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表的個人簡歷范文
時間:2023-04-05 10:2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推薦表的個人簡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求職材料 策略
書面求職材料是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取得聯系、“投石問路”、推薦自己的最常用手段之一,同時也是用人單位快速全面了解畢業生基本情況的重要依據。大學畢業生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后要想適時自我推銷,精心準備一份理想的自薦材料就至關重要。
一.書面求職材料的種類
畢業生書面求職材料一般包括官方性質的畢業生推薦表和個人制作的求職自薦信和個人簡歷,有時還要附上個人的獲獎證書等各種技能等級證書的復印件和已發表的文章、論文和取得的成果等作為輔助材料。
1.《畢業生推薦表》
《畢業生推薦表》是學校發給每一位畢業生填寫的并附有學校意見(鑒定、評價)的書面推薦表格。該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畢業生本人的情況介紹,一般包括畢業生的個人信息;二是畢業生所在院系推薦意見和加蓋有學校教務部門的在校期間的課程成績表;三是畢業生所在學校的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的推薦意見。一般來講,這個表格是學校正式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的書面材料,有學校就業有關部門的公章,代表以組織負責的形式向證實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因此具有較大的權威性和可靠性,是用人單位核實畢業生身份的重要依據。由于高校畢業生在求職擇業時還未畢業,沒有畢業證及學位證等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畢業生推薦表》就成為了畢業生能否取得畢業證書正常畢業的重要依據,也是畢業生的一種身份證明。《畢業生推薦表》還是在部分特大城市就業落戶審批的重要材料之一。因此畢業生必須認真填寫,妥善保管。
2.自薦信
自薦信是求職者向用人單位自薦謀求職位的自我介紹書信,格式和一般書信相同,即稱呼、正文、結尾、落款。自薦信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不知用人單位是否需要聘人的自薦求職;二是在獲知用人單位公開招聘職位的自薦求職。不管什么形式,都是為了推銷自己,獲得合適的就業機會。
自薦信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如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學歷、畢業院校、所學專業、特長愛好),其次簡述自已對從事此工作感興趣的原因、愿意到該單位的愿望自已勝任工作的條件和具有的各種資格、資歷,最后應該表明自己求職的熱切希望和心情,表達希望得到面試的機會。如何在自薦信有限的篇幅內展現出你的才能、潛力,瞬間吸引住用人單位挑剔的眼光,是需要仔細斟酌、認真準備的。
3.求職簡歷
求職簡歷是主要是求職者針對應聘的工作,將個人相關的學習、工作、經歷、經驗、業績、能力、性格等簡要地列舉出來,以達到展現優勢自我推薦求職的目的。應盡量表達適度,突出個性,用語得體,設計精美,便于閱讀,富有吸引力。因此求職簡歷應該有針對性,要針對求職的具體單位和崗位,相應的突出自己具有單位或崗位所看重的品質、專業、經歷和特長等;聯系方式應該顯明、準確。
二.求職材料準備的策略
1.實事求是,誠實守信。真實性是求職材料的生命線,在制作求職材料的過程中,求職者要持有客觀真實的態度,真實展現個人情況,不弄虛作假,展現個人誠實守信的品質。誠信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職業素養,用人單位一旦發現求職材料有假,一般會懷疑畢業生的品質,便會棄之敝履。此外,書面求職材料在文體上本身就屬于實用文書寫作中的說明文一類,其目標是指向求職就業,因此切不可過分追求文筆超脫、言辭奢華而脫離真實、脫離實際。
2.重點突出,投其所好。求職材料是將個人求職條件與用人單位崗位要求進行適應性匹配的過程,一份好的求職材料首先應該把該求職者所有基本情況以及所有的閃光點都展示給用人單位,除了不有所遺漏關鍵點之外,還應該做到突出重點,投其所好。所謂的重點就是自己最得意、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展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書面求職材料的制作應該針對用人單位具體崗位的要求去展現自己的優勢與其要求相符合的地方,讓用人單位通過審閱書面求職材料得到一個信息:你是不是最好的不知道,但你是最適合的。
因此,書面求職材料的準備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一味地以自己的角度去準備求職材料,而應該提前了解單位情況,用人單位對崗位的條件要求,甚至單位企業文化,而對自己的各項情況有所取舍,重點突出,“針鋒相對”、投其所好。
篇2
關鍵詞:中職學生 走好初次就業 探索
目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模式一般是學生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到相關企事業單位實習就業。因此,我們大多數學生都是17、18歲就要走上社會,去面對一個全新的、與學校區別極大的陌生環境。由于我們的同學年齡偏小,對社會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缺乏社會閱歷和經驗,在實習就業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高估自己、做事情想當然、時間觀念淡薄、缺乏應有的團隊意識、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心理挫折承受能力差等,結合本人三年來多次帶隊組織護送學生到企業實習就業的經歷,和大家就七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體會和看法,供同學們參考,目的是讓同學將來踏上實習就業時少走彎路。
一、做好實習就業出發前的準備
1、準備好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就業推薦表原件及復印件、個人簡歷、一寸兩寸彩照各數張,筆、紙等,用專門的袋子裝好,身份證和就業推薦表多印幾份以防備用。
2、行李以實用、夠用就行,不宜太多,便于行動,根據天氣狀況準備2-3套衣服。
3、熟知自己的身體狀況,為面試或填寫相關表冊時做到心中有數。
4、帶一些必要的藥物,如暈車藥、清涼油、感冒藥等,以備應急。
5、帶足零錢,以備急時所用。
二、填寫好相關表冊
剛進入企業、企業除要求學生提供個人就業推薦表等除外,還要求學生填寫個人簡歷、入廠登記表等相關表冊,目的是了解我們求職者的基本情況、書寫情況和表達能力等。用作今后工作安排的依據,同時便于企業人事部備案存檔,填表時應做到:看懂表冊要求,慎重落筆,如實填寫,字跡工整、清潔,切記:書寫繚草、錯字、別字聯篇,表面弄得花里糊捎。
三、認真過好筆試
雖然筆試并不是每個企業在招聘流程中都會涉及到的環節,但也是當今大多數企業用來考察求職者的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過筆試,達到了解求職者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個性特征等,即對求職者的知識、智力、技能、性格等方面進行測試。我們學生在筆試中就應做到:按時間要求提前到達筆試地點,拿到試卷,首先通覽一遍,了解卷面題目數量和難易程度,掌握簽題的深度和速度,在相應處寫上自己的姓名;其次,讀懂題目意思和要求,慎重下筆,字跡工整清潔;再次,把握測重點,合理分配答題時間,答題遵循先易后難原則,遵守考試規則和要求。最后,做完檢查再交卷。
四、精心準備,過好面試關。
面試是現代用人單位選聘人才的一種重要方法,是通過考官對應聘者面對面的信息溝通,由表及里測評求職者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一種人事測評活動,面試的效果直接影響我們是否被錄用,所以面試前要做好精心準備。
1、資料準備:(身份證、個人簡歷、就業推薦表、獲獎證書、照片、筆、紙張等),避免到時手忙腳亂,東找西借。
2、了解應聘企業的情況
應聘者調查了解企業,目的是盡力把自己的長處與企業的需求緊緊地聯系起來,向面試官證明你是招聘崗位最合適的人選,弄清楚企業的名稱,了解企業的性質和背景,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了解企業的內部結構,了解企業面試的大體流程和要求。
3、禮儀準備
用人單位在面試時,除了要看求職者是否具有專業知識和潛質外,還要看你在別人面前的言談舉止如何,即是看求職者是否有修養,得體的儀表、文雅的舉止,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外在表觀,不僅能贏得他人的信賴,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還能增強人際吸引人,注重禮儀將會為你順利通過面試增添籌碼。要注意;把握進入面試地點的時機,衣著得體、大方,適合中職生的身份,注意個人衛生,注意體態,使用普通話,談話時直視對方,學會傾聽,態度從容,言談有度,多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不管面試效果好與否,臨別時都要感謝考官。
五、踏實做事,注重長遠發展
作為剛剛踏出校門的中職生,就業定位不可過高,因為自身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處事方面都還很薄弱,需要繼續學習,虛心請教,剛到企業的我們,不可能馬上就成為企業技術骨干和研發人員,而只能從一線基礎崗位工作做起,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實踐,才逐步掌握相關技術,進而成為技藝精湛的技術人員。所以中職生就業開始不怕起點低,只要你肯學,踏實工作,企業領導會發現你而提拔重用你,這時你的前途將是一片光明。相反,一開始就期望過高,對安排的崗位挑三揀四,這不滿意,那不滿意,注定是一事無成的。
六、增強安全意識
中職生在整個實習就業過程中,要有安全和防范意識。應做到以下幾點:服從帶隊教師的管理,在企業工作時,嚴格遵守崗位生產安全操作規程,現金存入銀行,保管好自己的存折、銀行卡,有防搶心理準備,夜間不要單獨到偏僻的地方行走,女生更是如此,乘坐有營運執照的正規車、出租車。要認真識別,不圖便宜,慎防詐騙和傳銷,慎交網友。
七、轉變角色,適應職場
歷經千辛萬苦進入公司,同學們的角色就由學生轉變成了企業的員工,意味著我們走出學校單純的環境,走向社會的大舞臺,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不像同學關系、師生關系那么簡單明朗,容易相處。嚴肅認真甚至不講情面的企業領導替代了和藹可親的老師,陌生的同事關系替代了夕日親密的同學關系。在融入企業的過程中,我們肯定會碰到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但只要我們克服困難,認真對待,不久就會被企業接納,適應職場生活。
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的仗,中職生從進入學校開始,就要認真作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有意識地重視就業問題,加上平時勤于學習和鍛煉自己,當我們正式踏出校門,走向社會,面對就業就不會感到盲然,心中無底了。
參考文獻:
篇3
羞答玫瑰不聞香
招聘會、面試場……在多種求職場合,有不少女大學生往往顯得太過拘謹,手拿應聘材料卻不好意思送出去,說話聲音細如蚊聲,面對對方的提問,更是未答臉先紅,回答問題時甚至都不敢抬起臉來與考官對視。
試想,如此“羞答答”,和那些落落大方的競爭者一比較,則更顯得你不夠得體,很難給招聘單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濃妝艷抹搏出位
女孩子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讓自己在應聘中獲得“高分”本無可非議,要注意的是,“漂亮”的代名詞不是“濃妝艷抹”,在打扮的同時一定要符合大學生的身份。
女生求職,形象裝扮當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然而,不少女大學生不惜花血本大搞“形象整改工程”:隆鼻、雙眼皮等整容手術開始在校園走俏起來,有的學生干脆把個人簡歷做成“寫真集”,封里封面都是彩色“寫真”,可謂“別出心裁”。
這一現象也惹來不少爭議:招聘并非選美,求職不是征婚。如此“形象包裝”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日前在某高校舉行的“公務員面試技巧”講座上,主講老師就特別向女大學生灌輸這種思想:“應聘公務員的時候,應以端莊得體的打扮亮相,不要抱著‘爭奪眼球’的僥幸念頭。”
“保鏢”相伴來護花
在人才市場上,女友應聘男友護送的、“心肝寶貝”求職老爸老媽相隨的有不少。對于女大學生應聘“保鏢”相伴的現象,用人單位看在眼里心里作何想法呢
