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范文

時間:2023-03-19 02:2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者/ 征萍

樸實——充溢著層層遞進的品讀

【片段一】

師: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開了。這些花怎么樣?(請學生自由朗讀)

師:善于讀書的人,能讀出文字之外的畫面。再讀這段話,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花兒爭奇斗艷,爭著比美,聽到小蜜蜂邊飛邊歌唱。

生2:我看到五顏六色的花兒在風中跳舞,擺動著美麗的衣裙,扭動著腰肢,聞到了陣陣芳香,沁人心脾。

師:這么美的景色,誰能讀好?(指名朗讀)

師:如果你是島上的居民,當你早晨醒來時,你看到了高爾基的院子里的這些美麗的花,你會怎樣?

生:我會很開心。

師:是啊,鮮花帶來了快樂,鮮花帶來了輕松,鮮花帶來了一份好心情。帶著愉快的心情,再去欣賞這美麗的鮮花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看著滿院的鮮花,高爾基的心情怎么樣?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指名讀)

【反思】

張田若先生曾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可見,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讀是感悟積累的前提。以上片段中,學生通過初讀、再讀、想象說話,體會那些花的美,然后想象美麗的鮮花會給島上不同的居民帶來什么心情,感受鮮花帶來的快樂。學生在朗讀與評價中,抓住關鍵語句體會高爾基的心情,是那么美的景色讓他想到了美的創造者——兒子,父親感受到的不僅是鮮花的美,還有兒子的孝心和愛心。

在閱讀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少借助媒體,多指導學生充分地讀、有效地讀,讓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特別要抓住文章的精美之處,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里品味作者傳情達意的精妙,領悟表達的方法和藝術,進而感悟作者的思想,升華情感。

厚實——搭建了明理的平臺

【片段二】

(出示第九自然段,學生自由讀。)

師:在這一段中出現的“美好的東西”指什么呢?

生1:指對別人的幫助。

生2:關愛,為別人奉獻。

生3:也可以是一個微笑或者一聲問候。

師:生活中的你們也給過別人“美好的東西”嗎?(啟發:你給過別人幫助、鼓勵、安慰、快樂、祝福嗎?)

生1:有一次我乘公交車為一位老奶奶讓座。

生2:有一個同學摔倒了,我去扶他。

師: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在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高爾基說:“當你給別人美好的東西的時候,你自己也會感到愉快。”你嘗到過這種愉快嗎?

生1:我借東西給同學,同學感謝我,我很開心。

生2:我幫媽媽做家務,媽媽說我很懂事,

我心里甜滋滋的。

師:真好!生活中只要真誠地付出,都會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也會讓我們感到別人是多么需要我們。

師:所以高爾基說“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這里的“給”是給什么?

生1:給予幫助。

生2:給別人關愛、奉獻,留給人們美好的東西。

師:“拿”指什么?

生:只接受別人的關懷而不付出。

師:當一個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樣重要時;當一個人把幫助別人、為別人奉獻愛心當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時,那這樣的人生也會因此而快樂。這就是“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

【反思】

通過學生談自己理解的句子含義,借助視頻感受“美好的東西”的內涵,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情境引讀領悟“給”比“拿”愉快,出示名言升華感悟。這樣設計,將課堂與生活“鏈接”,為學生明白快樂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的道理搭建了平臺,使得學生的情感隨之融入課文之中,在不經意間觸動學生的心靈。有的課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既是教學重點,同時也是教學難點的,要去突破。在引導學生理解這些句子時,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驗。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知為易懂,提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聯系生活經驗使課文所蘊涵的道理變得易于理解,讓學生的思維向更深處延伸,讓學生的智慧不斷增長。

扎實——促進了語言積累

【片段三】

師:花兒怎么樣?

生1:花兒很多,有很多顏色。

生2:花兒姹紫嫣紅。

師:“姹紫嫣紅”就是形容花多而且美,看到這個詞,你還能想到哪些詞?

