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3 08:5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科醫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葉瀾教授曾指出:“要把教學過程看做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的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既要進行適度的預設,更要關注那些不曾預約的精彩——課堂“意外”生成,說不定“意外”的生成,會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精彩。我們教師如能以此為契機,及時捕捉和善于利用,那么,我們的課堂會呈現出詩一般的美麗,體驗到別樣的精彩!
畫面一:多彩的春天
記得在七年級上Color時,想通過句子描述來鞏固顏色單詞,于是設計了這樣一些句子:The sky is blue.The spring is green.The sun is red…上課時當我問到:“What color is the sky?” “White!”學生們大叫起來,我順口說了一句“No,the sky is blue.(天空是藍色的)”說了之后,還往窗外一望,因為是陰天還果真是白色的。我又問:“What color is the spring(春天)?”葉鵬同學站起來回答:“Yellow!”“Why?”“油菜花is yellow.” 多么精彩的回答,我從心底發出由衷的贊嘆。這下教室里可熱鬧了,更多只小手迫不及待地舉起來。“Purple,紫云煙is purple.”羅冬梅不甘示弱地說。“Pink,桃花is pink.”“White,梨花is white.”… “Spring is colorful .”天哪,我本想引出一句:The spring is green.沒想到學生的思維竟是如此的活躍,如此的感性,其想象力和創新精神也讓我大吃一驚,我為我自己思維的狹隘感到無地自容。是的,春天不是只有一種綠色的,萬紫千紅才是春!
畫面二:展開想象的翅膀
還有記得我曾教26個字母,我授完字母o后,問學生“Where is o from?”以引出單詞OK,open,not…當學生們回答完“O is from OK.”“O is from open.”“O is from not. ”還躍躍欲試,“O is from no.”“O is from on.”“O is from orange.”…學生們的反應超出了我的預料,一石激起千層浪。為學生們驚人的單詞滾動速度,我不禁翹起了大拇指表揚他們。當時我改變了教學預設,讓學生開展單詞比賽。一堂課下來,教者樂不可支,學者津津有味。盡管本堂課孩子們沒有將本課內容鞏固熟練,但我想孩子們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態度,其意義遠遠勝過知識本身。新課程理念中強調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掌握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當我偶爾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就會發現在小小的變化中,會時不時閃出創新的火花!
畫面三:適當的妥協 美麗的延伸
記得有一次在七年級上課,開課后照例是課前5分鐘的小組Freetalk活動,一組,兩組,一分鐘,五分鐘……孩子們沉浸在表演的歡樂中,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可孩子們還激情高昂著。為了能按時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不得不說“Stop”,這時,平時很害羞的小霞舉起了手,委屈地說“Miss Lan,我們小組的對話都練了好幾天了,可你每節課都只有5分鐘的表演時間,這一次又沒抽到我們”“我們也是。”“我們也是。”孩子們都抱怨起來,“Miss Lan,讓我們演吧!演了再上課!”看著孩子們渴求的目光和躍躍欲試的樣子,我答應了。孩子們高興地齊聲說:“Thank you! Miss Lan!”在接下來的表演中,孩子們非常的投入,小小的講臺儼然成了他們的美麗世界。
由于我對學生們的妥協,我看到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潛力,同時保護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每節課前的英語對話展示環節設立之初只是想讓孩子們每天上課前把學過的知識復習一遍,做5分鐘的口語練習,而現在讓孩子們在課堂中有了成功的體驗,讓他們的心靈充滿了歡樂和滿足感。孩子們那因興奮而通紅的雙頰和感激的目光讓我知道他們更愛英語了,有時對孩子們妥協,讓出講臺的一角,你會有意外美麗的發現。
畫面四:個性化的插嘴 精彩的故事
現在的孩子,個性張揚,愛插嘴,愛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各年齡段的學生都愛聽故事,學生不僅可以從故事中學習知識,而且能從中得到樂趣。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喜歡給學生講故事。有一次教學有關水果的單詞時,我也設計了一個故事。在“Free talk”之后對學生說:It is story time! I have a good story. 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it?學生們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馬上興奮起來,看著我大聲說:Yes!我邊呈現圖片邊講:The story is about Weihua and Lily.They are going shopping. They want to buy some Fruit.她們指著水果問:“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n apple!”…我的故事講完了,但學生們聽后沒做任何反應。
過一會兒,有一個聲音傳出來:“老師,你的故事不好聽。”學生的這一插嘴讓我愣住了,我轉而一笑,問:“那你們能不能講個更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想想吧!可以的!”我不假思索地說:“好吧,現在小組討論,用課文中的單詞和句子編一個關于水果的故事!”學生一聽,大聲答道:Yes!隨后各組馬上
討論了起來。之后,各小組都派代表講述了他們編的故事,有關于小豬Pig,小貓Cat,小狗Dog看護果園啊,去商店賣水果啊,甚至還有豬八戒找食物等精彩故事。我不禁贊嘆:學生的想象力果然比我豐富啊!
由此可見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英語語言的豐富性使得課堂教學具有生成的多種可能性。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了課堂活動,從而使課堂生成了許多課前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因此,作為英語教師,在面對課堂中的“意外”時,如何做出正確的行為決策,讓學生的創新火花在教師的引導下迸射出閃耀的光芒。讓不同的人在不同英語水平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才是我們身處一線的英語教師所應深思的。
怎么樣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意外生成”轉化為課堂教學中的精彩呢?除了教師要有很好的應變能力以外,我認為還應該:
⑴教師應該巧妙點撥,適當的引導,讓“意外”演繹成精彩
在教學出現意外時關鍵是要靠教師能否慧眼識真金,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點撥,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激活思路中的“合理成分”,讓智慧光芒噴薄而出,這樣,“意外”才可能演繹為課堂中的精彩。
⑵我們應該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育家贊科夫曾說過:“就教育效果來說,很重要一點是要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如何。”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幫助下,才會樂于學習。
篇2
關鍵詞:神經外科 微創手術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06-01
神經外科教學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地強調術中知識而忽略臨床實踐操作則難以培養合格的臨床外科醫生。神經外科病情復雜,手術操作難度較大[1]。近年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顯微鏡及神經內鏡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給神經外科臨床教學帶來新的挑戰[2]。盡管近年我國神經外科技術取得一定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神經外科人才仍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神經外科臨床醫生尤為重要[3]。為了提高神經外科微創手術的教學質量,本醫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對神經外科專業學生在傳統教學的技術上進行教學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選取2009級神經外科1班醫學生45例為觀察組,同時選取神經外科2009級2班學生42例為對照組,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學習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教師按照大綱內容進行講課,并解答學生上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成績考核,并讓學員完成臨床技能考核。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改革,具體措施如下:(1)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外科教學本身比較抽象,因此結合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得教學圖文并茂,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活躍課題學習氣氛,提高教學效果。此外,通過臨床病例、圖片信息、病例錄像使得臨床教學更加具體及豐富。(2)利用實驗動物進行顯微外科操作:顯微血管吻合技術是臨床外科醫生基本技能,通過加強顯微血管吻合操作,可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無創顯微技術的技巧及理論知識。顯微血管吻合手術不僅可由于復雜的頭顱外科手術中,而且可由于缺血性腦病血運重建中,因此,通過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操作技能對提高學生臨床操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3)加強學生儀器設備的應用能力:神經外科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熟練掌握各種儀器設備對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臨床教學過程中,各醫學院應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合理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并提高學生對先進儀器設備的操作能力。(4)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外科手術尤其是操作過程復雜的外科手術,非常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從手術準備、基本器械的應用、無菌操作、手術入路、止血等過程均需要外科醫生與臨床護士密切配合,因此應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并有意地鍛煉學生團隊協調能力。(5)嚴格考核制度:嚴格考核制度才能保證學員充分掌握外科手術的操作技能,同時也是檢驗教學效果重要方法。因此,考試前應對神經外科學生制定相關考核表,并對主考老師加強培訓,做到嚴格考核。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期末知識理論考核成績、實驗操作分數、論文撰寫能力、團隊合作評分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神經外科是一門內容廣泛、專業性強的學科,其涉及內部包括神經生理、神經解剖、神經病理等縱多學科[4]。科目概念抽象,理解較困難,而部分醫學學生由于神經外科學習時間較短,因此對內容的掌握度不夠,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詳細,影響學生醫學技能的培訓,因此,培養復合性的神經外科學生是神經外科臨床帶教老師主要任務和責任。通過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可提高神經外科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外科操作技能。本研究中觀察組期末知識理論考核成績、實驗操作分數、論文撰寫能力、團隊合作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從而表明對神經微創手術外科醫學生應用新型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張恒柱,嚴正村,王曉東,等.神經內鏡鞘外手術在微創神經外科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7):996.
