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經費范文

時間:2023-03-15 23:0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經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校經費

篇1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村中小學是指農村(含縣鎮、市轄區所屬農村、農場)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包括初級中學、職業初中、普通小學、完全中學初中部、九年一貫制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

第三條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是指保證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在教學活動和后勤服務等方面開支的費用。

公用經費開支范圍包括:教學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實驗實習、文體活動、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房屋、建筑物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基本建設投資、償還債務等方面的開支。

教師培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用于教師按照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所需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和住宿費等開支。

第四條各縣(市、區)財政、教育部門安排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應主要依據在校學生人數,同時又要兼顧不同規模學校運轉的實際情況,適當向辦學條件薄弱的學校傾斜,保證較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的基本需求。

第五條農村中小學要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兼顧的原則安排使用公用經費,既要保證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所需的基本開支,又要適當安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需的活動經費開支。

第六條農村中小學校應當按照規定,制定本校公用經費內部管理辦法,細化支出范圍與標準,加強實物消耗核算,建立規范的經費、實物等管理程序,厲行節約,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農村中小學校要建立物品采購登記臺賬,建立健全物品驗收、進出庫、保管、領用制度,明確責任,嚴格管理。

第七條農村中小學校購置儀器設備、教學辦公用品及圖書資料等,符合政府采購條件的,應實行政府采購,并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統一納入農村中小學預算。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由縣級有關部門組織政府采購。

縣級有關部門要將批準的公用經費物品采購計劃書面通知到各有關學校;向學校提供物品時,須同時向學校提供物品清單,包括物品的種類、數量、型號、單價、供貨單位等內容。

第八條農村中小學要將公用經費使用情況定期在校內外公布,接受師生和群眾的監督。

篇2

關鍵詞: 高等學校院系 教學經費 績效撥款

教學經費是高校教學的基本資源保證,教學經費的科學合理配置對教學、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教學經費的配置均是一種平均化的、缺少激勵機制的模式,即,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在獲得教學經費總額以后按照各院系的學生人頭數下撥各院系的教學經費。這種平均配置模式能夠保證各院系教學經費的基本需求,保證教學秩序的基本穩定,但是對于促進各院系進行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缺乏激勵作用。通常情況下,各院系為了獲得更多的人頭經費撥款,傾向于在擴展學生數量方面做文章而忽視在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做努力。這種狀況不利于教學經費利用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對現存的教學經費撥款模式進行改革,構建教學經費的績效撥款模式,在教學經費撥款模式中增加績效因子,把教學經費的分配和教學產出指標聯系起來,通過教學經費的配置激勵各院系等基層教學單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高校內部教學經費的撥款現狀及利弊分析

目前我國高校內部教學經費的撥款模式基本參照的是高等教育撥款模式,實行“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方式。它的核心要素是綜合定額和學生數量。綜合定額的制定以教育投入的成本估計為基礎,同時,在學校現有財力可能的基礎上,考慮了學院對經費的增長要求。[2]這種撥款方式使學校對各院系的財政撥款有了初步的客觀依據,在一定程度上將教學經費與其事業的發展計劃和招生規模緊密結合確定教學經費的投向和投量,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撥款模式存在弊端:一是不能有效激勵各院系競爭與提高教學質量。在綜合定額確定后,撥款規模取決于在冊學生的數量,在冊學生越多,各學院從學校獲得的經費就越多。有的學校對各院系的撥款依據則是按照各院系學生學費的百分比給以撥付,基本上屬于撥款與各院系的教學績效相脫鉤的撥款方式,在撥款公式中并沒有引入績效指標,撥款只與各學院需要投入的成本估計和注冊學生數相聯系,而沒有考慮各院系的教學績效,不能反映各個學院的實際辦學水平和教育經費使用的效率,不利于激勵各學院之間的競爭與提高教學質量。二是撥款不能成為學校宏觀引導和監督教學質量的有效杠桿。撥款方式僅僅以學生數作為單一的政策參數,忽略了撥款機制的多目標要求,也不能體現多政策參數對院系辦學行為的多重激勵作用,不能實現學校利用撥款對院系辦學進行引導和監督的多重政策目標,不利于學校的宏觀調控。

二、美國田納西州高等教育績效撥款經驗探析

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各州政府向高等學校的撥款(主要是教學經費),取決于以學生數量為基準的公式。到了80年代,這種撥款方式受到了嚴厲批評,因為它既不能保障學生在獲得財政資源上的公平性,又不能刺激對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對該撥款方式普遍的修正是減少撥款公式中學生數量因素所占的比重,加入績效因素。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高教中加入績效因素的呼聲日益高漲,這使得很多州開始引入績效合同。現在美國各州會經常審查學校的運作,尤其是產出。下面以田納西州的高等教育撥款方式為例,說明美國的績效撥款機制是如何運作的。[3]

1978年,田納西州政府把績效撥款機制引入高等教育撥款方式中。這里的“績效”是撥款公式中的一個因子,其他因子包括:滿足基本教學需要的教學基本經費、辦公經費、學生資助部分、科研經費、專項經費,等等。具體的做法是,由田納西州高教委員會根據一些指標對高校進行績效評估,得滿分的學校可得到當年撥款總額5.45%的增加額。該方案一般以5年為周期,每隔5年都會調整一次,其評估標準、評分原則是在田納西州大學理事會、教職工委員會和全州高校的積極參與下制定的,因而具有公開、公正和透明性。[4]此外,院校間在績效獎勵撥款上并沒有競爭,因為一個學校的獲得并不影響另一個學校,主要目的是促進大學教學質量的提高。總的來說,美國田納西州高等教育績效撥款具有以下特征:

(一)績效撥款的實施主要依賴高等教育協調機構。

美國的高等教育協調機構一般具有雙重的角色特征,在政府與高校之間起到中介的作用。一方面它代表政府,幫助政策貫徹實施,將政府的政策施加給學校。另一方面,它又代表學校,幫助學校向政府爭取學校的利益與權力,是學校的代言人。美國的許多州都會設立一個撥款中介機構,例如田納西高等教育委員會作為協調機構負責制訂目標計劃、財政和新的政策的提案,等等。[5]

(二)績效撥款的實施以比較完善的評估為基礎。

美國的高等教育績效撥款是以高校在某些指標上的績效得分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它主要以對高校的評估為基礎,所以美國的各個州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涵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辦學條件等的高校評估指標體系,對高校的現狀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6]例如田納西州績效撥款項目的評估體系,不僅包括普通的項目和機構標準評估,還包括對特殊測驗得分和學生及畢業生的滿意度的評估,在這兩個評估體系的基礎上決定績效撥款的水平。

(三)績效撥款的實施盡可能地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美國高等教育績效撥款的實施考慮了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首先績效撥款的實施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導向,例如田納西州的高等教育績效項目在指標的選擇中就包含政府的戰略目標的實現,特別是2005―2010年度的績效撥款指標更多地體現了高校的發展與州政府戰略目標之間的一致性。[7]同時績效撥款從發起到實施的過程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這當中需要給高等教育機構足夠的時間適應撥款的實施,包括數據的收集、學校指標的選擇等都需要有很長的時間布置和準備。績效撥款實施前預留的時間越合理,后面的準備越充分,政策實施的過程才能越順利,越容易被高校接受和認同。績效撥款的實施不是政府的單方面行為,它需要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和支持,需要多方利益群體的協作和溝通,才能保證撥款反映各方利益,促進撥款的順利實施。田納西州的績效撥款實施得到了各個方面的有力支持,它的項目設計不僅考慮到了高校內部質量提高的需要,而且兼顧了響應問責制及適應州政府的發展需要等因素,所以容易獲得政府、高校和公眾的支持與共同協作。

