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手術范文

時間:2023-04-11 15:11: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青光眼手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青光眼手術

篇1

1眼內引流手術

主要指虹膜周邊切除術。在患眼虹膜的周邊部分開一個小孔,緩解因瞳孔阻滯造成的后房壓力增高和前房角阻塞。

評價:該手術創傷小,療效高,但近年來多被更微創的激光虹膜切開術所代替。主要適用于前房角引流功能完好的早期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

2眼外引流手術

通常稱“濾過性手術”。通過新辟一個將房水引流到眼球外的“濾過道”,以降低眼壓,如小梁切除術、非穿透性小梁手術等。

評價:此類手術是目前最常用的手術方式,廣泛用于藥物治療無效的各型原發性青光眼、大多數繼發性青光眼以及晚期先天性青光眼。嬰幼兒型先天性青光眼,現多選用小梁切開術或前房角切開術。

另外,還有一種在眼內植入一根帶閥門管子來引流房水的手術,稱為減壓閥植入術。通常用于多次其他手術失敗或一般手術難以見效的難治性青光眼,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無晶體或人工晶體的青光眼等。

3睫狀體破壞性手術

利用激光、低溫冷凍、高頻電凝等物理手段,破壞部分睫狀體上皮,減少房水產生,降低眼壓。

評價:這類手術并發癥較多,且手術效果預測性較差,一般用于已經無視覺功能、眼壓仍然很高且伴疼痛的患者,主要是為了解決高眼壓帶來的疼痛,對視功能沒有改善作用。

專家提醒

?根據青光眼類型選擇治療方法 盡管青光眼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激光、手術等多種,但針對不同的青光眼類型,治療方案也會有所不同。比如,閉角型青光眼應以手術治療為主,一旦確診,應盡早手術。早期患者可施行虹膜周邊切除術,多數可治愈。較晚期的患者通常需要行眼外引流手術(最常用的是小梁切除術),手術前應使用藥物盡量將眼壓降到正常水平。開角型青光眼患者可先用藥物或激光治療。當視野或視神經損害加重時,應考慮手術治療。未確診為青光眼,但眼壓超過30毫米汞柱者,由于其患青光眼的可能性非常高,故不必等到視野或視神經受損后才開始治療。嬰幼兒一旦確診為先天性青光眼,首選手術治療,藥物只能作為手術前準備。

篇2

關鍵詞 青光眼 圍手術期 護理

臨床資料

本組青光眼患者118例,其中急性閉角型青光眼30例,慢性閉角型青光眼27例,原發性青光眼34例,繼發性青光眼27例。

術前觀察與準備

控制眼部炎癥:術前按時給予抗生素類、糖皮質激素或非甾體眼液滴眼,炎癥嚴重可增加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

控制高眼壓:嚴格按醫囑使用降眼壓眼液,根據病情檢測眼壓,原則上青光眼患者應待眼壓控制正常后才進行手術,一般要求在20mmHg較為理想。

檢查準備:術前按醫囑及時給予做好各項必備檢查,以了解身體情況,是否有手術禁忌癥。

術眼局部準備:手術前1天下午給予結膜囊沖洗、沖洗淚道及消毒包扎術眼等,講明術中配合注意事項。說明手術中的大致順序,指導患者練習臥位、雙眼上下左右轉動,以配合手術室護士操作;同時保持頭部、身體及雙手勿亂動,以免污染無菌區域或影響手術進程。

術晨注意觀察眼部及全身癥狀,如有無感冒、咳嗽及眼部充血、分泌物、眼痛、惡心、嘔吐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根據情況遵醫囑停止手術。

病情觀察

術后每天協助醫生裂隙燈觀測前房情況、濾過泡形態和性質、眼壓水平,必要時給予鏡檢和B超檢查。注意觀察有無頭痛、眼睛脹痛、惡心、嘔吐等眼壓升高癥狀,必要時隨時測量眼壓。保持繃帶正常位置,包扎用的小方塊紗布要準確加壓在濾過泡相應的眼瞼位置上。包扎后囑患者盡量減少眼球轉動,并定時觀察包扎有無移位及加壓包扎效果,如有頭暈、流淚、眼痛等不適,應及時拆包并協助醫生裂隙燈下觀察眼部情況并相應處理。應繼續觀察對側眼的眼壓或有無疼痛、流淚等,發現情況及時處理。非手術眼繼續使用抗青光眼藥物,并監測眼壓防止眼壓升高。

用藥護理

青光眼常用藥物有縮瞳劑、碳酸酐酶抑制劑、脫水劑及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皮質類固醇等藥物,由于不良反應較多,故臨床上青光眼患者用藥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滴縮瞳劑及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時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滴眼后要壓迫淚囊3分鐘,避免經鼻腔吸收后引起不良反應,如滴毛果蕓香堿、噻嗎洛爾眼液時應注意觀察有無出汗、唾液多、心率<60次等現象,如有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處理;當一眼滴縮瞳劑,另一眼滴擴瞳劑時,滴眼前認真核對眼藥水名稱,滴眼時應保持平臥,因雙眼所滴的眼藥水作用完全不同,以免眼藥水相互流入,引起不良后果,同時執行單應分開轉抄,并做醒目標志,以避免滴錯眼而引起差錯的發生。②口服乙酰唑胺片或醋甲唑胺片,注意觀察有無口唇、手足麻木、腰痛等現象。③加壓靜脈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時要注意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及排尿情況。告知患者輸完甘露醇后應臥床休息30分鐘后方可起床,以防止性低血壓,引起跌倒。對年老體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滴速,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④使用皮質類固醇藥:口服強的松前應詢問患者有無胃腸道疾病,指導患者應飯后服藥,用藥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腹部不適及大便情況,告知患者使用此類藥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及時發現不適,及時報告醫護人員。⑤用藥后除注意不良反應外,還應注意用藥的效果。對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視力的搶救。

飲食護理

給予患者清淡、營養、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控制飲水量,每次飲水≤300ml;禁煙酒、濃茶、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

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根據患者文化層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青光眼的一些疾病常識內容包括: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目的和轉歸、術后各種并發癥的表現及相應處理,飲食指導,提高自我觀察與護理的能力。

讓患者了解青光眼這種終生眼病會造成視功能損害甚至失明,故終生應定期復查,告知患者避免眼壓升高的因素,向患者示教并指導自測眼壓的方法。

嚴格按醫囑用藥,擴瞳、縮瞳藥嚴格分管,滴皮質類固醇眼液應嚴格按醫囑減量使用,并教會家屬及患者正確使用。定期門診復查。

出院后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自我控制情緒,不宜激動,保證良好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適當地從事體力勞動,減少腦力勞動。避免長時間看電影、電視及低頭,不要隨意按摩或碰撞術眼。避免在暗室久留,不宜穿高領衣服,睡眠時枕頭高度適中。

討 論

青光眼最重要的危害是損傷視神經,早期癥狀易被忽視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因此入院后的心理護理極其重要,術后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眼壓及患者癥狀表現,根據患者情況有計劃做好圍手術期的“預見性”健康教育,同時密切觀察藥物反應,預防藥物中毒,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提高青光眼手術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朱秀英.青光眼術后發生淺前房的相關因素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2,37(9):669-671.

