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的典故范文
時間:2023-03-19 18:54: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毛遂自薦的典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敢于毛遂自薦。毛遂自薦這個典故大家肯定都聽過,當遇到適合自己的機會的時候,我們要懂得毛遂自薦,向別人推銷自己,爭取博得一展拳腳的機會。在工作中,如果領導布置下什么任務,當大家都蠢蠢欲動或不為所動的時候,自己要懂得審時度勢,看準機會毛遂自薦。或許,這就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3、面對工作難題敢于迎難而上。一個單位的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大家平日里都在奔波于自己份內的各項雜務,對于其他同志的工作都不甚了解。有時候,領導下發的任務恰巧需要綜合不同人員的工作內容,于是就有人退縮了。其實,在我看來,只要有機會,只要自己有信心做好,完全可以迎難而上,靠自己的努力解決好這些難題。當別人都退縮的時候,你勇敢了,領導就能記住你,機會也就向你靠近了。
4、努力為單位爭取榮譽。作為一個單位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單位、為集體爭取榮譽。如果我們能夠積極參加一些大型活動,在活動中取得不錯的名次或榮譽,為單位爭光添彩,那么一旦有機會,領導一定要事先考慮你的。
5、熱心幫助同事獲得同事認可。無論是怎樣的機會,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當然還需要身邊同事的幫助和認可,否則就很難通過民主評議。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熱心幫助自己身邊的同事,他們遇到問題要積極幫助解決,慢慢地,你就會得到同事的認可,大家都會對你產生好感。就算是民意推薦,大家也會把你放在首位。
6、認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領導物色也好,同事推薦也好,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質。如果自己的能力不過關,素質達不到,那么誰又會把來之不易的機會給你呢!因此,在平日工作中,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手頭的工作都做好,這樣才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才會為自己的將來創造出機會。
篇2
長期以來,以固定的模式和單角度分析事物的教材本位、傳統教育模式在我國根深蒂固。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思想潮流下,引發了我對以往教材、教育模式的反思。
在聽《驕傲的孔雀》公開課中,我有一些感悟:我們的教材、教學模式不僅要發揚傳統的優點,而且還應該考慮時代的要求、學生的實際發展。因此,筆者認為《驕傲的孔雀》一文,題目和內容應更新一下,要更能體現新課改的理念。我們在以教材為載體發揚“謙虛”的同時,應該多角度考慮學生的實際發展。因此,在發揚“謙虛”的同時應當滲透“炫耀”――勇于表現自己,它從現代社會生活中來說,“炫耀”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不應該一致貶低。
在古時候,不是也有自薦的典故嗎?最典型的也就是《毛遂自薦》,在當時一個具有實際才能卻不出名的毛遂如果不敢勇于“炫耀”自己,自我推薦,哪有他說服楚國聯合抗秦的功績呢?哪有一直被后人贊揚的典故呢?
何況,當今人才競爭激烈的21世紀!更應該“千里馬”識“伯樂”,而不是“伯樂”識“千里馬”。
在當今,那么多的優秀人才中,“伯樂”目不暇接“千里馬”。如果說,你真的是真才實學就應該勇于“炫耀”自己,眾人的眼光是雪亮的,伯樂才會從眾人的亮點中獲得折射,你才有一展雄姿的機會。
而我們在教材、教學中卻一直去貶低孔雀的行為,以一種觀點去對待孔雀,這對它實在不公平。在這里,可能有人會提出:“在更新觀念的同時,要注意價值取向。”可是,試問一下,孔雀的美麗在動物界中難道不是它獨具的優點嗎?既然它有了真本事,它為何不能表現自我,讓他人肯定,去激勵自己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完善。卻被潑一盆冷水,可能導致一蹶不振。正是由于在這樣的教育環境,才造就出一批怨天、怨地、怨人,甚至說出“英雄無用武之地”,最后心灰意冷的人。
我們的教材、教學又何不更新一下觀念,去適應當今時展的潮流呢?造就一批不受拘束,朝氣蓬勃的人才呢!
篇3
從美國兩百多年前建國算起,至今我們無法找到一位總統做過任何“自我批評”,相反,他們總是反對自我批評,抗拒自我批評,比如,尼克松對水門事件到死也不自我批評,可見他們沒有中國人的道德覺悟。不過,美國人很納悶為何中國人喜歡自我批評,問:“你作為一個官員知道自己有那么多毛病和問題,為何不向選民道歉下臺?”按美國人的思路,既然你已經明知自己不合格,為何要厚著臉皮繼續霸占官位呢?
