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范文
時間:2023-03-17 13:45: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小企業 會計制度 構建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的市場經濟就基本上與世界上的經濟相銜接,這樣就使得我國的中小企業的面臨著更加嚴厲的考驗。為了使我國的中小企業得到更加好的發展,就需要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構建和完善。下面將從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構建上存在的問題上講解,并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上的問題
由于我國的一些中小企業過分的關注于企業的銷售而忽視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導致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比較混亂,還有的中小企業中的會計人員職業素質較低,內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致使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一些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制度上監管不善,造成了許多的問題,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部分:
1.中小企業的財會人員水平偏低
由于我國現在的中小企業大部分為家族企業,兄弟合伙企業等,在人員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問題。一些中小企業秉承著“任人唯親”的思想,讓自己的家人或者親戚在自己的企業中擔任財務管理的職位,但是在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人員的財務水平偏低,并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關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相應的學歷和職稱,這樣就使得企業的整體水平偏低,特別是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上。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上過于集權,使得各個人員職責不清,會使得一些領導認為,只要缺錢就去財務那里支取,忽視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使得企業的財務混亂不清。
2.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些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制度構建上存在著制度不健全,導致一些中小企業設置兩套賬薄。對外,相關的稅務機關審核的一本;對內,自己私自設立小金庫,不公開的賬簿。還有的一些中小企業雖然設立了比較規范的財務會計制度,但是在財務會計制度監管上不合理,層次不清,即便是分清各自的職責,但是由于沒有嚴格的內部控制管理體制,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的混亂不清。
3.中小企業籌資渠道受限
一些中小企業由于信用度不高,很難在銀行得到相應的貸款,因此一些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構建上的資金就不能得到滿足,這樣這些中小企業就會忽視在財務會計制度上的建設,造成財務混亂。還有,由于政府的干預或者是資金受困,一些中小企業就會進行民間融資,但是這些方法成本高,利率也很高,這樣就不利于中小企業的良好健康的發展,這就會使得中小企業在與一些大企業競爭上出現相對的弱勢,這樣就會使得中小企業弱化對于自身財務會計制度的構建。
二、對于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構建上的建議
中小企業應當去審視自身在財務會計制度構建上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這樣才能使得中小企業能夠建立一個相對合理正確的財務管理制度,這樣才能使得中小企業自身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提高了中小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就更加的利于中小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小企業要構建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就必須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的一個核心的內容,是不容忽視的,只有中小企業構建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中小企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夠不斷的壯大,以下即為對于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構建上提出的一些建議。
1.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水平
中小企業要建立合理的人員制度,要摒棄過去那種“任人唯親”的舊思想,在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的任用上要盡量選擇優秀的人才,做到各司其職。同時還要注重對于企業中財務會計人員的不斷深造和培養,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而且中小企業要對相關財務部門的員工采取獎勵機制,提高相關財務會計人員的從業積極性,使得財務會計人員發揮自身的監督和管理的職能。
2.建立健全的內部管理機制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當注重對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的重視,從自身開始做起,嚴格的要求自己應當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使得中小企業中的會計人員將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當作一項長期的工作來認真負責的實行。同時中小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科學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明確中小企業中的各個會計的分工,使得中小企業中的財務會計職責層次分明。各部門應當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越級,不。
3.打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要想有一個比較寬廣的融資渠道,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建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只有企業擁有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譽,才能使各方增加對于企業投資欲望和意向。同時國家應當積極督促相關的商業銀行建立比較完善的專門用于服務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這樣就會拓寬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使得中小企業得到更加健康和持續的發展。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也越來越重要了,中小企業想要構建一個良好的財務會計制度,就必須先從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水平的提高,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拓寬相對的融資環境,這樣才能使得中小企業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中小企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對于國家的經濟和社會持續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中小企業在這一過程中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德明,楊松令.中小企業差別報告與研究[J].商業會計.2003(6)
篇2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財務會計工作 問題 解決措施
一、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會計工作目標定位不明確
在我國,中小企業數目眾多,行業地區分布廣泛,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要提高競爭力,就必須充分發展中小企業。鑒于此,從會計發展的角度看,在財政部陸續《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之后,研究制定中小企業財務會計核算與財務報告規范,以加強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就顯得日益迫切。而做好這一系列工作,首先要明確財務會計目標。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目標的確定,不僅直接涉及到會計規范的價值取向和會計方法程序的選擇,而且有利于會計目標理論體系的完善。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在規模、組織結構和資金來源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使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需求與之不同。
(二)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
自1993年財政部頒發了《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以及相關的行業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以來,1997年《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等具有會計準則又相繼和實施。2001年1月1日起暫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同時也鼓勵其他企業實行《企業會計制度》。按照財政部關于我國會計核算制度改革總體設想,《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并存。這些以股份制企業或上市公司為背景制定的財務會計規范,與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生產模式和資金運行的模式差異較大,再加上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研究和制度建立上的缺位,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限制,使中小企業的財會人員不可避免地陷入選擇適用性財務會計制度的困惑。
財會人員的雙重受托責任,源自于委托關系,它要求財會人員同時維護所有者和經營者雙方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履行核算控制和監督經營者的雙重責任。這種制度性缺陷往往導致財務會計人員“站得住的頂不住,頂得住的站不住”。按照我國現行中小企業劃分標準,國有中小企業、集體企業、個體企業、鄉鎮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等均屬中小企業之列,它們中的大多數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卻渾然一體,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企業行為目標與企業所有者目標高度重合。在大部分情況下,企業所有者自行管理企業,也就是企業不存在委托關系。財務會計人員只接受所有者委托,監督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有無偏離原定的企業目標,確保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時,卻仍要求財務會計工作代表利害關系各方,保證為所有利害關系人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顯然缺乏理論依據,實踐證明也是不現實的,這是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又一困惑。
要構建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中小企業老板必須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進行必要的投資,聘請高質量的會計人員,會計、出納必須嚴格分人管理,控制資金風險。另外,企業老板還要糾正“說到會計就想到逃稅”的錯誤觀點,當然,合理避稅是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但是把稅收因素事先納入成本,然后預算企業的贏利前景,才是長遠的和現代的經營思想。
二、針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鑒于以上中小企業會計信息需求上的變化,我們不宜將目前流行的會計目標的主要觀點――受托責任觀或決策有用觀――直接作為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目標,因為這兩種觀點是以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組織形式出現,產生兩權分離為前提條件的,其實質是定位于以滿足投資人的信息需求為主導。于是,有人提出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應定位于主要滿足稅收征管需求和企業內部管理需求上。
首先,企業內部管理需求不是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主要服務對象。財務會計是以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為導向的,雖然財務會計信息可以為企業經營者用來評價企業經營情況,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有用的參考,但由于經營者是企業的“內部人”,掌握著財務信息的生產和供給的權利,他們完全有能力也有條件從自己的決策需要出發,直接從企業取得比財務會計報告更為詳細可靠的信息。如果以企業內部管理的信息需求為主導,則企業會計所披露的范疇就不再僅局限于對外報告的財務會計信息,還應包含管理會計等內容,至少應把成本報表和成本有關的其他內容都包含進去。這樣會提高會計信息的提供成本,更重要的是易泄露企業的商業機密,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當然更不利于會計制度的推廣與實施。
篇3