生: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課件出示詞語,生齊讀。)

師:有的同學很會學習,知道邊學邊積累,只不過有的同學積累在腦子里,有的同學積累在書上。

(生將詞語記錄在書上)

【片段四】

師:這封信不光寄予了高爾基對兒子的希望,也是我們所有人應該謹記并且為之努力的。希望大家記住這幾句話,以此共勉。

(生練習背誦,集體背誦。)

師:老師再送大家幾句名言,希望它們能伴隨你們長大!(出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生讀記。)

【反思】

在教學中,我幫助學生吸收、內化,遷移課文內外的妙詞佳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體現了學生思維的有效性。語文教學強調積累,如果沒有語言積累,說、寫的能力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積累與能力相比,積累是更基礎、更核心的東西。語文課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

豐實——創設了練筆的情境

【片段五】

師:兒子收到了高爾基寄來的信,很激動,決定也給爸爸寫一封回信。兒子的這封回信會寫些什么內容呢?

生1:爸爸,讀了您的信,我知道我種的鮮花開了,你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生2:讀了您的信,我懂得了“‘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

生3:爸爸,謝謝您,我會記住您的話,多幫助別人的。

(師出示要求,生按照要求,把這封回信寫下來。)

【反思】

“情動于中”,方能“形于言”;“形于言”,方能寫成文。崔巒老師指出:“只在作文課上講作文、寫作文,每學期次數有限,學生練習的機會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練筆輻射到閱讀課上。”閱讀課應成為學生寫作方法習得的主渠道和習作訓練的練兵場。教師潛心研讀教材,結合課堂教學,立足教材文本,讓學生在感悟、品評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在體驗、實踐中發現寫作的素材;在探究、想象中放飛心靈,鼓勵他們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說用文字記錄下來,就能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豐實。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的發展和提高為起點和終點的,它呼喚更多的語文教師在這條道路上,行走,思考,實踐……

篇2

一、把作業整合進教學設計

1. 研讀作業,整體把握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中,教學目標一般以暗線的形式編排在課后習題中。教師在備課時,如果既能研讀教材,又能研讀課后習題,就會增強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總體設計教學目標的能力。我在執教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時,昀初制訂的教學目標是: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3. 體會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的父子情深,初步懂得人生的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后來,我又研讀了該課的課后習題:1.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 用鋼筆描紅臨寫“龐”、“妻”。

3. 默讀課文,摘抄你認為值得積累的詞語或句子。4. 請你代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對比一下,我發現自己在目標定位時忽略了“請你代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學生的表達能力往往弱于理解能力,寫好這封回信對學生而言是有難度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把力氣花在學生不會的知識點上。基于以上思考,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二度設計,增加了教學目標“5. 能寫好一封回信,書信格式正確,內容具體。 ”研讀課后習題,幫助我正確把握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根據教學目標,精選作業內容

教師布置作業時,第一個關注點應該是作業內容與教學目標是否一致。不少老師教學時也許還不能夠自覺地意

識到這一點。有的老師布置作業習慣于選擇教輔、教參上的作業,有的老師也想精選作業,但不知道如何去選。那精選作業的依據是什么呢?是教學目標!下面是筆者搜集到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的同步練習。

一、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的假期()的花草()的臉龐()的花朵二、按要求改寫句子

1. 傍晚,彩霞染紅了天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 高爾基坐在院子里,欣賞著兒子種的花,心里十分高興。改成反問句:三、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要是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人們的()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該會多么愉快呀!”

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1. 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

2. 給第二自然段加上標點。

3. 找出文中的一對反義詞。 ()--()

4. 兒子留給高爾基的是_____,那是他_____。

5. “‘給’,永遠比‘拿’愉快……”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

根據作業內容應指向教學目標的原則,我們選擇第五題作為必做作業,這一作業內容指向教學目標3,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鞏固所學知識以及語言的綜合運用起到了幫助。其他作業與本課的教學目標關系不大,可以選做或不做。

