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治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4 02:45: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治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煤礦概況
該礦是由原先的3個煤礦及擴大區原地整合而成,3個煤礦均于2009年之前關閉。煤礦位于陜西省府谷縣新民鎮西,面積約9km2,開采33、44和52煤,單水平斜井開拓,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地面工程包括工業場地(在原先一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基礎上改擴建而成)、排矸場(新建)及炸藥庫(新建),場外道路包括工業場地進場道路及炸藥庫進場道路。目前井下、地面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
1.2方案范圍
根據煤礦已批復的環境影響報告,煤礦生態調查范圍為煤礦邊界外擴200m,面積約12km2。評估區包括場地區、排矸場區、道路區、地面塌陷區及5年地面塌陷區,面積約5km2。
2生態環境調查
2.1礦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本區地處我國西北內陸,屬于中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蒸發量相當于降水量的4倍。區內地表水系屬黃河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調查區地勢西高東低,相對高差約252m。地貌類型為河谷階地和黃土梁峁溝壑,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土地利用現狀類型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和其他土地共6個類型,其中草地面積最大,約占調查區面積的60%。植被類型為典型的草原植被,代表群系為鐵桿蒿群系。植被覆蓋度以低和極低覆蓋度植被為主。土壤類型以栗鈣土為主,存在極強烈水力侵蝕。根據現場調查,調查區發現由采煤引起的大型地面塌陷1處,由原先的3個煤礦于2003至2009年開采33煤上分層形成,由于均采用房柱式炮采,現場調查部分區域已產生塌陷坑及裂縫,而局部還未塌穩,所以該塌陷現狀穩定性較差,威脅耕地0.9030km2、林地0.2361km2、草地2.1020km2及裸地0.0075km2。
2.2生態環境破壞與影響調查
2.2.1場地區
工業場地占地11.45hm2,為采礦用地,目前正在建設,經過現場調查,除生活福利區有少部分已完成了綠化外,大部分區域還存在未綠化區域。整合前2個煤礦的工業場地還未進行閉坑治理,對生態環境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2.2道路區
煤礦新建道路為工業場地進場道路及炸藥庫進場道路(后統稱“道路區”),總占地1.10hm2。經現場調查,兩條道路均已綠化完畢,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煤礦的進場道路均是在鄉村道路上擴建的,目前已作為村民生產生活使用。
2.2.3排矸場區
占地0.27hm2,經現場調查,目前還未堆積矸石,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煤礦產生的矸石均被周圍磚廠拉走綜合利用。
3生態環境影響預測
3.1開采區影響預測
經過預測,煤礦5年期將會對部分鄉村道路造成損壞,從而影響車輛及行人的正常通行。此外5年開采產生的地面塌陷還將影響0.4km2的原有地面塌陷,造成土地資源的破壞。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圖、地面塌陷不同區域的變形程度,對煤礦5年區內受影響的土地類型、面積及影響程度進行預測。
3.2場地區及道路區影響預測
場地區及道路區均為采礦用地,預測5年期無新增占地,兩者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整合前2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對周圍生態環境也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3.3排矸場區影響預測
預測5年期每年約有1.35×104t矸石堆放,將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4治理措施及工作量
4.1地面塌陷區
治理范圍包括了原地面塌陷區及5年地面塌陷區。
4.1.1裂縫充填
采取周邊以及裂縫上坡方向就地取土的方式人工充填,經計算,裂縫填充面積11.31hm2。
4.1.2耕地恢復治理工程
主要為土地平整。即對起伏不平不便耕種的塌陷地,通過就地平整法進行挖補平整,保證標高基本一致,有利于耕種和植物的生長。經計算,需要平整土地30.30hm2。
4.1.3林地恢復治理工程
由于此區域的特殊性,林地及園地復墾主要采取的是對受損的樹木,及時扶正樹體,保證正常生長。經計算,需平整土地0.12hm2,撫育林木約149株。
4.1.4草地及裸地恢復治理工程
對填充后的土地進行人工平整;土地整理后,選擇優良草種播種,進行草地改良;嚴禁放牧,尤其在復墾恢復階段。需要平整土地1.12hm2,需要紫花苜蓿草籽33.35kg。
4.1.5鄉村道路治理
由于5年區內道路都為土路,僅進行裂縫充填。
4.2場地區
4.2.1新建工業場地
計劃在生產區及生活福利區種植側柏、油松兩種喬木以及紫穗槐灌木和草籽,植樹面積2.83hm2,需要苗木(含紫穗槐)3208株,種草面積3.83hm2,需要草籽114.91kg。
4.2.2整合前原有工業場地的治理
整合前兩個煤礦的工業場地占地面積分別為3.21及2.79hm2。共需場地平整6.00hm2,草籽選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180.0kg。
4.3排矸場區
對5年新增矸石進行治理,需0.15hm2頂面進行壓實并平整,覆土0.3m后種草綠化,共計綠化0.15hm2,需覆土750m3,種草面積0.15hm2,草籽選用紫花苜蓿,共需草籽4.5kg。
5結論
篇2
論文摘要: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生態補償的理論基礎首先是勞動價值和價格理論。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一是體現在直接勞動耗費;二是體現在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正是經過人類勞動—對資源的培植、修復、保護、再生等在資源及其產品中凝結了價值,在這個價值決定的價格基礎上,加入由資源所有權壟斷而決定的那部分價格,構成了資源價格的全部內容。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的物質條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經人類勞動加工的人化自然資源,二是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自然資源。由于自然資源本身的效用—存在價值或意義,使人類無法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馬克思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所以,必須維持自然資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維持其存在呢?是勞動。“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一方面,通過勞動開發自然資源,使其滿足人或人類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勞動重置這些被消耗了的資源,以延續其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可持續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不是來自于其本身的價值或價格,而是來自于人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曾說“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瀑布和土地一樣,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沒有價值,因為它本身中沒有任何物化勞動,因而也沒有價格…。
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看,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勞動耗費。商品價值取決于人的勞動耗費,沒有人的勞動耗費,或說人的勞動支出,就沒有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也就沒有商品的價值,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真諦。“由于加進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勞動在內)的價值(實際交換價值),決定于它的生產費用,換句話說,決定于制造它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勞動是怎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呢?“勞動被使用,被推動,因而工人的一定量體力等等被耗費了,結果是工人筋疲力盡。但是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轉變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在對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這就是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就是勞動的消耗過程,正是人類勞動的耗費,一方面在具體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產要素轉化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勞動的耗費、凝結或物化,作為同質的人類勞動耗費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西斯蒙第就曾說:“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給人們任何東西;……大凡不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勞動而產生或獲得價值的東西,不論對人類生活怎樣有利、怎樣重要,絕不是財富。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國的財富……但是……它們不能給這種財富的價值增加任何東西。
