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09:04: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道家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道家文化論文

篇1

論文摘要:中國古代宗教思想的特點決定了其影響意境說的方式,橫向剖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意境概念基本內涵的形成及其融合都來自于儒、道、佛的影響,縱向考察則可以輕松理出儒、道、佛思想對立統一影響意境說生成、成長及成熟的軌跡。意境說是中國古代宗教思想與中國古代詩學、美學共同孕育的一朵奇葩。

意境說作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核心范疇,內涵豐富、深刻且有著光彩奪目的民族特色,它的孕育發生發展以至最終完成都離不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它深深植根于儒、釋、道對立互補共同作用積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結構中,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在形成過程中始終沐浴著中國特有的宗教思想的靈光,可謂中國宗教思想照耀下茁壯成長起來的一朵奇葩。

中國人的宗教意識很濃、很泛,卻也很隨意。一般中國人沒有嚴格的,也很少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們對神靈的態度往往處于信與不信之間。無憂無慮時,哪路神仙都不怕,哪種神靈都不信;有災有難時,見到廟宇就燒香,見到神靈(塑像、畫像)就跪拜。大多數古代中國人盡管崇尚實用,但由于深受古老的“天人合一”、“萬物有靈”觀念影響,在潛意識中還有對神靈的畏懼、崇拜甚至迷信,所以思想中宗教意識也是很強的。另一方面,由于影響著中國人的儒、釋、道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彼此之間相對寬容,這就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同一個人可以既崇孔子為師,又求仙訪道、吃齋敬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成了文人們的人生信條。元代畫家兼詩人的倪贊表達更為鮮明,他說:“居于儒,依于老,逃于禪。”

這種現象正透視出中國宗教思想的一大特點:“泛神”、“準教”。

中國人特有的這種宗教思想特點也影響到古代中國的文化藝術。儒、道、佛相互融合,積淀于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之中,形成一種連續不斷的思想文化氛圍。意境說作為中國古典藝術理論的核心概念,也無一例外地打上了宗教意識的烙印。

而古代中國“泛神”、“準教”特點所帶來的儒、釋、道對立統一現象也決定了其影響意境說的方式是多重的,而非單一的。

關于意境的概念與內涵盡管至今尚無一個人人可以接受的定論,但通過文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對意境的內涵也已有許多共識。筆者在此將這種共識概括為:意境是藝術家創造出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整體,這個藝術整體能通過欣賞者的直觀把握和審美想象產生溢出作品本身的韻味。意境的內涵也可由此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情景交融,二是虛實相生,三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我國詩文自古就有寫景抒情的傳統。《尚書?堯典》中提出“詩言志”,強調詩歌要注重感情思想的抒發,《詩經》所用“比興”則是通過言他物(寫景),來發心志(抒情)。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也是一種景與情的結合,盡管景只是作為抒的媒介物出現的。人們真正將自然物象的“景”當作獨立的審美對象,則得益于道佛自然觀的影響。老莊主張回歸自然,他們把“心齋”的空明、虛靜當作對自然萬物做自由觀照的條件,認為只有通過這種非理性的直觀思維方式方可達到物我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如《莊子?齊物論》中所寫:“昔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速邃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老莊還認為,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領悟那“惟恍惟惚”、不可捉摸、難以把握的二道”。佛家認為大自然的水流花開、鳥飛葉落,與其追求的那種淡遠任運的心境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瞬間永恒感是合拍的,所以佛家對大自然也倍加青睞。道佛對自然的鐘愛,引起了詩人對山水風景的關注,使田園風物自覺地走進詩歌,由詩中的背景升騰為主要審美對象。盡管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情景交融的詩作,但那只不過是暗合了藝術創作的規律。有意識地將山水田園作為“主角”寫進詩歌,則始于道、玄、佛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詩家對道禪自然觀的心領神會,使他們在對自然風景的抒寫中確實做到了情與景合、意與象偕,清新、自然,形神畢現,形成迥異于西方藝術再現自然的表現性山水風格,同時,道、佛追求的物、我、道(梵)統一的境界,又在一定程度上啟示了文論家將情與景統一起來,從而較為快捷地解決了情景關系問題。

詩家虛實之說也來源于道家的虛無論與佛家的色空觀。老子曾對“有”“無”關系作過說明,在《老子》五章中,他認為“有無相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莊子說:“虛室生白”,“唯道集虛”。可見,道家“以虛無為本”也并非一概否定“實”。作為一種哲學的宇宙觀,道家將宇宙本體看作是虛實、有無的結合。佛教認為物質世界各種色相全是空幻不實的。修行者接觸色相時應“不于境上生心”(《壇經》),不迷戀、不思念任何色相。佛教色空觀,看似有否定一切的嫌疑,實則以“中道”這一有著辯證思維特點的觀念又解除了這一危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空”否定一切的同時,也肯定了一切。先秦道家的這種虛無觀在魏晉之前已為文人重視,被當作玄學的核心。魏晉時,隨著佛教思想的流布,佛教色空觀因其與道家虛無思想有著相通的精神,而強化了對文人們的影響。既然在道家與佛家眼里虛實并生、色空一體,那么在深受佛家思想影響的文論家眼里,就自然有了虛實統一的可能性。虛可涵蓋少、情、隱、氣、神、意、主觀等,實則可含蘊多、貌、顯、骨、形、象、客觀等,既然通過直觀思維的“悟”,可以發現虛就是實,那么,通過直觀的藝術思維也會做到以少總多,情貌無遺,隱顯一體,氣骨合一,意與象合,形、神、理的統一。這樣虛實關系的解決,就帶動了這一系列概念之間關系的解決,虛實關系也就成了各關系的統帥與核心。

詩家追求言外之意的傳統也得益于道、佛思想的影響與啟迪。佛、道都將語言視為工具,否定其本體意義。正是這種語言觀上的契合,使他們合力沖擊,一舉取得了言意之辯的勝利。這種契合也引起了詩家的重視,以至在魏晉時即開始了對語言的反思。他們未費周折便認識到語言的局限,體悟出語言潛在的能力大有作為,從而明確了對言外之意的追求。許多詩人開始注意突破語言局限,充分發揮語言的張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筆墨節儉,字錘句煉,以有限的文字負載無限豐富的內涵,在詩文中留有大量語義“空白”,有待讀者“填充”。這種詩歌創作,要求欣賞者的積極參與,讀者也不再滿足于詩歌語言的淺直、單一,而喜好朦朧、多義;不滿足于形似,而求神似;不再滿足于實景的展露,而欲求虛景的蘊含。