二、把“做作業”整合進備課

教師除了把作業備進教學設計之外,還要自己先做一做作業。教師下水做一做作業,是合理安排作業時機的前提。以《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為例,四道課后習題中,學生昀難完成的是寫一封回信,這是教學難點。而第三題摘抄昀值得積累的語句,讀讀課文就會發現第四、五自然段,因為寫得很美。還有就是高爾基的信,因為信里的每一句話都有深刻的含義,這就是教學重點了。用做一做課后習題的方法,教師就能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來思考,學生還有哪些不會,哪些地方需要加強;能站在編者的角度來思考,每一道習題的編排目的是什么,根據不同的作業價值,怎么安排作業時機比較恰當。綜合起來再看看教學內容,仔細想想教學環節,做出科學合理的調整。比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一課,第3、4兩道作業是全文的重點難點,所以安排在課堂上結合課堂教學來完成,第1、2兩題則安排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時來做。這樣,就變集中作業為分散作業,不僅減輕了師生作業的負擔,而且保持了良好的情緒,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三、把作業指導整合進課堂教學

首先,作業指導,要落實在課堂。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因此也應該成為作業指導的主陣地。當然,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對于在課堂上指導的作業一定要加以精選。其次,作業指導,要充分展開作業過程。傳統作業指導比較偏重作業結果,而輕視作業過程。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思維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忽視如何通過有效的作業指導讓學生體驗到作業的成就感。只有充分展開作業過程,作業指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于永正老師在執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時,花費了整整一節課來指導學生寫好回信。首先,進行寫信前的指導。因為是寫“回信”,所以于老師把重點放在啟發學生先讀懂來信,思考寫信內容,而有關書信的格式等,考慮到學生已練習過寫信,則略去不提。第二步,學生練習寫信。于老師反復巡

篇3

一、探究有追問,讓思維更多彩

追問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技巧,尤其是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時,教師要抓住關鍵詞語,找準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細節,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其思維綻放異彩,獲得提升。如在“栽花”這個課文片斷中,高爾基的兒子來到高爾基休養的小島之后,顧不上休息,很快就投入栽花的工作。這個片段有幾個關鍵問題值得思考:為什么兒子顧不上休息?(他想種很多花草)為什么他要忙碌地栽種花草?(他想讓爸爸的小島到處都盛開鮮花)為什么他要這樣想?學生由此體會到兒子非常愛爸爸,為了讓爸爸看到美麗的花兒,聞到芬芳的花香,馬不停蹄地投入勞作。也有的學生認為,兒子顧不上休息,來了之后就忙碌地栽種花草,然后又匆忙離開,這說明他非常想讓爸爸快樂。我再次追問:高爾基的兒子還不到十歲,他都能這樣關心爸爸,說明了什么?通過思考,學生體會到這不但是高爾基教育的結果,更是高爾基的兒子將愛回報給爸爸的證明。爸爸的愛教會了兒子用愛來回報,而兒子也學會了用愛來感動爸爸,讓爸爸快樂。

通過在關鍵處不斷追問,學生一步步理解了課文所蘊含的豐富內涵,使語文思維有了不同的色彩,使課堂教學呈現出多姿多彩。

二、指導有層次,讓思維更有效

在教材文本中,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層次,充滿了邏輯之美,此時教師要把握好目標,而后由點及面,由面到點,進行有層次的指導,步步推進,帶領學生一點點地深入文本,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在“寫信”的課文片段中,學生找到了關鍵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既是文章的點睛之筆,也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呢?這里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高爾基向兒子表示感謝,感謝他在島上給自己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那些盛開的美麗鮮花;第二個層次是高爾基告訴兒子,給予他人美的東西可以隨時隨地,并不受限制,而且美的東西也有很多很多,并不僅僅是鮮花;第三個層次是高爾基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做一個給予他人美好的人,遠勝過從他人那里拿走美好的人,因為樂于付出,幫助別人,有益于社會,也會讓自己獲得無盡的快樂。

在這三個層次中,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別談談自己的體會,如“你怎么理解美好的東西”“你怎么理解給予和拿走”,然后讓學生從生活中舉例說明什么是“給予”,什么是“拿走”,并談談自己“拿走”和“給予”的經歷,最后讓學生思考:高爾基非常愛兒子,那么高爾基是怎么愛兒子的?

