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詩詞范文
時間:2023-04-09 07:43: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雨的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喜雨―――對風調雨順的頌歌
中國以農業立國,因此與農事相關的季節變化特別受到中國人的關注,反映在詩歌中,出現了大量以春秋為母題的詩,最引人注目的意象莫過于春花秋月,其中凝聚著中國人對人生完美與缺憾的獨特體驗。在有關春的詩中,“春雨”也成為詩人常吟詠的對象。寒冬過后便是暖春,萬物復蘇,春風化雨,滋潤大地。所謂“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韋應物《觀田家》)在經歷了漫長的嚴冬之后,春雨的到來,預示著萬象將為之一新,農人也開始播種一年的希望。古人常把滋潤萬物的春雨稱作“甘霖”“甘雨”“甘露”,“春雨貴如油”的農諺,體現了農人對春雨的珍惜和歡迎。最為著名的喜雨詩莫過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人賦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萬物的需要,知時而至;又不愿驚擾人們,悄悄地滋潤著大地萬物,給人們送來了春的訊息,帶來了新的希望。詩人形神兼備地傳達出喜雨之情,體現了喜蒼生所喜的博襟。
二、愁雨―――愁情別緒的象征
適時適量的雨能給人類帶來生命的滋潤和精神的鼓舞,而雨霏霏、大雨傾盆,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原始宗教中既有祈雨活動(當天旱少雨、萬物干枯時),也有止雨的儀式(當雨水泛濫時)。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中記載了止雨的祝辭:“今雨太多,五谷不和,敬進肥牲清酒,以清社靈,幸為止雨,除民所苦。”因此雨既是一種喜悅的象征,也融注了另一種情感―――愁。當歷時彌久的雨水和詩人的某種心境相遇時,就會產生一種共鳴,雨就會成為表現詩人愁情別緒的載體,成為理想幻滅、仕途坎坷,人生多艱、壯志難酬,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悲歡離合、思念愁苦的象征!“雨”的意象更常見的不是表現歡樂、喜悅,而是痛苦的愁情別緒的寄托。《詩經》的“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谷風》),“我來自東,零雨其蒙。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東山》)“雨”已成為中國文人用來表達愁情別緒的程式化意象,這是與中國文學悲傷的格調相一致的。歷經數千年而不乏其詩:
1、以雨抒發愁緒的。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表現的是失去親人后肝腸寸斷的思念。“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表達的是作者看到無休止的雨水后的莫名惆悵。
2、以雨比喻離情別恨。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別辛漸》),看著友人的離去,覺得那瀟瀟暮雨是寒冷的,這是詩人心靈的語言。“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早晨的春雨恰恰為朋友的離別渲染了一種揮之不去的淡淡的憂傷。
3、用雨寫思鄉懷人的。如“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張詠《雨夜》),無端的雨水滴破了一顆思念家鄉的心。“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國破家亡,親人永別,孤零零的詞人聽著雨打梧桐葉子的聲音,又怎能不心生孤寂愁苦之嘆?而這個“愁”字又怎能將詞人的心緒充分表達呢?
4、抒人生無常、世事多變。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寫風雨的欺凌,使大地一片紅愁綠慘。風雨送春,這本是自然現象,但注入了詞人主觀的情感,成為政治上遭到慘敗的李后主絕望心情的寫照。這不僅傳達出他的亡國之痛,也傳達出他對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的慨嘆。
5、抒發壯志難酬、雄心不改的豪情。“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年邁體弱的詩人已不能橫槍躍馬、馳騁疆場,但壯心猶在,以至于在夜闌人靜時又到了他夢縈魂繞的沙場!
篇2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教學;美育;卓越課堂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大量的詩詞曲,如同中華文化寶庫中的明珠,如同浩浩碧空中璀璨奪目的星辰,似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圖畫,如一首首蕩氣回腸的絕唱。詩中的音韻美、畫面美、思想美、意境美,是其它文學作品不可比擬的,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那么,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古典詩詞的優勢滲透審美教育,是水到渠成的事。為達到目的,在古詩詞教學中,應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抓好朗x,感受音韻美
詩歌的語言優美而精練,注重押韻、對仗,讀來瑯瑯上口,具有音韻美。教師在教學古詩時應注意朗讀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朗讀中感受到美的韻律。
音韻美是詩歌區別于其他文學體裁的特質。朱光潛先生一直把詩歌的音樂性或形式感稱為詩歌之靈魂。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是一種再創造過程,它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有色的情境。通過誦讀是培養語感、提高鑒賞能力的一個有效辦法。學生在吟誦中把握聲調的輕重緩急、語流的疾徐曲折,把握詩的用韻、節奏、停頓,把握詩歌的音韻美,從而達到“美讀”的境界。教師范讀能引領學生感受詩歌語言的音韻美。教師范讀能極大地感染學生。學生聽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自然能引起審美情感,使學生忘卻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二、發揮想象,領悟畫面美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也是形象的藝術。它用具體鮮明的形象來感染人、教育人。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古代文人筆下所描寫的自然景物的美,調動學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繪的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之中。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可愛。春天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清新 ;夏天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麗;秋日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絢爛;冬日有“雪上空留馬行處”的渺遠。哪一個情景不是一幅迷人的圖畫?還有那奔騰不息的大江,煙波浩渺的大海,那絢麗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無一不向人們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情境。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直觀教具,創設出一個美妙的自然環境,盡可能的使學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這樣一個優美的環境之中,去細心體會大自然帶給人的美感,并且讓這此美感逐漸在學生的心靈中沉淀下來。
我國很多古詩詞可以說是“詩中有畫”,一首詩就是一幅色彩鮮明、動靜相宜的圖畫。因此,在進行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知、想象和聯想,體會古典詩詞的畫面美,從而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陶冶。
三、細心感悟,體會意境美
詩歌與其它文學體裁不同,它從現實生活中截取幾個最典型的鏡頭,用精練的語言,創設出一種畫外有畫、言外有意、令人回味無窮的意境,來表達審美體驗、反映生活本質的。進入到詩的優美意境中,是讀古詩的根本。在古詩學習中,教師應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去領悟古詩中的意境美。