一般來說,企業單位資金運動的情況信息是企業經營者作出重要性決策的主要依據,而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能夠完整地揭示企業單位的經濟信息。所以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對于它自身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現為:首先,保障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因為企業單位的投資者和債權人一般不會參與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只是通過一些基本的財務經濟信息作出維護自身利益的有關企業發展的重大決定。所以,財務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可以保證企業單位的投資者更為清楚地了解到企業的資產經營狀況,企業單位債權人的債權能否得到清償等相關事宜。其次,保障普通職員和公共社會的利益。企業的發展不僅關乎到企業單位股東的利益,而且直接影響著普通職員的切身利益。由于企業單位經濟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直接地影響著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有序的發展。再次,有利于擴大企業影響,吸收資金。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能夠保證企業單位的發展的同時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開且規范化的制度能夠讓社會各界清楚地了解企業單位的運營和盈利狀況,一旦出現經營較好的企業單位,必然會吸引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投資加盟,進一步擴大企業的影響,推動企業單位進一步發展。最后,有利于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企業單位在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下進行資金的籌集分配,并詳細記錄企業經營狀況,實際上是對市場經濟的如實反映,有利于政府部門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發展動態,并制定相關的應對措施,調節控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保證市場經濟帶動企業經濟健康發展。
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制定的原則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一個企業內部的財務會計事務不僅關系到整個企業的運營狀況,還關乎企業股東、債權人、公司職員和社會的公共利益。所以在制定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時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規范化
不管是對企業單位財務制度還是會計制度來說,都需要進一步規范化。因為對于大多數信息使用者來說,他們并不是財會專業人員,這就需要對財務會計數據進行規范,保證大多數人通過財務會計信息能夠了解到企業單位的營業狀況以及盈利能力。
(二)可操作性強、兼顧企業內部管理
企業單位相關制度的制定是為了規范企業職員的工作行為,所以在制定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時候需要結合企業的具體狀況,制定符合實際要求的制度。如:小企業在進行會計制度的制定時,需要盡量簡化會計核算工作,避免出現過多的會計方法和職業判斷,保證信息的可靠性;一般的中小型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一般是企業單位內部管理人員、債權人以及政府稅務部門工作人員,所以在制定相關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保證財務會計制度簡單易懂、可操作性強。同時,需要明確企業財務會計更多地是為了服務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工作,所以在制定相關制度時,要保證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順利進行,始終以保證成本效益為原則。
(三)保障相關人員的利益
企業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在企業單位的運營過程中要始終把利益放在首位考慮。對于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工作人員來說,他們的利益是保證這個企業健康運營的重要標準。所以在制定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時,必須維護企業相關人員的利益,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每個人的積極性,帶領企業單位繼續向前發展。
(四)盡量與稅法保持一致
企業經濟的發展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國家根據企業的運營狀況確定征收稅額。國家稅法雖然根據國家政策和企業的納稅能力進行征稅,但是對于一般的企業來說,應該盡量避免人為增加企業稅務負擔。減少由于企業財務會計制度造成的企業期末納稅調整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篇4
關鍵詞:財務會計;經濟效益;農業
中小企業農業是事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性產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化成為了現代農業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農業企業的產生與發展,讓“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為了一些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方式。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環境下,在適應市場需求、提升自身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實現農業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農業企業經營者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對農業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的研究,可以為我國農業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農業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特點
農業企業主要指的是一些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依托,進行農工商在綜合經營且具有法人地位的經濟組織。受農業生產特性的影響,季節性與地域性特征也是農業企業的生產工作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在產品的勞動時間與產出時間存在差異性,生產工作與自然環境和市場環境之間的影響較為密切的情況下,農業企業的生產成本往往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對農業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潛在的威脅。因此,對環境因素、市場需求、國家政策和自然環境因素的關注,是我國農業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這就使運營資金管理和動態化的投資融資安排成為了農業中小企業所無法忽視的問題。由于農業企業的產品存在著特殊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核算內容的多樣化和核算方法的靈活性也成為了這一類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
二、農業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1.有利于農業中小企業規避投資風險
無論是農業中小企業還是其他中小企業,企業自身的經營生產過程往往需要大量的運營資金。多渠道籌資已經成為我國中小企業所采取的主要籌資方式。籌資規模、投資規模和資產購置情況與財務會計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合理化的投資方案設計可以讓企業對投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性問題進行有效規避,因而財務會計工作也可以讓農業中小企業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2.對農業中小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進行直觀反映
賬務計算與匯總是企業經濟活動的反映。賬目的匯總過程也是企業的資金情況、利潤獲取情況和納稅情況的反映,因而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農業中小企業而言,財務會計工作可以為企業的未來經營決策提供一定的參考。這樣在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信息數據的分析、綜合、比較和監督也成為了不可缺少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相比于其他企業,財務管理觀念的落后性是一些農業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對資金的調度作用進行充分發揮
對于農業中小企業而言,對有限的資金進行合理配置,是企業保證自身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效方式。財務管理機制的構建,可以讓企業的用款計劃得到有效控制,對于一些資金實力相對不足的企業而言,財務管理機制的構建可以讓企業從不同項目內容的輕重緩急入手,對資金進行合理分配,進而讓資金的合理化運作得到充分保障,因此財務管理制度是對農業中小企業的資金調度情況進行系統化平衡的有效嘗試,它可以讓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4.對農業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動性進行強化
存量資產問題是農業中小企業可能存在的一大問題。存貸資金、庫存材料和農業生產設備閑置問題的二次利用,是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提升的一種有效方式。對此,財務部門需要對企業現有的積壓物資和設備進行充分調查,進而在將調查結果上報至相關負責人以后,對積壓物資的處理方式進行確定。
5.減少費用支出
應收賬款問題是一些農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大問題。應收賬款的逐年增加會對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帶來不利的影響。在產品貨款無法回籠的情況下,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對此,在對貨款回籠工作進行強化的過程中,企業財務人員首選需要對未清欠的貨款清單進行匯總,以便對賬目的明確性進行保障,進而以貨款清單為依據來進行集中清欠工作。在貨款清欠工作出現困難的情況下,財務人員需要對清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技術上報。
6.對購進材料與購進設備的價格管理工作的強化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管理環境混亂,是一些中小企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企業對設備材料采購工作缺乏有效管理的情況下,材料設備的無序采購可能會導致材料設備的積壓問題。從財務會計工作對材料設備的采購工作所帶來的影響來看,采購人員在對企業所需設備進行市場調查以后,可以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一些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入手,對一些與市場供應價格底線相近的材料和設備進行選用,這就可讓企業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基礎上對自身的經濟效益進行提升。
三、加強農業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措施
1.對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完善
從農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入手,對自身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完善,是企業在新時期所要承擔的一項重要責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農業企業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對財務會計工作的工作基礎進行完善。為了避免利用會計報表進行弄虛作假,企業可以對匿名檢舉舉報獎勵機制進行運用。企業內部監督、社會監督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的監督方式的運用,也可以讓財務會計制度的監督機制得到有效完善。
2.利用預算管理強化成本意識
成本理念和成本意識的普及,對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進和生產流程的優化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一,全面化的預算管理機制在農業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是對成本意識進行強化的有效措施。對于農業中小企業而言,在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的應用過程中,企業管理人員首先需要對全面化的財務會計預算管理組織體制進行完善、進而對相關目標、監督主體和考核責任主體等因素進行確定。第二,農業中小企業需要對預算管理的范圍進行擴大,以便在將企業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對農業企業的收支全貌進行全面化的展示。第三,農業中小企業也需要對預算編制的流程與方法進行改進,進而對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行提升。針對農業生產對內外部環境的依賴性,動態化的預算監控機制的構建,可以讓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3.對財務風險管理機制進行完善
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可以讓農業中小企業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為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農業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第一需要梳理適合新經濟時代的風險管理目標,進而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行強化。第二,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對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授權審批制度和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的應用是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的有效方式。為了更好地規避自身的財務風險,企業也需要對危機處理的應急預案進行完善,以便讓企業從容應對可能到來的財務危機。
四、結語
核算內容的多樣化和核算方法的靈活性是農業中小企業財務工作的主要特點。財務會計工作存在于中小企業的整個經營過程之中,它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對財務會計管理措施進行優化,可以讓企業更好地對盈虧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幫助企業確定更好的投資方案。
作者:趙彩文 單位:惠州市金鑫農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張群.淺談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對經濟效益的影響[J].財經界,2014(36).
[2]宋長粉.淺析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對經濟效益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5(25).
[3]楊春辰.基于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J].商,2015(50).
[4]萬逸民.探究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6(6).