通過以上環節的分層指導,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內涵,增強自主感悟。

三、智慧引導,讓思維更活躍

在課改大潮的沖擊下,語文新課程呼喚新課堂,更呼喚課堂智慧。教師要善于從文本入手,挖掘其中的智慧,讓學生的智慧與文本的智慧交相輝映,讓教師和學生的智慧交融和碰撞,讓學生的思維走向活躍。

如在教學“賞花”片斷時,我采用多媒體,讓學生看到花兒綻放的圖片,并這樣引導學生:“高爾基的兒子走了,但他精心栽種的花草盛開了。仔細讀讀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有的說看到了月季花,有的認為是玫瑰花。此時我繼續引導:“哪些詞語能描寫這樣迷人的場景?”學生想到了“姹紫嫣紅”和“春色滿園關不住”。我追問:“你能想到哪些學過的詩句是描寫這盛放的花兒的?”學生在智慧的引導下,將之前學過的舊知都在腦子里重新過了一遍,并進行了比對和檢索,對詞語和古詩的意境有了更深一層的把握,并在表達的同時,既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又提升了寫作能力,使得智慧與文本交融,心靈領悟力大大提高。

通過以上環節的智慧引導,學生不但能夠溫故知新,而且能夠推陳出新,將過去的知識與現在所學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篇4

一、課題猜想——引導探究的契入點

課文的題目就是課文的“眼睛”。不少課文題目有能揭示中心、點明主旨的作用,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探究,有利于契入文本,深刻地體會思想感情。

例如,教學《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片斷:

師: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高爾基是什么人?

生2:他的兒子怎么樣?

生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之間會有什么事發生?

生4:寫這樣的事情有什么意義?

……

師:請同學們畫出文中蘊含高爾基和兒子內心情感的句子,體會子愛父、父教子的濃厚親情。想一想生活中你的父親是怎樣教育你的?你是怎么做的?

這些問題的提出,激發了學生想從課文中獲知答案的積極性。學生通過積極地閱讀資料和課文,順利解決了前面的問題。引導學生聯系自身實際,結合鮮活的實例,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二、課中推進,探究式學習的核心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為創新型人才提供充分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一味地灌,學生被動地學,已成為習慣。那些直覺、想象和虛構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完全被排除在課堂之外,嚴重影響著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講授的內容和教材實際上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劇本”,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他們去感受、表演、分析,由于每個人的經歷、體驗和解讀方式不同,從而得出的結論和觀點也不盡相同。我們不應視教材為“金科玉律”,應積極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大膽創新,賦予其“思想漫步”的自由,使其感受到學習及其成長的樂趣,獲得一種自我價值實現的體現,從而不斷實現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云雀的心愿》一文,主要描寫了小云雀和它的媽媽在外面飛翔時,看到貧瘠的沙漠、被咆哮的洪水沖垮和淹沒的河堤與村莊時所想的。故事層次清楚,語言豐富。如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從云雀和媽媽的對話中,領略云雀的心情,最終理解云雀的心愿,并從中受到啟迪呢?

如果以常見的教學設計,采取直敘的講述,很有可能是學生對“云雀的心愿”只停留在認識上,而達不到真正理解的實效。而探究性的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都有較大的優越性。

本課教學片斷:

片斷1:初讀課文,發現問題

師:什么叫“心愿”?

生1:就是心里想要的。

生2:就是“心中的愿望”。

師:有“心愿”常有一定的“原因”。請大家先初讀課文,認識云雀心愿是什么,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生1:(自我閱讀后):云雀的心愿,“讓沙漠變成綠洲”。

生2:云雀產生這樣的心愿是他路上的所見所聞。

片斷2:.深入閱讀,理解教材

在學生發現并提出以上兩個問題以后,教師進行適當點撥,讓他們再仔細閱讀課文,先讀最后一段,再讀前面部分。從具體的語言材料中去深入探究,理解教材,并作為討論發言的依據。從對文章的閱讀中,學生體會到“云雀的心愿”是多么地重要!

師:誰能用“失去了——,就——”或者用“有了……就……”說一段話?

生1:失去了森林,肥沃的土地變成了沙漠。

生2:失去了森林,洪水沖垮了堤岸、淹沒了村莊。

生3:有了森林,就有了森林水庫。

生4:有了森林,就有了“自然空調器”。

這個過程中,學生用書上的材料用自己的發現,尋求答案,是學生親自參與閱讀、實踐,經過分析、歸類、思考所得。經過這一過程,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故事情節的表面,而是通過閱讀有了真切的內心感受。

片斷3:印證結果,形成認識

師:讓沙漠變成綠洲的意義這么大,你的心愿是什么啊?

