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垃圾食品范文

時間:2023-04-05 03:5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十大垃圾食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十大垃圾食品

篇1

1、油炸類食品

油炸食品豐富多彩,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但油炸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且是導致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最危險食品。如果經常性地過量食用,就很有可能引發肥胖和高脂血癥,而肥胖還可能進一步導致糖尿病、痛風等病癥。

另外,在油炸過程中,往往會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產生致癌物質。已經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癥的發病率遠遠高于不吃或極少進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2、腌制類食品

腌制食品是指禽畜魚肉經過熏烤腌制、豆制品蔬菜瓜果經過腌制發酵而制成的食品。腌制食品的種類較多,如咸菜、咸魚、咸蛋、成肉等。

蔬菜腌制后,維生素C的成分幾乎“全軍覆沒”。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由于它酸度高,食用后不易在腸道內形成草酸鈣被排出體外,而會被人體大量吸收,草酸鈣就會結晶沉積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大量吃酸菜,人體維生素C還會缺乏。腌制食品在制作過程中還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從而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增高。

此外,在腌制過程中,需要大量放鹽,使食用者腎臟的負擔加重,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高。高濃度的鹽分還會嚴重損害胃腸道黏膜,故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胃腸炎癥和潰瘍的發病率較高。

3、罐頭類食品

商場里方便、美味的罐頭食品琳瑯滿目,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肉類金屬罐頭、肉類軟罐頭都采用121℃的高溫高壓加熱方式進行滅菌,其所含的維生素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本身的蛋白質亦常常出現變性。

很多水果類罐頭為了改善口感,都添加了大量的糖。這些糖分被攝入人體后,可在短時間內導致血糖大幅度升高,還可能導致肥胖。研究還發現,糖可以改變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從而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

另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4年11月底公布的一項最新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水果罐頭質量近三成不合格(不涉及出口產品)。

4、加工類肉食品

加工類肉食品,如肉干、肉松、香腸等,其產品營養成分已流失許多,遠沒有新鮮食品營養價值高。

此外,這些加工類肉食品同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一些副作用。因為在制作時,加工類肉食品會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故可能有導致癌癥的潛在風險。由于添加防腐劑、增色劑和保鮮劑等多種添加劑,混合在一起,可能有很高的毒性,還會使人體肝臟負擔加重,甚至可能致癌。

5、餅干類食品

餅干類食品種類繁多,口感酥脆香甜。但是,小小的餅干蘊藏了高熱量,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

餅干含有大量糖分,而攝入糖分過高引發維生素攝入不足,免疫功能下降。在此類食品的制作過程中還使用了

種叫做“反式脂肪酸”的油脂,它不僅影響人體免疫系統,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進血栓形成;同時,它也會提高人體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LDL(也就是“壞脂蛋白”)的含量,降低高密度膽固醇HDL(也就是“好脂蛋白”)的含量,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動脈硬化和II型糖尿病的發生概率。

此外,餅干中含有大量的高濃度丙烯酰胺,它可以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并可導致陽痿、癱瘓和各種癌癥。

6、方便類食品

方便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省時方便,味道也很鮮美,但方便食品所含營養不全這一重要問題也引起越來越多人的注意。

一般說來,方便食品如方便面屬于高鹽、高脂、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一類食物,只能提供熱量,而沒有營養。人長期食用方便面,因鹽分含量高會增加腎的負荷,血壓升高易。

方便食品中都含有防腐劑和香精,這對肝臟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有可能造成某些營養素的缺乏而罹患疾病。它還有較多的油脂,容易氧化酸敗,攝入人體內對人體內重要的酶系統有一定破壞作用。經常攝入這類食物,會使人加速衰老。

7、汽水可樂類食品

碳酸飲料有獨特清爽的風味以及消暑解渴的功能,這使得它深受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

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為糖、色素、香料及碳酸水等,長期飲用非常容易引起肥胖等疾病。更重要的是,它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大隱患。

碳酸飲料還加入了大量的人工合成甜味劑,人體攝入過量會影響腸胃道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短時間大量攝入糖精還會導致急性中毒,飲用過多會抑制人體內的有益菌,從而破壞消化系統功能。科學研究還表明,碳酸飲料是腐蝕青少年牙齒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碳酸飲料的成分大部分都含有磷酸,這種磷酸會極大地影響人體對于鈣質的吸收并引起鈣質的異常流失。它還會使胃擴張,導致與食道癌有關的食物反流。

8、冷凍甜品類食品

冷凍甜品類食品包括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等。這類食品是真正的“糖衣炮彈”,甜在嘴里,傷在身上。

冷凍甜品類食品食用過多會帶來三大問題:因含有較高的奶油,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因高糖,很多人在空腹進食奶油制品后出現反酸、燒心等癥狀;還可能因為溫度低而刺激胃腸道,老人和小孩不應食用過多。

對于此類食品的食用,我們不需要完全排斥,但應該注意:部分控制。這意味著可以適度享用某些甜點,只要不過量,酷暑中吃冷凍甜品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9、燒烤類食品

