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生范文
時間:2023-04-06 17:09: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模范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下xià午wǔ第dì一yī節jié數shù學xué課kè,眼yǎn鏡jìnɡ老lǎo師shī抱bào著zhe批pī改ɡǎi完wán的de作zuò業yè本běn子zi走zǒu進jin教jiào室shì,我wǒ注zhù意yì到dào他tā不bú是shì那nà么me開kāi心xīn。果ɡuǒ然rán,一yì走zǒu上shɑnɡ講jiǎnɡ臺tái,他tā就jiù開kāi始shǐ說shuō:“這zhè次cì的de數shù學xué作zuò業yè讓rànɡ我wǒ很hěn不bù滿mǎn意yì,明mínɡ明mínɡ很hěn簡jiǎn單dān的de算suàn術shù題tí,有yǒu的de同tónɡ學xué卻què馬mǎ馬mǎ虎hū虎hū地de做zuò錯cuò了le好hǎo幾jǐ道dào。另lìnɡ外wài,還hái有yǒu的de同tónɡ學xué作zuò業yè寫xiě得de像xiànɡ螞mǎ蟻yǐ爬pá,歪wāi歪wāi扭niǔ扭niǔ看kàn得de我wǒ眼yǎn睛jinɡ都dōu花huā了le。”
眼yǎn鏡jìnɡ老lǎo師shī從cónɡ那nà一yì疊dié作zuò業yè本běn子zi中zhōnɡ拿ná出chu一yì本běn,大dà聲shēnɡ說shuō:“這zhè是shì小Xiǎo葵kuí的de作zuò業yè本běn子zi,請qǐnɡ大dà家jiā傳chuán閱yuè一yí下xià,看kàn看kɑn這zhè本běn作zuò業yè和hé你nǐ們men自zì己jǐ的de有yǒu什shén么me差chā別bié。”
小Xiǎo葵kuí的de作zuò業yè本běn子zi和hé我wǒ的de比bǐ起qi來lɑi,真zhēn的de大dà不bù相xiānɡ同tónɡ。她tā的de作zuò業yè本běn子zi隨suí便biàn翻fān開kɑi哪nǎ一yí頁yè都dōu是shì干ɡān干ɡān凈jìnɡ凈jìnɡ的de,數shù字zì寫xiě得de漂piào亮liɑnɡ又yòu整zhěnɡ齊qí,而ér且qiě數shù學xué題tí總zǒnɡ是shì算suàn得de很hěn準zhǔn,幾jī乎hū找zhǎo不bu到dào一yí個ɡè叉chā號hào。
“從cónɡ今jīn天tiān起qǐ,大dà家jiā要yào向xiànɡ小Xiǎo葵kuí學xué習xí,誰shuí的de作zuò業yè再zài寫xiě得de像xiànɡ螞mǎ蟻yǐ爬pá,一yí律lǜ重chónɡ寫xiě。”眼yǎn鏡jìnɡ老lǎo師shī把bǎ鼻bí梁liánɡ上shɑnɡ的de眼yǎn鏡jìnɡ往wǎnɡ上shànɡ推tuī了le推tuī,皺zhòu著zhe眉méi頭tóu說shuō,“要yào是shi你nǐ們men都dōu能nénɡ變biàn得de像xiànɡ小xiǎo葵kuí一yí樣yànɡ,不bù知zhī道dào我wǒ要yào少shǎo操cāo多duō少shɑo心xīn。”
阿A了liǎo有yǒu點diǎn兒er想xiǎnɡ哭kū了le,他tā在zài下xià面miàn小xiǎo聲shēnɡ說shuō,他tā不bù想xiǎnɡ變biàn成chénɡ小Xiǎo葵kuí,因yīn為wèi小Xiǎo葵kuí是shì女nǚ孩hái兒er,他tā不bù想xiǎnɡ變biàn成chénɡ女nǚ孩hái兒er,女nǚ孩hái兒er都dōu要yào穿chuān裙qún子zi。
篇2
模范生大奔
DOG SIGN:大奔脾氣很好啊,它對每位來客都會如此熱情嗎?會友好地和每個人握手嗎?
魚兒:對,大奔對每個人都非常友善,跟每個人握手是必須的。
DOG SIGN:除了握手大奔還會別的什么嗎?
魚兒:還會撒嬌耍賴,要求出去玩。
DOG SIGN:大奔臥在那后,好像不喜歡別人移動它的爪子或是讓它坐起來,它總是怕怕的樣子,感覺就像是犯了錯一樣。
魚兒:作為一只藍色性格的狗,大奔是很小心謹慎的。大奔其實大多時候都是聽不懂我們說什么的,它只是能昕瞳我們的語氣甚至能感受到我們的情緒,可能當時我們大家的情緒顯得焦躁了點,它就是有點害怕了。
DOG SIGN:大奔為什么出去總會被別的小伙伴欺負呢?
魚兒:大奔小的時候非常膽小,所以小時候受欺負比較多,長大了就還好。
DOG SIGN:那它有沒有發脾氣,欺負過別的小伙伴?
魚兒:長大了以后就對同性別的伙伴比較兇,哈哈。當然,遇到看著比大奔兇猛的,我就會帶著大奔走了,怕它吃虧。
DOG SIGN:拍攝時你總是叫淘淘來吸引大奔的注意,淘淘是大奔的女朋友嗎?
魚兒:應該還不算女朋友吧,只是玩得比較好而已,大奔跟淘淘在—起的時候非常讓著它,總之還蠻體貼的。
DOG SIGN:大奔和公司的同事們都玩得很開心,平時經常帶它來公司嗎?
魚兒:它就是生活在公司啊,從小在公司長大的。
DOG SIGN:邊牧是個喜歡玩飛盤的犬種,平日你會和它一起玩飛盤嗎?休息的時候都喜歡和大奔做些什么呢?
魚兒:可能工作時間比較多,陪大奔的時間比較少,但是好在大奔是在我們公司養的,就算不能出去玩,平時都會有好多人陪大奔玩。休息的時候我們會帶大奔出去玩啊,去朝陽公園,或者跟著公司去郊游。
DOG SIGN:大奔的腸胃不好嗎,很多牌子的零食吃了都會拉肚子嗎?那平時在吃東西這方面是不是格外地注意呢?
魚兒:是,大奔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隨便吃別人給的食物,在我默許的情況下它才會去吃,但是它聽到我說不許的時候就不會吃了。
DOG SIGN:平日練歌排舞的時候,大奔是乖乖地看著,還是上前在你身邊給你搗亂呢?