“還是大學生呢,怎么還長不大,這樣的人是不是太嬌生慣養了 ” 據了解,嬌氣往往是用人單位拒絕女大學生的一大理由。(胡鍵 吳愛芳)
篇4
為適應醫院醫療業務發展、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我院決定招聘一批護士,現通知如下:
一、招聘條件:
(一)2017年或2018年全日制大專以上護理專業畢業生。
(二)全日制大專以上護理專業往屆畢業生,已取得護士執業證,現在二甲以上綜合醫院或三級專科醫院工作一年以上,年齡30周歲以下(計算時間截止2017年12月31日)。
(三)協調溝通能力好,服務意識強,身體健康。
二、招聘程序
(一)網上報名:請點擊此處下載報名表,報名截止時間至2018年元月16日17時。
請將報名表(或個人簡歷、畢業生推薦表)、往屆生的學歷學位證書和護士注冊證書(需復印所有內頁)、各類獲獎證書掃描件等資料發至[email protected] ,也可將上述資料直接交我院護理部報名。
(二)面試
1、面試時間:2018年元月19日(星期五)上午8:00
2、面試地點:腫瘤中心三樓多功能會議廳、活動中心
3、注意事項:面試時請攜帶身份證及各類證書原件、近期大一寸彩照1張。
符合應聘條件并已報名者,請按上述時間來院面試,如無變化,不再另行通知。不符合招聘條件者謝絕參加面試。
(三)臨床考核:面試入圍者另行通知,2018年畢業生及無工作單位的2017年畢業生臨床考核時間兩周,在職人員臨床考核時間一周(需提供在職證明)。
(四)體檢:臨床考核期滿后,合格者進行體檢。
聯系電話:0751-6913524 聯系人:何老師
篇5
為準確掌握20*年全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生源情況,做好20*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現就20*年我省師范類普通高校畢業生生源信息采集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生源采集范圍
國家計劃內招收的20*年教育類畢業研究生、師范類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
二、生源采集流程
20*年生源采集、審核工作在“*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以下簡稱“就業網”)上進行。各學校使用“就業網”本地版軟件“*教育廳高校畢業生信息采集系統V1.0”錄入和匯總生源信息。
(一)生源信息錄入
生源信息錄入,可通過教務部門現有學生信息導入和下載“就業網”中本校的招生信息修改后導入兩種方式進行。“就業網”已提供了20*-20*年的招生數據信息,學校使用“*教育廳高校畢業生信息采集系統V1.0”提供的“更新代碼庫和招辦數據”功能將“就業網”中本校的招生信息自動下載到本地服務器。
(二)生源信息比對
生源信息錄入后,學校利用“基本信息比對審核”功能,在本地進行生源數據審核;審核未通過的,在該生的“比對未通過原因”字段選擇注明相應的原因。
(三)生源信息上報
各學校必須使用“*教育廳高校畢業生信息采集系統V1.0”一級菜單“數據交換”欄目下“上報數據”功能報送畢業生生源信息。經“基本信息比對審核”未通過的畢業生生源信息,由學校按規定的時間報送有關證明材料。
三、生源信息采集注意事項
(一)以下字段為必填字段:學校名稱、學號、考生號、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學歷、專業、培養方式、生源所在地、學制、入學年份、出生日期、委培定向單位、委培定向單位所在地、備注、主修外語語種、擴展項一。
(二)上報數據具體要求與說明
學號:錄入畢業生完整學號,學校學號編排不規范的,可錄入物理序號。(學號的順序將作為派遣時報到證的打印順序)
考生號:按照《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錄入考生號,沒有考生號的將準考證號錄入該字段。
姓名:按照《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錄入,其中姓名為兩個字的,錄入時中間不留空格。
身份證號:身份證號是畢業生使用信息網的重要信息。沒有身份證的畢業生,學校要按照“畢業年份”+“學校代碼”+“6位流水號”的原則進行填寫,如“20*10445000001”。
專業:嚴格按照“*教育廳高校畢業生信息采集系統V1.0”的“專業代碼庫”所列代碼錄入。國家未批準增設的專業應歸并到相近專業中。學校在錄入時自行添加的專業代碼將不被接收。
生源所在地:嚴格按照《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錄入(其中專升本和對口高職畢業生的生源地以原學校錄取時的生源地為準),畢業生生源所在地具體到縣(市、區)。
學制:錄入阿拉伯數字(如2,3,4,5等)。
入學年份:錄入阿拉伯數字(如:20*年錄取的學生,該字段錄入“20*”)。專升本錄取的本科畢業生入學日期錄入錄取到本科學習的起始時間,學制為2年。分段式3、2連讀學生入學日期錄入進入專科段學習的起始時間,學制為2年。
委培定向單位:無委培定向單位的可不填。
委培定向單位所在地:無委培定向單位的可不填。
備注:高職畢業生必須在備注欄中錄入“高職”字樣,除此以外,“備注”欄內不能錄入其他任何信息。
主修外語語種:錄入畢業生的主修外語語種,如“英語”、“日語”、“德語”等。
擴展項一:為了方便出錯信息的人工審核,該字段應錄入《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的順序號,長度共9位,其中年度為4位,所在頁碼為3位,所在行號為2位。如畢業生“王曉飛”位于編號為“20*”年招生錄取新生名冊第31頁第2行,“擴展項一”字段輸入數據為“20**102”,此外不能錄入其它任何信息。比對無誤不需人工審核的畢業生不錄入。
(三)各學校要嚴格按照生源采集規定的方法和步驟,認真做好師范類畢業生生源信息的采集和初審工作,生源信息要準確無誤,不得缺項、漏報、錯報。錄入采集時,未報到、取消學籍以及計劃外招收的無學籍學生不得上報生源信息。生源審核結束后,原則上不再追加新的畢業生生源信息。
(四)生源信息經省教育廳審核后,畢業生基本信息將進入“個人簡歷”中“個人資料”部分,各學校使用“*教育廳高校畢業生信息采集系統V1.0”在“電子簡歷”欄目中填寫和維護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學習成績單”,并在“數據交換”欄目下點擊“上報數據”到“就業網”。畢業生登陸“就業網”完善“個人簡歷”中的其他信息后即可向用人單位投遞簡歷。
四、人工審核畢業生生源信息需提供的材料
(一)找不到比對信息以及姓名、性別、生源地變動的,畢業研究生需提供省招生辦公室簽發的《招收研究生錄取名冊》;本專科畢業生需提供省招生辦公室簽發的《錄取新生簡明登記表》;“專升本”畢業生需出具省教育廳批準入學的錄取材料,分段式3、2連讀畢業生需出具后2年入學時錄取材料。
(二)學籍變動的有關證明材料。凡本校內變動的,需出具學校教務部門證明,并附原始錄取材料;凡外校轉入的,需出具省教育廳批件和原學校錄取材料;提前畢業的,需提供省教育廳批件及入學時錄取材料;本科改專科畢業的,需提供省教育廳批件及入學時錄取材料。
上述證明材料,均需報送原件一套。
五、生源信息采集上報時間
生源信息采集網上上報時間為20*年*月*日前。人工審核生源信息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篇6
姓 名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政治面貌
群眾
民 族
參加工作 時 間
專業技術 職 稱
助理工程師
本人聯系電 話
工作單位及職 務
山東迪鑫電力有限公司任項目部總工
個人簡歷:
2013.07-2014.03山東魯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動力項目5#、6#鍋爐及發電裝置工程(2×260T/H循環流化床鍋爐+1×25MW汽輪發電機)擔任焊接技術員。
2014.04-2015.02山東魯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山西同德鋁業有限公司自備電廠鍋爐及發電裝置工程(4×220T/H循環流化床鍋爐+2×25MW汽輪發電機)擔任焊接技術員。
2015.03-2016.02山東魯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滁州華匯熱電有限公司2×90t/h循環流化床鍋爐+1×15MW汽輪發電機組安裝工程擔任焊接技術員兼鍋爐技術員。
2016.03-2016.09山東魯安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寧夏天瑞熱能有限公司2×480t/h循環流化床鍋爐安裝工程擔任焊接技術員。
2016.09-2017.08山東迪鑫電力有限公司;江蘇海迅理昂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生物質發電廠2×75t/h鍋爐+1×15MW機組設備安裝工程擔任焊接技術員兼管道技術員。
2017.09-2018.05山東迪鑫電力有限公司;陽谷森泉熱電有限公司2x130th循環流化床鍋爐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擔任項目部總工。
2018.06至今山東迪鑫電力有限公司;象州理昂農林廢棄物熱電項目安裝工程(1×110t/h鍋爐+1×25MW機組)擔任項目總工。
年度工作綜述:
2018年在緊張和忙碌中過去了,在理昂熱電項目部工作的近一年里,我作為一名項目管理者,嚴格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改善工作作風,積極配合業主工作,基本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工程進度
自6月份進入工地,廣西的環境溫度高多雨,設備、材料到場不及時,造成鍋爐施工進度緊張。在項目部的領導下,本人積極組織自有施工人員施工趕進度,滿足了業主的施工進度。
2、工程質量
在質量管理上加強質量責任制的管理,明確責任,強化責任做為施工過程中的重點,做到公司質量控制的要求,保證了施工各道工序質量合格,同時加大對質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本道工序不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確保每道工序受控。同時加強了施工開工前的技術交底、方案的編制和執行監督工作。施工中嚴格執行各類標準,加強了過程質量控制。嚴格要求施工質量,針對設計深度達不到的,及時與業主技術人員協商溝通,把問題解決在交付之前。
3、安全管理
針對安全工作每天進行不間斷不定時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當場指出及時進行整改,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按照公司要求每天進行站班會著重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使每個施工人員都具有安全意識,必要的安全措施及設施滿足施工需要確保安全無事故。通過全員安全預控至今無一例輕重傷發生。
4、成本控制
根據業主設備材料到貨情況組織施工人員進場,在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后及時撤場,再則根據專業性強的進行包輕工,簽訂勞務承包方式,明確施工范圍和進度要求盡量避免人員窩怠工現象。在輔材采購上,盡可能多的對幾家五金店進行比對,確保質優價廉。
5、技術管理
作為項目總工,本年度依據公司總部下發的各項通知及公司程序文件等各種規章制度;對本項目主要從項目技術、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工程實體、內業資料管理等方面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不拖延、處理完成進行反思并研究如何減少甚至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以達到能舉一反三。帶領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工程特點和難點,正確指導班組施工。督促技術人員及時認真落實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并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及有效性。現場督促質檢人員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質量檢查工作,絕不放過任何的質量問題。以此保證項目做出合格乃至優良的產品。象州理昂農林廢棄物熱電項目安裝工程于2018年06月14日正式開工,安裝工期緊,任務重,但部分設備、材料廠家供貨不及時或者是不按安裝順序到貨,極大的影響了施工進度,本人積極與業主、監理聯系,組織各專業專工討論應對方案,并給業主發放了催貨工程聯系單及到貨計劃安排,編制詳細可行的施工計劃,周密組織施工,合理安排加班作業,抓住有利時機見縫插針,確保了合同約定的時間節點,保證順利投產,贏得到了監理、業主的一致贊譽。
獲獎情況
江蘇海迅理昂生物質發電廠安裝工程魯安杯(申請中)
受過何種處分
無
單位推薦意見:
年 月 日
協會審核意見:
年 月 日
篇7
[關鍵詞]大學生;求職期;社會支持系統
