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項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4-01 00:45: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各項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各項管理制度

篇1

二、會議制度 1.為加強院內職工學習,不斷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及時研究解決有關問題,應每10天集中召開1次會議。 2.每位職工都要政治學習筆記和業務工作手冊,并要結合實際,寫出學習心得體會或階段工作總結。 3.業務會議要求每位醫務人員輪流講授業務知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斷改進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 4.根據上級要求或文件精神,隨時召開院內職工會議。

三、設備管理制度 1.院內全部設備都需財務人員建立帳目。 2.各科室(組)的設備由科室(組)負責人建立帳目。 3.全體醫務人員均需要愛護院內設備,誰損壞誰賠償。 4.院內設備不得隨意借給他人或外單位。 5.院內職工在調動時要交清全部財產,方可辦理工資手續。 6.設備使用人要做好對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

四、考勤制度 1.為嚴格考勤,醫院應堅持24小時服務。 2.有事必須向院領導書面請假,準假后方可離開單位。 3.有事請假5天內由醫院批準,5天以上報縣衛生局批準。 4.每遲到或早退半小時按曠工半天計算,曠勤半天按1天計算,曠勤1天扣發當月崗位津貼及日平均工資。 5.對違犯醫院考勤制度,曠工3天以上者,扣除當月崗位津貼和日平均工資。 6.在崗職工全年出勤不得少于260天。

五、藥房工作制度 1.對待病人態度要熱情和藹,及時準確劃價、不得無故延誤病人,急診處方須隨到隨配。 2.按照分工,負責藥品的預算、保管、采購、登記、

統計及處方的調配工作。 3.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嚴格管理毒、麻、限劇藥、貴重藥品。 4.調配處方時要嚴格執行三查四對制度(三查:查藥品配方、用法、禁忌。四對:對藥方、劑量、含量、用途)。 5.配方時應細心認真,不得修改處方。 6.不能私自收費,更不能欠費或不交費取藥。 7.藥房應經常保持清潔衛生,藥品擺放整齊。 8.及時檢查藥品質量、效期,加強藥品管理。

六、學習制度 1.每位職工要經常抓緊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 2.學習要有學習筆記,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 3.要不斷加強工作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習以自學為主,醫院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集中學習。 4.醫院每10天檢查一次學習情況,每月組織一次專題討論或知識講座。 5.每季度進行一次業務授課,選派業務骨干講授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以點帶面,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6.集中學習要實行簽到制度。半年和年終的業務考試,根據院內安排的業務學習內容出題,考試成績列入技術檔案,作為外出進修、學習、晉級、晉升和評選先進的重要條件。

七、獎懲制度 1.全體職工必須遵守院內各項規章制度,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年終考核后,根據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2.職工必須服從院領導的管理和分配的各項任務。 3.職工必須完成考勤天數,曠勤1天扣除當天工資,累計3天以上扣三個月崗位津貼,5天以上扣除全年津貼,10天以上報縣衛生局處理。 4.對沒有完成計劃免疫、婦幼保健的工作人員,按上級文件精神處罰,并視具體情況扣除一定的津貼。 5.對因打架、賭博等行為觸犯法律者,拘留期間按曠工計算,并在當年不得晉升職稱,也不得調整工資。 6.在值班期間,因脫崗造成損失者,由值班人員負責賠償,并扣除一季度的津貼。 7.全年認真完成計劃免疫、婦幼保健的工作人員,按上級獎勵辦法執行,業務按額完成部分的2%獎勵,評選為優秀工作者可優先晉升職稱。

八、安全保衛制度 1.嚴格安全防范,確保院內安全,節假日要有專人值班,值班要有記錄,按照誰值班誰負責的原則,責任到人,做好防火防盜等。 2.除住院病人外,閑雜人員留宿院內,須經院長同意方可留宿。住院病員和陪護人員攜帶物品出院時(憑出院證),門衛要進行檢查。發現可疑問題,要及時妥善處理。 3.夜間安全值班人員要按時巡查,不得擅自脫離崗位。 4.職工自行車、摩托車要按指定地點存放,病人自行車一律停放看車處。 5.財務人員應將現金按規定及時存入銀行或信用社,不得超過規定數額,現金、有價票證一律妥善保管。 6.因值班人員脫崗造成醫院財產損失者,由值班人員負責賠償。

九、檢驗科工作制度 1.檢驗單由醫師逐項填寫,要求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單上須注明“急”字。 2.收標本時,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標本不符合要求,應重新采集。對不能立即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天下班前發生報告。急診檢驗標本,隨時做完隨時發生報告。 3.要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作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檢驗結果與臨床不符合或可疑時,主動與臨床醫生聯系,重新檢查。發現檢驗目的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 4.特殊標本發出報告后保留24小時,一般標本和用具應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應高壓滅菌后方可洗滌。對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標本應于指定地點焚燒,防止交叉感染。 5.應定期檢查試劑和校對儀器的靈敏度,定期抽查檢驗質量。 6.檢驗室工作人員須為專職人員或經專門培訓取得相應資質證明的人員來從事檢驗工作。

十、出院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須持本院醫生開具的入院通知單辦理入院手續,由值班護士安排入院事宜,并介紹入院須知、住院規則和病房有關制度。 2.病人住院應登記聯系人姓名、住址、電話號碼,入院后,醫務人員要主動、熱情地接待。 3.病人在住院期間,必須保持病房整潔、舒適、肅靜、安全,在病房內不準吸煙、酗酒等。 4.病人出院須經任責醫師批準,并通知病人,出具出院后休息證明和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項,按規定辦理出院手續。 5.病房護理人員應憑結帳單簽發出院證,并清點收回病員住院期間所用醫院的物品,同時要主動征求病人對醫療、護理等方面的意見。 6.對因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屬要求自動出院者,醫生要加以說服勸阻,由病員和家屬出具手續,并在病歷中記錄清楚,告知病人家屬預后。應出院而不愿出院者,應通知有關部門接回或送回。

十一、出診制度 1.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醫院安排院內工作人員,開展送醫送藥上門服務。 2.遇到出診病人,醫務人員不得推諉,要做好隨時出診的準備。 3.出診前須帶齊所需藥品和醫療器械。 4.出診可按路程遠近收取適當的出診費用。 5.不論白天還是夜間,須病人隨叫隨到,不得措故推諉。

十二、消毒隔離制度 1.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齊,下班就餐,開會時應脫去工作服。 2.為防止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在診療前要做到一診一洗手。診療換藥處置工作后均應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洗。無菌操作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3.所有消毒物品均需注明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不超過一周。無菌器械、敷料缸等,要定期消毒、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體溫計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正確合理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 4.病房應定時通風換氣,每日空氣消毒,拖洗地面,床頭桌及椅子每日濕擦,拖布要專用,定期消毒。換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處,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5.各種醫療用具,使用后均須消毒,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換消毒。 6.出院病人用過的床、椅、桌、床墊被褥等必須做好終末處理。 7.傳染病人按常規隔離,實行隔離制度,疑似傳染病,應在觀察室隔離,病人的排泄物和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得帶出病房。 8.做好住院病人、家屬的衛生宣傳教育和隔離消毒工作,傳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不準互串病房和外出,出院后應進行終末消毒。門診病人應在指定地點候診、檢查和治療,不要在門診各處走動,以防交叉感染。 9.對傳染病房除嚴格執行病房各項規定外,環境和醫療用品均需要嚴格消毒,進行無化處理。

十三、查房制度 1.對住院病人每天上班組織醫生查房,對危重病人由責任醫生隨時查房。 2.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統巡視,檢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況,對危重患者隨時視察處理,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對新入院、手術后、疑難、待診斷的患者都要重點巡視,根據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進一步檢查、治療意見。檢查當天醫囑執行情況,必要時給予臨時醫囑。 3.查房時不 但要全面掌握病人病情變化情況,還要主動征求患者對醫療、護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服務質量。 4.每次查房后應及時詳細將查房情況、病人的生命體征和陽性體征及其變化,以及有意義的陰性體征和分析處理意見,記錄在病程記錄之內。 5.對危重癥病人和疑難病例,要在院長的組織領導下及時進行會診。

十四、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堅持晝夜接診,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不能出診,不得脫崗,也不得隨便找人頂替。 2.醫院實行輪流值班,值班值班人員不但負責病人的接診工作,還要負責醫院的安全和室內清潔衛生,誰值班誰負責。 3.值班人員如有急診病人需要搶救時,須向院領導及時匯報,及時搶救,如不向院領導匯報私自處理造成后果的,由值班人員負責。如遇有疑難問題時,應請上級醫師處理。 4.值班醫師應提前半小時到崗,接受各級醫師交班,并應巡視病房,危重病員應于床前交接。 5.醫師下班前,應將危重病員情況和處理事項記錄于交班簿,值班醫師亦應將值班期間的病情變化處理情況記于病程記錄,并同時重點扼要記入交班簿。交接班內容:危重病人、新病人、手術病人及手術后三天之內的病人。 6.每天晚8:00—10:00,值班醫師應與值班護士共同查房,包括對陪伴人員、病房衛生及安全等全面檢查一次。每天早晨值班醫師須將病員病情及處理情況向責任醫師報告,并須交待清楚危重病員情況和尚需要處理情況。

十五、門診工作制度 1.門診工作人員要努力鉆研業務技術,對病人進行認真檢查,準確診斷、及時治療,有計劃地安排病員就診,按照省衛生廳規定格式記載門診病歷。 2.門診應與病房應加強聯系,以便根據病情及病床使用情況,有計劃地收容病員住院治療,不得無故推諉拒收病人。 3.醫務人員必須衣貌整潔,工作認真,盡職盡責,分工協作,密切配合,愛護醫院財產,維護正常工作秩序,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4.門診候診環境應保持清潔衛生、整齊舒暢,并加強候診教育,宣傳衛生防病、計劃生育和優生學知識。 5.應做好分診工作,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報告。 6.門診醫師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積極采用便宜的檢查和治療方法、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盡可能減輕病人的負擔。 7.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各種治療常規、操作規程以及崗位職責,并認真做好登記、統計報表等工作。堅守工作崗位,不能脫崗,節假日或特殊情況下必須安排人員值班。 8.服務要熱情周到,關心體貼病員,態度和藹,有禮貌,有耐心地解答問題,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樹立醫院的良好形象。