上述三方面足以證明意境基本內涵與道家、佛家的關系。“但如果只有佛道詩學,則詩成了褐語、‘玄言詩’和‘理學詩’,全是‘出世’貨色,也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抒情詩和意境說了。意境說的形成還有待于儒家思想的支持與融人。首先,儒家重視藝術與審美。盡管孔子把詩歌看作是“邇之事父,遠之事君”的倫理政治工具,有損詩歌內部規律的探討,但可貴的是他將詩歌的功能不僅概括為“觀”、“群”、“怨”,而且同時指出了其審美功能“興”。可能正是源于此,才使儒者千百年來與詩文不離不棄,從而在客觀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其次,儒家對情與景的認識對意境基本內涵與特征的形成也有影響。儒家也重情,講好惡,講“樂道”、“憂道”、“思敬”、“思哀”,講真性情、赤子之心。這個“情”不是道家所主張的縱情宣泄,而是“樂而不,哀而不傷”,是經理性精神梳理后的。與道、佛一樣,儒家也重景,但只是把它當作“比德”的工具:“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這里儒家離間了情與景的關系,將景一清的直接關系,變成了景一清一理。但這并未阻礙意境說的形成,因為意境中的情不是過分強烈的,而往往是蘊含著一定理趣的。情、理、形、神的統一才能構成意境。再次,儒家的中庸觀念,刻意追求各種對立因素的和諧統一,要求每一因素在量上的發展與安排遵循“適度”原則,克服“過”與“不及”。這大大啟示了人們在詩歌創作中不惟情,不惟景,不惟理,而努力做到情、景、理渾融一體,這就把看似分離開來的情與景又緊密聯系在一起,最終也與道、佛兩家殊途同歸,促進了意境基本內涵的形成與發展。

意境說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可以透視出儒、道、佛對立統一的歷史。儒、道、佛的對立統一影響和促進了意境說乃至中國古代藝術的發展。

作為意境說得以形成的最初內核,古老的“比興”、“易象”說與孕育儒、道思想的原始宗教有著密切的關系。“興”是借“他物”起興,這又必然聯系到物象。章學誠先生在《文史通義》中也曾指出:“易象通于詩之比興。”從言志到比興、“易象”,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一次飛躍。推動這一飛躍的直接動力正是“天人合一”、“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正如趙沛霖先生所說:“人們最初以‘他物’起興,既不是出于審美動機,也不是出于實用動機,而是出于一種深刻的宗教原因。”周魏晉是意境說的萌芽期,也是三教合流的開始。東漢末年,佛教作為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由印度傳人中國。漢帝國的高壓政策,儒家思想的長期禁錮,魏晉時的戰火紛仍,使士大夫知識分子常常陷人個體與社會對抗、主觀與客觀分裂的矛盾狀態而痛苦不堪,為了減輕現實生活的重壓,他們談玄說道、縱情享樂。但強樂無味,反而使他們更加不堪現實的重負,于是紛紛去尋求解脫之途。佛教的“苦”觀“空”觀,抹殺時空,不假外求而重心要。這種觀念和超脫方式恰好與士大夫的心理合拍。于是他們如饑似渴,很快接受了這種外來的文化。同時士大夫心中原有的儒、道思想也使佛教改頭換面,儒、佛貫通的思想直接影響了當時的文論家如劉姆的文論研究,而正是由于他的研究,才使意境說呈現破土之勢。在《文心雕龍?物色》里,專門闡述了情景關系,他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這段話意為詩人不僅要以感官感知景物,而且應該以心靈擁抱景物,這樣才能寫出好的詩作;他又說:“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意象”說,《文心雕龍?神思》有云:“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這里所謂“意象”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劉櫻還開始提倡“隱秀”,他說:“隱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隱以復意為工,秀以卓絕為巧;斯乃舊章之茲績,才情之嘉會也。夫隱之為體,義主文外,秘響傍通,伏采潛發,譬艾象之變互體,川讀之錫珠玉也。”在此,劉舞已經意識到詩歌語言的含蓄、朦朧、多義的特點,強調追求重旨、復義、秘響,從而得到文外之義,潛發之采。這樣看來,劉擔的這些論述已經直接觸及到意境的基本內涵,為意境說的形成準備了必要的理論條件。

在唐代,意境說破土而出,成長為美學與文論的一個重要概念。這個時期也正是儒、道、佛融合的強盛期。意境說由盛唐詩人王昌齡首次提出。他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秀絕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

篇2

土家族舞蹈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產生離不開文化的土壤,主要有以下文化背景:

(一)古代戰爭背景“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據有關史料記載,土家族人每有重大的軍事活動都要以歌舞來助陣,以振己方士氣,減敵方威風。以土家族擺手舞為例。有說起源于土家族先民巴人,參加武王伐紂所跳的“巴渝舞”;有說在明代嘉靖年間,土家族士兵赴東南沿海平剿倭寇,凱旋而歸后演跳剿倭殺寇戰況,謳歌狂歡;還有說某土司被朝廷征調廣西平寇,攻圍某縣城時卻屢攻不下,遂令士卒著女裝連臂揚袂睢舞歌唱,守城官兵觀之后動于歌而士氣低下,遂被攻克。由此可見,擺手舞的起源與發展都和戰爭有關,這足以說明了土家族舞蹈藝術的起源與古代戰爭密切相關。

(二)古代祭祀背景土家族人崇拜祖先,祖先是他們心中最神圣的神祗,祭祀祖先的英靈可以庇護本民族繁榮興盛,因此土家族人常用舞蹈來表現對祖先的崇敬之情。在土家族地區最常見、場面最盛大的擺手舞即是土家族一年一度祭祀活動中必跳的舞蹈,相傳是為祭祀土家族的祖先八部大王。除祭祖之外,土家族人還以跳喪舞和八寶銅鈴舞等舞蹈形式來祭奠故去的老人。可見,古代的土家族人是根據自己的內心體驗和生存的需要借用舞蹈來與祖先亡靈或神靈溝通,用舞蹈特殊的語匯連接人與鬼魂的世界,向活著的人解釋人生、解釋世界。

(三)生產勞動背景古老的土家族人長期生活在森林莽莽偏遠的山區,為了覓食,其先民們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捕魚,后來又從漁獵生活步入了農耕時代,在這些生產勞動中,土家族先民們創作了以原始生活和勞動為題材的各式舞蹈,表現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聯。如毛古斯舞,就是以土家族先民原始生產生活習俗為題材的舞蹈,就其動作內容來看,有反映漁獵、農耕生活的,有模仿大自然中動物形象的,還有表現生活場面的,再現了土家族先民早期生產生活的民俗風貌。

(四)娛樂生活背景舞蹈是肢體的語言,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土家族人用舞蹈來參與社會生活,解釋社會生活。在喜慶的節日里,在閑暇的生活中,他們用舞蹈來表現自己歡樂的情緒,展現自己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如《跳高腳馬舞》《燈舞》《舞土獅子》《板凳龍舞》等均為土家族逢年過節時歡樂熱烈的自娛性舞蹈節目。

二、土家族舞蹈藝術的文化內涵

土家族的舞蹈藝術是土家族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烙印和表現著土家族人深刻的文化思想、,體現著獨特的土家族人文個性和精神風貌。

