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藝術類專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06:18: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藝術類專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非藝術類專業論文

篇1

論文摘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許多高等院校均設有藝術類專業,該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學生有所不同,具有特殊性。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相比,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難度較大。本文作者分析了目前諸多高校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對當前的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有一些幫助。

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均設有藝術類專業,該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學生有所不同,具有特殊性。他們的教學安排特殊,入學考試特殊,專業、文化兩條線。生活規律與生活方式也特殊:上午上公共課,下午、晚上都上專業課——聲樂、鋼琴、舞蹈、素描等。他們的衣著、發型總會有所不同,給校園帶來了幾絲前衛和個性色彩,他們構成了校園的特殊一類學生。這是高校的必然選擇,也是綜合辦學、多元辦學的具體實施的結果。

由于藝術類與其他專業在教學目標、教學設置、學生來源、學生心理及畢業以后的去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表現在英語教育方面自然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低,教學難度大,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就要求我們探索具有針對性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中,突出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特長與特點,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目前在藝術類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入校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每年九月份新生入校,我校都要對學生進行英語、數學等基礎課的測試。這類英語測試并未將藝術類學生單獨分離出來。所有學生均使用同一種試卷,試卷的難易度以一級測試水平為準,滿分為一百分。結果是學生的考試成績相差懸殊,極少數學生成績能達到五十分以上(但最高分甚至能達到八十分左右),而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在三十分以下,其余學生的成績在兩者之間。也就是說,在藝術類專業的班級里,有個別學生入校時的英語水平相當于甚至可能高于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平均水平,而最差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的音標都還不會讀。究其原因,藝術類的大部分學生都來自藝術類大學的附中學?;蛩囆g類??茖W校(只有較少數的學生來自非藝術類普通中學)。這類學校對文化課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學生入校前大多數沒有經過正規的中學課程學習。上述情況就給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一個難題:教師既要有教授大學英語課程的水平,又要有中學甚至小學英語教師的經驗和耐心。而大學生又不同于初學英語的中小學生,怎樣使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趕上并達到大學英語的水平,這是藝術類院校英語教師長期以來希望解決的問題。

2.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

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專業情結濃厚,文化基礎薄弱。藝術專業的學生一般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其專業,大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專業。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專業學習上。并且他們的高考錄取以其特長加試為基礎,分別參加專業課和文化課兩次考試,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比非藝術類考生要低得多,而英語成績的最低錄取線一般控制在60—80分。進入大學后,藝術類專業的特點又決定了學生必須要參加較多的藝術實踐活動,并且在對待專業技能課程和其他文化課程的態度上,學生往往更重視專業技能課程而相對輕視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用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另外,這些學生英語基礎差,從心理上講,他們恐懼英語,即使想學,也沒有信心學好;從行為上看,他們又缺少自覺性,再加上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預習,不復習,這些都成為他們學習的障礙,造成他們消極地學習英語,對學好英語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他們往往對不理解的內容提不出任何問題。由于很少上自習學英語,常常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慢慢地便開始厭惡學英語,越厭惡,越不記,落下的知識就越多,越彌補不上。因此,他們的英語水平遠遠達不到大學英語學習階段的要求。

3.教師隊伍不穩定,整體教學水平不高。

近年來很多高校雖迫于學校發展的壓力紛紛開設了藝術類專業,但學校教學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非藝術類大學英語的教學上,因為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和今后的發展,而藝術類學生則不要求通過四級。這樣,學校首先要考慮到建立起一支良好的非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隊伍以保證教學質量,而藝術類英語教學教師隊伍則常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不是很穩定,而且大多由青年教師擔任,缺乏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帶領這支隊伍。

二、藝術類英語教學的幾點設想

1.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適應自己的教學對象。

雖然藝術類院校的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但是,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藝術類院校的學生也有其自身的優點,藝術專業的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聯想豐富,思維活躍,比較感性,善于形象思維,記憶力好,模仿能力強,具有很強的語言可塑性,對文學和藝術有極強的感受力和領悟力。作為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師應該發掘學生的這一優勢,使其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馬丁·威德爾在《外語教學與學習》一書中曾經指出,有些學習者并沒有明確的工具性或結合性動力;對他們來說,鼓勵他們采取積極態度尤其重要,至少保證有一部分語言輸入能滿足學習者的實際興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教師應靈活多變,以適應自己的教學對象。如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教師可把音樂引入藝術類院校英語教學課堂,不失為投其所好的極佳的教學方法?,F在隨著交際法語言教學的普及,我們認識到必須把學習者置于真實的使用目的語交流的語言環境,重復訓練,才可能使其獲得無障礙、無停頓的思維和表達,確保語言的恰當流利和交流的順暢。音樂正是真實語言應用的文化現象,歌曲的特性恰好是重復性、連貫性強。很多英文歌曲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如影片《鐵達尼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樂曲起始處很容易吸引學生隨之哼唱。而歌詞本身又相當口語化,遠離了繁瑣的語法及冗長的詞匯,學生很容易接受。

2.采用分流教學,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果學校條件允許,對藝術類學生的英語進行分流教學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已在很多高校使用,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分流教學,就是學校可根據學生入校時的成績,將達到某一成績(如70分)之上的學生放到其他非藝術類專業大學英語班里學習英語,且要求他們也通過四級;而對低于某一成績(如30分之下)的學生,則單獨開設一個預備級班,可從英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教授,畢業前要求通過一種校內的水平考試;其他學生正常開設藝術類大學英語的課程。分流教學的直接優點是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有足夠的動力,而且學生基礎相當,相互合作學習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種方法在實際的操作中,不同學校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和困難,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究。

3.建立一支相對穩定且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藝術類英語教學教師隊伍。

任何一位業務出色的教師一定都會有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因為豐富的教學經驗正是在這點點滴滴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而青年教師則恰恰缺少這種積累。所以穩定的教師隊伍就為青年教師在藝術類英語教學上能夠更好地探索教學方法和手段奠定了基礎。此外,如果有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指導,則更利于藝術類英語教學。但在這一方面,很多教師也許會不愿進入這支隊伍,究其原因,是因為傳統的觀點都認為藝術類英語教材簡單,備課量小,而且又沒有四級壓力,所以課程系數也會定得較低。但卻沒有考慮到教師所教授的對象是很復雜的,有的幾乎是英語初學者,有的相當于中學水平,也有的已達到大學水平。此外,相對于非藝術類大學英語而言,藝術類英語教學疏于管理,教學要求不是很明確。所以學校應切實地重視藝術類的英語教學,穩定教師隊伍,制定并完善藝術類英語教學的規范和要求,保證藝術類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雖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作為教師應當了解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獨特之處,觀察和掌握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心理表現,以此為基礎開動腦筋,不斷探索英語教學規律,設計出更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熱情和自信,教學效果較好的課堂教學活動。而作為學校管理部門,也應重視藝術類大學英語的教學,建立良好的教師隊伍,制定合理的教學要求,為其提供更好的外部條件,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德杰.對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與教材的探索[J].社科縱橫,2005.6,VOL20,(3).

