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手抄報一等獎范文
時間:2023-04-04 14:07: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雷鋒手抄報一等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家好!
我很榮幸站在這個舞臺上,與他人競爭,使自己更加地進步。
我是靜海縣第四小學五年級六班的劉蕊,這個舞臺上精英集聚、人才濟濟,競爭激烈,但我仍然是充滿自信地走上了這個既激烈又平凡的競選大舞臺,來參加本次的評選,我想競選的職務是板報組組長,這個職務又堅巨又簡單,做好這個職務,不僅需要責任心與耐心,還要有很大的宣傳能力。
我,作為一個女生,拿什么來擔任本次板報小組的組長呢?答案就是:經驗、能力與才華。
我認為我自己有能力承擔這個職務,因為我喜歡畫畫,而且畫得不錯;并且版面設計也較好,能充分利用空間,把圖案設計的漂漂亮亮;此外我寫的字也很漂亮,我同時具備了辦好板報的三大因素。
我畫的畫在許多比賽中獲得過獎,如:在“學雷鋒、樹新風”手抄報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在慶“三八”感恩教育愛心加上中榮獲一等獎,在以“感謝師恩”為主題的手抄報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在全國第十屆少兒美術杯年度藝術評展中,我的作品“遠航”榮獲三等獎;還在少年智力開發報中榮幸刊登過文章呢!……還有很多很多,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
有的同學會說了:“辦板報一定要快,不能拖延時間,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所以,如果我競選上崗的話,我就會做以下安排:
老師布置當天:分工、提墨、擦黑板,幾個人在紙上一起設計(利用課間或活動課的時間);第二天:畫格子,畫圖案,設計完整。第三天:寫字,整理一下。以這種速度3天就可以完成,避免無頭緒、無規律的趕制。這樣即提高了制作速度,有提高了制作質量。
在這里,我向同學們保證:
篇2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
1.規章制度匯編成冊。學校高度重視制度文化建設,為確保學校各部門工作職能的完整體現和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結合實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新制訂實施了《春和中心小學教職工考勤制度》《春和中心小學教職工績效考核方案》《春和中心小學表彰獎勵辦法》《春和中心小學名師工作管理辦法》等,編輯制作了綜合性內部刊物《春曉心語》,為逐步完善學校檔案資料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強化班子隊伍建設。學校班子成員老、中、青結構搭配合理,是一支團結務實、開拓創新、作風嚴謹、年富力強的優秀團隊。其中2名來自中心城區、3名任過完小校長、有區級骨干班主任1名、校級學科帶頭人1名、校級“名師”2名、校級骨干教師3名。班子成員經常深入教學一線,堅持進完小,進課堂。班子成員及完小校長中有10人承擔語文、數學教學任務,11名完小校長任課8節以上,涵蓋到語文、數學、品德、科學、音樂、美術、計算機等學科,較好地做出了教學示范。堅持選送完小校長到中小學習鍛煉,啟動完小目標管理考評機制,召開完小內涵發展研討會、均衡發展現場會、均衡發展推進會,有力促進了校際間的均衡發展。
二、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1.盤活資源,推進均衡發展。學校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先后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新建了中心小學、馬橋小學、孫井小學、春和小學、劉總旗小學、黑村小學的教學樓。年內投入資金646萬元建蓋劉總旗小學、黑村小學的廉租房共68套,劉總旗居委會出資43萬元新建學校廁所,中所居委會多方籌措資金30萬元建設學校運動場,馬橋小學投入資金6萬元裝飾修繕功能樓和宿舍,兩所山區寄宿制學校投入資金60萬元改擴建了學校食堂和運動場。現有電子白板29套、多媒體設備29套、4間計算機教室共162臺電腦、教師辦公用計算機132臺、攝(照)像機20臺、教學鋼琴13臺、校園智能廣播系統10套、電視機51臺、電子監控設備12套共76個攝像頭。波衣小學、黃草壩小學每班教室擁有一臺電視機,中心小學、孫井小學、劉總旗小學、春和小學四所學校班班配有現代化教學設備,互聯網覆蓋了全校園,實現了教學和辦公的網絡化、系統化。
2.文化立校,提升辦學品位。中心小學著力打造以“趣”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分為“情趣”“興趣”“樂趣”“志(智)趣”“童趣”“雅趣”六大板塊,清新、優雅、大氣、個性化、高品質的校園文化建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孫井小學打造了以“德”為主題的學校文化,確立了“明德于心,感恩于行”的德育理念,形成了“四定三清”和“四查三評”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管理的路子,率先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劉總旗小學打造“快樂足球”文化,建成了人工草坪足球場,提出了“傳承足球文化,感受足球魅力,體驗足球快樂”的校園文化理念,在校內形成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春和小學打造以“春”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弟子規圍墻文化、運動書畫長廊彰顯特色,室內乒乓球館頗具品位,乒乓球運動成為一大亮點,正努力打造成為一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文化氣息濃厚、辦學特色鮮明的鄉鎮示范小學。中所小學打造以“安全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樹立“人人講究安全,時時重視安全,事事注意安全,處處不忘安全”的思想,讓校園處處盛開“安全花”,時時奏響“和諧曲”,正在全力申報創建“云南省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12所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現已全面啟動實施,文化立校提升了辦學品位,使學校有了靈魂,有效縮小了校際差距。