篇3

【關鍵詞】青光眼;手術;護理

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青光眼屬雙眼性病變,可雙眼同時發病,或一眼起病,繼發雙眼失明。在急性發作期24-48小時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的種類主要有四種:先天性青光眼、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治療方法有:手術、藥物、激光治療。我科對青光眼手術患者的護理進行了系統觀察,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18例青光眼的患者,女性108例,男性10例,年齡42歲~78歲,臨床表現為患眼側頭部劇痛,眼球充血,視力驟降,眼壓迅速升高,眼球堅硬,常引起惡心、嘔吐、出汗等,采用的治療方法:患眼采用小梁切除術,同時健眼激光治療或藥物治療。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有些患者得知患青光眼后非常恐懼,對治療缺乏信心,不積極配合治療。我們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青光眼絕不是不可治療,大多數青光眼通過藥物及手術可得到有效控制,長久保持良好視力,只有少數病例控制不良,但也可以通過治療來維持現有視力。患者不應悲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抑郁和暴怒是青光眼的誘發因素。

2.1.2 飲食護理 飲食要易消化,禁止吸煙、飲酒、喝濃茶、咖啡及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適當控制飲水量,一次飲水不宜超過300ml。保持大便通暢。

2.1.3 用藥護理

2.1.3.1 術前禁止用擴瞳劑和口服或注射阿托品、顛茄類藥物。

2.1.3.2 高眼壓引起嘔吐較嚴重的患者,除按醫囑應用降眼壓藥外,應對癥補充液體及電解質,防止發生水、電解質紊亂。

2.1.3.3 嚴格遵醫囑用藥,嚴密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頻繁應用縮瞳劑時,對年老體弱、惡心、嘔吐、進食乏力患者應注意有無眩暈、氣喘、心率減慢、流涎、多汗等中毒癥狀,這就要在滴用眼藥后立即壓迫淚道3分鐘以上,這樣既可增加療效又可降低用藥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減少醫源性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應用碳酸苷酶抑制劑要觀察有無知覺異常、四肢和顏面麻木及針刺感,因該藥為磺胺類藥物,故應同服等量小蘇打以堿化尿液,每周查尿常規1~2次:因其可導致尿路結石,應注意有無腰痛、排尿困難等異常表現,如有可少量多次飲水。靜脈快速滴注20%甘露醇時,應注意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變化,特別是年老體弱或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

2.1.4 休息護理 保證病人充足的睡眠,睡時枕頭應適當墊高,衣領不可過緊。以免鞏膜靜脈壓增高,引起眼壓增高。囑患者少閱讀,少看或不看電視。避免在暗室內停留過久,以免瞳孔散大、房水排出受阻而眼壓升高。慎用安定,以免誘發升高眼壓。

2.1.5 術前準備 術前三日滴用抗生素眼藥,做好個人衛生,防止術后感染。術前一日剪睫毛,沖洗淚道,術前半小時沖洗結膜囊,靜脈滴注抗生素。

2.2 術后護理

2.2.1 臥位與休息護理 平臥位休息,前房出血時取半臥位,并靜滴止血藥。注意限制頭部活動,避免低頭及頭部振動,控制咳嗽、打噴嚏、嘔吐,不用力眨眼,不揉按術眼,不用力排便,避免大聲說笑,嚴禁突然翻身或坐起等,以防眼內出血、傷口裂開、眼壓升高。術后運動要適度。由于眼睛剛剛做完手術,術后早期的眼壓比正常的眼壓還低,這時候如果過度運動可能引起前房出血、脈絡膜脫離等手術并發癥,所以不能劇烈運動。

2.2.2 病情觀察 每天更換敷料,保持眼部清潔,積極對癥治療并觀察眼及全身反應,疼痛時可給鎮靜、止痛劑,若眼痛、頭痛突然加劇伴有惡心、嘔吐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觀察前房形成情況,有無積血,是否需要散瞳。當前房未恢復時,充分擴瞳后加壓包扎術眼,促進前房恢復。術后病人常因反應性虹睫炎或淺房需點用散瞳藥,而非手術眼需點用縮瞳藥,此時應嚴格三查七對,避免發生用藥差錯。

2.2.3 飲食護理:術后1至2天以半流質飲食為宜,多食易消化、多纖維素飲食,飲食結構合理、宜葷素搭配,保持大便通暢,如3天無大便者,應給緩瀉劑。

2.2.4 心理護理 消除青光眼手術后緊張、恐懼、擔心心理,這是青光眼病人常見的心理狀態。語言護理與心理護理同時進行不僅能減輕青光眼患者局部疼痛,而且能清除青光眼手術后悲觀、抑郁心理,引導病人保持輕松和充滿希望的狀態。

2.2.5 健康教育 教會患者自我監測眼壓的方法,如閉眼用食指彈壓眼球,并與本人鼻尖硬度相對照。若眼球與鼻尖硬度相等為正常眼壓,若大于或小于鼻尖硬度即為眼壓增高或較低。詳細交待用藥方法和時間,指導患者掌握正確點眼和涂眼膏方法,按照醫囑按時用藥,避免隨意加減藥量,從而減少手術眼眼壓過度波動和藥物副作用。

篇4

【關鍵詞】白內障 青光眼 聯合手術

中圖分類號:R7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087-02

自1998年5月至2005年10月對46例48眼青光眼合并白內障采用小切口非乳化白內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體植合小梁切除術(簡稱聯合手術)獲得沒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1998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行小切口手法白內障囊外摘出、后房人工晶體植合小梁切除術共46例48眼,男23例23眼,女23例25眼。年齡56―85歲,平均68.7歲。其中原發性閉角型合并白內障6例6眼,白內障繼發青光眼6例6眼,48眼中虹膜后粘連瞳孔不圓者7眼。