美國人還真的挺喜歡中國一個典故,那就是“毛遂自薦”。民主選舉就是一種法治社會有的自薦體制,每個人都有自薦的權力,但只有那些有自信有抱負的人會出來競選,如果你不是這種人,一出來就“我有許多錯誤,黨性不足,原則性不強,對人民不夠關心……”這一套話說出來,你這還算自薦嗎?民主制度不是讓人人認錯,而是讓官員人人自危自覺,讓人人都敢于面對選民展示自己最好的能力,并承諾用這些最好的能力去為大家服務。這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體制,讓人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同時壓制人的最大劣勢,一旦成為一種制度,必將讓整個社會受益。
你也許說“美國人太不謙虛了”,的確美國人沒有中國人的假謙虛,自由社會要的是優勝劣汰的領導力量,而不是官官相護,更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為選民都瞪大眼睛看著,你的反對派也瞪大眼睛找茬,根本容不下任何假謙虛。但是,美國人也真的有自我反省的時候,比如許多人都定期到教堂去反思自己,向上帝禱告求取寬恕,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但他們絕不會向自己上級領導禱告求取寬容,因為上司和自己僅僅是職務不同,但都是人民的公仆,大家都具有平等的人格。
西方人思想體系中有兩個十分重要的東西,一個是“形而上”,另一個叫“形而下”;“形而上”這個東西就是“什么是絕對真理、正義、道德”,當然這絕對不是什么領導旨意、更不是宇宙真理,而是人們心中的那個終極信仰,也就是上帝。“形而下”就是“什么是相對正確、有效、合法”,你要用科學思維在有限時空中合法合理地去提高工作效果。這兩個東西不要混淆,你把領導當成上帝就會發生太多像中國的那種問題;你在上帝面前不必說假話,但在領導面前你不說假話就會丟官,你越自我批評就越意味著你說更多的假話。美國人面對領導不必自我批評,甚至可以和領導打官司,因為你必須為你的人格負責,你只服從法律而不是領導的意志,在現實工作中首先是尊重法律,尊重規則,尊重人權,努力爭取最好的工作效果。這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分工。
篇4
關鍵詞: 習語 文化 差異 翻譯
一、引言
語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獲缺的工具。同時,文化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特征,包含著語言,并影響著語言。習語堪稱語言的精華,習語的翻譯與其豐富多彩的文化來源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中西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和生活習慣及其各自文化作品中產生了大量的習語,而這些習語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差異。本文試從地理環境、歷史背景、及社會生活幾方面入手,探討和分析文化因素對漢英習語翻譯的影響。
二、起源和特征
漢語和英語是兩種高度發展的語言,在語言文化發展的進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習語。習語,idiom,源于希臘語idioma和idiomatiks,是人民長期沿襲使用的、結構基本固定的短語或短句。其結構緊密、意義精辟,是從語言中提煉出來的特殊成分,也是該語言修辭手段和文化積淀的集中表現。習語是語言的精髓,由許多社會和文化關聯因素構成。習語在反映文化特征方面顯得尤為典型,富含大量的本土文化和觀念,包括諺語、格言、名句、成語、俗語、典故、歇后語及俚語。有些習語與東西方不同的環境有關,有些源自文學作品,有時,生活習慣也反映在習語中。
三、文化特征及其差異
總的來說,中國人偏好形象思維,而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維。漢語習語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并折射出東方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中國人注重對事物的直觀把握,語言的表達具體生動,因此在漢語中有許多鮮明的形象,如:“杯弓蛇影”。中國人尊重歷史,看中對前人思想和文化的傳承,在習語中產生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如:“太公釣魚”。中國傳統文化以均衡勻稱為美,使得許多漢語成語結構對稱、音律協調。而西方人注重邏輯思維,這就使得英語非常嚴謹和理性,如:漢語習語“說曹操,曹操到!”而在英語中卻難以被理解。
(一)地域因素的影響
地域文化是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所形成的。地理及自然環境是一個國家、一種文明最表層的外部條件,它們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各個方面有巨大影響。“人并沒有創造物質本身,甚至人創造物質的這種或那種生產能力,也只是在物質本身預先存在的條件下才能進行”。不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與習俗,而不同的文化必定會對各自的語言產生不同的影響。
傳統上,英國是一個島國,人民在生產和生活中往往與海、水緊密聯系,由此在語言上折射出不少海濱文化。中國是一個領土廣袤的內陸國家,人們更加關注陸地。兩種不同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對其習語產生了影響。如:表示“浪費錢”,英語中表達為“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表達為“揮金如土”。在英語習語中,我們還能發現許多與船和水有關的習語。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發圖強);“All at sea.”(不知所措)。
許多習語鮮明地反映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往往拿特定的地域和事物來作比喻。要譯好這類習語,就必須了解這類習語的比喻和特征。
如:不到黃河心不死 not to stop until one reach Yellow River
有眼不識泰山fail to recognize someone eminence,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
邯鄲學步 lose one’s own individuality in imitating others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辭而別
shoot Niagara孤注一擲
Do as the Romans do.入鄉隨俗
(二)歷史因素的影響
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文明歷史中積累了大量精彩的典故;同樣,世界其他民族也有大量精辟的歷史沉積。現在部分習語就反映著中西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和歷史典故。其中的許多歷史背景,字面翻譯是無法被外國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若是加上許多的解釋性文字,又失去了習語精粹的特點。對于這部分習語,我們在了解其歷史內容的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繞開其歷史文化背景,譯出其本意來。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馬(暗藏的敵人或危險)
as wise as Soloman 像所羅門一樣聰明(非常具有智慧)
毛遂自薦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毛遂――戰國時期人名)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Like fish rising to Jiang Tai Gong’s hook-less and bait-less line-willingly play into someone’s hands.(太公――西周人名)
(三)宗教因素的影響
東西方文化在中,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一切,宗教多有“洗禮、教堂、上帝”等詞。而中國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和尚、佛主”等詞匯。
在中國文化中,宗教故事豐富多彩,如“開天”、“女媧補天”等。
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話出自《西游記》,原是佛家用以告誡修行人要警惕外界誘惑的話。比喻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可譯為:The more illumination,the more temtation.
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As long as I remain a bonze,I go to toll the bell.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在西方文化中,許多歷史典故來源于古希臘和羅馬神話及圣經故事。
例: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此句中的doubting Thomas源于圣經故事,Thomas是耶穌12門徒之一,生性多疑。后來,英語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內涵,我們可以將其譯為:你這個人真多疑,我說什么你都不信。
例: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人,而人來自塵土。因此,英語中creation指“上帝”;而clay指“上帝創造的人”。理解了creation和clay這兩個詞的宗教涵義后,可將原文譯為:老師是創造的見證人,目睹生命呼吸成長。
例:Achilles’heel 阿喀琉斯之踵(比喻致命的弱點)
(四)習俗因素的影響
英漢習俗差異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過于在對狗和馬這兩種動物的態度上。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語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
如:lucky dog幸運兒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top dog重要的人
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馬,用馬來作比喻的詞語,常有贊許成份,如:“龍馬精神”、“馬到成功”、“千里馬”等。在西方文化中,馬卻被用來比喻低賤。
如:Beat a dead horse.事后諸葛亮
Bet on the wrong horse.看走了眼
五、結語
東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浸透在各自的語言表達之中,只有深刻了解東西方文化個性的差異,理解語言中的文化內涵,才能避免錯譯、誤譯,使習語翻譯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工具,加快了國際間的交流,使很多的科學技術與科研成果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并得到發展,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Eugene Nide說過:“就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譯者的雙文化功底甚至比雙語言功底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起作用文化語境中才富有意義。”可見文化差異對習語翻譯的影響不可低估。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加強對語言文化差異的敏感度,是做好翻譯工作必須認真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01.
[2]陳宏薇.新編漢英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1.
[4]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江峰.實用英語翻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6]陳林.外國常用典故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7]郭建中.文化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0.