燒烤食品,是人類的祖先最先采用的熟食方式。然而,燒烤類食品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危害。在烤制羊肉串等肉類的過程中,會產生3-4苯并芘這種致癌物質,它會在體內蓄積,從而誘發胃癌、腸癌。燒烤食品中還含有可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突變的“致突變源”比強致癌物3_4苯并芘的致癌作用還要大100倍。

肉類在烤制的過程中,其維生素遭到破壞,蛋白質發生變異,氨基酸也同樣遭到破壞,嚴重影響人體對于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的攝入。燒烤肉類中亞硝酸鹽大多超標,容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此外,烤肉、燒鵝、香腸和熏肉等肥膩食物,會影響男性的生殖能力。常吃燒烤食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比不愛吃燒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尤其是那些少女時代愛吃羊肉串等高溫燒烤制品的女性,她們結婚或到中年后患乳腺癌的概率明顯增高。

10、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果脯蜜餞類食物因其色澤明亮美觀、口味甜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但是此類食物也存在對人們健康的不利影響。

篇2

【油炸魚片】

一般的油炸魚片都用鱈魚制成,這種魚里富含對健康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DHA等),而各種魚條、魚片制品也就順勢為自己打上了“營養”的標簽。不過,請大家注意,鱈魚片的包裝袋上往往會列出一二十種配料,繁瑣的加工已經讓它變得不那么有益健康了,大量的鹽、味精和油炸時帶入的飽和脂肪。因此,如果你購買的是加工過的魚類產品,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可能已經超出了其所能帶來的益處。

【灌裝濃湯】

湯類非常有益健康,而且價格低廉、易于制作。可是,罐裝濃湯是由鹽、脂肪、人造添加劑、防腐劑,或許還有一些脫水胡蘿卜調制成的營養價值非常低的“混合物”。一罐濃湯含1000毫克鈉,大約是你每天所需量的一半。因此,還是自己準備雞肉、牛骨和蔬菜,親手做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湯吧。

【綠茶飲料】

綠茶包含抗氧化劑和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可以預防癌癥、心臟病、衰老和其他與老化相關的疾病。但是現在很多生產商加入糖和其他添加劑制成綠茶飲品,打著健康飲品的幌子到處兜售。其實,“綠茶”瓶子上的任何一種成分,如糖精、防腐劑等,都讓它在健康方面離我們更遠。

【加工酸奶】

酸奶是由鮮牛奶發酵而成的,其中富含蛋白質、鈣和維生素。對那些因乳糖不耐受而無法享用牛奶的人來說,酸奶可以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各大超市銷售的酸奶,已經被制成了充滿糖分和各種加工水果的“甜點”,而商家正是利用這些“包裝”將它偽裝成健康食品。

【微波爐爆米花】

爆米花是由玉米加工而成,它富含纖維,熱量很低,幾乎不含糖、鹽和脂肪。但是,現在的微波爐爆米花為提高口感,加入了大量附加成分,因此也不再是有益于健康的營養食品了。

【早餐燕麥片、玉米片】

小麥、大麥、大米和燕麥等谷類,一直是人類最重要的食物。它們所含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是其他食物無法比擬的。然而,食品生產商卻利用“谷類”二字大肆揩油,他們將少量的谷類與大量的淀粉、白砂糖、玉米糖漿、鹽、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結合,生產出“五顏六色”并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早餐谷物,使這些谷類的營養成分大大降低。

【商業化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采取自然耕種方式,不涉及任何殺蟲劑和化肥,幾乎被人們視作食品大量污染年代的“救世主”。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追求這個目標。但在利益的驅使下,它的營養價值體系開始出現危機。我們現在飲用的有機牛奶,產自被強迫喂食有機谷物的圈養牛。還有各種標明“含有有機成分”的“垃圾食品”,它們通過有機標簽偽裝成健康食品,里面的有機成分有多少,只有制造商自己知道。

篇3

好處:漢堡包由面包、肉、生菜、醬料、組成。面包補充碳水化合物,肉補充蛋白質和能量,生菜補充維生素和菜特有的營養成分,醬補充糖分,很方便,受忙碌者喜愛,為工作忙碌者節省大量時間;

壞處: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中,洋快餐的主打食品位居十大垃圾食品之首,快餐食品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垃圾食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大家之所以把漢堡包、薯條、炸雞、可樂等食品列入“垃圾食品”名單,當然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從營養成分的角度來看,它們所含的能量高和(或)脂肪高,而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他營養素卻很少;如果多吃、常吃,容易導致體重增加和發胖。

不過,是不是只有上述食品才是高能量、高脂肪的呢?

我查閱了2002和2004年的中國食物成分表,以每100克(毫升)可食部計算,每100克北京烤鴨的能量含量差不多是同樣重量的漢堡包的2倍,脂肪含量也是漢堡包的2倍多。烤羊肉串的能量和脂肪也不低,好在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照此看來,我們是不是要把北京烤鴨和烤羊肉串也納入“垃圾食品”的名單呢?繼而,紅燒肉、獅子頭、水煮魚等傳統中國菜肴也都要上榜?要這樣,“垃圾食品”的名單是不是太長了,而且有違大家的“觀感”?

