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1 03:05: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網絡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網絡管理論文

篇1

由于SNMP網絡管理的學習并不像普通的系統維護那么簡單,它不但要求我們的網絡管理員要深入了解網絡中的交換和路由設備,還要求我們能夠透徹認識SNMP協議原理,所以這種管理方式在大部分中小規模局域網中的運用并不多見。但因為SNMP是目前在計算機網絡中用得最廣泛的網絡管理協議,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一個連SNMP都不清楚的網絡管理員就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網絡管理員。本文中筆者將帶領大家一步一步地去學習SNMP網絡管理,盡量減少枯燥的理論知識、加大實踐力度,將原本仿佛遙不可及的SNMP拉到大家的身邊,讓大家切身體會到SNMP網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初識SNMP網絡管理

SNMP的英文全稱是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中文名為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是一個基于TCP/IP協議的網絡管理標準。SNMP網絡管理包含兩個部分:網絡管理站(也叫管理進程,manager)和被管的網絡單元(也叫被管設備)。網絡管理站通常是一臺安裝了網絡管理軟件的計算機,可以顯示所有被管設備的狀態,我們一般稱之為網管工作站;而被管設備則種類繁多,包括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服務器以及打印機等等,被管設備上的管理軟件我們稱之為進程,用于回答管理進程(網管工作站)的查詢。圖1顯示了一個使用兩臺SNMP網管工作站進行網絡管理的拓撲結構。

在圖1中,兩臺網管工作站上面分別安裝了SNMP網絡管理軟件,以對局域網中的所有的被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和服務器)進行管理和監控,而被管設備上面則運行著進程,因此整個網絡的管理就可以集中在這兩臺網管工作站上面來進行了。

SNMP網絡管理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管理信息庫MIB、管理信息結構SMI和SNMP網絡管理協議。管理信息庫(MIB)中存放的是被管設備的所有信息,比方說被管設備的名稱、運行時間、接口速度、接口進來/發出的報文等等,當前的管理信息庫版本為MIB-II;管理信息結構SMI用于定義管理信息庫MIB的結構和表示符號,限制在MIB變量中允許的變量類型,指定對這些變量命名的規則以及創建定義變量類型的規則;而SNMP網絡管理協議則是管理進程(位于網管工作站上)和進程(位于被管設備上)之間的通信協議。

SNMP網絡管理定義了5種報文操作:

GetRequest操作:用于管理進程從進程上面提取一個或者多個MIB參數值,這些參數值均在管理信息庫中被定義;

GetNextRequest操作:從進程上面提取一個或多個參數的下一個參數值;

SetRequest操作:設置進程的一個或多個MIB參數值;

GetResponse操作:進程返回一個或多個MIB參數值,它是前面三種操作中的響應操作;

Trap操作:這是進程主動向管理進程發出的報文,它標記出一個可能需要特殊注意的事件的發生,比方說重新啟動可能就會觸發一個Trap陷阱。

篇2

1.1設備抽象層設計

考慮到需要提供一個高效統一的管理工具,那么就需要將過去分散孤立的腳本和軟件提供的功能整合在一起。整合并不是簡單地將原有功能羅列在一起,而應該是有機結合,結構清晰,設計風格統一,能夠便于復用。根據對當前數據中心內網絡設備管理的需求分析,設備抽象層的類大體可以分為主機、交換機、存儲三大類[5-6]。再具體細分,主機類又可以根據其操作系統的不同,分為Windows,Redhat,Suse,Unix等等;交換機類根據廠商產品系列的不同可以分為Brocade,Cisco,Qlogic等等;存儲也可分為EMC的Symetrics,vMax,vPlex,IBM的DS8000,XIV,SVC等[7-8]。無論封裝實現的是什么設備,無論底層有多么大的不同,為了便于上層集成調用,應當對上層提供一致的接口。從上層來看,無論底層封裝的是什么設備,對上層無外乎兩個操作,信息收集與數據錄入。因此,所有的設備類都需要實現兩個方法,collect與import_to_data-base[9-10]。collect方法實現從設備收集信息的邏輯,而import_to_database實現向數據庫錄入的邏輯。

1.2協議適配層設計

由于文中設計的是一個集中統一網絡管理的工具,必須通過一些網絡協議來遠程操控設備。常見的網絡管理協議有SSH,Telnet,Winexe等。現實中,不同設備可能共用同一種協議,同一種設備可能在不同協議之間切換的現狀,也就是說,特定協議與特定類型的設備之間是沒有必然聯系的[11]。這就決定了網絡協議的邏輯不能在設備抽象層內實現,而應該獨立出來,單獨設計一個協議適配層。設計良好的協議適配層類能夠在不同設備之間輕松調換使用,提供了極大的開發靈活性[12]。對于一個網絡協議,常見的用戶場景就是,建立連接,發送命令并接收返回的文本,關閉連接。所以,一個協議適配層類應當實現三個方法,open,cmd,close。open方法用于建立連接;cmd方法用于發送命令并接收文本;close方法用于關閉連接。在設備抽象類的對象實例化的時候,只需要通過目標設備的對象的屬性將協議對象動態傳遞進去即可。由于協議適配層的類具有相同的接口,更換協議對設備抽象層的類來說是完全透明的。

1.3自動識別模塊設計

管理眾多的設備的靜態登記信息,如果只是依賴管理員的記憶力,或者是Excel表格,費時費力,結果也并不可靠[13]。首先要設計一個能夠從網絡當中自動抓取的活動IP,并識別出運行在該IP地址上的設備類型的模塊。當活動IP地址被從一個子網中掃描出來以后,進一步識別設備的類型可以分為網絡掃描和遠程命令試探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網絡掃描主要是為了下一步的命令試探縮小范圍。無論是主機、交換機,還是存儲設備,都會對外打開一些固定的網絡服務,這些網絡服務通常都監聽特定的端口,通過掃描端口可以大致了解設備打開了哪些網絡服務,進一步可以猜測設備可能對應的類型[14]。在掃描端口之后,進入第二階段,發送前期鎖定的幾種可能的設備類型上支持的命令,再通過Perl語言內置的正則表達式搜索特征關鍵字。如果成功捕獲到了響應的關鍵字,就成功地識別了設備類型。類型識別成功后,才能調用響應類型的設備抽象類,對設備進行信息收集與管理。

2自動識別模塊的具體實現

2.1網絡掃描部分

在第一階段的網絡掃描中,首先由Subnet類負責活動IP的獲取,之后將活動的IP地址實例化為IP類的實例,之后IP類會掃描該IP地址上的哪些端口已經被監聽了。這兩個類依賴于Nmap提供底層功能的支持。Nmap是一款用于網絡安全審計的工具,可以列舉主機,監控網絡服務運行情況。Nmap不僅可以掃描單個IP地址,還可以對整個網絡進行大規模掃描。同時,Nmap也是一款遵守GNU通用公共許可協議的軟件,可以免費地在文中要設計的工具中集成使用。Subnet類在獲取活動IP地址的過程中需要使用Nmap提供的Ping掃描,需要執行命令如下:nmap–sn192.168.1.1/24其含義是,掃描網絡IP為192.168.1.1,而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的網絡中有哪些可以Ping通的IP地址。IP類在掃描單個IP地址上被監聽端口過程中需使用Nmap提供的Intense掃描,需要執行命令如下:nmap–Pn192.168.2.1其含義為,掃描IP地址192.168.2.1上所有已經被監聽的端口號。命令執行完后返回結果:PORTSTATESERVICE80/tcpopenhttp1900/tcpopenupnpMACAddress:14:E6:E4:8D:2B:E2(Unknown)

2.2遠程命令試探部分

這部分邏輯通過一組工廠類被實現。當設備類型被檢測完成后就會實例化響應類型的對象來完成后面的信息收集與數據錄入工作。考慮到設備類型較多,都在一個工廠類內實現太過繁雜,可以將具體工作分解到若干個類中完成,每個工廠負責某一大類設備的識別與實例化工作,形成一個三層的工廠樹。處理具體大類的工廠類可分為處理服務器的ServerFactory,處理交換機的SwitchFactory,處理存儲的StorageFactory等等。首先由頂層的基本工廠類接收一個IP地址作為參數,然后將IP地址像放上流水線一樣,依次交給每一個負責具體大類的工廠類處理,當流水線上的某一個工廠類成功地處理了這個IP地址時,就用識別得到的類型為該IP地址實例化一個設備對象出來;如果當前工廠類無法處理,則交給流水線上的下一個工廠類繼續處理。要發送遠程命令首先涉及到選用什么網絡協議的問題。網絡協議一般都會監聽固定的端口號,這就是所謂知名端口(見表1)。通過查找知名端口表就可以知道網絡設備打開了哪些網絡協議的服務。通常,打開22號端口意味著設備打開了SSH協議的服務器,這是一臺Linux或者Unix系列操作系統的服務器的常見配置。這種情況下,工廠類就會調用SSH協議,發送Linux或者Unix系統上的命令,然后嘗試從返回的文本捕獲預期的關鍵字。可以看到,ServerFactory在處理的時候,首先檢查22端口是否已被監聽。發現22端口已被監聽之后,則通過SSH協議連接目標IP地址,發送Linux和Unix系列操作系統上的uname命令,如果從返回的文本里捕獲到“Linux”,表明目標服務器是一個Linux服務器,如果捕獲到“AIX”,表明目標服務器已經安裝了IBM的AIX操作系統。