[2] 趙繼宗.微創神經外科與轉化醫學[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0,31(4):456.
篇3
1、歷史回顧
創傷外科是伴隨著休克、感染等深入的研究而發展起來的。為了評估創傷病人的預后和治療結果以及對群體病人進行可靠的比較,需要建立一種定量評估系統。創傷評分系統是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以后得致迅速發展。Glasgow昏迷評分(GCS)是第一個評分系統。于1974年創立,由測定顱外傷的程度發展而成,以后在運動反應、問答反應和張眼反應三個項目上增加了呼吸頻率和收縮壓測定指標(1981年)。由于后兩指標在戰傷上不易準確測得,于1989年提出了改良創傷評分系統(RTS)。簡略損傷評分系統(AIS)是以解剖為基礎的最常用嚴重損傷評分系統。損傷嚴重度評分(ISS)是Backer等參考AIS設計的,它廣泛應用于多個解剖部位的損傷評分,其優點是客觀,容易計算,但缺點是只適用于鈍性損傷,且忽略了同一解剖部位的多處損傷。“RTS+ISS”結合生理評分和解剖評分,還加上病人的年齡因素。損傷嚴重度確定系統(A sever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rauma,ASCOT)是一個新的結合解剖、生理評分系統,它以AIS為基礎,解剖部位擴大到頭、腦、脊髓、喉、頸前等處,還包括了年齡因素。評分系統的不斷完善,為評估一個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了很好的標準,有助于治療質量的提高。
創傷的展與休克(出血性、感染性休克)、感染、膿毒癥有相關,且相互促進,這是處理嚴重創傷概念的一個重大轉變。以往處理嚴重創傷時,著重在止血、防治感染散發和機體產熱減少等原因,嚴重創傷病人尤其是合并血管損傷者常常發生低體溫,如中央體溫低于32℃,手術死亡率幾乎達100%。低體溫抑制血小板功能,損害凝血機制,增加纖溶活性,使病人發生凝血病。低血壓和組織灌注不良導致代謝性酸中毒,低體溫、凝血病和酸中毒相互影響,形成一惡性循環。控制損傷學說也就是計劃再手術,是由Stone等早在1982年提出,直到90年代才受到重視。所謂控制損傷好首次手術盡快控制出血和污染,暫時關閉腹腔或胸腔,在糾正低體溫、凝血商和酸中毒等生理紊亂后在最短期內計劃再手術,提高救治成功經,又可避免因長期持續手術引起的進行性內臟和后腹膜水腫、腹壁順應性增強等所導致的腹腔間隔室綜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后者危害很大。從這一例子可以充分看到創傷的進展或控制以及治療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基礎醫學的指導。
2、創傷外科專業以及創傷中心的建立
任何一個學科總是要經歷這樣一個歷程,以創佃外科為例,為了救治嚴重創傷病人,集中一些醫生玫醫療資源,以后逐步建立各級(Ⅰ、Ⅱ、Ⅲ級)創傷中心,這對于合理配置人員和充分利用醫療資源是很有益的。以上海燒傷救治中心為例,由于市場內交通方便,不分Ⅰ、Ⅱ、Ⅲ級,各醫院非燒傷專業者首診二度燒傷占總體表面積不足30%者一律不得轉院,應原地處理,這就緩解了攻傷救治中心的壓力。Linn于1970年增聲稱燒傷的治療能力在當時有限的,但Pruitt等于2000年提出這一時代已屬過去,兒童40%~59%總體表面積燒傷的死亡率已自90年代的7.7%降至目前的1%,而60%以上的燒傷面積兒童死亡率了降至14.3%,這些成就歸功于燒傷專業和中心的建立。其他創傷的情況也如此。
近年來更重視創傷系統的建立,而不是創傷中心。log回歸分析提示最好的創傷病人生存預測指標是GCS評分、病人的年齡、醫療機構的規模(即醫療資源的反映),后者與病人的生存率呈反比,充分說明了醫療資源的重要性。創傷外科的工作量也是一重要因素。
創傷專業醫生是需要的,但近期是趨勢提示專業醫生的工作量減少,住院的嚴重創傷病人數減少,手術例數也減少,專業醫生的工作范圍越來越狹窄。該專業已趨向過分 專家化,這都不利于創傷外科醫生的發展和培養。Sullivan等近期分析創傷治療成功率與某一創傷外科醫生的診治病人數無直接相關性,更重要的還在于其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如德國培訓一位創傷外科醫生要求他進行各種擇期性手術,如骨接合術,使能具有創傷外科、普外科和血管外科醫生的水平。Sullivan更聲稱一個高質量的創傷處理也能由普外科醫生所提供,只要他能掌握創傷系統的基本要求,如下列最低的指標是需要積極復蘇的要求:⑴成年人血壓低于12kPa(90mmHg);⑵呼吸障礙或梗阻;⑶轉來病人已正在輸血以維持其生命體征者;⑷腹、胸或頸部槍彈傷;⑸GCS<8分,與創傷有關。正如重癥監護單位的建立過程一樣,創傷中心需要重新組合。Holly等比較一家創傷中心經美國外科醫生學院(ACS)驗證的結果,1994年該院是指定的紐約州創傷中心,以后按學院的建議改組,增加了行政支持,在2位全日制創傷外科醫生外補充了6位工作人員,1998年調查提示死亡率由7.38%降于5.37%(P<0.05),住院日由12.2天降至9.87天(P<0.02),醫療費用也大見降低。在未指定的創傷系統也有雷同的結果。鑒于認識到創傷系統的重要性,ACS創傷委員會(COT)制訂了創傷系統咨詢程序,可供州、地區、大城市有志于開展創傷治療的醫療機構參考,其中對兒童創傷中心的功能仍予保留,并建立嚴重創傷兒童(ISS>15,GCS<8)在兒童創傷中心治療較好。
3、在開展創傷處理注意事項及其發展趨勢
3.1加強多學科和基礎醫學的研究 創傷的致病因素不僅僅局限于外傷的外界暴力,在其發生和發展過程中還涉及諸如休克、感染、膿毒癥、炎性細胞因子反應、代謝障礙、免疫抑制以及內分泌異常等因素。
3.1.1休克/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許多研究已證實嗜中性白細胞(PMN)在炎性反應過程中的重要作用,DuffyPMN趨勢化因子受體(CXCR)可調節膿毒癥趨化性能,創傷病人的CXCR-2表達下調可伴發菌血癥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由此增加創傷病人的并發癥率。Nishida等發現伴SIRS的創傷病人在創傷后2~14天有PMN明顯粘附在血管內皮細胞的現象,后者與SIRS時間增長有關,它可能與促炎癥和抗炎癥細胞因子的失衡有關,也是PMN介導器官功能衰竭的一個因素。腹腔紗布堵塞能引起這一局部反應,因此要及時考慮再手術的時機。Carillo發現單核細胞膜CD14的測定是有幫助的,凡血漿值>8μg/ml病人均發生感染。Stalp還發現白但紗(IL)-6是發生多器官衰竭的早期指標,后者也可作為財期手術時機的參考。Ferrer分析4887例創傷病人的SIRS嚴重度評分,log回歸分析提示SIRS評分≥2者是一預測死亡率的重要獨立因素。
Lucas對出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提出了新的見解。
Tabrizi等對膿毒癥的基因標記物作了深入的研究,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位點、308(G/A)多奇談怪論性、TNF-β多態性、IL-1基因復合物、IL-1γA2多態性以及IL-1β外顯子5Taq1多態性的研究結盟也益于創傷機制的進一步研究。
3.1.2嚴重創傷后的免疫抑制 嚴重創傷后發生免疫功能抑制,感染易感性增加,常伴發膿毒癥,其中SIRS是發開門見山的基礎,如不予控制,多器官衰竭是最終的結果,要及時阻斷炎癥細胞因子和介質的瀑布效應,并予免疫調節治療。