三、搭建研訓平臺,實現科研興校
1.優化教師結構,引領教師專業成長。230名教師中,平均年齡36歲,其中35歲以下的有89人,占40%;專科以上學歷的有208人,占90%;有音樂、體育、美術等專任教師17人。多次組織教師到昆明、、山東、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學習培訓,參加教育學家專題講座,舉辦班主任教師技能大賽、德育工作研討會、骨干教師培訓等活動,教師7人次先后獲得全國、省、市、區教學競賽一等獎。學校率先在鄉鎮小學成立了“名師工作室”,主要由學科骨干教師7人組成,集教學、教科研、培訓于一體,充分發揮了名師的輻射、引領、示范、帶頭作用。同時,以“師徒結對”的方式指導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合格教師、優秀教師,有力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學科配套、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2.搭建研訓平臺,強化教學研討交流。一是大力開展“贏在課堂”常態課教學交流、反思活動,不斷完善“基于教學、聯片教研、專家引領、專題研究”的研修機制,以“一課多研”“一課多教”“一課多談”等多種形式努力為教師搭建“磨課”平臺,靈活多樣地開展研討交流活動。二是相繼開展了省級課題《體驗式教學與實驗研究》、區級課題《小學中草藥啟蒙教育實踐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區級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問藝術研究》研究成果達到玉溪市先進水平。科研成果多次獲獎并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教育科研工作成為玉溪市農村學校的典范。三是不斷加強學區內與兄弟學校的交流、學習活動。先后與玉溪三小,大營街中心小學開展教學交流活動,累計開展了八次教學研究活動,120余人次參與了學習交流。四是以課堂教學競賽為平臺,落實“以課代賽”“以課代訓”的原則,2人次參加全國目標教學優質課大賽榮獲一等獎。
四、積極探索,多渠道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1.與德育工作相結合,增強實效性和針對性
(1)開展創建平安、文明和諧校園活動。一是每月開展一次“讀秒一次,安全一生”防震減災緊急疏散演練活動。2013年3月,中所小學順利通過驗收成為玉溪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學校。二是每年開展以“崇尚科學關愛生命”為主題的禁毒、防艾、抵制系列活動。2011年6月,春和小學順利建成紅塔區反宣傳警示教育基地。三是開展“重視食品衛生安全,構建平安和諧校園”活動。2012年4月19日,云南省教育廳三生教育處潘處長等領導蒞臨學校檢查指導營養餐發放工作。5月14日,紅塔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在學校召開現場工作會。
(2)開展“三生教育”社團科技實踐活動。黃草壩小學所處地域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3.4℃,特別適合中草藥用植物的生長。因此,學校結合本土特色建設了550平方米的中草藥基地,積極打造以中草藥為主題的“百草軒”校園文化建設。一是由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親手栽種了金銀花、三顆針、蒲公英等108種中草藥,打造了“百草軒”中草藥材長廊。二是成立了“百草軒”中草藥社團,由指導教師引導孩子們學習栽培和管理各種中草藥材,提高孩子們對中草藥材的認識,讓孩子們學會預防一些疾病和自我治療一些小傷。三是校園中主要建筑物均以中草藥材命名,取意深遠又體現中藥文化,如,教學樓取名為“百合”,教師宿舍樓取名為“紫竹”,學生餐廳取名為“茴香”等。四是每個班級均以一種中草藥材命名,如,“金銀花中隊”“蒲公英中隊”等。2012年6月,學校成功申報了紅塔區《小學中草藥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三生教育”社團科技實踐活動課題。
(3)開展怡情益智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2008年3月,學校被確定為紅塔區的“三生教育”社團活動試點校以來,學校成立了社團活動領導機構,制訂了“春和中心小學“三生教育”社團活動實施方案”,在摸索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到“堅持三個原則”(教師引導原則、自愿報名原則、全員參與原則)、“抓好四個結合”(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與讀書活動相結合、與打造辦學特色相結合、與少先隊課題相結合)、“打造兩個平臺”(象棋邀請賽、社團節活動),形成“35123”社團活動模式:“3”為三級社團:紅星(中小級)社團、火炬(校級)社團、紅領巾(班級)社團;“5”為五落實:時間落實、場地落實、內容落實、學生落實、指導教師落實;“1”為具有童趣的社團名稱;“2”為以元旦、“六一”為契機積極創建展示平臺;“3”為每學年進行督導檢查三次,使社團活動課程化、常規化、特色化。
打造書香校園,積極開展讀書活動。堅持每天中午15分鐘、每周1節閱讀課的讀書活動,每學年結合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堅持開展“牽手閱讀快樂成長”讀書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讀書節活動。毛雨欣等5名同學在紅塔區“三生教育”成果展示暨中小學文學創作大賽中分別榮獲小學組金、銀、銅獎。
搭建活動平臺,積極開展慶“六一”暨社團節展示活動。各完小選派1~2個優秀的紅星(中小級)社團到中心小學進行集中成果展示,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社團節展示活動。