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由于自然資源的獨特性質,使其必須不斷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產出來。“無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可耗竭資源,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都是有限的。為了維持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消耗掉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得到補償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過再生速度時,才需要人力資本的投人進行強制性恢復;而可耗竭資源則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發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資源(復原型重置,即把資源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資源強于重置前資源的規模、功能、狀態或水平)和可耗竭資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資源代替已消耗的資源)的勞動耗費及其相應的各種投入必然是該資源價值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不僅是其直接勞動耗費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勞動耗費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價值不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它能夠被生產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須的勞動時間。“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和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改變了條件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貨幣價值不變時,物質資本價值及利潤加倍或減半。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是在現有生產條件下,再生產資源而消耗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原始自然資源的價值是按照再生產該資源所預期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決定的。
三、創造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形式
生產物質商品、提供服務或再生自然資源等創造價值的勞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社會形態等條件下是不同的,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即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范圍是不斷擴展的。“凡是創設、增加、轉移和保存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都必然形成價值,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所謂創造使用價值是指通過勞動把生產要素轉變為一種人們所需要的使用價值,一種新的使用價值。所謂增加使用價值就是指通過勞動原有使用價值的功能得到提升或使用范圍得到擴展。所謂轉移使用價值,一是指使用價值的存在狀態的轉移,即通過勞動使生產要素的使用價值變為商品的使用價值;二是指使用價值存在空間轉移,即通過勞動把使用價值由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保存使用價值包括一是延續性保存,即通過不斷附加勞動使原有勞動成果隨著生產過程的延長而不斷地得到延伸、保存,如鋼鐵工人把采礦工人的勞動保存在其勞動產品中,制造工人又把鋼鐵工人的勞動保存下來,隨著勞動過程的延長,價值和使用價值保存的鏈條也不斷拉長,特別是在知識產品的生產中,價值和使用價值保存的鏈條很長,甚至很難尋找到它的源頭,也無法計量它的價值;二是存在性保存,即要保存使用價值而不得不附加新的勞動,增加價值,如文物的保護,要完整地保存其原有使用價值而不得不增加新的勞動,否則就會因為腐化、污染而使其使用價值喪失,所以文物是在保存中不斷增加價值的,而不是因為時間本身或使用價值本身就增殖了其價值。在自然資源的勞動中,無論是直接勞動耗費還是重置勞動耗費都具有創設、增加、轉移和保存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屬性,即具有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的屬性,從而使資源及其產品具有價值。在商品的價值組成中,除了勞動價值外還包含了原料、資本、技術等各種投人要素價值,使其各種投人要素價值得以補償。
篇3
葉芝是“一個無可爭辯的偉大的民族詩人。他在反帝抵抗運動期間闡述了遭受海外統治的人民的經歷、愿望和恢復歷史的瞻望”[2]。從生態批評的角度來審視葉芝的創作,我們會發現其中并沒有特意去揭示現代工業文明對大自然原始生態的破壞,但葉芝在借助文學突顯愛爾蘭文化身份并推動愛爾蘭民族解放事業的途路中,通過后殖民“反寫”和“反敘述”,描繪了愛爾蘭鄉野自然景觀和人們的生活方式,表現了愛爾蘭人的宗教信仰和思維形態,突出了愛爾蘭的多元文化構成。這些愛爾蘭文化的獨特性透露出了人們的家園意識和對理想的生存狀態的追求,對工具理性和科學主義的批判以及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反思等鮮明的生態倫理思想。
一、愛爾蘭的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存狀態
葉芝的創作總是給人一種明顯的地域感。在斯來溝、都柏林、倫敦等地理空間中,葉芝主要以愛爾蘭西部特別是斯來溝作為自己心靈的故鄉。愛爾蘭西部由于交通不便,尚未受到現代文明的侵蝕,美麗的大自然幽居其間有著獨特的魅力。葉芝童年時代徜徉于斯來溝的山梁水泊間,迷人的風光讓其流連忘返,多年之后魂牽夢繞的也是這里美麗的田園景色。
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培養了葉芝對自然世界和荒野的熱愛,他的創作中設置了很多自然意象。在《因尼斯弗里弗島》、《烏辛的漫游》、《被拐走的孩子》、《夢想仙境的人》、《快樂的鄉鎮》、《心愿之鄉》、《庫勒的野天鵝》、《在那七片樹林里》、《庫勒莊園,1929》、《漫游的安格斯之歌》等作品中,他寫到了本布爾本山、斯利什森林、羅西斯角、吉爾湖、克瑙克納瑞、庫勒莊園、壯姆克利夫等斯來溝附近熟悉的風景名勝,涉及到大海、沙灘、森林、草地、山脊、幽谷、小溪、瀑布、湖泊、沼澤等荒野和自然景色,大量使用玫瑰、蘆葦、榛樹、槲寄生、天鵝、獵鷹、鮭魚、雄鹿等動植物的自然意象,體現了愛爾蘭人與自然和諧無間的相處方式。
寧靜簡樸的大自然是西部愛爾蘭人和葉芝的精神家園。作為“最后的浪漫主義者”,葉芝的創作體現了他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把握,對原始自然的真摯愛戀。葉芝開始創作是以這里的人們作為假想的讀者群。最后選擇安息之地時,他在遺囑性的詩篇《本布爾本山》中這樣說:“寸草不生的本布爾本山下/壯姆克利福的教會墓地里葉芝長眠。”葉芝的創作很少描寫工業化程度較高、商業氣息較濃的都柏林、貝爾法斯特、基爾代爾等愛爾蘭東北部的城市生活,因為他們大多完全英國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已經嚴重疏離。
在葉芝眼中愛爾蘭的農耕文明是原始、高貴、淳樸和和諧的,它哺育了生活在愛爾蘭的各個階層的人物。但葉芝宣稱:“有三類人創造了所有美好的物事:貴族創造了美好的儀容,因為他們位高,所以居于生活的恐懼之上;村夫創造了美好的故事和信仰,因為他們沒有什么可失去的,所以不會患得患失;藝術家創造了所有的美,因為上帝使他們無憂無慮。”[3]
葉芝認為貴族具有良好的血統,純真的禮儀,富有教養、溫文爾雅,代表著文明、謙遜、自制和優雅,“象征著思想的延續、行為的準則和文化的歷史”[4]。只有貴族才能真正欣賞美的事物,創造、贊助和保護藝術品,只有在他們中間才能產生統治者和廉潔的政府。《紀念羅伯特?格雷戈里少校》、《一位愛爾蘭飛行員預見自己的死》、《綿羊牧人與山羊牧人》、《紀念伊娃?郭爾-布斯和康?馬爾凱維奇》等詩歌中,葉芝對貴族作了熱烈的贊頌。
葉芝在一生中常常提醒自己是藝術家的兒子。“詩和雕塑的存在是為了保持我們的激情不死。”[5]他曾致信格雷戈里夫人:“我在愛爾蘭的使命是為趣味,而不是為任何特定的宣傳服務。”[5]在《天青石雕》中,葉芝認為藝術世界永恒而純粹,政治卻轉瞬即逝,主張用藝術來陶冶民眾,恢復古老的文明。在《王宮門口》中,主人公認為詩歌和詩人在國民生活中具有著崇高地位的傳統要延續下去,為此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葉芝深知,偉大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可以創造民族性格,心靈只有從偉大的藝術品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價值。
篇4
關鍵詞::生態文明:小康社會
中圖分類號:F0-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4-0239-02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一論斷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認識,也是對生態文明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在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探討的生態文明理論對當代生態文明的發展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生態文明理論的主要內容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生態文明觀的核心問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及論述,闡明了生態文明觀的基本思想,確立了生態文明觀的基本原則,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和作用。馬克思的生態文明理論建立在對人與自然關系科學解答的基礎上,其內容博大精深,哲理意蘊深長。