篇5
現階段我國的全面改革有了進一步深化,在這一重要發展階段,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的優化就比較關鍵,這是促進中小企業在市場中得以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工作,只有在這一層面得到了加強,才能有助于中小企業占據優勢發展地位。在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注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問題解決就成了企業發展中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中小企業和企業財務會計的特征加以分析,然后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特殊性和存在的問題詳細分析,接著就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優化策略進行詳細探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問題原因
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在當前已經超過了一千萬家,占到總體企業比例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小企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保障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就是對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財務會計管理是比較關鍵的,這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面對當前日益復雜化的市場發展環境,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就要能從多方面充分考慮,保障管理質量水平的有效提升。從理論層面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進行詳細分析,對實際的財務會計管理就有著積極意義。
一、中小企業和企業財務會計的特征體現及特殊性分析
1.中小企業和企業財務會計的特征體現分析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充分重視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就比較關鍵,中小企業在當前的發展特征比較突出。實際發展中有著較為鮮明的特征,體現在有著較高的靈活性,中小企業和大型的企業相比較來說,在人員結構方面就比較簡單化,在實際工作的效率方面就比較高。在發展的結構上也比較的多元化,有公私合營以及自然人投資等多元結構構成。在企業的管理方面的特征就比較單一化,這一單一化就體現在人員結構單一以及管理上的單一性等。還有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均,主要是和地域性的差異有著關系。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的資金比較薄弱,這和其自身的規模有著直接關系,有的企業是作坊式的,所以在資金方面就相對比較薄弱。從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管理特征上來看,表現的也比較突出。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多變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在財務會計的管理方面也要能及時性的轉變,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機構設置的不規范是比較普遍的,這也是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重要特征,有的企業在財務會計的機構方面根本就沒有進行設置,有的雖然設置了財務會計機構,在層次上以及分工方面都沒有明確化,存在著職責分離的情況。從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特征層面來看,人員素質不高是比較突出的。在內部會計制度的完善性方面也不夠,以及在會計資源方面比較缺乏,在會計監管方面相對比較缺乏。這些特征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就比較顯著。
2.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特殊性分析
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也體現在多個層面,其中在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方面的特殊性中的投資人以及債權人和政府監督管理的部門,都會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對于債權人來說,就有著不同的類型,一個是金融機構,一個則是企業主的親友以及員工。而在投資人方面主要是通過合伙投資以及獨資經營的方式。從政府監督管理部門的特殊性層面來看,在不同的部門對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工商管理的部門方面,主要是對出資人的落實情況以及經營情況通過財務會計報告進行查看。這些方面的特殊性,就會使得中小企業的會計機構設置以及人員等方面都會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在綜合性的環境方面也有著其特殊性。其中在政策環境層面,在相關政策的出臺下,就會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產生影響,對財會信息的質量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而在經濟市場的環境方面,經濟和市場體制的變化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也會帶來相應的影響。我國在市場經濟的發展時間并不是很長,在市場透明度以及公允性方面還有待完善,這些對中小企業會計的發展就會產生相應影響。還有在文化環境以及法律環境和會計基礎等方面,也會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有著影響。
二、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成因分析
1.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從我國的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發展現狀來看,還有諸多方面存在著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財務會計監督制度方面沒有完善化,監督力度不足等。在這一問題上主要體現在企業財務會計的外部和內部的監督沒有達到實際要求,在對財務會計的監督方面主要是會計審計部門來實施的,這也是對內部控制的重要形式。通過內部審計機制的完善建立,就能將財務會計的監督控制效果良好呈現,這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舉措。但是在實際的監督工作實施中,還有諸多方面沒有完善,在監督的機制上沒有完善建立,監督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監督控制比較乏力等,從而造成了內部會計問題的出現。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過程中,在財務會計的基礎層面相對比較薄弱。在這一方面的問題上主要體現在對財務會計的機構和人員的配置等方面沒有規范化呈現,企業在財務會計的機構設置上層次比較少,對財務會計人員的配備也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要求,從整體的業務素質上來看也比較低。財務會計人員自身的專業化知識相對比較老化,在專業化的技術應用方面還比較薄弱。再有是在財務會計建賬方面沒有得到規范化的呈現,這就比較容易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發生。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不是很大,在企業人員的數量上也比較少,業務也比較的單一化,在具體的工作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會計核算的主體界限方面不能得以清晰化,主要就是在企業的經營和所有權方面沒有明顯化。這在民營企業方面體現的就比較突出,中小企業的投資者也是經營者,這樣的方式就會造成企業財產和個人財產的混淆,這些方面的問題就會造成會計核算的困難度增加。從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實際工作情況來看,在信息化的建設工作上沒有和時展相契合。在當前的信息化發展時代下,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實現信息化就比較關鍵,這是促進財務會計工作良好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持,只有在這一方面得以重視,才能提高企業發展競爭力。但是在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中,并沒有對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得以充分重視,在信息化的工作目標上還沒有得以有效實現。這就會對企業的高效發展有著很大的阻礙。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過程中,由于在內部控制的機制方面沒有健全,就比較容易出現財務會計造假以及違規的情況出現。財務會計管理機制是對具體的財務會計管理指導的規程,只有按照科學化的規程,才能將實際的管理質量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但從實際的管理發展情況來看,在財務會計管理的機制方面還沒有得到健全,不能將財務會計工作的作用得到有效充分的發揮。從而就出現了會計造假以及違法的現象出現。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中,比較關鍵的就是專業人員的素質,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比較低,在整體的工作質量上不高。中小企業的會計人才相對比較缺乏,存在著崗位空缺以及不能將內部牽制得以實現的問題。在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上不能有效提升,就會造成在具體的財務會計管理中,不能嚴格按照規定操作,管理的效率水平比較低下,尤其是在核算工作中,形式主義比較突出,沒有將財務管理的工作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2.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
從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問題來看,其主要是體現在多個方面,這就要能對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并找到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財務會計的問題原因來看,其中的社會影響因素是比較突出的,由于在財會管理體制方面沒有完善化,這就會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的科學化指導比較缺乏。不能通過完善的機制對財會工作加以規范化,這就造成了財務會計管理的弊端出現。還有就是在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內部方面的因素影響下,也會造成財務會計的問題出現。在這一影響因素上,主要就是人才的缺乏以及管理能力的低下等。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問題影響因素還體現在信貸融資方面。信貸融資自身的困難也是和中小企業的自身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的。中小企業的規模比較小,所以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等信任,在信貸方面就會比較困難。這些層面的問題原因,就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阻礙。
三、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的優化策略探究
為能促進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水平和效率加以提升,就要從多方面注重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優化措施加以實施。筆者結合實際,從多方面對財務會計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探究,這就能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1.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優化要從企業的制度上進行創新改善,將企業的信用機制得以健全完善。
只有完善的企業制度才能保障財務會計的工作得以優化進行,在整體的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通過科學化的會計管理制度的實施,以及在正確的財務會計觀念下,將其和企業的實際發展緊密結合,這樣才能將財務會計的工作得以優化。在財務會計制度的完善建立過程中,就要能夠將財務會計管理的職責得以明確化,尤其是在資金的管理過程中要能充分重視。
2.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不斷提升。
只有保障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才能有助于實際工作的完善實施。這就需要將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業務能力的培訓工作得以充分重視。中小企業要在財會人員的崗位責任心以及職業道德的培訓教育工作要加強實施,對財會人員的工作謹慎以及職業道德的素養提升都要加強。還要能在法制管理的教育層面進行加強,不斷財務會計人員的政治素養得以有效提升,從而保障其能夠成為職業化的財會人員。在業務能力的培訓方面,就要注重對財務會計人員的技能考核,將其業務水平不斷提升。
3.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工作優化,還要從監督管理層面進行加強。
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的完善,就要能成立會計監督局對財務會計監督工作得以良好實施。在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的發揮要充分化實施,要能對虛假會計信息的監督進一步的加強,能夠構建完善化的會計監督的網絡。通過監督主體間的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讓財務會計信息能夠在各部門得以傳遞。不僅如此,也要能在企業的內控工作上進行完善化,將財務會計的質量得以有效保障。
4.從社會角度來看,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工作完善,就要能夠從多方面得以充分重視。
將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能得以有效充分的發揮,將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能得以有效發揮,對于存在著嚴重違法行為的事務所就要能堅決的嚴肅處理,并要能夠構建實施民事賠償機制以及刑事追究的機制。通過多方面的措施實施,保障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的良好實施。還要注重對虛假會計評估以及審計的問題得以充分重視,對中介從業人的職業道德教育能加以強化,使其能夠自覺的承擔經濟監督責任。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的問題解決,必須要能從多種角度來加以完善。面對日益復雜化的經濟發展環境,就要能從多方面對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得以重視。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水平提升,就要能夠在財務會計的工作層面進行不斷完善化,如此才能有助于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作者:劉明霞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躍德.中小企業的“三觀”跨越[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09).
[2]張成斌.企業內控制度的缺陷與補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6).
[3]李寶山,李志杰.家族企業財務制度創新[J].農村金融研究,2014(05).