我認為,應該深思一下,在中國照搬國外的名詞到底是否合適。

作為營養學家,我們從不認為食品有好壞之分(即“垃圾食品”與非垃圾食品),因為一個人吃的是否營養、健康,關鍵在于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比如,如果我中午吃了漢堡包,那晚上就應該多吃一點蔬菜。同樣的,中午吃了方便面,那晚上就補上一點肉食和蔬菜。紅燒肉脂肪太多,但也不是不能吃,只要不多吃,不天天吃,完全可以作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

篇5

很多人都聽說過“垃圾食品”一詞,一些人認為這是形容洋快餐食品的貶義詞,也有人知道是指漢堡、炸雞或者薯條之類的食品。但真正了解“垃圾食品”的人卻極少。

一般認為,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經過炸、烤、燒等加工工藝,使營養成分部分或完全喪失,長期過量食用會有損人體健康的食品。

垃圾食品的由來

垃圾食品的概念,最初是被用來形容漢堡、熱狗類食物。

因為這類食物中的肉餅、肉腸常常是用屠宰廠的“垃圾肉”制成。這類垃圾肉往往是將牛身上可以制作牛排、烤肉的組織剔出后所剩下的雜碎肉,如脖子、牛蹄附近、各種骨頭上刮下來的含有肉、筋、脂肪、血管等雜碎組織。這類垃圾肉和其他屠宰廢料一樣,價格很便宜。漢堡發明者將這類垃圾肉絞碎后制成烤肉餅,涂上蛋黃醬并與少量生菜葉一起夾在面包片中。這樣的快餐食品不僅價格低廉,味道也很好。

漢堡包是美國最負盛名的流行食品,從巨富如比爾蓋茨、白領到平民百姓,均是漢堡類快餐食品的忠實消費者。最初從營養角度分析認為,漢堡包能夠為人們提供足夠的熱量和很多營養素。

后來發現,這類快餐食品含有的熱量有余而維生素不足,特別是衍生出的油炸肉塊制成的漢堡包,含油量很大,經常食用會導致人體熱量過剩和營養失衡,因此常被冠以不健康食品之名。

中國曾經與美國來訪的食品營養專家交流,談到美國垃圾食品的健康危害問題,美國教授卻說,垃圾食品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也極為流行,比如包子、餡餅、餃子等等,與洋垃圾食品類似,也是用肉餡制成。但是,我國這類傳統的肉餡食品含肉量和含油量,要比漢堡包食品低得多,餡料中一般都含有很多的蔬菜,營養更加均衡。

我國肉餡類食品中的肉料質量參差不齊也是事實。有些小店制作的包子所選用的肉料可能比洋垃圾食品還差。有時不僅能吃出雜物,盡管有濃重的調料掩蓋,仍能聞出很明顯的異味。在檢查中發現極個別的經營者,用含有甲狀腺的血脖肉,或是含有淋巴的花子肉用于制作餡料,這類包子對人的健康危害性較大。

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豬、牛、羊血脖肉可引起中毒。甲狀腺素非常耐熱,一般的烹調方法不能消除其毒性。人誤食過多的動物甲狀腺,會出現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等癥狀,還有人會出現局部或全身出血性丘疹,皮膚發癢,間有水泡、皮疹甚至面部浮腫、肝區痛、手指震顫、嚴重者發高熱,心動過速等類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癥狀。

動物體內的淋巴腺往往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誤食可能會危害健康。雞、鴨等禽類的臀尖是淋巴腺組織,所含有害成分較高。

垃圾食品的過量攝取構成對健康的威脅

如果說最初的垃圾食品,只是用料廉價或者質量低劣,那當今的垃圾食品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世界衛生組織還專門公布了“十大垃圾食品”,提醒人們注重日常飲食的保健。

以最近爆出“速成雞”為例,從孵化到上餐桌的生命周期被精簡為45天。為追求經濟利益,肆意擴大雞的養殖量,雞多棚小,養殖環境變差,雞的死亡率很高。

然而為了減少雞的死亡率,這些雞每天都要吃抗生素,而且多達十幾種。當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時候,就給雞喂激素,這樣養殖雞就可以長得又快又肥。國家規定養殖雞上市7天前必須停藥,但是這些雞沒有,變成“藥雞”,通過食品產業鏈各個環節,最終上了餐桌。

專家表示,養雞不是不可以喂藥,但不能毫無節制,更不能想喂什么就喂什么,如激素類以及人用抗生素等等,特別是上市7天前不能用藥。否則,雞中的藥殘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健康,甚至讓人體產生耐藥性。各種食用肉類,本來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的來源,結果令人遺憾的是,從養殖環節開始,就已經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讓營養物質從源頭上就變成了“垃圾食品”,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國民健康將受到嚴重威脅。

垃圾食品的危害在于“三高三低”,也就是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維生素、食纖維、低礦物元素。其中“三低”只不過是說它們對健康沒什么益處,“三高”卻實實在在會給人帶來危害。