篇2

論文摘要: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世界關注的問題,文章以藝術專業為例,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指出了加強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專業技能、審美觀念及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共同要求。在現代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學生知識面狹窄、創新能力不足、   

信仰缺失、價值觀念混亂等問題。以藝術專業為例,藝術類學生是以專業加試為基礎,分別參加專業課和文化課兩次考試,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比非藝術類學生要低得多,再加上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偏愛專業、對文化課重視不夠的現象,這就勢必導致藝術類學生文化修養不夠,知識面狹窄,缺乏人文素養。所以,文化基礎薄弱是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課上。為此,要更新教育觀念,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調整課程設置體系與結構,培養和提高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鼓勵藝術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和改進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一、全面提升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藝術專業培養的是藝術工作者,它培養的目標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藝術人才,必須堅持社會道德與藝術的統一。藝術專業由于專業教學的活動多以小型、分散方式進行,學生的個體意識較強,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淡化集體觀念,忽視集體榮譽,甚至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須加強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克服個人主義,加強組織觀念,使學生熟悉并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勇于進取的精神。   

二、提高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技能   

專業技能一直就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問題,現代社會要求大學生不僅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實踐性教學既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途徑,又是理論學習的充實和發展,是整個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各個高等職業院校,早已逐步形成及完善“訂單式”“產學合作”等多種新穎的實踐教學形式,為學生在相關的社會實踐環境中培養與提升技能創造條件,使其在畢業后能具備更強的能力來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   

三、加強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審美教育   

審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質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橋梁,更是藝術專業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在現實生活中,藝術專業大學生學習就業的壓力大,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都放到專業學習和各種可以給就業帶來優勢的“考級”“考證”上,這樣勢必影響了其審美素質的發展,普遍缺少敏銳的感覺、直覺、領悟、靈氣,看問題、做事情往往呈現出模式化、程式化。這些都束縛和制約著其向高層次方向的發展,折射出藝術專業大學生審美的嚴重缺失。   

要提高審美能力,還應注重審美情趣的養成,如知識儲備、文化修養以及生活閱歷等,藝術專業大學生具有審美素質,便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著名藝術家吳冠中在談到對高科技的審美感受時說:“在清華大學生物室所看到那些細菌、病菌、蛋白質等各類原始生命狀貌,放大后映在屏幕上,千姿百態,繁雜而具結構規律,仿佛是出人意料的抽象藝術大展,大都很美。”   

其實審美,就是一種精神與心智活動,是主體的主動參與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斷能發現身邊的美,在潛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創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關注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鑒于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和諧、和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成才的熱情。因此,應該給學生講授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對他們進行心理品德與技能的訓練,開展心理問題的咨詢與指導,在教學與專業活動中滲透心理素質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當前,我國各大藝術類院校都在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和途徑,對藝術專業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藝術類大學生綜合素質正在不斷提高。要想加強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就必須把抓好思想道德素養作為基礎,抓好專業技能和專業審美素質教育作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藝術類專門人才。   

注 釋:本文出自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團建課題《藝術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1]于淑英,石凡.淺析藝術類學生文化課與專業課學習的失衡[j].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篇3

一、存在問題 

1.美術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結構單一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學校也在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很多學校通過組建、合并其他校區,建立了綜合性大學。但這類大學所設置的美術教育院校的美術老師組成比較復雜,有外聘的美術老師,也有從公共美術教育等專業抽調的老師。這種教師隊伍雖然數量可觀,但是沒有專業的骨干教師和學術帶頭人,沒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這對于美術院校以及該專業的學生來說會造成很大影響,無法培養出美術方面的專業人才。 

2.美術院校的教學評價系統不完善 

美術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育,不僅需要理論知識,更重視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理論性學科的教學評估往往可以通過對教師的理論考核得出評價,但是美術教育的教學評價重點應放在教學技能和技法上。目前,很多美術院校對教師的考評內容多限于論文模式,忽視了教師在繪畫技能和教學手法上的考核。這種重“理論”輕“技法”的教學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影響了美術教育的質量。 

3.效仿專業美術院校,博而不專 

專業的美術院校對學生的美術能力比較重視,著重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和技法,培養了專業的美術人才。但是這類專業美術院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也有其弊端,即重“技”輕“道”。很多綜合性大學雖然在公共課程的設置上較專業院校豐富,但是很多學生甚至是教師并沒有認真對待。這就使現代綜合性大學美術教育造成了“東施效顰”,博而不專的尷尬局面。 

4.教育經費不足,教學硬件不“硬”、 

眾所周知,美術專業是個“燒錢”的專業,是一種“貴族”教育,這從美術專業學生的學費和其他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學費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出。據調查,其他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的學費每年大約需要5千到7千元,而美術專業的學生的學費則需要萬元以上。但是,高價的學費并沒有讓美術教育的硬件“硬”起來,究其原因,是大學的擴招、擴建、開設美術專業時間短、美術專業沒有得到校院領導的重視等影響了學校對美術教育專業的資金投入,教學條件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應對策略 

美術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可忽視。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促進事物的前進和發展。因此,提出合理的應對策略,是促進大學美術教育事業向更積極的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 

1.培養專業骨干、強大師資力量。教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大學的美術教育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播美的知識,更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美的理解能力;不僅需要潑墨丹青,更需要多掌握闡釋美術的技巧,提高學生對美的創造能力。所以,各大美術院校應增強教師對美術專業的正確認識,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組建一支骨干教師隊伍,帶動大學美術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升。如可以聘用有較高專業能力的教師或專家來校任教,還可以外派教師到其他專業院?;驀膺M行交流學習,做到“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從而解決師資短缺、力量薄弱等問題。 

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手法,完善教師考試機制??萍嫉陌l展,網絡的普及不僅適用其他學科,對美術教育專業同樣適用。美術教師不應把課堂停留在畫筆、畫紙上,應該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不僅能從畫冊、雕塑上看到美的創造,還能從世界各地的美術展覽、世界名畫或是電影、電視上感受美的存在。教育工作者只有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尊重和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培養出既有美術愛好又有美術熱情的專業人才。在考核機制方面,除了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不可或缺文化底蘊,更應把教育模式的創新性、教育方法的獨特性等加入其中,成為考核一名合格的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標準。 

3.著力體現自身特色。專業性美術院校的特色不容置疑,即培養專項的美術人才。但是綜合性大學的特色在于“通”,在于同和性。所以,各類綜合性大學的美術院校要逐步創立自己的教學特色。 