篇6
世界各國(或地區)中小企業界定的標準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以單一從業人數作為界定標準,如意大利和法國;二類是既可以用從業人數作為界定標準又可以用資本額或營業額作為界定標準,如日本;三類是同時采用從業人員和營業額作為界定標準,但不同行業具體要求不同,如美國。
1999年底,由國家計委牽頭,國家統計局、國家經貿委和財政部共同修訂了《大中小型企業劃分標準》。新的劃分標準,不再沿用舊標準中各行各業分別使用的行業標準,而是統一按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的多少歸類,主要的考察指標是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劃分的標準為:大型企業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億元及以上,其中,特大型企業為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0億元及以上;中型企業為年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其余的均為小型企業。
按新的劃分標準(依據1998年的統計數據),在國家統計局目前掌握的40多萬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合計為10177家,比原標準的24120家減少了13493家,減少57.8%,其中大型企業為991家,比原標準的7223家減少了6232家;特大型企業62家,比原標準的268家減少了206家;小型企業為458329家。按新標準,大、中、小型企業占全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比例分別為0.21%、1.96%和97.83%。
小企業可以采用不同的分類標準,這取決于分類的目的。中小企業的順利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積極支持。無論是工業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對中小企業都沒有任其自生自滅,而是把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政策。很多國家在確定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時都把便于扶持中小企業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考慮在內。
財務會計意義上的“小企業”
第一部分所介紹的劃分標準都是為了便于劃分市場結構和實施經濟管理政策而設定,我們研究財務會計中的小企業問題,應該予以批判地借鑒,而不是全盤采用。
從財務會計角度研究小企業問題,其目的是在充分挖掘小企業財務會計特殊對象和服務目標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有效率的會計處理以及財務報告模式。因此,我們必須從誰是會計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出發,將那些不但規模上較小(符合一般的劃分標準),而且真正存在特殊會計需求的企業歸入我們的考慮范圍。與大型企業相比,會計信息需求者在小企業中發生了變化:首先,稅務部門的納稅管理需求成為最主要的外部需求;其次,投資者的決策需求和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合二為一;最后,銀行的貸款管理需求比較薄弱。
目前,我國工業中中小企業共有790萬個,占全國工業企業總數的99.7%;其中,中小企業中的77.7%是個體、私營企業,20.1%是集體企業。在應用現行會計模式和財務報告模式方面都存在哪些弊端?值得我們去思考。首先,隨著時間推移,企業的規模可能發生變化,從而引起企業類型劃分和會計需求改變;其次,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融資渠道可能在企業規模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發生變化,也會引起會計需求改變。因此,財務會計意義上的“小企業”的劃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只能以會計需求的特殊性為基準,給予企業適當的選擇權。
鑒于會計信息需求上的變化,我們改革小企業財務會計,主要問題是會計核算如何滿足納稅需求、如何滿足業主對企業現金流控制和管理的需求、如何適應小型企業的銀行融資薄弱的現狀。
制定小企業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規范的幾點設想
《企業會計制度》第一章第二條規定:除不對外籌集資金和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以及金融保險企業以外,其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執行本制度。“不對外籌集資金和經營規模較小”的小企業在財務會計需求上與我們上一部分所探討的基本一致。
我們在制定小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和財務報告規范時,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則:第一,外部信息使用者中,稅務部門占據主導地位;第二,企業業主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集中體現在會計系統的控制作用和現金流量狀況;第三,會計方法要簡單、易懂,便于使用;第四,會計制度和財務報告盡可能標準化;第五;適應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并且足夠靈活,以便能夠適應小企業的成長。就此具體談幾點設想:
1、稅務導向
目前,企業的納稅申報表是依托財務會計報表調整而來,我們改進小企業會計處理和財務報告規則,涉及如何與稅務要求協調一致的問題。小企業的財務報告采用稅務導向,也就是以稅務報表(納稅申報表)的模式進行報告。在小企業,稅務會計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傳統的財務會計。
稅務導向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差別表現在:(1)目標不同。財務會計的目標是向企業的一切財務利害關系人,包括債權人、投資人,也包括經營管理當局,提供公開的財務信息;而稅務會計的目標,則是依據稅法的要求,計算應納稅額,正確申報納稅,提供企業稅務活動的信息。(2)法律依據不同。財務會計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而稅務會計依據稅收法規。(3)核算原則不同。稅法規則與企業會計準則存在某些差別,其中主要的差別在于收益確認的時間和費用扣減的項目上。因為稅法要求有“支付能力”觀念和“征收管理方便”觀念,所以,在采用發生制的同時,也采用收付實現制或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相結合的混合制,而征收當期收益的必要性與財務會計的配比原則是有矛盾的,這便是應納稅年度自身存在獨立性的傾向。(4)計算損益的內容不同。稅法強調的應稅收益與財務會計核算的會計收益不同,前者包括了修正一般收益的概念,剔除了一些稅法不準扣除的項目,調整了一些準予免稅的項目。此外,財務會計重視可預見的費用或者損失,并實行預提損失準備,可稅務會計依照稅法的規定,或者不承認預提損失,或者只承認有限標準的預提損失。
當前,無論是英美模式會計,還是日本和中國模式會計,都存在財務會計核算與稅務會計核算要求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計算應納稅款要進行一系列復雜的調整。由于小企業的稅務會計沒有必要單獨設置一套獨立于財務會計之外的賬、證、表體系,只要在編制納稅申報表時,根據稅法規定調整有關財務會計收益的內容即可,所以,為了能夠準確反映和監督應稅收益與差異,以及方便查詢,可以設置輔助賬簿進行詳細記錄。這套輔助賬簿可以設置一個“總差異”賬戶,用以反映總的差異額,下面可以分設兩個明細賬戶——“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分別對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項目進行詳細登記。于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通過輔助賬簿的差異調整得到銜接,同時避免差錯。
2、現金制或混合制的應用
對現金流的反映和控制應該是小企業財務會計的一個重要目標。現金流量對小企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小企業財務會計可以由權責發生制為主轉向現金制或者混合制,這樣,既滿足了企業控制現金流的需要,也方便了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需要。日本的多數小企業都在會計核算中采用現金制。
收付實現制的優點,在于較準確地反映了稅法的“支付能力”觀念及其應用簡便。因為事實上,收付實現制原則允許納稅人根據賬簿記錄來確定納稅收益。應該強調的是,收付實現制所指的現金流入,不一定非得表現為現款或者銀行存款的形式,而是根據現金等價論的觀點,納稅人所收到的現金等價物,都列為收益。
收付實現制的缺點,是采用該項原則的納稅人對收益和費用的確認時間有很強的控制力,從而實現以避稅為目的的人為調整。為此我們認為,對小企業而言,混合制的應用有很大的好處。
混合制原則,亦稱聯合基礎,指聯合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兩種原則兼收并用。平時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原則處理,按實收實付情況登記入賬;期末決算時,再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就損益歸屬期加以調賬,計算稅基。也有的納稅人采用相反的程序,平時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賬務處理,到期末決算時再依收付實現制原則加以調整。這種原則的優點,可使平時的會計記錄簡化,同時也兼顧了其中損益計算的正確性,故而受一些中小企業的歡迎。
3、簡化財務報表及信息報露
從會計的重要性原則來看,某項會計信息在會計報表中是被詳盡、充分地披露還是被簡要、粗略地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們做出滿意的決策。某些對大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的會計信息,可能在小企業的信息使用者那里變得毫無意義。由于國家目前退出對小企業的所有權的控制,以及小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重合使得小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基本上不存在,從而小企業對外提供會計信息的主要目標是滿足納稅的需要,稅務部門并不需要小企業提供類似于大型企業及上市公司所必須對外提供的對投資者經濟決策有用的信息。
筆者對小企業提供的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內容設想如下: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現金×××應付賬款及票據×××
應收賬款×××其他應付款×××
應收票據×××流動負債合計×××
存貨×××長期負債×××
其他流動資產×××負債合計×××
流動資產合計×××
長期投資×××所有者權益
固定資產凈值×××業主投資×××
無形資產凈值×××所有者權益合計×××
遞延資產×××
資產合計×××負債有業益合計×××
利潤表
應稅收入×××
減:可抵減成本×××
應稅利潤×××
加:調整項目×××
會計稅前利潤×××
減:所得稅費用×××
本年凈利潤×××
對小企業的報表附注也盡可能使用報表旁注,如所使用的會計政策,已抵押的資產,債權人的優先抵押權等都可以旁注方式揭示。報表底注則主要揭示會計政策變動,以及該變動對當年利潤的影響。至于或有項目和期后事項只在企業有向銀行貸款的情況下才需揭示。
4、財務報表的審計
小企業的財務報表應可免于審計。如前所述,小企業的外部報表使用者基本上只有稅務機關。稅務審計與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目的是不同的。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目的是對被審計單位的報表公允性發表意見,其依據是公認會計準則,而稅務機關所要求的是以稅法為依據的稅務審計,目的在于確保企業依法納稅。眾所周知,公認會計準則與稅法對利潤的定義是不同的。這種差異源于兩種體系的不同目標。公認會計準則更關心的是如何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而稅法則有兩個目標:提高財政收入及引導納稅人的行為。因此,在注冊會計師審計不能滿足稅務機關監督企業依法納稅要求的情況下,關于小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否審計問題對于作為小企業報表主要使用者稅務機關并沒有影響。
如果小企業有銀行貸款的話,則其外部報表使用者也可能包括銀行。即便如此,由于小企業本身就具有規模小,應變能力差,風險大的特點,銀行在做出貸款決策時往往要求要有資產擔保或信譽好的其他企業的信用擔保。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小企業所提交的財務報表是否已經過審計對于銀行的貸款決策并沒有影響。事實上,如確有需要,銀行可單獨要求企業進行專項審計。
篇7
