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水平測試試題范文

時間:2023-04-03 02:1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業水平測試試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業水平測試試題

篇1

關鍵詞:生物 學業水平測試 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4C-0020-02

2015年高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試題根據《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體現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試卷命題從生物科學的基礎出發,著重考查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一般方法以及獲取處理信息的基礎能力。

一、對試題的具體分析

(一)試題的雙向細目表

考查內容 要求 難易度 分值 小計

模塊 題號 課標內容 易 中 難

模塊一《分子與細胞》 1 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Ⅱ √ 2 35

2 生命系統結構層次(課標無此要求)。 Ⅰ √ 2

3 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Ⅱ √ 2

4 組成生物體的元素(課標無此要求)。 Ⅰ √ 2

5 脂質、糖、核酸的類別關系。 Ⅱ √ 2

6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并概述其過程。 Ⅱ √ 2

7 說明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Ⅱ √ 2

8 說明細胞呼吸,探討其原理的應用。 Ⅱ √ 2

9 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類健康的關系。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Ⅱ √ 2

10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Ⅱ √ 2

31 舉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Ⅱ √ 10

32 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 Ⅱ √ 5

模塊二《遺傳與進化》 11 舉例說明配子的形成過程。 Ⅱ √ 2 28

12 闡明基因的分離規律。 Ⅱ √ 2

13 闡明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Ⅱ √ 2

14 概述DNA分子的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Ⅱ √ 2

15 闡明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Ⅱ √ 2

16 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Ⅱ √ 2

17 說明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 Ⅱ √ 2

18 列出人類遺傳病的類型。 Ⅰ √ 2

19 舉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 Ⅱ √ 2

20 說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Ⅱ √ 2

33 概述伴性遺傳。 Ⅱ √ 8

模塊三《穩態與環境》 21 說明穩態的生理意義。 Ⅱ √ 2 37

22 描述體溫調節。 Ⅱ √ 2

23 概述人腦的高級功能。 Ⅰ √ 2

24 概述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Ⅱ √ 2

25 人體的內環境。 Ⅱ √ 2

26 概述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列舉其他植物激素。 Ⅱ √ 2

27 評述植物激素的應用價值。 Ⅱ √ 2

28 列舉種群的特征。 Ⅰ √ 2

29 分析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 Ⅱ √ 2

30 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Ⅱ √ 2

34 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說明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描述動物激素的調節。 Ⅱ √ 11

35 分析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 Ⅱ √ 6

(二)試題結構

從雙向細目表可以看出,這次考試共有選擇題30道,每題2分,共60分;非選擇題5道,共計40分;全卷共計100分。選擇題模塊一、模塊二、模塊三各10道20分;非選擇題31、32題考查模塊一,33題考查模塊2,34、35題考查模塊三。三個模塊的分值分別為:模塊一35分,模塊二28分,模塊三37分。一、三模塊分值略高于模塊二。從難度看難中易比例為12:23:65,整體較簡單。

(三)試題特點

1. 覆蓋面廣,注重基礎,突出核心

本次的試卷與前兩年相比有了更好、更合理的覆蓋面,課標內容中包含的三個模塊的核心概念體系基本上涉及。適當降低了模塊二的比重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的知識點不重復,模塊一考查的重點放在光合作用過程及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上;模塊二考查的重點在遺傳規律上;模塊三考查的重點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及生態系統的功能上。2014年高考課標2卷非選擇題考查點為29題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30題免疫調節,31題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32題伴性遺傳和變異。對比2014年高考題我們發現本次的試卷考點與高考試題高度一致,突出了核心概念體系的考查,這也是今后學業水平測試出題的方向。

2.突出實驗,強化實驗教學

試題中第1、6、10、28題均涉及到教材的基礎實驗。實驗是生物課程中的重要一部分,一些學校安排的實驗課課時很少,甚至不開實驗課,關于實驗的知識點,學生只能死記硬背。結果,不僅是學生在解題時遇到困難,而且導致生物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如第10題:

關于物質鑒定實驗,下列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組別 物質 鑒定試劑 結果

A 蛋白質 雙縮脲 紫色

B 葡萄糖 吡羅紅 磚紅色

C 淀粉 碘液 藍色

D 脂肪 蘇丹Ⅲ 橘黃色

本題考查物質鑒定實驗中物質、試劑、現象的對應關系,對做過實驗的學生來說,由于觀察到了實驗現象,各種顏色反映的結果很容易記憶,所以很容易選出葡萄糖的鑒定試劑為吡羅紅,故正確答案為B。

又如第28題:

進行種群密度調查時,不可取的是( )

A.選多種植物為調查對象 B.樣方的選取常用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C.計算各樣方的平均值 D.樣方內各年齡段的調查植物均應統計

本題考查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實驗的操作細節。此實驗容易與群落豐富度的實驗混淆,只有學生做過實驗,才容易注意到調查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如調查種群密度時,只能選擇一種植物做調查對象,而調查豐富度時,則需要調查樣方內所有的物種。

3.關注生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試題中第3、20、23、25題都是從生活中的事例、觀點出發,落腳點依然在核心概念上。如20題:

濫用抗生素的國人被外國人不理解,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你認為國人的做法的弊端是( )

A.使抗生素的價格越來越高

B.抗生素使用量不斷加大,病菌抗性基因頻率不斷增加

C.抗生素誘發病菌產生變異,出現抗藥性強的個體

D.抗生素使用中,病菌逐漸向抗藥性增強的方向變異

本題考查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本題從國人濫用抗生素引入,考點落在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濫用抗生素的弊端上。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突變和基因重組是隨機的、不定向的,不能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自然選擇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所以本題的答案為B。本題不僅考查學生應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也提醒學生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再如第23題:

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損傷了神經系統,出現了語言表述不清,走路不穩癥狀,其他均正常,推測受損部位最可能位于( )

A.大腦、小腦 B.腦干、小腦 C.大腦、腦干 D.腦干、脊髓

本題考查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知識點。本題從交通事故出發,解答本題需要學生熟悉各級中樞的功能以及人腦的高級功能,并能聯系實際生活。大腦皮層是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小腦中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腦干中有許多維持生命必要的中樞,如呼吸中樞;脊髓是調節軀體運動的低級中樞,所以不難看出本題的答案為A。

這些題體現了課標中 “了解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和“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要求。

二、教學建議

(一)鉆研《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注重基礎教學

學業水平測試的難度較低,復習時間短暫,所以一輪教學的效率十分關鍵。要想實現高效的教學,教師必須認真鉆研課程標準,從課程標準中分解出切實有效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習目標組織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精心備課,關注每節、每章和每個模塊知識點的聯系,從點到面,盡量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生物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課標明確指出高中生物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所以教師要避免在一輪教學中只針對部分尖子生深挖習題的難度,而是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有效落實。

