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學范文
時間:2023-03-24 09:05: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英文名稱: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9-9387
國內刊號:12-1316/G
郵發代號:6-14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2
就英語學科而言,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得不到發揮,究其原因:
1.重視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重視對現有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對學生灌輸知識。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創造才能。
2.教師怕學生不會創新;怕讓學生創新而控制不了課堂:怕耽誤時間完不成進度,失去了創新的機會。
3.多年來,廣大教師駕馭以結構理論為指導思想,以語法為主線的英語教學,陳歸的教學方法在其腦海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使得英語課堂教學變成教師是自始自終的演員,教師是演講者,學生沒有參與的余地,使學生在聽、說、讀、寫上不能全面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我認為要更新演員,教師是演講者,學生沒有參與的余地,使學生在聽、說、讀、寫上不能全面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怎樣改變這種狀況呢?我認為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引進創造機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這幾方面著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充滿創新精神的人才。
一、教與學的分類
教與學的過程極為復雜,要搞清楚它則有一定困難,況且各教育教學工作者對學習所持的觀點不同,對于學習進行分類時,意見往往不一致。本人認為,如果按學習的性能來劃分,可以將學習分為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的學習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
1.觀察記憶性學習。把觀察到的事物,用語言描述或與過去經驗聯系起來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2.記憶操練性學習。記憶所學的知識內容,運用經常操練的方法,以求得學習上不斷地有所進展。英語學習即屬于此種類型。
3.技能操練性學習。對肌肉運動進行操練的學習。如英語學習中發音訓練,朗讀、背誦、會話等練習;書寫練習則是對手的運動技巧的操練。
4.思考性學習。此類學習用于訓練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英語學習中,有時利用這種類型的學習來掌握讀音規則、語法規則、句型等有關的語言操練而獲得聽說讀寫的技能和熟巧,如果過多注重這一類型的學習則是不大相宜的。
二、教與學的策略方法
1.要了解學生,以便對癥下藥解決他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諸如了解學生健康和精神狀況,是否有什么疾病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情緒和精神;學生在校內外學習英語的條件如何;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及學習英語的態度;學生學習英語的目標等等。
2.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有強烈的興趣。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就能堅持學習并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達到新的高度。學習興趣可以影響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英語教師的工作是直接聯系在一起的。在教學中似乎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給學生創造言語實踐機會。英語是交際工具,學了有地方用才有利于培養興趣。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便于學生在課上使用英語;課下閱讀淺顯易懂的短文、英語卡通畫,成立課外興趣小組等,使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有意思,能用得上。同時,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還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績不足,從而提出新的要求。
(2)使學生透徹地理解教材,通過生動的教學方法使其掌握所學內容,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學懂學會才會有興趣。
(3)教師在教學進程中要注意盡量擴大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培養其聽說讀寫的技能。學生運用英語的知識積累得越多,聽說讀寫的能力越強,其學習成績就越顯著,求知欲就會更強烈。
(4)教師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使學生有機會運用英語。這不僅僅有利于鞏固學習成果,提高教學質量,而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各項活動中經常產生成功感并不斷受到鼓舞。學生從各項活動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5)通過測驗和其它方法對教學進行小結,進行教學反思,使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以便他們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要相應找出自己施教的不足。
(6)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各項學習活動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恰當的表揚。鼓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刻苦學習的精神,使他們能夠不斷明確學習目的和方法,并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
(7)在學習活動中要開展互助和競賽。通過互助和競賽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英語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的實踐意義,從而引起新的學習需要,增強學習的動機。在開展互助和競賽活動的時候,教師要適當掌握次數,并且要防止由競賽所產生的心理過度緊張而有損于身心健康,還要防止學生因競賽中的失敗而失去學習信心等。
(8)教師在授英語課時,盡量用英語演講。現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有很大比例還是傳統的用漢語教英語,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影響,為人之英語教師必須加強業務進修,以適應新形勢下英語教學要求。
