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杜甫簡介范文
時間:2023-03-27 03:34: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人杜甫簡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產前檢查;妊娠解決;孕婦;胎兒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natal examination moderate pregnant women on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in 2012 860 cases of maternal hospital production as the objec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did not receive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 differences. Results: accept the appropriate prenatal diagnosis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placental abrup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placenta previa, pregnant 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neonatal asphyxia, neonatal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nd did not receive prenatal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words】 prenatal examination; pregnancy; pregnancy; Fetus
【中圖分類號】R1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411-01
產前檢查是提高出生胎兒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孕婦妊娠及生產安全的必要環節。適度的產前檢查能及時發現孕婦和胎兒發育的不良情況,采取及時是預防和干預措施以保障孕婦和胎兒健康。為了解產前檢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以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860例產婦為對象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860例孕婦均為在我院進行分娩的孕婦,年齡23-34歲,初產婦658例,經產婦202例。其中有713例(82.91%)接受過正規的產前檢查,記為觀察組。其余147例孕婦未接受過系統性的產前檢查或產前檢查不超過3次,記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孕產史、孕周及身體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產前檢查項目:觀察組孕婦從懷孕20周開始接受適度的產前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孕婦體重、血壓、宮高、腹圍、胎心監護以及血尿常規等。每4周1次,孕期28周以后2周1次,待孕期36周時1周1次。系統性的記錄孕婦產檢的結果,發現孕婦及胎兒有異常情況,可增加產檢的次數,必要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或干預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將兩組孕婦產后結局的數據整理錄入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卡方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宮內感染分別為0例、4例(P
3 討論
產前檢查一方面檢測孕婦孕期間身體、生理和營養狀況,以防止妊娠不良事件。另一方面,通過對胎兒發育情況的監視,能有效的防止胎兒發育不正常以及先天性疾病等。這不僅僅對孕婦安全其保障作用,也能有效的提高胎兒出生質量[1]。
當前環境變化和孕婦生活習慣等,都對孕婦和胎兒有重要的影響。如環境中某些致畸因素導致胎兒發育畸形甚至死胎。孕婦吸煙、酗酒等能影響孕婦的分娩和胎兒健康。因此開展產前檢查甚至是產前教育都顯得十分必要。當產檢時發現胎兒不正常,可采取終止妊娠[2]。可減少缺陷患者的出生,提高人口質量和緩解孕婦家庭壓力均有重要意義[3,4]。
但出于倫理和道德關系,應對孕婦進行情況說明和教育,最終取得一致的觀點進行相應的措施。
在本觀察分析860例孕婦中,接受適度產前檢查的孕婦宮內感染、胎盤早剝、產后大出血、胎盤前置、孕婦妊高征、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顱內高壓與未接受產前檢查的孕婦均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宋艷萍,馬常蘭.健康教育對孕婦產前檢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醫學,2010,38(4):377-379.
[2]王文萍,解其貴,蔣佩茹.孕期產前檢查質量與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1,19(4):69-70.
篇2
一、指導意見的出臺背景和意義。
加快形成大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協調發展的合理布局是《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2009]56號)(以下簡稱國辦56號文件)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實質,也是當前注冊會計師行業著力推動的重要問題。國辦56號文件明確提出,要重點扶持10家左右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加快發展,積極促進200家左右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健康發展,科學引導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規范發展,努力形成大型、中型、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執業領域各有側重、市場定位各有特色、服務對象各有傾斜、地域分布較為合理,不同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有序競爭、接續發展的良好格局。隨著國辦56號文件的貫徹實施和各項配套政策的落實到位,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各類企業從提高本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和社會公信力角度出發,迫切希望行業主管部門進一步明確不同規模事務所的服務對象和客戶群體,以指導本單位選擇事務所的相關行為。
指導意見適應企業的積極訴求,針對當前會計審計服務市場存在的無序競爭、惡意壓價、“小馬拉大車”等影響市場經濟秩序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行為,以《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為依據,從引導企業科學規范選擇事務所角度出發,對大中小事務所與客戶群體的協調對接提出了原則性、導向性意見。指導意見的實施,有助于各類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和實際需要科學選擇相應規模和資格的事務所提供優質服務,有助于各類事務所根據發展水平和比較優勢合理選擇相應的客戶群體,大型事務所服務大型、高端客戶;中型事務所服務中型、一般客戶;小型事務所服務小型、基層客戶的局面將日趨明朗化,有助于促進行業規模布局更加合理,保持行業發展良性態勢。
二、指導意見的出臺過程。
作為全國會計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主管部門,財政部高度重視事務所合理布局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和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確保指導意見各項規定的針對性和操作性。
(一)充分調研論證。財政部會計司成立專門的調研組,赴部分地區、企業和事務所進行了實地調查和座談研討,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起草制定指導意見。
(二)內部征求意見。指導意見草擬完成后,財政部會計司書面征求了部內條法司、教科文司、社保司、企業司、金融司、監督檢查局、中注協等相關單位的意見。根據意見反饋情況,會計司對指導意見的施行范圍和相關制度安排進行了調整完善。
(三)公開征求意見。在前期內部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為充分發揚科學民主決策精神,財政部就指導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為期一個月,共收到來自國務院有關部委、各省級財政部門,以及若干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回復意見百余條。我們根據各方面意見反饋情況,再次組織相關單位座談研討,對指導意見作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報部領導簽發。
三、指導意見對企業選擇會計師事務所有哪些原則要求?
指導意見的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業選擇大中型事務所提供服務,小型企業原則上選擇小型事務所提供服務。具體而言,指導意見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企業選擇事務所提出原則要求:
第一,大中型企業應當選擇與自身規模、行業地位和社會影響相適應的大中型事務所提供服務。對于具備h股審計業務資格和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大中型事務所,由于這類事務所在執業質量、人才團隊、業務規模、國際化水平等居于同行領先地位,大中型企業在選擇事務所時可以優先考慮此類事務所。此外,對于采用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事務所,由于其內部治理水平、一體化管理水平以及承擔的執業責任較之有限責任制事務所往往更高,企業也可以優先選擇該類事務所提供服務。
第二,境外上市企業,金融、能源、通信、軍工企業以及其他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骨干國有企業應當優先選擇有利于保障國家經濟信息安全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相關服務。這是我國企業做大做強“走出去”、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國際資本市場認可度的必然選擇,也是國辦56號文件提出的明確要求。所謂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是指在人才、品牌、規模、技術標準、執業質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居于行業領先地位,能夠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國際化綜合服務,由財政部、證監會推薦從事h股企業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第三,小型企業原則上選擇小型事務所提供相關服務。對于小型企業出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或滿足業務需求等原因,有意愿或能力選擇大型或中型事務所提供服務的,指導意見予以肯定。指導意見所稱中型事務所,是指行業排名前200位的會計師事務所(不含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雖未進入行業排名前200位,但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排名進入前10名以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可比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執行。
四、指導意見對企業采取招標形式選擇事務所有何要求?