1.2 術前檢查及準備

常規檢查:視力、光定位、色覺、眼壓、前房角、眼電生理、眼A/B超,并按角膜曲率和A超測量的眼軸長度,根據SRK--Ⅱ公式計算出所需人工晶狀體屈光度。術前盡量以藥物治療將眼壓降至正常,術前30分鐘行淚道及結膜囊沖洗,滴復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剪睫毛。如果眼壓仍高則給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靜滴,伴有糖尿病者則選用甘油果糖注射液降低眼壓。

1.3 手術方法

用2%利多卡因行球周麻醉及上方結膜下浸潤麻醉,開瞼器開瞼,做上直肌牽引縫線。在上方做以穹窿部為基底的結膜瓣,分離暴露鞏膜并止血。以12點為中心距角膜緣4mm處制作4mm×3mm梯形鞏膜瓣,在鞏膜瓣基底向角膜分離約1.5~~2mm,由鞏膜瓣右側根部向右延長鞏膜切口約3mm,并向角膜做隧道分離約2mm。左側3點鐘位角膜緣內作穿刺口(側切口),緩慢放出房水。由側切口向前房注入黏彈劑,用穿刺刀在約10點半處鞏膜切口隧道內穿刺進入前房。有虹膜后粘連者,用黏彈劑針頭邊分離邊注黏彈劑,使瞳孔進一步散大。用自制截囊針做連續環行撕囊或開罐式截囊,其直徑約6mm。做水分離及水分層,游離晶狀體核,采用旋轉法將晶狀體核移入前房,視晶狀體核硬度大小而適當擴大切口。前房再次注入黏彈劑,用注水式晶狀體圈匙托出晶狀體核或在前房內將晶狀體核一分為二劈開取出。以注吸法清除殘余皮質,再次注黏彈劑,植入人工晶狀體于囊袋內,并將晶狀體襻調至水平位。在鞏膜瓣下切除1.5mm×3mm含有小梁組織的深層角鞏膜組織,做相應虹膜根部切除,整復虹膜瓣及虹膜,使瞳孔復圓。用10~0縫線在虹膜瓣兩角及根部各縫1針。由虹膜切口做前房注吸,置換出前房中殘余的黏彈劑。從切側口向前房注BSS液加深前房,以了解切口是否漏水。縫合結膜瓣。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單眼包扎。

1.4 術后處理

術后第1天換藥,常規滴抗生素滴眼液。對有角膜水腫或前房滲出者,則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玻璃酸酶。滴托品酰胺滴眼液活動瞳孔。

2 結果

2.1 術后視力

術后視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視力0.02~0.04者1眼,0.05~0.25者6眼,0.3~0.6者36眼,0.8~1.0者4眼,術后視力差者均因長期眼壓高即晚期青光眼,C/D大于等于0.8,術前眼電生理F-VEP均有P2波峰潛伏期模型延長,視神經受損明顯。

2.2 術后眼壓

術后眼壓大部分在21mmHg以下,僅有3眼術后2月眼壓在28mmHg左右,局部用噻嗎心安滴眼液后眼壓被控制。

2.3 術后濾過泡

術后濾過泡41眼呈扁平狀的功能性濾過泡,5眼濾過泡呈泡狀濾過(高齡病人結膜薄),2眼濾過泡不明顯。

2.4術后并發癥

術后第1周有角膜水腫者29眼,前房滲出16眼,淺前房5眼,前房積血2眼,經藥物治療1周后均恢復,瞳孔不圓2眼,上方虹膜片狀萎縮2眼,人工晶狀體夾持2眼,眼壓高有6眼,經局部按摩,濾過泡明顯,眼壓正常3眼,仍有眼壓稍偏高,需用噻嗎心安滴眼液可控制。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白內障合并青光眼的發生逐年增多,而今對青光眼合并白內障分次手術還是聯合手術,一直是臨床探討的問題,隨著眼科先進設備不斷引進及顯微手術不斷更新,提高了青光眼合并白內障聯合手術效果,避免了分期手術給病人所造成的痛苦,聯合手術已成為當前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主要手術方法。早期白內障青光眼聯合手術因角膜切口大(10×20mm),不僅對組織損傷大,而且術后炎癥反應重,纖維組織增生明顯,導致濾過功能下降至眼壓升高,并且術后角膜散光較明顯,視力恢復不理想。我們采用小切口聯合手術,手術切口小(6~7mm)并且在虹膜上,因為切口小,術后角膜散光度數小,視力恢復快,組織損傷小,炎癥反應輕,相應減少了濾過泡瘢痕化,確保功能性濾過。而本組術后視力差的7眼,術前長期高眼壓損傷視神經為主要原因,眼電生理F-VEP檢查已證實。

作者認為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的術前檢查和適應癥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術前眼底看不清,視神經及視網膜情況不明,術后視力難以估計,因此,應術前認真檢查眼底、病程長短、光定位、色覺及角、虹膜等情況,并做F-VEP測定,以確定患眼視神經情況,對不同類型青光眼合并明顯視力障礙白內障均可實行聯合手術。

對所有病人術前30分再次散瞳,對眼壓高同時快速靜脈輸入高滲劑以降低眼壓,對藥物不能控制眼壓者,在手術臺上先行球周麻醉(中不加腎上腺素),輕壓眼球片刻,按常規手術進行,將虹膜瓣及隧道切口制妥后再做角膜側切口,緩緩放出少量房水,降低眼壓,提高手術安全系數。

關于虹膜切口布局設計,我們將虹膜瓣做在左側,而虹膜隧道切口做在瓣的右側,有點為不僅有利于白內障手術的操作,而且原理虹膜瓣濾過口,這樣可明顯減少濾過口附近組織的損傷及反應,避免虹膜瓣粘連,提高手術成功率,還能給下次手術留有位置,對于Ⅳ~Ⅴ級核,在前房內用黏彈劑完全包裹內核的情況下,采用手法將晶狀體核劈成兩半,以圈匙分別娩出。

