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運動范文
時間:2023-04-01 22:37: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街頭運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名青年男子走得飛快。突然,他橫穿馬路,來到馬路中央的護欄旁,看了看四周,沒有交警,便縱身一躍,跨過護欄,飛快地跑了。這就是“跨欄”。
男青年剛走,一名中年婦女從右邊來了。她愜意地喝完手中的飲料,隨手將空瓶子扔向前方的垃圾桶,可惜瓶子碰到垃圾筒口,彈到了地上。這名婦女皺了皺眉頭,徑直走了。這就是“投籃”。
一個小孩在人行道上跑來跑去,突然停了下來,只聽見“噗”一聲響,一顆“子彈”從他嘴里射出來,打中了路邊的一棵樹,仔細一看,原來“子彈”是嚼過的口香糖,小孩哈哈笑了。這就是“射擊”。
篇2
關鍵詞:街頭籃球 發展 特點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2-0052-02
1 “街頭籃球”的概念
街頭籃球是社會成員以籃球運動為基礎,結合時尚的街頭文化,以娛樂消遣、展示個性和提高健康水平為主要目的;利用余暇時間,在街頭、社區、廣場、公園等地方的籃球場地,廣泛開展的不同人數和組織方式的籃球賽以及花式籃球技巧、投籃、運球、趣味籃球游戲等多種運動形式的大眾籃球活動。
2 街頭籃球的源起
街頭籃球最早開始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紐約市黑人貧民區街邊的籃球場,并由此命名。由于早期參與“街頭籃球”的都是黑人,所以“街頭籃球”又被稱作“黑人籃球”。街頭籃球不需要在正式的籃球場上進行,一般是在城市大街上的廣場和街邊的空曠地帶或社區里,找到半個籃球場大小的平坦地方,樹立一個籃球筐,就可以開始。
3 街頭籃球運動的生命力體現
3.1 街頭籃球是美國職業聯賽的搖籃
在美國,街頭籃球可以說是球星產生的搖籃,是美國職業籃球的基礎。在現代NBA的很多球員里,來自于街頭的數不勝數。有艾弗森、弗朗西斯、阿爾斯通、華萊士等。最早把街頭籃球的風格帶入NBA,要歸功于NBA球星艾弗森。艾弗森1996年剛進入NBA時,他獨特的籃球風格并沒有立刻得到大家的認同,巴克利甚至曾經刻薄地稱艾弗森為“年度最佳雜耍新秀”,而不是“NBA年度最佳新秀”。但是,當2001年街頭籃球風格的艾弗森帶領著費城76人隊進入NBA總決賽,街頭籃球運動的發展也終于到達了一個新的。
3.2 街頭籃球運動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
在美國,每個城市都有街頭籃球聯賽,街頭籃球已經具有“職業化”的水準,從場地、場務、卡司、包裝、行銷與宣傳,無一不向“職業化”看齊,各種知名商業品牌,如Nike、Reebok等競相介入。洛克公園可以說是街頭籃球賽“職業化”的典范,他們自稱自己的比賽為“娛樂者籃球經典賽”。比賽時要買票進場,電視臺會挑選精采比賽進行轉播,周邊還有警力維持秩序,和職業球賽已經沒有兩樣。他們有專門的網頁,擁有自己的成套標志,從球衣到很多場經典比賽的錄像制品等。
3.3 街頭籃球已經成為美國人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
街頭籃球不僅是NBA球星的搖籃,更是年輕人釋放自我的生活方式。在美國,幾乎每一平方公里就會有一個街頭籃球場。一個10歲的小孩子的控球技術都可以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街頭籃球場是市民們閑暇之余最愛去的場所,洛克公園是美國眾多街頭籃球場的一個縮影。夜晚,洛克公園燈火通明,兩隊隊員你來我往,場面精彩扣人心弦,讓球迷們不顧一切地尖叫起來……。暫停的時候,熱辣勁爆的HIP-HOP音樂響起,DJ恰到好處的煽情,說唱樂歌手的表演,讓球迷們的情緒始終處在High的狀態。
3.4 街頭籃球在美國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街頭籃球在美國已經成為培養、教育人的一個專門手段。過去,紐約的警察局為這座世界大都市奇高的犯罪率頭疼不已。但是在洛克公園等地方開展的街頭籃球盛行之后,很多有可能成為不良少年的孩子,卻成為了當地家喻戶曉的籃球明星,更多的孩子談論的是籃球的技巧,而不再是獲得的渠道。
199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體育教育專家拉瑞?柯?金斯成立了一個“午夜籃球隊”,后又舉辦了“半夜籃球賽”,比賽的主要形式就是“三對三斗牛賽”。他們把訓練和比賽都安排在晚上十點至十二點進行,以減少犯罪,效果顯著:在被調查的320人中,半年內無一人犯事,34%的人重返校園,29%的人有了工作。該活動后來得到了克林頓總統的支持,并在“總統計劃”中撥款4000萬美元給予資助。
3.5 街頭籃球在世界范圍內的開展
如今,街頭籃球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運動之一。在美國和歐洲“阿迪達斯街頭籃球挑戰賽”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比賽。在巴黎,1992年奧運會后,籃球協會秋季入會的會員急劇增加,球場驟缺,不僅場地爆滿,“更重要的事情發生在大街上”。
“街頭籃球賽”在亞洲雖屬于新項目,但發展極為迅速。香港于1993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三人籃球賽,于是開始向世界各地推廣發展。香港也因此成為將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首屆三人籃球世界錦標賽的32個分區賽站之一,該比賽有32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在菲律賓6300萬人口中,經常出現在籃球場上的有1200萬,他的街頭球場多,觀眾也多,“大街上進行的比賽經常迫使司機繞道行駛,農村甚至于挑燈夜戰”。該國的許多職業球員來自于街頭球場。
4 街頭籃球在中國的流行
1998年阿迪達斯街頭籃球挑戰賽正式進入中國,這是我國第一項在全國大規模開展的街頭籃球賽,到今年已經連續舉辦了14屆。如今,每年夏天參加阿迪達斯街頭籃球比賽已經成為眾多籃球愛好者的默契。2004年,由中國籃球協會與中國百勝餐飲集團旗下的肯德基,共同主辦的肯德基全國青少年三人籃球冠軍挑戰賽正式開始,這是中國青少年籃球運動的又一項盛會。賽事于五月份全面啟動,遍及全國三十個省市自治區的二百三十余個城市,六萬五千余名青少年愛好者組成了一萬三千余支隊伍參加了本屆比賽。
5 街頭籃球的特點
5.1 條件要求簡單,便于開展
街頭籃球對場地、設施等諸多條件的要求十分簡單。可以是街頭空地,也可以是庭院、公園、廣場,隨便找一塊相對平整的空地,豎上一個簡易的籃球架,拿上一個籃球,湊上三五個好友,就可以進行活動了。規則相對簡化,參與者可臨時商定。對犯規、違例的判定,一般不需要裁判,多為參與者互相監督。
5.2 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相對于要求較高的競技籃球五對五的單一模式,街頭籃球的形式和內容就顯得豐富多彩。可以是一個人自娛自樂的技巧表現,也可以是各種人數的斗牛賽;既有技巧性的表演、也有競技性的比賽。每個參與者都能隨心所欲地展現自己的動作,使技巧、表演與游戲的有機結合。
5.3 與生俱來的文化特性
街頭籃球首先體現出競技籃球文化的特性,競爭性、對抗性、勇敢精神等對青少年吸引力極大,是青少年挑戰自我的一種方式。街頭籃球同時又表現出休閑文化的特點,作為人們工作、學習之余經常進行的運動,對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完善自我,調節人們的心理狀態、緩解壓力,為人們提供交往手段,改善人際關系,效果良好。街頭籃球還帶動了街頭文化的流行。以街頭籃球運動為載體,各種街頭籃球服飾、Hip Hop音樂、個性表演、涂鴉相互融合,具有鮮明的街頭文化特色。
篇3
【關鍵詞】腕關節;腕關節韌帶長度;變化
腕關節是人體全身最為復雜和重要的關節之一,人體主要依靠關節囊和韌帶來維持其穩定性。腕關節韌帶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這種疾病發病率較高,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出現上升趨勢,它是指腕關節韌帶損傷后引起的腕關節不穩定,從而造成患者腕部功能受限,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手段被逐漸應用于醫學研究,從而使得腕關節的活體可視化研究成為可能。但是,臨床上對于腕關節投擲運動時腕關節韌帶長度研究相對較少[1]。為了探討腕關節在投擲過程中腕關節韌帶長度的變化。對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參加本次研究的6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參加本次研究的6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患者中男3例,女3例,患者均無腕部疾病,患者年齡為(28-52)歲,平均年齡為(56.5±0.8)歲,患者骨骼發育成熟,骨骺完全封閉;患者排除系統性疾病、無手、腕關節病變和外傷者,患者經X線檢查表現無骨關節先天性和退行性病變,患者均經過我院倫理會批準,組患者對其治療方案、護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齡、病程等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CT圖像采集
入選患者在CT臺上讓其保持俯臥姿勢,右手臂平行在身體前伸,右前臂、腕部、手固定在有機玻璃特制的固定裝置中。該裝置能夠調節腕尺橈偏激掌屈背伸的角度,將腕關節固定于實驗所需的每一個位置。將每一位志愿者右腕關節按投擲運動中順序進行掃描。患者掃描前,預掃定位圖或用量角器再次確認固定后的前壁和腕部角度。采用西門子16排雙層螺旋CT,先掃定位像確定掃描范圍,選擇骨組織窗,設置掃描參數:層厚1.0mm,掃描功率為120KVP和80mA,重建間隔為0.75mm[2]。
1.3三維重建和分析
將所得每個位置的薄層CT掃描數據采用Mimics軟件進行分析,選擇三維重建區域,獲得腕關節骨骼三維模型,在重建后的骨骼模型上標記其起止點,并采用Mimics軟件測量韌帶長度。
1.4統計學方法
相關數據用SPSS16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并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方差)等表示,并進行t檢驗,P
2.結果
本次研究中,各種腕關節韌帶于腕投擲運動過程中自橈背伸至尺掌屈5個不同位置時長度值見表1。腕關節韌帶在腕投擲過程中不同位置的長度變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投擲運動是腕關節最為常見的活動形式之一,研究中采用計算機三維重建、運動分析等技術對部分腕關節韌帶在投擲運動過程中的長度變化進行研究,所測量的韌帶涵蓋了尺腕韌帶,可較為全面地反應腕關節囊韌帶在運動過程中的長度變化規律。本次研究中,在橈背伸至尺掌屈運動過程中,橈舟頭韌帶、長橈月韌帶、尺頭韌帶、尺三角韌帶長度逐漸縮短,提示張力由大到小。背側橈腕韌帶、背側骨間韌帶止于小多角骨部分長度不斷伸長,張力由小到大。背側骨間韌帶止于舟骨部分及尺月韌帶長度在運動過程中均較其于中立位時伸長,張力變大。研究中,選取了投擲運動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5個動作,能反映腕關節韌帶在其運動過程中的變化趨勢。此外,本次研究中采取重建正常腕關節骨骼三維模型,在骨面標記韌帶附著點,通過測量附著點之間距離的變化,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應腕關節韌帶在活體腕關節投擲運動時的長度變化規律,為腕關節韌帶損傷的臨床修復提供參考,為腕關節韌帶損傷的臨床修復提供參考[3]。