魚兒:大奔還是比較有眼力見的,大家都工作的時候它還是會老實地趴在某個地方看著的,當然偶爾也會出來跑出來耍賴求安慰求關注什么的,哈哈。
愛犬大奔
犬種:邊牧
星座:射手座
嗜好:出去玩
個性:藍色性格
性別:男 年齡:3歲
孫敬媛
代表作品:EP《人魚歌姬》
演藝經歷
2011年年發行首張個人EP《人魚歌姬》
2011年舉行北京《人魚歌姬》歌友會
2011年參加“大愛暖中國”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公益晚會
2011年孫敬媛與辰亦儒、劉巖參加《健康相對論》的錄制
2011年舉行河北《人魚歌姬》歌友會
2011年2012生態中國時尚盛典“最具時尚影響力新銳歌手獎”
2011年中國易物天下主辦、成龍慈善基金會協辦“慈善盛典”愛心大使
代表作品
《愛是把愴》、《學會不愛你》、《請忘記我》
如此純粹的音樂
DOG SIGN:全新EP《人魚歌姬》里的幾首歌曲都是由自己做的詞或是曲,整張專輯也有不少地方是自己親自操刀的。第一次監制專輯制作,和以往只歌唱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專輯制作中遇到過怎樣的難題呢?
魚兒:這次制作唱片我學到了很多,從最初的想法到作品的完成,這個過程雖然很辛苦,每天都熬夜到早上,從作詞作曲到服裝的設計與唱片的策劃再到MV想法以及訓練等等……但現在想起來,其實是種享受。在這過程中,有人認可我,也有人否定我的想法,甚至業界人士也出了很多想法給我。有提到我是個外表柔美性感的女孩子,卻要演唱搖滾,這個定位是不是不適合我。其實,我在身體上的勞累及受傷都會很快恢復,甚至不當回事!在心靈上的壓力與抉擇卻是最難熬的!但無論中間我有任何的動搖和外界聽到什么聲音,我始終堅持一點,就是我最初的想法,和最初的我!我是誰?這很重要!無論怎樣,我的作品現在做出來大家看到的,是個想象不到的我,有這一點,我覺得就可以讓大家停止對我的質疑了。
DOG SIGN:首播主打歌《人魚歌姬》的MV拍攝陣容相當強人,頂火的動畫制作團隊、電影導演賈浩的親自拍攝,更有來自L.D.的著名美籍華裔廣告動畫導演友情資助。和這么多優秀的人合作,有沒有壓力呢?
魚兒:壓力還好,因為大家都是朋友,做事起來沒有那么多的顧慮,我只要做出我自己就好了。壓力在于水下拍攝的部分。
DOG SIGN:MV開頭是一段唯美的水下場景,聽說在拍攝之前你并不會游泳?
魚兒:因為我是個完全不會游泳的人,甚至是怕水。但在水下拍攝,是我的提議,因為要叫小魚兒,既然對大海有憧憬,我就該去做!我現在學會潛水,在水下做舞蹈動作,做各種各樣的表情,當我下水的時候,我聽著我的音樂,完全感覺與世隔絕,突然感到這就是最神圣的地方。我當時想既然我連最怕的事情都已經克服了,接下來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DOG SIGN:《學會不愛你》是魚兒自己創作的歌曲,歌曲是否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呢?
魚兒:當然,寫的就是我自己的感情故事。我發現我會把我的情感全部發泄到我的音樂及舞蹈上面,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發泄工具,也是我情感的一種表白,里面有一句我自己特別喜歡:“學會不愛你 才發現 早已忘記自己姓名”。
DOG SIGN:專輯里的另一首歌曲《請忘記我》是和胡彥斌一起制作的,這次彥斌也擔當了專輯的制作人,和這位創作才子擦出了怎么的火花呢?
魚兒:因為彥斌哥和我是很好的朋友,感覺不說話我們也能明白對方的意思。這首歌的詞是我寫的,由彥斌哥幫我改編。他是個很靠譜的上海人,很善良、很孝順,我絕對相信音樂人也是靠人品的!我特別喜歡彥斌哥的想法,做音樂不是為了錢!在這點上我們是相同的!我們要求音樂的本身,音樂是我們唯一發泄的工具,如果就連自己最愛的音樂都變得社會化,那活著還有什么有意思的事。
DOG SIGN:魚兒能點的爆搖滾,也能哼的出柔情,目前有沒有想嘗試的新曲風呢?
魚兒:有的。我希望演繹多種曲風的歌曲,因為我本身就是個愛多變造型的人,音樂更加能展現多層面的我。但搖滾精神我會堅持下去,就像我的一個靈魂一樣,永遠不會熄滅。所謂的搖滾精神就是沒有限制,沒有條條框框!不存在R&B、搖滾、舞曲、情歌、爵士……我們混搭!我們要的是純粹的發泄,純粹的生活,搖滾并不是只有吼叫,精神很重要!我們要的是純音樂,如果不是,必須活不起!嘿嘿,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的音樂,相信會有驚喜。
篇3
關鍵詞: 文學翻譯 歸化還原增色―減色 陌生化技巧
國內翻譯界借用西方文論研究翻譯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均已取得矚目的成果,但也存在相當程度的盲目性。譯界普遍認同歸化還原增色―減色法對文學翻譯的指導意義,但就其產生的效果而言,這一翻譯原則是否可視為對陌生化理論的適當運用,存在質疑。本文旨在對翻譯研究中與陌生化理論的運用相關的某些誤區和缺陷進行討論,并以此為基礎,探討陌生化技巧在文學翻譯中的可應用限度。
一、翻譯原則的演變――直譯與意譯、歸化與異化之爭
傳統譯論視翻譯為一種語言轉換行為,是譯文對原意的復制,強調“忠實”和“對等”。換言之,“忠實”和“對等”成了傳統譯論探索翻譯實質的關鍵詞。這一觀念經反復灌輸、強調甚至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并進而規范為“忠實是譯者的天職”。此外,受傳統文論中作者意圖中心論和人文主義的普遍人性觀導引,傳統的翻譯活動和翻譯批評以是否忠實地直譯作者的原意作為惟一目的和標準,由此原作和譯作的關系也因此被認為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
隨著對翻譯現象的探索從語言文字層面提升到文化、歷史、哲學等高度,翻譯研究的視野更加開闊,對包括翻譯的本質是什么等在內的一系列翻譯基本問題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拓展。人們發現,在實際操作中越來越難以“忠實地直譯”,尤其在涉及特定的文化現象時。于是,直譯?還是意譯?哪個更恰當便成了譯界爭論的焦點。
古今中外,自有翻譯以來,就有了直譯意譯之爭。但以往,翻譯一直被看作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表層指稱意義的轉換。所謂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或意譯(free translation)都是針對源語語言形式的處理方法。“直譯是在譯入語中找到再現原文內容與主要意義、符合恰當原則,符合譯入語規范的常規對應語”。“意譯是為了不違反恰當原則在譯入語中找到再現原文內容、符合譯入語規范的非常規對應語”。直譯和意譯的區分是客觀存在的,兩者之間的爭論從來就沒有結果。實際上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直譯的譯文,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意譯的譯文。當譯者意識到語言和文化不可分,“他處理的是個別的詞,而他面對的卻是兩大片文化”時,文化必將成為翻譯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一旦文化被納入現代翻譯的視野中,直譯意譯之爭就被歸化和異化之爭所取代。歸化異化之爭可以看作是直譯意譯之爭的延續和擴展。