三、構建高等學校院系教學經費的績效撥款模式的設想

針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需求壓力巨大、規模迅速擴張、教學經費使用效率低、教學質量問題凸顯等諸多矛盾,我國高等學校院系教學經費的撥款模式改革的目標定位為: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努力提高高校內部教學經費使用與管理的科學性、公開性、公平性,強調通過教學經費的配置激勵各院系等基層教學單位對教學質量的追求。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成立學校績效經費撥款委員會,改變現行撥款體制。

目前我國各高校內部教學經費的撥款機制是全部教學經費通過學校向校財務處下達對各院系的經費撥款數額,具體發放由財務處落實。這種撥款機制是純粹的官方行為,其人員都是校行政人員,撥款的整個操作程序都要受到校領導的直接干預,其主觀因素影響很大且沒有透明度。因此,應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在運作機制上引入撥款機構。在學校和各院系之間引入撥款機構的目的是:增加撥款的透明度,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學質量。設立撥款機構之后與績效有關的教學經費不直接撥給學校,而由撥款機構進行相對獨立的運作,將對各院系的教學質量評估結果與撥款掛鉤。在此筆者對學校績效經費撥款委員會的基本設想如下:它是一個準官方性的組織,隸屬于學校行政部門,但應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其成員組成包括學校行政領導、專家、教師等,其主要職能是對各院系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將撥款與評估結果掛鉤,確保經費使用的效益和效率等。同時,它本身應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

(二)改革撥款方法。

建立績效撥款的公式,即不再單一地以學生數為撥款因子。建立績效撥款公式就是要設定一種囊括了各院系的盡可能多的成本因素,甚至可以包括一些未來發展的因素,這樣確定撥款額度的公式就會更加復雜,或者也可以建立新的公式作為主要撥款公式的補充。新的撥款公式演變成了多項政策參數的撥款公式,這樣就可以較好地反映出各院系的成本行為。多政策參數撥款公式要達到盡善盡美程度,還需要做到撥款公式的設計必須使教育規模、教育質量、教育效益三方面指標成為缺一不可的要素,為此就應賦予各種要素以乘積結構,而不是加和結構,在公式中應以相乘的形式出現,而不是以相加的形式出現。若以相加的形式出現,則即使某一方面甚至某兩方面的指標值為零,只要有一方面的指標特別高就能以偏概全,照樣獲得較多的撥款。績效水平撥款主要通過競爭獲得,為了保證各院系的普通需要和特殊需要就必須將保證教學的普通撥款與績效撥款分開對待。[8]

首先以公平為主,主要按照不同科類生均成本、成本分擔辦法和學生數量進行撥付,保證基本經常費的起點公平,而后輔之以評價為基礎的質量撥款。另外,還可以有一部分是用于學生獎助學金和某些特殊專項的撥款。教學直接面對的是每個學生,教學撥款主要滿足研究生、本、專科生教學需要,因此,公平問題很重要。經常性撥款的基礎就是為教學提供正常的運行經費,并至少保證為每個學生提供合格的教學條件。但經常性教學撥款對教育質量的激勵沒有什么作用,為了促進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還需引入評估手段,對各院系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教學質量高的院系追加撥款。為避免與科研撥款的交叉,應鼓勵各院系真正在教學上提高質量、辦出特色。

(三)績效撥款公式的具體設計。

某院系財政撥款總額=離退休人員數×人均撥款定額+∑各專業在校生標準數×該專業生均標準定額+績效撥款數。[9]對比原來的撥款公式,仍然保留離退休人員撥款和直接按在校生人數的撥款,體現對高等教育特性的認同,只要有學生,學校就要運轉,也就有基礎消耗。應當看到,學生的畢業與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現實中往往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耗費更多的學校資源,如補修、補考等。因此按畢業生數確定撥款額,并不一定符合實際。所以,“∑各專業在校生標準數×該專業生均標準定額”仍然應當是核定高等教育撥款的主體部分,但其在整個撥款總額中所占的比例應當適度調低,體現績效因素。績效撥款部分涵蓋原來的發展項目撥款和原來按在校生人數撥款的削減數。這部分撥款的依據,則完全依據學校有關部門對院系開展績效評估的結果。每年可以測算出全校可以用于績效撥款的份額,然后依據有關高校在績效評估中的分值,分配這部分財政資金。這樣,既可以保證高校維持基本運轉的教學經費需要,又可以依靠績效評價與撥款增量掛鉤,利用績效評價引導各院系向學校所期待的目標努力。

我國在引入績效撥款時可借鑒美國的一些成功經驗,但是也需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穩步前進,與市場發展的程度相適應。深入考慮我國的現狀,包括國家體制、高等教育管理體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等。尤其需要嚴密地、科學地設計績效撥款模式,循序漸進地實施績效撥款。績效撥款模式保持要比簡單的發起困難得多,所以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成昌,許寒梅.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術交流,2004(12).

[2]付雪,朱為英.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的高校財政撥款機制研究[J].當代財經,2004(9).

[3]王春.90年代美國高等教育經費發展趨勢分析[J].外國教育資料,2000(5).

[4]官風華,魏新.高等教育撥款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1995(2).

[5]崔玉平.美國教育財政理論與實踐仁[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6]范文耀,馬陸亭.國際視角下的高等教育質量評估與財政撥款[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7).

[7]侯瑞山.對改革高校撥款制度的思考[J].地質技術經濟管理,2000(2).

篇3

關鍵詞 Eclipse RCP平臺 經費測算系統 設計與實現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經費管理工作,實質上是一種“報銷”型管理。這種管理方法既無法調動各教學單位、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加市場觀念和成本意識,也不利于確定勞動成果同勞動者消耗和勞動占用之間的合理比例,以便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活力和效益。

因此設計開發了一個基于Eclipse RCP平臺的學校經費測算系統,該系統功能方面主要實現了用戶登陸驗證、教學單位視圖、教學單位經費管理、系統幫助等模塊。

本系統使用java作為開發語言,Eclipse作為開發IDE。利用 Eclipse內置的Derby數據庫系統設計了經費測算系統所需的數據庫;在教學單位經費管理模塊中使用了GC繪圖技術和JFreeChart插件,畫出各項經費的比例餅圖、柱形圖和各個教學單位的測算經費堆棧圖,允許用戶瀏覽不同年度的堆棧圖,形象直觀;并利用POI插件,實現測算結果輸出到Excel表格的功能;在持久層,使用Hibernate框架,以面向對象的方式操作數據庫,方便快捷。在教學單位視圖模塊,通過屬性監聽模式實現數據的同步刷新。

用戶希望通過調整模型參數、確定分配技術確定經費分配,結果以Excel報表方式查看。調整模型參數時,需要從教學數據庫服務器獲得基礎數據。教務處、財務處、學校領導、教學單位具有不同的處理權限。調整模型參數只能在本地數據庫進行。

本系統有三大功能:基礎數據、測算數據和系統管理。內容包括為用戶表、教學單位課程表、教學單位表、教學單位年度基本數據表、年度測算結果表、公共參數表。它們的結構都是字段名、數據類型、長度、主鍵否、以及描述。

