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21:10: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能化建筑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智能化建筑論文

篇1

1.電氣信息類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我校電氣信息類專業工程師培養計劃在分析國內外現行本科培養模式和社會需求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要求與期望的基礎上,明確了國際工業發展趨勢對人才的要求和培養國際化工程師的目標,并以工程師能力培養大綱和培養計劃為指導,形成了個人能力、人際能力及系統設計能力的培養理念,確定了以項目設計為導向的綜合培養方式。專業課程設置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通過成長沙龍、社會實踐等多種活動與環節,開展工程師職業道德方面的學習與訓練。②通過導師制,加強教授對學生的輔導,尤其是在職業道德、誠信和職業素質上的指導。③以課程群的方式將全部專業核心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避免相關課程之間的內容重復,減少授課學時,同時有利于教師以相互有機聯系的方式傳授專業知識,也便于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以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科學知識的能力。④通過工程項目的團隊設計,突出提升工程設計能力和協同工作能力培養,并實現工程科學知識大拓寬。以實際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為主線貫穿專業課教學過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提高學生進行項目設計的能力。⑤加強實驗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可開設實驗的課程中增加實驗課時,使實驗實踐環節能更好地與課堂教學結合。

2.完善電氣信息類專業培養計劃。培養計劃除了合理安排涵蓋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個人能力的課程外,更精心規劃和設置了獨具特色的實習實驗項目,以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工程師培養計劃中所倡導的個人能力、團隊能力、系統的適應與調控能力是需要通過反復訓練、終生學習而逐步增長的。重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應對工程能力有明確的接觸、訓練和應用要求并反映在課程考核中。至少有一門鼓勵跨學科、鼓勵創新、鼓勵創業的設計、制造的選修課。②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以探究式研討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實際或已有知識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運用所學知識探究新的規律和知識;針對現在的學生缺少實際動手能力的狀況,在教學中安排了豐富的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和全身心投入進行。③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上,建立多種評估方式。組成專家評價組對課程計劃與課程內容進行監控與評估。專家評價組成員包括各類企業負責人、同行專家、相關專業畢業生,以及其他社會知名人士等。同時建立畢業生就業跟蹤反饋機制。對本專業畢業生定期跟蹤,通過他們及時反饋現行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緊密度。

3.改善師資結構。師資隊伍建設事關重要,我校電氣信息類專業經多年建設,已形成一支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為了進一步改善大類專業師資結構,我校實行專兼結合,適應專業教學要求,淡化基礎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理論教師和研究型教師的界限,逐步實現一專多能。①從企業中聘請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師資。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隊伍建設,聘請企業技術專家、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講座教授,聘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為專業教研室兼職教師。②改善教師的工程背景結構。引進專業教師成員時注重專業結構的合理性,重點引進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人員,合理配置傳統的學術型教師和實踐型師資,使得專業師資隊伍結構更合理。③增加教師數量。雖然在現階段本專業教師數量符合學校生師比的要求,但是隨著專業的發展和學科的需要,為加強培養本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施工程師培養計劃的需要,每年最少增加2名交叉學科專業教師,滿足本專業工程培養的需要。

篇2

自從我國開始實施城鄉一體化政策以來,我國建筑行業就飛速發展,居民生活用水供電、照明通信以及安全防護等等相關要求也日益提高,這都促使建筑電氣給工程帶來了極大的進步。同時由于建筑行業與其他關聯學科之間的交叉合作也使得建筑電氣技術這門綜合性技術應運而生,而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包含了電子技術、電工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控制技術。當前建筑領域電氣化工程更加追求安全穩定和適用,一般建筑電氣工程主要包括幾方面內容:第一,安裝相應成套建筑電柜、控制設備以用來整體控制建筑電路;第二,根據建筑整體電線光纜分布規劃來安裝相應電纜電線;第三,安裝變壓器以及其它動力裝置,調試運行相關設備并確保設備運行無異,施工完畢后也能夠照常使用(有問題就要及時解決改進);第四,還有其它繁瑣的設備線路安裝,如接地、母線導管、照明等等。完成這些后就要進行綜合檢查驗收,通過實現所有電氣工程運行使用狀況集中解決研究和處理電氣工程沒有發現或者有待改進的問題,以策萬全。所謂的智能化技術就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簡稱,是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傳感技術、高科技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通訊技術等綜合產物,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它是計算機智能運用的分支,其智能化系統主要有語音圖像信息識別傳遞、信息控制和處理系統,專家系統等等,在建筑電氣工程領域,人工智能就充分運用了相關系統功能,比如電氣電力的控制等。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科學使用不僅能夠快速方便相關設備系統的自我修復、保護功能的恢復和完善,還能夠有效提高建筑電氣工程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因此也使得大量專業研究人員持續不斷的探索研究,以推進我國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2建筑電氣工程中智能化技術的具體應用

隨著人們對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應用方面的日益了解,其在當前建筑電氣中的控制系統,故障預測、判斷分析以及電氣工程設備優化等等方面都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這直接提升了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層次,具體如下:

2.1在建筑電氣工程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建筑行業電氣工程項目施工操作技術性、專業性和復雜性都較高,尤其是電氣工程的精細度方面,而且以往傳統施工過程中這部分項目就很容易出現故障,這對工程項目施工效率和質量影響極為不利。為了有效控制避免這些意料外的故障和電氣問題,進行電氣工程施工時就必須要構建相應的自我控制防御和保護體系,從而更好地進行事故后的檢測排除。在這些自我控制保護系統中就充分運用到了智能化技術,通過智能化技術中的定位系統就能夠有效幫助管理人員確認掌握工程設備、裝置和線路位置,并借助良好的傳感技術將其運行狀態信息傳輸到計算機,然后轉化為相應數據分析總結,將其與原本儲存信息進行比對,這樣就能夠動態掌握電氣工程運行狀況,一旦有異常也能夠及時發覺并確認異常原因,而相關管理人員也能夠及時快速應對解決,通過該步驟流程來實現電氣工程施工的自動化控制和動態管理。

2.2在建筑電氣工程故障預測分析中的應用

在電氣工程施工中利用智能化技術不僅能夠實現有效控制,還能夠快速檢測、反饋出電氣工程問題所在,系統通過故障警報來傳遞告知工程異常,然后對發生故障的部位進行智能數據傳遞,從而方便專業人員進行更深層次的智能監控和分析,通過常用神經網絡、模糊網絡或者專家系統等等來幫助預測分析工程故障,最后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電氣設備變壓器、發動機、發電機等等發生故障就需要維修人員及時有效處理。然而電氣設備故障發生率不低,且其故障診斷不及時、不準確都會導致事態更為嚴重,傳統變壓器故障檢測方法就是通過檢查變壓箱里面的氣體并對該氣體成分進行分析來判斷故障與否,由此可見傳統人為檢測不僅耗時耗力,還需要將故障部分拆除開來,其準確率還不高,還容易導致電氣線路的二次破壞,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就完全克服了這些問題,直接簡化了其氣體提取步驟,系統會直接顯示變壓器氣體成分等相關信息,大大提高了其檢測效率和質量,準確性更高,可以說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工程故障分析判斷方面應用效果顯著。