4.學校領導多調研,為美術院系提供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美術專業學生的學費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已經很高了,因此,通過提高學費來增加經費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此,美術院校應讓領導和相關部門多入院系調研,讓他們能夠更多的了解美術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白資金投入的必要性。同時,也可以尋求校外的資金幫助,如開展學生的畫展、和某些企事業單位形成互幫互助關系等。這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好的鍛煉機會,也能為美術院校吸引更多的資金來源,從而完善專業硬件,吸引更多的美術考生報考、參考。 

篇4

摘要:在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高等藝術院校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作為培養高層次藝術人才的重要領域,其科研成果以及教學模式將直接影響到藝術院校的整體辦學水準。然而現實是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很多藝術院校的科研人員存在思想政治意識淡化現象,這就給新形勢下藝術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為切實強化科研人員的思想政治意識,相關院校需要結合當前導致科研人員思想政治意識淡化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在緩解這一現象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藝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以及科學性。

關鍵詞:新形勢;藝術院校;科研人員;思想政治意識;對策

引言:作為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的搖籃,高等藝術院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服務社會的三大重要職能。這三項職能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尤其是其中的科學研究更是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高等院校,教育與科研都是密不可分的兩項因素,沒有科研做支撐的教育,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1]。所以,藝術院校想要讓自己的教育水平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就必須要加強對科研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并著重培養科研人員的思想政治意識,將學校的發展與科研工作緊密結合,以此來提高藝術院校的生命力以及活力。

一、當前高等藝術院??蒲泄ぷ鞯膬群?/p>

從高等藝術院校的角度來看,科研指的就是那些參與研究過程的藝術老師及其學生進行的活動。其中,藝術院校的科研人員主要包含以下群體:第一,本科生。這里主要指他們進行的與畢業設計或者論文相關的科研項目;第二,研究生。他們既參加學習又從事研究;第三,大學老師。他們是藝術院??蒲许椖康闹髁奫2]?,F在的藝術院??蒲泄ぷ鳎饕蝿站褪且Y合和整理院校現有的人才培養計劃,推動人才資料的有機結合,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組織成立一支充滿活力的科研團隊,并通過科研來推動藝術院校的進步。以往一成不變的呆板教學模式,終將被時代所拋棄??梢?,科研對于高等藝術院校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二、導致藝術院??蒲腥藛T思想政治意識淡化的主要原因

藝術院校的科研團隊是一支以老師為主體專兼職結合的隊伍,他們不僅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以及藝術實踐等職責,同時還為學校的未來發展傾注了畢生精力,并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就目前來看,受大環境影響,藝術院校中的很多科研人員或多或少的存在思想政治意識淡化的問題,使得新時期藝術院校的科研工作進展緩慢,甚至于有些科研項目極其缺乏獨創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藝術科研起步晚,對科研認識不足

目前,藝術院校在我國藝術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老一代藝術家徐悲鴻、李叔同以及劉海粟等人都擁有極為深厚的藝術功底,且這些藝術大師們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及高雅的藝術性影響并指明了中國藝術創作的前進方向。但是由于藝術類專業更注重技法和創作,所以,目前很多高等W府的科研工作往往集中于那些大學科,作為主攻藝術教育的藝術院校對于藝術學科的科研也相對貧乏[3]。另外,藝術院校的很多老師藝術感覺十分敏銳,且過分追求高雅藝術,在完成本身的教學任務后,常常會將時間以及精力放到各種藝術活動以及藝術項目科研上,以期為今后個人職業發展積累寶貴經驗。但是與其他科研團隊不同的是,藝術院校的科研人員似乎將心思都放在了專業教學以及藝術演出上,對于學校的整體發展以及國家宏觀形勢政策的參與度以及關注度都較低,這就導致部分科研人員因認識上的不足,而缺乏奉獻意識以及主動付出意識[4]。另外,有些藝術院校多年來一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技巧,并通過各種方式要求學生提高自己的悟性,卻沒有在傳授技巧時,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這也是老師缺乏對科研正確認識的又一表現。

(二)因價值取向偏頗導致思想政治意識淡化

近年來,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這也獲得了廣大教師群體的支持和擁護。在這一背景下,個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認可,但是市場經濟自身固有規律性導致收入差距拉大,這就讓很多藝術院校科研人員的價值取向存在嚴重偏頗,即重物質而輕精神。在這種思潮下,藝術院校的科研人員在開展工作時,難免會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價值觀影響,從而因個人主義泛濫、功利主義流行導致科研人員的思想政治意識被進一步弱化[5]。

(三)缺乏對政治的重視

相較于其他高等院校,藝術院校的專業老師普遍存在政治意識淡薄、遠離政治傾向較為嚴重等現象,他們在進行科研過程中,從不會談政治、談大局,且在平時的工作中,更傾向于參加一些藝術活動,對于政治活動的興趣不高。與此同時,有些藝術專業老師會將多余的時間以及精力放在藝術科研項目上,很少積極主動地去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在人生、信念、理想以及道德等方面不思進取,甚至于有些專業老師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教學以及科研,其他的思想政治學習以及思想政治意識的培養是多此一舉[6]。正是由于藝術院校老師缺乏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認識,忽視其重要性,才阻斷了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意識的道路。

(四)藝術院校的不科學管理,挫傷了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現如今,很多藝術院校的各項管理工作中,由于政策乃至操作上的不盡合理,使得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甚至于有些老師在開展科研工作時,感到迷茫,甚至出現了消極、抵觸的情緒。舉例來說,有些藝術院校在職稱評聘、業務考核、提拔任用等與老師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上,不可避免的與部分老師的預期相背離,使得這部分老師為了宣泄自己的不滿,隨意的在生活或者課堂上向學生傳播一些不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導致老師以及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嚴重淡化。

三、新形勢下培養和提升藝術院??蒲腥藛T思想政治意識的有效策略

(一)積極化解科研人員的消極情緒

在藝術院校的管理中,藝術科研工作的主體是從事藝術研究、藝術教育以及藝術創作的各類專業技術老師。如果沒有老師的加入,那么任何藝術科研成果均難以順利獲得??梢哉f,他們的思想情緒乃至精神狀態等都與藝術科研工作的進展密不可分。但是就當前形勢下,藝術科研工作受“重實踐、輕科研”趨勢的制約,再加上科研實踐中必要的設備、經費等因素,都會給科研人員的思想情緒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另外,一項藝術科研成果的獲得,除了需要相關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還需要后勤服務人員提供有力保障,但是在藝術科研成果中卻很少直接體現出這部分人員的貢獻,從而使其在實踐中產生消極情緒,進而影響到藝術科研工作的進展。對此,我們需要采取以下手段,來化解所有參與科研工作人員的消極情緒[7]: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到如何解決科研人員實際問題上。在藝術科研工作中,時刻關注科研人員遇到的各種困難,并積極主動地與其進行良好溝通,真情實意的為他們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科研人員不僅能感受到了校方對于藝術科研工作的支持與關心,同時還能更深層次的領悟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強化自己的主動奉獻精神;第二,一項藝術科研成果的獲得需要相關科研人員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以及物力等來實現。但是工作時間一長,科研人員的消極情緒也會慢慢滋生。尤其是在晉升、評優等環節,他們中的很多人會因為沒有獲得優秀或者晉升而出現消極情緒。因此,在開展科研工作過程中,我們應該時刻關注科研人員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態,一旦發現有消極情緒出現的跡象,就立刻采取有效行動,防患于未然,以此來促進藝術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打破偏頗觀念的桎梏