我國古代許多優秀的詩詞,都是意味深長的畫幅,如“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一不是詩畫合一的佳句。
比如《過故人莊》描繪了一幅農村恬靜優美的田園圖。我們應引導學生在初步感知詩歌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中,體會農莊環境的幽美,農人勞動的樂趣,農家生活的安逸。
四、深入品析,挖掘思想美
作品所蘊涵的思想美常常能使讀者強烈地感受作家崇高的人格美,作品的思想美總是離不開情感的。以愛國、情誼、山水、社會、懷古為題材的作品,其“志”與“情”是相通的
“詩緣情”,“詩言志”,喜怒哀樂,詩之情也。在進行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深入理解詩歌,挖掘古典詩詞的思想美。
教學《山行》、《望廬山瀑布》、《飲湖上初晴后雨》等詩篇,除了深入理解詩歌,讓學生感悟風景美,更要挖掘其思想美。讓如詩如畫的祖國壯麗山川,在學生的胸中激蕩,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深沉感情。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古典詩詞的審美教育功能,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滲透審美教育,讓學生的心靈在對音韻美、畫面美、思想美、意境美的領悟中,受到美的熏陶。為了實現課堂的“卓越”、達到提高學生的“素質”的目的,我們應十分注重古詩詞的美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篇第一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篇3
中國是詩的國度。仔細玩味異彩紛呈的古代詩詞,便覺民族的烙印尤為明顯和深刻。 因此,筆者認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應為古詩詞的賞析積累、體驗運用創設情境,努力讓古詩詞穿行在語文課堂之中。
一、課前朗讀精彩紛呈
筆者曾經瀏覽過四川省宜賓市李端初中的網頁,看見這樣一段文字:
開學之初,李端中學教務處為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過程抓起,在原來課前朗讀的基礎上做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并寫進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在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通力合作下,兩周以來,實現了課前三分鐘教室內書聲瑯瑯。
多好的朗讀模式!其實我們大可以借鑒這樣一種方法,制定計劃,把古詩詞的朗讀安排在課前,創建一個書聲瑯瑯的書香校園。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正因為如此,編者在每一冊書都編排十首《課外古詩詞背誦》。我們大可以利用好課前的這點寶貴的黃金時間,進行精彩紛呈的讀讀背背。
課前朗讀古詩詞,在自覺的行動中開拓了他們的視野,改善了他們的閱讀環境,擴大了他們的閱讀范圍。對課內知識進行了有效補充,對于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課前的朗讀為學生施展自己的才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的學生朗讀水平較高,喜歡表現自己的優點,這就更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他們在有感情的朗讀中很自然地提高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對于那些不善言談的學生這一行動更能起到不可估測的激勵作用,使他們逐步用自己的實踐來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
二、詩詞導入情趣橫生
課文的導入,利用詩詞導入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法。如筆者在教學豐子愷《竹影》一文,從鄭板橋的《竹石》入手,學生們一邊打著節拍一邊放聲朗讀,既能夠有效引入課文,又能夠讓學生復習鞏固以前所學,可謂一舉兩得。有些課文的意境和一些古詩詞極其相似,通過吟誦導入新課,這樣既可以豐富同學們的文學知識,又可以提高講課的藝術韻味。例如講授酈道元的《三峽》,可用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引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教學周敦頤的《愛蓮說》,可用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導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點擊破題茅塞頓開
課文的題目,是全文的旗幟和窗口。一些經典課文的題目往往是經過作者反復琢磨、錘煉的,許多還出自一些經典古詩詞,我們在破解課題,導入課文時可以有意點擊。如人教版第七冊《夸父逐日》一文介紹了夸父與太陽進行賽跑最后渴死在半路上,“棄其杖,化為鄧林”。筆者在引領孩子們進入課文時設計了這樣的教學: 夸父逐日的故事,到底頌揚了夸父怎樣的偉大精神呢?學生進行討論后,本人接著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九》:“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唐朝柳宗元《行路難》詩:“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夸父的遠大志向便躍然紙上了。
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琦君的《春酒》一文時,本人出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集體配樂齊誦《元日》的氛圍中,教師激情導入:同學們,在陣陣爆竹送去舊歲,迎來新年的喜慶中,讓我們打開課本,去品味琦君筆下濃烈香醇的《春酒》吧!又如課文《端午的鴨蛋》的解題,也可從唐代文秀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中引入。課文《雷電頌》,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也為孩子們進入課文鋪設神往的心路。
四、即興穿插活躍氣氛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當中,即興穿插一些經典的古詩詞,既是一門教學藝術,又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絕佳手段。如在學習《春》時,學生們對文中的雨也尤其喜愛,在一遍遍誦讀之后,我問學生,“喜歡雨嗎?說說理由吧!”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個別同學還結合詩句來表達對雨的喜愛,于是我揮筆寫下了寫雨的詩文。在一遍遍誦讀中,孩子們感受到了“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愉悅輕柔;感受到了“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瀟瀟暮雨子規啼”中寒雨的傷感;體會到了“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沾衣欲濕杏花雨”中雨的閑適……讀著朱自清筆下的纖纖細雨,品著名家經典中真實、靈性的雨,孩子們不免意往神馳。
五、拓展延伸積累頗豐
某日,筆者在上完杜牧的《赤壁》時,忽然回憶起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我說:“同學們,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古詩詞中是很有名的。老師寫的這句話,主要是想把‘周郎’與‘公瑾’進行一番對比,意在說明‘東風’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番講解后,孩子們嘖嘖稱奇,興奮地讀了起來,他們為“談笑間灰飛煙滅”的迅捷而驚奇,為“羽扇綸巾”帥氣的周瑜而折服,更為經典的魅力而感嘆。一節課結束了,孩子們還在互背互誦。那種認真讓我始料不及。
篇4
關鍵詞 小學語文;詩詞;語言文字
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的一門學科 ,語文貫穿于學習的全過 程。語文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從小的方面來說,關乎一個 人的成長 ,從大的方面說 ,關乎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 揚 ,因此 ,學習語文有很重要的作用 。小學學習是基礎性的學 習,基礎打好了,才能在未來的學習中游刃有余。在小學語文教 育階段 ,詩詞在語文教材 中出現不少,學好了詩詞不僅能陶冶情 操,還能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那么該如何幫助同學們學好詩詞呢? 筆者就將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望各位同仁給出意見或建議。