就高能量而言,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比較缺乏,會導致營養失衡。另外,快餐以油脂及單糖類為主要的能量供應者,是極其濃縮的一類物質,在提供給食物香醇口味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食物的能量密度,消費者吃同樣多的食物會攝入更多的熱量。而高脂肪則是“垃圾食品”,并不像它廣告說的那樣營養豐富,你吃下去的其實是一大堆人工添加劑和令你長肥肉的東西。油多如果又是動物性的,并且“垃圾食品”含有大量糖和精制淀粉,血糖上升特快,容易促進人體衰老,也不利于預防糖尿病。總是吃油脂特別多的食品,特別是油炸食品和香酥食品,會使高蛋白攝入過多,血脂含有太高的飽和脂肪,容易發生血脂異常,容易導致膽固醇過高,危害心臟健康。

如果每天攝入的熱量都過高而消耗不掉的話,引起的最大問題就是肥胖。肥胖就會導致各種慢性病自然就接踵而來。美國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到肥胖困擾,美國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到肥胖困擾,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肥胖原因要歸咎于這類“垃圾食品”。

國外還有一種所謂的“空能量食品”(empty energy),與“垃圾食品”意思比較接近,也是指這種食品讓人長胖的效率挺高,可惜其他營養素都特別少,既沒有什么蛋白質,也沒有什么維生素,鈣鐵等微量元素一律都微乎其微。結果就是讓人虛胖。垃圾食品和空能量食品,無一例外是加工類食品。因此,有許多健康組織提出:零加工的口號。盡量選擇天然、綠色和新鮮的食物,減少對加工類食品的攝入。(本刊資料室)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

一、油炸食品 此類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是導致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最危險食品。在油炸過程中,往往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已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癥的發病率,遠遠高于不吃或極少進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二、罐頭類食品 不論是水果類罐頭,還是肉類罐頭,其中的營養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壞,特別是各類維生素幾乎被破壞殆盡。另外,罐頭制品中的蛋白質常常出現變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為降低,營養價值大幅度“縮水”。還有,很多水果類罐頭含有較高的糖分,并以液體為載體被攝入人體,使糖分的吸收率大為增高,進而在進食后短時間內導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負荷加重。同時,由于能量較高,有導致肥胖之嫌。

三、腌制食品 在腌制過程中,需要大量放鹽,這會導致此類食物鈉鹽含量超標,造成常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腎臟的負擔加重,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高。還有,食品在腌制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增高。此外,由于高濃度的鹽分可嚴重損害胃腸道粘膜,故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胃腸炎癥和潰瘍的發病率較高。

四、加工的肉類食品(火腿腸等)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故可能有導致癌癥的潛在風險。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劑、增色劑和保色劑等,造成人體肝臟負擔加重。還有,火腿等制品大多為高鈉食品,大量進食可導致鹽分攝入過高,造成血壓波動及腎功能損害。

五、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 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所含有的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已經被確定為導致心臟病最重要的兩類膳食因素。現已明確,長期大量進食動物內臟類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如結腸癌、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六、奶油制品 常吃奶油類制品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飯前食用奶油蛋糕等,還會降低食欲。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響胃腸排空,甚至導致胃食管反流。很多人在空腹進食奶油制品后出現反酸、燒心等癥狀。

七、方便面 屬于高鹽、高脂、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一類食物。一方面,因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會升高血壓;另一方面,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加之含有防腐劑和香精,可能對肝臟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八、燒烤類食品 含有強致癌物質三苯四丙吡。導致蛋白質變性,有損腎臟、肝臟。

篇6

它們中有大家都容易想到油炸食品、腌制食品、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食品(方便面和膨化食品)、冷凍甜品、燒烤食品,還有大家也許沒想到的加工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腸、火腿等)、餅干(不包括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罐頭食品、蜜餞果脯食品。

看到這個結果你是否會驚訝――天啊,這么一看超市里賣的除了生鮮之外,剩下的幾乎都是“垃圾食品”!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食物還只是以西方飲食習慣的食物為主,而像油條、煎包這些傳統的中式食物中,也有不少是“垃圾食品”呢!而這也恰好是很多中國家長的誤區――“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中式快餐不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可不是這么簡單劃分的!

什么是“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余成分的食品。而且“垃圾食品”往往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劑,這些食品添加劑雖然在每種單獨的“垃圾食品”中,都是在安全范圍內的,但是它們在人體中累積起來,其潛在的健康風險是不能忽略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維生素、低膳食纖維、低礦物元素,這“三高三低”是“垃圾食品”的通病,也是“垃圾食品”引起健康問題的癥結所在。

以火腿腸這種常見的加工肉類食品為例,它本身屬于高蛋白食物,不恰當的食用就會提供超過人體所需的能量,可能轉化為脂肪,引起肥胖。而且這些加工的肉類食品或多或少含有亞硝酸鹽,可能有導致癌癥的潛在風險。同時這些食物中含有的防腐劑、增色劑、保色劑、食用香精、增鮮劑等多種食品添加劑,會加重肝臟負擔。而且很多的加工肉類食品都是高鈉食品,大量進食可導致鹽分攝入過高,而高鹽飲食是引起高血壓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不要被“垃圾食品”中的健康元素欺騙

水果不是健康食品嗎?現在很多果汁不是說添加了維生素c嗎?喝果汁補充維生素是不是很健康呢?