長久以來,人們總是單純的認為從事藝術技能就不能從事研究,這是一種極為狹隘的觀念。事實上,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創作能力以及專業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良好的理論素養作支撐[8]。就像法國著名作曲家奧利沃?梅西安,他的音樂創作作品蘊含了對宗教、愛情以及大自然的感悟及精神內涵,且他在音樂領域中的創新精神,到如今依然為眾多音樂愛好者所推崇。而梅西安不僅是一名優秀的作曲家,同時也極為擅長利用文字來對自己的創作思緒、經驗等進行概括和總結,并給世人留下了十分珍貴的科研文獻。從這一點來看,他也是一名出色的理論家。由此可見,藝術創作與藝術科研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第二,積極抵制不良學風。藝術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它能獲得多少經濟利益,而是要使人們通過該成果獲得有益的思想、學術養料,從而滿足人員對知識的渴望。目前,作為一個個體生命,人無法完全脫離社會而存在,但是太過于依賴社會,就很容易受到世風浮躁、物欲膨脹等不良風氣影響,因此,要求藝術院校的科研人員要加強定力修養,以此來為正確思想政治意識的形成奠定基礎。

(三)優化藝術院??蒲腥藛T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想要提升藝術院??蒲腥藛T的思想政治意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9]。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加強與其他非藝術類院校的溝通交流,消除其對于藝術院校的偏見。目前,很多從事藝術科研工作的老師以及學生,之所以存在思想政治意識淡化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界對于藝術院校存在很大偏見、不理解、不支持。偏見的產生通常是因為對對象的了解的不夠深入,僅憑自己的臆想來判斷他們的表現和工作成果。對此,相關藝術院??梢詴r不時地邀請其他非藝術類院校的師生組織開展校園聯誼、各類藝術活動等,增進對彼此的了解,讓藝術院校師生與非藝術院校師生相互影響和熏陶,這一方面能夠提高非藝術院校師生的藝術修養,另一方面還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藝術院??蒲腥藛T的信心以及積極性;第二,削弱大眾傳播媒介對于藝術科研人員的負面影響。近年來,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使得很多負面信息經由大眾傳媒對人們的思想意識造成巨大沖擊,這一現象在藝術院校科研人員中也十分突出?;诖耍覀儜撏ㄟ^凈化媒體,來讓世人感受和看到更多的美。有些媒體為了吸引大眾眼球,常常采取一些暴力的表達方式來公布一些誤導性極強的信息,這就給很多非藝術院校師生對待藝術院校師生的態度以及方式等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引發藝術院校科研人員的消極情緒。因此,應該加強對大眾傳播媒介的管控,最大限度的為藝術院??蒲腥藛T創造和提供一個好的輿論環境。

(四)堅持原則,強調創新,灌輸與疏導相結合

任何形式的科研成果都必須具備獨創性,對于藝術院校而言更是如此。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樣要增強人們的創新意識,并正確處理加強與改進、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堅持灌輸與疏導相結合的原則[10]。不同于其他非藝術院??蒲腥藛T的思想政治工作,針對藝術院??蒲腥藛T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認真灌輸理論等科學真理,同時還要積極組織科研人員開展各類藝術文化活動,比如文娛比賽、知識競賽、書畫展、音樂會等,讓他們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提高覺悟。同時,要根據科研人員的思想意識特點,將大道理轉化為科研人員能夠接受的小道理,并幫助解決他們關心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深入挖掘每一位科研人員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從而在提升其思想政治意識的同時,為其指明前進方向。

四、結語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也讓人們的思想政治意識日益淡化,甚至于有些人存在嚴重的思想偏差,這都給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藝術院校作為培養高水平藝術人才的重要平臺,其科研工作的進度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藝術院校的辦學水平。但是從事藝術科研工作的老師與學生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思想政治意識淡化現象。所以,相關院校應該積極化解科研人員的消極情緒,打破偏頗觀念的桎梏,優化藝術院校科研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堅持原則,強調創新,灌輸與疏導相結合,從而在提升藝術院??蒲腥藛T思想政治意識的前提下,推動藝術院校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云鳳.高等藝術院校推進科學研究的探索[J].理論觀察,2012(05):189-191.

[2]官圓媛.高等藝術院??蒲泄ぷ魈剿鱗J].當代音樂,2015(05):35-36.

[3]張莉.高校藝術專業科研現狀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06):142-143.

[4]劉忠心.扎實做好藝術院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2013(10).

[5]郝娜.藝術院校青年教思想政治狀況淺析[J].中國職工教育,2014(10):33-33.

[6]周建軍.試論藝術類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28(02):102-103.

[7]王宗銘.化解 調適 服務――思想政治工作與藝術科研[J].藝海,2002(02):88-90.

[8]高啟光.關于藝術院校科研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齊魯藝苑,2006(03):86-90.

[9]尹振永.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篇5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 英語學習 策略 教學手段 思維方式

一、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及特征 

與其他專業的大學生相比,藝術類大學生個性突出,形象思維活躍,創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強,但缺乏條理性。面對英語這門嚴謹的學科,他們特殊的思維方式、積極性與心態決定了他們在接收語言信息方面的能力要比其他非藝術類院校的學生遲緩。 

如何使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和重視成為了值得關注的問題。為了有效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筆者就廣西藝術學院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進行了抽樣調查,并結合該院教改方式及多方教學理論成果通過問卷形式進行了各方研究。 

二、調查問卷的研究設計及研究對象 

(一)研究設計 

本次調查是以問卷形式為主的定量研究。問卷內容從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意識、學習觀念、外語學習策略等方面進行調查。旨在通過收集多方數據從中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安排、習慣思維、問題所在及功利性等。 

(二)研究對象 

筆者對廣西藝術學院2010級設計類及音樂類的新生共200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問卷目的是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及態度,加強學習策略的培養,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同時也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科學參考,促進教學的進行。 

三、研究結果及分析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當中,59%來自縣城和鄉鎮。所收到的問卷中顯示,自我估計所掌握單詞量在2.000個以上的只占3%??梢钥闯?,西南部地區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水平遠遠低于其他發達省市,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的輸入上對于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提高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學習策略的壓力不言而喻。 