綜上所述,腕關節在橈背到尺掌屈活動中橈舟頭韌帶、長橈月韌帶、尺頭韌帶以及尺三角韌帶縮短,由此看出:張力減低,背側橈韌帶、背側骨間韌帶止于小多角股部伸張,其變化規律有利于腕關節韌帶損傷修復。
【參考文獻】
[1]郝躍東,王予彬,謝躍,等.不同盂肱關節盂肱下韌帶長度變化特征[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3,32(12):1068-1010.
篇4
摘 要 目的:觀察溫針透刺配合運動八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50例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148例,采用溫針透刺配合運動八法治療;對照組102例采用電針治療,兩組均每天治療1次,10 d為1療程,3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比較。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7%,對照組為79.4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溫針配合運動療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效果更好。
關鍵詞 肩關節周圍炎 溫針 運動八法 電針
中圖分類號:R2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12-0030-03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icacy of 148 cases with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obstacles with temperature needle plus sport eight methods
HUA Yu, LI Ying, GUO Qing, JI Linglin
(Huaj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emperature needle with sport eight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houlder periarthritis. Method: Two hundred and fifty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with 148 patients at the random who were treated with temperature needle with sport eight method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102 cases with electric acupuncture.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a day and 10 days a course.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ir treatment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57%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41%. The difference of the total efficacy rates of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temperature needle with sport eight methods treating shoulder periarthritis has better efficacy.
KEY WORDS shoulder joint activity obstacles; temperature needle; sports eight methods; acusector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腱、韌帶、腱鞘、滑囊等軟組織的急、慢性損傷或退行性變,致局部產生無菌性炎癥,從而引起肩部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近年來筆者進行了溫針透刺結合太極拳運動八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的對照研究,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5年7月-2012年9月在本中心門診的肩周炎患者。均有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局部壓痛等,X線檢查均無骨、關節病變,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肩周炎診斷標準。將全部250例肩周炎患者隨機分為148例,對照組10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1.2 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病證診斷治療標準》[1]肩周炎的判斷標準:①多發于中老年或繼發于肱二頭肌肌腱炎,上肢創傷;②肩部疼痛,壓痛或放射痛,夜間疼痛加劇;③活動受限,上肢外展、上舉、后伸、內旋時明顯;④可有三角肌腫脹及肌肉萎縮;⑤X線檢查多為陰性,部分患者可有肌腱鈣化、骨質疏松或肱骨頭上移或增生。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1)溫針灸
以肩髃、肩貞、肩髎、臂臑為主穴,曲池、天宗、手三里、外關、條口穴為配穴,并結合循經取穴和同名經取穴原則[2]。各穴常規消毒后進行針刺,肩髃、肩貞、肩髎、肩前穴用0.3 mm×60 mm的不銹鋼針直刺,有酸脹感為宜,將艾條截成2 cm段,插在四主穴的針柄上點燃。其余穴位用0.3 mm×40 mm不銹鋼針針刺,條口穴朝承山穴方向斜刺,臂臑穴朝肩關節方向斜刺,以酸脹感循經放射為宜,留針20 min。
2)太極拳運動八法
①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②手指爬墻 患者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到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③體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④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 min,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⑤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 min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⑥梳頭 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⑦頭枕雙手 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⑧旋肩 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每個動作做18次,每天運動3?5次。
1.3.2 對照組
篇5
關鍵詞:板球;快速投球;觀察模型;運動生物力學
中圖分類號:G804.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11)07-0066-03
Sports Biomechanics Observation Model of Pace Bowler’s Final Strength-Exertion Technique in Cricket
LIANG Hai-dan1, PAN Hui-ju2, FANG Ai-lian1, LIN Hui-jie1, YING Chun-yi3
(1.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317000, Zhejiang China; 2.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Zhejiang China;
3.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Hangzhou 310004, Zhejiang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dagogical angle, the paper studies pace bowler’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and key tactics in the final strength-exertion stage by measurements of sports biomechanics and its basic principle. It establishes sports biomechanics model, tri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effective learning and passes on this techniqu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final strength-exertion st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right foot support, double support and left foot support. Second, the motion of body gravity and the mov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ball are revealed. Third, the motion intensity, sequence and method in the final strength-exertion stage are disclosed. Fourth, several kinetics indexes are built and its key tactics are revealed. Fifth, sports biomechanics observation model of the final strength-exertion stage is established.