體驗成長快樂,積極開展“三生教育”成果展示暨小學生象棋、乒乓球、籃球、現場繪畫、校園歌手比賽。學校先后成功舉辦了四屆春和中心小學“三生教育”成果展示暨小學生象棋、乒乓球、籃球、現場繪畫比賽,成功承辦了紅塔區“三生教育”成果展示暨小學生象棋比賽、乒乓球比賽。在紅塔區“三生教育”社團活動成果展示中,學校先后榮獲了小學生象棋、籃球、乒乓球比賽團體第一、二、三名、小學生現場繪畫比賽“最佳作品獎”和“最佳色彩獎”。
豐富學生生活,積極開展體育藝術節活動。每年12月,學校均開展體育藝術節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體育藝術節。一是開展跑步、立定跳遠、跳繩、接力賽、拔河等運動項目的比賽;二是結合火炬(校級)社團活動開展“三生教育”社團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傳承地方文化,讓玉溪花燈走進校園。學校結合玉溪花燈的實際情況,進行市級課題《少先隊中隊活動中玉溪花燈的應用研究》,編排了多個內容豐富、具有兒童特點的花燈小戲,形成了領唱點題、合作備演、小戲揭題、歌舞升華四環節流程。2006年6月結題以來,課題成果得到廣泛的應用,先后編排了具有玉溪花燈特點的花巾操、扇巾舞、雙扇舞三套花燈特色操。花燈特色中隊活動“爭做好隊員”得到了玉溪市八縣一區輔導員培訓班的245位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好評;花燈主題隊會“夸玉溪愛玉溪”獲市級一等獎;花燈課本劇《驕傲的孔雀》獲國家級道具創意獎、市級二等獎,多次在云南電視臺“俏花燈”欄目播放;花燈演唱《三生歌》獲區級一等獎。此課題于2008年榮獲玉溪市“十五”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2010年榮獲云南省“第五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為學校少先隊活動的開展夯實了基礎。
走向北京的農家娃足球隊。劉總旗小學“旋風小足球隊”社團已被發展為玉溪市首家足球訓練網點學校,也是云南省唯一一家被授予省級青少年足球訓練網點的農村學校。“旋風小足球隊”社團自2008年成立以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2009年7月,奔赴楚雄參加云南省“永新佳泰”杯少年足球大賽暨省運會足球預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2010年7月,轉戰開遠參賽榮獲二等獎。2011年1月,奔赴大理參賽獲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2012年4月21日,代表云南省到北京參加“2012年斯凱孚‘與世界有約’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榮獲第九名。
(4)開展文明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體驗活動。一是積極開展“與雷鋒精神同行”學雷鋒活動,認真組織師生深入社區進行服務,對居委會、老年協會、菜市場、村舞臺等場所進行認真打掃,為村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好評。二是積極開展“抗旱保民生,送水解民憂”抗旱保教活動,號召全體師生節約用水,并用籌集到的資金購買礦泉水送往山區學校;三是積極組織瀕臨飛井水庫的春和、龍池、飛井3所小學開展“保護飛井海爭當環保小衛士”環保系列活動,以親子手抄報比賽、主題中隊活動、清理水庫周邊的生活垃圾等活動方式,讓環保教育的理念深深地扎根于孩子及其家長的思想和行動中。
2.與養成教育相結合,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多年來,學校按照“以強化養成訓練為重點,以落實管理制度為保證,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思路,積極開展文明禮儀、感恩勵志、自律自護等教育活動。一是從文明、禮儀、衛生、行為習慣等方面入手,對學生強化養成教育,加強了日常行為規范的細節和精細化管理,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到“六堅持”:每天堅持放學列隊離校制度,每周堅持規范的升旗制度,每周堅持旗手輪換制度,每周堅持主題班會制度,每月堅持校園小明星、星級班級評選制度,每學年堅持“四好少先隊員”評比制度。二是以黃草壩小學、波衣小學2所山區寄宿制學校為窗口,強化文明行為的養成,深入推進素質教育。每年新學期伊始,學校都聘請玉溪二職中的小教官到校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軍訓”教育,讓學生學會自己洗衣、疊被子整理內務,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以及同伴,磨掉身上的嬌氣,增添心中的豪氣。在日常管理當中,做到了“124”管理模式(“1”指就餐時學生按班級自覺集隊按秩序排隊就餐,餐后自覺擺放好桌椅餐具并主動完成餐廳的清掃;“2”指校園潔凈、教室地面和門窗潔凈;“4”指宿舍床上物品擺放一條線,床下臉盆、水壺、鞋子等一條線,桌上口缸、牙刷一條線,門后毛巾一條線),成了學校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3.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形成整體推進合力
一是加強班主任管理,每年均舉行德育工作研討會、班主任素質大賽。2011年2月,陳玉宏老師與山東名師鄭立平合著出版了《做一個聰明的班主任》。二是成立家長學校,每學年開展兩次家長學校培訓活動。三是充分發揮關工委和校外輔導員的作用,積極同當地派出所加強聯系,聘請了9名法制輔導員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充實壯大了“三生教育”工作隊伍。四是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和宣傳平臺,加強對“三生教育”的正面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三生教育”的良好輿論氛圍。2013年5月,學校被評為“中國少年兒童組織教育研究基地學校”。
五、不斷創新,辦學成效顯著
篇3
一、課題的提出、確定和假設
(一)提出與確定