3.1.3內分泌異常 人體內環境平衡狀態的維持依靠神經和體液介質的調節,其中后者涉及許多內分泌激素,的參與,諸如皮質激素、垂體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和甲狀旁腺激素,甚至性激素等等,在創傷時也不例外。現已知男性遭受創傷-出血后,免疫功能明顯受抑,持續于復蘇后10天,其免疫抑制與酮有關。Wichmann的實驗證實在去勢動物經歷創傷-出血后,脾細胞增殖不受抑制,IL-2和IL-3的活力和釋放也不見受抑,在血漿中幾乎測不出睪酮;相反在未去勢動物經歷創傷-出血后,脾細胞增殖、IL-2和IL-3釋放明顯受抑,在血漿中均可測出睪酮,可見創傷-出血可使去勢雄鼠仍能維持其正常的免疫功能。Knoferl等給創傷-出血動物睪酮受體拮抗劑氟利坦可防止或逆轉上述的免疫抑制現象。此外,睪酮還能抑制男性創傷病人的心臟功能,Mizushima等在實驗中證實創傷-出血后應用雌二醇可以 改善雄性動物的心血管和肝細胞的功能,這是雄性激素受抑的結果。
3.2重視創傷的新診治技術的研究 在創傷的筆蘇中,離不開輸液,高滲鹽水復蘇的觀點仍有爭論,需進一步闡明其利弊。血液代替品的研制仍需要繼續努力,在已制成的PolyHeme、Hemopure、HemoLink和全氟碳(Perflubron)中,以后者最有前途,在臨床上已使用340例,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超聲掃描已廣泛應用于創傷的診斷,包括近期開展的在穿透性創傷的應用,其敏感性達67%,特異性為98%。血管造影對檢出早期腦血管損傷很有幫助。腹部CT掃描對腸損傷的診斷正確性優于超聲掃描和診斷性腹腔穿刺抽液檢查。尤令人感興趣的計算機技術在創傷病人中的應用,Hirshber等在控制損傷的再計劃手術中采用計算機模擬技術確定剖腹術開始到體溫32℃的所謂危急時間間隔(CT1),模型變量分析顯示危重病人術中熱平衡以暴露腹膜表面熱量丟失為主,提高室內溫度達24℃,CT1可達102分釧,可為外科醫生贏利寶貴的時間。Mckinley等應用計算機控制的機械輔助呼吸支持以治療ARDS已獲得良好的效果。我們要重視這些新診治技術的開發。
3.3重視創傷的遠期效果和生活質量 在創傷的復蘇和處理中比較重視近期療效,這是可以理解的,如在處理主動脈瘤急性破裂處,采用比較安全的腔內植物物入術,在防止凝血病所致不以控制的出血時應用重組人體活化因子Ⅶ等新技術和新療法,這也是必要的,但總的遠期療效注意不夠。Ehde等提出創傷后應激綜合征的重要性,在燒傷病人該綜合征可持續長達一年之久。與腫瘤外科一樣,在創傷病人要評估其生活質量。
3.4重視創傷的預防 創傷的處理重在預防,在交通事故多發地段,出示獲救圖案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在工廠管理中要經常開展安全生產教育。酗酒和嗜煙者與創傷離頻發率有關,值得注意。
3.5其他 在不同地區的創傷處理中采用不同的手術步驟,其結果變異很大;即使在同一種治療方案或手術操作中,不同時間的治療結果波動很大,必須應用“循證醫學”的原則以消除偏差,才可得出指導臨床實踐的最好方針和結論。ACS cOT在這方面已刊出很多有關論文。
現在已處于網絡信息時代,要充分利用因特網信息資源和間接經驗,在美國的網址有:美國外科醫生學院facs.org;創傷外科東方協會east.org;疾病控制中心cdc.gov;健康研究和質量機構ahcpr.gov;創傷外科美國協會aast.org;Cochrane協作會cochrane.org,可以充分利用。
篇4
骶前大出血是骶前靜脈叢或骶椎椎體靜脈破裂引起的非搏動性出血,是中低位直腸癌根治術中的嚴重并發癥之1。骶前大出血不易處理,1旦出現很兇險。隨著直腸癌手術患者的增多以及直腸切除術的普遍開展,外科醫生應警惕骶前大出血的發生。
1 骶前大出血的發生情況和危險
2 骶前出血的特點與原因
3 骶前大出血的應對
首先應強調直腸癌術中的骶前大出血的發生,重在預防。預防應從術前準備工作開始,對病情詳盡了解,特別是對手術切除困難者,應制訂相應的處理措施。術前強調肛診、乙狀結腸鏡等輔助檢查,以掌握切除的可能性和難度。對于初做直腸切除術的外科醫生,要熟悉直腸和盆腔骶前靜脈叢的解剖,對骶前出血應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并有處理大出血的知識和方法。
骶前大出血的發生,從手術開始進入盆腔到會陰和盆底修復手術完畢時均可出現。因此,在這1過程中每1步操作均應盡可能避免損傷骶前靜脈叢、骶椎椎體靜脈。在游離直腸后壁時,真正出現危險的骶前大出血的部位常在骶3至骶5末端這13角區域。防治骶前出血的技術關鍵點是:應將直腸全系膜切除術作為中低位直腸癌根治術的基本技術,在直視下銳性沿骶前解剖間隙游離直腸,保證在直腸固有筋膜和骶前筋膜之間進行[6-7]。在這兩層筋膜之間存在著1個相對疏松的間隙,對于相對早期和未有骶前浸潤粘連的患者,在此間隙很容易向下游離直腸后壁直至直腸骶骨筋膜。偏離次間隙,過分地貼近骶骨必將使骶前出血的幾率大大增加。此外也應盡可能杜絕手術器械的損傷。在盆腔狹小、腫瘤較大且位置較深的患者,用手術器械均應10分準確、輕柔、細致。
結扎法是常規止血方法,但由于骶前出血部位深在,打結困難;縫扎容易,打結易撕裂組織,有時反而弄巧成拙。建議在處理骶前出血時不宜盲目應用結扎和縫扎。過去有主張結扎雙側髂內動脈,以達到止血目的,實際上適得其反。因為結扎髂血管對靜脈池本身的靜水壓幾乎無影響,并且椎靜脈系和下腔靜脈系血流雙向互返,所以來自椎靜脈的血液可不斷注入到骶前靜脈叢。這樣只能增加失血量,延誤救治時間。
【參考文獻】
[1]趙殿昌.直腸癌術中的骶前大出血.泰山醫學院學報,1996,17(1):77-80.
[5]McPartland KJ, Hyman NH. Damage control: what is its role in colorectal surgery? Dis Colon Rectum,2003,46(7):981-986.
[6]徐惠綿,韓碩.直腸癌術中骶前靜脈叢大出血的防治對策.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9):528-530.
[7]顧晉.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直腸癌.消化外科,2003,2(4):293-296.
篇5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貴懷在沙龍上發言時說:“菅鳳增領導的宣武醫院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的氛圍搞得很好,我們醫院的很多醫生都聽過他們這里辦的各種學習班。脊柱神經外科是神經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國內當前專門從事這個專業的人太少,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改變這個現狀,許多神經外科的人都在考慮。”
據統計,在國外,神經外科手術的40~80%都是脊柱手術,而根據國內13家醫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神經外科手術的統計數據,在總量28412例手術中(包含血管內介入手術),脊柱脊髓手術(不包含脊髓血管病)僅1851例,占手術總量的6.5%,其中脊柱退行性疾病只有322例。
創建中國首個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
2005年,剛從意大利留學歸來的菅鳳增加入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主任凌峰教授和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名譽主席賽米(Samii)教授的指導下,創建該院的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這也是中國第一個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
宣武醫院是我國神經外科的發源地之一,近50年來,在趙以成、王忠誠、丁育基、凌鋒等幾代著名教授帶領下,成為設備先進、技術精良的以微侵襲治療為特色的科室。