曠日持久的歸化異化之爭隨著新原則的不斷提出,愈演愈烈。其中辜正坤先生提出的“歸化還原增色―減色”翻譯法影響頗大。其基本原理是:漢語是描寫性特強的語言;英語則是邏輯性特強的語言(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是所謂“形而上學思維的語言”)。因此,一首較平常的英語詩譯成漢語后,往往要比原作更富于文采,這就是還原增色翻譯;反之,漢英文學翻譯可酌情采取還原減色翻譯法。這一翻譯原則是否可視為對陌生化技巧的運用,值得討論。
二、“陌生化”理論的要義
“陌生化”理論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核心概念,其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V.Shklovsky)認為“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藝術是體驗對象的藝術構成的一種方式,而對象本身并不重要。”在他看來,文學創作要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藝術加工和處理,而陌生化作為藝術加工和處理必不可少的方法,可以增加對藝術形式感覺的難度,拉長審美欣賞的時間,從而達到延長審美過程的目的。藝術陌生化的前提是語言的陌生化。與“陌生化”話語相對的“自動化”話語,是指那些過分熟悉、已不再引起人們注意的語言。
陌生化與變形有聯系,都是將習見的事物換一種樣式呈現,以取得最佳藝術效應,但變形是指作家在構思中極大地調動想象力與創造力,以違反常規事理創造意象的方式。通過變形,作家往往能獲得獨創性的形象。如果說變形著重于“改變”事物常形來創造的話,陌生化則傾向于不用習見的“稱謂”來描寫事物,而以陌生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地具體描寫出來,以產生一種奇特的新鮮感。例如,“柱子上掛著一個掛鐘”,就是一種“自動化”的“稱謂”寫法,不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可《紅樓夢》以從未見過掛鐘的農村老嫗劉姥姥的陌生眼光來寫王熙鳳堂屋里的掛鐘,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陌生化的心理基礎是作家擺脫日常的“自動化”感覺,而以事物給人的第一刺激反應作為構思方式,所以它能激發讀者的新奇感。
陌生化的關鍵是產生距離。“陌生化”理論重視接受者與表現客體之間的“距離”。什克洛夫斯基曾以列?托爾斯泰的創作為例揭示“距離”的審美意義。他認為,托爾斯泰最常用的手法,是他對事物視而不見,“像初次見到那樣來描寫事物,”其目的是給人一種“距離”感,使讀者感受作家描寫的新奇。欣賞者的新奇感是需要“距離”的,習見的東西不美,是因為“距離”太近或消失了“距離”。對于欣賞者來說,有些東西看似平淡,有時
也能在偶然之間給人以新鮮感,因為人們暫時脫開生活實用的約束,把它放在適當的“距離”上去觀賞的緣故。
三、“陌生化”理論與文學翻譯
文學翻譯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是在原作所指向的藝術空間里創新。對于注重形式的譯者來說,再現原作的“陌生化”的修辭手法,可保存原作異常的寫作手法。而翻譯修辭的出奇出新與“陌生化”的藝術主張是一致的。翻譯過程中,譯者適當拋棄語言的一般表達方式,使譯入語的表達世界變得“陌生”,以更新譯者和讀者業已喪失的對語言新鮮感的接受能力正是譯者的再創造。例如上文譯例中出現的“黑太陽”、“黑色的玫瑰”。“陌生化”手法的運用可使譯文與原文的語言形式保持一定“距離”,突出譯者再創造的藝術效果。我們認為,“陌生化”手法移用于文學翻譯,恰好是譯者的再創造。
既然陌生化的關鍵是產生距離,那么距離于翻譯的意義何在呢?文學翻譯需要“距離”,譯者只有同原作拉開一定“距離”,才能克服原作的“抗譯性”,發揮創造性。我國傳統譯論講究“神似”,是針對“抗譯性”(或稱為“不可譯性”)采取的對策。“神似”是一種再創造。對付“不可譯”,只好再創造。“神似”需要“距離”。“神似說”承認“距離”在文學翻譯過程中的審美意義。“距離”說是翻譯藝術產生的根源。
在文學翻譯中,“形”與“神”難以兼得。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形”與“神”很難掌握平衡。實際上,文學翻譯是“有得有失,以得補失。”而“距離”的審美意義由此可見。
那么歸化還原增色―減色翻譯法到底有無產生間離效果?能否算是對陌生化技巧的應用呢?
我國有學者認為只有譯語異化才是“陌生”的。其實這種理解有失偏頗。譯者把異國的東西照搬過來確實可給人以“奇異”感受,如將“Among the blind,one-eyed is king.”譯為“在瞎子的王國里,獨眼為王”,比“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這樣極度歸化的陳詞濫調更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譯語的異化無疑會造成濃重的翻譯腔,讀者在看厭了翻譯腔濃重的譯文之后,偶見帶有漢文化色彩的巧妙譯作(即運用了歸化還原增色法的譯文),同樣會得到新奇的感受。同理,漢譯英的“歸化還原減色”同樣可以說是“陌生化”的應用。
在當今學術界,人們普遍認同文學翻譯是一種藝術活動,或承認它包含有許多藝術因素,至少是一種藝術化了的二度創作。文學翻譯既是藝術,就擺脫不了藝術的規律。由于“距離”的存在,譯文,哪怕是最忠實的直譯,都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變形。中國傳統譯論追求這種變形盡可能地小,但敢于創新的譯者以“距離”為美,其譯作往往發生更大程度的“變形”,以致于使人感到陌生或驚奇。事實上真正藝術化的譯作,無不是陌生的、奇特的,與原作有一定距離的,因而從形式上看似乎是不很忠實的。
文學翻譯雖是“再創造”,但譯者的“再創造”是有限度的。譯者在運用“陌生化”手法時,須考慮譯文與原作的整體和諧性,細部的背離應置于整體的把握之中,在翻譯實踐中,譯者須把握“陌生化”的度,歸化過甚(淡化過甚),易于淹沒原作的間離效果;異化過甚(增色過甚),則會失去讀者。
四、結論
對于中國的文學翻譯來說,陌生化是一種新的境界。我們提倡文學翻譯的“陌生化”是為了探索翻譯的藝術手法,更新文學翻譯的觀念。藝術是需要不斷創新的,因為讀者的欣賞趣味喜新。“距離”是一種審美現象。“距離”使得文學翻譯具有“選擇性”和“創造性”,因此可以說,“距離”是翻譯藝術產生的根源。傳統譯論忽視“距離”的存在,過于強調“忠實性”,容易把譯者意識統治得太死,在方法論上容易單一化。而由“距離”產生的“陌生化”,則有助于我們開闊視野,不斷探索翻譯藝術新的表現手法。
參考文獻:
[1]Gentzler,Edw 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Heller,Joseph.Catch-22[M].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 Inc., 1985.