一、做好課前預習
對于小學生而言,讓他們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就是學好文字 。漢字如果認識不全 ,就更不能說理解與掌握 了。因此,課前 預習生字詞就顯得很重要,尤其是對于古詩詞來說,本來就與現 在的意思有出入 ,字詞理解不了,對于詩歌的理解更無從談起。 教師應 當適當地引導學生們學習古詩詞中出現 的字詞 ,我就經常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引導同學們做好字詞的預習工作 。比如在講王維的詩歌《送元二使安西》之前,我就設計了關于字詞的教學 目標 。即檢查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在教學之前,我就發現這首 詩中的 “ 渭 ”部分學生是不認識的。為了使同學們認識這 個字,我還專門查了字典和詞典,希望經過這次課使同學們能夠記住這個字。其 中 “ 渭 ”字我是這樣和同學們解釋的:“ 渭城朝雨沮輕塵這旬詩中,渭字是帶三點水的,文字是左 右結構,水字旁 ,可知渭字是和水相關的,是水名,源出中國甘肅省,流入陜西省,會涇水入黃河。有一句成語是這樣說的 涇渭分明,這個渭字和我們所講的意思是一樣的。相信同學們都 看過電視劇《西游記 》吧,電視劇 《 西游記》中魏徵夢中斬殺涇 河龍王的事同學們應該都有 印象,涇渭分明就是說涇河水清 ,渭 河水渾 ,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 分明。”這樣教學預習不僅使得 同學們明白了 “ 渭”字的含義,還拓展 了語文知識,將知識拓展到 “ 涇渭分明”這個詞與古典名 著《 西游記 》上,可謂是一舉三得。所 以,在學習古詩之時,檢 查他們的識字能力,應為教學的重點之一。只有在認識生字的基 礎上 ,認真 朗讀,記住字形,在把詩讀流利 的基礎上,才能進一 步背誦。
二、使用多樣教學方式,進入教學
隨著 時代 的發展,教師可 以運用多種方式進入教學 。視頻 教學、語音教學等多媒體教學方式都可以運用在小學語文的詩詞 教學過程中。比如在講解詩詞 《 舟夜書所見》時我就運用了多媒體教學。運用課件 ,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 《 舟夜書所見》 時,針對學生了解河 (海 ) 面漁火知識過少和 “ 燈光 ”與 “ 滿河 星 ”之間的關系不易理解的特點,結合 “ 根據詩句想象古詩所描 繪的美麗畫面 ”的要求 ,我從網上下載 了多媒體課件:在漆黑的 夜晚,一只小漁船點著孤零零的一盞漁燈,仿佛螢火蟲的光亮 ,從遠處緩緩駛來,那情景非常寧靜;陣陣微風漾起層層細浪,原來那點亮光散開成河面閃爍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 。以動畫演示 畫面,不但輕而 易舉地解決了 “ 燈光”與 “ 滿天星 ”之間的關 系 ,而且使學牛受到美的熏陶,為進一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 感情做了鋪墊 。接下來,我又運用 了范讀 ,強化詩所烘 托的意 境 。當學生看到 “ 月黑” “ 孤光” “ 一點”等詞后,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地聯想到這首詩表達的也應為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其實不然。為強化詩所表達的意境,我在學生初步理解詩意后,讓學生閉上眼睛 ,邊聽教師范讀文章 ,邊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通 過老師的范讀和課件演示 ,同學們悟 出了詩人所表達 的思想感 情:對夜色中水面漁火景象的贊美。
三、布置課后作業,調動學生綜合能力
篇5
一、品味詩節詞片,于詩詞中見情
詩詞中的語言是詩人情感的載體,而其節奏、節拍便是詩人情感順應而生的一種波動起伏、快慢緩急的形式。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通過處理好詩歌的節拍和朗讀節奏,講清詩詞的深沉內涵,使學生體會到其中的“味”,真正做到與詩的情感共鳴,受到教育。唐代李紳的《鋤禾》是一首反映農民艱辛勞動的詩篇。朗讀這首詩時,前兩句應該讀得字字沉重,以反映農夫勞動的艱辛,速度稍慢。后兩句詩中“誰知”應重讀,第三句末應稍升,以突出“問”句朗讀的特點,最后一句飽含深情,要讀得發人深省,以便更好地突出對統治者的斥責和對農夫的深切同情。全詩朗讀節奏應采用二、三節拍。即前面兩個字讀在一起,后三個字讀在一起。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心能感物生情而得句。”要使學生曉悟詩句中的情趣,受到感染,就得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樸實而閃光的語言。《鋤禾》這首詩的語言十分通俗,看似沒有刻意追求詞句的華麗,只是平平常常的兩句話,實則是平中見奇。詩的第一句詩人以痛楚的心情凄婉地訴說:當午(正午)之時烈日如火,農夫們背灼烈日,腳踏暑土在辛勤地鋤地,按理說,在一般情況下,農夫是不會在“當午”鋤禾的,這時說在“當午”“鋤禾”以突出勞動的艱辛,詩人的同情之心在這里也顯而易見。接著詩人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勞動的特寫鏡頭——“汗滴禾下土”,農夫們正揮汗如雨,辛勤勞動。這兩句非常通俗的詩句妙就妙在沒有寫誰在(勞動)鋤禾,只是一句概括,一句具體寫鋤禾的情形。這一則是完全沒必要寫誰在鋤禾,二則是作者通過這明白通俗的語言讓所有的讀者去思考鋤禾的場面,體會勞動的艱辛和社會現實的嚴酷以及人們生活的貧困。文中的鋤禾不是寫某個農夫的勞動,而是社會上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所以,這兩句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也是十分通俗的語言,人人天天都要吃飯,然而又有多少人去思考這飯來的是何等的艱難呢?作者以反詰的語氣斥責了一切不知“盤中餐”來自辛苦勞動的浪費者。這就是詩人在詩句中所要提示給讀者的思想,在斥責中,體現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憐憫和深切的同情。
二、斟酌深識明鑒,隱情中見理趣
學生讀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心理活動的過程。教學中要讓學生在俯而讀、仰而思、讀和思的訓練過程中,深識明鑒,反復斟酌,理解詩中的理之所在,從而受到教益。為此,教師對詩文要深挖細掘,悉心鉆研,準確地把握好詩文的感情基調,以豐富而感人的語言把詩人的感情傳給學生,使學生情動意會,在美的感受中陶情冶性,凈化心靈。
如教蘇軾的《題西林壁》,這是一首理趣橫生的詩。一開始用雅淡的音樂伴著教師的范讀,把學生引入詩歌的情境之中,隨著課件的移動播放,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似乎親眼見到了不同角度的廬山面目,這就給了學生一個印象,從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看事物,得出的結果也是不同的,從而為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這首詩雖然也含有情,但比較隱晦:如對略有所得即自滿自足甚至認為發現了終極真理而炫耀者的諷刺。“只緣身在此山中”作為全詩的點睛之筆,使學生認識其意義:它揭示了辯證的認識論,我們在認識對象時,不僅要從遠近、上下、四周各個角度獲得具體的感性材料,而且要綜合各局部印象上升到整體的理性認識,不僅要從對象內部,對象存在圈子認識對象,而且要從外部,跳出既定的圈子來認識對象,這樣才能在整體上、實質上認識對象的“真面目”,得到真理之光的燭照。
篇6
本文并非摒棄傳統的詩詞教學基本做法,而旨在讓古詩詞課堂在2011版課標精神的潤澤下,確立“享受詩詞”的教學追求,讓詩詞教學變得可愛、可親、可敬。
一、享受詩詞誦讀的暢快
2011版課標關于小學各學段詩詞教學的要求頗為明晰:低年段“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中年段“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高年段“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三個年段詩詞教學要求顯然不同,但“誦讀”一詞頻頻出現,并成為了各年段學習古詩詞的必然途徑。為何?詩詞是作者內心情緒的瞬間積聚、情感的瞬間爆發、靈感的瞬間閃現,是詩人脫口而出、順手而下、順心而成的作品,大多時候只可意會而不易言傳。那么,要打開這只可意會而不易言傳的最佳途徑,就得順著詩詞形成的“來路口”——吟誦而入。教學中,理當牢牢依托課標中的“誦讀”,直讀得入口即化,體內沸騰;直誦得猶出我口,血脈相承,所謂“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筆者以為,享受古詩詞誦讀的暢快最起碼要歷經這樣的三步,不可亂步,即正確,通順,情味。
正確 關于古詩文誦讀,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的體會更多強調于朗讀的層面,是誦讀的最基本要求——讀正確。而今,不少古詩詞課堂輕視了初讀詩詞環節,一兩個學生讀后,教者便虛晃一槍,草草收兵,急于奔赴理解詩詞的環節,很吝嗇讓孩子在這一環節充分滯留的機會。倘若連“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這樣的基本目標都不能達到,何談享受著誦讀詩詞?
