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20:14: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律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
馬克思認為:“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恩全集》第一卷,P15)意味著道德價值的根據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
康德認為:真正品德的產生,是來自人們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約束,可以自主規范來約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轉引自《道德與文明》1996年第1期,P29)
杜威也認為:學校德育不應背記某些規則,良訓箴言,關鍵是發展道德判斷力,才能適應變化著的社會。
然而,現實中人們的道德行為似乎大都來自外在的某種壓力或利益驅動(他律),而很少自主選擇、自我踐行(自律)。在教育中,對學生僅提出社會規范要求或目標,而對學生如何去習德、自育、踐行,即自我教育、自律能力的培養研究不多。從我國歷史上看,傳統德育的核心是封建德育,其目的是培養維護封建制度的“奴才”——各級統治者與“聽話”的“愚民”,品德評價標準為:被動接受,盲目服從,唯唯諾諾,師云亦云,因循守舊等。在道德教育上一切努力可稱為“聽話”教育:從一個剛出生還不懂事時起的“乖孩子,聽話”到要求兒童青少年“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直至要求成人“在單位聽領導的話”,一個人即使毫無獨立思考、判斷、選擇與行動以及負責的能力與精神,只要是“聽話”就是“好孩子、好學生、好同志”。魯迅在評論中國的家庭在教孩子時曾指出,那種教育只是“使他(孩子、學生、青少年)畏葸畏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這種教育,“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魯迅全集》第4卷,P565,第11卷,P9)平平庸庸,唯唯諾諾雖不是壞學生,但已不適應現代社會對人的品德要求(開拓、進取、創新素質)。
另一方面,自律符合學生道德心理特點和德育規律。當代青少年處于探索社會、探索人生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思想特點是不輕信、不盲從,既不唯書,也不唯師,在觀察和對照中思考,在思考中觀察與對照。個體道德意識發展是影響道德內化的重要因素,自律是促進道德內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個體不斷評判自己的道德認識,找出差距,主動吸取道德上的要求以充實自己。只有將社會要求的價值觀轉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規范經個體分析、判斷、選擇、嘗試,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實踐中切身感受,知行統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體精神的人,才能自覺行動,而真正的權威也正是來自于人內在的精神力量。
因此,自律能力的提出是以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主動性、能動性特征、需要及其規律為基礎的,也是以現代社會及其發展趨勢的需要為基礎的。
二
所謂自律,是指根據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和道德思維,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動。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惡影響,不為快樂、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驅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據自己的“立法”,為實現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動的道德原則。它是依賴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個人隨心所欲的任性,強調“出自法則”去行動(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覺選擇道德行為,糾正不道德動機,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當人和審判官,檢查和審判自己的言行。皮亞杰研究兒童道德發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為受自己內在獨立思考和價值標準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會規則。
自律能力,指道德選擇和行為是依據通過作為道德活動的主體的人理性思考后選擇的道德原則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謂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這涉及道德認識,道德理想諸方面;所謂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鍛煉、自覺踐行,養成道德行為習慣;所謂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與通常所謂“良心”或“內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體內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勸告、自我選擇、自我修養、自我踐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斷、自主責任心和自我負責,以及獨立的社會適應和交往協作等能力。
相對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決定自己意志的道德準則,即道德選擇與行為是由主體自身之外的、未經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慮的各種規則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懼、壓力、圖取報償等)。處于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往往沒有約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評價能力較低,需要靠教師和家長的約束來行動。隨著主體自身成熟,這種外在權威形式逐漸轉換為青少年內心的某種覺悟和信念,開始有意識地自覺地服從自己,即走向自律。但應該看到,學生在其道德意識建構過程中,情緒性動機、遵從權威和功利性動機占很大比重,效果與動機很難統一,這決定自律的不穩定性。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內在機制和主觀途徑。所謂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規定性,它由價值目標(動力和導向因素)、價值原則(準則因素)和道德責任心所構成的統一體。道德人格完善,則指主體自主作出的道德決定在道德實踐過程中不受任何阻礙地被實現的狀態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現出健康人格特質如自覺性、自制性、包容性、堅持性和自主性等。
三
德育應該培養學生在個體道德生活和社會道德生活中學會自律。然而,青少年學生存在的問題表現在自我評價障礙、意志薄弱、人格障礙、挫折心理等。中國古代道德修養論中的“慎獨”、“主敬”與西方的“有得于內,無待乎外”對我們培養學生自律能力的方法有所啟示,下面來談一些具體做法。
(一)挫折教育。也稱逆境磨煉,是指通過展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養學生正確認識駕御挫折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即是說讓學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向挫折學習,在挫折的鍛煉和考驗中成熟,奮進、崛起,自處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從而培養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當今時代充滿著競爭、挑戰和風險,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開放需要挫折教育,社會呼喚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學生挫折承受力和適應能力呢?孔子借“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暗示身處逆境更利于修養砥礪品行,顏回在陋室而不改其樂,表現出對貧困逆境的超越和對“道”的神往,得到孔子的贊揚。孟子也曾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肌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不能”。(《孟子·告子下》)俄國的奧斯特羅夫斯基在經歷童年的磨煉,戰爭的考驗后,在身殘志堅下寫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光輝巨著。日本教育也規定:要創造機會把孩子投入艱苦環境中鍛煉,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據說在一所私立小學的校門口,有一塊水池,學生每天脫下木屐從水中走進校園,即使寒冷冬天,也從不在教師面前喊冷。挫折可從反面豐富人生的經歷,加強品德實踐能力,“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便是這一道理。當學生遭遇失意、失敗時,教師要增強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輸不起的心理障礙,從跌跤中學會走路,在水中學會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學生中開展負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
(二)自我評價教育。自我評價是學生依據一定的品德評價標準,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價值判斷。自評作為自律的有效手段,表現在三個方面:(1)自我意識,它是指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事物關系的一種認識,也是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學生對祖國集體的愛、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廉恥感等品德知識,都建立在對個人需要同社會需要之間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2)自我激勵,青少年學生自覺性、自制力較差,品德中好行為習慣不穩定,通過自評可幫助學生自我反省,進而自覺地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3)自我調控,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的行為不為人知即“個人獨處”的情況,經常檢查一言一行可以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品德的純潔,從而抵制外界的不良誘因。