3網絡管理工具的完整運行流程

整個工具運行時的完整流程如圖3所示。scan_network是整個程序的入口點,通過-n選項傳遞一個網絡地址及其子網掩碼,Subnet類會找出這個網段里的所有可用的活動的IP地址,然后為每一個IP地址調用scan_ip。在scan_ip中,BaseFactory會被調用,它會依次嘗試使用StorageFactory,SwitchFactory,Server-Factory來處理這個IP地址。每個工廠類都會檢查該地址上有哪些端口被打開了,然后使用命令嘗試識別設備的類型。類型識別完成后,就會為該地址實例化一個設備對象,調用它的collect方法收集信息,然后調用import_into_database完成數據錄入。

4結束語

篇3

本文針對小型商貿企業網絡流量管理技術進行探討,以云南省大理通源別克4S店為研究案例,利用案例公司現有的網絡設備進行基于流量的網絡管理構建,對網絡流量異常進行檢測,采用集中式管理,將各個PC的數據上傳到網絡管理服務器進行監測控制,掌握網絡整體運行狀況,實現全網流量分析,對異常流量進行流量監控,根據業務應用控制不同帶寬,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網絡的使用效率,提高企業辦公效率,節省企業辦公成本。

2小型商貿公司基于流量的網絡管理技術

SNMP協議能夠支持網絡管理系統,由一組網絡管理標準構成,其中包括應用層協議(applicationlayerprotocol)、數據庫模型(databaseschema)和一組資料物件。SNMP與管理信息結構(SMI)、管理信息庫(MIB)組成了TCP/IP網絡管理標準。SNMP主要通過輪詢或中斷模式從被管理設備中收集數據[3]。

3小型商貿公司案例背景及需求分析

為研究和探討基于流量的網絡管理策略和方法,以大理通源別克4S店為具體對象。該企業是一家小型的商貿公司,為“四位一體”的汽車特許經營模式,涵蓋了整車銷售、零配件、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公司員工約50人,有15臺計算機進行各種業務處理,2臺服務器存儲數據。公司通過核心路由器接入Internet網絡,通過2臺三層交換機連接計算機和服務器實現網絡應用。隨著社會信息化和公司規模的發展,公司信息化的需求不斷增加。業務逐漸繁忙需采用多臺PC進行處理,信息量劇增要求處理響應速度快,公司多項經營依賴計算機網絡與客戶之間建立密切聯系。因此安全穩定的網絡環境對公司尤為重要,對網絡的有效管理能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為保障4S店服務的質量與品質,客戶反饋的信息與問題都需及時傳遞,只有可靠穩定的網絡才能處理繁多的信息量,減少不必要的數據量,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并減少出錯幾率。公司目前以核心路由器接入Internet網絡,利用網絡管理服務器進行簡單的網絡管理,主要為接入網的管理,沒有涉及網絡流量控制。由公司的網絡拓撲圖得知公司的網絡主要分內網的服務器群,主要管理公司內部信息,還有外網的商務活動區,通過交換機使各個業務區的計算機連接網絡進行正常的業務處理。

4基于流量的網絡管理技術實現

基于對案例的調查分析,目前大理通源別克4S店主要的網絡管理依靠一臺網絡管理服務器,由于網絡管理范圍過于廣泛,對控制網絡流量的作用不突出,出現網絡數據流量異常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規劃公司首先增加網絡管理服務器的數量以分擔主網絡管理服務器業務,實現信息的及時性和安全性。其次設置監控點,對員工使用網絡資源進行一定的監測和管理[5]。最后還要考慮隨著公司不斷發展的網絡拓展需求。為合理分配和管理網絡流量以減少網絡擁塞,分擔主網絡管理服務器的業務以提高網絡管理的性能,在原有網絡中的三層交換機處增加2臺網絡管理服務器進行基于流量的網絡管理,核心路由器的網絡管理服務器主要負責寬帶接入管理及網絡流量分配管理。形成網絡的層次管理,提高網絡管理質量,實現有效的網絡流量分配及控制。為適應公司信息化需求的劇增,設置85個信息點,考慮今后業務拓展及客戶需求,在公司原有15個信息點的基礎上新增70個信息點。為實現對網絡資源的監測和管理,在網絡管理服務器、三層交換機和核心路由器之間設置5個網絡信息監測點。

5小型商貿公司網絡仿真測試數據及其分析

5.1網絡延時對比分析

基于原有公司網絡結構如圖1所示,對比實施基于流量的網絡構建后網絡如圖2所示,在此基礎上做出仿真測試,通過前后兩次的仿真,得到網絡延時曲線圖,如圖3所示。為實現流量管理對網絡結構增加了設備,故網絡時延有所上升。可以看出,整個網絡的延時高峰均為0.4微秒,改造前在收尾時為0.32微秒的時延,改造后網絡延時在收尾低于0.4微秒,經過多次取值比較,得出改造后的網絡延時波動不如改造前抖動大,穩定性得到提升,整個網絡的延時雖然有所上升,但在設備容忍范圍。由于網絡節點數和工作業務的增加,網絡改造后時延增加,但網絡延時保持在了穩定的數值,沒有太大起伏。所以,進行改造后的網絡拓展性能保持良好。

5.2網絡丟包率對比分析

網絡改造前后的丟包率對比分析如圖4所示。增加兩臺交換機的管理后,網絡運行平穩,網絡數據包擁擠情況減少,改造后的網絡對擁擠數據包的接受處理明顯提升。改造前網絡的處理要經過一定的過渡階段,約為0.11秒后才能恢復,處理的間隔會造成公司高峰期的網絡擁塞。改造后的網絡處理擁擠數據包的效率明顯提升,處理間隔時間幾乎為零,使網絡運行更平穩。所以進行改造后的網絡提高了網絡的穩定性。

5.3網絡負載對比分析

網絡改造前后的網絡負載率對比分析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圖B中的子網最大負載為5200bit/s,而圖A中的子網最大負載為8400bit/s,相差3200bit/s圖B穩定后負載為2100bit/s,而圖A穩定后負載為2900bit/s,相差800bit/s,在最高負載量和穩定負載量上都有了明顯提高,說明改造后的網絡提升了公司的網絡業務應用能力。

5.4服務器響應時間對比分析

網絡改造前后的服務器響應時間對比分析如圖6所示。為擴展前服務器的運行性能,為擴展后數據庫服務器的運行性能。可以看出,在網絡負載增加后,其數據庫服務器響應時間基本沒受到太大影響。中響應時間有時會出現延長的情況,則是以一種平穩的方式一直保持,數據庫服務器的穩定性得到了保障。

6總結

篇4

一、概述

由于數控機床具有高柔性、高效率、穩定的加工精度和復雜型面加工的能力,使其能對用戶各種需求作出快速反應,為此深獲制造業的青睞。在一些大、中型制造企業中,根據生產的需要和數控機床的特點,形成多種生產組織管理模式的制造系統,主要有:

1)基于分布式數控(DNC)車間(工段)信息管理系統。

這是目前占有最大比例的制造系統,應用單元控制裝置對制造過程的有關信息進行綜合管理。

2)柔性制造單元(FMC)和柔性制造系統(FMS)。

FMS和FMC除了具有完全的DNC管理系統外,還有自動化倉庫,物料搬運和裝卸,刀具檢測、預調和傳送以及狀態監控等硬件模塊和相應的物流和刀具流控制軟件。

3)自動化工廠(FA)

它是一種以自動化中央立體倉庫為中心的由多條FMS以及相應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組成的高度綜合自動化工廠(車間),由于它需要極高的投入,目前還不完全實用于我國絕大部分企業。

4)柔性機床組成的生產線

主要用于大批量生產的行業,如汽車、摩托車和家電等行業。由于市場需求變化迅速,產品生產周期縮短,因而由專用機床組成的剛性自動生產線已日益被柔性生產線所取代。盡管目前已投產的柔性生產線的比重雖然不大,但由于它適宜于對同族零件多品種混流批量生產,已成為當前柔性加工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