綜上所述,教與學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不重視教就體現不出學的成果,不重視學就體現不出教的成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聽說讀寫的技能和熟巧以及一定的語言知識。若以此為出發點,那么英語學習看來應以記憶操練性學習和技能操練性學習為主,而觀察記憶性學習和思考性學習的作用也不該忽視,因為這兩種類型的學習不僅有利于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而且是逐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所必需的。在言語實踐活動中運用語法規則、讀音規則和句型等,不僅是一種加強記憶的操練,同時又是全面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發展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英語教師有必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強化內功,做創造型教師。既精通本專業學科,又廣泛涉獵專業之外的歷史、地理。天文,經濟、美學等其它學科,適應素質教育之核心一一創新教育的要求,從“單一型”轉為“復合型”,在英語的教與學中發揮創新性教育,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振興民族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外語教育學》章兼中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
篇3
一、教法的新探
教改的課堂就應該是對學生開放的課堂,解放學生,讓學生盡情的釋放能量。課堂上,我先是讓學生根據本課的課題,提出相關的問題。并在看書自學和交流中達成對問題的答案的共識。比如,在講到二力平衡一節前,我首先讓學生回答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條件,并指出,地球表面上不受力的作用的物體是沒有的,即滿足牛頓第一定律成立條件是不能的,怎么還會有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哪?從而引導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話音剛落,一個學生站起來問,如果這樣牛頓不是在自相矛盾呀?另一個學生馬上反駁說,一個經典力學的創始人,怎么會自相矛盾哪?又一個學生說,不自相矛盾,這個不受力又怎么解釋?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是這種關系使物體受力的作用效果相當于不受力?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難道靜止狀態勻或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所受的力具備什么樣的關系?是這種關系使物體受力的作用效果相當于不受力?我滿意的告訴學生,這種有著特殊關系的力,就是我們學習的新的一節二力平衡。學生根據剛才的議論,在結合本課的課題又提出了有關這兩個力特殊關系要滿什么樣的條件,以及這樣的條件又怎能達到了作用效果相當于不受力等新的問題。學生在新舊知識的聯系中發現問題,又在問題的解決中聯系到了新一節的內容,在新的的一節課題中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又在交流中解決了新的問題。
在教學中,我總是讓學生依據課題提出問題,避免學生漫無邊際的提問題,或因找不到問題的確切答案,失去興趣,降低積極性。
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我總是指導、啟發、誘發,讓學生在議論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并探究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實際的關系。學生在匯報問題答案中,我及時發現問題,確定要教的內容,即學生出共性的問題,從而確定教的方式。較簡單的問題,可采用生教生的方式。而學生通過議論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則采用師教生的方式完成。例如,在講力一節時,學生圍繞力提出了力的概念,物體間力的作用為什么是相互的,也知道了力的三要素中的大小,方向對力的作用效果中的影響,由于現有的知識的局限性,通過討論也未能達成共識,產生了具有共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出示了大力士與小孩推門比賽,大力士雖累的滿頭大汗也敗陣的圖片,并問學生們有何啟示。學生們通過討論和我適時啟發、誘發,得出了影響力的作用效果還有力的作用點的結論,并進一步得出了大力士敗陣的原因是力的作用點較小孩距門軸近的應用性結論。
課堂上有了民主,學生也能自主和做主了。今年的教學中,我深深的感悟到,我們給學生一個舞臺,學生就會還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的精彩。課堂上的學生才能笑逐顏開。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就會避免學生一次漫不經心的走神。今年的課堂上我確實講少了,好像變的無為了,可這種無為確實促進了學生真正的有為。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了主動的建構,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體。
二、學法之新探
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書中學,獲得間接的知識,二是做中學獲得直接知識。而新的教學方法,則把書中學與做中學恰當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中發現、發疑、發問,既而發明和發展。我在探索學生的學法指導時,盡可能讓學生暴露潛意識,尤為關注的是學生間的相異構想。對學生們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從不回避,并鼓勵學生說出來,然后討論,把真確的與錯誤的互相碰撞,讓學生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最后把正確的記入大腦。在解決學生間相異構想時,我從不包辦。每次都根據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開發、引發、啟發、誘發想方設法調起學生的胃口。有時也引入競爭,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碰撞。使學生在參與中把間接知識自然轉變為直接知識,也很容易地去掉了學生依賴的毛病。
三、教學任務完成標準轉變新探
現在的教學,不應再把完成本節課知識傳授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作為標準了。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是否學了知識,是否發展了能力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標準。有時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可能未完成本節課的規定內容,但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了所學的知識。教學任務的完成標準轉變了,教學效果也自然好起來了。基于此項標準,我的教學反思也注意這方面書寫,反思我本堂課的知識內容還可否讓多幾個學生學會,反思改變方法后還能否讓更多幾個學生掌握本堂課的知識內容。
四、學困生轉變新探
篇4
關鍵詞:醫學 教學 思維訓練
教學簡單地說是指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技能,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全面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是教育活動整體的一個部分、一個環節。是對知識、經驗、方法、能力的傳授過程。它的內涵是充實、壯大一個人的內涵。
一、教學辯證
教與學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教,是教學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學設計控制著教學節奏、教學方向、教學過程、決定著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學,是教學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處在被動一方。但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要通過學生來完成,因此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現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要求逐步實現從重視“教”到重視“學”的轉變,從重視“評教”到重視“評學”的轉變,從重視“督教”到“督學”的轉變。為實現這種轉變,必須從改變我們的教學方法入手。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涵:
1.具體的教學方法,從屬于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
2.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3.教學方法不同于教學方式,但與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技術。
教學手段是只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具等,包括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像幻燈片、收錄機、小黑板、多媒體、實物展示臺等。
教學方式是在教學中采用的手段,如網絡、觀看視頻課件、通過BBS、聊天室等多種手段,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等。
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可以促進矛盾雙方的轉化,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求教、主動探索、主動學習。所以,好的教師、好的教學設計應當在促進矛盾轉化上下功夫。
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地位是辯證統一關系,不能孤立起來,也不能割裂開來。只有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才能盡可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相長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也有人說:“教一次等于學十次。”
教是一門學問,教師不僅要掌握所講授或傳習的內容,還要具有海涵斗授的準備。另外對學生也須認真研究,應該作為授業的專題內容。對其生理、心理、學習目的等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凸顯了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教然后知困”應該是一種促發劑,是促發執教者健康成長的補劑,常取而服之,必能促進教學水平,不斷隨學之高而高,隨學之精而精。
“教”與“學”之間矛盾對立統一,相互促進;這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研習的一道教學理論上的數學題;必須完成二者間從“減法”到“加法”的換算,最終實現“乘法”的運算,真正提高教學效果。
三、思維訓練
一直以來,人們只重視改變教師的教授方法,忽視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也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實如果大家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教學效果會有明顯改善。
現代教育推崇的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醫學生也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是一個內涵豐富且不斷變化的概念。目前認為它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①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理論視野;②增強學生對文化和社會的體察能力;③使學生辨別和反思其思想觀念中基礎的、未確定的設想。
怎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怎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醫學生批判性思維素質的養成,首先要創建一支思維創新、訓練有素的師資隊伍;其次,構建一個有利于批判性思維教學實施的氛圍;同時,選擇合理的教學法以及開設“醫學學習方法論”方面的課程,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開設醫學學習學課程的院校,學生收獲很大。
一是提高了對學習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同學們認識到,在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總量不斷增加和學科趨于溶合滲透的今天,僅掌握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掌握學習專業知識的方法,因為最重要的知識是學習科學的知識。
二是擴展了學生的知識結構,開闊了思路,通過教學活動和課外指導,很多學生對思維科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邏輯學等學科產生了濃厚興趣,不斷在學習過程中拓展和充實自己的知識空間。
三是提高了對個體潛在能力的認識,通過調整學習目標和人生理想,發展自己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注意力,特別是挖掘人腦的智慧和潛能,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是開始注意研究各門具體課程的學習規律和方法,研究不同學科的學習特點,提高了學習效率。
五是在學習觀念上發生了變化,逐步認識和樹立了自主學習觀、創造學習觀、科學學習觀、終生學習觀,在思想認識上產生了飛躍。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和我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實現教學評估與專業認證所強調的從“評教”到“評學”、“督教”到“督學”的轉變,達到培養合格醫學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5
一、教學內容要有厚度
課堂教學的內容不能就課本上課本,而應該選擇性地重組教材,設計教案,從而使課堂教學更有厚度,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加豐滿,學生更加受益。厚度不僅僅指縱向的厚度,而是指三維度的厚度――長度更長(容量)、寬度更寬(知識面)、深度更深(拓展)。比如在教學設計環節上,老師們都會在教學新知前加上導入部分,同樣也有老師會在課尾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設計成實踐活動環節,這些都是增加課堂長度、寬度的做法,有了這些,課堂會更加生動,孩子們也更有興趣。另外,適度地拓展教學內容可以使課堂深度更深,孩子們的知識更加豐富與立體。但,三維度的拓展一定要適度,切勿喧賓奪主。
二、教學形式要有弧度
課堂教學的形式不能單一,也不能一成不變,而應該選擇適度的教學形式幫助教學,比如有些課需要操作來體悟的,有些課需要合作交流來感悟的,有些課需要探究來領悟的……因此,教學形式要有弧度,有張有弛,方能相得益彰。
三、教學策略要有高度
課堂教學的策略如同立意,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進而行得遠。教學策略是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策略,學習基礎等設計出最適當的學習環節并加以調控,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過程,力求使知識、技能與思想、經驗達到并駕齊驅發展的高度。
四、教學方法要有遠度
課堂教學的方法不要僅限于眼前,要像思想一樣,可以幫助孩子延伸到遠方,比如一題多解就秉承了這一思想,盡管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沿途能看到不同路徑的風景,而沿途呈現的不同風景又可以促進他們到達更遠的遠方。
比如有這樣一道題:藍天木器加工廠有56個工人.每個工人平均每天能加工10張課桌或15張凳子。為了供應市場,必須1張課桌與2張方凳配成一套發貨。怎樣安排加工課桌和方凳的人數,才不會造成浪費,又能盡量滿足供貨?這題出現在方程單元中,我們可以先用方程教學,隨后我們又認識比,我又將這題從工程問題的角度,結合比的知識及列表法重新講解了遍,很明顯,相隔兩個月后的這種新解法更為孩子們所認可與喜愛。這里,不要怕浪費時間回頭看某些問題,目的要讓孩子有統領全局的眼光和謀略,如此一來,思路才能打開與暢通。再如,教學圓柱與圓錐體積后,我額外補充了卷筒紙有多長的知識,孩子們順利解決了實心卷筒紙和空心卷筒紙的長度問題,同時也領悟到“等積變形”的含義,正因為如此,在面對陌生的拉面問題時,也能迅速抓住解題要領。因此,教學方法一定要有遠度。