[中圖分類號]F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024(2009)06-0115-03
一般認為,按獲得支持的渠道而言,社會支持可分為正式支持與非正式支持兩種。正式支持是指從正式社會網絡(政府、學校等)獲得的支持,非正式支持是指從非正式社會網絡(父母、同學、朋友等)獲得的支持。按獲得支持的內容而言,社會支持可分為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是指通過財物等硬件向需求者提供幫助的社會支持;情感支持是指向需求者提供傾訴、親情、友情等情感幫助的社會支持。筆者認為,由于大學生求職過程的特殊性,支持內容還應包括信息支持和技能支持。信息支持是指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方面的幫助,技能支持是指幫助大學生提高求職技能以及初步適應職業的技能。因此,在內容維度上大學生求職期社會支持系統應該涵蓋工具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技能支持等四個方面。
一、工具支持:幫助大學生解決求職期的經濟困難
大學生求職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大學生求職成本指畢業生從開始求職到與用人單位簽約的過程中所花的費用,主要包括簡歷制作成本、考證成本、異地求職成本(招聘會門票、通訊費用、交通費用)、個人包裝成本及公關成本等。據有關調查表明,如今大學畢業生求職費用一路攀升,現已高達三、四千元,有的甚至超過萬元,對于還沒有什么收入來源的學生而言,這是一項不小的負擔,高額求職成本正在成為大學生求職就業的攔路虎。那么,誰應該為大學生的求職成本買單?
我國著名學者在其差序格局理論中指出,中國人傳統的社會網絡是以血緣、親緣和地緣為紐帶,處于社會關系之中的人就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產生的一圈一圈的波紋;在這樣的網絡中,每個人都是一個中心,他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仿佛擴散開來的一個個圈子,體現出社會關系的親疏程度。按照差序格局理論,由內向外可把大學生求職期社會支持系統分為親屬圈、友情圈和義務圈3個層面,如表所示。
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學生的求職成本主要由大學生的親屬圈承擔。但我們知道,大學生親屬圈已經為大學生的學習支付了高昂的大學學費,他們是否有責任、有義務、有能力為大學生的求職成本買單?尤其是有些貧困大學生家庭,支付大學學費已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他們又哪里有錢來支付他們子女的求職費用。日本的做法可能值得我們思考。在日本,大學生就業問題主要由主管國民福利和就業問題的厚生勞動省負責,而不是由主管教育的文部科學省負責。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日本,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單單是教育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和幫助。
以筆者看來,在目前形勢下,構建以親屬圈為主、義務圈為輔的工具性支持系統是保證大學生順利求職的較好途徑。具體而言,大學生親屬圈為大學生求職提供工具性支持責無旁貸,但義務圈也必須為大學生求職提供工具性支持作出一定努力,比如商等院校可劃撥專項資金按一定形式資助大學生求職,用人單位報銷大學生來本單位面試所需旅差贊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求職減輕經濟負擔。政府有關部門也可嘗試設立大學生求職小額貸款援助,幫助大學生解決求職期的經濟困難。
二、情感支持:滿足大學生求職期的情感需要
大學生的求職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大學生在遭遇不順心的求職經歷甚至是求職挫敗時,可能有些人喜歡獨自面對,但更多盼大學生需要的是別人提供的理解關懷和精神安慰。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挫折感往往會給自己帶來身心疾病或者身心健康的隱患,而家人、同學或朋友雪中送炭的傾聽、安慰、鼓勵等情感上的支持會有效地幫助個人從挫折中站起來。從時間跨度來看,大學生求職期分為求職前期、求職中期、求職后期3個階段。求職初期指大學畢業班學生開始正式找工作的準備階段;求職中期指開始求職的正式實施階段;求職后期指找到工作正式上班的試用期階段。在每個階段大學生都有可能存在心理上的惶惑與不安,都可能需要獲得情感上的幫助和支持。
第一,要關注大學生求職前期的憧憬和向往、恐懼和彷徨。求職前期,大學生即將結束學校生活,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但同時在心理上又有種種潛在的恐懼和彷徨。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實施的調查顯示,有57.9%的大學畢業生承認自己存在“就業恐慌”,“擔心”(50.2%)、“焦慮”(44.7%)是不少大學生對校園生活最后階段的定義。所以,這一階段的大學生最需要的是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審視自身的優點和不足,建立自己明確的求職目標,形成一定的求職技能。
第二,要關注大學生求職中期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在求職中期,很多大學生因為求職碰壁,極易產生自暴自棄的消極心理。在這個階段,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條件,正確定位自己的求職策略,否定以往不切實際的想法。但也有人消極懈怠,經受幾次打擊就認為前途渺茫,開始懼怕求職。也有些大學生求職成功,但因為沒有人與他分享成功后的喜悅心情而另生煩惱。
第三,要關注大學生求職后期無所適從的不安感。在求職后期,大學生剛剛從沒有著落的求職狀態穩定下來,心理上有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但由于突然從寬松、悠閑的校園生活過渡到緊張繁忙的職業生活,很多大學生很難一下子適應下來。很多人因為適應能力差,最終堅持不下來而被企業淘汰。因此,在求職后期,大學生最需要的是能獲得技能支持,從而盡快適應職業生活。但這一時期,正是大學生既離開了家庭,又離開了學校,也離開了舊日熟悉的同學和朋友,面對的是職業生涯中的領導和同事,心理上難免會產生一種無所適從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感極需要得到幫助和支持。
筆者認為,義務圈中的學校有關部門、教師、輔導員等應在大學生求職前期提供較多的情感支持,友情圈應該在大學生求職中期提供較多的情感支持,而義務圈中的用人單位應該在大學生求職后期提供較多的情感支持。學校有關部門、教師、輔導員等可采取心理訓練、專題講座、模擬面試等方式恰當支持大學生求職前期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同時也通過這些方式排除大學生求職前期因未來具有不可預知性而產生的恐懼和彷徨心理。在提供情感支持方面,友情圈的作用不容忽視,相近的年齡、相似的求職體驗,大學生相互之間適當的傾訴與傾聽,無疑是分享求職成功的喜悅、分擔求職失敗的痛苦的最好方式。
另外,為有效向求職期大學生提供情感支持,構建大學生求職期虛擬社會支持系統也十分必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上虛擬社會已經初步形成,它同現實社會
一起,共同作用于我們的社會,成為影響和引導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的重要因素。在求職期,大學生既離開了家庭又離開了學校,身邊也可能沒有熟悉的同學和投機的朋友,可以說是身心都“居無定所”。但我們知道,大學生是互聯網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因此利用互聯網向處于求職期的大學生提供情感支持應值得關注和嘗試。
三、信息支持:幫助大學生獲得有效的就業信息
就業信息是指通過各種媒介傳遞有關就業方面的消息和情況。大學生獲得的就業信息越廣泛,求職的視野就越開闊;就業信息運用得越好,求職成功率就越高。所以,對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支持,加大就業信息化建設力度,向大學生及時當前國家對大學生就業所制定的政策文件,廣泛宣傳國家就業方針、政策,及時向大學生和用人單位收集、就業供需信息,為大學生和企業搭建相互了解的橋梁,是大學生求職期社會支持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第一,幫助大學生了解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和宏觀就業形勢。國家經濟形勢直接影響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從而影響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某一類專業人才市場的供需狀況,又直接影響該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有利于畢業生作出合理的就業定位,使其主觀期望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能夠及時、順利地擇業和就業。
第二,幫助大學生收集具體的就業信息。近年來,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企事業單位各自的經營發展狀況有較大差別,因而造成對不同專業、層次人才的不同的需求。要幫助大學生充分收集各方面的就業信息,對一些具體的用人單位,要了解它的經營狀況、文化背景,它的發展前景、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以及它的工作條件、福利狀況等。收集的信息越多,大學生選擇的余地越大,成功的幾率也就越高。
第三,幫助大學生收集就業活動安排的信息。還要幫助大學生收集就業活動安排方面的信息,如什么時候召開企業說明會,什么時候舉辦人才招聘會,什么時候召開“供需見面會”等。這些信息的及時收集,可以使大學生不錯過每一個就業機會。
第四,幫助大學生對就業信息進行分析和鑒別。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增加和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大學生的就業焦慮也越來越高,求職心情非常迫切。許多畢業生為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廣搜信息,只要是稍有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積極行動,絕不放過,但這也給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機。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巧設名目,設置求職陷阱,給大學生求職蒙上難以抹去的陰影。面對這些問題,必須幫助大學生對就業信息進行分析和鑒別,從真實性、權威性、時效性和適用性等方面判斷就業信息的真偽及適用程度,提高大學生求職的安全性。
四、技能支持:幫助大學生掌握必要的就業技巧
求職是一門藝術,有許多技術和技巧。當前,用人單位主要通過自薦、面試、筆試等方式招聘錄用人才。現實招聘中,確實有不少人憑著自己的專業才能贏得招聘者的青睞而走上理想的工作崗位。但也有很多大學生雖然懷才,但卻不善交往和言辭而不能成功求職。因此,向大學生提供技能支持,幫助大學生掌握必要的就業技巧,對保證求職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幫助大學生掌握自薦的方法和技巧。大學生為順利求職,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正確地宣傳、展示和推銷自己。自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能否進一步獲得面試的機會,是一次不見面的“面試”。首先要幫助大學生選擇恰當的自薦方式。常見的自薦方式有口頭自薦,書面自薦等。選擇何種自薦方式,對每一位求職者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大學生應當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恰當的自薦方式。對談吐自如,反應敏捷且具有一口流利普通話的求職者,選擇口頭自薦,較能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寫一手雋秀的字體和漂亮文章的求職者,選擇書面推薦更能顯示出求職者的魅力。其次要幫助大學生準備充分的自薦材料。自薦材料包括自薦信、個人簡歷、證明材料和學校推薦表等。自薦材料應當完整齊全。自薦信主要是進行自我情況的介紹,展示個人的能力和特點;個人簡歷主要讓用人單位了解自己過去的經歷;證明材料是個人所取得的成績;學校推薦表反映學校對自己的認可情況。自薦材料的準備,一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二要突出重點,強調個人的專長和特點;三要文筆流暢,字跡端正;四要措辭謙虛,不用可能引起別人反感的話語。