通順 不少人認為,讀得不錯字、不多字、不少字似乎就能通順了,這也正是很多語文老師不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充分讀的原因。“通順”關鍵在“通”與“順”上,“通”強調更多的是讀得不破句、不重句,能把意思讀明白、讀正確。“順”有“順口”“順耳”“順心”之意,詩詞的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瑯瑯上口、悅耳入心。詩詞的節奏,一般是按音節劃分,亦有按意義劃分,詞中多見,即所謂的“音頓”與“義頓”之別。一首詩節奏的相同或相似,讀起來就會有一種暢通感;而詞節奏的錯變常常給人以一種變化感。詩詞的押韻又是詩詞“樂感”的另一顯現,誦讀中讓學生多加感受,詞的音樂美、色彩美、意境美方能漸進清晰。
情味 任何一個作品都是有情感的,詩詞的情感基調更為濃烈。讓學生徜徉在詩詞中,一旦合上詩詞情感的共振點,這時誦讀的節奏、輕重會自覺吻合,情味也會漸漸趨濃。談到過自己的誦讀體會:“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展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可見,誦讀既要聲音洪亮,急緩有致,還要全身心地投入,達到忘我境地。一個眼神、一個神情、一個體態都可以傳達出誦讀時的欣喜、激怒、哀愁、快樂的不同情感與激動、平靜、高昂、低沉的情感程度。課標強調,要“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這是對情味誦讀環節的入境要求。當下語文課堂中朗讀已很難聽到常態聲音了,用曹文軒教授在第九屆全國青年教師閱讀大賽上點評的話講:“你看看電視臺采訪時,孩子是怎么回答記者采訪的,他是用功課的語調在回答記者的采訪,這個大概是與我們語文老師,一年一年的那種語調的教學是有關系的。”曹教授的批評一點也不過,這還是說話中的表現,其實在誦讀中聲調怪異現象更為嚴重。這是所有語文課堂都要引以為重視的,詩詞課堂更需正視。
江蘇如皋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馬建紅老師執教《清平樂 村居》一詞時,在“初讀詞”這個環節較扎實地落實了“誦讀”的基礎要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馬老師先出示了初讀的學習要求:“先自己讀讀詞,然后組內找個伙伴互相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提示: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請教別人喲),準備展示。”這一過程中馬老師先是讓學生自讀——組內伙伴互讀——根據意思判斷讀(“剝”是個多音字,可以讀bao,也可以讀bo,在這兒該怎么讀?根據意思,判斷著讀)——指名展示讀(兩個學生)——師生評價再指讀(兩個學生),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口讀”“心讀”歷經了七遍,已達到“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境地。教者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出示了進一步讀詞的學習要求:“與古詩《村居》對比著讀讀,看看你發現了哪些不同之處?”這一過程中,學生自讀——詩詞不同之處的展示讀:詞牌名的發現、句數的發現、長短句的發現、上下闋的發現等,一一展示讀,教者提醒學生要讀得讓人感覺得出詞牌名的存在、句與句的行間、長短句的節奏、上下闋的間隔等等,這一環節中學生又歷經了六遍以上的“讀”。就這樣環環緊扣地讀,步步深入地讀,誦讀越來越有詞境,越來越入味。隨后的想象詞景、體悟詞境效果顯然能樂觀預期。馬老師的課堂中,孩子們的誦讀是暢快的,是享受的。歷經了這樣的扎實誦讀,還擔心學生下次遇上詩詞不會心生歡喜嗎?
二、享受詩詞言語的魅力
語文教材由不同的文體構成,不同文體占據不同的學習言語的作用,古詩詞當屬其一。古詩詞的言語魅力體現在作者的言語智慧之中,古詩詞語言凝練豐富、煉字遣詞精妙、表現手法獨特、構思行文跳躍,理解品味作者的言語智慧理當成為古詩詞教學的“重頭戲”。
精于煉字 古人寫詩詞非常注重煉字、煉句、煉意。不少詩人以“苦吟”而著稱,“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是對煉字遣詞的辛苦寫照。賈島“推敲”的故事是學生發現并學習古詩詞中的遣詞煉字之高妙的絕好示例。作者專注于遣詞煉字,不僅能準確地表情達意,還可達到言有盡意無窮的效果,引發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無賴”一詞的體會、“最喜”一詞的多解,這是詞人辛棄疾精于遣詞帶來的功效。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凡此總總,幾乎每首詩詞中均可能發掘到這類語文現象。此外,詩詞的韻腳也是研讀作者精于煉字的絕佳之處。
追求對稱 古詩詞中的對稱相當普遍,不同事物、不同角度的呈現使得短短的詩詞立刻豐滿盈余、多維立體。對稱有正對、反對與斜對,不僅體現在字詞內容的相對、褒貶的相對,還體現于字詞色彩、動靜等方面的相對,充分體現了古詩詞中創作的對稱美學。《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詩中的一“關”一“出”,矛盾中有了動感;“春色滿園”與“一枝紅杏”,整體與個體的相對中有了凸顯與襯托,春天到來,萬物旺盛的生命與活力盡現眼前。“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詞中呈現白、青、紅、綠等豐富的色彩,使得山、水、人相映,花、鳥、魚交輝,畫面頓然立體起來,這些都是追求對稱筆法的效果。
鋪成對比 不少詩詞善運用鋪成對比這種筆法來突顯詩詞的主旨。如《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前兩句是說農夫的辛勤勞動與豐收,第三句“四海無閑田”交代了沒有一塊空地,暗含了到處都是豐收。理應在這樣的豐收年頭,農夫都會過上豐衣足食的幸福日子。第四句突然來了一句“農夫猶餓死”,猶如晴天霹靂,讓人費解的同時不禁叩問:這是為什么?前三句鋪成作墊,最后一句突然轉身,詩的主旨不言而喻,這是詩句的言語形式帶給讀者的直接效果。細細品讀盧綸的《塞下曲》不也是這種閱讀效果?“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第四句“沒在石棱中”是在前三句平鋪敘述基礎上突然“轉身”,李廣的力大神勇很好地凸顯出來。
古詩詞中的言語智慧處處彰顯:別致想象、奇特夸張、平中見奇、幽默詼諧……不勝枚舉。教學中,對詩詞言語智慧的把握與體會怠慢不得。再舉馬老師執教的《清平樂 村居》(同上)一課:
在品味詞句的過程中,馬老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質疑。學生質疑了好幾個問題,教者擇其主要疑問現場呈現:1.詞中的一家人家境貧寒,為何還如此快樂?2.詞人怎么沒這樣寫“大兒溪東鋤豆”,而是寫“大兒鋤豆溪東”?面對質疑,馬老師沒有急于解答,而是把學生的問題迅速拋回,讓各組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學著從詞中找到答案。課堂上各組進入了真實討論時段,請看各組的展示:
關于第一問的討論展示:
生1: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戰爭時代人們能生活到“白發”年段,即便清苦,也是幸福。我認為詞人是刻意寫“白發”這個詞語的,在整首詞中很顯眼!
