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流手術室范文
時間:2023-03-27 13:04: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層流手術室,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97
0 引言
層流凈化是一種創造高效、快速達到殺菌效果的一種空氣凈化技術,目前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與維護。層流凈化的設計原理非常符合手術室的要求,可以有效的維護室內環境質量的潔凈,加之人性化的室內設計,滿足了人們對現代手術室的整體要求。但層流凈化技術不是萬能的,必須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才能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操作不當可危及醫護人員的健康。
1 層流凈化技術的優勢
層流凈化術以持續、高效的消毒滅菌功效廣泛用于手術室,滿足了各類手術的環境要求,才使層流凈化手術室快速發展到預期的效果,現將層流凈化術的優點介紹如下。
1.1 層流凈化減少交叉感染
層流凈化手術室一般分為潔凈區和非潔凈區,根據不同的區域設置不同的人員,嚴格區分每個人的工作性質,各司其職的分工管理有效地避免了室內的交叉感染。手術室通常設有三個通道,醫護人員及病人、無菌用品及術后器械、敷料的出入通道,嚴格遵循出入室內的路線,避免出現交叉感染。且手術室對不同疾病的物品分類和常規備物都有固定的儲物室,要求全體醫護人員明確室內物品的放置及消毒情況,保證室內常用物品的及時更新,有利于手術過程中的不時之需。層流凈化技術對進入室內的人員要求較高,入室前需要穿經過高壓滅菌消毒的手術服和鞋子,并在入室前進行嚴格的入室登記,層流凈化的入室要求嚴格的限制了入室人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空氣質量的污染。
1.2 高效持續的動態消毒
層流凈化維持手術室的“無菌”環境主要是經過空氣的“過濾”“對流”及室內“正壓”的狀態來維持的,動態的消毒方式不同于傳統的靜態消毒,高效持續的過濾消毒方式嚴格的控制了手術室內的污染源,減少了污染發生的機率[1]。手術室的空間相對處于封閉狀態,層流凈化將已經過濾的無菌空氣通過天花板向四周擴散,維持了空氣的正壓狀態,阻礙了污染空氣的進入。
1.3 層流凈化減小切口感染
手術室在患者進行手術的場所,是院內的高危科室,術后感染是手術的常見并發癥,術后感染不僅給患者身體帶來嚴重的損害,在經濟上也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處理不當甚至會引發醫療糾紛。手術室空氣質量的潔凈程度直接影響了手術的成敗及術后患者切口的愈合情況,空氣質量潔凈可以有效的避免因室內空氣污染所致的感染。傳統的手術室大多使用的是紫外線來進行空氣消毒,但工作人員一進入手術室,就會停止紫外線照射,使空氣質量達不到持續的潔凈,導致空氣再度污染。而層流凈化將手術室空氣中的塵埃及細菌通過高效過濾、消毒,旨在減少空氣中懸浮的塵埃粒子和微生物,調節室內溫濕度,最大限度的清除手術室內殘留的細小微生物及塵埃粒子。可見,其凈化技術明顯優于普通的手術室,促進了切口的愈合[2]。
1.4 層流凈化手術室的優質管理
對流凈化手術室與普通的手術室管理制度不同,對流凈化雖然可以控制大部分細菌及塵埃,但還需減少人員走動,儀器及設備的移動,手術室門的開關使用,否則會產生新的氣流,導致空氣環境的污染。術后要及時清理污染的敷料及器械,徹底消毒室內所有物品及墻面,定期檢查層流的潔凈程度。對流凈化手術室的嚴格管理,要求手術室醫護人員必須經過術前培訓,熟悉層流凈化的原理及標準,掌握手術室內的布局和分類,了解儀器設備的維護及保養,時刻準備迎接新病人。手術室的人流、物流都會影響空氣的質量,因此,層流手術室的管理需要嚴格按照工作流程,明確潔污的分界線。根據不同的班次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流程,包括洗手護士、巡回護士、接班護士等,使大家工作各司其職、有循可依,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工作質量[3]。
2 層流凈化手術室的弊端
層流凈化術在很大程度減少了空氣感染的機會,但層流凈化術并非萬能,也存在許多局限性,造價的巨大費用及后期的保養,也使得許多醫院望而卻步,現將層流凈化術的不足列舉如下。
2.1 層流手術室的費用龐大
層流凈化作為一項先進技術,造價高昂,使用雖然便捷,但術后要進行徹底的清除,且層流的保養方法過于頻繁,價格較高,U膠地板每天需要進行濕地清洗,發現地板有血液、體液殘留必須重新清新。防菌墻壁每天需要用干凈的毛巾擦拭2~3遍,層流凈化系統耗電量巨大,定期需要進行層流系統功能的檢測,即空氣的潔凈程度指標和每月細菌培養。需要以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維持。
2.2 層流凈化對醫護人員的健康影響
層流手術室雖然使潔凈無菌的,但手術室的設計過于封閉,空氣不流通,不是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且在手術過程中會使用到各種儀器設備,含有大量的輻射,嚴重的危害了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不育或癌癥。
2.3 層流凈化術管理要求苛刻
層流凈化術的運用管理要求苛刻,在室內需要醫護人員共同遵循層流的操作流程,維護層流凈化創造的無菌環境,限制了工作人員的行動。層流凈化系統可以有效的控制細菌及微生物顆粒,但它本身并沒有殺菌消毒作用,也不能控制其他的感染途徑。即一旦破壞這個恒定的無菌環境,層流凈化術不起任何作用,會產生新的接觸式感染。例,醫護人員或病人消毒的不徹底,手術器械及設備消毒不徹底,會導致層流系統紊亂,引發手術區局部環境受到污染。以手術室無影燈為例,現代手術無影燈的光照強度通常都達到100000lux以上,超大的功率和熱量嚴重干擾了層流凈化空氣的流向。
綜上所述,任何技術都有利弊之分,運用的機率取決于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顯然,層流凈化術在手術室的使用更趨向優勢,它保證了手術室的凈化效果,規范了醫護人員的護理操作及工作流程,滿足了手術室空氣環境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潤蓉.層流凈化手術室的感染控制對策[J].吉林醫學,2012 (02):437-439.