1.從本體論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對人的先在性,決定了人必須尊重和善待自然。認為,從本體論上來說,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產物。人是自然的一員,人對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賴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穩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現實的有形體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實踐。自然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實踐活動得以進行的前提,從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離開自然人就失去了獲取物質生活資料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進行物質、能量、信息變換的可能性。但是實踐從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和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像愛護自己身體一樣愛護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長。 “沒有自然界、沒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勞動就什么也不能創造”。[2]由此,生態文明理論認為人首先依賴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他們的環境中并且和這一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因此人類必須尊重和善待自然。
2.的生態文明理論從實踐的高度揭示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一致性,決定了人類要與自然共同進化、協調發展。在馬克思的視野里,自然對人的先在性決定了人類對自然的依賴性和受動性。然而人通過自己的活動將自己從自然界提升出來,又在能動的實踐中改造著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不僅滿足了自己物質生活資料的需要,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種親切的倫理的關系,體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愛護和關心。人類對于環境的能動性表現為人類對于自身行為和長遠的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的預見與調節的統一。對于自然影響,“從20世紀自然科學大踏步前進以來,我們愈來愈能夠認識到,因而也學會支配至少是我們最普通的生產行為所引起的比較遠的自然影響。”[2]對于社會影響,“我們在這一領域中,也漸漸學會認清我們的生產活動的間接的、比較遠的社會影響。因而我們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調節這種影響”[3],從而達到人類與自然在實踐上的一致和統一。
3.的生態文明理論揭示了人類要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人類對自然規律是一個由無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由會利用到科學利用的過程。人類只有認識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自然才會向著有利于人類社會的方向發展。否則,人就會受到自然的報復。馬克思說:“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4]恩格斯說:“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正確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5]隨著人們對自然規律的知識的迅速發展,人反轉過來影響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氣候、生物界以及人類本身都不斷地變化,而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動。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記,他們不僅變更了動植物本身,使他們活動的結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人類必須同自然規律相一致。
二、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總結發達國家的歷史,可以看到,在長期的工業化過程中,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人類智慧創造的工具和各種絕對精明的手段,無節制地向自然界攫取,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給自然界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大氣污染、臭氧空洞、溫室效應、有毒化學藥品危害加劇、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資源枯竭、野生動物大量滅絕等已成為全球性的生態問題。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其一,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劇增和不合理開發自然資源,造成森林銳減、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毀,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風固沙作用,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擴大和荒漠化,也以此導致北方許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塵暴天氣。
其二,生物多樣性減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壞,大量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加上人們的濫捕亂殺,物種滅絕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環境污染嚴重。據統計,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中,我國占了八個,污濁的空氣已經使很多居民難以見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厲害,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溪流池塘,大多數已不同程度被工業廢水、生活垃圾以及農藥殘留物等污染,造成飲用水緊張,魚蝦難以生存。
其四,人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們今天面臨的生態問題。生態環境的好壞不僅影響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延續,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進步。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實現經濟、社會、人與環境的良性發展,已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重大現實問題。
三、生態文明理論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啟示
多年來,我們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基本上形成了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我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形勢還相當嚴峻。馬克思的生態倫理思想為我們解決當代的生態問題提供了以下幾個有益的啟示:
啟示之一,要進一步認識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辯證關系。生態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確保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這就意味要徹底擺脫過去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發展模式,要求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以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要堅持這一原則,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尋求“在發展中整治生態,在生態保護中促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到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之中去。
啟示之二,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迫使當代的人類要重新反省人與自然的關系,這是解決生態問題的思想前提。傳統的工業文明將人類與自然界對立起來,將人對自然的無限、無償索取視為榮耀,由此而引發了對自然資源的肆意掠奪和物欲主義泛濫,將人與自然的關系推至了征服和被征服的邊緣。我們必須承認,人類僅僅是自然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人們必須學會尊重自然、愛惜自然,不再把自然看作可以無止境盤剝的對象,而應與自然重新加盟,建立一種親善關系。人類改造自然的行為,絕不能為所欲為,無所顧及,必須遵守一定的道德準則和規范。
篇5
論文關鍵詞:生態河道;生態系統;歷史文化保護型河道;浙江省
浙江省瀕臨東海,水網密布,河道總長度為6萬多km。獨特的浙江水鄉風貌為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傳統河道建設主要側重于考慮工程的安全和人類需求,較少考慮河道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河道生態環境問題仍比較嚴重,河道環境質量現狀仍不容樂觀。筆者綜合應用環境科學、生態水工學、美學等相關理論,試圖研究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生態河道的構建體系,以指導浙江省歷史文化型河道建設,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傳承河道水文化。
1現狀分析
抽取浙江省文化歷史保護型河道進行調研,其中包括杭州余杭塘河、古新河、沿山河、古蕩新河;嘉興杭州塘、平湖塘、蘇州塘、長水塘、老環城河、九里溪;寧波西塘河;溫州溫瑞塘河、石坦河;以及衢州、臺州、麗水等22條河道,了解河道水域面積、水系分布、水生態狀況、人文水景觀資源、駁岸情況。