[3]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又是半年,也不知道我們都學會了些什么,可能我們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不易見得。沒有經歷過風雨的洗禮,我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這個社會。即將步入社會的我們,雖然抱著一腔熱血、一腔希望,可我怕,我怕那殘酷的社會會給我們太大的打擊,它總是讓我們那么地失望,我們卻又在失望中拾起那渺渺的希望,人活著總要有點盼頭,或許這是我們活著的理由。
又是半年,也不知道我們都做了些什么,可能我們的作為是那么地微乎其微。付出就回有回報,但我想,這回報到底什么時候才到。不是我歪曲思想,我也知道要先付出,才會有所得,我只是感嘆,有時候總是那么地作弄人。我們受著教育影響,深受馬列主義熏陶,亦知道黑白是非,只是那么崇高的精神理念卻又有幾人去奉行,別把人看得太高尚,其實人類是一種卑微的動物,你沒有權去干涉別人,要知道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整個生物圈的一部分,人無法成為主宰,人有人的使命,有人的職責,超乎其范圍的話,造物者定將給以懲罰。
匆匆的半年,我來不及給每個日子去定義,也來不及去感謝所有給我的一切美好。歲月的車輪會繼續地向前,碾過的就成為了歷史,成為了過去。無法停住的腳步,我們都在追隨著,然而它的腳步卻不會因為我們的停留而停留,地球沒了我們的存在它依舊會無休止地轉下去。我們感懷它保存著我們的回憶,感懷我們在足跡里埋下的那么多的快樂與辛酸。還記得我們埋在沙里的秘密嗎,我們將它挖掘出來,回味著我們的過去,我們感謝它給我們提供的條件,是它讓我學會了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匆匆的半年,我無法想起每個日日夜夜,也無法記起生活的點點滴滴。留在我腦海深處的,是那些抹不掉的記憶,也許我們的生活過于平凡,不在每天重復著單調的生活,但卻依然會有那樣的記憶深深地烙上了印。那是珍貴的,也是我們該珍惜的,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平凡,平凡的日子卻依舊有著不平凡的感念。那深深埋在心中的記憶,猶如蛟龍出海,猶如鳳凰涅槃,那是心中所念,是我們的永生。
一個學期接近尾聲,我們的生活還將繼續著...
篇5
2、陌生的意思是事先不知道,沒有聽說或沒有看見過的,生疏的。
3、陌生的近義詞有:生分、生疏、目生、不懂。
4、造句:
通過字典我們可以提前預習陌生的字詞。
她茫然地站在這條陌生的街道上。
篇6
西山風景區是昆明的城市名片之一,也是當地居民日常休閑的重要場所。其優美的自然風景和較高的植物覆蓋率,為生態旅游及碳中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西山風景區東臨滇池,距市區僅15千米,交通便利,具備優越的區位條件,若打造成低碳旅游示范區,將可以帶動周邊景區景點共同發展低碳旅游。因此,在對景區發展動態進行了解之后,筆者親身走訪西山風景區,對當地的旅游者、旅游企業(主要是農家樂、商店)經營者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00份,回收率為97%),探索低碳旅游示范區的構建之路。低碳旅游示范區的構建規劃和開發突出低碳主題要把西山風景區打造成低碳旅游示范區,首先應當注入低碳理念,也就是將景區特色定位于“低碳旅游”,使景區的規劃和開發充分考慮低碳因素。不久前,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昆明西山大旅游區暨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前區及后山旅游休閑度假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有意將西山公園從單一性公園向多元旅游轉化,從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轉化,打造“大西山”綜合旅游產業區。在南至海口街道辦事處、北至團結街道辦事處的范圍內,因地制宜地建設若干與景觀相協調的國家級生態小區、低碳節能小區、旅游文化主題公園、會展中心和養生養老基地等。由此可見,近期西山風景區的規劃和開發已經向低碳節能、生態休閑的方向傾斜,但構建低碳旅游示范區仍需加大對低碳的宣傳力度和體現范圍,才能突出其示范作用和低碳主題。在規劃開發過程中可以向其他在低碳方面有優秀表現的旅游地取經。西山風景區的森林覆蓋率高、植物種類多樣,這是其發展低碳旅游的優勢,景區應避免只顧眼前經濟利益、占用綠地進行規劃的開發方式。綠地不僅可為低碳提供強有力的碳匯保證,也可優化旅游環境,森林、草地、農田本身也可成為旅游吸引物,促進西山風景區的發展。
引入低碳的設施設備,重視資金和技術的投入是發展低碳旅游的硬件保障。《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中對旅游景區節能減排的要求是5年內A級景區用水用電量降低20%。這就要求景區淘汰耗能高的裝置,盡可能利用風力、太陽能、水力等作能源,并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實際上,設施設備的低碳化不僅是一項政策要求,也是旅游者低碳旅游活動的必要條件。在發給旅游者的調查問卷中,56.5%的旅游者認為低碳旅游的障礙包括設施設備的局限性。這樣,即便旅游者主觀希望進行低碳的旅游活動,也會因缺乏低碳的設施設備而無法實現,這同時也打擊了其低碳行動的積極性。具體而言,在建筑方面,要對已有建筑進行適度改造,使其成為綠色節能建筑,對規劃建設的建筑從設計到施工融入低碳理念。西山的農家樂是重要的旅游接待場所,多是沿公路分布,建筑取材也沒有使用土、木、石、竹等鄉土材料。其實,這些環境友好型材料如能充分運用,不僅會對低碳旅游的發展作貢獻,也能增加景區的農家氛圍。西山風景區游客數量眾多,許多游客選擇在景區內就餐、住宿,污水和垃圾處理也是個問題。在景區里筆者看到,垃圾隨處可見,垃圾桶卻很少,垃圾分類觀念也很淡薄。
低碳技術可以為低碳旅游示范區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碳中和技術主要包括溫室氣體捕集技術、埋存技術及低碳或零碳新能源利用技術(如太陽能、風能、光能、氫能、能料電池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低碳技術的引入可以使景區對二氧化碳的處理有科學的方法可循。低碳旅游示范區的構建可能涉及改善設備、引入技術以及增加人力資本投入等問題,景區可能因此面臨資金缺口,這就需要建立多渠道的融資投入體系,不僅需要從政府財政獲取資金支持,還需要從國有及私人商業銀行尋求資金幫助,民營經濟在低碳旅游資金方面也具有較大潛力。規范旅游企業的行為低碳的推行需要旅游企業提供與低碳理念相吻合的設施設備,就旅游餐飲住宿而言,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既可以減少環境的壓力,也可為企業節約經營成本。在飲食經營方面,西山風景區許多農家樂以山上特產、當季蔬菜為主要食材,迎合了旅游者的口味,也避免了運送食材的消耗。食物殘渣用來飼養牲畜,避免了食物垃圾對環境的影響。住宿方面,供給熱水可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然而西山風景區的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并不是很普遍。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使用是旅游者減少個人碳足跡的重要途徑。目前西山風景區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私人經營的小型面包車,用于運送游客上下山,發車時間短,與降低碳足跡的目標仍有距離。景區可加大耗能小、污染小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投放力度,還可采用馬車以及租賃自行車這些低碳的交通工具減少交通造成的碳足跡,這些方式也與農家樂、生態游的主題相關,使得游客更加親近自然,豐富了旅游體驗。旅行社、旅游網站等旅游服務的提供商在推行低碳旅游中起著引導作用。企業可通過提供低碳旅游產品提升自身競爭力,避免因產品雷同造成價格惡性競爭。低碳旅游產品的開發要求企業在減少碳足跡和增加碳補償兩方面進行創新。減少碳足跡即在旅游接待中餐飲、住宿、交通、娛樂項目的選擇上趨于低碳化。碳補償是指旅游者通過各種形式增加碳匯,以碳中和的形式抵消旅游者個人的碳足跡。一般來說,碳補償的做法是個人或企業付款給專門的碳補償企業或機構,由其通過植樹或其他措施完成碳補償。當前已有些旅游服務部門突破了傳統做法。攜程旅行網會員在預訂機票、酒店或者旅游線路時,會獲得相應積分,同時后臺系統會通過科學的加權計算公式計算行程碳排放量,并提供積分兌換樹苗的建議,樹苗的種植由攜程旅行網完成,同時會抽取會員參與種植。這種公益消費活動提高了公眾參與低碳旅游的積極性,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使消費者對企業的價值觀產生認同,也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