生1:我也想讓沙漠變成綠洲。

生2:我想治防沙漠,治沙漠。

師:好,我們一起為創造美好的環境而努力吧!

探究性的教學設計,能使學生的潛能被充分挖掘出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文章、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是在語文教學中,還是在其它學科的學習中,探究性的教學,都是有效的、可行的。

三、課外延伸,探究式學習的拓展

學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種內在的欲望,如果學生這種欲望和勇氣被調動起來,他們將會有效、深入地進行探索活動。要怎樣激發這種欲望和勇力呢?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動機。

篇5

剛剛塔老師談了她在課前三分鐘的一些作法,聽后我深有感觸。在這兩年多的生本課堂教學中,我班部分學生對收集整理材料的以具有能了一些能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不會使用這些材料的情況,針對這樣的現象我選擇把部分學生收集整理的材料,利用到課前三分鐘去做為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

我每隔一段時間,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把收集有關本單元的材料,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篩選并加發利用。如本學期我在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中,學生信收集整理了很多有關高爾基的文學作品和名言故事等。經過同學們的一致表決把高爾基文學作品《海燕》作為本課的課前三分鐘內容。(請大家觀看)

這樣,學生為了展示一份讓人耳目一新的課前三分鐘內容,他們不僅要精心的準備,查閱大量資料,還要請教同學、老師、家長。這樣就使學生真正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來,同時把課外資源帶到課本中與同學共享。通過課前三分鐘帶進課堂中,即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就有語文,學會發現、學會積累就會學語文。

第二次發言:

聽了羅老師在課前三分鐘中的一些教學方式,我感得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非常有效率。那我也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在前短期末復習階段,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復習內容多,學生出現了倦怠現象。

篇6

提效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于教者的角度來說,何謂“效率”,即在有限的40分鐘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內容。所以,教師們追求課堂教學的完滿,他們耐心地解讀教材,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苦心地拓展相關資料,使得課堂上呈現出十分“滿”的狀態。教學是互動的行為,教者的意圖輻射到學生的行為上,即表現為:學生思維不得停歇,急速運轉。過去,人們反對語文課堂教學里的“照本宣科”和“填鴨式講學”,認為學生在教學中完全沒有主體地位,思維無法得到發展,課堂效率低下。如今,我們倡導“在‘大語文觀’的關照下學習語文”“用課文教語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可以說,這些觀念指明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前進方向,改變了不少曾經存在的弊端,但如果理解片面,也會產生不少新問題,使課堂呈現出“密不透風”“求大求全”“四處挖掘”的局面,對于學生來說自然不是什么福音了。

提效課堂應該是目標明晰的課堂,應該是精選內容的課堂,也應該是有效設問的課堂。當我們的目光一直在關注“效率”二字時,是不是也應該去關注一下語文課堂的審美價值?人們總是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通俗來說,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家常課,且不說藝術,一堂語文課至少應該是一件作品,是師生互動、合力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課堂教學也應該有它的“審美價值”,語言文字本身就是極具文化意味的,教學語言文字也當是富有審美取向的。這種“審美價值”的取向是什么?人們給了語文課堂教學兩個方面的價值訴求:人文和工具。人文是語文的意蘊之美,工具是語文的實用之美,兩者相得益彰。在課堂教學這件作品中,留白也有極大的存在價值,它是生本一方的藝術舞臺。執教者設立的目標、精選的內容、有效的設問均體現了教師的本位。學生的舞臺呢?越是設計滿當,越讓學生隨波逐流,而無思想空間;反之,教師若能適當收斂起鋒芒,誠心于教學設計中留白,或許能還語文課堂教學真趣、真意。筆者試從三組教學案例中,通過比較,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效作些冷靜思考,試圖明晰留白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價值所在。