招標是企業選擇事務所的一種方式。財政部高度重視事務所招標制度建設,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對企業招標選擇事務所行為進行規范。指導意見在現行規定的基礎上再次強調,企業采用招標方式委托事務所提供服務的,必須嚴格遵照《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招標規范》(財會[2006]2號)執行;金融企業應當同時遵照《金融企業選聘會計師事務所招標管理辦法(試行)》(財金[2010]169號)的規定。事務所在依據上述文件要求參與投標活動時,還必須滿足財政部門、物價部門有關事務所服務收費的管理規定。概言之,事務所招標制度的核心是堅持公開透明、規范有序、質量為先的原則,堅決杜絕招標單位將服務收費報價作為確定事務所中標的關鍵因素甚至唯一依據。
篇3
摘 要:杜甫是我國唐朝現實主義詩歌派的代表,其作品充滿對現實的諷刺,對社會現實的殘酷,通過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其生平著作堅持以社會寫實為主,一抒發個人情感為輔,反應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殘酷。本文從多角度分析詩人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特點,從了解杜甫的生平經歷入手,全面分析杜甫詩人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特色。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讀者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杜甫詩歌現實主義特點,并且了解當時唐朝社會發展形勢,從歷史角度學習詩歌中的精華,傳承文化知識。
關鍵詞: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特點
詩歌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古代詩人智慧的集體結晶,值得我國學習和繼承發揚。尤其是我國唐朝時期,詩歌創作的高峰期,出現很多著名的詩歌創作人。當時唐朝有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人,同時還有以杜甫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以社會現實為寫作題材,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現實殘酷的不滿,通過詩歌的形式抒發出來,使得詩歌中蘊含著自己的獨特魅力,值得我國學習和研究。
一、杜甫詩歌創作歷史背景分析
(一)社會背景
杜甫生在我國唐朝時期,他出生的時期正是我國盛世唐朝由盛變為衰的過程,在唐朝安史之亂后,人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杜甫也是背井離鄉,到處避難。在這種社會形式下,作者一生的閱歷也變得越來越豐富,使得其一生所見所感十分豐富,而杜甫本人又是一個比較容易感傷的詩人。所以,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下,詩人杜甫經過精神上的斗爭,創作了一系列的現實主義詩歌。這些詩歌在當時被人們廣為傳誦,直至今日,人們在次翻讀杜甫的詩歌依然能有一種感同深受的感覺。這就是杜甫詩歌創作的精髓,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因此,我們研究和學習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特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必須要全面學習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特色,發揚民族文化精髓。
(二)個人經歷
杜甫是我國唐朝著名詩人,被世人們稱為“詩圣”,但是由于杜甫出生的朝代和青年時期經歷的社會變動情況,導致詩人一生都處于一種顛沛流離的生活環境中,這導致詩人深切的感受到社會動蕩不安的殘酷和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和事情。因此,詩人才會從戎抒發自己心中的不滿,并且結合自己游離在各國之間的人生經歷,杜甫堅持要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希望通過自己的詩歌語言能警醒當朝為官的土豪紳士們,希望他們能將他們的力量用來幫助社會上的勞苦大眾,進而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但是由于杜甫生活的現實環境與他個人意識完全不相同,導致其人生生涯中所見到和所感受到都是現實社會的殘酷和人們的無情。在這種情況下,杜甫將生平的遭遇通過詩歌傳達出來,用以警醒世人和抒發自己心中的郁結,也正是他所生存時代環境,造就杜甫一生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的詩歌風格,詩歌中都是真實的社會現象,無不透露著對社會現實的諷刺。
二、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特點
(一)社會寫實為主
現實主義的最大特點就是堅持從社會實際出發,全面分析現實社會的黑暗,并且對自己滿心的報復感到很強烈的失落感和無奈感。如在杜甫詩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有這樣幾句詩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鳴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幾句詩歌是被世人傳誦的絕句,其中表達詩人對社會上貧窮人們生活和富人生活之間的反差感到極大的不滿,詩歌表達的意識就是如果自己能有豪宅,一定會給天下貧窮的百姓遮風擋雨,而不是只顧自己享樂。詩歌中一種寧肯自己委屈受罪也不愿意廣大社會勞苦百姓受罪,這種思想中表達了詩人高尚的節操,同時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殘忍和不公平,君王和土豪們不顧廣大勞苦群眾的生存,只懂得自己享受,這種現象激起杜甫的不滿之情。在憤慨的情況下,奮筆疾書寫下這首流傳與世的千古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句詩歌經過千年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仍在被人們牢記在心中,現在讀起來依然能感受到當時杜甫的無奈和憤慨。杜甫的這句詩歌使得
(二)抒發感情堅持理想的特色
杜甫的現實主義主要是由于其自己的理想和報復沒有施展之地,才最終導致其走向現實主義的詩歌創作道路,其中蘊含著理想主義和獻身精神。如在杜甫《奉增韋左丞相文》中有提到“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這句詩詞表達詩人希望君王能賢明,能大治天下,讓百姓過上舒服的日子。說明杜甫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希望能為天下事做點貢獻,他擁有高尚的情操,兼顧國家大事以及體恤民生和民情的理想,但是事與愿違,在杜甫生活的時代,唐朝君主越來越混勻,不顧朝事、貪戀美色,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唐朝社會越來越動蕩。同時還有杜甫的《同元使君春陵行》中“致君唐虞際,淳樸憶大庭。”,這句話表達詩人憂民憂國的心情,并且對國家忠心耿耿的高尚品質,作者喜歡通過詩歌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毫不吝嗇的詩歌言語,犀利的詩歌語言,使得人們在朗讀杜甫詩歌時,也能有一種激情澎湃和憤世嫉俗的感覺。
(三)詩歌多樣化的表現手法