在主動學習性方面:70%的被調查的學生表示除固定正常的英語課外,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一周不足5個小時;能主動閱讀外語刊物的僅占11%;能主動收聽外語類音像資料的占92%(音樂、電影劇集為主);上課能主動用英語回答問題或提問的占32%;每日保持寫英語日記的占2%。在使用英語習慣方面的調查當中:能立刻用英語表示所見物品,能用英語描述所見所聞細節的占12%;在希望改變自身不足,提高利于自身學習方向的調查中(多選項):66%希望能在寫作方面有所提高,100%的學生希望能在聽力上有所長進,100%的學生同時希望在口語方面有所突破,37%的學生希望能進行流利的朗誦;在挖掘自身問題,調查自己為何在英語學習中不能取得進步的原因當中(多選題):認為沒有天賦的占37%,缺乏耐性的占93%,缺乏方法的占61%,沒有自信的占44%。 

從本次調查研究所反映的學生普遍呈現的問題當中可以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與目前英語水平成正比。具體體現在因自主學習態度和環境因素而影響學習效果,個人差異和性格特點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表現不一,缺乏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選擇和運用高效學習策略的能力欠缺等。 

根據學習策略的涵義,再結合此次對學生具備的學習策略和習慣的觀察和了解,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缺乏相關的學習策略知識。大多數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策略方面的理論知識。傳統的外語教育片面強調語言知識的學習和低級技能的學習而忽視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等高級技能的培養,其直接結果就是導致學生不會有效地學習。這不僅使整體外語教育質量下降,而且間接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使學生感到外語學習是一種痛苦。學習策略的匱乏導致學生只會一味機械、獨立地背誦單詞,對自身的認知風格、認知興趣及個人水平進行策略調整時無法作出合適正確的選擇,更談不上隨意運用。 

第二,策略消極。有的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當中已經養成了自己所謂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而且不愿意改變他們的習慣和策略,也不太愿意嘗試其他的學習策略。 

四、改善學生學習策略的思路 

(一)閱讀策略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專家catherine wallace提出,在交互模式中閱讀者應用了語言、背景、結構分析等方面的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課文類型、內容和閱讀目的有選擇地靈活使用一定的閱讀方法即閱讀策略。在以往英語教學當中,授課教師一堂精讀課當中都將側重點放在單詞及結構上,過多地強調語

法及句子結構而忽略學生閱讀前的動機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的提升,以及靈活多變的閱讀策略的采納。在最初慢班的教學過程當中,本身英語基礎就相對薄弱的學生對于鋪天蓋地的語法與句子結構只能被迫囫圇吞棗式的接受,在實際應用中也只能零存零取。這就常常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此,應強調心理素質的培養,并強調詞匯的認知是一個自主的過程,應激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通過興趣培養、模擬競賽機制、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彼此間競爭的活躍度,從而引導出本節課所要教授的課文內容。合作學習的分組通常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應利用創造性想法為手段,集體思考,使學生發揮最大的想象力,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預測。例如,《大學英語精讀i》unit 1“some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english”一文中,學生通過腦中已有的背景知識和圖式對即將要閱讀的材料進行預測、推斷出文中可能會談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學習策略,并在小組的模擬競爭中提出更多更有益的方案,更好地觸發討論焦點。這就無形中激發了學生創造性思維,拓寬思路與主動學習的興趣。不同體裁的課文則采用不同的引導思路,如記敘文的特點是圍繞著人物、事件、時間和地點展開,利用課件圖片提出when、where、who、what、how等關鍵信息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尋讀、略讀,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結構;議論文體裁的文章則列出文章中出現的論點、論據并加以打亂,讓學生通過有時間限定的競爭機制加以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斷進行推理,進行論點與論據間邏輯關系的匹配,同時解釋作出這個最終定論的理由是什么,由筆者進行最終的梳理總結。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到議論文的寫作特點、篇章層次以及作者的思路,為日后的學習建立了良好的鋪墊。課后提供大量各類英文閱讀材料來提高學生精讀和泛讀的訓練。

 (二)聽力策略 

聽力策略是再聽音過程當中,聽者為了獲取和分析新信息而被激發的心理活動過程,是在聽力過程當中體現和運用的。保證學生有相對固定及足夠的時間用以進行聽力訓練,摒棄“聽力速成論”。聽,主要還是服務于說的,應引導學生從自身特點和愛好出發,細化學習任務,通過在閱讀課、口語課當中輸入大量的背景知識及語感培養,探尋出適合自身的聽音方法及材料。但首先還是心理素質的培養,心理弱勢必會產生出一系列的不良連鎖反應??刹捎靡韵陆虒W手段:針對學生的愛好廣泛收集時下具有時代性的新穎的歌曲、影視材料,擴大信息量。材料特點在于集中了英語國家人士進行的簡單對話,語速適中,思想表達簡單,內容活潑,使其適應英美人正常的語音速度。此課堂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要求學生能順利完成大學英語聽說教程教學的基本內容,達到基本聽懂英語授課,能夠熟練地掌握日常用語進行一般性的交流,能進行個人意見、情感的表達以及陳述事實、理由等,而且表達思想清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利用多媒體教室的條件支持,學生能清楚地獲知其他同學在進行表達中所呈現出的種種問題,例如流利程度、措辭、語音語調等,并針對不同組別學生的展示情況讓學生進行相互間的“挑刺”,讓學生在良性的競爭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改變學生先用中文思考再反映出英文的習慣,慢慢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方式。同時,教師應對材料當中出現的語言現象和背景文化進行解釋,再度深化鞏固學生思維當中剛剛建立起來的對于所接觸到的知識的初步印象。課后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循序漸進地增加閱讀量及難度,多聽各類英語音像材料。 

(三)口語策略 

絕大部分學生都想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然而,學生想要說就必須激發練習口語的興趣,對此,應本著生活性和實用性,注意保持教學的鮮活性。為了讓水平較差的學生能投入更多熱情到課堂討論中,教師可給學生創造體驗英語,使用英語的環境,如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室模擬新聞播報、設置情境對話、朗誦美文、播放熱門歐美劇集片段等。學生在此過程當中是主要的參與者和組織者,通過這樣的機制能大大增加學生開口的機會,擴大學生練習口語的參與面,形成主動練習口語的持久動力,培養其英語輸出的無意識行為。而教師要做的則是幫助學生糾正其發音,把握節奏。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充當的不僅僅是表演者,并不是在課堂上展演或討論完畢就似乎完成了自己使命,往后的課程中又重新回歸到一個空洞的狀態。這種趣味型的交互式能力的展示,能快速渲染并影響周圍的同學,帶動學生踴躍參與的積極性。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應強調語言表達的流利性比準確性更為重要,如果忽略了語言要表達的意義而著重句式的結構就會造成對口語輸出能力的焦迫感與不自信,學習提高之路只會漸行漸遠。 