一、于環節設計處留白——給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

課例:蘇教版第十一冊《大自然的文字》

課堂A:執教教師是一位年輕教師,她選擇了串講這篇科普小品。在處理描述四種大自然文字的四個小節時,教師選擇了逐段講解,每一個小節都設計了拓展延伸和恰當的過渡語言,環節設計應該說是很精細的。在教學“大熊星座可以指引方向”的段落時,教師拓展了溫總理的詩作《仰望星空》,帶著學生一起去讀這首詩。筆者頗為不能理解,為什么要拓展這首詩?同時反思了一下,也對自己教學中的一些“環節設計”產生了厭惡感,為了滿足自己的環節設計,為了使每一個環節更加豐滿,“為設計而設計”的傻事做了不少。回到本課的教學中來,教師每一個自然段精講細講,而最終發現沒有什么可講,因為稍加研讀課文,就會發現本課的難度極低。四個相同結構的自然段,用這樣的設計去進行教學,真是一個重復而機械的方法,學生不斷地去迎合老師,回答書中一目了然的答案,課堂教學可謂是索然無味。

課堂B:執教教師在處理描寫大自然四種文字的四個段落時,采用了讓學生自學的方式。教師在PPT上出示了這樣三個要求:(1)讀懂這幾種大自然的文字的含義。(2)讀出文章表達上的亮點,并勾畫、交流。(3)合作填寫好表格。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自學四個段落,以表格稍作引領,把學習課文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然后再進行匯報、交流、討論,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引導、點撥,使得這四個自然段的學習變得既靈動又有效。最重要的是,教師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適時地把自主學習的機會讓給了學生,這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是一次有效的訓練。學生讀、思、議、說、聽,在開放的教學形式下愉快地學到了知識。

教師將學習的機會留給了學生,而淡化形式上的環節,用心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匯報,學生的精彩才是教學中最成功的環節。有時不需要精心設計,卻需要精心留白。

二、于挖掘訓練點處留白——給學生一些親近語言的機會

課例:蘇教版第十一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

課堂A:執教教師整堂課都著力體現“用課文教語文”的理念,例舉兩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

出示:“你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師:指名讀

生讀

師:你們留意“給”字后面的標點了嗎?

再讀

師:這里是一個逗號,應該讀出停頓。再請一位同學來讀。

生讀

環節二:

出示:“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春風吹來,姹紫嫣紅的花兒輕輕搖晃著,散發出陣陣芳香,引來了一只只蜜蜂。”

指名讀

出示:“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春風吹來,姹紫嫣紅的花兒散發出陣陣芳香,輕輕搖晃著,引來了一只只蜜蜂。”

師:讀一讀這句,你覺得能不能換一個順序?

生:不能換。

師:對,不能換,表達是有順序的,我們再讀一讀原句。

不想對這兩個教學環節本身多作評論,讀者自有觀點。只想說執教者用心良苦,目的也很簡單,抓住課文中的詞句,給學生以語文“工具性”訓練。

篇7

一、引導體驗,在多元解讀中“生成”

注重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學生作為文本接受主體,生活經驗有著很大的差別,在進入閱讀活動后,學生的心智活動各不相同,由此生成的獨特感受既無法預設也很難預知,全憑他們的悟性和自然生成。

例如,《黃果樹瀑布》一文中說:“站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個圓形的樂池里。”教師提問:“我們會聽到怎樣的樂曲呢?”果然,學生說出了各種場景不盡相同,但氣勢都很磅礴的樂章。這時,一個意外的聲音響起了:“老師,我還聽到了《霓裳羽衣曲》!”我愣住了,如此壯觀的瀑布前怎會聽到如此輕柔的曲子呢?學生說:“課文中不是說到了瀑布輕柔的水花形成了銀雨灑金街的奇景嗎?那不正是凌波仙子在舞蹈嗎?”我打心底里為他喝彩。學生的思維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課堂上那些預設之外的觀點,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把握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引出的將是一股富有詩意的、綿綿不絕的清泉。

二、鼓勵質疑,在自主探究中“生成”

理想的課堂應該有學生的提問、辯解、參與和探索,應該是學生的舞臺。問題意識是學習的起點,是主動探究的動力,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所提的問題就會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課堂教學才能不斷“生成”。