Key words: Cricket; pace bowler; observation model; biomechanics
投稿日期:2010-06-09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資助項目“我國優秀板球運動員最后用力階段技術的運動學研究”(項目編號:Y200906976)。
作者簡介:梁海丹,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動技術的測量與分析。
板球起源于英國,盛行于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孟加拉等英聯邦國家,目前開展板球運動已達到100多個國家。在我國,目前對于板球技術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通過文章檢索發現,對于板球技術研究的文章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對比賽技術統計方面[1,2],并未發現采用運動生物力學測量方法對板球技術的研究。
投球技術是板球運動中非常重要、比較復雜的技術動作,尤其是其中的最后用力階段技術。本文采用運動生物力學測量方法和基本原理,對板球快速投球最后用力階段的技術特征及要點進行探索,并建立其運動生物力學觀察模型[3],這能為有效地學習與傳授快速投球技術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是快速投球最后用力階段技術。快速投球技術過程主要包括助跑、跳步、最后用力以及跟進四個環節,其最后用力階段技術從跳步結束時右腳著地開始至球離手時結束,并要求直臂順時針轉動投球。本研究的快速投球技術都是右手持球技術動作。
本研究中的測試對象為5名正在備戰廣州亞運會的國家板球集訓隊男性隊員(表1),并且都是優秀的投手,平均年齡為22歲,平均身高為1.83 cm,平均體重為84.4 kg,均為運動健將級運動員。
表1 測試對象基本條件
1.2 研究方法
1.2.1 拍攝與解析 在臨海邵家渡板球訓練基地,對正在集訓的國家板球隊優秀男子投手的快速投球最后用力技術進行拍攝。拍攝采用三維定點定焦攝像方法,用兩臺Panasonic公司生產的NV―GS328型攝像機,一臺置于投擲方向的左側,一臺置于投擲方向的右前方,兩臺攝像機主光軸成120°(圖1)。拍攝頻率為50幀/s,鏡頭高度為1.2 m,拍攝距離為10 m,技術動作處于鏡頭畫面的中間位置,成像大小約為鏡頭畫面的1/2。拍攝前,測試人員進行了適當次數的試投。在拍攝過程中,由教練反饋每次動作的質量,每個測試者投擲2次,選取較好的一次技術動作進行解析。
最后獲得的5人次質量較高的技術動作錄像在Areil運動分析軟件中進行解析。三維坐標標定采用該系統本身配置的24點坐標框架進行,三維坐標位置及方向如圖1所示。人體慣性參數參照系統自帶的扎齊奧爾斯基人體模型。采用數字濾波平滑技術對數據的“噪音”進行過濾,截斷頻率為8 Hz。
1.2.2 指標及其統計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標志性動作的時刻指標,球與重心的速度指標,肩、髖、膝的角速度指標。動作過程中的時刻均采用標準化形式,精確至1%。對5人次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的速度與角速度曲線進行了合并,形成了這些指標的平均變化曲線。這些指標數據的計算與合并在Areil運動分析軟件與Excel軟件中進行。
2 結 果
2.1 最后用力階段各時相的時間分配情況 在快速投球技術最后用力階段技術的平均時間為0.32 s,其中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動作過程標志點,分別為左腳著地與右腳離地時刻,它們將該動作過程分成右腳支撐、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三個時段(表2)。右腳支撐階段耗時最長,占總時間的53%;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階段耗時較短,分別占總時間的25%與22%。在右腳支撐階段對板球落點的預判是造成此階段耗時較多的一個重要因素。
表2 最后用力階段各時相的時間分配情況表(n5)
2.2 最后用力階段板球的速度變化情況 從三個坐標方向上的曲線來看,板球速度在y與z方向上的曲線波動較明顯,在x方向上的曲線并無明顯變化(圖2)。這說明,在該動作中,板球主要是在y軸與z軸組成的平面內運動。從三個運動過程時段來看,板球速度在右腳支撐階段有稍微地下降現象,主要表現在在z方向上的速度下降,這與此時人體著地緩沖以及右臂的制動有較大的關系;在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階段有明顯的上升現象,前者表現在是y與z方向上的速度共同上升,后者表現在y方向上的速度急劇上升。
2.3 最后用力階段人體重心速度變化情況 圖3所示,在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人體重心的速度變化曲線與其在y方向上的變化曲線非常相似,這說明此過程中人體重心速度主要是表現在y方向上的變化。此過程中,人體重心速度在右腳支撐階段稍微地降低,主要表現在z方向上的速度下降,這同樣與人體著地緩沖有關;在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階段,身體重心速度與其在y方向上的速度一樣急劇下降,這主要是由于人體動量向器械傳遞的結果。人體重心速度制動的越快、幅度越大,越有利于板球出手速度的提高。
2.4 最后用力階段人體主要關節的運動情況
2.4.1 人體主要關節的運動強度
人體主要關節角速度的平均值與標準差說明了這些關節運動的強度,進而可以體現出該運動技術中人體環節運動的特點。如果在完成一種運動技術時某個關節角速度的平均值與標準差較大說明其運動比較強烈(表3)。在右腳支撐階段中,左、右肩以及左膝關節的運動比較強烈;在雙腳支撐階段中,左、右肩以及左髖關節的運動比較強烈;在左腳支撐階段中,右肩以及左、右髖關節的運動比較強烈。這說明,左、右肩以及左膝關節,左、右肩以及左髖關節,右肩以及左、右髖關節各自在相應時段中的運動較大程度上體現了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人體關節運動的特點。
表3 人體主要關節角速度平均值及標準差(°/s)
注:“*”表示角速度平均值前三位;“”表示角速度標準差前三位。
2.4.2 人體主要關節的運動順序以及運動方式 對在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運動比較強烈的關節的運動順序以及各自的運動方式進行探索。表4顯示,在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人體主要關節產生最大角速度的循序依次為左膝、右肩、左肩、右肩和左髖、右髖。在接近右腳著地時刻,左膝達到最大角速度,右肩達到第一次角速度波峰;在接近左腳著地時刻,左肩達到最大角速度;在接近右腳離地時刻,左髖達到了最大角速度,右肩達到第二次角速度波峰;在球出手時刻,右髖的角速度達到最大值。此外,右肩至左肩最大角速度的間隔最大(0.16 s),接著為左肩至右肩(0.06 s)和左髖至右髖(0.08 s),左膝至右肩、右肩至左髖、右髖至右膝幾乎同時產生最大角速度。
表4 最后用力階段中人體主要關節最大角速度時間循序
注:右肩角速度的變化存在二個明顯的波峰。