盡管財務會計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得到各個企業的充分認可,但由于客觀原因和內部管理不善,財務管理工作在當前狀況下的發展仍然存在較多問題,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財務會計人員缺乏風險意識。常言道:意識決定行為。在當前企業間競爭不斷加劇、市場環境風云變幻的今天,企業要想謀求發展必須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只有能意識到潛在風險才能將其防患于未然,避免對企業的進一步決策造成不必要的消極影響。然而,當前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普遍缺乏風險意識,這也導致企業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包括:企業過度負債。負債經營是我國企業在歷史發展中的常態,但是目前有些企業盲目求發展而忽視了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而向銀行申請超過自身償債能力的貸款,另有部分小企業由于企業內部結構不完善、管理和決策能力低下從而不能對銀行貸款進行合理規劃使用,最終導致無法如期償還貸款;企業短債長投。所謂短債長投就是指在國家的宏觀調控影響到企業固定資產數額的時候,部分企業會改變自身貸款用途等從而獲得更多貸款,這就導致企業的流動負債遠多于流動資產,從而給企業帶來潛在的支付危機。這些都是由于企業財會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而盲目進行貸款活動造成的。企業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由于我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基礎薄弱,而且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更傾向于對銷售業績和盈利狀況的重視,而忽視了對企業財會工作的重視,這導致我國企業到目前仍沒有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很多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都過度模式化、程序化,缺乏實質性效果。雖然有部分企業正在嘗試建立相關財務管理體系,但是這種體系大多是用來應付上級檢查,其把控力和約束力仍然欠缺。而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就會陷入無序的狀態,缺乏監督和檢查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會失去它本來的效用,成為一種企業經營發展中一個可有可無的步驟,長此以往,企業的整個財務會計管理體系就會呈現一種癱瘓的狀態,對企業進一步發展十分不利。
財務會計工作的工作目標缺乏明確定位。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尚不成熟的現階段,經濟管理理論認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目標要與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一致,要與政府的發展要求相契合,并且企業的財會工作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狀況有所改變,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開始融合,伴隨證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企業財務會計的目標也開始向滿足債權人和投資者對信息的需求方面轉變。然而,由于目前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與構成相對單一,證券市場在我國市場上發展較晚,總體發育程度低、發展結構失衡。尤其是證券市場針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優惠力度小,這一現象長期得不到改善主要是因為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主要資金來源的銀行為保證借貸安全通常需要詳細了解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盈利能力,而中小企業的結構特點和管理特點使他們很難滿足銀行的這一要求。
二、解決當前財務會計工作問題的對策
企業全方面重視財務會計工作。首先,企業內部應自上而下提高對財會工作的重視。管理決策階層應重視對財會人員的培養和選撥,制定相關獎罰制度督促財會人員不斷學習,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管理人員應著手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財務會計專業化團隊;嚴格把握企業財會從業人員準入制度,尤其是要高度重視財會招聘工作,這通常是決定企業財會隊伍整體水平的關鍵環節。企業可以通過專業知識檢驗、專業技術測試和實際問題應對等方式進行測驗和選撥,從而保證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要重視對已招聘財會人員和在職財會人員的培訓,確保他們能及時學習并掌握最新的財會知識,從而保證企業的財會工作適應當前經濟大環境;領導階層要提高財會風險意識,并時刻提醒財會工作人員保持風險意識,對企業財會工作存在的潛在風險具有較高的敏感性,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企業的財務會計問題。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各個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復雜程度和規模大小等建立適應自身的發展的簡明實用的會財務會計制度,比如按戰略財務會計管理的觀點將傳統的單一的數量動因擴展為一系列的成本動因,通過對各種成本動因和相關成本進行分析,將單一標準的分配改為按成本動因的多標準分配,從而正確地分配各項間接費用,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這樣才能清晰地揭示哪些產品具有有效的贏利能力。同時實現會計核算的全面電子化,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使財務人員保持相對的獨立性,最大限度地保證成本信息的真實持相對的獨立性最大限度地保證成本信息的真實、有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提高經營效率,促進企業既定經營方針的貫徹。明確財務會計的目標定位。企業要根據會計環境的特征,真正滿足我國會計信息的使用,能夠實事求是地制定相應的目標,同吋根據我國的會計環境,,會計信息的使用片先是國家的職能部門和銀行,其次才是非國有經濟的投資者和證券市場的普通大眾,所以會計信息求總需要定位于管理型投資者需要提供一個真實可信的會計信息,我國的證券市場還有一部分投資者,隨著上市公司投資結構的不斷變化,這部分比較在慢慢加大,我們需要考慮未來潛在的投資者對于證券市場的影響。因此,我國企業在制定會計目標的時候,需要遵守會計目標,同時還需要考慮會計目標的前瞻性,在制定會計目標的時候,充分考慮會計目標的歷史規律。
三、總結
篇8
自我國引入新會計制度,為促進企業經濟的持續發展,企業需要摒棄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建立新的審核機制,與時俱進。為此,本文對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
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財務審核機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引進了新會計制度準則。新會計準則中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是保證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對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由于我國新會計制度體制發展相對滯后,在應用中還會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為保證我國經濟合理健康發展,在新會計制度的基礎上,要結合我國國情,完善新會計制度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
一、新會計制度的內容與結構
新會計制度是進一步貫徹《會計法》的重要措施,《新會計制度》的特點有以下三點。
1.打破行業組織所有制、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的限制,建立一個統一的會計制度,適用于除金融、保險以外的所有中小企業。以此為基礎,對各個行業、建立統一的會計制度管理準則,并擬定各個專業的核算方法。
2.對于企業規模較小的企業,制定《小企業會計準則》。
3.考慮到金融保險企業經營的特殊性,制定同其他會計制度不同的會計制度。
二、新會計制度下普遍存在的問題
1.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許多財務管理人才。由于我國培養會計人才的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大學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素質較高,而職中、社會培訓機構培養出的會計人才往往素質較低,有些會計人員自身能力有限,當企業出現財務問題時,會計人員不能及時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這可能會使企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2.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方法不科學。在新會計制度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沒有采用可科學的管理方法,以至于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出現很多問題。為此,企業應該及時做出調整措施。我國的中小企業,企業領導最關心的是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忽視了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許多財務管理人員依舊采用過去的會計核算方法,長此以往,肯定會使企業財務管理出現問題。
3.財務管理不統一。許多公司因公司擴大規模,會在異地建立子公司。由于子公司的位置相對較遠,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導致子公司和母公司財務管理模式不統一。這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權限分散,不利于企業做出經濟決策。由于地域差異,往往子公司和母公司的管理理念也有所不同,這就極大地增加了公司經營分線,不利于企業成長。
4.新會計制度下,會計運作機制不完善。會計運作機制不完善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中不夠細化,使得會計人員同出納人員容易挪用公司財務,這就增加了財務資產的安全隱患,影響了企業的長久發展。
三、完善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提高會計就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會計人員是企業財務管理崗位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極大的影響著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新會計制度下,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在招聘會計人才時,應全面考察,要從該就業人員的、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會計法規、其他綜合素質的考察,從業人員不僅要有懂會計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會計從業經驗、會計實習經驗。除此之外,會計人員應該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善于學習等特點。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該給會計人才更多的晉升機會,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充分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企業可以多組織企業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會計培訓,通過畢業后的再學習,使得會計從業人員的思維能夠緊跟時代潮流。
2.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隨著網絡對我國經濟影響越來越大,信息化管理模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全球化的發展帶動了信息化的發展,許多管理模式離不開信息化平臺的支撐,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隨市場環境的變化,時時更新本公司的財務信息數據管理。會計人員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在看到財務信息后在進行準確記錄,通過制定獨立的數據信息系統,以備在信息出現錯誤后及時翻查。此外,企業要從實際出發,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有效降低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從而提高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3.建立“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集權式”管理模式方便企業對于子公司財務統一管理,方便了公司對于公司財產使得實時監控,減少了資金無故流失。同時,“集權式”的管理模式使得總公司權利較為集中,可以更好地做出經濟決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金的浪費。當子公司面臨運營風險時,可以迅速調動總公司的財務資金對其進行風險對沖。采用集權模式管理企業,可以掌握子公司的經營狀況。