篇2
影響層流手術室感染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很多醫院結合自身管理經驗,形成了包括無菌管理、清潔管理、運行管理、安全管理等等一整套系統完整的管理經驗。我們認為,管理的最主要因素首先是人,任何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最終都落實到個體人的身上。我們將進出手術室的個體按照不同身份分為:護士長、外科醫生、手術室護士、麻醉師、手術室工勤人員、患者、設備維護人員等7個專業團體,按照各團體不同的特點實行個性化管理[4-6]。
1 手術室護士長
護士長是手術室整套層流管理體制的核心,負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執行,負責其余6個團體的協調,要求具備管理能力、協調能力,需要不斷學習管理知識,在整個體系中,我們實行的是“人性化管理、責任化考核、合理化分工”的制度。制定嚴格工作流程,包括巡回護士工作流程、洗手護士工作流程、值班護士工作流程、連臺手術工作流程、感染手術處理流程、保結員工作流程等,使大家工作起來有章可循、有序可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了工作質量。
2 外科醫生
嚴格控制外科醫生的進出,以“手術通知單”的名單為準,手術人員經核對后方可進入手術室。示范教學及手術參觀要求醫生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并在手術前1d通知手術室護士長,參觀一臺手術的人數嚴格控制在3人以內,不能跨科參觀,不能竄臺,并離臺l m。感染手術不得參觀。手術進行中,手術醫生不得隨意走動。嚴禁在室內折疊布類敷料,在擺放、翻身、脫衣時保持動作輕柔,防止細菌和粉塵飄散。
3 嚴格服裝管理
外科醫生必須按規定穿戴手術室所備的衣、褲、帽、鞋、口罩等,符合穿戴要求,頭發、胡須不得外露,不能帶各種首飾,不能留長指甲,涂指甲油[7]。
1.4手術室護士 根據手術層流級別定專科常規手術房間,各手術間均制定出物品放置標準,專科手術間內物品相對固定[8]。術前巡回護士應將手術物品準備充分,減少術中工作人員開門及進出次數[9-11]。增加護士編制,避免一人巡視幾臺手術的現象。
各項術前準備工作應在打開無菌包之前進行,注意無菌包不能在回風口處打開。手術床放置在層流天花網對應處,以達到最佳空氣凈化效果。手術過程中保持室內門關閉,嚴禁打開污物通道門[12]。手術完畢后,立即將器械、敷料、手術污物等拿出手術室,經污物出口拿入污染區處理。所有清潔工作應在凈化空調系統運行中進行,清潔工作完成后,繼續保持凈化空調系統運行,運行時間不低于房間自凈時間,千級自凈時間為15min,萬級自凈時間為20min。
4 麻醉師
因工作性質所限,麻醉師需隨時外出手術室赴急診、ICU等科室參與急診插管等搶救,擁有更多外出的機會,無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對麻醉師實行更嚴格的服裝管理制度,除須按規定穿戴手術室所備的衣、褲、帽、鞋、口罩等要求外,外出還必須穿外出服、鞋等,若搶救過程中,衣服、鞋等污染必須隨時更換。
5 手術室工勤人員
手術室大量的清潔工作由工勤人員承擔,他們大多文化程度低、未接受規范衛生知識教育、流動性大[13],故而他們是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手術室感染控制的關鍵點,因此上崗前必須進行有效培訓并合理管理,明確層流手術室清潔區、潔凈區、污物區的劃分,熟練掌握出入手術室各區的更衣規則及工作流程。
工勤人員按規范完成各項清洗工作。每日清晨術前1h用清潔濕軟布擦拭手術室無影燈、用酸性氧化點位水進行手術間物體表面及地面清潔。術后應立即清除污物、敷料。特殊感染手術,按要求對手術間進行特殊消毒處理。
保潔工具規范:不同區域、清掃用具不得混用。拖把及其放置地有不同顏色的明確標設,使工勤員易于分辨。使用過的清掃工具要浸泡消毒并以干凈和干燥為原則。
嚴格使用內外交換車,手術結束后更換車上所有物品并用消毒液進行擦拭。定期反復的對感控知識強化培訓以防交叉感染,讓工勤員有勤洗手的意識,按六部洗手法進行規范培訓,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確保手術患者的安全。
設備維護人員與醫院技工間協調,配備專門的專業化工程技術人員,每天負責檢查層流控制板顯示的數據,并定期對凈化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以保證層流凈化系統穩定運行,保障手術室內的空氣潔凈效果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應第一時間處理。
凈化機組的初效、中效、高效過濾器要定期清洗或更換。初效過濾器每2w或1個月清洗1次,中效過濾器每3個月清洗1次或每6個月更換1次,高效過濾器一般每2年更換1次。
6 患者
做好術前訪視,有條件的患者應在術前1d清潔沐浴,減少病原帶入。患者應由病員通道進入手術室。手術患者穿干凈患者服,由室內外交換車接送,戴隔離帽。
我們認識到層流手術室的效能能否充分發揮,不僅取決于設備的質量,更取決于運行使用的管理,這其中決定管理質量的關鍵在于人。我們在層流管理中,將護士長、護士、工勤人員、麻醉師、外科醫生、設備維護人員,甚至患者,不同程度的納入到層流手術室感染控制的管理中來,實現了以人為中心,落實責任到人,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對減少感染,充分發揮層流手術室的功能優勢、提高手術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高茂慧.層流潔凈手術室的使用與管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2,4(4):19.
[2]劉蕓.層流手術室的質量控制[J].全科護理.2013;11(1):66-67.
[3]歐陽紅衛.層流手術室的管理維護[J].醫學信息.2010;23(4):283.
2012;9(41):16-17.
[4]蘇秀霞,劉淑梅,李芳芳,等.層流手術室的安全使用管理[J].臨床合理用藥,2012,5(6B):58.
[5]賀大菊.層流手術室的感染風險與應對措施[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8,11:60-61.
[6]譚淑芳,林巖.層流手術室管理的幾點做法[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81.
[7]劉淑霞.層流凈化手術室的管理[J].吉林醫學.2010;31(14):2118-2119.
[8]翟慧.影響層流手術室空氣潔凈度的相關因素及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4):2295-2296.
[9]周冬慈.層流手術間開關門次數與空氣含菌量的關系[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145-146.
[10]余小紅.層流手術室的使用及管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144.
[11]王麗波,原英姿,周麗娟.對層流手術室保潔員的管理體會[J].護理管理,2008,14(6):798-799.