十六、護理工作制度 1.病房由護士全面負責管理,其他醫生積極協助。 2.保持病房清潔衛生、舒適安全,注意通風保暖,每天至少清掃兩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并要做到走路輕、關門輕、說話輕、操作輕。 3.新入院病人每天測體溫、脈搏、呼吸四次,連續三天;體溫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員每隔四小時測一次。一般病員每天旱晨及下午測體溫、脈搏、呼吸各一次,每天問大小便一次,七歲以下小兒酌情處置或按醫囑執行。 4.護士全面負責保管病房的物品與設備,要建立帳目,定期清點,做到帳物相符,如有遺失,須及時查找原因,按規定處理。 5.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三查:備藥中查、備藥前查、備藥后查;八對: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有效期)。 6.護士隨時觀察病人情況,隨叫隨到,對病人要熱情。及時整理病案,完成護理記錄。 7.定期向病員宣傳講解衛生知識,做好病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并定期征求病人意見,改進病房工作和相關服務。 8.病人出院后,及時整理病房,撤走床單、被褥,通風換氣,床鋪、床頭柜按常規消毒處理,如為傳染病人,即按傳染病消毒制度處理。

十七、治療室工作制度 1.負責住院、門診病人的注射和各種處置工作,復雜傷口須在外科醫生有指導下進行。 2.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要保持室內清潔,每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員及治療病人外,不許在室內逗留。 3.做好開診前的準備,消毒好各種器械,備齊各種用品。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時請領,上報損耗,嚴格交接手續。 4.凡注射(處置)應按處置單醫囑進行。對過敏藥物必須按規定做好注射前的過敏試驗,注射后嚴格觀察,30分鐘后方可離開,如發生注射藥物間反應或意外情況,立即報告院長,并及時進行處置。 5.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注射(處置)時要細心、準確,對病人要熱情體貼,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6.各種藥品分類放置,標簽明顯,字跡清楚。劇毒藥品與重藥品應加鎖專人保管,嚴格交接班。 7.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各類器械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換,消毒一定要按操作規程進行,即清洗程序及消毒時間要符合要求,每周大消毒一次。 8.消毒和無菌物品須注明消毒或滅菌日期,超過1周者須重新消毒或滅菌。 9.治療室要儲備一定的搶救藥品,以及時搶救使用。

十八、分娩室工作制度 1.分娩室工作人員必須更換專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方可進入分娩室。接產和手術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2.分娩室24小時應有人值班,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嚴密觀察產程(正常婦30分鐘聽一次胎心)并記錄觀察情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報院領導或上級醫生。 3.分娩室所必需的用口、藥品和急救設備,要有專人保管,定期檢查、補充和更換。 4.值班人員應熱情接待產婦,嚴密觀察產程,按規定測血壓,聽胎心,并做好記錄。 5.接產后接產人員及時、準確填寫產程、臨產、新生兒情況記錄和出生證。 6.產婦產后應在分娩室觀察1小時,無特殊情況送回病房。 7.分娩室內不準家屬及其他無關人員入內,必須保持室內清潔,設專用清潔衛生工具,定期搞好衛生和消毒,進行細菌培養。 8.有傳染病或有感染的產婦,分娩時應與正常產婦分別使用產床,并嚴格執行消毒隔離。

十九、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發現法定傳染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應按法定傳染病報告時限,及時報告疫情,即甲類傳染病及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應立即報告,6小時內由預防保健科報防疫站;乙類傳染病和監測區域內的丙類傳染病 12小時內上報疫情,不得漏報、瞞報、重報、錯報。 2.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甲類傳染病人,應及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進行上報;發現暴發疫情應立即上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縣級衛生行政部門。 3.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均為疫情報告單位,其執行職務的人員和鄉村醫生、個體醫生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法定報告人對發現的確診或疑似病命名必須及時、準確、完整地上報。 4.傳染病報告登記表、報告卡及相關記錄要準確完整,并按要求進行匯總、統計、上報、存檔備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員,應及時核對,檢查漏報、遲報、錯報情況,并進行校訂。 5.應建立傳染病登記制度,由專人負責傳染病管理工作。 6.列入被消滅、消除或重點控制的傳染病(如脊髓灰質炎、新生生兒破傷風、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進行疫情報告外,還應按衛生部的特殊要求進行報告和管理。

二十、冷鏈管理制度 1.冷鏈設備應按規定的裝備標準進行配置,并做到專物專用,不得挪作它用。 2.冷鏈設備必須建檔建帳,建立健全領發手續和登記制度,做到帳物相符。 3.冷鏈要有專室或固定房間存放,并有專人負責管理。 4.冷鏈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培訓,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5.對冰箱、冰排速凍器、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冷鏈設備要加強管理和正確使用。 6.愛護冷鏈愛護物品,做到清法、規范運轉。 7.對存放疫苗的冰箱溫度記錄要每天觀察、記錄,冰箱、冰柜、速凍器中不得存放食物、肉類等。 8.對丟失、變買、損壞的的各種冷鏈器材,根據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配發的原始配發冊照價賠償。

二十一、預防接種卡、證、冊管理制度 1.預防接種卡、證、冊必須由實施接種者用藍黑墨水或碳素筆認真填寫,書寫工整,文字要規范,各項內容要準確、齊全,時間(日期)欄、項填寫均以公歷為準。 2.預防接種證由兒童家長或監護人保管,遺失要及時補發,預防接種卡冊城鎮由接種點保管,農村由鄉鎮衛生院保管。 3.兒童遷移時,由寄居地的接種點或卡冊保管單位將預防接種卡或接種證明交給兒童家長,并將接種資料留據存查;遷入地的接種點要主動向兒童家長索取預防接種卡、證或接種證明,無預防接種卡、證或接種證明的要及時補發。 4.接種單位至少每半年對所轄區域進行一次預防接種卡、證、冊的核查和管理,及時補卡、剔卡和消卡,剔除的卡片由接種點另行妥善保管。 5.凡在本地居住3個月以上,戶口不在本地的0~7歲兒童,要建立臨時接種卡、證,并負責免疫接種。

二十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1.接種人員必樹立安全注射意識,提高自身的責任心。 2.嚴格遵守安全注射操作規程。 3.對已使用過的注射器具做安全處理。 4.注射器具必須嚴格消毒,接種人員在注射前應洗手,注射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消毒”,或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具。 5.減少注射器具濫用、污染,保證注射安全。

二十三、財務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財經方針、政策,加強財務監督,嚴格財經紀律,財會人員要以身作則,奉公守法。 2.建立健全財務崗位責任制,組織合理收入,嚴格控制開支。凡是該收的要抓緊收回,凡不符合財務開支標準和開支計劃的要拒付。臨時必須的開支應按審批手續辦理。 3.根據工作計劃,正確編制年度和季度的財務計劃,辦理會計業務,按照規定上報會計月報、季報和年報表。加強經濟管理,做好經濟核算管理工作。 4.會計人員要及時清理債務和債務,防止拖欠,避免呆賬。 5.醫院對外所有開支均應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如發票、賬單、 收據等)。原始憑證由經手人、驗收人和主管負責人簽字后,經財務會計審核制單后,出納付款結算。一切空白紙條,不能作為正式憑據。出差或因公借款,須經院領導批準,任務完成后及時辦理結賬報銷手續。 6.財務人員應和其它有關科室密切配合,管好本院一切財產。 7.每日收入的現金要及時送存銀行,編制日報表。收款收據存根及時復核,并簽章。發現差錯后能更正的立即更正,需要賠償的應及時匯報領導,酌情給予賠償處理。現金庫存不得超過規定限額。 8.原始憑證、賬本、工資清冊、財務決算等核算資料,以及會計人員交接等均按財政部門規定辦理。

二十四、婦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時掌握本鄉婦女兒童健康情況,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的基本資料,及時反應情況,向上級婦幼保健機構報告工作。 2.認真做好孕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工作和婦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3.定期召開村級例會,安排部署工作。 4.有計劃地培訓鄉村醫生或婦保醫生。 5.要及時深入村級相關衛生組織檢查指導工作。 6.積極宣傳婦幼保健有關方針政策、普及婦幼保健知識。

二十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護士負責管理,值班護士必須到床前向新住院病人詳細、清楚地介紹入院須知。 2.保持病房整潔、舒適、肅靜、安全、避免噪音,,注意通風,每天至少清掃1次,不得有垃圾堆放,每周五大清掃一次,禁止吸煙、酗酒和隨地吐痰。 3.醫務人員進入病房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帽,著裝整潔。護理人員穿工作鞋,必要時戴口罩。 4.病房陳設、室內物品、病員被服、用具等配給病員管理,出院時清點收回。病人要愛護病房的公共財產,損壞或丟失的高水平物品要照價賠償。要節約水電,按時熄燈。 5.病房內不得接待非住院病員,不會客,并及時清理非陪人,在查房、治療時,病人不得離開病房。 6.病人和家屬應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聽從醫生的診療。

二十六、衛生院查痰點工作職責 1.鄉鎮衛生院查痰點負責轄區內及周圍鄉鎮肺結核可疑癥狀者和疑似肺結核病人的痰檢工作。 2.查痰點是肺結核診斷的初篩單位,凡痰涂片陽性病人或痰涂片陰性,但高度懷疑肺結核者需轉至縣級結防機構進一步檢查確診。 3.鏡檢陽性的痰涂片2日內應得到縣級結防機構實驗室確認,陰性涂片一周內應得到縣級結防機構實驗室的復驗。痰涂片的轉送方法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決定。 4.鄉鎮衛生院查痰點實驗室須按要求做好痰涂片保存和各種資料的登記、統計、管理工作。

二十七、痰檢室工作制度 1.痰檢人員要樹立不怕臟,不怕累,全心全意為病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認真負責,正確檢驗每一份痰標本,為臨床醫生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 2.保持痰檢室內外衛生清潔,定期進行消毒,經常開啟窗戶通風。 3.檢查前必須穿戴工作衣帽,戴口罩、手套,做好個人防護。 4.收到痰標本先查看是否合格,不合格者應要求重新送檢,合格痰標本及時登記、檢驗,在24小時內報告檢驗結果,難以獲得合格的痰標本時,也應進行細菌學檢查,但應注明標本性狀,以供分析結果參考。 5.嚴格按實驗室規程進行操作。 6.痰檢報告單上病人姓名、實驗室序號及結果必須與實驗室登記本保持一致。 7.按實驗序號依次妥善保存近期3個月內的全部痰涂片,以備上級實驗室復查。 8.廢棄的標本和痰盒等污物須用專用的帶蓋法污物桶收集,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9.痰檢工作臺面應以5%石碳酸或期其它可靠消毒液擦拭,再用紫外線滅菌距離50cm,照射30分鐘。 10.染色液的配制必須準確,以免造成檢驗誤差,每次配制的染色液須先行試用,不合格者重新配制。備用的染色液存放在棕色瓶內避光保存,試劑瓶上標明染色液的名稱、濃度和配制時間,做好配制記錄,以備檢查。 11.維護好顯微鏡等儀器設備,每次用畢后及時切斷電源并擦拭干凈,保證儀器性能的良好。