(三)道德問題討論。所謂道德問題,是由個體在特定條件下不能實現預期目標而形成的,它包含認識、目標、障礙三個因素。問題的解決,是從困難障礙中尋找一條出路。德育實質上是一個由“已知”出發,幫助學生在個人與他人、集體、祖國利益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利他利己,動機與效果相結合,實現德育目標的過程,可以說,德育是道德問題解決的教育和教學。當代西方德育課大多數都引進美國科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展理論,采用道德難題討論方法,把培養判斷力作為德育的中心任務。一是不要簡單地告訴學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惡,而要讓學生參與德育實踐,對善惡作出評價;二是德育要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的培養。科爾伯格設立不同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如海因茨偷藥的故事,供學生討論,或者提供體驗道德疑難問題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正視問題所固有的道德內容,引出學生談出所作的判斷基本理由,并鼓勵他們以不同的道德觀相互交談,目的在于發展學生道德認識能力,選擇能力,判斷能力,更加適應社會生活。應該指出的是,學生在進行道德選擇時,不但要有行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規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內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撐。
(四)道德責任心培養。強調個人對社會盡責是我國德育的傳統,孔子主張“仁以為己任”,明末顧炎武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小學思品課本里提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然而,當前青少年學生普遍缺乏責任感,為此,德育應指導學生樹立對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全球的責任,樹立學習責任心、生活責任心、工作責任心等,在家庭生活、社會公德、職業規范等方面接受社會關于個人道德責任的各種要求。如在班級中,讓學生明白是班級的主人,讓學生承擔各種對集體負責的角色,引導他們對班級負責,激發學生履行道德責任的動機,強化因履行道德責任而引起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對責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為了責任,處于現實可能的道德主體,他律性。
出于責任,處于自為的道德主體,自律性。(五)設置活動性德育課程。實踐活動為自律能力的形成提供一個鍛煉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習得的道德觀念,可以說是:“認知性德育課程”中的“理智的道德”,易導致學生在走向社會面對道德困境時,常產生言行脫節、表里不一等“雙重人格”現象。而活動性德育課程是讓學生在參與真實的社會生活過程中認識社會生活的真面目,進而參與社會生活改革與創新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在社會道德環境中具有獨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斷與選擇能力,自主負責的行動能力,不妨稱為“實踐的道德”。因為學生是道德生活的主體,“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客體,“接受者”、“旁觀者”,德育的效果是從外顯行為來評價的。活動性德育課程的內容包括勤工助學、社會公益、生產勞動、社會宣傳和咨詢、晨會、班團活動、課外活動等。其作用:(1)引導學生分辨周圍發生的突出社會現象,(2)注重學生自育的主動性,(3)為自律品德發生提供保證。
四
培養學生自律能力應注意的幾項原則:
層次性原則。真正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可以說“從心所欲不逾距”,但面對不同教育對象,我們只要求:在幼兒園,培養學生自理能力(生活習慣養成)、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脾氣、性情);在小學,培養學生低層次的自主自制,是非判斷能力;在初中,初步形成自主自制,是非判斷能力和道德評價能力;在高中,比較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較強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斷和交往協作能力等。
主體性原則。人在自身發展中處于主體地位,品德發展也存在自我構建的問題。主體所具有的獨立、自覺、能動和創造的內在特性,是主體得以確立的內在依據和根本標志。如果我們不能說服學生應該自育,而又想塑造學生品德,那只會是徒勞,因為外在道德觀念必須為道德主體所認同,才發揮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給教師的建議》1984年版,P348)具有自律能力的人,在何處何時遇到問題,先想到依靠自己的道德思維,判斷標準,而非依靠外部的標準和力量去解決。所以,教育要啟發學生作為活動主體有權利有責任自愿地主動地民主地參與各種校內外活動,以此發展自主意識、自律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主人、集體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實踐的主人、評價的主人。強調的是自覺的行動積極的行動。
針對性原則。從德育實際需要出發,顧及學生個性年齡特征和思想品德基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他律與自律相結合,使自律內容豐富,方法靈活多變。
總之,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標是教會學生學會自律。自律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是學校德育今后長期的任務,由于作者才粗識淺,本文提及的幾種方法,僅供教學參考,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于實踐的驗證和理論的進一步探討。
參考資料:
1.魏賢超:《現代德育理論與實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李道仁:《學會學習》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馮增俊:《當代西方學校道德教育》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篇2
提高企業資本運營質量,確保投資決策效果,筆者以為,應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創造良好的企業外部環境
l、完善資本市場環境。資本市場的高效運作,必須具備合理的市場結構和良好的監管機制。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存在著諸多不足,主要表現為:(1)國家對資本市場管理仍有行政干預的現象;(2)市場割據,流動性不足;(3)市場價格機制尚未健全;(4)監督不力。對此,應采取以下對策:一是減少行政計劃因素;二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市場結構;三是增進市場流動性;四是完善市場的價格機制;五是建立與整個經濟開放程度相適應的高度權威的管理體制。
2.完善法律制度。(l)完善證券法律制度,規范證券機構、發行公司和上市公司;(2)擴展金融市場容量,完善金融法規體系;(3)完善公司法律制度,規范公司的合并、分立和破產等行為;(4)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范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國有企業產權界定、國有資產評估以及國有資產產權登記行為。
3、改善政治環境。應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卸下企業的包袱,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政府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增加就業。這要具體做好下列工作:(1)打破社會保險分散管理格局,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2)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基金營運的管理制度。
4、凈化社會中介環境。資本運營是一項系統性、操作性極強的活動,這一活動的各個環節,均需中介機構參與運作,中介機構的行為直接關系到資本運營的成敗。要建立并規范包括信息網絡、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所在內的中介機構。
二、營造必備的企業內部環境
首先,要提高企業管理者自身的素質。管理者應做到:(1)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用現代知識武裝自己;(2)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并運用于實踐;(3)提高創新能力,不拘泥于現狀;(4)牢固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觀念。
其次是重視對人的管理。做到:(1)強化職工培訓,提高全員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2)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和優勢;(3)弘揚先進,培育職工的團隊精神;(4)關心職工生活,不斷理順職工思想情緒;(5)不斷增強職工“主人翁”地位,加強民主管理,健全激勵機制。
三是要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1)要立足現有基礎,積極盤活存量資產;(2)對外拓寬融資渠道,對內抓好產品生產,降低產品成本,以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3)應不斷優化內部資本結構,擴大直接融資的渠道和比例,降低資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完善企業的科學決策體系,無論進行投資、擴大經營規模、拓寬經營項目或是兼并其他企業,都要在科學決策的基礎上進行;(5)建立對資本運營項目的考核制度。
三、加強企業結構調整,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企業資本的優化配置要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資本的產業結構關系。企業通過多個產業的投資,既可以避免單一行業經營的風險,又可實現資本的優化組合。二是資本的產品結構關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將資本投放在不同的產品上,使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的需求。三是資本的空間結構關系。企業應考慮不同地域的資源條件、自然條件、投資環境和市場需求,調整企業的經營戰略。四是資本的風險結構關系。資本收益總是和一定的風險相關的。因此,要注意投資的安全性。首先,要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通過合資、合作等辦法吸引多個投資者聯合進行項目投資,共同分享利益,分擔損失風險;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再次,進行投資的風險組合。投資要在不同的產業,不同風險的項目間進行組合,既保證資本的安全性,又保證資本的增值性。使之做到:運行協調、供求平衡、資產流動和風險適度。