篇3
關鍵詞 層流手術室 準分子激光 環境管理
我院于2002年引進美國博士倫Technolas-217型準分子激光手術系統,根據設備對環境的要求,我們安裝了千級空氣凈化系統和恒溫恒濕空氣調節系統。作為我院第一個層流凈化手術室,層流凈化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起點,對使用及護理管理者來說,如何對層流手術室進行管理和維護,是一個新課題。為了保證手術室內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及如何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必須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注意每個環節,加強管理,確保手術室空氣的凈化質量。幾年來經過嚴格系統管理和探索,使激光系統性能保持正常發揮。現將有關體會總結如下。
手術室環境布局和管理
手術室雖然設計了非常先進的空氣凈化系統,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手術中全方位的管理,真正有效地保證手術質量。手術床放置在手術間凈化區域的中心,保證手術區域和器械全處于凈化區內,手術操作均在層流天花網對應處進行。設備儀器必須保證無塵,室內布局合理,室內保持相對密閉狀態,物品放置固定位置,靠近手術區,減少手術中移動。手術室內無菌物品用不產塵包布,全部經高溫消毒。
手術室的工作流程管理:手術時要嚴格按照功能流程,潔污流線進行操作。醫護人員從工作人員通道進入,必須先換鞋再進入清潔區更衣戴好口罩帽子進入緩沖區,洗手穿手術衣入手術區域。病人換鞋再進入清潔區更衣戴帽子入手術準備間洗眼、點麻藥入手術間手術。
手術室使用的規范管理
潔凈手術室的使用應設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室內的溫度、濕度、照明、空調機運行狀況、音樂等。
層流手術室的人員控制:影響手術室空氣中細菌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潔凈手術室最大的污染源是醫護人員,手術人員的活動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減少空氣污染的關鍵措施之一是控制手術室內人員數量和活動,我們嚴格控制手術間最多人數不能超過5人(包括病人),不允許在手術間內參觀手術,減少不必要的活動和人員流動。
手術日的管理:手術前一晚開啟凈化系統和恒溫恒濕空氣調節系統,保持恒溫恒濕,溫度控制在18~22℃,濕度控制在45%~50%。術前1天備齊手術物品,提前放入手術室進行預凈化。室內物體表面及入室人員體表潔凈度、清潔消毒是否徹底等均為增加塵埃和細菌的主要因素,要求病人術前一晚沐浴、洗頭,嚴禁使用發膠、香水及化妝品。近視手術通常是連臺手術,護理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密切配合手術,各項操作穩、準、輕。避免使用揮發性強的酒精消毒,用005%碘伏行皮膚消毒。工作人員和病人均不允許攜帶手機進入手術室,術中激光發射時,嚴禁開門進出,因突然的反向氣流可改變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并增加塵埃,從而影響激光能量。手術完畢馬上清理器械、污物,從規定通道送出手術室外清洗,晾干后消毒備用。
層流手術室的日常維護管理
手術室日常的管理:每天用稀釋的洗潔精拖凈地板,擦洗墻面、通風道、回風口及其他物品表面,每周用含氯消毒水拖凈地板、擦洗墻面、通風道、回風口及其他物品表面(有效氯濃度500mg/L)。初級過濾網每月更換,中級過濾網每季更換,高級過濾網每半年請專業人員對送風量、噪音、室內正壓檢測1次,定期對凈化系統的設備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根據手術量及人流情況1~2年更換1次。
定期監測:每月對手術室空氣、手術人員的手、物體表面進行1次細菌培養。以保證達到規定的空氣中細菌總數≤10cfu/m3的環境要求;物體表面細菌總數達到≤5cfu/cm2。
討 論
準分子激光層流手術室環境潔凈度、溫度和濕度是準分子激光系統良好工作狀況的重要保障,空氣細菌檢測也是衡量凈化裝置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是潔凈手術室管理的關鍵,為了適應新型現代層流手術室的管理,我們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如手術室無菌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層流手術間管理制度、參觀制度、清潔衛生制度,護士工作流程、保潔員工作流程等。通過采取以上的各項措施使準分子激光層流手術室的環境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于2002年11月制定的《消毒技術規范》要求。因此加強對進入手術間人員的控制和在室內的行為規范的嚴格管理,營造良好的手術環境,盡量減少空氣污染,對保證手術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準分子激光手術室工作人員不但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而且要有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嚴格落實環境監測的質控措施,保證準分子激光手術設備能在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中運行,這樣才能降低激光系統等能量衰減,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幾年來,由于制度規范落實、措施到位、全員參與、自覺執行,使我們準分子激光中心的所有手術過程中未因環境的原因造成機器停機或引發術后感染病例的發生。為近視患者術后達到良好視力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2002年版).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編印,2002,11.
篇4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層流手術室;護理管理
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更注重過程管理的環節質量控制的新型質量管理理論[1], 是質量管理的靈魂。外科技術的日新月異, 手術患者需求不斷變化, 對層流手術室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 持續質量改進也是創建等級醫院的重要評價標準。要滿足上述變化, 必須堅持質量持續改進的原則, 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達到質量改進的目的。2011年1月起南京市高淳區人民醫院手術室成立持續質量改進小組對層流手術室實施管理, CQI取得較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方法
1. 1 成立CQI 小組 手術室護士長、各專科組長、室長、手術室護士為小組成員。主要職責:分析層流手術室管理中的影響因素、存在問題, 制定并實施改進措施, 進行效果評價。
1. 2 存在問題
1. 2. 1 環境管理方面:換鞋流程不符合要求, 由于老手術室換鞋間無隔斷, 室內、外鞋混放;患者通道不合理;頻繁進出手術間取物。
1. 2. 2 人員培訓不到位:缺乏層流凈化手術室正確使用知識。
1. 2. 3 衛生清潔管理不符合要求:日常清潔衛生存在拖把、抹布沒有嚴格分開使用;術后手術間不能及時清潔到位, 接臺手術沒有按規定留出自凈時間。
1. 2. 4 手術間內物品的五常管理不到位:制度執行不到位;管理者對定期進行物品歸位檢查與評價意識不強;巡回護士缺乏工作責任心;術后手術間物品、藥品數量不能及時補充。
1. 2. 5 手術間運行管理方面 運行管理無專人負責。
1. 3 制定預期目標 層流手術間流程合理、日常管理、衛生清潔管理不定期抽查符合要求、物品五常管理要求所有手術間物品30秒內找出、巡回護士在位率100%, 手術醫生滿意度95%以上。
1. 4 改進措施
1. 4. 1 環境管理 換鞋處進行流程改造, 重新施工后符合要求, 室內、外鞋嚴格分開放置;嚴格人流、物流管理, ①嚴格控制手術間內人員, 每間參加手術人員包括參觀人員不超過7人。②嚴格著裝管理要求, 應先戴帽子再著洗手衣, 以防頭屑會落在洗手衣上。③更新觀念, 嚴格分清潔污流線, 以保證潔凈手術部空氣的潔凈度及流程符合要求。手術患者通道是經潔凈通道入手術間, 劃分無菌、急診和感染手術間。④保持手術室“相對密閉狀態”[2], 保證室間空氣的潔凈度。術前巡回護士準備好所有可能用到的器械和物品, 盡量減少開門次數, 手術過程中保持前后門關閉, 通向外走廊的門術中禁止打開, 以保持室內正壓和無菌。
