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讀書筆記范文

時間:2023-04-11 01:30: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四大名著讀書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四大名著讀書筆記

篇1

“爸爸,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呀?”兒子問我?!皶峡吹难?!”我回答說。兒子上小學的時候,為了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啟發他從小熱愛讀書,每天晚上睡覺時,躺在床上,我都會給兒子講一兩個小故事,久而久之,兒子便發出了上面的疑問。后來,我給兒子看我兒時看過的小人書,我給他買了《四季的童話》等兒童書籍,漸漸的,由我給他講故事,變成他給我講故事了。每次我都認真聽,并及時給予點撥和指導。兒子稍大一點,我就給他推薦中外名著的簡縮版,就這樣,故事激發了兒子閱讀的興趣,兒子的閱讀量大增,受益匪淺。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習慣,有助于培養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良好的氣質修養,塑造他們健康的個性和人格。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網絡走入千家萬戶,不少學生,尤其是缺乏家長正確教育管理的留守學生,一回家就守候在電視前或電腦旁,節假日幾乎沉溺其中,再加上“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家庭和學校只注重考試分數,給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擔,忽視了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死讀書,讀死書”、“高分低能,低分無能”的現象極為嚴重。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基礎教育教材語言資源的建設與應用”課題組近日組織了一次全國范圍內課外閱讀調查,其結果顯示,我國四大名著全部閱讀過的學生僅占被調查人數的27.7%,而通過觀看影視了解名著的竟占了17.8%,這說明四大名著的閱讀狀況的確不容樂觀。

我國正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標”對中小學生應具備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量有明確的規定,對中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要求很高。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和《水滸傳》歷來是中學生的必讀書目,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作為教師,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應以開展講故事等讀書活動為載體,用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名著等閱讀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一、在語文或閱讀課本中適當增加名著中的精彩故事片段,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對四大名著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前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選編了一些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楊修之死》、《美猴王》等,歷史課本中也有相關介紹,通過教師的劇情介紹,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學生對這些名著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價值有了一些了解,產生一定的閱讀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增強閱讀名著的能力,可以在語文、歷史課本或課外閱讀課本中再適當增加一些名著常識介紹、精彩故事片段賞析等內容,讓學生對名著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和鑒賞能力。

二、充分利用好晨讀和課外活動時間,開展讀名著、講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題活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學生減負工作的開展,學生課業量相對減少,統一上課時間相對縮短,學生的晨讀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相對增多了。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晨讀和課外活動時間,安排其中一部分時間開展讀名著、講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題活動。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初中生可閱讀簡易讀本、高中生可閱讀原著。教師首先要認真閱讀,熟悉其內容,然后組織學生把閱讀到的精彩故事片段或自己的閱讀感受、啟發等講給大家聽,也可就某一故事等展開討論。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機會,可分小組進行,教師流動監督、指導。也可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競賽、演講和讀書討論活動。長期堅持,就能促進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從而激發興趣,形成習慣,既積累知識,豐富大腦,又能鍛煉語言組織、語言表達和記憶能力。

三、開展好閱讀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讓學生閱讀名著后有收獲和提高

篇2

《西游記》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名著《西游記》2021小學生讀書筆記五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西游記》2021小學生讀書筆記1讀了這本小說,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生活中的艱難挫折,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沒有一種困難是戰勝不了的。

就拿學習來說吧!記得剛學劍橋英語時,覺得特別難,心情常常很緊張,生怕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到我,但看到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用很溜的英語回答老師的提問時,又很羨慕。當我迷惘無助地在十字路口徘徊時,老師和父母及時指引了我,他們不斷地鼓勵我,引導我從語音、詞匯等方面多練習,多積累,慢慢提高成績,找回自信。

“學習是件苦差事”。但我堅持每天早上大聲朗讀英語單詞,每天傍晚花半小時用點讀機學發音,并按要求背誦所學內容。有時,我也會覺得記單詞很枯燥,也會因為點讀機中的測試成績不如意而沮喪,但因為我心中渴望課堂內有自己那高高舉起的手,所以我堅持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慢慢的,我的考試成績提高了,口語也流暢了,上課時老師也能常常看到我舉起的收了,“苦差事”變成了“樂差事”。

現在的我,自信,努力,踏實,因為我深信: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堅持不懈,任何困難都能克服,陽光總會在前面鋪路,這就是我讀《西游記》的最深感受。

《西游記》2021小學生讀書筆記2我非常喜歡《西游記》這本書,是因為他們師徒四人不畏艱險,跋山涉水、堅持不懈,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精神,讓我懂得了: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從這本書中,我還悟出許多的道理,就佛祖壓孫悟空這集來說吧,孫悟空雖然很厲害,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世上還有許許多多厲害的人,不止他一個,因為這點被壓在五行山下。