篇5
關鍵詞: 課外書 摘抄 歸類 游戲 積累詞語
積累詞語,豐富詞匯,對小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它不僅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文章,而且對提高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更為學生的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怎樣引導學生有效地積累詞語呢?
一、多看課外書積累詞語
多看課外書是一種很好的積累詞語的方法。語文課本和課外讀物詞語豐富,看到喜歡的詞、很生動的詞不妨多看幾遍,多在腦中停留些時間,并試著琢磨,天長日久,積少成多,何愁詞語貧乏?
二、背誦好詞好句積累詞語
可以背誦一些好詞好句,因為小時候背的東西往往可以記一輩子,而且背得多了,能夠豐厚一個人的文化功底。背誦是大量積累語言材料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積累詞語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們要把盡可能地背誦學過的課文,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各取所需,自由積累,背誦精彩的片段或絕妙的語句。
三、摘抄積累詞語
摘抄是擴大積累的有效方法之一。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要注意把平時看到的好詞摘錄下來,隨時進行適當歸類。造句、作文時,經常翻閱,適時運用,這對掌握詞語、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很有幫助。
四、在生活中積累詞語
我們生活在現實中,每天都跟周圍的人、事、物接觸,每天都接受眾多語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頭語言,都是語言中的精華,是我們平常在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如俗語、歇后語、諺語。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電視廣告、餐廳標語中吸取優秀的語言,這是積累語言的好機會。生活中,聽得多了,看得多了,積累的詞語自然而然就多了。
五、歸類法積累詞語
所謂歸類就是把具有相同特點的詞語集合在一起進行積累掌握的方法。
1.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詞語集合在一起,如:天長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花亂墜、天南地北、天昏地暗、天涯海角等,都以“天”開頭;再如:平心靜氣、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鋪直敘、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開頭。
2.把用反義詞組成的詞語集合在一起,如:南轅北轍、聲東擊西、大驚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擁、左思右想等。
3.把重疊的詞語集合在一起積累,如:浩浩蕩蕩、冒冒失失、隱隱約約、地地道道、家家戶戶、綠油油、白茫茫等。
4.依據詞語所描述的不同對象進行歸類,如描寫景色的詞語:山清水秀、怪石嶙峋、碧波蕩漾等;描寫人物的詞語:目光炯炯、眉清目秀、溫文爾雅等。
六、在游戲中積累詞語
1.詞語接龍法。開展詞語接龍游戲,不間斷地接下去,可以熟記很多詞語。所謂詞語接龍,就是把一個詞的詞尾同另一個詞的詞頭接起來形成一條詞語的長龍,如:光明正大、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裝待發、發號施令、令行禁止等,這種方法有利于培養積累詞語的興趣。
篇6
[關鍵詞] 旅游產業 旅游文化 旅游翻譯 策略和方法
旅游被譽為當代的“無煙工業”。本質上是文化產業。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動的主體,各種旅游活動都推出他們的主題文化,如名勝古跡游,自然風光游,探險游,生態游,體育游,另類游等等,都包涵了其各自的文化內涵,吸引人們體驗不同的文化感受,因此旅游活動起到了介紹和傳播文化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去看外面的世界,由于語言的不同而帶來諸多的障礙,翻譯的作用是幫助人們減少這種障礙,享受旅游文化帶來的全新體驗。我國旅游翻譯還存在諸多問題,做好旅游翻譯會給我國的旅游業帶來廣闊的前景。
一、旅游翻譯的目的是傳播旅游文化
中國入世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契機,也給旅游業尤其是入境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的多元文化及復雜多變的地理環境對外國游客有極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語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礙,旅游資料的英譯中常常存在種種不規范甚至謬誤,導致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難以為國外游客所理解,同時也影響著其對中華勝景的欣賞,影響著中華文明的傳播。中文旅游資料在寫作之初沒有、也不必考慮以后要翻譯成英語的問題。給旅游資料的翻譯帶來困難。動筆之前首先要了解英文相關資料的寫作模式;其次要明確翻譯的目的,即在有限的篇幅內向游客介紹具體的、實用的信息;最后還要明確譯文的服務對象――以度假休閑為目的的、對中國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的普通游客。只有這樣,才能將原文的主要內容以讀者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于讀者面前。旅游資料的種類很多, 除了旅游廣告和導游詞外,還有圖書、宣傳畫冊、導游圖、電視電影記錄片和明信片等,所涉及的內容繁多。如中國的歷史文化人物,神話傳說,典故等等,這些精彩的內容如何翻譯成好的英語事關中國文化的傳播大計。共享人類文化成果,是現代人提高生命質量,攝取精神營養,豐富生活內涵的本能意識。這種人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使人有可能理解異質文化,使旅游跨文化傳播變為現實。
二、旅游翻譯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各地的旅游資料多為英語翻譯,沒有統一的標準,翻譯水平參差不齊
有些翻譯錯誤很多,不忍卒讀。“將道路交通‘出口’翻譯成‘export’,將‘眼科醫院’翻譯成‘eye hospital’,將‘一次性用品’翻譯成‘a time sex thing’,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在公共場所、賓館飯店和旅游景點不時地闖入我們的視線。這種翻譯影響了宣傳效度,損害了國家對外的形象。
2.旅游翻譯沒有形成行業,翻譯人員有其隨意性,沒有高水平的翻譯人才培訓和導游人才培訓
旅游翻譯涉及到多學科,而目前進行旅游翻譯的人員大多只是英語專業畢業,無法應付歷史地理人文等專業知識的翻譯,因此應設立專門的旅游翻譯專業,研究旅游翻譯理論和策略,培養高質量的精通東西方語言文化的旅游翻譯人才。建立旅游資料庫,實現資源共享。與國際接軌,滿足旅游市場的需求。實現旅游翻譯產業化,與日益發展的旅游產業相匹配。
三、旅游翻譯的策略和方法
翻譯的策略和方法永遠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旅游資料的多樣性使得旅游翻譯更加復雜。譯者應該根據不同的旅游資料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面向國外的一般游客,為增加譯本的可讀性,可以直譯,可以增加或減少信息,可以重新組織文本進行翻譯。
1.忠實于原文的策略
有些旅游資料可以直譯而不會引起費解的,不妨直譯,如:
位于永嘉縣境內的楠溪江,被譽為“中國山水畫搖籃”。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景區面積達600多平方公里,楠溪江干流全長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兩岸綠林蔥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觀。
Located within Yongjia County, with a total area over 6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Nanxi River, reputed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was appraised as national 4A tourist area by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2002.It stretches out for 145 kilometers with meandering water and flourishing forests on both banks, presenting a typical view of river-valley landform.