登錄界面, 用戶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之后,點擊“登錄”按鈕。系統把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提交到數據庫進行匹配驗證。本模塊使用用戶表,

用戶成功登錄之后,系統就會顯示教學單位情況,該模塊的主要功能有:默認顯示數據庫最近年份教學單位的基本數據,包括教學單位名稱、專業課和公共課狀態;如果教學單位當年度有專業課,則顯示一個小圖標代表;在標題欄提供年份組合框,可選擇不同年份數據的顯示;選中不同教學單位名稱時,則會顯示其課程明細數據和經費概覽餅圖。并且當教學單位視圖的數據發生變化時,其他相關視圖也能做出相應的響應,即實現數據同步刷新。

課程明細數據顯示與教學單位視圖年份組合框對應教學單位的課程明細數據;視圖標題欄自動顯示當前選中的教學單位名稱;視圖標題欄提供保存數據、測算經費、展開樹狀數據、關閉樹狀數據等5個圖標按鈕;數據歸類顯示。

經費概覽餅圖默認顯示與教學單位視圖年富組合框對應的第一個教學單位的經費測算餅圖,主要顯示五種數據:學生經費、專業培養費、公共課經費、人員經費和綜合業務費等

教學單位基本情況視圖的主要功能有:顯示全部教學單位的教學業務費比率、教學研究費比率、師生比、應收學費金額、各職稱人數等信息;視圖標題欄顯示:教學單位名稱+年份;各種費率數據格式化顯示為“X%”的形式。

設置教學單位公共參數顯示全校性參數;輸入修改全局性,例如本年應收金額、實收金額、年度擬付款總額、學生經費分割比等。提供上一年、下一年、保存數據等功能。最后利用測算模型進行計算,把計算結果輸出到Excel報表。用堆棧圖直觀顯示各教學單位學生經費、展業培養費、公共課經費的總體概況。

教學單位情況的同步模式采用監聽方式。某一個視圖作為被監聽方,其他相關視圖作為監聽方。當被監聽方的視圖狀態發生變化時,監聽方會覺察到這些變化并做出相應的反映。這種方法使得視圖之間的聯系比較松散。

在監聽方式中,存在兩種模式:

(1)屬性改變模式:存在一個屬性提供方,它暴露自己的某一個屬性,并接受相關監聽方的注冊。當這個屬性改變時,這些變化會通知監聽方。

(2)提供器―選擇監聽器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存在提供器方和選擇監聽器方。提供器方就是被監聽方,把視圖界面的改變通知監聽方;而選擇監聽器就是監聽方,監聽變化做出響應。這種模式可以方便的實現視圖界面狀態改變產生的數據同步問題。

本系統具體實現如下:

首先,創建年份管理類YearManager。功能有兩個:一是將數據庫中的最小、最大年份取出并保存,所謂的最小年份就是經費測算數據庫中開始測算的年份,而最大年份則是經費測算的當前年份。另一個是保存當前年份。使用到的類有YearManager.java。

其次,創建屬性提供類CuryearPropertyChange。它擔當屬性改變監聽模式里的屬性提供方,負責屬性監聽的管理工作:激發屬性改變監聽事件,注冊屬性改變監聽器,注銷屬性改變監聽器。使用到的類有CuryearPropertyChange.java。

篇4

關鍵詞 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

廣西大新縣位于桂西南邊陲,與越南毗鄰,總面積2742平方公里,總人口35.98萬人,境內聚居著壯、瑤、苗、水等11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截止到2011年秋季學期,該縣義務教育學校220所,在校學生28076人,寄宿生13162人,教師2475人,工勤人員69人。學校食堂63個,總面積15616平方米。近些年來,該縣的農村中小學不斷發展,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其嚴重阻礙了農村中小學的可持續發展,公用經費問題是其中之一。因此,對該縣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相關對策,旨在解決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問題,進而促進該縣農村中小學的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一、大新縣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使用現狀

從總體上看,大新縣農村中小學只有小部分學校公用經費收入略有剩余或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但絕大部分學校公用經費支出大于收入。此外在公用經費使用上有兩個突出的現象:其一,教師培訓費只占公用經費的5%。其二,寄宿制學校的水電費占公用經費的比例較大,比如桃城第一中學的水電費約占公用經費的23%。

二、大新縣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用經費標準偏低

目前,大新縣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是每個學生每年300元。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雖然比以前的每個學生每年240元的標準有所提高,但隨著物價水平的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現行公用經費的標準已遠遠不能滿足學校正常運轉的需要。由于可用的公用經費有限,大新縣農村中小學都普遍缺少電腦、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這對學校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發展極為不利。比如學校一些教師經過各種培訓,學會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但是由于目前學校的教學儀器設備落后,先進的教學方法不能用于課堂教學,這大大打擊了教師們教學的積極性。

2.公用經費支出范圍規定不合理

首先是各種費用界定不清晰。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涉及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和設備購置費等各種費用,而且每項費用又可劃分為各種具體的支出項目。由于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支出范圍規定籠統,不清晰。既沒有分類,也沒有詳細劃分,對學校公用經費的支出和核算產生了不利影響。

其次,個別支出比例不合理。比例,教師培訓費只占公用經費的5%,而且這一支出范圍早在1993年就已經規定了。但是隨著物價上漲,交通費、伙食和住宿費等不斷增加,教師如果按原來的補助標準來報銷的話,多出的部分得自己支付,這一方面減少了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另一方面打擊了他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3.公用經費來源渠道單一

大新縣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來源比較單一,除了國家和政府的財政撥款以外,大部分學校幾乎沒有什么其他的收入來源。近年來,雖然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繼續增加,但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近年來卻出現下降趨勢。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問題一直存在,而且有限的教育經費要在各級各類教育間進行分配,有時還存在城鄉分配不均等問題。所以,僅僅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已經不能滿足農村中小學對公用經費的需求。

三、大新縣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問題的解決對策

1.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俗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由于缺少公用經費,大新縣農村中小學目前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缺少現代化的教學儀器設備(電腦和多媒體教室等),教師辦公和住宿條件急待改善,教學樓(解決大班額)、校舍(寄宿制學校)、學校食堂(營養改善計劃需要)和學生運動場建設的經費短缺等等問題。因此,為了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辦學條件,維持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建議國家和政府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得以解決以上問題。

2.合理調整公用經費的使用范圍和比例

由于受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使用范圍的限制,學校在平時的運轉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比如:學校為了維持正常的后勤工作,必須聘請保安和食堂工人等,而這些人員卻沒有編制;學校的校道、圍墻、宿舍和食堂(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后需要添置)需要維修或建設,由于受到公用經費使用范圍嚴格限制,而沒有專款下來,這使學校處于兩難的境地;等等。還有各種支出項目所占公用經費的比例不夠合理,比如:教師培訓費只占公用經費的5%,而且這是1993年的標準,但是隨著物價上漲,交通費、伙食和住宿費不斷增加,教師如果按原來的補助標準來報銷的話,大部分得自己支付,這一方面減少了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另一方面打擊了他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因此,建議教育部門科學合理地調整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的使用范圍和比例。

3.多渠道籌集學校辦學經費

大新縣農村中小學辦學經費來源相對單一,除了國家和政府的財政撥款以外,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幾乎沒有什么其他的收入來源。由于國家對教育的財政投資有限,學校僅僅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已經不能滿足自身未來的發展需要。因此,針對大新縣農村中小學辦學經費來源渠道比較單一的現狀,建議學校要善于從各種渠道來籌集教育資金。比如:開辟稅收來源、社會集資捐資、學校自身投資、工礦企業單位投資教育等。

參考文獻:

[1]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Z].財教[2006]5號,2005.