某教師教學《草船借箭》時,有學生質疑:“周瑜讓魯肅去探聽諸葛亮打算怎么造箭,而諸葛亮卻讓魯肅幫忙,并讓魯肅不要告訴周瑜。為什么魯肅不向周瑜如實匯報?為什么他會答應幫諸葛亮并為他保守秘密?”質疑引起大家的討論,在展開討論的過程中也認識了魯肅的為人。有人認為“魯肅為人奸詐,兩面討好”;有人卻給予否認:“魯肅為人厚道,他有意要幫助諸葛亮走出困境。”有人更從深層理解:“這說明諸葛亮知人知心。諸葛亮為人謹慎,把這么機密的事告訴魯肅并請他幫忙,諸葛亮完全信任他。”

三、張揚個性,在拓展延伸中“生成”

語文學習,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課程應當開放和充滿活力,這就要求我們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語文素養,張揚自己的個性。

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留意文本給孩子們的空白,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教《艾滋病小斗士》一文,讓孩子們為“世界艾滋病日”設計公益用語;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讓孩子們代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回信;教《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一文,讓孩子們也去讀讀《魯濱遜漂流記》……這些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喚醒與尊重,體現著師生之間的融合和內心的敞亮。

四、尊重異議,在教學智慧中“生成”

閱讀教學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領學生從模糊走向清晰,從錯誤走向正確,從膚淺走向深刻,從片面走向全面的過程。學生閱讀中出現錯誤,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信息:或者學生的知識欠缺,或者學生的理解出錯……此時此刻,教者就該根據學生錯誤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調控,使學生的錯誤成為走向正確的起點。

例如,教學《錢學森》一文時,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我覺得正如那位留學生所說,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怎么搞科學研究呢?而錢學森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有利于搞科研,所以我覺得他還是不要回國的好。”顯然學生對錢學森回國的目的還沒有搞清楚,于是教者順著孩子的話進行引導:“錢學森回國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僅僅為了搞科學研究?”這樣通過讀悟課文,討論交流,學生定會明白:錢學森回國的目的是為了用自己的專長為祖國建設服務。學生就會真正感悟到錢學森的濃濃愛國情,拳拳報國心。

篇8

關鍵詞:小組學習模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改變以往為了閱讀而閱讀的方式,要鼓勵學生在小組學習模式的應用中找到閱讀的樂趣,進而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小組學習模式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借助分角色閱讀進行小組閱讀

分角色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為了提高閱讀質量,也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更為了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各人物形象特點,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要借助分角色閱讀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發揮學生的閱讀主動性。

例如,在閱讀《林沖棒打洪教頭》時,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學生初步感知林沖和洪教頭兩個人物形象,在本節課的閱讀時,我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之后,在對文本熟悉之后進行分角色閱讀,組織學生分別扮演:林沖、莊客(甲、乙、丙)、柴進、洪教頭、旁白等角色,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角色扮演,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本中相關人物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而且還能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二、借助問題討論進行小組閱讀

問題討論是學生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問題思考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方式之

一。所以,在實際閱讀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在小組內討論,目的是要減輕學生的閱讀盲目性,使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進而也為閱讀質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同時也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閱讀《海倫?凱勒》時,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本節課的閱讀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下面幾個問題:(1)文本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2)海倫?凱勒遭遇了怎樣的不幸?(3)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主閱讀,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

象,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還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借助復述活動進行小組閱讀

復述活動的應用主要是借助閱讀教學來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而且,有效的復述活動對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文本復述活動,并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復述,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閱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教學質量,也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分別以高爾基的口吻、兒子的口吻、第三者的口吻或者是妻子的口吻等角度進行文本復述,并在小組內進行“故事講述”,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以及閱讀效率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學生的堅持不懈。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要鼓勵學生在互相學習中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參考文獻:

篇9

案例二:于永正老師半蹲著身子,伸長手臂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范寫“龐”、“緊”等生字,并叮囑道:這一撇不能太長,“緊”字的兩點要靠攏些……學生看得很仔細,學得很認真。

案例一是我在一位年輕教師的公開課上見到的鏡頭,案例二是于永正老師在執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中的一個片段。

案例一中,老師站在黑板前寫字確實要輕松許多,但他沒有考慮到這樣會遮住大部分同學的視線,大部分學生看不見老師寫字的過程,看不見字的筆順,不清楚寫字時該如何運筆,看見的只是老師的后腦殼,只有等老師寫完后離開黑板時才能知道黑板上寫的是什么。也許老師只是走個過場而已,寫字的環節已經有了,至于效果怎樣就不管那么多了。這樣的寫字教學,我看不指導也罷!還不如讓學生直接觀察書本上田字格里的范字,比看黑板上那不清不楚的字強多了!