旅游企業往往擔憂低碳旅游會降低旅游者的體驗質量,因為低碳旅游在某些時候可能會影響旅游的舒適度。在西山,乘汽車上山比徒步及騎自行車爬山輕松許多,一次性餐具的禁用也可能引起旅游者對衛生狀況的擔憂。就低碳旅游對自身旅游體驗的影響而言,參與問卷調查的西山游客中有76.2%認為,低碳旅游更貼近自然,使旅游活動更有趣,22.3%認為雖然降低了旅游質量,但仍然可以接受,只有1.6%的游客認為旅游質量降低了,不可接受。實際上,低碳旅游和優質的旅游體驗并不對立。處理好旅游質量和低碳的關系,需要旅游企業在推進低碳措施的同時,站在旅游者角度思考。比如可以在山上山下分別設立自行車租賃點,方便游客租還;或將馬車裝飾得更有特色,吸引旅游者的眼球;消除旅游者對非一次性用品的衛生擔憂,將餐具等的消毒過程透明化。當低碳旅游產品可能造成旅游者某一方面的不滿意時,及時變通,從另一方面去補償旅游者,可通過便利性、趣味性以及履行低碳社會責任的自豪感來彌補舒適度、自由感的不足。這需要企業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倡導低碳的旅游方式低碳的生活方式正逐漸被人們所認可,推行低碳旅游還需在理念宣傳和行為引導上作出許多努力。西山景區旅游者大多是年輕人,在被調查的人中,18歲以下占10.4%,18~25歲的占63.2%,25~35歲的占16.1%;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其中本科及以上占47.2%,大專占28%。許多年輕人是在校學生,他們結伴或以班級為單位來西山游玩。年輕人的特點是喜愛新鮮、富有挑戰性的事物,他們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強,根據其特點進行低碳理念的推廣會收效顯著。論及旅游者對氣候問題及低碳旅游的態度時,82.4%的旅游者認為氣候問題與自己息息相關,15.5%認為氣候問題與自己關系不大,而覺得氣候問題太遙遠與自己無關的只占2.1%。就低碳旅游而言,愿意選擇低碳的交通方式的占89.6%,而表示無所謂的占9.8%;愿意選擇低碳餐飲、住宿的占88.1%,不愿意的占0.5%,而表示無所謂的占11.4%。綜上可以看出,低碳的生活方式已在影響著人們,多數人有參與低碳旅游的主觀意愿,對這種主觀意愿加以強化再輔以引導,就能夠很好地推行低碳旅游。當被問及在景區的交通方式時,8.8%的游客是自駕車,34.7%的游客是乘坐公共汽車,50.8%的游客是徒步,5.7%的是騎自行車。
篇7
關鍵詞: 生態翻譯學 大學英語 翻譯教學 翻譯教學生態系統
一、引言
翻譯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題型設置由單句翻譯改為段落翻譯,比重由5%增至15%,內容更涵蓋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這一調整,進一步凸顯了翻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同時給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增加了難度。
立足于自然生態與翻譯生態類似性的生態翻譯學(Eco-translatology),主張以生態學的整體觀考察翻譯教學系統,挖掘系統內部的關聯內涵,對傳統的翻譯理念提出新的認識(宋志平,2012)。本文嘗試以生態翻譯學的視角重新審視翻譯教學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聯內涵,探索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新的路徑。
二、生態翻譯學理論概述
生態翻譯學是從生態理性的視角研究各種翻譯問題的范式。該范式借助翻譯生態與自然生態的同構性,以翻譯適應選擇論為基礎,以生態整體主義為指導,以東方生態智慧為支點,以譯者與翻譯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為研究對象,主張以生態視角綜觀和描述翻譯生態整體(胡庚申,2013)。
1.生態整體性和“適應/選擇”理論
生態翻譯學以生態整體主義為指導思想,強調對翻譯生態系統進行整體綜合研究。翻譯生態系統是容納所有與翻譯活動相關的,涉及語言、文化、交際等許多方面的系統。系統各組成成分之間相互作用,才使得系統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這種整體綜合的思想強調對翻譯生態系統和各內部成分的整體性研究。
生態翻譯學理論借用達爾文的“適應/選擇”學說的原理,提出探討具體翻譯問題的“翻譯適應選擇論”,并對翻譯的本質、過程和方法等一系列翻譯現象進行新的解釋。“適應/選擇”理論對翻譯過程的描述如圖1(胡庚申,2013:87)所示。
在生態翻譯學研究范式下,翻譯活動被理解成由譯者主導的,譯者適應與譯者選擇交替循環的過程。
2.生態理性
在生態理性特征的宏觀指導下,生態翻譯學呈現出一種整體性和關聯性思維,強調譯者對翻譯生態環境的依賴,主張用分析與綜合相統一的方法實現翻譯生態的整體協調。翻譯生態系統有三個突出的理性特征:注重整體/關聯、講求動態/平衡和倡導多樣/統一。
首先,翻譯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整體。系統內部各組成成分相互關聯,各相關利益者互動,任何一組成成分的變動都會引起其他成分的變動。其次,翻譯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自我調節進而實現系統平衡穩定的能力。翻譯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是通過翻譯活動主體與外部生態環境相互作用實現的。最后,多樣/統一注重同時關注各種事物的共性和個性。
3.“事后追懲”(post-event penalty)
“事后追懲”是生態翻譯學視域下對翻譯活動的評價體系的要求。它不是事先對譯者提出“說教”、“警告”,而是強調在翻譯活動的每一階段由譯者做適應性的選擇,譯事之后由翻譯生態環境所遵照的“汰弱留強”法則對譯者和譯出不同形式的裁汰。
三、生態翻譯模式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一直以來,翻譯都是大學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教學普遍存在重聽說輕筆頭的現象。即便《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要增強學生的翻譯能力,2006年起也將翻譯題納入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但是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仍然處于弱勢地位,“譯”的技能始終處于邊緣化的狀態。接下來筆者嘗試從生態翻譯學的視角分析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
生態翻譯模式下的翻譯教學系統是一個整合一體的生態系統,教師、學生、課程等都是該生態系統中主要的生態因子,各因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以此實現整個翻譯教學系統的和諧統一。但實際教學情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翻譯教學未被重視,翻譯教學生態環境不和諧。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這一生態系統中,學生、教師、課程等生態因子相互關聯、相互依賴。只有各個生態因子正常發揮各自的作用,整個系統才能實現和諧統一。但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作為該生態系統的主體部分,在翻譯教學生態系統中舉足輕重,卻對翻譯有一定的認識誤區,認為英語學好了翻譯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作為另一個重要生態因子的教師,僅僅重視詞匯和語法知識的講解,輕視學生翻譯能力的訓練。課程在該教學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合理的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主體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所占的權重較低,因此面臨教學內容多但課時少的尷尬局面。
第二,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生態群落主體意識模糊。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翻譯群落”指的是翻譯活動中涉及的人,以譯者為代表(胡庚申,2013:92)。教學活動中的翻譯學習者理應屬于譯者范疇。作為翻譯教學生態系統中的主體,部分學生過度依賴教師,忽視自己的主體地位,自身主體意識相對淡薄。目前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仍然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教師講評。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對翻譯技巧的講授,然后完成翻譯練習。他們很少能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更不會思考自己在翻譯技巧運用中的問題。久而久之,教師“滿堂言”的教學模式便使學生失去對翻譯學習的興趣。