20世紀60年代末,亞薩吉爾(Yasargil)和卡斯帕(Caspar)等將手術顯微鏡應用到神經外科手術中,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手術顯微鏡在許多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并成為治療這些疾病的標準手術方式。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原骨科主任黨耕町在他主譯的《脊柱外科技術》一書中說道:“在歐美一些國家,很多神經外科醫生從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療,使得顯微技術在脊柱疾病的手術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而在中國,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療基本上由骨科醫生承擔,以常規開放手術技術為主,所以顯微外科技術在脊柱外科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憑著一股要干事業的闖勁,菅鳳增和他的團隊從零開始,勤奮工作,勇于創新,在脊柱神經外科這一重要醫學領域,取得諸多成果,他們首創或率先實行的幾項醫療技術在國內均處于領先水平。
2008年,菅鳳增在國際上首創“單純后路復位矯形及內固定治療顱底凹陷及環樞椎脫位”技術,即顱頸交界區脫位的手術治療新技術。
世界神經外科最權威的雜志《神經外科學》(Neurosurgery)刊出了此項技術的研究報告,賽米教授稱之為“治療理念與技術的重大突破”;北美脊柱外科學會主席本澤爾(Benzal)教授則發表評論:“這一技術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避免了經口腔手術。希望治療這一疾病的醫生掌握菅鳳增報告的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已在中國逐漸推廣。
2008年,菅鳳增在國內最早報告了顯微鏡下“前外側入路椎間孔擴大術治療神經根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這是一項既不需要傳統的內固定、又保留頸椎運動功能的非融合手術技術,手術的危險性和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明顯降低。
同年,菅鳳增又率先在國內報告了顯微鏡下“一側入路雙側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技術”,它同樣是不需要腰椎內固定、并保留腰椎活動功能的非融合技術。
2009年7月,菅鳳增在國內首先實施了利用“顯微鏡聯合內窺鏡技術”切除胸椎后縱韌帶骨化的手術。
菅鳳增說:“幾乎所有脊柱疾病都表現為神經受壓,因此從神經外科角度可以更好地恢復及保護神經功能,同時兼顧脊柱的穩定性。”
海外留學形成創新思維
宣武醫院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有13張病床,2011年,菅鳳增和他的團隊實施手術594例,這樣高的流動率在業內實屬罕見。
菅鳳增解釋說:“我們采用顯微微創技術,傷口不大,只要處理得當,很少有術后感染。我們的病人一般做完手術就出院了,很少有等著拆了線再走的。最快的時候,上午住院,下午手術,第二天就出院了。”
這樣的新理念和新思維源于菅鳳增7年的海外求學生涯。“在國外等拆了線再走是不可能的,都是手術完就出院了。”菅鳳增說,“我們現在也是這樣操作的。”
1997年,在國內已經是主治醫師的菅鳳增遠赴意大利羅馬大學攻讀神經外科專家文憑(相當于中國的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臨床醫學做起來并不容易。回顧在羅馬的日子,菅鳳增笑言:“我是從縫皮起家的。”所謂“縫皮”,就是在醫生做完手術后,為病人把皮膚縫好。
初到羅馬,菅鳳增先從住院醫師做起,負責病人的日常生活。病人們一開始并不認可這位外國醫生,一開口就是“中國人”,連“醫生”都不稱呼。
菅鳳增毫不氣餒,他技術精湛,耐心細致,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經過他縫合傷口的病人會對要做手術的病友說:“那個中國人縫得太好了,一點都看不出來。我的(頸椎傷口)就是他縫的,第二天就能下床,你手術時也讓他縫吧。”
很快,菅鳳增在病人中就小有名氣,病人對他的稱呼也從“中國人”變成了“中國醫生”。醫生和導師也開始注意這個踏實認真的中國小伙子。
晚上,值夜班的菅鳳增就向一同值班的男護士請教,請他們檢查他寫的病案。
菅鳳增笑言:“那幫護士老哥們兒很仗義,他們會指出我病案中的各種錯誤,告訴我別的醫生是怎么寫的。”
慢慢地,菅鳳增的病案就挑不出錯了。
“我在羅馬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跟護士學習,第三年第四年跟醫生學,第五年開始才跟著導師,接受導師的指導。”菅鳳增說,“當時跟我一起進入住院醫生行列的,有越南同學,也有也門同學,最后只有我一個人畢業拿到文憑了。”
在羅馬大學,菅鳳增接受了歐洲正規的臨床醫師培訓,臨床技術和能力大大提高,這對他回國以后的工作幫助頗多。
“海外學習,最主要的是開闊了眼界和思維。學習的是方法,而不是單純的技術。”菅鳳增說,“現在我所做的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這都得益于創新思維的形成。”
在幾年的手術實踐中,菅鳳增還設計了2個小工具,都申請了專利,其中削骨刀已經由廠家在生產,準備拿到海外去推廣。
醫生的道義和責任
見證了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醫療體系和臨床技術,滿懷報國的理想和施展抱負的雄心,面對國內的現狀時,菅鳳增不是沒有心理落差。
在事業初創時期,病人很少,他的壓力也特別大。“作為一名醫生,卻沒有病人,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菅鳳增回憶起來仍是苦笑,“人都是很現實的,一個海外歸來的外科醫生,1年只有不到200例手術,能有什么前途?跟我一起‘創業’的同事們都在猶豫,我自己也很猶豫。”
從事著國內尚未普及的脊柱神經外科專業,菅鳳增也很難得到業界的認可。為了交流學習,他也去參加學術會議,但那時國內還沒有專門的脊柱神經外科專業學術會議,他只能參加骨科的學術會議。
在這些會議上,菅鳳增認識了從事脊髓神經外科的修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主任醫師。兩人都是“形單影只”,不由得惺惺相惜。
篇6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的工作職責是“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系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在這里我就近年來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工作作風,醫療技術等四個方面作一下簡單的陳述:
一、恪盡職守,重視自身道德修養