(一)土家族舞蹈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1.“萬物有靈”的泛神論思想。土家族長期生活在落后而偏遠的山區,他們以山地農業為主,期間或從事捕魚或狩獵生產。在生產力不太發達的遠古時代,自然的力量神秘莫測,面對無法解釋的龐大自然力量,土家族人產生了神靈觀念和神的意象,形成了具有廣泛意義的“泛靈信仰”。在生產和生活中,他們借用舞蹈的形態、意象來表現對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和信仰,如山神、樹神、花神、日、月、太陽等,從而體現了“萬物有靈”的泛神論思想。2.圖騰崇拜思想。圖騰是一個民族或部落的標志,是體現人類精神的原始體,騰圖崇拜是人類歷史上最原始的一種宗教形式。土家族人結合自身的文化文化傳統和精神基因,逐漸形成了別具地域特色的圖騰崇拜理念,如白虎崇拜、竹枝崇拜、龍蛇崇拜等,并將這一理念融入到了舞蹈表演藝術中,運用舞蹈的動作來表現其思想內涵。3.祖先崇拜思想。土家族人在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崇拜的理念提升到了祖先崇拜的層面上,并表現于舞蹈藝術之中。這一思想在土家族舞蹈的祭祀舞蹈中最為多見,舞蹈活動以祭祀為主題而展開,表現對祖先的膜拜、崇敬、緬懷,并祈求得到祖先的庇護和保佑。4.群體思想。舞蹈是一種群體的藝術,表現的也是一種群體的思想。土家族的舞蹈同樣是一種群體性的文化活動,在長期的生活中,土家族人以舞蹈這種特殊的語匯表現著整個民族對豐收的祈求、神靈的膜拜、勝利的慶祝,傳達著濃濃的民族集體思想、信仰、情感和觀念。

(二)土家族舞蹈傳承著古老的宗教文化信仰土家族人長期生活在偏遠而落后的山區,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閉塞的居住環境,他們在對大自然、對生命、對死亡以及靈魂等問題的理解上,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人關系的認識上,形成了具有強烈地域民族特色的宗教思想觀念,如祖先崇拜、神靈崇拜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們傳統的。在這種背景下,舞蹈就成為了土家族人傳承的載體,表現著其民族共同的宗教傳統。如跳喪舞,就是土家族人協助亡靈為實現陰陽世界順暢溝通而創造的舞蹈,在表演中舞蹈動作輔以咒語、表情、巫術、跪拜、盤坐及壇場等外顯形式,表達了土家族人對生命、死亡、靈魂及亡靈世界的理解和認知。又如土家族傳統的祭祀舞蹈擺手舞,其“砍火畬”的舞蹈動作既蘊含著傳統的內容,又表現著土家族人對于“火畬神婆”的懷念。

(三)土家族舞蹈展現著土家族人獨特的精神風貌舞蹈藝術是土家族人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凝聚著民族集體的智慧和創造力,展現著土家族人獨特的文化精神風貌。土家族人民勤勞勇敢,在遭遇艱難困苦或面臨強敵入侵時,他們無所畏懼,敢于斗爭,保持著獨立自主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并用自己的雙手改造著世界、美化著生活,在與自然相處的斗爭中,養成了艱苦創業、積極奮進、樂觀向上的良好精神品質,這些品質又體現在他們的舞蹈藝術之中,通過各種舞蹈形式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如農事舞中常常有土家族人播種、栽秧、打谷、畬田、薅草、績麻紗、織布等生產生活形式,將土家族人熱愛勞動、崇尚勞動的優秀品質和精神用舞蹈的藝術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篇3

[關鍵詞]儒家思想; 孝道思想;佛教文化;《父母恩重經》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16-0036-02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宋代《報父母恩重經變》絹畫,立軸,高182厘米,寬127厘米,于甘肅敦煌千佛洞出土。畫中心繪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并坐說法,上部繪“七佛”、“七寶”及仙山樓閣等。下部有十弟子、十二菩薩分列兩側供養。畫軸絹地敷彩,繪佛、菩薩和僧俗人眾等110多人。人物形象生動,經變故事分列在說法圖兩側,以經變畫常用的連環畫形式展開,一個情節一幅圖,共有15幅圖。它們各自獨立,相互之間用山石分隔,每幅畫的右側或左側都有墨書榜題,說明所畫內容。《報父母恩重經變》是國內現存幅面較大且有紀年的一幀絹本佛教故事畫,由敦煌《父母恩重經》經文演變而來。其內容主要包含三個層次:其一,父母哺乳養育之恩深重,子女僅以無怨心報之是不夠的; 其二,子女報父母之恩,就是要讓他們去除愚昧、慳貪,增長智慧和樂善好施的佛性,使父母得到善報和解脫; 其三,一切信眾,僧徒諸子,都應奉行這種法教,造作福田。

佛教認為,父母對兒女有十大恩德,分別為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推干就濕恩、哺乳養育恩、洗濯不盡恩、為造惡業恩、運行憶念恩和究竟憐憫恩。通過講說父母的這些大恩大德,倡導眾生牢記父母養育之恩、恪盡孝道。內容多有佛教色彩,但卻有一定的現實教化意義。

儒家認為,孝是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及其發展前提。儒家經典《孝經》中有一句話:“孝乃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從理論上肯定了孝是人倫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強調為圣人的必要準則,而孝作為仁的內核,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在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傳統中,孝道思想不僅體現出一種家庭倫理觀念,也體現出人類對于自身生命的關懷,它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生命價值觀,是人類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種體現。祭祀祖先是對生命的追思意識,孝養父母是對生命的愛敬意識,生兒育女、以期傳宗接代是對生命的延伸意識,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識正是通過這三個層面展示出來,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獨特魅力所在。

儒家認為:“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父子之道,天性。”而且,儒家的孝道思想,最終是要為政治服務的:“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故不孝是絕對不能為中國統治者所容的。為了消解人們對佛教缺乏孝道的攻擊,佛教僧徒便努力在佛教經典里挖掘闡述孝道的思想資源,如西晉時期的《盂蘭盆經》,就極力宣揚應該全力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但是,佛教畢竟沒有系統論述孝道的經典,中土僧人只好通過偽造經典來闡釋孝道學說,以向世人表明佛教也重人倫、講孝道。《父母恩重經》就是佛教自身努力調和儒、佛思想,特別是自覺與儒家孝道思想融合的產物。其中“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育”,“父母之恩,昊天罔極”的思想,顯然與儒家的孝道達到了一致。

佛教自西漢末傳入中國,并沒有很快獲得迅速傳播。到了魏晉時期,開始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直至南北朝、隋唐時期,才真正獲得迅速的傳播和發展。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后,面臨著與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沖突。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互動和調適結果,關系到其在中國的生死存亡。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佛教僧人,對這一矛盾沖突具有明確的認識,于是開始變通,結合儒家思想的理論核心,自覺改造佛教學說,盡力爭取統治者的支持和認可。

佛教要真正生存并取得發展,首先要取得皇權的支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統治者剛開始對佛教的傳播保持警惕態度,如北魏初期的統治者就對佛教傳播的影響每每心存顧慮:“魏氏之王天下也,每疑沙門為賊。”面對如此現實的強硬政治阻力,佛教高僧總以佛法和儒學具有內在統一性來極力說服最高統治者。史載:“孫皓即政,法令苛虐,廢棄祀,乃及佛寺,并欲毀壞。皓曰:‘此由何而興? 若其教真正與圣典相應者,當存奉其道。如其無實,皆悉焚之。’”意即如果佛教宣揚的道義和儒家思想不一致,就要焚毀佛經、取締佛教。在這危急時刻,康僧會對曰:“夫明主以孝慈訓世,則赤烏翔而老人見;仁德育物,則醴泉涌而嘉苗出。善既有瑞,惡亦如之。故為惡于隱,鬼得而誅之;為惡于顯,人得而誅之。《易》稱積善余慶,《詩》詠求福不回。雖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這才去除了孫皓對佛教的顧慮,從而使佛教獲得合法生存地位。