通過調查與分析,目前問題主要表現為:(1)人文水景觀資源雖然豐富,但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和充分的開發利用。以水文化為主要特征的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城鎮大多時過境遷。如衢州的鹿溪渠,嘉興的杭州塘,臺州的始豐溪等,未形成一個完整的保護體系,缺乏對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加以整合利用。(2)河道水域生物群落單一,缺乏生物多樣性。按照《歐盟水框架指令》河流生態要素的標準“對以上河道進行生態評估,評優河道只有2條。(3)景觀工程方面,傳統方式造價高。在隨機調查的22條河道中,有19條河道在規劃、設計和施工中所用的材料為現澆混凝土、漿砌或干砌石塊、拋石等硬質不透水材料,施工及養護成本較高。(4)缺少生態河道建設的相關規范。加強河道生態建設,制定一個在河道建設中加強生態保護的技術規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規范應涉及面廣泛、內容全面,符合科學性、操作性、經濟性要求,并且滿足工程建設的地方標準。
2構建生態河道管理體系的措施
2.1保護性措施
由于城市發展、旅游開發等,大量河道被侵占,河渠硬化,其完整性和真實性不斷遭到破壞。作為文化遺產的城鎮河道不僅僅包括古城鎮、古街巷、古建筑等物質文化遺產,也應該包括歷史上因河道發展而形成的船閘、河埠頭、橋梁、堰等水利設施。對于這些已有的歷史人文景觀,應作為古代水文化的載體,通過綜合整治加以維護與保護。
在設計時要注重對傳統村莊人文景觀和自然風貌的保護,考慮具有場所特征的自然因素,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盡量使用當地材料和物種,體現河道治理的地方特色。如美國圣安東尼奧河改造注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將國家歷史公園中的四個歷史街區相互聯系起來。在南段德埃斯帕達水壩附近,修復北美最古老的水渠,作為文化和教育場所。對于南部河段的4處建于18世紀的教會遺址,規劃將教會遺址現有的道路系統與濱河步行道相連接,以避免局部過分突出。
2.2生物措施
在滿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生物措施,通過生態工程與生態恢復方法,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促進整個河道生態系統的完善。主要措施有:(1)構建河道上中下游生境異質性。河流上中下游由多種異質性很強的生態因子描述的生境,形成了極為豐富的流域生境多樣化條件,這種條件對于生物群落的性質、優勢種和群落密度以及微生物的作用都產生重大影響。(2)營造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地。在河道治理規劃中,構建深潭和淺灘,營造多樣性水域棲息地環境,使之具有不同的水深、流場和流速,適于不同生物發育和生長需求。(3)構建生態駁岸時,要考慮生物棲息地的要求,采用自然材質制成的柔性結構,或者采用新的結構型式,如石籠、魚巢磚、生態磚等。岸坡砌護盡可能采用透氣透水透孔的天然材料,使得植物生長,為魚類、兩棲類、昆蟲、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的棲息提供從水域到陸地的連續空間。
2.3低成本景觀工程性措施
提倡“低成本”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如何權衡短期投資和長期收益,如何不以犧牲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態為代價。在設計時盡量避免使用高耗能、高污染的鋼筋、水泥等硬體傳統材料,采用透水性好,施工養護成本低的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磚石等)。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改善河道的生態條件。
2.4制定生態河道建設的相關規范
對于歷史文化型河道,地方要加強立法,各地都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以建立新型長效的生態河道管理體系。
3整治案例
3.1項目概況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鎮,位于浙、閩、贛三省交界處,處于仙霞嶺腹地,由潯里、楓溪、花橋三個自然村構成。廿八都鎮歷史上是軍事要沖,是商貿集鎮,留有豐富的古建筑和多彩的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穿鎮而過的廿八都溪在境內流程10km,流域面積73km,承擔沿河地區雨水排放以及地下水補充的功能(現狀圖見圖l~3)。
3.2生態河道規劃
組景序列是體現中國傳統景觀欣賞與表達模式的重要文化形式。本案延續“楓溪八景”這一文脈,借鑒傳統中國畫長卷做法,根據現狀把楓溪沿河景觀分成6部分:山光潭、珠波橋、百花澗、青溪坊、秋霞圃、楓影灘。分別以山、路、水、村居、田園、植物景觀為名,構成全景山水長卷式的山水村居田園畫卷,突出楓溪之美。具體措施如下:
3.2.1保護性措施廿八都古建筑種類多、數量大,其風格融浙、皖、閩、贛干一體,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如楓溪村的水安亭橋,原為木結構跨橋,清康熙五年毀于洪水,同治三年建成石拱橋,橋上原有亭閣18問,現尚存14間,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潯里村的清文昌閣,也是保留下來的重要古亭閣。除此之外,還有楓溪橋、河埠頭等古建筑物,在楓溪河水道設計中都應給予保護,現對傳統村莊人文景觀和自然風貌特色。另外,從依存古鎮空問構成來分析,楓溪如腰帶,其急緩開合的動態恰和古鎮人文景觀耦合,構成古鎮景觀意象(規劃圖見圖4~6)。
3.2.2景觀工程與生物措施結合(1)構建上中下游的生境異質性,上游有潭,主靜,文昌閣高聳潭西。下游為灘,主動,關帝廟動峙灘頭。中間兩彎是村落居處,緩急適中。由此,營造出水陸交錯帶的生物棲息地,豐富水域生物多樣性。(2)在中游清溪坊兩灣處,保護當地條石砌石駁岸,加砌水下種植池,種植水生植物。在岸坡防護工程上,選用具有良好反濾和墊層結構的條石塊石和當地自然材質制成的柔性結構,為植物生長及魚類、兩棲類動物和昆蟲的棲息與繁殖創造條件。(3)在下游楓影灘處,利用具有透水性能的卵石、礫石等構成河床材料,為生物提供棲息地。
篇6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23X(2012)12-0035-04
從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到黨的十七大,到“兩型社會”建設,到國家“十二五”發展綱要的正式公布……“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建設生態文明”的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已成為一個新的有重大意義的發展方向。[1]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如何把握它的歷史背景和實現條件,如何認識它面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平衡方方面面的利弊得失,如何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作為起步不久的偉大戰略,十分需要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特點出發,研究怎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倫理觀念形塑方面的優勢,探索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的方法和途徑,形成科學有效的生態文明觀教育理論,以達到順利推進這一偉大戰略的目的。我們認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進行生態倫理教育,形成生態文明的倫理觀念,是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進行的工程。這既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其不容忽視的理論意義和實際運用價值。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
生態文明觀倫理形塑的合理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可以也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選擇從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中進行生態文明的倫理教育,應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前提和邏輯起點,它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1.生態文明觀的樹立,內在地蘊含著要開展生態倫理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態文明觀的樹立,無非兩個途徑:一是現實的生態困境和“生態危機”對人們的教育,因生態憂患意識的產生獲得必須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樸素生態文明觀念。進而產生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感和行動;另一個就是通過學校教育,習得生態文明的觀念。為實際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好準備,而學校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見,生態文明觀的樹立,內在地蘊含著要開展科學的生態倫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當以尊重生態價值為特征的生態倫理成為植根于人們心靈深處的人格特質時,才能克服那些危及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和精神生態的觀念上的、深層次的文化痼疾,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文明,實現人、社會和自然的協同進化。
2.與現有社會文明的其他規范相比,生態倫理具有獨特優勢
對人的行為的規范,一方面是社會的法律體系和各種規章制度的規范、各種社會習俗等外部力量的約束,但是,這些會使人感受到其主體性受到抑制,因而常常伴隨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的規范,它使人內心有了德性的引導,從而在調節自己的行為時能感受到自由、尊嚴和幸福。生態文明觀念的樹立尤其是這樣,既要有法律的規范,更應該作為一種德性進入人們的心靈之中。加上生態環境本來就與人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因此,建設生態文明一旦進入人們的德性世界,成為人們的道德追求,就會彰顯出不可小視也不可代替的獨特優勢。通常情況下,某種倫理原則和規范一旦形成,就必須借助于適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人的存在和社會進化的觀念體系、實踐路徑、實施方法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才能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生態倫理教育并存在和發展的現實基礎。