4.建立的財務管理運作機制。為了保證企業健康發展,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企業內部審核是保證企業正常運作的重要基礎,企業應完善財務審核機制,明確財務人員職責,嚴處違法犯罪行為。新會計制度下,要求企業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操作機制。企業應結合本企業的經濟情況,制定適合本企業的財務審核制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會計制度下,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針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應該加強重視力度,通過對問題的深究,企業應多重視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通過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通過建立“集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方便了公司出臺經濟決策。相信通過政府和企業的不斷努力,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將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譚雁.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
[2]吳語涵.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6
篇9
關鍵詞:會計核算體系;發展歷程;現狀;措施
一、內容與發展歷程
會計核算方法基本包括了會計科目設置、復式記賬、憑證填制和審核、賬簿登記、計算成本、清查財產、會計報表編制七個方面。上述七種方法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相互配合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核算體系。會計核算體系的基礎分為四大類:收付實現制、調整的收付實現制、調整的權責發生制、全面權責發生制。會計是一種以貨幣為基礎的管理活動,同時為了提升會計主體的經濟效益、提高經營監管的效率,通過專門的核算管理工具,對會計主體的日常管理經營活動以系統的、連續的、整體的監督和反映。從幾千年前的結繩記事到如今廣泛普及的會計核算電算化,會計作為一個歷史淵源深遠的行業,取得了不斷地進步發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經濟發展迅速,會計也越顯得重要,這是無可辯駁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會計核算工作也經歷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過程;我國的會計核算總體上是以會計制度為依據,即是由財政部制定的統一會計核算制度,各單位根據會計制度的規范來進行會計核算與會計處理,也被稱為“制度模式”。我國在不斷改革開放過程中頒布了很多適應經濟發展的會計制度,1992年中央財政部頒布了針對13個分行業的會計核算制度,同時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財務通則》;在1997年至1998年期間頒布了全面財政預算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2000年以后我國又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等。現如今,我國執行的會計制度有:1.在企業方面。有2001年起執行的《企業會計制度》、2002年起執行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2005年起執行的《小企業會計制度》。財政部也對原《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并于2006年2月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新企業會計準則在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執行,同時也鼓勵其他非上市企業執行。2.在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方面。有1998年起執行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1997年起執行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2005年起執行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等等。
二、我國會計核算體系現狀
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目的是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以及增強財務信息可靠性,要保證企業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企業正確決策和順利生產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建立能夠著眼于企業的未來發展,適用范圍廣、而且能夠準確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又能夠被會計人員所接受的會計核算體系勢在必行。但是,我國的會計核算體系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著很多亟待改善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同時存在的矛盾。如《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并存,《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并存等。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都是財政部頒布的,權力屬于同一層次,同時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在很多方面都有內容重疊的部分,而且在很多具體規定上相互矛盾,這樣的局面讓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有時會陷入兩難境地。如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間存在著一些相矛盾的規定,但根據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中未規定的或與《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相矛盾的,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中的規定執行”的解答,說明在實際的企業會計核算中,會計核算人員必須同時兼顧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這樣就為實際操作帶來了困難。
2.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作為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其目的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目前,由于我國很多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都不健全,都存在不規范的問題,這就直接導致了企業的會計核算效率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會計核算效果不盡人意。很多企業的監督和內部控制制度都沒有實質性的內容,甚至一些企業的監控工作內容僅僅是日常報表報送等。有時,會計核算工作能否正常進行還受企業管理者的影響,一些管理者會使會計核算人員無法按照準則和制度工作,嚴重降低了內部控制的效果。
3.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由于會計人員在選拔時不夠嚴格,使得在實際的工作中,會計人員的法制意識薄弱。在企業大部分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工作性質較為隨性,這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當前,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通過統計數據得知,兼職會計的比重遠遠高于專業會計,同時還存在學歷低、具有專業職稱的數量少的現狀。從實務角度出發,可能學歷和職稱并不是最直觀的反映會計從業人員工作能力的指標,但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凸顯出目前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有待加強的普遍情況。這也對我國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標準化進程抹上了一層陰影。
三、完善我國會計核算體系措施
1.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完善相關會計制度。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財務管理制度要想適應時代的需求,就必須要求會計工作人員精通會計專業的技能,與此同時,會計人員還應該具備從多個角度分析財務管理策略的能力,因此,要全面加強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要求。健全財務人員的考核制度,能夠保證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合理建設,財務管理部門要完善與核算有關的法律法規,同時還要注意核算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的銜接問題,避免出現混亂的現象。
2.不斷加強企業的外部監管。加強企業的外部監督是推動企業會計核算體系走向系統化、規范化的重要方式。顯然企業不能僅僅依靠自身的管理來規范會計工作。因此,企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規范的會計核算體系,借助外部的監督是不可或缺的。現如今,違反會計法規和制度的問題廣泛存在于我國的企業會計核算中,然而相關部門對此違法行為的監管又存在著諸多困難。在以后的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制定一個系統的會計監督體系,把財政的一些職能同稅務部門相結合,通過該系統對企業的會計行為監督檢查,相關管理部門可以迅速的在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時對企業在稅務和財政方面進行嚴厲的處罰。這種系統體系的建立,對于規范企業會計核算體系具有重大的影響。
3.定期舉行會計核算報告會議。定期舉行會計核算報告會議能夠提高企業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隱匿的財務問題,準確分析及調整公司未來發展策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企業管理者應當采取客觀公正的態度分析各個部門財務會計核算報告,同時經由報告會議不斷加強員工對規范化財務理念的理解。在處理異常財務會計核算信息、數據時,管理者應當組織相關財務人員積極開展研究討論,深入探究引發問題的本質,實施有效的彌補措施。
四、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企業規模的持續發展壯大都與會計核算工作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能夠涵蓋企業生產經營各方面信息與數據的會計核算工作是企業獲得良好發展前景的基礎,可見企業財務會計核算體系走向規范化道路的重要性。雖然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已經激勵企業管理者更加重視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目前大部分企業也逐漸意識到會計核算體系的重要性,但是規范化核算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仍然沒有得到普及,在未來發展道路上,仍須投入大量時間及精力去研究。
參考文獻:
[1]段玉珍.有關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2.
[2]孟素華.企業財務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探究[J].時代金融,2011.
[3]李建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體系規范化研究[J].會計師,2013,03.