第二、幫助大學生掌握面試技巧。面試在人才招聘中是一種范圍很廣、方式靈活、簡單易行且技巧性很強的人才選拔手段。一般來講,學校在組織畢業生參加應聘面試之前,也會通知學生做些必要的準備。但由于有的學生不清楚應做哪些方面的準備,有的過于自信,認為不必要準備;也有的因為激動緊張而準備不足。幫助大學生掌握面試技巧,首先要幫助大學生掌握應試禮節,面試時不能遲到,著裝要合適得體,語言要樸實文明;其次要幫助大學生掌握如何應對面試官的提問,回答問題時要切題、客觀、符合邏輯。只有通過面試技巧的指導,才能使學生有充分的準備,在面試時才能有針對性地辯答和應對。
篇8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大學畢業生 評價體系 監管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社會主義建設的力量之源,然而,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一些畢業生無視誠信原則,在就業過程中弄虛作假、隨意毀約,干擾了正常的就業秩序,不利于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的穩定發展。研究高校畢業生的誠信就業教育問題,幫助其形成良好的誠實守信習慣,對于維護大學生群體在社會中的信譽,促進高校未來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視角出發,對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不誠信行為表現、產生的原因以及促進大學生誠信就業的措施等展開研究,希望對改善大學生誠信就業有所幫助。
高校畢業生就業誠信缺失的表現
大學生就業誠信,是指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包括制作個人簡歷、面試時的個人展示、簽約過程中的態度、入職后的工作表現等環節,大學生的一言一行所展示的個人真實信息、真實風彩,如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擔任學生干部經歷、參加學科競賽經歷以及所獲各類獎勵等。然而,在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表現出許多不誠信的行為和現象,破壞了就業秩序,影響了社會和諧。
第一,缺乏科學管理,滋生“注水簡歷”。簡歷是叩開職場大門的敲門磚,一份豐富的求職簡歷,足以吸引用人單位的眼球,贏得面試機會,為成功簽約搶占先機。為了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一些畢業生不惜加大簡歷的水分,自封學生干部、造假等級證書、偽造獎勵榮譽、涂改學習成績等不誠信行為屢見不鮮。某大學針對本校研究生誠信狀況進行的一次專業心理調查顯實:至少有1/4的研究生并不抵觸在求職中改變自己的履歷,進行造假,具有一定造假傾向。
第二,缺乏考評機制,助長“隨意違約”。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絕大部分畢業生已經接受了“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念,“騎驢找馬”的故事一再上演,用較小甚至為零的違約成本,換取“更好的工作機會”。當然,如果考上研究生、公務員,或已向簽約單位賠付違約金,辦理好相關解約手續,則屬于規范合理的就業行為,不屬于“隨意違約”。筆者界定的“隨意違約”行為,主要是指畢業生簽約某單位后,不去簽約單位報到,由于害怕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既不告知簽約單位,也不辦理相關手續,使得用人單位一時難以應付,并給該校畢業生蓋上“不誠信”的帽子,決定不再到該校招聘畢業生。
在簽約之際,一方面用人單位為證實簽約對象是高校畢業生,多要求學生所在的院系在《推薦表》、《就業協議書》上給予評定,要求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給予推薦并蓋章;另一方面畢業生為簡化流程,提高簽約效率,希望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提前將推薦意見寫好并蓋章。這樣一來,學校很難及時準確了解學生就業的真實動態。特別是很多畢業生“這山望著那山高”,隨時準備再簽“更好的單位”,出于僥幸心理,畢業生即使成功簽約也不愿意及時上交就業協議、勞動合同等就業證明材料,用人單位也很難與簽約學生所在的學校一一聯系反饋,因而學校很難及時準確掌握每一對就業雙方的簽約動態,無法及時準確編制就業計劃,更不能及時將畢業生的違約思想扼殺在搖籃里,進而減少違約事件的發生。①
第三,激勵力度不夠,導致“頻繁跳槽”。據調查,近幾年來,應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前3年跳槽率達到70%,跳槽現象頻發,是由大學畢業生與中小企業之間的自我要求和需求的雙重缺位直接造成的。②當然,對于可以吸納75%就業大軍的中小企業來說,企業未能留住人才也有著一定自身的原因,但是大學生責任意識缺位,如誠信缺失、奉獻精神不夠等,是跳槽頻發現象的內在原因。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高,普遍存在從眾心理,在工作崗位上“安不下心”,無法敬業愛崗,應是跳槽頻發現象的又一重要原因。
高校畢業生就業失信行為的影響因素
就業不誠信的思想和行為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造成大學生就業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客觀原因,又有個人主觀原因;既受社會誠信大環境的影響,又有學校就業管理的原因,還與用人單位的選人機制和大學生自身誠信意識欠缺有關。
第一,誠信意志不堅定。高校畢業生不能正確處理趨利心理與個人價值間的矛盾。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部分畢業生一味追求高薪,而不注重個人價值實現和個人長遠發展,使得畢業生的道德品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日益背離。然而,畢業生要想獲得長期收益,前提必須是最大化社會價值。畢業生不能正確處理趨利心理與個人發展間矛盾,使得畢業生就業誠信缺失行為十分突出。
大學生還處于青春年少期,其心理發展還處于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還很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誠信”、“敬業”等品質與個人長遠發展的關系,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對“誠信”、“敬業”等品質的理解和踐行還遠遠不夠,如一些畢業生面對外界環境的影響,意志不堅定,不能誠信自律,進而給個人和社會造成較大損失。
第二,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目前,我國沒有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構與信用管理直接相關的法律、制度,信用管理體系建設、誠信法律體系建設的嚴重滯后為失信者的通行留下了廣闊的空間,這也是致使大學生的就業失信行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原因之一。此外,社會上也廣泛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難究等誠信缺失現象,大學生在簽完就業協議又違約后,高校的態度多數是,只要企業不追究責任,他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少企業也是考慮到想追究畢業生違約責任,需要付出較大的時間成本而放棄追究;畢業生在整個就業失信過程中,沒有相關法律約束、懲治,也沒有太大的經濟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就業誠信缺失行為。
第三,高校誠信就業管理不到位。高校在大學生誠信就業教育管理方面不到位,如沿用傳統的重灌輸、輕引導的教育方式使得誠信就業教育效果不明顯、誠信失范的懲處制度不嚴格,以及在就業過程中高校對大學生的管理不及時、監督不到位等因素,導致畢業生誠信意識淡化、不誠信行為頻頻發生。特別是一些高校在足夠重視培養大學生就業誠信的自覺時,卻忽視了對他們的誠信管理和監督,這種管理上的缺位一定程度上庇護了畢業生的就業不誠信行為;再者,面對層層目標考核,部分高校片面追求高就業率,對畢業生的不誠信行為采取了默許態度,更難以為大學生的誠信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第四,用人單位招聘行為不規范。近年來,一些用人單位不規范的招聘行為,已經成為大學畢業生不誠信行為的隱性推動者。如只認“學歷”、“證書”,不認“能力”的擇人標準,滋長了虛假簡歷的風氣;招聘條件不能因崗定需(專科水平的崗位要求,用本科水平資格來招聘;普通本科的崗位要求,用重點本科的水平資格來招聘;一些崗位只要相關專業畢業生即可,卻要求是學生干部),也成為畢業生隨意違約、頻繁跳槽的催化劑。此外,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宣傳時提供虛假信息和承諾,也容易導致違約行為的發生。
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在促進誠信就業中的具體應用
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強調,為實現組織目標,對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行科學規劃,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維護正常的就業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可應用“三螺旋”理論,集合高校、企業和政府的力量,共同促進誠信就業。“三螺旋”的概念是由美國社會學家亨利?埃茨科威茲(Henry Etzkowit)提出,用來解釋在共同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大學―產業―政府三者之間相互合作、協同創新的“三重螺旋”新關系。2003年,羅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對“三螺旋”概念做了進一步補充并構建了“三螺旋”理論。在該理論模型中,大學、產業、政府三者的邊界和界限逐漸被打破,它們不斷磨合、相互滲透,最終形成一種個體獨立、相互支持、跨界發展的“三螺旋”協同發展結構,在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在誠信就業工作中,政府、高校和企業是利益共同體,理應各盡其職,積極推進誠信就業。
第一,政府建立監督評價體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大學生就業市場中違規現象經常發生,除了與一部分畢業生誠實守信觀念淡薄、就業期望值偏高有關,還與用人單位片面強調用人自,而普遍忽視了畢業生就業權利保障有關。高校負責處理畢業生的違約行為,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承擔起監管用人單位不誠信行為的責任。
用監管制度來豐富信用體系,用信用體系來濃厚誠信氛圍。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誠信是首要品質,講誠信、守信用是基本要求。沒有誠實守信行為,社會難以和諧穩定;沒有信用監管制度,市場經濟難以健康發展。我國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信用監管制度的完善,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確定為“十二五”工作目標之一,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進而促進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
建立并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首先要在全社會營造“誠信光榮,不誠信可恥”的社會氛圍,提升全民講誠信的意識;其次要建立完善誠信監管、失信懲戒等相關的法律制度,使得誠信監管有法可依,做到誠信監管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例如,針對即將進入市場的企業或大學生,可通過實行組織或個人誠信資格準入制,凡未取得各級人社局或相關部門出具的企業誠信證明的,企業不得進行經營活動,大學生未獲得高校相關部門開具的誠信檔案材料的,不得進入就業市場;針對失信于社會公眾的企業或個人,加大處罰力度,從功利角度遏制其失信動機;這些信用制度同樣適用于企事業單位,也適用于畢業生本人,對約束集體和個人遵守誠信,踐行誠信有很大的幫助。