2.3在建筑電氣工程設備改建優化方面的應用

在建筑電氣工程設備的改建和設計優化領域,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優勢也極為明顯,通過智能化領域中的關鍵性技術,遺傳算法和專家系統的科學使用能夠快速提升設備運算處理數據效率速度,對設備系統的優化升級也有重大促進作用。前者是一種高科技的計算機模型,通過大自然生化過程反應總結出的達爾文生物凈化原理和遺傳機理科學歸納生物進化規律,然后在實際運算使用過程中利用該規律進行搜索,并對該系統的弊端進行改進優化。而后者則主要是專業地對設備隱患缺陷進行科學論證分析,盡量確保該電氣線路能夠穩定正常運行。一般建筑電氣工程管理人員會綜合運用這兩種方法來優化升級相關設備,此外還可以運用模糊理論的物理學方法和神經網絡中將計算機中間算法進行升級來提高運算速率的方法,這也能夠大大優化其設備升級質量和過程,從而提高建筑電氣工程設計和施工質量。

3結束語

篇3

智能化建筑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在實際管理中,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問題,從而影響了建筑的質量和安全。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缺乏系統性的規劃理念:

受時間、技術等因素的限制,當前許多建設單位對于智能建筑沒有一個相對清晰明確的理解,在施工管理中常常會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而工程的承建單位由于缺乏合理的規劃理念以及專業的管理人員,存在外行管內行的問題,從而影響工程管理的整體水平。

(2)設計過程與實際脫節:

對于智能化建筑的設計,一般都是委托專業的設計院進行。但是,目前許多設計院對于智能化建筑的設計理解不深,重視不足,往往只是停留在傳統的弱電系統層面上,沒有對智能系統進行全面細致地規劃設計。同時,在設計過程中,整體設計理念不強,片面強調自動化與通信技術及相關功能的應用,只是對自動化、電子、通信技術產品的簡單堆砌,多數智能化工程設計滯后于建筑設計,使得建筑設計圖紙中難以兼顧智能系統,造成設計中存在相應的質量隱患,難以滿足實際施工的要求。

(3)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偏低:

一直以來,我國在工程管理人員準入制度的建設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問題,很多工程管理人員都是憑借關系參與到工程管理中,缺乏專業的管理技術,在實際管理中存在盲目指揮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不僅如此,對于工程技術人員的選拔、任免和獎懲等,一般都是由施工單位的人事部門進行的,在管理方面相對比較隨意。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實施要點

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具有幾個基本的特點,包括目標的明確性、責任的明確性、管理的復雜性和科學性等。要想確保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有效進行,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1建立組織保證制度。

對于組織保證制度的建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強化目標管理,針對工程項目的整體目標,進行逐層分解,層層落實,按照工程以及分部分項工程,落實到具體的負責人,明確其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通過細致的操作,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目標的實現。

(2)針對分部分項工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程序,健全信息反饋系統,并定期開展質量統計分析,隨時掌握工程的質量動態,從而實現對分項工程的全面質量控制。

(3)樹立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引導全體員工樹立“質量第一、為用戶服務”的思想理念,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4)對施工流程進行優化管理,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加強對于員工的技術培訓。同時,要對物資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施工現場;要做好施工器械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要采用質量預控法,將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前控制,達到預控為主的質量管理目標。

2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資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對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健全,做好物資質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對物資材料進行確定,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確保其具備足夠的能力,為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提供設備的全部型號規格和數量,保證工程中使用的設備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標準,做好物資的檢驗工作,通過抽樣檢驗和試驗等方式,確保物資的質量和性能。然后,在對材料進行驗收后,要及時填寫《綜合驗收單》,明確合同單號、材料單號、數量、外觀等,并由驗收人員簽字確認。

3強化智能建筑設計。

在對智能建筑進行設計時,必須以實際需求為主要依據,確保設計方案能夠切實滿足建筑的要求。設計工作必須堅持多元化和個性化,對于不同地域、不同性質以及不同規模的建筑,應該采取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對于建筑設計人員而言,應該加強與建筑工程師的交流和配合,將土建工程的設計與智能化系統設計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建筑作品的合理性。

4改善人員管理方式。

管理人員對于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重視細節管理,對決策方式進行改善,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同時,要加強對于施工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對于專業技能的熟練程度,嚴格執行操控標準,提高操作效率,從而保證整個工程項目實施中的技術水準,減少誤操作和違規操作的發生。

三、結語

篇4

論文關鍵詞: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欽州市

 

《十一五規劃綱要》指出,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目前,欽州市抓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層面的機遇,貫徹落實“十一五”規劃中關于主體功能區劃的發展要求,結合欽州實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欽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將欽州建設成為具有嶺南風格、濱海風管、東南亞風情的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研究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將為欽州市實現跨越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價值。

1 欽州市概況

[1]欽州市位于北緯20°54′至22°41′,東經107°27′至109°56′之間,陸地面積1.08萬km2,海岸線長562 km畢業論文格式,2009年末總人口371.1萬。地處祖國西南沿海,廣西南部,背靠大西南,面臨北部灣,市區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19km,距北海市和防城港市分別為99km和63km,是我國少有的集沿海沿江優勢于一體的沿邊經濟開發區[1]。客觀上已經具備有發展成為門戶城市的先天條件。

圖1 欽州市在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區位示意圖

2 構建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意義

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欽州市作為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會承擔更多因為自身經濟增長而帶來的各種資源與環境壓力,同時地區間產業轉移也會給欽州市的資源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是為了能讓欽州市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里構建科學發展的和諧社會中有一個明確的指標標準,來規范欽州市的城市空間開發。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是一個用于參考和衡量區域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的動態評價標準,更多的是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規范欽州市合理的城市空間開發,更加注重經濟發展中對環境可承受能力的考察。盡快制定出符合欽州市資源環境條件的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對指導欽州市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3 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欽州市的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作為區域發展規劃的一部分,是一個結構復雜的巨系統工程。為了使構建的指標體系符合區域發展規劃,同時突出欽州市的特點,在設置規劃指標體系時除了按照科學性原則、彈性原則、系統整體性原則、可比可量可行原則和動態性原則外,還應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則。

3.1 突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原則

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內容,我國的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應選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強度、發展潛力等方面的代表性指標,重點突出資源和環境方面的關鍵指標,體現資源環境對于國土空間開發的約束作用[2]。主體功能區規劃需要對有關區域進行評價,共確定出10個評價指標項,包括可利用土地資源、可利用水資源、環境容量、生態系統脆弱性、生態系統重要性、自然災害危險程度、人口集聚度、經濟發展水平、交通可達性、戰略選擇等,每個指標還有下級指標。由于未來我國的穩定首先還是受制于資源環境這個系統,所以資源環境類指標占了這10個指標中的6個[3]。欽州市作為后發地區,其資源環境承載力有一定優勢,但在大規模的開發中葉承擔更多資環環境承載壓力,因此要特別注重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3.2 以人為本的原則

主體功能區劃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其根本意義是為了體現以人為本謀發展的理念,學者樊杰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現人均GDP在空間上的均衡發展;(2)在消費層面上實現人均GDP的空間均衡;(3)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4)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中,可以上四點作為參考依據來確立指標要素,要指標體系中突出這個四個方面的影響。

3.3 統籌陸地與海洋產業,協調區域城市發展的原則

欽州市作為廣西沿海城市畢業論文格式,北部灣經濟開發區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主體功能區劃建設要與周邊的南寧、防城港、北海產生一個良性互動,避免在城市職能和產業規劃發展中產生重復建設等問題。欽州市要根據自身特點進行主體功能區劃,根據上級決策部門統一協調部署,統籌規劃。尤其是要在統籌海洋和陸地經濟發展、協調區域城市發展方面下功夫。

3.4 突出濱海特色的原則

沿海城市有自己不同于內陸城市的的資源環境特色,因此在規劃中要根據海岸帶的資源環境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指標。借鑒其他沿海城市成功經驗的同時,又要突出欽州市的沿海、沿江的特色,在其他一些相關指標上進行放大,加強,如突出現代港口物流、海洋產業在所有產業中的比重、海水環境承載力和濱海旅游等相關指標。