四、拓寬融資渠道,實現多元化資本經營
籌資已成為企業一項重要而經常的活動,那種靠企業自我積累或傳統的間接融資渠道,已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要。在資本市場,企業可以自身的法人財產權實現直接融資,也可以股權出讓和轉讓的形式以及以存量資產出讓、土地置換、發行債券等形式籌資。
五、理順國有企業產權關系,培育資本運營動力機制
一是要重塑國有資產所有權主體,增強所有權虛擬化程度。將有競爭性、經營性的國有資產折成股份,組成一批國有控股公司,建立法人產權,代替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成為國有資產所有權的主體和一級企業法人,行使資產收益權和處置權,成為資本市場的主體。二是要改革國有資產管轄權制度,將管轄權由政府部門讓渡給作為企業法人的國有控股公司,政府的資產管理方式則相應由收益權、處置權直接行使過渡到政策法律的制定,為企業資本運營營造法制化、規范化的市場氛圍。三是要廣泛建立法人產權制度,架構以企業法人產權為核心的企業資本運營體系。
六、理順商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關系,建立企業資本運營的聯動機制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擴大主導產品或主營業務的規模,使企業商品生產經營達到規模經濟。因此,企業的資本運營應該有利于剝離企業非經營生產,提高企業資本質量,使商品經營成果直接轉換成資本經營成果,提高資本運營效率和商品經營效率。資本運營要在有關聯的企業之間進行,盡量減少無關聯企業的兼并,以合理的市場結構,形成企業適度的競爭狀態。拋棄或防止資本運營中一哄而上的做法,將資本運營行為和商品生產經營的切實需要緊密結合,規劃出有序的、漸進的資本運營軌道。
七、正確認識市場規模與資本規模的比例關系,建立有序的資本擴張機制
處理好國有企業資本運營中資本規模與市場規模的關系,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企業資本擴張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搞外延式的擴張,而要著重培育國有企業通過資本的運營和相關生產能力的配置增強競爭力,占領市場份額所引起資本利潤率的提高來轉增資本的機制。二是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過程中資本擴張必須重在存量盤活,而不是鋪攤子,搞重復建設,通過存量重組,擴大相對市場份額。三是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必須注重無形資產的運營,通過創立品牌,運用品牌的市場滲透力來達到資本規模和市場規模的統一發展。四是國有企業目前資產狀況是固定資產大于流動資產,存量大于流量,資產負債比率和凈資產比率都相當低。要有效的達到規模經濟即資本規模和市場規模的統一,還需依靠政府制定兼并政策、產業化政策和市場容量擴張政策來扶助和指導,以加速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擴張機制的培育。
八、處理好國有資產管理與企業法人治理的關系,完善資本運營的決策機制
企業資本運營必須正確定位,明確決策的權限和管理責任,形成良好、快捷、有效的決策機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企業資本運營決策的分權模式,明確劃分決策權限。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國有控股公司的決策權,應限于當企業資本運營涉及資產所有權在不同性質的主體之間重組或變更時作出明確的選擇;而當資本運營在相同所有權主體之間發生,則只需企業法人批準;至于企業的資本運營只涉及所有權的派生權能如經營權、占用權,則其決策權利屬于法人。二是明晰企業資產決策的責任,構建資本運營決策的風險約束機制。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國有控股公司資產運營決策的任務是促進企業中國有資產的價值保值和有利于提高資本的生產配置效率,降低資本運營風險。王是建立資產運營決策的價值實物協同機制,促進國有企業資本運營
決策的回饋循環。資產運營決策必須將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剝離,對經營性資產的運營決策確定價值量化指標,企業法人則根據這些指標運營法人財產,完成價值量化指標與資本運營協同,使國有資產運營決策形成回饋循環。
九、加強資產評估管理,力求評估結果正確公平
資本運營離不開資產評估。只有準確、完整、合法地評估目標企業的資產與負債,合理確定轉讓價格,才能保證國有資產不被侵蝕。
1、制定統一的資產評估標準。對同一資產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評估的結果往往會有較大的差異,但不同方法共存是與資產評估對象、評估要達到的目的及評估的經濟環境相關的,即這三者的結合狀態是決定采用哪種評估方法的內在依據。對企業整體分析時應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對企業以某項固定資產投資入股時,則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和現行市價法;在外部條件允許時,也可以考慮使用收益現值法,非特殊情況時,一般不采用清算價格法。
2、加強對評估結果的確認工作。資產評估結果是否合法、真實,標準和方法是否正確、科學,資料是否完整等都需要進行審核和鑒定,以保證評估結果正確無誤、公平合理。
3、加強對評估機構的管理。資產評估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并非任何組織和機構都可以從事該項業務。對資產評估的從業人員,應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十、強化企業財會工作,促使企業資本有效運營
1、只要是兩家或兩家以上企業的經濟資源和經營活動因資金紐帶關系而置于一個管理機構或集團控制之下,就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2、準確地確認和計量企業的負債,并對壞帳發生的可能性和大小進行合理地估計。
篇3
依據水資源費征收工作是國家調控與管理水資源、保護資源與環境的主要措施,隨著法治建設的健全,水資源費征收的法律法規也逐步完善。目前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并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資源費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二款規定: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繳納水資源費。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經批準的年度取水計劃取水。超計劃或者超定額取水的,對超計劃或者超定額部分累進收取水資源費。
3、《江蘇省水資源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超計劃取地下水和在水資源緊缺的地區超計劃取地表水的,對超計劃取水部分,按照累進加價原則加收水資源費:超計劃取水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十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資源費;超計劃取水百分之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加收二倍水資源費;超計劃取水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資源費;㈣超計劃取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資源費。另外,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水資源費和超計劃加收水資源費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征收。
二、水資源費征收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當前,水資源費的征收工作困難比較多,通過對征收工作人員的調查走訪,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在于:
1、法律法規不健全
水資源的使用情況復雜,雖然國家在1988年制定了《水法》,國務院出臺了《管理條例》,江蘇省出臺了地方《管理條例》,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均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之處,缺乏統一的、權威性的征收標準。導致各地區各自為政,部門之間職能分工不清,執法盲區與較差執法現象時有出現,很多地方對水庫用水、礦泉水、地熱水、城市地下水的水資源費征收問題還在爭論不休,有的地方水政部門在執法中還承受了敗訴的結果。使得水資源費的征收嚴重缺乏權威性。
2、取水戶認識不足
許多人認為水資源和空氣一樣,不應當交費。同時,在實踐中出現各地水資源費政策不統一、征收程序不規范、使用方向不合理等問題。而地方性的收費標準給人一種亂收費的假象,導致水用戶對政策不理解。有的用戶認為自己已經交了水費,不應該再交水資源費,對水資源費的概念都不理解,因而部分用戶拒絕交費。
3、執法力度不足
過去受立法限制,對于無證取水者只能“責令停止取水”,對于不按規定取水的只能“責令限期糾正違法行為”。水政部門的這些處理手段對當事人沒有足夠的約束力,也難以實現糾正當事人違法行為的目的,給水行政執法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當前,雖然執法的法律依據已經解決,但是無論是執法者與違法者在接受上還需要宣傳教育。
4、地方行政干預嚴重
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除了經常遇到的人情阻力之外,更多的是來自行政部分的干擾。一些政府人員把干擾水資源費的征收作為對企業的保護措施來對待,給水政部分增加壓力。這種至上而下的壓力,嚴重干擾水資源費征收,也影響了征收的權威性。
5、執法人員信心不足
執法人員在本身在長期的執法難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執法信心不強,在征收過程中有畏縮現象。缺少與違法現象做堅決斗爭的信心,導致了水資源費征收不到位,有的“意思意思”了事,有的比之不談。
6、管理監督難,標準不統一
一方面,對于用水的監管與定量不準確,存在過大的彈性,例如:一些工業企業取水普遍采用包年協議收費方式等。另一方面,存在著監督難的現象,例如:一些單位和個人偷偷打井,或者在打井的時候避開執法人員的檢查,甚至不讓執法人員進門;一些用戶私自更換計量表等等。
三、建議與對策
篇4
關鍵詞: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信用問題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已成為21世紀國際商務往來的主流和各國經濟活動的核心。而完整的電子商務要求做到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都盡可能在網上進行,這有賴于網絡銀行與網上支付制度的建立。