詩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詩歌語言、結構以及手法上面,其詩歌寫作中的表現手法多樣多彩,他將自身經歷和心中所想,通過想象力創作出具有特色的詩歌篇章,成為一代經典。如《讀少陵集》中“少年莫漫輕吟詠,五十方能讀杜詩……淋漓墨汁皆崢嶸”,這句詩歌中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詩歌中添加了對稱以及頂針等表現手法。不僅讀起來更加具有詩歌的節奏感,同時還能讓讀者有一種好奇心理,與愿意挖掘詩歌中的寓意和內涵。還有在杜甫《古柏行》一詩中有一句這樣的話“霜皮溜雨十麗,黛色參天二干尺”,這句詩詞中運用了明顯的夸張手法。
(四)鮮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特色就是源于現實,但是又高于現實,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是來自與生活中見到的人和事,但是作者能通過想象和描述,將人物更加鮮明化和生動化。如在杜甫詩歌《可惜》中有這么一句詩詞“寬心應是灑,譴興臭過詩。”這句詩詞明確表達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之情,以興磊詩,凡是亂離之感,不平之鳴,個人遭遇及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受等,隨有所觸即為詩。從杜甫詩歌中最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對現實的諷刺,而不是堅持一種浪漫主義的基調,這種現實主義詩歌特色,是我國詩歌流派中的一種主流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結束語
研究和學習我國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詩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其詩歌在唐朝時期曾經風靡一時,并且知道今天都是國民學習和膜拜的對象。杜甫堅持社會寫實,他生平詩歌創作全部堅持以社會寫實為主,進而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的現實主義的特點就是其詩歌創作極具真實性和感染力,能讓讀者與杜甫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進而影響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意識。不僅如此,杜甫詩歌語言上也很犀利和尖酸刻薄,直接將顯示的黑暗描寫出來,讓世人更加清醒的認識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以求得思想上的解放。(作者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王曉蓉.明末清初的杜甫詩意圖研究[D].上海大學:美術學(美術理論研究),2010
[2] 吳天虎.淺議杜甫詩歌的藝術特點[J].課程教育研究,2012(15)
[3] 張珂.杜甫詩歌“以記為詩”的藝術特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2008
篇4
在杜甫的詩歌中,尤其是后期作品,高頻率出現的一個字就是“孤”。如在《登岳陽樓》《將曉二首》《孤雁》等諸多作品中作者有“老病有孤舟”“垂老孤帆在”“孤雁不飲啄”等這樣的詩句,為何詩人頻頻寫到“孤”,并以各種單只或單個的意象入詩,這很值得我們去沉思。
杜詩中的“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寂寞”。當然,某些時候它在詩中的意思是“孤獨”,那是從字面的解釋來看。然而從更深層次來說,詩人不停地在詩中寫孤獨的雁,孤獨的船,其背后是“寂寞”在作祟。在這里,我們引入對二者的心理學解釋: “寂寞(Lonessless)指當我們的社會關系缺少某些重要特色時,一種主觀的不愉。”“寂寞是個人的內部感受。”而相對于相對于寂寞這種主觀感受,孤獨(Aloneness)則是“與他人隔離的客觀狀態”①。由上述兩個概念來看,我們可以輕松得出關于杜詩中的“孤”究竟是哪種狀態。詩人沒有離群索居,至少還與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它不是一種“客觀狀態”,而稱之為“寂寞”,正是由于他的社會關系缺少了“某些重要特色”,這種重要特色的消失造成了他個人內心的不愉受。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其社會關系不外乎交友、入仕,與家人、與故鄉的關系這幾種。從杜甫在西南一帶漂泊的時期來看,他生活中所缺少的正是其向往的故鄉與朝廷生活――想入朝而不得,想歸故鄉又無所依靠。他漂泊西南的一個原因就是投靠親友或親戚,所以與朋友的交往在其生活中是不缺乏的,因為攜家遷移,故與家人的關系也是不缺少的,他所欠缺的正是上述所言的故鄉與朝廷生活。“羅勃特?魏斯以個人所缺乏的特殊關系為基礎,而區分出兩種類型的寂寞,‘情緒型寂寞’乃由于沒有任何親密的人可以依附”,“‘社會型寂寞’則當個體缺乏社會整合感或缺乏尤由朋友或同事等網路所提供的團體歸屬感時便會發生”②。依據上述心理學的理論,我們可以把杜甫的寂寞定義為“社會性寂寞”,原因是“因孤獨而缺乏歸宿”。從這兒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何杜詩中頻繁出現“孤”這一詞匯了。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用一個詞匯來概括杜甫的這種心理狀態,即“歸屬意識”。這種意識來自于杜甫的內心世界,是潛在的,可能詩人本身并未意識到這種寂寞的感覺來源于他內心對于歸屬的渴求。它是一種心理狀態,在人離開他熟悉的環境和人群后便很容易產生,而杜甫長期作客西南,這一狀態在他身上體現得尤為鮮明突出,并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詩人尋找歸屬的過程中有成功,有失敗。詩人并不只是尋找一種歸屬,人所需求的歸屬感有多種,依據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需求。杜甫遠游西南,自始至終是攜家遠游,而不是像其他詩人那樣獨自遠游,這種情況說明詩人有對家庭生活的需求;他懷念故土,牽掛故鄉的弟、妹,說明他有對故鄉生活的需求;他念念不忘“長安”,在詩中反復提及君主和朝廷,說明他有對政治生活的需求。而且詩人在作品中提及自己時,標記的身份永遠是“客”,這不僅是一種事實,還包含詩人隱于詩歌的深沉而強烈的“歸屬意識”。下面針對詩人可實現的歸屬――即內心對家庭的依戀而在現實中得以實現這一方面展開論述。
杜詩中有很多關于家庭、妻子、兒女的描寫,這其中自然有儒家關注家庭、家庭觀念深重的原因在其中,但如果細讀這些作品,可以看出詩人不僅僅是出于傳統的儒家觀念而關心家庭,還有很多是出于情感的需求。比如他很多作品寫了對子女的關愛,對妻子的愧疚,這在唐代詩人中是不多見的。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初期,杜甫為了追隨君王,不顧生命危險奔赴行在,也是在安頓好了一家老小之后。乾元詩人棄官攜家遷徙,從此幾乎不曾與家人分散過。當詩人不在家人身邊,尤其是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動蕩時期,詩人寫下了很多關于家人的作品,如詩人被叛軍所俘,身陷長安,還在惦記著州的妻子和孩子,并創作了很多相關的作品,如《遣興》《一百五日夜對月》《憶幼安》《春望》《月夜》等,寫到“雙照淚痕干”的妻子、“聰慧與誰論”的孩子,內心充滿對妻子感激的“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等。這是戰亂中的杜甫和他的家人。