本組48眼施行聯合手術后眼壓得到控制者45眼(93.75%),高于國內報道的87.50%,低于98.45~99.3%,術后矯正視力0.02~0.25者7眼(14.58%),接近國內報道14.41%,視力在0.3~1.0者41眼(85.42%),接近國內報道85.58%術后視力恢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視術前長期高眼壓嚴重損傷視神經,術后炎癥反應重,本組術后角膜水腫29眼(548.33%)高于45.05%,分析原因為手術初期因眼壓高致角膜水腫,其內皮細胞功能下降,加上眼內顯微手術技術操作不細致,在娩出晶狀體核或反復抽吸皮質時水流過度刺激角膜內皮而引起角膜水腫渾濁。故作者在后期手術中對晶狀體核硬而大者,采用將晶狀體核一分為二的娩核法。在注吸皮質時采用地流量,緩慢將皮質吸凈,這樣角膜水腫核虹膜萎縮明顯減少,并且術后炎癥反應輕,提高手術效果。術后短期眼壓高可能的因素:術前長期用縮瞳劑致虹膜后粘連,在手術中分離時機械損傷致虹膜色素脫落與炎性滲出,黏彈劑殘留阻塞房角、虹膜切口及濾過口。術后經消炎、按摩等眼壓被控制。作者據臨床觀察認為在手術結束時最好做前房水置換,吸凈前房中脫落色素、滲出物、殘余黏彈劑,整個手術過程中器械盡可能不觸及眼內虹膜組織,以減少虹膜局限性萎縮及色素脫落。最后在從側切口向前房注水加深前房,減輕術后并發癥。

篇5

【摘要】難治性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病情復雜,并難以建立有效的濾過通道而導致手術失敗的青光眼。難治性青光眼常規濾過性手術療效差,手術成功率低,僅為11%~52%,最常見的失敗原因為濾過泡瘢痕形成。自青光眼引流物應用于臨床以來,為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我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青光眼閥植入術治療12例難治性青光眼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中,男7例,女5例,年齡20~60歲,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例,繼發性青光眼4例,先天性青光眼2例,多次濾過手術失敗青光眼1例。

1.2手術方法

常規球后麻醉,做以穹窿部為基底的結膜瓣并暴露鞏膜,用生理鹽水沖洗青光眼閥證實通暢后,將引流盤固定于兩條直肌間鞏膜表面,引流管指向鞏膜,修剪引流管,行角膜緣的前房穿刺,將引流管插入前房。

1.3青光眼閥降壓機制

Ahmed青光眼減壓閥,其具有較大面積的引流盤,有單向閥門的引流管,當眼壓超過預定值0.9~1.3kPa時閥門自動打開,將前房的房水引流到眼球赤道部引流盤周圍的疏松球外組織,被組織中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使眼壓下降。

二、結果

12例施行Ahmed青光眼閥植入手術患者,術程順利,術后經給予抗炎、止血等處理后,出院時眼壓在0.8~2.8kPa之間,術后視力無提高,其中2例發生淺前房,經給予散瞳劑及高滲脫水劑等處理后前房深度恢復。低眼壓2例,無一例發生前房出血和引流管內口阻塞。

三、護理

3.1術前護理

3.1.1全身準備

常規行心電圖、肝腎功能、血糖等檢查,積極控制血壓和血糖,術前晚及術晨觀察體溫、脈搏和血壓等變化,口服魯米那90mg和肌注魯米那注射液0.1g,減輕和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

3.1.2眼科準備

術前進行視力、視功能、角膜、瞳孔、眼壓、房角、視野及視網膜電生理等檢查,如眼壓過高應先給予降眼壓處理,確保手術安全。術前3天滴抗生素眼液,術前晚及術晨沖洗結膜囊、淚道、包眼,必要時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ml。

3.1.3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

難治性青光眼患者病程長病情復雜,往往經過長期的藥物治療及多次手術治療后效果仍不滿意,心理壓力較大,加之對新技術相關知識不了解,故對手術治療信心不足。因此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耐心開導患者,并將手術的優點、原理、方法和目的等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清楚,同時向患者介紹已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強其信心,并囑患者術前避免感冒,以免術中、術后咳嗽,打噴嚏,同時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因術中術后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等可增加頭部靜脈壓,導致前房出血,引流管移位等。

3.2術后護理

3.2.1一般護理

手術當天臥床休息,避免頭部震動,協助病人做好生活護理,保持大小便通暢。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大量飲水,一次飲水量不宜超過300ml。

3.2.2眼部觀察

術后每天協助醫師做好裂隙燈顯微鏡等檢查,觀察角膜、瞳孔、前房等變化,同時每天監測病人的眼壓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處理。

3.2.3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①淺前房:為該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病之一。這是由于引流裝置過度引流所致。本組發生淺前房2例,一旦發生淺前房情況,應及時給予加壓包扎,全身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及脫水劑,局部應用阿托品散瞳等處理。滴用阿托品眼液時應用棉球壓迫淚囊部2~3min,以免藥液經淚道流入鼻腔,經鼻粘膜吸收引起中毒反應。靜脈滴注甘露醇時應注意腎功能情況。加壓包扎患者應說明其目的和重要性,使患者配合,并隨時注意繃帶有無松脫。經上述處理后,2例淺前房病例,其前房深度在1周內均恢復正常。②低眼壓:是各種青光眼引流物植入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其原因是睫狀體功能抑制,引流管周圍滲漏及脈絡膜脫離所致。也可由于球外一過性眼壓增高(如用力眨眼、眼球擠壓等)導致房水加速外流引起。本組發生低眼壓2例,眼壓值在0.8~2.7kPa,無脈絡膜脫離發生。術后加強宣教,注意臥床休息,不可震動頭部,適當限制下床活動,勿用力擠壓眼球和用手揉眼,避免便秘、咳嗽,過度彎腰,以免增加頭部靜脈壓波動,導致前房出血、脈絡膜滲漏。每天監測眼壓變化情況,同時給予阿托品散瞳和單眼加壓包扎,經上述保守治療后,眼壓在1周內恢復正常。③前房出血:可能與虹膜新生血管有關,也可能因長期高眼壓,術后突然低眼壓所致。如發生前房出血,宜給患者取半臥位,術眼戴眼罩防護,以免碰撞,同時給予止血藥物。禁食過硬食物,注意防止感冒,避免咳嗽、打噴嚏,保持大便通暢。如出血較多,1周內不能吸收,應給予前房沖洗。本組無一例發生前房出血。④引流管內口阻塞:可因術后眼內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嚴重者由纖維蛋白滲出膜阻塞前房引流管內口所致,患者術后可出現術眼疼痛伴頭痛、惡心、嘔吐等高眼壓癥狀,應立即報告醫師進行處理。注意保護術眼,避免外力作用導致引流管移位,同時嚴密監測眼壓變化情況。本組無一例發生引流管內口阻塞。

3.2.4出院指導

①保持情緒穩定,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禁食辛、辣、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一次飲水量不宜超過300ml。②教會病人正確滴眼方法,告知滴眼注意事項。③正確按摩眼球,保持青光眼引流管通暢,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在下眼球隔著眼瞼向上擠壓眼球,動作要輕柔并形成一定的沖擊力。該方法可保持引流管通暢,是青光眼閥調節眼壓的前提和保障。④定期復查:出院后1個月內每周復查1次,3個月內每2周復查1次,1年內每月復查1次,如出現眼痛、惡心、嘔吐、視力下降等應及時就診。

四、小結

青光眼閥植入術是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由于青光眼閥植入術后,眼壓突然降低易發生前房出血、淺前房等并發癥,因此術后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和眼壓變化情況,做好健康教育,強調術后并發癥護理的重要性,以提高手術成功率。

參考文獻:

[1]吳瑜瑜,莊銘忠.兩種房水引流物植入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療效[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21(5):250.