還有孫悟空搶芭蕉扇那集來說吧,孫悟空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去芭蕉扇,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還沒成功,可他還不氣餒,最后一次終于成功了,他們扇滅了火焰山的熊熊大火,翻過了火焰山。

就拿真假孫悟空那集來說吧,說假孫悟空差點殺了師傅,最后如來把石猴變回原形,這都得怪孫悟空心中對師傅的怨恨造成了現在的后果,這說明了人與人之間要互相信任,以誠相待。

《西游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里面的人物描寫的栩栩如生,特色鮮明,活靈活現,比如唐僧:他非常的善良,他為了理想有一往無前的勇氣,他的性格堅韌,面對所有的誘惑和磨難不為所動,最后終于取得了真經;孫悟空是一個勇敢的強者,不畏權勢,敢于斗爭;沙和尚是一個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的人;最后就剩豬悟能了,他是一個好吃懶做意志不堅的人。所以我們要做像唐僧,孫悟空,沙和尚那樣的人,不要做像豬八戒這樣的人。我們以后要好好習,做個不怕困難,長大做個對祖國有用的棟梁之才。

《西游記》2021小學生讀書筆記3不管你們有沒有讀過《西游記》,但是你們肯定都知道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這些人物和他們所發生的故事,可都是出自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下面,就由我為大家細講《西游記》吧!

《西游記》是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王國。在這里,石頭里可以蹦出小猴來,孫悟空會上天入地,會七十二變,能變成小蜜蜂、小妖怪、小魚,變成宇宙和旗桿。他的猴毛能變成小猴子,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金箍棒能變的又長又粗,也能變成像繡花針那么小,那么細……在這個幻想的世界里,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跟隨作者的想象上天入地,到處飛翔!幻想,是創新的起點,敢于幻想,才會勇于創新。

《西游記》更是一個給人啟迪的思想王國。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寫了佛、道、兩教的仙人,又在神佛的世界里反映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但是,對于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做事方法,所產生的不同結果細思索,是非常有益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唐僧和他的徒弟們用了十年的時間,走了十萬八千里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這體現了他們執著、堅定、不畏艱險的'奮斗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做什么事都會成功!

《西游記》2021小學生讀書筆記4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里的《西游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西游記》,不覺感嘆萬分!

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盡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盡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念經,任勞任怨。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著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倒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嘗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嘗了人生五味,什么才更有意義。

《西游記》2021小學生讀書筆記5《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有驚無險的離奇故事:唐僧師徒四人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跟妖魔鬼怪和險惡環境作斗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功得圓滿,修成正果。

整本《西游記》帶給我的感覺是積極向上、鍥而不舍的,而這不就是我們成功的秘訣嗎?取經之路不就是我們的人生之路嗎?這一路上坎坷不平,跌到了你就爬起來,這里沒有過不去的坎兒,而妖魔鬼怪就是困難,失敗了就再戰,克服了就過去了,經歷過了風雨,我們才能見到久違多時的彩虹。

清楚地記得有一回,我與父母一同登山觀景,我興奮極了,信誓旦旦說一定要爬上山頂,一覽眾山小。好不容易爬了一小時,我們離山頂已經很近了,可我因聽一位游覽完的游客說景色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秀麗,再加上長時間的運動讓我汗流浹背,衣服黏黏的粘在身上很不舒服。望了望山頂,脆坐在了不遠處的亭子里耍賴打起了退堂鼓,死活都不愿上去了。后來,在父母鼓勵下,我鼓起了勇氣,再次向山頂爬去,站在山頂,向遠處眺望,卻看到了別樣的風景,我就像身處在人間仙境中一般……于是不由感嘆:如果我輕易放棄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了如此之美的人間仙境,那我就是一個懦弱的人!如果我們也能像書中師徒四人那樣,執著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相信未來的一天,我們也能夠取得那傳說中的真經!

篇3

一、結合課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的都是精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桂林山水》《鳥的天堂》《稻草人》《我的老師》《小橘燈》《曹沖稱象》等課文,不知激起了多少人讀書的欲望。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結合課文適時介紹一些作家、作品,就更能逗得不少孩子心癢癢了。我在教《城南舊事》時給孩子們唱《驪歌》,講林海英;教《皮皮魯的風箏》時介紹鄭淵潔,講我小時候看的《皮皮魯和魯西西》,講《舒克和貝塔》;教《黛玉初進榮國府》時介紹曹雪芹,講《紅樓夢》里的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這些都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恨不得馬上去找來一睹為快。可見,語文課堂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主陣地。