[2]鄔志輝,馬青.當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的困境與破解[J]教育科學,2007,23 (6):42-46.

篇5

【關鍵詞】個人支出部分;教育經費支出部分;支出分析;解決方案

一、數據分析

這一數據反應了我國某些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但是有些許問題卻讓我們值得思考。首先,從總體進行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教育結構的特征,個人經費的支出,與市場關系不是特別大。工資通常是平穩上漲的情況。事業性教育經費的支出用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于整個學校的發展,另一方面用于個人支出。其中有兩組數據值得我們引起重視。一組數據是2011年個人支出比去年增長了16.7%,在整個年度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39%上升到45%。究其原因可能有這么幾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2011年我國北京已經成功獲得奧運會的申辦權,國家加大了公用部分的投入,在教育經費支出沒有大的改變的同時,增加了部分的個人支出部分。這個方面或許有些許影響,但是可能影響并不明顯。因為在奧運場館的建設上,并不是大多數的場館在大學校內。而且個人部分的支出并不是隨著市場關系的改變而改變。第二,在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王善邁的論文《2008北京市教育經費需求與供給預測》

中看出,教職工工資在扣除通貨膨脹的影響后逐年上漲。此外,一些政策性因素,如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的變化,也會對生均事業費的變動產生影響。我們分析這可能與大量學生報考北京的大學有關。2001年北京申奧之后,北京的大學迎來了報考熱,這很可能造成了整個學生的人數的增加,杜絕了部分考上而不去讀的人員,可能使得整個北京地區的個人部分支出在增加。其次,在2005年當中,個人支出部分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教育經費支出缺依然下降。這就是與2005年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的關系。中國2005年通貨膨脹率為8%,2004年為3.9%。在2005年,我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峰值,直接影響了我國的教育經費支出情況。這樣就間接造成了上述情況的發生。再次,區域經濟的發展程度對于教育經費的支出產生的影響。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從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在全國前列。湖南和廣西在經濟層面上來說都處于中級。那么我們從數據中不難看出經濟發展對于各地區的教育經費還是有很大的影響。最后,中國政府的政策也基本反應在教育經費的投入中,從2004年1月6日教育部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及全國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的報告中也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做了部署。最近幾年,中國政府在教育經費當中的投入一直基本維持在4%的水平,國內生產總值是教育經費頭人員必不可少的一個數據。伴隨著我國GDP的不斷變化,我國教育經費的變化也基本上沒有脫離4%這個圈子。

二、解決方案

第一,個人經費的支出與人口,規模以及地方財政的補貼有直接的關系。首先應該控制經濟的穩定,如果經濟像2005年通貨膨脹如此嚴重的時候,那教育經費的支出必然受到相關聯的影響。第二,當地政策的導向應該逐漸傾向于教育方面,高等教育帶來的人才效應是不容忽視的。第三,如果想要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很明顯的一點是要發展當地的經濟情況。因為經濟的基礎將影響教育的規模,這就可以看出經濟所帶來的作用。第四,政策的調整勢在必行。如今,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一般都維持在4%的水平。但是與發達國家動輒8%、9%比較起來,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還相距甚遠。伴隨著我國制度的規范,我國的教育經費的政策也會做出調整。第五,地方政策的撥款及專項的經費投入應該加大。地方的發展依靠經濟,但是更離不開教育。如果社會與學校加強科研,人力等方面的合作,不但可以增加我國的科研實力和個人的福利情況,而且,對于地方經濟方面的增長也會提供相應的幫助。

參 考 文 獻

[1]王善邁.《教育投入與產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國家統計局編輯.《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3]國家統計局編輯.《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200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中小學;預算管理;對策

當前我國中小學發生在教學活動以及其他的開支費用等安排就是中小學進行預算管理的表現,取得經費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財政部門撥款。雖然目前我國中小學預算管理正在逐漸完善,但是經費預算還沒有真正到位,而且缺少一些相應的理論與管理標準。因此造成一些違反預算管理規定的問題發生,一些經費預算管理逐漸流于形式。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不利于中小學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已經迫在眉睫。

一、我國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現狀

(一)經費預算管理時忽視了成效預算

在中小學實際進行經費預算管理的工作環境中,往往只是重視收入與投資的預算,大多數學校忽視了成效預算。這樣就導致了學校的需要與支出不成正比,甚至是差距很大。不僅是阻礙經費預算的進行,而且還對于學校的未來發展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二)經費預算落實不到位,流于形式

在我國大多中小學的預算編制過程都是流于形式,首先是一些工作人員的認識不足,認為編制預算僅僅只是為了讓財政部門撥款,對于編制預算的工作不認真。而且我國大多中小學都是事業單位,其特性決定了其日常管理的支出都需要上報經費預算,一些單位在編制預算為了收支平衡,甚至是只考慮著自己的利益,虛報支出預算,這樣不切實際的預算編制,使得其報告失真,可能造成學校的損失。

(三)經費預算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

自從科教興國政策的實施,我國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尤其是針對九年義務教育,這大大的促進了中小學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總小學獲得的教育經費也增長,這就使得學校的財務工作量越來越多,但是盡管在國家的重視下學校的員工對經費預算管理的認識還是不足,沒有認識到其對學校的重要性。在大多數學校中還沒有完善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系統,因此,在學校的預算管理工作中,沒有相關理論與規定的指導,導致學校在使用經費的時候沒有科學有效的部署以及盲目的開支,沒有合理的全面的分析學校的經費支出導致學校出現經費緊張的現象。

(四)經費處理不夠嚴謹

在我國中小學的經費預算管理時,沒有對學校的預期發展進行規劃,也不能估算學校下半年的經費預算。而且在招生時,由于預算時間與招生時間不同導致大多中小學有虛報招生人數的現象。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學校通常會對經費款項進行加工,這是由于學校的預算編制不透明,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不僅導致預算編制報告失真而且導致預算編制時不能很好的進行信息溝通,使得學校封閉了起來。

二、改善經費預算管理的措施

從《會計法》規定要對單位的會計工作以及資料保證真實性和完整性中看出,學校的負責人應該要對學校的會計工作的資料負責,首先加強負責人的預算管理意識才能真正落實到學校的各個部門。同時《會計法》還規定了會計機構以及會計人員要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會計核算,所以應該由學校的財務工作人員對學校的財務工作進行監督,并保持責任心,積極履行其監督職責,對學校的預算管理進行強有力的監督,拒絕出現違法違紀現象。至于學校的其他工作人員,要自覺遵守學校的相關預算管理規定,不能利用職位的便利來謀取私利,確保預算編制的每一項都是為學校的發展著想,同時加強對員工的職業素質以及個人素養的培訓,建立一支為完善中小學預算管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經費預算管理系統,將學校的經費預算管理落實到各個部門。對于學校的預算執行情況可以聘請中介機構來審計,排除干擾做出公平公正的審計,這樣對學校的預算執行情況能夠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二)科學的編制預算

我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雖然我國對教育事業的投資很大,但是教育資源相對貧乏。因此,在學校進行編制預算報告時,要做到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加強對預算報告編制的認識,不能只是流于形式,拒絕出現虛報招生人數來索取預算費用的行為。在編制過程中應該為學校的長遠發展考慮,不能只是重視眼前利益,編制不切實際的預算,應該從實際出發,實現中小學的持續發展。