由上述4類數控機床組成的制造系統可見,DNC不僅需用面廣,而且是其它制造系統的技術基礎。事實上,即使企業所實施ERP、PDM、SRM、生產管理系統等系統都已很完善了,仍然存在著上層管理和底層設備之間的信息斷層,還需要DNC等系統來將其與具體的加工過程連接起來,以進行信息傳輸。DNC(DirectNumericalControl)即計算機直接數控或分布式數控,是指一臺或多臺計算機對多臺數控機床實施分布式綜合數字控制。DNC集成系統屬于自動化制造系統的一種模式,是實現CAD/CAM和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系統(CAPMS)集成的紐帶,它強調信息的集成與信息流的自動化,物料流的控制與執行可大量介入人機交互。相對FMS來說,DNC投資小、見效快,是具有較好柔性的多個數控加工設備的集成控制系統。

基于上述分析,大多數控機床用戶在實施DNC方面都已取得了共識,也有很多用戶已經實施了數控機床網絡DNC,雖然這些DNC系統在NC程序的通訊等方面表現都比較良好,基本解決了NC程序的通訊瓶頸,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但在系統的使用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目前市面上的DNC廠商所提供的DNC產品都是基于NC程序文件的管理模式,在數據的快速查詢、存取、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著隱患。

與企業中其它相關管理系統的接口不暢,雖然DNC廠商也承偌可以達到所謂的無縫連接,但真要連接則是隔靴搔癢。

NC程序的管理缺乏合理的管理規章制度。

我們知道,PDM主要是根據企業需求和企業文化,將所有與產品相關的信息、資源、人員和過程都納入PDM技術和管理框架之中,實現優化運作。它的實施解決了集成產品開發隊伍之間的協同工作,保證把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傳遞給正確的人,以最終實現企業的文檔管理、產品結構管理、配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和應用系統的完全集成。

NC程序作為產品信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文檔管理在PDM中已得到了比較嚴格的流程管理,但是,NC程序又是一種非常特殊的信息體,它所包含的信息內容,如程序的加工軌跡、用刀信息、加工范圍、加工參數等又是一般PDM所不愿關注的,而這些內容往往又是DNC系統所關心的內容,為此,本公司將PDM和DNC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此兩大系統的優勢,開發了一種新型DNC—基于PDM的DNC,以對加工過程中核心信息NC程序進行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

二、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的基本功能

顧名思義,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應該兼具DNC和PDM兩方面的功能,具體來說,其功能如下:

1.DNC功能:以DNC通訊系統為核心,建立DNC通訊平臺,主要完成:

全功能的NC程序的雙向傳輸:

面向數控操作工的設計理念,所有數控設備實施聯網集中管理,利用網絡進行NC程序的雙向傳輸,從而實現NC程序的海量存儲、集成化管理,多達20余項的重要功能模塊,使DNC網絡的安全、兼容、易用等性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DNC網絡在線加工:

全客戶端模式的DNC在線加工,使DNC加工的進入、退出、斷點續傳等功能全部在數控機床端實現,而外部子程序調用、行號重置、斷點智能連接等全部融入到系統當中,無需人工干預,從而取代一臺機床配一臺計算機的模式。

設備加工信息采集:通過數控系統宏變量輸出功能(對沒有宏變量輸出功能的數控系統,通過報表輸出方式)實現機床加工信息的實時采集,通過采集的數據實現以下目標:

(1)采集程序加工開始與結束的時間,實現機床使用效率、零件加工工時、刀具使用壽命等信息的匯總分析,為ERP、MRPII提供基礎數據。

(2)通過采集宏變量輸出的數據,完成機床加工程序的實時還原,為質量管理的分析提供原始依據。

(3)通過采集數據的軌跡模擬,實現機床加工狀態的遠程檢測,為生產管理提供現場生產環境的實施追蹤。

2.基于PDM型式的NC程序的管理:以NC程序為驅動的管理系統,主要是對NC程序進行刀具軌跡的仿真,NC程序內部信息的提取,NC程序的流程管理,特別是采用SQL數據庫的管理方式對NC程序進行嚴格地管理。

(1)程序庫管理

在功能上主要包括:

程序添加

程序刪除

程序內容比較

程序行號管理

程序內容導入

程序字符轉換

程序坐標轉換

程序打印

程序查詢

程序加工仿真

(2)程序版本管理:

在正常情況,NC程序是按照程序名放在一個指定的庫表中,有時同一程序又往往存在不同的版本,這樣查找所需的程序就較為困難,容易出現程序調用錯誤的情況。如何既要準確快速地調用相應的程序,又要保證程序的版本正確,本系統較完善地解決了此問題。

在本系統中,每編輯一次NC程序,將程序被編輯前的狀態保存在一個歷史記錄庫表中,此記錄程序的名稱按照一定的規范來設計,比如:原NC程序名稱為ABC.NC,此程序在某日某時刻被某人編輯,那么此時生成的記錄程序名稱為ABC-DDDDDD-SSSSSS-RRRRRR.TMP,其中DDDDDD代表被編輯的日期,SSSSSS代表被編輯的時刻,RRRRRR代表被編輯的人員名稱,這樣一來,我們除了可以查看NC程序當前狀態之外,還可以追溯此NC程序的所有被編輯過程。在本系統中設計一個NC程序編輯歷史記錄查詢器,以方便用戶進行編輯追蹤。

(3)程序生命周期管理:

在本系統中將對NC程序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嚴格的管理,從NC程序的生成開始到NC程序的最終消亡都提供一套嚴格的管理手段。

目前對NC程序的狀態可設置為編輯、審核、鎖定、定型四種,過程如下:

在NC程序初始生成時是可以編輯的,編輯完成后,編程主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可以開始進行試加工,在此過程中可能還需要對NC程序進行編輯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審核,直到加工合格后經領導討論,以決定當前NC程序是否鎖定,在鎖定期間,NC程序不可再進行編輯修改,除非確實有例外情況,經領導批準,將程序鎖定狀態修改為編輯狀態,程序再經過修改、審核、加工、再鎖定循環,當前NC程序經過幾輪循環下來,領導決定此NC程序可以定型了,終身不再被修改,那么此NC程序就設為定型狀態,一直到NC程序消亡此NC程序都不能再進行編輯修改,NC程序消亡后就將其移出到一個NC程序消亡處(可以指定到一個固定庫表),不再放置在本系統程序庫中,有關此NC程序的所有記錄也一并消除。

(4)程序內部信息管理:

這里主要是指對NC程序的內部屬性進行管理,如程序號、程序注釋、軌跡圖號、零件圖號、所加工的零件號、加工工序號、機床、用戶信息等進行管理。在本系統中可對程序根據圖號、零件名稱、工序、軌跡圖、機床等進行多種條件的復合查尋,同時對加工程序編輯歷程、所用刀具清單、工藝卡片等進行管理。

在本系統中存儲的圖片主要是NC程序加工軌跡圖或零件圖,主要是方便用戶在調用程序時,借助于這些加工軌跡圖或零件圖對程序有更直觀的認識。這些圖片在整個加工過程中,起到一個指導性的作用,例如,零件的裝夾、刀具情況、零件各工序的加工狀態等,使用戶加工時一目了然,可以更迅速地進行相應的工作。利用刀具清單、程序內部屬性和程序注釋等一系列重要信息,用戶可以降低生產準備時間,以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和最高的準確度作好各種生產準備。

(5)程序權限管理:

主要是給每個用戶設計不同的NC程序管理權限,以避免自己或別人對NC的程序進行誤編輯,體現責任分清。

三、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的特點

(1)由文件管理方式過渡到數據庫管理方式: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區別于傳統DNC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采用了SQL關系型數據庫的管理方式,消除了采用文件的管理方式所固有的存取、查詢、安全等方面的隱患。它將NC程序的實際內容保存在數據庫中,由機床上傳到PC機中是保存在一個固定的數據庫庫表中,機床請求的NC程序也是從數據庫中提取的。

(2)真正實現與ERP、PDM、CRM等系統的無縫連接:在本系統中,考慮到用戶使用PDM時可能使用的數據庫是千差萬別的,故采用了ODBC的方式,ODBC勝過其它數據庫技術的優點之一就是允許一個單代碼基同各種數據庫接口的能力。針對不同廠家的數據庫,我們只要建立合理的ODBC聯接即可。

(2)合理的程序管理流程:在本系統中,大量借用PDM對文檔資料的管理流程,同時針對NC程序管理的特殊化,對NC程序進行管理。

四、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實施方案

以下是本公司給某數控機床廠家所做的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實施方案,敬請參考。

此數控機床廠家屬于某軍工單位,內部網絡建設非常完善,配置有ERP和PDM,都采用SQL數據庫存儲數據。用戶要求我們的DNC也能與PDM連接,以便采用PDM對NC程序進行流程管理。系統網絡拓撲結構如圖所示:

為此,我們提供了一套基于PDM的數控機床網絡管理DNC,它負責在機床上傳程序時將其保存到數據庫表中,此數據庫表是通過ODBC連接到PDM中的相關庫表,機床所請求的NC程序內容也是通過數據庫來存取的。針對NC程序管理的特殊要求,我們也給用戶提供了一套基于PDM的NC程序管理系統,具體功能詳見上面說明。

篇5

1計算機網絡管理

1.1計算機網絡管理概述。計算機網絡管理是對網絡進行硬件和軟件方面的組合管理。硬件方面主要是對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網關、防火墻)、服務器、網絡存儲、用戶終端等進行參數配置、運行監測、故障等方面的管理。軟件管理方面包括應用程序、用戶賬號、網絡地址分配、網絡文件讀寫訪問權限等。通過軟、硬件組合管理系統來管理網絡,保障網絡正常運行。

1.2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功能。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定義了5個網絡管理功能域: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計費管理。計算機網絡管理功能的劃分針對OSI環境,目前已經廣泛地被標準和非標準的網絡管理系統所接受。

1.3網絡管理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隨著校園網絡的不斷發展,校園計算機規模越來越大,計算機網絡的復雜程度越來越高。比如在機房管理時,有的上機學生需要上網,有的課程不能上網。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具備良好的使用性,滿足教學需求,確保向教室和學生提供滿意的網絡環境,必須使用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對計算機網絡進行有效的管理。但是校園網絡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1.3.1網絡管理體系結構不完善。計算機網絡管理體系結構不夠完善是影響網絡管理的最主要的原因。網絡管理模式單一,網絡統計數據出現漏洞,都不利于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的操作。網絡管理缺乏集中性會對計算機操作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不斷加強網絡管理體系結構建設,才能增強網絡管理的執行力。

1.3.2網絡管理技術配置落后。現代網絡管理不斷變化、不斷發展,落后的網絡應用設備必然會遭到淘汰。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核心應用環節就是網絡配置管理,在擁有先進設備的前提下,才能建立更完備的信息資源數據庫。

1.3.3網絡管理的檢修技術落后。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網絡故障,而相關的網絡故障檢修軟件功能也不完善,不能有效解決出現的問題,影響了網絡的正常運行,制約了網絡的效能。

1.4網絡管理發展的前景

1.4.1實現網絡管理平臺化。通過網絡管理平臺能夠為學校建立完善的數據庫資源,形成有價值的數據管理模型,提高網絡的綜合管理能力。

1.4.2實現多種網絡技術綜合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將會出現新的發展趨勢,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將會融合在一起,從而全方位地傳遞信息,提高網絡的效率性。

1.4.3實現網絡管理自動化。網絡管理自動化可實現拓撲發現、告警管理等常規網管功能,還能進行配置管理、VLAN管理、VPN管理、無線管理等眾多擴展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圖形化界面,很方便地對網絡進行全面、準確而深層次的管理和維護。比如路由器自動報警功能,當路由器的CPU資源使用率達到指定的標準后,系統會以消息或者郵件等形式向網絡管理者報警。

2計算機網絡安全存在的隱患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將“計算機網絡安全”定義為:“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采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網絡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目前,在校園網絡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2.1存儲設備產生的隱患計算機存儲設備存儲著大量的數據。用戶在操作數據,進行讀、寫、存儲的過程中,數據信息容易受到不法行為的威脅。信息泄露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U盤、光盤等外存儲介質很容易被復制。二是數據存儲設備在接入互聯網時,信息被木馬、病毒等竊取或毀滅。三是計算機出故障時,存儲設備不經保護而進行維修,造成泄密。四是存儲設備失竊,會造成大量的信息泄露。

2.2網絡產生的隱患在網絡中,計算機中的數據有些是共享的(包括windows系統默認的網絡共享),這些存在網絡中的數據,就有信息泄露的風險。一是當計算機聯網后,使得數據很容易暴露在網絡系統中,這就使計算機泄密的范圍大大增加。例如接入互聯網,數據就有可能被遠程訪問而導致泄密。二是黑客利用操作系統存在的漏洞或應用軟件存在的漏洞進行網絡攻擊,破壞數據或者泄露數據信息。三是黑客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馬技術找尋“肉雞”,植入木馬病毒后,對其進行控制或竊取信息。

2.3管理不嚴謹產生的隱患一是違反信息操作規程,疏于管理,造成數據丟失。二是信息丟失。未經授權的人員進行操作,竊取信息。三是數據損毀。信息數據大多集中存儲,保存在服務器磁盤或磁盤陣列等設備中,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就可能使全部數據丟失或者損毀。

3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的幾點建議

所謂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來確保網絡的安全和穩定。3.1利用防火墻進行安全隔離與保護最基本的安全方法是使用防火墻。目的是要在內部LAN與外部WAN兩個網絡之間建立一個安全隔離,從而保護內部網絡(Intranet)免受外部網絡(Internet)非法用戶的侵入。

3.2增強用戶信息安全意識

3.2.1用戶系統訪問應設置安全密碼:要求計算機用戶設置賬戶名和密碼;建議使用大小寫字母、字符加數字的組合密碼,增加安全強度;還要經常更換密碼,減短密碼使用的時間周期。

3.2.2日常病毒防護:定期更新殺毒軟件,定期檢查并掃描系統。

3.2.3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定期對電腦進行清理。個人用戶要養成定期對電腦體檢,定期進行病毒掃描的習慣,從而保護個人電腦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3.2.4可移動介質管理:減少或者禁止使用可移動介質,以避免惡意程序進入網絡。

3.2.5數據備份:重要數據定期備份,數據庫文件自動定時備份,數據容災備份,雙機熱備,服務器系統具備便利的存儲快照管理系統等。

3.3加強對計算機系統的常規化管理

對計算機系統的常規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3.1業務系統的維護。在校園網絡系統中,往往運行著許多業務管理系統,如教學管理、學工管理、招生就業管理、資產管理、OA系統等。業務系統是通過程序的運行而工作的,如果發生軟件故障或者業務流程發生變化,就需要對應用程序進行維護。

3.3.2及時安裝系統漏洞補丁。為了解決計算機系統的漏洞問題,系統開發商會及時更新系統補丁,保護系統的安全。系統漏洞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計算機系統漏洞包括軟件漏洞、硬件漏洞以及應用程序漏洞三個方面。計算機用戶應及時安裝補丁對系統漏洞進行修補。

3.3.3加強硬件設備的維護。主要包括對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存儲、計算機的日常管理和維護。為方便設備維護工作,應定期對硬件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工作,并建立設備故障記錄表和設備檢修記錄表。

3.3.4建立維護文檔。在對設備、系統等進行維護后,及時建立維護文檔,記錄故障原因、時間、維護方法和維護結果等情況,以便為以后的維護工作提供參考和查詢依據。

4結語

篇6

1.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現狀

高校實驗室網絡管理軟件在國內市場上非常得多,但每一種都依賴于特定的數據庫結構,由于每個實驗室的情況和需求各不相同,市場上的軟件一般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必須單獨定制和開發,軟件的通用性較差。實驗室管理平臺軟件一般具備以下功能:實驗室管理、教師隊伍、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日常辦公、低值易耗品、儀器設備、實驗室評估、系統維護等。我校實驗室尚未建立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目前實驗室運作方式陳舊,設備利用率不高,實驗計劃、實驗預約、報告批改等環節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驗內容得不到網絡公開,實驗資源得不到網絡共享,資產設備登記、借還、使用記錄不詳細,管理不完善,與國外院校和國內重點院校相比,處于落后狀態。

2.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發展趨勢

未來的實驗室應當是高度數字化、專業化、智能化、系統化、自動化的。數字化的實驗室除了自身專業技術的數字化,實驗室的管理、運行都將是數字化的。目前,比較熱門的GIS(地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儀器遠程控制、虛擬實驗儀器等技術都將會在未來實驗室得到應用。

二、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技術

技術

系統所采用的數據庫SQLServer2008,是一個關系型數據庫系統,采用技術實現對數據庫的連接和訪問,具有可信任、高效、智能的特點。可信任體現在數據加密、外鍵管理和增強審查等面;高效體現在降低了開發和管理數據的時間和成本;而智能體現在其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平臺,可以在用戶需要的時候發送觀察信息。通過技術訪問SQLServer數據庫,主要包括連接、訪問、關閉等操作。