二、與孩子們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堅持每天閱讀

首先是讓孩子們制定閱讀計劃,特別是寒暑假閱讀計劃,每天至少閱讀半小時。老師推薦適合學生讀的文學作品,或者學生和家長一起選擇喜歡的文學作品,列出閱讀計劃表,制定出短期計劃和長遠目標,做到有目的地閱讀。也許有人會質疑讓學生自己選擇閱讀書目會出現“亂讀”、“隨便讀”的狀況。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在老師的總體方針指導下,再經過孩子們的互相交流、推薦,他們的審美水平和閱讀興趣都會呈現大同小異的狀況。因為生活環境和年齡相近,孩子們都喜歡上了《草房子》《窗邊的小豆豆》《夏洛的網》《八十天環游地球》《格列佛游記》《木偶奇遇記》《昆蟲記》等兒童文學作品,也有些孩子喜歡上了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和唐詩宋詞。因為長期堅持閱讀,他們的閱讀范圍越來越廣泛。相應地,他們閱讀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刻,這些都可以從平時的語文閱讀課和習作課上感受到。

其次是老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閱讀作業,如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后感、讀書筆記等。有人很反感邊讀書邊摘抄,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如果要求孩子一定要每天摘抄,可能會降低他們的閱讀積極性。但是我覺得,現在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快速閱讀”、“微閱讀”之類的,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摘抄既是點滴的積累,也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閱讀,從小養成認真閱讀的好習慣。至于讀后感、讀書筆記,則可以讓孩子們自由抒感,學會深層次交流。這樣一來,完全是自然而然地付諸筆端,學生又怎么會不情愿呢?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篇4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年少,對某個事物產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地追求,乃至形成愛好,養成習慣。興趣是閱讀的內驅動力,有了這個動力,學生就會擠時間讀,有滋有味地讀,從中吸取知識,吸取有益于人生的養料。相反,如果學生無閱讀興趣,不認真閱讀,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發揮作用。所以培養閱讀興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前提。為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故事性較強,趣味性極高的書籍介紹給他們,例如《安徒生童話故事》、《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等。這樣的書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離奇的故事情節能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教師帶頭把書里的一些好詞好句摘錄下來,上傳到學習社區里,讓學生們讀一讀,背一背;并讓學生也學著這樣做,從而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還可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不斷拓展閱讀空間。從課內到課外;由書本到網絡;由報刊雜志到名人名著……尋找不同的文章題材、體裁風格的篇幅,選擇讀本供孩子們廣泛閱讀。讓他們從小故事里悟出大道理;從奇妙獨特的構思中分析寫作技巧;從華麗豐富的語言中感悟文采;從多彩多姿的表達風格中,領略人文內涵,由此培養閱讀興趣,快樂閱讀,快樂寫作,提升語文素養。比如在學完《西游記》這篇課文,教師向學生介紹教師國的四大名著,引導他們去閱讀。學完了古詩,我會讓學生上網尋找各種類型的詩,并研究詩人的背景、文風等等;學完了冰心、林清玄等著名作家的文章,介紹其他作家的文章給孩子們閱讀,并引導他們讀一些名人傳記,還在學習社區里開展了“我與名人交朋友”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了解名人成才的故事,學習他們的精神。

二、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1. 開設閱讀課

每個星期都安排一節閱讀課。閱讀課一般由三個環節構成:教師引導——學生自讀——學生寫讀書筆記。這一節閱讀課的開設,既保證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又使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為學生在家閱讀奠定了基礎。另外,每隔一段時間向學生推薦一些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

2. 建立班級圖書柜

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讓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F在每個班都有一個圖書柜。教師動員學生把個人的一些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每人兩本,每個學期輪換一次。組織學生管理借閱。圖書柜設在教室一角,課間可以隨時借還,十分方便。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去圖書柜借書看。規定每次借書在下一節閱讀課前必須歸還,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看。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小學生愛讀、多讀、自覺讀的習慣。具備了愛讀、多讀、自覺讀的習慣,小學生就會大量地閱讀,不斷地吮吸知識的乳汁,就會不斷提高自己,豐富自己。

篇5

1 蘇北農村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困難

1.1難在無課外書

很多蘇北農村中學的圖書館不過是作為學校的一個硬件設施而客觀存在,很少有正常對學生開放的。學校閱覽室多數形同虛設。相當多的學生除手中課本以外,幾乎無課外書讀。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來源少,適合他們讀的好書更是鳳毛麟角。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經過調查發現,農村初中生學生讀過四大名著的人數不到20%,讀過魯迅、冰心、等經典現代作品的人就更少,更不要說外國文學名著了。他們最多是為了應付考試看一些優秀作文選、背背名著導讀的考試的考點罷了。

1.2難在無支持

課外閱讀所花的時間長,不能立竿見影。雖然很多老師認識到,“閱讀”對孩子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但面對升學率的壓力,希望學生把所有時間都用在考試的科目上,對看課外書大都不大支持。更有甚者,有的老師不但不鼓勵學生讀書,甚至阻止學生閱讀課外書。學生其實是有課外閱讀的欲望與需要的。初中生由于缺乏老師必要的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即便有,也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會背著老師和家長偷偷讀網絡小說、不健康的書籍。農村學生的家長受自身認識的限制,他們更是希望孩子能專心學習,視孩子讀課外書為浪費時間,不務正業,更不用說給孩子買些好書了。