第三,學生翻譯綜合能力欠缺,多維角度失衡。生態翻譯模式下的翻譯方法可以概括為“三維”轉換,即譯者在產生譯文時,應努力做到原文和譯文在語言、文化和交際等維度的協調平衡。然而,在學生課堂翻譯實踐中,經常會出現譯文不能實現“三維”轉換,只重視語言維而忽略文化維和交際維的譯例不勝枚舉。學生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字句的理解和翻譯上,而不能在語言、文化、交際等方面進行適應性的選擇轉換。
第四,評價標準單一,關聯序鏈斷裂。生態翻譯學理論把從“翻譯”到“自然界”的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認知視野延展的鏈條稱為“關聯序鏈”(the relevance chain),如圖2所示。
圖2表明翻譯與自然界的互聯互通是顯而易見的。同樣的道理,翻譯教學生態系統和社會之間也是緊密相連的,如圖3所示。
該鏈條清楚地表明了教學生態系統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即作為生態主體的學生的翻譯作品要得得到社會反饋。反觀如今的翻譯教學則是閉門造車,學生的翻譯作品僅由教師進行講評,好壞僅憑一家之言。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導致作為生態主體的學生缺乏外界的刺激,更沒有競爭可言。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生態翻譯模式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一些不足,而2013年翻譯題型的難度和權重的增加,尤其是翻譯內容又涉及中國文化,這無疑需要我們用全新的思路審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四、生態翻譯模式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生態翻譯學強調翻譯活動所涉及的各生態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作用,進而實現整個生態系統的和諧共存。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生態系統中,學生是獨一無二的核心,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等其他生態要素都應該服務于這一核心。
第一,創造和諧統一的教學生態環境。生態翻譯學認為,各生態子系統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翻譯學習方面。傳統的重聽說輕筆頭的觀念應得到調整,翻譯能力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以此創造一個良好的翻譯教學環境。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學生之間可通過多種途徑建立一個和諧的翻譯教學生態環境。教師可充分利用云端資源實現教學資源共享,以此彌補課時少、內容多、時間短的缺陷。此外,各式各樣的社交網絡能更好地實現認知主體、認知客體及認知工具的生態交互,更好地實現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生態系統里翻譯主體和翻譯生態環境的雙向關聯互動。
第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生態系統中,學生和教師是兩個最重要的生態要素,二者應該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盡管生態翻譯學強調“譯者為中心”,但筆者認為在教學生態系統中,教師的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視的。肯定的一點是,學生處于中心地位,教師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分子,起指導和協助的作用。教師可以和學生平等交流,共同進步,實現教學相長。
生態翻譯模式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翻g生態環境中各翻譯主體間的平等互動。一方面,教師應用整體的眼光看待整個翻譯教學活動,進而發揮多重作用。首先,在大學英語有限的翻譯教學中融入基本翻譯理論、技巧和方法的講解,提高學生的翻譯理論水平。其次,延伸課堂教學空間,加強文化滲入。面對課堂教學中“資源少,內容多,時間短”的情況,教師作為生態翻譯教學中的引導者,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課堂的作用,將與時俱進的翻譯素材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為應對四級翻譯對文化因素的考察,教師應擴充以文化為導向的作品或譯論,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從而更好地應對翻譯題型的調整。
另一方面,學生不再是課堂活動的配角,而是整個翻譯教學活動的主宰者。在教師把控大方向進行指導的同時,學生應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體性,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各自獨立完成翻譯實踐;然后通過相互評判,實現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第三,凸顯教學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及系統內部的關聯性。生態翻譯學強調整體觀,所有的部分都與其他部分及整體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系統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從而使系統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胡庚申,2013:102)。英語各項能力是互聯互通、相互促進的,應該用整體的眼光看待英語能力的提升。
目前的翻譯教學生態系統中各生態子系統缺乏關聯性。教師片面強調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不注重培養人文素養。最近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翻譯題型的調整,不僅測試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還考查學生的綜合文化涵養。新題型的考試內容涉及中國社會發展和歷史文化,更凸顯了文化與語言教學的重要性,這使得在翻譯教學中教師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強化學生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的了解,不僅要凸顯教學生態系統的整體性,還要注重各子生態系統之間的關聯性。此外,學生在進行翻譯實踐的時候還要關注文本的翻譯生態環境,真正實現整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生態系統的和諧關聯。
第四,追求多元化的翻譯評估體系。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是生態翻譯模式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關鍵一步(宋志平,2012)。生態翻譯學強調譯者為中心,表現為一種整體性和過程性思維,因此翻譯教學系統評價體系也相應地強調過程取向和主體取向。評價系統不應該只是教師對翻譯作業的講評,譯文的好與壞也不再由教師一人評定。生態翻譯模式下的翻譯課堂強調“汰弱留強”的法則,尊重學生的評判和選擇。通過學習互助小組的形式,成員可以對彼此譯文互相評判,保留優秀譯文,淘汰劣質譯文,評選出“三維”整合角度最高的譯文,實現譯文的“優勝劣汰”。與此同時,成員之間可以交流翻譯技巧,分享翻譯實踐的心得體會。這種學習互助小組的形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作為唯一評價主體的評判模式,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和學習積極性。成員通過互評也能及時收到“社會反饋”,總結教訓,提煉經驗,從而更好地提升翻譯水平。
五、結語
翻譯題型的調整,要求在教學中增強文化滲入,注入更多文化因素,而注重整體性和關聯性的生態翻譯學剛好能為此提供新的思路。生態翻譯學把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視為一個動態的系統,系統內各個生態因子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強調應用整體的眼光統籌整個翻譯教學生態系統,發揮每一個生態因子的作用,實現整個系統的和諧統一。同時,在生態翻譯模式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是引導者和參與者,師生是平等互動的主體。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翻譯題型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程愛群.生態翻譯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0):104-105.
