戶想拓寬增收渠道,但就是苦于難以發現和利用機會,部分農戶說,如果有機會,只要有把握賺錢,他們還是愿意得到投資援助的。

2在目前的農產品價格下,對土地投資的意愿。愿意對土地投資的占26%,將減少對土地投資的占37.5%,保持現狀的占36.5%。上述調查結果表明,有74%的農戶不愿對土地增加投資。原因之一是土地調整比較頻繁;對土地的投資一般在當年很難見成效,土地調整頻繁使農戶對土地經營的短期化行為嚴重,不愿意增加對土地的投資。二是目前農戶對土地的投資已經處于臨界點了,再增加投資,產出并不一定會相應增加。三是農業的比較效益低,同樣的投入如果用在其他方面,可能效益更大。四是農村中的“四荒”地已經不多,剩下的“四荒”地投資的成本很高,更何況“四荒”地目前的產權不明晰,投資后怕收不回來。調查還發現,2007年與2006年相比,投入到土地上的勞動數量普遍減少,減少的農戶占92.7%,增加的為0,不增不減的占7.3%,減少的勞動力大部分是外出打工,其余的在本地或外地經商和跑運輸。

3對糧食生產方面的物質投資。認為種糧有利的占2.1%,認為種糧無利可圖,盡量少投入的占26%,認為別無門路,只能投向糧食的占52.1%,認為生產資料價格太高,資金有限,無力投入的占19.8%。第一類情況的農戶只有2戶,他們都是子女在城鎮上班或務工經商,老人在農村種糧供他們的口糧,所以他們愿意在種糧方面多投入,而且他們也有實力投入;而第二類的農戶,一旦有其他投資機會,也必然會減少對糧食生產的投資;第三類和第四類農戶的情況也正好說明農業的比較效益低下,挫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而且兼業化現象也多發生在他們身上。

42007年家庭總投資的變化。回答增加的占26%,回答減少的占52.4%,回答不增不減的占19.8%。調查發現,在增加投資的原因中,認為消費減少的占71.9%,認為是貸款增加的占11.5%,認為是收入增加的占16.6%;這說明大部分農戶是在勒緊褲帶增加投資。增加投資的目的中,用于解決吃、穿、住問題的占19.8%,此類農戶一般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或者正在努力解決;用于應付開支的占47.9%,此類農戶一般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但子女較多,家庭開支大,必須有不斷增加的收入來源來應付;用于增加財富的占32.3%,這類農戶一般已經步入小康,或正在奔小康。在影響投資的因素中,把“不了解行情,不知投向何處”放在第一的占23.9%,把“不愿增加投資,怕風險”放在第一的占25.3%,把“農產品價格較低,農用工業品價格高”放在第一的占22.5%,把“無資金可投和缺乏技術指導”放在第一的占28.2%。其實大多數農戶認為這四種因素都會影響投資。很難對他們進行排序。

5家庭收入來源和用途。家庭收入的來源反映了農戶的就業結構和投資結構;而收入的用途可以反映農戶的支出結構和投資意識。調查發現,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業的占51%,主要來源于畜牧業的占7.29%,主要來源于林業的占3%,主要來源于漁業的占11.5%,主要來源于工業和建筑業的占6.25%,主要來源于服務業的占11.5%,主要來源于打工的占9.37%。這說明除了部分年輕的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于打工外,大部分農戶的收入主要還是來源于農業。

三、調查后的思考

1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的文化素質不僅直接影響農民的投資行為,還會對其他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文化層次較高的農戶,其投資意識一般較強,而那些文盲和半文盲的農民,有了收入就用來改善生活,投資意識不強。而且文化素質的高低還會影響農民的消費習慣和休閑時光的打發,而這些也會影響農戶的投資行為。同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也易于接受和掌握新技術,培養一定專長,為農戶從事兼業行為,開辟增收渠道創造條件。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培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實質是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土地兩權分離后的關鍵是農戶是否真正擁有使用權,因為這是農民能否對土地具有長期經營思想和對土地進行中長期投入的重要前提。然而,盡管中央明確提出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權三十年不變,但實際上在不少地方,農戶承包的土地經常處于變動之中。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的做法使農戶不愿也不能對土地的經營進行長期規劃和穩定投入。所以,目前必須明確農戶對土地擁有經營決策權、收益分配權和必要的處置權。通過承包、租賃、股份等形式,來確定集體和農戶之間的契約關系,盡量避免土地使用權的頻繁變動;其次就是培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是土地逐步向種田能手和專業戶集中,并盡可能延長使用期限,以加深農戶對國家土地制度相對穩定的預期,從而樹立長期經營的思想,對土地進行合理投入。

3提高農業的比較利益,增強農戶積累。要使農業部門和農戶自身的積累成為農業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有兩個條件必不可少:(1)農產品銷售收入高于農業生產成本;(2)農業投資的收益率必須高于至少不低于社會平均的投資收益率。在這兩個條件中,第一個條件是根本的。因為農產品銷售收入高于農業生產成本,是保證農業投資收益率達到較高水平的基本條件。但在中國目前的GDP分配格局下,工農產品價格之間存在著不利于農業部門的剪刀差。

4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和信息市場。實行以后,單個農戶缺乏獲取信息的有效渠道,缺乏對信息進行分析、過濾、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往往是“跟著感覺走”,其“風險概率”較高,使得農戶進行投資決策時畏首畏尾,要么是喪失良好的投資機會,要么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信息不靈是制約農戶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和信息市場。同時,還可以發揮農產品加工和經銷企業在市場信息方面的優勢,與農民簽訂農產品生產和銷售合同,減少農民投資風險,為農民的生產提供信息。

篇2

論文關鍵詞:信貸需求,層次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一、農村信貸需求層次分析綜述

需求跟進型的經濟決定金融理論認為:真實經濟的增長對金融機構和金融資產產生額外的需求,金融部門為滿足經濟增長需求而跟進的金融服務促進金融發展。即現代金融機構的建立,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形成以及相應金融服務提供的水平和數量是由真實經濟對金融的需求所決定的。因此,金融服務是經濟發展催生的,也體現出金融服務領域的消費者主權。所以現階段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直接取決于農村經濟發展狀況,農村金融需求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安排有著重要的影響。要提高農村金融水平,首先要正確認識農村地區的金融的有效需求。【6】

隨著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新農村建設的深入推進,農村借貸需求從整體來看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史清華對山西745戶農戶的調查發現, 2000年與1996年相比,發生借貸行為的農戶比例由29. 6%上升到40. 7%。朱守銀通過對安徽亳州的217戶農戶的調查也發現,農戶借貸的發生率由1999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51. 3%,農戶借貸資金規模由1999年的27. 8萬元上升為2001年的69. 7萬元,農戶借貸次數由1999年的1. 57筆/戶上升到2. 05筆/戶。

各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村產業結構的差異等原因,農村信貸需求體現出越來越大的差異性和層次性,針對性的農村信貸需求調查在各地展開。在以往的農村信貸需求層次性分析中,普遍采取以信貸需求主體的不同層次分析的基礎。收入是影響信貸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論文,不同收入水平對信貸的需求規模、條件等都會有所不同。如何廣文、李莉莉(2005)曾將農戶信貸需求的層次性分成貧困農戶、一般種養殖農戶和專業型農戶三個類型。對目前我國農戶的多層次性信貸需求特征進行剖析,進而為信貸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指南和方向;還有些以行業為標準將主體劃分為按種植業、養殖業、漁業、餐飲及旅游業等分析;此外還有以組織結構標準進行分析的,如將需求層次劃分為農戶、農村經濟聯合體、農村企業、政府機構等主體(楚爾鳴,2007),對各主體的融資次序進行調查分析;以及微觀主體構成按規模和特點可分為下列五個層次:地方骨干型企業包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般民、私營企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專業戶、種養大戶和普通農戶。由于上述經濟主體的所有權、經營規模、產品及運行模式不同,在經營活動中具有各自的特點,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個性明顯,層次性強烈。另外根據農戶的貧富狀況又可以分為貧困戶、溫飽型農戶和市場型農戶。不同層次經營者對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滿足金融需求的手段與要求是不一樣的。(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課題組,2008)。主體的層次性對應著需求層次性,在數量、方式、時間上也有著明顯的特征,因此,基于主體層次性的分析是目前主要的分析方法。基于資金用途或信貸需求動機的分析中,王雨舟(2004)將農村信貸需求層次從資金用途上劃分為生產性信貸需求、消費性信貸需求、農業綜合開發性信貸需求等。生產性信貸需求主要包括農業生產向規模化、專業化、多元化和產業化發展而產生的金融需求;消費性信貸需求主要是農戶因修建房屋、醫療看病、婚喪嫁娶、子女教育而產生的信貸需求;農業綜合開發性信貸需求主要是農村扶貧、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和小城鎮建設而產生的信貸需求。周立(2004)以同一區域的農村內部為出發點,認為同一區域的農戶之間對金融需求也存在差異。

與基于需求主體的層次分析不同,基于需求動機的層次分析其觀點在于對信貸的需求是為了滿足某種目的,基于目的性考察信貸的需求進而設計信貸的供給模式將更有利于提高信貸供給效率,提高信貸的有效供給。此外由于不同類型的需求主體在需求動機上往往有交叉重疊,基于需求動機的考察可以避免不同需求主體的相同動機分析。立足于需求動機,結合需求主體的層次性,全面把握農村信貸需求特征,從而為農戶信貸產品開發和服務拓展提供更好的理論指導。

二、馬斯洛需求理論在農村信貸需求層次性分析中的適用性

1、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介紹

亞伯拉罕.H.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研究表明,人有一系列復雜的需要,按其優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五個層次:①生理需求。包括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的需求等,它們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②安全需求。是指對于安全穩定,無憂慮和一個有結構的,有序的環境的需求。一般表現在安全的工作條件,公正和明確的規章、規定、工作保證,輕松自在的工作環境,退休和保險計劃等。③歸屬需求。是指對社會交往、感情、愛情、友誼的需求,包括在工作中的交往、協作等機會和發展新的社會關系的機會等。④尊重需求。是指人們需要從別人那里得到尊重,也需求自尊,包括獲得能產生成就感和責任感的機會。⑤自我實現需求。指一種最充分地發展個人的真正潛力,以一種最高程度的個人方式表現個人的技能、才干和情緒的愿望。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包括四點基本假設:(1)已經滿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勵因素。人們總是在力圖滿足某種需求,一旦一種需求得到滿足,就會有另一種需要取而代之;(2)大多數人的需要結構很復雜,無論何時都有許多需求影響行為;(3)一般來說,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較高層次的需求才會有足夠的活力驅動行為;(4)滿足較高層次需求的途徑多于滿足較低層次需求的途徑。【2】