(二)加強生物實驗教學,強化學生動手能力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往往為了應付考試,只注重知識教學,忽略了實驗教學,甚至有些學校從不開設實驗課。從學業水平測試試題的分析可以看出,必須注重實驗教學,只有親身經歷過實驗,才能關注到實驗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項和實驗現象,才能在作答時,不是死記硬背。學生實驗的過程,是一個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可以將課本中死板的文字,變成眼前活靈活現的實驗現象,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動手與實踐能力。學校和教師必須克服困難,為學生提供基本的實驗條件,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從實驗中親身感受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理過程。應避免不開設實驗課,或者將實驗變為觀看實驗視頻等。

(三)聯系生活實際,深化知識應用

深化知識應用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應用生物學科知識解釋社會生活中的現象,以及對日常生活、醫療、環境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案,而不是關注如何解決試卷中的難題。鼓勵學生從多渠道獲得信息,并將信息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如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崔永元的轉基因紀錄片、柴靜的《穹頂之下》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高中生物學范圍內找到相關知識。從生活實際出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更高,對基礎知識的把握更牢靠。

總之,學業水平測試作為高考改革的一個重要措施,有可能代替高考計入高考總成績,而且是否合格關系到學生能不能高中畢業,所以教師要認真對待,充分準備,積極迎考。

篇2

一、學業水平測試化學模擬試題命制的指導思想

依循當年的《學業水平測試化學卷的考試說明》、《江蘇省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考試的自身規律,在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科學素養的養成及素質教育的推進前提下,考查學生對過去一段時間所學知識的認知程度。

二、化學模擬試題命制應遵循的一般原則

科學性:是保證試卷質量的關鍵;試題設計的知識、方法正確、情境真實,答案合理,試題表述科學嚴謹,無異議,且化學試題中提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要是積極向上的。

全面性:全面反映測試的要求;力求做到對學生不同能力層次的全面考察,與其它學科、社會生活生產相融合、滲透,全面體現STS精神。

合理性:指知識的取舍要合理、恰當,內容有代表性,且突出重點和難點;試題難度要恰當,緊扣考試說明,適應學生實際水平;評分標準應簡便、準確。

獨立性:試題獨立,相互不牽連。

三、模擬試題命制的具體措施

首先,我認真研讀學業水平測試的說明,閱卷評分標準,抓住說明所考知識的重點、熱點內容進行適應性模擬訓練,尤其對于考綱上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于新增內容,要在試卷中有體現,不考的知識點堅決不出現。簡單說:“考什么,練什么”,如可以把一些成卷進行刪減、調整、降低難度。以期把所應掌握的知識盡可能的加以強化,做到有的放矢。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為下一步的復習創造條件。

其次,制定學業水平模擬試卷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程度,知道學生哪些知識掌握較好,哪些掌握不足,理論知識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存在什么困難?通過模擬考卷,加以提高并從中發現依然存在的問題。

教師要研究近幾年的學業水平測試的真題試卷及專家對試卷的分析,從中發現一些信息尤其是題目的呈現方式,各個模塊的所占比例、難易程度,知識的考察角度,以及如何考察學生能力水平的題目并將其逐步滲透到模擬試卷中來,且考卷的內容、形式、時間安排也一定要與小高考極為相似,從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當然要始終把握住模擬考試的目的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予以解決。而不是通過一些難題、怪題將學生考倒,打擊其信心!

四、命制會考模擬化學試卷時應注意的問題

1.模擬試卷的結構與題型、題量要與學業水平測試的試題保持一致

例如:2012年會考試卷中化學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的分值分別為69分和31分,選擇題23道題均為單選,那么我們在命制模擬試卷時也應按照這個分值和題型,這樣才能起到“仿真“的效果。

2.注意試卷的整體難度和區分度

近幾年學業水平測試化學試卷的難易程度設計合理,都沒有過易或過難的試題,沒有偏題、怪題。能較好地把握較難題目,有利于不同層次的考生發揮正常水平。我們在命制模擬試題時一定要注意試題的整體難度和區分度。

3.注意突出考查化學學科的主體內容,并加強對能力的考查。

試卷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應注重阿氏常數、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速率、化學用語和元素周期表等主干知識,這樣能夠較好地反映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掌握程度,對于化學教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試題應推陳出新,通過設置方式的改變,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等各種能力。

4.少用成題,多用改編題。

小高考是很少用往年的真題來考查學生的。因此我們在命制模擬試題時應少用往年的真題,而是通過改變條件、題材、題型、解答要求、思考方向等方式整合往年的真題,翻陳出新,用翻新題的好處主要在于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能避免死記硬背、不愛動腦筋的學生得高分。

5.試題命制好后要鑒定、復核、調整

(1)試做:估計學生完成這份試卷所需的時間,自己做一遍或讓一位年輕教師完成,若控制在25分鐘,則學生可70分鐘之內完成。

(2)估計難度系數:仔細思考每一小題,衡量學生能否得分,得多少分,即每一小題的難度系數,通常是0.65~0.75。

(3)試題的順序:難易順序:一般先易后難,可更好地發揮學生水平。若先難題則會使學生心理、信心受挫,水準大失。一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的占分比例約為7∶2∶1。

(4)設計卷面,與往年的真題試題的格式一致。卷面力求字跡清晰、排版整齊美觀。題目之間的距離要疏密有致,切忌排得松散和擁擠。繪圖要大小適中。答題處要留下足夠的空間。題首要注明考試類別、科目、考試時限、卷面頁數、可能用到的原子量和總分;分題要標出題分;每頁下邊要標明頁碼。試題和答卷分開時,特別要對準題號。

篇3

1 實驗設計類

實驗設計要求學生根據實驗的目的、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現象或處理實驗數據,最后得出實驗結論。解答這類試題要求學生具備實驗的基本思想,關鍵是變量的確認和控制。

【例1】(2009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為了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請根據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用具:試管,量筒,滴管,試管架,pH試紙;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的雞肝研磨液;新配制的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溶液,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等。

(1)實驗步驟:

①如圖1所示,先在1號、2號、3號試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再向1號試管內加入1mL蒸餾水,向2號試管內加入_____________,向3號試管內加入_____________,并振蕩試管。

②向1號、2號、3號試管內各滴入2滴_____________。

③仔細觀察各試管內_____________,并記錄。

(2)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

(3)實驗結論:pH為7左右時過氧化氫酶的活性較高,而pH偏高、偏低時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

(4)除pH外,還有其他環境因素會影響過氧化氫酶的活性,請你就此提出相關研究課題(只要求寫出課題名稱):_____________。

點評:該題是對書本探究性實驗的考查,解答這類試題的一般思路是:①確定實驗目的和理解實驗原理。②確定變量:根據實驗的目的、原理,通過初步分析,確定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③控制與觀察變量:自變量要不同,無關變量要相同且適宜,因變量的觀察指標要準確。學生在答前兩空時只寫試劑的名稱,沒有考慮到無關變量的控制。因變量要觀察氣泡的多少,而很多學生答“反應速度的快慢”,說明學生對實驗的原理沒有理解透徹。從學生的錯誤可以看出,在平時的實驗設計過程中教師沒有將實驗設計的整體思想很好地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在答題時隨意性大、不規范。