[2]胡庚申.生態翻譯學:建構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篇8
下面我對過去一個學期生活部的工作做一下回顧與小結:
一.部門建設及工作方面:
1、為了使團組織學生會實力更加強大,生活部應時宜,在開學初,我們生活部進行了新一界的學生會成員換界,經過嚴格的篩選,最終確定了生活部新一屆成員。
2、新一界成員確定的第二周,為讓部員之間排除隔閡與陌生感,讓這個集體內部的氣氛變輕松,生活部及時開展了一個小型見面會,做了一些有意義的小游戲,讓大家彼此了解,進一步增進感情。與此同時,對新成員又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工作。新部員在接受培訓后都感觸很深,學到了很多的工作技巧,很快融入到生活部這個大家庭里,同時也感受到了大家對工作的熱情。也為部門完成本學期的部內工作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3、針對部門工作的需要,我們部將部里的成員分成了四個小組,這樣有助于分組對影視學院的06.級07級08級的所有寢室,教室的衛生狀況做全面,系統化的檢查。每周,各個小組根據自己組員的課余時間對自己負責的年級進行宿舍衛生檢查。分組管理既保證了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提高了組織的靈活性與效率。在宿舍衛生檢查的過程中,我的部員們禮貌待人,將他們的不足提出并要求其完善。同時,向他們耐心介紹了我們部的職能,真誠地歡迎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并表明我們一定會把“為同學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的決心。每周定期的宿舍衛生檢查,不僅加強了宿舍衛生管理力度,同時保證了寢室同學和學生會之間的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這樣的信息交流與工作流程確保了同學們生活環境的安全、舒適。也很好的完成了生活部應盡的使命。
二、配合其他部門工作方面:
在保證完成好本部門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協助其他部門開展好一系列的工
1、全體部員同學生會其它部一起為“新老生見面會”布置、收拾會場等準備工作及后續工作,保證了見面會有序,順利的進行。
2、為迎接影視學院08級新生的到來我們學生會的各個部門通力配合舉辦了一場精彩紛成的迎新晚會.我們生活部全體成員配合其他兄弟部門布置會場,以及晚會前兩名引導禮儀,晚會整個過程中的七名會場秩序維護人員,確保整個晚會安全,順利進行。
三、工作中的不足:
1、由于成員們課程時間不同,導致有時工作中不能全體成員到齊,以后會盡量克服這個困難,協調時間,保證每次活動全齊,以便更順利開展工作。
篇9
作為一條著名的文學理論,“陌生化”一詞首先由俄國形式主義學者維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就藝術技巧和美學效應的關系提出。“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義者最關心的問題。這個理論強調的是在內容與形式上違反人們習見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時在藝術上超越常境。
二、文學翻譯中的“陌生化”特征
翻譯是在源語文本指向的空間內的再創造,這決定了陌生化的限度;翻譯用另一種語言再表述,又是在另一種文化中被接受,這決定了翻譯的語言及文本經驗的“前在性”與文學創作的不等;而且翻譯文學還面對平行文本的挑戰。這一切造成了翻譯上的陌生化有著其特定的內涵和表現形式。
雖然翻譯界至今沒能對“陌生化翻譯”的定義給予確切,權威的解釋,但翻譯界很早就關注到了文學翻譯中的陌生化現象。在上文中已經給出“陌生化翻譯”策略定義的前提下,本部分試就文學翻譯中的“陌生化翻譯”實例進行分析研究。有文學藝術素養的譯者是讓譯本處在游離于目的語文化和源語文化之間的地帶:源語文本對于目的語文化而言是異域的,而目的語文本從文化上來說既有異于源語文化也不同于目的語文化,因此,譯文具有異域性。試看An Essay by Ronald Duncan 中的一段:Then,whilst staring at my most decrepit old tree,which stood in full flamboyant bloom,he said,half to himself:“When we were retreating to Dunkirk I often wondered what it was I was defending; and when we landed in Normandy I used to ask myself what I was fighting for... I suppose I was fighting for that there old tree of yours! Damn funny,ain’t it?”
譯文:后來,他盯著我的一棵最朽不可雕卻又盛開著火焰般的鮮花的老樹,半自言自語地說:“當年我們潰退到敦刻爾克時,我常想我們到底在保衛什么;當我們諾曼底登陸時,我又常問自己到底在為什么而戰……我想當時我是在為你的那棵老樹而戰!見鬼,太可笑了,不是嗎?”
譯文中講原文中的“decrepit”譯成“朽不可雕”而不是詞典中的“衰老的,破舊的”,采用了“陌生化翻譯”。漢語中沒有“朽不可雕”這個成語,譯者翻譯的“朽不可雕”來自典故“朽木不可雕也”,亦寫作“朽木不雕”或“朽木糞土”。“朽木不可雕也”出自《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含義是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
源語文本中用“decrepit”是用來形容樹木的蒼老,而并非簡單的“old”,實際上便是采用了文學上的“陌生化”;在譯文中,譯者放棄使用“衰老的,破舊的”進行字面上的直譯,力圖保存源語文本中的“陌生化”效果,將其譯成“朽不可雕”,使讀者聯想起“朽木不可雕也”的典故;同時,“朽不可雕”由于是譯者根據源語文本并結合目的語文化“改造”之后的詞語,本身就具有了“陌生化”的翻譯效果。
“朽木不可雕也”詞源本義即指“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延伸為我們常用的解釋“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譯者使讀者在對此典故認知過程中又進一層,將其重新用來形容詞源的本體——樹木,達到了“本體——喻體(已知文學意義)——回歸本體”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在“喻體(已知文學意義)——回歸本體”的過程中,“陌生化翻譯”策略帶給讀者一種新奇的審美感受。不僅重新界定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文學性,又將原文“decrepit”陌生化后深層次的文學性訴求表現出來,達到了極佳的審美效果。
三、結語
“陌生”是相對于“熟知”而言的,陌生化翻譯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涉及文學中的戲劇文學、美學、翻譯學等各方面,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發掘。另外,陌生化翻譯得來的文本也有待進一步研究,通過個案分析總結出其內在邏輯,為陌生化翻譯理論提供實際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支撐。
參考文獻:
[1]肖曼瓊.“陌生化”:從詩歌創作到詩歌翻譯[J].外語教學, 2008(2):93-96.