設置誠信就業行為的評價工具,并及時干預不誠信就業行為。就業行為是否誠信難以鑒定,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誠信問題愈演愈烈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因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研討制定相關制度,來規范畢業生誠信就業行為,還應該針對社會各領域的誠信問題出臺相關的鑒定規則,使行為誠信評價有一定的依據,使不誠信行為的干預處理有一定的依據。
第二,高校應運用流程再造理論,加強就業誠信監管。來自美國的管理學教授MichaelHammer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提出了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強調要把工作任務從始至終組合到工作流程中去,促進成本、質量、效率的改善。大學畢業生從找工作、簽約、派遣到報到的整個就業過程,高校可以借鑒流程再造的思想,重新設計誠信就業管理流程,使誠信就業工作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深化誠信道德教育,切實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無疑是實現高校畢業生誠信就業的基本前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對畢業生就業協議管理力度,是對就業過程中的畢業生群體、招聘企業、高校的保護,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深遠的意義。
開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誠信道德意識。要從根本上減少、解除就業不誠信的隱患,高校既要加強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還需要加強大學生的誠信實踐教育。借助“兩課”教育、“晚點名”主題班會等平臺,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形勢與政策教育、道德教育、職業教育等,一方面幫助他們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另一方面幫助他們樹立“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榮辱意識,并在各類黨團活動、志愿實踐活動中體會誠信的價值和意義,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誠信道德意識,理解誠信,在就業過程中踐行誠信。
完善對就業材料、就業行為的監管制度。對就業材料的監管,主要是學生所在的院系對《畢業生推薦表》等就業推薦材料嚴格審查,既要對學習成績嚴格審核,也要對榮譽證書、專業技術能力證書嚴格認證,確保就業推薦信息真實準確。首先要利用“互聯網+管理”的便利性,要求畢業生所在高校將學生的成長記錄通過互聯網上傳到特定的教育管理平臺,并通過授權賬號等形式提供查詢功能,使就業過程中的主客體都能高效、便利地辨認用人單位、求職學生信息的準確性;其次,在線下還應實行畢業生就業協議登記、鑒證制度,要求用人單位在審查畢業生就業材料時要向高校索要授權賬號密碼在規定平臺上進行信息核查,畢業生與企業簽完協議后,需要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進行系統注冊登記,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勞動雇傭關系才算生效,通過以上種種制約,激勵畢業生簽約后能及時上交就業材料;再者可以通過建立誠信獎懲機制,激勵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講誠信,約束畢業生不誠信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促進高校對畢業生誠信就業的監督。對于畢業生的不誠信行為,可以試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警告、處分等不同程度的懲戒,讓他們承擔不誠信的責任和代價。
第三,企業運用雙因素理論,靈活選人標準、用人機制。美國行為學家Fredrick Herzberg提出的雙因素理論指出,要激發并保持員工的工作熱情,主要依靠兩個因素,即: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員工的不滿意感首先要靠保健因素來消除,繼而,再用激勵因素給員工帶來滿意感。這給我們誠信就業工作帶來的啟示即,要減少企業與高校畢業生之間的違約現象,除應加強畢業生的誠信品德教育外,企業應靈活選人標準、用人機制,轉變用人意識也是關鍵。企業選聘人才,要注重考察畢業生對某一崗位的勝任能力,而不是機械地考察畢業學校、學歷、證書等;特別是對錄用的人才,企業要為他們盡可能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如薪酬待遇、學習培訓、崗位晉升等,激勵畢業生安心為單位效力,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綜上,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失信問題,政府要建立監督評價體系,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高校要深化誠信道德教育,加強誠信就業監管;用人單位要轉變用人機制,政府、高校、企業保持密切合作,形成三種力量交叉影響、螺旋上升的“三螺旋”關系,是解決大學生誠信就業的充分條件,更是保證大學生誠信就業制度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對于大學生主體來說,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敬業、誠信的品質時時指導自身的行動。
(作者單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3y055)
【注釋】
①夏業領,靳強:“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學生會發展新思考”,《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年第10期。
篇9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信息科學學院,河南鄭州450015) 摘要:本文依據模塊化教學的優點及模塊化教學的原則,結合高校就業困難學生的就業現狀及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實踐經驗,根據模塊化教學的要求及教學目的,構建了高校就業困難學生就業幫扶指導模塊的教學內容。通過對就業困難學生就業幫扶指導模塊化教學的構建,力圖提高就業困難學生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 :就業困難;就業指導;模塊化教學;高校大學生
DOI:10.16083/j. cnki. 22-1296/g4. 2015. 08. 00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8-0008-03
一、模塊化教學的基本概念
所謂模塊就是指圍繞特定的主題或者特定內容進行教學活動的組合,也就是一個模塊是一個內容上及時間上自成一體、帶有學分、可以測評、具有限定內容的教學單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學活動組合而成。模塊的內容可以包括單一的課程,也可以是若干相關課程知識點的組合,是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或實習的組合、理論課程與實踐的組合,圍繞特定的主題或內容的教學單元。模塊化教學法(MES)是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
目前,模塊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兩種流派最具代表性。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塊式技能培訓)是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職業崗位的任務為依據來確定教學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的實際職業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為主線,又稱為任務模塊。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執行能力為依據來確定教學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應當具備的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為主線,又稱為能力模塊。這兩種教育模式的共同點是都強調實用性和職業能力:區別在于CBE是從職業的普遍規律和需求出發,側重點是職業所需要的基礎通用能力;而MES是從某種職業具體的職業崗位工作規范出發,側重點是職業崗位的工作能力。
二、模塊化教學的特點
(一)教學結構比較靈活
模塊化教學結構組合靈活的特點能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高校利用模塊化教學安排的靈活性,既能更好地分配有限的就業指導資源,發揮就業指導課程的作用,又能滿足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學組織有效、合理
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是按照某一門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系統性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往往注重知識的系統學習,而忽略了學生喜歡分專題學習知識的認知規律。按照模塊化組織教學,可以把某門課程的知識體系按照專題劃分為不同的專題教學模塊,分專題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實現學習過程的自主性
模塊化教學能夠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提供可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自主選擇學習模塊。對內容龐大的課程進行分解、組合,構建成較小的、彼此相互聯系的模塊,更方便學生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選擇不同的學習模塊,通過不斷的累積學習,最終完成整個課程的學習任務,這一過程更能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三、模塊化教學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模塊化教學的科學性是指教師在構建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子模塊時,要準確把握就業指導課程的學科內容體系。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由于受帕森斯就業指導模式的影響,比較注重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就業程序、應聘技巧的教學,而忽視了人的職業發展是一個長期鍛煉累積的過程。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則強調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不能只關注一時的人職匹配,而應該關注個體職業全程的職業生涯發展。根據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既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能力的提升、應聘技巧的學習與指導,又包括就業實踐指導、實踐能力的培養及創業教育等內容模塊。
(二)實踐性原則
高校設置就業指導課程,其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縮小自身與社會需要之間的差距,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因此,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與一般的理論課程、實務課程有一定的區別,需要安排較多的實踐環節,采取實踐、實訓的方法來提高學習指導的效果。實踐性原則是由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以及就業指導課程的性質決定的,在構建就業指導教學模塊時要體現其實踐性。
(三)主體性原則