3.5 動態調整的原則

主體功能區劃具有一定的時限性,指標體系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經濟發展潛力的變化做動態調整。

4 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的構建

石洪華等人的“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劃的指標體系與模型研究”中構建的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從開發強度、環境承載力、主要發展潛力3個二級指標層次著手自上而下逐級劃分指標體系要素,共整理出14個三級指標層次及47個具體指標項,并按指標性質類別進行歸并,其特點是盡量采取常用的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部分指標雖不是常規統計指標亦可經過簡單計算獲得,便于數據的計算和收集[5],如圖2。

圖2 海岸帶主體功能區劃的指標體系[4]

根據欽州市的自身特點,結合“欽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5)”中的城市定位、城市職能、城市發展目標等,按自上而下方法先對指標體系劃分出二級指標層次,在二級指標層次的基礎上在劃分出三級指標層次,由三級層次確定具體的指標項,歸并后形成。具體來說要建立全面完整、重點突出、目標明確、符合欽州的指標體系(見表1)。指標體系選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強度、發展潛力三個方面的代表性指標,重點突出資源和環境方面的關鍵指標,體現資源環境對于欽州市國土空間開發的約束作用。

表1 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

 

一級

指標層

二級

指標層

三級

指標層

四級指標層

欽州市主體功能區劃指標體系

開發強度

經濟總量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經濟結構指標

產業結構,霍夫曼系數,資源稟賦系數

經濟增長指標

GDP年均增長率,工業產值年均增長率畢業論文格式,農業產值年均增長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地方財政收人年均增長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年均增長率

經濟效益指標

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產值利稅率,資金利稅率,經濟效益系數,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產值率,經濟發展總體指數

人口發展指標

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文化素質,人口密度

城市化水平指標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均住房面積,萬人擁有醫生數,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資源環境承載力

資源總量指標

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人均耕地占有量,單位面積生物產量,工業用地飽和度,人均海洋資源產量,人均灘涂和濕地面積,海水淡化能力,海洋環境納污能力,森林覆蓋率,人均森林面積

資源利用率指標

水資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能源使用效率,自然資源對工業貢獻度

環境發展水平指標

“三廢”排放量,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三廢”處理率,城市交通噪聲達標率,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環保與治理投資占GDP比重

發展潛力指標

海路統籌優勢指標

污水排放量占海洋納污能力的比重,濱海旅游產值占GDP的比重,海水淡化量占城市供水量的比重,海港經濟與腹地經濟的結合度,海洋航運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

城鄉結合度指標

城鄉人口協調發展度,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度,城鄉社會協調發展度,城鄉空間協調發展度,城鄉環境協調發展度

篇5

【關鍵字】智能建筑項目管理新問題

中圖分類號: TU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智能建筑項目管理內容

建筑智能系統由多個不同性質、不同功能的系統組成.各系統之間又屬于不同的技術領域,對應的管理部門也不同。如,安保系統屬于公安部門管理,消防系統屬于消防部門管理,有線電視系統又屬廣電部門管理,所以建筑智能系統足一個比較復雜、牽涉面較廣的綜合性技術工程,其工程的總包管理既不同于土建總包管理。又非一般意義上的系統集成,它集多種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集成)設計和工程管理,又需密切保持與土建、裝飾、機電安裝等工程的配合。在具體的智能建筑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智能系統建設基本程序,將工程項目管理劃分為以下內容:

(1)項目工程及采用的技術定位;

(2)編寫設計需求書及初步設計總體方案意見;

(3)設備選型;

(4)工程招標文件(對設備、系統供應商編制;

(5)對設備、承包商招標及選擇;對系統供應商的資格、業績審查;

(6)系統設備技術及商務文件評審;

(7商務談判、合同簽約;

(8)詳細深化設計;

(9)執行合同,進行工程協商。包括協調:a.總承包商與設計院;b.總承包商與設備供應商;c.總承包商與分包商;d.總承包商與土建總包單位;e.總承包商與政府相關部門的關系。

(10)工程管理。包括:a.審查設計施工圖;b.審批承包商的施工組織設計等;c.監督簽訂分包合同、設備訂貨合同;d.監督設備及材料的交貨驗收;e.監督設備安裝、調試、系統聯調;f.解決工程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審批設計變更及工程洽商;g.檢查監督施工質量、進度;h.單臺設備及系統的凋試、驗收、試運行;i.系統驗收,簽發驗收合格證書;j.竣工圖、竣工文件及系統軟件的歸檔。

二、智能建筑項目管理中的新問題

1、工程施工管理

(1)協調工作至關重要。目前智能化系統的安裝施工常采用總、分包或分別承包的方式實施,因此有序地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極為重要。要正確處理好總、分包商之間以及各承包商之間的技術、組織關系,盡量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人為干擾,減少和消除因施工配合問題帶來的矛盾或返工,以保證承包合同的正常履行,達到確保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的目的。

(2)組織好施工圖設計的交底工作設計交底前,各承包商應認真細致的進行閱圖審圖工作,及時發現圖紙中的差錯和問題,弄清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施工范圍和安裝形式,盡量通過設計交底提前解決潛在的問題,以減少和避免施工中因設計變更而造成的返工和浪費。

(3)重點控制電氣設備及系統的調試工作對弱電系統的施工監理與驗收,不但須執行國標《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而且應執行有關專業標準規范,如消防系統,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驗收規范》(GB50166-200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05》,且其設計方案與竣工驗收均應通過當地有關主管部門的審查和同意。

(4)及時安排技術培訓工作一般在系統調試前,集成商即應對業主選派的技術人員進行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如果有必要,培訓工作可以在集成商的境外培訓基地進行。在系統調試或試運行時,這些經培訓的技術人員應參與其中,以掌握系統的運行特性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策。項目管理人員應根據具體情況編制詳細的分期分批的培訓計劃,培訓計劃應能保證各專業系統的培訓時間不發生沖突,而且場外培訓均應在系統調試前結束。

2、智能化系統和設備采購招標

(1)招標時間和順序

除已建成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統改造之外,一般新建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設備和控制系統的采購招標時間均應提前進行。根據實際情況不同,比現場施工安裝開始時間要提前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不等,比如電梯、中央空調主機等設備一般須提前半年向廠方訂貨。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型機電設備必須根據訂單要求單獨生產,需要一定的制造周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各承包商之間充分協商配合的需要,如機電設備制造商與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供應商之間的技術協調與支持,以及機電設備制造商與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供應商的深化設計與設計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等。如果沒有及時安排智能化設備與控制系統的采購招標,使得設備的生產制造和各方的技術協調配合時間不足,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2)投標者執業資質

由于智能化系統的安裝施工要求各專業系統做出深化設計,因此項目管理人員在采購招標時必須特別關注投標者的執業資質。在1 9 9 7年以前,這一直是困擾項目各方的~大問題,對于國外的系統集成商尤其如此。因為系統集成商或子系統集成商缺乏設計資質,其深化設計圖紙不具有法律效力,而設計單位沒有義務做深化設計,為了避免承擔責任,也不愿意在集成商的深化設計圖紙上加蓋本單位的出圖專用章,給業主的項目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1 99 7年建設部出臺了《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和《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執業資質標準(試行)》,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項目管理人員所要做的就是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提出投標者所應具各的相關資質。

(3)技術人員培訓計劃

智能建筑中眾多的機電設備和智能化集成系統和子系統的控制和管理,對未來的物業管理人員提出了更多的技術要求。因此項目管理人員在采購招標時必須充分注意投標者的投標文件中是否包括為業主方提供必要的人員培訓,并注意培訓費用是否包含在標價內。當然也可以在招標文件中就明確要求投標者的投標報價中包含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和費用,或者與中標者在簽訂承包合同之前協商確定培訓計劃和費用。