為了逃避戰亂,同時也為了生存,杜甫攜家在西南一帶不停地遷移。詩人說他的生活是“因人作遠游”(《秦州雜詩二十首》)的生活,這是因為杜甫棄官后沒有了經濟來源,為了生計,他只好去投靠那些可以給自己經濟支援的朋友們。戰亂時期生活艱難,詩人活得也并不瀟灑,所以他屢屢在詩中提及無米無錢,生活難以為繼,需要朋友或官員接濟。如《戲簡鄭廣文虔兼蘇司業源明》《佐還山后寄三首》《奉贈李八丈判官》等,詩中嘲諷自己如“窮轍鮒”“喪家狗”,多虧朋友接濟,生活才得以維持。他常常為討得一點酒錢、一點稻米、一點果蔬專門寫詩寄給朋友,雖然外表看來文雅,實質卻是如詩人所說的,如同“窮轍鮒”一樣,如“賴有蘇司業,時時與酒錢”“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堪聞霜薤日,重惠意如何”等。杜甫的這些努力歸根到底是為了經營和維持家庭。他愿意為了家人的溫飽放下尊嚴,所以我們在杜詩中從未看到詩人因拖家帶口而發出的任何不滿和怨恨,相反,詩人更多表達的是愧疚。他與家人同甘共苦而不愿離去的背后折射出詩人內心強烈的歸屬意識,這意味著一部分精神家園的存在。
在四川成都和夔州的一段時期,是詩人和他的家人生活相對平靜也相對閑適的。他苦心經營浣花草堂,學習管理百畝農田,去嚴武幕府做幕僚,從他的這些努力和堅持可以看出詩人所承擔起的對家庭責任。他的作品時時演繹家庭中的悲喜,這在唐代詩人中是不多見的。在成都幾年的生活,杜甫獲得了難得的快樂和滿足。而這種滿足幾乎全部來自于他的家庭。因為仕途無望,于政治上他幾乎無快樂可言,而他的家庭,讓他內疚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不少來自內心的安逸和幸福。而只有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的時候,他才會得到歸屬的滿足感。如《江村》《飛仙閣》《奉贈射洪李四丈》《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等作品都是涉及家庭,并表達對家庭和妻子愧疚的作品,如“嘆息為妻子,我何隨汝曹”“飄飄愧老妻”等;當然也有歡愉之作,如“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讓人體會到家庭帶給杜甫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又如《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等,都可以看出杜甫對家人的關愛及他從中得到的滿足感。
注 釋:
①② David O.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黃安邦譯、陳皎眉校訂:《社會心理學》(第五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版,第356頁,第360頁。
[參考文獻]
[1] [明]王嗣.杜臆[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楊倫.杜詩鏡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浦起龍.讀杜心解[M].北京:中華書局,1961.
[5] 施鴻保.讀杜詩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 錢謙益.錢注杜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 金圣嘆.杜詩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馮至.杜甫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9] .白話文學史[M].長沙:岳麓書社,1986.
[10] 聞一多.唐詩雜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 陳貽.杜甫評傳[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2] 莫礪峰.杜甫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3] 張明非.唐音論藪[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14] David O. 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A].黃安邦,譯.陳皎眉,校訂.社會心理學 (第五版)[C].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1986.
[1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16] 劉鐵芳.生命與教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17] 任劍濤.倫理王國的構造:現代視野中的儒家倫理政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8] 傅庚生.杜甫詩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9] 朱東潤.杜甫敘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20] 華文軒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杜甫卷(上編.唐宋之部)[M].北京: 中華書局,1964.
[21] 李志慧.杜甫與長安[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22] 唐君毅.文化意義與道德理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3] 鄭雪.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篇5
關鍵詞:芭蕉;禪寂;杜甫
1“俳圣”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的俳諧詩人。松尾芭蕉豐富多彩的俳句,被推崇為俳諧的典范,形成了日本俳句史上的黃金時代,因而被尊稱為“俳圣”。芭蕉對中國詩文很有素養,他喜愛莊子的蝴蝶夢以至王齊物論的哲學,崇尚李白、杜甫的高逸詩境,這在他的文集句中可以反映出來,比如“蝴蝶喲,蝴蝶,請問何為唐土徘諧?”“你喲蝴蝶,我喲莊子,夢之心”。又如“今夜三井寺,月亮來敲門” 此句是將賈島“僧敲月下門”改作的。“迷蒙馬背眠,月隨殘夢天邊遠,淡淡起茶煙。”這句有杜牧《早行》殘夢的意境,也會讓人想起蘇軾的“馬上續殘夢,不知朝日升”詩句。
2“禪寂” 和“悲秋”
芭蕉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善于選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客觀的景物一一成為詩人主觀感情意識的對應物,將抒情與寫景完美和諧地結合起來,并能把上下景物有機的統一起來,渾然成為一體,不僅使畫面色澤豐富協調,而且有很強的立體感。在他的俳句中,有很多通過平淡的東西體現了“禪寂”和“悲秋”的主題。以下例舉芭蕉幾首有代表性的俳句與中國古詩詞進行比較。
2.1芭蕉俳句中的禪寂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聲響。
芭蕉的這首《古池》是在日本俳壇具有重大影響的名俳。它體現的意境是:在極幽寂的境界突然聽到青蛙躍入池塘而響起水聲。以一瞬間的小動作水聲波動了大靜的周圍。
閑かさや 巖にしみ入る 蟬の聲/寂靜里蟬聲滲入巖石。以上兩句都是用“動”反襯“靜”的寫法,表現了幽寂、閑情、余情、纖細的情境,體現了作者幽思微情的境界。以水聲和蟬聲反襯了周圍的寂靜,與梁朝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重九奈良風光好,古佛長伴香。這也是淡雅之作。“寂”與“禪”結合,帶上宗教性的色彩。體現了禪宗的“孤絕”精神。此句淡淡寫來,使人仿佛身歷其境,得聞黃花清香,具有幽雅和寧靜的情調。試看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這是唐朝著名的詩句,不但在中國膾炙人口,而且在日本也婦孺皆知。姑蘇城外的寒山古寺,在蔥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見。那悠揚的鐘聲在詩人聽來是多么凄涼,此情此景怎能不使抑郁滿懷的詩人更增添幾分哀愁呢!