1.3難在無時間

閱讀教學著眼于“教”的狀況太多,學生閱讀的太少,因而造成學生的文化積淀太淺,缺乏語文功底。語文課堂上的閱讀活動時間多則十幾分鐘,少則只有五六分鐘,而且都是帶著這樣那樣的老師設計好的問題讀。大部分時間被老師繁瑣分析和頻繁提問所占有。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批評的那樣:“學生在課堂上閱讀的很少,而關于閱讀的談話卻很多。”其實,老師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后“練”出來的,而絕非是“講”或“聽”出來的。但是面對繁重的升學壓力和無休止的考試評比真的感覺很無力。

1.4難在無“興趣”

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即有趣——樂趣——志趣。這一興趣行成和發展的過程反應了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水平?,F實是不允許我們過分樂觀的。我曾對班里學生的學習興趣做過調查,竟有35%的學生把學習當做一件苦惱的事情,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比例。電視網絡的普及對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是一個不小的沖擊,形象、刺激的畫面比枯燥難以理解的文字更具有吸引力。

1.5難在無良好的方法習慣

通過調查了解到,其實多數學生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他們很少課外閱讀,多是因為沒有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習慣。讀書無目標、無計劃,有時僅僅為了好玩,尋求刺激。想看書就看一會,不想看半個月都不摸課外書。不懂得“不動筆墨不讀書”,視寫讀書筆記為讀書的負擔。

2 加強蘇北農村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對策

2.1學校要加強對課外閱讀資源的投入和管理,使閱讀資源效益最大化

“現在有許多學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觸什么書,這是不對的。為養成讀書的習慣,非多讀不可。”葉圣陶先生的話對今天許多學生來說是很有針對性的。實施“四配套工程”和省級“學?,F代化驗收”后,蘇北農村中學其實不缺少圖書的,學校要完善圖書館與閱覽室的管理,合理配置圖書館的人員,建章立制,落實對學生全開放、全開架借閱圖書。圖書館條件欠缺的學??杉懈鱾€班級的力量建立班級圖書角,將學生家中的優秀藏書拿出來,交由學生專人管理,交換閱讀。學生借書方便、快捷,這樣一人有書大家看,眾人有書大家讀,使有限的圖書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這種方法在我班實踐多年,效果相當不錯。一些原本不愛看書的學生,看到書就擺在自己眼前,看到別人在津津有味地看書,自己也讀起書來。

2.2強化素質教育的理念,把閱讀時間還給學生。

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強化素質教育的理念。還給學生更多的自我閱讀時間。學生是閱讀的主體,他們在閱讀需要中自主閱讀,需要自己直接閱讀。教師對閱讀材料可以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在閱讀教學中作適當講解,也可以有所借鑒和參考,但是這些都不可以替代學生主體性的閱讀,替代學生對閱讀材料主體性的感受。

“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說的就是語文教學必須走向生活,向課外延伸。閱讀教學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是必然趨勢。語文教師要樹立“大閱讀”教學觀,要做學生自由閱讀的引路人,給他們創造自由閱讀的條件,教給他們自由閱讀的方法,如介紹名著、推薦課外書刊、組織專題閱讀、交流讀書筆記,組織文學社團,等等。

2 耐心指導,培養良好的讀書方法和習慣

明確要求:筆者要求學生堅持課外閱讀,每周至少寫3篇不少于規定字數的讀書筆記,養成堅持寫讀書筆記習慣。

耐心指導: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學習閱讀的技能技巧,如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養成默讀習慣,學會誦讀。掌握閱讀的方法,強調閱讀過程,

檢查督促:人是有惰性的,初始階段,往往需要“逼”一下。因為閱讀內容布置了,如何做也指導了,但如果不認真檢查,那也很難收到預期效果的。

鼓勵激趣:教師對學生的公正評價具有積極的強化作用,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自尊心,使學生再接再厲,不斷進取。對學生交來的讀書筆記,教師除了認真閱讀批改外,對寫好的給予充分肯定或表揚。

總之,立足課內,著眼課外;立足校園,放眼社會,讓我們的社會成為“學習型”社會,讓我們的民族成為愛讀書的民族吧!

參 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視野 全面素質 筆記

以前我們農村語文教師抱怨,學生沒有書讀。的確,前些年農村中小學的圖書室條件太差,書沒有多少,想開展課外閱讀都不可能。這幾年國家加大投入,使農村中小學的圖書能夠完全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那么現在農村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如何呢?