2.增加或減少信息的策略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充分的信息,有時對文本信息要進行增加或減少,避免費解或嗦。
如:觀光層高達263米,是鳥瞰全市景色的最佳處所,當風和日麗時,舉目遠望,佘山、金山、崇明島隱隱可見,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其譯文為The observation deck, 263 meters high, is the best place to get a bird's-eye view of the city. On a sunny day, the deck commands an indistinct view of Mount Sheshan, Mount Jinshan and the Chongming Island far, far away. Standing on the deck, one gets the feeling that the world is belittled.
以上的這段譯文中刪除了“ 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要將“ 泰山”譯出必然要加注,否則外國游客很難將它與電視塔聯系起來,還不如刪除為好。
又如:
城北有明代所建“蓬萊仙境”般的黃粱夢呂仙祠,市西南有可與龍門、敦煌媲美始鑿于北齊的響堂山石窟; 又是典故之城。黃粱美夢、毛遂自薦、負荊請罪、完璧歸趙等眾多成語典故,膾炙人口,給人啟迪。
譯文: in the north lies the fairyland like GoldenMillet Dream Temple built in he Song Dynasty ; in the southwest lies the Xiang Tang Caves Temple built in theBei Qi period , which is thought to be as famous as Longman and Dunhuang. Being a town of allusions, such as “Golden Millet Dream ( Pipe Dream) ”, Mao Sui Recommending Himself (Volunteering one’s services) ”,“Bearing the Rod for Punishment”, Returning the Jade Intact to Zhao”, etc.which are widely loved and quotedby people.
這段譯文充滿了陌生的中國地名、人名、朝代名、典故和成語, 普通的外國游客讀起來肯定會感到一頭霧水!可以像略去“蓬萊仙境”一樣減去“龍門”、“敦煌”等字樣,否則要加上更長的注。而典故里面可選其中的一個加上詳細的說明,以吸引游客。
3.重新組織文本結構的策略
有些文本結構上不符合英語的習慣,因此可以進行重新組織,如:
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樹掩映,清泉石上流,霧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
譯文:Mt.Tianmu, densely forested and scarcely populated, is like a fairyland where heavy fogs envelop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and clear streams flow along the valleys.
中文文本的結構為并列句,英譯本進行重組后,只有一個帶定語從句的復雜句了。也不失其清新,給人的感覺應該和漢語的相同吧。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習語;文化差異;習語翻譯
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1習語的含義及特點
1.1習語的含義
習語是某一語言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固定的表達方式。本文所指習語是就其廣義而言,包括成語、諺語、格言、歇后語等。習語形成于使用過程中,經過實踐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它們有著固定的結構和濃厚的歷史色彩。習語同文學作品一樣是語言的精華:它們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歷史比較悠久的語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語,漢、英兩種語言即是如此。由于漢、英兩族在歷史文化背景、傳統習慣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顯著差異,反映在成語的形象、含義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習語中的文化因素給翻譯帶來了困難。只有通過適當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譯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達意思。
1.2習語的特點
(1)習語具有固定的結構,不能任意拆開、替換。例如:在英語中我們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為“leave no brick unturned”,“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強糊口)”,不能寫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寫作“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而在漢語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說成“六上七下”,把“亂七八糟”說成“亂八九糟”。
(2)由于語言、心理、社會和歷史的原因,成語的真實含義同字面意義之間往往有不同的差異。例如:英語習語“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場喝彩”;pull one's socks up (振作起來,鼓起勇氣,加緊努力),切不可根據組成這一習語的4個部分,把這個習語理解為“提起自己襪子”。漢語中“瓜田李下”也不是兩處地方,而是指行為讓人有所懷疑。其他的例子還有to cut no ice(毫無效果),a baker's dozen(格外優待),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知道困難所在)等。
(3)習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風俗習慣,有的包含有趣的歷史故事。例如,習語face the music與古代的演員有關。當時,只要音樂響起,準備出場的演員就要立即走到臺前,在觀眾面前進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準備好。因此,后來“face the music”指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又如漢語中的“毛遂自薦”原指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門客毛遂,見平原君挑選20名說客去聯楚抗秦尚缺一人,就自薦前往的故事。后來用這個成語比喻自告奮勇要求擔任職務或工作。
(4)習語大多有鮮明的形象。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習語則是語言的精髓,因而習語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反映在表達方式上,就是習語往往采用與該文化緊密相關的事物作喻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理。例如,英語中的“as thin as a shadow”與漢語中的“瘦得像猴”,“lead a dog's life”與“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與“窮得像乞丐”,“fishing in the air”與“水底撈月”。
2英漢習語中所反映的文化差異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了出來,并表述為:“文化是一種復雜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余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P23)而我國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將文化定義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由此可見,文化的涵蓋面十分廣泛。語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所反映的文化現象也是豐富多彩的。在英漢習語中所反映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環境差異
習語的形成與人們的勞動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人們的生活以航海打漁為主;而漢民族生活在亞洲大陸東部,地處北溫帶,氣候比較溫和,人們的生活與土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由于自然環境和地理上的差異,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同一詞匯的理解、聯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個人非常奢侈浪費時,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中國是一個內陸國家,幅員遼闊,有許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許多與山有關的成語,如“安如泰山”,“開門見山”,“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等。而在英語中則有許多有關于船和海的習語,在漢語中找不到與之完全對應的習語。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陷入嚴重困境)”,“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當某人發財時)”,“water under the bridge(無法挽回的過去)”,“be of the first water(第一流的)”等。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觀亦各有特點,具體反映在語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觀或物體來作比喻時,語言間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在漢語中有“有眼不識泰山”、“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長城非好漢”等。而在英語中則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Take a French lea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紐卡斯爾,此地盛產煤,意為多此一舉)”,“go Dutch”等(P65)。