xx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還要求全國青少年“弘揚中國古代優良道德傳統和革命道德傳統,吸取人類一切優秀道德成就,努力創建人類先進的精神文明”。中國有著50XX年燦爛的文化傳統,素以文明和禮儀之邦著稱于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脊髓。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然而,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社會倫理道德滑坡的情況比較嚴重,優秀的傳統也被忽視,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中小學生中獨生子女多,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較差,德育效果欠佳等等,使精神文明建設受到很大影響。
由此可見,利用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這一特有資源對青少年學生和家長乃至社會公民進行道德教育,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祖國的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是豐富中小學德育內容,提高中小學德育實效,教育青少年學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學會做一個現代的中國人的需要。
與其它德育工作一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必須全社會齊抓共管,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經過了解和考察,結合我自治區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經請示自治區教委領導同意,我們決定參與欒傳大研究員組織的全國“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系統實驗研究”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由廣西教育學會牽頭,成立“廣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研究課題組”,在我區部分中小學中進行實驗研究。
(二)假設
從時代要求出發,將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相融合,發揮學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探究“三結合”傳美教育的途徑、方法和模式,繼承中華美德,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和道德品質;為培養合格的、跨世紀的現代中國人打好道德素質基礎,提高中小學德育整體水平,為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二、實驗對象與組織
(一)實驗對象
主要對象是中小學生。同時也對中小學教師、家長和社區教育所轄單位的公民進行傳美內容的教育。
(二)實驗研究組織
本實驗研究課題實行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宏觀調控、各負其責的組織管理辦法。自治區成立“廣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課題組”,課題組成立領導小組(由自治區教育學會1名副會長任組長、教育廳基教處和學會秘書處各1名負責人任副組長)并設有辦公室,在全國總課題組的指導下,負責制訂本自治區的實驗研究方案及工作規程、管理條例,提出實驗研究的總體思路、模式,培訓實驗教師和指導人員,指導實驗單位和實驗校點的實驗研究,控制實驗進程,總結、交流實驗研究經驗,表彰先進等。
自治區課題組之下,成立了5個實驗研究單位,其中有4個地級市,即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和北海市實驗研究單位;l個少數民族鄉鎮,即龍勝瑤族自治縣平等鄉實驗研究單位。5個實驗研究單位也均成立了領導小組,市教委領導任組長,教科所和學會的同志任成員。由各實驗研究單位確定實驗校點,具體負責校點的實驗研究管理和指導工作,交流本市實驗研究經驗。
各實驗研究學校也成立了領導小組,校領導任組長、政教主任具體負責,確定本校研究的子課題和實驗的重點德目內容,組織教師具體實施。
三、實驗研究的方法與內容
實驗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德目體系為內容。具體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故事》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警語名言500句》為主要實驗教材,輔之以適合各地實際情況的部分材料。
我自治區各實驗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具體選擇課題進行研究,(課題略)。
具體實驗研究的方法、途徑與步驟:
主要采取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1.調查法 根據傳美教育的內容,設制各種調查表,通過召開座談會、找學生個別談話、進行問卷調查、走訪家長和社區等多種形式按德目內容調查了解當時學生、家長的各種思想認識和表現,同時收集各種相關的資料,為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進行傳美教育打下基礎,為課題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實驗法 主要是自然實驗法。通過傳美知識的傳授和多種形式、多渠道的傳美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家長)道德認知,探索“三結合”傳美教育的模式和運行機制。
3.比較法 主要是作縱橫向比較。通過實驗校實驗前后和實驗班與對比班在道德品質素質等方面狀況的比較,驗證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和實驗的效果。
4.行為訓練法 即在實踐中訓練學生形成傳統美德行為的方法。通過教學形式、實踐活動形式等多種形式進行反復、長期訓練。例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手拉手”活動等等。