五、創新教學要有常度
創新教學要有長度,這就如同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而進行的鍛煉,只有將創新教學貫穿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比如,在認識比及黃金比后,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欣賞下生活中、建筑中、身體中的黃金比,還可以將這些生活問題進一步創新,比如:媽媽上身約長61.80cm,下身約長93.00cm她要穿約多少cm的高跟鞋才能達到黃金比例(精確到0.01)。這些創新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必需品,也是孩子發展的營養品,因此創新教學要有常度。
六、學習方式要有廣度
孩子的學習方式要有廣度,不要局限在某一種方式中,學習可以在課堂,也可以延伸到課外,但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是學習的一種渠道、方式。從孩子們寫的小論文來看,有的寫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的寫故事中的數學問題,還有的寫課堂中自己的感悟與感想……由此可見,知識來源的渠道不同,學習方式也不一樣。
學習成果的展示也是學習方式的一種,也要有廣度。孩子們可以將知識、經驗、心得等成果以手抄報、小論文等方式呈現出來,進而以點傳播到線,輻射到面的范圍推廣,最終獲得分享,獲取知識受益。課堂上我講了阿凡提給巴依老爺造羊圈的故事,課后就有孩子寫出了極具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小故事;也有孩子拋開了故事情節,寫出了感想頗深的小論文《一根繩子的啟示》……這樣的學習方式是課堂難以呈現,難以企及的,只有孩子內心真正領悟了,才能呈現出如此多樣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收獲的不僅是知識,對展示者來說是一種榮譽;對觀賞者來說,是二次學習,也是一種榜樣激勵。
七、教學評價要有溫度
比如,作業的設計與評價,就可以彈性布置,分層評價,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他的最近發展區得到發展,也因此得到相應的評價。試想之,如果用一個標準進行評價的話,那么有些孩子永遠得不到贊賞,就像“伸出的五指長短不一”,但各有各的用處,缺一補可。所以,我們對孩子的評價要寬容,要激勵,讓他覺得他能行!同時,每個孩子的擅長點也不一樣,所以評價點也有多樣化。
篇6
關鍵詞:新課程;計算機;課程質量;思改
對于計算機教學,教師抓好課程質量、增強計算機教育的時效性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情。尤其是中職學校,學生的基礎層次各不相同,必須要從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方法進行教學。現在筆者針對自己四年多從事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實踐經驗以及所遇到的問題,談一談對新課程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備內容:簡單易懂,激發興趣
在有限的課堂內,必須要緊扣教材,找準重點、難點,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如,在教學“Office 2010”的“Word”的內容中的“文本框設置”這一節,怎么樣的構思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在一節課里讓學生把這些內容學會呢?在上課之前,我先編排了一張“報紙”,其格式有:文本框、自選圖形、表格、剪貼畫、藝術字等方面的內容,上課的時候就準備好文章、圖片等材料,簡單講述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以后對比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然后再進行分析,強調重點。再如,Word文檔的邊框與底紋設置時,若單純地給文章內容進行設定,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比較活潑的教法,例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一張賀卡或者邀請卡,把邊框底紋背景等內容融入賀卡制作,便可引發學生更多的想象和更強的動手欲望。
這樣明朗地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最后,在分析作品時再明確強調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提出重點難點。只有明確了目標,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每堂課的講授內容,否則一切將是盲目的。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計算機課程由于隨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許多內容都在不斷更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代溝也就在不斷加深。所以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動向及其想法,掌握溝通的主動權,并把握溝通時機,注意方式。一方面,不要把自身的消極情緒帶進課堂。另一方面,對計算機課堂內的突發事件,教師既要能駕馭自己的情緒,又要避免局面失控,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恰如其分地靈活處理。
三、變模式:互動課堂,印象深刻
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灌輸模式。新課程背景下的計算機課堂上應該逐漸采用任務驅動法、興趣教學法、比喻教學法、操作實踐法、游戲學習法等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學生占主動地位,教師充當引導作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學習這件苦差事演變為以苦為樂,苦中得樂,同時也要認清學生的知識差距,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當前的計算機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老師勸學生來學習的階段。老師不教,學生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就與新課程的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宗旨相背離。例如,在講《文字信息處理》時,采用觀看中小學電腦制作優秀版報作品,讓學生去分析其中文字信息處理時所需要注意的文字、段落格式、簡單圖片的排版以及界面美化等問題。然后將一幅作品作為典型來做實例分析。學生具體操作時,提供各種素材,讓他們設計完成自己的版報作品。操作中,我發現許多學生遇到了許多問題,例如各種圖形的輸入、圖片的擺放等問題,許多學生為了完成作品。用百度,問同學,慢慢開始了丟掉老師的自學之旅。
四、使用合理的教學評價
教師目前一直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在實施教學評價時可以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計算機課程由于其具有上機操作特殊性,老師的評價方法也就有了課堂提問、作業檢查、學生自我評價、小組合作能力等方面。所以,我認為計算機課程可以采取類似于成長記錄袋的方法,將每一位同學的創新想法、日常作業、作品等內容收集起來,記錄這位學生計算機課程學習的成長軌跡,而不要一味地采用一考定分數、定能力的做法。
評價時多采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肯定同學們的優點和創新的部分。當然,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也應該指出,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要注意不要直接批評,可以采取迂回戰術給予適當的提醒。同時,我們可以建立學生自我課程評價的體系使他們真正融入課程的教學中去,并能夠及時修正自己學習上的毛病和問題,也只有在不斷反思和評價的過程中,我們的學生才會不斷成長起來。
篇7
關鍵詞:課堂 教學 管理 有效