[2]PrataJA,MermoudA.Labreeel,etal.InVitroandinvivoflowcharacteristicsofgalucomadrainageimplants[J].Ophehalmology,1995,102:894.

[3]唐廣賢,樊孟榮,孫興懷.房水引流物植入術治療玻璃體手術后的難治性青光眼[J].中華眼科雜志,2002,38(2):93.

篇6

【關鍵詞】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半導體二極管激光經鞏膜睫狀體光凝術;并發癥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066

NVG較為頑固, 治療難度大, 常規療法難以奏效。患者如長期處于高眼壓狀態, 視力會遭到不可逆性傷害, 在藥物治療難以獲得理想效果的情況下, 研究手術療法的效果意義較大[1]。現將本院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9月入住本院治療NVG的患者58例。入選標準:癥狀表現為眼球疼痛, 經藥物聯合治療后眼壓>4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之前未經青光眼手術治療;患眼視力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組行TSCPC, 即半導體激光經鞏膜睫狀體光凝術。常規方法消毒, 患者保持仰臥位, 以倍諾喜開展2次表面麻醉。在進行睫狀神經節麻醉時, 選用0.75%布比卡因搭配2%利多卡因。準備半導體激光儀, 其治療范圍為270°, 激光點數處于18~22點, 曝光時長2 s, 發射功率在1.9~2.2 W, 調整好探頭, 放在角鞏膜邊側, 將光纖放于角膜之后1.5 mm, 防止對睫狀后動脈造成傷害。調整到2.0 W左右, 有輕微爆破聲即可。B組行睫狀體冷凝術。麻醉方式同A組。冷凍設備冷凝頭直徑是2.5 mm, 放在角膜邊側后部, 范圍調整至180°, 冷凝6~8點, 每點60 s, 溫度設定在-70℃。

手術完畢后, 準備23.5 mg地塞米松, 全部患者行結膜下注射, 阿托品眼膏與典必舒, 科學包扎。如發現房炎癥患者, 典必舒滴眼, 4次/d。眼壓>40 mm Hg者, 服用甲唑胺片,

1片/次, 3次/d。備好2.5 ml的120%甘露醇, 以靜脈注射的方式使用。如有前房出血患者, 服用安絡血片, 0.5 mg/次, 3次/d。如有眼球痛者, 服用科洛曲, 3次/d。

1. 3 觀察指標 在術后, 對比觀察兩組眼部疼痛時長、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2] 有效:術后患者眼壓較術前降低的幅度≥30%, 或處于6~21 mm Hg, 眼痛癥狀消除;無效:眼壓降低幅度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治療效果比較 手術完畢后6個月, A組有效27例, 無效2例, 有效率為93.10%。B組有效21例, 無效8例, 有效率為72.41%。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045, P

2. 2 眼壓比較 術后7 d, A組眼壓明顯低于B組(P0.05)。見表1。

2. 3 眼痛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狀況比較 手術完畢后, A組與B組的眼痛時間分別是(1.2±0.5)d和(3.7±1.4)d,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569, P

A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34%, B組為51.72%,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2.078, P

3 討論

NVG發病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視網膜缺氧缺血, 使用藥物治療效果甚微, 較多患者因病重無法忍受痛苦最終摘除眼球。

在視網膜缺血時, 產生大量促血管因子, 對視網膜血管發揮作用, 使其增殖, 影響范圍逐漸擴展到房角和前房, 新生血管在刺激下就會加速生長, 進而導致此疾病發生。睫狀體冷凝術能發揮治療的作用就是因其可發揮低溫效果, 遏制房水生成, 緩解眼壓[3]。

TSCPC設備可發射半導體激光, 具有熱凝固作用, 對睫狀體基質施加影響, 并促使上皮細胞死亡, 房水含量被控制在較低限度內, 使脈絡膜上腔擴大, 讓房水順利流出, 緩解高眼壓癥狀, 同時不使鞏膜與虹膜遭到損壞[4]。

本研究中, A組在手術完畢1周后, 眼壓狀況明顯好于B組(P

總之, TSCPC是治療NVG的首選方法, 療效較佳的同時還可具備較強的安全性, 可幫助患者遠離病痛。

參考文獻

[1] 高付林, 胡蓮娜, 伍春榮, 等. PDR術后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圍手術期血壓和血糖波動性的研究.國際眼科雜志, 2015, 15(6):1050-1053.

[2] 岳紅云, 張百紅, 張曉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圍手術期雷珠單抗應用研究.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 2014, 36(8):589-592.

[3] 陳寧寧, 張奕霞, 李彩云, 等.不同術式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療效比較.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4, 11(3):515-517.

篇7

青光眼是由于眼壓升高而導致視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的一類可致盲眼病。在眼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多伴有長期的頭痛、惡心、嘔吐等,患者也因此極易產生悲觀的心理,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對持續高眼壓青光眼患者進行有效地護理干預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很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9年1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持續高眼壓青光眼患者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61歲。均為單眼發作;術前患者眼視力均在光感至0.1,眼壓37-60mmHg;發病時間4-10d;初次發作35例,再次發作13例。