2、馬斯洛需求理論在農村信貸需求層次分析中的適用性

馬斯洛理論認為金融論文,人在不同的階段需求會有所不同,體現一個由低層次需求到高層次需求的漸進過程,也是一個從物質需求到精神需求的漸進過程。該理論比較客觀、準確地揭示了人類需要產生的客觀規律,被廣泛用于各行各業。同樣在農村信貸需求中也適用。

農村信貸需求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產品需求、服務需求以及關系需求。產品需求是信貸需求中的最基本的需求,主要包括信貸規模、信貸條件以及信貸渠道等方面。信貸市場作為一個特殊商品的市場,產品的需求是最主要的需求;服務需求是高一級層次的需求,包括服務環境、服務態度、服務獲得的便利性等方面。但由于信貸市場的特殊性,也往往會與產品需求相結合;關系需求則應被看做是信貸需求中最高層次的需求,客戶在購買了稱心如意的產品、享受了舒適的服務基礎上,如果能同時擴大社會關系網,獲得穩定的關系,將能夠獲得最大的滿足感。因為“關系”對一個客戶的價值在于獲得社會的信任、尊重、認同,是一種情感上的滿足感。信貸需求中的關系需求則是指客戶通過信貸需求獲得穩定的關系,獲得最大程度的社會認同感和自我滿足感。

在農村信貸需求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產品需求也可以利用馬斯洛需求層次分析法來進行分析。農村信貸的需求主體主要有農戶和企業組成,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金融論文,將需求層次劃分為金字塔式的3個層次:生存性信貸需求、發展性信貸需求以及特殊性信貸需求。由于兩大主體有所不同,我們分別來進行分析。對于農戶而言可將改善住房條件、傳統農業需求作為生存性需求;將子女教育需求、生產經營需求作為發展性需求;將看病、婚喪等其他需求作為特殊性需求。【3】對于企業而言,結合企業成長周期理論,可將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動機劃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生存性需求,如交易需求,主要存在于發育期和成長初期。第二層次的發展性需求,如企業擴張,主要存在于高速成長期和成熟期。第三層次的特殊性需求,如投資需求,屬較高層次需求,是個性化需求,大多存在于成熟期企業。【4】

基于需求層次理論的農村信貸需求分析以各階段需求動機的不同,進而需求特征的差異對各階段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由于信貸提供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信貸需求,形成信貸有效供給金融論文,因此在對不同層次信貸需求把握的基礎上設計的信貸供給模式,無論是從規模大小、用途以及信貸條件等方面都更能適應農村對信貸的需求。如針對農村多元化的信貸需求,金融機構可對信貸產品進行分級,形成不同種類的信貸產品體系,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層次不同,分級為生存性信貸、發展性信以及特殊性信貸3級,以此形成能夠適應不同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體系,實施不同級別的準入門檻、信貸流程、風險控制、管理制度等,使信貸支持區別對待、有的放矢,從而不同的農村信貸需求均能獲得滿足。

三、結論

農村信貸市場存在 “三層重疊邏輯”的典型特征:第一層是農村經濟弱質低效、分散閉塞的特征,它是農村經濟中最基本的決定力量;第二層是農村信貸供給,它基于農村經濟的特征,從而也就決定了它的主體結構和政策取向,正是由于農村信貸供給是基于農村經濟特征而不是基于農村信貸需求,從而產生了諸多難以調解的矛盾;第三層是農村信貸需求金融論文,它基于農村信貸供給,供給什么就只能需求什么,正是由于這種需求是基于供給而不是基于農村經濟發展,從而產生供給抑制型供需缺口和非均衡就是必然的。【11】

因此,如果能夠基于農村經濟發展來分析農村信貸需求,金融機構的信貸供給基于農村信貸需求,利用農村信貸的有效供給來服務于農村經濟發展,則可以進入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與循環。而在此過程中,農村信貸需求的分析起到重要作用,立足于農村經濟發展特點,針對農村信貸需求的層次性特征,需求層次分析理論為農村信貸需求分析提供了一個新的切入點。

參考文獻:

1.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課題組.構建和諧農村金融研究:需求層次性及路徑選擇[J].金融縱橫.2008.6.(11-16)

2.王汝志.人身保險需求---基于Abraham.h.maslow需求層次理論的實證分析[J].浙江金融.2007.09.(48-49)

3.肖新軍.基于需求角度的農村信貸供給體系重構[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11.(60-63)

4.刁欽義.山東中小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差異性分析及對策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08.11.(11-14)

5.龔大宇,朱秋蓮.淺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金融業管理中的導入[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12.(52-57)

6.俞建雄,林振東.我國農村金融需求的有效性和層次性分析[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58-82)

7.楊偉坤,王立杰.河北省農戶小額信貸需求實證研究---基于河北省農村地區的調查分析[J].財政研究.2009.12.(58-63)

8.曹鄧,季鈺.論我國農戶小額信貸需求的層次性[J].價格月刊.2007.08.(36-39)

9.劉衛鋒.農村信貸需求與農村金融改革創新[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66-69)

10.王雨舟.農村信貸供給與資金需求的差異性及整合建議[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4.12(13-15)

11.楚而鳴.基于需求層次的農村信貸供給體系重構研究---來自湘潭農村信貸市場的調查分析[J].經濟管理.2007.14.(31-36)

篇3

    [論文摘要]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近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流轉逐漸興起,其有其必然性,但也給農民的權益帶來了一些傷害,因此為了社會與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探討土地流轉情況下農民權益的保障迫在眉捷。

    一、農民權益受侵害的表現

    由于我國原來實行的是,它在一定時期對農村生產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自身的缺陷如經營規模小、土地條塊分割等,農業難以形成規模經濟,與國際競爭漸漸處于不利地位。因此,農村土地流轉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農村經濟及個體企業的增多,農民不再專業務農,一些農村勞動力開始轉向其他產業,農村的產業、就業結構發生了改變,而非農業的收入與農業相比是比較客觀的,因此土地流轉使無力或無心經營土地的農民可以轉出土地。此外,目前的三農問題亟待解決,土地流轉可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農村土地流轉是大勢所趨。但在土地流轉中也出現了一些對農民權益侵害的情況,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操作不健全侵害了農民利益

    目前的土地流轉的操作還很不規范,個別干部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土地所有者的代表,濫用行政權力,強行流轉,或私下與承租者達成交易,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造成了很大的損害。且在手續上沒有正式規范的合同,僅以口頭協議或承諾,對往后的糾紛埋下了隱患。

    (二)擅改土地的農業用途農民合法權益無保障

    一些干部為了招商引資,在沒有得到農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與投資者簽訂土地包租合同。有的濫用權力,隨意變更承包合同,把農民的土地強行收回轉讓與出租,且租金非常低廉。而一些投資者在受到損失時會拖欠農民費用或消失,農民無法得到應有的利益,此外由于租賃土地的期限較長,投資者有的建造了固定建筑物,徹底改變了土地的用途農民的長遠利益得不到保障,這些都使農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極大的侵害。

    (三)政府行政干預侵害農民利益

    目前我國各地的土地流轉正在興起,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這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結果。但土地流轉可能會使某些人得到一些利益,個別基層干部有時會議行政手段干預。據相關調查顯示,政府干預的土地流轉占到了四成之多,而有村級組織干預的近六成。這原本該由農戶自主、自由的,但基層的行政干預剝奪了農戶應有的權益,使農民的合法權益經濟利益受到極大侵害。

    二、農民權益受侵害的原因

    (一)土地產權不明

    我國的土地產權制度還很不完善,存在著缺陷。一個健全的產權應由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組成,但我國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但對土地的主題、農戶使用權的保護等相關問題沒有做出明確規定。這就使基層政府濫用行政手段提供了可乘之機,理論及法律的難點與缺陷為鄉鎮政府、村級干部的侵權提供了便利,鄉、鎮、村基層組織常常以土地所有權者的身份自居,做出土地流轉的決策,而不考慮、尊重農民的意志, 無視農民的合法利益,而實踐中農戶亦無力抗拒各級所謂的土地所有者對土地流轉中收益權的恣意分享。這些都損害了農戶的合理權益。

    (二)相關法律法規未建立完善

    目前,我國對土地流轉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建立完善,對流轉的范圍、條件、主體、收益分配等都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很大程度上對土地流轉的健康發展產生了障礙,且成為農民權益受侵害的原因之一。由于法律法規的缺失,使得個別基層干部濫用職權,大鉆法律漏洞,以土地流轉為名,中飽私囊,大大侵害了農戶合法權益。也使土地流轉處在價格不確定、效率不高的怪圈中,對土地流轉的正常運行帶來了障礙。

    (三)政府職能未轉變

    由于受原來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政府職能還未完全轉變,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下,這種情況已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此時,政府主要是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一定情況下進行調控。但在農村土地流轉中,政府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該管什么,不該管什么沒有明確的定位,造成行政混亂。也為一些基層干部、投資者謀取私利、非法轉讓、擅變土地用途創造了條件。

    三、對農民權益保障的對策

    農村土地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產物,是為了農戶更好地生活。面對土地流轉中的問題,今后的土地流轉要堅持自愿、效率及公平的原則,對農民的合法權益要保障,為了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使得土地流轉健康發展,今后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土地政策

    今后要對相關土地政策及法律法規進行建立完善,并對承包權進行明確規定,農民在承包期內的土地權益不會因其是否主要從事農業而改變動放棄的除外,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以任何手段讓農戶失去承包土地。土地政策中也要對農戶的土地權利進行規定,使農民擁有占有、使用、收益與處分的權利,這將是土地政策繼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中需要解決的重要方面。

    (二)完善土地流轉市場

    由于目前土地流轉中沒有統一規范的組織及協調機構,土地流轉效率低下、秩序混亂,因此要建立土地資源優化、低成本高效益、規范化的流轉市場來解決。這就需要建立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讓農戶了解并與之交易,這樣可以使談判等費用得到合理的下降,而中介機構要培育其農戶的信任,把農戶的土地集中并推進農民土地租賃市場。這可以由土地管理部門牽頭,建立如土地流轉委托中心等中介機構,由他們直接負責接受農民委托,并把要求流轉的土地資料存檔,建立土地流轉交易信息網絡,及時登記匯集可流轉土地的數量、價格等,動員相鄰地塊的農戶自愿流轉或調換土地,進而使可供調整的地塊成片化,以提高土地流轉的成功率促進土地市場的完善發育。