綜上所述,沒有持久反復的練習過程,就不可能在短期提升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及思維方式?,F

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這就要求英語教育者探索的思路要向縱深發展,摸索改進更適合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利用現代教育新技術提高外語教學當中的準確性、趣味性以及實用性,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良好風貌。 

 

【參考文獻】 

[1]顧曉樂,黃芙蓉,王松.合作學習與情景劇表演——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討論[j].國外外語教學,2004(2) 

[2]wallace c.read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篇6

關鍵詞:普通高校 公共藝術教育 重要性 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076-03

在世界向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已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主題。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標尺。它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隨之脫穎而出。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公共藝術教育作為一種文化傳播手段, 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普及藝術教育, 提高國民素質的時代重任。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和基礎教育的發展變化,帶動了高校教育的改革,從貫徹落實《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到《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的實施等一系列的舉措,都表明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在當代中國, 國民素質的培養和提升被列入非常緊迫的任務和工程。在這種形式下,我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各類學校藝術教育在教學活動、師資隊伍、科學研究、課外活動、設備器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公共藝術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 已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但不可否認的是,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

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

近年來,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應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高校對培養學生藝術素質的重視, 同時也推動了高校藝術教育課程的開設。但多年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使當代大學生知識結構單一,藝術、人文修養匱乏,綜合分析能力差,極大地制約著他們向高素質、高能力方向持續發展。導致造成這些后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能使他們的全面素質得以提高的公共藝術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公共藝術教育的目標定位還不夠明確。二是公共藝術教育資源供給嚴重不足。三是公共藝術教育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四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結構單一,沒有緊密結合和開發校內外藝術資源,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以及校外藝術活動自成一體,不能滿足大學生不同需求。五是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內容隨意,因人設課。

在2012年12月對我院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來看, 也不容樂觀。高中沒上過美術課和音樂課的占36.6%和33.9%,不識譜的占到了58.1%,可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還承擔著“補課”的角色,即補充講授義務教育階段所缺失的藝術課程。相比之下,美國高校的藝術選修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重高達50%,而在我國即使是在重點大學也只占30%。從而,我們可以看出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開設還缺乏全局性。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公共藝術教育在現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大學生公共藝術修養課的重要性

由于處于的時代不同,人們對于藝術教育方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上也就存在著不同,最終對藝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和過程就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如:藝術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通過藝術的教育》中說到:“藝術教育可能是促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的一種重要力量。他堅信藝術中的創造性表現與一個健康的社會未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學者張同道則將藝術教育的功能歸納為陶冶性情,培育美的心靈與藝術鑒賞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培育健全心理和人格。在眾多的觀念闡述中,以梁繼林認為“藝術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藝術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和文化修養,能促進大學生智力開發和創造力,有益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性完善。在高校中出現大學生群體存在著藝術知識貧乏、文化修養殘缺的狀況。因此,藝術課程應當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币娊饩哂写硇浴?/p>

對公共藝術教育的價值探討,國內外有大量的學者進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內容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開發人的智力潛能

日本學者時富利彥就這樣認為:美術、音樂,這些特定的藝術形式有利于情操的培養,原因在于這種藝術教育形式比其它的方式更能鍛煉人的大腦前葉連合區。例如藝術作品在表現上具有多向空間感,如:古曲《十面埋伏》通過琵琶演奏出的民族性的音樂使人聯想到兩軍對壘的古戰場,其中模仿戰馬的嘶鳴旋律讓人仿佛看到廝殺的戰爭場面,由緊張、急速的旋律想象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是恐懼和災難。正是在多項思維的作用下,人們在欣賞時有著豐富的想象與聯想,思緒跌宕起伏,時不時的激發他們創作欲望, 從而產生創作的沖動,在這種情況下,多項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與完善,最終達到促進人類創作素質發展的目的。

2.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發展大學生非智力因素

眾所周知,許多非智力因素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養才形成的。像我們通常所說的表現欲、自信心、審美能力等等就可以抓住藝術教育自身的特點,將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方式來進行培養,這種方式對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均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記得學生在觀賞羅中立《父親》這幅作品時,用“備受震撼”、“心潮激蕩”、“徹夜難眠”來形容他們的觀后感,甚至有部分同學以文章的形式,來進行評論。學生的創新欲望在大腦一次次的“震撼”,心靈一次次“激蕩”中被激活。這正表明藝術教育可以提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3.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人的感性素質

感性素質的培養不能只通過知識的傳授來獲得,因為藝術教育才是培養感性素質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徑。如:畫家與普通觀賞者在欣賞一幅作品時,前者是去體會作品視覺感性效果所帶來的深刻感受力,后者則是探究繪畫作品所表現的內容。音樂家與普通聽眾在傾聽一首音樂作品時也存在著根本差別,音樂家享受的是作品音響結構聽覺感性效果所帶來的細致入微的體驗感受,普通聽眾則追求的是作品是否悅耳動聽。

4.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大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

教育家認為,藝術教育具有“輔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啟真、以美導善的作用。[1]如張擇端的北宋風俗畫作品《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是當時社會實錄: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生動的向世人展示了當時城市生活的面貌,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這也讓學生從中看到一個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們了解當時宋朝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等。這樣的實例舉不勝舉,但不管怎樣,它都能讓學生在學習與探索過程中,對祖國民族的愛國之情有增無減。學生在欣賞名家的作品時,難免會不流露出對他們的人格、精神品質的敬仰!雖然這種藝術教育的育德功效是間接的、隱性的,但是這種間接的育德效果往往比直接的理性道德信條灌輸更具說服力,更容易深入到大學生的內心。

5.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滿足人精神方面的需要

藝術作為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 能讓人心情得到釋放,精神得到享受, 可以使人的疲勞度降低到最低。在美育過程中,我們通過漫畫、幽默、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等形式來調節人的情緒、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如:學生在欣賞作品或聆聽音樂時,讓大腦從緊張學習的邏輯思維活動中釋放出來,放松其心情, 調節其精神,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6.公共藝術教育有助于文化繼承和發展

藝術教育不僅是單純的知識技能的培訓,更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隨著國際多元化教育形勢的發展和各國之間交流的不斷深入, 教育體系改革的步伐也日趨加快。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藝術文化都被納入到了教學內容,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例如,在《美術鑒賞》、《音樂鑒賞》等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都有中外藝術方面的知識點介紹。學生通過學習, 即可了解多種世界藝術文化又可以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 從而進一步去認識世界,培養愛國情懷。作為人類文化傳承載體之一的藝術, 吸收著多種文化營養, 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滿足著人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公共藝術綜合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針對我國目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存在的現狀,本文將根據我院自身特點,來做一些探討和總結。