(三)推進現代化經費預算管理

隨著我國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當然中小學的經費預算管理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充分運用信息化,科學的管理每一筆費用。推進現代化經費預算管理,實事求是,合理安排管理每一筆費用,避免出現赤字,嚴格按照相關預算管理體制的規定,保證中小學教育經費能夠科學有效的使用。

(四)充分利用審計監督來保證預算管理的執行

為了保障經費預算管理的執行必須充分利用審計監督,只有做好審計監督工作才能實現中小學的持續發展。因此,在嚴格管理教育經費的同時要做好對審計工作的監督,保證學校的經費預算順利的進行。同時能夠及時發現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切切實實的落實學校的發展目標,把關學校的經費管理。

三、結束語

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中小學的經費預算管理,從編制、執行以及后期全面的完善預算管理系統,有效的解決學校出現的問題,讓中小學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羊海燕.現今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其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4,21:86

[2]黃榮光.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對中小學經費管理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教育財會研究,2005,01:58-61

篇7

【關鍵詞】 四項經費;科學發展觀;弄虛作假

全面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工作,是政府依法行政和轉變職能,加強對高等教育宏觀管理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到新階段時的必然產物,是從根本上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有力舉措,在促進高校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加大教學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創新教學思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實踐操作中,由于“四項經費”指標源于廢棄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既不符合科學發展觀,又給被評高校帶來壓力,造成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極大浪費,導致被評高校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

“四項經費”指標是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的一個重要的二級指標。該指標將“四項經費占學費收入的比例”和“生均四項經費增長情況”作為主要的觀測點,把“本專科業務費,教學差旅費,體育維持費和教學儀器設備維修費”作為主要內容,試圖通過對“教學經費”的投入比例來評估高校的教學條件與利用情況,從而達到提高高校辦學質量的目的。評估的初衷無可厚非,可由于評估指標的落后性和不確定性引發了許多問題。

一、用廢棄制度中的四項經費指標作為現行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方案中的評價指標,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四項經費是依據原國家教委1988年制定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確定和分類的,且該制度于1998年廢止,取而代之的是1998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且該新制度中并沒有四項經費的提法,亦找不到相應的會計科目。而現行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是2002年教育部將始于1994年的合格評估,始于1996年的優秀評估,始于1999年的隨機性水平評估方案合三為一形成的,并在該方案中明確了四項經費,嚴格要求被評高校按方案中的四項經費范圍統計教學經費。規定A級標準:學費收入用于四項教學經費的比例要大于等于25%;生均四項經費增長情況要保持持續增長,即便是C級標準也要求學費收入用于四項教學經費的比例在20%-23%之間;生均四項教學經費分別增長的情況要保持持平。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從時間上看,是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在先,大規模的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在后,那么我們的評估方案為什么不以新的會計制度制定教學經費考評標準,而依然沿用20年前制定的已經廢止執行的會計制度,來制定評估標準并衡量和評價今天已經發展變化了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學校的教學經費投入情況呢?這嚴重違背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亦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二、用廢棄制度中的四項經費指標作為現行高校評估方案中的評價指標,導致統計困難和弄虛作假

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方案中的四項經費與現行的高校會計制度相背離,導致各被評高校在準備近三年的教學經費投入情況時不得不挖空心思地弄虛作假。究其原因,一是直接從賬務中無法取到評估所要求的數據,且對于四項經費的理解方面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二是多數高校的教學投入達不到評估方案要求的標準,因此各高校的財務人員就必須大膽創新,大膽實踐,將本校賬務拿來,根據學校擬達標等級與評估標準進行逐一對照,確定標準數據,然后再逐一倒擠出每項指標應達到的具體數值,并據此對近三年的全部賬務進行重做,將與教學有關的各項支出硬往四項經費中添湊,實在湊不齊就壓縮學費收入和學生人數,再不行就將暫付款也往上加,千方百計地“東挪西借”,導致被評高校的賬務造假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而且為了這“明正言順”的造假,財務人員不得不多方面到處取經學習,幾乎到了身心疲憊的境地。當財務人員向專家請教時,專家的答復讓人目瞪口呆:建議將已發生的經費,按照“四項經費”的內涵進行組裝,組裝時可寫明每筆經費的目的,但原始的內容,包括單據和“摘要”不能修改。正是這一組裝給被評高校的財務人員造假指明了方向,于是乎大家必須從評估前一年就放棄節假日休息,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既不能耽誤正常業務,又不能在評估中出現差錯,只好昧著良心,違背會計人員“誠實守信,不做假賬”的職業道德,冠冕堂皇地把假賬做了一遍又一遍。如此反復,誰又能保證經過2~3年假賬準備工作的會計人員,能在日常的會計業務中始終保持職業操守?難怪有人感嘆“高校應該是中國社會的良心所在,但是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這些人卻不得不進行一場有組織、有紀律的造假運動,感覺太傷人了,傷的是學校內在的精神,這個損失可能暫時看不到,但需多久才能恢復過來呢?”

三、四項教學經費指標與教學質量的好壞沒有正相關關系

四項教學經費的投入比例與提高教學質量并非正相關,但為達標準被評高校不得不搞形式主義。考察一個學校教學經費的目的是為了督促高校增加教學投入,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誠然,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作為物質支撐,但這兩方面并不是正比例關系。首先,我們看看四項經費的內容(見表1)。

很難說教學差旅費、體育維持費、教學儀器設備修理費高了,教學質量就會提高,比如教學差旅費多少與學校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遠近距離以及該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如果該高校在北京,又是部屬院校,或者說在省會城市的省屬院校,其花在教學方面的差旅費肯定較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學差旅費相對少些,當然如果處在中心城市的部屬或省屬院校出國考察或對外交流活動頻繁的話也不一定;而教學儀器設備維修費與該校的歷史長短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最近新建的本科院校,設備大部分是新采購的,其維修費自然少些,相反老牌的高校可能花在這方面的費用要大些,加之,大多數電子品更新換代太快,可能新購比維修還劃算,那么,在這種評估標準要求下作為被評高校,究竟該如何取舍呢?尤其是最與教學有關的本專科業務費,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作為學生講義差價支出,類似的支出大了又與提高教學質量有何關系?凡此種種,似乎在給被評高校暗示,要會花錢,多花錢,似乎只有花錢了,你的學校才辦得更有特色,更有知名度,更優秀。因此,各高校都把有限的經費盡量地往教學上投入,管它該不該,管它值不值,投入比例達到要求了,評估結果也就離合格不遠了,而真正的質量是不是上去了,肯定不是教學基本設施和教學條件所能代替的。難怪有人重申: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主要體現在畢業生的質量上,而畢業生的質量則主要表現在社會對畢業生的接收和認同度上,并不完全由教學經費占學費收入的比例和生均四項經費的增長情況而決定。

總之現行的評估指標體系高度統一,所有的高校共用一套指標體系,這不切合實際也顯失公平,而且由于評估指標缺乏多樣性,評估標準缺乏靈活性,助長并加速了很多系統性造假行為的發生;其次由于評估方案中的教學經費指標與現行的《高校會計制度(試行)》嚴重脫節,導致了弄虛作假和鋪張浪費。因此,要解決此類問題,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改進。