    (三)政府要做好職能定位

    在今后的土地流轉中,政府要找到合適的定位,做好服務工作,改變過去以行政手段進行干預的做法。農戶應是土地流轉的主體,在市場經濟下要遵循自愿的原則,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濫用職權,以替農戶流轉或管理為借口去分享地租,損害農戶利益。但這不代表政府就放開,不用做好相關的服務。基層組織在土地流轉中要做好資格審查、資料管理、監督、合同簽證等服務工作,并做好與中介、投資者等的協調以及做好土地長期規劃,為流轉創造條件。

    (四)弱化農村土地保障功能

    目前土地是農民的最基本的生產要素,還有社會保障的功能。在此功能沒有弱化的條件下,農戶很難愿意放棄承包權,有時候農戶寧可荒廢土地也不放棄,這就對土地的規模經營及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的阻礙。因此,要改變土地作為農村社會保障的過渡形式,它難以充分盡到保障的功能。所以,今后政府要下氣力在農村建立起養老、醫療等保險保障、最低生活等救濟措施等保障體系來全面保障農戶,使農民可以享有與城市市民一樣地權利及社會經濟發展的帶來的益處。

    參考文獻

    [1]周慶.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思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02)

    [2]王西玉.新形勢下農民同土地關系的再認識[J].中國農村經濟,2003,(10)

篇4

關鍵詞:種植業,規模,經營,調查,思考

 

郯城縣位于山東最南部,耕地總面積116.7萬畝,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主要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面積46萬畝,其中蔬菜26萬畝,銀杏10萬畝,杞柳10萬畝,初步形成了南糧菜、北瓜柳、西銀菜、東桑牧的區域化、規模化種植格局。在生產上積極探索適度規模化經營發展新方式,全縣規模化經營面積達3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5%,推動了全縣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郯城縣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糧食總產、單產位居全國前列。

1.發展現狀

多年來,該縣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積極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初步統計,全縣承包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面積10畝以上,銀杏5畝以上,杞柳5畝以上,蔬菜3畝以上的專業戶達到2.6萬戶,聯合體3000多個,占農業總戶數18%左右;經營面積約16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14%。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有利于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普及,使農作物普遍獲得增產,商品率和經濟效益提高。據調查規模經營農戶人均收入6820元,分別比全縣人均純收入高出1460元,增收達32%。

該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已從單一的家庭經營走向多元化規模經營。部分鄉鎮村逐步從單一的、分散的家庭經營發展為協會、合作組織或股份合作經營、公司承包租賃經營等多種類型,經營主體不斷拓寬,企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成為規模化發展的主體。二是經營范圍逐步擴大,經營空間不斷拓展。三是經營規模逐步擴展,規模間距不斷擴大。每個經營戶種植業面積由最初的5畝、10畝擴展到20畝、50畝以上,部分企業的生產基地達到萬畝以上。

2.發展措施

2.1規范土地合理流轉,培植種植大戶。鼓勵外出務工打工的農戶可以采取轉包、轉讓、出租入股的形式將承包土地流轉集中到其他人手中,擴大種植規模。港上鎮四村村民劉紹連、歸昌王恒峰將村里外出打工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進行承包,實現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600多畝,與縣種子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成為種子繁育基地,通過幾年發展成為遠近有名的種糧大戶,2003年劉紹連被評為全國十大種糧標兵,2007年劉紹連、王恒峰獲得全國種糧大戶榮譽稱號。

2.2建立科技示范園,探索農戶利益聯結模式,促進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

該縣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依托,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精心打造“千畝萬元”精品農業園,走出了一條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業化經營、工廠化管理、外向型發展的新路子。郯城勝亞蔬菜公司通過合理土地流轉,建成“千畝萬元”精品農業園2800畝,年產各類無公害蔬菜3000萬公斤,其中建立了1600畝自屬式基地,年創產值1624萬元,平均每畝10150元,農民人均增收2150元。

在農業龍頭企業基地發展上探索出三種基地生產模式:一是公司自屬式生產基地。就是企業一次性投入資金,通過租用部分農戶承包地,建立了自屬式生產基地。這種模式,既實現了基地集約化經營,又改變了以往“一家一戶、提籃小賣”的落后生產方式,流轉出土地的群眾,既收到了穩定的土地租金,還可以幫助公司進行生產,成為公司的“車間”工人。二是合同式生產基地。勝亞公司建立自屬式生產基地的做法,讓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紛紛要求將土地承包給公司,自己到基地當“工人”,但由于資金、人員等條件的限制,企業一時難以建立更多的自屬式生產基地。該縣積極引導幫助,建立了“公司+協會+農戶”模式的合同式生產基地,幫助種植戶成立了種植協會。公司與農戶簽訂合同,負責提供種子、技術與管理模式,并制定收購保護價,在市場價高于保護價時按市場價收購,在市場價低于保護價時按保護價收購;協會負責組織協調與基地拓展;農戶負責種植管理,從而保護了公司與農戶的利益。目前全縣已形成各類種植協會400余家,建立合同式基地2萬畝,入會農民達4000多戶,農民平均每季畝純收益1500余元,每年兩季畝收益3000多元。三是建立股份制生產基地。該縣探索實行了土地入股分紅制度,讓愿意流轉土地的農戶以土地為股本,成為龍頭企業的小股東,年底按照股份進行分紅。目前,全縣入股土地達到了1200多畝,涉及農戶1000多人,入股土地平均每畝收益1000多元。

2.3大力推廣區域化種植,加快了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步伐。縣委、縣政府出臺鼓勵政策,不斷加大投入,鼓勵種植業發展走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路子。全縣形成特色鮮明的優勢農產品生產區域,促進了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以黃山、沙墩、李莊為區域形成了10萬畝的杞柳生產帶。在這三個鄉鎮聚集了全縣90%以上的柳編加工出口企業;新村鄉專業銀杏生產鄉鎮通過成立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依靠綠源銀杏公司的帶動,每年新增銀杏GAP(即《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采葉基地1000畝。論文大全。同時為促進農民種植積極性,公司與基地農戶簽訂了5年長期保護價收購合同,向積極發展標準化采葉基地的農戶提供每畝1500元的低息貸款和免費技術服務,并派國外專家現場指導生產、答疑解惑,現已建成生產銀杏葉的規模經營基地3000畝,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正逐步增強,該企業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烘干銀杏出口企業,公司產品外銷率達100%,帶動了當地銀杏生產的適度規模經營。

3.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存在的問題

3.1單體規模不大,經營水平不高。該縣是糧食主產區,單體經營規模大部分在10畝至50畝之間,100畝以上的只有作物規模經營面積的5.7%,規模經營水平不高,效益較低。

3.2發展緩慢,沒有建立完善的發展體系。該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起點低,一直處于低水平的摸索過程,大多是農民自發的優化組合,沒有形成完善的模式,缺乏引導與規范。

3.3發展不平衡。從全縣整體來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聚集地規模經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糧食生產鄉鎮相對落后。論文大全。

4.推動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的建議

4.1制定出臺一個引導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的政策文件,包括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的條件、扶持措施、發展原則、發展目標等內容。

4.2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權合理有序流轉機制。土地規模經營是以土地的相對集中連片為前提的,在穩定的基礎上實現土地的適當集中,必須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轉機制。做到尊重群眾意愿,兼顧公平效率,既不能不顧客觀條件強制推行,也不能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論文大全。要建立土地投資補償機制,對農戶在承包期內投入的勞動,還未完全得到回收的,要給予適當補償。

4.3政府要加大對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扶持力度,對達到一定規模經營的農戶或企業提供便利條件,通過減稅或免稅促進農戶或企業的發展。

4.4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實現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積極引導和鼓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在自己經營的土地上增加投資、輪作、套種、復種等經濟技術手段,實現規模經營。著力培育對農戶有較強輻射和帶動能力的“龍頭”組織或龍頭企業,特別是以加工、流通為主體的“龍頭”組織,積極幫助建立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方式,實現適度規模經營。

4.5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形成區域規模,帶動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和優勢農產品區域,利用區域優勢和特色優勢帶動種植業適度規模經營。

篇5

一、閩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的分析框架

(一)莫爾的經典“三圈”理論。“三圈”理論是由哈佛大學馬克·莫爾教授在《創造公共價值:政府戰略管理》(1995年)一書中最早提出的。該理論是關于領導者戰略管理的一種分析工具,它以“價值”、“能力”和“支持”三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為框架,開展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進行相機分析。主要觀點是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政府制定任何公共政策或實施戰略計劃時,必須堅持價值(V)、能力(C)與支持(S)三個因素相互統一的原則。

不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可能包含著價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組合。政策方案或計劃項目只能是“愿景”,沒有實施能力和公眾支持,那只能夢想(夢想區V),有價值又有能力就可成為實現夢想之區(夢想實現區V+C);缺乏公共價值只是代表少數人的利益,屬于別人的夢想(別人的夢想區S),甚至可能給公共利益帶來嚴重損害(噩夢區C+S);具備價值、能力和支持三個條件,那就可以放心去做(耐克區V+C+S),然而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更多的公共決策是具有公共價值,但目前尚無能力或尚未得相關者支持,這就要求政府官員提升自身的領導力,開展工作創新,“將新的尚不歡迎的現實,呈現給個人、組織或整個社會,讓他們認可,并成功地適應新的現實的過程”。

(二)“三圈”理論適用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決策分析。與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業點源污染相比,農業面源污染具有“點多、面廣、源雜、分散隱蔽、不易監測、難以量化”等特點。歐美發達國家經過上百年的努力,工業點源污染才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農業面源污染已成為絕對主要污染物。1990年美國面源污染占污染總量的2/3,其中農業面源污染的貢獻率為68%~83%,氮、磷營養元素是農業面源污染主要的污染物質。丹麥270條河流中94%的氮負荷、52%的磷負荷是來自于農業面源污染。發達國家既有較強的政府執行能力,又有廣泛的公眾支持力度,它們通過采取立法、發展替代技術、實施補貼等政策措施以及生物工程技術手段,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機制,取得明顯的治理效果,以美國為例,1990-2006年期間農業面源污染面積就減少了65%。當然,由于受到各國(地區)政治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產業結構以及自然地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同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面臨著不同的價值、能力和支持等三圈的不同組合。近年來我國長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以及福建省閩江、九龍江等區域性流域的農業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雖然具有明顯的公共價值,但它明顯受制于地方政府有限的資源能力以及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等現階段更重要的民生需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面臨著制度、技術等多個相互矛盾的制約因素。因此,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既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要求,又是區域環境管理中需要政府著力破解的重要課題。