王維的詩句“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為樂,此生間有余”(《反復釜山憎》)。唐詩這種“禪寂”的思想,早就影響著日本古代和歌,比如藤原俊成編撰的《千載集》中“寂”句就已經帶上這種“禪寂”的傾向,而這種思想傾向到《新古今和歌集》就更加明顯,出現積極肯定“寂”的歌,于是出現西行、慈圓的“寂”形象化。芭蕉的“風雅之寂”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和漢兩種思想的接點上,確立在風雅之城上,貫徹其風雅之寂。
2.2芭蕉俳句中的悲秋
悲秋是中國古代詩詞的一個極重要的主題,悲秋詩詞承載了重大而豐富的內涵,悲秋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母題,寫秋之悲涼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大特點,劉禹錫有詩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而表現蒼涼與寂寥也是“蕉風”的一大特點。芭蕉的俳句中有很多是描寫秋天的,其中最典型的兩句是:枯枝に 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 秋の暮/寒鴉宿枯枝,深秋日暮時。この道や 行く人なしに 秋の暮れ/秋日黃昏,此路無行人。這兩句是芭蕉閑寂句風的名作,與寒山的“寒巖深更好,無人行此道”,耿的“古道無人行,秋風動禾黍”不無關聯。讀此俳句,秋天暮色中黑色烏鴉棲息于枯枝上的寂寥情景躍然進入我們的想象,它寫盡了暮秋的凄涼光景。凄風冷雨中,旅人獨自走在無人的路上,這不禁讓我們聯想到想到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經典之作,元人周德清曾評之為“元人之冠”。全文沒有一個字提到秋,但恰恰寫出了經典的秋天景色,其感受也是傳統的秋天的憂思。
從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出,芭蕉的俳句從的意境、風格、寫作技巧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受到中國古詩“孤”“、寂”的詩境的深刻影響。
3杜甫對芭蕉的影響
在漢詩人中,杜甫對芭蕉的影響最大。他的俳句“憶老杜(杜甫)――西風拂續時,感嘆秋聲者無子”與杜甫《白帝城最高樓》“杖藜嘆世者誰子”句法相似。芭蕉隱居的草庵最初由杜甫詩句“門泊東吳萬里船”而取名為“泊船堂”,芭蕉的俳句「芭蕉野分してに雨をく夜哉(風狂雨暴卷芭蕉,大盆聽雨秋夜遙)顯然是讀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后有感而作。而芭蕉與杜甫的思想、人生,尤其是他們的境遇、以及各自的旅行都有非常多相似之處。
芭蕉把他的生活沉浸在藝術之中,他一生喜愛旅游,在旅行中,芭蕉寫出了很多游記的名作,在游記中寫了很多閃爍著珠玉般的俳句。他多年漂泊各地,接觸山野人民生活,把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創造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以下是芭蕉的俳句和杜甫詩的對比。
旅に病んで 夢は枯野を かけめぐる/臥病天涯人事絕,夢魂長繞枯野枝。據說這是芭蕉的絕筆,流露了客中沾疾自知不起的絕望心情。老病隨身,凄楚孤獨,夢魂無處可托,只能在荒郊繞枯樹野枝,異鄉寒夜凄涼的心情躍然之上。杜甫的“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江漢》)詩人說自己流落異鄉,就好像一片浮云在遙遠的天邊飄蕩,寂寞中只有孤月作伴,共度漫漫長夜的片云和孤月。芭蕉和杜甫的晚年情境何其相似!
初雨猿も小蓑を欲しげな/寒雨衣盡濕,行人冷凄凄。猿鳴聲哀苦,想是要蓑衣。此句是松尾芭蕉1684年在旅途中創作的一首著名的俳句。芭蕉的這句“猿句”令人想起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的這首詩用猿猴鳴叫聲的悲哀表現了作者遠離家鄉,拖著病弱之軀、孤獨地旅行的情景,體現了羈旅者的悲涼、孤寂。葉渭渠先生說芭蕉的這句“猿句”是“松尾芭蕉模仿杜甫詩歌從形似到神似的完成,反映了芭蕉俳諧向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精神的靠近,是芭蕉‘嘗李杜之心酒’創作理想的實現”。
4結語
芭蕉開創的“蕉風俳偕”是日本詩歌史上的里程碑。芭蕉借助中國古代文學思想創立了“造化隨順”、“風雅之誠”等俳諧理念,將俳句改造成了與漢詩、和歌相媲美的風雅的詩文學,芭蕉的作品既保留了俳句的俳諧性,又具備了詩歌的高雅性,成為雅俗共賞的詩文學。
參考文獻:
[1] 彭恩華.日本俳句史[M].學林出版社,2004.
[2] 王洪.古代詩歌鑒賞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3]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M].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4]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選[M].林林,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篇6
[關鍵詞] 詩詞鑒賞;鑒賞方法
第一,知人論世的方法。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鑒賞古詩,首先要準確地理解它,所以知人論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欣賞屈原的作品當然要明白屈原的家世、經歷特別是他不幸的遭遇,了解當時楚國內外的情況,然后才能懂得他為什么會忠而見疑,為什么一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他仍然那樣熱愛楚國,寧可死在這里也不肯出國。如果我們不了解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的痛苦經歷,對于他在《春望》那首七律中所表達的憂國思家的心情便無從有深刻的體認。
許多詩歌的產生都有其具體的背景,詩人的寫作意圖可能會通過相當曲折的手段來表現,背景不明對此將不容易有深切的把握。晚唐詩人杜牧的《泊秦淮》寫詩人夜泊秦淮,聽到酒店歌女在唱陳后主時流行的歌曲,觸景生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使用曲筆,表面指責商女,實質上是指責那些點歌的人。《玉樹花》之類描寫宮女美色的歌曲,反映了南朝統治者醉生夢死的生活。因為晚唐時代,已經不復盛唐的輝煌,國運衰微,那些官僚豪紳不以國事為念,反而聚集在酒樓中欣賞這種亡國之音,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歷史可能重演的隱憂?