三、加強智能建筑的管理實施的重要途徑

1、全面的系統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基礎。系統設計是在方案審批后進行,是方案設計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過程。一般應與建筑主體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步進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特殊性,建筑主體設計單位不可能按習慣施工圖的深度繪制出詳細的建筑智能化系統的施工詳圖,只能繪制出介于現行初步設計和施工圖之間的技術設計圖紙。

2、嚴謹、合理的方案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關鍵。方案設計必須以需求分析為首要依據,必須針對建筑的具體要求做出符合該建筑物要求的、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方案。設計必須多元化和個性化,不同地域、不同性質、不同規模的建筑不可能有唯一的解決方案。現實中,設計初期業主以至建筑師基本不考慮或很少考慮智能系統的要求,甚至結構主體已經完工的條件下去考慮建筑物的智能系統要求,如此格局,當然只能引出一系列不合理結果。因此,建筑師和各專業工程師之間必須緊密配合,才可能創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

【參考文獻】

[1]魯艷.吳鳳玲對智能建筑的思考[期刊論文]-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5)

[2]孟艷蘭.戰立軍.李英武我國建筑物智能化現狀及有關問題探討[會議論文]-2000

篇6

關鍵字:建筑智能化;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ore developed c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more stringent, s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building intelligent support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city. This article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idea of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cas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e future, providing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中國分類號:TU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標號:2095-2104(2012)03-0001-02

建筑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質資源和載體,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可以說建筑的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折射。當前,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筑智能化越來越收到人們的關注。而本文就從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現狀出發,探討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今后建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一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現狀

智能建筑指的是通過對建筑物的結構、服務、系統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最優化的設計,以提供一個具有舒適、高效和便利的生活建筑空間。我國的建筑智能行業近幾年來實現了高速的發展,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億元之后,每年都有20%的增長態勢,下面本文就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論述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現狀。

(一)建筑智能化發展規劃存在問題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因此說在施工之前,前期的規劃設計至關重要,這對于今后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規劃中,由于缺乏能夠承擔建筑智能化發展規劃的設計人員,導致建設目標不明確的情況出現,智能系統得不到優化,技術得不到改進,影響了建筑智能化的長遠發展。

(二)智能建筑在施工中存在一些問題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的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其中設計到很多學科的內容,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施工人員要掌握好各種技術知識才能夠確保工程的質量。雖然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速度快,但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表現在管理欠缺上,智能建筑中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不僅會影響建筑智能化行業的健康發展狀況,同時也會對建筑智能化行業的發展效益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說管理至關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管理還是存在一些漏洞,造成建筑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競爭無序的情況;其次是對技術的研究和軟件的開發力度不夠。建筑智能化的施工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支持,同時由于建筑智能化自身的發展需要,還需要注重相關軟件的開發,這樣才能夠實現建筑和智能的完美結合,但是目前的智能建筑發展過程中,對這一環節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造成施工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最后施工中的問題表現在設計與計劃相脫離。在智能化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業主往往會對施工的過程做詳細的計劃,制定完善的目標,但是到了實際的設計中,往往會出現與計劃不相符的情況發生,設計者不根據實際的投入和需求進行智能系統方案的制定,二是盲目的追求先進的規劃,最后造成計劃和設計的相背離,影響了建筑智能化的發展。

(三)建筑智能化需求不合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建筑智能化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一批從事智能建筑的專業人員也逐漸多起來,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智能化需求不合理的情況,往往是片面的追求高標準而造成工程的浪費,工程的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智能化系統不能夠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二 建筑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建筑行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智能化建筑也成為當今最有發展潛力的,在建筑行業也成為主流的發展方向。上文論述了目前情況下我國建筑智能化發展的現狀,下面本文就針對現狀分析建筑智能化今后的發展趨勢。

(一)實現技術發展與生態環保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在經濟得到發展和建筑業實現繁榮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生態的惡化和環境的破壞,因此說在今后建筑業發展的過程中,在保證建筑智能化的同時,實現其發展和生態環保理念相結合,實現綠色建筑的發展。所謂綠色建筑,就是綜合的運用當今生態學和建筑學的知識,綜合其他的科學技術成果,把建筑住宅區域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型的活動范圍,為居民提供一種自然氣息濃厚,生態環境良好,生活舒適和諧的環境。綠色生態建筑是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與智能建筑的發展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說,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與生態環保建筑相結合,在建筑設計上既體現出智能的優勢,有能夠充分展現出生態的理念,這是今后智能建筑發展的大趨勢。

(二)大力推動建筑智能化結構和材料的發展

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除了要與綠色生態環保理念相結合,還要推動系統結構的升級和新型材料的更新發展。例如可以進行修復混凝土的應用,即在混凝土中加入裝有樹脂的空心纖維,當結構的構件超過標準出現裂縫時,里面的樹脂就會自動流出進行粘合;再如智能化平衡結構的應用,使建筑物的結構趨于平衡;光纖混凝土也是新型的材料,將其應用在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監視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情況,顯示出結構的安全性能和程度。由此可見,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向著高科技和新材料的方向發展,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適當的擴大區域范圍,使智能化建筑涵蓋醫院、社區、公共場所等因素,使我國的建筑智能化朝著智能化小區和智能化城市的方向發展。

(三)智能化建筑將實現無障礙發展

在當前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制約了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涉及到多種復雜的機構和環節,管理不善將會造成程序繁雜,浪費時間,也會對建筑智能化的發展制造一定的障礙。隨著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變革,今后可以將建筑智能化的系統作為一個統一的系統進行管理,促進了系統內各項業務的發展,例如在建筑智能系統中,能夠預見消防服務業、物業管理等,其他的項目也都能夠得到升級管理,這是今后建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也是能夠很快實現的目標。

(四)建筑智能化系統的體系結構將會得到升級

建筑智能化的系統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實現信息采集和傳輸的工具,因此說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帶動建筑智能系統的優化升級。隨著經濟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都在飛速的發展,最為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基礎,它們的技術提升能夠為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優化實現更廣闊的提升空間。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技術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建立起多個系統的服務體系,使得系統擴展到整個建筑社區,這樣不僅能夠發揮技術的優越性,還能夠避免重復投資,提高效益,這也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結束語: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信息化已經成為今天的發展趨勢,在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建筑智能化的發展,也成為當今建筑行業的發展主流。本文就以此為出發點,探討了在目前情況下建筑智能化發展的現狀,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論述了今后建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希望本文的論述對于今后建筑智能化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促進我國建筑智能化的發展,為其發展開創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葛紅 劉雪峰 建筑智能化存在問題以及改善對策分析 中國住宅設施,2009年第09期

[2] 晁東 王復軍 淺析建筑智能化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建材與裝飾·下旬,2011年第10期

[3] 傅偉航 建筑智能化存在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中國房地產業,2011年第10期

篇7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建筑物中玻璃幕墻發展也得到了質的飛躍,各種節能環保型的新玻璃材料、新工藝技術也應運而生,現代化的玻璃幕墻領域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前景,如何在發展玻璃幕墻新材料和新工藝應用中融入節能減排的環境保護環保型理念,已經成為了當今建筑行業領域中熱烈議論的新話題。

 

1 玻璃幕墻應具有的節能環保特點

 