2.2傳統習俗差異
在英語和漢語習語中所反映的風俗習慣差異是多方面的。“狗”在漢英兩個民族文化傳統中的價值觀念是截然不同的。漢語中與狗有關的成語幾乎都帶有貶義,如“狐朋狗黨”、“狼心狗肺”、“狗仗人勢”、“狗急跳墻”、“狗尾續貂”等。而英美民族卻把狗看成忠誠的伙伴,常用狗來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無機會)”、“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
眾所周知,漢語中的“龍”與英語中的“dragon”在文化內涵上有很大不同。“龍”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一種能興云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是封建時代帝王的象征,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圖騰(P46)。“龍”在漢語成語中經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例如,“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龍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語中指一種“有翅膀和爪子,能噴火”的猛獸,它與帝王毫無關系,而且還常用作貶義,指兇悍的人。因此,“dragon”在西方的習語中很少見到。
中國人認為“民以食為天”,因此在漢語中有許多與“吃”有關的習語,如“飯桶”、“吃不開”、“吃不了兜著走”、“吃老本”、“吃軟不吃硬”、“吃閑飯”、“吃香”等。這些習語因為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語中都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表達。
2.3宗教信仰差異
中國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漢語中有許多關于這兩種宗教的習語。與佛教有關的有:“借花獻佛”、“普度眾生”、“六根清凈”、“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及“半路出家”等;與道教有關的有:“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而在英美國家,人們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許多源于基督教的習語,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之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 to hell(下地獄去)”及“God's mill goes slowly, but it grind well(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等。
2.4歷史典故差異
英國和中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有大量英漢習語源于歷史典故。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如,在漢語中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四面楚歌”、“拔苗助長”、“亡羊補牢”、“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等。許多英語習語源于《圣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點)”、“The Trojan Horse(木馬計;暗藏的危險;奸細)”、“meet one's waterloo(一敗涂地)”、“swan song(絕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
3英漢習語翻譯方法
關于翻譯標準,中外翻譯家們有著不同的見解。在中國,有嚴復的“信、達、雅”,魯迅的“凡是翻譯,必須兼顧著兩方面,一當然是其易解,二則保存這原作的風姿(P316)”,傅雷的“神似”以及錢鐘書的“化境”。而在西方,有Eugene A·Nida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則。而翻譯理論家Alexander F. Tytler 提出了3條翻譯標準:“①譯文應該完全傳達原文的思想;②譯文的風格和筆調應與原文的一致;③譯文應像原文一樣流暢。”上述各種主張雖然不盡相同,但都包含著一個基本的翻譯思想,即譯文要在內容和風格上忠實于原文。
作為語言的精髓,習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而翻譯者的任務就是尋求適當途徑將習語中的文化特色以淺顯易懂的形式用譯語表達出來。按張培峰先生的話說,“翻譯工作者的任務就是由兩種語言中最富于民族個性成分而形成差異的這種表面上不可譯中擇出可譯的方法來”。
翻譯習語的方法主要有直譯法、套用法、意譯法和注釋法等。在翻譯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3.1直譯法
只要符合語法規則并且為讀者所接受,習語就可以采用直譯的方法。劉重德教授認為,“翻譯作為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要求譯者必須實事求是,不能帶有任何主觀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翻譯觀點(P14)。直譯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傳播了原語文化,因此是最佳譯法。有些習語的譯文已經進入了目標語,甚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們源于國外。例如:
一帆風順smooth sailing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
三三兩兩in twos and threes
不可理喻be impervious to reason
New wine in old bottles舊瓶裝新酒
to show one's card攤牌
clench one's teeth咬牙切齒
dark horse黑馬
3.2套用法
習語大都是名言警句,它們積累概括了人類文化的精華,觸及到人類生活最基本的問題。因此,在不同語言中能找到類似的習語。它們有著類似的內容與表達方式,如果把它們用在習語互譯中,看起來就像是直譯一樣。例如:
隔墻有耳Walls have ears
趁熱打鐵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說時容易做時難Easier said than done
福無雙至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irs.
Long hair and short wit.頭發長,見識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濃于水
Easier said than done. 說時容易做時難。
英語與漢語有著不同的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們的比喻義是類似的。在翻譯這些習語時,應該改變其形式以保留其靈魂。把這些相互對應的成語用在英漢互譯中,可以再現原文的語言效果,且能清楚地達意。如:
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3.3意譯法
有些習語不能直譯,因為另一種語言的讀者不了解這些習語的文化背景,而且在目標語中也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習語。這時,只能舍棄其形式和修辭手法,采用意譯的方法,以求能清楚地達意。例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譯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譯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 it.”要好,“keep one's nose clean”譯為“明哲保身”比譯為“保持鼻子干凈”要好。
3.4注釋法
在英漢習語中有一些源于歷史典故。如果直譯,則很難理解;如果意譯,則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為了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給譯文加注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將“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譯為“Sima Z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門可羅雀”譯為“You can catch sparrows on the doorstep-visitors are few and far-between”,“Achilles' heel”譯為“阿喀琉斯的腳后跟——致命的弱點”,“Apple of discord”為“不和的金蘋果——引起仇恨爭吵的禍根”。
篇8
關鍵詞:文化差異;跨文化翻譯;功能對等;源語文化;目的語文化