《父母恩重經》的出現,與當時的文化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與唐朝前期帝王對《孝經》的提倡直接關聯。唐朝前期,統治者大體上執行儒、釋、道三教并舉,佛、道二教并行提倡的宗教政策,但不同皇帝在位時期,對佛、道二教的態度又存在一些輕微的差異。唐太宗對佛、道二教基本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既提倡佛教,也尊崇老子和道教。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佛教開始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而佛教徒也通過偽造《大云經》神化武則天而受到賞識,于是,武則天極力提倡佛教。唐玄宗時期,對儒、釋、道三教都加強了提倡力度,其中最突出的則是對儒學和道教的偏重,對《孝經》一書的提倡,更成為唐玄宗時期文化政策方面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無我、無常,認為人生是充滿痛苦的,為了拋掉這種痛苦,就必須放棄世俗生活,進行修行。中國的儒家思想雖然也重天命,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盡人事”。在道德理想方面,佛教追求精神解脫,這是以放棄現實生活為代價的。儒家所追求的是成為圣賢君子,而圣賢君子的道德修養是與齊家治國平天下聯系在一起的。

當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發生了沖突,就不得不做一些調整,以適應當時的統治需要。《父母恩重經》宣揚的子女應該踐行孝道、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思想,與中國儒家思想,特別是《論語》、《孝經》所提倡的孝和孝道倫理是一致的。《父母恩重經》的出現,也是佛教自覺調和與儒學思想的矛盾、努力融入中國文化的產物。《父母恩重經》是對佛的信仰,是虔誠而純潔的,它的內容是莊嚴的,表現的墨痕是心靈軌跡的流露。佛理禪法主張破除妄想, 遺蕩一切諸相,罪福并舍,空有兼忘,眾生們神游于佛的神圣、沖虛幻的境界中,《父母恩重經》成為一種精神上的超越。它也反映了佛教中國化過程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種趨向,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總之,《父母恩重經》的產生過程及其基本精神,值得深入研究和解讀。它在中國佛教史乃至思想史上的有著重要地位。這是一部溝通儒、釋的佛教經典,是佛教中國化的典型產物。它見證了佛教一步步融入中國、為更廣大民眾所接受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傳軍,金霞.《父母恩重經》與唐代孝文化――兼談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通儒”與“濟俗”現象[J].孔子研究,2008,(3).

[2]楊國樞.中國人的蛻變[M].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

[3]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

[4]龐衛花.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出行風俗[J].雞西大學學報,2010,(6).

[5]公維軍.大英博物館藏北宋時期父母恩重經變相畫絹畫研究[J].大江周刊,2013,(8).

[6]胡發強,劉再聰.從甘博藏《報父母恩重經變》看唐、宋洗兒風俗[J].大學學報,2008,(2).

[7]秦明智.北宋《報父母恩重經變》畫[J].文物, 1982,(12).

篇4

據悉,為進一步擴大廣州乞巧文化節的影響力,加強乞巧文化的國際交流和學術研究,宣傳嶺南傳統文化——廣州乞巧民俗文化的良好形象,廣州乞巧文化節組委會主辦、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承辦了此次廣州乞巧文化論壇。論壇作為廣州乞巧文化節的重頭戲,將打造成為群眾廣泛參與的民俗文化盛宴和國際性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本次論壇以“認知·傳承·融合”為主題,圍繞廣州乞巧文化的傳承、廣東非遺保護的本土經驗以及國內外非遺保護的發展趨勢,深入探討在全球化語境下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融合等理論與實踐問題。通過海內外專家學者、傳承人代表等,總結乞巧文化傳承經驗,梳理傳統節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本土經驗與世界意義、非遺文化生產性保護、鄉土文化與都市文化相融合等重大理論,結合天河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區的目標,全面推進世界文化名城中心區建設的具體實踐,推動天河當好廣州走新型城市化發展排頭兵。

本屆廣州乞巧文化論壇邀請了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日本民俗專家、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研究會會長鳥居貞義等4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20多名民間藝術大師或優秀傳承人代表等與會,圍繞乞巧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等重大課題,展開了一次高層次的學術研討。內容涵蓋了廣州乞巧文化的歷史淵源、現狀特色、未來發展,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發展等眾多課題。

參會專家學者、民間藝術大師等人數眾多,發言踴躍、氣氛熱烈,主辦方于8月上午專門安排了論壇開幕式,以及邀請了多位專家進行主題演講,下午分為三個分論壇繼續進行研討。上午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的有: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中國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李稚田;日本民俗專家、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研究會會長鳥居貞義;臺南市國際文化交流協會顧問朱慶慶;廣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應楓等,在8日上午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篇5

論文關鍵詞:明式家具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明式家具的形制風格與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之間的關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哲學思想內涵的精髓,為現代中國家具設計和發展提供參考。

明式家具的形制及結構深受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東林學派思想的影響和熏陶,無論是在審美觀念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出來的簡樸、空靈、內斂、優雅也深深地影響著當今的設計理念。

一、儒家思想中“中庸”、“禮”的體現

博廣的儒家思想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內涵在明式家具中得到充分體現。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視“中正”、“中行”,在內涵上主張凡事都不要過度,要含蓄,以免適得其反。孔子說:“興于詩,立與禮,成于樂”,“禮”主張社會上的人要區分名分,如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婦等,然后又指出了各種身份之間應該遵循的禮儀、處事規范等。

明式家具的設計中處處體現著這種內斂、中庸、禮法有度的觀念。如明式圈椅對稱式的整體構架、外擴內斂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內翻馬蹄式的腿足等等不僅傳達出中庸、含蓄的思想內涵,也體現出儒家思想中的“禮有法度”對人性的束縛。

禮法中講究禮貌的坐姿,要保持上身挺直、雙腳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腳凳上,或盤足而坐。在明式家具許多椅子的設計中,靠背與坐面垂直或接近90。有些椅子的坐面和扶手都比較高寬,尤其是主要陳列在廳堂的椅子的造型渾厚冼練,穩重大方,端莊中正。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禮”制,除了滿足“坐”的基本功能,更作為一種禮教尺度,規范人們“行得穩,坐得正”顯示了封建社會的理性倫常和家長氣度。

二、“有用之學”東林學派思想的體現

明中期以后東林學派在思想文化領域倡導“有用之學”餉實學,提倡改革,鼓勵創新。文人的參與為家具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他們刻意追求的是“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要求制作工藝要一絲不茍,裝飾要簡潔脫俗。明式家具中大量采用帶有吉祥寓意的紋樣,如纏枝紋寓意吉祥幸福、忍冬紋寓意延年益壽、蓮花紋寓意圣潔等等,題材寓意大多比較雅逸,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有用之學”的思想變遷也促進了科學的發展,造就了明式家具經久耐用的榫卯結構及重儉輕繁的藝術特征。榫卯結構不用釘和膠,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結構牢固,百年不松動;同時便于拆卸和組裝,利于修復時更換部件而不傷整體,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頑強的生命力,是審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結合。

三、“天人合一”、“普遍和諧”的道學思想體現

道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明式家具的形制和藝術特征同時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尚“無為”,重“天然”,追求“天人合一”和“普遍和諧”的宇宙觀,從明式家具的一些設計上也反映了這種樸素的哲學思想。

1.追求天然材質“反璞歸真”