案例二中于老師的這一蹲,把黑板亮給了學生,把寫字的全過程都展示給了學生,漢字的間架結構、筆順等,均清清楚楚、一覽無余,于老師一邊寫,還一邊講解,讓學生看得真真切切,聽得明明白白。于老師講得具體,示范得到位,學生自然也學得踏實。黑板上,老師的字寫得方正;課桌前,學生的字寫得工整,這樣的寫字指導才真正做到了扎實有效!

站著寫字輕松,所以年輕的老師選擇了站著板書,蹲著寫多累啊,像蹲馬步,時間久了兩腿酸痛得很,70多歲的白發蒼蒼的于老師卻選擇了蹲著板書。這一站、一蹲之間,有著怎樣的區別?這是教師截然不同的服務意識的體現:站著板書,出發點是教師,怎樣輕松就怎樣寫;蹲著板書,出發點是學生,怎樣對學生有利就怎樣寫,寧可自己累一點。蹲著板書,體現了于老師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思想,體現了于老師時刻服務學生、時刻為學生著想的師者情操。孩子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必須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的一切服務。這是于老師的教學宗旨,這也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的教學宗旨!

望著于老師那花白的頭發,我的眼睛也漸漸濕潤:敬愛的于老師,您蹲下的是身子,托起的是對學生的無限關愛啊!

篇10

今天一早,我校五位老師到站街小學參加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教研活動由站街鎮中心校牽頭,站街小學承辦,目的是為了推動全鎮校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

我校的楊麗老師和劉明艷老師分別準備了一節常態課參加研討。今天一共安排了五節課,兩節語文、兩節數學、一節綜合實踐。本人有幸參與了語文和綜合實踐課的研討。聽完課后,感受頗多,所以忍不住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以供以后參考。

第一節課是由站街小學的涂莉老師執教的五年級的《16 黃山奇松》。整堂課涂莉老師態度和藹,語言親切,注重對學生寫作方法的培養。在學習課文時總會抓住時機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這一點非常值得學習。另外,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注重對學困生的培養。但感覺老師上得比較辛苦,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學習,而主要采用的是老師牽引學習的方式。這樣的方法對于一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比較實用,因為他們還需要老師的“扶”。老師準備了相關的課件輔助本課教學,但感覺用得不是很巧妙,有些時候顯得有點多余、重復。個人認為老師可以大膽一點,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有些時候放手或許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他們有機會更多的展示自己,這樣就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如果是我個人來設計這堂課,我不會從“迎客松”入手,牽著孩子學習。我會試著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松去讀,去談,讓他們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老師根據學生的喜好相機引導理解重點詞句,學習寫作方法即可。這樣也許能收獲更多的驚喜。切記: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孩子。

第二節看的是李大秀老師執教的一節三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開題課。老師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收集了很多安全事故及危險活動的圖片,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表達。從教學環節來看,前面揭示課題用的時間多了一些,導致這節課就只完成了確定主題、分解課題。個人認為,老師前面展示的幾組安全事故的圖片過于血腥,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其實老師可以圍繞預設的主題選擇一些孩子快樂活動的場景,讓孩子們從中去發現安全隱患,比如后面的那些學校里的圖片就非常實用。對于學生的交流發言老師不必過多的重復或拓展,因為這樣在無形當中就浪費了很多時間,也不利于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和語言組織。我自己以前就經常這樣去重復,后來老師們給我提出來以后,發現真的很有必要改正,所以我也建議利李大秀老師能試著換一種方式,比如評價、鼓勵,盡量避免重復。節省下來的時間后面可以在針對學生自由選擇的小組人數、能力各方面不夠均衡的問題做一下調整。還可以讓學生完成確定子課題名稱、小組組名、口號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