(1)數據庫連接。應用程序連接數據庫時,通過調用sqlConnection方法,傳遞連接字符串,實現對數據庫的遠程訪問,如sqlConnectionconn=newsqlConnection(連接字符串)。連接字符串必須包括4項基本參數:服務器IP地址、數據庫名稱、數據庫登錄名、數據庫登錄密碼。連接之后調用sqlConnection的Open()方法打開數據庫。

(2)數據庫訪問。執行數據庫查詢時,使用select語句訪問數據庫的表、視圖、存儲過程,得到數據集DataSet。執行數據庫添加、修改、刪除時,使用ExecuteNonQuery()方法,分別傳遞insert、update、delete命令字符串,即可實現數據庫操作。如下所示:publicintMyExecuteSQL(string命令字符串){cmdCommand=newSqlCommand(命令字符串,連接字符串);cmdCommand.ExecuteNonQuery();}

(3)數據庫關閉。數據庫關閉時,只需調用數據庫連接對象sqlConnection的Close()方法即可。數據庫的連接和關閉必須遵循“盡晚創建,盡早釋放”的原則,這樣能縮短應用程序占用系統資源的時間。

2.網絡拓撲結構

系統包括數據服務器、實驗室計算機、教師和學生使用的計算機,各終端通過學校的局域網絡訪問數據服務器。也可以采用環形冗余網絡。

三、高校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開發

采用SQLServer2008設計數據庫,使用VisualStudio2010進行管理軟件開發,并通過配置數據服務器,借助學校網絡,采用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開發模式,搭建信息化、制度化、數字化的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

1.系統權限設計

系統權限分為管理員、實驗教師、任課教師、學生4種,根據用戶登錄權限不同,進入不同的訪問界面。

(1)管理員可管理所有數據,包括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查詢。

(2)實驗教師可管理實驗相關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如實驗室簡介、實驗審批、實驗報告批改等,還包括所有數據的查詢。

(3)任課教師可管理教學相關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如實驗預約、專業、班級、人數、資產借用等,還包括所有數的查詢。

(4)學生只能查看實驗簡介、實驗內容及成績,上傳實驗報告,預約開放的實驗室等。

2.系統菜單設計

高校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菜單包括用戶管理、實驗室信息、實驗教學、設備資產、門禁監控、幫助六大部分。

(1)用戶管理包括教工管理、學生管理、用戶退出,其中教工管理和學生管理分別具有添加、修改、刪除、查詢等功能。

(2)實驗室信息包括實驗室管理、實驗室查詢,實驗室管理和實驗室查詢內容涉及實驗室名稱、實驗室職責、基本設備、開設實驗等。

(3)實驗教學包括實驗計劃、實驗預約、預約審批、報告批改、實驗查詢,實驗預約信息包括專業、班級、人數、指導老師、預約時間等,實驗查詢信息包括實驗內容、實驗記錄、實驗成績。

(4)設備資產包括資產分類、資產管理、資產查詢,資產管理和資產查詢內容涉及簡介、登記、借用、歸還等。

(5)門禁監控主要用于有刷卡或指紋考勤功能的實驗室,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功能。

(6)幫助包括使用說明、版權信息。

3.系統流程分析

用戶通過注冊賬號或分配賬號登陸實驗室網絡管理系統,可進行實驗預約,學生通過系統提交實驗報告后,教師網上批閱學生提交的報告。此外,系統管理軟件還可以管理設備資產信息,記錄設備的使用過程。

4.實驗教學效果

(1)對學生來講,軟件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外通過自主學習,提前熟悉實驗過程和實驗內容,加快實驗過程,提升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軟件提交實驗報告的方式,改變了以往提交紙質實驗報告的做法,方便了學生,減少了紙張的浪費。

(2)對教師來講,軟件預約實驗的方式。使其在軟件上審批學生預約的實驗,系統會自動顯示是否為空閑時間,克服了依靠教師記憶安排實驗的不足,降低了教師的勞動強度,更好的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網上批改實驗報告的方式,避免了整理堆積如山的實驗報告。

(3)對高校實驗室來講,實驗過程網上預約。實驗內容網上查閱,實驗報告網上批閱等方式,極大提高了實驗室的開放程度和利用率,保障了實驗室資源的共享。

四、結論

篇7

1.1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指不是因計算機網絡的自身問題出現網絡破壞,它是指人為的惡意破壞。如黑客盜取信息、木馬病毒的入侵等,這兩類是引發網絡安全問題最常見的因素。計算機不斷更新與發展使得計算機安全防范的技術已經遠遠的落后于網絡發展的步伐。因而,在計算機內潛伏著大量隱蔽性較好的病毒,這些病毒隨時都能夠對計算機網絡造成威脅,嚴重的甚至會使得整個網絡系統崩潰。網絡病毒是主要是通過各種瀏覽途徑進行傳播,如,瀏覽安全未知的網頁和打開陌生人的郵件,或是在計算機上安裝軟件時對安裝軟件的安全性沒有考慮。這些外界原因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網絡安全問題的出現。

1.2網絡系統

對計算機的網絡系統來說,作為開放的系統本身就存在很多漏洞,如何整個網絡系統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任何人都有可能進入到網頁,這會導致企業或是個人的隱私信息泄漏,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并且軟件的設計人員按照一定的定向思維的邏輯對計算機進行編程的活動,不可避免的會造成一定的缺陷。甚至還有部分軟件設計后門,便于編程人員操作,這些都會導致網絡安全出現一定的隱患。

1.3網絡管理人員

管理者在使用IP地址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有效的管理,它往往會造成網絡的堵塞。另外有部分管理者不重視訪問的設計權限,有的部門用戶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在使用計算機的時候,不注重對防范措施的防護,而且瀏覽任意網頁,對自己的保密文件也不重視保密措施,并且計算機在運行中出現了漏洞與安全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從而產生各種網絡問題的出現。

2計算機的網絡管理

2.1計算機網絡的故障管理

職業中專使用計算機的網絡技術過程中,都需要一個穩定的計算機網絡。當某個網絡的零部件出現問題時,需要管理管理系統能夠迅速的查處故障源將故障迅速的排除。一般來講,故障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檢測故障、隔離故障和糾正故障三個方面。三種故障屬于三個類型的故障,故障檢測主要是對網絡零部件的檢測為依據,而對于嚴重的故障來說,需要進行報警,及時向網絡管理操作員發送通知。網絡管理的應用應該以故障信息為依據,來實施處理,如遇到較為復雜的網絡故障時,網絡管理系統應該通過一系列的診斷測試來對故障的原因進行辨別與分析。

2.2計算機網絡的配置管理

網絡配置管理主要使用通過對網絡的配置,來實現提供網絡服務。配置管理具備一個網絡對象的必須的功能,其管理實施的目的在意實現網絡性能或是某個特定功能的優化,并且網絡配置管理是集定義、控制和監控于一體的管理形式。

3計算機網絡管理及安全技術的特點與問題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在飛速的發展,但由于管理方面的失誤造成了計算機的網絡管理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以職業中專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安全技術的特點與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3.1計算機網絡管理及安全技術的特點

計算機的網絡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管理,其較為明顯的特點分別為開放性、智能性和互動性。這些特點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計算機網絡內的資源可以在共享的基礎上使得信息得到及時的處理,從而使得實時的信息可以得到及時的交流與溝通。

3.2當前計算機網絡管理與安全技術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的網絡管理方為了方便自身的管理,往往會將大量的信息投放到網上,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對信行更新和刪除,久而久之會使得網上出現許多無用的信息。這些無用的信息給計算機網絡用戶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當查詢相關的信息與網頁時,還應該將一些無用的甚至是過時的信息閱讀篩選,從而給用戶的工作帶來不便,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及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計算機網絡管理及安全技術出現的問題中還會出現一些問題,其計算機網絡數據及文件信息在處理和分析時,如果在該時間內出現網絡系統故障都會對網絡信息的安全產生嚴重的后果。計算機的網絡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故障輕者會使得計算機網絡中存儲的數據和資源,嚴重者會使得整個計算機的網絡系統出現癱瘓,因而這種破壞會波及到計算機的網絡管理。計算機網絡中存儲著用戶重要的信息及文件,如果遇到故障,其安全性也受到威脅。對于重要的信息而言,很可能被盜取,從而使得管理無法正常繼續的進行。

4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

4.1試論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措施

4.1.1進行維護

對于計算機網絡管理者來說,還應該在日常的管理中注意一些工作的細節,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其目的能夠確保系統的安全穩定,可以防范各種計算機的安全隱患問題。針對出現的安全問題,計算機網絡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性,需要對計算機網絡的硬件設備進行維護,便于使得用戶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進行使用。這就需要計算機網絡的管理人員定期對計算機的硬件及相應的網絡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計算機網絡能良好的運行,另外,還應該進一步加強計算機中央機房的維修工作。