老子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認為美在本真。選擇使用天然材質,追求天然材質本身的美感,強調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體現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明式家具的用材大都是木質堅硬致密,色澤沉穆幽雅,紋理優美生動的珍貴木材。如黃花梨木性適中,便于雕刻不易變形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選材料且材質溫潤如玉,受到文人雅士青睞;紫檀木質地堅硬細膩,適于精雕細刻,多得達官貴人喜愛。不同材質的運用體現出不同文化內涵,這也是明式家具的特殊文化現象。在加工工藝上,大多采用通體光潔處理,突出木材紋理的自然美。在許多傳世的明式家具上,都把紋理最美的木材用在顯眼部位。此外,也有利用不同木材的質地和色澤拼合搭配,達到一定的裝飾效果。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時多打蠟少髹漆,從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木身的質感和紋理,這也正是道家”返璞歸真”思想的完美體現。

2.崇尚陰柔之美的線型

篇6

 

[論文摘要]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堪為萬世之師。本文主要探討了道家文化所蘊藏的 現代 經濟學思想:自由主義、循環經濟及節約原則。 

 

一、引言 

中華民族曾創造過輝煌的農業文明及太平盛世,如此豐功偉業令當時當世的“夷國”望塵莫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現在所謂的西方發達國家曾實施“西中結合,中為洋用”的國策,積極吸取

四、節約原則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指的就是節約、節儉。這與 經濟 學的思想不謀而合。從經濟學的 英文 單詞economics的構成上我們可以得到啟示:經濟學實質上是一門關于如何“節約”的 科學 ,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節約原則應該是經濟學的“憲法”。不過,1936年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了著名的“節約悖論”,即節約對于個人來說是好事,是一種值得稱道的美德,但對于整個國家來講,則是一件壞事,會導致國家經濟的蕭條衰敗。凱恩斯上述觀點在 現代 西方經濟學界得到了相當普遍的認同,西方經濟學教科書都非常醒目非常鄭重地向讀者介紹闡述這一思想。 

“節約的悖論”提出來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根據一般人的常識,一個家庭也好,一個 企業 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揮霍浪費,很快就會吃光喝光,破產衰亡。那么,如何解答這種疑惑呢,張建華先生認為: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業存在的前提下進行的短期、靜態分析。通俗地講,就是經濟陷入了嚴重的蕭條狀態,市場上有大量產品積壓在倉庫中,找不到銷路,也就不能計入國民收入統計數字中。顯然,如果國民增加消費,積壓的產品就能實現其市場價值,從而使統計到的國民收入數字增加;反之,如果國民減少消費,積壓產品增加,統計到的國民收入數字就會下降。這就是凱恩斯國民收入決定分析的實際意義所在。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凱恩斯用的是短期、靜態的分析方法,從長期、動態的角度來看,人們會將節約下來的錢,用于投資,以增加生產能力,從而使經濟趨向更加繁榮。相反,若只圖眼前繁榮,大肆揮霍浪費,則會影響未來經濟 發展 ,甚至導致經濟停滯和崩潰。如此,“節約的悖論”也不成其為一種悖論了。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建設節約型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起點就在于首先喚起并樹立全社會的節約意識,而當這種意識化為一種時代風尚、一種文化習慣之時,我們將迎來的是一個生活更加富足、生態更為良好的生存空間。 

 

篇7

論文關鍵詞:法律傳統;法律起源;法律思想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現代法律要求研究的對象。對我國傳統法律思想尤其是儒、法、道三家思想進行重新梳理和解釋這無疑也是對我國現實的法律實踐面向法制現代化轉型有著重要的價值啟示。

一、中國傳統法律起源概述

(一)中國傳統法律源于何時

一是認為起源于五帝時代。如《管子·任法》有:“皇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來,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皇帝之治也,置法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

二是認為起源于夏代。這種觀點是基于公共權力的設立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學說。這種公共權力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構成這種權利的,不僅有武裝的人,而且還有物質的附屬物,如監獄和各種強制設施,這些東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會所沒有的”。

三是認為起源于商代。我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有學者根據考古發掘的殷墟甲骨資料推定,漢字出現于商代,因此中國傳統法律也應當源于殷商時期。例如,陳顧遠認為,“《中國法制史》之始頁,惟有斷自殷代”。

四是認為起源于原始社會末期。現代法律被定義為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在探討我國傳統法律起源的時候,從國家的起源作為探索點。我國古代法,早在黃帝時期就已見端倪,《皇帝李法》作為法的胚胎已孕育于原始社會末期的母體之中。

(二)中國傳統法律何以產生

關于中國法律何以產生,目前學術界還存在比較多的觀點,但占主導地位的是“刑起于兵”和“源于祭祀”這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刑起于兵。在原始社會末期,戰爭使軍紀、號令成為規范;戰爭促進了最早的審判制度;戰爭促進了懲罰手段的誕生。二是認為源于祭祀。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逐漸制度化,進而固定為一整套行為規范體系。

二、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洞悉

在中國傳統法律思想中以儒、法、道三家思想占主導地位,儒、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以后對以后的歷朝歷代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在中國傳統法律特點這篇文章中有必要對這三家思想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一)儒家法律思想

“先秦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以人的道德發展為基點,論證了因人的道德成就而形成的道德等級的合理性,設計了“圣、賢、民”的道德等級秩序,并說明禮教是實現這種等級秩序的主要途徑。當然,這種等級秩序是以服從于道德成就最高的‘圣人王’為歸宿點的”,強調王要修德,以德市民眾歸順。他論證了君主權威的合法性以及等級制度的合理性,在“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漢代法律儒家化過程中也起到巨大作用。并且為后世“納禮入律”奠定基礎。

(二)法家法律思想

法家學派創始人是管仲。在戰國時期,法家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主張“依法治國”。法家產生的社會基礎和思想來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成文法運動,在成文法運動中,法家學派的首要思想是經濟,并且全面否定西周的立法、反對原先的政治結構。

在法家學派觀點中:人性本惡。所以在法家法律思想中非常重視預防犯罪,主張統治者應當通過賞罰安把人民納入法治軌道。商鞅說:“民之性,飽而求實,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利之法;求名,失性之常。悉以論自然也?今夫盜賊上犯君之所禁,而不失臣民之禮,故名辱而身危;猶不止者,利也。”第二,法家提倡依法治國。所謂“依法治國”,最早有管子提出,他認為“事斷于法,是國之大道”。韓非子進一步提出了“依法治國“的主張。第三,以刑去刑。商鞅說:“故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

(三)道家法律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是東周時的史官,出身貴族,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觀點,這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理念。道家提倡的“無為”和“自然”,對君主的絕對權威和國家強制力提出了挑戰,具有樸素的反專制和反對法律一元化的因素。

篇8

[關鍵詞]高職院校 儒家 道家 經典閱讀課 意義

[作者簡介]苗富強(1973- ),男,河北魏縣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河北 邯鄲 056001)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3-0138-02

一、引言

“孔孟”“老莊”幾乎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的代名詞,然而我們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在本土卻遭到了冷落。據了解,目前尚沒有高職院校開設與此相關的課程。現在很多大學生包括高職生對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了解遠遠多于對儒教和道教的認識。與之相反,一種發人深省的現象是許多外國人,包括西方和我們的近鄰韓國和日本,對儒家和道家等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了解和認知甚至超過了中國的大學生。在大陸,我們民族自身沿襲了兩千多年的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已日漸式微,現狀令人擔憂。