篇10
【關鍵詞】 中小企業;信息披露;差別財務報告
隨著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抵御和化解金融危機、擴大就業、解決失業、增加稅源、保護環境、提升技術創新水平等積極作用認識的進一步加深,扶持和促進其發展的重要意義逐步深入人心,關注其成長并通過制定各種扶持政策促進其發展已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表現在信息披露方面,各國普遍傾向于,在中小企業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與方式、報送對象等方面做出有別于大企業的規定,采用內容簡略、重點突出、側重納稅和內部經營管理的差別財務報告模式(Differential Financial Reporting),以減輕其信息披露負擔,保護其利益,為之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環境。時至今日,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已專門制定了針對中小企業的會計準則;美國在部分準則中考慮了差別財務報告問題;澳大利亞、德國等國的商法特別要求實施差別財務報告;歐盟、聯合國“國際會計準則與報告政府間專家組”就中小企業差別報告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法令或指南;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正致力于制定中小企業會計準則,旨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關于小企業財務報告標準的國際指南。大致的備選路徑有三條:(1)免于審計 ①;(2)在編制財務報告和公開信息上為中小企業提供一些豁免條款 ②;(3)考慮采用一套適合于中小企業的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手段和方法。
一、國際組織推行中小企業差別財務報告模式的努力
歐洲經濟共同體委員會(EEC)《公司法》第1號指令允許中小企業以簡略財務報表存檔;第4號指令“公司年度決算報告”規定,小公司可編制簡化資產負債表和簡要報表注釋,可不披露損益表和營業狀況報告,并可免除審計義務;對于中型公司,可編制簡易損益表、簡易資產負債表和報表注釋并向公眾披露。EEC的繼任者歐盟(EU)規定,中小企業可編制簡略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并提供了簡縮報表的模板;小企業只需提供報表匯總科目和一級科目,不必列示明細科目。
1979年成立的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贊助下的“會計和報告國際準則特設政府間專家工作組”,在第17次(2000年7月)和第18次(2001年9月)會議上,專門研究了中小企業會計與差別報告問題,了《中小企業會計國際指南》(草案),認為“指南”應當:(1)簡單、易懂,便于使用;(2)能夠提供管理信息;(3)盡可能標準化;(4) 適應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5)兼顧納稅目的;(6) 足夠靈活、能夠適應企業的成長,并能提升其隨業務擴張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潛能。《指南》(草案)根據財務報告使用者的要求,將中小企業細分為:(1)公開發行證券或關乎公眾利益的大的中小企業、銀行和金融機構,應全面遵守國際會計準則;(2)不公開發行證券或不必向公眾提供財務報告的實體,往往有不擔任高層管理職位的股東(或非執行董事),通常有足以跟蹤交易和監督信貸的內部會計專門知識,而雇員也較多,可采用簡化的國際會計準則;(3)小型企業,指業主從事管理工作,只有少數雇員,規模很小,采用簡化的權責發生制甚至現金制進行核算。其中,“簡化的國際會計準則”應遵循與大中型企業相一致的基本原則、概念框架,盡可能保留國際會計準則的確認和計量原則,適當刪減披露要求(陳毓圭、應唯,2001)。采用適當簡化列報與披露原則,旨在“提高能使中小企業更好管理、更易籌資并更準確計算稅收的會計信息”。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也專門就中小企業(SMEs)會計準則制定問題了“初步意見”。國際會計界對IASB規范中小企業(SME/SMB)財務報告的努力給予了極大關注與高度評價。如德勤會計公司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于2004年9月10日致國際會計準則IASB主席David Tweedie的函“德勤對國際中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初步意見的討論”,建議IASB或者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基金會(IASCF)組建專門的SMEs會計委員會,制定適用于中小企業的會計準則;認為理事會應對“中小企業”作出有效界定 ③,IASB的角色應當是起草制定SMEs會計準則,財務報表的目標是報告管理層的受托責任,SMEs會計準則的最后實施應當由各國政府的監管部門與準則制定機構負責;不贊成“應強制依賴完整的IFRS解決所有未在中小企業準則中所涉及的問題”的觀點,因為這只會增加中小企業的負擔,主張由企業自行運用判斷來選用合適的會計政策;認為如選擇采用SMEs準則就應完全采用,除非采用其有悖于真實與公允原則;應鼓勵SMEs選擇在財務報表中披露更多的信息。
二、歐洲推行中小企業差別財務報告模式的努力
(一)英國專門制定了《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for Smaller Entities, FRSSE)
英國是世界上率先實行差別財務報告的國家之一。企業在編制財務報告時應遵循會計準則理事會(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ASB)的財務報告準則(FRSs)及其前身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SC)的標準會計慣例公告(SSAPs),所有報表均須符合真實與公允(true & fair)原則。為減輕小企業的財務報告負擔、建立一套針對小企業 ④的會計準則, 根據ASB的要求,會計團體咨詢委員會(CCAB) 于1994年3月設立工作組,專門研究小企業與不涉及公眾利益公司的財務報告及其進行財務報告應遵循財務會計準則的豁免標準問題。1994年11月,工作組的咨詢報告建議:所有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小企業只需遵循5項會計準則和一份緊急事務工作組意見摘要 ⑤。1995年12月,CCAB工作組了題為《量身定制》(Designed to fit)的研究報告,建議ASB為小企業制定特別的財務報告準則,并附了一份“草案”。因獲廣泛支持,工作組正式建議ASB制定FRSSE。ASB于1996年12月了《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的征求意見稿,于1997年11月由ASB正式。ASB先后于1998年12月和2002年對該準則進行修訂。FRSSE遵循與大中型企業相一致的概念框架,對列報和披露原則進行了適當簡化,“適用于一般的小企業……同樣適用于被其他會計準則所要求的企業或簡化要求”。準則共分為報告目標、正文、定義和自愿披露四部分。規定其中沒有涵蓋的內容,仍應遵循一般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未被列作強制披露要求而是作為自愿披露信息、鼓勵中小企業自愿提供。
(二)其他歐洲國家的努力概覽
1.德國依據法律和慣例編制的財務報表體現了著名的國家性特征:正確性和對法律絕對地服從。德國公司法將企業分為大中小三類,財務報告內容的詳細程度與企業規模有密切的關系,中小企業則可以采用簡略式報告;中型公司須將其已審報表在企業注冊管理機構存檔,小型公司則可存檔其未經審計的報表;除應公開人工成本之類的信息外,小型企業可省略大部分附注說明,不需要提供管理者報告和監事會報告。
2.素有“小企業王國”美譽的意大利,《1991年法案》主導了企業財務報告的編制,財務報表必須附法定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國內法令》規定,小公司 ⑥可提供簡略會計報表、簡要的附注,不要求提供董事會報告。意大利未對中型公司做出豁免規定。
3.法國具有類似于我國的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其會計原則主要通過《商法》、《公司法》和官方團體的正式公告《總會計計劃》加以規范。除允許小型企業編制簡化的報表附注以外,法國法律也為其提供了特別的規范。
4.愛爾蘭要求所有公司都為其在企業注冊管理機構存檔的法定年度報告附上財務報表。在1986年《公司法》中,小型私人企業可利用免除條款來降低存檔的簡要報表規定的披露水平;小型和中型公司 ⑦可編制簡式利潤表,可只作較少的附注披露,不必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公司的注冊會計師須對簡式報表是否遵循“呈報真實與公允的表述”的規定單獨提供一份審計報告;小型公司不必編制現金流量表。
5.比利時差別財務報告模式表明,公司規模決定了財務報表的詳細程度,允許沒有被歸類為大企業的公司編制詳細程度較低的財務報表,所有公司的財務報表必須接受公眾的監督檢查,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沒有多少自。
6.荷蘭的企業依所屬大中小類別分別提供差別信息:中型企業需提供主要財務報表、相關信息和董事會報告;小企業僅需提交簡要資產負債表和有限的解釋性附注,無需提供管理者報告和期貨信息;非營利組織目標的小型法人,沒有提供信息的義務。小企業法人的財務報表免于審計。
7.丹麥的私有小公司可只公布簡式財務報告;對于滿足一定條件或已按期用法定替代方法處理的小企業,可選擇是否將管理者報告報送給有關企業管理部門存檔備案。
8.俄羅斯規定,小企業應得到稅務局的核準。滿足下述條件的小企業可獲得豁免:平均雇員數為15~200人(依業務而定);不符合小型企業限定標準的公司股東持股數額不應超過全部注冊資本的25%。依據《聯邦法》,從1995年12月起,小企業允許保留記錄經濟業務的簡單復式賬簿,只呈送簡化的利潤表。
三、加拿大、美國推行中小企業差別財務報告模式的努力