4.1.2加強系統軟件應用水平

計算機網絡管理部門在對計算機網絡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對應用軟件進行開發,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提高其應用的水平。這就應該要求計算機的網絡管理部門應該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時有針對的對系統軟件進行研制與開發。

4.1.3增強用戶的安全意識

對于用戶而言,大多都知道網絡危害,以及相應的網絡病毒,但是其安全意識還是比較欠缺,這就需要用戶在使用計算機時,充分的認識到網絡的危害,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在運用計算機時,在計算機中安裝殺毒軟件,不隨意的瀏覽安全未知的網頁不隨手打開匿名的郵件,并且對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及時的修復,從而使得計算機網絡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滿足更多用戶需求。

4.2計算機網絡管理及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

篇8

[關鍵詞]網絡第四媒體/媒介網絡媒體第二媒介時代“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網絡是什么?十多年中有過許多回答。今天重提這個問題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實并非已經清晰。首先聲明,我不是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探討網絡的本質,而是追問網絡的文化社會意義所在。似乎可以說,本文探索的是網絡對于“人”或“人類社會”來說是什么。網絡無疑已經對當今社會產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響,它向前延伸的每個新進展,都使網絡在遠離起點的時候越來越需要人們反思它的社會本質。

一、網絡概念的變遷和網絡發展以及與此對應的人們認識的豐富和深化

網絡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時間的順序,出現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說網絡是“第五媒體”,是排在包括雜志在內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是“第四媒體”,是排在不包括雜志在內、在新聞傳播意義上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只提“網絡媒體”,而回避了“網絡作為一個整體是什么”的問題。還有的說,網絡實際上是“信息平臺、虛擬空間和商業平臺”。有的說網絡開辟了“第二媒介時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問“網絡是什么”,而只是用經驗和直覺來從傳統的框架來觀察網絡新媒體,如博客、維客、流媒體、網絡電視等等。

這些概念的變遷真實地表現了我國學者、研究者和業界對網絡認識的軌跡。從泛泛地談網絡是什么到具體地談論網絡的形態——“網絡媒體”、“新媒介”;從既成的大眾傳播媒體的框架“內部”來理解網絡到從更大框架——與傳統社會、傳統媒介時代對立的大視角——來理解網絡;從具體的媒介形態的遞進和演化上升到能夠意識到媒介代際的更迭;從試圖研究網絡的本質到暫時放棄本質等待網絡自身發展成熟后解答。這個軌跡明顯地體現出人們對網絡研究的深入,也從側面折射著網絡自身的成長。

二、網絡的本質在爭議和反復中漸漸顯露

如今網絡已走過童年期,童年期的網絡遠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輪廓,人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暫時的現象近于臆測網絡的本質。今天的網絡展現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現為:網絡發展從早期的直線上升到現在的平穩上升,無論是網絡用戶,還是網絡的技術的原創推出,都展現了同樣的趨勢。網絡用戶告別了此前的瘋狂的增長,而原創性的技術也放緩了研發的腳步了。“三個月一年”的“互聯網年”節奏[1]和“光纖定律”[2]已經成為一個沉入歷史的輝煌記憶。這些現象都證明這個網絡的本質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我們知道每個新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成熟期,也就是形態和屬性基本“定型”的時期,甚至是“類型化”的時期。這就是我們追問網絡本質的根據,這是一個網絡相對定型可以理解的時期。

不懂得歷史,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同樣,不知道網絡在歷史上出現的概念和理解,我們也無法直接推斷網絡的本質,從源流開始梳理,我們不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質,而且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不同時期的網絡研究,懂得它的價值和意義,明了它的缺點和局限。下面對歷史的角度對網絡的概念進行梳理:

(一)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的階段

“網絡是什么”的問題最早是用“網絡與媒體的關系”的方式提出來的。這是因為媒體尤其是大眾傳播媒體關系到人類“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們最渴望理解的是,網絡對于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眾媒體有何種影響的問題。研究者首先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把網絡看成是傳統社會中大眾傳播系統中的一個媒介形態。這種理解很顯然無法容納網絡中表現出來的如此之多的異質的、非大眾傳媒的特點和屬性。把不同的東西混淆到一起,顯然是牽強而缺乏說服力的。這個思路無法真正解決網絡的定位問題,更無法達到對網絡本質的思考。

作為“媒體形態的一種”,先后出現了“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體考察,從時間序列上說,網絡不是“第五媒體”,更不是“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這點已有公認;從承載內容的性質和符號載體上說,網絡也不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點有些復雜,我想從“媒介的特質”和“傳播的意義”兩個角度來說明。

首先從“媒介的特質”的角度考察。我們知道,信息的載體是符號,符號傳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質。新聞意義上的大眾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他們的最大特質是各自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報紙主要靠文字;廣播主要靠音響;電視靠以影像、聲響為主,文字為輔。獨特的符號系統,是識別三大傳統媒體的基本依據。而網絡的符號仍然是文字、聲音和影像,只是綜合利用,并沒有創造出新的傳播符號。

然后,從“傳播的意義”的角度做考察。傳播的內容是新聞、神話傳說還是歷史知識也是媒體定位的標志。“三大媒體”都是在“新聞的意義”上談的。所謂在新聞的意義上,是指他們都以新聞為本位,為重要任務。而網絡顯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實時聊天、電子郵件等等。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旨趣,從總體上網絡傳播是“大雜燴”,并沒有形成對新聞的重點強調。

以上分析看出,把網絡從“媒體”或“媒介”的角度,進行傳統或習慣意義上的排名歸隊,無論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當的。

(二)把網絡的討論分解到“網絡具體形態——網絡媒體”的討論的階段

網絡與媒體關系探討的突破,就是把“網絡媒體”的概念從宏觀抽象的網絡的大概念中抽取出來,而從網絡的一個形態組成來考察,單兵直入的討論獲得了成果。

“網絡媒體”的提法,就是在這個認識背景下升溫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成為人們討論網絡時的主要探討對象。[3]“網絡媒體”的界定有很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網絡傳統新聞網站媒體和商業網站媒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具有某些大眾傳播媒體特征,具有“準大眾傳播媒體”的特性,因為龐大的網民規模支持著網頁的瀏覽率。當然“按照傳播學的定義,一種媒介使用人數達到全國人口的1/5,即可被稱之為大眾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著龐大的受眾群,也不能斷言它已經成為大眾傳媒;但是根據互連網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肯定“網絡媒體”成為大眾傳媒是未來的必然。這個階段的探討進入了網絡的具體形態組成,討論因為具體化而更為集中,對象的特性也更為清晰,“網絡媒體”概念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網絡的認識開始深化。

“網絡媒體”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問:網絡作為整體不是媒體,但網絡的組成部分“網絡媒體”是媒體;我們可以暫時擱置是“第幾媒體”的爭論,至少從“網絡媒體”概念中,我們長期感覺到的網絡具有的“大眾傳播”的性質終于落到了實處,而不必忍受這樣的困惑:一方面強烈感覺網絡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屬性和特點,一方面卻清楚地察覺到網絡與傳統大眾傳播媒體的巨大差異。這兩個感覺形成了一個在傳統認識框架里解決不了的悖論。“網絡媒體”概念破解了這個難題。

“網絡媒體”回應了此前我們關于網絡是“第幾媒體”,是不是媒體的討論;同時網絡與“網絡媒體”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網絡是什么”的復雜和困難。

(三)“網絡媒體”不過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延伸”

進一步的追問是,“‘網絡媒體’究竟是什么樣的媒體”?具體化這個追問,我們需要搞清楚“網絡媒體”有哪些特點和意義。它與傳統媒體有怎樣的不同?是本質意義上的不同還是表面的差異?前面擱置的問題再次提出,它與傳統的三大媒體是什么關系?網絡媒體是一個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還是一個和睦友好的鄰居?是一個熟悉的同類還是一個陌生的異類?