二、閩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的“三圈”組合

(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明顯的公共價值。上世紀90年代以來,福建省農業產業結構逐步由過去“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向農林牧副漁并舉的多元結構轉變,具體表現為種植業比重下降和養殖業比重上升、糧食比重下降和經濟作物比重上升。1990年至2010年福建省“肉豬年出欄數”由766.46萬頭上升到1963.31萬頭,糧食種植面積由2745.92千公頃下降到1232.30千公頃,經濟作物由同期的665.35千公頃上升到1038.59千公頃。同期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農藥和薄膜施用量以及畜禽污染物排放均大幅度增加。閩江上游的三明和南平兩地市是福建省現代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規模化、集約化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水平,同時加劇閩江流域面源污染程度。因此,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突出地表現為流域農業面源污染問題。閩江畜禽養殖污染負荷約占全流域的60%,畜禽養殖廢水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約為流域工業廢水排放量的5.7倍和7.5倍;閩江下游福州市郊16種蔬菜的硝酸鹽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含量超標嚴重,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上限的2.76倍。農業面源污染所產生的化肥、農藥、重金屬殘留物等有害物質一旦進入水體,會直接殃及水生生物,某些有毒物質還可能通過食物鏈的密集作用使處于食物鏈高位的人或畜中毒。可見農業面源污染不僅會加重流域水體的營養化,加快土壤退化,危及流域生態安全,而且影響著特色優勢農產品外貿出口的競爭力,影響著消費市場的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已刻不容緩,既是生態省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的大事。

(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執行能力有限。我國現行環境政策主要是針對工業點源治理而設計的,各級政府主要采用“命令—控制”性的行政手段、排污收費等約束性的經濟手段和強制性的法律手段,向企業提出具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或者命令其采用以減少污染物排放量為目的的生產技術標準,從而達到直接或間接限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生態環境的目的。但是,這種“命令一強制”性的環境治理范式,往往針對的是那些具體的、可以用指標量化的環境問題以及點源污染,但對點多 面廣的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并不明顯。當前地方政府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主要采取物理和生物防治等工程技術手段,相對忽視農民參與式激勵性政策體系的構建,尤其是在現行的碎片化行政體制下,地方政府不僅要鼓勵農民參與面源污染防治,而且要處理部門間利益矛盾。農業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環保、農業、畜牧、林業、國土、水利等多個部門,各部門職能交叉重疊、存在空白,缺乏統籌協調,難以監管到位;各個部門之間誰也無權命令或指揮、協調別的機構,部門間責任權利邊界模糊導致經常出現溝通不暢、協作不力、相互推諉與扯皮的現象。縣、鄉(鎮)、行政村基層環保能力十分薄弱,絕大部分鄉(鎮)和行政村沒有專門的環保機構和隊伍,農業污染“無人管、無力管”的現象普遍。

(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中的農戶支持度低。從農業微觀經營角度看,農戶經營行為短期化是導致農業面源污染的直接根源。農民是理性的,“全世界的農民在處理成本、報酬和風險時是進行計算的經濟人。在他們小的、個人的、分配資源的領域中,他們是微調企業家,調諧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許多專家未能看出他們如何有效率。”農產品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個體農戶在農產品銷售中難于把握市場價格,只能采取以大量施放化肥農藥和增加種植養殖面積及數量為主要手段,以追求產值最大化為直接目標;并在利用公共環境資源創造自身財富的同時,盡量地將生態環境治理成本外部化。隨著福建省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演進,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市,“386199”部隊成為閩江上游南平、三明等地區農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由于大多數農民文化素質和環保意識較低,沒有掌握好正確的、環境友好型田間管理技術,在缺乏農業技術輔導的情況下,主要根據往年經驗過度施放化肥農藥,個體農民大量利用化肥和農藥,既可以獲得較高的產品和經營收益,又可以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減少勞作的艱辛。“高度依賴化肥農藥”不僅是農民的理性選擇,而且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

三、閩江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決策導向

(一)提升全社會對環境治理的價值認同和支持。早在2000多年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說過:“凡是屬于最多數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顧的事物”。農業面源污染加劇的思想根源是政府和農民的環境觀念淡薄,政府部門沒有把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工作重點,存在著“重經濟輕環保”、“重城市輕農村”、“先污染后治理”、“放任自然消減”的思想;農民環保意識普遍較差,責任感不強,粗放經營和隨意排污等生產生活方式短時期內難以改變。黨的十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強調要“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并把生態環境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范疇。提高政府的執行能力,增加農民自主參與的力度,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升全社會對環境治理的價值認同和支持。從政府的角度看,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需要由經濟增長型政府逐步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由以GDP為中心的政績觀以及官員考核體系轉變為注重綠色GDP、公共服務和民生改善的綜合指標評價體系,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戰略目標,充分認識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在區域節能減排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到政府環境治理的重要議事日程。從農民的角度,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對面源污染危害的認識,引導農戶樹立現代農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理念,探索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的發展路子。同時擴大公民對農村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大家共同減少污染,關愛家園。

(二)提升政府面源污染防治的能力。

1.加快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當前我國缺乏從源頭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限定性生產技術標準,缺少針對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的環境經濟政策;原則性規定多,配套性細則規定少,可操作性不強,責任追究機制不完善。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立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是發達國家的普遍經驗。基于福建水系的相對獨立性,建議制定《福建省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條例》,加快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完善農業環保執法監督監察機制,并盡快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及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實施方案。

2.完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組織體系。增加縣級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的編制,確保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鄉鎮先試點設立環保機構,爭取用3年的時間,所有鄉鎮全部設立環保站,從根本上扭轉農村環保“缺胳膊少腿”的狀況。在農村“六大員”基礎上設立環保員,加強農村環保宣傳、環境監督等執行力。

3.設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在目前環境治理的組織資源能力有限的條件下,遴選若干個條件較好的區域,設立省、市和縣不同層次的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是一種現實可行的選擇。圍繞農田化肥農藥減施、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和規模化養殖污染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推廣綜合防治技術。實行獎勵和補助相結合的投入方式,加大“以獎代補”、“以獎促治”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多種方式,發動個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自愿籌資籌勞,參與面源污染防治。探索建立村民環境自治機制,通過村規民約等方式起到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的作用。

(三)建立農戶參與式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利益相關者激勵相容機制是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關鍵環節。中央政府的規制缺失、地方政府的GDP偏好、個體農戶的驅利性和第三部門發育的滯后性,使得流域面源污染成為個體理性選擇所造成的“集體行動的困境”。流域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將取決于能否通過創新性的思維方式加強利益相關者互惠基礎上的互動,建立相互間激勵相容機制,擺脫集體行動的困境,實現多元主體信任合作機制。這就要求政府不僅僅要采取強制手段,包括嚴禁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對被列入“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 dylw.net雙禁”的“兩高”農藥全面清出市場,在農業生產上禁止使用等,同時更要建立以經濟激勵導向的鼓勵性政策,引導農戶由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由政府單邊治理向政府企業和農戶多元治理主體共同治理轉變、由以強制為主的政策導向轉變為激勵為主政策導向,由以末端治理為主轉變為農業生產全過程治理,建立起政府引導、農戶自主參與的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機制。政府環境政策的效果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目標的順利實現,取決于農戶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意愿。以無償技術援助、有機肥價格補貼和尾水標準等三項政策為例,農戶對無償技術援助政策的接受意愿最大,尾水標準政策的接受意愿最低。因此,以提高化肥利用率為特征的無償技術援助政策,既能從源頭減少化肥施用量的政策目標,又能降低農業經營成本,有效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的結局,是未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設計的首要選擇。政府提供無償技術援助等以激勵為導向的政策措施,使得農戶在最大化個人利益的驅動下,愿意采取有利于環境政策目標實現的經濟行為,最終使農戶在達到個人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了環境政策的目標。

參考文獻

曹俊德“三圏”理論的核心思想及決策方法論意義.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0(1).

卞輯部.美國如何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北京:北京農業2009(1):50.

根據1990-2011年福建省統計年鑒整理所得。

邱孝煊,黃東風,蔡順香.福州蔬菜污染及污染源調查和治理研究 .福建農業學報2009,15 (1): 15-21.

篇6

    論文摘要:在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條件下,中國財政對農業投資的目標與農戶理性經濟行為不兼容,財政支農政策傳導機制不暢通,影響財政支農政策效果。為改善財政支農效果,必須優化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結構,改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環境。

一、問題提出:財政對農業投資效益的反思

    財政對農業投資在世界各國具有普遍性,其原因主要在于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獨特的地位、作用和農業生產的特殊性。政策目標主要包括穩定農業生產,保證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公平等。財政支農政策目標體系內部各項目標之間關系較為復雜,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矛盾性。優化財政支農政策,協調財政政策目標,對于提高財政支農績效,促進“三農”問題解決和城鄉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增長,財政對農業的投人總量也逐年增長,但其占財政支出總量的比重卻在降低。從絕對量來看,財政對農業投人從1978年的150. 66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 97億元,增長了20. 1倍,而財政支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則從1978年的13. 43%下降到7. 85 % 。與此同時,從財政支農支出對農業產值、主要糧食產量和農民純收人增加的各項目標和各項目標協調程度來看,效果均還有較大改善空間。

    已有的關于財政支農績效的實證研究都是檢驗財政支農支出總量和結構對農業產值、農民收入和主要糧食產量的影響。實際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勞動力要素的流動、就業領域擴大和農民收人來源的多元化,應該用財政支農支出和農民收入的產業結構對農民第一產業收人和主要糧食產量等的影響來衡量。為此,利用1978一2007年財政支農資金總量和結構數據以及農民收人產業結構等數據,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農民第一產業收人和主要糧食產量作實證分析,以真實反應財政支農資金的績效,揭示財政支農支出中的問題,尤其是通過分析財政支農政策的傳導機制和微觀主體行為模式對財政支農績效的影響,為提高財政支農績效提供理論支撐。

    從影響農民第一產業收人的財政支出來看,財政支農支出每增加1億元,農民第一產業收人增加0. 61億元;農民第一產業收人占總收人比重每提高一個百分點,農民第一產業收入減少2615. 75億元。主要糧食產量和財政收人對農民第一產業收人有顯著影響,但主要糧食產量對農民第一產業收人的彈性系數很小為0. 035,即主要糧食產量增加1億公斤,農民第一產業收人僅增加0. 035億元。財政支農支出對滯后一期農民第一產業收人的彈性系數為0. 75,即財政支農支出每增加1億元,農民下一年第一產業收人增加0. 75億元。農民收人結構對農民第一產業收人沒有顯著性影響。

    從影響主要糧食產量的財政支出因素來看,財政支農支出絕對額對主要糧食產量沒有顯著影響;農民第一產業收人比重提高對主要糧食產量有顯著負面影響,即農民第一產業收人比重提高導致主要糧食產量大幅度減少。