1.2 方法。(1)熟悉環境。患者入院時,多伴有眼脹痛、頭痛、惡心、嘔吐等,變得性情急躁易怒,情緒容易激動,對環境的變化敏感。護士要熱情接待,主動向患者介紹病房環境、住院須知、主管醫師、責任護士,使其盡快熟悉環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從而迅速進入患者角色。(2)相關疾病知識講解。青光眼的發病與基礎疾病、生活習慣、情緒等方面有較大關系,患者入院后根據不同文化層次,采用不同方法進行青光眼知識講解,責任護士應認真詳細講解有關閉角型青光眼的知識,如癥狀、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措施等,告知患者許多因素或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可以引起眼壓升高而加重病情,指導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持樂觀情緒,針對誘因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急性發作。(3)用藥指導。持續高眼壓青光眼患者,主要通過局部及全身用藥,使眼壓盡快控制至正常后才能手術,一般要求在20mmHg以下,因此,做好用藥指導非常重要。①甘露醇具有降眼壓利尿的藥理作用,靜滴時對局部血管有較微刺激,出現疼痛,是正常現象,告知患者不要緊張,可采用熱敷等方法,緩解疼痛,注意藥液不外滲。②使用縮瞳劑點眼時,用棉球按壓淚囊區2-3分鐘,以減少藥物的吸收,防止中毒現象。③口服乙酰唑胺片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四肢面部麻木,尿路結石等,對磺胺類藥物過敏的患者禁用。(4)健康行為指導。①保持樂觀情緒,生活規律,避免情緒激動,保證睡眠充足。②衣著寬松,衣領不宜過緊,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以防因頸靜脈回流受阻,房水循環障礙,引起眼壓升高。③避免室內光線過暗,宜開燈看電視。④控制每次飲水量,不超過500ml,以免飲水過量,使血容量增加,房水形成過多,導致眼內壓升高。⑤告知患者應禁煙、酒、咖啡、濃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暢。⑥堅持鍛煉,預防感冒、咳嗽、打噴嚏等誘發眼壓升高。(5)術前心理指導。持續高眼壓狀態青光眼手術患者,術前多有:緊張、恐懼、急燥沖動、孤獨寂寞、憂慮擔心、悲觀抑郁等心理特征[1]。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手術前日訪視患者的心理護理,多與患者溝通,讓患者了解手術的必要性,使其對手術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術前還可講述手術成功的范例,以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緩解患者術前負面心理因素,利于術前更好地控制眼壓及全身狀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6)術后心理指導。患者在青光眼手術后可能伴有術眼的磨、痛不適,我們在隨訪時可以告訴患者這是正常現象,防止患者緊張焦慮,誘發另一眼的發病,同時也可以減少因情緒激動造成的血壓及眼壓波動,減少術后出血、淺前房等并發癥[2]。(7)出院健康宣教。①告知患者青光眼是終生疾病,需長期門診隨訪,定期檢查眼壓、視力、視野等,以便觀察治療效果。②指導患者堅持正確合理的使用藥物。③如有眼痛、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彩色虹視圈應立即復查[3]。

2 討論

通過對持續高眼壓青光眼患者實施有效的健康知識宣教,能使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患者因各種因素引起的不良心理反應,堅定了患者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信心,減少復發,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可調節縫線; 青光眼; 小梁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 R7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3-0192-02

手術是治療青光眼的有效手段。小梁切除術為濾過引流術,可適用于各種需進行眼外濾過術的青光眼[1]。在進行濾過性手術中,鞏膜的厚度、瓣的大小、縫線的張力都會影響到前房深淺、眼壓高低、濾過泡的形成等,進而影響手術效果[2]。本研究通過使用可調節縫線應用到青光眼小梁手術,旨在探討其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1例共120只患眼,其中男56例,女45例,年齡39~71歲,平均(59.8±6.7)歲。開放性青光眼59例(62眼)、閉角型青光眼42例(58眼)。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50例(61眼),對照組51例(59眼),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患病時間、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2%利多卡因加0.75%布吡卡因術區球結膜下1 ml、球后2 ml浸潤麻醉,上直肌縫線牽引固定,做以上穹隆為基底的球結膜瓣,分離結膜下筋膜組織后,充分燒灼鞏膜面止血,以角膜緣為基底,做4 mm×3 mm大小、鞏膜厚度一半的鞏膜瓣,用0.4 mg/ml絲裂霉素浸泡棉片,放置預先成型結膜瓣與鞏膜瓣下,放置時間根據球結膜厚度調整,一般為2~5 min,去除棉片后用500 ml生理鹽水沖洗,做前房穿刺,鞏膜床上切除1 mm×3 mm小梁組織,做虹膜周邊切除,恢復虹膜,縫合線用9-0尼龍線。對照組鞏膜瓣頂端縫合2針,結膜瓣平整復位后間斷縫合。觀察組鞏膜瓣縫合4針,頂端2針永久縫合,腰部2針做可調節縫線,方法如下:兩腰處鞏膜瓣游離緣側進針后從對側出針,拉至接近縫線尾端后,以尾端為支點,打四環活結,帶針一端從穹窿部結膜出針后,在結膜面打結固定,剪除多余縫線,縫線尾端置于穹窿部。兩組均在鞏膜瓣縫合后前房內注入平衡鹽液,觀察鞏膜瓣處房水漏出情況,根據外流情況調節縫線張力,至無房水漏出后達緩慢滲出后,關閉結膜瓣。術畢結膜下注射2 mg地塞米松、40 mg妥布霉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后加壓包扎。

1.3 可調節縫線的處理

術后依據眼壓情況調節縫線,如術后1~2 d眼壓較高,按摩眼球仍不能下降至17 mm Hg以下,在表面麻醉下適量放松縫線,暫不拆線。術后眼壓維持在正常范圍或眼壓略高,濾過泡正常或扁平,通過按摩眼球眼壓能夠下降者,觀察3~5 d后拆除縫線,如眼壓較低,前房較淺,濾過泡為功能型,觀察1~2周后再拆除縫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字2分析,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眼壓比較

術前兩組眼壓水平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2周、3個月觀察組眼壓水平低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眼壓水平比較 mm Hg

組別 術前 術后3 d 術后2周 術后3個月

觀察組(n=50) 41.2±4.7 14.2±3.6 11.6±2.8 12.2±2.1

對照組(n=51) 40.9±5.1 17.9±2.9 15.9±3.5 15.8±2.9

t值 0.335 5.399 7.443 7.807

P值 0.738 0.001 0.000 0.000

2.2 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發生淺前房例數為1例,發生率為1.6%(1/61),對照組術后發生淺前房例數為8例,發生率為13.6%(8/59),觀察組術后淺前房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字2=7.972,P=0.002)。

3 討論

青光眼是臨床中較為常見致盲性眼病之一,青光眼眼壓升高的原因,大多為房水外流阻力增高。手術治療是青光眼的主要治療方式[3],上世紀六十年代Cairn采用顯微手術方式,在較厚鞏膜瓣下切除含有Schlemm管的小梁組織治療青光眼獲得理想療效[4]。但隨之發現小梁切除濾過引流術較易發生存在多種并發癥,例如淺前房、濾過量過大導致濾過過強、眼壓控制不良、濾過泡纖維包裹、低眼壓性黃斑病變等,嚴重影響手術治療效果[5]。

近年來可調節縫線逐步被應用于青光眼濾過性小梁切除術中,通過對調節縫線拆除時間的調整,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眼壓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效降低術后低眼壓、淺前房以及高眼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能夠對濾過及眼壓進行適時調節,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筆者通過可調節縫線方式縫合的方式在小梁切除的患者中進行眼壓控制,結果發現術后觀察組患者的眼壓在術后3 d~2周內均控制均較為理想,而且在拆除縫線后3個月的隨訪中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眼壓仍能夠維持在正常水平,觀察組術后淺前房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通過可調節縫線對房水濾過能力的調節,有利于術后眼壓及前房的形成,避免術后濾過過度通暢導致淺前房的發生,改善手術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喬玉春,路海峰,謝飛,等.非穿透小梁切除聯合羊膜植入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7):1382-1384.