答案:(1)①1mL(等量)氫氧化鈉溶液(試劑量和試劑名缺一不給分)1mL(等量)鹽酸溶液(試劑量和試劑名缺一不給分)②雞肝研磨液③產生氣泡的多少(2)1號試管內產生的氣泡較多,2號和3號試管內產生的氣泡較少

(3)探究溫度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或其他合理答案)

2 實驗分析類

此類試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的理解,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和分析,并能對相關的實驗結論進行解釋的能力。試題的素材以書本實驗為基礎,可以創設新的情境,但學業水平測試畢竟是過關性考試,難度不會太大,因此實驗的原理、方法與書本實驗基本一致。

【例2】(2011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為了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現象。某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材料用具:洋蔥;刀片,鑷子,滴管,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顯微鏡;質量濃度為0.075g/mL的胭脂紅溶液(胭脂紅是一種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紅色),清水等。

方法步驟(圖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步驟B用顯微鏡觀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該同學發現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后不能復原,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細胞過度失水而死亡。

(3)該同學在步驟D觀察到了質壁分離現象,其結果因為圖3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號),判斷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

點評:該題考查的知識源于書本實驗,但“源于書本、高于書本”,是教材實驗綜合運用能力的再考查。學生只要理解了教材實驗,該題的難度就不大,解答“步驟B用顯微鏡觀察的目的”和“質壁分離后不能復原的原因”的知識完全來自書本實驗。這道試題的創新之處就在于嘗試用與書本不同的實驗材料和實驗試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全新的探究情境。由于平時課堂中拓展、改進實驗較少,學生無法在新的情境在抓住實驗原理、方法和實驗步驟與書本實驗完全相同這一點,自然學生在最后一小題錯誤率高,同時說明學生的知識的遷移能力差,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答案:(1)觀察到的現象與后續質壁分離的現象形成對比(2)胭脂紅溶液濃度過大、質壁分離時間過長(3)①胭脂紅不能透過生物膜,但可以透過細胞壁.故在原生質層和細胞壁之間為紅色。原生質層為無色。

3 實驗方案糾錯類

此類試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驗方案科學性、嚴密性的理解,分析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部分,并尋求正確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能力。解答這類題型的關鍵是要熟悉書本實驗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

【例3】(2012年江蘇省學業水平測試)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某同學按表l中的方法步驟進行了實驗。

請分析回答:

(1)步驟②中加入無水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按照上表中方法步驟進行實驗操作,該同學在步驟③收集到的濾液呈_____________色。

(3)上述實驗操作中存在3處錯誤,請_____________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提取的天然葉綠素用作食品添加劑,根據你所學的葉綠素化學性質分析,天然葉綠素不能添加在_____________性食品中。

篇4

關鍵詞: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復習技巧;解題方法

2007年之后,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發展。國家隨即提出了與之適應的新高考方案。在這個方案里,信息技術被納進學業水平考試中。因此,信息技術擁有了和其他學科一樣重要的地位。這提高了對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的要求。但目前,在中學課程中,信息技術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那么,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重視程度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統一思想,以正確的態度迎接考試

作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一部分,信息技術在新高考方案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江蘇省也不例外。這也是學生能否獲得高中填報志愿重要依據之一。對于這一點,教師要提前和學生溝通,使他們真正從內心重視信息技術。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考試。

對于教師來說,我們需要結合課程要求和教材內容,集體備課,歸納知識重點和難點,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以前的測試情況。大家集思廣益,制定復習策略,認真迎考。同時力爭班主任能夠配合復習工作,這也是提高復習效率至關重要的一點。結合前幾屆學生的復習迎考情況,我發現班主任如果能重視并配合復習工作,將會大幅度提高學生考試的及格率。

二、仔細研讀信息技術考試說明、課程標準、教材,明確復習目標

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依據現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教材的基本內容來命題。而在命題過程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領會考試大綱的不同要求,有側重點、有層次地進行全面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根據最基本的概念來理解信息技術中涉及到的基本方法,不需要過多加深難度。雖然考試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全面,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應仔細分析考點的側重情況,注重考查學生最為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信息技術水平測試,使學生能夠樹立通過考試的信心。

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只需要學生能考試通過就可以,我們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這一點,關注的重點對象應該是復習情況不理想的學生。

三、根據本校實際,認真制定考試復習計劃

1.第一輪復習

主要是全面復習,以測試說明中列出的主題為復習單位,強調復習主線索,讓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并提供每個主題的測試要求。

選擇題方面,教師要精心選擇前幾屆考試題庫中的典型例題進行解析和點評,學生要認真完成教師提供的鞏固習題。

操作題方面,教師多講解、多反饋,進度放慢,注意基礎差的學生;學生要多觀察、多思考,及時記下操作要點,認真完成每一道操作題,要做到每道題目不失分。

2.第二輪復習

進行多次模擬考試練習,讓學生通過測試了解自己的復習情況,學會自己小結存在的問題;教師及時了解每個班級的情況,針對模擬考試的情況對選擇題和操作題部分分別進行專項練習,并進行集中訓練。教師一定要關注邊緣生,耐心指導,在實際情況允許下,增加這一部分學生的復習課時。

3.強化訓練

在考試前一周,進行最后的強化訓練,對學生的復習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并樹立學生的信心。

四、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指導學生解題方法,提高得分率

信息技術水平考試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個等級,試卷由三個程度的試題組成:容易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而其中考察基礎內容的試題占大約60%左右。測試題型很多,但都是圍繞主要教學內容進行。學生不但要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要學會如何解題。

(一)選擇題復習

選擇題方面,根據題目類型的不同可以采用判斷法、篩選法、嘗試檢驗法以及數字代入法等方法。如使用判斷法時,先要弄清所給題目中包含的概念的正確內容,并經過必要的分析決定選項哪些是正確的。使用篩選法時,要根據題中給出的條件,對各備選的答案進行分析,將和題意相違背的答案逐一排除,縮小選擇范圍,最后選擇正確答案等。

在學生復習的過程中,我根據學生做題的情況,總結出幾種錯誤較多的選擇題類型,引起學生對這類題目的重視。

1.有關數字類的選擇題。在基本概念中,有很多都涉及到具體數字,但學生往往由于對基礎概念掌握不牢,在解題時往往容易出錯。

2.有關專業術語的選擇題。信息技術學科中,相關專業術語多,與此相關的英文縮寫也多,在教材最后面一頁有中英文術語對照表,可以讓學生在不清楚的時候多查閱。

3.有關進制轉換的選擇題

計算機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在的,考試時有時候會考到不同進制數字之間的轉換,如把一個二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或把一個十進制數轉換成一個二進制數,雖然可以通過專門的算法進行進制之間的轉換,但大部分學生還是記不住。其實關于這類題目,學生在做的時候有個討巧的方法,就是使用操作系統自帶的“計算器”軟件,打開“開始”菜單“附件”“計算器”,在軟件界面中“查看”菜單中選中“科學型”選項,就能非常簡單地進行進制轉換了。