    從以上實證結果可以看出,財政支農支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農民第一產業收人,但對增加主要糧食產量的效果并不明顯,農產品產量增加對農民第一產業收入增長的作用非常有限。財政支農效果有待改善,支農政策目標系統內容各子目標兼容性較差,主要體現在農民第一產業收人增加和主要糧食產量增加之間的關系不密切。

二、財政支農微觀基礎和政策傳導機制

    農戶是農村的生產經營主體,是財政支農政策的微觀基礎和政策傳導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對財政支農政策的反應模式直接影響財政支農資金運行的效果。研究我國特殊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背景下的農戶行為目標、約束和模式是深人理解財政支農政策績效的重要突破口。

    從財政支農政策目標看,宏觀上包括增加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人,縮小城鄉差距,保護生態環境等。財政支農政策應該為農戶經濟行為提供穩定的、目標明確的、預期穩定的導向,要盡量減少政策目標間的沖突,增強協調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是農業和農村資源配置的主體,是財政支農政策落實的主體,其經濟行為對財政支農政策的反應方式直接影響著政策的效果。

    農戶是我國農村經濟的微觀基礎。受要素察賦結構等因素影響,小農經濟是我國農村家庭經營的主要特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商品意識逐漸增強,家庭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戶的非農化經營不斷發展,甚至成為家庭的主要收人來源。但是,傳統農業內部以家庭為單位、小規模、分散經營仍然是我國農村家庭經濟的主要特征,所以,農戶經營行為必然包含著傳統農業中農戶經濟行為與整體經濟市場化的矛盾,以致影響財政支農支出政策的效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理性經濟行為模式表現為在制度和要素約束下追求家庭收人最大化。在行為目標上,農戶追求家庭收入最大化為主的效用最大化。家庭效用函數包括收人、穩定、尊重等,由于收人以外變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或者是收人的函數,追求收入增加成為農戶的主要經濟行為目標。在約束條件上,包括外在于家庭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社會保障、要素流動、產權保護等制度和家庭可支配的資金、勞動力、技術、土地等實體要素。行為模式是在服從市場經濟邏輯的條件下,適應、利用外部條件,合理配置家庭資源,實現家庭效用(主要是經濟收人)最大化。

    作為傳統農戶經濟行為最為重要的外部條件—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從公共財政角度看,具體表現為,城鄉二元的公共品和基礎設施供給制度和機制,包括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等農村公共服務和生產生活用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這直接約束了農戶的經濟行為,導致獨特的經濟行為模式,影響財政支農政策的效果,具體體現在:

    第一,財政支農的宏觀目標與農戶經濟行為的微觀目標不兼容,是財政支農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從農戶家庭效用函數與財政支農目標的關系來看,農戶收人最大化目標與財政支農目標是兼容的,即財政支農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能夠通過農戶追求家庭收人增加目標的行為得到實現。但農民增收目標與農產品供給增加目標存在不協調。受政府農業投人等政策影響,我國農業內部農戶的農業生產方式仍然是以傳統手段為主,這導致農業、工商業和農業內部不同生產領域較大的比較經濟效益差別,導致農業生產行為的扭曲。在農戶經濟活動中,農業、非農業構成其經濟活動集。增加糧食產量是增加農戶收人途徑之一,但從事工商業活動的要素收益率遠遠超過傳統農業,且風險較低,包括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在內的傳統農業內部,傳統種植業收益率最低,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在內的種植業中,傳統糧食作物經濟效益又最低。因此,從追求經濟效益目標出發,傳統農業中的農戶在要素約束允許的條件下將偏離增加農產品供給的目標,這導致農戶增加收人目標與增加糧食產量的財政支農政策目標不兼容和沖突。

    第二,增加收人和農產品供給增加目標的經濟執行主體錯位。農戶要素察賦與其經濟行為的產業、行業選擇密切相關,不同經濟領域對主體要素數量和質量要求不同,理性的農戶都根據家庭要素察賦選擇綜合收益率高的經濟領域。一般地,資金充足,文化水平高,經營管理能力強的農戶選擇要素收益率高的工商業為其主要經濟活動;資金實力弱,文化水平較低,經營管理能力差的農戶被迫選擇收益率低、經營風險較小的傳統農業,尤其是傳統糧食種植業。前者有利于收人增加,不利于農產品供給增加;后者有利于農產品供給增加,但不利于收人增加。因此,財政支農增加農產品供給和增加農民收人的目標實現主體分離,影響目標的實現。

    突破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下財政支農目標和農戶經濟目標沖突的出路在于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采取新的、高效率生產方式,生產高附加值的、高收人需求彈性的農產品,農業勞動生產率和收益率高,能夠實現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和農業生態環境改善的和諧統一,即既有利于財政支農目標達到,也有利于農戶收人增加和家庭效用增加,使財政政策有堅實的微觀主體基礎,政策傳導機制順暢。

    第三,財政農業投資與農業現代化要求錯位,不利于傳統的農業現代化。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要求勞動者知識技能、生產工具、生產對象、生產方式等諸要素整體協調和層次的提升,任何一個方面的落后都將制約農業現代化進程。從農業生產的要素構成來看,勞動力、土地、勞動工具、農產品品種、基礎設施、技術等要素的有機協調,才能有利于農產品的產量增加,以及其質量和效益的提高。農戶從農產品產出增加到收人增加之間還必須經受市場的考驗,即完成從農產品的生產、運輸到銷售,或者從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的全過程。事實上,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條件下的傳統農業經濟內部,傳統種植技術不能適應農產品新品種的要求,氣候等自然條件受控性差,農業自然風險大;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制度不完善,農業經營市場風險大等制約著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要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實現農產品產量增加和農民收人增加的統一,財政必須有所作為,如通過對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整治土地,改良土壤,改變農業生產對自然條件的被動服從局面,降低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農業科研投人,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增強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研究開發、推廣先進適用機械設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對農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農民的文化技術水平;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制度,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和市場風險等等。以上措施的綜合配套是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實現傳統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

    政府作用的有效發揮是農業走出傳統農業困境的重要前提。農村公共品供給不足不僅影響農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收人的增加,也影響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福利的改善。

    由此可見,一定規模的財政農業投資和投資結構的合理化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產品產量增加、質量提高和農業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條件,是實現傳統農業現代化,縮小農業與現代工商業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構建和諧經濟社會關系的基礎。

    三、提高財政對農業投入效益的對策

    理論上,要提高財政對農業投入的績效必須使財政投人方式與農戶理性經濟行為相協調,財政支農目標與農戶經濟行為目標相兼容,促使農戶增加對農業的投人,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事實上,我國財政對農業投入與農戶經濟投入的互補性較差,不能產生協同效應,這是財政農業投人績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提高財政支農績效必須改變不合理的財政支農投人規模、結構和機制,使財政支農投人能夠適應、引導農戶經濟行為,促使農民收人增加、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生態改善。

    第一,增加財政支農的資金投人力度。財政支農資金總量投人增加是結構優化的前提,只有在投人總量增加的前提下,投人結構才能得到有效的調整和優化。根據發達國家的農業發展規律,當一個國家進入工業化社會,農業投資比較率這一指標值應該接近1。可是,我國的這一指標值還不到0. 2。當前,我國已經開始進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階段,應該通過完善財政支農制度,強化財政支農政策執行,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長速度不低于經常性財政支出增長速度,逐步提高財政投資比較率和財政支農資金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改變農村公共品供給嚴重短缺的局面。這是從根本上改造傳統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增強農產品供給能力、增加農民收人的重要前提。

篇7

關鍵詞:民間融資,農村企業,籌資,問題,探討

 

1.民間融資及其地位

民間融資是社會經濟生活中一種普遍而特殊的金融形式。我國中央銀行對“民間融資”的定義是:“民間融資是相對于國家依法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機構的自然人、企業及其他經濟主體(財政除外)之間以貨幣資金為標的的價值轉移及本息支付。”也即:在國家法定金融機構之外,出資人一般以獲取資金利息、受資人為取得資金使用權并支付約定利息為交易目的,從而采取借貸、票據融資、有價證券融資、私募集資等形式的金融行為。免費論文參考網。

民間融資它既是一種古老的融資形式,又是適應民間各經濟主體之間為解決生產、經營、投資、生活等各方面的資金需求應運而生的一種融資形式,相對于國家信用、銀行貸款、民間融資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無形市場,遍布廣大的城市和農村,它以融資方式的靈活性、融資范圍的廣泛性、融資渠道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銀行信貸在社會資金配置上的一些不足。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1.1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

(1)民間融資能滿足民營“短、快、靈”的要求。當農戶出現婚喪嫁娶、蓋房、醫療和教育等支出時,民間借貸就會以其特有的優勢而成為農戶此類融資需求的優先選擇。因為多數農戶缺乏有效的抵押,從而很難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借貸。但資金不足,融資渠道狹窄是阻礙農村企業長期發展的“瓶頸”。如果農村企業有資金注入,不僅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會在管理觀念、種植、養殖技術給農民及農村有很大影響。還促進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

(2)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經濟發展中,工業新增產值的76、7%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中小流通企業占全國零售網點90%以上,在我們的吃、穿、住、行消費品供應中,中小企業的產品占絕大部分。

1.2中小企業是社會就業的最大載體

中小企業不僅對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解決我國社會就業方面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自1978年以來,中小企業共創造了3.3億個就業崗位。

1.3中小企業已成為國家稅收的新稅源

我國近年來稅收金額不斷擴大,而在國家增長的稅收中,中小企業成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小企業在保證我國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方便群眾生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2.民間融資的國際比較

2.1美國的具體做法

(1)美國于1958年成立美國聯邦中小企業局,作為美國聯邦政府專門設立的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援助、政府采購、緊急救助、市場開拓(特別是國際市場)等全方位、專業化服務的機構,它是政府制定小企業政策的主要參考和執行部門。

(2)制定若干優惠政策,輔助中小企業的發展。首先,美國采用法律的形式對聯邦政府所有機構的采購計劃作了規定,必須保證中小企業有適當金額的生意可做;其次,美國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政策;其三采用稅收輔助政策;最后,建立融資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信用擔保等服務,從而保證中小企業健康順利發展。免費論文參考網。

2.2日本的具體做法

(1)建立法律保障系統,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日本政府制定的中小企業政策大多是以法律形式加以規定,通過法律規范中小企業行為,保護中小企業利益。其中有《中小企業基本法》是日本中小企業發展的綱領性法規,被稱為“日本中小企業憲法”。

(2) 成立組織支持系統,確保中小企業有家可歸。日本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再到民間團體的系列服務機構,研究中小企業的現狀,負責中小企業工作。