作者簡介:方璞(1981-),女,浙江德清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KYF11561001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6-0154-02
文化翻譯已經成為近年來翻譯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翻譯理論和實踐者面臨的難題之一。翻譯的理想狀態就是對等。很多翻譯理論家和實踐家都提出了自己系統的翻譯理論。在他們之中,最有名且最具影響力的翻譯理論非奈達莫屬,而泰勒(E. B. Taylor)是最早提出文化定義的學者。在我國當代,較早意識到翻譯與文化的相互影響并明確提出需要對文化與翻譯的關系進行研究的是王佐良先生。他在《翻譯中的文化比較》中提出,“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開創了我國當代文化與翻譯研究的先河”。(郭建中,2000)文化翻譯觀的領軍人之一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認為翻譯研究發生了“文化轉向”。于是乎,文化翻譯這一翻譯術語頻頻出現在譯者的研究論文中。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及翻譯學家尤金·奈達(Eugene A. Nida)提出了功能對等的理論,它對深入理解并解決跨文化翻譯中意義對等問題有很大的啟示。譯者的譯文應使譯入語讀者與原語言讀者反應相近,而不是絕對的一致。因為文化差異決定了完全的對等是譯者追求的目標。奈達認為,動態對等是“最接近自然的對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 language)。(Nida,2011)曼切斯特大學的語料庫翻譯專家莫納·貝克(Mona Baker)教授也指出,翻譯中的對等不應該是一味追求等同。蘇珊·巴斯納特的觀點是譯者不應該把原語文化強加給譯入語。筆者認為,對等理論所追求的目標是:譯文和原文可能在形式上會有所不同,但是譯文讀者能和原文讀者一樣,順利地獲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奈達指出,對等不能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成完全等同,而應理解成相似度,也就是說功能對等的程度。(奈達,2003)他還說,對功能對等理想的定義就是,譯文的讀者能像原文的讀者一樣去理解并且賞析文本。(奈達,2003)
一、功能對等應用于文化翻譯的原則
在運用功能對等處理文化翻譯時,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要注意避免看似對等其實不等的情況發生,同時也要將讀者的地位擺到重要位置。
1.避免看似對等其實不等
以“布衣蔬食”為例。譯者可將該成語直譯為“wear cotton clothes and eat vegetable food”。經歷過舊中國那個人人挨餓吃不到肉的年代的人是很好理解該成語的真正含義的。但是對西方人來說,吃素并不一定是壞事,甚至還有專門的素食主義者,倡導健康的素食生活方式。因此,看似可以直譯的例子卻無法直譯。再如,由于地理位置的差異,中國的西風是寒冷的,而英國的東風是人人厭惡的。因此,在翻譯“Ode to the West Wind”的是時候,譯者該如何定奪,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2.讀者的重要性
對譯者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幫助讀者最好的賞析原作。我們來看如下幾個例子。
一家商店的售貨員在黑板上寫了‘現在另售’四個字。旁邊一顧客說:“同志,零售的‘零’,你寫的是別字。”售貨員瞪了顧客一眼說:“得了吧,‘別’字還有個立刀旁兒呢!
該笑話和漢字的結構相關,造成了不可譯性,因此筆者根據功能對等理論,試圖做出如下翻譯:
An assistant wrote‘On Sell’on the blackboard which stands in front of their store. A customer went by and told her:“It should be‘On Sale’. What you wrote is silly.” The assistant stared at the customer meanly and replied:“You are silly. Silly spells ‘s-i-l-l-y’ instead of ‘s-e-l-l’!”
再看類似一例。
兒子:“爸爸,簡化字的‘會’字怎么寫?”
父親:“人字下面一個云字。”
兒子:“為什么?”
父親:“開會的時候,別人怎么說你就怎么說,這叫‘人云亦云’。
譯者試譯:
(1)Manage
Son:“Dad,how do you spell ‘manage”?
Father:“It is composed of a ’man’ and an ‘age’.”
Son:“Why?”
Father:“When people are capable enough to manage,they usually will have reached an old age!”
(2)Innocent
Son:“Dad,how do you spell ‘innocent’”?
Father:“It is composed of an ’in’,a ‘no’ and a ‘cent’.”
Son:“Why?”
Father:“Because when a man says he is innocent,usually ‘in’ his pocket there is ‘no’‘cent’. ”
(3)Industry
Son:“Dad,how do you spell ‘industry’”?
Father:“It is composed of an ’in’,a ‘dust’ and a ‘try’.”
Son:“Why?”
Father:“Because when people are doing industry,they are usually ‘trying’ to do experiments ‘in’‘dust’.”
鑒于這兩個中文文本和漢字結構緊密相關,直譯是不可行的。唯一的出路是在功能對等理論的指導下,力求使譯入語讀者盡量獲得原語言讀者相同的感受。
二、功能對等理論應用于典故翻譯
漢語典故是漢語詞匯的精華,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典故以其豐富的內涵、簡練的文字體現了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折射出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漢語典故大多有它的歷史文化背景。而用典者的用意都是“言在典中,意在典外”。由于漢、英兩種語言不僅在形式上有天壤之別,在意義及其所涉及文化方面也有較大差異,兩種語言的成語中包含的文化信息也就迥然而異。這就要求人們在翻譯典故時要準確把握典故中的文化信息,以便在譯文中能更好地表達出來。如何有效地向目的語讀者傳達源語中典故的隱含意義和文化內涵而又能保持源語的味道是典故英譯的關鍵。本文試圖用五種翻譯方法來對典故進行翻譯以期達到對等的效果。
1.直譯達到對等(保留文化意象)
雖然漢語沒有英語說得廣泛,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也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因此,在英譯一些漢語典故時,可以保留其原有形象。比如:“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可以譯為“(like)a dog trying to catch mice–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s’business”,如此翻譯的話,英語讀者也可以領略到一番漢語的文化風味。再有一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翻譯成“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們不僅要吸收外來文化,也要不失時機發揚漢語文化。
2.增譯達到對等(保留文化意象)
盡管直譯在很多場合可以達到對等的效果,但也有很多時候單純的直譯會導致誤解甚至曲解。有時候譯者可以嘗試通過腳注來解決,但有時候腳注也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時譯者可以嘗試通過增譯解釋的方法來力求達到對等。例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以譯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ege Liang,the master mind ”,再如“這對年輕的夫妻并不相配,一個是西施,一個是張飛”可以譯為“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這樣一來,不僅讀者可以理解原文,也能從中一窺源語文化。
3.通過腳注達到對等
如上所提到的,腳注是譯者為求對等通常會運用的辦法。但是太多的腳注會讓讀者失去閱讀的興趣,所以增加腳注一定要有限度。
如逼上梁山可以譯為:be 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Mountain rebels.
Note:Liangshan Mountai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a rebel peasant base in the Song Dynasty. Most of the rebel leaders in the classical novel Water Margin were forced to take refuge on Liangshan Mountain as a result of oppression by the authorities or despotic landlords. The expression “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rebels” has since come to mean that one is forced to do something under pressure.
4.通過找同義詞(句)達到對等(改變文化意象)
各個文化的相似相通性是文化翻譯傳播的可能和前提,英語和漢語也是如此。很多英漢典故都能在對方的語言中找到形式不同但所傳達的內容相同的對應語句。
(1)醉翁之意不在酒Many kiss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ake.