國外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結合比較密切,據調查,全球有17萬家旅游企業在網上開展綜合、專業、特色的旅游服務;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00億美元,其中旅游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630億美元,占24%;全球旅游電子商務連續5年以上以350%的速度發展。這都離不開良好的網上支付體系的運行。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網上年旅游交易額已達到40億至50億元人民幣,約占所有互聯網電子商務總量的20%。電子商務與旅游業的結合改變了我國旅游業的管理模式和行為模式。當前,我國旅游業正處于發展期,電子商務對于旅游業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而網上支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對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應用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方式與工具
(一)網上支付方式
1.信用卡支付方式。互聯網針對消費者商務的交易(B2C為主)的支付主要通過信用卡來完成。信用卡是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的,授權持卡人在指定的商店或場所進行記賬消費的信用憑證,是一種特殊的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功能包括:ID身份功能,證明持卡人身份;結算功能,可用于支付購買商品、享受服務的款項;信息記錄功能,將持卡人的屬性、對卡的使用情況等各種數據記錄在卡中。
2.電子支票支付方式。電子支票是—種借鑒紙張支票轉移支付的優點,利用數字傳遞將錢款從一個賬戶轉移到另—個賬戶的電子付款形式。一般通過專用的網絡、設備、軟件及一整套的用戶識別、標準報文、數據驗證等規范化協議完成數據傳輸,從而控制安全性。在交易中,商家要驗證支票的簽發單位是否存在,支票的單位是否與購貨單位一致,還要驗證客戶的簽名。
3.電子現金支付方式。又稱數字現金,是一種以數據形式流通的、通過Internet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的貨幣。即以電子方式存在的現金貨幣,其實質是代表價值的數字。這是一種儲值型的支付工具,使用時與紙幣類似,多用于小額支付,可以實現脫機處理。主要有兩種形式:幣值存儲在IC卡上;以數據文件存儲在計算機的硬盤上。電子現金具有人們手持現金的基本特點,同時又具有電腦網絡化的方便性、安全性、秘密性,正逐步成為網上支付的主要手段之一。
4.網上銀行支付方式。網上銀行是指銀行使用電子工具通過互聯網向其客戶提品和服務。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提存款服務、信貸服務、賬戶管理、提供財務意見、電子單據支付以及提供其他電子支付的工具和服務如電子貨幣等。完整的電子商務一般包括信息溝通、資金支付及商品配送三大環節,缺少資金支付,商品配送將難以完成。因此,網上銀行所提供的電子支付手段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關鍵的支持作用,直接關系到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自從美國的安全第一銀行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誕生以后,網上銀行已經成為金融機構拓寬服務領域、爭取業務增長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來,我國銀行網上業務也有了重大發展,各大國有和商業銀行均陸續推出了網上銀行服務,實現了網上支付。
(二)網上支付工具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在線支付工具,如表1所示。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現狀
(一)旅游中介商
本文以攜程旅行網為例進行分析。攜程的收入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酒店預訂費;機票預訂費;自助游與商務游中的酒店、機票預訂費,其收入的途徑與前兩項基本一致;線路預訂費,攜程通過與其他旅行社合作,經營一些組團的業務(非主營業務)。
除了酒店預訂大多采用酒店前臺支付的辦法,對于其他三項的交易而言,顧客既可以選擇網上支付,也可以選擇線上瀏覽、電話確認、離線交易的辦法。盡管攜程采取了積點獎勵的辦法來鼓勵網上支付,但是大部分交易還是離線完成的。
(二)旅行社
自2000年4月中青旅推出“青旅在線”后,國內三大旅行社(國旅、中旅、中青旅)和其他具有地區優勢的旅行社(如上海春秋旅行社、廣州廣之旅等)都陸續開展了旅游電子商務。本文以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春秋旅游網)為例進行分析。
春秋旅游網的盈利模型是由網站、春秋國旅總社及各網點、上游的旅游企業(各地分社及合作旅行社、航空票務商、目的地酒店)和網民市場共同構成。其目標市場主要為觀光和度假游客,由于春秋國旅具有強大的資源,線路預訂成為了網站的主營業務。春秋旅游網提供的產品,顧客可以選擇網上支付,也可以選擇網上瀏覽、電話確定、離線交易的辦法,同時還可以到春秋國旅的各分社進行購買。但就目前的經營狀況而言,電話確定與離線交易仍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旅游電子商務活動中,消費者對于網上支付并沒有真正接受;主流的B2C網站中,最主要的支付形式仍是貨到付款。網上支付的滯后,將阻礙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消費者對網上支付的排斥呢?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主要障礙:信用缺失
我國旅游企業網絡營銷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與旅游電子商務相配套的網上支付等手段還沒有找到安全便捷的解決方案。
根據艾瑞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國網上支付調查報告顯示,有近六成的網民認為不使用網上支付的原因是“擔心交易的安全性”,如圖1所示;而據CNNIC的調查報告表明,大約有四成的網民認為電子商務的最大障礙是信用問題。
首先,消費者傳統的購物習慣對旅行社的網絡營銷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完全習慣于面對實物進行挑選商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購物方式。人類思維和行為方式的慣性使人們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適應面對虛擬旅游產品使用虛擬的電子貨幣、電子機票進行的電子商務模式。因此,同傳統的營銷手段相比,網絡營銷還需要經歷一個被消費者接受的過程。
其次,在網上支付的實際使用中,信用問題成為一個制約因素。在以紙質媒介作為支付交易的商務活動中,由于是面對面,并有紙質交易憑證,加上法律體系的保證,人們在這種長期形成的商務活動中建立起了對這整套體系的信用,如果出現經濟糾紛會由法律體系仲裁而給予經濟利益的保證。但電子商務的經濟活動過程與傳統的方式完全不同,交易過程中沒有確認過程合法存在的紙質憑證,這就帶來了可信度的問題。因此,消費者和商家在網上交易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信用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相互連帶的問題。
當前,是否信守服務承諾,即是否擁有良好的商業信用,成為人們衡量電子商務服務商或電子商務網站好壞的重要指標。但據統計,2007年互聯網服務投訴中,網購被騙位居首位。企業或個人商家的不誠信行為,更加重了網民對網上支付的排斥性。目前我國的信用體系不完善,各種失信現象時有發生,沒有一個權威的機構可以完全確定交易行為人的信用。并且,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遠未達到任何行為都有記錄可查的情況,在這種信用環境下發展網上支付會有較大的障礙。
由于上述原因,國內旅游企業通常的做法是:旅游預訂用網絡,付款交易用傳統方式。電子商務的快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未能得到體現,使旅游網站的功能還停留于提供信息的初級層次。
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發展建議
由上可知,推動網上支付在旅游業的有效發展與普及,必須從增強“信用保障”入手。一方面,政府應制訂旅游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相關法律規范,建立和健全我國的信用體系;另一方面,企業需要面向市場積極探索各種信用保障機制與措施。下文主要從企業方面進行闡述。
(一)加強旅游企業網絡支付的安全建設
首先,旅游企業應積極與知名度、信譽度較高的銀行合作,普及信用卡、電子現金、電子支票等電子支付方式。保證游客所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必須由其賬戶所在的銀行發行,游客可以到與旅行社有業務關系的銀行去使用現金購買貨幣卡,當游客進行網上支付時可以向旅行社和銀行同時發通知,將資金從銀行的賬戶上轉移到旅行社的賬戶上。其次,旅游企業的網站應安裝防火墻,防止“黑客”攻擊,保障網民的隱私權和財產安全,促進網上支付的實施。
(二)加強宣傳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程度
旅行企業應通過廣告宣傳、新聞會、現場活動、網上促銷等多種形式,盡可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本旅行企業的網址,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網絡信譽,為網絡營銷的發展減輕阻力。
(三)推進網上支付工具的多樣化
目前的網上支付方式中,以信用卡使用為主,為解決社會信用風險較高的問題,我國出現了具有“信用擔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將網上支付平臺演變成了資金流的中間環節。走在前列的商家已經涵蓋了B2B、B2C和C2C三個領域。如阿里巴巴的誠信通及誠信指數,易趣的買家、賣家互評制度,淘寶網的“支付寶”,都是建立誠信體系、保障用戶利益的有效舉措。與此同時,以第三方信用評估為基礎的交易行為逐漸成為網上支付的主要手段。
旅游企業應結合我國目前的信用狀況,推進網上支付工具的多樣化。除了推廣電子支票、移動支付、手機錢包等工具外,應推動“誠信支付工具”的使用,其代表是“支付寶”和“貝寶”。
在零售行業,由于阿里巴巴“支付寶”和eBay的“貝寶”等支付平臺大力拓展市場,個人和中小企業的網上支付和收款變得更加容易,從而促進了個人網上交易以及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化進程。旅游業引入這種模式將很有前景,可以讓不同的機票商、酒店和旅行社分別與消費者實現網上交易和支付。這種平臺的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信用體系的建立,即通過商家信用認證、信用憑證上傳、支付信用度累計和用戶監督(評價)相結合的辦法,盡可能確保商戶的誠信和信息的真實;二是引入類似“支付寶”的誠信支付工具,確保用戶在享受到服務后再正式支付費用,進一步減少交易風險。
綜上所述,網上支付信用缺失及相關信用體系的不完善是阻礙網上支付在旅游業普及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當前對于網上電子支付的方式,很多游客還是處于觀望狀態,但相信隨著旅游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實現技術日趨完善,信用保障機制日益健全,網上電子支付的方式會為廣大游客所接受,將有力地促進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曉敏,劉敏,王少華.電子商務網上支付安全策略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6(11)下
篇5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可持續發展;旅行社