2.3中國的具體做法

(1)建立相關的法律規范,為民間融資建立一個合法的活動平臺。從法律上明確界定融資和非法融資的界限,賦予民間融資合法地位,以適應市場化的要求。2002年我國頒布了《中小企業促進法》,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2004年我國又頒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對規范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將發揮重要作用。從法律上確定民間融資的地位和行為,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2)適度調整銀行股本金準入的標準,適度提高民間資金注資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比重,通過法律手段使民間融資走上契約化和規范化軌道。

(3)趨利避害對民間融資流向加以正確引導和利用。加大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宣傳力度,創新投資方式,采取市場化的手段,整合社會資金進行實業投資,加大民間投資的比重。

(4)建立民間融資定期監測機制。人民銀行、銀監局、地方政府通力合作,選擇一些民間融資較為活躍的企業和鄉鎮作為重點監測點,長期進行調查監測。特別是當國家宏觀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和地方經濟運行中出現一些熱點或突發性因素時,及時給銀行業、企業和市民作風險提示和“窗口”指導,有效防范民間借貸風險。

以上中美日諸多政策比較表明對中小企業的籌資政策有以下共同特征:首先是政府重視;其次是政府政策法律化,具有強制力;三是擁有專門的組織機構,保證政府的管理理念及相關政策的貫徹執行;四是設立服務網絡,確保中小企業從籌資、經營到市場享受全方位服務。

3.獲得的啟示

3.1要高度重視民間融資、科學認識民間融資

民間融資雖然不被政府承認,但又取締不了,屢禁不止,而且發展迅猛,固然有其合理性。這足以說明現有的融資形式在其設計上有缺陷。因此,必須對民間融資的存在重新認識。

3.2要對民間金融加強監控指導,強化全社會的融資意識

民間融資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政府平時要加強調查研究,應采取堵疏結合、合理引導民間融資行為的舉措,準確把握民間融資行為的發展動向和融資規模,一旦發現違規問題,就嚴厲打擊,堅決取締,對構成違法犯罪的,要堅決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3.3加強政府引導,開啟民間資金多種投資渠道

民間融資產生、活躍的根本原因是農村社區正規金融資金投入匱乏與農村社區資金需求旺盛、部分農戶資金有余與農村社區缺乏投資途徑的矛盾,要不斷了解客戶資金需求,提高貸款調查、審批、發放效率,要不斷開拓創新信貸業務品種,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吸收更多社會閑散資金,減少民間融資。

3.4要逐步開放農村金融市場,鼓勵有序競爭,整合融資資源,積極培育征信中介機構

逐步開放農村金融市場,建立高效、有序、競爭、良性發展的農村金融是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目標。應鼓勵它們之間展開正當競爭。免費論文參考網。

通過對各國民間融資政策比較,可以看到,政府對民間融資的大力扶持是中小企業順利發展的關鍵。

總之,中小企業籌資問題復雜性強、難度大,因此,我們應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民間融資法律體系,以促進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保障民間融資健康、有序的發展。

篇8

論文關鍵詞:公共品;消費行為;結構化理論

農村居民消費具有自給性消費水平高而邊際消費傾向低這一特征,形成這一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我國的公共產品供給主要采取政府出資、政府主導的方式,容易產生行政行為的低效率。而且,在以往的理論分析中往往忽視這樣一個現實:在公共品供給過程中,公共品使用者——農民的行為意向經常是被忽略的,其結果是導致公共品供給難以符合農民的意愿。因此,研究農村公共品供給,需要將使用者的行為意向這一因素納入到分析框架中來。本文應用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作為分析框架,分析農村居民的行為反應對公共品供給的影響,并以一個失敗的飲用水工程為例證,分析公共品供給過程中使用者的心理結果和行為意向,從行為分析的角度對農村公共品供給提出管理建議。

一、結構化分析框架

社會學理論認為,行動者個體不是被動服從于制度的安排,其對制度主觀能動的反應能夠導致制度的變遷。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將宏觀制度分析和微觀行為分析進行了有效的整合。以結構化理論為基礎,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行為慣例

消費者行為是處于既定的規則和資源結構中的,規則的制約可通過日常行為慣例表現出來。這里將行為慣例分離出文化導引和制度變遷兩個維度。

1,文化導引。農耕文化已經根植于農村居民的心靈深處,對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給自足”、‘重儉黜奢”等消費理念以生活慣例的形式對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進行約束。對于飲用水、燒柴等自然賦予的物品,農民一直持有無償使用的觀念。

2.制度變遷。免費用水等消費隕例體現出的是村莊中的傳統消費制度。隨著收入水平提高,農村居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公共品供給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但在公共品消費過程中要或多或少的付費,這與原有的消費慣例相沖突。在制度變遷中,農民的行為會做出適應性反應,他們的行為后果也會對制度變遷產生影響。

(二)心理與行為運作機制

心理與行為運作機制是在文化導引和社會比較的雙重作用下形成和發展的,最終歸結為特定的農民理性。

1.社會比較。現代傳媒和農民工的流動所帶來的外部信息正在改變延續了幾千年的消費觀念,農村居民開始向往健康、舒適的生活模式。對于政府主導的公共品供給,農村居民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通過公共品供給提高生活品質。當然,較高期望也往往會導致較高的失望和不滿,在經歷公共品供給失敗之后,他們將會對政府的公共品供給采取不合作的態度。

2.農民理性。農民理性是農民采取行為的心理基礎。Scott認為農民的經濟行為奉行“生計第一”和安全第一”的原則,而不是理性經濟人的收益最大化原則。林毅夫認為小農的行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行為卻恰恰是外部條件限制下的理性表現。我們認同林毅夫的觀點,農民在外部條件限制下,會按照傳統慣例做出消費行為,但在外界條件變化的情況下,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呈現理性經濟人的特征。

(三)消費行為

按照吉登斯提出的行動者的分層模型,消費行為是由行動的反思性調節、合理化及動因所構成的一系列過程。

1.行動的反思性調節。在公共品消費過程中,農村居民不僅調節著自己的消費行為,而且對公共品的供應者存在同樣的行動期望。他們會根據公共品消費的后果和其他人的反應來不斷地反思、改變和調節著自己的消費行為。

2.行動的合理化。農村居民對公共品消費行為始終保持著理論性的理解,在一般情況下,他們有能力對自己的消費行為做出合理化的解釋。

3.行動的動因。傳統消費慣例以及具有農民理性特征的心理和行為運作機制會形成特定的行動動因。在公共品供給過程中,這些特定的行動動因會驅動農村居民采取符合理性的行為。

(四)意外的行動后果

受自身能力和信息的限制,消費者有意圖的消費行為會產生意外的后果。公共品的消費可能經歷意想不到的失敗,而且農村居民會將這種消費失敗歸因為公共品供給決策和管理的不當,并根據這種后果決定未來的行為。

(五)未被認識的行動條件

未被農村居民預料到的意外后果會以反饋的形式成為以后行動的未被意識到的條件。換言之,這些意外后果會促發下一步的消費行為。當然,下一步的消費行為可能是繼續合作,也可能是退出公共品的消費過程。

二、一項飲用水工程的例證

(一)工程介紹

該飲用水工程位于長春地區東南部,該地區居民一直飲用淺層地下水,水質不符合飲用水要求。工程始建于2001年,覆蓋7個相互毗鄰的自然村落,為407個農戶2187人供水。水源為深層地下水,采取深水機井汲取的方式,通過鋪設地下管線將水引到407個農戶家中。資金來源分為財政撥款和農戶自籌兩部分,市縣兩級財政共出資20萬元,每個農戶支付350元的管網費,在運營之后,每戶每年需支付3.5元的管理費。管網的鋪設采取農民出義務工的形式,農民和工程部門都不需要付費。

(二)消費規則的變化

在傳統封閉的村莊生活中,自給自足是最合理的生存選擇。飲用水一類資源在村民的心里認同為自然的賜予,吃水不花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飲用水工程出現之前,村民曾經用兩種方式汲取飲用水,早期的公共水井和后來的各戶自用的手壓井。在飲用水工程之后,以前存在的不花錢飲水的慣例則發生變化,以后的歲月中,吃水要支付少量的現金。

(三)農民的心理和行為

在‘重儉黜奢”的文化傳統下,雖然低收人約束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除,但村民依然堅持樸素的生活方式。雖然村莊中的水質不好,但是一代代人就是在這方水土里成長,因此長期以來沒有誰會投人大筆資金改善飲用水質量。不過,由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現代傳媒的影響,新一代農民開始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深水機井的費用較高,需要2000元,很多農戶都擱置了打深水機井的計劃。他們認為,雖然水質不好,但是還沒有達到需要動用2000元來改善的程度。在新的規則之下,每戶要支付350元的管網費,每戶每年要交納3.5元的管理費。與打深水機井相比,要便宜的多,支付成本相當于打一口淺水井的費用。因此,村民接受了這個未來的吃水規則。

(四)意外的后果

該工程將水源地選擇在一處適應打深水機井的低洼地帶,以保證未來有充足的水源供應。工程于2001年秋季完工并開始正式供水,整個秋季和冬季該工程都正常運行。但在2000年前后,正是農村種植水稻收益高于玉米的時候,在水源地周圍,十幾戶農民將原來的旱田改成水田,并且灌溉用水也是采取深水機井的方式。2002年夏天的降水較正常年景大幅減少,水田灌溉用水增多,地下水過度開采,飲用水工程由于水源不足出現供水中斷隋況。在整個夏季,飲用水工程處于半停業狀態。在停水的時候,農民們重新啟用了自家的手壓井。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之后,飲用水恢復正常供應。但在年底,在工程部門收取管理費的時候,雙方出現了分歧。分歧出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戶認為整個夏季的間歇性供水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變,責任在于工程部門,所以.不應該交納管理費,而工程管理人員認為間歇性供水屬于不可預測事件,不應該涉及到管理費的正常收取;二是農戶認為他們交納的錢是350多元,應該得到很好的服務,目前的服務質量不能令他們滿意,而工程部門認為先前交納350元是管網費,與管理費無關,每戶每年3.5元的管理費已經很低了,即便偶爾中斷供水,農戶也沒有不交的理由。雙方爭執不下,農戶不能得到在未來正常供水的承諾,很多農戶拒絕交納每人每戶3.5元的管理費。因此,在該工程供水一年多之后,飲用水工程停止了運行。