當年我步入神圣的醫學學府的時候,我就曾在學生大會上莊嚴宣誓過:“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系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時至今日,我仍牢記在心并不斷的努力著。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大醫有魂,生生不息。醫德是醫生思想修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古人稱“醫乃仁術”,仁者人也,意思是說醫學是一種活人救命的技術。作一個名副其實的醫生,除應當具有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外,更要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還應具備一切為病人的品質。自工作以來,本人從不收紅包及藥品回扣,今年以來拒收紅包、藥品回扣多次,清楚記得今年月份我收治了一位.而需要住院手術治療的女性患者,該類手術需要聯合臟器切除,手術難度大,并發癥多,屬手術中難度最大的四類手術。在手術的前一天,患者家屬擔心沒有熟人手術醫生可能會不負責任及手術不成功帶來后遺癥等,堅決要送我紅包,我當時再三拒絕也無濟于事,為打消患者的顧慮,我暫時把紅包收下并轉交給護士長保管,并囑咐護士長于手術后送還給患者。拒收紅包不僅是醫院的規定,更是醫生的職業道德,但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更懂得那沉甸甸的分量寄托著患者對醫生的敬重和以生命相托的信任。術后第二天,當護士長將紅包送還給患者時,患者及家屬感動不已。他們說,沒想到自己遇到了不僅技術好、醫德也好的醫生!治病不計報酬,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為救人疾苦著想,這是歷代醫家一直提倡的美德。只有做到這樣,才不辜負我們身穿的白大衣,才配得上“白衣天使”的稱號。
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素質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鄧--理論以及江總書記的“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學習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深刻領會胡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并把它作為思想的綱領,行動的指南。充分利用電視、電腦、報紙、雜志等媒體關注國內國際形勢,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理論知識,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和黨政策,領會上級部門重大會議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終同黨同領導保持一致,保證在實踐工作上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改革、發展和不斷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及教育活動。同時,通過認真學習有關國家醫療衛生政策,醫療衛生理論及技能,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并根據工作中實際情況,努力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并結合本職工作,解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三、養成嚴謹、細致、艱苦的工作作風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醫生應具備的素質,要做一名好醫生,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細心刻苦的作風,同時要對病友有高度的同情心,要愛護你的病友,關心你的病友,時時處處替他們著想,對任何疑難或垂危的病人都不應說“你不行了”,而應首先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特別是對于我們外科病人,我有深切體會,術前多與病人溝通,多細致詢問病情,詳細解說病人對疾病的疑惑甚至了解他的家庭環境、經濟困難等家中鎖事,術前、術后多察看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如此在你那有如親人般的照顧下定會取得病人的信任,這樣病人及家屬對于術后的一些常規并發癥就會了解并理解我們醫生的工作,也可以杜絕很大一部分醫療糾紛的發生。記得年在.時我有個病人是個癌晚期病人,入院時腫瘤已浸潤至骶、尾骨,大量流膿,惡臭。這樣的病情是世界性難題,但我堅持每天不怕臭、不怕臟為他換藥、清創,經半個多月的細心治療后腫瘤創面有所控制需要進一步行“”,但是這樣的情況手術失敗率很高,因為手術創面大,腫瘤的根治要求需要切除足夠組織,但是植皮需要保留足夠多的組織以利成功,我記得當時病人的一句話“醫生你大膽做吧,我信任你,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失敗了也不怪你”,后來手術成功了,可惜病人因經濟原因及腫瘤復發最終放棄治療,出院前對我千恩萬謝,每次想起,都會讓我感嘆“現代醫學上還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難關啊”。另外,在工作時還應經常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個人覺得這是一種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我們做手術,出一次意外或手術并發癥,你也許認為這只是1%或1‰,但對于具體的病人和家屬來說,那就是千真萬確的100%,所以我們任何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馬虎從事,因為你面對的是病人最寶貴的生命。只有我們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才能做到苦盡甘來:“醫生是苦盡,病人則是甘來”。
四、勤學苦練,不斷提高專業技術
工作以來,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外科醫生除了應具備的以上的素質外,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高超的專業技術是做好外科醫生的前提。年受醫院領導委派,本人就讀于,師從于主任等,并以優異成績獲得。積極參加“等國內外及省地級組織的學術會議、培訓班,聆聽著名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并通過學習查看訂閱的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衛生知識,即時寫下相關的讀書筆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通過不斷的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及相關學科各項新進展,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能熟練掌握診治及并發癥及合并癥處理,熟練診治外,如等。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的處理每一位病人,近年以來,本人在診治過程中從無誤診誤治及差錯事故的發生,工作成績得到病人、醫院領導、同事的肯定。
篇7
人物介紹:
吳清玉,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1976年畢業于廣州中山醫學院醫療系。1979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1982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心血管外科碩士學位,1986年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查里王子醫院學習,1989年―1993年兩次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6年獲博士生導師資格,1994年獲國家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亞洲心胸外科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胸外科常委,國際成人先心病學會,國際瓣膜病學會,和歐洲心臟外科學會會員,參加并主編《心臟外科學》等10部論著,213篇,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9次獲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進步獎,先后受到多次表彰和獎勵。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年被評為醫科院衛生部優秀黨員,1999年被評為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00-2002年被評為衛生部有突出表現中青年專家。
醫生也會生病,而且是心臟外科手術的醫生。血管瘤就長在這雙拯救了無數生命的手上。他的手需要馬上做手術,但門外站滿了需要這雙手去做手術的病人。只好一拖再拖。后來,國家人事部組織專家去海南進行學術交流,點名叫他必須參加。他頓時靈機一動,就在踏上飛機之前,請朋友為自己的手做了手術。大約兩個星期光景,手上的傷疤剛剛愈合,他又操起了手術刀站在手術臺上。
他叫吳清玉,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心臟外科主任。
說不清吳清玉有多忙,在記者與其半個小時的談話里,電話幾乎就沒有中斷過。
他是個很爽快的人,話語耿直而充滿自信,目光堅毅鎮定自若,其披肝瀝膽之坦誠能夠迅速將距離拉近。他不回避問題,也不避重就輕。比如外科醫生非常敏感的”紅包”問題,他亦從容道來,他的團隊里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他說的話,而且我相信見過他的人都會相信他,因為他確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有那么多患者以生命相托,這樣的人不可信賴嗎?
醫生的責任和使命便是救死扶傷,吳清玉從做醫生那天起就牢牢地堅守著這條底線,從未動搖。吳清玉出生于黑龍江省望奎縣一個農民家庭,家境的貧寒使他自幼養成了堅忍不拔、勤勞務實的性格。多年來他憑著自身的勤奮和聰惠,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堅實有力的腳步,刻畫著自己奮斗的足跡。
在吳清玉28年的工作生涯中,是伴隨著“首先”、“首次”等字眼兒“聯姻”中一路跋涉過來的,對他來說,事業任何時候都跑不到“終點”,患者的“心臟”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和創造世界記錄的機會。
在世界醫學史書上,記載著吳清玉對右室雙出口合并大動脈左轉位這種少見復雜先天性心臟病進行深入研究,將常規的心內隧道,心外通道術式進行改良,成功根治11例,取得突破性成果這一事實。特別是先天性心臟病,三尖瓣下移的矯治術,被國際權威雜志評為一項很重要的進展,論文在國際會議上宣讀。美國最著名的醫學中心Mayo Cllinic的心外科主任,專程來參觀此項技術。
2004年2月底,吳清玉“跳槽”了,在人才流動已成為平常事的中國醫務界,52歲的他“跳槽”依然有著不小的震動。這位被譽為全國心臟手術“第一把刀”的中青年專家為了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在聲譽已鵲起海內外的情況下,又在清華大學“另起爐灶”,開始了新的領跑和探索之路。
吳清玉認為,在診斷、治療和管理方面,我國心血管專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有的方面甚至還不如印度、菲律賓。我們缺少能為患者提出整體治療方案的“一專多能”式醫生。缺少團隊力量,缺少創新模式,缺少學科間協作,也許都是原因。醫學是清華大學21世紀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在清華可以做這種嘗試:科研上,借助清華的實驗室技術和理工大學優勢,對心血管疾病從組織工程學和基因水平上進行研究;可以通過大學平臺,培養優秀的專科醫生和護理、管理人員。“沒有一個醫生離開團隊可以成功”。這個團隊包括上一代醫生和下一代醫生,包括臨床與科研,包括醫生和輔助科室,也包括醫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篇8
規劃下分工
理想的分級診療制度要對各級醫院做好分工:三級甲等醫院主要收治危重復雜專科患者;三級乙等醫院及二級甲等醫院主要收治常見病患者;基層醫療機構主要做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然而,當前我國醫院的實際分工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如只有部分居民到社區醫療機構就診,實際建檔率低于50%;而大型醫院與社區醫療機構的門診量之差已經高達4:1。據《2011年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10年占醫院總數40.46%的一級醫院,其診療人次僅占總診療人次的2.75%;其與二級醫院診療人次之和占總診療人次的53.29%,住院人數僅占總住院人數的64.31%,而占醫院總數不到10%的三級醫院的診療人次之和及住院人數卻分別達到41.3%和35.69%。因此,要實現這種理想分工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到政策到位。
首先,在分工之前,應該做好地區醫療衛生規劃。其前提是需要摸清這一地區的情況,包括地區人口數量、醫療機構數量,以及這些醫療機構的技術能力等。此外,可從醫保數據中了解每年的診療量、住院患者總數以及每種系統疾病的住院患者數、大病轉出人數――只有在了解本地區內醫療機構面向的服務人口數量以及醫療機構能力的情況下,才能做好規劃,進行分工。
其次,在進行分工時,要區分好病種。目前很多縣級醫療機構能力不足,如果負責所有疾病的治療,其治療效果反而不好。由于在某一個系統疾病中,主要病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系統疾病的技術難度和費用,因此縣級醫院要抓住主要矛盾――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而開展哪個病種,要與當地的人口量相匹配。在了解醫院能力和本地區服務人口數量后,以病種進行分工,分清哪些可以在本醫療機構內治療,哪些應當轉入上一級醫院。之后可根據病種難度,對本醫院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進行分析,從而針對這些不足來尋求政府的財政支持或上級醫院的指導幫助以及人才培養。
社保對于各級醫院分工尤為重要,應當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配套的政策聯動。一直以來,一些規定并不合理,如出院30天內再入院不予報銷的政策就不利于醫院間的轉診;還有簡單化的醫保引導政策,對基層診療報銷比例高,上級診療報銷比例低的做法在實際上不利于患者的權益。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部門的協同配合,同時按照病種制定出具體的轉院標準。
此外,公立社區醫療機構的收支兩條線模式,使醫療機構收入依賴于財政撥款,在政府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看診無收益,甚至“看得越多,虧得越多”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社區醫生工作的積極性。因此,這亦需要改變政策來加以解決。