中考將近的時候,初三英語課堂教學是否具有實效性直接關系到考生是否能有效備考。教師應不遺余力研究探討提高初三復習效益的途徑和方法;同時,在學生心理可能發生微妙變化的關鍵時期也不應忽視德育思想的滲透。所謂德育促智育,學生只有具有相當的知識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中考中取得成功。對教師而言,有效的教學和科學的管理就顯得迫在眉睫。在近幾年的初三復習中,我一直堅持從自身努力做起。
一、指導思想
在初三時間緊任務重的高強度學習中,有的英語科上的學困生就自然產生這樣的想法:“英語學科的學習費時費力收效慢,不如把時間投入到其它學科。”教師應定向關注這類學生,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提醒學科重要性、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為他們制定實際有效的學習策略。
我以“師生同心,共創奇跡”為主導思想,同學生達成共識,在初三的學習中彼此不放棄--一方面學生不放棄英語學科的學習,另一方面教師不放棄對學困生的指導。
二、教師準備
在初三年級任課的教師必須具備一種榮譽觀,我們的工作不僅要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負責、也要對學校對自己負責。我們只有通過兢兢業業的工作,踏踏實實真抓實干,不斷努力才能提升學生的成績。
(一)教師的心理準備
每年中考牽動無數家長的心,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教師作為這場無硝煙戰斗的指揮者,其實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教師應放松心情,正確面對,將事情一分為二地去看待。當然,在初三任教非常辛苦,教師要毫無怨言地付出時間和精力;但是,能留在初三任教的老師必然是優秀教師,中考對于我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考既是考學生也是考老師,教師應具備足夠的鉆研毅力和指導耐心,發揚我們學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的精神,作好“中考就是打一場硬戰”的心理準備。
(二)教師的知識準備
第一、研究考綱、整理真題、回歸教材。
初三教師應認真研究每年的《考試大綱》,反復對比考綱的變化,注意增減內容。并按照考綱的要求,扎實做好專項復習。在整理每年中考試題的時候,雖然世面上不乏現成的歸納總結參考書,我還是習慣自己整理試題。因為在此過程中,我才會對命題要求、命題目的、命題方向有更深刻的體會,對教學才會有更多啟發。在不斷了解中考新信息,找準中考新動向的同時,教師還別忘了回歸課本。課本是我們教學的依據,將各年中考考點落實在教材中,兩相對比,更能使學生明確中考要求中“具備知識遷移能力”的含義。
第二、自身提高、勤于思考、深度挖掘
在艱苦的備考過程中,學生面對多個學科的復習,任務繁多。教師應甘當探路人,積極為學生尋找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探索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知識點的講解上,我一貫堅持深入淺出、簡潔有效、精選示例題和訓練題,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不斷總結規律。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自身知識的提高和對備考資料的深度挖掘。只有教師知識新、方法好,學生亦然。
第三、勤于交流、擅于反思、重視課題研究。
古人有“不恥下問”和“不吝賜教”之說,我們應多進行教學交流、取長補短、勤于反思、善于總結,才能不斷提高。我們還應重視課題研究,通過積極參與,能督促自己及時更新教學思想,勇于探索教學模式,進而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最終提高教學質量。真正從機械性教學成功過渡到有效教學。
三、聚焦課堂
初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學生成功的保障。學生沒有其它多余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課堂45分鐘的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學案教學
學生常年掙扎在理論記憶和無邊題海中,不免疲憊,學習效率隨之降低。因此,初三整年我都堅持采用學案式教學。每周提前精心編寫學案,利用積累的經驗,在學案上著重體現知識結構的梳理,中考常考點和新考點,中考潛在考點等。針對不同項目編寫的學案簡單明白、一目了然、可操作性高,有利于提高復習效率。
第二、關注學生
在緊張的初三學習中,教師應讓學生有寬松的環境,教學形式也應力爭具有趣味性,營造濃厚又充滿激情的學習氛圍,努力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同時,還應加強課外指導和監督力度。應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教學或在教學難度上體現層次性。
四、注重心理
篇8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與學;體會
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則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體現“教與學”的配合模式,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下,我們對語文教學更應體現教育的新模式。那么,在語文課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與學”的發展關系呢?
“教”從攴(pū),從孝,孝亦聲。“攴”,篆體象以手持杖或執鞭。從奴隸社會起,人們就學會了靠鞭杖來施行他們的教育、教化。當進的這種“教”體現的是一種嚴肅的統治方式,而現如今的“教”則是讓人學到更多的做人之道和生存的本領。
一、語文教學中的“教”
語文教學突出人性化。在教學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要發揮好教師的人性化。就必須要求教師在教育這個嚴肅的工作上,在最大限度地開發受教育者的智慧,尊重人的思想過程中,充滿了人情味,讓受教育者感受到獨立的人格與愛的溫馨,體驗到責任的動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再也不是威嚴地站在講臺前,透過厚厚的鏡片,兩道利劍似的目光直射而去的令人敬而遠之的形象,而是可親可敬的長者,是平等相處的朋友。尊重個性,開發潛能,啟迪智慧,完善人格,這是教師的社會職責所在。語文教學目標明確化。沒有目標的學習是盲目的學習,反之,沒有目標的教學也就是盲目的教學。教師在進行每一課教學時,都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案”。只有當一系列的課前準備就緒,我們講起來也就得心應手,學生理解起來也才效果明顯。
語文教學紀律藝術化。講課即要講,又要說。這一講一說就必須要把學生的思維引導成積極的狀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如何才能突出教學的藝術,講解的技巧呢?首先,要突出教學的新鮮有趣,通過設疑激趣,繪描意境等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思維,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其次,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探索性,“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在開發他們的大腦,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這樣他們學起來就更輕松自如。第三,充分調動學生動口、動眼、動腦、動手、查字典、寫要點、劃批注等……。這樣不僅使學生愛學、樂學,而且可以化知識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語文教學中的“學”
學的方向。“學”就是要吸收更多新的知識,如何才能讓學生主動學,這是我們教學的方向。尤其是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疑問,老師加以指點或引導。讓他們先自己發現自己哪些不懂,哪些未掌握。我們不光要教他們不認識的“字”“詞”“句”。還要教會他們課文作者寫作的意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作者的思維中來,去理解、體繪作者寫作時的背景、情景、意景。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