(五)目前的狀況

在飲用水工程停止運行之后,農戶重新采用手壓井的供水方式。飲用水工程部門撤離,機井和管線閑置。同期,糧食的市場價格出現變化,玉米價格持續走高,而水稻價格維持不變,種植玉米的收益高于種植水稻的收益,因此農戶紛紛將水田改種玉米,地下水供應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飲用水水源不足問題已經不存在。但是,工程部門已經撤走,當地政府也沒有重新運行飲水工程的計劃。在農業稅免除之后,糧食價格持續走高,農民的收益提升。富裕的農戶開始考慮提高生活質量,為提高飲用水品質,一些農戶自家投資2000元開鑿深水機井。尤其是蓋新房的農戶,在蓋新房的同時,必定選擇開鑿深水機井。當然,大多數農戶還是引用淺層地下水。

(六)未來的趨勢

在過去,農村居民飲用水經歷了公共水井和自家手壓井兩個階段,而未來的趨勢如何還很難預料,但必定是以下兩種模式之一:一種是農戶采取個體行為方式,每家每戶都擁有一口深水機井,就如同現在每家每戶擁有一口手壓井一樣。這種模式符合農村自給自足的生活習慣,但是成本較高。另一種模式是依靠國家投資或者是引導農民采取集體行動的做法,興建飲用水工程,集中供水。這種模式與自給自足的生活傳統相違背,但具有規模效應,成本較低。

三、研究結論和局限

(一)研究結論

1.面對消費規則的變化,農村居民會選擇適應性行為。傳統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對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在公共品供給過程中,應對傳統消費行為予以理解和引導。在公共品供給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使用者的消費意愿。

2.政府主導的公共品供給往往具有行政行為的低效率的特征,從項目的投資到后續的管理往往缺少科學性和持續性。而公共品的質量與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公共品供給質量會影響到農村居民的滿意程度。一個失敗的嘗試可能促使農村居…民回歸到原來的自給自足的消費模式下,而這種消費模式從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是不經濟的。

3.農戶具有分散行動的傳統,一些農戶會在某些公共品供給的領域自行采取行為,比如說農戶打深水機井的行為。而公共品的提供屬于集體行為,在未來的公共品供給過程中,這些富裕的農戶可能會拒絕參與公共品工程,因為他們已經自行解決了類似于飲用水問題。因此,公共品供給的時機應該是恰當的,時機過遲可能失去對部分農戶的吸引力,在參與意愿不足的情況下,公共品的規模效益無法充分的發揮。

篇9

關鍵詞:農村有線電視,現狀,發展策略

 

農村有線電視是國家投資、農民受益的一項民生工程,是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有線電視網絡是包容信息量最大、傳播速度最快的現代化工具,其在信息傳播、文化欣賞、思想溝通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已經成為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對廣大農民來講,有線電視“村村通”不僅可以使自己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各類科學文化知識,觀看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節目,而且最實惠的就是能夠了解到更多的實用信息和農業科技知識。

國家推行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可謂用心良苦,所耗財力物力亦不小。然而,有線電視在農村普及推廣的實際情形如何呢?筆者利用工作之便,對宿州市埇橋區南部祁縣鎮、永鎮鄉、大營鎮等三個鄉鎮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專項調研,發現這個政府以為惠及百姓的村村通工程的現狀并不容樂觀。

二、現狀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農村有線電視的發展滯后,有線電視入戶率較低。所調查的三個鄉鎮,情況好一點的大營鎮入戶率不過在30%左右,祁縣鎮與永鎮鄉的入戶率僅有15%左右。農民對有線電視的意識淡薄,參與性不高,部分村民甚至對有線電視有抵觸情緒。地方政府對發展有線電視有畏難情緒,有些領導甚至對發展有線電視喪失了信心,對村民缺乏宣傳和引導,因而導致有線電視的普及停滯不前。

造成以上這種狀況的原因何在呢?

筆者通過深入鄉鎮政府,與鄉鎮有關領導溝通,并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農戶及村民組基層干部,發現主要原因有:

(一)客觀原因

一是有線電視光纜的架設有難度。由于農村村民居住點相對較分散,往各自然村投放光纜勢必增大投資,因此,有線電視的安裝多集中于集鎮,相對偏遠的村莊暫時還無法架設光纜。

二是“鍋蓋”在農村搶占先機,地位牢固。有線電視的發展在農村有一個過程,但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對電視節目有更高的需求,他們不再滿足一兩個地方臺和“雪花銀屏”,“鍋蓋”搶抓了這個機遇,捷足先登,它投資小,使用壽命長,節目豐富,圖像清晰,因此很快占領了農村市場。雖然有線電視的到來讓農民一時覺得“鍋蓋”不合法,但他們發現一家兩家,甚至許多村干部也在用,于是大伙兒都陸續地、心安理得地用上“鍋蓋”了,“鍋蓋”在農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牢固。[1]

三是網絡技術對農村有線電視發展帶來沖擊。

隨著數字、網絡等高新技術的日新月異,因特網等新型媒體的異軍突起,網絡電視、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不斷涌現,它們與傳統模擬的廣播電視爭奪用戶日趨激烈,傳統廣播電視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力已經受到影響。免費論文參考網。與此同時,衛星直播業務具有數字技術和服務價格的優勢,直接從有線電視公司手中搶走用戶,因而有線電視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四是技術上的落后,使得農村與市、縣主干網聯網后不能對接,信號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資,重新改造網絡,再加上管理不規范,沒有嚴把規劃設計及技術標準關,網絡建設技術含量低,電視信號傳輸達不到規定標準,信號不夠穩定,這也降低了有線電視的信譽度。 [2]

(二)主觀原因

一是農村電視觀眾對大多數有線電視節目關注度不高。現在農村的電視觀眾多為老人、小孩、婦女,他們中的大多數只喜歡看電視劇和動畫片等,對其他大多數節目不太關注。他們認為:有線電視能收幾十個臺,“鍋蓋”也能收幾十個臺,即使沒有“鍋蓋”,用普通的室外天線有時也能收好幾個臺,管它是不是“衛視”,管它是大臺還是地方臺,只要能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就夠了。

二是有線電視“村村通”工作缺乏基層組織強力支持。一些地方,有線電視“村村通”工作難以得到基層組織的強力支持,這些地方干部認為,發展有線電視用戶,是縣級廣電部門的事情,電纜鋪設,費用收取,線路維護,信號保障等都不與基層相干,覺得幫他們組織,幫他們說好話,是做了“義工”,有時自己貼言語、貼精力、貼時間幫忙做工作,還受到不想安裝的農戶的冷言冷語,因此對這項工作也就沒有了熱情,“村村通”工作也就成了一頭熱、一頭冷。

三是農民認為農村有線電視收視費偏高。農村用戶開通有線電視時,要交初裝費120元,以后每個月要交十二塊錢的收視費,一年下來有要交144元,并且這些收視費要永遠收下去。日子不可久算,部分農民認為這些費用有點高,他們拿有線電視跟“鍋蓋”相比,認為安個“鍋蓋”也只一二百塊錢,以后也不需再交費,因此覺得裝“有線”有點劃不來。[3]

二、發展對策

發展農村有線電視,切實落實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一)有利因素

目前,開發農村有線電視的時機基本成熟,并存在著一定的有利因素:一是我國改革開放進行了二十多年,農村經濟有了一定基礎,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電視機基本普及。二是先富起來的一部分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更高的要求,這部分人不僅引導,而且帶動著農村文化市場的需求方向。三是廣大農民有渴求獲得新信息,掌握新知識、新技術的強烈欲望。四是廣大農民渴望及時了解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4]

(二)可行性對策。

1、做好宣傳工作。

要加強農村有線電視入戶宣傳。要下基層,搞調研,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和思想動態,認真聽取農民的意見,不斷調整我們的策略,提高農民對有線電視的認識,增強有線電視對農民的吸引力,讓農民知曉國家有關政策,爭取他們主動支持、參與該工作,并自覺抵制“鍋蓋”。同時,有關執法部門要加大“鍋蓋”取締力度,讓“鍋蓋”在農村沒有市場。

2、 著眼長遠,保本微利

本著“著眼長遠,積極穩妥,保本微利”這一基本原則,發展農村有線電視 。網絡是我們的生命線,用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為促進用戶入網,可根據農村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有線電視相關資費,如下調安裝費、維護收視費標準。以大多數農民家庭能夠承受為宜;對60歲以上單獨居住的農村老人等特殊人群,安裝有線電視時要按國家相關政策予以優待。[5]

3、優先發展集鎮周邊村有線電視,逐步發展邊遠村組。

發展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必須是條件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切忌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哄而起,一走了之。這樣最容易傷害農民群眾的感情和利益,挫傷農民的積極性。免費論文參考網。發展集鎮周邊村有線電視有幾方面的優勢:一是集鎮周邊村經濟基礎一般比邊遠村好,村干部和農民群眾有與集鎮居民享受同樣電視節目套數的心理。二是集鎮網絡易于延伸到村組,傳送的電視節目套數多,無需前端設備和電視室。建網規范,信號和信號質量有保障,便于維護管理,維修及時到位,投資成本和維護費用相對低。

4、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打造有線電視誠信品牌。

有效開拓農村有線電視市場,如何做好網絡和服務質量至關重要。免費論文參考網。絕大多數農村遠離城市,網絡的質量往往不能像城市那樣得到有效保證;農村也因為維護人員偏少,鄉鎮站員工素質偏低,服務水平難以跟上,這些將直接影響農村有線電視市場的拓展。[6]為此,必須加大投資,組織人力,從優化網絡入手,通過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和實行崗位責任制等措施,建立有效制約機制;通過掛牌上崗,定點服務等措施增強職工的工作責任感通過改善服務態度,提高工作能力來提高整體服務水平;通過聽取用戶意見,落實服務承諾和各項規范要求為農村用戶提供便利,打造有線電視誠信品牌,以此贏得市場,贏得廣大農村用戶的青睬和忠誠。

5、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在目前這種體制下,發展農村有線電視一定要靠當地領導和政府的支持,靠行政和市場的雙重力量。要強化基層組織職責,將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基層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納入對其年度工作考核范疇,并作為考核各級干部實績的重要指標;對以各種形式資助、補貼農戶安裝有線電視的村集體組織、單位或個人,要予以大力宣傳、表彰鼓勵。對那些設置障礙、阻撓施工、無理取鬧和破壞光纜的不法行為應予以嚴厲打擊。

發展農村有線電視網絡,這是一項艱巨而有著巨大市場前景的工程,作為廣電人應該成為開辟這片處女地的拓荒者,織好農村這張廣電大網。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的落實雖然困難重重,但只要我們廣開思路,不畏艱難,充滿信心,緊密聯系群眾,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讓廣大的農民朋友嘗到有限電視的甜頭,農村有線電視事業定能夠蓬勃發展。[5]