圖4顯示,在右腳支撐階段,左膝與右肩制動至最小角速度,左肩加速至最大角速度;在雙腳支撐階段,左肩制動,右肩與左髖加速至最大角速度;在左腳著地階段,右肩與左髖制動,右髖加速。
2.5 若干最后用力階段技術運動學指標 在研究了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人體及器械運動特征的基礎之上,對最后用力階段的技術要點進行探索。最后用力階段技術的運動學指標則定量化地反映了該技術動作的要點。表5中顯示了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不同時段中所包含的運動學指標以及來自國家板球隊男子優秀投手的數據。這些指標的構建主要是依據質點系的動量守恒原理,即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質點系中動量只能是在各質點之間傳遞,總動量保持不變。在適當的理想化條件下,在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人體重心與板球之間,人體各環節運動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動量傳遞。
表5 若干最后用力階段技術運動學指標(n5)
注:標有上升箭頭的全距表示相關指標上升變化;標有下降箭頭的全距表示相關指標下降變化。
3 分析與討論
學習任何技術動作,首先必須具有對該技術客觀的、合理的認知。掌握該技術過程中標志性時刻、時段以及人體與器械的運動特征,是客觀地認識該技術的主要途徑。本研究中將左腳著地與右腳離地作為兩個標志性時刻,并將最后用力階段技術劃分成右腳支撐、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三個時段是比較合理的。首先,多數指標數值在左腳著地和右腳離地時刻開始急劇增加或降低,或者是在這兩個時刻中達到了最大值或最小值。其次,多數指標數值在右腳支撐、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三個時段中成單調遞增或遞減變化。最后,這三個階段各自具有明顯的功能獨立性。在右腳支撐階段主要是為下肢的制動以及上肢按技術要求運動與加速做好準備;在雙腳支撐階段主要進行“下肢―上肢與軀干”能量的傳遞以及上肢與軀干的發力加速;在左腳支撐階段主要進行“上肢、軀干―球”的動量傳遞以及為出球后跟進做準備。
當將人體的運動簡化成一個質點的運動時,那么,最后用力階段技術就可以簡化為兩個相互聯系的質點系――板球與人體重心與地面的碰撞模型,即以相同速度運動的“板球―人體重心”質點系,當人體重心與地面相碰撞時,人體重心受到制動,同時板球脫離人體以比原先更快的速度向前飛行。從圖2~3中可以發現,在右腳支撐階段,人體重心與板球速度基本上處于穩定狀態,到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階段時,人體重心速度不斷下降至最小值,同時板球速度不斷提高至最大值,這體現了在人體重心制動過程中其動量向板球的傳遞。人體重心制動前的速度越大,制動幅度越大,制動時間越短,越有利于板球速度的提高。右腳著地時人體重心的速度、左膝與右肩的制動時間對人體重心制動前的速度有較大的影響,在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階段人體重心速度下降的幅度(全距)則反映了人體重心的制動幅度。
此外,追求板球較高的出手速度以及控制準確落地的出手角度是快速投球技術的主要目的所在,即使板球快速地擊打到22.86 cm寬與71.1 cm高的三門柱。表5中顯示,優秀男子投手的出手速度為23.1 m/s,出手角度為5.5°,重心初速度為4.6 m/s,下降幅度為1.02m/s。從中發現,只有22%人體重心初速度參與了動量的傳遞過程,板球出手后人體重心還具有78%的初速度,這可能跟板球投手后續任務有關。投手的任務不僅僅是投球得分,還需要參與接球得分,即如果投出球后球被對方擊打出來,投手要立刻準備去接住被擊打出來的近距離球。
Hanavan構建了人體的十五剛體模型,使對人體運動的研究進一步具體化,能將人體各環節的運動展現出來。從圖2、圖4以及表4的分析中可知,在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先左膝與右肩制動,同時左肩加速至最大值;隨后,左肩制動;左髖與右肩加速至最大值;最后,左髖與右肩制動,板球加速至最大值,右髖加速至最大值;此外,這些關節運動在右腳著地時刻或左腳著地時刻或右腳離地時刻附近進行制動與加速的轉換。
在最后用力階段技術中,人體重心部分動量依靠人體各環節依次地制動與加速傳遞到板球上。在人體剛體模型中的動量傳遞從與地面接觸剛體制動開始,依次向相鄰的剛體傳遞,最后傳至板球上。在右腳支撐階段,左膝的積極制動為左腳著地時下肢制動做好準備;在雙腳著地階段下肢積極地制動,使軀干(主要是左髖的角速度迅速提高)與右臂(右肩的角速度迅速提高)加速至最大;在左腳支撐階段軀干與右臂積極地制動,使板球的速度迅速提高至最大。因此,人體各環節間運動協調的質量對動量傳遞有很大的影響。右肩與左髖在左腳支撐階段的最大角速度及其下降幅度反映了此動量傳遞過程的效果及效率。
此外,人體具有生物特性,可以通過肌肉收縮產生力矩使相應環節加速。在雙腳支撐階段有可能通過人體自身內力使軀干與右臂進一步加速,這有利于提高在右腳離地時軀干與右臂的角速度,從而提高動量傳遞的效果,此階段左髖與右肩角速度的提高幅度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作用的程度。人體通過內力的作用使左肩在右腳支撐階段加速,在雙腳支撐階段制動,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將其動量通過肩軸傳遞到右臂,使右臂能快速地啟動加速,因此,將左肩在接近左腳著地時最大角速度以及在雙腳支撐階段中角速度下降幅度作為最后用力階段技術運動學指標之一。在右腳支撐階段,右臂制動主要是為其在在雙腳支撐階段的加速以及直臂轉動做準備,其制動的時間對左腳著地時人體重心初速度持有一定的影響。在左腳支撐階段,右膝關節的加速則是為球出手后維持身體平衡以及后續的迅速移動做準備。
通過圖像和角度數據的逐幀分析認為,在右腳支撐階段左膝主要是制動伸展,右肩主要是制動后伸,左肩主要是加速后伸;在雙腳支撐階段,左肩主要是制動后伸,軀干與右肩主要是加速前伸,這使左、右髖以及右肩的角速度迅速提高;在左腳支撐階段,軀干與右肩主要是制動前伸,右大腿主要是加速前擺,這使左髖與右肩角速度在下降的同時右髖的角速度迅速提高。
4 結 論
1)以左腳著地與右腳離地作為兩個標志性時刻,將最后用力階段技術劃分成右腳支撐、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三個時段是比較合理的。
2)在右腳支撐階段,人體重心與板球速度基本上處于穩定狀態;在雙腳支撐與左腳支撐階段,人體重心速度不斷下降至最小值,同時板球速度不斷提高至最大值。
3)在右腳支撐階段左膝制動伸展,右肩制動后伸,左肩加速后伸;在雙腳支撐階段,左肩制動后伸,軀干與右肩加速前伸;在左腳支撐階段,軀干與右肩制動前伸,右大腿加速前擺。
4)依據動量守恒定理以及碰撞原理,構建了若干個最后用力階段技術的運動學指標,反映了最后用力階段的技術要點。
5)制定了最后用力技術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觀察模型(圖5),其內容包括最后用力階段技術時段的劃分,不同時段中人體環節、重心以及板球的運動特點,以及不同時段中與技術要點相關的運動學指標。
參考文獻:
[1] 田軼.2007年亞洲四國女子板球冠軍賽技術比較分析[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9(1):83-85.