學的探索。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不光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主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在文章的講解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讓學生在有所理解的基礎上做些升華性的講述,努力去探索和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學”只是一個過程,“探索”才是對學的知識的鞏固。讓學生提升自我、超載自我。
學的積累。往往一個勤奮的學生或勤于思考的學生,他們對知識的鞏固的提升都很快,但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這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案的精心設計,講學的方法和技巧,都直接能影響每一個學生的接收能力。知識的積累,直接影響到學生掌握的能力。這不光是我們說的“多讀、多說、多寫”,還應該包括讓學生“愛讀、愛說、愛寫”的能力。
篇9
問題一:據悉,您出生于教師世家,且自身具有多年從教經歷。首先請您談談對教育的理解,以及當前國內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陳冬華: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本身就是“教”和“育”兩件事,而大家總把它看做一件事,實際上教的主體起到的是一個示范的作用,而育的主體則是實踐、領悟、思考、反思的過程。簡單地說:“教”的主體是老師、家長、和社會,“育”的主體是學生、孩子和公民,“教”是示范,“育”是“思考、領悟、反思、實踐”。
就當前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知識學習本應該靠學生自身的體驗與探究實現,在不斷犯錯與糾錯的循環中得以牢固掌握。而我們當前的教育,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填鴨式”的“授課”,“授”意指教師將知識給予學生,甚至把知識看做是教師對學生的施舍。我們沒有把學習的權利交還給孩子,沒有把學習過程的喜悅還給他們,教師總是死死拽住本屬于學生的快樂,讓自己在課堂上聲情并茂、眉飛色舞地表演,而我們的孩子就只能是一群聽廣播劇的聽眾或是一群看舞臺劇的觀眾。
其次,我們的教育在生產“差生”。從幼兒園進小學,不到2個月,教師就在班里分出“差生”,一學期下來劃出“雙差生”。這個所謂的差生或雙差生,難道不是我們教育出來的嗎?每個孩子都有熱愛學習的天性,都會通過各種努力證明自己是好樣的,都期盼得到他人更多的夸獎。沒有一個孩子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我們沒有給他們公平的學習機會,沒有給他們平等展示學習過程的機會,這也許是傳統教育本身的局限,也許是教育形式與教育技術所限制,但是教育不公給更多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再次,十多年來,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的重大工程,我國一直非常重視各種平臺的建設與各種資源的建設。我認為,政府投入建設平臺,企業開發建設資源是不現實的,企業的逐利行為,導致資源脫離教學實際,而最終大多演變成以量換錢的結局。
所以,我想提出一個觀點,供大家討論:企業建設平臺,政府投入建設資源,可能是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融合的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企業對于平臺的建設需要有長遠的技術架構,不斷地迭代優化,長期的持續投入,才能確保平臺適應技術進步、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資源建設由國家形成標準,組織各級教育部門,優秀教師作為投入開發的主力,保證資源的適用性。有用的資源與好用的平臺相結合,才能驅動應用。
最后,我認為,談教育質量不要離開分數,離開分數就是無本之木;講“素質教育”不能極端地從批判片面追求升學率開始。如果一種教育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這種教育一定是失敗的教育,所以在互聯網+時代的各種教育變革必須是以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根本。
問題二:當前,人們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這一發展趨勢已取得共識。那么,您認為信息技術為教育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立足點又是什么?
陳冬華:我認為,信息技術為教育帶來最大的改變是“教與學”。遺憾的是,由于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目前能從根本上改變教、改變學的互聯網產品極少。學樂一直強調的是用技術優化教與學,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和學習方式,這與教育部《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要求不謀而合。
(1)改變學
信息技術在“改變學”方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主動學,“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二是重復學,原來不可能做五遍甚至更多遍,現在做多少遍也不覺得累;三是快樂學,學習是人的天性,只不過傳統的教育體制、傳統的教育環境壓抑了他的天性。
如何用信息技術改變“學”呢?就拿微信來說,微信激發了人們互動和分享的天性,許多人都在其中交流、學習、炫富、炫夫、炫娃、炫包包……學樂云教學實質上也是一個學習交流、學習互動、炫學習經驗的工具,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空前高漲。如此,學習不再是寒窗苦讀,而是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
我們現在的孩子厭學,是因為我們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壓制了他們的天性,如果我們給孩子足夠的展示機會,學習也有像微信一樣優秀的展示平臺的話,學習將會徹底改變,學習、作業都將是快樂的。
在我們平臺的用戶中有個很典型的案例。廣東省佛山市有一位叫何紫昕的小學生,她的學習成績在班里排名靠后,數學成績徘徊在60~70之間。在老師布置的一次“尋找身邊的平行四邊形并試求出面積”的作業中,這名學生為了完成這次作業,整整拍了20遍,并得到了全班第一的點贊:19個點贊。這20遍有沒有人強迫她?沒有!她是自愿去拍20遍的。還有,何紫昕同學拍20遍,第20遍和第一遍掌握的知識一樣嗎,不一樣,第20遍不是懂,而是她真的會了。這是傳統教育教學方式所做不到的!
(2)改變教
“教”是示范,“育”是“思考、領悟、反思、實踐”。 “教”的主體是老師、家長和社會,“育”的主體是學生、孩子和公民。
我們經常說,我們要教育學生、教育孩子、教育公民,只說是沒有用的。好的老師注重示范給學生看,更聰明的老師注重把學生做的好的東西示范給大家看。其實“教”的最好資源來源于學生,學生在創造資源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掌握的過程,而且他很有興趣。現在老師、學生想獲得碎片化資源很簡單,難的是老師如何用碎片化資源進行高效的教學。
教育要實現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這是劉延東副總理提出來的,代表國家對教育的戰略發展方向,就是要徹底實現教學理念的改變。
實現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理念上要改變、產品上要改變、教材上要改變、評價上要改變,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正好參與其中。我認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立足點就是 “教師”和“學生”。通過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實現“教”與“學”的轉變。
問題三:目前,市場上的在線教育產品數量繁多,且呈現同質化趨勢。要想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必須具備自身的特質。學樂面向K12推出的云教學平臺有哪些功能?其特色又是什么?