一是根據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學校特征,分別制訂出不同的評估標準去評估高校在四項經費方面的投入比例,同時將四項經費的核算范圍盡可能的與高校現行的會計制度相一致,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過分著眼于“標準”而淡化或不注重“卓越與特色”,同時也可以減少由于原本不是同一層次上的高校,為了評估達標而千方百計地弄虛作假。

二是盡量簡化評估資料,以避免被評學校為準備評估資料調整3~5年的財務數據,并動員一切力量修改或補做學生試卷、畢業論文(設計),進而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學校有限資源和資金的極大浪費。

三是現行的評估方案主要在于規范高等院校教學的外在條件,而對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卻相對薄弱,這也反映了評估工作注重教學條件保障,忽視教學活動的不足。因此,評估方案的改進,需要更多地關注與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因素,更加注重教師素養,學生素質和學校學風方面的指標;需要進一步貫徹“學生是最大受益者”的原則,緊緊抓住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圍繞學生的發展和進步來進行評估設計。學生是教學質量的最終載體,他們的發展是教學質量及對其評估的核心所在,更何況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學;教育經費;配置效率中學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是中央財政撥款和地方政府財政撥款,對于教育經費的合理配置是教育財政研究的重點,因此,加快中學教育經費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確保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有效運轉,提升中學的教學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影響中學教育經費配置的因素

(一)宏觀上來看,首先中學教育經費的配置受我國經濟發展情況影響。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財政撥款和地方政府財政撥款,那么經濟的發展程度影響著對教育經費的投入總量,進而影響著對中學教育經費的配置。其次,受國家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影響,例如國家為規范和加強中小學教育公用經費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2005〕43號)精神,制訂了《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6〕5號),辦法中對農村中小學教育公用經費的開支范圍做了詳細的規定。中學教育經費主要是國家財政和地方政府財政支持,因此宏觀上來看,中學教育經費的配置效率必然受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有關制度的影響。(二)從微觀上來看,中學教育經費配置受學校內部的財務管理能力和內部控制效率影響。中學對于教育經費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身對于教育經費的配置,例如中學的預算編制工作,預算的執行力度;會計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內部控制方面的執行力度,授權審批制度的執行力度,對學校內部資產安全與完整的保障等一系列在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管理方面的具體實施情況都影響著中學對教育經費的配置效率。

二、當前我國中學教育經費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一)從宏觀上來看,對中學教育經費的投入量相對不足,不同地區對于教育經費的分配存在較大差距。首先在投入總量上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對于教育經費的總投入量呈現出逐年增加的形勢,但對于各階段教育經費的分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次,從地區分配來看,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對教育經費的分配也存在著差距,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快,越往西部走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因此對于教育經費的分配也存在著地區上的差距,呈現出由東向西遞減的階梯狀。(二)從微觀上來看,中學對于教育經費的支出管理存在著缺陷,沒有認真學習國家規定的教育經費收支管理規定的范圍和標準,執行意識淡薄,因此有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就容易產生違規行為,導致教育經費配置效率不高。例如對于教學設備、辦公用品、教學圖書資料等物資的購入,符合政府采購條件的項目需要采用政府采購辦法,而實際工作當中,一些中學并沒有很好的響應這項規定,沒有根據實際情況上報采購物資所需的金額。對于教育經費支出有明確的支出范圍,如設備購置費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20%(以下均采用簡略的表達),圖書資料及公用音像資料購置費支出占5%,業務費占35%,公務費占15%,其他支出占10%,但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并沒有嚴格按照這個支出范圍和標準對教育經費進行配置。以上不合理的教育經費支出行為,會降低教育經費的配置效率,并且容易產生行為。(三)從具體的現象來看,例如有以下一些現象體現出我國一些中學的教育經費得不到有效的配置:一是一些中學在改建校園的浪潮之下,沒有根據自身情況,盲目跟風進行校園的重新建設,并盲目引進大量的教學儀器設備。如此一來,使大量教育經費用在學校的改建和新的儀器設備的引入之上,使得原有的還有使用價值的設備利用率極低,甚至遭到閑置或報廢,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二是一些教職員工結構不合理,機構臃腫,導致人員經費比例過高,教育經費得不到有效的配置。

三、提高中學教育經費配置效率的建議和辦法

(一)根本上還是要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國家經濟穩步發展,才能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盡管目前我國財政對于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總體上投入量仍然偏低,對不同地區的教育經費的投入也存在著很大差距,尤其是西部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偏遠山區、農村地區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教育經費明顯偏低。因此宏觀上國家要大力發展經濟,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教育經費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經費,逐步實現教育公平,為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其次,國家要完善教育經費保障制度,明確對于教育經費的支出范圍及使用辦法,使我國各學校對于教育經費的使用得到制度化的規范,從而提高學校對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好國家資源,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二)微觀上來看,中學自身要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管理,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和加強內部控制。首先在財務管理方面,中學內部各級領導要重視學校的財務管理,增強對財務管理的意識。聘請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的會計人員,利用他們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例如在預算編制上面,他們應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實際情況(即教學物資、辦公物資、基礎設備等物資實際所需量,市場價格等信息的采集),采用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在保證能提供高質量物資的前提下,節約成本,對教育經費進行合理的配置。對于預算的編制與執行應增強其透明度,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報告都應全部公開,杜絕“暗箱操作”行為。如此一來,使中學在教育經費的收支上面得到科學的預測與規劃,也使中學的預算得到有效的執行。其次,學校應重視內部控制的作用,建立切實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設置內部控制小組,加強對各項教育經費支出的監督。要嚴格執行授權審批制度,對于教育經費的支出要經過各項合法的程序進行審批,避免中學的教育經費遭到貪污,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總的來說,加大對教育經費支出的監督,能夠使教育經費得到有效的利用,使中學教育經費的配置得到有力的保障。因此,在高效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工作之下,對教育經費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執行,能切實的保障教育經費的配置達到它真正的效用。(三)針對目前我國一些中學對教育經費使用存在不合理支出的現象,建議中學應認真分析中學改建項目的可行性與效益性,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之下,要確保教育經費的使用達到最佳的效益,千萬不能盲目跟風進行校園的改造,否則就可能導致教育經費的浪費,使教育經費配置效率低下,甚至還會影響中學的教育教學質量,這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應加強中學對自身各項資產的管理,如加強對各項固定資產安全與完整的管理,否則如果資產遭到損壞、遺失、盜竊,學校又要重新購置該資產,增加學校的經費支出,這十分不利于提高中學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影響著中學教育經費的合理配置。中學還應合理精簡機構,優化人員結構,按需設崗,公開招聘,提高教育質量,進而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是教育經費得到有效的配置。

四、總結

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財政的支持,國家應大力發展經濟,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另一方面,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因此我們作為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利用好國家給予的支持,合理配置教育經費,提高教育經費的配置效率,將各項經費充分落到實處,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完成我們教書育人的使命,同時也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篇9

隨著教育部《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號)文件頒布,高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實施工作,通過經費支持和學分獎勵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學生申報科創項目獲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立項后,教育主管部門會給予一定的研究經費,高校也會根據文件要求按比例給予配套研究經費支持。由于涉及經費量大、參與報銷學生人數多、學生財務知識缺乏、對學校經費報銷流程不熟悉,再加上項目結題和畢業產生的流動,導致出現學生科創經費報銷不順利、科創經費使用不規范等問題,給高校日常財務報銷帶來一定的影響。