3.探索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倫理教育的依賴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要依賴大批具備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念的人的有效實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及時弄清在目前的中國,要培養這樣的具有生態意識、生態倫理的人如何入手?要開展生態倫理教育、樹立生態文明觀念面對的首要問題是什么?生態倫理教育又如何保障生態文明觀念的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態文明觀的樹立中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一系列問題。借助有效科學地展開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生態文明觀的倫理形塑研究,可以較好地認識和有序地解決這些問題。
4.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們觀念形成中作用獨特優勢明顯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著眼于人們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制約人們行為的各種因素組成的綜合系統,它包括動機系統、心理過程系統、觀念系統。在這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又側重于人們的政治思想及觀念系統的構建。政治思想所關心的主要是國家與社會的前途與命運,以及如何認識和解決各類社會矛盾。政治思想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內容之一,是上層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各種社會意識中居于首要的支配的地位。同時政治思想也是社會政治經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人們的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法律思想、倫理觀念等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思想政治教育理應站在時代前列,以加強現代生態文明觀念的傳播和幫助人們樹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念體系為己任,努力完成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任務。
其次,從學科發展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已實現了學科體系的跨越式發展,正在邁向精細化研究的新臺階,一大批研究專著的問世表明,這個學科不僅研究方式多樣化,還呈現出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態勢。從專業人才培養來看,該學科已建立起自己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他們建功立業的實踐表明,這個專業優勢明顯,風格獨特。在此基礎上介入和開展生態文明倫理觀念教育優勢十分明顯。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
生態文明觀倫理形塑的可行性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歷史的新發展,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人們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切入,將生態文明理解為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之后的人類文明發展的新臺階。盧梭曾對使工業文明過分膨脹的工具理蝕人的道德理性、破壞人與自然和諧的可能性和危險性發出過警告。馬克思、恩格斯更是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所導致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異化做出過深刻的反思。1972 年,在羅馬俱樂部發表了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1987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了研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1992 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推動了全世界的生態環境建設。這些都為進行生態文明觀的倫理形塑提供了現實基礎。從理論方面說,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生態環境問題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大方面:一是自20 世紀中 期以來,面臨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學者們將關于生態環境的理論思考推向了廣闊的領域。西方的生態主義,生態后現代主義,生態等對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問題有非常豐富的理論探索。這些無疑對我們怎樣樹立生態文明觀以及樹立怎樣的生態文明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二是近年集中于對生態文明的特征的研究,國內以姜春云、張云飛、劉湘榮、廖福霖、李錦、陳壽明、吳鳳章等為代表的大多數學者,對生態文明的特征都有深刻研究。這些為進行生態文明觀的倫理形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如:鞏英洲對生態文明時代人類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深刻的哲學審視和理性描繪;楊通進、高予遠對現代社會生態轉向和生態文明的構建這一正在展開的歷史過程的描繪;薛曉源、李惠斌的《生態文明研究前沿報告》,對當前生態文明研究的理論進展做了很好的概括;[2]姬振海在對生態文明問題研究中,將文明分為意識文明、行為文明、制度文明、產業文明四種的學理創新;[3](P35-37)苗啟明在提出制度文明之后,進一步將社會生態文明區分為生態-技術文明、物質-財富文明、制度-權力文明、精神-規范文明和生活-行為文明五層雙質結構,以及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深層思維方式:熵理思維方式;[4](P51-55)特別是最近張云飛先生關于生態文明歷史方位的分析等,都極具啟發意義。[5](P5-11)這些研究為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中生態文明觀的倫理形塑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然而,許多研究者只是借用“生態文明觀”這個概念,借用國外生態學理論、工業化發展的得失經驗來闡述今日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對什么是生態文明觀、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發展應該和可以堅持怎樣的生態文明觀、怎樣樹立科學的生態文明觀等類似問題的研究卻十分少見。國內外的學者對于怎樣樹立生態文明觀的研究也不多見,研究成果相對稀少。就實踐層面來看,僅有局部的、少量的諸如興辦“綠色學校”、提倡“生態旅游”、建設“生態大省”、“生態城市”、“生態村鎮”的類似實踐。對怎樣樹立生態文明觀問題的研究還遠未形成系統的、明晰的理論體系和實踐參與機制。至于將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與樹立生態文明觀的研究進行理論整合,探索其實踐路徑、應對策略的基礎研究則幾乎為零……可見,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生態文明觀的倫理形塑研究不僅勢在必行,而且具有較大的創新空間和較好的研究基礎和條件。同時,該研究的有效展開,還必須在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中就如何突破難點、選準重點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環節上精心設計,以保證研究的可行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生態
文明觀倫理形塑的價值和意義1.理論價值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由于生態危機的強烈影響,使得全人類不得不面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危機,又由于生態危機的產生和克服都不是孤立的,必須以系統的方法才能解決。因此,人們應該選擇和堅持什么樣的生態文明觀,如何倡導和弘揚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的生態文明觀,如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們觀念塑造方面的獨特優勢,就成為必須及時展開科學研究的問題。如前所述,目前,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態文明觀的樹立的研究尚沒有充分展開,研究成果相對稀少、專著也未曾見到,遠未形成系統的、明晰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機制。因此,對這些方面的問題做出系統研究,既能體現生態文明觀的時代精神,又能建立一整套進行實際樹立生態文明觀的理論體系,填補理論研究方面的空白。
2.實際運用價值