市場上賣的果汁,多數是果汁飲料。某些果汁飲料上會明確標注上果汁含量,也就是說這些果汁都并不是純果汁,還加了很多水。而為了讓被稀釋的果汁含有果汁味,所以還需要添加調味劑、增色劑、增稠劑以及糖。所以這些果汁比鮮榨果汁,有著更漂亮的顏色、更美味的口感,但是實際上卻是幾乎沒有什么營養價值的調味糖水。即使加入了維生素c,從總體而言,也是弊大于利的。

很多水果本身就富含維生素c,為什么還要人工添加維生素c呢?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水果中維生素c已經被氧化,不再有營養價值,所以才要人工添加。事實上,大多數食品的加工過程,都是對食物營養的破壞過程。即使是純鮮榨果汁,其營養價值也比不上被榨之前的新鮮水果。并且目前餐廳里出售的鮮榨果汁、花生漿,以及茶樓里的養生茶、花果茶等飲品。多數仍是各種香料調制出來的飲料。但是這些貼上“純天然”、“養生”等健康標簽的“垃圾食品”,更值得我們注意。

以酸奶為例,酸奶營養吸收好,并含有益生菌,是公認的健康食品。但是為什么有的產品要刻意強調自己含有所有酸奶都含有的益生菌(沒有這些菌,牛奶是不可能發酵成酸奶的)呢?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酸奶。仔細看這些產品的說明會發現,在酸奶中混雜了很多含乳飲料,也就是加上了調味劑的摻水牛奶。

還有目前市場上很多無糖食品,其實只是沒有加蔗糖,而食品本身消化之后就是糖,所謂的“無糖”只是健康概念炒作。

健康飲食習慣,從小做起

研究表明,飲食偏好和進餐模式在兒童階段已形成,兒童時代的食品選擇和飲食習慣將會對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響。

孩子愛吃“垃圾食品”,很多情況是父母造成的。不少年輕爸爸媽媽會用形狀和味道都頗具誘惑的“垃圾食品”來幫助寶寶完成斷奶過程,卻不知道這可能從小就培養寶寶對“垃圾食品”的飲食偏好。出于對孩子的喜歡,很多父母不對孩子選擇“垃圾食品”進行限制,或父母認為偶爾吃吃無妨,但是孩子自己是不知道節制的,“偶爾”一不小心就成了“經常”。更糟糕的是,許多父母經常會不自覺地把“垃圾食品”作為對孩子的獎賞,這會對孩子產生鼓勵吃這類食物的心理暗示。許多媽媽自己也是“垃圾食品”愛好者,電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對飲食的偏好是天生的,但是飲食習慣是可以培養和改變的。父母對孩子飲食的控制是必要的,同時教給孩子健康飲食知識,也對幫助孩子減少“垃圾食品”食用有著切實有效的作用。畢竟,健康飲食習慣從小開始,也應當從小做起。

“垃圾食品”會上癮嗎

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每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列舉出幾個“垃圾食品”可能引起的疾病。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個現代“富貴病”,“垃圾食品”還可以導致胃潰瘍、胃食管反流、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升高。

而且對于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垃圾食品”對健康的危害更大。“垃圾食品”是高能量的,所以“垃圾食品”吃多了,孩子不會覺得餓,影響食欲及正餐的攝取。而“垃圾食品”其他營養素含量極少,長期食用將造成營養失調,阻礙生長發育。而且有研究認為,長期食用“垃圾食品”,將導致大腦極度缺乏多種重要的營養成分,尤其是缺乏大腦神經元的重要組成成分ω-3脂肪酸時,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受損,可能導致兒童多動癥及暴力傾向。還有研究認為,“垃圾食品”的食用會增加哮喘等與過敏有關疾病的發病風險。

為什么我們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這么多危害,但卻還是欲罷不能呢?是不是“垃圾食品”有成癮性?

可能。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發現,實驗鼠常吃香腸、熏肉、乳酪蛋糕等高熱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腦內部發生改變,這種變化類似于動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成癮后大腦發生的變化。吃垃圾食品成癮后的實驗鼠對一些健康食品產生排斥性。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成癮癥實驗室研究認為,不斷堆積的脂肪中的一些物質也會改變大腦的獎賞閾限,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只有吃得更多,才能獲得滿足感。而讓老鼠擺脫高熱量食品,可能導致大腦出現與戒毒和戒酒類似的變化。

撇開這些研究的真實性和價值不談,有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垃圾食品”很好吃。研究發現,對甜食和高鹽食物的偏好是人類共有的基因決定的,而大多數“垃圾食品”都有著甜與咸的口味,更能夠給人們帶來飲食的愉悅感。

但是“好吃”不等于“營養”,更不等于“健康”。而且“垃圾食品”之所以這么好吃,部分還得歸功于那些與健康絕對掛不上鉤的食品添加劑。

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飲食方式”