(二)操作題復習

在操作題復習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主題所涉及到的軟件進行分類操作,力爭做到每道操作題不失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多加巡視,學生一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也可進行必要的統一講解和演示。當學生完成所有主題的復習后,就可以開始進行綜合操作題的訓練了,要求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綜合操作題。教師還可以使用一些相關模擬考試軟件,使學生對自己的復習情況有所了解,能做到查漏補缺。

篇5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改總結性評價無紙化紙筆考核

信息技術課程的考試將采用什么形式合適?信息技術教師、家長、學校、社會等多方面都倍受關注,我通過本組所承擔的課題《高中信息技術學生理論知識的總結性評價研究》,從多方面調查、分析、探討,在研究過程中總結了個人心得,從而對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的總結性評價問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一、明確課題研究的必須性

1、新舊課程標準發生變化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等,提高了人的信息素養就培養了人的獨立自主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參與意識,具有追求新信息、運用新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善于運用科學的方法,創造新信息的能力,因此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起重大作用。舊課程提法是: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強調是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教授內容是計算機組成和一些常用的應用軟件。雖然那時也開始提到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但安排內容沒有真正反映課程目標,無法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師的目前地位與發展的迫切需求

信息技術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不同,在大家的心目中信息技術教師只是個“技工”,兼任教學工作而已。信息技術教師的價值體現在何處?他們的專業該如何去發展?新課改下的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對提升信息技術教師地位與發展提供了機遇。高中生必須通過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才能有高考的資格,而學業水平測試中理論而較廣,因此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才能讓學生接受大量理論,而學生是否能掌握,這還得教師做好測試工作,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與學生同時面臨著如何進行有效地測試,能順利通過考試。

二、明確問題研究的針對性

高中信息技術學生理論知識的總結性評價研究,追根到底是對考核方式的評價問題,因此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考核實施的方式上也就發生了爭議。

歷年學業水平測試都是采用無紙化考試,即計算機上安裝考試軟件系統,考生能夠在考試完成后馬上得到公正的成績。但是這種系統無法調整試題的難度與內容,而只能測試試題庫中規定的題目,組卷時因隨機抽取試題而造成的難度、考查點、相關知識等分布不合理,不同學生面對的試卷難度相差較大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學生的心理問題。

若我們采用紙筆測試的方式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紙筆測驗是目前課程開展大規模考試最好的方式之一,適于短時間內對大量學生進行集中考察,適于考察學生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其優點是:(1)易于組考,出卷方便。采用紙筆測試方式來進行信息技術考試,易于教育主管部門組織測評,統一時間,統一標準,統一內容,效率較高,適于短時間內對大量學生進行集中考察;(2)題目靈活,工作量少。筆試出卷時,只需要考慮試題內容本身,靈活根據教學進度編寫或選擇試題,一般只需制定若干份考卷,題目量是有限的,出卷者工作量少;(3)閱卷靈活,評價人文。信息技術試題有時候帶有很強的操作性,因此,會有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采用人工閱卷,能因“題”而異地閱卷,避免采用計算機考試時試題答案的唯一性。

三、總結課題實施過程的體會

2012年2月在學校教科督導室和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經過組內討論正式開始研究工作,并制定了詳細的研究方案,方案分為四個階段即:1)調查問卷2)試題命制3)試題分析4)總結報告。每個階段都有相應地教師進行負責,分工明確,教研組成員環環依然是緊密合作,體現團隊精神,讓我感受到了學習環境的美好與成長的喜悅。

1、第一階段:調查問卷

信息技術課程傳統的紙筆測驗評價方式一直以來都遭到很多人的批評,認為根本不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能力水平。我們通過家長與學生共同問卷調查,發現了家長與學生的真實性評價。大家普遍認為,紙筆測試同樣也能綜合地考察學生對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技能解決問題能力,能更客觀地、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紙筆測試可以讓我們的教師做好每個章節、每個小節知識點的梳理工作,進行分類歸納,并配合相應的練習題進行鞏固練習,對于同一個模塊中的題目可以精挑細選,可讓學生不夠多的做同一類型題,這樣會浪費時間和精力,也不利于能力的提高。

2、第二階段:試題命制

在此過程中我們制作了考試說明、命題原則、命題大綱,并對此作了詳細的解讀中,另外命制筆試試卷3套(原創、試題類型可以是單選題、多選題、綜合題(填空、分析說明、改錯));命制上機試卷3套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明確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命題依據、目的、測試范圍和要求、測試方式和時間、必修與選修的命題大綱。讓教師能尋找到考試試題命制的規律,即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了解、學習過程的體驗與感悟的方向發展。因此,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的設計逐步關注試題設計的過程化、情景化。

3、第三階段:試題分析

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的內容主要是按模塊設置,題型分布簡單但難。高中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分為兩大模塊,即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每個學生必須學習必修模塊――《信息技術理論基礎》,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因此理論性較強;另外學生至少學習一個選修模塊,選修模塊有: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人工智能初步,各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選擇,這給學生提供了可選擇性,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考試時,必修選修一起考,其中必修模塊占總分60%,選修模塊占總分40%,理論分數比例為總分的60%,這無形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要有較高的水準。

我們所命制的幾套試題,經學生測試結果來看,效果較好,我們所貫穿的思想,讓學生在已有技能基礎上,提升了信息素養,即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效地收集各種學習資料與信息,能熟練地運用閱讀、訪問、討論、參觀等獲取信息的方法;能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歸納、分類、存儲記憶、鑒別、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表達等。

四、反思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通過大量的依據說明,紙筆測試確實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好處。但利用紙筆測驗無法讓全部學生滿意,由于學生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如何設計恰當的真實性評價任務,更好地利用紙筆測試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能更客觀地、真實地反映每位學生的能力水平。

篇6

關鍵詞:義務教育;化學專業;試題研究

一、初中化學學業考試試卷特點

(一)試卷結構

全國各地化學考試的模式不同,有化學單科考試,還有理化生、理化、理化地學科合卷考試。

1.題型分布。試題分為選擇題(占36%左右)和非選擇題(占64%左右),非選擇題又分為若干大題,以填空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和計算題為主。

2.難度分布。試題難度:容易題70%左右,中等難度題20%左右,較難題10%左右。

3.內容分布。試題遵循《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要求,試題考查內容覆蓋了課標中的5個一級主題及全部19個二級主題,試題對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重達到70%左右,其中,科學探究過程、實驗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的考查融于另外四大主題的內容考查之中。各部分的分值具體分布比例說明如下:“身邊的化學物質”40%左右,“物質構成的奧秘”20%左右,“物質的化學變化”30%左右,“化學與社會發展”10%左右,其中涉及科學探究的內容不少于20%,涉及計算的內容不超過10%。

(二)考試內容及考試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及三維目標分類,義務教育階段化學學業考試的考試水平要求如下:

1.認知性考試水平由低到高分為:知道水平――對所學知識有初步的認識(知道、記住、說出、列舉、找到等),認識水平――能領會所學知識的基本內涵(能認識、了解、看懂、識別、能表示等),理解水平――能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說明、區別、判斷、運用等,其中較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低層次的要求。

2.技能性考核目標由低到高分為初步學習和初步學會兩個層次。初步學習――初步形成的技能,初步學會――能獨立完成的技能。

3.體驗性考試要求由低到高依次為:體驗、感受、意識、體會、認識、關注、遵守、初步形成、樹立、保持、發展、增強。在題素材和內涵中要體現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要求。

身邊的化學物質包括地球周圍的空氣,水與常見的溶液,金屬與金屬礦物,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關注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變化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著重考查學生對物質的組成、性質、變化的理解及運用有關化學知識解釋、解決生產與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倡導模擬科學研究的過程,考查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觀察和實驗信息加工、分析推理以及解決開放性問題的能力等。

二、初中化學學業考試命題趨勢

(一)突出化學基礎性、啟蒙性,注重考查主干知識

全國各州市化學試題都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全面覆蓋主干知識。主要考查的基礎知識有:(1)物質類知識,包括氧氣、水、碳及其氧化物、燃料與新能源、金屬、酸、堿、鹽及有機材料等常見物質的主要性質和用途,溶液的基本知識;(2)工具類知識,包括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常見堿、鹽的溶解性表,常見物質的俗稱等;(3)規律類知識,包括原子得失電子規律、質量守恒定律、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規律等;(4)技能類知識,包括化學用語的書寫、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與運用、根據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常見儀器的識別和選用、常見氣體的制取、常見物質的檢驗與區分等。

(二)全面體現新課標要求,注重能力考查

1.觀察能力。能夠通過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以及生產生活中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感性知識和印象,并對它們進行初步加工和記憶。

2.實驗能力。用實驗基本操作完成課程規定的化學實驗的能力;觀察與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和處理簡單實驗數據,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有識別成型的實驗裝置圖和儀器的能力;根據實驗試題的要求,設計簡單實驗進行物質的制備、鑒別、分離和提純的能力;能對簡單的實驗方案做出正確評價的能力等。

3.思維能力。對初中化學應該掌握的內容能融會貫通,將知識點整理使之網絡化,有序地儲存,做意義記憶和抽象邏輯記憶,有正確復述、再現、辨認的能力;能運用儲存的知識,將實際問題或題設情境分解,簡單地遷移、重組,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應用能力;能利用數學工具,計算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等。

4.探究能力。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探究能力是學生科學素養中重要的能力之一。探究題一般保持兩個題的命題方式:(1)以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和化學實驗基本技能為考點;(2)以實驗探究為核心,通過發現問題、尋找信息、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完成論證、反思評價等環節進行考查。

5.計算能力。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滲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注重知識的遷移,體現化學計算的基礎性和應用性。

三、初中化學學業考試復習備考策略

初中化學學業考試一般采用三輪復習法,第一輪單元復習,目的是鞏固“雙基”;第二輪專題復習,目的是把知識點網絡化,便于縱向聯系和提升綜合運用能力,復習時可按下列專題進行: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單質和化合物(通常是常見物質的性質、變化與用途,物質的組成、構成和分類,化學用語,常見物質的推斷、鑒別和除雜)、基本實驗、化學計算題、開放性試題、科學探究題和綜合應用題等;第三輪模擬訓練,目的是全面提高應試能力,積累考試經驗,同時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點。由于化學考點多且較分散,復習時間相對其他科目較短,在復習中要做到事半功倍,就必須掌握“有效復習”的策略與方法。 (一)依綱據本,夯實基礎

“知識與技能”目標是新課程三維目標之首,考前一定要系統地將化學課本通盤認真復習,立足教材、夯實雙基。化學學業考試試題總體比較簡單,絕大多數試題都是課本基礎知識的再現、翻新、改編、整合或重組,要高度重視課本例題、習題、實驗、家庭小實驗和插圖,注重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其中化學用語是基石,工具性和規律性的知識是鋼筋、水泥,必須花時間進行記憶與訓練,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提高考試成績的根本。如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化學用語、基本實驗、常見元素化合價、1-18號原子電子得失的規律、質量守恒、反應類型及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常見物質性質與用途、二表二圖(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酸堿鹽溶解性表、溶解度曲線圖、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相互關系圖)等。

(二)吃透標準,把握方向

新課程標準是學業考試命題的主要依據,各州市化學考題以“穩”為主,穩中求“新”,“穩”主要體現在試題結構相同,試題題型不變,“新”主要體現在考查角度和形式上。核心基礎知識年年必考,如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六大營養素、化學式的含義、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應用、元素周期表信息的判斷、原子結構的簡單知識、有關溶液(溶解度及曲線的含義、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狀態的判斷)的知識、常見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常見氣體(氧氣、二氧化碳)的制法及性質、材料類型的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常見酸堿鹽的性質和用途等。將這些知識認真扎實復習,就抓住了學業考試中的大部分分值。

(三)分門別類,形成網絡

拖笆幣把分散繁雜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使其系統化,并找出其中內在的聯系和規律,形成脈絡清晰、主線突出的知識網絡。做到知識點、疑難點、考查點、易錯點、基礎點、綜合點、能力點的復習與訓練層層落實,逐項測評,細節過關;做到四結合,即教材與考試要求結合,知識與能力結合,單項與綜合結合,復習與訓練結合。結構化的知識,才是最有力量的知識;系統化的復習,才是最有效果的復習;綜合化的訓練,才是最有作用的訓練。在教學復習中,要努力實現這樣的轉變:零散知識變結構知識,考點知識變題型知識,缺漏知識變新增知識,殘缺知識變系統知識。

(四)講、評、練三結合

清代教育家顏元曾說:“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說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自身實踐的重要性,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科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通過習題作業加以鞏固和檢驗。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啟發講解、實驗探究、自主學習等教學方式,有效開展復習和習題教學。教師可以將系統歸納和探究活動結合起來,采取學生個人小結、小組討論、大組交流、教師點評、解惑答疑和學習競賽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提高復習效率。教師要根據教學和評價的需要創造性地編寫有高學習價值的習題和測試題,既要吸取以往習題教學的經驗,還應積極改進習題教學,在習題的選擇和編制上,應充分體現習題在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功能,注重選擇有真實情境、符合學生認知特征、具有一定綜合性和開放性的習題,通過改變問題的情境和呈現方式,實現對學生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科學的復習備考方法和策略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全程復習備考中要努力做到:把握課標,有的放矢;立足教材,雙基達標;綜合教材,雙基提高;拓展教材,技能提高;研究考題,應試提高;整合講評,效率提高;有效演練,水平提高;指導考法,分數提高。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高考;數學試題;數學課程標準;一致性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16)05011304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1]。學業考試在學業評價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校選拔人才的重要關注點,也是進行招生的重要參考。高考考試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程度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依據,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研究數學高考試卷與數學課程標準之間的一致性,對數學課程教學有著指導性意義。1韋伯分析模式簡介