5.考核評價法 制訂《傳統美德素質教育目標體系及學生素質個性發展評價表》等評價標準,通過自我評價、教師評價、集體評價、家庭評價和社區評價,使學生清楚自己在各個層次的表現及努力的方向,達到傳美教育之目的。
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從廣西實際情況出發,在具體操作上,各實驗單位普遍按照“一種模式”、“十一個結合”的做法來實施。
一種模式:即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的“三結合”區域傳美教育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以學校為切入口,首先在教師和學生中進行傳美教育,通過學校的傳美教育,向家庭和社會輻射,帶動和指導家庭、社區的傳美教育,逐步形成“三結合”的傳美教育網絡,創建良好的學校、家庭、社區傳美教育環境,提高學校傳美教育的實效性,并達到深化傳美教育的意義之目的,即:以傳美教育促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學生和家長、社區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而為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使學校的傳美教育得以升華。
十一個結合:
1.學校傳美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對學生進行傳美教育的基礎。我們以學校為主導,把傳美教育輻射到家庭,在抓好學校傳美教育的同時,對家長進行傳美教育,讓家長做好孩子的表率。創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發揮家庭美德教育功能,成立“傳美教育家長委員會”,與學校一道共同抓好學生的傳美教育。主要措施有:
(1)辦好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采用專題講座,播放學校傳美教育錄像片等方法向家長進行傳美教育,提高家長的傳美素質,在此基礎上,協助學校做好學生的傳美教育工作。
(2)舉行“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活動。請家長到學校聽傳美課,參加傳美活動,參觀傳美展覽等等,家長與學生共同接受教育,并增強家長參與學校傳美教育的自覺性。
(3)編輯傳美教育資料。例如《美德》校刊、《傳美教育家長報》等,發給家長學習,并要求反饋學習心得,學校將寫得好的登出來,學生、家長互相促進。
(4)堅持家校聯系制度。建立傳美教育家校聯系卡,例如,“孝敬卡”、“在家表現活動表”等,及時交流學生在校在家的表現。有的實驗學校還布置傳美教育作業,例如平時主動協助家長料理家務外,假期連續當一周家長,寫出當家體會,由家長評價等等。
(5)建立評選表彰優秀家長制度。評選“合格家長”和“優秀家長”,召開“教子有方經驗交流會”、“傳美教育優秀家長表彰會”等,讓優秀家長傳授經驗,為家長戴紅花。發獎狀。
通過以上做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體,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2.學校傳美教育與社區教育相結合
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檢驗學校傳美教育的成果,又直接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我們把學校的傳美教育向社區輻射,以社區為依托,動員各方面力量與學校密切配合,加大傳美教育力度,創設大的良好的育人氛圍。在這方面我們也是采取由小區域逐步向大區域發展的辦法。
首先是建立小區域的傳美教育網絡。即把與學校有密切關系和學校周邊的單位動員起來,例如:與同學校掛鉤的駐軍、武警、派出所、機關單位和學校所在地的小區、街道、廠礦企業等共同成立“傳美教育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學校、家長委員會和各單位的負責人組成,其職責為:協助學校搞好對學生的傳美教育;對轄區內各單位的公民進行傳美教育。在該委員會的統籌指導下,各小區形成了強有力的教育合力,構建了全方位的傳美教育環境。強化了學校的教育環境,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優化了社會教育環境。
在區域傳美教育網絡的建立中,我們還十分注意發揮區域在傳美教育實驗基地方面的作用,例如區域內部隊、紀念場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3.傳美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一是開設每兩周1節的“傳美課”。遵循現代教學原則,優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采取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以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熱情,重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學生道德形成發展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傳美知識教育。例如不少實驗學校依照激情——明理——導行的教學框架,采用五環式教學結構來上傳美課。即:導入新課——主題教育(學習傳美故事,明確道理)——深化理解(充實事例,論證觀點)——一評價擴展(辯析是非,指導言行)——鞏固延伸(課內鞏固,課外延伸)。
二是進行學科滲透。利用中小學各科教材中蘊含的豐富的傳美教育內容,與傳美教育的德目掛鉤,把傳美教育有機地滲透到各學科教學當中。滲透的形式有直接滲透、間接滲透和相機滲透等。
4.傳美教育與“三會”相結合
實驗學校把傳美教育18個德目內容列為校會、團(隊)會和班會的重要內容,每階段突出一個德目內容,每次活動突出一個中心,既豐富了“三會”的內容,又使傳美教育生動活潑,形式多樣。例如:舉行“爸爸媽媽我愛您”、“做禮儀好少年”中隊會等。
5.傳美教育與節日活動相結合
實驗校根據節日的特點,結合傳美教育內容,設計主題活動,使年年都過的節日內容變得豐富多采,且得到深化。例如在“三八”節、母親節、“五一”勞動節中開展“當家一日,自理一日”,“我給媽媽唱支歌”、“我是爸媽小幫手”、“夸夸我的好媽媽、好爸爸”等主題活動,在“五四”青年節開展“立志勤學、求索攻堅、報效祖國”的主題活動等等。