巧克力是一種補充能量很好的食物,所以我們在進行爬山等運動時,常帶上一些巧克力以快速補充能量。但是如果在平時無節制地吃,巧克力是很容易讓人發胖的“垃圾食品”。糖、蛋白質、脂肪,其實也是人體需要的,只是當它們的攝取超過正常需要之后,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所以,是不是“垃圾食品”,其實更重要的是看我們怎么吃。一切都是―個“度”的把握。

篇7

王希玲今年58歲,卻已經有15年的高血壓病史和6年的心血管病史了,她還患過比較嚴重的神經衰弱,不過現在有了很大的改善,她認為自己所患的這些病癥與多年來形成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有著很大的關系,“而年輕時,我并沒有意識到這些。”

“高壓”社會 “高血”時代

王希玲身上所反映出的,其實并非個例,《小康》調查顯示,在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不同年齡層次的群體中,年齡段越高,患有疾病的人群比重則越高。在90后中,沒有任何疾病的受訪者占比97.1%;在80后中,這個數字則下降到了61.5%;在70后中,沒有任何疾病的受訪者只勉強占據了“半壁江山”(54.1%);而到了60后和50后這兩個年齡段,這一數字則直線下降為20.3%和5.7%。

80后中患神經衰弱的最多,其次是婦科病和高血脂;70后中患肥胖癥的最多,其次是高血脂和神經衰弱;60后中患高血脂的最多,其次是心血管病和高血壓;50后中患高血壓的最多,其次是心血管病和高血脂。

從患有疾病的類型來看,現在的社會已經進入了名符其實的“高壓”社會,“高血脂”困擾著各個年齡層次的受訪者,較為年輕的80后和70后沒有表現出“年富力強”的形象和狀態,而是飽受著“神經衰弱”的折磨與羈絆;而年齡稍大的60后和70后則被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血管病這“三座大山”壓得氣喘吁吁。

身體健康已經不能再被中國人忽視了,在參與“2013中國飲食小康指數”調查的1005名受訪者中,沒有任何疾病的受訪者(49.2%)占比還不到受訪者總人數的一半。排在前五位的患病類型依次是高血脂、高血壓、神經衰弱、肥胖癥和心血管病。

“吃貨”釀成的“吃禍”

王希玲坦言,年輕時的自己,是一個比較貪吃的人,不僅愛吃“重口味”的高鹽食品,還喜歡吃大魚大肉,就連涮羊肉之后鍋里剩下的湯,她都要留下來在吃飯的時候喝。“飲食習慣的培養,要從年輕時開始,不然年紀大了,病就都找上門來了。”王希玲尤其替80后、90后們擔心,她的80后兒子因為工作原因常常在外面吃飯。“餐館里做的,幾乎都是高鹽、高油的食品,而且濫用調味劑,很不健康。但年輕人似乎還挺愛吃,他們喜歡互相請客,聚餐,還愛吃快餐以及垃圾食品。”王希玲說。

王希玲并不知道,80后、90后們還喜歡以“吃貨”自居,常常在微博上和微信空間里“曬美食”,但她說自己第一次聽到“吃貨”這個詞的時候,還以為是“吃禍”這兩個字,因為她越來越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很多病癥是“禍”從“吃”起,“禍”由“吃”生的。

《小康》調查發現,像王希玲一樣認為患病與飲食“有很大關系”的人并不多,在參與“2013中國飲食小康指數”調查的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各種疾病的511位受訪者中,認為患病與飲食“有點關系”的受訪者居多,其次是“有很大關系”,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不好說”,少數人認為“沒有關系”。

垃圾食品:想說“棄”你不容易

油炸類食品;腌制類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餅干類食品;汽水可樂類食品;方便類食品;罐頭類食品;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燒烤類食品。這十類看似不同的食品有什么共同之處嗎?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把這些食品放在一起公布出來,稱這些食品是我們肥胖的罪魁禍首,也是造成健康問題的重大因素,號召大家遠離這些垃圾食品。

然而,WHO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中,有些雖然也被中國人視作公認的“垃圾食品”,卻仍深受中國人的喜愛。例如燒烤類食品——烤肉烤串烤翅,以43.0%的占比居《小康》“公眾最愛吃并經常食用的街頭小吃”榜首;排在此榜單第三至六位的油條、腌制類食品、麻辣燙和薯片,也都屬于中國人公認的“垃圾食品”范疇;位居第二位的烤紅薯,雖然因為紅薯的高營養價值而稱不上“垃圾食品”,但“烤”這樣的吃法卻也存在著一定的健康爭議。

雖然常常伴隨著有關垃圾食品的爭議與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路邊攤不僅成為了越來越多普通城市居民的就餐“根據地”,還成為了大多數都市白領的“早餐點”。

《小康》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者有在路邊攤用餐的習慣,其中12.0%的受訪者經常選擇去路邊攤就餐,60.0%的受訪者有時候會去。很少去路邊攤用餐的受訪者只占比25.7%,僅有2.3%的受訪者從來都不在路邊攤吃東西。