生2:詞中“大兒”“中二”“小兒”,排列整齊,一家人生活有序,這就是幸福。
生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雖然茅屋低小,但溪上青草充滿生機。這樣的田園風光,加上這樣的一家子,無論在詞人眼中,還是心里,其實他都是幸福的,不僅僅是這一家子的幸福。
……
關于第二問的討論展示:
生1:“大兒鋤豆溪東”以“溪東”結尾,這是與下面一句結尾“雞籠”的押韻,所以要顛倒著寫。
生2:“中兒正織雞籠”一句中間“正織”是動作,所以上句中間用“鋤豆”,這樣上下句中間都是動作,就對稱起來了。
師:那為什么下句不寫成“中兒雞籠正織”?(眾笑)
生3:這樣的句子太沒有詩詞的感覺了!(眾又笑)
好一個“學著從詞中找到答案”。將學生把解決問題的目光聚焦到詞本身,進一步關注詞人的言語表達。在揣摩詞人言語智慧中解開了疑問,從對“白發”一詞頗具匠心的理解、一家人有序的整體呈現、祥和怡人的田園風光等角度來理解“一家人的幸福”;從上下兩句動作的相對、兩句尾詞的押韻來理解句子倒裝的緣故。這不僅是一種關注言語形式品味言語智慧的閱讀策略,更是一種讓學的教學策略。
三、享受詩詞意蘊的空間
“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王國維《人間詞話》)在所有作品中,古詩詞的意境尤為濃厚,也正是這讀不盡的意境讓很多詩句成為千古名句。體悟詩情,包括聯想、揣摩、品讀、討論、交流等多種手段,這些不僅是學習古詩詞的方法,也是學習古詩詞的必由路徑。當下,感悟詩境有些誤區:不少老師把追求深度視作為解讀詩詞的水準;很多詩詞課堂呈現資源利用過度,追求偏僻生疏;課堂上資源的呈現有時像趕場,學生像看戲。筆者以為,古詩詞時代背景的久遠及作者生活的獨特,使得學生學習詩詞的陌生化加劇,補充一些相關的時代、作者資料讓學生了解是可以的,但要適度,因為誰也不能窮究歷史的真假,更不要說了解到一位詩人具體時段的特定境遇了。“詩無達詁”“好讀書不求甚解”這些古訓都在告誡我們不要窮解詩境、詩韻。讀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有人說“詩言志”,這是詩人蘇軾在排解內心的“政治烏云”;也有人說“詩表情”,那天詩人蘇軾飲酒微醉,看到西湖雨后水天晴朗明麗之美景而開心;還有人說可能兩者都不是,“望湖樓下水如天”是在描寫詩人醉于山水之間,心情變得平靜、平和,進而平淡。作品的意義在于讀者閱讀時內心的實時反映,因此有人說“讀作品”就是在“讀心”,讀著自己的心境。因此,教學時又何必在詩詞的某一意境上糾纏,更不要把孩童們綁架到一個有著滄桑人生歷程的成人感悟的路上。當然,在詩詞意蘊的體悟過程中,我們在充分尊重學生多元解讀的基礎上不能忽視主流價值取向的引導。竊以為,詩詞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的恰恰是引導學生明白每個人讀了詩詞為什么會有“即時的頓悟”,生成這種“驀然回首”感覺的緣由——每個人的不同經歷、見識、理解、情感等。因此,不同的人、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段讀同樣一首詩詞,感悟收獲一定是豐富多變的。隨著學生人生閱歷的增長,知識見聞的豐富,情感世界的拓寬,他們對詩詞的深刻內蘊會有新的理解。怎么讀出不一樣的詩境來,這在當下的詩詞教學課堂中做得不夠。簡言之,詩詞意蘊的品悟環節要讓學生學習體悟詩境的多個方法與角度,而非讓學生“被明白”教者煞費苦心的個人解讀。教者給了學生感悟詩境的方法與途徑,就等于給了學生一生享受詩詞意蘊空間的方法。
一位老師執教《漁歌子》,在領悟詞的意蘊環節,較好地體現了這個觀點。
師:“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為何“不須歸”呢?
生1:這兒景色太美,太迷人了。
師:斜風細雨啊,怕不單是景色的美!
生2:這里很靜,張志和一定很喜歡這里的安靜,景人相融了,就不想回了。
生3:詞人一定釣了好多肥美的鱖魚,不想回了。
生4:吹面不寒楊柳風,沾衣欲濕杏花雨,有點兒雨沒什么了不得的,“不須歸”!