二十八、痰檢室污物無害化處理制度(ct) 1.送檢的痰標本必須由痰檢員親自接收,不能讓患者隨意放置。 2.廢棄的標本應及時投入帶蓋的專用污物桶內,及時處理,不得隨意丟棄在敞口容器內。 3.廢棄的標本每周處理3次,標本較多時隨時處理,不得長期儲留。 4.廢棄的痰標本須經高壓滅菌處理后深埋或置于焚燒爐內加助燃劑徹底焚燒處理,未經處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池內。 5.檢驗結束后對工作臺面等用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再用紫外線燈滅菌30分鐘。 6污物處理后及時進行登記,污物的名稱、數量、處理方法、處理人員及時間進行詳細記錄。

二十九、抗酸桿菌涂片檢查操作程序 1.準備脫脂、潔凈的新玻片,在左側一端1/3處注明實驗室程序及標本序號。 2.小心打開標本容器,使用折斷的竹簽茬端,挑取痰標本中干酪樣、膿樣部分。 3.在玻片右側2/3處均勻涂抹約10mm×20mm大小的卵圓形痰膜。 4.待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間距應在10mm以上。 5.火焰固定(5秒種內火焰于玻片下通過4次)。 6.用洗耳恭聽瓶滴加0.8% 石碳酸復紅染液,蓋滿玻片。 7.火焰加熱直至出現蒸汽,脫離火焰,保持5分鐘,染色期間應始終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蓋,必要時可持續加染色液,加熱時勿使染色液沸騰。 8.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輕緩沖洗。 9.傾斜玻片,瀝去玻片 上的水。 10.滴加脫色液(5%鹽酸乙醇),脫色1分鐘。 11.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輕緩沖洗,如脫色不徹底,重新步驟10。 12.瀝去玻片上的水。 13.滴加0.06%亞甲藍染液,染色30秒種。 14.瀝去玻片上的復染液。 15.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輕緩沖洗,洗去復染液,瀝去玻片上的水。 16.將染色后的涂片置于玻片架上,自然干燥。 17.滴加鏡油,使用10×目鏡,100×物鏡的雙目顯微鏡觀察。在淡藍色背景下,抗酸桿菌呈紅色桿狀,其它細菌和細胞呈現藍色。 18.按《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痰涂片鏡檢質量保證手冊》所規定的標準報告結果。

三十、功能檢查室工作制度 1.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各種b型超聲等檢查。 2.需做檢查的病員,由臨床醫師詳細填寫申請單,不得缺項,對危重病員和外地病員,優先予以安排檢查。 3.使用儀器的人員必須熟悉儀器性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按規定程序進行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4.及時準確報告檢查結果,遇有疑難問題應與臨床醫師共同研究解決,并要建立健全各種資料登記存檔工作。 5.各種儀器設備應妥善保管,認真執行儀器管理制度,注意防塵、防污,定期對儀器保養維修,按時檢測,保證運轉靈敏正常。各種儀器設備一律不得外借。 6.認真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7.保持室內安靜、整潔,不準在室內吸煙,不準隨地吐痰和亂扔紙屑。 8.注意安全,下班前應關閉儀器開關,門窗加鎖,切斷電源和水源。有夜班的檢查室,要嚴格進行交接班。

三十一、放射室工作制度 1.各項x線檢查,須由臨床醫師詳細填寫申請單。急診病人隨到隨檢。各種特殊造影檢查,應事先預約。 2.重要攝片,由醫師和技術員共同確定投照技術。特檢攝片,待觀察濕片合格后方囑病人離開。 3.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時應由醫師攜帶急救藥品陪同檢查。對不宜搬動的病人應到床旁檢查。 4.x線診斷要緊密結合臨床,認真閱片,如實確準填寫診斷報告。 5.全部x線照片都應由放射科登記、歸檔、統一保管。借閱照片要填寫借片單,并有經治醫生簽名負責。院外借片,除經院領導批準外,應有一定手續,以保證歸還。 6.放射人員應經常研究診斷和投照技術,解決疑難問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7.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防護工作。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8.注意用電安全,嚴防差錯事故。x線機應指定專人保養,定期進行檢修。

三十二、手術制度 1.凡需施行手術的病員,術前必須做好必要的常規檢查,明確診斷(難以在術前明確診斷者,應有明確的手術目的和實際意義),并進行術前計論。凡較大或復雜手術,應由院領導組織計論。討論內容包括:進一步明確診斷;了解病人及家屬的心理活動;手術適應癥、指征及禁忌癥;術式、麻醉方法;術中、術后處理和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對策;確定術者和助手。 2.手術及麻醉醫師,術前應詳細檢查病人,熟悉病人各項檢查結果,充分掌握病情。 3.施行手術前必須征得家屬或單位負責人簽字同意,經院領導批準執行。 4.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必須及時完成,如有貧血等不利于手術的征象,均應及時準確處理糾正。 5.術者或第一助手應在術前一日開好醫囑(擇期手術),由護理人員負責實施(包括備皮等)。術者應詳細檢查手術前護理工作的實施情況,并用紫藥水作好手術切口標記,必要時可協助手術室準備特殊器械。 6.除急癥手術外,手術前一天由負責醫生填術通知單,送交手術室統一安排。麻醉人員應于術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認真做好麻醉前準備工作,嚴格檢查核對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工作(藥品、器械)。 7.各級醫師參加手術范圍,低年資住院醫師(本科畢業后工作三年、專科工作五年、醫士工作七年)可擔任一類手術(普通常規中小手術)的術者、二類手術(中度難度較大手術)的第一助手;高年資住院醫師可擔任二類手術的術者,一部分三類手術(難度比較大的手術)的第一助手。 8.手術室護士負責按時將手術病員自病房接進手術室,包括準備好的病歷、x線片等手術必需物品及資料。 9.手術室工作人員在手術開始前,應認真核對病人床號、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左、右)、麻醉方法等。術中醫、護、麻醉人中要集中精力,嚴肅認真,密切配合,術后須認真進行三核對(敷料、器械、線卷)。 10.手術室工作人員和麻醉人員有責任把好術前準備關,準備項目不全者,應向手術醫師提出意見,采取補救措施;缺少重要項目可能影響手術安全及效果者,有權拒絕手術。 11.術者負有組織與指導全部手術過程,保證手術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責任。其他人員必須聽從術者的指揮,各行其職,不得失職或不按規程辦事。遇有特殊情況依據性質分別由術者與麻醉師負責。 12.術中出現意外情況,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時,應立即向上級醫師或院領導報告,以便及時組織搶救處理。 13.護士應根據手術的性質,作好手術病員回病房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如病床、各種治療器具(輸液架、吸引器、吸氧設備、胃腸減壓器等)。 14.麻醉醫師、巡回護士和術者待病人麻醉清醒及病情允許后親自護送病人回病房,并分別向值班醫師、護士詳細交待手術和麻醉情況,病情、用藥及注意事項,交接完畢后方可離開。 15.手術醫師在手術結束后,及時完整填寫“病理標本送檢單”,及時將標本送檢。同時,要及時如實完成手術記錄。

篇2

【關鍵詞】財政稅務制度 企業 財務管理

財政稅務是國家收入的其中一個項目,由于其所占比重較大,已經成為了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財政稅務是國家依靠自身的力量強制從社會財富中獲得一部分收入,是通過對國民經濟活動的運行而收取部分費用,以應對公共開支,保障國家機器有序運行。財政稅務制度的建立是為了將財政稅務的收取、分配、支出進行制度化的管理,從而使得財政稅務的運行變得合理高效,有利于國家管理財政稅務的方方面面。

財政稅務不僅僅扮演著國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還承擔著調控國家宏觀經濟狀況的職能。財政稅務的收支作為財政政策的主要部分,通過稅收制度的政策調整,達到控制國家經濟運行狀況的效果。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必然會對市場參與主體造成重要的影響,而企業作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影響到企業財務管理的運行。

一、財政稅務制度改革的概述

所謂的財政稅務制度,就是將財政稅務的一系列發揮作用的過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一種法律約束力,從而要求被約束者無條件遵守,以維護國家的穩定與和諧。財政稅務制度包括了稅收征收的管理規定、課稅標準以及各種與稅務有關的法律法規等,這一制度集中反映了納稅人與國家稅收機關之間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由于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所以需要充分保障稅收制度的穩定性和有序性,從而避免了各種可能引發問題的情況出現。同時,財政稅務的收支也是作為國家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的手段,通過對財政稅務的收支調整能夠對國家的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造成影響,從而成為國家穩定經濟運行的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之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具體的經濟運行情況出現了很多的新模式,在新情況出現的背景下,需要不斷調整我國的各種財政政策以適應我國出現的宏觀經濟新變化的情況。同時,國家的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影響市場參與主體――企業的變化,在國家調整財政稅務制度的過程中企業也會調整內部財務制度,以適應這些國家政策的變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作出合理的稅務規劃,從而達到合理降低企業納稅支出,進而降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本的目的。所以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也會對國家的經濟狀況造成影響。

二、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1.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

在考量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時,需要充分分析財政稅務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影響主體,然后再依據影響主體考量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容易引起的問題。財政稅務制度作為一種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影響力的制度,不僅涉及到財政稅務制度的規劃主體政府,還會深刻影響到財政稅務制度的服務主體企業。財政稅務制度作為調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僅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還會對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造成嚴重影響。稅收作為企業經營的一項重要成本,是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狀況的。稅務制度的變化,意味著相應的課稅方法和課稅數目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會使得企業依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不斷調整企業的經濟活動行為,從而使得企業能夠降低稅收等的經營成本,使得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同時,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發生改革之后,會對市場形成一種政策導向,使得企業內部的相關制度發生變化,比如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等。財務管理活動作為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活動,影響著企業高層的決策行為,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變革,通過層層遞進的關系,從宏觀經濟運行,一直到微觀主體的內部制度建設,形成了一整套的影響機制,而這種一整套政策傳導機制會形成雙刃劍的效果。如果政策所引起的問題不能很好的估計,將會引發系統性的經濟危機,嚴重影響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