韋伯一致性分析模式是由美國學者諾曼?韋伯(Norman L.Webb)提出的,他主張判斷學業評價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首先要對課程標準的各級目標加以描述,這樣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課程內容目標層級體系[2]。“學習領域”作為金字塔的頂端,是對課程目標最概括的描述。如高中課程標準中的“數列”“函數”“立體幾何”等。“主題目標”是金字塔的中間部分,也就是學習領域的下一級目標,如“數列”的下級目標即“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等。“具體目標”處于金字塔的最下端,它是最具操作性的目標,如“等差數列”中的“理解等差數列的概念”等。層次目標體系為一致性的評價提供了基礎。

在對具體內容與方法的考查上,韋伯將一致性分析分為4個維度:知識的種類、知識的深度、知識的廣度以及知識分布的平衡性[3]。

1) 知識的種類一致性是指被評價的測試所涉及的學習內容與課程標準所要考查的學習內容是否一致。在新課標中大致分為6大模塊:函數與導數、三角與數列、向量與不等式、解析幾何、立體幾何、統計與概率。那么,在高考數學試題中是否大致考查了這些主干模塊的內容,就是判斷本試題在知識的種類上與新課標的一致性情況。在評判一致性的方法上,韋伯認為,對于課程標準中每一個學習領域,試卷中至少有6道題目涉及到其中的內容,這是可接受的。對于每個模塊的具體目標中,若測試題目所擊中的目標題目數不少于6個,就被認為在知識的種類上,測試題目與新課標有一定的一致性。

2) 知識的深度一致性是指被評價的測試內容所達到的深度與課標中所要求的知識認知深度是否契合。在新課標中,每個模塊下有若干主題,每個主題會對所要考查的內容設置一個具體的目標。如新課標在函數模塊的函數與方程部分,其具體目標為“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系”,若在考查中將該目標與導數、不等式等結合,就要考查學生掌握的知識之間聯系,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內容解決問題,這就與新課標中所要求的深度“了解......”不一致了[4]。也就是說,正確把握新課標中具體目標所要考查的水平,注意把握每個具體化水平中所規定的核心動詞。在對深度一致性判斷的方法上,如要判斷測試與新課標內容在知識的深度是否一致,韋伯認為,試卷中至少要有50%的內容符合課標中具體目標的知識深度水平,這才可以接受。即當所要考查的內容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與具體目標所規定的深度水平一致時,就認為是可以接受,是有一定的一致性的。

3) 知識的廣度一致性是指試卷考察的具體內容范圍和課標所要求掌握的具體內容是否一致。也就是說試題題目涵蓋新課程標準某一模塊內容的數目,若在某一模塊中,測試試題涵蓋了新課標中所有的具體目標,也就是題目擊中了全部具體目標,這時規定知識的廣度比例為1,是最完美的。相反如果知識廣度為0,也就是題目與新課標沒有任何契合,試題也就是最無價值的。在對于知識的廣度一致性判斷方法上,韋伯認為,試題中題目擊中目標數與新課標中的具體目標比例至少在50%以上才可接受。

4)知識的分布平衡性一致性是指試卷中所考察的具體內容在課標的具體目標之間的分布均勻程度。知識的種類、深度以及廣度是從測試題目與新課標在學習內容、具體目標的對應程度來考查,而沒有考查在擊中目標后的分布情況[4]。知識的分布平衡性就是評判測試題目的具體內容與新課標具體目標之間的分布均勻程度的有效工具。韋伯用平衡指數來說明知識的分布平衡一致性,計算公式為:平衡性指數=∑1O-IkH2。其中,O表示被命中的課標中所包含的目標總數,Ik表示擊中目標的試題數,H表示命中該標準的試題總數。韋伯規定,將0.7作為評價知識分布平衡性與課標一致性的標準,若平衡性指數不小于0.7,則說明試卷考察具體內容在課標具體目標之間的分布是比較均勻的。

2新課標與高考數學試題一致性分析的編碼

根據韋伯的學業評價與課標一致性分析模型,從知識種類、知識的深度、知識的廣度以及平衡性4個維度對我國的新課標與考試試題進行一致性分析。依照我國新課標的內容,將韋伯分析模式做出調整,使其適應于我國課程改革。筆者對新課標的編碼、試題的編碼以及對試題深度的編碼統計方法作如下說明。

篇8

一、問卷調查反映出的問題

學生看到丹霞地貌的材料和圖片,第一,沒有聽說過丹霞地貌,對其并不了解。問卷調查顯示有91.5%的學生屬于這一情況。第二,對于砂礫巖也沒有聽說過,不知道是哪一類巖石。問卷調查顯示有46.6%的學生屬于這一情況。第三,對丹霞地貌的成因不能夠從材料、圖片中得出結論。問卷調查顯示有58.6%的學生屬于這一情況。所以學生看到試卷1、2兩道題目后就不知所措。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學生對這兩個題目的答案沒有十足的把握,開頭就不成功,所以心理壓力極大,進而影響后面的發揮。

二、再次回到原題重新分析

真題回顧:

2011年江蘇省地理學業水平測試試題:2010年8月,“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列其中的廣東丹霞山主要是由紅色砂礫巖構成的。圖1為“廣東丹霞山地貌景觀圖”。讀圖完成1―2題。

1.構成丹霞山地貌的巖石屬于( )。

A.變質巖 B.沉積巖

C.侵入巖 D.噴出巖

2.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風力侵蝕 B.風力堆積 C.流水侵蝕 D.流水堆積

解析:從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信息點:砂礫巖、廣東;從圖片中我們可以得出信息――層理結構。教材中明確指出:在地表的各種巖石,在風吹、雨打、日曬、生物的作用下,逐漸破碎成為礫石、砂子和泥土。這些碎屑物質被風力、流水等搬運后沉積固結而形成的巖石,叫沉積巖。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也會補充:由于沉積巖是一層一層地沉積下來的,因此常能明顯地看出層次,叫做層理結構。有些沉積巖中常常能找到已經變成石頭的古生物遺體或遺跡,即化石。一般地說,具有層理構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積巖的兩個重要特征。因此從材料中或者從圖片中都可以得出第1題的答案。對于第2題,廣東是重要的信息點,廣東位于我國的濕潤區,降水量大,因此是流水的作用;圖片中的山峰可以看出是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

三、思考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的重點

通過問卷調查看到學生的反映,我們就要反思如何在學業水平測試過程中盡可能地復習到位,通過復習使學生既掌握基本知識,又提升能力,從而在測試中高水平地發揮,取得理想的成績。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1.夯實基礎。

學業水平測試的命題指導思想之一:注重測試學生對高中地理必修課程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學業水平測試復習中首先就要針對學業水平測試考點要求把相應的知識點制作成學案形式,便于學生積累掌握,夯實基礎。

2.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等能力。

首先,在學業水平測試復習中教師要通過真題賞析教會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如何讀圖、如何找尋關鍵詞,進而從顯性信息中找到隱形信息。其次,教師要通過真題演練使學生能夠迅速地體驗真題,從而使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得到提升。