[2]茅盾.譯文學書方法的討論[A].1921.羅新璋編.翻譯論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337-343.
[3]Benjamin,Walter.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A].1923.Trans.
篇10
關鍵詞:環境工程;污水處理;膜生物反應技術
1膜生物反應技術概述
膜生物處理技術結合了膜分離過程中的一系列技術優點,在傳統的厭氧生物處理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化學變化和膜的選擇性,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污水處理系統。膜生物反應器作為污水處理系統的核心可分為三類,分別是萃取反應器、無氣泡反應器和膜分離反應器。相比于傳統的利用生物技術處理污水,全新的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對污水的處理成果和速度等模式有了一定的提升。不難看出,基于良好的生物膜反應技術的優勢和自動化優點,目前在我國的污水處理中應用次數逐漸增多。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三類反應器中,最常見的反應器是膜分離生物反應器,隨著類型不同的生物膜的不同放置位置,可以依照氧氣的不同需求量將其分為膜生物反應器和集成膜生物反應器[1]。
2膜生物反應技術的優缺點
2.1膜生物反應技術的優點分析
傳統的膜生物反應技術雖然具備優良的處理效果,但由于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區域體積大,同時區域面積大,對污水處理的質量以及水進出的適應能力偏低,極易呈現出溶解氧不夠等缺點。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與其他生物處理工藝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由于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細菌很容易丟失,它們的生長速率低于其他異養微生物,通過膜生物處理技術能夠實現對膜的處理,同時留住能力較強的膜,實現對硝化細菌的阻斷,增強硝化細菌的處理能力,大大增強了硝化效率。由于膜生物反應技術本身的屬性,可以在不通過二次接收器的情況下,從而實現減少區域面積。隨著混合液中濃度較高的懸浮物能夠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的體積負荷,可提升抗沖擊負荷能力,以期提高膜生物技術的處理污水的能力。膜分離技術對污水中的雜質能夠進行強力分解,提升水的整體質量。雜質中的顆粒和濃度能夠與水的再利用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膜生物反應技術能夠阻斷污水中的雜質,將污水中的雜質阻斷在膜生物反應器中,降低污水處理的損失,完成便捷、穩固地解決雜質的操作。膜生物反應器內具備大量的透氣性的膜,能夠在不受處理方法和操作的限制下實現污水處理的平穩進行。膜生物技術的利用大大提升了污水處理操作的氧使用率,同時完成相應的間隔步驟,以期減少污水處理的操作步驟。膜生物反應器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在減小的體積負荷,能夠降低由污水處理而產生的大量雜質,致使剩余雜質排放超出30天,實現意義上的零污泥排放[2]。
2.2膜生物反應技術的缺點分析
雖然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中,也具備很多優點,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較多無法克服的問題。因此,若想保證膜驅動壓力穩定,就需要通過膜生物反應器,其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比活性雜質要浪費更多能量。雖然膜生物反應器在對污水處理的過程中能將雜質的生物膜保存下來,保證生物膜的穩定性,但這種操作也導致生物膜會吸取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大大降低了膜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較短的膜會致使污水的流速降低。生物膜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國對生物膜的研究技術需要逐步提高,需提升膜材質和生物膜系統功能的有機結合,在膜應力、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方面取得相應的突破,同時保留膜本身的優點,才能夠實現對水的有效處理。膜組件的設計還必須滿足高處理能力和低能耗的要求,同時還要易清潔。因此,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全力以赴為污水處理問題進行不斷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廢水處理的能力[3]。
3膜生物反應技術在污水處理工藝中的應用
3.1工業廢水的處理
工業廢水中的雜質較多,所以在對污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大大提高了困難度。面對具備不一樣特點的工業污水,應采取適當的膜生物處理系統,同時,采取的生物膜應與工業污水的特點相類似,從而確定其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完成對工業污水的治理。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應避開利用平均的膜生物處理技術來降低污水治理的成果。在不同pH值下,金屬離子具有不同的表達形式,通過調節廢水的pH值可以實現去除金屬離子的效果。例如,食品工業廢水的一個主要特征是高濃度的有機物質,因此,若想處理食品工業廢水,就應增加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體積負荷,以此來降低處理成本,同時提高對食品工業廢水的處理。當然,在食品工業廢水處理的過程中,還必須克服高鹽和高甜度廢水中微生物的存活率,例如芥末和醬油的工業廢水,因此,如何降低鹽度和低成本,是食品工業廢水處理中的一個大問題。
3.2生活污水的處理
經過適當的廢水處理后,生活污水可以重復用于道路清潔以及綠化等,但是處理成本高,初期投資大等問題也阻礙了生活污水處理的發展。然而,隨著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創新和優化,其在生活污水處理中的優勢顯著。通過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的應用,不僅降低了污水處理的成本,同時還能夠使水資源得到再利用,大大提高了環境的綠化。
4膜生物反應技術未來的發展空間
通過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能夠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同時,膜生物反應器技術還應該在組合技術的發展中進行應用,將膜生物反應器技術與其他工藝相結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并改善水質,膜生物加工技術也可用于處理污染的天然水體[4]。
5環境工程污水處理中常見的膜生物反應技術
5.1EGSB-MBR組合技術
EGSB-MBR反應器技術在處理環境工程污水的效果十分顯著,可以消除廢水中的化學氧量,但很難去除水中的懸浮固體。因此,通過EGSB-MBR組合技術可以彌補這一缺點,使用EGSB-MBR組合技術可以解決后續處理的懸浮物問題,通過EGSB-MBR組合技術實現對環境工程污水的有效處理,EGSB-MBR組合技術是一種結合了二者優勢的污水處理技術。
5.2氣浮/曝氣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組合技術
污水中的雜質和微生物種類較多,由于污水是大部分混合物的集合,因此,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僅靠污水處理技術難以將雜質和微生物進行處理,建議使用組合處理污水的手段對污水進行處理。隨著我國對膜生物技術的不斷研究,近年來,技術人員對膜生物反應器進行了改進,并在此基礎上推導了內循環動態生物反應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