1.課程建設是公共藝術教育步入規范化的關鍵

為提高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水平、推動公共藝術教育持續發展,加強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不容忽視。而能否把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課程實施水平全面提高,使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步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是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的關鍵。

1.1課程開設的依據與原則

國家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明確提出:公共藝術課程是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而設立的限定性選修課程,對于提高審美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公共藝術課程與高等學校其他公共課程同樣是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教育部制定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年一2010年) 中明確指出:“ 所有普通高等學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開設藝術類選修和限定性選修課程,并逐步納入教學計劃,計入學分?!盵3]這些充分說明了公共藝術課程教學是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設置、制訂課程教學大綱的依據。

高校公共藝術是普及性的教育,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教育,它涉及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藝術的熏陶,審美素質提升,擁有健全的人格。這就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開設的原則―堅持藝術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

再者,藝術欣賞也是一種審美欣賞。它主要是讓學生在掌握不同的藝術表現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規律同時,能進一步運用它們去欣賞具體的藝術作品。這就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開設的另一原則――培養大學生的鑒賞能力。

1.2課程開設面廣且結構合理

一是建立新的培養模式,我院十分注重藝術教育在文化素質殊地位,探索藝術教育在推進全面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課程培養模式的建立,一方面要改變音樂、美術教育等人文素質教育薄弱的狀況。另一方面,認真研究面對非藝術專業全體學生的藝術教育體系的建構及實施途徑。

二是開設全校性的藝術選修課程, 2006年隨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的頒布和實施,公共藝術課程受到了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同年,成立了公共藝術教研室,將其納入到教務處,并將公共藝術教育作為一項日常普通工作,由這個專門機構進行統一計劃、調控、管理。同時,我們把《美術鑒賞》、《音樂舞蹈鑒賞》、《書法》《影視鑒賞》等課都納入到限定性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中。這些課程普遍受到學生熱烈歡迎,每個學期學生都爆滿,甚至有同學為沒選上此類課而懊惱。

1.3大力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精品課程建設

目前,我國藝術類專業課程的教材豐富多彩,但適合非藝術類大學生的藝術選修課教材卻很少。我們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往往一門課程要涉及許多本教材的內容,既加大了教師的備課工作量,學生也沒有直觀的教科書,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以《美術鑒賞》這門課為例,我們采用了學院易鏡榮教授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主編的教材,該書揭示了美術規律、介紹美術知識、剖析美術作品、指導美術欣賞。其還借鑒徐慶平的“大美學”教育思想:純藝術與實用藝術的結合,專業藝術與公共藝術的結合。試圖改變以往“美術欣賞”從古代到近代卻缺少現代美術作品的介紹、過分強調美術欣賞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在書中以現代美術作品為主,不僅介紹了繪畫作品的欣賞、畫家生平極其藝術創作故事,還包括“工藝美術”、“藝術設計”、“建筑藝術”等作品的賞析。全書配有300多幅彩色圖片(光盤),內容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資料性。該教材獲江西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曾被其它院校作為教材多次印刷使用,該課程既是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省級課題,又是江西省高等學校優質課程,在文化素質教育中成績突出。另外,《音樂舞蹈鑒賞》這門藝術素質教育課,被確定為院級優質課程正在建設當中。

1.4不斷走向綜合化的公共藝術課程

作為公共藝術課程, 它具有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屬性和特質, 即基礎性、通識性和廣博性。從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來看, 學科交跨、課程綜合將成為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啊C合’既有益于還原生活中事物相互關聯的形態, 也有益于改變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發展?!盵4]綜合課程是與學校傳統的分科課程相區別而提出的,它是一種多學科( Multi-subject)課程組織模式,強調學科之間的關聯性、統一性和內在聯系, 其基本形態主要分為系統化的綜合課程、學科化的綜合課程、模塊化的綜合課程等。[5]綜合課程與傳統的分科課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藝術門類的局限, 而強調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如關聯性、統一性,這樣不但能反映出公共藝術課程非專業性特點又能體現通識性的屬性。

藝術課程不斷走向綜合,這是一種趨勢所需。眾多優秀的藝術作品也為藝術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提供了的平臺。在大專院校藝術課程的綜合既為學生提供了合理的知識結構,又使學生的認識趨向整體化,讓學生從認為沒有聯系的原理中發現它們之間所存在的微妙聯系,改變原有的思維定勢,能從一個角度考察向多維的、多角度的立體的思維方式發展。

2.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教學模式改革

公共藝術教育不同于專業藝術教育, 其教學目的是通過鑒賞藝術作品、學習藝術理論、參加藝術活動等,來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人文素養,同時其高雅的審美品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得到相應的培養,從而促進培養他們全面發展的價值,與此同時我們應著重注意藝術教育在提高其價值的過程途徑中如何體現。從而有助于學生的智商與情商全面發展, 達到育人的目的。根據上述要求,本人結合我院開展藝術教育所取得的經驗來談談適合高校非藝術類大學生藝術教育教學的模式與方法:

2.1課程豐富,靈活多樣

學生的發展是課程設置的出發點和歸宿。而興趣卻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被動轉為主動才會帶來學習的動機。因此,我們從課程設置到課程實施的每一環節, 都必須建立在考慮學生自身特點,尊重學生個性之間差異的基礎之上。那種有效的和成功的教育課程必須具備豐富性、靈活性的特征且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最終,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快樂,達到美育目的。

如從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題款來理解畫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其冷傲的藝術個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欣賞繪畫作品,來了解畫家所要表現的內容及思想感情,以及講述畫家其藝術作品背后的創作故事等,使學生感受藝術作品背后的豐富內涵。刺激學生的興趣,并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思維參與到教學中,生活與藝術之間這種難以割舍的親緣關系,也自然地理解了。這樣,不但可以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參與到課程內容中來, 主動用美的原則去判斷、選擇知識和信息,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2.2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網絡共享資源

我校所開設的所有公共藝術類課程,全部采用自行研制開發的多媒體課件。就拿《音樂舞蹈鑒賞》這門課來說吧,我們根據音樂舞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視聽性等特點,教師在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同時,使用多媒體電子課件演示教學內容,借助網絡媒體技術和資源,恰當穿插老師演唱、演奏及表演,巧妙點評學生答題、才藝、演說,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由于注重教學環節的互動性、基礎理論的應用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學手段的靈活性、網絡資源的廣泛性、教師講演的藝術性、才藝點評的趣味性、習題引入的巧妙性、網站導航(課內知識與相關網址)的延伸性等別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因而《音樂舞蹈鑒賞》課總是特別火爆。

2.3利用課內、課外“雙課堂”