6.傳美教育與常規管理相結合
在傳授傳美知識,明白道理的同時,對照德目內容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規范的訓練。文明禮儀訓練、良好學習習慣訓練等,學傳美,見行動,做到人人懂傳美,學傳美,個個揚美德,有美德。以美德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班風、校風、學風。例如用“整潔健身”規范學生的儀容儀表,用“求索攻堅”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等等。
7.傳美教育與國內外重大時事教育相結合
傳美教育必須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旋律中,而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教育時機,抓住這些時機,把傳美教育與時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震撼力量。例如:1998年抗洪期間,實驗學校把傳美教育與抗洪精神有機結合,提出“弘揚傳統美德,光大抗洪精神”的口號,召開“慰問抗洪英雄”主題班會,舉辦“弘揚傳統美德,光大抗洪精神”演講比賽,開展“情系災區,奉獻愛心”等系列活動,師生都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中華傳統美德在當代產生的精神力量。
8.傳美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實驗學校針對目前不少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的狀況,選擇相關的德目內容,采取上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立心理咨詢相談室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的耐挫能力,良好的心理調試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9.傳美教育與校園建設相結合
校園環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隱性育人功能。實驗學校在十分注意美化、綠化、香化校園環境的同時,還有意識地創設傳美教育的環境。例如,在校園和教室里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名言警句、名人畫象;開辟傳美教育宣傳欄;校廣播站定時播講傳美故事和名人名詩名句;建立校園傳美教育陣地(廣西師大附中的名人名言、詩詞、題字碑林、桂林市育才小學的王半塘種植園等);開展班級、校際間的傳美教育黑板報比賽,學生間的傳美手抄報競賽和傳美知識搶答、競賽;舉行傳美內容的文藝演出等等。以豐富形象的教育內容,優美的校園環境促使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10.傳美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培養學生傳統美德必須堅持知行一致,通過實踐檢驗教育效果,在實踐活動中訓練學生傳統美德的形成;把認知付諸于行動,內化為品質。實驗校建立了傳美教育基地,例如少年軍校、農村聯系點,扶貧學校等,結合有關德目內容,組織學生到基地軍訓、與農民“三同”、與扶貧校開展“手拉手”等活動,親身體驗軍營、農村的生活,學習解放軍、農民的愛國愛民、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等美德。
組織學生進行參觀、社會考察等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高新技術開發區,了解中華民族發展的進程,了解當今社會科技的發展與成就,機遇與挑戰及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立志成才,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助人、環保等活動中培養學生團結友愛、見義勇為、整潔健身等優良品質。
11.傳美教育與師德建設相結合
教師的形象對學生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在學校的傳美教育中,教師的品德修養水平對傳美教育的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因而實驗學校很注意在向學生進行傳美教育之前和整個教育過程中抓好對教師,特別是年青教師的傳美教育,把它作為師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形成師生互動的局面。
四、實驗研究的結果
經過4年的實驗研究,我們在科研目標、教育目標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在科研目標方面,在抓好學校小范圍傳美教育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傳美教育模式,豐富和發展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德育理論。
1.探索、形成了“以學校為主導,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依托”的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傳統美德教育模式,以及構建了“5種研究方法”,“11個結合”的教育途徑的傳美教育運行機制,較好地處理了傳統美德教育與學校其它德育之間的關系,學校傳美教育與家庭、社區傳美教育的關系。探索、建立了一套簡便易行的傳統美德教育評價測量方法。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價值觀和行為規范體系提供了理論與資料。在研究的基礎上,自治區課題組編輯出版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課題研究專輯》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報告集》2本書;市傳美教育課題組編印了《探索的足跡》、《傳美教育論文集》、《傳美教育教案集》和《傳美教育在閃光》等書12本;實驗校課題組也編輯了《執著的實踐,有益的探索》等專集50多本。