應該如何把握去路邊攤吃東西或者食用所謂“垃圾食品”的“度”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醫師于康說,如果只是偶爾食用一次,應該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偶爾的“度”是每兩至三個月吃一次,每次少量,但于康并不提倡去路邊攤吃東西或者食用“垃圾食品”,因為一旦進食了,便沒有什么辦法補救了。

“重口味”可以改

“2013中國飲食小康指數”調查發現,在中國人最重視的“吃的問題”中,“口味”排在第一位,遠遠地超過了排在第五位的“健康”,于康說,“辣味自然是重口味,因為一方面辣,另一方面高鹽。”

不過,于康有個觀點,即“25天就可以形成一個飲食習慣,不要以為你的‘重口味’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他告訴《小康》記者,“口味改變沒有特別的辦法,只有堅持。好在這種堅持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得更加容易。”

結合中國人平時經常飲用白開水、茶、牛奶、豆漿、酸奶等飲品的特點,于康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每日定時飲水,早晚各一杯200毫升的白開水;可飲用淡茶,不飲用濃茶和隔夜茶;不要空腹飲用牛奶、酸奶,患有高脂血癥、肥胖癥等人群可飲用脫脂或低脂牛奶、酸奶;豆漿不宜放糖。

當然,關于吃,既有人以“吃貨”自居,也有人“偏食”、“厭食”,甚至“節食”、“絕食”。您是否曾經試圖通過控制飲食實現減肥瘦身的目的?面對這道題,有多達59.4%的受訪者坦承自己有過“節食”經歷,其中29.3%的受訪者“減肥階段性成功,之后又反彈了”;15.9%的受訪者“通過控制飲食,減肥成功”,還有14.2%的受訪者表示“完全沒有效果”。

篇8

低碳飲食原意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主要注重嚴格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低碳飲食的概念,是由阿特金斯醫生在1972年撰寫的《阿特金斯醫生的新飲食革命》首次提出的。

“低碳飲食”最初主要是作為減肥方式為人們所知,其強調不吃主食,以果蔬為主。不過時至今日,“低碳飲食“已經從以往單純的減肥方法變成了健康環保飲食方式。

《全民節能減排手冊》書中指出,每人每年少浪費0.5千克豬肉,可節能約0.28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7千克。如果全國平均每人每年減少豬肉浪費0.5千克,每年可節能約35.3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91.1萬噸。更有數據表明,吃1千克牛肉等于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吃同等分量的果蔬,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該數值的1/9。所以多吃素少吃肉,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能減少碳排放量。

除了食材選取外,選擇合適的烹調方法也是低碳飲食的關鍵環節。少加工,日常烹調中多采用清蒸、涼拌、白灼等簡單加工方式,減少油炸、油煎和隔水燉等碳排放量大的加工方式。

筆者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崇尚低碳飲食的人其實并不明白其概念,往往把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低碳生活”主張下的飲食混為一談,認為如今熱門的低碳飲食就是少吃肉甚至不吃肉。

營養專家表示,此低碳非彼低碳,低碳飲食不是不吃肉,而是要“因人而異”選擇肉類。

營養專家把動物肉類形象地劃分為四條腿、兩條腿及無腿肉類。四條腿的肉類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和狗肉等,是營養學上的“紅肉”,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過多食用會導致肥胖甚至疾病;兩條腿及無腿肉類主要指雞肉、鴨肉、魚蝦和蛋等,俗稱“白肉”,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吸收,相比紅肉對人體更有好處。

選擇肉類時要因人而異,營養專家建議市民,要多吃白肉少吃紅肉,這才是提倡低脂肪、高蛋白的飲食方式。

日常飲食:少吃加工類食品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超市商場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市民形成了在超市和商場購買食品的習慣,品種多樣、環境舒適、衛生、便捷讓市民感受到了超市的便利,可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正是這種“便利”,埋下了健康和環保隱患。

專家指出,超市里80%~90%的加工類食品都屬于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腌制類食品、油炸類食物和可樂類食物等。這些食品加工時耗能、耗電,加工過程中要添加許多食品添加劑,食用后會產生塑料垃圾,不僅營養價值低,甚至還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害的添加物。回歸天然,堅持購買農貿市場的天然食品,抵制加工類食物,才是真正符合健康要求的低碳。

低碳烹飪:煮、煲、燙

低碳生活方式,對烹飪也有嚴格的“低碳”要求。不是吃素就低碳,關鍵在于食物的烹飪方法。

篇9

在碧生源常潤茶的廣告宣傳中,產品不僅可以清除腸道宿便垃圾及各種毒素,甚至可以改善由宿便導致的口臭、色斑、青春痘等,就連體質類型都可由“燥澀型”改變為“滋潤型”。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顯示,碧生源產品的功能僅是改善便秘。

一直以來,碧生源都被質疑為廣告涉嫌違法、夸大宣傳。上市前三年,廣告違規就多達23次。更曾因產品廣告夸大保健功效、誤導消費者等,榮登多省藥監局“黑榜”。

2006年,廣東省第一期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名單中,碧生源減肥茶赫然在列。違規原因為“未經審批擅自”。