一、中國旅行社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一)旅行社人力資源結構嚴重失衡
目前,我國旅行社人力資源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人力資源結構失衡。這種失衡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歷結構。旅行社業的發展呼喚著素質高、外語好、專業知識扎實、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而目前的旅行社行業,導游隊伍中本科以上學歷的僅占從業人員總量的18.9%,旅行社經理隊伍中這個比例也僅為26.9%。(2)等級結構。中國目前旅行社的導游隊伍中,充斥著大量低水平的導游人員,高等級的導游卻太少(中、高、特級導游的人數總和比例尚不到4%,特級導游人員全國只有27人),這與中國潛力巨大的旅游市場不太匹配,而且還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后果一一高級導游的流動率過高。(3)語種結構。目前,中文導游的數量已經達到供需平衡,在有些地方甚至供大于求;但外語導游卻供不應求,尤其是一些小語種導游的數量更是缺乏(見下表)。(4)地區分布結構。中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區,旅游資源卻大多數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也就是說,在旅游業的發展方面,東西部各有優勢。但在導游人員的分布上,東部10省(市)和中西部21省(區、市)基本上各占一半(分別為51.3%和48.7%),很明顯的比例失調。(5)專業結構。從橫向看,旅行社人力資源存在著嚴重的專業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既有實踐經驗又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旅游人才難覓。
(二)機制不靈活,人員流失嚴重
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留住人才,提高旅游人力資源配置的效益。調查中發現,我國旅行社行業的人才流失現象非常普遍。在導游人員中,不同等級的導游人員流失率也各不相同,持資格證書者和特級導游員流失率較高,初級、中級、高級導游人員流失率較低。在持導游資格證書、等級證書的人員中,目前已不再從事導游工作的有65471人,占33.2%。其中,持資格證書人員的流失率為45.3%,持初級導游員證書人員的流失率為6.4%,持中級導游員證書人員的流失率為14.6%,持高級導游員證書人員的流失率為10.1%,持特級導游員證書人員的流失率為37%。
(三)對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意義認識不清,缺乏專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人才
調查中發現,多數旅行社還沒有設立人力資源部,而是把人力資源管理與行政管理歸屬于一個部門,缺乏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專門人才。通常由辦公室的行政人員承擔規劃、招聘、考核、薪酬、福利、培訓等方面的工作,忽視業務市場需求對人才的要求,不重視人才的培訓,低水平激勵,把人力資源等同于一般資源看待。
二、可持續發展的旅行社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地位
快速多變的環境和動態的需求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果人力資源管理仍然停留在運營(職能)層面,無法滿足企業競爭與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企業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因為人力資源的瓶頸狀況而處于下風。只有從戰略的高度思考企業的人力資源問題,才可能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不偏離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也具有了人力資源保障。也只有從戰略的高度審視人力資源的狀況,才能真正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融入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保證人力資源的可持續性。
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段,旅行社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是不均衡的。如果不把人力資源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一到旅游旺季旅行社就招聘人員,而一到旅游淡季卻又解聘人員,從而造成員工更迭頻繁,忠誠度下降,既增加了旅行社的人工成本,也損害了旅行社的聲譽。而實行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就可以避免這種狀況。通過分析旅行社的內外環境和相關的歷史數據,制定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保持一定量的人力資源儲備,或者提前招聘、租借一些臨時人員等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二)對人力資源實行分層分類管理
按“價值性”和“唯一性”兩個維度將企業的人力資源劃分為四種形式:獨特性、輔、核心和通用性人力資源(見下圖),針對不同的人力資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對企業來說,最為關鍵的是核心人力資源,他們直接關系著企業的興衰成敗,因此企業要盡最大可能留住和激勵核心人力資源。
從前面的資料可以看出,導游人員的流失率是相當高的,流失率最高的又恰好是頭和尾西部分——持導游員資格證書的(45.3%)和持高級、特級導游員證書的(分別為10.1%和37%)導游員。這其中固然有地區經濟水平失衡的原因,更多的還是因為旅行社沒有對其擁有的人力資源進行分層分類管理,或者做得不到位。持導游員資格證書的員工流失嚴重可以解釋為有許多人報考導游員并非出于職業選擇,而是為了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如游覽景點可以免門票等)或出于一時的興趣;但高級導游和特級導游的高流失率就與旅行社對他們的管理和激勵嚴重缺位有直接關系,而他們正是旅行社的核心人力資源。
(三)建立完善的內部勞動力市場并保持合理的員工交換率
企業人力資源的流動有兩種方式:內部流動(如升遷、輪崗等)和內外流動(如招聘、辭退等)。對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來說,人力資源的流動要兼顧內部流動和外部流動,尤其是企業內部人力資源流動機制。員工的內部流動具有許多優點,如可以減少招聘和培訓員工的費用,提高組織對員工的吸引力和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等。而且適當的員工內部流動可以使組織充滿活力,保持員工的創造性張力,減輕他們對重復性工作的厭倦程度,同時也間接地為企業儲備了人力資源。但僅僅依靠員工的內部流動尚不能滿足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企業必須定期、不定期地淘汰一些績效不佳的員工(如采用末位淘汰制等方法),同時從外部招聘新的員工來補充。通過員工內外交換,可以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使企業獲得新思想和新觀念。
(四)建立以信息管理為基礎的知識管理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離不開大量數據與信息的收集,在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僅有信息管理還不夠,企業必須具備知識管理的能力,把企業信息上升為企業知識,實現質的飛躍。通過建立知識管理平臺,形成知識共享網絡。
旅行社經營的路線通常有很多條,有地方的、跨區域的、全國范圍的以及國外的線路,只靠單個導游人員從書本上獲得的有限知識是無法滿足游客和旅行社發展需要的。旅行社可以通過組建知識管理網絡,將游客需求、導游員已有的知識加上每一次導游所積累的經驗等信息整合成為旅行社的獨特知識,并將該知識管理網絡向員工開放,使每一位導游人員都成為多面手。同時,旅行社也可以在需要時從系統里找到足夠的信息支持來解決某些突發事件。
(五)重視企業教育,創建學習型組織
未來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是學習型企業,其核心是企業教育。對旅行社而言,企業教育除了正常的導游人員和經理人員的業務學習、年審培訓之外,還應包括有目的地安排導游人員的輪崗(如導游線路輪換)等,這也是完善內部勞動力市場的一部分。這樣,不但可以消除導游人員對固定工作的厭倦感,提高工作積極性,同時也要求他們不斷學習與進步,既滿足了他們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增強了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又保證了旅行社的未來發展前景。隨著中國加入WTO,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開放其旅游市場,使得中國公民有了更多的旅游目的地選擇,同時這也給我國的旅行社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只有通過持續的企業教育和員工學習,使旅行社的導游人員和經理人員素質不斷提升,才能滿足這種持續增長的需要。
(六)構建區域(地方)乃至全國的旅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目前,中國每年有兩個黃金周以及一個春節長假。在這些時段內,出游的居民數量非常大,旅行社的接待能力經常達到飽和甚至超負荷狀態,對導游人員的爭奪也會達到白熱化程度。但對導游人員短時間內的過度無序競爭只會從整體上給當地的旅行社行業造成損害,不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而且也無法保證導游的質量,每年大量的游客投訴就說明了這個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雖然有導游人員道德缺失、主管部門監管不力等諸多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對旅游從業人員的系統化管理問題。單從一個旅行社的角度出發是難以解決導游人員短期失衡與長期平衡的矛盾,只有通過組建區域(地方)旅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將單個旅行社的人力資源納入系統內進行管理和調配,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導游人員的長期均衡。
篇6
本篇主要是針對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的寫作標準規范格式來舉例說明,這些范例都是小編采編收集的一些比較優秀的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希望小編整理的這些在大家寫作的時候能有所幫助。
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周春生.企業風險與危機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6
[2]吳寶安.如何進行風險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5
[3]吳鳴.經濟風險論:從風險角度對中國現實經濟問題的硏究[M].人民出版社,1989
[4]陳家發.物業管理行業規范與自律的發展現狀與思路[J].中國物業管理,2007(11):40-41.