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要真正實現分級診療,需要提高基層的服務能力,建立順暢的雙向轉診通道。當前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據了解,在社區醫療機構工作的醫生大概只有50%持有執業資格執照,而沒有執照的人員只能做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這樣的人員配置不能滿足社區人口的醫療需求。同時,由于社區醫療機構醫生待遇低,他們的平均工資明顯低于醫院醫生待遇,這就導致社區醫療機構醫生的穩定性極差。
要提高基層服務能力,首先需要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然而目前國內大醫院通常患者爆滿,門診量和門診能力已經遠超其負荷。另一方面,軟件資源,即人才短缺的問題更為嚴重。以心臟外科醫生為例,中國的心臟外科醫生每月手術量是美國大醫院心臟外科醫生的兩倍。因此大醫院面臨著無盈余資源下沉的問題。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培養人才的機制亟需調整。首先是醫學教育。事實上,由于本科教育中醫科的撥款最高,各個大學都爭相開展醫科的本科教育,每年畢業的醫科學生也不計其數。然而,畢業后真正從事臨床工作的畢業生卻只占40%左右,其余大量的醫科學生流失在其他領域。這也浪費了大量的在校教育經費。
另外,國家對醫生畢業后教育的投入過少。醫學生畢業后要成為醫生,終生都需要接受畢業后教育,包括就業醫生培養、專科醫生培養、全科醫生培養。現在的問題是大量的費用沒有投入在將醫學生變為醫生的過程上,而是浪費在了在校教育上。
篇9
在首屆亞洲神經調控大會上,記者專門走訪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潘力教授。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這個科室的發展經歷。
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團隊
1985年,國際伽瑪刀技術應用情況風生水起,瑞典伽瑪刀技術開始推廣應用于臨床,技術也比較成熟,但國內的醫療界還很少有人聽說“伽瑪刀”這個詞。
“我在1985年開始接觸放射外科研究,并有幸成為蔣大介教授的博士生。蔣老師是個思想比較開放,又肯于鉆研,在學術上精益求精的人。他當時對伽瑪刀應用這個課題很感興趣,便給我定下了立體定向儀和立體定向手術的研究。那時國內還沒有可用CT定位的立體定向儀,關于這項技術的應用國內是一片空白。因此,實施這項技術,我們必須從零做起,從立體定向儀器的制作到手術中操作,都得自行研究。為了制作一個立體定向架,我和老師經常在悶熱的小車間敲打鍛造,揮汗如雨。3年下來,車、鉗、刨、銑的技術活我已經樣樣精通。老師曾經給我開玩笑說,我博士畢業不僅可以拿到博士學位,還可以拿個‘榮譽車工’三級證書。”回憶起往事,潘教授神采飛揚,對那段艱苦的歲月心存感恩。“那是一段辛苦卻充實的歲月,老師的堅忍不拔,鍛造了我的性格,并直接影響了我今后的工作。”
據潘教授介紹,經過艱苦的努力,他們終于在國內自行設計制造出了可用于CT、MRI和普通X線定位的定向儀,并率先在國內開展了CT、MRI立體定向手術。在當時國內技術完全空白的情況下,做這樣的研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研究成果也彌足珍貴。自然,他們的成績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1990年,潘力教授的博士論文《通用多功能立體定向儀》獲世界衛生組織(WHO)1990年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其課題《磁共振、CT立體定向手術方法與定向儀研究》獲我國衛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潘力教授說:“1990年,我進入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工作,并在1993年作為國內第一批醫療人員,開始從事神經腫瘤放射外科伽瑪刀治療。華山醫院為我國第一批伽瑪刀研究人員的成長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會。目前,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每年的手術量差不多有1萬臺,頭部伽瑪刀治療量大約在2 000例左右,這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各種腫瘤病例。”
潘力教授繼續回憶說:“科室開展伽瑪刀治療初期,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對于適應證的把握,對于機器的高效準確應用,我們都得一點一點地摸索,但我們科室氛圍很好,無論長幼、無論地位高下,也無論資歷高低,誰都有發言權。大家經常在一起討論病例,交流學習。那時我們借閱了好多外國的文獻,參考別人的做法,并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摸索改進。不過我們這個團隊的成長還是比較快的,一方面是得益于科室的學習及民主氛圍,另一面也得益于科室本身擁有的比較雄厚的技術基礎。我們從初期對放射外科治療適應證的膚淺理解,一直到知道怎么做,做了以后會發生什么情況,有效、無效,還是有并發癥,直到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對適應證全面掌握,應用自如;而對病人適應證的理解,及哪些病人適合做,哪些病人不適合做,也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那些所謂的普通的規范,而能夠做到對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理性質,以及不同形狀它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都有了比較自信的預測。”
并不是所有的腫瘤伽瑪刀都能治
據了解,華山醫院目前已經有超過2萬例的伽瑪刀治療手術,單機治療量居世界第一位。這樣的治療機會,讓華山醫院的臨床醫生快速成長起來,從而也迅速培養了一批神經外科方面的業界精英。現在已經成為國內神經外科界精英人才的潘教授借用了一句話表示了自己的感觸:“王忠誠院士曾經告訴我們:我們的知識和技術很大程度上是病人給我們的。他們用他們的生命把治療機會給我們,使我們逐漸積累、成熟起來,而我們也要把自己的技術更好運用于病人。”
談及伽瑪刀的治療特點時,潘教授介紹說,“其實伽瑪刀外科和常規外科的治療差異主要體現在治療理念上。現在和諧理念已經廣泛應用到醫學中了。過去容不得腫瘤在身體里面,對腫瘤一定要‘趕盡殺絕’;而‘趕盡殺絕’這個過程造成了很多并發癥,使病人雖然活著,但生活質量很低。伽瑪刀外科治療遵循的原則是:只要腫瘤不危害生命、不造成癥狀,只要控制住不讓他長就可以了。例如對轉移性腫瘤患者來說,本來晚期癌癥轉移到腦內患者,生存期已經很有限,開刀治療后會產生嚴重的并發癥,住院時間勢必很長;患者生命中留下的有限時間,往往大部分在醫院里度過,生存質量很不好。現在醫療都強調生存質量,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時間里,生存質量盡可能改善,并讓他盡快回歸到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伽瑪刀治療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并發癥較低,患者術后可以回歸到正常生活,但在治療上也需要注意。臨床醫生應該正確選擇治療對象,因為伽瑪刀不是所有的腫瘤都能治,不是大小病灶都能治。臨床上通常有一個規范,要求顱內病灶大小不超過3公分,才適合伽瑪刀治療。如果太大,它就會產生放射反應,而真正適合伽瑪刀治療的腫瘤大概僅占神經外科治療病例的10%到20%。從國際流行病學調查和國內構成比的報告來看,20%的比例是比較正常的,超出這個比例,就有適應證掌握不嚴格的情況。”