一、大學生科創經費管理問題及現狀

(一)學生對科創經費性質認識不到位

學生負責科創項目的申報、實施、結題、經費使用等具體事務,往往將科創經費管理簡單等同于國家和學校向學生發放的獎、助學金,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學生在日常經費報銷中出現報銷內容與財務規定不符的現象。

(二)學生與學校之間的財務關系變得復雜

科創經費的使用主體是學生,這就使得學生同學校之間的財務活動從簡單的學費繳納、獎助學金領取、醫療費報銷延伸到日常科創研究經費報賬,學生和學校的財務關系由被動變為主動。加之學生財務知識缺乏,取得原始憑據最基本的要素要求、票據粘貼、報賬流程也不熟悉,在日常報賬中出現了學生多次往返財務部門報賬不成功的現象,學生對財務報賬產生了畏懼心理。

(三)缺乏配套的經費管理制度

雖然目前高校大學生科創項目范圍開展比較廣,但由于高校科創項目活動起步較晚,相關配套的經費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統一的科創經費管理制度成為影響高校大學生科創經費使用與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目前高校科創經費管理存在的普遍問題。在這種狀況下,財務部門無法按照制度統一管理科創經費,只能按照學校財務制度核對票據真偽,在科創經費總預算范圍內隨意開支,無法根據科創經費專用標準來判斷經費開支是否合理,難以起到管理作用。

(四)科創項目經費預算編制不合理,缺乏可執行性

大學生科創項目經費預算的申報編制人為學生,由于缺乏對財務知識的了解,學生在申報時往往根據項目文本的要求來編制預算,而沒有考慮科創項目的實際情況與財務預算合理性。在實際編制過程中,學生只重視項目文本的編制,忽視項目預算的實證考察與編制,導致科創項目預算編制不切合實際、不合理,在項目運行中難以執行,學校無法根據預算來管理科創項目經費。

(五)科創經費購置資產管理不善

隨著高校大學生科創經費投入的不斷增加,利用科創經費購置的資產也越來越多。根據規定,高校事業經費購置的資產都屬于國有資產,應納入學校資產統一管理,但由于大學生科創項目主體的特殊性,科創經費購置的資產并沒有及時納入學校資產統一管理,在資產管理方面比較混亂。學生在沒有向學校資產管理部門申報的情況下根據科創項目需要自行購買資產,所購置的資產也沒有按照學校規定登記入賬,形成賬外資產。有些辦理登記手續的資產也是由學生保管使用,科創項目結束或者學生畢業后沒有辦理資產移交手續而仍由學生本人私用,造成學校資產流失。

(六)學生科創經費報賬信息掌握不全

學生科創經費報賬信息主要包括財經法規、學校財務規章制度、財務內部管理辦法及細則、學生科創經費管理辦法等,這些信息的掌握程度、傳遞范圍、透明程度成為學生辦理科創經費報賬業務時單據是否能夠通過的重要因素。從各高校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僅通過向項目導師初步了解一些經費使用基礎信息,缺乏對高校財務管理辦法等方面信息的認識,所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這導致學生在辦理科創經費報賬業務時多次往返財務部門,增加了學生報賬業務的時間成本,甚至從心理上認為財務部門故意“卡”學生,認為到財務部門報賬難,產生畏難心理。

二、完善大學生科創經費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科創經費管理制度建設

高校應立足于學校實際,逐步完善大學生科創項目經費管理制度,根據相關財務制度制定適合大學生科創項目的經費管理具體實施細則,通過合理化、操作性強的經費管理制度明確科創項目經費支出范圍、標準和審批權限,并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宣傳科創經費管理制度和細則,讓學生和項目導師認識到科創經費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時了解科創經費支出范圍,減少科創項目經費開支的盲目性。

(二)實行科創經費導師預審制報賬

實行科創經費導師預審制報賬是解決學生科創經費報賬難的重要措施。科創項目導師負責項目經費管理、制度的宣傳和解釋,對科創項目的原始票據進行歸集、整理規范,檢查單據手續是否完備、項目經費是否允許列支。學生正確填寫報賬憑證后,交予項目導師預先審核,項目導師針對報賬單據的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真實性以及經費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預審,對不完整、不符合要求的單據退回改正,預審通過后送達財務部門報賬。

(三)強化科創經費預算管理

強化學生科創項目經費預算管理體系是解決目前高校大學生科創經費管理問題的重要環節。高校應健全科創項目預算管理辦法,將科創經費納入學校預算統一管理,要求科創項目負責人立足項目實際,按照政策相符性、目標相關性和經濟合理性的原則,科學合理、真實地編制項目經費預算,指導老師和科創管理部門會同財務部門根據科創經費管理辦法審核,按照審核通過后的科創項目預算進行管理和執行,在科創項目運行過程中,專款專用,嚴格按預算執行,進一步規范科創經費開支,真正發揮預算在科創項目經費管理中的作用。

(四)實行科創項目導師責任制,加強科創經費資產管理

為防止科創經費購置的資產私有化,解決科創經費資產私有化流失問題,高校應實行項目導師責任制,強化科創經費資產管理。學生科創項目需購置的資產由導師審批后向資產管理部門申報,資產管理部門根據學校資產情況進行調劑或者購置,購置后的資產由導師辦理登記手續,并由導師負責跟蹤管理,實時了解項目固定資產狀況。科創項目結束后及時清理該項目購置的資產,并由導師負責移交給學校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防止科創項目結束后資產私有化流失。

(五)實施過程管理,引入績效考核制

實施過程管理能夠有效解決目前大學生科創經費管理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有助于提高科創經費使用效率,也有助于端正學生科創經費使用態度,培養學生統籌經費使用的能力。科創項目申報階段做好項目經費預算編制審核工作,做到合理規劃、切合實際;項目實施和控制階段實行中期答辯、績效考核制,通過中期績效考核來明確下階段經費是否投入;科創項目結束后,開展驗收答辯和結題工作,注重項目成果的同時,把項目經費使用情況納入績效考核指標,把項目經費結題決算報告作為考核科創項目是否通過預期目標的一個重要依據,以達到科創項目績效管理與經費管理有效結合的目的。

(六)推進科創項目信息化管理

高校應以數字化網絡為依托,構建以科創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為主,項目負責人、指導老師、資產管理部門參與的科創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科創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科創項目的數據共享。一方面可以構建項目交流機制,為學生提供經驗交流、成果展示、資源共享平臺;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強化職能部門之間的交流,促進科創項目經費協同化管理。

篇10

關鍵詞:地方高校;辦學經費;短缺;籌措

一、地方高校辦學經費短缺的現狀和原因分析

(一)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投入的經費需求增大

地方高等院校作為擴招的主力軍,在經過了幾年的擴招以后,學校規模和在校生人數都有了顯著的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有的教育經費缺口逐漸加大,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高,學校的日常運行難以得到保障。以湖南省高等教育發展過程為例,2002年到2006年這5年中,湖南省地方高等院校在校生年均增長速度是18.8%。2006年,湖南省地方高等院校的在校生人數是83.02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41.07萬人(見表1)。按照教育部關于普通高校的設置標準計算,每增加一個學生需要新增基本建設投資38130元計算,我省高等教育因規模擴大僅僅一項,最少就需要投入156億元。再加上歷史欠賬和日常事業性支出等其他因素之外,湖南省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需求就要更大了。