[5]蘇寶煒,李薇薇.淺談物業經營合同決策管理及風險規避[J].現代物業,2008(1):25-27.
[6]唐峰.加強治安防范降低管理風險[J].現代物業,2007(9):84-85.
[7]呂景勝.物業管理的風險防范[J].中國中小企業,2007.8:17-21.
[8]廖秋林.保險與企業風險管理[J].海南金融,2001,5:52-54.
[9]趙曉玲.企業風險管理[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70-72.
[10]許謹良.風險管理(第三版)[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11]胡芬芬,周裕全,曾偉.風險管理是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J].南昌高專學報,2006,21(5):21-24.
[12]郭鏡.物業服務企業的風險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15-18.
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王慧.淺析發達地區和國家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的經驗與啟示,文學教育,2011.06.
[2]張龍科.政府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模式探討,中國物業管理2011.10.
[3]張貴軍.河北省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模式研究,城市探索2012.1.
[4]顏芳芳.新加坡和香港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的經驗與啟示,科技與企業,2012.1.
[5]茍強.為惠民工程“錦上添花”--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物業管理,2011(2):54~55
[6]王燕生,孔昭君.論物業管理的觀念和原則.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7]晉江市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流程圖.2012
[8]康曦;我國保障性住房社區物業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9]陳小天;聯通大廈物業管理改進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夏勇;安徽省物業管理顧客滿意度評價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0年
物業管理論文參考文獻:
[1]張作祥.物業管理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87-212.
[2]高炳華.物業管理實務[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42.
[3]建設部: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辦法,2007年11月.
[4]公共產品理論.百度百科名片.
[5]張年.轉型期物業管理的社會政策分析一一以上海為例[D].上海:復旦大學,2008.5-6.
[6]賀靜.完善我國物業管理制度的法律探討[D].廣州:暨南大學,2005.
[7]韓朝.我國物業管理行業行政管理體系研宄[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0.21-22.
[8]鄒楠.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現狀[J].中國物業管理,2010,(01).
[9]林常青.中國物業資產管理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物業管理,2009,(11).
篇7
筆者認為,要較好地完成林業生態建設相持階段的森林資源監督工作任務,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以人為本”,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森林資源監督隊伍
搞好森林資源監督工作,關鍵在人。“打鐵先需自身硬”,由于林業生態建設相持階段具有不確定性和艱巨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森林資源監督隊伍。使這支隊伍在這一階段,能從容面對各種困難的挑戰。
1、抓好政治素質建設。作為一個森林資源監督人員,必須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觀點,有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有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算得上一個政治合格的森林資源監督人員,才能在工作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2、抓好道德素質建設。道德素質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方向。
一個森林資源監督人員僅有才能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德,人就駕馭不了自己的才能。森林資源監督工作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作為一個森林資源監督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要大力提倡無私奉獻,加強廉潔自律教育,使森林資源監督人員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3、加強業務素質培訓,盡快提高森林資源監督人員的業務素質知識水平。我們應下大力氣抓好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拓寬森林資源監督人員的知識面,并積極鼓勵個人采取各種方式自學。
二、森林資源監督工作的理念要更新
理念是人們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是統一思想的凝核,是激發內在活力的動因。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理念,在大力推進以木材生產為主以向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全力打好相持階段攻堅戰、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適應時展的新要求,打破舊觀念,樹立新理念。一是把森林資源監督工作重心下移,加強基層森林資源監督組織建設,把政治責任感強,業務精通,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員充實到基層森林資源監督隊伍中去。著力提升基層森林資源監督隊伍的監督業務水平和監督能力。二是調整森林資源監督方向,實現森林資源監督工作從木材生產型監督向生態建設型監督的轉變。三是調整森林資源監督方式,把事后監督核查轉移到事前建議、審核、事中監察與服務上來,大力推進超前監督,監督前移。森林資源監督工作的預見性很重要,工作超前,監督工作才能主動,才能未雨綢繆。首先,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森林資源監督工作信息網絡平臺,及時匯總、掌握和反饋各種信息。其次,要綜合分析所掌握的情況和信息,在各種信息和情況中抓住關鍵、抓住苗頭、抓注重點,提前警示,及時提出監督建議,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四是不但要搞好宏觀監督,而且還要做好微觀監督。為保證相持階段的林業生態建設確實取得實效,森林資源監督工作要把握關鍵環節,要密切監督林業用地的使用情況,嚴格控制住木材采伐限額,對木材生產、銷售、運輸和加工等環節,加強監督監察力度。對超限額采伐、超證采伐、無證采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行為要嚴肅查處。同時,要加強伐區調查設計、伐區上報審批、伐區撥交、采伐作業現場管理、伐區驗收、木材繳庫、木材銷售運輸等各個過程的監督。中國論文服務網專注于為廣大經濟職稱評定客戶、經濟論文快速寫作客戶,提供優良的范文格式下載,管理論文快速寫作指導資源,歡迎各位老師參考指導。
三、創新森林資源監督的體制和機制
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活力。目前的森林資源監督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滿足不了林業生態建設相持階段的發展要求。一是現有的森林資源監督機構的體制與其所承擔的任務極不適應,目前這種分級派駐,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束縛了森林資源監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難以形成森林資源監督的整體合力。二是由于體制上的原因,現行森林資源監督機構的干部在業務上對上一級森林資源監督部門負責,但其組織關系、工資福利待遇卻由駐在單位管理,從而造成了森林資源監督人員在工作中往往“投鼠忌器”,在一些問題面前不能理直氣壯,挺不直“腰桿”,有時會出現頂不住的現象。三是由于現行的森林資源監督機構的人、財、物都靠駐在局支撐,一方面森林資源監督機構要按派出單位的要求對駐在局的林木采伐管理和森林資源管理進行監督,另一方面森林資源監督機構的交通、工資和各項福利待遇上要依賴于駐在單位,使得監督工作的力度大大受到削弱,工作起來理雖直,但氣不壯。由于體制的不順暢,嚴重影響了森林資源監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制約了森林資源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大力進行森林資源監督體制改革,從體制上解決機制不活的問題。
四、加強森林資源監督的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合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證森林資源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筆者認為,要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合理的規章制度,加大執行力,定期不定期檢查基層站的各方面工作落實情況,看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二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第一,對森林資源監督人員有重大事項不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的進行追究。第二,對被監督者造成森林資源破壞和損失的徹底追究。三是森林資源監督的上級部門應盡快制定權威性的《森林資源監督管理條例》,徹底明確森林資源監督機構和人員的職責和權限,以便基層森林資源監督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有法可依,使監督者更好地開展工作。