“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是學生自主選擇職業的最好體現。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自主選擇職業,是以學生為本的具體體現,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構建就業指導課程模塊時要堅持主體性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改革教學組織形式,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
四、就業困難學生的就業狀況
就業困難的學生由于其形成就業困難的原因不同、就業狀況不同,其在就業方面的表現也不同。
家庭經濟困難型的畢業生是指學生本人及其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生活費用得不到保證。這些畢業生大多來自農村或城鎮低保家庭,他們有較強的責任感和成就動機,因此其擇業期望值較高。他們希望能在大城市里找到收入較高、社會地位較高、比較穩定的工作崗位。但他們缺乏可靠的經濟基礎,在社會關系、就業信息等方面往往處于弱勢,多數會迫于現實表現出就業更為務實的特點。
自身條件困難型的畢業生是指那些由于自身原因而導致在學習、就業等方面處于弱勢的畢業生。這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專業實踐技能弱,不能很好地適應用人單位對人才實踐技能和工作經驗的要求。有的畢業生因為身體殘疾、健康欠佳或形象較差,在部分用人單位客觀上對身體缺陷畢業生存在排斥和偏見的情況下,處在就業競爭的邊緣地位。
教育背景困難型畢業生是指那些畢業生所在的學校知名度不高、學歷結構層次較低或所學專業社會需求較小的畢業生。在就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學歷高消費”現象使高校中教育背景困難的畢業生的就業更為困難。此外,由于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社會上對各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不平衡,導致一些所謂的冷門專業的畢業生由于適用面窄、社會需求量小而形成就業困難群體。
五、就業困難學生就業幫扶指導教學模塊的構建
對于上述就業困難的學生來說,需要學校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就業幫扶指導,構建就業困難學生的就業幫扶指導模塊,以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引導困難大學生提升自身潛能,喚醒困難學生的“自助”就業意識。具體而言,對就業困難學生的就業幫扶指導模塊應包括以下五個子模塊:
(一)素質拓展訓練模塊
訓練目的:通過素質拓展訓練激發困難學生的潛能,使其增強自信心,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改進自我形象;提高自我管理意識,提高應對挫折的承受力,克服心理惰性;增強人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學會關心他人,積極融入集體。
訓練方法:組隊到野外進行素質拓展訓練或到素質拓展訓練基地進行素質拓展訓練。
訓練方案:一是介紹拓展訓練的概念;二是進行破冰游戲;三是訓練分組,起隊名.定口號;四是正式訓練。訓練的項目主要有:蜈蚣列陣、地雷陣、抓間諜、飛越激流、信任背摔、神秘的正方形、風雨同舟、拓展訓練總結等。
(二)職業目標探索模塊
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對職業目標進行探索,了解本專業可能的職業方向、職業領域;結合職業興趣,確定職業目標,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按照規劃鍛煉綜合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職業訪談等。
教學內容:一是自我價值觀澄清。價值觀在人們的職業生涯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有時甚至超過了興趣和性格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二是職業訪談,對職業進行深度了解。職業訪談應涵蓋入職基本條件,如所需教育程度、從業資格、工作經歷或經驗等;了解職業基本情況,如行業發展趨勢、崗位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從業者的薪資水平、職業發展路徑及升職空間等:了解職業核心知識結構和勝任職業的必備技能。三是核心競爭力的梳理。介紹能力及技能的分類、專業知識技能的獲得方法與途徑,重點介紹可遷移技能的分類與培養、自身優勢技能的識別方法等。四是職業目標的確定。根據對自我的分析、所學專業的分析、社會職業崗位的分析等,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五是做好兩大規劃:學業規劃、職業準備規劃。
(三)簡歷制作模塊
教學目的:通過講解指導及案例分析,教會學生撰寫求職自薦材料,重點指導學生寫出符合自身實際的、有自我特色的求職簡歷。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案例分析、簡歷制作比賽等。
教學內容:一是講解自薦材料寫作方法,必要的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英語、計算機等各類技能等級證書)、學校教務部門提供的學習成績表及學校推薦表的準備等。二是通過實例分析,介紹自薦信、個人簡歷的內容、寫作方法、寫作要求及應注意的問題。三是介紹自薦的方法與技巧:介紹英文簡歷、電子簡歷的制作方法、技巧及應注意的問題。四是介紹如何利用網絡進行求職應聘。五是組織開展簡歷制作大賽,通過大賽提高學生的簡歷寫作水平。
(四)面試模擬模塊
教學目的:通過面試綜合考察應聘者的業務水平、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因此,通過學習指導,使學生掌握面試的技巧,提升面試能力,鍛煉面試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等。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案例分析、模擬面試等。
教學內容:一是介紹面試的基本禮儀,使學生面試時有禮貌、舉止得體,展示個人風采。二是重點講解面試的方法與技巧,包括面試的語言技巧、面試常見問題的應答策略與技巧等。三是組織模擬面試,可通過為就業困難畢業生安排模擬面試現場、模擬面試流程,讓學生親身感受招聘面試的全過程。
(五)職業心理調適及團體心理訓練模塊
教學目的:為了幫助就業困難的學生順利就業,需要對他們進行團體心理訓練,以克服求職擇業過程中的心理障礙,提高其心理調適能力,進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團體心理訓練等。
篇10
關鍵詞: 女大學生;就業難;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DF 47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目的
就業不僅是大學生極為關注的問題,也是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因為它不僅影響到大學生畢業后的發展,也影響到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和發展定位,還影響到家庭、社會的和諧穩定。盡管大學生在中國仍屬受過良好教育的少數群體,占中國總人口的比例不足10%,但是,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在人才市場上“失寵”卻是不爭的事實。
那么,女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如何?其就業難究竟難在何處?如何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女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這些問題和障礙?為求獲得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筆者特意設計了調查問卷,旨在通過對西南政法大學2005屆女大學畢業生(以下簡稱“本屆女畢業生”)的隨機取樣調查,了解她們的就業現狀和就業價值取向,深入剖析她們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針對制約當代女大學生就業的一些帶普遍性的主客觀因素,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的選取
本次調查采取抽樣問卷調查加個別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涉及西南政法大學2005屆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各個專業的研究生和本、專科學生,共發出問卷700份,收回問卷672份,回收問卷率為96%;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女生58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87%,男生8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3%。
(二)問卷的編制
為收集到必要的相關信息,本研究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結合當前女大學生就業的客觀實際,特意設計了包括擇業價值取向、擇業影響因素、理想職業的標準及擇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等因素選項在內的調查問卷。
三、調查數據分析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屆畢業生共有2 972人;其中,女生1 428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48%。總體來看,本屆女畢業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被調查者中,學習成績優良者占79%;在畢業前一學期,已獲得了英語四、六級證書的占89%,取得計算機等級證書的占70%,獲得相關執業資格證書的占15%,還有19%的學生獲得駕駛執照等各類技能證書。在校學習期間,她們在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注重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有48%的學生擔任過學生干部;35%的學生加入過社團組織;45%的學生參加過社團活動;59%的學生參與過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二) 本屆女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1.就業現狀(畢業離校前1個月) 在被調查者中,“已簽約”的占31%,“有意向,待簽”的占28%,無著落者占41%。
2.對當前就業形勢的感知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本屆女畢業生已經意識到就業形勢嚴峻,她們中的82%認為目前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和比較嚴峻;其中,有38%的人認為,女生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由此可見,多數女生能夠正確認識當前就業形勢,若能據之調整其就業期望值,合理確定就業目標,就可能切實把握就業機會。
3.未就業原因
在對目前未就業的原因的分析中,有38.6%的被調查者認為是自己“目標定位不準”(占第一位的原因);36%認為是自己“缺乏應試技巧”;21.4%認為是自己“缺乏相應的職業技能”;3.8%認為是自己“形象氣質不佳”。
能從自身主觀方面找原因,表明女大學生就業心態和人格特征日趨成熟。若就業目標定位不準,求職者往往會走不少冤枉路,甚至會南轅北轍;但只要認清了問題之所在,解決起來就相對容易;若沒有目標,則無法調整方向;至于缺乏求職技巧和職業技能,通過相應的培訓就能彌補。
實際上,女大學生在進入就業市場之前,應該先問一下自己: “我的專長和愛好是什么?”“什么樣的工作能給我帶來最大的滿足?” “為什么要選擇這家單位?”等等,以便對自己的未來發展進行理性定位;同時,也有必要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一個中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專業人才的特殊要求。如果僅以薪水高、名氣大作為出發點,日后就可能出現無法適應工作的窘境。其次才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單位和具體的工作部門。
4.對暫未就業的態度
當被問及“假如離校前仍未找到工作,你將用何種心態對待”時,多數被調查者選擇的是“不氣餒,繼續努力尋找就業機會”。其中,有46.5%的被調查者選擇“先就業再擇業”,即盡量調整就業期望值,無論工作是否理想,先爭取一切機會,努力實現就業。這表明學生較以往更加務實,就業心態更加成熟。