2.幾年的實驗研究工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研討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實驗人員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為我自治區培養了一大批德育研究骨干教師。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全自治區實驗人員共撰寫論文500多篇,錄制教學錄像片60多部,且質量較高,獲好名次的多,其中有60篇在公刊物上發表,38篇獲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全國總課題組優秀論文一等獎,120篇獲2等獎,112篇獲三等獎,12部錄像片獲優秀錄像片一等獎,12部獲二等獎,4部獲三等獎;有18篇論文獲自治區課題組優秀論文一等獎,47篇獲二等獎,78篇獲三等獎,11部錄像片獲優秀錄像片一等獎,16部獲二等獎,19部獲三等獎。27個單位被總課題評為先進單位,52人被評為總課題組優秀工作者,56單位(含學校)被評為自治區課題組先進單位,120人評為自治區課題組優秀工作者。
(二)在教育目標方面,師生、家長的道德素質和學校的德育總體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促進了學校素質教育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1.學生的道德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強,樹立了正確的道德觀念,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優良行為習慣的養成,乃至整個精神風貌的改變,從而促進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愛國、愛民、勤學、文明、懂禮、守紀、孝敬、團結、助人、誠實、勤勞、節儉逐步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各實驗校的匯報材料顯示,從總體上說,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多了,對政治漠然的少了;勤奮學習的多了,厭學輟學的少了;文明禮貌的多了,打仗無禮的少了;尊師守紀的多了,違犯紀律的少了;熱愛勞動的多了,怕苦怕累的少了;關心集體的多了,損壞公物的少了;孝敬父母的多了,嬌慣任性的少了;互相幫助的多了,自私自利的少了;誠實守信的多了,弄虛作假的少了;勤儉節約的多了,揮霍浪費的少了……一大批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例1:柳州市柳鋼一中一年級8個班的484名學生剛入學時多數學生組織紀律、待人接物、尊敬師長、對學習和勞動的態度等方面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實驗僅一年后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例2:北海市就傳統美德教育的16個德目內容對部分小學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生情況進行了測評,其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例3:柳州市文惠路小學實驗前不少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壞毛病,例如:在家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比穿名牌、吃好東西;不愿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校開展傳美教育,學生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節約下來的零花錢支援災區和手拉手學校的農村學生;在家主動做家務,生活逐浙學會了自理;尊敬老師和父母,學會為父母分憂解愁;學會了關心集體、關心他人,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學生的進步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參加實驗的許多班級被評為校、市文明班級、優秀少先隊中隊。學生犯罪率、吸毒率為零。例如:柳州市實驗校150多個班,有35個班評為市級先進集體,68個班評為校先進班級。又如:桂林市中山中學一年級1個實驗班,實驗前學生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不習慣,班風、學風較差,實驗僅1年多后,同學們學會了關心、學會了交往,人際關系有了明顯改善,班集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一個團結、活潑、積極向上的班集體逐步形成,全班同學操行合格率達到100%;輟學率、流失率、違法犯罪率均為零,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和優秀中隊,1人評為市“三好”學生,15人評為校“三好”學生,1人評為校優秀學生干部,10人評為校學雷鋒積極分子。
2.傳美教育為學校提供了更具體、生動,形象的德育教育內容,推進了學校德育內容特色化、系統化、科學化的建設,使學校的德育整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促進了校風建設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參加實驗的學校校貌有了很大改變,不少被評為市、自治區和全國先進學校。例如:桂林中學1999年評為自治區“優秀文明學校”和“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南寧市參加實驗的學校大部分都是光榮榜上有名:市一職高成為自治區示范職高;南湖小學評為自治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二十六中評為自治區文明單位;十三中評為“講文明樹新風”先進單位;天桃實驗學校和民樂小學評為市一級示范學校;市九中評為社區服務先進單位和“樹廣西新形象,創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四中團委評為南寧市“頂瓜瓜”團委等等。