師:那這“不須歸”中,有沒有隱藏著張志和的其他情感呢?接下來,讓我們讀讀他的一首詩,走進他的內心。(出示)
(生自讀——小組討論——展示交流)
生5:我們組明白了,詞人怕進入混濁的社會,他看透了,就借今天的垂釣,即使“斜風細雨”也“不須歸”。
生6:我們認為,他不想要那些富貴,甘于寂寞,這樣內心舒坦。“為人不做虧心事,深夜不怕鬼敲門”。(掌聲)
生7:詞人一定受過什么打擊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才看透社會,想躲避的。
師:同學們真會讀詩。其實,張志和16歲時就非常受皇帝的重用,“志和”這個名字還是皇帝賜給他的呢!后來他不幸被人讒言,降為一個小官。這段人生經歷便讓他有了這樣一番深刻的感悟,一起讀這首詩——(師生配合讀詩)
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我們今天也可以說,志和也是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 。(生即興填空說,說法很豐富。)
詞人張志和為何“不須歸”,誰也不清楚。知人論世有必要,但誰又真知道那時、那情、那景之下張志和的真實內心呢?憑著詞中的言語表達來感覺,想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抑或本就是詩詞意蘊魅力之所在。這位老師沒有刻意引領,在學生充分理解“猜想”的基礎上,拓展了詞人的一首詩《自敘》,讓學生自己讀,小組討論,能讀出什么就是什么,能讀到何種境地就到何種境地。但分明給了學生品悟詩詞的路徑與策略:結合自我的認知去讀;結合詩詞言語表達去讀;結合詞人相關作品去讀;結合詞人的時代去讀;結合詞人的經歷去讀……這樣讀,詩詞的意蘊空間便自然敞開了。
篇7
[關鍵詞]意象 意境 對立 統一
文學是一種語言的藝術。而唐詩宋詞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學樣式,也有其自身的語言和藝術的表現需求。詩詞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種“擺脫散文的現實情況,憑主體的獨立想象,去創造一種內心情感和思想的詩性世界”。它把情感融進物象,借助跨越時空的想象,使它的情思與意象有了立體的感覺,從而形成一種詩性空間給人以美感,即所謂詩歌的意境。
那么究竟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
一、意象和意境的含義及發展
“意境”一詞,源自佛經。佛家認為,心之所游履攀緣者謂之境,所觀之理也謂之境,能觀之心謂之智。這里說的“智”與“境”,在文學方面就是“意”與“境”。
我國古代學者對“意境”也多有闡述:晉代的陸機在《文賦》中從“情思”與“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說過,“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南北朝時期的劉勰則認為,構思規律的奧妙在于“神與物游”,即作家的主觀精神與客觀物境的契合交融。
而最早把意境作為一個美學范疇提出來是從唐朝開始的,王昌齡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我們用現在的標準來分析王昌齡的“三境”就不難發現,他這里的所謂“意境”并非現代意義上的意境,“物境”和“情境”也融入了很多“意象”的內容。然而“意境”一詞的提出卻給后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其后,意境為唐人所重,意境學說的探討研究也發展開來。皎然《詩式》、司空圖《=詩品》及宋人嚴羽《滄浪詩話》等對意境理論的形成多有建樹。
到了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把“意境”描繪成“意象”: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箋注》中又把“意境”摹寫成“興象”:近代的王國維繼承并發展了源遠流長的“境界說”,深入探討了“意境”的含義,揭示了詩歌創作的契機,他在《人間詞話》等一系列著作中,對于“境界”有精辟的理解:“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二者隨之矣。……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可見,王國維對“意境”的探討與看法已經遠遠超過了前人對于“意境”的理解。然而“境界”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意境”的含義,但從細處來看,還是有區別的。早在50年代,李澤厚先生就指出,“意境”一詞“比稍偏于單純客觀意味的‘境界’二字似更準確”。葉嘉瑩女士也認為,“境界”一詞含義太多,使用起來“不免導致種種誤會”或者增加了理解上的“混淆和困難”,相比之下,還是“意境尤易于為人所了解和接受”
由以上意境發展的過程我們不難看出:在中國古代,意象與意境曾經是含混的,至明清才逐漸區分開來,基本上是把意象混為意境,或只重意境而忽視意象。
事實上,“意象”一詞最早源于《周易?系辭》“圣人立象以盡意”。不過,《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號,是以陽爻陰爻配合而成的試圖概括世間萬事萬物的六十四種符號,屬于哲學范疇。后經詩學借用并引申之,在此過程中“立象以盡意”的原則未變,但詩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具體可感的客觀事物。至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意象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由于與意境的密切關系,終是沒有擺脫意境的籠罩獨立出來。到了現代,人們才將意象和意境真正區分開來。
其實意象是一個審美的表意系統,包括“意”和“象”兩方面。“意”是精神因素,即詩人的視角或思想感情,是創作的主觀動機:“象”是物質因素,即詩人通過感官觸及而選取下筆的客觀事物,是創作的客觀載體。正如毛翰關于意象表述的公式:意象=物象×情思。
所以,今天從詩詞的角度來看,意象就是經過人的感官認識加工,用來寄托人類主觀思想感情的客觀事物,即寓“意”之“象”。
這樣我們再反過來討論意境了。現代人一般認為,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具有虛實相生、意與境諧、深邃幽遠的審美特征,能使讀者產生想象和聯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簡而言之,意境就是在讀者頭腦中所產生的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意的空間:亦或是通過意象生發和開拓出的一種綜合的審美境界。
因為學術界對意象和意境范疇的界定分歧較大。所以對它們之間關系的論斷也很不統一,且多局限于某一方面。而筆者以為詩詞中意象和意境聯系甚密,交錯在一起的枝節繁雜,涵蓋了詩詞諸多方面的內容,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應該是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的。理清了意象和意境的含義及其發展歷程。我們再回過頭來進一步探討唐詩宋詞中意象與意境的關系就容易多了。
二、意象與意境的關系
根據意象和意境的含義,我們可以得出,詩詞中的意象是一個個融入作者感情的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個體的,可以感知的,實實在在的:而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是整體的,它由意象表達或誘發,要通過體悟才可感知的。具體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就是前提與結果的關系,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實與虛的關系。
(一)前提與結果的關系
黑格爾說,詩人“應當深入到精神內容意蘊的深處,把隱藏在那里的東西搜尋出來,帶到意識的光輝里”。這“藝術的光輝”就是意境之美。詩詞在創作過程中要把握好很多問題,對于意境的營造是尤為重要。但要營造意境,首先要營造的是意象。
唐詩宋詞都講求情景交融,情和景融合也即詩詞中的意象。而它所生發和開拓出的詩意的空間就是意境。情景交融的詩詞,其景已非平常之景,而是表情之景,景后有情,言外有意。所以可以說意象就是意境在內容形式方面的特征,是形成意境的基礎,而意境就是意象所追求的抽象化的美感。
正如毛翰所說:“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藝術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發出來的藝術氛圍,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 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鐵絲網、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這聽起來似乎有點渲染和夸張,但卻形象地說明了意象與意境的關系。毛翰還說,意象是詩意的載體,意境是詩意空間;意象讓人從旁觀賞,意境卻讓人身入其內、神游其中:詩詞意境的產生離不開意象,沒有意象的支持,意境也就變得空洞而無味了。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其中“雨后空山”、“月照清泉”、“竹間浣女”、“蓮中漁舟”都是意象,經過組合。層次鮮明,因果清晰,且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構成一幅清晰和諧的雨夜秋山圖,從而傳達出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構成一種寧靜、幽遠、平和、安寧的氛圍,那就是意境。試想,若無那些意象,何來這里的意境,同樣,若沒有這樣的意境,要那些意象何用?