五、全力堅守監督陣地,齊抓共管,打好林業發展相持階段攻堅戰
篇8
【關鍵詞】工商部門; 企業; 信用監管。
一、與工商部門自身職能的關系。
實施企業信用監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論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執法效能的重要途徑,是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基礎工作的必要手段。企業信用監管應是工商職能的重要組成內容,同時能體現出現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發展。從工作內容上看,一方面是對工商職能的充實、深化,通過信用監管,利用現代化手段使依法監管更為到位。如對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資格的合法性審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數據庫的建立,將提供查詢功能; 另一方面是對工商職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監管的基礎上,體現以德監管,從處罰到處罰與激勵結合,從他律到他律與自律結合,從打擊到打擊與教育結合,從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與社會監督結合。
從實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現有職能中相對突出、強化信用的要求,顯示出信用監管的特色; 另一方面,更是與現有職能的有機融合,將信用監管滲透在對市場主體監管的全過程,并通過工商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記、年檢、各個專項治理、辦案等過程中同時完成的,分類監管就體現在基層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從戰略意義上看,一方面彰顯了服務型工商的本質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務型政府職能的再造,通過企業信用監管,促進企業信用建設乃至誠信、和諧社會建設,另一方面工商部門以信用監管為核心,著力制度創新,推進職能整合,實現全程監管,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企業監管機制,確保企業準入“優生”,存續“優育”,退出“善終”。
二、與管理信息化的關系。
工商部門企業信用監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統自身信息化建設為基礎,同時又對工商系統自身信息化建設產生強大推動力。工商部門企業信用監管,是一個對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征集、存儲、加工并使用的循環反復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順利實現,要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運用為前提,沒有信息化的基本條件,沒有強大的數據庫,沒有高智能的軟件,沒有互通互聯的信息網絡,企業信用監管的實施是難以想象的。因此,應以“金信工程”為契機,努力創造工商部門管理信息化的條件,加快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同時,由于企業信用監管對工商系統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進程的催化劑。首先,它促使計算機軟件的編寫、采用,促使在各項業務中運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證企業信用信息能夠在業務流程中實現自然輸入、交換、處理、共享; 其次,它促使計算機硬件的配置,由于企業信用監管將級別管轄與屬地管理相結合,最終通過基層工商所實現監管,這要求工商系統內部上下、橫向之間必須實現信息交換,對外必須實現全方位地信息輸入,促使基層工商所、窗口受理單位都具備接收、發送信息的條件,以保證對企業的信用監管工作落實到位。工商部門企業信用監管體系的建設,要利用與信息化共同發展的過程,搭建好技術平臺。
同時,要加大人員、財力投入,加強計算機人員培訓和專業人員的選聘,使電腦、人腦有機地結合。
三、與法律環境的關系。
加強企業信用監管作為工商職能的一個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監管。首先,必須遵循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一是行為法定原則,即企業信用監管的對象、內容、范圍和方式,要依法進行并對行為后果承擔責任; 二是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即對企業信用監管的依據、程序和形式,應當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監管,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即對違法行為依法制裁的同時,要進行警示教育,從正面引導規范,不搞不教而誅,做到攻大奸戒小過。其次,必須依法運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規章賦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企業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監管職責、已在工作中運用的文件、報表等,是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據和資料。二要創造條件規避法律問題。如信用等級評定結果的公開,最有影響的是等級好的、等級差的兩端。對等級好的,可以通過征求意見的程序,以自愿方式進行公示、提供查詢; 而對信用等級差的,因其一般都因違法違規受到行政處罰,則采取公布其違法違規事實的方式,對其進行公示。三要注意內外有別。信用監管中的評估標準、等級、公示等,法律條件尚不充分,可作為內部監督措施實施并注意內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訴訟。同時,要積極著手研究開發,為企業信用監管提供法律保障。可探索在立足內部管理后再依法、有序地向社會公開,從行政規章、法規最后到法律的立法過程。當前工作的重點,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規章的空間,為企業信用監管創造條件。
如對一些報表的設計上,按照企業信用監管的要求,增加欄目,明確內容,便于信息的處理; 對企業信用評估,可采取全系統統一指標體系、評估模型,但分地區分級統一參數的方式,以使評估既具有權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實際; 對分類監管,可將企業的信用等級與工商系統內部已有的監管措施進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
篇9
第一、從嚴要求,培養習慣。
這學期學生已經熟悉了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但總是有些同學不自覺;另外從寒假回來,很多學生還迷戀于各種各樣新奇的網絡游戲,不能很好地進入學習狀態。針對這種情況,我制定了“三嚴”管理法,即制度上要嚴格,管理上要嚴格,執行上要嚴格。一開學就利用班會課和學生們共同制定了班級文明公約,班級衛生公約和班級管理條例,在班級所有同學認可的情況下,每位同學都簽定了責任狀,并由五名優秀的班干部監督執行,對課堂上講話,擾亂課堂秩序,課間追逐打鬧的同學做好監督登記工作,讓學生時時提醒自己要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自從規章制度執行以來,大家互相監督,嚴格自律,慢慢的同學們較好地完成了由刻意約束自己到良好習慣養成的過度。
第二、施展愛心,取信學生。
小學生身心處在發展階段,需要老師從各個方面去關愛。為了對每個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經常同他們個別談心,從學習、心理、愛好、家庭等處了解學生,利用晚上經常和同學電話溝通、同家長溝通,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去教育幫助他們,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真心的愛。例如當我發現了某位家長由于孩子不聽話而打其耳光,我就會趕到這個學生家中,做家長的思想工作,調節家長與孩子的關系,讓那位家長認識到了錯誤,也使那位學生對我產生了好感與信任。再如碰到學生生病后住院我第一時間趕去看望及問候,讓學生感到親切如父母。我堅信愛心是教育最好的良方。只要你注重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對學生以誠相待,使他們知道你這個班主任處處在為他們著想,你的愛是無私的付出,就一定能取得他們的信任。
第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五六年級學生開始在思想上出現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很多學生已經進入“反叛”時期,他們常常會自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需要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因而在思想上有了很多的麻痹、松懈。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及時抓住學生點滴的情緒變化,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和他們輕松聊天中,讓他們及時對自己和班級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抓住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課上睡覺、不完成作業甚至出現與教師頂嘴的現象等行為,對同學進行“換位”思考,并及時進行積極教育,讓學生在反省中受教育,得真知,約束和規范自己行為習慣。
第四、協調關系,建立溝通。
我適時召開家長會,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系,通過溝通讓家長了解了學校和學生的情況。期中考試之后,又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萬師訪萬家的家訪活動,通過家訪,教師對學生在家的情況、學生的家庭情況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此舉也獲得了家長的好評。對于后進生,我們更是主動通過電話、家訪等多途徑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他們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班里也有的是一些行為習慣不太好的學生,做事主動性較差,成績極不穩定,在家長的輔導教育后,學習主動了一點,成績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的問題會很多,但所有任課老師能否形成和睦共處、齊心協力的工作環境,對班級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我班擬定班務工作計劃,選配班干部與科代表,教育違規學生等工作中,我們的科任老師都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支持。正是我們科任老師關心班級工作的熱情,正是他們那些可行的建議,才讓我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班級情況,迅速消除潛在的隱患,讓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第五、安全教育,真抓實干。