第二,前掛后連的方法。詩歌和所有的文學作品一樣,源于生活,發自感情;而所有的詩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學傳統之中,他不是也不可能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凡是優秀的詩篇往往既受到先前作品的滋養,同時也會影響及于后代。因此,我們在讀作品的時候不妨推源溯流,關注我們面對的作品與前后詩作之間在思想內容、藝術風格、表現手法等諸多方面的聯系,通過比較更深刻地體會這一首詩、這一位詩人的妙處。鐘嶸《詩品》在評品詩人時常常提出他的詩源于前代何詩何人,雖然未必都講得很準確,但仍然給予人們很多的啟示。用這種方法讀杜甫那些反映現實的詩,就能深刻地體認到他對漢魏樂府詩的繼承和發展,同時也不難看出他對白居易等新樂府詩人的啟迪,進一步認清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送別詩中的經典《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以理性的議論展現了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王詩之前,三國魏曹植有“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贈白馬王彪》),王詩之后,唐張九齡有“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送韋城李少府》)。三位詩人的構思大體相似,氣象各異,王勃在這中間承前啟后。
運用典故在古代詩歌中極為常見,這是詩人們充分利用文化遺產的辦法之一,一個意思不是直接地說出來,而是通過用典曲折地來表達,這樣不僅可以使作品含蓄有味,也能增加作品的歷史文化含量,引發讀者更多的聯想和思考。例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這個典故說的是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后來文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云中太守。這里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
第三,單刀直入的方法。我們可以將目光專注于待賞析的作品本身,即不去管它的作者和有關背景,也不與其他作品發生聯系,專門玩賞該詩,充分調動自己的想像力和領悟力來玩味藝術之美,領悟人生之趣。我們不妨直接與文本對話,神游其中,浮想聯翩,獲得審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我在講授《春望》時,首先就直接讓學生從字面上翻譯這首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翻譯為“國都被攻破,祖國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滿眼是茂密的雜草”,學生翻譯結束后,立刻就理解了戰亂發生后草木荒蕪,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苦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翻譯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作者的憂國思家之情溢于言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翻譯為“戰火連續很長時間,一封家書抵上萬兩黃金”,作者急切期盼得到家人音訊。“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翻譯為“頭上白發越搔越短,簡直連簪子都插不住”,作者思念遠在他鄉的妻小,郁結在心頭無法排解只好以手搔頭,再次表達了他的憂國思家之情。等我們翻譯完全詩后,這首詩我們的學生也充分理解了。
以上略舉了三種具有中國傳統的鑒賞古詩的方法。用西方傳入的各種新舊文藝理論來觀照古詩,有時也可以得到若干幫助,得到許多新的認識。不過西方文藝理論是從西方的文學創作中總結而來的,還有些是從西方哲學或者其他主導理論中引申而來的,用以分析中國古代作品,很可能格格不入,勉強套用尤其容易吃力不討好。鑒賞古詩最好的方法是上述種種與古詩配套的中國傳統的方法;中國古代詩學理論和詩歌評論方面的遺產極其豐富,亟宜取用。
篇7
關鍵詞:詩歌課堂 想象力 語言 文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097(2013)02-0057-02
作者簡介:賴思霞(1975―),女,廣東梅縣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廣東清遠連州市北山中學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無論是代表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精髓的古代詩歌,還是正處于探尋摸索階段的現代詩歌,無論是西方的象征詩歌,還是浪漫主義詩歌,都飽含著想象。正如大海需與浪濤相伴,鳥語必與花香相隨,只要談及詩歌,就不能繞開“想象”這個話題。
那么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如何在詩歌課堂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神奇瑰麗的詩的國度,并從中感受美、發現美、探尋美,從而提高文學審美素養呢?
一、知人論世法
詩歌作品的創作與詩人的生活環境、理想追求以及時代背景都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在解讀詩歌時只有了解詩人的生活環境、理想追求以及時代背景,才能真正走進詩人的精神世界,設身處地體驗詩人的情感,這樣才能準確把握詩人的寫作意圖與作品的思想內涵。
詩歌鑒賞是讀者通過文字的意象表述,依靠個人經驗的一種精神感受活動,是一個審美過程。詩歌的大背景確立了,理解詩歌的具體情境也就不難了。如在解讀李煜的《相見歡》時,筆者在課堂上曾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句中為什么詩人眼中的梧桐是“寂寞”的?學生就必須結合李煜寫這首詞時的遭遇:他由一個叱咤風云的一國之君,忽而淪為任人宰割的階下囚,面對如此巨大的生活落差他才會有“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之感。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他們才會深切領會到“鎖”字的沉重,才能跨越時空,貼近李后主當時落寞愁苦的心靈,才能領會到“鎖”住的何止是寂寞的梧桐和凄慘的秋夜,從而走進詩人的精神世界。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許多情況下,詩人的追求、遭遇會直接影響到他的心境。而此時此刻的心境又會給景物蒙上或悲或喜的主觀色彩。也許美好的事物都會在特殊的環境里變得讓人感傷,如在安史之亂中因被俘而被迫與家人分開的杜甫看到鮮艷的花朵,聽到清脆的鳥鳴會發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嘆。在講解《春望》時就一定要結合杜甫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想象杜甫在當時的心情,學生才能體會杜甫的情懷。
二、誦讀法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的重要性。詩歌是高度集中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無不飽含詩人的豐富感情與想象。詩歌語言凝練,形象生動,且具有和諧的音韻和一定的節奏,富有音樂美,因此特別適合誦讀。要重視誦讀,因“聲”而體味誦讀之趣,在誦讀中可讀出抑揚、讀出輕重、讀出舒緩、讀出感情、讀出境界,同時還可以積累知識、培養語感。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中,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筆者把誦讀貫穿全文,首先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其次要把握好詩歌的節奏,要讀出感情。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想象,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這句便要讀出詩人的驚喜雀躍之情。范讀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時要加入輕重緩急、顫音、拖音,并詢問學生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在學生說了自己的感悟后,筆者再適當點撥:道路都已被大雪鋪滿,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遙望朋友遠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轉中漸漸不見,只看見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馬走過的腳印……詩人在此時的感情是不舍,是擔憂,是難過……余味綿綿。教師此時的適當點撥,頓讓學生的想象力在誦讀中得到培養和發展。