[2]司長峰,項燕,張萬峰,等.顯微小梁切除聯合可調節縫線在青光眼手術中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7):4487-4488.

[2]劉建華,孔凡宏,任淑蘭.可調節縫線在小梁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5):359-361.

[3]劉建國,劉海,劉曉靜,等.自制彈性虹膜拉鉤在青光眼白內障聯合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1,33(9):686-688.

[4]潘曉霞.可調節縫線在青光眼濾過手術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3,6(2):92-93.

篇9

【關鍵詞】 白內障;青光眼;超聲乳化手術

白內障青光眼多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中的晶狀體會逐漸膨脹,使房角變的更加狹窄以致關閉,從而導致青光眼的發作。超聲乳化術在恢復視力的同時可以有效降低眼壓,解除瞳孔的阻滯[1]。本研究觀察超聲乳化術治療白內障青光眼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白內障青光眼患者30例共33眼,年齡為50歲到70歲之間;其中發作期11眼,急性青光眼臨床前期6眼,慢性青光眼16眼。術前視力:≤0.1者8眼,0.11至0.26者12眼,0.3至0.4者9眼,≧0.5者4眼。眼壓為22至55mmHg之間。

1.2 治療方法

1.2.1 手術前準備 首先對患者的眼壓、房角鏡、視力、人工晶狀體硬度、中央前房深度等項目進行檢查。根據患者不同的眼壓情況采用不同的降眼壓方法。主要用藥包括β-受體阻滯劑、縮瞳劑、碳酸甘酶抑制劑、甘露醇注射液等。

1.2.2 手術方法 整個手術過程均在表面麻醉情況下完成,首先沿著11-13點的角膜緣將球結膜剪開,在12點角膜緣后做3mm寬的鞏膜隧道切口,并在前房位置注入粘彈劑,如果遇到有虹膜后粘連者,要使用截囊針進行鈍性分離粘連,在囊袋內植入人工晶體,然后置換粘彈劑,并對皮質碎屑進行沖吸,從而使部分粘連的房角得以重新開放。最后將慶大霉素注射到結膜下,并使用無菌的敷料遮蔽眼睛。

1.2.3 術后觀察 主要觀察患者眼壓、視力、房角、中央前房的深度等。

1.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P

2 結果

2.1 視力 對所選擇的30例患者均進行超聲乳化治療,并且在治療后進行隨訪,其療效詳見表1。

2.2 眼壓 術前眼壓為22-55mmHg,半年后眼壓將為12-17mmHg,術后眼壓有明顯的下降。

2.3 中央前房深度 手術之前中央前房深度為2.45±0.22mm,術后為3.93±0.33mm,與手術前比較有明顯的加深。

2.4 前房角變化 手術后房角增寬,周邊前粘連范圍明顯變小或徹底消失。

3 討論

晶狀體這一因素是引起白內障青光眼發病的重要原因。當晶狀體發生膨脹并變厚時,與虹膜貼附就會變得緊密,從而導致后房壓力逐漸升高,使虹膜變得膨隆,房角變窄后導致關閉,致使青光眼急性發作[2]。超聲乳化術采用摘除較厚的晶狀體,然后植入較薄的人工晶狀體的方法,從而解除了瞳孔阻滯現象,并加深前房,使房水外流得到增加。因此,解決晶狀體這一關鍵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可從發病機制上來有效的阻止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生。

本研究對所有的白內障青光眼患者,都進行了超聲乳化手術,并且在術后均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在術后隨訪過程中,所有患者的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寬,眼壓都有明顯的降低,視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前房深度也有明顯加深,與相關報道是一致的[3-4]。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術可以有效治白內障青光眼癥狀。通過治療,可使患者眼壓降低、房角增寬、前房加深、視力提高等。對于那些晶狀體膨脹、前房淺、視力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其具有間歇性眼壓升高病史,或者是預測其將來有可能會白內障青光眼發作的患者,應多于其進行溝通,并建議這類患者早日進行超聲乳化術。

參考文獻

[1] 鄺國平,劉科峰,馮少穎,等.超聲乳化治療閉角型青光眼是否聯合周邊虹膜切除術的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0,10(5):866-867.

[2] 劉家琦,李鳳鳴.實用眼科雜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420.

篇10

【關鍵詞】 青光眼;小梁切除;環孢霉素A

青光眼是一種以特征性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患病率明顯地隨年齡而增加。自2000~2005年,我們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術聯合環孢霉素A (CsA)治療青光眼31例(39眼),并進行了隨訪觀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31例(39眼)青光眼中,男13例,女18例,年齡61~79歲,平均66歲。其中開角型青光眼11例(17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15例(15眼),色素膜炎繼發性青光眼3例(3眼),抗青光眼手術失敗者2例(2眼)。擬定手術適應癥:房角粘連≥1/2,術前3種藥物或以上僅能或不能控制眼壓在正常范圍、無合并或輕度白內障、患者視力≥0.5,選擇單純抗青光手術――小梁切除術(Trabeculectomy,Trab)術前常規檢查視力、眼壓、視野等;并進行全身檢查如心電圖、胸片、血壓、凝血功能等;進行降眼壓治療等。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術顯微鏡下行小梁切除術。2%利多卡因行上方球結膜下浸潤麻醉,作以穹窿為基底的結膜瓣,于120°后方作方形鞏膜瓣,大小為4.0 mm×5.0 mm,1/3鞏膜厚度。角鞏膜緣小梁切除口為1.0 mm×3.0 mm,虹膜周邊切除1.5 mm×3.0 mm。鞏膜瓣兩側經上方角膜緣置2針可拆除調整縫線;如不采用可拆除調整縫線,也可經前房注入黏彈劑形成前房。術后球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2萬U,地塞米松2.5 mg,繃帶加壓包扎術眼3~5 d,1周后拆除結膜縫線。