(二)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是地方高等院校經費來源的主要渠道,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中所產生的辦學成本大多轉嫁到了地方政府的身上。受到地方財政水平的限制,地方政府對高校教育經費投入的缺乏,已經成為困擾地方高等院校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仍以湖南省為例,表2顯示,2000-2005年,湖南財政用于教育經費支出占總財政支州的比重是14.63%,15.08%,15 57%.15.70%.14.5%。14.08%。其中,剔除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等基礎教育的投入以外,用于高等教育的經費比例將會更低。

此外,與部屬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所得到的政府投入相對不足。雖然從我國高等學校的構成來看,地方高校的數量占有絕對的優勢,但是與部屬高校相比,其獲取經費數額和受政府重視的程度都處于弱勢地位。從現實中的具體表現來看,國家在政策上和資金上對“211工程”和“985工程”學校的投入就遠遠大于對地方高等院校的投入。表3顯示,湖南省地方高校和部屬高校相比,湖南省政府對地方高校的投入有所不足。2007年,湖南省地方高校總經費達到了32.64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達22.28億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了72.54%和116.47%。但是,2007年湖南省地方高校國家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比2003年增加了116.47%,比部屬高校增長比例低43.93%。與此同時,湖南省地方高校教育總經費增加了102.09%,比部屬高校增長比例高24.28%。這一低一高充分說明了湖南省地方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相對于部屬高校而言,政府的投入所占的比例較少,其他非財政投入的比例較高。

(三)學雜費提高的空間有限

我國從1985年起,允許高校招收少量自費生以后,學校自籌經費的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可是由于價格機制對供需矛盾的乏力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導致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分擔比例不合理,個人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并沒有隨著收入水平的增長及市場物價水平上漲而增加。根據湖南2001-2006年普通本科高校新生學費標準來看,文、史、哲、理類3100元,工科、體育類3400元,醫藥類5000元,藝術表演類8000元,藝術其他類6000元,六年來一直執行同一標準,政府教育投入增長緩慢,市場因素和價格機制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與此同時,盲目提高學雜費也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由于地方高校的學生大多來自本省,本省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制約了地方高校學雜費的提高。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8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253.4元,二者的比例為2.79:1。到了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78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140元,這一比例擴大到了3.33:1。因此,在政府財政以及銀行等相關機構缺乏完善配套資助措施支持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高校收費標準,勢必會造成許多貧困學生上不起大學。這些因素也決定了近期地方高等院校依靠學費上漲來增加經費收入的可能性不大。

(四)銷售與社會服務的比例過低

國外的大學,其經費的來源除了傳統的財政撥款和學雜費收入以外,還有銷售與社會服務等其他渠道來獲得教育經費。而我國地方高校由于歷史發展短,知名度欠缺,籌資觀念落后,銷售與社會服務機制不存在或者不健全等原因,利用這一渠道來獲取辦學經費還有很多的欠缺。全美公立高校經費在1995年就有23.9%來自于銷售與社會服務的收入,而我國的比例僅僅是8%左右。

大學作為一種具有眾多教育資源的場所,企業一般會把培訓任務有償委托給高校來進行。我國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足,技術密集型企業數量較少,這都導致了高校向企業出售專利技術及提供咨詢和培訓的渠道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地方高校多屬于教學型和教研型大學,主要以教學為主,科研開發為輔,其技術的研發能力相對有所欠缺,這樣就造成了企業在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需求上,更多的是考慮與“211工程”和“985工程”等中央部屬院校來開展合作,從而導致了地方高校很難與部屬院校展開競爭,也就很難通過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支持等方式來獲取辦學經費。

二、籌措地方高校經費的對策

(一)政府加大投入是解決教育經費的根本出路

從辦學地點,學科內涵,研究方向和培養的人才來看,地方高校主要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這就迫使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對地方高校的投入。地方財政的投入是地方高校辦學經費一扣最安全,成本最低,最具保障性和根本性的來源。地方高校只有積極爭取地方各級財政對學校辦學經費的投入,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我國當前實行的“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因此引入“績效撥款”模式成為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撥款模式改革的新展望。“績效撥款”模式是當前在全球運轉比較成功的高等教育財政撥款模式,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為例,該省引入的主要績效指標包括:(1)學生的畢業率;(2)學生畢業后六個月的就業率;(3)學生貸款的拖欠率。省政府支付的教育事業經費就是按照大學在上述三個方面取得的成績來進行合理分配的。績效撥款注重效率,將結果和顧客中心的理念植入高等院校;把資金分配與教育效果聯系起來,以使那些培養更多學生和教學質量更高的學校得到更多的資源;促使高等教育財政資源的分配機制更加簡單,公平和透明,促進了大學之間的質量競爭。

地方政府對高校的投資除了財政撥款以外,還可以采取土地劃撥,政策優惠等多種形式來體現。如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贈地運動”,英國政府對設立教育基金的企業實行減稅政策等。對地方高校經過充分論證的重大投資項目應該由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征地,拆遷,校舍建設等工程項目予以補助。地方高校的某些建設項目,地方政府應該將其納入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之中,逐步安排專項資金來解決。

(二)吸引教育捐贈是籌措教育經費的新渠道

教育捐贈收入在國際高等教育領域日益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企業,個人,團體的捐款和贈款已經成為高校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地方高校如何能更加有效的獲得捐贈資金,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地方高校應該轉變過去那種依靠政府財政撥款和收取學雜費來過日子的思維模式,應該樹立主動籌款的意識。地方高校要充分認識到教育捐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募集教育資金納入到學校的戰略規劃之中,設立相關工作機構和配備相關工作人員,從而確保教育捐贈的穩定性和長期性。

第二,地方高校要重視校友會的作用。在對社會捐贈的宣傳活動中,地方院校應該充分重視校友會的投入和建設,發揮出校友會的籌資作用。

第三,地方高校不能把捐資者的范圍局限在本省,而應該擴大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捐贈者除了著名人士,名優企業以外,還應該注意捐資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要多面向中小捐贈人,因為其中絕大多數校友并不是特別富有。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基金會報告,2002年,該校97%的捐贈人捐款額在10美元到1萬美元之間。

第四,高校要對教育捐資經費進行合理的管理和審計。學校一是要加強預算的約束,促進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二是要規范教育經費的合理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三是要建立起有效的經費財務審計機制,仿制捐贈資金不被盜用和濫用。四是對捐贈經費做到合理的投資與使用,實現捐贈經費的金融增值。

(三)銷售與社會服務是擴大收入的重要來源

地方高校為地方經濟服務主要體現在它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了急需的人才和為地方經濟提供了科研的力量。由于地方高校多屬于“教學型”和“教研型”的普通本科院校,科研能力與部屬高校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因此,地方高校在進行各種銷售和社會服務的時候。應該利用自身教學資源豐富,科研水平較高的優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來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大膽地走商業化道路,為企業提供各種形式,各種類型的繼續教育以及考試輔導服務。如開設遠程教育,成人教育,各種社會培訓課程等等。

此外,地方高校還應該把服務的對象定位于廣大中小企業上,一是因為國有大型企業的科研項目通常會選擇科研能力較強的部屬高校,地方高校受制于科研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限制,很難從這里面分得一杯羹。二是因為中小企業自有資金相對缺乏,沒有經濟實力與部屬院校進行有效的合作,但是內部又有技術革新的需求,這就給了地方高校一個很好的合作機會。因此,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資源,自己的教學實驗設備和場地等,為中小企業提供有償的使用服務和人員培訓工作。為中小企業技術升級,管理優化,實驗成果轉化等付出自己的力量。

(四)深化改革,開源節流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