又如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詞寫暮春閨怨,通篇如泣如訴、凄婉動人,更兼語言清麗、情景渾融,一直頗受推賞。“深深庭院”、“重重簾幕”、“濃密楊柳”等意象,形象地交待了女主人公內外隔絕、陰森幽邃的生活環境和身心都受到壓抑禁錮的境況。讓人可以想見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形同囚居和心事深沉、怨恨莫訴。后面更是以“玉勒雕鞍”、“斷腸樓臺”、“狂風橫魚”、“遲暮空門”等意象為基礎,逐層深入地展示了現實的凄風苦雨對女主人公內心的無情蹂躪:情人薄幸,冶游不歸;春光將逝,年華如水。至篇末“問花淚眼”、“亂紅”、“秋千”等意象則更清楚地昭示了女主人公面臨的命運: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這種用意象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了生活在幽閉狀態下的女主人公難以明言的內心隱痛,可謂不獨語言流美、意蘊深厚,而且境界渾成、韻味悠長。這就是意境、意象生發開拓出的綜合審美境界,及詞人想要表達的情景交融的詩意的空間。
故此可以說,意象是意境存在和產生的前提,意境是意象追求和期望達到的結果。
(二)對立與統一的關系
詩詞的意境依賴于意象,是意境的前提:意境是意象的升華,又高于意象。但意象和意境又是相通的、統一的,統一于“意”,統一于作品的整體。
首先,詩詞意象的構筑和意境的升華都體現著對立與統一。
詩詞的思想內容離不開事物作為立足點。不能言之無物,亦即詩詞的意境必須依托一定的意象才能表現和升華出來。而詩詞的意象圖畫構筑主要是通過意象的合理分布和科學處理來實現的,各個意象立足點之間是通過相互對襯、相互聯系來形成文字畫面的,所以詩詞從其意象構筑開始就體現著對立與統一的本性。再者,從意象構筑的圖畫上升到思想意境的過程是讀者通過意象圖畫與生活圖畫、經驗對比、聯系而得到認識和感受,是將文字圖畫和生活經驗、思想認識統一起來的過程。從文字構筑的意象圖畫與生活經驗的圖畫相比較和驗證,這是一個經歷“對立”的過程,而接受并從這個圖畫上生發出更高層次的思想感受,則是獲得了“統一”。據此可以認為,詩詞從意象構筑到意境升華的過程中就是對立與統一關系的體現。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礎,那么意象構圖的對立與統一的效果越好,從意象所生發出來的意境效果也越好。
如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詩人把“犬吠”、“水聲”、“帶露桃花”等意象有機組合,相互映襯,以清幽的音響和絢麗的色彩營造出濃濃的詩意,讓我們可以想象到這樣一幅圖畫:詩人很早就啟程起路了,這時大地還在晨曦中甜睡,四無人語,一片寂靜,只聽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聲和偶爾從遠處傳來的幾聲狗吠聲。詩人走著走著,天漸漸亮起來了。只見路邊新發的桃花上掛著明凈清亮的露珠,在朝陽映照下,顯得格外濃艷。我們在大腦中形成這樣一幅意境幽遠圖畫的過程,就是將文字圖畫和生活經驗、思想認識統一起來的過程。這就是意象與意境的對立與統一。
其次,詩詞意象與意境在空間層次上體現著對立與統一。
詩詞的意象和意境有兩個空間范疇上的關系,分別從狹義和廣義上體現著詩詞意象與意境。這兩個空間范疇分別是意象與意境的同一時空范疇和意境對意象的超越時空范疇。
所謂同一時空范疇,即詩詞的意象構圖和由此生發的意境效果是在一個時空范疇內。即意象事物作為意境時空的支點可以直接讓讀者領悟到意境所屬的空間,而意境所生發的空間也只局限在意象事物為支點的空間范疇內。
所謂意境對意象的超越時空范疇,即詩詞的意象構圖和由此生發的意境效果并非在一個狹義統一的范疇內,也就是意境所包含的言外之意,超越了原有意象所在的時空范疇。
如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詞寫上元燈節,分為兩個層次,但卻不是依詞作的一般規律按上下闋分層。而是上闋和下闋前兩句為一層,其后為一層。第一層以“東風”、“火樹”、“流星雨”、“寶馬香車”、“鳳簫”、“玉壺”“蛾兒”、“雪柳”等意象為構圖的立足點,展現了一幅元宵佳節的熱鬧非凡的場面,讓我們想見:是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又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一一燃放煙火,先沖上云霄,然后又從空中落下來,好似那絢爛的流星雨。街道上車水馬龍、鼓樂喧天、燈月交輝,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曼衍的“社火”百戲,好不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猶如人間仙境。游玩的女子,一個個霧鬢云鬟,她們說笑著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
詞人把燈宵游人如織、仕女如云、笙簫齊鳴、徹夜狂歡的景象和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是第一個空間,在此空間范疇內,多個意象實現了多重對立,最后統一于意境,是狹義的對立與統一。所有意象構圖的時空和生發出的意境時空是同一時空,而沒有產生另一個意境空間的上升。
但是,詞的后一層“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不一樣了。它緊隨上一層的喧鬧景象中的曼妙女子做了這樣的表述:這么多麗人,都非我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皆無。已經是沒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側,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 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就在這“發現那人”的一瞬間,詞的意境已經從原有的“元宵賞燈圖”的第一時空上升到另外一個時空:這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那前面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和使人眼花繚亂的麗人,原來都只是塵囂聲色,唯那一個意中之人才是“我”之所求。倘無此人在,這一切又有何意義呢?這是一個虛的時空與前面的第一時空又形成了廣義的對立統一,共同豐富了全詞的意境。從而使意境從意象構圖的第一空間到第二空間都體現出對立與統一。
(三)實與虛的關系
前面我們已經界定過,意象是經過人的感官認識加工,用來寄托人類主觀思想感情的客觀事物,是實的:意境是意象生發和開拓出的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意的空間,是虛的。
所謂意境的虛,其實就是一種藝術空白,猶如繪畫中的“留白”。書法里的“非白”,音樂里的“休止”、“煞聲”,等,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詩詞的作者在創作作品時,用文字描述出來的都是一些意象,而意象背后給讀者留下的聯想、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就是意境。詩詞有了意境也就有了更深層的意蘊和韻味無窮的魅力。清人笪重光說的“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唐人司空圖說的“不著~字,盡得風流”,以及白居易所形容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指的都是這種魅力。而這種魅力就是通過詩詞意境與意象的虛實關系來展現的。
意境是虛的。是“無畫處”。是“不著一字”,那么怎樣來營造意境呢?關鍵是要處理好“實”,即意象。正如笪重光在《畫荃》里說:“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景逼而神景生。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雖是在說作畫,卻但詩畫有眾多相通之處。這同樣也適用于詩詞。
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于答。“松下問童子”,問什么?省略了,但從童子的會答中可以想出。接著又把“采藥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暗示出來。最后一句“云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的答復托出所問的內涵。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而詩人采用了以答含問的手法。通過幾個“松下童子”、“山”、“云”等意象就巧妙地表達了出來。那省去的、虛的、靠讀者想象得到的就是意境,可謂以實出虛。
這短短二十個字,不僅托出了意象背后所隱藏的內涵,而且還托出訪問者的深情和被訪問者的性情。這是更廣闊的意境。詩中一再的發問,就是訪問者迫切想見被訪者的心情。關于被訪問者是怎樣的人,實寫的意象只有“采藥去的深山”,其他都是“虛”。這“實”是不可少的,有了這實,讀者就可以想象到他是個怎樣的人:住在深山,是一位韜晦高蹈、仙風道骨的隱者:常去采藥,有著濟世救人的善心和與世無爭的高潔志趣。
這首詩對實的意象做了合理的取舍和巧妙的安排。由于有取有舍,形成似斷非斷的跳躍性,這種似斷非斷跳躍處就形成了“虛”,營造了意境。
篇8
減字木蘭花
(作者:劉辰翁)
無燈可看。雨水從教正月半。探繭推盤。探得千秋字字看。
銅駝故老。說著宣和似天寶。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初春小雨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臨安春雨初霽
(作者: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春雨
(作者: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七絕雨水時節
郊嶺風追殘雪去,坳溪水送破冰來。
頑童指問云中雁,這里山花那日開?