1. 4. 2 人員培訓 組織手術室全體護士和麻醉人員進行理論學習, 明確層流凈化手術室工作原理、環境要求和正確使用。手術床應放置在層流天花網對應處, 一切操作盡量在層流天花網對應處進行, 避免在回風口開啟無菌包, 回風口禁止遮擋。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在打開無菌包前進行。嚴禁在手術間抖動衣物布類, 防止微粒在室間飛揚。由負責手術室層流管理的專職人員于每日擇期患者入室前1h開放空調機組, 設定室溫在22~25℃, 相對濕度為50%~60%[3], 術中由巡回護士根據手術醫生和患者的需要隨時調節室溫。感染手術盡量安排在設有負壓層流手術間, 遇特殊感染手術進行特殊消毒處理。嚴格執行層流手術室三通道線路:即工作人員出入口、患者出入口、污物出口。做好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1. 4. 3 衛生清潔管理 層流手術間的一切清潔工作必須采用濕式打掃, 在凈化空調系統低速運行中進行, 手術間無影燈、手術床、器械車、壁柜表面及地面應在每天手術前后用清水擦拭1次, 有血跡處用1%含氯消毒液覆蓋擦拭。每周進行徹底清掃1次, 每月進行衛生大掃除1次, 使用的清潔工具不宜用掉纖維的織物材料制作。拖把、抹布按不同級別手術間做好標識, 嚴格分開, 每次使用后用洗滌劑進行清洗并經消毒液浸泡后再使用。接臺手術應將手術間內地面、桌面及儀器用清水濕式擦拭并全封閉20 min才可使用[4]。
1. 4. 4 手術間內物品的五常管理 固定各專科手術間, 根據專科手術特點和要求常規備物, 各手術間均制定物品放置標準示意圖, 做到六定:即定人、定位、定點、定數、定期檢查、定期保養。設立室長負責制, 每天檢查室間的物品及清潔情況。每周不定期考核。
1. 4. 5 手術間運行專人管理 由經過培訓的專職人員對凈化系統進行維護, 保證室間的恒溫恒濕, 實行空調24 h開放, 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術前1h打開。專職人員每天檢查控制板上空調顯示情況, 負責凈化空調系統的保養。每天清潔各手術間的回風口, 每周清洗初效過濾網1次, 出風口1次, 防止其本身受到污染。每二月更換中效1次、高效過濾網的更換根據空氣培養的結果, 一般每2年更換1次。
1. 5 效果評價 實施CQI后每周不定期進行衛生清潔檢查、手術間內物品五常管理考核、護士在位率、手術醫生滿意度調查。
1. 6 統計學方法 手術間內衛生狀況、物品五常管理數據用(x-±s)表示, 結果采用t檢驗。護士在位率、手術醫生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
2 結果
3 小結
CQI是現代質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 使護理管理工作更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規程化。針對層流手術室在平時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實踐證明:通過CQI使手術間內衛生清潔情況、手術間物品五常管理質量明顯提高, 提高了手術間護士的在位率, 手術醫生的滿意度, 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護士人人參與管理增強了團隊意識, 調動了手術室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陳鴻雁. 院前急救藥品的細節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9:399-399.
[2] 魏運芳, 李碧嫻, 彭巧華. 層流手術室管理體會. 醫學信息, 2011, 24(5):3170-3170.
篇5
通訊作者:顏平
【摘要】 目的 評價層流潔凈手術室不同時段空氣細菌檢測結果,探討層流潔凈手術室的科學管理。方法 采用9 cm平板暴露采樣30 min監測手術期間不同時段的細菌菌落數。結果 手術開始前及手術結束時細菌菌落數較高,但符合Ⅱ類手術區域的標準;手術期間細菌菌落數符合Ⅰ類手術區域的標準。結論 層流潔凈手術室與使用紫外線和乳酸消毒相比更具優越性,加之手術室科學管理,可保持手術環境的潔凈和穩定,有效降低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 層流手術室; 菌落數; 消毒; 手術室管理
層流手術室是采用空氣潔凈技術對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以達到控制空間環境中空氣潔凈度適于各類手術之要求;并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創造一個清新、潔凈、舒適、細菌數低的手術空間環境,使患者在手術時組織受到盡可能少的損傷,并大大減低感染率,尤其是無菌要求很高的顱內手術和燒傷手術,以保證患者術后能更快更好地恢復。目前,許多醫院建立了層流手術室,對空氣凈化效果進行監測,是層流手術室防范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空氣菌落總數的測定是評價空氣凈化效果的主要指標,大部分采用自然沉降法來測定,為比較手術期間不同采樣時段對空氣菌落計數的影響,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室作了一些嘗試,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空氣采樣方法
1.1 采樣時間 分別在開機后30 min、手術開始前10 min、手術開始后30 min、手術結束時四個時間段采樣。
1.2 布點方法 室內面積≤30 m2,設一條對角線取3點,即中心一點、兩端各距墻1 m處各取一點;室內面積>30 m2,設東、南、西、北、中5點,其中東、南、西、北點均距墻1 m。
1.3 平板暴露法 用9 cm直徑普通營養瓊脂平板放在室內各采樣點處,采樣高度為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 cm,采樣時將平板蓋打開,扣放于平板旁,分別暴露30 min,采樣完畢后蓋好立即送檢細菌室。檢測方法:將送檢的平板置37 ℃培養箱培養48 h,計數細菌菌落總數。平板暴露法結果計算公式:空氣細菌菌落總數(cfu/m3) 50000 N/A×T,式中A為平板cm2;T為平板暴露時間min;N為平均菌落數,cfu/平板。筆者采用5點布點,4個檢測時段,共20個平板,分別在2010年8、9、10三月共作3次,共計采樣60份,求出每個時段的平均細菌菌落數,用cfu/m3表示。
1.4 結果判定 Ⅰ類區域空氣細菌菌落總數≤10 cfu/m3、Ⅱ類區域≤200 cfu/m3為消毒合格[1]。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for windows軟件進行t檢驗分析。
2 結果
手術開始前與手術結束時空氣細菌菌落數高于術中時段(P<0.01),但仍符合Ⅱ類手術區域標準;手術期間符合Ⅰ類手術區域標準。見表1。
表1 手術各時間段空氣細菌菌落數比較
3 討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手術室空氣中細菌含量與切口感染率呈正相關。手術室空氣消毒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層流凈化手術間與過去使用紫外線和乳酸消毒相比,具有巨大的優越性[2]。由于紫外線穿透能力較差且對人體有損害,乳酸對室內物品有腐蝕性,對人體也有一定的損害,在手術操作中不能同時進行消毒,無法穩定保持手術過程中的清潔環境。層流凈化手術間可進行全程空氣凈化消毒、調控室內溫度濕度,提供清潔、舒適的手術環境,因此潔凈手術室除菌措施比普通手術室更有效。
根據國家規范潔凈手術室空氣細菌菌落數標準[1],本次檢測結果表明:醫院潔凈手術室凈化系統凈化效果良好,沉降菌數符合國家標準。手術期間可達到Ⅰ類手術區域標準;手術開始前及結束時細菌菌落相對較高,分別為(10.1±0.4) cfu/m3和(12.3±0.3) cfu/m3,仍符合Ⅱ類手術區域的標準。本文認為手術開始前及手術結束時人員流動和出入頻繁,造成室內正壓減弱,空氣層流流速下降,導致空氣中細菌增多;而一旦人員工作就位、出入減少后,菌落數則迅速下降。
因此,層流潔凈手術室應優化工作流程、科學管理,以利層流手術室質量管理持續改進。本人認為要在工作中做好以下幾點:(1)進入層流手術室必須衣帽整齊、規范。(2)室內應盡量減少布類輔料的抖動,清潔工作均應濕式清掃,清潔用物不宜使用容易掉纖維的織物。(3)室內保持相對密閉狀態以維持室內正壓,出入隨手關門,應使用自動關閉門;應盡量減少手術參觀,采用電視及多媒體教學。(4)室內手術物品應提前定位準備,手術中盡量減少人員出入。(5)清潔工作應在每日手術結束后并且空氣凈化系統運行中進行。(6)按照操作規程使用空氣凈化系統,規范操作。(7)定期檢修空氣凈化系統,根據具體情況及時更換過濾網,保證系統能夠正常運行。
參 考 文 獻
[1]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2.