3.關注生活中的熱點。

學業水平測試和高考一樣都不避開熱點,往往以熱點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靈活運用知識點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無論是以那一個熱點為切入點,考查的知識點都是考生已經學習、復習過的知識點,熱點就好比是知識點的一件“漂亮的外衣”。因此在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關注熱點,并且多和學生交流,讓學生了解熱點,從而在考試中認識“穿著漂亮外衣”的知識,以免遇到熱點時不知所措。

案例:2011年江蘇省地理學業水平測試真題

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國華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區遭遇旱情。下圖為“2011年1月29日我國局部地區氣象干旱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干旱最嚴重的省級行政區有( )。

A.山西、河北、山東、北京

B.陜西、北京、天津、安徽

C.湖北、河南、安徽、江蘇

D.河南、山東、江蘇、安徽

2.導致此次氣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風勢力強,旱區長期受冷氣團控制

B.夏季風勢力強,鋒面雨帶位置持續偏北

C.亞洲高壓勢力強,沙塵暴頻繁影響我國

D.全球氣候變暖,出現暖冬,蒸發量增大

真題解析:這兩道題目就是根據2010―2011年度出現的一個與地理相關的熱點而出的,雖然難度不大,但是關鍵是看到材料時不要緊張,關鍵要仔細分析材料,從材料中分析出隱含的信息。干旱產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晴天多,降水少;而且材料中顯示此次干旱出現的時間是冬季,因此結合起來分析答案就是A。

4.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

篇9

一、指導思想與原則

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實行全面考核,促進學生按國家規定學好每一門課程,實現全面發展。堅持分類考查,增加學生的選擇性,促進學生發展學科興趣和個性特長。堅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促進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樣發展。堅持統籌兼顧,與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改革整體設計,促進普通高中和高等學校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和選拔水平。

二、考試科目與類別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等14個科目。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 “等級性考試”。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和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8個科目只設合格性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分設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積極創造條件,力爭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將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兩個科目納入等級性考試。

三、考試內容與方式

(一)合格性考試。各科目考試內容限定在各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內容范圍內。

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合格性考試采用書面筆試方式,每科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其中外語筆試不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8個科目合格性考試采用書面筆試方式,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每科考試時間為90分鐘,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兩個科目的筆試采用合卷,兩科合卷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個科目和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5個科目的技能操作、外語聽力和口語等的合格性考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評分標準、由各市縣(單位)或學校按省教育廳的統一要求組織實施。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5個科目的技能操作考試時間均控制在30分鐘以內。

(二)等級性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等級性考試內容限定在各學科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和選修Ⅰ內容范圍內。各科目等級性考試均采用書面筆試方式,每科考試時間為90分鐘。

各科目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的命題應緊密聯系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在全面考核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注重加強對綜合能力的考查。命題時按必修內容和要求命制合格性考試試題,卷面滿分100分。按必修和選修I的內容及要求命制等級性考試試卷,卷面滿分100分。

四、考試成績與應用

(一)成績呈現方式。

合格性考試成績按原始分記為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學生人數比例一般不超過5%);考試不合格的考生,高三畢業前可再參加1次合格性考試。考生參加合格性考試的成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標準分呈現,由省級考試招生機構與統一高考3個科目成績的標準分合成后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總成績。

(二)成績認定。

由外省(區、市)轉學進入本省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若已參加過外省(區、市)省級考試招生機構統一組織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可持省級考試招生機構出具的成績證明,申請本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認定或申請參加海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原成績注銷)。具體認定辦法另行發文。

從我省轉往外省(區、市)的考生,成績證明由我省省級考試招生機構出具,到接收的省份申請成績認定。

(三)考試成績應用。

1。普通高中畢業和同等學歷認證。合格性考試各科目成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或社會考生獲得高中同等學歷認證證書的必要條件和主要依據。普通高中學校根據普通高中學籍管理相關規定,分別準予學生畢業、結業或肄業。

2。普通高中課程管理與質量評價。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作為普通高中學校課程管理和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監測的重要參考。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結果的研究與分析、教學反饋與指導,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高校招生錄取。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所有科目成績提供給招生高校使用或參考。其中,合格性考試成績按原始分提供給招生高校使用或參考。

合格性考試成績終生有效,等級性考試成績應屆生當屆有效、往屆生當年有效。

五、考試組織與實施

(一)考試對象。具有海南省普通高中學籍的學生必須參加海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職學校的學生、在省外借讀的學生和社會人員也可自愿報名參加。

考生可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學習能力和高校招生要求,自主選擇參加等級性考試科目,在等級性考試6個科目中每個考生只能選考3個科目,所選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必須達到合格。科目一經選定,不可更改。積極創造條件,待條件成熟后,為學生提供同一考試科目參加2次等級性考試和變更等級性考試選擇科目的機會。

(二)報名方式。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普通高中在籍學生基本信息由本省基礎教育學生信息系統提供,學生通過其學籍所在普通高中學校集體報名,由學籍所在學校負責審核,考生簽名確認。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其他考生自行網上報名。

(三)考試組織。語文、數學、外語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以及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由省教育廳按國家教育考試要求統一組織實施。

外語聽力與口語、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5個科目技能操作測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評分標準、由各市縣(單位)或學校按省教育廳的統一要求組織實施。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個科目由學校根據省教育廳的測試要求,組織合格性考試的測試并評定成績。凡是由市縣(單位)或學校組織實施的測試和評定的成績,由省教育廳組織力量進行專項督查,以確保學業水平考試的*性和公信力。

(四)考試時間安排。省級統一筆試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時間為每年7月初。2018年省級統一筆試科目安排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科目中的部分學科統一考試,每天安排3個科目的考試;從2019年開始,省級統一筆試科目安排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學科統一考試,并安排上一學年相應統考科目的補考。學生根據學校的教學安排和個人的學習進程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參加考試。

等級性考試時間安排在高三下學期6月9日—10日進行,每天安排3個科目的考試。

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個科目,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5個科目的技能操作,外語聽力和口語等合格性考試,安排在高三下學期4月底以前進行,并于5月底前將考試成績報省級考試招生機構備案,具體考試時間另行發文。

(五)考試管理要求。學業水平考試全省統一筆試科目全部安排在標準化考點內進行。按照國家教育考試的標準和要求,規范考場設置和實施程序。加強安全保密,建立健全誠信機制,嚴肅考風考紀,對*等違規行為,嚴格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3號)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教育廳對學業水平考試工作進行統一組織管理,負責牽頭制定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的相關政策,省級考試招生機構負責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閱卷、考務等相關具體工作,省級教育研究機構負責參與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等相關具體工作,并加強對學業水平考試結果的研究與分析,做好教學反饋與指導,不斷提高普通高中教學質量。

(二)確保命題質量。省教育廳出臺學業水平考試命題人員資格標準,建立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專家庫,強化命題人員培訓,提高命題人員素質與水平。省級考試招生機構、省級教育研究機構要加快學業水平考試題庫建設。省教育廳組織對學業水平考試試卷進行評估和分析,切實提高命題的科學化和專業化水平。