“建設生態文明”雖然寫進了黨的十七大報告,但在現實中人們究竟會把生態文明擺到何等地位,以及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使其真正成為一種文明趨勢,“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尚任重道遠。偉大的事業,急需大批具有現代生態文明觀的優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應該依賴自身在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的獨特優勢,順應時代呼喚,在辦學經驗豐富、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不斷邁上新臺階的基礎上再立新功,以解決當前的新問題。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中生態文明觀倫理形塑的研究,不僅可以探索在當代中國樹立生態文明觀的途徑與方法,推進對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理論認識和尋求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路徑,還可以加深我們對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理論和實踐的系統論證,增強實踐操作效果。此外,還有助于解決思想政治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實踐的現實問題,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嶄新的時代內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并為各級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具體的實踐指導,從而增強其運用性。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
有效開展生態倫理形塑教育1.確立可行的研究目標
首先,要探索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我國公民樹立生態文明觀的領域和方法,為在國家層面上建立起稱得上中國特色的、具有現代意義的、能推動社會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獻計獻策。其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向培養社會急需人才實踐轉化的途徑與方法,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的創新,為培育符合中國國情的、多層次的、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有用之才而努力。第三,努力論證以下觀點:(1)在當代中國樹立生態文明觀的特殊性;(2)生態文明觀的樹立與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態倫理教育關系密切;(3)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的有效實施離不開生態倫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4)生態文明觀的樹立離不開社會意識形態的良性控制;(5)高校應成為生態文明觀的倡導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的實踐者和中堅力量。通過這些研究,努力在可行性方面打開道路。
2.構建科學的研究內容
要通過對現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和系統研究,全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在樹立生態文明觀中的基本特征、地位作用以及內容體系、基本路徑。第一,盡早開展生態文明觀的基礎研究。即生態文明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的基本問題研究。包括生態文明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生態文明觀與生態倫理教育的關系、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態文明觀念的倫理形塑的關系等問題的基礎研究。特別注重對一些基本 概念和范疇的立場觀點的研究和清理。第二,開展樹立科學生態文明觀的實施路徑研究。即在當代中國樹立生態文明觀的現實研究。主要是在現有的生態文明觀念和應有的生態文明觀的實然與應然模型分析中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態文明觀念的倫理形塑的實施對策與路徑。第三,開展生態倫理與當代價值觀的轉型研究。即生態文明觀與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的發展研究。主要從意識形態理論的變遷和生態社會主義的產生和拓展中來思考當代中國人的生態倫理的態度和行為模式的生成與變化過程。第四,開展生態文明觀與生態倫理的個案研究。即從某省、某地區的實際調查出發,從生態文明觀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有關生態文明觀念的樹立與現代人的生態行為選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構建中國本土的生態文明觀體系,探索可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倫理教育的對策與途徑。由于我國少數民族眾多、現代與原始共生共存、與發達地區和國家的社會觀念結構迥異,因而,對這種復雜地區的個案研究成果,可以用來與發達地區的生態文明觀念進行對比,從而有很大的深入分析的時空和理論探討意義。
篇7
建設部等有關部委定于2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舉行“20*第六屆亞太地區基礎設施發展部長級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和水處理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為推進鄉村和小城鎮水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本次大會上將舉辦“鄉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和“中日小城鎮飲用水安全技術和制度論壇”。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論壇主要議題
“鄉村及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針對我國不同區域和經濟發展程度的村鎮水環境治理技術經濟政策和適用技術,圍繞村鎮水環境治理規劃、村鎮污水排放適用標準,以及村鎮排水收集設施,村鎮生活污水生物處理、人工濕地與塘等生態處理技術,糞便厭氧沼氣化及其綜合利用,村鎮水體生態修復與水質改善技術等議題,將邀請村鎮建設管理人員、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以及設計生產單位介紹鄉村及小城鎮水環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管理經驗、適用技術和應用實例。
“中日小城鎮飲用水安全技術與制度論壇”由我部與日本厚生勞動省共同舉辦。針對小城鎮的人口和經濟規模的特點,圍繞小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現狀調研與評估、規劃和管理,水質監控、預警與應急技術,以及小城鎮飲用水預處理、強化常規處理和深度處理、飲用水一體化設備開發、輸配水安全保障和管網水質控制等議題,將邀請小城鎮飲用水建設管理人員、著名學者、知名設計單位、自來水公司和來自日本政府、企業和研究部門的諸多專家介紹小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方面成功的管理經驗、適用技術、應用實例。本論壇將特別介紹日本針對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特殊供水制度——簡易供水制度以及相應技術,并探討中日在小城鎮安全供水方面的技術與資金合作機會。
二、時間及地點
會議時間:
中日小城鎮飲用水安全技術和制度論壇:8月28日下午
鄉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8月29日上午
報到時間:20*年8月27日。
地點:北京國際會議中心
三、參會人員
各地建設部門有關人員,全國主要城市建設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村鎮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鄉鎮負責人,供水和排水管理部門、水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或代表,水處理項目籌建和工程建設管理單位代表,供水和排水企業的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市政設計單位、有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水處理工程公司、水務公司、咨詢公司、金融、投資機構和水處理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單位的代表。
四、論文征集
會議面向全國征集與“鄉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和“中日小城鎮飲用水安全技術和制度論壇”議題相關的論文,論文要求及投遞方式詳見會議網站
五、其他事項
(一)收費標準
第二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和水處理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將統一收費。20*年8月15日前注冊的,會議費為1200元/人;20*年8月15日以后及現場注冊的,會議費為1800元/人。會議統一安排食宿,宿費自理。
(二)聯系方式
報名、會務等聯系人:
論文征集聯系人:
地址:
郵編:
電話:
郵箱:
會議網址:
篇8
【關鍵詞】生態水利工程水利設計水利建設工程設計 生態水利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楚相孫叔敖修芍坡,吳王夫差修筑邗溝,而在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領眾人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當今世界中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采用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我國近代修建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大壩等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隨著水資源利用率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澇抗洪,除害興利的作用開始得以發揮,水利工程建設的步伐也有所加快。但由于目前環境問題和生態系統的破壞,逐漸的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影響,為此各行各業都提高了對生態環境的警覺,水利建設中的生態設計也成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水利建設中生態水利工程的意義。