篇6
[關鍵詞] 手術室; 空氣消毒; 方法; 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5-69-02
Effect Comparison of Air Disinfection of the Three Ways in Class II Study of Non-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ZHAN Qiuju
Huangshi Shiwuye Workes’ Hospital,Huangshi 43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Class II study of non-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air disinfection the best way to. MethodsUsing peracetic acid spray,ultraviolet radiation,air sterilizer air disinfection between the docking station operations to monitor and effect of relatively static,and the three groups were thoroughly disinfected after the dissection between. ResultsOperation in ensuring a reasonable interval of time,then Taiwan,under the premise of three kinds of air sterilization methods on the operating room air were significantly sterilization effect,and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ssued by the operating room are less than the amount of airborne bacteria ≤200cfu/m3,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sterilization of air disinfection machine is best,the bacteria kill rate >(98.87±0.64)%;ultraviolet rays kill bacteria the rate of >(93.11±1.76)%;peracetic acid spray kill rate of >(89.44±0.67)%,but the human respiratory tract,eyes and so has a strong stimulation. Conclusion Primary hospital can use the appropriate brand of air disinfection machine is no class II laminar flow operating room to provide effective air disinfection,and sterilization effect is stronger than other methods of air disinfection,provide a reliable guarantee to reduce nosocomial infections.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Air disinfection; Methods; Effect
手術室空氣消毒方法有很多種,如紫外線、臭氧、醫用空氣消毒機、化學劑熏蒸噴霧等。手術室又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門之一,但有相當一部分基層醫院因為種種原因還不是層流手術間,而往往這些基層醫院的急診手術多、手術接臺頻率相當的高,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課題“無層流II類手術室空氣消毒的最佳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無層流手術間三間,兩間面積均為27,一間面積為30m2,高度均為3m,保持室溫22~24℃,濕度55%~70%。選擇30例接臺手術或者I類手術隨機分為三組:紫外線(U)組、過氧乙酸(P)組和空氣消毒機(A)組。三組的手術種類和參加人數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材料及方法
在手術室四角和中央設置5個采樣點,與地面垂直高度1.2m,使用平板降沉采樣法,將含營養瓊脂直徑9cm平板置于采樣處5min。采樣后將平板置于37℃溫箱48h,以國家制定的“消毒技術規范”進行菌落計數。即菌落數cfu/m3=50 000N/AT,其中N為平均每個平板的菌落數、A為平板面積、T為暴露時間。
U組使用兩只直管型30W紫外線燈管,輻射強度>90uw/m2距離地面2.5m,緊閉門窗直接照射30min。P組使用0.2%過氧乙酸按(12~16)mL/m3計量噴霧消毒后,緊閉門窗30min。A組使用肯格王空氣消毒機,采用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同時緊閉門窗30min。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在保證接臺手術合理間隔時間的前提下,三種空氣消毒方法對手術室空氣均有顯著滅菌效果,且都小于衛生部頒布的手術室空氣細菌量≤200cfu/m3,無統計學意義(P>0.05)空氣消毒機的滅菌效果最佳,細菌殺滅率>98%;紫外線照射細菌殺滅率>93%;過氧乙酸噴霧法殺滅率>89%,但對人體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強刺激。U、P、A三組在消毒前菌落數相當,無統計學差異(P>0.05);U、P、A三組在菌落數較滅菌前減少,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手術室的空氣潔凈可以直接影響手術患者傷口的愈合,是引起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通過本研究表明三種空氣消毒方法對手術室的滅菌率均>87%。
紫外線消毒原理是利用適當波長的紫外線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或RNA分子結構,從而使生長性細胞死亡或(和)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毒滅菌效果,但其消毒為直線型,不宜穿透灰塵、玻璃等易形成死角,殺菌效果也受濕度、距離等影響,且隨著時間的延長,細菌數也會慢慢增加,效果不理想。
過氧乙酸有很強的氧化作用,可以使微生物體內蛋白質氧化,從而使微生物死亡,但對人體呼吸道、眼睛等有很強刺激,同時對傷口還有損害作用[1]。
肯格王空氣消毒機是由高強度紫外線燈和過濾系統組成,它可以有效地濾除空氣中的塵埃,同時吸附微生物使進入消毒器空氣中的微生物殺死,特別適用于接臺手術的手術間持續消毒。張影杰等[2]的研究表明空氣消毒器在開啟30min后及手術過程中,空氣內細菌總數可保持在≤200cfu/m3,符合國家II類環境標準,適用于連臺手術間持續消毒,且消毒效果好。
[參考文獻]
[1] 楊鳳華,李艷紅. 手術室不同空氣消毒方法效果比較分析[J]. 中國計劃生育雜志,2008,1:51.
[2] 張影杰,張穎麗,周丹,等. 肯格王牌空氣消毒機對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評價[J]. 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6,16(2):185.