出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原因有多方面,但我們的應試教育階段和大學階段忽視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思想文化和人文知識的教育難辭其咎。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專業技能學習,課程設置上只重視專業課,有的學校甚至連大學語文課程也沒有開設,這和不分專業開設公共英語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偏差和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視不夠,造成高職生民族傳統思想文化知識的極度貧乏和人文精神的嚴重缺失。

二、高職院校開設儒家和道家經典閱讀課等相關課程的意義

1.傳承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儒家和道家是“諸子百家”中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最大的兩個流派,以這兩個流派思想發軔形成的儒教和道教是“三教九流”中中國本土的宗教。千百年來,這兩個流派的學術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面貌的形成和民族心理的構建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至今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諸多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中國傳統優秀思想文化的代表。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一項調查顯示,57.1%的人認為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裂。學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的傳承是各級各類學校分內之事。對絕大部分高職生來說,高職院校是其在校學習生涯的最后一站。高職院校應開設儒家和道家經典閱讀課等相關的課程,不使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在高職院校與學生絕緣,失掉應有的傳承;不使傳統人文精神在大學生身上缺失。

2.“以文化人”,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高職生都是90后,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關注社會現實,只考慮個人的前途命運;普遍缺乏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感,唯我獨尊,個性極強;親情觀相對淡薄,甚至顯得有些孤僻;樂于消費享樂,價值觀念嚴重扭曲;心理脆弱,抗挫折力不強。在東、西方各種思想文化激烈交織碰撞、大有西風壓倒東風的當下,很多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迷茫,缺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熱愛,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信仰危機。

儒家和道家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安身立命之學,其中的許多理念對今人仍有積極的意義。通過閱讀經典,可以使學生明了民族文化之源,增加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閱讀經典的過程,不僅是欣賞與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受感染受教育的過程。作為生命個體,每一個人包括高職生,都可從中汲取精神營養,用以觀照和指導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做一個既積極進取又人格高尚的人。(1)樹立國家和社會責任意識。儒家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民族精神、民族氣節與民族凝聚力的體現,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之所在,是儒家基于個體和國家整體利益的關系而總結出的至理名言,有助于學生拋棄“小我”,樹立“大我”,增強使命感。(2)樹立自強不息信念,形成積極進取意識。儒家主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個體應胸懷“修、齊、治、平”理念,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是儒家對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教育學生要珍惜時光,奮發有為,把自己從沉迷于談戀愛、上網聊天、打游戲中解脫出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實現人生的價值。自強不息的信念可以使學生直面現實,經得起失敗和挫折,錘煉出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3)踐行恕道。恕道的核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芝加哥《世界倫理宣言》將孔子主張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人類倫理的基本原則,可見其影響之深遠。推行恕道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部分90后學生不顧別人感受、任性妄為的缺點。(4)建立誠信意識,正確處理義和利。儒家強調:“言必行,行必果”“人無信不立”;主張“見利思義”。教育學生不能為獲得助學金和獎學金、為入黨、為獲取榮譽而不擇手段,跑關系,弄虛作假,考試作弊,不講誠信,見利忘義。(5)增強孝道意識。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毀之不孝”。“孝”是儒家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強調兒女對父母的愛。如果大學生深諳此理,心存孝道,就能敬畏生命,以感恩的心態保持身心的健康,不會因感情或學習、生活上的一點問題想不開而走極端。(6)堅守氣節。儒家主張“君子固窮”。孟子說:“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教育人們要堅守氣節,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有助于克服部分學生在吃穿享受上盲目攀比、經不起各種誘惑、不注重品德修養、甚至做有損人格事情的缺點。(7)懂得辯證法,達到心靈的自由。老子的諸多思想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足不辱”“少則得,多則惑”等等,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可以使學生辯證看待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莊子“寧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死為留骨而貴”,表現了鄙棄富貴權勢,不為官所累,堅持不受束縛、逍遙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質,表現了對人格獨立、精神自由的追求。有人概括道家思想為“靜”字,是說道家主張“無為而無不為”,不為外物所累,達到心靈的自由。這對身處競爭激烈、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的高職生具有極深的教育意義。(8)儒家和道家思想對于生命個體完整人格的塑造具有互補性。“在中國的士大夫中,純粹的儒或純粹的道(也包括佛)是很少見的。絕大多數都是儒道相兼,不過各有偏重罷了。中國的士大夫就是倫理人格與自然人格的對立統一。他們就以這兩種人格的對立統一,保持著自己生活和心理的平衡,也維持著傳統社會的悠悠歲月。”①高職生也需要把自身的倫理人格與自然人格統一起來,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保持自然人格的獨立和高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心為形役。

3.提高高職生的文學修養、審美素質和漢語應用水平。教育培養的人要具有合理的素質結構,一個不看原典和經典的民族,整體文化素質很難得到提高。許多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一味強調實用性和動手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是技能有余而文采不足,表現不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風采。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認為一個人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內在和外在相統一的比較完美的人。

儒家和道家經典中很多都是富有文采的文學作品,可以喚起人的美感,給人以藝術享受。如《詩經》的美輪美奐,《莊子》的恣肆,《孟子》的雄辯滔滔。其中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優美的、詩化的語言輔以深刻的思想,達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經典的過程也是欣賞與認識的過程,可以陶冶情操,使情感得到升華;豐富語匯,提高文學修養和審美素質;改善精神氣質,達到內在和外在的統一,做文質彬彬的高素質大學生。

另外,現在的許多高職生語文功底奇差,小到一封求職信,大到畢業論文,錯別字頻出、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等毛病普遍存在。調查顯示,為提高國人漢語應用水平,69.1%的人希望推廣傳統文化和經典文學。開設經典閱讀課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高職院校沒有大學語文課的缺陷,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三、開設經典閱讀課等相關課程的有利條件

1.學生主體方面。高職生到這一年齡階段,心理日益成熟,也日益理性。隨著閱歷的增多和見識的增長,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逐漸增強,對比較抽象的思想文化問題的理解力也大為增強;許多學生對傳統思想文化還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課上課下愿意聽老師介紹這方面的知識,有的還主動通過《百家講壇》等平臺了解了許多東西。

2.客觀有利條件。進入大學階段,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學習環境比較寬松,課業負擔也輕松了許多,客觀上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充裕的自由時間;大學圖書館藏書也比較豐富,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包括經典著作;網絡上的豐富資源及《百家講壇》等電視專題講座也為輔助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

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提高學生的重視度,選好時間入口。高職院校可把儒家和道家經典閱讀課等相關課程設為公共必修課,并選擇合理的時間入口,最好能在大一的時候開設。關口前移,好處是提前占領思想文化的高地,在學生思想尚未受到社會過多的熏染、比較單純時實施效果會更佳。

2.重在學習領會思想要義,不落言詮。對有些學生來說,學習領會經典著作過程中會存在著文言的障礙。教學中注意不要在古奧難懂的語言上下過多工夫,不因文害義,重在心領神會,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精髓;不是死背教條、脫離實際的感性生活,要力避簡單的說教,注重和社會現實聯系起來,通過大量的實例讓學生明白為學、為人之道。

3.正確處理精華和糟粕。儒家和道家等學派思想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要本著揚棄的觀點加以學習利用。教學中不是簡單地剔除不合時宜的東西,而是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去分析判斷,以古鑒今,幫助學生掌握其思想精髓,為我所用。

4.高職院校要創造各種條件,利用多種形式。學校圖書館要配備足夠的《四書》《五經》和《老子》《莊子》等“中國傳統社會識字人必讀的基本經典”,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學校注意配備和引進相關學科的教師,充實師資力量;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講座,利用網絡資源及《百家講壇》等電視專題講座輔助教學;組織演講賽、辯論會及征文大賽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要注意和“三教九流”中法家、墨家等其他學術流派的結合問題。不能獨尊兩家,罷黜百家。各種流派的思想文化同屬于民族思想文化遺產,不同學派的思想文化具有互補性。教學中要以開放的心態注意旁征博引,互相比較,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注釋]

①成復旺.神與物游——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91.