綠色節能環保概念的提出,為玻璃幕墻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玻璃幕墻要有較好的采光透過率,并且能夠提高隔熱功能,從而可以減少因太陽光輻射造成的建筑物室內溫度的升高。其次,節能環保型的玻璃幕墻還要具有保溫性的功能特點,加強對溫度的控制,這樣在冬季的時候能夠較好地保證室內的溫度在可接受范圍內,減少因玻璃幕墻散熱而帶來的熱能源損失。再次,為了提高玻璃幕墻的環保性,還要對其氣密性以及遮陽性等參數進行規定,綜合性地開展玻璃幕墻調節工藝技術,使得玻璃幕墻在保證自身功能的基礎上還能具有一定的環保特性。

 

2 玻璃幕墻中節能環保型新材料的應用

 

2.1 隔熱玻璃

 

隔熱玻璃材料是一種在原有玻璃建筑材料中通過添加一定比例有著吸熱功能特性的著色劑而制作形成的新型玻璃材料。在原有玻璃紙上進行噴涂一層或是幾層的金屬氧化物,從而形成一種薄膜材質的玻璃。這種隔熱型的玻璃幕墻可以充分吸收自然界太陽光所發出的紅外線能量,因而它有著很高的透光率性能,并且在建筑應用當中有著隔熱的作用,增加了建筑的保溫性,大大節約了建筑物對能源的消耗量。

 

2.2 低輻射玻璃

 

低輻射玻璃材料也被稱之為LOW—E型玻璃材料,在這種玻璃材質上面也會鍍上幾層的金屬物質以及其他物質的薄膜,通過鍍上一層低輻射薄膜后,這種玻璃幕墻就可以具有對遠紅外線高反射率的優點,加強了對于可見光的透光率,因而低輻射玻璃有著抗輻射的功能特性,同時它也具有隔熱保溫的功能,而且對于建筑物的采光性能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2.3 真空玻璃

 

真空玻璃材料主要指的是由兩層玻璃組成的一種玻璃幕墻材料,在這兩層玻璃中間增添了一種厚度非常非常小的支撐塊,從而使得兩層玻璃中間具有密閉性的特點,通過真空氣體抽取技術,再將真空玻璃內部兩層玻璃當中的所有空氣全部地抽取出去,最終形成真空玻璃。正是因為真空玻璃材料的內部是真空的,所以它可以大大減小玻璃的導熱性以及傳熱性,這也是真空玻璃獨有的節能環保性功能,不再有空氣傳導熱量,真空玻璃的材料目前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玻璃幕墻的節能環保性能,同時也可以保證真空玻璃幕墻的隔熱性以及溫度保持性。

 

2.4 光致變色玻璃

 

光致變色材料玻璃,顧名思義,這種材質的玻璃在經過自然界太陽光的照射以后,就可以產生變色的效果。在這種材料的玻璃幕墻制作時,添加了一定量的鹵化銀元素,并且在玻璃幕墻的中間層中加入了一些鉬、鎢感光物,使得玻璃幕墻具有了光變性能。從理論上來講,這種玻璃此材質能夠根據太陽光照射強度的不同自身的顏色也發生不斷變化,當天黑的時候或者是沒有太陽的時候,這種材料的玻璃就可以變回透明的顏色,從而實現了對建筑物室內光線亮度的調整,與此同時還能夠降低外界的太陽光輻射,這種變色玻璃的應用,不僅具有漂亮的外觀,而且還具有隔熱防輻射的功能,是新型綠色玻璃材料中的重要發展應用,有效地提高了玻璃幕墻的節能環保特性。

 

3 玻璃幕墻的節能環保型新工藝的應用

 

3.1 智能化技術

 

隨著現代化玻璃幕墻的新工藝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創造性地發展了智能化玻璃幕墻工藝技術,使得整個建筑物的玻璃幕墻系統同建筑物內的通風系統以及室內的中央空調系統化可以智能化地統一進行管理,在系統的處理中心進行統一地調控,智能化地根據室內外溫度,太陽光的照射輻射程度,進行玻璃幕墻的動態分析調節,從而通過智能化工藝技術來實現對建筑物玻璃幕墻的保溫性能、隔熱性能等的動態調整,根據實際環境的變化情況來保證資源的節約利用,采取了智能化工藝技術以后,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節能性和環保性,進了節約了資源,降低了各種能源的消耗水平。

 

3.2 遮陽工藝系統

 

關于玻璃幕墻的遮陽工藝系統是建立在加強玻璃氣密性的基礎之上的,遮陽工藝可以通過不同的玻璃幕墻形式來進行相應的遮陽系統調整,制定出符合建筑物采光、保溫節能性能的遮陽體系,提高建筑物的遮陽性。

 

3.3 外層維護保溫工藝

 

通過雙層玻璃幕墻工藝技術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減少建筑物的能耗量,因而外層維護保溫工藝也被稱之為雙層幕墻波保護技術,雙層幕墻的特點就是在兩層玻璃結構的基礎上又設計了中間層,在中間層內有氣體進行流通,從而實現了保溫功能,假如要保持室內的溫度,只需要關閉雙層玻璃幕墻當中的出氣口就可以了,這個時候的中間氣體通道就像是一個保溫室,能夠有效地運用太陽能進行空氣保溫,而在夏天的時候,人們要是想對室內溫度進行隔熱,就需要打開外層維護系統當中的出氣口,通過空氣之間流動的熱壓性原理,使得雙層玻璃幕墻當中的高溫度氣體排放到室外,除此之外,這種雙層幕墻的外層維護工藝還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影響,因此在許多大型建筑物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玻璃幕墻作為建筑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其生產材料以及制作工藝流程中的節能環保性質討論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研究課題,文章根據不同種類玻璃幕墻新材料的應用中了解到了其所具有的隔熱性和保溫性能,大大節約了建筑資源,實現了能源合理利用,同時還開發了智能化工藝技術系統,完善了遮陽、外層保溫等工藝流程,從而實現了玻璃幕墻節能環保性的合理化利用和發展。

 

作者:曹文超 來源:建材發展導向 2016年3期

 

篇8

【關鍵字】智能化樓宇,安防,自動監控,報警系統,研究

中圖分類號:TB3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智能樓宇(Intelligent Building)目前的提法很多,日本、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國家。以及國際智能工程學會的提法都不盡相同。我國與日本的情況比較相近.日本機電工業協會樓宇智能化分會把智能化樓宇定義為:綜合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進技術,使建筑物內的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協調性的工作。實現建筑物自動化(BA)、通信自動化(CA)和辦公自動化(OA),將這三種功能結合起來的建筑,就是智能化樓宇。

二.智能化樓宇安防自動監控報警系統的必要性

1.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觀念和新技術不斷更新.這些將對智能化樓宇的發展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也要求在智能樓宇的建設中要不斷地增加新的目標和功能。樓字自動化系統也叫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BuidingAutomationSystem,BAS),是智能樓宇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務是對建筑物內的能源使用、環境及安全設施進行監測、控制.以提供一個既安全可靠、節約能源、舒適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環境。

2.特別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安防系統的相對滯后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我國各個行業的智能樓宇化。這種矛盾越來越突出嘲。因此,強調把安防自動報警系統納入到建筑智能化樓宇系統中、提高樓宇自動化水平,迎合當前通過樓宇自控技術實現更多、更高要求的需要。是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的.也是當前發展的緊迫問題。

3.本研究的安防自動監控報警系統應用了現代化的控制部件與設備,查詢了人們無法實時檢查的環境.將樓宇建筑物中的重要場景傳輸到一個或多個監控系統并顯示。使在無人值守的各類情況下及時觀察、了解災情、監控盜情、記錄竊情與相關的暴力犯罪行為。它可以通過遙控攝像機及其輔助設備(鏡頭、云臺、門禁、防盜探頭等)直接觀看被監視場所的情況。同時,監控系統還可以與消防報警等其他安全技術防范體系聯動運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強大。該監控系統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把被監視場所的圖像及聲音全部或部分地記錄下來,為日后對某些事件的處理及分析提供了方便條件及重要依據。