陳冬華:一個好的平臺,可以讓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名師,而一個好的教師對學生來說太重要了。
那學樂的定位是什么?一是用技術優化教與學;二是用技術手段為優化教與學服務。
學樂云教學平臺的云盤、備課、預習、授課、作業等功能都是圍繞“優化教與學”進行設置的。老師不僅可以利用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碎片化資源進行教學,云教學平臺還可以圈點、批注,隨時調用,專為教學設計,傻瓜式操作,非常方便。而這種交互性極強的課件制作,老師只需10分鐘、20分鐘就能完成,每節課都可以在教室里實現,而且是無網絡狀況下實現。老師上課時,可以隨意調用課前、課中、課后資源,從云盤、課件中直接調取出來隨意查看。
學樂云教學平臺云盤資源里有全國200多種教材,每種教材都配備兩個老師:一個老師做、一個老師審核。每本教材都派老師把他的資源建設好,有的老師可能不滿足平臺提供的資源,那每個老師還可以自己原創。
在備課環節,在各類資源網站搜集整理,備好一節課需要3小時,一個地區2000名老師,總耗時6000小時。而在學樂云教學平臺“云盤”功能中,可以“以一代萬”,有一個搜集整合教學資源的崗位來代替全國幾萬教師重復作業,讓老師只需收藏、適當編輯即可,老師備好一節課只需10分鐘左右。再比如,假設原來師生完成“教與學”的時間是“1”,那么使用學樂云教學平臺后,他們完成的時間只能是
授課版塊中有兩個文件夾:一個是云盤、一個是課文,云盤是網上共享來的、課文是片段化的,直接調取出來就可以用。而且可以調取出學生的作業及學生碎片化資源,演示制作簡單課件,做好之后點擊保存就可以了。
在教學神器中,老師還可以現場拍照傳到其他資源里,現場取出來,做到“所見即所得,所得即所用”,隨時隨地獲取教學資源,而且老師特別喜歡用自己的資源,畢竟自己的資源帶有自己的情感,并且素材可以選擇分享到本校、本地區、還是全國。
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方面,學樂云教學平臺除了作業、學樂師生APP外,在授課版塊專門設置了隨機叫學生和定時功能等,為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創造公平展示的機會。
從用戶花在教育或學習的時間總量上分析,99%以上的“互聯網+教育”產品,都是針對師生正常教學以外的時間,如針對作業環節、課外輔導環節等,如果把它們比作教育的甜點,那學樂云教學就是嵌入學校和師生日常教學過程的“互聯網+教育”的正餐。
問題四:學樂將滴滴打車模式引入教育領域,在國內實屬首創。那么,請您談下構建這種模式的初衷是什么?與傳統建設方式相比有哪些特點與優勢?
陳冬華:上面講到我出生于教師世家,因此對教育鏈中的教育局、學校、老師、學生、家長等角色再熟悉不過了,在教育過程中他們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很清楚,所以我一直希望用最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純免費的互聯網模式盡力打造最有價值的“教與學”模式,為全中國數億師生搭建一個優化教與學平臺。學樂云教學平臺對所有教育系統的用戶來說:平臺終身免費,所有的教學資源、師生之間、老師之間互動的所有功能、所有資源終身免費。
著名天使投資人,阿里巴巴前高管,“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王剛認為:學樂云教學以“滴滴打車”模式殺入教育,很像“滴滴打車”用技術優化出行一樣,真正找到解決行業痛點的尚方寶劍,而無論其定位于優化師生日常教與學的產品策略,還是“免費建設”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以及引入“滴滴打車”原班互聯網投資的資本優勢,都將促使其未來2~5年內成為“互聯網+教育”的領頭羊。
“免費建設、合作運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運營模式,即在各地缺少建設經費的情況下,通過免費建設、免費培訓,使平臺快速建起來、用起來,與此同時,通過與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深度合作,教育局組織培訓、檢查、驗收、考核、評比,企業負責技術升級、維護、運營,共同確保各類用戶的常態化應用,用互聯網的手段和方法促進教育資源公平、提高教學水平。
互聯網模式必須是在“用戶免費、客戶免費”的邏輯上才成立,因為每一個免費的用戶都給平臺帶來巨大的價值。而免費之后怎么賺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大家用百度付過費嗎?沒有,因為我們是他的用戶,所以我們是免費的,付費的是商家客戶。
當全國的師生、家長都用我們的平臺的時候,我們就會像百度一樣賺客戶的錢,同時可以很精準的向用戶推薦各種學習產品。
學樂云教學2.0版可以實現很多事情,下載資源、互動教學、師生互動、學習分享、親子互動等等。我們產品的教學理念符合用戶需求,因此對用戶有很大的粘著性。我們用內容推動社交,用社交推動內容,然后形成大社交、形成商業,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形成海量的用戶。
問題五: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在于常態化應用,學樂在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常態化應用與深度應用方面有何舉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績?