篇6
關鍵詞:街頭籃球;三對三斗牛賽;價值
一、街頭籃球的發展
隨著籃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美國的街頭籃球應運而生。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眾所周知NBA是美國運行最好的職業體育運動之一,進入NBA就意味著金錢和榮譽,而美國黑人當時家庭貧困,社會地位低下,于是他們把進入職業聯賽作為改變現狀的重要出路,于是從小就在街頭苦練球技;二、它可以使青少年遠離暴力和,在街頭籃球的十大圣地之首的紐約哈林區,街頭和公園等地方處處都是鐵圈和籃架,周圍是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們,就連幾歲的孩子左右手運球、轉身等動作都熟練自如,當然他們還不會垮下運球,因為半身多高的球還不能從他們的胯下通過。這里曾造就了很多NBA風云人物,這里面包括張伯倫,賈巴爾,也有“白巧克力”威廉姆斯,“小飛鼠”斯塔達邁爾,“怒吼天尊”華萊士,“答案”艾弗森等等,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后來又經過專業的訓練,但街頭在他們成功的道路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后來一些公司企業的加入使街頭籃球滲入了商業的因素,一些街頭霸主靠參加比賽的出場費支持生活開銷,最著名的當屬海蒙德與芝加哥“公牛隊”簽約后因與球隊不和而寧愿去打街頭籃球掙出場費;但是公司的加入也促進了街頭籃球的發展,如在一開始美國的一些城市在FCEER的贊助下開始舉辦“三對三斗牛賽”,NBA全明星周末也專門安排有“三對三斗牛賽”,一些NBA明星也前來斗牛,布萊恩特、艾弗森、卡特、奧尼爾等都是街頭籃球的常客。
街頭籃球不僅存在于美國,在世界各地都已迅速發展、普及和提高。1992年奧運后的法國,政府專門撥款建造場地,使街頭籃球風靡法國;德國法蘭克福舉辦了首屆三人籃球錦標賽;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都分別由自己專門的賽事并舉辦了國際比賽。我國1997年首次在上海舉辦了“NIKE三對三籃球比賽”,1998年由阿迪達斯香港有限公司主辦的“香港三人街頭籃球賽”創報名對數歷史之最。其后,在企業的贊助下,“百事可樂杯”三人籃球賽,耐克“三對三”街頭籃球賽,星動三人籃球賽,阿迪達斯街頭籃球挑戰賽,動感地帶三人籃球賽接連不斷,一些NBA明星也加入其中的某些賽事,更增加了街頭籃球的吸引力,街頭籃球已風靡全國。
二、街頭籃球存在的價值
1、街頭籃球具有比競技籃球更強的游戲性質,在娛樂人民群眾的同時又使人民的身體得到鍛煉,促使青少年健康發展。
觀看那無邊無際的創意表現,令人為之瘋狂的超強魔幻球技,再加上動感的音樂,對觀眾來說不愧是一種享受;同時對于參加比賽的球員來說,不僅緩解了來自生活學習方面的壓力,愉悅了身心,還鍛煉了身體。青少年把街頭籃球作為展現自我的舞臺,實現自我價值的場所,培養了他們敢于表現自我,敢于挑戰的自信心。
2、街頭籃球激勵青少年學習和掌握高難度動作,對培養我國籃球后備人才起到積極作用。
街頭籃球的熱烈氣氛,激發了青少年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愛,是他們積極地投身于籃球運動;而對于有一定籃球基礎的青少年來說,他們為了在比賽中有好的表現,必定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戰術和集體配合的能力,這樣一些隊員就會展現出他們的籃球潛力,為國家的籃球運動提供強有力的后備人才。
3、街頭籃球對青少年的團結協作精神、與人的交際能力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街頭籃球的隊員可以盡情的發揮想象和創造,隨心所欲的創造動作,為了在比賽中更好的展現自我,通常是幾個人在一塊切磋球技,模仿明星或創造新的動作;同時為了在比賽中獲勝,隊員們在極力提高自己球技的同時還要注意同伴之間的協作配合,這使得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交流有更強的集體榮譽感。
三、我國的街頭籃球運動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街頭籃球在我國的發展比較晚,推廣面還比較窄,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城市,且比賽項目比較單一,參加比賽的隊伍大都是幾個朋友或同事聚在一塊就參加比賽,缺乏制度。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借助企業的優勢給街頭籃球充實內容,不僅舉辦比賽,中間還要穿插一些娛樂活動。例如啦啦隊表演、球迷節、訓練營、比賽間隙的互動表演等等。
2、落實教育是就地取材、因材施教。針對在街頭籃球籃球中涌現出來的有潛力的運動員,管理部門在及時發現的前提下給與指導和建議并有選擇的選拔,吸收到更有實力的俱樂部或專業隊接受訓練,以使其能夠成為我國的籃球后備人才。NBA中一些明星艾弗森、馬布力等都是從街頭籃球起家,后被發覺而受到正規的訓練而成為一代巨星。美國的街頭籃球水平是美國體育水平的一個縮影,也是一個培養體系的產物,對中國籃球基礎體系的建設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3、目前我國參加街頭籃球賽的隊員沒有年齡的限制,使年齡較小運動員的參與積極性受到了限制。由于沒有限制年齡,各個年齡階段的運動一塊競技,使一些有潛力的運動員不能充分的展現自己,他們雖然有籃球天賦,但是在力量、身高、心理和經驗等方面都處于略勢而不能很好的發揮從而打擊了他們下次參加街頭籃球賽的積極性,甚至會影響他們此后打籃球的欲望。針對這一現象,舉辦方應進行年齡分組,對及早發現有籃球天賦的運動員,激發兒童少年參加比賽的積極性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街頭籃球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初始階段,但他卻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在我國迅速的發展起來,同時也顯示了它特有的育人、社會和經濟價值。針對街頭籃球的特點、價值及其在我國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地發現并正確的引導、扶植和鼓勵以給于解決,使其更好的為人民、為社會服務并促進我國籃球事業更快的發展,這是我國籃球界面臨的有一重任。
參考文獻:
[1] 尹青山,尹曉峰 淺析街頭籃球文化在我國的流行與發展[J],遼寧體育科技 2004.5
[2] 鄧飛 “三人籃球賽”的發展狀況及我國的現狀[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1999.4
[3] 郭永波主編 《籃球運動教程》[M],北京體育出版社,2005
篇7
摘 要 本文對北京市城市街頭籃球活動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分析,探討促進北京市街頭籃球活動發展的策略,找出影響街頭籃球發展的因素,提出發展策略,更好地開展街頭籃球活動。
關鍵詞 北京市 街頭籃球活動 群眾籃球
一、前言
(一)選題依據
街頭籃球起源于美國,是美國籃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并迅速發展起來。街頭籃球在我國的普及,提高了籃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率,也有助于我國籃球后備力量的培養。在另一方面,街頭籃球運動為眾多體育品牌以及相關產品帶來了更多商機和經濟利益。
(二)文獻綜述
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有關街頭籃球文化方面的研究;一是街頭三人制籃球的研究。這些論文從不同角度對街頭籃球的某些方面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對于加深我國大眾對街頭籃球的認識和了解,促進街頭籃球在我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但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對街頭籃球活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的研究不夠系統。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北京市街頭籃球活動現狀與發展對策。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街頭籃球概況
1.街頭籃球的概念。廣義的街頭籃球包括不同人數的斗牛、花式籃球表演、投籃表演等各種非主流籃球運動方式和比賽。狹義的街頭籃球特指三對三街頭籃球斗牛比賽,這是街頭籃球的核心部分,其流行度和參與度最高、社會影響最大。
2.街頭籃球的特點。街頭籃球是籃球的一種。因此,它本身具有籃球運動的集體性、競技性、健身性的一般特征。此外,它還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首先,條件要求簡單,便于開展。其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再次,有其獨特的文化特性。最重要的是,街頭籃球擁有較高的商業潛質,為眾多商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二)北京市街頭籃球的開展現狀
1.街頭籃球傳入北京。1999年美國籃球品牌And1進入中國,隨商品銷售的街頭籃球視頻VCD迅速在青少年中走紅,無數青少年對其進行追捧模仿。1999年Nike街舞風雷宣傳活動來到北京,眾多青少年現場參與,其宣傳視頻在網上被反復播放,許多青少年模仿其中的動作,街頭籃球在北京的迅猛發展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2.街頭籃球在北京的發展現狀。一方面是街頭籃球賽事在北京的發展情況。從1998年開始,NIKE、阿迪達斯、肯德基等品牌的街頭籃球賽正式開始并延續至今,近七成的北京中學生參與過此項賽事,街頭籃球賽事在北京的發展以處于全國最前列。另一方面是街頭籃球團隊在北京的發展情況,最為出名的有兩個隊伍。一個團隊是北京CL街頭籃球隊,該團隊在北京、上海等30多個城市巡回比賽表演,作為嘉賓出席眾多NBA球星活動,與眾多國際球隊進行比交流,在國際上有極高的影響力,成功舉辦中國最大規模的街頭籃球賽事,有力的推廣了街頭籃球在北京的發展。