三.自動監控報警系統組成介紹

1.系統的組成

系統主要由前端信息采集系統、信息傳輸控制系統、遠程拓展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和自動報警系統組成,如圖l所示。

圖一 控制中心設計原理框圖

(一)前端信息采集系統:主要由圖像信息采集和探頭信息采集兩部分組成。圖像信息采集部分是監控系統的主要部分,是整個系統的“眼睛”.它把監視的內容變為圖像信號傳送到控制中心的監視器上顯示并實時存儲。探頭信息采集通過各種監控探頭(如紅外線防盜探頭、消防探頭、門禁探頭等1實時監控各個探頭信息點的實時狀態,通過信息傳輸控制系統送達信息管理系統判斷處理。包括攝像機、鏡頭、云臺、智能球形攝像機探頭、紅外探頭.玻璃破碎感知器或門磁開關等。

(二)信息傳輸控制系統:主要傳輸前端各信息監視點的實時狀態信息.并對所采集系統中各數據采集點控制,包括傳輸線纜、光纖傳輸、同軸電纜傳輸、網線傳輸、無線傳輸。

(三)遠程拓展系統:包括IP監控、遠程監控、網絡監控、視頻會議等技術交流。

(四)信息管理系統:負責處理由前端監視攝像采集系統采集的信息數據。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將傳送過來的圖像信息顯示在監視器上,記錄所有的圖像及監控信息。計算并生成對所采集監控信息的信息處理結果,受理臺顯示發生警情的用戶的相關信息。系統包括dvr硬盤錄像系統、視頻矩陣、畫面處理器、切換器、分配器、報警主機。

(五)自動報警系統:對信息管理系統得出的警報事件.將需要處警的報警事件轉發到1 10指揮中心或有關的處警單位。

2.設備配置

(一)控制中心需對前端監控探頭等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考慮到監控效果要求比較高、圖像質量要求清晰穩定,控制中心采用3臺全實時(回放、監視都是25幀,秒)的16路的嵌入式硬盤錄像機進行實時監控、錄像,嵌入式硬盤錄像機是完全脫離PC平臺設計的,徹底杜絕了病毒的入侵,啟動迅速、性能穩定,系統參數及程序在斷電時也不會丟失。

(二)硬盤錄像機本身不帶硬盤,為了能夠保存一段時間內的錄像資料.至少需給每一臺硬盤主機配備2塊500G硬盤(硬盤占用空間按0.15G/小時/路來計算)。

(三)可以自選配備l臺音視頻矩陣,由至少8臺監視器組成電視墻.可以多點監控、指定監視器監控等。嵌入式硬盤錄像機的輸出信號首先輸入到視頻矩陣,然后通過視頻矩陣輸出到監控電視墻上。

(四)要實現同一時間硬盤錄像機的錄像功能和電視墻的監視功能。需將輸入信號一分為二.選配音視頻分配器4臺。

(五)為了實現視頻控制矩陣、主控計算機能夠并行控制前端的攝像頭和云臺.需要一個系統協議轉換器(BL—D322C)。

(六)考慮到多個用戶同時訪問網絡將帶來流量瓶頸等問題,使用視頻服務器來進行中轉。讓視頻服務器提供強大的負載能力。

3.報警功能

報警功能包括:防盜防火防燃氣泄漏;遠程監聽、布防與撤防;10秒鐘錄音及緊急求助;切斷通話,優先報警;后備電源可達24小時等。一旦住宅辦公室、倉庫或機房等有人非法進入。以及有其他緊急求救時,通過探測器的感應,系統會自動撥通事先設定的報警電話,用事先錄入的語言報告發警地點和名稱、電話號碼等警情信息(見圖2)。防盜防入侵報警系統一般由報警主機及報警探頭組成.而探頭分為紅外、微波雙探測器及閃光報警器等。

圖二 報警中心設計原理圖

4.實現過程

警報接收與處理主機也稱為防盜主機.是報警探頭的中樞.負責接收報警信號、控制延遲時間、驅動報警輸出等工作嗍。將某區域內的所有防盜防侵入傳感器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防盜管區,一旦發生報警就可在防盜主機上一目了然地反映出區域所在。防盜主機目前以多回路分區防護為主流。優越的系統更可顯示出警報來源是該區域內的哪一個報警傳感器及所在

位置。以便采取相應的接警對策。現代的防盜主機都采用微處理器控制,內有只讀存儲器和數碼顯示裝置,普遍夠編程并有較高的智能,主要表現為:

(一)以聲光方式顯示報警,以人工或延時方式解除報警:

(二)對所連接的防盜防侵入傳感器,可根據需要而設置成布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也可用程序編寫控制方式和防區回路性能:

(三)可接多組密碼鍵盤,可設置多個擁護密碼,以進行保密防竊:

(四)遇有警報時,其報警信號可以經由通信線路。以自動或人工干預方式向上級部門和保安公司轉發.以快速溝通信息或組網:

(五)可程序設置報警連動動作,即遇有報警時,防盜主機的編程輸出端可通過繼電器接點閉合執行相應的動作。

(六)電話撥號器同警號、警燈一樣,都是報警輸出設備。可通過電話線把事先錄好的聲音信息傳輸給某個人或某個單位。

四.結束語

智能化樓宇安防自動監控報警系統對于樓宇的安全十分重要,因此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田思源; 胡楠; 矯亮; 劉飛; 姚玉霞 智能化樓宇安防自動監控報警系統的研究農業網絡信息2010-07-26期刊

[2]鄭艷瓊; 馬渝昆; 李昂 城市火災自動報警監控系統發展應用中國消防產品年鑒2007/01/01年鑒

[3]張吉春 高潔 安全防范與智能樓宇 (被引用 4 次) [期刊論文]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PKU -2006年1期

[4]任帥 張華斌 安防系統綜合雷電防護研究 [會議論文] 2011 - 2011年第二十八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5]潘興華 魏東 基子LonWorks技術的樓宇自控系統開發 (被引用 1 次) [期刊論文] 《儀器儀表標準化與計量》 -2006年2期

篇9

關鍵詞:智能建筑標準及設計規范

 

智能建筑最近幾年在我國發展很快。許多公共設施、高層建筑、住宅小區都已智能化。任何新事物從出現到認識都有個過程,一旦被人們認識了,很快就會引起一股熱潮,當熱過了頭的就要適當冷一下,要去重新認識一下,否則會熱過了頭就會生病,智能建筑也一樣。

1. 我國智能建筑概況

我國90年代就建成了不少智能建筑,但據資料介紹及實踐接觸的情況,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70%以上運行不正常,至今真正達到并運行正常的智能建筑標準的確實為數不多。造成投資浪費現象驚人。國家已經發現了再這樣下去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因此成立了智能建筑專家委員會,開始著手編制有關標準與設計規定。

智能建筑運行不正常,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些系統處于停運狀態;一些仍在運行,但只能進行顯示與人為手動控制。。達到自動運行及實現經濟效益的工程簡直寥寥無幾。

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對智能建筑定義認識不正確,有設計不合理的原因,有驗收程序不規范及培訓工作不完善的原因,有供貨商的售后服務問題(產品質量與維修費用高問題,或者產品已更新換代無法匹配問題)及產品功能設計缺陷原因,有施工單位施工工藝粗糙的原因,有期物業企業服務技術含量偏低的原因,有使用人素質偏低不會使用等等原因。

只有在近幾年來人們注意了對供貨商或商資質的審查,并對設計、調試、驗收、培訓及后期服務在合同中都作了明確規定之后,情況才有好轉。需要進行認真分析,總結經驗,不斷改進。