語文教師也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教師之所以不去搞課外閱讀教學,致使大部分學校的課外閱讀處于失控無序狀態,筆者認為原因不外乎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為教師不能認清課外閱讀與語文學習的關系,怕搞課外閱讀會影響中考高考。再有,不少教師沒有讀過多少書,又不愿讀書。有的教師甚至四大名著都沒讀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指導學生呢?他們對課外閱讀沒有把握,主要是缺方法,不知道如何去進行。而且觀念與實踐沒有跟上。課文僅是一個例子,讓學生愉快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才是我們的目標。

一 課內閱讀教學與課外閱讀的關系

課內閱讀教學僅是演練指導,讓學生掌握方法,課外閱讀才是實戰,是學生運用課堂閱讀所學的階段。說白了,教材就是專家給語文教師精心挑選的便于教學的例子,目的是通過這些例子的教學讓學生學會閱讀,借鑒寫作。葉圣陶曾說:“閱讀課外讀物實際上有雙重的效果,除了得到各種新的收獲外,還可以養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又說“為養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珊芏嗾Z文教師把教材當成語文教學的全部,實在是可悲。有的語文教師主觀上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客觀上仍然跳不出教材的圈子,不愿改革創新,最后通過加班加點、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學生的成績是提上去了,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又真正提高多少呢?就更不要說創新了!

二 課外閱讀會不會影響語文成績

這是語文教師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影響能否開展課外閱讀的關鍵性問題。實際上,只要看看魏書生、趙謙祥、吳泓、黃玉峰等優秀老師的教學,這種顧慮大可不必,因為這些教師都大搞課外閱讀教學,他們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常常是遙遙領先于其他班級,而學生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人文素養、語文能力又絕非其他學生所能比。

三 培養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方法

1.教師方面

第一,教師必須充分理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并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地去實施。

第二,教師必須有大量豐富的閱讀、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更有效地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2.學生方面

課外閱讀,并不是讓學生自己閱讀就行了。在教學時,尤其是教學之初,教師必須給學生必要的指導,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最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興趣要在青年時設法培養?!?/p>

第一,要養成精心選擇的習慣。朱光潛先生對此有過精彩的論述:“書籍愈浩繁,而讀書也就愈不易。書籍固然可貴,卻也是一種累,可變成研究學問的障礙。它至少有兩大流。

書多易使讀者不專精。其次,書多易使讀者迷方向?!弊x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用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多讀一本沒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事件和精力,所以必須慎加選擇。

第二,要養成制定閱讀計劃的習慣。選好書目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鞍讶珪烙嬕幌拢A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習慣?!碑斎辉谛F陂g,一般教師會制定統一的閱讀計劃,以便于檢查和指導。實際上,主要是指導學生寒暑假的課外閱讀計劃。假期是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重要時期。制定閱讀計劃能保證閱讀的效率。

第三,養成按序閱讀的習慣。序言和目錄相當于一部書的導游圖,你不看導游圖,就直接去旅游。只能是瞎轉,效率是不會高的。因為序言一般會告訴讀者成書經歷、寫書目的、基本內容等,這對讀者快速理解、掌握書的內容,提高閱讀效率,是有極大幫助的;而閱讀目錄,并記住目錄,也會幫讀者理清全書框架、理解全書、快速記住內容,作用很大。曾有研究證明,看書前看目錄和不看目錄相比,在記住著作內容方面,前者比后者節省三分之一的時間。葉圣陶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學生讀課外書要注意養成好習慣。先看序文或作者、編者的前言,知道全書的梗概,是好習慣。”

篇7

王h波從小酷愛讀書,家中書柜若干,藏書過萬。和大多愛讀書的人一樣,王h波的閱讀習慣也是從小養成的,“父親很支持我看書,所以我的零花錢基本都是用來買書的,《故事會》《童話大王》《啄木鳥》《少年科學》這些雜志都是小時候特別愛看的,后來上了初中逐漸開始閱讀四大名著。”人們常說,開卷有益。對此,王h波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只要是書就對我們有用,哪怕是銀行里理財的宣傳冊,讀懂了都能長知識。雖然銀行宣傳冊上面的內容并不具備什么人物情節,也沒有太多故事性可言,但是這里面有語言的藝術。如何用最簡單的詞句,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動你,讓你認為有利可圖,然后去買這些理財產品,這就是技巧。”

讀書方法很重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古人群窮其一生的夢想。從前讀萬卷書是困難的,如今科技讓人們的閱讀變得更加便捷。我們打開電腦和手機,找到一萬本書很簡單,但是如何去閱讀也成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王h波說:“讀書方法很重要,看書的時候要思考,不能看完了不往腦袋里去,那就是自看了。對于一些比較乏味的書籍,我可以推薦給大家一個方法,就是交替著讀書。比如一本書你看了一個小時,覺得有些累了,可以撂一撂,先看點別的感興趣的書,換換腦筋,然后再返回來想想剛才那本書講的是什么。如果能記起來,就接著往下看,如果記不起來,從頭再看。這樣的話,對于這本書的理解和記憶都是非常有幫助的。第二個我推薦的閱讀方法就是做讀書筆記,對于不認識的生僻字,一定要及時查工具書,然后在空白處標記出來,要不然你永遠記不住。比如你看一本清朝的書,手邊必須要有一些史書和工具書,輔助你去讀這段歷史?!?/p>