另一個團隊是“Showtime”花式籃球隊,該團隊曾參加過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及各種宣傳,在花式籃球界久負盛名。
(三)北京市城市街頭籃球活動參與者基本情況分析
1.男性占絕對統治地位。
2.北京市經常參加街頭籃球活動的人群中14-24歲之間的青少年人口比例最大,占82%。
(四)北京市城市街頭籃球活動活動的情況分析
1.主要內容是半場比賽和各種形式的娛樂性項目,如趣味籃球游戲、花式籃球等。青少年和中年群體多選擇對抗激烈的半場比賽、扣籃等。
2.排在第一位的是學校的籃球場,占60%,其次是街頭、公園里的籃球場等公共籃球場所。此外,北京有很多收費制公共籃球場,如東單籃球場。
3.平均每周參與活動三次或三次以上的人群占50.5%;平均每次活動時間超過半小時的人數占街頭籃球活動人數的91.6%;強度達到中等和中等以上者占70.9%。可見,參與街頭籃球活動的人群,體育鍛煉的質量和效果都很明顯。
4.參與有組織的街頭籃球比賽的情況分析。有77%的人參加過有組織的街頭籃球比賽,參與者有76.5%選擇了有贊助商的比賽,反映出街頭球活動對企業的吸引力巨大。
(五)北京市街頭籃球活動的發展對策
1.加強新聞媒體的宣傳和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2.提高對于街頭籃球的經濟投入,促進公共籃球場所與環境的改善。
3.加強對街頭籃球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大力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4.加強地方法規與政策的保障作用。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北京市街頭籃球活動參與者主要是7-24歲年齡段的青少年群體,在校學生是主體。
2.北京市街頭籃球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半場籃球比賽和各種形式的娛樂性項目。不同性別、年齡段的群體對活動項目的選擇具有不同的特點。
3.北京市城市街頭籃球活動存在如下問題:公共籃球場地較少,學校籃球場利用率低。街頭籃球活動的開展缺乏組織性和指導性。女性參與率較低。媒體對街頭籃球活動的關注度不夠高,相關宣傳報道不足。
(二)建議
1.通過各種方式培養群眾對街頭籃球活動的參與意識,并努力使之轉化為積極的參與行動,加速全民健身的進程。
2.政府應把籃球場地、設施的建設和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等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計劃,從制度上建立保障體系。
3.進一步開展街頭籃球聯賽,并完善相關的規則,計劃和管理。
4.應積極發展“學區體育”模式,切實利用學校場地資源,推動北京市街頭籃球活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元偉.打造籃球文化構建和諧籃球——在“首屆中國籃球文化論壇”上的講話[N].中國體育報.2005.12.22.
篇8
網吧行業:更高的人氣更大的收獲
面對電子競技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網吧業主們無不摩拳擦掌、積極“備戰”。但是如果沒有足夠人力、物力、財力,沒有一個好的運作模式,對電子競技的投入,往往不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當前,網吧行業需要的是對電子競技成功模式的參考和不斷的嘗試,而WCG2006“街頭籃球”海選賽的舉行,正是給了網吧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推廣最為成功”的電子競技賽事之一,WCG所帶來的強勁品牌影響力,使舉行海選賽的網吧獲得了巨大的品牌收益的同時,也集聚了更高的人氣。海選項目、3D休閑游戲“街頭籃球”,在中國擁有眾多的玩家和龐大的“粉絲”團體,以其作為WCG表演賽項目顯得再合適不過了。而不論是戰隊還是粉絲,參加、觀摩比賽的場所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網吧,這就形成了一個值得網吧業主進行重點開拓的潛在客戶群體。不僅如此,據主辦方介紹,舉辦WCG“街頭籃球”海選賽的網吧,還能夠得到在WCG的官方網站等宣傳平臺上曝光的機會,這無形中又讓網吧收獲了一筆知名度提升的財富。
另外,據了解,“街頭籃球”海選網吧還能夠獲得不少的“實際性”的收獲。除了可以得到主辦方提供統一的宣傳品支持外,海選網吧還能獲得WCG指定的比賽網吧銘牌和WCG紀念品,對網吧起到持續性、長期性的品牌提升輔助作用。而舉辦海選的網吧業主還能夠為選手頒發獲獎證書,實現與電子競技玩家群體的交流,為今后進行戰隊包區等下一步合作起到了直接的推進作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賽事過程中,網吧無須負擔任何額外的費用。從大賽開始之初的宣傳品制作、投放,到為報名者提供的WCG紀念品;從參賽選手比賽服裝的統一負責,到網吧的比賽用機;從對參賽選手的路費補助,到為獲獎選手頒發的街頭籃球充值裝備等等,都由大賽主辦方提供。而如果選送戰隊或選手獲得中國區總決賽冠亞軍,網吧還將獲得組委會頒發的獎杯及獎金。
網吧舉辦“街頭籃球”海選的最大得益點,就是可以獲得一個與國際著名IT供應商三星電子(WCG2006的冠名贊助商)進行深入交流和進一步合作的機會。作為擁有豐富國際經驗的三星,在支持網吧參與電子競技活動方面頗具心得,通過與這樣上游廠商的合作,必能使網吧大受裨益,從而使其在電子競技市場的爭奪戰中處于最為有利的地位。
電子競技:更多的參與更廣的影響
在中國,電子競技作為一項新興的,融體育、娛樂、科技于一身的體育項目,雖然已經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了第99個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但是在一些人心中,對電子競技的負面認知還是存在的。通過此次在全國大范圍內海選活動的組織,輔以媒體的正面宣傳報道,必將對電子競技運動的整體形象起到強而有力的提升作用,從而使得電子競技運動得到更加廣泛的理解和參與。
擴大電子競技的群眾基礎,是“街頭籃球”海選大賽對電子競技運動起到的又一大作用。一直被看作承載基地的網吧,在電子競技的發展進程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通過320個網吧舉辦的“街頭籃球”海選,更是直接促進了電子競技運動的推廣和普及。賽事參與的便捷性,可以促使更多的玩家從單機游戲、網絡游戲走進真正的電子競技殿堂;通過對比賽的觀摩和參與,將擴大電子競技的群眾基礎,推進電子競技的產業化發展。
一個國家電子競技運動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參賽選手或戰隊的水平上。而“街頭籃球”海選大賽,就給了玩家們一個挑戰自我、提升能力的機會。中國的電子競技運動員之所以少有蜚聲國際者,一個關鍵性的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組織和系統的訓練。通過組織嚴謹的WCG海選賽,必然會使中國電子競技的整體水平有一個大的提升。而通過與有志推動中國電子競技運動的廠商和網吧的初步接觸,也必將對中國電子競技運動員之后發展起到機遇性的作用。
參與者:更好的享受更炫的體驗
對于參與者而言,此次“街頭籃球”海選大賽給予他們的第一個驚喜就是:比賽網吧設立網點廣泛。使得玩家的可以輕松選擇最為適合的網吧。而此次“街頭籃球”海選大賽的舉辦網吧采用的比賽用機,使用了三星顯示器產品,這就為選手和粉絲們帶來了額外的兩大享受。
首先,三星顯示器產品擁有最為令玩家心動的畫面亮度調節功能――“MagicBright”,也就是“魔亮”。使玩家在感覺到畫面黑暗、難以辨認的時候,可以方便而快速地提高顯示亮度,在顏色基本不失真的前提下,將暗處的對手情況、設備裝置等細節更加清晰地顯示出來,使玩家能夠完美地發揮出自身實力,在電子競技賽事中處于有利的地位。
篇9
三人籃球賽起源與美國,最早流行于美國黑人社區街頭,亦稱于j街頭籃球賽。場地設施要求簡單,一般設在大街或公園里,只要走在街上的人們愿意就隨便組成三人一對進行一場籃球比賽,并經常在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伴奏下進行。這種運動形式把打球娛樂健身為一體觀賞極強富有魅力,迅速從美國和世界各地傳播開來,形成了籃球大眾化的世界籃球運動,NBA造就了許多很有天賦的NBA籃球明星,搖籃正是街頭籃球賽,如張伯倫,歐文,賈巴爾等NBA中的很多人都有過街頭籃球史,街頭籃球已成為美國籃球運動的堅實基礎。三人籃球賽在亞洲開展較晚,屬于新興項目但傳播速度較快。1993年7月在香港成功舉辦了首屆三人籃球賽,1998年7月由阿迪達斯香港有限公司主辦的香港三人街頭籃球賽,報名球隊超過1723支,同年國內第2屆百事可樂杯三人籃球爭霸賽,參賽隊達到了1030支。
2、三人籃球賽在黑龍江各學校受到青年學生的青睞與參與
1998年11月集美大學學院舉行首屆三人籃球賽,參賽的隊伍共30支,而后黑龍江各學校分別舉辦三人籃球賽。黑龍江大學生三人籃球賽對黑龍江各高校開展三人籃球賽活動推波助瀾極大,促進其普及提高。這項比賽參賽隊數超過1000支,歷時10個月比賽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預選賽,分期2個月各參賽院校選出男子48支、女子24支參賽隊伍。第二個階段將以上本科院校按地域劃分與4個區實行主客場制,進行區內聯賽。第三階段,區內產生的男子24支女子12支進入最后的總決賽區際聯賽。在雙休日進行連賽均采取主客場制,賽會期間參賽學校內每逢雙休日都有主客場的捉對廝殺競爭激烈,氣焰火爆。三人籃球賽的舉辦極大的促進了黑龍江省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
篇10
Sidewalk Surfers
Origins of the Sport