2.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容易引起企業管理成本增加,加大企業的經營壓力

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作為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存在著政策傳導的機制,對于政策的影響擁有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這就使得政策的傳導存在著時滯性。這種政策傳導存在的時滯性就會對企業的成本構成上漲的風險,由于國家改動了原本的財政稅務制度,而企業存在著一種行為滯后,使得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由于沒有對國家政策的變動做出充分的了解,從而存在著違反財政稅務政策的風險,進而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由國家財政稅務政策改動引起的滯后性,導致了企業在從事相關經濟活動時,付出了額外的經營成本,當然這種成本包括對內和對外的成本。

當然,企業成本的增長還來自企業管理成本的增長。由于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通過政策傳導機制最終影響到企業的內部制度變化,這種變化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建設會對財政稅務制度的變革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這種調整,需要依據國家財政稅務制度變革的程度進行,由于財務管理活動本身的嚴謹性,所以在調整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將很多的具體操作細則進行調整,同時一些財務管理的機構或者人員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而這些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在短期內增加了企業的內部管理成本,造成了短期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如果遇到宏觀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則很容易造成企業的正常經營發展,更嚴重的將會導致企I破產倒閉等狀況出現。

3.財政稅務制度改革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方面人員的培訓成本

國家財政稅務制度改革過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部門或機構將是國家層面的政策調整下影響最為直接的企業部門。稅務活動作為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最為重要的一項,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都會對稅務活動給予重視,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和物力對企業的稅務活動進行合理有序的管理,從而形成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正面的影響。而且企業的財務管理危機主要來源于稅務活動的管理不規范,導致了企業內部出現了財務方面的危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發展,導致企業需要支付額外的經營費用,并且承擔著企業信譽損失的風險,無形損失也會影響企業的今后發展。

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調整之后,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需要作出及時的調整,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自然需要調整,同時包括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也需要重新調整。由于我國企業現今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有限,總體上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較低,而且存在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的不夠重視導致企業招收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符合專業需求,在后期嚴重影響正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對這些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得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能夠適應國家財政稅務政策的變化。這就要求企業需要加大投入在人員招聘或現有員工的培訓上,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內部人員培訓成本,同時還需要承擔企業在培訓之后員工跳槽的預期沉沒成本。

4.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影響了企業內部人員的財務管理觀念

財政稅務制度對于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觀念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制度規定下對從事財務管理人員的日常活動的長期規范,進而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思維。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發生改變的過程中,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會對這種國家層面的政策變化作出反應,而這種反應會促使企業的決策層調整原本的財務管理制度,以適應國家層面的政策調整,達到基層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與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相適應的目的,以減小由于這兩種制度沖突而帶來的企業的成本增加。

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變化之后,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來適應這種制度的變化,已達到所需達到的政策指導效果。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交替的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難免會存在思維轉換的困難,從而嚴重影響了財務管理人員正常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制度調整的過程中需要設立一個緩沖期,以讓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有一個時間段的緩沖,適應這些政策的變化。

三、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下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措施

1.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要充分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務。企業在涉及財務管理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動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帶來的沖擊。這就要求企業決策機構在審議財務管理制度規劃時,需要確保財務管理制度具有政策彈性,能夠依據現實經濟政策的變動及時調整,以充分適應現實經濟狀況的變化,使企業的政策成本降到最低。企業要想制定具有政策彈性的制度,需要企業決策者具有能夠掌握宏觀經濟運行規律的能力,通過這種了解現實經濟發展狀況的能力,及時對國家政策的調整做出有效的政策預期,從而能夠降低政策滯后性對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

現實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雖然呈現出不可預測的性質,但其基本的運行機制是存在的,也就是存在著宏觀經濟情況的基本運行規律,只要能夠認識到這種規律性的存在,就能夠存在著對國家政策總體方向的判斷,從而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層面及時的做出調整。同時,完整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還需要有管理財務風險的能力,財務管理制度需要在財務風險產生的源頭和運行環節進行層層把關,及早發現風險因子,及時有效的處理風險,降低企業的不必要損失。尤其是在這種國家政策變革的時期內,由于企業內部需要調整相關政策,導致出現風險的機率上升,企業內部需要充分做好危機應對的準備,以防危機出現。

2.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

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在財務方面的職業訓練,在理順財務管理范圍和部門關系之后,財務管理技能的提高也是重要的方面。在之前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成本分析時,提到了企業總體上不能夠足夠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從而嚴重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的提高。而專業化水平的財務管理人員是增強企業實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企業需要充分重視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素養,對于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力,才能在觀念上和行動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可以建立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通過定期定點的技能培訓,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同時,調動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相當重要,只有在企業員工感覺自己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企業員工才會從企業利益的角度出發,努力完成好自身的工作。而財務管理工作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性,對于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嚴謹性要求較高,只有員工能夠保持好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3.建立企業內部完整的財務管理機構,增強對財務管理的掌控力

企業要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在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之后,還需要建立相關的制度執行機構來執行財務管理制度,高效有執行力的財務管理機構能夠很好的促進企業內部提高財務管理能力。企業在建立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之后,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執行機構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執行環境,而@種管理機構的存在能夠從財務管理的方面統籌協調整個企業的運行,確保企業內部有效有序的運轉。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能夠統一將企業的各項財務管理的制度落實到地,也能扮演財務信息轉運的角色,將各種財務信息提供給各個部門決策使用,可以充分提高財務信息的價值,也能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系統性進行,有效防止企業的財務風險。

4.更新企業內部員工的觀念,從而適應改革變化

在國家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之下,要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在管理觀念上就給予財務管理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充分的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企業要在日常管理中重視財務管理,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以機制的約束力對常規的財務活動規范秩序,同時能夠規避不必要的財務開支。在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進行財務開支,要建立費用開支的審查機制,對于各項費用開支進行合理的評估。同時,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觀念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國家財政稅務制度的變化,及時進行更新,從而能夠適應制度變化,使得制度變化不會影響企業內部正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曉昀.試析營改增稅務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3:124+175.

[2]聶亦慧,郭世超.營改增稅務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05:133-134.

[3]王紅敏.淺談“營改增”稅務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J].財政監督,2014,26:71-72.

篇3

關鍵詞:高校會計制度;改革;財務管理;影響;策略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張和多元化發展,高校的會計核算環境越來越復雜,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會計制度已不能適應高校新形勢下管理的要求,改革的呼聲不斷。2009年,財政部會計司印發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對現行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進行了全面修訂,主要變化有:適當引入權責發生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基建賬并入“大賬”;完善了報表體系;調整了收支類會計科目,并要求平行設置財務會計科目與預算會計科目等。從改革內容看,此次改革力度較大,在會計核算基礎和內容、資產折舊、會計主體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和創新,這也必將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著重就新制度將對高校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和應對策略進行分析如下:

一、新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將對高校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對財務部門職能產生的影響

現行的高校會計制度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核算基礎,導致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全面不真實,財務部門的職能主要體現在會計核算上。新制度適當引入權責發生制,要求財務部門不僅要進行事后的會計核算,還要同時具備資金籌集、財務風險的預測和控制以及對經濟業務監督管理的能力,要從單一的部門職能向綜合多元化部門職能轉變。

(二)對預算編制體系的影響

一直以來,高校的預算只是以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為模板進行的預算管理活動,不切合高校具體情況。新制度在會計核算上要求會計科目與預算科目并行設置,并要求預測應收、應付項目和基建的收支情況,將基建和行政賬戶合并預算。這種制度的改革就增加了預算制定和執行的難度,對預算體系也產生較大影響,需對預算模式進行調整,因此對預算編制程序和預算數據的準確性、精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

新制度對會計核算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來確定各期的收支情況,在計量當期收支時,以會計業務的性質為標準,對應收業務確認為本期收入,應付業務確認為本期費用,轉變了高校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事后核算模式,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核算前要做好各項收支的預測工作,同時要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以保證全面準確地確認和計量各項收支。

2.新制度要求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對以前年度進行追溯調整,這是此次改革后會計核算工作的難點,而新制度在固定資產的分類、折舊年限和折舊率的選定上未統一,也未出臺具體的鏈接細則,因此,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將是繁重且復雜的工作,涉及部門多、難度較大,核算前需要投入較多人力進行清產核資,還須借助資產管理軟件管理資產信息并自動計提折舊。

3.此外,新制度將基建賬并入“大賬”,這就要求對原有基建科目進行清理和合并,而新制度還未出臺過渡的相關細則,在進行基建賬的會計核算時難度也較大。

可見,新制度在會計核算方面要求會計科目設置更細、核算內容更廣,更直觀體現與部門預算和政府收支分類、國庫集中支付體系的聯系。

(四)對高校融資產生的影響

新制度不僅要求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還要確認以前未確認的隱性負債,如貸款利息。改革后,高校的賬面資產價值必將大打折扣,負債也會因隱性債務的確認而增加,資產負債率必然上升,從而降低銀行對高校還貸能力的評估,最終影響高校的再融資。

(五)對高校財務人員素質的影響

新制度增加了財務工作的難度,必然也對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圓滿完成高校新舊會計制度的鏈接,除了要求財務人員具備基本的敬業精神、職業操守和學習能力外,還必須對財務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新制度內容變化,改變長期以來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會計工作流程和思維習慣,不斷積累預算管理和財務風險控制方面工作經驗,使新制度順利在全國范圍實施。

二、控制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新制度在改革力度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不僅體現在會計核算的變化上,也體現在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改革涉及面廣,要求各部門要協調配合共同轉變,因此,高校各級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認真應對改革,從思想上認同改革、行動上支持改革,只有得到全院領導和各部門的支持配合,改革才能順利開展。

(二)加強預算控制工作

新制度強化了預算控制作用,因此,各高校要加大預算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強業務培訓,建立科學完善的預算體系,使預算從編制到執行都能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并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分析和控制,使預算工作更嚴肅更科學。

(三)采用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高校的固定資產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如果單靠人工來管理數據和計提折舊,不但工作量很大,而且難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因此需要借助資產管理系統,每月自動提取折舊并生成憑證和有關報表,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不斷完善具體操作辦法和工作流程

另外,伴隨新制度的改革,高校必須陸續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和操作流程,如預算管理制度、基建賬務處理流程、折舊計提的具體操作辦法等,來全面配合新高制度具體實施。

(五)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三、總結

新高校會計制度改革是高校近年來繼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之后的一次重大改革,內容涉及廣,牽涉部門多,工作難度大,對財務管理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只有高校上下同心,高度重視,認真學習領會新制度內容并付諸實踐,才能順利推進改革。(作者單位: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教育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S].1998

篇4

第二條按照《條例》第二條、第三條和第七條的規定,申請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申請人應當持戶籍證明,向戶籍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提出申請;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準予填寫申請登記表。

申請登記表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制定。

第三條申請人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申請登記時,除戶籍證明外,還應當出具有關證明:

(一)申請從事機動車船客貨運輸的,應出具車船牌照、駕駛執照、保險憑證;

(二)申請從事飲食業、食品加工和銷售業的,應出具食品衛生監督機關核發的證明;

(三)申請從事資源開采、工程設計、建筑修繕、制造和修理簡易計量器具、藥品銷售、煙草銷售等的,應提交有關部門批準文件或者資格證明;

(四)申請從事旅店業、刻字業、信托寄賣業、印刷業的,應提交所在地公安機關的審查同意證明。

請幫手、帶學徒的,還應當報送與幫手、學徒分別簽訂的合同副本。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應出具保險憑證。

第四條個人經營的,以經營者本人為申請人;家庭經營的,以家庭成員中主持經營者為申請人。

第五條《條例》第三條所列行業的劃分:

工業、手工業,是指從事自然資源開采和商品的生產、制造、加工,礦產開采,以及生產設備、工具修理等;

建筑業,是指從事土木建筑、設備安裝和建筑設計、房屋修繕等;

交通運輸業,是指從事公路、水上客貨運輸,裝卸搬運等;

商業,是指從事商品收購、銷售、販運、儲存等;

飲食業,是指從事飯館、菜館、飯鋪、冷飲館、酒館、茶館、切面鋪等;

服務業,是指從事理發、照相、浴池、洗染、旅店、刻字、體育娛樂、信息傳播、科技交流、咨詢服務等;

修理業,是指從事鐘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電視機、黑白鐵及其他雜品修理等;

其他行業,是指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其他行業。

第六條《條例》第八條所列登記的主要項目中:

字號名稱,是指個體工商戶為其營業廠、店等所起的名稱。個體工商戶的字號名稱,在申請登記的市、縣范圍內,同一行業中不得相同。個體工商戶可以按登記的字號名稱刻制圖章,并應報送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沒有字號名稱的,本項目不登記;

經營者姓名,是指依法經核準登記的本實施細則第二條的申請人姓名。家庭經營的,參加經營的家庭成員姓名應當同時登記;

經營者住所,是指申請人戶籍所在的詳細住址;

從業人數,是指參加經營活動的所有人員,包括經營者、參加經營活動的家庭成員、幫手和學徒;

資金數額,是指申請開業時的注冊資金;

經營范圍,是指經核準經營的行業和商品的類別。個體工商戶可以一業為主,兼營與主業相近的其他業務;

經營方式,包括自產自銷、代購代銷、來料加工、零售、批發、批零兼營、客運服務、貨運服務、代客儲運、代客裝卸、修理服務、培訓服務、咨詢服務等;

經營場所,是指廠址、店鋪、門市部的所在市(區)、縣、鄉鎮(村)及街道門牌等地址,及經批準的攤位地址或本轄區流動經營的范圍。

第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所,在受理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申請,查驗有關證明,準予填寫申請登記表后,應將有關文件報送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查。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應當在受理申請登記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核準登記的,發給營業執照;不予登記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八條個體工商戶使用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領營業執照副本。

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由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

營業執照副本,可作為簽訂合同、注冊商標等的合法證明;對從事客貨運輸、販運以及擺攤設點、流動服務的個體工商戶可作為營業憑證。

第九條個體工商戶可以持營業執照異地經營,外出時必須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書面報告備案。異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同意接受后,收存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發給臨時營業執照,并加強管理。

第十條根據《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應予以注銷。

第十一條根據《條例》第十條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在每年3月底以前對核準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進行驗照。

在異地經營一年以上的個體工商戶,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進行驗照。

第十二條個體工商戶因故停業,應向原登記或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暫時交回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在停業期間不繳納管理費。

第十三條個體工商戶遺失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應向原登記或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告并登記掛失。不報告、不掛失的,因此造成不良后果,由經營者承擔責任。

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掛失后,可以向原發照機關申請補發。

第十四條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執照不得轉借、出賣、出租、涂改、偽造。

對個體工商戶轉借、出賣、出租、涂改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執照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吊銷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對持假營業執照或假營業執照副本、假臨時營業執照經營的,應沒收其假照和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構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根據《條例》第七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頒發營業執照擅自開業的,屬非法經營,應予取締,沒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六條根據《條例》第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擅自改變主要登記項目的,分別給予下列處罰:

(一)對擅自改變經營者姓名和指定的經營場所不服從監督管理的,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二)對擅自改變字號名稱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三)對擅自改變經營方式或者超越核準的經營范圍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對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吊銷營業執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執照。

第十七條根據《條例》第十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對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且無正當理由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

異地經營的個體工商戶逾期不辦理驗照手續的,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繳其營業執照及其副本,并退回原登記的縣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銷。

第十八條根據《條例》第十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應當亮照經營,明碼標價。對個體工商戶投機倒把和違反市場管理的行為,應按照市場管理和打擊投機倒把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處理。

第十九條個體工商戶違反稅務、衛生、交通、城建、公安等部門的規章,除了由有關部門按規定處理外,需要扣繳或吊銷營業執照的,有關管理機關應及時提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

第二十條工商行政管理所可以依照本細則以自己的名義對個體工商戶的違法行為作出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的處罰。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的數額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本細則規定的范圍內決定。

對個體工商戶處以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時,必須經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批準。

個體工商戶被吊銷營業執照6個月后,方可申請登記,從事個體經營。

第二十一條根據《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領取營業執照、臨時營業執照和換領營業執照,應當繳納登記費;辦理變更登記,應當繳納變更登記費。

個體工商戶登記費的收費標準,按照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一日國家物價局、財政部《關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的通知》執行。

第二十二條根據《條例》第十三條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個體工商戶應按規定向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繳納管理費。

個體工商戶管理費的收費辦法,按照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財政部《關于個體工商業戶管理費收支的暫行規定》執行。

異地經營的個體工商戶,由經營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收取管理費,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再收取管理費。

個體工商戶逾期不繳納管理費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限期補繳。拒不繳納的,處以應繳管理費的1至2倍的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得向個體工商戶預收管理費。

第二十三條違反《條例》第十四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侵害個體工商戶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向個體工商戶亂收費用的,應當由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退賠。

經批準個體工商戶使用的經營場地,需要拆遷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使用單位承擔拆遷費用。

篇5

關鍵詞:我國鄉鎮醫療體制;現狀;改革;監督管理體制;作用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2-0-01

一、我國鄉鎮醫療體制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療衛生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經常談論的問題,在我國的部分地區,特別是落后的鄉鎮,醫院少,醫療水平低,醫療環境差,很多醫院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無法使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從而形成看病難的問題。在鄉鎮很多醫院都是考慮如何使醫院的經濟效益增加,如何能最大化的實現經濟效益,從而走上了自主經營的道路,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使得鄉鎮醫療體制存在許多問題。

1.鄉鎮三級衛生服務網絡不完善。鄉鎮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包括村衛生所、鄉衛生院和縣醫院,基礎醫療衛生設施差,其三級衛生服務網絡仍處于不完善狀態。能夠為百姓提供基本醫療和預防保障的是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可以用基層群眾的話“縣是龍頭,鄉是樞紐,村是網底”來體現。生存困難的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致使“樞紐不靈,網底不牢”這一現象非常嚴重。如果再不采取修護措施,整個鄉鎮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都將停滯。另一方面,衛生院沒有基礎的醫療設施又缺少經費以支持自身運營,從而走上了抬高藥價的道路。有一部分村衛生所對診斷多發病和常見病都很困難,只通過血壓計、體溫計和聽診計來診病。這些因素使鄉鎮醫療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2.鄉鎮醫療費用持續增長。醫療費用的不斷增長使百姓喪失了最基本的醫療保障。藥物價格居高不下、醫療費用不斷增長是我國醫藥市場的主要體現,從而長期處于混亂狀態,這主要是由于醫療行業缺乏一定的監督管理和其市場化造成的。目前最嚴重的問題還是醫療費用的提高,這使很多農民看不起病,一些衛生院通過抬高藥價來謀取利益,為了賺取回扣很多醫生亂開藥方。醫療費用的不斷增長,使原本貧困的農民的經濟負擔加重,農民陷入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困境。為了保證最基本的醫療衛生健康,他們需要有有一個完善的醫療體制。

3.鄉鎮缺少專業的醫療衛生人才。在大多數鄉鎮衛生院里,具有中專學歷的占多數,也有很多沒有學歷的醫療衛生人員,專業醫療衛生人才的缺乏,使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差。沒有專業醫療衛生人才主要是缺少合理的人才機制,再加上衛生院的工資低、環境條件差、運營資金不足,對醫療衛生人才更加沒有吸引力。缺乏專業的醫療衛生人才是導致鄉鎮醫療服務質量差的直接原因,診斷多發病和常見病對于這些素質不高的鄉鎮衛生人員來說都成了問題,使日常的預防工作都很難展開,更無法應對突發的醫療公共衛生事件。

二、監督管理體制對鄉鎮醫療體制改革的作用

為了避免鄉鎮醫療衛生院中亂收費、變相收費、服務質量差及醫療質量下降的現象,縣、鄉、村三級衛生行政機構應成立醫院監督檢查管理中心,充分發揮監督管理體制在鄉鎮醫療體制改革中的作用。

1.對貴重藥和大處方的檢查監督。檢查監督管理中心對貴重藥和大處方的用藥標準要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的類型來制定,還要視情況對那些亂開檢查、亂開處方,使病人醫藥費增加的醫生進行處罰。為了防止醫生給病人開貴重藥、大處方,所以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對醫生開的貴重藥和大處方進行監督檢查。如發現醫生有違反規定亂開貴重藥和大處方的情況要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罰。

2.實行單病種及成本核算。鄉鎮醫療衛生管理檢查要以當地的收費標準為依據,針對幾百種常見病制定最高收費標準及超出最高收費保準后的處罰措施。對經常達不到最高收費標準的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收費標準,及時使最高收費標準降低,對經常超過最高收費標準的不僅要查明原因還要追究其責任。一些醫療衛生院吃“皇糧”,所以必然會存在衛生材料和藥品流失及浪費的現象,為了加強對醫院成本的控制,避免再次出現衛生材料和藥品的流失和浪費,就要加強對醫院的成本核算,以達到節省投資成本、獎勤罰懶的目的。

3.建立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及對醫德醫風的監督。鄉鎮醫療衛生院要通過計算機網絡與醫院監督管理檢查中心之間形成彼此關聯,開發、應用更多的計算機網絡軟件,使數據能夠在醫院和監督管理檢查中心間實現共享,便于監督管理檢查中心對醫院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和檢查。還要對醫德醫風獎罰制度進行制定,對收取病人賄賂、賺取回扣、推諉病人、服務態度差的醫療工作人員應給與相應的懲罰,但對醫療水平高、服務態度好的醫療工作人員應給與一定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

4.對招標采購實行監督管理。對于招標采購的問題,政府招標部門要與監督管理檢查中心聯合起來,加強對醫院所需的醫療設備、衛生材料和藥品的采購進行及時的監督檢查。為了達到降低病人醫藥費用、減少醫院投資成本的目的,政府部門和監督管理檢查中心要對采購進行及時的整頓,并實行政府招標、醫院和監督管理中心三方統一參加的采購招標,以杜絕采購中所存在的不正之風。

三、結語

我國鄉鎮醫療體制目前還不夠完善,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因此為了解決亂收費、服務質量差、專業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等問題,我們要大力推行鄉鎮醫療體制改革,加強各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使鄉鎮的醫院和衛生院得以順利的運行,充分發揮監督管理體制在鄉鎮醫療體制改革中的作用,通過城鎮醫療體制網絡的建立,我們相信鄉鎮醫療體制中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將得到很好地解決,使農民在醫療衛生方面得到更好地醫療保障。

參考文獻:

[1]廖寧.關于我國民辦中醫醫療機構管理政策的探討[J].中醫院管理雜志,2007(08).