篇7
【關鍵詞】護理方法;院內感染;層流手術間
我院自啟用層流手術室開始,通過較長時間的質量改進、管理模式改進,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較為科學、合理的層流手術間管理模式。現將層流手術間控制院內感染的具體方法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120例層流手術室患者作為研究組,本組患者應用PDCA循環法、5S法進行管理,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齡10~78歲,平均(52.8±4.9)歲;另選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層流手術室患者作為對照組,本組患者均實施常規手術室管理,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齡12~77歲,平均(53.1±5.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5S法
①常組織。定期清點手術室物品種類,手術間內僅定量保存日用品和必需品,其余物品都放置在手術間外。②常整頓。放置在手術間內的物品要固定位置,時常檢查物品狀態,確保物品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在層流手術間配備醫療器械管理信息手冊,方便手術間工作人員閱讀,記錄好設備、器械的使用、維修情況,確保儀器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另外,還要定期檢查、整理物品柜中的相關物品,以免發生過期、污染、變質情況。③常清潔。手術操作前,要對手術室地面、臺面進行濕式清潔,手術過程中要保證環境的干凈、整潔,使用固定垃圾袋存放醫療垃圾,銳利物品要入盒,務必讓整個工作環境簡單明了。④常自律。提高科室醫護人員的工作素養,自覺遵守相關規章制度。醫護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入室前要仔細檢查防護物品是否完整、整潔。⑤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手術室醫護人員進行手術室規范教育,增強醫護人員的院內感染控制意識。護士長還要負責整理術前、術中、術后護理操作的相關規范,并做好巡查工作。
1.2.2 PDCA循環法
①P階段(計劃)。制定科學的業務學習計劃、管理計劃。管理計劃應符合層流手術間的管理要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以保障計劃的可行性,具體包括手術室管理、消毒隔離管理、查對制度、職責描述等內容。業務學習計劃通過開展崗前培訓、技術規范及儀器設備注意事項講解,能夠讓手術室護士更快地熟悉、掌握層流手術室特點、注意事項。②D階段(執行)。醫護人員入室前必須裝備齊全,走專用通道進入,外部人員嚴格限制入內,以免增加手術間內的含菌量。由專人向進入者發放手術衣帽等裝備,使用后回收,以免細菌散發。術前調整好手術間的溫濕度,根據病人的感受適當調整,讓患者感受舒適。術前認真完成清潔工作,以免產生新的污染源。③C階段(檢查)。護士長定期開展全崗位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每周檢查護士的無菌操作情況、業務學習情況,以促進護士自身素養、業務水平的提高。④A階段(處理)。針對檢查階段發現的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商議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改善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計數資料比較分別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缺陷
研究組的護理缺陷發生率為5.00%,對照組為16.67%,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缺陷發生情況比較[n(%)]
組別(n)
護理文書
不規范
護理投訴
重要治
療遺漏
壓瘡(非不
可避免)
合計
研究組(120)
4(3.33)
1(0.83)
1(0.83)
0(0.00)
6(5.00)
對照組(120)
12(10.00)
3(2.50)
3(2.50)
2(1.67)
20(16.67)
2.2 院內感染
研究組的院內感染率為5.83%,對照組為17.5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情況[n(%)]
組別(n)
血液
尿路
肺部
其他
合計
研究組(120)
1(0.83)
2(1.67)
3(2.50)
1(0.83)
7(5.83)
對照組(120)
3(2.50)
4(3.33)
8(6.67)
6(5.00)
21(17.50)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及人們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全國新建、擴建的潔凈手術室數量也越來越多。怎樣對潔凈手術室進行規范管理、合理設計,以降低手術感染率,保障手術成功,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是層流手術間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1]。
手術室是院內感染控制的重點區域,手術室整體潔凈水平、儀器設備潔凈程度都與手術患者是否發生院內感染有著密切聯系[2]。我院在層理手術間管理工作中引入了PDCA循環法和5S法,通過“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有效調動了科室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了層理手術間的整體潔凈水平,并通過PDCA循環法不斷發現、改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實現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最終達到提升科室醫護人員業務素質,有效控制醫院感染、保障手術成功的目的[3-4]。本次研究結果也顯示,實施PDCA循環法+5S法后,層流手術間的護理缺陷發生率、院內感染率均較實施前顯著降低(P<0.05)。這說明對層流手術間患者應用“PDCA循環法+5S法”進行管理,能有效降低院內感染及護理確缺陷發生率,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莉.手術室院內感染的控制與管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0):2396-2396.
[2] 郭穎,李和翠,楊瑞雪等.層流潔凈手術室空氣質量監測對比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9):520-520.
篇8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41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及其護理措施。方法 以切口感染手術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同時,選擇未出現切口感染患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了解手術室切口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 手術時間、層流手術、手術性質、以及參觀人員均與切口感染具有密切關系,相關性分析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手術時間、層流手術、手術性質、以及參觀人員均與切口感染具有密切關系,為降低手術室切口感染發生率,需要從無菌操作,手術室潔凈,完善管理,控制手術時間等方面入手,提高護理干預水平。
關鍵詞 手術室;切口感染;相關因素;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4(a)-0156-02
[作者簡介]張磊(1982-),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醫療護理工作。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術中非常典型的并發癥之一,有較高的發生率。研究資料顯示,手術切口感染占到了醫療相關感染的15%~20%左右[1]。出現術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會導致住院時間的延長,一方面增加了住院費用;另一方面可能潛在誘發嚴重并發癥(包括切口疝、以及膿毒血癥等在內)的可能性[2-3]。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對切口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控制一直都是外科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從護理角度上來說,需要把握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從而對癥下藥,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盡可能的控制感染的發生率。為進一步觀察分析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及其護理措施,該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間對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護理要點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間,住院部所收治的出現切口感染現象的手術患者共計100例作為研究對象,設置為觀察組。該組中,男性患者為46例,女性患者為54例,患者年齡在20~80周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45.2±3.5)歲,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有關手術切口感染的診斷條件。同時,選擇同期接受手術未出現切口感染癥狀的患者共計100例作為研究對象,設置為對照組。該組中,男性患者為48例,女性患者為52例,患者年齡在20~80周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43.9±2.6)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對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并統計以下指標:①手術時間(≥1.0h/<1.0h);②層流手術室(是/否);③手術性質(急診手術/擇期手術);④參觀人員(是/否)。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與計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c2檢驗,可信區間95%,檢驗水準為0.05,當 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性采用Logistic軟件進行回歸分析,以了解異位妊娠與相關危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關系。
2 結果
觀察組100例患者通過精心護理均痊愈出院,期間未發現死亡病例。調查數據分析認為:手術時間、層流手術、手術性質、以及參觀人員均與切口感染具有密切關系,相關性分析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見表1、表2所示。
3 討論
綜合該研究以上數據分析認為:手術時間、層流手術、手術性質、麻醉方式、以及參觀人員均與切口感染具有密切關系,相關性分析下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其影響機制進行總結,可能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手術時間方面:該數據顯示,手術時間超過1.0 h是誘發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觀察組中手術時間在1.0 h以上的患者構成比為73.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3.00%)。關鍵在于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手術室內空氣中流動細菌數量不斷增多,潛在的污染可能性較高。再加上患者血管持續性受壓,對局部循環非常不利,因此受外界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高;②層流手術:對于未使用層流手術室的患者而言,手術室內的污染空氣無法得到及時的置換,凈化效果差[4-5],因此感染可能性高(數據顯示,觀察組中未進行層流手術的患者構成比為7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1.00%);③手術性質:由于急診手術的準備時間短,因此可能對患者的病史病情掌握不充分,術前無法針對潛在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因此導致感染率增加(數據顯示,觀察組中行急診手術的患者構成比為7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7.00%);④參觀人員:手術室展開手術操作期間參觀人數增加將導致室內流動量增大,空氣的中浮游菌數的比例增大[6],最終誘發切口感染(數據顯示,觀察組手術過程當中有參觀人員的患者構成比為6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1.00%)。
針對以上相關因素,在手術室護理期間要求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預防切口感染。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嚴格無菌操作制度:手術室全程應當遵循無菌操作理念,對室內外人員的出入次數進行嚴格控制,手術間空氣需要動態消毒,術中所使用的各種設備器械均應當經過健全的消毒處理,術前備皮盡量接近手術時間,以免皮膚受損;②手術室潔凈:嚴格按照現行消毒制度,對手術室內的溫度濕度進行合理控制,確保室內干凈鎮靜,對手術類型進行合理安排,確保空氣質量的理想;③完善管理:加強手術流程管理,完善相應的監督工作機制,做好手消毒衛生規范工作,每周一次對空調系統進行凈化;④縮短手術時間:術前需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工作,說明手術期間的注意實現,爭取患者的配合。護理人員還應當根據主刀醫師的操作習慣,做好手術器械的擺放,確保相關物品準備的充足,減少組織暴露時間。已有臨床研究[7-8]中通過合理控制手術時間的方式,達到了降低手術室相關危險性因素發生率的目的,效果確切,與該研究結果一致,證實此項護理措施的可靠性。
綜合該研究相關數據結果認為:手術時間、層流手術、手術性質、以及參觀人員均與切口感染具有密切關系,為降低手術室切口感染發生率,需要從無菌操作,手術室潔凈,完善管理,控制手術時間等方面入手,提高護理干預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亞敏.護理干預在預防消化道手術切口感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7):30-31.