藝術教育離不開課內、課外藝術教育活動這兩個重要環節,兩者之間,揚長避短,互為補充。學生通過課內藝術教育的學習,使其知識和潛能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再通過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使課堂的學習得到有效延伸和補充, 這樣既可反映教學的水平, 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充分展示藝術教育的特色,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推進素質教育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課堂, 需要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并重。我院早在1996年開始就有了20多個各式各樣的藝術社團, 這些社團在學校是最為活躍的, 我院借助這個平臺, 給大學生提供了增長才干的機會, 使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得到了鍛煉, 陶冶了情操。

2.4參與實踐,美育體驗

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是教師最大的過失”。對于高校公共藝術課的學生來說,參與對藝術品的體驗是最重要的。對于非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并不要求他們了解太多的繪畫技能和演唱技巧,通過藝術欣賞課的教學使其學會一些藝術常識及學會如何欣賞,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都投入這個過程,無論他們是唱歌、畫畫,還是在對別人的創作作出反應。這樣做,無非是使他們投入對審美意義的體驗。

我們始終貫穿“終身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知識和技能,不斷引導學生摸索和掌握藝術的思維方法。凡參加公共藝術課程學習后,初學者的藝術修養迅速得到提高,不僅能準確哼唱幾首完整的歌曲,勾畫幾筆,而且對藝術方面學習的興趣也大大增強,更能深刻地體會到藝術的樂和美,藝術成為了他們日常學習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對于某些藝術基礎較好的學習者,我們還推薦他們進校藝術團,讓其繼續“深造”,為校園文化建設發揮作用。而藝術團的成員,則通過藝術課程學習后,其知識和潛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不僅如此,每年一次的文化藝術節和各種比賽進一步營造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公共藝術教研室的大多數老師都擔任了學生管弦樂團、電聲樂團、戲劇社、聲樂團、合唱團、舞蹈團、書畫展、攝影展、歌詠比賽、書法大賽、寢室文化大賽的藝術指導,豐富多彩的學生藝術團活動成了公共藝術課程的第二大課堂,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 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2.5更新教材,提高質量

美源于精神,受之于感官,它不僅具有表象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作為高等學校藝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既不能等同于培養專業藝術工作者, 也不能與中小學的藝術課程和專業藝術院校的課程相提并論, 要想通過公共藝術課程讓學生親身去感受這一切,就必須根據現代大學生的特點, 在選用的教材里篩選適合學生學習并容易掌握的內容,再者是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選編添加不同的教材內容。我們要傳授給他們的應該是最能代表人類優秀文化的藝術成果, 因為只有好的藝術作品, 才會豐富學生的情感,才會對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教材的更新,質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我們的教材做相應的調整,嘗試在內容方面去探索和研究,試圖在以下方面來加以體現:

2.5.1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強調高校公共藝術的時代性。比如:我們在引導學生欣賞嚴肅音樂、高雅音樂的同時,也應該引入流行元素,作為教學內容,不應該忽略當代大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現象。當代大學生接觸流行音樂的機會較多,在流行音樂的旋律中,體現著當代大學生的審美觀。它所產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增加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如何利用學生最熟悉的音樂素材,找到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點,顯得十分必要。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在《音樂舞蹈鑒賞》的授課過程中就會把流行音樂如周杰倫的《雙節棍》、《我的地盤》引入課堂,把那些適宜學生年齡特點、身心特點、健康向上并具有一定藝術性和思想性的作品介紹給學生,并且把優劣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認識,以提高他們的審美及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作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應強調時代性,與時俱進,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審美情趣、社會時尚,才能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作用,當代大學素質培養和高校藝術教育才能和諧發展。

2.5.2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根基,選擇有鮮明民族特點,弘揚民族精神為主要內容。這既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又能提高學生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例如,我們在公共藝術選修課“美術作品的分類及各自的特點”中國畫的教學內容中,就介紹了大量的工筆、寫意、白描、潑墨等傳統技法并通過美術欣賞課加深學生對傳統美術的學習和理解。

2.5.3以民間藝術為補充教材,以開發地方藝術風格為特色。我院地處于“五里一將軍,十里一儺神”的中國儺文化之鄉―萍鄉。這里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儺文化“三寶”圣地。我們把身邊的藝術精華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例如,民間的風箏、剪紙、中國結、儺等手工藝的制作給學生們帶來極大的學習熱情。

2.5.4結合東西方的文論知識,從各個方面來闡述和鑒賞國內外優秀的作品,例如:我院的《影視鑒賞課》選擇中國電影百年間的優秀影片,兼及國外優秀影片,來重點講述現代闡述方法的運用,并通過結合中西方現代文論和古典文論的知識,多層次、多角度,更充分完善的鑒賞電影。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教科書,通過引導學生欣賞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學生耳濡目染形成對美與丑、善與惡的正確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2.6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由于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缺少實踐,在其目的和任務的認識上又存在偏差, 再加上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評估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如用整齊劃一的分數來衡量學生而忽略考察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中發生的變化是不切實際的。但我們用專業的標準或降低專業的標準來量化學生的學習結果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應多激勵和鼓勵學生, 培養他們接觸藝術的興趣和能力,這樣才有可能由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熱愛藝術。為此,我們在選修課考察考核方式上,一般采用開卷、交作品、討論、交流、小論文的方式或以在報刊上登載文章的形式來代替考試,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藝術課程的重視程度。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們創造性的思維, 也不違背我們開設公共藝術課的初衷。

2.7美術教育的深化與提高

鍛煉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根據課程目標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與討論,以及收集整理圖文資料,學會撰寫藝術評論及專題論文。如,鑒于課時有限,我們在學習“中國古代美術名家名作”一章時我們采用了研究性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具體方法是:

(1)老師布置研究課題;

(2)學生獨立查找資料完成作業;

(3)老師概括、總結講評本次課題要點。

研究性作業題目:按照歷史順序列表介紹我國古代著名畫家畫作。

要求學生:

(1) 自己設計表格,形式不限,但必須符合命題;

(2) 內容簡明、概述正確;

(3) 必須手寫完成,做在作業本上,下次上課之前必須交作業。

(第五章課外作業:)

課外閱讀《中國美術史》等相關書籍,了解我國古代的工藝美術、建筑美術等成就。)

通過學生整個研究性的學習,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個性也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有的翻閱《中國美術史》等相關書籍,有的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高質量的完成了學習任務,致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養成一種好學和自學的習慣,并觸類旁通,擴大知識面到其他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

總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外輔導、考核手段等方面進行探討,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過強調學生課外自學與教師課堂講授相結合、基礎理論與實際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實際藝術欣賞能力的目的,可以培養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綜合思維能力,運用知識從事實踐的能力,使其具備比較廣博的文化歷史知識和藝術素養。面對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重新認識公共藝術教育在現代高校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加強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工作,對于促進高校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蔣笛.以美導善―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隱性育德功能理論研究[J],綜合藝術,2012.02,154-155.

[2]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2006年.

[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4] 丁析 .關于藝術課程學科綜合之思考[ J] .藝術百家,2005,( 6) : 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