從媒介符號來說,傳統媒體各有自己獨特的符號語言系統;而網絡媒體沒有。“網絡媒體”的新聞載體仍然是傳統媒體的符號語言系統,包括文字、聲音和影像。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媒體”似乎并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異類,而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鄰居。“網絡媒體”并不具有本質意義的特殊性,更多地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模仿”和重新組合。

從內容上說,無論是網絡傳統新聞媒體網站,還是商業網站的新聞傳播,都是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的“延伸”。新聞網站從內容到形式,極大程度地依賴著傳統媒體的資源。商業網站在主要意義上也只是傳統媒體新聞的重新組合,而非本質意義上的顛覆或反叛。

所以,把“網絡媒體”理解為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發展延伸”,是一種合理的邏輯。網絡媒體是延伸,而不是創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闖入;是文明的變遷,而不是文明的斷裂或者重生。

[page_break]

(四)把網絡看成是“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階段

這個階段,人們看到了網絡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復雜的性質。正像“網絡媒體”概念的提出一樣,“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同樣表達了人們分門別類研究的努力。既然整體的認識很難達到,我們不如分別表述這個復雜的對象。“網絡媒體”概念是對網絡組成形態的個別研究,而“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提法則是對網絡功能的總體上的分類研究,前者是微觀的,后者是宏觀的。這些認識終于深化和豐富了人們對網絡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為網絡做一個定義。

同時,“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的意義還在于,超越了“媒體”的說法。這個提法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面認識網絡的社會本質,為未來更準確地理解網絡提供了一個臺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一個分類的視角,如果網絡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們仍然需要一個更本質的概括。

(五)網絡就是虛擬世界

具體的、分類的角度看問題解決了許多基礎性的問題,那么我們來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問題。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映照,那么“網絡媒體”的母體網絡呢?網絡的對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網絡的對照物和聯系,我們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網絡是什么”的答案。這個思路接近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質是什么”的思路,馬克思如此定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5]

經由關系、聯系來解釋本質,是一個合理的路徑。由此知道,“網絡是什么”,當然也可以從網絡與對照物和網絡的全部聯系中,認識網絡的位置、特點和作用,那么“網絡是什么”的問題也就得到一條清晰的出路。

“網絡是什么”的長期爭論展現了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其復雜表現為網絡上形態眾多,作用和影響各異;其多變性表現為網絡上原創技術出現周期很短,網絡組成部分新成員不斷增加,新功能不斷開發,原有的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這里出現了問題:我們長期從“網絡和媒體”的角度來試圖認識網絡的本質。結果證明不成功。我們在探討“網絡是不是媒體,是第幾媒體”的時候,長期糾纏不清,認識混亂。我們把“網絡是不是媒體”這個問題拋開,跳出這個狹隘的怪圈,直接討論網絡對于人意味著什么?

用信息流的觀點來看待網絡可能更能接近網絡的本質。信息總是從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復雜流動,也可稱為精神交往,成為信息時代的非常重要的內容。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就是一個推動信息流動的計劃。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為乘客;那么網絡上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車;網絡就是道路。三者的關系就是“乘客、汽車和道路”的關系。同樣,我們觀察另一個系統,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種形態的傳統媒體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車,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現實世界可比喻為道路。那么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道路奔跑著形態不同的汽車,汽車里坐著乘客。

這個比喻的意義在于,把網絡和現實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對存在,互相作用和影響。那么,網絡能夠承擔這樣大的比喻么?網絡有資格成長為足以與現實相對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從歷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信息環境的環境化”的概念,[6]這些概念都傳達出這樣的含義:在一個走向信息社會的時代里,大眾傳播媒體營造的信息空間,已經構成了一個區別于現實環境的“第二環境”,也即“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盡管當時這個環境還沒有足夠完整、真實和獨立。而在今天,這個“信息環境”、“擬態環境”在網絡的催生下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學鑾使用的“網絡社會”[7],開辟了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時代”[8],發展出一個張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們將面對著劉建明提出的“雙重存在”的“社會”(即領土意義上的國家社會和超級信息和觀念全球化的社會)。[10]

我們深知,網絡在傳播技術方面的優勢遠勝傳統大眾媒體,它對“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的構成起到更為巨大的作用。社會演變的信息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這兩個趨勢就決定了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對立而存在。既相互滲透,又相互聯結和影響。

如果從世界的角度來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車”的比喻,可以置換為比喻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顯然存在著兩種“大地和房子”,現實大地上建造著現實中的傳統媒體形態;虛擬大地上建造著虛擬中的網絡媒體形態。在本質上,虛擬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現實大地的一個變形的折射;同樣在本質上,網絡媒體形態不是“創新”的產物,而是傳統媒體形態在虛擬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這個比喻超過了傳播的意義,而是建造了一個“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說,傳播畢竟強調的是信息的流動和疏離個體的連接;那么“世界”的概念顯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駐留和傳播,固守和變遷,穩定的秩序與流動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筆者的觀點水到渠成,“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超過了“作為傳播媒介的網絡”,更充分而且有說服力地解決目前網絡理論解釋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糾纏,也是我們對網絡本質認識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書目]:

[1]方興東:《“網絡社會化”新時代的來臨》,參見陳衛星主編:《網絡新聞和社會發展》,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2]閔大洪:《網絡傳播研究亟待加強》,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閔大洪:《網絡媒體定義與中國網絡媒體生態環境》,參見鄧炘炘李興國主編:《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4]杜駿飛:《網絡新聞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第1版,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7]彭蘭:《網絡傳播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嘩譯:《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篇9

關鍵詞:網絡營銷;風險管理;評價指標

一、網絡營銷效果評估與經營風險控制

企業網絡營銷效果的評估就如同企業的網絡活動績效指標考核,通過各種網絡統計分析系統結合線下活動統計來綜合分析網絡營銷效果,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作出準確的評估,以便企業更好的進行經營風險控制。通過網絡營銷效果評估進行經營風險控制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1.在多平臺經營的情況下,通過不同平臺的營銷效果評測比較,有效的篩選出適合企業當前主要業務發展的網絡平臺。2.在進行多種營銷活動宣傳時,利用活動的網絡效果評測,反饋營銷活動情況,形成更有效的網絡營銷推廣方案。3.通過網絡營銷效果評估,篩選測款,結合波士頓矩陣的四象限分析法,明確明星產品、金牛產品,幫助企業更好的制定經營策略。4.在對所有網絡營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得出月度、季度、年度的經營投資收益率。

二、網絡營銷效果評估的方法

網絡營銷效果評估時通常分為四個步驟,第一確定網絡營銷的目標,二網絡營銷目標實施過程的觀測統計,最后核算網絡營銷目標的達成價值與成本,明確投資回報比ROI。(一)確定網絡營銷的目標在進行企業網站建設前,企業就應明確定義網站目標。根據目標不同形成的網站類型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宣傳型的企業網站,其可衡量的達成目標就可以是到達訪問某個頁面。如果是直接銷售型的電子商務網站,產生的銷售額就是營銷的達成標志。如果企業網站是一個綜合型的網站,則關注點可能還包括用戶的注冊數、Email訂閱量等。(二)網絡營銷目標實施過程中的觀測統計為了更好的達成網絡營銷目標,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進行固定點的觀測,以便隨時根據數據反饋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1.網絡營銷平臺設計階段網站是一個企業網絡營銷的基礎,所以企業要想順利達成網絡營銷目標,第一重要的因素就是網站的設計是否符合網絡營銷的需求。在這一階段可以用來作為網絡營銷實施觀測點的指標有:網站的功能完整性、網站內容的準確性、頁面載入時間、死鏈情況分析、瀏覽器兼容性、搜索引擎友好性等。2.網絡營銷平臺推廣階段這一階段是網絡營銷績效能否達成的主要衡量部分。在網站推廣階段的觀測主要依靠軟件來采集數據,國內常用的主流免費統計軟件包括百度統計、站長工具、我要啦等等。各種工具雖不盡相同,但統計的指標類似,以站長工具為例,企業網站主要的統計指標如圖1所示,包括:網站流量分析、網站來源分析、網站受訪分析、訪客分析、價值透視、行業監控等。(三)網絡營銷目標的達成價值與成本這一階段主要是監測營銷效果,依據投入產出比選擇最有效的網絡營銷方式,包括有效的平臺、恰當的營銷活動和適當的產品。ROI的計算方法需要根據使用的網絡營銷手段不同公式會有所不同。例如一個網站的搜索引擎競價排名的投資回報比可以直接采用一段時間內的點擊價格=點擊費用總額/點擊次數。而如果是搜索引擎優化的ROI則是人工花費(工資+SEO顧問服務費)/獨立訪客。同樣在進行微博宣傳、軟文宣傳的時候也要考慮人工費用、活動費用折合到每名訪客瀏覽的ROI比例。根據企業網站的差別,各種營銷手段的效率也會有所差異,這就需要隨時通過監控ROI找出最有效的平臺、恰當的營銷活動和合適的產品。放棄無效的或者投入產出比較低的方法。