[參考文獻]

[1]劉夢溪.今天為什么還要讀經典[J].中國大學教學,2004(3).

[2]劉曉明.人文教育與高職培養目標[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3(2).

篇9

影視動畫藝術作為融電影、戲劇、美術、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為一體的新興綜合藝術,其藝術創作深深的打上了其他藝術的烙印,在它身上也能找到其他藝術形式的影子。如今,影視動畫藝術在世界各國都呈現了蓬勃發展之勢,而表現民族文化的內涵,成為各國追求的藝術目標。無論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還是兼收東西方文化的日本,亦或是博采眾長、開放兼容的美國,都將民族文化元素灌注到動畫作品中。

影視動畫創作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文化題材的選擇、民族精神的體現、民族化的造型元素及特有的民族藝術元素等。現在僅就這幾個常見方面做一個淺析。

一、民族文化題材的選擇

縱觀市場上的中外動畫,有相當比例都是取材于民間傳說、民謠、神話或寓言故事。創作者們從這些題材中吸取精華,加以改編,成為我們看到的影視動畫作品的文本。如《寶蓮燈》是中國民間神話“劈山救母”的改編版,《神筆》《孔雀公主》《過猴山》《阿凡提的故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都是取材于民間文學,《龍貓》是宮崎駿小時候聽到大人們講的傳說……就連美國的迪斯尼出品的《花木蘭》也是從中國的《木蘭辭》、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中提煉的。

二、民族精神的體現

影視動畫作品的創作者作為實在的個人或群體,成長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其創作習性、個性不免受到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的熏陶,并映射于作品之中。作為受眾,自然也比較能夠接受符合自己價值觀念的作品。所以,影視動畫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精神:民族價值體系、民族審美習慣、民族道德倫理等。

中國人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學影響比較深厚,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大鬧天宮》就體現了很鮮明的儒家“中和”觀――孫悟空可謂是受盡磨難,但創作者在結尾還是讓他大鬧天宮,好好的反叛了一把,讓觀眾都長出了一口氣。這種對悲劇的中和符合中國人和諧為貴的儒家思想,“哀而不傷”的創作也符合觀眾的審美習慣。而在水墨動畫《牧笛》中,我們又可以在淺淡的敘事與輕柔的節奏中找到道家文化“簡潔、恬淡”的意境之美――甚至所有的水墨動畫片,另如《小蝌蚪找媽媽》,都可以感受道家的“無為、虛無”的思想。

日本大和民族受中華文明影響頗深,其傳統的民族精神和中華精神一脈同宗。日本人也崇尚禪宗、重視儒道文化。而且大和民族深切的危機意識與奮斗意識也無一不反映在影視動畫作品中,成為其獨有的特色。看日本動畫的代表――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就可見一斑。“《千與千尋》中的女孩千尋,在宮崎駿創作之初,她在劇中都還只是一個平凡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扎著一個馬尾辮,普通的服飾衣著。她長相普通,也沒有特別之處,但隨著劇情的演進,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的世界中經歷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她終于在尋找‘回歸’的途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在困境中學會了生存,并且變得獨立、堅強、勇敢,成為人性美的濃縮。其中,我們不難體會到日本人所崇尚的拼搏精神及追求的價值觀。

美國人天生不愛被束縛,其樂觀和崇尚自由的個性在影片中得以彰顯,對于傳統和權威的置疑和反叛也是美國動畫影片精神特質的一個重要體現,這也反映了美國動畫所具有的后現代文化特征。《小馬王》中的小馬王,似乎就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他不屈服于強勢,自信、堅定,敢于拼搏奮斗,樂于展現自己。另外,美國的動畫片常以幽默的動作及語言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也是因為美國人天性幽默樂觀的緣故。

三、有民族感的造型元素

首先,具有民族特色的角色形象。看中國以前動畫中的角色形象,大家很容易找到中國式的面容。如《牧笛》中的牧童,《哪吒鬧海》中的哪吒,微吊的杏核眼,東方人扁平的面孔,穿的衣服更是有鮮明的民族及時代特色;日本動畫角色因為有日本浮世繪的唯美傳統,追求一種唯美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長腿細腰,盡管過于不合比例,但卻不失美感;美國動畫中的形象則是比較“雜”的,也和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有關,但是他們做出來的形象還是帶有很明顯的美國標簽。美國動畫在角色造型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風格和樣式,這些形象講究體塊感,注重整體效果,肢體和表情動作。他們的“動畫造型簡潔、活潑,突出大手大腳,大大的腦袋,細細的胳膊,形象十分有趣。另外美國英雄主義卡通也是美式卡通的一大特色。角色形象強悍刺激,雄健有力,動作與速度充分體現強者為王的美國精神。”

其次,具有民族特色的動作設計。中國戲劇的程式化與虛擬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動畫的造型。《金色的海螺》里,海螺姑娘的動作簡直就是戲劇中花旦的動作,特別明顯。再有就是,“關于造型‘美人要修長、文人一根釘、武人一張弓’。在線條表現上:‘流水褶子要活套,錢線褶子要挺拔。’”日本動畫中的動作設計比較簡單,但是生動有趣。美國動畫動作設計大膽夸張,有自己已經形成格式的運動規律。

再次,色彩的設計。中國的動畫色彩傳統上講求:“要想俏,帶點孝。黑配紫,臭狗屎。紅靠黃,亮晃晃”。日本動畫的色彩以宮崎駿動畫作品為代表就是色彩恬淡,充滿田園風情。美國動畫在用色上比日本動畫更加夸張和搶眼,“色彩飽和度高,欲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在用色上多運用油畫般深沉厚重的顏色來表現對象,色彩對比度高,有時候如版畫般強烈。這樣刺激的視覺對比,給人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反差,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美國動畫在色彩的運用上,有意識的運用了補色的對比,使色彩有了節奏的變化,滿足和豐富了我們視覺上的要求,而不是單一的統一”。

另外,特有的民族元素點綴其中。如《真功夫之奧運在我家》中的四合院、京腔京調;《千與千尋》中獨特的日本“沐浴文化”,假面人則是運用了日本藝妓的化妝;《料理鼠王》里廚師大做法國大餐……

除上述以外,動畫作品中能體現出的民族文化元素還有很多。這也充分表明,每個國家都可以在民族文化上充分挖掘題材,吸取營養,創作出弘揚民族文化的動畫作品。而對于我國動畫人來說,這一要求更是極其迫切。這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了。