但是,也有20.5%的被調查者選擇“工作不理想就不就業”,這說明部分學生的就業期望值太高,過于理想化,不能理智面對客觀現實,試圖一步登天,只考慮我要做什么,沒有考慮我能做什么、社會需要我做什么。實際上,在社會生活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一次就業定終身的陳腐觀念早就應當革除,隨著畢業生社會閱歷的增長和人格的成熟,重新找尋適合自身的工作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常態。
另外,還有28%的被調查者選擇“暫緩就業”以“充電”、考研等。盡管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暫時緩解就業壓力,但對于大多數畢業生而言,以增加就業砝碼為目的的深造正在變味,面對研究生的擴招,高學歷人才的就業競爭壓力也正日益加劇。因此,較為現實的選擇應當是先就業,再有針對性地“充電”、考研。
(三)本屆女畢業生的就業價值取向
綜合本屆女畢業生就業期望值的各項因素,分析其就業價值取向,盡管總體上趨于客觀、合理,但相關調查數據也顯示出她們在某些方面的期望值偏高。
1.對工作環境條件的期望
42%的被調查者把“工作穩定”排在“收入高、發展空間大”和“能否發揮專業特長”等選項之前;有36%的被調查者將“高收入”排在首位;另有30%和19%的被調查者將“能否發揮專業優勢和特長的對口崗位”放在首位;只有13%的被調查者表示青睞富有挑戰性的職位。
由此可見,女性在求職中更關注工作的穩定性和收入高低,而對專業優勢的發揮和今后的發展空間等問題考慮不多。
2.對就業單位的期望值
或許與學校所開設的專業課程及社會需求的針對性有關,有75%的被調查者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作為首選單位,而首選各類企業的僅占25%,其中選擇私營企業者占9%。
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作為首選單位, 一方面是由于這些單位的社會地位較高,工作條件、工作環境相對較好,物質待遇也不低;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工作的穩定性是很多學生尤其是女生在求職時的首選(與前一結論正好吻合)。而有25%的被調查者將各類企業作為首選,則表明這部分學生在擇業時已開始注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以主動適應不斷發展的客觀現實。
3.對就業地區的期望值
有48%的被調查者選擇了經濟發達地區,而愿意到邊遠地區就業的僅有3%,愿意到中小城市或回家鄉就業的皆不足30%。可見,本屆女畢業生對就業地區的期望值較高。通過訪談還了解到,她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盡管明知就業形勢嚴峻,也明知自己的家鄉可能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但認為,自己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學,若再回到地處邊遠、經濟不發達的家鄉,大學就白念了;因此,她們寧愿在大城市找個條件稍差的工作崗位也不打算回家鄉就業,以至于造成求職者與招聘單位的錯位:一方面是一些地區和單位求賢若渴,卻難以招收到合適的大學畢業生;另一方面是畢業生和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為大學生就業難而深感壓力。
4.對工資的期望值
或許是受到周邊地區勞動工資現狀的影響,有71%的被調查者選擇的月薪在1 500-2 500元之間,只有29%的被調查者選擇的月薪為800-1 500元之間或2 500元以上。由此可見,女生們對工資的期望值較為客觀。
5.對女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態度 有超過40%的被調查者認為“可以嘗試”;23%的人認為“有一定的可行性”;12%認為“非常可行”;而認為“條件不成熟,暫不可行”的占25%。
這或許是女大學生面對競爭激烈的嚴酷就業環境所做的積極應對,是當代女性自主意識覺醒的最好印證,也是對國家出臺的鼓勵大學生創業的信貸支持、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的積極回應。但創業畢竟不是鬧著玩兒的,需要具備相當的條件,如社會資源、行業經驗、資金等等,缺少哪一樣都不行,而大學生在這些方面一般都很欠缺。套用一句俗語:“創業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大學生創業,尤其是女大學生創業需仔細思量,認真衡量自身條件后再做決定,不可只圖一時之快,輕率決定。
(三) 求職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1.對就業困難的自我認知 對“就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有近一半的被調查者把就業困境歸結為性別歧視、就業信息不靈等客觀不利因素,而沒有從主觀上找原因;這表明女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與客觀現實(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生綜合素質包括社會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專業知識儲備以及誠實信用、勇于承擔責任的職業道德素養等難以滿足崗位需求,亟待改進和提高)有一定的差距。
也有51%的被調查者認為自身實力的不足(如求職技巧、職業技能缺乏)是遭遇就業困境的主要原因,這表明女大學生們歷經市場的洗禮,已經開始直面現實,反思自我。
2.對于決定求職成敗的因素的主觀認識在對女性獲得理想職業的主要因素的調查中,有58%的被調查者認為知識、技能和綜合實力是求職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刻苦學習,積極參加社團組織和社會實踐活動,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以增強就業競爭力;但也有49%的被調查者認為外貌、氣質是女性成功求職的關鍵,以至在求職過程中一些女生不惜血本購買高檔化妝品和名牌服裝,甚至拍寫真集等。還有28%的被調查者認為,關系、門路在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畢業生求職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有人甚至認為,學習好不如有個好爸爸,工作找得好,不如嫁得好,如果嫁得好,可以大大縮短自己辛苦奮斗的時間。因此,有關系可依靠的,不用為就業操心,缺乏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動力;而沒有關系可依靠的,則認為自己無論做出多少努力都是白費功夫,因此喪失信心,感到前途渺茫。其實,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才流動頻繁的當今社會,職場人際關系網的鋪就主要靠當事人自己,女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絡求職、假期實習(見習)、課余兼職等,與用人單位建立聯系,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創造條件。另有13%的被調查者認為,國家有關政策是制約女性獲得理想職業的主要因素。
3.雙項選擇的就業政策對女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有62.5%的被調查者認為“政策有利,但結果不利”;有9%的被調查者認為“它使女生就業更困難”;21.5%認為更有利;還有7%選擇了其他。
通過訪談得知,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政策本身是有利于個人發展的,只是各種傳統觀念和某些社會因素限制了女大學生的就業和發展,因此,關鍵還在于女大學生應該加強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努力使自己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4.戀愛對就業的影響 當前,大學校園中女大學生談戀愛的比例較高。調查表明,“男朋友”已經成為對女大學生就業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有87%的被調查者認為,女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男朋友”的影響。其中,有26%的人認為,“男朋友”對女大學畢業生的影響較大甚至很大;只有14%的女大學生認為“男朋友”對自己擇業沒什么影響。 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當前女大學生擇業過程中,“男朋友”是影響她們擇業、就業的重要因素。在求職擇業時,她們多半會考慮與其“男朋友”在擇業區域、擇業方向甚至工作類型上保持一致。
由此可見,女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影響因素中,除了個人能力素質、社會需求情況、相關政策法律之外,“男朋友”的作用也不可小視。實際上,戀愛中的女大學畢業生往往會把“男朋友”的工作去向或就業建議作為自己求職就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這從某種意義上增加了女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限制因素,增大了她們就業的難度。
但是,當愛情與自己喜愛的工作不可能兼得時,勇于果斷選擇自己喜愛的工作的女大學生是堅定選擇愛情者的5倍多,分別為47%和9%。另有44%的被調查者選擇的是“視情況而定”。這表明,經歷市場的洗禮之后,女大學生社會人格更加成熟,心態更加理智――與其死抱虛幻的愛情理想,不如先腳踏實地求得經濟獨立,后再創造條件成就愛情。實際上,人們置身不同社會環境、處于人生不同階段,對于愛情的理解和追求是各不相同的,學生時代的浪漫愛情與步入社會之后的家庭婚姻本身就不是一回事,故女大學生們在處理愛情理想與就業現實的沖突時,以就業現實為導向也就不足為奇了。
5.性別歧視――不公平的就業環境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94%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求職過程中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歧視;在同等條件下,招聘單位會優先考慮男生。在被調查者中,認為這一現象“普遍存在”的占53%;認為“局部存在”的占40.7%,認為“不明顯”的占5%;認為不存在的僅占1%。
這也許與她們所青睞的就業單位直接相關:有75%的同學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作為首選單位,而這些單位又是目前高校畢業生競爭最為激烈的目標單位――它們掌握了市場準入的話語權。由于歷史傳統和社會現實因素的綜合作用,這些單位實行“男性優先”甚至“不要女性”自有其經濟理性根源――背負沉重的“企業辦社會”負擔,卻需精簡機構、提高機關辦事效率,其理性的市場選擇結果當然是預期勞動產出高而成本低的男性。因為至少從表面看來,雇傭男性不用直接負擔女性特有的生育成本和家務勞動成本。
在問及是“哪些用人單位提出了性別限制”時,有70%的被調查者首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而認為在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中存在性別歧視的被調查者比例分別是28%、24%、17% (上述兩項結論正好相互吻合)。
這與人們心目中企業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而排斥女性的經濟理性預期并不完全吻合。實際上,由于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不健全,本該為促進社會和諧領風氣之先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卻成了實行就業性別歧視的“領頭羊”。面對這令人無奈的客觀現實,女大學生們除了呼吁法制的完善和社會的關愛之外,避開這些不利的藩籬,找尋那些女生有就業優勢的行業、職業,恐怕才是明智之舉。而現實生活中有些職位也的確比較適合女性,如文秘、教師、服裝設計等,女生們擇業時應盡量往這些相關職位上靠,在客觀環境不能改變時,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在求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本次調查顯示,本屆女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主觀不足:
1.對就業相關信息關注不夠 在被調查者中,約有76%不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程序;有63%不清楚用人單位的要求,更有63%不知道與自己就業直接相關的國家就業政策。不熟悉就業政策就好比不懂比賽規則而上場一樣,若再加上不了解對手的情況,就業勝算能有幾分?