(2)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bridges).
(3)貓哭老鼠假慈悲shed crocodile tears.
5.意譯達到對等(省略文化意象)
并不是所有的典故都能找到對應,文化差異也不勝枚舉。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達到對等,一種較好的處理辦法就是省略文化意象,進行意譯。
(1)情人眼里出西施Love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2)毛遂自薦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3)葉公好龍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
三、翻譯中的語言障礙和文化障礙
文化賦予了語言獨一無二的特征。各個文化均有自己的少數民族群體、地理位置、、政治體系等等。這些文化差異在語言中都有所體現,在翻譯時卻構成障礙。為方便起見,筆者將其分為兩大類。
1.語言障礙
從語言障礙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探討:押韻的可譯性限度;漢字結構的可譯性限度;修辭手法的可譯性限度(雙關、回文、鑲字、析字等)以及語言風格的可譯性限度。如:
九溪十八澗則以“曲曲環環路,叮叮咚咚泉”著稱。
The place called Nine Creeks and Eighteen Gullies is well-known for its twisting paths and murmuring streams.
此句出自一個旅游景點的廣告。但漢語中的“曲曲環環”和“叮叮咚咚”的效果沒有在譯文中體現出來。再如:
A:What kind of money do girls like the most?
B:Matrimony.
甲:女孩子喜歡怎樣致富?
乙:嫁大腕成婦人/ 收財禮變富婆。
雙關是譯者面對的棘手難題之一。譯文中的“富”多多少少達到了源語一定的對等效果。
2.文化障礙
筆者將由于物質文化、民族習慣和方言等引起的可譯性限度歸納為文化障礙。由于文化空缺所引起的交流障礙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解釋說明才能架構起溝通的橋梁。在英語中,黑人英語(Ebonics)也是一種獨特的語言。有時候美國人自己都不太理解這種方言,那讓譯者又情何以堪呢?
四、結語
功能對等理論在多年之前就已經提出。盡管近些年來很多新的翻譯理論層出不窮,同時功能對等理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但無可否認的是,功能對等理論在英漢互譯實踐中將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文化翻譯的過程中,想要達到完全的對等是不可能的。一個有責任心的譯者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做到對等。面對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英語和漢語,譯者應盡量去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譯者不僅要將原語文化介紹到譯入語中來,與此同時,也要確保目的語讀者對譯作的接受性。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遇到文化翻譯問題時,功能對等理論往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面對的疑惑和不解。
參考文獻: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2nd impress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Nida,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2nd impress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5]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篇9
[關鍵詞]新媒體;善行河北;現實價值;網絡傳播
一、“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的提出
燕趙大地自古就有守信重諾、行俠仗義、團結友愛、奮勇爭先的傳統。歷史上著名的一言九鼎、桃園三結義、藥王摘匾、毛遂自薦、荊軻刺秦、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歷史典故均出自這里,崇信、重義、尚和、爭先的人文精神成為河北精神生活的寫照。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熏陶了河北人的道德品行,也早已融入河北人的心靈深處。走進現代,在石家莊周圍如西柏坡、保定等地又傳承演繹出可歌可泣的革命正氣。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飛速發展,社會長足進步,物質文明提升很快,人的精神食糧略顯匱乏,一些道德失范現象屢屢出現。公共交往中的見難不助、職業活動中的失信缺信、家庭生活中的孝老敬老問題,引發了人們頗多憂慮。種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失德現象一度讓人們擔心道德滑坡會影響經濟的健康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2012年2月24日,在河北省委八屆二次全會上,“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正式啟動,河北省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角正式吹響。“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受到了省委的高度重視,要求全省要扎實開展“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河北落地生根。
何謂“善行河北”?河北省文明委解釋了“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名稱的涵義:“善”就是引導人們講道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厚德重義的燕趙風骨;“行”就是實踐,引導人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平凡事做起。為此,將活動主題擬定為“善行河北”。“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號召每位燕趙兒女,做一個樂于助人的河北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河北人、做一個孝老敬老的河北人,在社會上樹立助人為樂光榮、見難不助可恥,知恩圖報光榮、以怨報德可恥,惠民利民光榮、坑民害民可恥,信守承諾光榮、坑蒙拐騙可恥,孝敬長輩光榮、虐待遺棄老人可恥的導向。[1]
其實當代的河北并不缺乏善行,也不缺乏好人,在這片熱土上一直活躍著30年來義務贍養孤寡老人的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林秀貞,50年來先后拿出40萬元的積蓄扶貧濟困、兩次受到主席接見的“雷鋒奶奶”謝清潔,還有20多年如一日為170多名孤殘老人養老送終的大孝女周汝珍,更有投資建設福利院贍養老軍人、建設孤兒村收養社會孤兒,被總書記稱贊為“功臣的好女兒,孤兒們的好媽媽”常玉珍。最近,還涌現出了保定公媳接力義務搭鵲橋26年撮合良緣千余對的“超級月老”鄭力華,在昌黎火車站英勇救人的“90后最美學警”李博亞,在武安勒住脫韁貨車而犧牲的“最美農民工”王俊旺和在邯鄲大雨中救人的農民工于利超、銀行員工李勁松,等等。正是這些知名和許多尚不為人所知的“身邊好人”,體現了河北社會主體的良好形象,代表了社會主流的價值追求,所釋放出的道德正能量再一次鼓起人們的道德勇氣,延續著我們這個社會向善的希望。開展“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活動、開展“河北好人”宣傳評選活動,圍繞“宣傳河北好人、幫助河北好人、尋找河北好人、爭做河北好人”,廣泛宣傳各類河北好人的先進事跡,大力推行行善之風,勢在必行。
二、新媒體環境對輿情傳播的影響
(一)何謂“新媒體環境”
新媒體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新事物,美國網絡新聞學創始人丹·吉爾默認為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可以稱為舊媒體(Old media),以網絡為基礎的傳播媒介稱為新媒體(New media)。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它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支撐平臺的媒體形態,依托于數字化、網絡化的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網絡向海量用戶群大規模提供交互式信息和娛樂服務以獲取經濟利益的各種新型傳播媒介的總稱,如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數字電視、數字電影、移動電視、網絡、手機移動媒體等。這種相對于傳統媒體所形成的新的大眾傳播的環境稱為新媒體環境。
(二)新媒體環境對輿情傳播的影響