陳冬華:如果信息技術不能在教育教學中實現常態化應用,必將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累贅”。 我一直認為,好的“互聯網+教育”產品,應該是給教師、學生“減負增效”。
首先是減負。減負是常態化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比原來更省心,如果原來備課是20分鐘,現在是25分鐘,就沒辦法去常態化;而如果原來是1小時,現在變成20分鐘,他就可以常態化應用了。
第二是增效,用這種方法學生的學習更主動了,更有興趣了。因此,常態化就兩個條件:老師減負了,學生主動了,就常態化了。
第三,常態化不需要大量的硬件支持。學樂云教學平臺不需要專門配置平板電腦,只要有普通的投影機、一體機、或者智能手機和Wifi、網絡就可以解決了,因此它可以常態化。
如何推動信息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的常態化應用和深度應用,首先要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武裝”教師和學生,這點我們在不遺余力地做,同時我們為學校、師生用戶進行免費培訓。
截至目前,學樂云教學在海南、河北、浙江、山東、遼寧、吉林等省市已由省級教育相關部門發文實施應用,試點落地的學校已覆蓋天津、四川、云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陜西、山西、福建、遼寧等20多個省市區,覆蓋全國85%的省份,并進一步向全國范圍推廣。
2015年9月,平臺師生用戶突破1000萬,平臺內的學生累計完成同步練習達10000萬次,許多教師每周至少使用2次學樂云教學平臺進行教學,并涌現出了廣東順德、山東高密、廈門同安、重慶西永小學等典型案例。
問題六:日前,教育部了《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全面深化“三通兩平臺”建設是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請您談下“十三五”期間貴公司相應的發展規劃。
陳冬華:“十三五”期間,我們將繼續圍繞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困擾教學、管理面臨的核心問題和難點,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與學,通過深化應用釋放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和管理中的深度應用。
篇10
文/曹銀立
摘?要:電機與變壓器是技校電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本文從教學內容、課程編排、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方法等方面對技工院校三相異步電動機課程教與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技校?電動機?教學方法
電機與變壓器課程是電類專業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目前的技校生源普遍存在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很多學生很難把電路相關知識與電機與變壓器相結合,找不到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相關知識很困難。但它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知識點多,內容雜,會影響學生對電的學習興趣及以后專業課的學習。經過教學實踐得出:通過科學的課程安排與教法、學法相結合能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教學安排
1.課前準備
(1)分組。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新學期開始筆者就對學生實行分組,對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打分,最后評出優秀組和優秀個人。這一環節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為提前上好這堂課打好了預防針,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
(2)教案、課件、教具準備齊全。搜集有關電機的相關知識,例如三峽機組資料;利用單相異步電動機,講解電動機的結構并供拆裝時應用;準備拆裝工具,講解電動機拆裝過程。
2.預習
溫故而知新,此課題的知識與電工基礎聯系緊密,可以起到溫故引新的作用。例如在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前預習磁場與電磁感應的相關內容,這對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電磁感應相關知識講解三個知識點:三相定子繞組通上三相交流電產生旋轉磁場:轉子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力線產生感生電勢、感生電流:通電的轉子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旋轉。以上三點即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通過相應知識的聯系學生能很快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講授
(1)引入。目前技校學生的學習現狀不容樂觀。為了吸引學生求知的欲望,教師由生活實際引入所學課題,讓學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電器中使用了電動機作為動力設備。從生活中的實物引入所學內容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所學專業課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2)授課。內容從電動機結構到工作原理的知識銜接,從實物到原理的過渡更讓學生易于理解。第一,實物教學必不可少。在講電動機的結構時,如果單純地給學生講三相異步電動機由什么組成,學生也能記住,但談不上對電動機結構的真正了解。教師應把電動機實物呈現到學生面前,讓學生真實了解各個部分的結構。電動機的拆裝課采用實物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電動機的拆裝順序,還讓學生掌握各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適用場合。學生通過實物教學能切切實實掌握相關內容。第二,模擬實驗使虛擬知識更易理解。在講異步電動機的旋轉磁場時,由于旋轉磁場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學生很難理解旋轉磁場的形成,感覺這一部分知識很空洞,難掌握。筆者通過多媒體教學,利用matlab軟件制作動畫模擬其旋轉磁場的形成,讓旋轉磁場以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鮮活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模擬動畫學生輕松地理解了旋轉磁場的形成。第三,以實習操作訓練技能。電機與變壓器是一門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專業課。筆者學校建有電動機和變壓器車間。學生在車間可以進行電動機和變壓器的相關實驗以及操作,例如單項變壓器極性的判別、三相電動機接線盒的接線方法、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子繞組端部接線以及電動機通電實驗等等。動手操作不僅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也讓學生具備了相應的操作能力,使學生不僅懂理論,更會操作,從而適應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學習方法
1.培養動手能力
電機與變壓器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在講操作理論時學生覺得很簡單(如講電動機的拆裝),但很多學生在實際操作時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如再裝的時候把前后端蓋裝反等問題。學生只有通過實際操作才能真正掌握電動機的拆裝技能。
2.學會合作
團隊合作,不僅體現在學校的實習操作中,而且以后到了工作崗位中顯得更為重要。例如,電動機的定子繞組嵌線工作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兩位同學配合得好才能較好地完成此項操作。這樣的實操培養了學生自身團隊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進入團體工作打下基礎。
3.學會歸納總結
電動機學完后,學生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來歸納直流電動機、單相異步電動機、三相異步電動機以及同步電動機的啟動方法,通過歸納比較更好地掌握電動機啟動的相關知識。
教與學的完美統一,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上課過程中組織好教學,利用學校和社會資源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方法,從而掌握實踐技能,滿足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鄭國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質量問題綜論[J].職業技術教育,2004(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