加拿大有一個強有力并且獨立的會計職業界來發展自己的道德、培訓和技術規則。1999年,加拿大會計準則委員會 (AcSB)成立的專門研究小組(SBEAC)了題為“小企業財務報告 (Financial Reporting by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s,簡稱FRSBEs)”的研究報告 ⑧。該報告認為小企業(SBE)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數量較少,主要是銀行、業主/經理、稅務當局(tax authorities),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風險資本家 (Venture capital providers)。被咨詢的會計專業人士(practitioners)清晰地表示,GAAP要求提供的一些信息與小企業幾乎不相關:小企業按照GAAP編制財務報表原來主要為了滿足銀行的需要,然而近年來銀行的信貸決策對財務信息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小企業不是金融市場上的積極參與者,應采取措施減輕其財務報告負擔。通過對各種可選方案進行測評,結果發現得到普遍認可的方案是:在GAAP框架內采用差別報告的方式,而非專門制定一份小企業會計準則。2000年3月AcSB在SBEAC的基礎上設立了差別報告咨詢委員會(DRAC),作為一個常設機構負責制定SBE會計準則。2001年7月,加拿大會計準則委員會(AcSB)了《差別報告》(征求意見稿)。提出對加拿大會計準則六個領域中的確認、計量和披露予以豁免。2001年12月,AcSB批準了以此為基礎的新會計準則,并于2002年2月了針對小企業的第1300號《會計準則:差別報告》。準則規定,滿足條件的非公開企業(Nonpublic accountable enterprises) ⑨ 可在按照公認會計原則編制財務報告時選擇使用一些特定條款。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備詳細的會計準則,但時至今日卻無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財務報告準則。197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下屬的Werner委員會(the Werner Committee)了“中小企業和/或緊密控股企業GAAP報告”。報告指出,為大型實體設計的準則不能滿足小企業(常常是緊密控股企業)的需要,GAAP對非上市的、在一定規模下的小企業有些“過度”。某些報告準則對小企業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的價值有限,卻易給小型企業據之編制報表增加難度和費用。受其影響,美國的財務會計準則開始對小企業進行部分豁免 ⑩,規定小企業可只提供簡單報表,或是延遲規定實施的日期。在美國,非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中使用其他綜合會計基礎的越來越多(通常是稅收或調整后現金基礎),這常常被理解為是對GAAP“簡化”的備選方案。
四、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推行中小企業差別財務報告模式的努力
澳大利亞《公司法》規定了公司的財務報告框架,尚未專門針對中小企業制定會計準則。公司被分為大型公司和小型公司兩類。小公司通常不需編制法定財務報表。除了小型控股公司外,所有公司的財務報表都須經審計;除非股東或澳大利亞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小型私有企業 {11} (外資控股除外)一般不提供財務報告。一般而言,非報告主體主要有以下特征:管理者和業主為同一個人;貸款人或債權人無須分析財務報告即可獲得財務信息;屬于私有(非上市或非涉及公眾利益)企業。其財務報告的格式與內容由業主和編報者決定。當小企業編制財務報告時,需遵循澳大利亞會計準則(AAS)。
新西蘭特許會計師協會(ICANZ)于1994年了“差別報告框架”(Framework For Differential Reporting),并于1997年3月修訂。允許具備資格的會計主體 {12}完全或部分免除對特殊財務報告準則(FRSs,確認、計量和披露等)和標準會計實務公告(SSAPs)的遵守。符合差別報告的會計主體全部免除下列報告準則:現金流量表(FRS10);所得稅會計(SSAP12);研究與開發活動會計(SSAP13);分部財務報告(SSAP23);財務票據信息的披露(FRS31);可豁免部分其他報告準則。會計主體利用差別報告豁免時,必須披露相關的豁免事實。差別報告框架已于1997年4月得到1994年6月成立的、旨在協調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會計準則的新西蘭會計準則評審委員會(Accounting Standards Review Board,ASRB)的默許。隨著差別報告制度的引入,新西蘭中小企業日漸從過多的財務報告準則中得到解脫。
五、日本和我國香港地區規范中小企業財務報告行為的努力
日本沒有為小企業制定特殊的會計準則,但依公司規模和地位不同,作出了不同的審計要求;小企業采用現金制會計。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會計師協會(HKSA)制定的會計準則規定,私營公司 {13}必須提交其年度報告,但不必提交已審財務報表。公司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內容由《企業法令和標準會計實務公告》(SSAPs)規定,如未遵守將導致注冊會計師在報告中披露。除了根據SSAP 15免除每年營業額或總收入少于2000萬港幣的會計主體編制現金流量表的義務外,對小型會計主體無其他差別規定。
六、我國推行中小企業差別財務報告模式的努力:《小企業會計制度》簡評
我國財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了《小企業會計制度》(下稱“該制度”) {14}。該制度僅適用于單一主體的個別報表,以個人獨資及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可參照執行,不適用于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執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和中介機構(如律師、會計師事務所);小企業可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但不能再轉回該制度;如轉為上市公司或連續三年不符合小企業標準,應改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也不能再轉回。該制度借鑒國際會計界規范小企業的成功經驗,對相同的交易事項盡可能采用與《企業會計制度》相一致的政策;本著“減輕小企業負擔、方便其在不同準則體系的轉換、滿足其報表使用者的要求、充分體現其自身特點”和適度謹慎原則,僅要求對流動資產計提跌價準備;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而不單獨核算時間性差異的影響,部分實現了與稅收法規的協調;對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等采用簡便核算方法;對現金流量表的編制采取備選政策,允許小企業自行選擇是否編制現金流量表。筆者認為,(1)小企業隨時可能發生規模變化,對轉回該制度的限制、強調規范對象“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及以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等不盡科學、合理,對于原為大中型企業、因“縮水”而預期不再能“壯大”的小企業而言,顯失公平。(2)與稅收法規的協調不夠充分,未對財務報告側重納稅目的的小規模納稅企業或微型企業作出具體規范,降低了可操作性。(3)對于非貨幣易、債務重組等非日常業務的規范不明確,僅要求參照《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處理,不利于不同規模企業會計信息相互比較。(4)豈能一個“簡”字了之?小企業編制財務報告的目的,以及操縱盈余的路徑、目標和做法都與大中型企業有著顯著的區別,不應只是簡單地將其簡化處置,現金流量表更是不應簡化到“可以沒有”的地步。
七、小結與啟示
從上述國際比較看,國際會計組織和部分發達國家傾向于單獨為中小企業制定財務報告準則,在此方面,似乎英聯邦國家領先一步,如英國率先了專門的小企業財務報告準則。國際會計界普遍傾向于通過簡化披露內容、將某些對于大企業強制要求披露的信息列為自愿提供、采取差別財務報告模式或對小規模企業實施財務報告部分豁免(如免于審計、免于呈報現金流量表)、采用納稅或現金制基礎等,來減輕中小企業的報告負擔,使“運用于中小企業的報告準則盡可能簡明易懂、便于使用、利于標準化,側重納稅目的,能夠提供管理信息,能足夠靈活地適應企業的成長與經營環境”,這些思路和做法對于我國制定小企業會計準則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當然,在借鑒國際上規范中小企業財務報告的經驗時,應注意分析各國采取相應措施的特定社會背景,關注制度差異,考慮我們的消化能力,不可盲目“跟風”。筆者不主張對中小企業財務報告一味地簡化,否則又會誤入“矯枉過正”的老路。在我國高度強調財務信息可靠性質量的“大合奏”中,是不應出現“過分隨意的財務報告”的“不和諧音符”的。小企業會計制度不應僅是《企業會計制度》或行業會計制度的簡單濃縮版,筆者也不贊同過分地 “關照”中小企業。對于已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中小企業變為小企業、且預期在未來若干年內不能再轉回的,筆者建議應允許其選用《小企業會計制度》,并采用未來適用法,無需計算此項會計政策變更的累計影響數。惟其如此,方可解決同一主體業務適用不同會計規范、不便操作等缺憾,也可為其向大企業或上市公司的轉換提供適當的會計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 [英]尼克西國際審計事務所.國際財務報告[M].葉陳剛主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 葛家澍,陳少華.財政部重點會計科研課題系列叢書(2002).改進企業財務報告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 汪祥耀.英國會計準則研究與比較[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4] 余應敏.中小企業財務報告行為:理論與實證[D].北京: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5.
[5] 陳毓圭,應唯.關于中小企業會計國際指南[J].會計研究,2001(12).
[6] 邵毅平.關于有差別的財務報告揭示問題研究[J].財經論叢,2003(2).
[7] CICA. Financial Reporting by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s: Executive Summary, from 省略.
[8] Glenn Cheney. Differential Accounting: Problems & Possibilities, Financial Executive, March/April 2004.
劉小明教授簡介
劉小明,1956年出生于山西臨縣;現任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西財經大學MBA學院副院長;學術職務有中國會計學會會員,山西省會計學會理事,山西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改革和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財經大學晉商研究院研究員等。
精品范文
10小企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