新媒體出現后,傳統的“點對面”廣播式傳播方式轉變成了“點對點”交互式傳播方式,受眾由被動變為主動。再加上新媒體較少受地理環境、文化程度、年齡條件的制約,憑借著自身方便、快捷、大眾化、互動性、平等性等優勢迅速成為人們學習知識、認識世界、傳遞信息、娛樂身心、拓展人際關系的主陣地。新媒體具有匿名性、自發性、即時性,傳播速度塊,傳播范圍廣、指向隨機性等特點,它對輿情傳播帶來了深遠影響。特別是以QQ、微博、博客為代表的全新網絡媒介出現后,改變了只有傳統媒體擁有信息和信息傳播能力的局面,普通網民不但可以自由地信息,使得信息的傳播從原來的單向變成雙向。再加上這些新媒體不僅在電腦上,也可以在手機、掌上電腦(例如ipad)等移動設備上使用,使用新媒體的人數大大增加,使用時間大大延長,輿情傳播的群體不斷壯大。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量達到2.5億,網民人數已經達到4億,到2015年,中國網民人數將突破7.5億[2]。在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傳播已經形成一種巨大的力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三、新媒體環境下“善行河北”主題活動的現實價值及網絡傳播策略
篇10
摘要: 本文主要是為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以及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困境,提出關于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以及提高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改變一些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知行統一、教與學的統一。
關鍵詞:激發;提高;興趣;方法
在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的今天,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伴隨著市場經濟對多種人才的需求,以及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的提高,迫切要求我們的教育沖破應試教育的束縛,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迎接挑戰。素質教育是根據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實現教育本質的更高層的教育,他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公民出發,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等,同時又是發掘人的道德情感、個性、情趣以及自信、自強和創新精神。而傳統的應試教育是指以應付升學考試、追求升學率為目的的教育。
在這種形勢下,作為中學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課,面臨著許多困境:學生缺乏興趣不愛學,老師不好教。講課枯燥,課堂氣氛沉悶。傳統的政治課教學體現出很多弊端,而要改變這種狀況,最主要的是要教師轉變觀念,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教師就是一個好的導演,每一堂課都需要精心策劃,而課堂是塑造學生靈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的條件,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發展學生主動的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才能使每一堂課都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閃光點。
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老師負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直接責任,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趨近或認識的傾向。這就要克服空洞的說教,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人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一、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產生對這門課學習的需求和興趣
在這方面,上好一學期的第一堂課。先要讓學生懂得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其次要利用教材本身知識的吸引力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上好每一課的引言,是至關重要的。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好奇、求知欲強。抓住這一心理特點,可先提出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以及同本教材內容有密切聯系的問題。讓他們去思考,引而不發。例如,學習《七年級思想品德》(人教版下冊)時,為了使學生明確良好的心理品質對成才與成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先向學生講幾則已知的歷史故事。如《晏子使楚》、《毛遂自薦》、《青年拿破侖》等,接著向學生提問:是什么心理品質使晏子、毛遂、拿破侖取得了成功?學生回答,然后老師向學生挑明,主要是強烈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我們會得到許許多多的良好心理品質。它們會幫助我們走向事業的成功、實現遠大理想。此外,老師還要重視上好每節課的“引言”。方法應是靈活多樣的。
二、課堂教學中,導入語的設計要“一見鐘情”激發學生的興趣
導入語的設計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環節,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們要設計好導入語:用成語典故設計新課導入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思維懸念,引發學生深思。例如,講課中可以用古訓。如我在講七年級《思想品德》第七課:《走進法律》,我們身邊的規則時,就選擇兩位同學到黑板前,一位同學徒手畫一個方、一個圓,另一位同學以尺和圓規作為輔助工具畫一個方、一個圓。同時,讓同學們比較一下繪畫后的差異,并提問:這種差異用中國的哪句古訓可以說明?在同學們回答后作出總結: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這種方法,能使同學們很快輕松愉快地進入良好學習狀態,效果非常好。
三、培養良好的情感激發的學習興趣
1.要讓學生對老師有可親可敬感。上課要對學生充滿激情,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同時老師對學生要充滿希望、鼓勵。鼓勵對一個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地批評。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等,使學生感到老師親近。
2.使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首先,要學生學好,老師必須教好。老師要引導學生由淺入深,遇到困難要循循善誘,特別是講初三政治中比較抽象的內容時,首先要消除學生畏懼心理,產生成功感。其次,老師的提問必須因人而問,學習好的問題難度大,學習中等的問一般性問題,學習差的回較簡單的問題。學生回答成功率高,就容易產生成功感。老師要堅持以表揚為主。
3.使學生學習上有輕松感。要合理安排教學的密度、難度和進度;要有張有弛;同時要注意變化教學方式,如在講初二政治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同學們欣賞幾幅漫畫:通過漫畫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同時巧用詼諧幽默的技巧促進學習興趣。而且在輕松愉快中解決了消費者的權益是受法律保護的,我們應該提高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是合法意識這一重要問題;同時在引用漫畫時還要講求“精巧”,不可選太多、太雜,努力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選擇耐人尋味的事例增強學習興趣。比如:在講七年級教材《品味生活》一課時,播放《七子之歌》。我提示剛才放《七子之歌》時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受?接著進入主題: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內容是如何培養愛國情操。講課過程中我又例舉了“阿拉法特的頭巾”,并提問:為什么不管什么場合總是圍著一塊頭巾,而且左耳露出?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注意力集中,興趣倍增。我解釋說:“阿拉法特所圍的頭巾的白格代表居民,紅格代表沙漠中的貝都因人,黑格代表農民,他把左耳露出,使頭巾呈現出不規則的巴勒斯坦地圖。阿拉法特將代表其國土的圍巾日夜頂在頭上,以示不忘復國之志。”這使學生對愛國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教師應使用多種教學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熱情,增強興趣
在方法上要靈活、多變,不拘于一種或幾種形式。例如,可利用討論教學法、競賽教學法。我們知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變“要人學”為“我要學”,就是好方法。還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錄像、投影、錄音機、多媒體教學設備。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所以,教師要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采用正確的、新穎的、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