水利工程的生態設計是生態建設和環境管理領域的一個全新概念,進行生態設計是要求對水利工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研究其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生態破壞,并通過設計相關措施和改變工程方案,將水利工程建設中對環境的影響和生態破壞程度降到最低。水利工程的生態建設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程,相對于一般水利工程而言,生態水利工程既要滿足河流綜合治理中總的要求,達到灌溉、防洪、發電、供水、航運等不同需求,同時更要考慮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并將此作為水利建設的重點進行監控。生態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態建設的有效結合,同時也是未來水利工程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加強水利工程的生態設計的必要性。
傳統的水利工程建設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和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非連續性,由于筑壩是沿著河水順流的方向,造成河流的非連續性,原本流動的河流及其生態系統由于水利工程的增加,變成靜止的人工湖泊,河流流速、水文、水深以及水流邊界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長期適應原來生活環境的動植物,由于環境的變化,又要進行適應性生長。其中一部分適應性較差的生物就被淘汰。第二是自然河流變成溝渠,這也包括天然河流改造成為直線或者折線的人工河流。由于水利工程對水流的攔截,提高了河流上游的蓄水量,同時也提高了上游河道的水面深度、水面寬度,也需要淹沒更多的陸地。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利工程研究和工程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傳統的水流工程在滿足設計功能同時,通常都忽視了對周邊環境和河流生態系統的破壞程度。造成河流的生態功能衰退,自我凈化能力降低,損壞了長遠利益。
2009年,我國建設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位列世界最大規模的水電站—長江三峽工程正式完工。在工程完工后的多年里,許多專家組成專業團隊就三峽工程建成后,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和生態破壞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設,造成水庫兩岸地區2公里內的年均溫度上升0.1℃-0.2℃,對冬季和春季的月均溫度升高0.3℃-1.3℃;同時,由于水庫的泄洪作用,造成長江中下游的干流河道出現沖刷和坍岸,形成新的險工河段。據研究結果表面,三峽工程對生態的影響是利大于弊,但是其對生態的破壞卻不容小視。長江三峽工程成為水利工程建設的標桿,同時其生態建設機制也成為水利工程建設的設計標桿。
四.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生態水利設計。
1.水利建設中的生態設計基本原則。
根據人和自然相互協調的科學觀,開發利用和資源保護相結合,將水利工程服務于社會的基礎地位進行明確的分析,通過基礎、體制、觀念的改變和轉換,實現水安全的持續保障,達到水資源持續利用、水域環境持續優化、水域生態持續改善、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
為實現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要構建水安全體系,通過建設防洪工程體系和增加非工程措施來加強水安全的防御體系。為提高水資源以及水環境的承載能力,要重視對水資源的保護、節約和合理配置,同時要加強水資源的治理、保護和改善承載能力。為增加水生態系統的保護功能,要做好堤圍及護岸工程、清淤清障工程、加強監控工程和灘涂的圍墾開發,進一步增加有利于保護水生態系統的水利工程措施。
2.生態設計應用。
(1)提供水生態中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間。
生態水利工程將河流中的水流、堤防、河道以及河畔植物植被等連接為一個整體。進行水利建設的生態設計時,通過對現有自然地形、地貌的科學配置和功能改進,建立一個能使生物、土壤、陽光、水、水環境等因素之間互惠共存的水生態系統。水資源中的河堤坡腳位置的護底上,有多流速的變化帶和較高的孔隙率,適合多生物的生長,同時也為魚類提供了繁衍的場所。水利工程中的河流兩岸的草叢和綠樹為鳥類、昆蟲提供了覓食場所。
(2)增強了水體的自凈作用。
水資源中水體的自凈作用是有機污染物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轉變為無機物的過程。水資源中的細菌和真菌攝入營養物為污染物,細菌部分被吞噬,并污染有機物分解成為無機物,分解過程中形成的無機物可以為藻類植被提供營養,同時藻類的光合作用產生跟多的氧,以供其他的水生物利用。水資源中過多的藻類被魚、蝦、浮游動物所消耗,在水資源的食物鏈中,將污染濃度降到了最低值。生態水利設計時,增設的魚道、魚巢等,形成不同的流速帶和紊流,這非常有利于氧從空氣中傳入到水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由于水資源中的植物能吸收無機鹽類的營養物,其植物根系成為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附著的介質,這就促進了水體的凈化,有利于改善水系統的水質。
(3)起到調節滯洪補枯、水量的作用。
水利建設中生態河堤的植被,具有儲蓄水分的作用。水資源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動物,使得河堤中的土壤具有較高的孔隙率。在水資源豐富的期間,河堤中的水開始滲透,河堤孔隙開始蓄水,減少了發生洪災的可能;在枯水期間,原來儲存的水開始滲透入河道內,起到滯洪補枯,調節水量的作用。
(4)生態水利設計要結合環境工程設計。
進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時,應當充分吸收環境科學技術的理論,達到水質同水量同步,結合水環境污染,設置相對應的防治工程。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水量,要考慮季節變化產生的影響,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在雨水季節或枯水季節中,不同的應對措施。生態水利要立足在水利建設和環境生態之上,將水量的高效利用和水質的有效優化進行有機結合,實現水利建設中的生態平衡。
3.生態設計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對周邊生活環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過去由于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極大的影響了人民的生產生活品質。隨著全國范圍內對中小河流域的治理工作的開展,表明了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同時,在中小流域治理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主動轉變設計理念,在滿足城鎮防洪的基礎上,優先考慮生態設計,一改過去統一的直立式擋墻護堤思路,推薦采用格賓等生態性更強的工程措施,以及盡量保持原有岸坡生態環境,減少人工修飾痕跡,這也表明了生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未來,更多更先進的生態設計技術將應用于更大的水利工程中,以達到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互利、和諧、可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大興水利的建設時期,水利工程給經濟建設帶來了資源保障和提供了特殊功能,但也要重視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水利工程設計時,更要深入探索生態理論,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進行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我國水利工程的生態建設水平,降低水利建設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
環境健康,我們才能健康。
參考文獻:
[1] 楊麗榮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 [期刊論文]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年11期
[2] 劉正茂 呂憲國 武海濤 LIU Zheng-maoL(U) Xian-guoWU Hai-tao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若干問題的探討 [期刊論文]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ISTIC PKU2008年1期
[3] 李宏偉 關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探討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6期
[4] 劉鵬 加強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改善生態水利環境[期刊論文] 《中華民居》2012年5期
[5] 唐承 關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幾點思考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21期
篇9
論文摘要:由于傳統的水利建設理念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大,各種不合格的水利建設工程嚴重的破壞了我國的生態環境的穩定,洪災、水資源的惡化及缺乏等都影響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需要,在全面認真總結舊水利建設理論好壞的同時,發展新的水利建設理論,全面實現我國水利建設的現代化發展。文章就我國水利現代化發展及我國水利建設新理論的形成展開探討。
隨著近年來強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先進的思想理念,我們在深刻總結傳統的水利建設舊理論的同時,發展新的水利理論,促進我國水利建設的現代化發展,滿足當前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水資源的需求。本文針對當前我國的水利建設觀念還比較落后,分析我國水利的現代化發展狀況,實現我國水利現代化事業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及為適應水利現代化的發展需要,新水利理論應運而生。