1.3 用藥方法

1.3.1 CsA組(20眼) 術中一次性給予,用3 mm×4 mm棉片浸泡含2%CSA溶液后,置于濾過區鞏膜瓣下,并以棉片涂布于結膜瓣內表面。球結膜薄患者放3 min,球結膜厚患者放5 min。大量生理鹽水100~150 ml沖洗。

1.3.2 對照組(19眼) 不用任何抗代謝藥物,執行標準小梁切除術。

1.4 隨訪 術后1周內每天檢查視力、眼壓、虹膜、瞳孔、眼底、濾過及前房形成情況。2周后定期隨訪,檢查視力、眼壓、濾過、眼底等。本組病例隨訪期6~18個月。平均隨訪12個月。

1.5 手術并發癥及處理 ①前房出血:少量患者術后1周內可以自行吸收,多患者以生理鹽水沖洗前房;②術中高眼壓:前房穿刺放房水;③術后前房延緩形成與淺前房:仔細檢查作出相應處理如修補、加壓包扎、散瞳、使用高滲脫水劑、使用皮質類固醇、手術治療等。

1.6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P

2 結果

2.1 眼壓 本組病例平均隨訪1年。依最新提出的安全眼壓標準(10~15 mm Hg[1]) CsA組術后的眼壓控制率(%)為90.00%;對照組術后的眼壓控制率(%)為63.16%。兩組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6,P

2.2 視力 CsA組術后視力高于或等于術前的19眼占95.00%,僅5.00%的患者低于術前視力;對照組術后視力高于或等于術前的13眼占68.42%,31.58%的患者低于術前視力。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74, P

2.3 視野 依平均缺損指數MD≥15 dB為視野重度缺損為標準,CsA組和對照組術后MD比較 見表1。

2.5 濾泡 術后早期,雙眼的濾泡形態及大小基本相似,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CsA組與對照組相比,CsA組濾泡充血較輕,且較彌散。CsA組形成功能性濾過泡的眼數多于對照組,而且維持功能性濾過泡的時間更長。

3 討論

青光眼小梁切除術是在角鞏緣建立一個使房水不斷向眼外滲透的濾過口,從而降低患者的高眼壓,以保持中心視力和視野的穩定,挽救視功能[2]。青光眼術后,濾過泡內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及其產生的膠原纖維使濾過道瘢痕化。是手術失敗的主要因素,特別是一些難治性青光眼,更容易發生濾過泡瘢痕化[3]。造成術后眼壓失控,視力下降呈不可逆損害。近些年來,人們不斷研究在青光眼手術中使用抗瘢痕形成藥物,來減少瘢痕的形成,提高手術成功率。目前國內外研究較多抗瘢痕形成藥物有抗代謝藥物、膠原纖維交叉聯接抑制劑、組織型纖維酶原激活劑、皮質類固醇等[4]。

CsA抑制瘢痕形成機制非常復雜,在青光眼濾過手術中確切作用機制尚不清楚,近年來研究發現,CsA可以作用于青光眼濾過術多個環節[5]:①通過靶物質與相應的轉錄基因調控蛋白結合而產生作用;②通過抗炎、抑制各種細胞因子的產生以及抑制成纖維細胞活化;③ 抑制成纖維細胞分泌膠原纖維;④誘導成纖維細胞凋亡。

本文結果顯示術后CsA組眼壓控制率(90.00%)高于對照組(63.1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淺前房是青光眼濾過術后的早期并發癥,其發生率較高。常見原因是房水濾過過暢、結膜瓣滲漏、脈絡膜脫離等。淺前房發生在CsA組和對照組之間無統計學意義。但發生率均不超過10%。術前控制好眼壓,選擇較理想的術式,正確掌握切口的部位與大小,術畢嚴密縫合結膜瓣及鞏膜瓣切口,術后充分散瞳,應用皮質類固醇,是防治青光眼濾過術后淺前房的有效方法[10]。

小梁切除后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反應。其原因除了手術操作的刺激外,切開前房后血- 房水屏障破壞,房水蛋白含量增加;切開前房后,房水幾乎全部溢出,晶體、虹膜與角膜三者常處于同位狀態,極易導致虹膜粘連及葡萄膜反應,從而影響視力。本文結果表明CsA組術后視力高于或等于術前的占95.00%,對照組術后視力高于或等于術前的占68.4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術后早期,雙眼的濾泡形態及大小基本相似,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CsA組與對照組相比,CsA組濾泡充血較輕,較彌散,而且CsA組形成功能性濾過泡的眼數多于對照組,維持功能性濾過泡的時間更長,遠期療效優于對照組。應用CsA有助于抑制術后結膜下纖維結締組織形成,促進濾過泡形成,有效降低眼壓,提高手術成功率,保護視功能。綜上所述,小梁切除術聯合CsA治療青光眼是一種較為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周文炳.臨床青光眼.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41-343.

2 Savage JA.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techniques and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higginbotham EJ, Lee DA, eds. Clinical guide to glaucoma management. Woburn, MA: Butterworth Heinemann; 2004:424-464.

3 Lin YC, Kau HC, Kao SC, et al. Short and long term effect of combined cataract and glaucoma surgery with MMC on ocular dimension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6,90:250.

4 Lee,Higginbotham. Glaucoma and its treatment: A review. 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5,62:691-699.

5 Tatlipinar S, Akpek EK. Topical ciclosporin in the treatment of ocular surface disorder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05,89:1363-1367.

6 LI J, Tripathi BJ, Tripathi RC. Modulation of premRNA splicing and protein production of fibronectin by TGF-beta 2 in porcine trabecular cell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0, 41(11): 3437-3443.

7 Fuchshofer R, Welge-Lussen U, Lutjen-Drecoll E. The effect of TGF-βeta 2 on 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extracellular proteolytic system. Exp Eye Res, 2003, 77(6): 757-765.

8 Cao Y, Wei H, Pfaffl MW, et al. Effect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 on phagocytosis in cultured bovine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 Ophthalmology, 2003, 100(7): 535-538.

9 笪邦紅,曹陽,魏厚仁.轉化生長因子-β2誘導人小梁細胞凋亡的體外研究.眼科新進展, 2004, 24(1): 12-14.

10 沈玲,陳志東,袁萌.青光眼濾過術后淺前房48眼成因分析.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4, 39(4):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