篇10
[關鍵詞]:因特網;信息技術;教學;教研;
隨著時代的不斷的發展變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因特網的觸角也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連接著千千萬萬的計算機,由于它的資源豐富,交互性強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也因此,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并得到廣泛的運用。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學科,本身就與因特網有著深深的聯系,它也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與因特網緊密結合在一起。下面從三個方面,對如何巧妙運用因特網資源,開拓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研究新領域進行詳細表述:
一、巧用因特網延伸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一)利用因特網進行遠程學習
鑒于因特網的特點,我們可以將上課的課件和相應的一些閱讀材料掛上網,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家中選擇自己所需復習的課程,進一步解決課堂上還沒有弄明白的難點,也可以通過對老師課件的分析,進一步把握重點。目前,很多學校均已建立起自己學校的網站,我們只須將自己的課件上傳上去就可以了。但是,還有一些學校沒以有自己的網站,對此,我們還可以采用申請網上空間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上網申請一個空間,如果是免費的空間,則一般較小,對于一個學習資源網可能不夠,可以到網易上申請一個100MB的有償空間,效果不錯。其次將你所做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料制作成網站后上去即可。最后將網址告訴學生,要求學生定期上網瀏覽,并要求每瀏覽一次都留言或留下自己的名字,這樣一來,可以方便老師查看學生學習情況,及時掌握他們學習的動態。
(二)利用因特網解決上交電子作業的問題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主要用于傳授學生們計算機的軟、硬件知識。因此,不能像其他學科一樣,教師通過批改學生作業就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為,上交作業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也正因為此,使得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隨時監控,對教學效果有所影響。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可以采用在網上申請一個免費的班級公共郵箱(163即可),每個同學均將自己的小作業上交到班級郵箱內,主題寫明白姓名、班級和學號,老師則定期對這個班級公共郵箱進行管理,這樣一來,上交電子作業的問題就解決了。同時,通過對比,發現通過提交電子作業,學生們對課堂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了,極大的加強了課堂上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因特網解決第二課堂課外輔導難題
在教學之余,為了提高一些在計算機方面有潛質的學生,我校每期都會舉辦計算機課外輔導班,但由于時間少,一周只有一節40分鐘的輔導課,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學生掌握好一門操作技能較難,即使能掌握效果也不是很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高輔導效果,我采用“用QQ來幫忙”的方法。由于每一個學生已經有了QQ號,并且對QQ軟件的使用比較熟悉,所以我特意申請了一個QQ群號,昵稱為“電腦培訓班”,我充分利用這個QQ的共享空間,將本周內的作業文檔上傳上去,要求每個輔導班成員定期查看“電腦培訓班”的網絡硬盤,并完成網上布置的作業,同時,要求學生所完成的作業也上傳到這個QQ號的共享空間中,老師每周管理一次。此外,我還借助QQ的聊天功能,在學生對所做作品的主題不是很了解或是遇到新問題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通過QQ的群聊共同參與討論,進一步細節化所考慮內容和具體的操作步驟以此來提升作品的水平。
二、巧用因特網提升教師素質、充實學科資源庫,教研活動
(一)利用因特網提升信息技術教師水平
教材不斷的改變,資源的不斷的更新,學生的水平不斷的提升,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老師,你還能不能一層不變的保持原有的教法,原來的水平呢?其實,答案是很明顯的,我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最簡單、最便利的方法就是通過因特網來學習,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在線學習,老師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及選擇授課的時間參與學習,而不用像以前一樣,進修、教學、家庭不能兼顧。現在網上繼續教育的形式,已經被很多老師所接受和喜愛。
(二)利用因特網充實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資源庫
我們都知道因特網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其資源異常的豐富,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網瀏覽大量的信息,從中挑選出最適合教學的素材和資源,并將這些資源進行重組,用于制作教學課件,這不但可以豐富課件的內容,提高課件的色彩性、交互性而且在視、聽等各方面的效果都較強,同時還可以節省老師的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并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收集教材的相關資料,通過學校園網站出來,學生們可以通過瀏覽學校網站,使得對所學知識不僅能懂得書本上的綱要,而且能夠知其所以然,并能充實相關知識,使所學內容更加生動、豐富和充實。現在,我區業已開始使用了學科資源庫,我區教師通過注冊,便可享用積分,通過加分與扣分的形式,便可以將自己的優秀的課件,論文等資料上傳上去,同時,也可以將學科資源庫上的資源下載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做到將全區教師的資源共享,加大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做到將優秀的資源共享給大家使用,以便共同提高。
(三)利用因特網開展教研活動
隨著因特網的迅猛發展,協作學習已經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圍墻”界限,沖向了開放的社會。我們新時代的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因特網開展學科研究活動。我們將所研究的教研活動制作成一個網站,并在該網站中專門設置了一個BBS的討論區及留言板。然后將該網站出去,供更多的人參與及評價,被試通過在BBS留言或及時將不明白的地方留言,以供教研組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歸納及反饋,以便更好的檢驗教研結果。但是,在獨立完成一個網頁的制作時,往往所花費的時間較多而且技術性較強,為了簡便研究過程,我嘗試利用博客空間進行WebQuest研究。
WebQuest是一種基于Internet的、以探究為取向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習者所需要的多數信息來源于因特網,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活動的建構性、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學習評價的多元性等。建立WebQuest專題研究的主要程序有:首先,登陸到博客網站上,申請一個免費的博客空間;其次,分別將各個項目制作好,添加圖片,文字等,然后以草稿的形式保存;最后再按順序出來。此外,還專門制作了一個討論區,供大家在此進行探討,探討的內容一直從專題制作開始到完成制作,同時,更多的觀看者看完之后也可能參與意見的表達,更能完善專題研究。現已經完成了一個以“信息交流中的道德與法律問題”為研究對象的“webquest”研究,現在網址公布出來,以供同行參考。
三、模仿因特網建立虛擬校區,加強學生上網的道德修養和法律意識
建立校園虛擬校區,讓學生參與網絡管理,提倡學生將社會對信息行為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內在要求,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信息道德修養,由他律走向自律。建立社區管理制度并將管理權下放給每一位學生。建立學校內部論壇,制訂一份守則規范學生的行為,然后輪流讓部分學生擔任學校論壇版主,參與論壇的管理。學生擔任論壇版主,油然而生的責任感受促使他們在信息活動中遵守信息法律法規,慎重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意識到不能不負責或信口開河,更不能有意傳播虛假信息、流言蜚語等誤導他人。同時,版主的權利和責任也促使學生自覺批評、抵制不道德的信息行為,使其形成正確真實的網絡行動。在維護管理論壇過程中,學生逐漸認識到維護信息活動的正常秩序是每個人應擔負的責任,對不符合社會信息道德規范的行為應堅決予以批評。這樣,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學生的調控和情感教育,不但促進了學生自身信息道德的養成和提高,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結束語
現實生活中我們與因特網已經不能分開了,但僅僅是這樣還不夠,我們要不斷的探索,尋求運用因特網所能解決的教學問題,不斷運用新技術來幫助我們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本文從實際出發,主要談到了運用因特網解決在教學、教研及加強學生們的道德與法律意識這三個方面的作用,對指導教師開展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