2.缺乏必要的求職技巧 有58%的女大學生不了解求職所需技巧,不清楚自薦材料應當包括哪些內容,一般只想到自薦信、個人簡歷、學校推薦表、各種獲獎證書及相關證明材料,而忽視了在校期間所做的有價值的調查研究、論文等實際成果。有人甚至不知道面試的基本禮儀――從著裝到言談舉止,無一不感迷茫。
四、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建議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一方面,學校和社會沒有對女大學生提供足夠的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使其缺乏應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新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女大學生對于自身和社會認知的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其就業難的程度。
為了盡快緩解女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解決供需結構矛盾,學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應齊攜手共努力,積極創造條件,促使畢業生盡早接觸社會,了解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期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為此,根據本次調研的統計結果,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學校的責任和義務
1.加強校企聯系,優化課程設置 學校應根據社會對于人才的現實需求,設置具有社會適應性的先進課程,甚至安排企業專業人員擔任課程教師,或邀請相關企業開設短期培訓課程,以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產業的新知識、新技術;同時,學校還可以通過建立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的形式,為企業和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另外,學校還應當結合女大學畢業生的特點,為其開設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輔導課和就業技能培訓課程,為她們順利實現就業創造條件。針對女大學生保守和求穩的特點,學校要更加重視對她們進行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的培養,使她們能夠適應市場競爭和發展的需要,提高就業質量。
2.盡快完善大學生就業信息網,為女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學校應盡可能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技術,與各地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建立廣泛聯系,創建大學生就業信息庫,整合各類就業信息;同時,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咨詢、應聘指南、招聘協議磋商、簽約指導等系列服務。
同時,學校應當為女大學生提供連貫的、長期的、個性化的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針對她們所急需提高的自我職業生涯設計能力、了解自己(尤其是自身職業傾向)的能力等方面開展指導,改變高校目前的職業教育活動只在畢業班開展,缺乏針對性,以至于造成女大學生不能及時進行準確的求職定位和系統的職業規劃的不利局面[1]。
3.強化女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在求職過程中,多數女大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已深刻認識到社會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是求職取勝的關鍵因素。因此,學校在日常教學和就業指導中應注意對她們加強這些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她們走出校門,多與社會接觸,盡可能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多交流,在社會實踐中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調整心態,鍛煉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就業取勝的信心和實力。
4.針對女大學生的特殊需求,實行差別教育 所謂差別教育,就是指高校以承認、重視男女兩性之間的差別為前提,針對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專門進行的特色教育。差別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和引導。
由于性別的原因,女大學生在學習、就業過程中,生理、心理、思想認識上會碰到一些特殊問題,迫切需要通過高等教育中的差別教育來加以解決。比如,應當如何正確處理事業與愛情的關系、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等,是當前女大學生在擇業、就業過程中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可是,我國高等教育在這方面卻很薄弱,對女大學生所面臨的角色困惑知之不多,引導更少。目前,各高校都實行“無差別教育”,即男生和女生一起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這對女大學生的發展很不利。
學校通過針對女大學生們普遍存在的職業角色、社會性別角色困擾進行積極引導,可幫助她們對自己將要充任的社會角色和隨之而來的社會責任形成較為清楚的認識,有助于強化其自我開發的主體意識,發掘自身性別優勢,樹立自信心、增強競爭力。
(二)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對國家而言,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機會,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前提。除此之外,國家還應加大教育投資,建立公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改革人才引進制度,充分利用人才資源,針對當代人才結構矛盾采取積極的解決措施;實施大學生見習計劃,為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創造條件,擴展就業機會;引導大學生到中西部落后地區、到基層、到社區就業,要求國家機關招募公務員應當優先甚至必須從有基層實踐經驗者中擇優錄用[2];優化就業環境,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利用法律武器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使女性在就業中的公平地位得到有效保障;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規范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行為,預防和減少形形就業陷阱對女大學生的傷害;對有特殊困難的高校畢業生提供特殊關懷。
實際上,圍繞推動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國家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為畢業生充分就業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在自主擇業方面,破除了一切部門限制和地區限制,畢業生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在自主創業方面,免除了創辦企業的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并可提供小額貸款資助;在鼓勵下基層方面,除給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外,在落戶、職稱、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在就業服務方面,不僅學校而且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中介服務機構都為高校畢業生服務提供多種公益(如為見習生免費提供人事等);在擇業期限方面,不局限于畢業前,畢業后兩年內仍可雙向選擇;在困難救助方面,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者可以登記失業,享受失業人員優惠政策,[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對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實行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綜[2006]7號,以下簡稱《通知》)指出:高校畢業生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和地方財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見習高校畢業生提供基本生活補助;要為見習生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協調解決見習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對見習生的考核鑒定和表彰通報制度;今后政府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要為見習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人事等服務;見習期滿仍沒有落實就業單位的高校畢業生,由政府所屬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繼續進行就業指導和推薦就業。]特別困難的還可以申請臨時救助,可獲得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司法救助等方面的支持。可以說,現有政策涵蓋了畢業生就業的各個方面,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政策框架體系[3]。
其次,企事業單位應自覺規范自身的招聘行為,遵紀守法,不實行就業歧視,[注:法律上的就業歧視,是指條件相等或相近的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或受雇者在就業時由于某些與個人工作能力無關的因素不能夠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以及工資、配置、升遷、培訓機會等就業安全保障的平等待遇,從而其平等就業權受到損害的現象。]不任意提高進入門檻。堅決杜絕不法之徒利用大學畢業生求職心切、防范意識淡漠、維權成本高等不利現實因素,假借招聘之名義制造招聘陷阱騙財騙色、低成本甚至免費使用大學生優質勞動力的惡劣行徑。
同時,企事業單位應該盡量避免盲目提高招聘標準,過度追求人才高消費,造成人力資源浪費。企業應當加強職業分析和崗位工作分析,根據職位特點和需要選拔匹配的適格應聘者。
另外,企事業單位可與高校結成對子,以方便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畢業生就業時能很快進入角色。有條件的單位可提前對畢業生開展招聘實習、假期見習,讓學生盡早介入工作崗位,及時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若雙方滿意,等學生一畢業就可簽約。
(三)女大學生自身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1.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樹誠信職業形象 回應用人單位近年來對大學生專業理論不扎實、實踐能力缺乏的呼聲,女大學生應注重提高專業素養,增強實踐操作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促進自我素質的提高,力爭把自己塑造成為能解決實際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要認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結合人生目標,優化自我定位。實際上,規范的人才市場未來長期的發展方向是:有新知識、高技能和良好品質的人才將得到用人方的青睞。女大學生要以這種認識盡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自己處于不斷學習的積極狀態,以便迅速適應社會、適應職場需求,努力保持和提高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優勢。
同時,女大學生還應重視職業道德培養,努力塑造誠信形象,力爭做到“干一行,愛一行”。 實踐中,求職者是否具有勤勉踏實的工作態度、強烈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幾乎是所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外企選拔人才時最重要的標準之一。用人單位通常認為,任何工作技能都可通過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來培養,但認真負責、吃苦耐勞、誠實信用的人格特征卻難以通過短期的職業培訓養成。而近年來由于“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已逐漸被廣大畢業生所接受,一旦對所在單位、行業、職業不滿意,他們就會選擇“跳槽”另謀發展,導致
一些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開發培養
最終變成“為他人做嫁衣”;許多用人單位對此深感不滿。因此,為適應社會需求,女大學生應當加強自身人格修養,重視職業道德培養,塑造誠信形象。
2.調整過高的就業期望,革新就業觀念 目前,女大學畢業生對就業市場和就業形勢普遍缺乏客觀的了解和認識,就業觀念陳舊保守。她們往往把求職的首要條件定位為給自己找一個穩定的著落,認為只有到政府機關、國營企事業單位才算就業,并過分看重“初次就業”,片面認為一次就業定終身,因而不愿主動調整擇業期望值,不愿到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就業,就業渠道狹窄,從而錯失了許多就業機會[4]。對于新興的就業途徑如員工派遣、人才租賃等沒有人愿意去嘗試。而由于人才派遣具有能夠幫助企業優化人才結構、規范用工行為、規避用人風險等好處,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通過人才派遣的方式錄用畢業生,人才派遣正在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
另外,畢業生擇業時普遍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并且對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等都有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期望;而對于一些欠發達地區(如中西部地區),即使用人單位開出較好的待遇條件,畢業生也不愿意去選擇。這些問題勢必限制畢業生求職的選擇面,從而影響其就業。因此,畢業生應適當調整自己的擇業心態,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否則會一事無成。
其實,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女大學生應當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在科技日新月異、人的價值觀念日益多元的今天,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資本的高校畢業生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時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業,然后在職業發展中選擇從事的專業,進而在不斷積累中成就自己的事業。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先落實一個單位,然后再根據情況伺機而動。當然,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必須處理好自己與已簽約單位之間的關系。
3. 做好職業規劃,掌握主動權 女大學生就業難,自己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本次調查顯示,學生們普遍缺乏職業規劃的意識,很多同學只是在臨近畢業時,才去關注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以至于有76%的被調查者直到求職時還不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程序;有63%不清楚用人單位的要求;更有63%不知道與自己就業直接相關的國家就業政策。以這樣的態度找工作,不要說滿意的工作,可能連就業機會都沒有。
實際上,如果不盡早做職業規劃,很多重要的事情(如實踐能力的培養、證書的考取)會來不及準備。而要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首先必須學會搜集、保存與分析職業信息,詳細了解典型職業的工作內容與任職要求、行業的特點;其次要加強自我認知,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優勢能力與知識、喜歡的工作與生活方式等;再次要運用職業信息與自我了解,確認從事的職業、行業、公司類型等,并針對目標職業、行業、公司的要求制定行動計劃;最后要掌握簡歷制作、爭取面試機會和應對面試的技巧。
女大學生只有多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優勢、喜歡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多了解職業、行業、公司的要求并有針對性地準備,才能避免出現盲目擇業、抉擇困難、選擇錯位等情況。同時,在進行職業規劃時,女大學生應注意揚長避短,自覺選擇女性具有性別優勢的行業,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研究表明,女性運用語言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普遍比男性強,具有溫和、善解人意的特點,因此,女性從事文字整理、編輯、翻譯以及宣傳教育工作、接待洽談工作(如商品推銷、簽訂合同、對外聯絡等)更能發揮其性別特長,在藝術創作、藝術表演、服裝設計等方面也較有優勢。
總之,目前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難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并非是她們缺乏就業機會,而是難以找到與她們最初的期望值相當的職業,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與學生就業期望值之間存在差距。其實,只要女大學生們能夠順應社會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順利實現就業并不難。當然,學校和社會也應當為女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加寬松和諧的經濟、法制環境,力爭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防范和化解女大學生的就業風險。
參考文獻:
[1] 史雯婷.上海市女大學生就業取向調查報告[J]. 教育發展研究,2005(3):6-10.
[2] 大學畢業生任本市“村官”滿3年可獲公務員身份[N].北京日報,2006-01-20.
[3] 破解就業難題之策:理性分析畢業生就業形勢[N].中國教育報,2006-04-04.
[4] 余展洪.女性需要社會的理解與關愛――女大學生就業難哲學剖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78-81.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ZHANG Yan
(School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003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