伽瑪刀技術的臨床突破
潘教授說,經過多年的臨床研究,伽瑪刀技術常規治療各種腫瘤已逐漸得心應手,但他們對于伽瑪刀治療領域、病種、病型的拓展并未停止探索。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們遇到了一例‘腦膜瘤’患者。當時我們就按腦膜瘤常規手術,切下來的病灶邊界清楚,血供非常豐富,但病例檢查結果卻令所有人驚訝了,因為最后的病理結果為中顱底海綿竇內海綿狀血管瘤!”潘教授繼續介紹說,當時中顱底海綿竇內海綿狀血管瘤國際上少有報道,亞洲僅有少數病例,對于臨床治療方法還不是很成熟。
“初次遇到這種病時,我們就常規手術切除。開刀后,出血厲害,術后顱神經損害嚴重,患者發生眼睛斜視。對腫瘤殘留部分,我們嘗試用伽瑪刀照射,經幾次照射,殘留腫瘤縮小很快,也沒有發現副作用,當時大家都很驚嘆!下次再遇見這種病例,我們就直接采用伽瑪刀照射,腫瘤縮小很快,沒有并發癥,患者術后綜合狀況也比較好。”
潘教授欣慰地說:“中顱底海綿竇內海綿狀血管瘤影像學特點過去認識不清楚,臨床誤診率高。我們至今已經積累了幾十例這樣的病例。現在治療這種病我們已經得心應手,顱內腫瘤超過3 cm時,臨床上成功全切的比例不超過50%,術中容易大出血,術后顱神經損害嚴重。相對于手術切除而言,用伽瑪刀很安全,顱神經沒有損害,腫瘤縮小得很快,至今我們沒有看到一例復發病例。”
據記者了解,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團隊擁有這樣的成長機會絕非偶然,這與他們的科室深厚的學術背景和科室的臨床實力息息相關。
學科細化才能更專業
“我們這個團隊有神經外科、放射診斷科、腫瘤科醫生。神經外科醫生主要在適應證選擇上起主導作用,放射診斷技術的實施由專門的放射診斷醫生實施。好的團隊一定要涵蓋這些個學科的人才,學科細化才能更專業。”
在談及神經外科的成長經驗時,潘教授深有感觸。
對神經外科未來的成長方向,潘教授說:“以后神經外科治療范疇會逐漸擴大,會出現更新的伽瑪刀機器,會把傳統放療多次治療的概念應用于伽瑪刀,這樣產生的放射反應會更輕,因此伽瑪刀治療適應證也會逐漸擴大。在治療領域中,過去一些不認識的疾病,隨著神經生理、神經病理等整個學科的發展,伽瑪刀適應證會逐漸增加,以后叢集性頭痛,肥胖等都可能會用伽瑪刀去治療……”
采訪結束后,記者感悟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的成長,給予我們很多啟示。希望國內這樣的科室越來越多,也希望伽瑪刀治療給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篇10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2-4208(2012)06-0071-02
近些年,臨床外科學發展迅速,手術所涉及的領域及范圍逐漸擴大,新的手術方法、儀器設備、手術器械層出不窮,從而對手術室護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手術室護理人員向高度專業化和精細化方向發展,手術室護士也應當由各外科手術全面學習參與、掌握,向相對固定外科、固定人員方向發展。專科護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or nurse specialist)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專科護士最早在美國提出并實施,并相繼在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開展。1993年,日本護理協會成立了專科護士認定委員會。到目前為止,我國對專科護士在理論和技能上的尚無具體要求,是否要通過某一特定組織機構的認可,并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就我院開展專科護士培養的實際情況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為三級甲等綜合教學醫院,市級重點綜合醫院。設有省市級重點專科十多個,其中心臟外科、普外科、婦科、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都為重點專科,年手術量達一萬兩千余例,手術繁多,種類齊全。手術室有正式在編護士38人,其中副主任護師4人、主管護師14人、護師9人、護士11人。
1.2方法
1.2.1專科組的設置 根據臨床外科分科將我科護士分成神經外組、腫瘤外組、心外組、婦產組、兒外組、骨外組、肛腸外組、普外組、五官組、泌尿外組。各組均設有專科護士組長、專科護士組員,組長組員相對固定,每年輪轉一次,這樣有利于專科分組的相對穩定性,以適應專科手術的發展。
1.2.2專科設置的目的 專科護士組長,組員分工明確,有具體的工作目標:(1)組長:掌握所屬專科發展的最新動向,承擔本專科的管理,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以及科研和技術改革工作。(2)組員:掌握所屬專科開展的手術以及新技術、新業務的手術配合,做好低年資護士和進修護生的專科帶教工作,并把本專科各醫師的手術習慣、風格和個人喜好牢記在心,和手術醫師的配合要做到積極、主動、嫻熟,能完成一定范圍內的專科改革和科研工作。組長和組員要通力合作,使自己成為所屬專科的優秀護理人才。
1.2.3專科組長的職責范圍 在科室護士長的領導下管理專科成員,要具有前瞻性、評判性思維。積極研究所屬專科的護理工作,跟上專科手術發展步伐。指導組員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提高專科手術配合的質量、效率。對于所屬專科新開展的手術以及手術醫師的新要求及時通知組員,做到術前準備要充分、術中配合要默契、術后總結要及時認真;對于所屬專科使用的手術儀器設備的使用要熟練掌握,并負責其管理工作;對專科高損耗品進行登記并及時檢查和補充,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制定組員培訓目標與考核計劃,專科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交叉授課,每周一次,對于組員的掌握情況要及時考察、總結。
1.2.4專科組員的職責范圍 連續在手術室工作三年以上,責任心強,要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及時記錄所屬專科手術的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熟知專科手術器械儀器的使用、保養、消毒,能勝任專科手術的洗手和巡回工作,有帶教能力。達到專業組考核標準。
1.2.5專科學習計劃及考核 及時組織業務學習,包括理論及操作技能(手術配合、手術、特殊器械的正確使用);不定期請專科器械的供應商講解各種新儀器及材料的操作、管理及使用性能。每月進行一次理論知識及各項操作技能的考核;每季度進行一次各專科醫師對本專業組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的調查統計。
2 結果
通過實施專科護士的相對固定,手術室護理人員有機會進行專業化培訓,提高了手術室護理質量。隨著手術室護士的專科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的不斷鞏固和提高,醫護手術配合越來越默契,這樣就縮短了整體的手術時間,不但能保證手術順利、安全完成,也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減輕了病人的手術損傷,有利于其身體恢復,縮短了住院天數。同時也更好地協調了醫護關系,醫生滿意度也有提高。對于手術使用器械、儀器設備的專科、專人管理,有利于及時發現故障、及時維修,保證了器械、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并且平均使用時間逐年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