誦讀是和情感體驗、語言積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反復多遍,最終爛熟于心的讀。學生吟誦詩歌,抑揚頓挫,韻味無窮,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漢語言音律的美、詩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熏陶和感染。誦讀更強調個人體驗,因為優秀的詩文具有想象豐富雋永、語言清新自然的特色,其強烈熾熱的情感總是借助想象以創造豐富多彩的形象,描繪生機盎然、優美新奇的意境,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三、歌唱法
詩歌最初就是以唱的形式出現的,如詩歌源頭《詩經》及其后的《楚辭》《樂府詩集》等均源自民歌。中學生都是喜歡唱歌的,喜歡聽音樂的,用歌唱法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一定能增強學習效果。科學實驗證明,音樂用于教育教學的關鍵是使學生進入一種放松的狀態,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學習,在音樂塑造的氛圍里,具體形象地感受詩歌的內容和情感,讓學生展開想象,全身心地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從而輕松掌握詩歌的相關知識。
在備余光中的《鄉愁》一課時,筆者偶然在網上找到了1992年央視春晚胡浩波演唱的余光中的《鄉愁》,就設計以這首歌導入新課。當低緩哀愁的歌聲響起,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了,筆者接著就問學生從歌聲中聽到了什么感情?歌詞中表達的是什么感情?詩人是通過什么物象表現這種感情的?學生于是很有興趣地去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的詩歌教學其實都能借助音樂的翅膀,飛翔到一個輕松而美麗的境界,讓學生在這種感興趣的狀態下學習和記憶,讓他們在歌聲中主動學習、愉快記憶。
四、圖畫法
多如繁星的古詩詞之中,有不少詩文都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畫面感,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希臘抒情詩人西蒙尼德斯曾說“畫是一種無聲的詩,詩則是一種有聲的畫”,由此可見詩畫相通,引詩入畫,畫面詩化,詩人需要運用超越現實、超越生活之筆,方能寫出“詩化”的畫面。
篇8
關鍵詞:中學語文 古代詩歌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060-01
1 在賞析中知人論世,揣摩意境,品味語言
詩歌這一文學體裁與別類文學相比較,更加嚴謹、純粹和精致。它是激情和語言的藝術,所以對詩歌的學習,貴在賞析。在賞析的過程中體會詩歌意境與情感。
詩,首先是情,然后是理。要了解一首詩在寫什么,它想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感,老師為把詩情傳遞到學生心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全詩,很有必要采用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的方法,謂之“知人論世”。“知人”首先當知詩人經歷,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題為“詠蟬”,實在寫己。因此詩為駱賓王身陷囹圄之作,唐高宗儀鳳三年,屈居下僚十八年,剛升為侍御史的駱賓王被捕入獄。其罪因,一說是上疏論事觸忤了武則天,一說是“坐贓”。從詩的尾聯“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來看,作者意在表露自己受到了誣陷,這首五律旨在以蟬之風餐露宿表明自身的高潔,求得世人的同情。如果不了解詩人經歷,那么就很容易把此詩理解為一首未康撓轎鍤而難理解作者情感。
“知人”其次當知詩人風格。如山水田園派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與邊塞詩人高適的《別董大》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一句就展現出悲傷惆悵和樂觀曠達兩種風格,又如我們熟知的李白與杜甫分別代表了浪漫與現實兩種不同的詩風。
“論世”是指了解詩人創作的歷史背景。如《春望》寫于安史之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戰亂讓昔日繁華的長安城陷入一片蕭索零落,詩人目睹這樣凄慘破敗的景象,不禁用這樣憂國憂民的沉痛筆觸寫出了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
所謂“意境”,乃“意”與“境”在同一畫面中的有機統一,是指詩里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是指感情與景物交融所形成的的藝術高度。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云:“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揣摩意境,首先要著力于情境的再現。學習古代詩歌應當引導學生觀此思彼,開展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并以他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具體感受為補充,可使他們進入詩境,領略其間的無限風光。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讓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體會“千山”、“萬徑”的廣闊背景下,孤舟獨釣的畫面,領會詩人不愿妥協、不肯屈服的堅韌意志的深刻含義,從而把握意境,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第三,品味語言,發掘深厚內涵,深入領會詩的意境。詩歌的語言是最精粹的,往往一個字、一句話就包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意蘊。引導學生仔細品味,反復推敲,既理解字面之意,又理解字內之意。特別是那些關鍵性的詞句,那些傳神的“詩眼”,細細揣摩,于學生深入理解詩的主題與意境大有裨益。如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全詩圍繞一個“怨”字展開,是寫昭君之怨,更寫作者之怨;又比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不僅用擬人的手法,把靜止的景物變為動態景物,而且似乎使我們既感到了春風的溫暖,又看到了春光的明媚,更感覺到了春意的歡騰跳躍,一派熱鬧和諧之景,表現出詩人獨特的藝術感受。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2 在反復誦讀中加深理解,加強記憶,增長積累
詩歌語言精練,富有節奏感、音樂美,朗朗上口,悅耳動聽。非讀不能見其美,非讀不能見其情,非讀不能見其意。通過反復誦讀,渲染氣氛,激感,體會情味,領略語言之美。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記憶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習一首新詩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把新詩與學過的篇目進行比較,以新帶舊,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有時進行同類型的比較,有時進行對照比較,有時進行全詩的比較,有時突出某一點進行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如于漪教張志和的《漁歌子》時,就引導學生回憶柳宗元的《江雪》和范仲淹的《江上漁者》,進而比較三幅畫面的異同,加深學生學習新詩的印象。
其次,要在拓展中反復誦讀,加強記憶。運用聯想,從作者拓展到作品。如學杜甫的《登高》時,要求學生到記憶倉庫里尋找學過杜甫的其他的詩,如《春望》《石壕吏》,把學過的有關詩串在一條線上,對其詩風進行梳理總結,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從詩的內容拓展到其他詩篇,也就是同一類詩人的不同篇目。如學王維的《使至塞上》,可以拓展到寫塞外風光的有關詩篇,引導學生聯想到王昌齡的《出塞》、盧綸的《塞下曲二首》、范仲淹的《漁家傲》等,分類存儲在學生的記憶倉庫里。
另外,教師可在教授其他體裁的文章時適當引課外讀的詩到課內,既幫助理解所學文章,又重復背誦學過的有關篇目,加強記憶,增長學生課外知識的積累。如學《香山紅葉》時,可讓學生先背誦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突出經霜葉子的紅,給學生以更具象的美感。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會感到所學有用,就更勤于學習,興趣盎然地增進積累,課堂氣氛與教師的授課方式也將更加活躍生動。
參考文獻:
[1] 于漪.我和語文教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篇9
關鍵詞:音樂;圖畫;情感
音樂與繪畫
“詩歌教學,朗讀是學生走進詩歌感受詩美的重要途徑。”但怎樣通過朗讀來更好地感受呢?我們不妨找一段與之相匹配的音樂,創設一個朗讀的外在氛圍,加以烘托渲染氣氛!