[2]陳強,王躍龍,宋韻,王琦,高聞捷.試論加強對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和引導[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6(04).

[3]應濱,游鳳嬌.鄉鎮衛生院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6(01).

篇6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財政制度管理中非常關鍵的內容是財政稅務制度,其主要是通過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內容規范,同時能夠有效的反映出國家政府和收稅人之間關系。變革財政稅務制度會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對于企業產生很大影響,增加了企業成本,同時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合理的進行該部分的管理非常重要。企業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需要對各個制度細節進行分析,同時不斷進行內部制度完善。同時企業的發展又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水平,其也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非常u感覺的部分,因此進一步加強對財政稅務制度改革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財政稅務制度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財政稅收制度改革會使企業財務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

財政稅收制度為我國權威部門頒發的經濟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也是受到了高度重視,在整個過程中財政稅收制度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為了有效的解決存在的問題需要重點進行分析,其主要是體現在企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方面,其不能很好的更上財政制度改革的步伐,從而使得企業會增加更多的成本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一些其他問題也會直接增加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影響企業內部制度

從政府制定的財政稅務制度可以知道,其和企業具有非常緊密的關系,財政稅務制度的改革會對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改革后和預期出現很大的偏差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對此企業會停止發展方向,根據政府所做出的制度改革進行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從而能夠更好的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企業制度的改革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好的促進該方面的發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政府在變革財政稅務制度的同時需要充分的結合相關因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發展,出臺相應的政策,從而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其所帶來的影響,降低對企業的影響。

(三)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使得對企業單位財政管理人員的培訓難度增大

當完成政府的財政稅務改革制度后,為了能夠有效的落實該項制度,需要在該過程中將愛情企業單位財政管理人員的培訓。因此在適應制度的過程中企業咋財政管理方面會成年組很多問題,從而直接影響到新制度的運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企業單位相關財政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還需要不斷加強,他們在管理經驗方面還存在問題,同時又因為企業單位高層次的財政管理人員非常少,因此實行財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會直接增加企業人員培訓的難度,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三、財政稅務制度改革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策略

(一)注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健全財政管理機構

企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采取科學的管理理念非常重要,其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企業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從而能夠更好的進行財政管理工作的指導,不斷的進行財政管理工作的創新,從而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的建設發展。不僅如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機構,不斷的進行相關管理制度的完善,從而能夠更好地確保整個過程的工作開展,同時也能夠在這個改革大環境下站穩腳跟,不斷提高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二)加快新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加強執行力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在教育以及科技方面都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建設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從而直接影響到整體的經濟,增加了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對此為了有效的控制存在的風險,企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生存環境制定相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從而能夠有效的進行財務管控,確保企業能夠更好的滿足市場發展需求,促進企業的建設發展。

(三)企業需要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人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因此在應用中不斷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非常重要,從而才能夠更好的符合相應發展需求,促進企業的建設發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即:(1)員工需要高度重視該部分的工作,在工作中也需要采取相應的激勵方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能夠更好的確保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夠達到最好的工作效果。(2)在應用中需要采取多種培訓方法進行員工專業性培訓,針對員工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從而能夠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積極創新企業財政管理模式

篇7

在卷煙市場買方占主導地位的今天,在競爭日益加劇的情勢下,企業要想靠市場獲取更多的利潤日益困難。要想在新的一輪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必須形成“制度管事、流程管人、

文化管魂”的企業管理程序,形成“制度管事、流程管人、文化管魂”合力,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使得“卷煙上水平”不成為空喊的口號。

一、制度管事的作用

煙草行業是“統一管理、垂直領導、專賣專營”的壟斷行業,由于人財物高度集中、經營管理相對壟斷等特殊性,在一些工作環節往往需要更強有力的監督,如:領導者的決策過程“、兩煙”的日常經營管理、煙草專賣許可行為、廉潔自律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從法律上、制度上加強監管,包括事前把關、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管,這些環節上的制度不到位,帶來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流程管人的作用

“人管流程”就是我們要去設計要構造要維護這個系統,其實維護系統就是維護秩序,在古代這樣的維護大部分是依靠暴力進行的,現代企業則希望系統能夠擔當這個大任。“人管流程”從人治出發來設置法治秩序,這個時候人是系統的主人。

“流程管人”,則是完全的法治秩序,人將意志委托于系統,系統則通過“流程”來規范人的行為,以使人的自由意志自律或者他本文由收集整理律于系統,在系統的統治之下。

另外一個方面,在組織中人是兩面的,也就是一方面服從于系統,另外一個方面又可以改造系統。與我們平常所了解的都不一樣的是,雖然是同一個人,在行使這樣的兩類性質完全不一樣的行為時候,規則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大部分時候,你不可以“臨時”改變系統來再讓系統“照顧”到你行為的便利。

三、文化管魂的作用

企業文化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只能滿足一時之需,而“漁”卻讓企業有謀生的本錢。同樣,“魚”好比企業的產品,而“漁”則是企業文化。

在企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很多活動是以人為中心運轉的。比如管理靠的是某個“鐵碗”領導,企業創新依靠某個人的靈感。這就相當于把企業的前途系在少數人的身上,他們個人的一舉一動,比如跳槽、去世。都將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動蕩。相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企業應該將個人的決策轉化為企業文化,即團隊意識、核心競爭力等。比如,建立塑造企業精神、提升企業理念、打造企業共同價值觀……這一切就好象一個人賦予其遠大的目標和深邃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個人走向成功。沒有思想和目標的人,最終走向毀滅,同樣而言,沒有文化的企業,是愚蠢的企業,是一個永遠無法長大的企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軟實力的核心內容。正如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盛田昭夫說過:“索尼的成功之道并無任何秘訣和不可與外人言傳的公式。不是理論,不是計劃,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可以為員工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提供充分發揮員工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工作環境。“兩個至上”共同價值觀是煙草行業在多年發展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煉出來的,系統上下干部職工已經完全認同,以“兩個至上”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標準,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更好地將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業的發展目標上,使員工的行為逐步融入到企業行為中來,為推動企業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

企業文化有助于增強品牌的影響力。品牌是企業“軟實力”的載體,把文化作成品牌,其市場潛力和無形價值無法估量,品牌影響曾給無數的知名企業帶來巨額財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品牌形成的助推器。蒙牛創立于1999年,僅用6年時間,蒙牛品牌價值就達到60億元人民幣,有學者著書揭示其品牌形成的內在深刻原因是:蒙牛用經營文化來推動蒙牛品牌的形成。由此可見,文化對一個企業何其重要。湖北省局趙局長提出“知行合一、凝心聚力,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事業來辦”,要求把企業文化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把服務文化作為根本,深入實施創商業品牌戰略,努力打造“中國煙草·湖北”服務品牌,依托服務品牌的文化力推動企業的發展。

四、制度、流程、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相鋪相成的作用

企業的制度和流程它是一種規范,他告訴我們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這件事情怎么做。其實它是規范人的行為。比如說麥當勞規定玻璃一定擦七遍。但是在這個制度的背后我們就可以體會出來他們對工作的一種精神和態度。再比如說麥當勞也講系領帶,他們把系領帶分為四個步驟,流程化。嚴格說制度和文化都應該視為文化,視為剛性的文化。我尤其喜歡流程為核心的東西,我把流程一般理解為作為一個企業它執行力往下灌輸的最好的工具。不要工作結果來評價工作,工作流程每一個細節都是產生好結果的必不可少的一環,所以流程很重要,他能夠傳承經驗,固化經驗,所以在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制度流程是不可忽略的,它告訴我們一些規范。文化更多是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談企業文化,而制度更多是從規范的角度談企業文化,兩者相輔相成。

篇8

關鍵詞:事業單位;四項財政改革;非財政預算資金

中圖分類號:F810.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2-0097-04

政府資金、財政資金和財政預算資金存在由大到小的包容關系,因而非財政性收入的內容應小于非財政預算性收入的內容。本文中非財政預算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指單位的非財政預算收入加上一小部分非財政預算之外的收入(含地方財政批準留用的專戶資金收入)。

事業單位由于其單位的公有性質,因而其所有的收支包括財政收支和非財政收支,都應該處于國家財政、財務制度的管理范圍中,要講求效率、規范收支,從這個角度說,對它的非財政預算收入與財政收入的管理和監督,應有共性的地方。另一方面,事業單位由于存在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的分類,其非財政預算資金和財政資金取得的成本不同、來源渠道不同、受監督的程度大小不同,加之單位的業務性質不同和資金流動特點不同等差異,因而對這兩類收入的管理要求、管理目標和管理原則又有特殊性的地方。財政對非財政預算資金管理既要講求效率又要顧及單位事業功能的發揮,力求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

關注1999年后部門預算編制改革、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制度等財政制度變革對非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的變化,有助于更清楚地考察財政對非財政預算資金與財政資金管理和監督的共性,并在此基礎上明晰管理與監督它們之間的特殊性。