參考文獻:

1、潘承雙,《當前農村有線電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有線電視,2006﹙12﹚

2、程軒,《有線電視網絡的改建和升級》〔J〕,廣播電視信息,2007,﹙020)

3、韓萬里,《有線電視網絡發展環境分析》[J],中國有線電視,2002(18)

4、鞠勝利,《中國有線電視網絡發展診視》[J],廣播電視信息,1999(4)

5、羅軼,楊亞玲,《試論我國有線電視網絡的產業化》〔J〕,西部廣播電視,2007,﹙08)

6、汪偉斌,《談有線電視網絡發展的運營方式》[J],中國有線電視,2001(24)

篇10

內容摘要:一個高效率的物流組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物流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農產品物流對于我國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農業產品質量的保證和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的推進和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物流成本與組織模式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組織的主要模式,并對其進行了優化設計。

關鍵詞:農產品 物流成本控制 組織模式

農產品物流是全社會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農業大國,農產品物流對于我國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農業產品質量的保證和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的推進和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國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已經被正式提上日程并且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劉艷靖,2010)。

物流成本與組織模式

(一)物流成本的內涵

農產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農產品物流成本所占比重比較大,而且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加工企業卻經常忽視農產品物流成本的核算。而對農產品物流成本的概念以及內涵進行準確的界定是農產品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

物流成本的概念是1956年由美國的Lewis,Culhton以及Steel等3位學者在研究航空運輸在物資配送中的作用時提出的。他們認為,物流成本可以被分解為固定物流成本和變動物流成本。三人提出物流總成本概念,把總成本定位于包括實現物流需求所必需的全部支出。

(二)組織模式與物流成本的關系

企業物流控制的主體是企業物流管理的組織和機構,客體是企業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物流成本。要從整體上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一個行之有效的物流管理組織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高效率的物流組織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主體系統、物流作業系統以及物流信息系統是經過一系列的相互調整、彼此配合,通過從運輸到配送等物流各環節的信息傳遞,通過在微觀物流運作主體之間建立的聯系,把以上各部分組成一個有機整體,這就構成了農產品物流運作系統。在該運作系統中,各個環節的有機結合、提高效率、發揮最大的潛能,需要一個主體起主導作用,否則將無法優化物流模式,不能發揮系統應有的作用,不能夠較好地發揮其物流價值。

而在實際農產品物流過程中,成本決定著物流系統哪個主體將會起主導作用,決定著農產品物流的優化方向。這是因為物流成本和物流時間之間關系密切,物流成本的加大大部分是由于物流中間環節過多導致的物流時間延長所造成的,而物流時間的長短有大部分由主導主體決定。因此,提高農產品物流的績效需要從縮短可控物流時間、減少物流中間環節著手來減少農產品由于運輸、批發和配送所造成的損耗;同時,可控物流時間的降低也能縮短農產品物流過程中使用“冷鏈”物流系統的時間,從而降低物流成本。而這點是由物流組織模式所決定的(朱鸝、張平,2004)。

我國農產品物流組織模式分析

(一)行業協會主導模式

行業協會主導模式與批發市場主導模式相結合起來,就可以實現行業協會代替面向生產領域的中間商的目的和發揮相應作用,并且能夠參與到批發市場中交易市場的建設中來。因此,以行業協會、批發市場為中心的模式可以形成農產品物流的的有機整體,環環緊密聯系,進而提高農產品的物流效率。于加工企業、大型連鎖超市以及農貿市場的批發商來說,這種模式解決了原料來源不穩定等難題,使得公司可以擁有一部分穩定的原料來源,提高了公司的資源控制能力以及生產穩定性。同時,也為農戶銷售農產品找到了相對穩定的渠道,提高了下游相關企業對農產品質量的控制力度。

(二)農產品物流園區主導模式

農產品物流園區發展模式是根據農產品物流活動集約化、一體化的構想提出并建立的。物流不但包括信息流、商流、資金流以及物流四個基本環節,還包括物流加工、包裝、倉儲以及分銷等諸多物流活動,更應該包括改善以及提高物流水平的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基于此,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集散功能以及農產品中介組織的集約功能,建設建立農產品物流園區,實現農產品物流的集約化、一體化和規模化是實現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郭麗華、張明玉,2006)。

農產品物流園區實際上是一個在農產品物流銜接地形成的具有綜合物流功能的空間集聚體以及結點。農產品物流園區可以提供多種物流服務以及物流設施,具有這類服務的不同類型的農產品物流企業集中于此發揮集聚效應。這些企業按照專業化的原則組織農產品的物流活動,依靠彼此之間形成的整體優勢以及互補優勢,具有一定的綜合效應以及規模效應,實現了農產品物流的一體化、集約化發展。可以看出,農產品物流園區實現的這種一體化和集約化還具有在產業集群上的規模化,在存儲、運輸、加工、裝卸、信管以及中介等領域實現了有機結合和集成,從而在農業物流園區內形成了一個社會化的高效率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王新利,2003)。

(三)市場外流通的產銷一體化模式

市場外流通的產銷一體化模式源自日本的市場外流通模式。市場外流通是指繞過批發市場,通過超級市場實行產、銷一體化,減少了流通環節,從而形成了較低價格的一種交易方式。農產品超市的建立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借鑒其它省市的經驗,建立由現在的農村供銷合作社的各個經營網點改造成的連鎖小超市;第二,鼓勵城鎮中的大型超市到農村中去開設超市,建立新型農村農產品物流網絡系統。市場外流通的產、銷一體化模式,除在產地超市向農村居民出售各類農產品外,還要及時收購產地的各種農產品,然后通過超市建立的強大的配送網絡把農產品配送到銷地各超市。

(四)第三方物流模式

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農村經濟的繁榮,農業生產實現了進一步分工,從而出現了專門從事農產品儲運以及流通加工的各類中間組織,這類中間組織不涉及直接的農產品生產與銷售,主要承擔農產品物流的功能,即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物流運作狀態,將是未來農產品物流運作的一個發展方向(張宇,2009)。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較大的行業競爭力,這是因為其組織結構清晰,能夠將諸多物流計劃以及運作的功能歸類到同一個權力和責任下,實現了對所有的農產品運輸以及儲存的戰略管理,能夠產生更大的效益和利益。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物流企業的橫向支持部門以及縱向的運作部門被建設成矩陣形式,這種設計可以實現各相關部門在運作環節上的直接溝通交流,使得物流活動能夠更加專業化地進行計劃、組織和協調,實現客戶以及數據庫的共享,而物流服務網絡的建立可以為地區之間物流提供各類綜合服務。雖然目前農產品的第三方物流發展還不完善,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依然作為其運營主體,加工、配送以及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還不成熟完善,在管理水平、人才培養、信息共享以及專業化等服務上存在諸多問題。

上述幾種農產品物流系統模式具有以下特征:首先,農產品物流模式會隨著不同類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市場條件的改變將會產生不同類型的主導模式,一成不變的模式是不存在的,而只有最優和最適合的農產品物流模式;其次,這幾類農產品物流模式的有效運作依賴于與之相配套的物流作業系統以及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要想發揮農產品物流模式的效率和作用,除了加大對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以及信息處理設施的大量投資,還要完善農產品物流制度和法規,以及需要政府為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環境(左娜,2009)。

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機制設計

現代農產品物流是以市場為導向,為了滿足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消費者的要求并且同時與供應鏈管理緊密結合而形成的新型農產品物流體系(劉艷靖,2010)。本文從農產品供應鏈的角度,以農產品物流的綜合模式為研究對象,對現代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機制進行設計和完善(譚濤,2004)。

(一)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利益分配機制

利益機制是指企業(組織)及其成員從維護自身的利益出發,對企業(組織)外部環境中各種經濟現象及其變動的反應以及企業(組織)中不同成員的行為之間的相互依存、制約以及影響方式。在實現供應鏈中各個主體的利益目標的同時,還要實現系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看出,利益機制首先是一個系統,其目標對象是農產品供應鏈上的各個參與主體。從該角度講,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中的利益分配機制就是指物流主體間的利益目標一致,利益分配合理,而且共同追求整個配送系統的利益最大化。

(二)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的約束機制

農產品供應鏈要真正發揮作用,就需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有一套良好的農產品供應鏈運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作為保障。根據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合作主體之間的利益連接關系,農產品供應鏈運行的約束機制一般可分為三部分:市場約束機制、交易成本內部化以及合同約束機制(劉曉紅,2005)。

市場約束機制。農產品加工企業(組織)根據市場需求與農戶進行農產品交易。根據市場的運行進行調節,農產品價格隨行入市,交易雙方沒有利益紐帶關系,僅是相互獨立的利益主體。這樣一種結果,必然導致在農產品的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農戶的利益損失比較嚴重,從而影響到整條農產品供應鏈的順利運行。

交易成本的內部化。交易成本的內部化作為一種“組織安排”,實際上是外部成本的內部化,根據這種組織安排可以實現農產品物流配送環節的減少,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增強各個合作主體之間的緊密聯系程度。

合同的約束機制。合同約束機制作為一種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普遍采用的產業鏈運轉的約束機制,可以保證加工企業與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及農戶之間合作關系的穩定,利用違約金,保護價格等多種條款對合同進行完善,穩定契約。

(三)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的風險抵御機制

針對農產品的生產和經營,還需要建立農戶風險預警機構,借助專業人員分析某一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確定其風險等級并進行信息,化解農戶有限的信息加工分析能力的困局,當然也要提高農戶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的重視程度。雖然農戶自身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對有限,但是農戶對風險預警信息的信任程度將影響到預警信息的利用效果從而及時處置風險。農產品供應鏈農戶風險預警機構的構成應是多元的,其中,政府、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主體,多元的機構構成能夠提高農戶風險預警信息的可獲得性(賀峰,2006)。

當然,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并非一成不變,它將隨著物流基礎設施、農產品產銷以及加工等情況而發生變化。因此,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興建、農產品產銷量的變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農產品物流園區和批發市場的建設等,農產品物流成本控制的組織模式機制也將隨之變化。

參考文獻:

1.劉艷靖.河北省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0

2.朱鸝,張平.降低物流成本的組織模式的選擇[J].軟科學,2004(4)

3.牛霞,安玉發.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的職能、作用及制度基礎[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1)

4.郭麗華,張明玉.我國農產品現代物流系統模型分析[J].經濟問題,2006(6)

5.王新利.試論農業產業化發展與農村物流體系的建立[J].農業經濟問題,2003(4)

6.張宇.吉林省農產品物流優化模式及發展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9

7.左娜.基于“直采”的超市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9

8.譚濤.農產品供應鏈組織效率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博士論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