[2]黃顯實.腹部腫瘤患者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0,50(34):58.
[3]高新云,羅曉明,施安娜,等.手術切口感染病原菌分析及管理策略[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6):496-497.
[4]項大業,連永生.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防治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6):1150-1152.
[5]劉瑜.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J].西部醫學,2012,24(7):1343-1344.
[6]馬俊英,康會霞,馬明娜,等.降低外陰癌術后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探討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02-703.
[7]王鴻儒.剖宮產切口感染影響因素及預防對策[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4):1158-1159.
篇9
關鍵詞:護理管理流程再造層流潔凈手術室
中圖分類號:R1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11-0034-03
隨著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外科手術日益復雜,尤其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器官移植、心臟直視手術、人工關節置換等,對手術人員和手術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層流潔凈手術室在國內正在興起。潔凈手術室內的人、物流是影響室內空氣潔凈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設置嚴格工作流程,明確區分潔污流線是潔凈手術室平面組合的重要原則之一[1]。
我院手術室自2003年底搬進潔凈手術室,手術間10間,其中,百級2間、萬級 8間。同時對手術室實行了人流、物流嚴格的區分管理,采用了無菌、凈化運行、清潔管理措施,加強潔凈手術室的流程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潔凈手術室流程管理
1.1 物流管理
潔、污分流是潔凈手術室平面組合的重要原則之一。內走廊為潔凈走廊,內設刷手、消毒空間。外走廊為污物通道,也就是使用后器械、物品回收路線。通過外走廊、污梯與清洗區相連,手術后器械、 輔料、 污物等作為污物流線,通過外廊以最短的路線運送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理,使術后污物能及時從專用通道運送處理,大大縮短了污物在手術室內停留時間,極大限度的縮小了污染范圍,有效地提高了手術室空氣的清潔度。消毒中心與潔凈手術室無菌區的無菌物品室相連,有效地做到了潔污分流,減少室外環境對手術間的污染,以保證潔凈手術室空氣的潔凈及手術流程的合理。
1.2人流管理
對進入潔凈區域的人員要嚴格著裝,穿著嚴格消毒過的專用衣褲和鞋,建立嚴格的入室人員登記制度,并限制手術間參觀人數,每間手術間參觀人數不得多于4人[3]。外來參觀手術者,需提前與醫務科聯系經手術室護士長同意方可進入,病人的親友、無關人員、特殊感染手術拒絕參觀。
1.3 嚴格管理手術間的門
層流凈化手術室的空氣凈化原理是由壓縮機將過濾的無菌空氣由天花板送入并將污染的空氣由四周推出,因此室間的空氣必須始終處于正壓狀態,否則有可能導致污染空氣的流入[4]為維持手術間空氣凈化后不受周圍環境影響,必須保持一定正壓。一般對室外的靜壓值為15Pa ,與污物走廊的空氣靜壓差為5~7.5Pa,與潔凈走廊的靜壓差為5Pa左右。為維持手術間的正壓狀態,必須保證手術間的前、后門處于關閉狀態。嚴格管理手術間的前、后門,手術進行時必需關閉自動感應門,手術過程中保持前后門關閉,通向外走廊的門術中禁止打開。盡量減少開門和人員進出次數,以避免頻繁開、關門時正壓消失,空氣流動而致污染。
1.4 手術間管理
嚴格劃分無菌、急診和感染手術間。急診手術間要靠近患者通道入口處,接臺手術保證自凈時間。按感染類型安排手術,特殊感染手術必須在指定的感染手術間進行。
1.5手術床的位置
手術床要放于手術間凈化中心,保證手術區域和器械全處于凈化區域內。
1.6手術間溫濕度管理
由夜班護士于每日擇期病人入室前30min開放空調機組,設定室溫在22℃~25℃之間,相對濕度為50%~60%[2]。
2潔凈手術室的感染管理
2.1 健全手術室感染管理組織
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是由手術室護士長、感染護士組成。感染管理貫徹在手術的全過程,要分區、分類,專人負責,做的管理有章可循、質量評價有量化標準。護士長主要抓人員素質教育與流程質量跟蹤;負責凈化空調機組的檢測、清潔和保養;器械、消毒供應護士負責落實物品的消毒、滅菌;各責任區護士負責衛生清潔工作的落實;感染檢測護士負責手術環境、物品表面及手術人員手的檢測、結果分析等微生物檢測及平時手術室感染工作的督促,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措施。
2.2 加強各類人員感染知識培訓
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學習:組織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消毒隔離制度》、《衛生清潔制度》、《醫療垃圾管理條例》等,對潔凈手術室的各類人員進行潔凈觀念的無菌觀念的培訓,接受相關醫院感染管理的知識培訓,嚴格執行有關制度、規范,學習層流手術室的運行、管理要求及空氣檢測等相關的理論,制定相配套制度。正確使用潔凈手術室,不斷提高對潔凈手術室的了解和使用技術,很好的發揮潔凈手術室的作用。
2.3 嚴格消毒隔離措施
手術室微生物污染控制的最終決定因素在于人,參加手術人員也是造成手術切口感染的最大感染源之一,衣服表面的纖維,人體皮膚脫落的皮屑,均是細菌的載體,所以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進入手術室。無論是護士還是保潔人員都有責任管理手術室。手術室醫護人員不能過分依賴潔凈手術室的空氣凈化系統,必須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認真及時清除污染源,消除衛生死角,切斷微生物傳播途徑,確保潔凈手術室的消毒質量,從而有效的控制感染。
2.4 強化衛生清潔管理
專用清潔工具濕式打掃, 物體表面加強清潔, 每臺手術前后常規擦拭手術室物體表面,每日手術結束后應在空調系統正常運行條件下徹底清除污染敷料、雜物等。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體表面、墻壁、地面,空調系統應繼續運行,達到自凈時間。
2.5 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在進貨部門把好進貨關的前提下,應安裝完畢、擦拭干凈,去除外包裝進入手術室,放入一次性無菌物品儲存間存放,并詳細記錄品名、數量、滅菌批號、有效期、檢測單位、檢測結果、檢測日期、報告編號等。
2.6 嚴格凈化裝置管理
進風量的大小直接影響手術室的清潔度,進風量越小,抗干擾能力就越差,手術區易受污染;風量過大切口失水太快,造成患者組織損傷。要保持正常換氣,除機械設定外,要求每2周對初效過濾器清洗或更換1次,中效過濾器2~4個月更換一次過濾網,高效過濾器1~2年更換1次過濾網。
3討論
現代化潔凈手術室的感染控制不僅取決于建筑設計的質量,建筑結構特點為復通道流線、潔污分流、減少交叉感染。更取決于管理水平,應重視管理環節。潔凈手術室是否能充分發揮其積極效能,達到預期實施效果,實現手術質量的最佳效能,離不開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參與,在抓好潔凈手術室硬件建設的同時,必須抓好軟件建設,強化和提高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參與共同遵守、各負其責的整體意識。要使潔凈手術室發揮預期的效果必須投入管理力量,抓好無菌管理、凈化運行管理和清潔衛生管理。為手術營造一個特別潔凈、安全、舒適的手術環境,對預防感染、提高手術成功率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
參考文獻
[1] 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02)[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19.