市九中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充實、鞏固了學雷鋒小組i80個,學習互助組235個,并組織了“青年志愿者”為五保戶服務。僅半年時間全校學生做好事1067件。十三中成立社區基金會,資助2萬多元給家長下崗的特困生繼續就讀。以上先進事跡均得到媒體的大力宣傳。又如:北海市五中原來是一所比較薄弱的學校,生源也較差。該校參加實驗后,把傳美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來抓,整個德育工作得到加強,學生道德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實驗以來,每學年違紀、治安事故率由原來的8.7%遞減1.2%,學校教學秩序井然,師生關系和諧,學生遵紀守法,立志勤,熱心助人。僅1999——200o學年后涌現出優秀學生干部170多人,三好學生328人,文藝、體育、宣傳、環保積極分子300多人,“弘揚美德”學雷鋒積極分子100多名,獲各種學科競賽獎131人次。不少學校不僅抓好校內的傳美教育,還把教育的成果推向了社會,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例如:桂林五中組織學生開展了大量的社會公益活動,比如當好小交警、到鐵路。公路兩旁和漓江邊撿拾白色拉圾、擦洗護攔,扶貧獻愛心,到福利院做好事、到勞教所幫助教育勞教人員等等,僅1998年、1999年全校師生共捐款近2萬元,捐書籍4498本,衣物6112件,文具用品3035件。
3.實驗班的教師在實驗過程中也受到中華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等的教育和熏陶,特別是青年教師,提高了師德水平,人人抓德育,個個抓傳美,教師中涌現出一大批自覺弘揚傳統美德、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教書育人的典型。例如:南寧市有205名教師參加實驗,其中有2人評為市先進工作者、2人評為市師德標兵、3人評為市學科帶頭人;29人評為市骨干教師。又如:桂林市崇善小學在傳美實驗研究中向教師進行“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教育,大力表彰本校有高尚師德的教師,在全校教師中產生很好的影響,該校教師幾年來敢于向全市人民承諾:全心全意投身教育,堅決不搞有償課業輔導。
4.家長通過傳美教育活動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質,在家能給孩子起表率作用,對學校的教育活動和孩子的成長給予滿腔熱情的關注和支持。不少家長與孩于達到了溝通,家庭氣氛和諧了,感情融洽了。據平等鄉平等中心校對六年級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家長在傳美教育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五、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在分析了4年的傳美教育的實驗研究過程和諸多實驗現象后,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本課題實驗研究的選擇與確立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價值,所提出的實驗研究宗旨、目標、內容、原則等既具有時代性、針對性、科學性,又具有可行性。該課題的研究不僅對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秀傳統文化,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觀、價值觀和行為規范體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對東方傳統倫理道德的弘揚與發展、乃至對整個人類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2.實驗研究證明,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為學校德育的基礎內容是正確、有效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堅持用批判繼承的原則,去其糟粕,吸取精華,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保持自己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特色的指導方針是正確的。
3.進行“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豐富了學校德育內容,使師生和家長的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行為能力有了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也促進了家庭美德、社會公德教育的發展,使學校、家庭、社區的道德風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精神文明建設程度有很大進步,值得推廣。
4.實驗研究過程中探討、總結出的搞好學校傳美教育和抓好“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傳美教育”模式具有較好的可行性、操作性,“五種研究方法”,“十一個結合的教育途徑”等為今后大面積開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提出了新鮮的可供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討論
1.“三結合”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和參與,否則將難以形成大區域的傳美教育網絡,收到預期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是進行區域傳美教育的基本保證。希望各級政府把區域傳美教育納入各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統一領導,分步實施。
2.實驗研究過程中,有的單位對學校和家庭的傳美教育研究得比較多,但對如何與社區的結合研究得不夠,理論探討有待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