由于人們對智能建筑的定義認識不足,加上一些開發商的不切實際的宣傳,以及智能系統后期運行的等等現況,就會對智能建筑產生誤解,這不僅有損于智能建筑,也對智能建筑運行發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形成負面的作用。

2. 智能建筑標準的制定

智能建筑中正常投運率低,造成投資與能源的大量浪費,己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專門成立了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專家工作委員會,該委員會作為建設部勘籌設計司的顧問,參謀和助手,協助設計司開展工作,其中一項任務是協助政府制定有關標準、規范與行業法規。

市場經濟情況下能化建筑標準如何制訂,制訂出來以后又如何去執行,這是一個新問題。有些專家建議標準按建筑面積制定,有些專家建議按行業劃分來制定,有些專家建議按地區劃分來制定,這些都需要去論證,但作為一個政府部門制定出來的標準規范,就要能在全國建筑范圍內都適用。筆者人為其主要原因是大家對智能建筑及其標準的制定理解與認識上差異較大。所以智能化建筑標準的制定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應該引起標準制定者的高度重視。

3. 智能化建筑設計規范的制定

設計規范在設計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國家制定的設計規范實際上就是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必須遵守的法規。安全性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安全性,舒適性和使用性都無法保證。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智能化建筑人員集中,設備昂貴,安全性就尤為重要,所以智能化建筑必須嚴格遵守設計規范,所以大家都希望智能化建筑的設計規范早日制定。但仔細分析一下智能化建筑的設計規范如何制定,制定出來又如何執行都存在不少問題。就這個問題曾經咨詢過國內制定電氣專業有關設計規范編制的專家學者,他們介紹,設計規范一般都按專業制定,它要求各種類型的建筑物都要遵守,國外還沒有類似的智能化建筑的設計規范供參考。

對建筑其他專業來講,國家已經頒布了許多規范,如電氣、消防、計算機、接地等專業的規范,智能建筑物的設計首先必須要遵守上述規范,否則就會給建設工作造成混亂。當然智能化建筑是一門技術先進的新的學科,在現有國家規范與法規不能滿足智能建筑的要求的情況下,然后再進行補充或修訂,認真論證,再制定一套科學可行的智能建筑設計規范。

4. 針對智能建筑目前現狀建議采取的措施

4.1客觀獨立的市場需求分析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首要前提

不同的客戶、不同的建筑物就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在普通工薪階層的安居房或拆遷安置房中,大量應用千兆網絡布線就是一處不必要的浪費,因為客戶暫時沒有這種需求。所以了解客戶需求,是有效進行智能建筑建設的首要前提。

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工程建設的環節中,由專業顧問公司進行需求分析。顧問公司通過編制技術規格書規定系統技術性能,對產品選擇和實施方案具有否決權但對產品不具備推薦權。。

在合理的工程實施架構里,顧問、設計的角色與承建商、集成商的角色一定要分開。如果設計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完成,就有可能引起方案偏向乙方和在工程實施中產生偏向乙方和工程變更。從而很難產生有利于客戶的需求分析,容易引起“求高、求全”的浪費。

4.2 嚴謹、合理的方案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關鍵

方案設計必須以需求分析為首要依據,必須針對建筑的具體要求作出符合該建筑物要求的的方案。現實中,設計初期業主以至建筑師基本不考慮或很少考慮智能系統的要求。因此,建筑師和各專業工程師之間必須要緊密配合,才可能創造出完美的智能建筑作品。假設建筑師和不同專業的工程師分別來自不同的公司,實踐證明其配合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建設部專門發文,要求主體設計單位對智能建筑系統的設計總體負責。所謂“總體負責”,其實就是設計總承包的概念。業主、設計、監理、施工等建設各方都應該認識到:總體設計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龍頭,馬虎不得。

“以客戶需求為依據,按照實際需求進行集成”是一種務實的、正確的智能建筑設計技術思想。作為設計人員,應該認識到:技術最終是為用戶服務的,而不能讓用戶屈從于技術。

4.3弱電承包商的選擇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重點

目前智能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模式,但就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而言應是弱電總承包這種模式。如果業主將弱電系統劃分成若干個子系統分包,就要求業主具備很強的智能建筑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施工管理的經驗。而目前的情況是,一般單位的業主對弱電工程缺乏較深的了解,即使是一些大單位,對新興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識仍有欠缺,這就難免造成對弱電系統的管理力不從心。負責的人員費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不好,巨大的投資不能收到相應的回報。因此,業主單個系統分包的這種辦法要求業主方面有很強的技術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而這又是目前實際情況很難達到的。

由弱電總承包商對整個弱電系統進行統一管理,這符合國際上專業化的趨勢。弱電總承包商是專業從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他們會不斷跟蹤新技術,力求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4.4完善的售后服務、培訓工作、物業管理是智能建筑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

在實踐工作中,經常發現弱電總承包商簡單應付的培訓后,拿了錢就找不到人,或者找到人以設備免保期結束為由不派人維修,再加上物業服務企業或管理人員頻繁更換造成使用維護無法連續,以致現在大多的智能建筑不智能。筆者建議我們政府的主管部門及開發商要在工程合同中的售后服務予以更多細節的捆綁,如免保無條件終身合理有償維修,要讓更多施工單位與供貨商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5.結束語

現在國內智能化建筑選用的設備大部分都從國外進口。但近幾年來我國計算機系統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提高的也非常快,造價比國外同類系統低很多。有些公司與大專院校也開發出國產的樓字自動化系統,但由于敏感元件、執行機構、閥門與變送器等沒有形成配套開發與生產,給國產建筑自動化系統的推廣與應用造成較大影響,希望能引起政府有關部門與專家工作委員會的足夠重視,并給予大膽而必要的扶持,為樓宇智能化系統早日實現國產化生產以及智能建筑“智能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段文凱. 弱電總包工程項目管理實踐及思索.智能建筑,2000,10 .

[2]曾建國. 科學有序地進行建筑智能化建設.智能建筑技術文集2000版 .

篇10

    論文關鍵詞:智能建筑  系統論信息論 可持續發展 人本論 產業鏈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世界建筑業啟動了新一輪的發展,建筑物單體的高度與體量急驟增加,二、三百米的超高層建筑,單體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已十分普通。建筑物規模的增大與工程建設的技術難度不僅體現在高度與面積上,建筑物的多功能使用(同一幢建筑物內分層區具有辦公、酒店、商場、公寓、娛樂等使用功能)。各類使用者對建筑物的服務要求多樣化與服務性能日趨提高,越來越重視生活條件與環境的舒適性、與社會和人際溝通的便捷性、生存空間的安全性、設施服務的完善性、管理組織的嚴密性等。在解決這些復雜難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1智能建筑的理論體系

    長期以來,對智能建筑是否存在理論與學科特征,一直未能形成比較一致的認識。有些人士認為智能建筑就是把計算機、控制及電子設備運用于建筑物,只是高新技術的綜合應用而已,并無理論可言。