篇10
關鍵詞 潔凈手術室 運行使用 環境管理
手術室是醫院對病人實施手術和搶救的重要場所,手術質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家醫院的治療水平。我院于2007年7月正式啟用潔凈手術室,現將我們對潔凈手術室環境管理情況做以下報告。
潔凈手術室概況
目前,我院有潔凈手術間12間,均采用垂直層流技術,其中萬級9間,千級2間,百級1間,此外,麻醉準備間、消毒間、30萬級輔助用房包括無菌物品間、藥品間及潔凈走廊,設置4通道,即污物通道及無菌物品進入通道、患者通道、醫務人員通道,做到潔污分流,以減少交叉感染。
潔凈手術室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潔凈手術室是指采用以空氣潔凈設施,達到一定細菌濃度和空氣潔凈度級別的手術室。
潔凈手術室的環境管理
手術室的無菌管理:①嚴格執行三通道路線:潔凈手術室的三通道即污物出口、患者出入口、無菌物品入口、工作人員的出入口,內外運車輛嚴格區分,分室放置。接送手術患者應用對接車,內、外車標識明顯不能混用,運物車出入分車分道運行。在管理中,嚴格執行三通道,避免交叉感染。②手術室消毒:手術室空氣凈化30分鐘以上,不經常使用的手術間需凈化1h以上,連臺手術需間隔半小時以上。手術前后在凈化系統運行下用含氯消毒液濕擦所有物表。③合理安排手術,相對固定手術間:根據級別的不同安排不同的手術間。百級手術間安排體外循環直視下心臟手術和器官移植手術;千級手術間安排骨科及Ⅰ類切口的無菌手術;萬級手術間安排II類切口的手術。根據節約能源和資源的原則,萬級手術間可同時安排手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④嚴格執行參觀制度:手術室的污染主要是通過空氣污染,其污染途徑是醫護人員,由于手術人員的活動帶動了空氣的流動,而污染了空氣,因此減少空氣污染的關鍵措施之一是控制手術室人員數量和活動[2]。控制人員的進出,每個手術間的物品均相對固定,盡量減少術中搬運物品,每一手術間參觀人數限制在2人以下[3],術中不得任意串間參觀,巡回護士應做好物品供應,減少來回進出手術室的次數。
手術間的清潔管理:為防止交叉感染,清潔工具不宜用掉纖維的織物材料,不同的手術間有各自專用的清潔用具,標識清楚,使用后高效消毒液浸泡、懸掛晾干,每周對回風口、送風口等進行徹底清潔,以確保手術室空氣新鮮無塵。
層流手術間的清潔工作應在凈化空調系統運行中進行,采取濕式打掃。清潔工作完成后,凈化空調系統應繼續運行,一般不少于該房間的自凈時間,萬級自凈時間為20分鐘;千級自凈時間為15分鐘;百級自凈時間為10分鐘。
凈化系統的運行管理: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并組織科內醫務人員和保潔員學習,整個空調系統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修、保養。每周對層流手術室空氣、醫務人員的手及無菌物品表面進行細菌監測,要求合格率達100%。每天對凈化系統的運行情況,如溫度、濕度等進行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與設備科聯系,要求工作時運行一切正常。設備科需有專人負責凈化空調系統的保養。凈化機組的初、中、高效過濾器要定期清洗或更換。初效每2周清洗1次,中效每季清洗1次或半年更換1次,高效一般每2年更換1次,如果各種監測正常可延期更換。
手術室的安全管理:要成立安全管理委員會,制定相關制度,制定防火、防盜和生物安全應急預案,明確標示對手術室的安全門、安全通道和消防器材。加強演練,讓每個工作人員都要熟悉其位置和使用方法,領取安全通道不準占為它用,安全員應經常檢查潔凈區的安全防火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解決。
討 論
加強學習,正確使用潔凈手術室。正式啟用前對護理人員及保潔員進行崗前培訓,嚴格把關,認真演練。首先請廠家對凈化工程技術進行專項培訓,其次通過外出參觀、學習了解潔凈手術室的管理和使用,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新制定的手術室制度并嚴格執行。避免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損壞及資源浪費。
要按照傳染病防治管理有關資料,明確劃分潔凈區與非潔凈區。
總之,領導小組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器械打包護士、總務護士、維修技師和感染監控護士組成,負責制定工作制度和質量標準,做到管理有章可循、質量評價有量化標準。科主任、護士長主要抓成員的養成教育與環節質量跟蹤;器械打包護士負責落實物品的消毒、滅菌;維修技師負責凈化空調機組的檢測、清潔和保養;總務護士負責衛生清潔工作的落實;感染監控護士則負責手術環境、物品表面及手術人員手的監測、結果分析、資料儲存及信息上報工作。加強潔凈手術室的管理,可以控制感染,保證醫療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強化無菌觀念和正規化管理仍然是醫療安全的根本保證與要求。我院層流手術室運行使用3年多來,設備狀況良好,效果確實。嚴格按照監控指標進行檢測,各項監測指標均符合要求,這樣降低了感染率,節省了維修費用,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消耗成本,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銀鳳,劉建華,井坂惠一.婦管懸吊氏腹腔鏡手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