參考文獻:

[1]余孟潔.《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運用研究》,碩士論文.2007.11

[2]余孟潔.《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碩士論文.2007.11

[3]楊學芹.《民間美術概論》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

篇10

摘要:本文闡述了中國傳統道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核心內容,并從現代工業設計的精神需求出發,解析了三生無形設計師將傳統道家文化巧妙運用于產品形態設計。展現出道家文化在工業產品形態中虛靜自然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道家文化;工業設計;形態設計

0引言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產品形態設計日新月異,其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產品形態設計中的運用已屢見不鮮。從獲得過德國紅點獎的“陰陽椅”(設計者Elements),至2008年中國奧運會“祥云”火炬,再到2010年聯想集團出品的“折扇文化”天逸系列筆記本電腦。中國傳統文化在產品形態中的體現,不再局限于產品表面的裝飾與模仿,而是將產品作為一種載體滲透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力量,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產品形態設計從簡單的模仿、符號化一步步走向了對傳統文化思想的提煉、歸納和重新詮釋,產品形態從情感上征服了消費者。

1定義

產品形態一般指視覺形態,也包括觸覺、聽覺、感覺等。是一件產品外在的造型、色彩、材質等因素,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物質存在。產品的形態功能分為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其外在的形和產品內在精神相吻合,產品的形態設計使生產者和使用者同時得到滿意的形。[2]產品的形態在滿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之外,更加注重使用者精神層面的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品形態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在產品設計理念里,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性通過產品的形態傳遞給使用者,使之產生情緒共鳴。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多樣,其中就有以中國傳統道家文化為創意來源的產品形態設計。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虛靜自然”、“無為而治”。修道的途徑便是“回歸自然”、“順應自然”即我們現代人對老子的道家思想的理解――“崇尚自然”。老子說:“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這里的“修”指的是修養身之道,分別為:“養氣”、“養神”、“養形”。其中“養神”是強調自己的心性修養,也是“養身”的重要內容,使形神和諧而達到延年益壽。[3]現代人通過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崇尚自然”來達“養神”,進而獲得“養身”的目的。一件好的產品形態包含兩個方面的精神功能:審美功能和象征功能。審美功能指產品的造型形象通過人的感官傳遞給人一種心理感受,影響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象征功能指產品形象所代表的時代特征和現實一定意義的作用。[4]現代工業所帶來的生存現狀日益突出,洪水、海嘯、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植被、淡水等資源逐漸失去;城市布滿汽車尾氣,人體出現各種致命病毒;物種每分鐘都在減少……面對這些現象,現代設計師不斷的通過作品,傳遞給人一種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生活的心理感受。

2道家文化在產品形態中的演義

2.1虛靜自然

通過產品形態的造型指向某一事物的寓意或者意境,再賦予該形態專屬的系列色彩,并通過獨特的肌理表達,整合出一種“虛靜自然”的產品文化意境,傳遞傳統文化的內涵。三生無形的原創產品即是如此。三生無形是一個新銳的工業設計品牌,其創始人冉祥飛的作品《壺 半輪》,表達了對自然的崇尚之情,作品十分清新自然。“半月罩孤峰,獨酌釀鄉愁”是設計者對壺的文字表述,更增添了明月寄相思,山水表情懷的思愁情感。壺身呈湖面形,深釉色若隱若現,深不可測,透露出碧水悠悠的水之景象。壺蓋為小山,一大一小峰巒疊起,恰是東晉畫家顧凱之筆下斑斑青苔空勾無皴的山水景象,稚嫩而樸拙。扁平的湖面配之平坦的山巒,一派煙雨瀟瀟江南山水風光。把手好似半輪明月爬上山頭,詩句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把半輪壺演繹的山水畫面令人充滿遐想,富有詩意。這也是設計師和使用者通過這把壺追求的一種“虛靜自然”的文化品位。

2.2致柔養氣

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專氣”就是專精守氣,也就是養氣。“致柔”就是達到柔順、柔和地步。“養氣”就要達到柔順、柔和的境界,像嬰兒一樣純潔虛靜無欲,這就是“專氣致柔”的境界。產品設計中能夠將產品的形態表達出像嬰兒般純潔虛靜無欲感的極少,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山巒 盤》就是以這樣的藝術面貌展現。設計者說:“點滴凝浮生,大氣成山南”。雖然人的力量就像大海中微小的灰塵,漂泊不定,柔弱無力,但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蕓蕓眾生也可能匯聚成一股強的力量,將沙凝固成巍巍南山。以小見大,以微毫見壯大,體現著以柔克剛的道家文化內在魅力。山巒盤底潔白無暇,似白雪如漢玉,勝過冰清玉潔,恰如嬰兒初生般天真無邪。一側綿綿山巒迭起,令這潔白無瑕的平面彈奏起天外雪山之圣歌,更象征著一股內在的致柔力量孕育而生。淺淺的盤沿,將天與地沒有界限的融合在一起,匯聚齊天地萬物的陰氣和陽氣,使之和諧、平衡。唐李涉有詩蕓:“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舍,偷得浮生半日閑”。若詩人生活在現在,得此一盤,不需要去一個優雅脫俗的地方,便可以讓身心得到修養。借物寄情,修養生性,山巒盤以其致柔的形態語義給予我們心靈上的啟迪。

2.3超然養神

“養神”就是強調自己的心性修養,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載”,抱持意,“營魄”即魂魄。“載營魄抱一”即形神合一的意思。所以,“養身”的重要內容在于“養神”,使神形和諧而達延年益壽。另外,老子頤養心性還包括外身、無私、無欲,就能達到“超然”的境界,提倡“為人”、“與人”,自己才能達到虛靜致極,為而不爭的天之道,從而延年益壽。“暗香浮動春依舊,吟賞煙霞照晶峰”是設計者對作品《晶峰 香》的詮譯。作品造型將香薰呈線形重復排列,中間穿插入一座三巒小山,峰巒錯落有致,高低不齊,山的形態構成優雅緩慢的曲線和罩在外面筆直虛幻的直線,在光影的照射下撲朔迷離。加之點燃的香薰,煙霧繚繞,造成一種無欲無為、外身、無私的理想境界。曾經臺灣作家李樂薇這樣形容山峰:“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痣一點……”山有如此嫵媚的形態,而《晶峰 香》的山有卻這樣虛無縹緲,光陰間化作虛無,真是對比鮮明!現實的山轉化作意念的山峰,萬物化作無形,而此時設計者的心卻是有千千萬萬的形。

3結語

三生無形的設計師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唯美的視覺之門,打開了我們對道家文化的心靈之門。堅實的山、致柔的山、虛渺的山在設計師的手法下展現山的“虛靜自然”的形態面貌。現代產品形態設計從道家文化中找到了契合的點。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生無形,萬物有形,心無形。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傳統文化沉淀深厚而淵源,成為了中國本土設計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從傳統文化中繼承和發掘設計素材,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產品形態設計,成為了現代工業產品形態設計走上國際化舞臺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左鐵峰,高巍.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觀產品設計的價值分析[J].黃山學院學報,2010(12).

[2] 宋強,弋景剛,葉振合.產品設計繼承傳統文化的方法[J].包裝工程,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