然而,筆者認為經過二十年的實踐,智能建筑已不如早期那么神秘朦朧,在長期的建設、應用與管理中,已經凸現其深層的特征,有必要對此進行探討。圖1所示為智能建筑理論的結構,下面將分別進行闡述。

    a.應用對象層。智能建筑為人類活動提供信息化、自動化的工作和生活場所,它的應用對象就是建筑物的使用者、管理者與服務提供者。

b.特定功能層。只要是按現代化、信息化運作的機構所在地都有智能建筑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早已不是辦公建筑的專利,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業建筑、軍事建筑都可以按智能建筑建設。近十年來,中國與全球一樣建成了大量智能型的辦公樓、酒店、體育場館、會展中心、醫院、學校、法院、圖書館、劇院、博物館、機場、車站、住宅、電子廠、食品廠、化工廠、發電廠、軍營、應急指揮中心等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在世界的經濟與社會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這一層面上,智能化系統功能需求與設備配置往往受建筑物個性、建設目標,管理模式和投資力度的影響而有較大的差別。

c.應用技術層面。這是智能建筑的技術基礎,由通信網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綜合管理技術等組成。在這些技術領域中,最新的技術成果及其形成的裝備會以最快的速度應用于建筑業。如在5年前,當軟件工程界剛開始討論中間件技術時,市場上立即推出了采用中間件技術的智能建筑系統集成軟件iz bms集成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統)。又如當工業以太網技術出現突破,隨即出現了基于工業以太網的樓宇自動化系統。

d.基礎理論層。雖然從表面上看,智能建筑嵌人了許多令人目眩的五光十色的技術,但實質上智能建筑并不僅是新技術的綜合與新裝備的組合,而在其深層次中是有基礎理論的支撐。

1945年奧地利人貝塔朗菲創建系統論形成了“系統哲學”,這是把世界看作一個巨大組織的機體主義世界觀,它包括了系統本體論、系統認識論、系統價值論和系統方法論。系統理論的概念(等級秩序、漸進分化、反饋、開放等)與方法(圖論、集論、控制論、對策論、排隊論等)是智能建筑總體設計與工作流程規劃中的重要工具。

    美國人香農在1948年奠定了信息論的理論基礎,使人類傳統的科學從以材料與能量為中心的體系,轉變為以材料、能量與信息為中心。當建筑物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后,人們已不滿足僅在通信信道容量、噪聲抑制、數據加密上應用信息論,而需要進一步通過統計及隨機過程的分析來討論語義分析、信息的嫡的應用。

“以人為本”在如今似乎已成為一句時尚的語句,但在智能建筑的功能設計與運行管理中,如果缺乏針對使用者與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便利考慮,缺乏以人機工效學對人機界面、機器與人的共享空間的設計,缺乏在智能化、數字化環境下對不同職能與層次人的行為處理分析和對策,那么任何再先進的智能化系統也是失敗的。

智能建筑不僅僅是當前高新技術的盡情應用,而且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建筑物的一切進行考量:設備與材料的環保、系統運行方式的綜合能效設計、建筑物節能模式的選擇、建筑物管理的組織結構設計,都需要從有利于協調“自然·社會·經濟”關系,提高“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來考慮。這些工作要有助于建立7項工作:選擇資源節約型的經濟體系、推進社會公平化的社會體系、重視提高國家綜合實力的科技體系、保持自然生產能力的生態體系、促進環境質量提高的環境體系、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人口體系和規范合理行為的政策法規體系。“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已深人到整個社會。智能建筑自然也在“可持續發展”政策的覆蓋之下。

顯然,在智能建筑所有的相關領域,以上的理論都在工作過程中起著宏觀導向與微觀指導的作用。

2智能建筑理論的特征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智能建筑不僅存在理論,而且其理論結構相當復雜,還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a.多目標的優化智能建筑不是機械的技術與設備集合,而是一個大系統,需要多視角地考慮技術、管理、經濟、人文、環境等因素的大系統運行目標,并且調動各種手段使系統達到最優的綜合目標。即系統的優化目標函數為:s=f<技術、效率、價格、智能建筑理論與工程實踐—程大章發展、環境、人氣等)。

b.多學科的綜合這一點是顯然的,智能建筑的規劃、設計、運行和管理,所涉及的技術,經濟、管理以及法律問題,都必須有效地應用各學科的知識成果來解決。

c.多因素的相關性智能建筑與社會信息化、社會經濟發展、管理模式、裝備技術發展、政府導向等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盡管就表面來看智能建筑僅是一種建設行為與經營管理方法。但是從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見圖2)來看,當某種設備與技術采用后,可改變其生命周期中許多相關的分項狀態。

    比如采用完善的ba(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進行照明系統的節能控制(按照度、時間、夜間最低照度、分區等),可以有效降低電耗與照明設備的運行時間,而照明設備因此而延長壽命減少了照明設備的維護更新費用。這可使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中的能耗費與設備更新費用減少。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設置完善的ba系統,要增加建設的一次投資.同時,降低能耗的效益并不僅僅體現在lcc的圖中,它對于廣義的環境保護價值更是巨大的。

3智能建筑工程實踐的分析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全國各地的智能建筑熱潮有漲無退。由于我們已經歷了較長期的探索,在工程建筑中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失敗的教訓,無論是建設方/業主,工程技術人員,還是物業管理人員,都逐步趨于成熟。因而最近起步建設智能建筑的地區(暫稱為后行地區),往往可以比北京、上海、廣州等先行開發建設的大城市(暫稱為先行地區)有更好的建設效果。我們將之稱為后發優勢,見圖3

   智能化系統工程先行地區由于一開始處于探索前進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在早期建設中存在著各種過份的行為(控制論中稱之為超調),隨后又出現因失誤而放棄的行為(稱之為振蕩過程),最后趨向于合理的裝備與功能水平。而后行地區由于可以借鑒先行地區的經驗與教訓,可以比較合理穩妥地確定自己的智能化系統工程建設目標與行為,雖然起步稍遲,但最終可以與先行地區趨向于同樣的建設效果,而他所化的代價則比先行地區要小得多(如早期智能住宅小區建設成本高達230元/mz,而近年來則在60元/mz左右,而且裝備的性能與質量更好)。

4智能建筑已經形成產業鏈

    建筑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實清楚地告訴我們,國民經濟狀態上升建筑業必然興旺,建筑業發達了,國民經濟必然形勢大好。中國近年來持續的經濟增長其中就有1---2個百分點來自建筑業貢獻。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國的基本建設規模不斷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奧運會與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會,大大刺激了建筑業發展,智能建筑與智能住宅小區則成為建筑業的精品。在工業建筑物、民用建筑物、軍事建筑物與市政建筑物中的電氣設備投資已從上世紀80年代總投資的6%一7%,增長到總投資的10%----18%,并且還在不斷上升。與此同時,市場中的各類智能建筑電氣設備不僅引進了大量國外先進技術與產品,也推出了一定數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據不完全統計,與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相關的國內企業約有6---8千家,智能建筑電氣設備的民族企業在穩定成長。目前智能建筑行業,已基本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產業鏈,產業鏈的各方關系可以用圖4來描述。

    圖中箭頭表示各方的相互關系:①提供建筑化系統設備工程與技術服務;②提供智能化系統設備功能信息、設備使用改進意見;③提品與設備技術信息;④提供系統設備需求信息與系統設備功能信息;⑤人才與技術的需求與供應。

圖4智能建筑的產業鏈示意圖

圖4所示的關系中,工作的基礎是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注:gb/t50314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50339為《智能建筑施工及驗收規范》)。

5智能建筑應用的發展趨勢

    隨著文明的進步,人們對工作與生活的環境要求不斷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與相應的標準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為現代建設技術的核心,面臨著新的挑戰。

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日趨明顯,出現了中央商務區cbd ( center businessdistrict)、休閑商務區rbd ( recreation businessdistrict)、工業園區、行政中心區、經濟開發區、住宅小區等特定功能的區域。現代城市管理必須采用信息化手段對這些區域的建筑群與建筑設備進行綜合管理,這對智能建筑提出了新課題。在美國“911”事件之后,建筑物的防災、減災及反恐等安全問題凸現,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災及應急供電等已不可缺少,唯有借助智能化的應用系統,才能使之精準、有效、穩定與可靠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