閑書也有知識和哲理

有些人認為,讀專業書用處最大,但讀起來索然無味。閑書好看,但又沒多大加識,只不過是茶余飯后的消遣。王h波并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學術書籍也有趣味,閑書也有知識和哲理,關鍵看你思考不思考。咱們先說有用之書吧,如果連這個你都不去讀的話,你無法工作和生活。自從說《康熙私訪月明樓》《三盜九龍杯》《宋金剛押寶》《雍正劍俠圖》《聊齋志異》這幾部書以來,我就會特別關注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比如《清朝滿蒙聯姻研究》《甲申風云路》《向天再借五百年》《變政與》《清宮大內侍衛》《后宮的金枝玉葉》……這些都是我最近入手的新書。比如我說三國,不僅要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要看《資治通鑒》《三國志》這些必讀的書籍,甚至有關三國的影視劇、戲曲等都要去看,還有像前幾年傳出來南陽發現曹操墓的新聞,我必須去關注并且收集那個時期的報紙專刊,不讀不看不收集你說不了評書。我們說書之人,就是必須要讀很多書,而且要讀明白。如果自己看書時昔環為所動,你就感動不了觀眾。我個人認為,從一個紙質作品到搬上評書舞臺,最少要經過五遍拆洗,一遍拆洗一遍新。第一遍就是通讀,了解故事的大致情節,看看適不適合改成評書腳本;第二遍就要列出提綱,按照評書的技巧分出若干段落,看看哪些情節需要添減,這便是我們行話所謂的‘捋梁子’;第三遍就是強行記憶,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背下來;第四遍就是臨上臺前再默背一遍;最后就是上場說的那遍,在實踐當中加深理解。當然,之后還會有第六遍第七遍,每一次的感悟都不同。如果說閑書的話,我最近看了一本《啟功雋語》,也給我帶來很多啟發。我舉個例子,人家問啟功先生,‘啟老,您身體怎么樣是?。俊瘑⒗匣卮?,‘烏呼烏呼。’聞者不解,便問此為何意,啟老回答,‘就是差一點就嗚呼了?!@個老人說話很冷,但是又飽含哲理。所以我們如果能學習到這種語言方法,不僅能夠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還能提高生活的樂趣?!?/p>

篇8

一、創設環境,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

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孩子讀起書來津津有味,專心致志;而有的孩子卻是書在手中捧,心在書外游。其實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的形成跟孩子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1 充分利用學校的讀書室和班級中的圖書角。讓學生在下課或休息的時候輪流看。一般的孩子對自己家里的東西不感興趣,可是對別人的東西就不一樣了,他們會越看越愛看。在書香四溢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學生有意無意地體會到看書的樂趣,自然而然地,書便成了他們的朋友。

2 教師與家長的表率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只對他們進行苦口婆心的說教,自己的行為卻不檢點。其言教就不能發揮作用了。以自己的讀書心得告訴孩子們――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原來很美妙。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適時引導,重視閱讀書籍的選擇

語文課本的閱讀從題材和數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遠遠不足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遠遠不足以讓每個孩子都善于閱讀。因此幫助孩子選擇好的讀物,讓他們大量地閱讀十分關鍵。

1 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來推薦。如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弱,以“形象思維”為主,只能讀一些形象直觀、感性色彩濃的、淺顯的課外讀物,如童話,兒歌等。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我經常向他們推薦科普著作、寓言、通訊、短篇小說、一些偉人故事及知識性的書籍,使他們讀有所獲;高年級的同學則鼓勵他們涉獵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

2 根據教學的內容和擴充知識的要求來推薦。如《三借芭蕉扇》學完了,同學們深深折服于里面的精彩的人物描寫,我就抓住機會講了我國古典小說的藝術,講了四大名著,并建議同學們去閱讀《西游記》全書。學生們趣味盎然。既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領域,更激發了他們勤奮好學的求知欲望。

三、課內外結合,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

“讀書無定法”。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卻應該學會一定的方法,因為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讓學生有“法”可用,更加激起他們閱讀的興趣,對于提高閱讀效益,培養學生專注、刻苦、頑強的心理品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起重要作用。此時,教師的閱讀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1 上好閱讀欣賞課。作好示范。語文課上,利用語文課本上的課文,引導學生學習整理故事情節、評析人物,教完一課,順便帶一課相同題材或體裁的文章(為讓學生有統一的材料。我總會選擇語文補充閱讀上的課文),讓學生利用剛剛學到的方法來分析、理解新的課文,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方法。