三、網絡營銷風險管理的方法

(一)網絡營銷平臺建設與管理風險。企業在進入互聯網進行經營時,需要將相關商業信息到平臺上,這就需要區分哪些是公開信息,哪些是需要保護的機密信息,否則有可能造成客戶信息或商業情報信息外泄。因此在進行網絡營銷平臺建設的時候,需要通過實踐對比,將平臺風險降到最低。為了方便企業管理網絡營銷平臺,可以通過網站日志(如圖2所示)進行管理。(二)網絡營銷活動的組織與執行風險。網絡營銷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人員有營銷人員、技術開發人員、市場銷售人員、中層管理者等,包括市場培育、人員培訓、活動組織、營銷反饋等多個環節,一旦某個方面出現問題就可能影響整個網絡營銷。因此在營銷活動組織與執行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各項數據指標進行營銷活動組織與實施。在市場培育階段可以通過對潛在客戶信息和已有客戶信息的分析選擇市場,中期人員培訓可以通過人員績效評價進行管理,活動組織方面可以依據CNZZ對企業網站平臺及產品的流量、轉化率等信息進行平臺和產品的選擇。(三)網絡營銷產品策略與市場認知的風險。作為網絡營銷推廣的根本,企業產品信息的傳遞會對企業網絡營銷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互聯網信息的公開透明,獲取的快捷便利都使得市場消費者更容易尋找到同等或替代產品,這就嚴重影響了企業網絡營銷的實施。因此,企業可以根據訪客信息、行業監控信息、產品銷售情況等進行產品分析。如圖3所示。

四、結語

企業在互聯網經營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要想立足互聯網獲得長遠發展,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網絡營銷策略,在網絡營銷的過程中通過量化指標分析,進行有效的市場預判,監控和調整企業的網絡營銷策略方法,從而降低企業互聯網經營的風險。

作者:李瑞新 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參考文獻:

篇10

首先,什么叫轉換?在網絡營銷的范疇,轉換一般指訪問者在某種營銷方式的引導下,進行某項對網站有利的動作行為。在普通的商業模式下,整個轉換過程主要涉及三個要素,第一就是訪問者的需求,第二是符合訪問者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第三是訪問者獲知產品或服務,并以一定代價獲取產品或服務的過程。

“轉換率”就是指訪問者當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數進行了某項對網站有利動作行為。一般來說“轉換率”越高,也意味著你的營銷方式就越成功。

二、如何定義各項“轉換率”指標

一般來講,“轉換率”主要分成三塊數量指標:將互聯網的流量轉換成企業網站的流量;將企業網站的流量轉化成第一次購買量;將第一次購買量轉化成為重復購買量。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所追求的商業目標也有所不同,進而所定義的各項轉換率指標也不一。下面是舉例了幾種商業模式不同“轉換率”指標。

1、B2C商業模式

外部“訪問量”à網站“第一點擊量”à網站“第二點擊量”à網站“購買量”或“購物車產品量”à網站“成交量”à網站重復“成交量”

2、C2C商業模式

C2C有點復雜,網絡營銷既要服務于買家,也要服務于賣家。而兩者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相對應的營銷方案也有所不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的C2C網站都是在向賣家收錢,但是網絡營銷方面,還是側重于吸引與服務大量買家群體,增加成交數,最后向賣家收取交易傭金,以及產品費及推廣位費。

以買家為主線的轉換率:

外部“訪問量”à網站“第一點擊量”à網站“第二點擊量”à網站“買家提問量”或“出價量”à網站重復“買家提問量”或“成交量”

以賣家為主線的轉換率:

外部“訪問量”à網站“第一點擊量”à網站“第二點擊量”à網站“開店量”à網站“產品量”à網站“成交量”à網站重復“成交量”

3、B2B商業模式

B2B與C2C很類似,大部分的B2B企業還是以賣家為中心,通過代表賣家去做推廣,最后也是主要向賣家收費以求得生存。但是還有少數B2B企業還是以買家為中心的,以向買家收取成交傭金費作為主要收入。這類B2B企業在網絡模式上主要以買家的求購信息去吸引不同的供應商前來發報價,例如國內的實華開。

以供應商為主線的轉換率:

外部“訪問量”à網站“第一點擊量”à網站“第二點擊量”à網站“會員量”à網站“付費會員量”à網站“續簽量”;

以采購商為主線的轉換率:

外部“訪問量”à網站“第一點擊量”à網站“第二點擊量”à網站“詢盤量”à網站重復“詢盤量”;

4、鼠標加磚頭模式(工廠,貿易公司)

外部“訪問量”à網站“第一點擊量”à網站“第二點擊量”à網站“詢盤量”à網站“成交量”à網站重復“成交量”

三、通過提高各項“轉換率”指標來從整體上提高營銷投入回報

“轉換率”最終還是與“營銷投資回報率”直接關聯的。“轉換率”的高與低,直接影響到營銷投資的回報。現以B2C模式的A公司為例簡單講解一下。A公司的網絡營銷部門,主要責任是吸引一般消費者,找到他們的需求,并引導他們進行某項目行為操作,例如會員注冊,購買商品,填寫評語等,其中直接增加收入的只有購買商品這一轉化,其他的轉化則屬于間接增加收入。接下來我們簡單談談轉換率與投資回報率的運算:

A公司在新浪上買了八萬元的Banner廣告,吸引了80萬個點擊(或訪問者),則每個點擊的轉換成本為0.10元。接下來,80萬個點擊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點擊,只訪問了A公司的引導頁面就離開了,換句話說,只有一半的人被“引導頁面”疏導到網站的其他部分內容去了,或我們可以說“第二點擊”的轉換率為百分之五十;再接著,余下的40萬個點擊,只有百分之二注冊成為會員,即8000個會員;最后8000個新會員只有10%是有購買行為,即800個付費用戶。如果每個付費用戶平均一年之內可以給A公司帶來5元的利潤,則一年內廣告回報為4萬元。顯然4萬元是相對8萬元的廣告來說是不合算的,我們可以在網絡營銷管理當中,提高各子目標的轉換率,進而提升整個網絡營銷的回報會。

1.提高子目標轉換率之前:

800,000點擊*50%(引導頁面)*2%(注冊流程)*5元(一年價值)=4萬(回報)<廣告費(8萬)

2.采取多項提高轉換率方法:

2.1好好設計Banner廣告,安排好投放的時機與投放的頁面,爭取引到85萬的點擊

2.2加強流量從新浪流過來的第一個引導頁面疏導功能,爭取有55%的訪問流量能被疏導到網站的其他重要頁面

2.3采用注冊抽獎的形式,將會員注冊的百分比提高到了3%

2.4給老會員購買提供更多的折扣,將每個會員一年內給當當網帶來的利潤從5元到8元。

3.提高子目標轉換率之后:

850,000點擊*55%(引導頁面)*3%(注冊流程)*8元(一年價值)=11.22萬(回報)>廣告費(8萬)

11.22萬減掉8萬,A公司通過這次營銷努力之后,得到了3.22萬的毛利。

四、“轉換率”量化管理當中需要注意幾個細節

1、所有的行為都跟電子商務企業的收入相關,但各項行為當中也可以再細分為直接收入相關與間接收入相關兩種。所謂直接收入相關的營銷活動,基本上是指一些促銷性質行為,類似于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作得好或是不好,都可以比較容易通過收入來衡量。其他間接收入相關的營銷行為,則相對比較難于衡量其價值,基本上都是憑歷史數據來確定的。

2、在核算“轉換率”與營銷投資回報的時候,需要考慮整個轉換過程所花的時間,即轉換周期,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部分計算轉換率的工具,基本上都是以一天的LOG為數據來源,即轉換周期都默認為一天,如果企業的轉化周期不是一天,則存在的誤差將比較大。通常來說,一般消費者的轉換周期要比企業用戶要長。

3、企業內部需要有一個角色來統籌考慮整個商業模式中的各類轉換率指標。在現實當中,各類轉換率的指標通常是在細分后,下放到幾個部門來執行,比如廣告的點擊率是市場部門負責,訪問者轉化成為注冊會員,則是網站運營部門的工作,訪問者或會員轉化成為付費用戶,則是銷售部門的職責。付費用戶的重復購買,則有可能是客戶服務部門的關注目標。

但是,如果沒有統一的規劃與監控,各個部門很可能就陷入了一場數字游戲里面,市場部門只要點擊的數量,而不顧點擊的質量,吸引過來的訪問者大部分不屬于公司的潛在客戶群體。網站運營部門為了增加會員注冊量,則很可能放棄了提升訪問者的瀏覽體驗,處處設置注冊表單;銷售部門為了短期的銷售額,則采用過渡承諾,掩蓋產品缺點等多種方式讓訪問者進行了第一次購買。訪問者經過前面幾個階段的磕磕碰碰,相當部分已經是很惱火,更不可能進行重復購買,但客戶服務部門肩上扛著指標,對于這些沒有重復購買行為的用戶也不能放棄,整天采用EMAIL,電話等多種方式進行騷擾。最終導致整個商業模式陷入了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