Surfing is an old, natural, and described by many surfers as a 'spiritual' sport, beginning in Hawaii before the 15th century, and deriving its source from the naturally impressive phenomenon of the sea wave. Despite its graceful appearance and the apparently 'chilled-out' nature of the American surfer, it is a highly territorial and cliquey sport, gaining popularity in West in the 50' and 60's, with 60's bands such as The Beach Boys and their surfing songs enticing more and more to join in. In these early times, because of the weather or just to try something new, some surfers tried fixing roller-boot wheels to pieces of wood and began to 'surf the sidewalk'.
Skateboarding is Born
Surfers soon adapted their 'skateboards' and began skating the hills and streets, skateboarding being accessible to all who could find an urban area with a smooth surface to ride on. In the 60's, however, wheels were made of steel and then clay, causing the rider to frequently ①fall off. They had poor traction and because of this, by 1965 the fad ended completely. In 1970 the urethane wheel was invented and with the improved control, riders could skate faster and perform better tricks. Boards also became wider and manufacturers developed specialized 'trucks' (the axle holding the wheels).
Dogtown and Z-Boys
During the 70's a new team of skateboarders formed, from the run-down area of California known locally as 'Dogtown'. The 'Z-Boys' changed the sport with their new aggressive style, and really created the punk-skater-subculture that exists still today. In 1975 they began to skate in empty swimming pools, leading to Tony Alva performing the first 'Aerial' trick, which came to dominate skating. By '76 their popularity and new-found riches caused them to split up. As a result of the new dangerous tricks, skatepark owners, worried about liability, closed down the parks and skateboarding died another death in 1980.
這一運動的起源
沖浪是一項古老的、戶外的、被許多沖浪者描述為“靈性”的運動,在15世紀以前起始于夏威夷,來源自海浪這個必然使人感到震撼的景象。盡管該運動姿態優美而且美國沖浪者看起來具有“悠閑灑脫”的特點,但它卻是一項非常有地盤性且局限于小團體的運動,于20世紀50和60年代時在西方流行開來,而60年代“海灘男孩”之類的團隊和他們那些沖浪歌曲則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在這些早期階段,因為天氣的原因或只是因為想嘗試點兒新鮮的東西,所以有些沖浪者就試著將輪滑鞋的滑輪固定在木板上,開始“在街頭沖浪”。
滑板運動的誕生
不久之后,沖浪者改裝了他們的“滑板”,開始在山丘和街頭玩輪滑,從而使所有那些可以在城市中找到一塊擁有滑行平地的場所的人都能玩上滑板。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滑輪先后采用鋼和泥土為材質,使得滑手經常摔跟頭。它們的牽引力不好,鑒于此,這股熱潮到了1965年便全然退去。1970年,聚氨酯滑輪發明出來了,隨著操作性的提升,滑手可以滑得更快,表演更棒的花樣。板面也變得更寬,而且制造廠商開發出了專用的“轉向架”(固定滑輪的車軸)。
“狗鎮”和“西風男孩”
在20世紀70年代期間,一個來自加利福尼亞破敗之地(被當地人稱為“狗鎮”)的新滑板團體成立了。“西風男孩”用其新式的硬派風格改變了這項運動,并且真正開拓出一直延續至今的“龐克輪滑手地下文化”。1975年,他們開始在空游泳池中玩輪滑,結果托尼?阿爾瓦玩出了第一個“空中”花樣,而這一花樣則成為了輪滑運動的主流。到了1976年,他們的人氣和暴富造成了他們的分裂。由于新花樣的危險性,滑板公園老板們害怕擔責任,就關閉了這些公園,而滑板運動便在1980年時再度沉淪下去。
Types of Skateboarding
1. Ramp: Skaters use different kinds of ramps, such as 'halfpipes', 'vert' ramps (halfpipes with a vertical section at the top), and miniramps.
2. Skatepark: A skatepark can be both outdoors and indoors, and provides many different objects to perform tricks on, with jump ramps, rails and 'funboxes'. Many have larger ramps too.
3. Street: Skaters ride and perform tricks on any man-made objects found in the street.
滑板運動的類型
1. 坡道:輪滑手使用不同類型的坡道,如“U型道”、“垂面”坡道(在頂端位置擁有垂面的U型道)和微型坡道。
2. 滑板公園:滑板公園可以是室外的也可以是室內的,會提供許多用以表演花樣的不同物體:跳坡道、欄桿、“樂趣臺”。有許多還擁有更大型的坡道。
3. 街頭:輪滑手會在街頭發現的任何人造物體上滑行和表演花樣。
The Third Generation
Skateboarding's 3rd generation ran from the early 80's to early 90's and was started by skateboarding companies to promote their sport and sell their products. At first, ramp skating (with its big, wide boards and big wheels) remained the most popular form. The invention of the 'Ollie' trick allowed skaters to perform big 'Airs' off vert ramps, although as skateparks began to disappear again, street regained its popularity towards the 90's.
It was during this period that it was decided that there was big money in the sport, and it was heavily promoted and advertised to the young. Skate fashion became the must-have commodity, whether or not you skated. Young girls, or 'Betties' began to hang around the young skaters, hoping to be invited to wild parties, and skateboarding was brought totally into the mainstream. Around this time skater 'celebrities' were created by big name companies. Skaters such as ex Z-Boy Tony Hawk became famous at this time and remain so nowadays, with Tony Hawk even having his own range of popular computer games.
Skateboarding Nowadays
Today, skateboarding is big business. Street skating is still the most popular form of skating. The basis of nearly all tricks is the 'ollie', and boards are narrow for 'flip' tricks and maneuverability. In most big cities in the world, wherever there is a paved square, big curb, or set of steps with a good run-up, street skaters can be usually seen in small groups. As they hardly ever wear protective gear (not cool on the street!), and as falling onto concrete hurts as much as it looks like it should, you'll rarely see a skater land a good trick!