2 教給學生幾種最基本的閱讀方法。清代唐彪在其所著《讀書作文譜》中說:有當讀之書,有當熟讀之書,有當看之書,有當再三細看之書,有必當備以資查之書。針對不同類別的讀物,應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1)略讀:主要是針對一些長篇的書籍和報刊雜志。略讀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2)精讀:一些語言精美的讀物。要求學生細細品味,感悟語言的優美,有時讓學生自己提問解疑,有時讓學生在文上圈點勾畫。(3)誦讀:誦讀吟詠是口耳眼心腦并用的,通過反復朗讀和背誦,逐步感受語言的內涵和體會文章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精妙,學生在誦讀中學會積累,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4)摘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要求、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習慣自行選擇摘錄內容。

四、淡化評價,提供閱讀交流的機會

課外閱讀主要是讓學生自己閱讀,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但是檢查過于頻繁,又會讓學生有負擔感,因此我經常采用不定期檢查法,多種形式展示閱讀成果。“讀書筆記展示會”,讓學生將自己在課外讀物上摘抄下來的優美句段,拿出來與別人展示交流,按順序每人向班上推薦一條最好的,這種形式激發了學生自覺參與閱讀、動手記筆記的主動性,也為寫作積累了良好的素材

篇9

預留充足的閱讀時間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數還沒有培養成習慣閱讀、自覺閱讀的習慣,所以他們還不會有意識地自己擠出時間去閱讀。針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給他們一大塊時間,讓他們有時間閱讀。這樣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他們就會自己找時間,利用課間或者其他短暫的空閑時間享受閱讀的樂趣。

小學中高年級的課內文章特別多,而且加上其他科目的學習,學生的課業負擔很重,回家之后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處理作業,無形中剝奪了他們的課外閱讀時間。所以,教師應該優化課堂教學,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重新設計安排,盡量每節課可以留出十分鐘左右進行拓展閱讀,課外作業也盡量精簡,留出充足的時間供學生課外閱讀。同時,教師和家長應該進行溝通,在拓展學生閱讀量的問題上要盡量保持一致,得到家長們的積極配合,讓家長協調好孩子課外補習班、興趣班的時間,定期帶領孩子去書店購買感興趣的課外讀物,督促孩子閱讀。此外,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里舉行閱讀評比活動。例如:每周五最后一節課可以設成“讀書評比交流課堂”,讓同學們把這一周讀的書列出來,寫一些簡短的讀后感,摘抄一些精彩的片段,并和其他同學進行推薦和交流。根據閱讀的數量、質量及學生進步程度進行評比,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獎勵。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督促表現稍差的同學更加努力。

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

現在的圖書市場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圖書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書并不適合學生閱讀,尤其是在落后的農村市場。教師在加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文質兼美的有意義的圖書。向小學中高年級的同學推薦課外讀物時,可以以教材內容為出發點,比如課文《我的母親》是著名兒童作品《愛的教育》中的一個小故事,教師就可以在講解完課文時順便推薦學生去閱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有了前面課文的鋪墊,學生會更愿意也更容易理解這本書。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閱讀喜好和品味,教師在推薦書目時也應給予尊重和理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結合生活實際,推薦有時代特色的相關書籍,作為課堂閱讀的延伸。當下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教師可以選一些比較經典又適合學生的電視劇或電影在班會上進行觀賞,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四大名著,還有最近比較流行的《平凡的世界》。結合影視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或者還可以選擇某本名著中的一段,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自己的理解加注到人物的塑造中,排演成一個小情景劇或話劇。這樣的活動則是將名著更為直接地呈現給學生,同樣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指導閱讀方法

很多學生喜歡閱讀,但往往不能有效閱讀。尤其在閱讀一些經典小說故事時,一味地追求故事情節,只是看了故事,完全沒有思考,不懂得積累文學知識和素養,汲取書中的精華。教師應該介紹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給學生,例如精度、泛讀、選讀等,指導學生在面對不同的作品時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而且,在閱讀的同時要進行思考。讀書的重要價值都是思考中得來的,讀思結合才算是高效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看到一本書時,首先根據題目進行猜想,讀的時候結合自己的想象,對比自己與作者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整理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的思想。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的能力,鍛煉學生主觀構建框架的能力。其次,要不斷滲透給學生一種思想――“時間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一般學生沒有養成隨時閱讀的習慣,這就要靠教師的前期強化訓練了。就像前面說過的每節課留出十分鐘給學生閱讀,長期堅持下去就會養成隨時閱讀的習慣了。還有重要的一點,是要給學生構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梢宰寣W生帶幾本自己的書放到班級的圖書角,這樣一有空閑時間,學生就能自由閱讀了。最后,要督促學生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可以不要求字數和內容,可以寫自己的感悟或者摘抄書中自己認為精彩的內容,只要學生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就可以寫進讀書筆記。學生在記錄的過程中,他們的感悟、分析以及表達能力就能得到訓練,并且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可以運用到寫作中。

結束語

篇10

關鍵詞: 山區學生 課外閱讀 解決措施

《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有明確的規定,學生能從課外書中學到書本上所沒有的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但事實證明,山區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

一、調查對象

我班(五年級)48名學生。

二、調查方法

(一)問卷法。

問卷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你擁有自己的課外書嗎?