2007年,碧生源常潤茶再進上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違法廣告榜單。違規原因為“擅自篡改審批內容、虛假宣傳”。

2008年,北京市工商局公布2007年度十大消費侵權案例,碧生源常潤茶因廣告虛假宣傳被工商部門罰款7.3萬元。

2009年,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再次判定碧生源常潤茶因“夸大產品適應癥、不科學地表示功效”列入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名單中。

2007―2010年間,碧生源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遼寧、江蘇、內蒙古等地都曾因侵犯消費者肖像權、夸大功效、未獲批文等原因被警告、停售或是撤銷批文,經銷商也有多次違規。

2012年初,碧生源因虛假宣傳、夸大產品效應再度引發爭議。但碧生源堅稱,公司上市后播放的所有廣告均有批文,且都處于有效期,因此無任何違規行為。不過也承認,上市前公司廣告確曾發生過違規。

事實上,虛假、夸大的廣告宣傳不僅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而且長期食用將對身體產生嚴重危害。

篇10

降血壓的十種最佳食物

1、芹菜

芹菜是一種高營養價值的蔬菜,也是中國人常吃的蔬菜。芹菜富含一種名為3-N-丁基苯酞的植物化學物質,有助于控制高血壓,是降血壓最好的食物。直接以新鮮芹菜榨汁服用或嫩芹菜搗汁加蜜糖少許服用,也可以防治高血壓。芹菜還是最著名的“負卡路里”食物,熱量極低,是最理想的減肥蔬菜。

2、洋蔥

洋蔥肉質柔嫩,汁多辣味淡,營養十分豐富,有“蔬菜皇后”的美譽。洋蔥還是超級降壓食物,它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天然的血液稀釋劑,能增加人的排尿量,促使體內的鈉能快速排出體外,有效阻止高血壓以及腦血栓的形成。此外,洋蔥還能清除體內氧自由基,增強新陳代謝能力,是適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3、大蒜

在現實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喜歡吃大蒜,因為大蒜有一股獨特的味道。但其實大蒜有多種營養成分,例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脂肪等,并且能夠用于治療多種疾病,有“天然藥物之王”之稱。大蒜中含有蒜素,除了具有殺菌、抑菌、抗癌、抗衰老等醫療保健功能,還可以抑制血管內皮細胞中腺核酸去胺,增加一氧化氮的濃度,阻斷細胞鈣離子信道,從而使血壓降低,是降血壓的最快食物之一。

4、香蕉

吃什么降血壓好?小編力薦香蕉。香蕉不僅口感香甜,所含膳食纖維很高,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將體內的垃圾毒素及時排泄出來,是大家熟知的潤腸通便的好水果。同時香蕉中鉀含量也很高,這種物質獲取之后能夠使過多的鈉離子排出體外,從而使血壓降低。因此患有高血壓的人平時可以適當進食香蕉,防止血壓水平持續升高影響健康。

5、海帶

海帶熱量低、蛋白質適中、礦物質含量豐富,是一種營養很高的蔬菜,也是一種理想的天然海洋食品。海帶中含有膳食纖維褐藻酸鉀,能調節鈉鉀平衡,降低人體對鈉的吸收,從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是十大降血壓最好的食物之一。因此出現了高血壓癥狀之后可以適當進食海帶輔助降低血壓,防止血壓水平持續升高。

6、紅薯

紅薯又稱番薯、地瓜,是一種營養齊全而豐富的天然滋補食品。紅薯當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包括膳食纖維、淀粉、維生素A、蘿卜素、硒、鐵、鉀、銅等,因此多吃紅薯可以有效地預防膽固醇、降低中風風險、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以及預防便秘的作用。其中紅薯所含的鉀元素,有輔助降壓效果,對高血壓人群來說,適當吃些紅薯,或者將紅薯當做零食,對身體健康都有好處。

7、西紅柿

說起什么食物對高血壓有益?小編推薦西紅柿。西紅柿營養豐富,它含有抗氧化劑類黃酮以及無機鹽,類黃酮有明顯的降血壓、降血脂、抗菌、利尿以及增加冠脈血流量的作用,而無機鹽則屬于高鉀低鈉的食物,對于高血壓的防治有著顯著的效果。所以高血壓人群,多吃西紅柿,能防止血壓水平持續升高影響健康。

8、獼猴桃

獼猴桃也叫奇異果,口感酸甜,營養也十分豐富,有“水果之王”的譽稱。要說可以降血壓的食物,獼猴桃可是不能錯過的一種水果。獼猴桃作為低鈉高鉀的水果,其所含膳食纖維也很高,因此對于便秘、高血壓以及高血脂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預防結腸癌及動脈硬化的作用。

9、燕麥

燕麥去殼磨成粗細不同的燕麥片,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品,也是深受歡迎的保健食品。因為燕麥所含有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有預防骨質疏松、促進傷口愈合、防止貧血的功效,是補鈣佳品。同時燕麥也是一種對高血壓有利的食物,它所含的葡聚糖的纖維,不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還可以降低血壓。

10、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