(三)嚴格考試管理。各市縣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考試的標準和要求,統一設置考點、考場,規范考場布置、實施程序等。省級考試招生機構要統一閱卷(考核)程序、標準和方式,確保評分準確。要加強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誠信機制。嚴肅考風考紀,建立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等違規行為,嚴格按《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篇10

一、“保駕護航”與“順水行舟”

歷史學科在學考中的及格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重視程度,若學校不重視,教師則難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談不上及格率,所以學校對歷史學科的“保駕護航”至關重要。具體“護航”措施:一,從高一年級起就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足課程,有了規定課時的保證,新課教學才能按時保質完成。這也是學校“護航”的前提性舉措。二,高一年級時第一次考試開始直至學考前,歷次考試均與語、數、外一樣計算在總分之內,而不是有六科成績和九科成績之分,平等對待,這會讓學生正確對待歷史這個所謂的“小科”。否則單純靠考前復習、備考時期的沖刺遠遠達不到3本歷史必修教材、89個考綱的條目要求、200多個考點的基礎知識的目標。三,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后的學考動員會是擂響備考沖關的戰鼓,學校角度的動員會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要有計劃地全面復習各個學科了,歷史這樣的非高考學科才會得到相應的重視。四,期末階段學校專門組織非高考學科的學業水平模擬測試,確定及格困難學生的名單。學校責成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由家長督促孩子利用好寒假,做好復習鞏固,并以開學補考的方式進一步加以督促。家校共“促”,提高及格率。五,高二年級下學期考前僅有的20多天是學考的沖刺階段,這一階段,學校相應地調整課時,調整課時分配,增加非高考學科課時,讓學生有緊迫感,讓歷史這樣的學科更有市場,確保及格率。六,學校將學考及格有困難的學生分別承包給任課教師,分兵把守,各個擊破。

歷史學科要想在學考中順利過關,主要在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外因總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故而攻“心”為上,要攻學生學習歷史之“心”,攻學生重視學考之“心”。任課教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轉變學生忽視、藐視歷史學科的學習態度,使學生主動復習、積極復習、這是過關的重要前提,歷史學科的復習才能如順水行舟,教師的復習思想和策略才能得以真正貫徹,才能使更多的學生順利通過學業水平考試。

二、“全面進攻”與“重點擊破”

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共有25個學習專題、89個條目,詳細規定了考試的內容,且規定試題的易、中、難的比例為7:2:1,加之考試性質為普通水平考試,所以教師對這89個條目要求的知識的全面復習至關重要。根據近兩年遼寧省歷史學科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的特點,復習備考階段教師只要帶領學生逐一復習各條目所要求理解記憶的基礎知識,進行地毯式清查,且只清查基礎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輕松解決過關問題,甚至很可能得高分。在“全面進攻”不留死角的同時,又要找準著力點,對于主干知識、教學重點難點、核心概念又要“重點擊破”,做足功課,下足功夫,因為這些知識點是歷史學科最基本的知識,是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的重點。“重點擊破”的關鍵還在于要求學生理解核心知識點,而不能只靠死記硬背。在歷史學科的學考復習中,重點是抓住書本知識的復習。大量地做題,就題論題或以題帶知識,只是舍本逐末。一般而言,知識點的復約應占歷史學科復習時間的90%,剩下10%的時間做模擬題以適應考試即可。

三、“三個研究”與“兩個抓住”

“三個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考綱及考試說明、研究學業水平考試題。學業水平考試不同于選拔性強的高考,命題者不僅要依“綱”還要照“本”命題,方能適應遼寧起步兩年的學考中學生的歷史學科“水平”。所以教師要依“綱”研究教材中的知識,不必旁征博引、大量補充。復習階段更要向學生明確各知識點應該掌握的要點,教師特殊強調其中核心知識,學生自會重點掌握。教材中重要知識點處的插圖、表格、引文、課后習題也必須提醒學生注意。以2012年遼寧省的學業水平考試題為例,第11題為岳麓版必修二第33頁的《新航路開辟》圖(以下均為岳麓版教材);第13題為必修二第84頁《〈人民日報〉報道各地大放農業“高產衛星”》圖;第21題為必修三第97頁《手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圖;第12題的表格改編于必修二第65頁《新經濟政策實施后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情況》表格;第9題的柱形圖來源于必修二第53頁的《閱讀與思考》;第23題的“材料一”選自必修三第14頁《解析與探究》,“材料二”節選自必修三第4頁的《閱讀與思考》;第20題題干中的引文來自于必修三第116頁一段小字;第22題的“材料二”選自必修二第71頁的一段小字。由上述統計可見,教材研究到位,高分必然到手。對于考綱和考試說明的研究,除了對必看知識點的研究外,還要研究題型示例和樣卷,既然是題型示例和樣卷,主要應研究題型。由于是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者要依據示例的題型和樣卷的模式進行命題,較大的創新一般都很謹慎。縱觀這兩年歷史學科的學考試題,題型基本上未超出示例和樣卷的題型。所以,示例和樣卷中的題型和模式是教師在沖刺階段命制練習題及模擬題的重要依據。另外教師還要注意研究2012年和2013年的學業水平考試題,對它們的研究主要是整理已考過的知識點,分析試題的難度。這兩年中已考過的知識點同一角度重復命題的概率不大,復習中可不做重點,會節省很多時間。但核心知識點要注意從其他角度和以其他形式命題。研究試題的難度主要在于研究學考對歷史知識要求的掌握程度,明確考查的層次。由于是水平考試,這兩年的試題對歷史知識的考查基本處于識記和理解層次,能力層級要求較低。例如,2012年遼寧省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學科第1題:在電視劇《紅娘子》中有這樣的場景:梅家大少爺梅顯祖與新婚大少奶奶在梅家祠堂跪拜祖宗,這一習俗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皇帝制。這道試題的設置我們不難看出對于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這個核心知識點的考查,只要求學生知道什么是宗法制即可,其他細致深入的知識不必死記硬背,理解為上。由此可見研究學考真題會讓我們的復習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兩個抓住”即抓住學生、抓住課堂。初中的慣性思維加之高考文理分科的指揮棒,造成歷史學科不被學生重視,學科性質的課上知識解析,課下布置背誦或書寫作業的這種方式很難通行。所以進行學考復習時,課堂上教師不僅僅要解析主干知識,甚至基礎知識的記憶等各個環節都將在課堂上完成。抓住課堂、控制住課堂、提高課堂上的效率是制勝的重要一環。教師要采用有針對性的復習方式,布置任務,把控全局,做復習的檢查者,把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尤其是成績較差學生的積極性。學考復習階段教師的“講”要適當,因為學業水平考試不是教師把知識挖得多深的問題,而是學生頭腦中有多少基礎知識的問題。抓住了課堂,抓住了學生,才抓住了成績,抓住了及格率。

四、“一對一幫”與“點對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