2.你一天花了多少時間閱讀課外書?

3.你有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二)談話法。

談話就很隨意地問一些常見的課外知識,如:

1.你知道中國有哪四大名著嗎?

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是誰?

3.你聽說過比爾?蓋茨是誰嗎?

三、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學生自己擁有課外書的情況調查顯示:有30人擁有作文書,擁有童話書的學生有2人,擁有《唐詩三百首》的學生有5人,而長篇名著和科普讀物沒有一個學生擁有。

每天閱讀課外書時間:有15個學生看課外書的時間在半小時左右,有5個學生時間稍微長一些,看書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學生一個也沒有。

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有27個學生在家長的要求下會邊讀書邊勾畫出好詞佳句,有5個學生會把好詞佳句摘抄在“采蜜集”里,能在看完書寫讀后感的學生一個也沒有。

從以上調查中不難看出,學生的課外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一)自己擁有課外書的學生較少。

在山區,根本沒有書店,學生想買課外書得進城。年輕的父母們大多都外出打工謀生,許多學生跟隨自己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些出生在上個世紀解放初期的老人們,90%以上是文盲。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孫擁有知識,有好的成績,但山區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他們不會去買十幾元甚至幾十元一本的書。

(二)學生每天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不多。

現在的學校一直提倡減輕學生負擔。在學校,一方面,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著學生,課余時間,學生寧愿去操場上打球、跳繩、踢毽,也不愿意靜下心來閱讀。另一方面,“減負”還停留在表面上,很多教師寧愿給學生多布置作業也不愿意給時間讓他們多看課外書。這不是因為教師的思想封閉,而是因為對教師的考核都與學生的成績息息相關。于是,教師們把壓力強加給了學生,很多時候,學生都有成堆的作業。而作業完后就是強身鍵體的體育活動了。

(三)學生閱讀效果不盡人意。

歸根結底,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沒有養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如果教師向學生推薦一本好書,他們可能會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讀,雖讀卻不用心。讀完一遍,叫他談談自己的想法,卻什么都不知道?!安慌伦x得少,只怕記不牢”,而要記牢的關鍵就是要做讀書筆記。可是,山區學生接觸課外書籍的時間本就不多,他們頂多在書上胡亂勾畫一些,如果問為什么勾畫這些,他們多半答不上來。也有會摘錄好詞佳句的學生,但是極少。學生的詞句積累不多,作文用詞相當匱乏。90%多的學生在作文中夾雜口語,這和他們的閱讀少有關系。

四、嘗試解決以上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一)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知道閱讀的重要性。

家長要求從“不準孩子讀”到“鼓勵孩子讀”,再到“和孩子一起讀”,最后“放手讓孩子自己讀”。山區的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爺爺奶奶沒有文化,但是父母一般都具有初中或高中文化。讓他們重新拾起十多年前的書本也許很難,可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教師無論再怎么努力,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教師必須讓家長們知道閱讀的重要性,讓他們自愿地給孩子做榜樣。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榜樣的力量貴在堅持。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古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閱讀時,大腦也在思考。好詞佳句可以把它勾一勾、圈一圈、畫一畫,甚至還可以抄一抄。這樣既可以擴充自己的課外知識,便于閱讀鞏固,又可以增加自己的詞匯,作文起來才不致詞匯貧乏。

(三)在課外活動中“擠”時間閱讀。

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比較少,有些學生給自己找理由:沒有時間。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只要你有讀書的渴望,一心想讀書,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閱讀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抓緊分分秒秒的時間閱讀。教育學生不貪玩,少看電視,把貪玩和看無聊電視的時間投入到閱讀中。

(四)教師作好閱讀指導,確保學生閱讀的“質量”。

確保閱讀“質量”最關鍵的就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葉圣陶說:“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這充分說明了閱讀方法的重要性。學生掌握“活”的閱讀方法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讓學生閱讀時,教師期望切忌不可太高。向學生推薦的書籍不可太多,最好跟隨教材同步。當學生對閱讀有了更濃厚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向他們推薦更多的作品。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自己的意志或觀點。

(五)大力開放學校圖書室,隨時更新學校圖書。

針對山區許多學生家庭貧困,無力購買課外書的情況,學校圖書館應對學生加大開放力度,多多開放。另外,學校的圖書是有限度的,對于新出版的好書,學校要及時購買,及時更新圖書室。

只要學校教師、家長、學生都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山區的孩子們,即使不走出山區,也能知曉天下事;課堂上,再也不會有人向我提出“比爾?蓋茨是誰”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