一、非財政預算收入的內涵

(一)從收入角度看財政性資金

20世紀90年代,財政性資金的內容包括財政預算資金和財政基金。其中,財政預算資金又包括預算內資金與預算外資金。1994年頒布的《預算法》及1995年11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指出,預算內資金包括各種稅收及部分行政事業性經常性收入,國有資產出租、出讓所得的資本性收入等。財政部1996年11月頒發的《預算外資金管理實施辦法》指出,預算外資金包括下述五類收入:一是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二是各種基金(資金、附加收入);三是從企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收入及其他資金;四是鄉(鎮)政府開支的鄉自籌資金和鄉統籌資金;五是其他未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主要包括各種捐贈資金,財政撥款有償使用回收資金中未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部分,國家行政機關派駐境外機構的非經營性收入,財政專戶利息等。財政基金是國家為了實行其職能的需要,通過財政分配渠道形成的,用于特定專門用途的資金。按其構成的經濟內容,可分基本建設基金、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債務基金、社會保險基金,支援經濟落后地區的發展基金,財政后備基金等。

以前的財政資金主要包括強制性的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基金。那時的非財政預算收入主要指單位通過市場取得的不體現政府職能的經營、服務性收入,也包括財政批準留用的收入,還包括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和資源獲得的其他收入等。

1999年后,推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和收支兩條線等四項改革。據調查,改革后,單位的資金支配和管理權限、銀行賬戶設置權限、設備采購權等方面的權力削弱,財政性資金的內涵較改革以前發生了變化。改革后,財政收入主要從稅和非稅兩個角度劃分為稅收收入、非稅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債務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按性質分為預算內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其他財政性資金。改革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把預算外資金的提法過度為非稅收入的提法。變化在于,改革以后單位利用國家資源、國有資產等獲得的收入屬于財政資金范疇。因此,現階段事業單位的非財政預算收入主要包括單位經營、服務收入,財政批準留用的收入,非財政預算資金的利息收入,非國有資產、資源的租金利息收入,未占用國有資源獲得的其他收入等。

(二)被調研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的內涵

根據前述分析,非財政預算收入有兩個組成部分(詳見圖1),一是省市級地方財政批準留用的專戶核撥資金,二是單位自己組織取得的收入。由于在本研究中各被調研單位沒有相關的專戶核撥資金收入,因此本文僅涉及第二部分的收入。單位組織取得的非財政預算收入按來源性質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使用國資經營取得收入,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二是組織單位人力、技術取得的經營服務收入,如工程收入、銷售收入、咨詢收入等;三是兼有前兩類收入特征的非財政預算收入,如投資收益、其他收入等。

事業單位是公共服務機構,非財政預算收入流入事業單位,彌補單位財政資金不足,維持單位運轉,是單位能履行事業任務、完成公益的資金保障,因此,它的核算原則不應以盈利等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但作為林業局事業單位主收入的工程收入和銷售收入等生產性收入(見圖2)由于可能耗費了人工成本或者物料成本,因而又必須準確核算成本,至少確保保本經營。

財政制度的改革有可能大幅縮減如圖2所示中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占地補償等財產收入的范圍,會從會計核算、資金管理原則、法規要求等對各種非財政預算收入類型產生影響。經調查,2008年12月31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下屬的34家事業單位中,自收自支單位的租金、利息等財產收入約占單位總收入的22%;差額撥款單位約占9%;全額單位占1%左右。自收自支單位的工程收入等經營收入約占單位總收入的65%;差額撥款單位約占37%;全額單位占1%左右。由于缺乏基期歷史數據的比較,本文僅從質的角度探討四項財政改革對非財政預算資金管理范圍的影響。

二、影響事業單位收支管理的財政預算制度法規政策體系

從財政預算法規體系構成的現狀看,有國家公共預算法規、國資經營預算法規和社保資金預算法規三個層次,這是以靜態的角度考察。財政預算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完善是一個動態變遷的過程,它既要適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又要不斷更新改革自身的體系結構。在國家經濟政治民主化的發展趨勢下,財政預算管理的透明化和規范化趨勢越加明顯,從技術角度看,預算管理要依靠細化財政收入支出預算編制和審批的程序、落實預算執行和監督的政策措施等手段,不斷完善自我以助推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管理事業單位財務收支的財政預算法規政策體系,受財政體制變遷、財政改革推進、財政預算管理制度完善影響,必然體現透明化操作和規范化運行的趨勢特征和要求。

影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財政預算制度法規政策體系有三個層次:一是《預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猶如財政預算管理領域的“憲法”,它規范事業單位收入取得、使用、分配管理的宏觀方向性財政預算管理原則。《預算法》第45條規定事業單位的“預算收入必須全部納入統一核算管理,及時、全額入賬”。就是要嚴格按政策法規正確劃分行政執法收入和經營服務收入,并正確使用收費票據,正確進行賬戶存繳和核算管理。屬于行政執法的“預算外資金”,納入“應繳預算款”核算;屬于經營服務性質的收入,納入“事業收入”核算,并按規范要求統一監督管理。事業單位應得的投資企業利潤分配收入或相關收入,要及時收繳和正確核算。可見《預算法》對預算收入的核算原則、核算內容、涉及會計科目等作出了規定。二是在此基礎上,按照財政改革時間順序,1999年財政改革以前執行《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和《預算外資金管理實施辦法》,規范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1999年后,伴隨執行部門預算編制、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購、收支兩條線制度等財政體制改革,國家制定相關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具體規范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的使用分配管理,如收支兩條線制度就對事業單位利用國資經營取得的收益作出必須納入單位統一核算的規定。三是在前兩個層次的基礎上衍生出關于各部門、各地區財政資金預算管理的具體條文規定,或者是針對具體工作中遇見的難題頒布的有針對性的處理辦法和意見。這一部分法規在遵循前兩個層次法規的前提下,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處理。

三、1999年大力推進四項財政改革以前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的管理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理順了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分配關系,1999年后啟動的部門預算編制、政府采購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收支兩條線制度改革等從財政收入支出管理的角度規范、鞏固分稅制改革的成效。上述制度變遷,對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的取得、分配、使用、積累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1999年財政改革以前的《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和《預算外資金管理實施辦法》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的規定

《決定》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意思是明確區分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范疇,嚴禁將預算內資金劃作預算外使用;第二層意思是明確要求將部分政府性基金等預算外資金納入國庫統一管理。《決定》指出: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通過市場取得的不體現政府職能的經營、服務性收入,不作為預算外資金管理,收入可不上繳財政專戶,但必須依法納稅,并納入單位財務收支計劃,實行收支統一核算。

(二)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是明確本研究中的非財政預算收入不屬于預算外資金的性質,從另一個角度界定了非財政預算收入概念的核心,即事業單位通過市場取得的不體現政府職能的經營、服務性收入及其他收入。一方面,《決定》指出取得非財政預算收入的合法性前提;另一方面,《決定》詳細界定了預算外資金的范圍,相應地可以界定非財政預算收入的范圍。二是明確要求這部分資金雖然不用納入財政專戶管理,但要公開、透明地納入單位財務管理范圍,為今后加強和細化非財政預算收入的管理制度規章奠定了指導性原則。

四、1999年后廣泛推進的財政改革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的管理

(一)部門預算編制改革

1.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對事業單位提出了收支統一管理的要求,事業單位所有的收支活動都必須歸口到單位財務部門,實行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管理對象的范圍按照《預算法》和《預算法實施條例》(第四條)不包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2.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是按事業單位收支統一管理的要求,非財政預算收入不納入財政預算,但把它納入到單位預算統管范疇內。形成部門大收支的管理理念后,以前的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管理概念更新為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項目,非財政預算資金分解在這些項目中,反映在部門預算編制內,改變以前財務管理與資金管理脫節狀況,使單位組織的收入得到充分合理使用。二是要求劃清事業收入與經營收入、事業收入中預算外資金、預算外資金中應當上繳財政專戶資金等,預算指標進一步細化,加強了對財政資金支出的控制力度。這種控制下,對以前有一部分屬于非財政預算資金范圍的收入納入了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而對重新劃分歸類的非財政預算資金尚未確定具體的管理方案。三是由于自收自支單位可以排除在部門預算制度的管理范圍之外,因而非財政預算資金在全額預算單位、差額預算單位和自收自支單位之間就存在管理尺度上的差別。

(二)國庫集中管理制度

1.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國庫集中管理制度要求事業單位所有財政性資金均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收入繳國庫,支出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國庫單一賬戶的設置,是針對財政性資金而言的,對于非財政性資金,國庫沒有管理的職能。對非財政預算資金是否集中納入國庫管理,尚未形成硬性的法規規定。

2.對林業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是從共性上看,財政資金的國庫集中支付,把資金的直接支付改為財政直接或授權支付,弱化林業事業單位現金管理職能。二是針對不同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財政資金的管理要求是相同的,但對非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的影響不同。假設沒有區別資金來源和單位類型進行管理,對于經營服務收入占較大比重的單位,其資金收支比較分散,財政資金占比不高,集中支付的管理形式會影響其正常生產經營服務活動的開展,可能會提高公共產品的效率。在這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可以采取分散管理的形式。而對于經營服務收入很少,主要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單位,采取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相應地,對這部分單位非財政預算資金就應該采取集中管理形式。三是針對單位有差異的工作性質,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財政資金的管理要求是相同的,但對非財政預算資金管理的影響不同。部分林業事業單位常年有工程建設投資項目,周期長,集中支付不利于單位事業發展,在這類單位可以采取分散的資金管理形式。所以這類單位的財政資金與應采取集中支付制度,而非財政預算資金可以采取非集中管理形式。四是微觀之處涉及到對國資處置收入的具體處理的差異,改革以前國資處置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核算,改革后,這部分收入統一納入財政專戶儲存。

(三)政府采購制度

1.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2002年我國開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該制度的目標是規范財政支出管理,強化預算約束。《政府采購法》明確指出,政府采購涵蓋行政事業單位,采購資金是財政性資金。

國家林業局2008年8月頒布的《國家林業局政府采購管理實施辦法》第2條規定“各采購單位按照政府采購法律、行政法規和制度規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財政性資金(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和預算外資金)和與之配套的自籌資金。”這里的自籌資金,是指采購人按照政府采購項目的資金要求,按規定由采購人分擔并自行籌措的資金。

2.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產生的影響

根據政府采購法規的規定,采購項目的資金一般通過財政部門開設的“政府采購專戶”直接支付給供應商,但具體操作有差異。對于資金的范圍,我國現行地方立法規定各不相同,本文比較了一些地區的政府采購資金管理辦法發現,有的地區包含單位非財政預算資金(如河南省、大慶市、廈門市),有的地區不包含這一部分收入(如吉林省延邊州)。在支付管理原則上視采購的形式,假如采取拼盤方式,采購資金由預算內資金和單位預算外資金或非財政預算資金共同分擔而進行的物資、服務采購,則單位應在采購前一定時間將資金采購劃入政府采購專戶。屬于自籌的非財政預算資金單獨采購的,由財政部門審核確認資金來源的合法和合規性后,由采購單位自行采購、自行結算,即采取所謂的“單一賬戶,先存后支、專款專用”。