七絕雨水
殆盡冬寒柳罩煙,熏風瑞氣滿山川。
天將化雨舒清景,萌動生機待綠田。
春寒
(作者: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輪蹄。濕氣連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饑鳥集,城冷野狐啼。回首關河道,風塵道路迷。
韋莊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族,寸心千里目。
雨水
潤物甘霖細細聲,東風吹綠柳絲迎。
龍騰碧浪千河化,蛇舞清泉百態呈。
篇9
【關鍵詞】傳統節日;古代詩詞;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筆者喜愛傳統節日,喜愛古代詩詞,更喜愛描寫傳統節日的古代詩詞。在筆者看來,傳統節日是一道道大餐,那古典詩詞便是盛放這大餐的精美的餐具。如果沒有這些精美的餐具,傳統節日就失去了華麗的載體,成為散落的珍珠,同時也會失去很多很多詩意。在我國,有節日就有詩詞陪伴,傳統節日與古代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歷來以隆重熱烈著稱。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這個美好的日子因為是歲首,因而是一個象征希望、充滿喜慶的佳節。北宋詩人王安石《元日》是一首最有名的春節詩。他對春節這樣描寫道:“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歡樂喜慶之情溢于詩人言表,詩中“屠蘇”是一種藥酒,“桃符”即今天的對聯。不難發現,貼春聯、放鞭炮是至今仍然保留著的兩大習俗。清代孔尚任寫有《甲午元旦》:“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詩的前四句說除夕,圍爐守歲,飲酒消夜;后四句轉入寫元旦,點爆竹,換桃符,聽樂曲,拜新年。字里行間,躍動著作者一顆赤誠的童心。從古到今,歷代文人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關于春節(古人或稱之為元日、元旦)的詩詞。
最浪漫的傳統節日我以為要數元宵節。有兩句耳熟能詳的詩為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出自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元宵節又稱燈節,是日,人們早晨吃元宵,晚飯后舉家出動,逛街賞燈。屆時,“花市燈如晝”,“一夜魚龍舞”,男男女女,流連觀燈,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唐朝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正是這樣的放燈賞燈的開放時節,男女青年能夠比較自由地相互接觸,從而為他們表達愛情提供了絕佳機會,創造了一個古代的浪漫時空。元宵節還有一項集娛樂與智力于一體的活動――猜燈謎。這游藝活動無論謎面、謎底還是猜謎方法,都顯示典雅的詩意,洋溢著強烈的人文氣息。如“傍晚”(打一字),可用會意法想到日落西山,得謎底“曬”字,都富有詩意呀。
清明節一般在公歷四月五日。此節應屬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一風俗沿襲至今,并且人民群眾仍用這個節日來祭奠革命先烈和先輩們。正是這樣,清明節自有其特殊的氣氛。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其詩將清明時節氛圍渲染殆盡。南宋詩人高翥《清明》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直擊墓地凄然情景,氣氛沉重,令人難忍。至于清明節的來源,一般都認為是出自春秋時代晉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據記載,晉文公在燒山找到介子推尸體時,發現了寫有“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詩句的血書。可以這樣說,原始意義上的清明節,既有祭祀之意,又有統治者執政自省之功能。
傳承千百年的端午節,有著深厚的文化氣息。目前,大部分人接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著名愛國詞人屈原的說法:相傳屈原救國無望,于農歷五月初五沉身汨羅江,當地百姓為了不讓魚蝦蛟龍傷害屈原遺體,紛紛把粽子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風俗的由來。唐詩人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便很吻合這一說法:“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但只是詩人很天真,他認為后人對屈原的紀念不夠莊重,殊不知以一種歡樂的方式紀念先賢其后一直流傳著。且看陸游《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中秋佳節,舉家團圓,暢敘親情,人人向往。中秋首先是賞月玩月,此風俗由來已久,文人尤盛。李白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可謂婦孺皆知。“月到中秋分外圓,每逢佳節倍思親。”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更把情感融入賞月之中,創造了天人合一意境,讓人產生深遠美妙的遐想。蘇軾把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寫得淡然、豁達,實際上月圓人不圓時,思念之情是讓人難以承受的。晏殊《中秋月》:“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便直率地道出了一般身處異鄉之人的落寞心曲。中秋的另一樂事吃月餅。月餅是中秋“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同樣是蘇軾,他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兩句詩,“小餅”當就指今天的月餅。至于“月餅”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就這樣我們與古人一樣體驗著,賞明月、吃月餅、享人倫的美滿樂事。
篇10
關于描寫月亮的詩詞
1. 白云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2.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4.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5.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6.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7.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8.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勛。
9.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
10. 殘月掛征鞍,路長山繞。獨擁寒貂犯霜曉。水邊林下,孤負此生多少。星星空滿鬢,因誰有。
11.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1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3.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14.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5.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1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7.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8.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19.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20.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有關月亮的唯美詩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3.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4.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5.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6.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舉杯邀明月。
7.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8. 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13.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14.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5. 一盞明燈照亮歲月的蔥蘢月光映著孑然的身影伴著滿天閃爍的星星。
描寫月亮的唯美詩句
1. 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3.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4.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張炎《清平樂候蛩凄斷》
5.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王昌齡《出塞二首》
6. 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7. 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8. 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9.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10.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1.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12.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