1 實現我國水利現代化事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1 實現我國水利現代化發展事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水利建設事業同國際上發達國家先進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對比較落后,管理人員的選拔不嚴格,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受傳統水利建設理論影響,思想觀念仍比較陳舊,河流的斷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為人類不合理的侵占生態用水導致了生態退化,大量的圍湖造田、森林開墾等人類活動也嚴重地破壞了生態平衡,這些都是由于在觀念上存在局限,傳統的水利建設理論中更多的強調人類自身的發展需要,而忽視了人也是流域生態系統的一分子;與國際上先進的水利建設水平相比,我國仍需要不斷努力提高水利技術裝備水平,采用先進的水系生態修復技術,提高效率。
1.2 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國水利現代化的發展
全面實現我國水利事業的現代化發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現代化建設計劃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門要重視管理人員的選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注重人才的培養。規范管理體制,健全水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采用先進的流域管理技術,重視綜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預防和治理相結合的策略,最終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這都要求我們轉變思想觀念,回歸自然,人與河流和諧相處,大力宣傳人與流域和諧共處的觀念,使流域生態系統保持穩定和平衡;強化技術規范,大力發展先進的水利技術,更新水利修復設備,不斷提高水利建設施工技術水平,保障水利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監督機制,實現我國水利現代化發展。由于當前我國正加快經濟發展,我國水利現代化建設也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以防為主、治為輔、防治相結合的策略。根據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當地發展需要的水利現代化計劃方案,分階段綜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資金的投入,發展我國水利事業,實現人類社會與水域生態系統的和諧共處。
2 我國水利新理論的形成及發展方向
2.1 實現水利現代化發展推動水利新理論的形成
20世紀我們在建設大型水利造福于人類的同時,各種生態環境惡化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設,流域的水循環系統遭到破壞,出現短路的現象,破壞了地表水的平衡,導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庫、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設也影響了水域生態系統的連貫性,導致食物鏈中的某些環節遭到破壞,物種急劇減少,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被破壞;防洪工程的建設在杜絕了洪災的情況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濫區與河流之間的水循環工程,導致洪泛區的生態活動難以進行;對流域水資源的開發速度超過它的再生速度,過量的開發地下水資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嚴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凈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環境的自凈能力范圍內,環境的總體質量下降,流域的物質循環受到阻礙。這都要求我國發展新的水利理論,實現我國水利的現代化,維護生態的平衡穩定。
2.2 我國水利新理論的發展
為實現我國水利建設的現代化,水利新理論應運而生,在總結傳統理論優缺點的基礎上,充分體現高科技、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傳統的舊水利理論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為主要指導思想,以力學知識作為支撐,在這種思想下的水利建設工程嚴重的破壞了水流域的循環系統。水利新理論在總結傳統理論優缺點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社會、經濟、技術和生態等因素對水資源的影響情況,發揮水利在流域可持續性發展過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論跨出傳統水利理論的局限,將流域觀念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在重視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著力分析流域的社會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規律的基礎上,從天象、地象及生態整體上觀察水域情況。同時,不可忽視人類活動在其中的影響。順應水利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論在綜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狀況以及社會特性,實現流域范圍內的社會可持續發展。
3 總結
21世紀的新社會,人們要求建設現代化的水利工程,在總結傳統的舊水利建設理論優缺點的基礎上,發展水利建設的新理論,平衡國家經濟迅速發展與維護流域生態平衡穩定需要之間的矛盾,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水利新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體現我國水利事業高科技和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慶元.江蘇水利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d].河海大學,2001.
篇10
提高生態投資效益,可以在實現原定生態目標的前提下, 節約生態投資, 騰出更多的資金來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樣多的生態投資, 取得較多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有利于實現生態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本文通過綜述國內外各學者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為生態投資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幫助。
生態投資是生態研究領域內的新課題,目前我國理論界對它的研究還沒有形成系統。但是與生態投資有關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有關部門和專家對生態投資相關課題發表了一些論著,如張福慶,董喚霞發表了《科學發展觀催生生態投資建設理念》,針對傳統的經濟發展建設模式, 提出經濟發展應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 走生態投資建設之路,以實現“五個轉變”和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協調統一的本質內涵。該論文側重于號召有關部門發展常規投資的同時注重生態環保的投資。湯尚穎和徐翔發表了《準確理解生態投資的內涵》,文章指出隨著環保投資的界和內涵不斷延伸,環保投資的概念也將演變為“生態投資”環保投資及生態投資的內涵。在區分了環保投資和生態投資的內涵之后,指出生態投資從范疇上看應包含: (1) 生態環境保護投入;(2) 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投入;(3) 生態產業投入。馬國強發表了《生態投資與生態資源補償機制的構建》一文,明確了我國現階段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生態投資模式, 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 盡快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投資與生態資源補償機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國的生態環境與資源承載力,論述了我國目前的生態投資狀況和以政府為主導的生態投資模式選擇的必然性,之后在對比國外生態投資與生態資源補償機制的實踐經驗和我國目前面臨的困難的基礎上,提出我國生態投資與生態資源補償機制的構建的一些建議。牛榮在《論西部生態投資補償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態投資補償的含義和探討進行西部生態投資補償必要性的基礎上, 提出應以政府補償為主, 采用多樣化的補償方式, 來解決西部生態建設投資不足的問題。此外,由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公布的《中國生態足跡報告》中也分析了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的諸多現狀,提出了增強生態投資的一些途徑和具體實施方法。
通過上述有關學者的相關論文和有關部門的官方報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國學者對生態投資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對環保投資的基礎之上,雖然針對有關的生態投資內涵,以及生態投資的補償機制等有了專門性的論述,但是并沒有形成有關生態投資研究的學術體系。大多數研究都只是針對生態投資課題的某一方面,而沒有一個全面的綜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論研究雖然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并不能滿足我國生態投資日益發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對生態投資課題進行一個系統的綜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