(四)收支兩條線制度

1.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的要求

“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主要著力目標,一是規范非稅收入財政專戶的管理,二是對國資收益和產權處置作出規范。2008年《中央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中央級事業單位資產處置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等屬于國家所有,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和財政國庫收繳管理的規定上繳中央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2.對事業單位非財政預算收入管理產生的影響

在財政改革以前,由于政府財政收支分類不規范,部分由國資產生的收入或利息在實踐操作中劃入非財政預算資金使用范圍。2004年財政部頒布的《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向縱深推進收支兩條線改革,突破了預算外資金的管理范疇,表現在原來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罰沒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的基礎上,又將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主管部門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范圍。因此,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制度縮減了非財政預算資金的實踐操作范疇,就其對事業單位收支管理、事業發展等來說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假設對所有事業單位實行劃一性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因為林業事業單位經營服務收入不穩定,會影響預算編制進而會影響后一年單位的事業發展,大一統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可能還會打擊單位積極性不能達到國資持續增值的目的。

五、研究結論

(一)財政預算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收入項目分類的影響

以1999年國家選擇試點單位編制部門預算、推行國庫集中支付等制度為標志,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在此之前,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的決定》的規定,財政將事業單位收入分為預算內收入、預算外收入和單位組織收入。預算內收入指來源于國家預算撥款,即目前的財政補助收入;預算外收入指事業單位除預算撥款之外的其他財政資金;單位組織收入是單位運用一定的國有資源通過組織人力、技術等要素實現經濟效益的收入。當時,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嚴格區分,當時財政對事業單位管理的平衡關系是預算內資金來源=預算內資金運用+預算內資金結存。1999年后,推行四項財政以后,事業單位的收入不再按與預算的關系進行分類,而是以單位為主體,全部收入按來源分類的大收入概念。財政對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平衡關系改變為:事業單位收入-事業單位支出=結余。

(二)財政管理的范圍變化

總體上,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財政根據事業單位提供公共服務和從市場取得經濟補償的不同程度,制定對它們有差別的財政投入政策。

1999年以前事業單位的收入由預算內收入、預算外收入和單位組織取得的其他收入三類構成,預算內資金納入國庫管理,預算外資金由財政專戶管理,其他收入由部門自行管理。財政對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有專門和細致的收支管理規定,而對其他收入并沒有專門和細致的規定。執行部門預算編制制度后,配套采取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主要從支出角度細化了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的管理規定,而對單位組織的非財政預算收入僅僅提供了管理模式的參考,并沒有非常細致明確的制度規定。但是,這并不表明財政完全不對這部分資金進行管理。

實際上,從單位類型分析,部門編制制度對非財政預算資金也要求納入單位統一預算、統一管理,只是在管理范圍上排除了自收自支單位。根據前述分析,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應該適度考慮單位類型、特點并結合國家事業發展需求,采取有差異的管理策略,既提高資金管理效率和監控強度又促進事業良性發展。

從收支類別看,部門編制、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制度和收支兩條線制度共同的地方都是要求嚴格區分財政和非財政收入的類別、區分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的類別等,再在此基礎上確定是否管理;區別的地方是某些制度如收支兩條線涉及到對非財政預算資金的管理,縮減了非財政預算資金的范圍;政府集中采購首先涉及非財政預算資金是否納入管理范圍,這在不同地區各異,其次涉及到非財政預算資金是否和財政資金拼盤采購,再確定管理措施;部門編制制度雖然沒有縮減非財政預算資金的范疇,但要求把其納入預算范圍,反映在單位總體的收支計劃中。

參考文獻:

[1] 陳元春.公共財政的本質、目的及其基本框架[J].財政研究,2004,(10).

[2] 鄧子基.對國家財政“一體兩翼”基本框架的再認識[J].當代財經,2003,(9).

[3] 鄧子基.建立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與構建公共財政的基本框架[J].財貿經濟,2002,(1).

[4] 賈康.中國財政改革:政府層級、事權、支出與稅收安排的思路[J].地方財政研究,2004,(1).

[5] 馬國賢,繆惠頻.論公共財政框架建設的三位一體模式――兼論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的途徑[J].財政研究,2004,(3).

[6] 孫文學.公共財政框架理論簡論――我國財政理論的重大發展與創新[J].財經問題研究,2003,(12).

[7] 張萬強.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演進邏輯及公共財政框架的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09,(3).

[8] 張馨.公共支出改革: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關鍵步驟[J].財政研究,2001,(9).

[9] 陳進.淺談實行部門預算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J].廣東水利水電,2004,(5):85.

[10] 劉積斌.事業單位會計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

[11] 袁立華,沈海祥.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及“收支兩條線”制度的現狀分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6,(6): 90-93.

篇9

縣、鄉兩級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在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依法履行其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職能,筆者認為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做好集體林資產的清查

集體林資產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區劃界定的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地資源。包括林木以及依附森林生存的經濟動物和經濟植物,如人參、中草藥材、林蛙等;還包括灌木林、灌叢林、荒山、荒坡等宜林地及被開荒耕種的林業用地。做好集體林資產清查工作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今后林資產管理的基礎。因此,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初期,鄉(鎮)農村經濟管理站應積極參與并組織村社集體經濟組織徹底清查所擁有的集體林資產,對林地面積、林木株數、森林蓄積量、林副產品數量、宜林地面積、開荒地面積等都應清查登記,分類匯總,鄉(鎮)農村經濟管理站及村委會分別歸檔管理,為進一步實施林權制度改革,加強集體林資產管理提供詳實的資料。

2.做好承包合同管理

做好承包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務是指導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縣、鄉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機構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合同的管理機關,要對承包合同的簽訂進行指導。要與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共同負責這項工作,集體林資產承包合同要符合《合同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吉林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合同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承包經營的標底、承包期限、承包林地用途、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等合同條款要進行審定,對不符合要求或不完善的要及時指出并糾正完善。

林地承包合同簽訂后,縣、鄉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機構要根據需要做好承包合同的鑒證工作。合同鑒證是合同鑒證機關依法審查、鑒定當事人的履約能力并證明合同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的一項管理制度。所以林改合同簽訂后,鄉(鎮)農經站要對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完整性、條款的公正性等內容進行審核,對當事人的合法資格和履約能力進行甄別,對完整無誤,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承包合同履行鑒證手續;對違法、虛假的承包合同要予以否定;對不完整或有缺陷的承包合同要提出修改意見。

抓好承包合同的檔案管理是長期的工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所形成的承包合同、文本資料和影音資料等都是極為重要的檔案資料,有些要保管50~70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是加強管理、處理糾紛的重要依據。所以要及時整理,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歸集存檔;并建立嚴格的保管、借閱、移交等檔案管理崗位制度,確保檔案完整、不丟失、不損壞;確保林地承包資料完整連續,有案可查。

3.依法監督管理

林改主要是明確集體林資產的使用權和經營權,因此鄉(鎮)農經站要充分發揮依法監督管理職能,防止借林改之機違反規定侵吞集體林資產現象的發生。對確權過程中,所依據的證明資料要嚴格審核,杜絕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尤其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前突擊變賣的集體林資產更要認真審核復查,對借改革之機侵吞集體林資產的行為要嚴肅查處,監督保證集體林資產不流失;對集體林資產承包過程中是否如數收繳林地使用費和林木承包費,是否按要求納入帳內核算,是否按要求公布賬目接受群眾監督等進行依法監督管理;對當事人雙方履行承包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對無故變更或解除合同、違反合同約定改變林地用途開荒種地等行為要及時糾正,保證合同正常履行。

篇10

一、安全法制是決定安全的重要因素。

建筑行業事故頻發的原因與勞動者的主觀心理因素、勞動條件、生產環境的好壞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創造和維護良好的勞動條件,成為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的根本途徑,企業安全管理是企業管理基礎的一部分,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是國家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在企業的延伸和細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必須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科學性、可行性和現實性。

我國是法制國家,是以法治國,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實施,使我國建筑行業安全管理真正的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依法管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國家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企業應建立以下幾項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生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預防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明確各級領導和各職能部門及各類人員在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有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就能把安全與生產從組織形式上統一起來,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從制度上固定下來,從而增強了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心,使安全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管成線、群管成網、責任明確、協調配合、共同努力,真正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2.制定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檢查是發現隱患、消除隱患、防止事故、改善勞動條件和環境的重要措施,是企業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一項重要手段。

3.制定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是企業對職工進行安全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安全知識和操作規程培訓教育的規定,是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4.制定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是消除和控制勞動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預防傷亡事故,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也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應根據國家和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同時根據現場使用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并監督其實施。

5.制定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制度。機械設備是指目前建筑施工普遍使用的垂直運輸和加工機具,由于機械設備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果管理不當可能造成機毀人亡,所以它是目前施工安全管理的重點。

6.制定安全生產獎罰辦法。企業必須制定安全生產獎罰辦法,目的是為了不斷提高勞動者進行安全生產的自覺性,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防止和糾正違反法律、法規和勞動紀律的行為,也是企業安全管理重要制度之一。

7.制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制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辦法,目的是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主要為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訓,采取改進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

8.制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是目前建筑施工現場離不開的一項設備,由于其使用廣泛、危險性比較大,因此它牽涉到每個勞動者的安全,也是施工現場一項重點的安全管理制度。

9.制定勞動防險用品管理制度。勞動防險用品是為了減輕或避免勞動過程中,勞動者受到的傷害和職業危害,是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的一項預防性輔助措施,使安全生產防止職業性傷害的需要,對于減少職業危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10.建立應急救援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建立應急救援的目的是保障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迅速的啟動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1.其它的制度。除以上主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外,企業還應建立有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值班制度、班前安全活動制度、特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資料管理制度、總、分包安全管理制度等,使企業安全管理更加完善和有效,達到以制度管理安全。

二、落實是抓好安全工作的關鍵。

企業制定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再全再細,如果貫徹落實不好也是一句空話,因此,要保證制度的貫徹和執行還必須有貫徹落實制度的措施。

1.成立生產安全管理組織。企業要成立安全管理組織和部門,及時的修訂、補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證安全管理制度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完整有效。同時要加強安全管理制度的宣傳和學習,使勞動者掌握安全管理制度的內容,提高勞動者對安全管理制度的認知程度,懂得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證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從而變被動的執行安全管理制度為自覺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2.企業第一責任人要以身作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只有第一責任人以身作則帶頭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對提高其他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至關重要的。

3.發揮全體勞動者的作用。要充分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調動勞動者在工作中相互監督、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證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