如,在教學王維的《竹里館》時,可先放一段《高山流水》,讓學生聆聽音樂,沉浸在這美妙的行云流水般的音樂聲中,用心去感受音樂自在、輕靈、灑脫的氣息。讓學生在學習這首詩時,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恬淡澄凈的心情,灑脫、曠達的胸懷。美妙的圖景就會自然而然出現在眼前:明月下,幽篁里,一個白衣勝雪的高士在撫琴長歌……
有些時候,詩歌的意境是一種美妙的體會,只可意會,不能用語言徹底表達,就可以借助音樂,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意境,深入到詩人的情感,理解這份感覺。
比如,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在教學這首詩時,完全可用《十面埋伏》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在這種急促、緊張、大氣的音樂聲中,一個錦帽貂裘,一馬當先,挽弓射天狼的英雄形象凸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也感受到了詩中的豪氣氛圍,詩人的愛國情懷!所以,音樂是詩歌最美的詮釋!讓音樂帶著學生真正走進詩歌,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產生情感的碰撞。能給學生“入乎詩中”的機會,能始終讓學生沉浸于詩中,那么,最后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感悟應該會是另一番境界。
唐代王維提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把文學中的審美內容附加到視覺藝術之中,使視覺的感受通過文學的提示而表現
出來。
我們在學習詩歌時,不妨也讓學生通過畫的形式來表現出來,并配上賞析。如,(《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教學時展示詩歌和相應的畫面,然后配以解讀賞析:詩人站在江邊,放眼望去,只見江面在夕陽的照耀下,如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
九月初三的晚上呀,露水圓圓的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奇異無比!月亮,應該是后羿射日用的那把雕弓,一定是后羿累了,休息時,隨手把它掛在了天上。通過畫面的配合,學生對詩的內容情感一定會有更好的理解和解讀,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物象與意象
談到詩歌,就不能不談到詩歌的物象和意象。在古詩詞中,有一些物往往有它特殊的含義,詩人往往用它來寄托某種感情或渲染某種氣氛,這就是詩歌的物象。如:
落葉――失意 春風――得意 流水――嘆惜 楊柳――惜別 鴻雁――思鄉傷感。
意象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意象一般是對文字所描寫的物象的感受和體會,是在物象所烘托的氛圍中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作者營造出藝術氛圍,讀者感受這種藝術氛圍,當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創造出了意象和意境。
詩人所寄托的感情或渲染的某種氣氛,往往都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物象來表現的!如,李煜的《相間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的憂傷、寂寞、失落和凄涼的心境,通過“西樓”“月”“梧桐”“深院”這些物象表現出來。離愁是一種抽象而復雜的概念,詩人把它寫得很形象,寫出其滋味,寫出一種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
模仿與創作
篇10
關鍵詞:詩歌翻譯;接受理論;讀者接受
1.引言
在以前的翻譯理論中,作者或文本中心論占絕對統治地位,沒有考慮讀者的接受,也沒有考慮到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依據讀者的接受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人的接受實踐為依據的接受理論的誕生使人們找到了新的研究方法,是方法論上的重大變革。本文從讀者和譯者的接受角度出發,以中國古詩翻譯不同譯本為例,闡釋了接受理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不同文本的出現是基于譯者不同的接受和對譯文讀者接受的考慮,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采取的翻譯策略必須要考慮譯文讀者的接受。
2.接受理論及其對詩歌翻譯的啟示
接受理論,又被稱為“接受美學”, 20世紀60年代末作為一種全新的文藝批評理論在德國興起,它不僅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的文學研究模式,也給翻譯研究帶了新的啟示[1]。
根據這一理論,文學作品本身并沒有確定的意義,不同的解讀來自讀者不同的理解。在詩歌翻譯中,譯者不僅要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翻譯,還須考慮到譯文讀者的接受。
3.詩歌翻譯中讀者的接受
讀者的接受可分為兩類:譯者本人的接受和英語讀者的接受。接受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不同的譯文,譯者也可以運用該理論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
3.1譯者本人的接受
從接受理論的角度來看,文本包含很多不確定性,有多種不同的解讀。因此,在詩歌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文本具體化,于是產生不同的譯文。如杜甫的一首詩[2]: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
譯文一:
The myriad chrysanthemums have bloomed twice days to came—tears,
The solitary little boat is moored, but my heart is in the old—time garden.
(Amy Lowell譯)
譯文二:
The sight of chrysanthemums again loosens the tears of past memories,
To a lonely detained boat I vainly attach my hope of going home.
(Willianm Hung譯)
譯文一認為已經開了兩次,未來的生活充滿淚水,孤舟雖然已經下錨,但詩人的心還惦記著故園。第二中譯文認為,詩人看到再次開放而落淚,而后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詩人將對家的希望寄托在孤舟上。由這兩個譯文可以看出,不同的譯者對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
作為原詩的譯者,譯者必須對詩人隱藏于詩歌之中的涵義作明確的解釋。原詩中的“淚”是詩人的淚,還是的淚?是因為“他日”的辛酸而落淚嗎?詩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只能帶他回家的孤舟上嗎?孤舟是不是不再啟航?一個理想的譯文應該考慮到這些問題,因此詩歌包含很多的不確定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詩歌是不能理解的,甚至是不可譯的。
3.2英語讀者的接受
中國古詩的翻譯還需考慮到英語讀者對譯文的接受,根據讀者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如元稹的《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個年老的宮女在皇宮里的寂寞孤單的生活。如果英語讀者不了解唐玄宗時期的歷史,就很難體會到原詩中所包含的隱含意義。因此Giles這樣翻譯這首詩:[3]
Deserted now the imperial bowers,
Save by some few poor lonely flowers.
One white—haired dame,
An Emperor’s flame,
Sit down and tells of bygone hours.
(Giles譯)
譯者在譯文中增加了“An Emperor’s flame”以使讀者體驗原詩中的憂郁,孤獨之情。如果不考慮讀者的反應,就無法傳遞原詩的意味。由此可以看出,可讀性和可譯性都不是固定的,翻譯策略的隨著讀者接受的改變而改變。于是,又出現以下一種譯文:[4]
Empty and falling down is the ancient traveling palace.
The palace flowers put forth their red blooms in silent neglect.
Inside a white—haired palace woman,
Idly mumbles of the glorious days of Hsuan Tsung.
(Soame Jenyns譯)
4.結語
接受理論為翻譯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運用該理論在翻譯過程中研究兩類讀者的地位很有意義。翻譯過程是處理兩種接受的過程:譯者本人的接受和英語讀者的接受。一方面,譯者接受原始文本,閱讀并理解它,然后在翻譯時作出一些反應。這一接受是譯者和原文本間的對話過程。另一方面,譯者要預料到英語讀者的對譯文的期望,因此,他還必須和讀者進行交流。這一過程是譯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只有在這兩個過程之后譯者才能進行創造性的翻譯。
和其他文學體裁相比,詩歌是最難翻譯的,因為其中存在著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因此,翻譯過程中需考慮到英語目標讀者的接受,還要意識到讀者的主動性。對同一詩歌不同譯本的出現是由于譯者本人對原文本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對英語目標讀者不同接受的考慮。因此,對詩歌進行翻譯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兩類接受。
參考文獻:
[1] 李上榮. 論詩歌譯者的創造性[D].蘇州大學,2007.
[2] 雷艷紅. 從接受理論的角度談中國古典詩歌的翻譯[D].天津師范大學,2006.
[3] 雷艷紅. 從接受理論的角度談中國古典詩歌的翻譯[D].天津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