Street skating is more urban and supposedly anti-establishment than other forms of skating, requiring skaters to skate around themselves until they find the smoothest concrete with the best looking objects for tricks. This can lead to frequent run-ins with security guards a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so these skaters see themselves both as persecuted by authority and the public. They argue that they do no real harm, and are the young generation 'just trying to have fun'. In reality, a bit of scratched concrete is usually the most damage they cause.
Elitism
As skateboarding has been around so long, there exists a certain elitism amongst many skaters about their sport. Just as with surfing, groups of skaters aren't usually the easiest to get to know if you arrive wanting to skate on your own on their patch. In the 90's, skate clothes became popular with non-skateboarders, much to the chagrin of skaters. One reason is that their shoes had been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kating, and they felt their brands were their own. Of course, manufacturers didn't agree and now young people everywhere wear 'skate' clothes. Likewise, rollerbladers are not held in very high esteem - some say it's easier than skateboarding, just for kids, less impressive and, again, they stole the skater's fashion! (Best not to mention the baggy jeans worn low around the waist, first favoured on the outside by gangster rappers and then by skateboarders - this stolen 'fashion' is a relic of the prison system where inmates are prohibited from having belts and whose trousers are always ②on the verge of falling down.)
Street Tricks
1. An 'Ollie' is an aerial skateboarding trick during which the skateboarder does not grab his board with his hands, toes or accessories attached to the skateboard. The result is a no-handed jump off the ground or ramp.
2. A 'Kickflip' is an aerial skateboarding trick where the skateboarder kicks his board in order to make it flip 360 degrees along the board's long axis.
3. 'Grinds' are tricks where the skateboarder slides on the hangers of the trucks. 'Grinds' are performed on handrails, stone ledges or similar obstacles.
4. A 'Board slide', or a 'rail slide', is a skateboarding trick where the skateboarder slides on a rail, curb or coping on the middle of the deck.
第三世代
滑板運動的第三世代,從20世紀80年代早期持續到90年代早期,是由滑板公司為了宣傳他們的運動和銷售他們的產品而開啟的。起初,(擁有又大又寬的板面和大滑輪的)坡道輪滑仍舊是最有人氣的類型。“跳轉”花樣的發明使得輪滑手可以在滑出“垂面坡道”后表演幅度大的“空中動作”,而盡管滑板公園又開始銷聲匿跡了,但在80年代末期街頭再度成為了受歡迎的場所。
就是在這個時期,這項運動被認為能賺大錢,因而它得到了大力宣傳,被推薦給年輕人。無論你玩輪滑與否,滑板服都成為了必備品。年輕的女孩,即“Betties”,開始在年輕的滑板手身邊晃來晃去,希望受邀參加狂野派對,而滑板運動則完全被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大約在這一時期,知名企業捧紅了一些輪滑“名人”。輪滑手們,如前“西風男孩”成員托尼?霍克,在這一時期成了名,享譽至今,而托尼?霍克甚至還擁有他自己的人氣電腦游戲系列。
當今的滑板運動
如今,滑板運動生意興隆。而街頭滑板仍舊是最有人氣的輪滑類型。幾乎所有花樣的基礎都是“跳轉”,而且板面狹窄,以便玩出“蹬板”花樣并兼具機動性。在世界上大多數大城市中,無論哪里有鋪砌廣場、高高的馬路牙子或是帶有助跑跑道的臺階,通常情況下,就都可以看到以小團體形式出現的街頭輪滑手。由于他們幾乎從來不穿防護用具(那在街頭不酷!),而且跌落在水泥地上就真的與看起來是一樣痛的,所以你很少會看到一名輪滑手表演一個有難度的花樣!
與其它類型的輪滑運動相比,街頭滑板更加城市化,而且據稱具有更大的反正統性,需要輪滑手四處滑行,直到他們找到了最平坦的水泥地,而那里是要有看起來最適合做花樣的物體的。這可能會導致與保安人員和一些民眾頻繁發生爭端,所以這些輪滑手認為他們受到了權勢人物和民眾的雙重迫害。他們爭辯說,他們不會造成什么真正的危害,是“僅僅試著找樂”的年輕一代。事實上,水泥地上的少許刮痕通常就是他們造成的最大破壞。
精英主義
由于滑板運動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因而在許多輪滑手中間存在著某種關于其運動的精英主義。就跟沖浪一樣,如果你來到他們的地盤想自己單獨玩輪滑的話,那么輪滑手群體通常是最不好打交道的。20世紀90年代,令輪滑手氣憤不已的是,輪滑服風行于非滑板玩家的中間。原因之一在于,他們的鞋子是專門為輪滑運動而設計的,而且他們感到他們的品牌是為其所獨有。當然,制造廠商并不這么想,而現在各個地方的年輕人都在穿著“輪滑”服。同樣,直排輪滑手也沒有受到很大尊重――有些人說,與滑板運動相比,它更容易,只適合小孩,而且震撼程度更低,另外,他們仿效了輪滑手的服飾!(就更不用提那種在獄外先后得到黑幫說唱歌手和滑板手寵愛、低腰穿著的寬大牛仔褲了――這種被仿效的“服裝”是監獄系統里的一個遺俗,犯人在那里是被禁止系腰帶的,褲子經常處在脫落的邊緣。)
街頭花樣
1.“跳轉”是滑板手不用他的手、腳趾或連在滑板上的配件來抓住其滑板的滑板運動空中花樣。其結果是,不用手就跳離地面或坡道。
2.“踢翻”是滑板手踢踏其滑板以便使它沿著滑板的豎軸空翻360度的滑板運動空中花樣。
3.“滑桿”是滑板手用轉向架的(滑輪)橫架滑行的花樣。“滑桿”是在扶桿、石臺或相似障礙物上完成的。
4. “板滑”,即“騎桿滑”,是滑板手使板中央在欄桿、馬路牙子上或墻頂護蓋上滑行的滑板運動花樣。
Influences of Skateboarding
Skateboarding, like surf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therefore an established, if not hugely popular sport. It is not likely to vanish into obscurity like some extreme sports we see on television nowadays - I always wonder how long the sport of jumping out of a plane with a snowboard strapped to your feet, and seeing how many times you can pirouette, can really last.
Skateboarding borrowed some tricks and style from surfing, just as snowboarders perform many of the same tricks of skateboarders, yet all 3 sports, despite lulls, remain as enduring as ever.
The extremely new, cool urban sport of Parkour, or street running, also shows the street skating influence of searching the urban landscape for possible sites and then returning to try out and practice tricks on them. The keen skater or street runner will always ③have one eye on the block of flats across the road, or new shopping centre being built on the main road for a new, ready-made place to have fun.
滑板運動的影響
與沖浪一樣,滑板運動擁有悠久的歷史,因此如果不能算作人氣很高的運動的話,也是一項既有運動。它不可能像我們在現在電視上看到的一些極限運動一樣絕跡而去――我總是在想,那個在腳上綁上一個滑雪板、跳出飛機后看你能旋轉多少次的運動到底能興多久。
就跟滑板手的許多技巧滑雪板玩家也在玩是一樣的,滑板運動從沖浪運動中借鑒了一些花樣和方法,然而,盡管這三項運動都處在消沉期,但仍舊會永遠存在下去的。
而“障礙跳躍”(即“街頭奔馳”)這項非常新穎、非常酷的都市運動,同樣折射出了街頭輪滑運動的影響力――在都市場所中尋找可用的場地,隨后折返回來在那里嘗試和練習花樣。為了找一個新的、現成的取樂場所,執著的輪滑手或是“街頭奔馳者”總是會留意街對面的公寓樓街區或是建在主干道旁邊的新購物中心。
Links
1. on the outside
文中,在“Elitism”那段最后一句話中出現了一個短語――“on the outside”。在這句話中,要理解這個短語的意思,首先要知道“the inside”還有另一層次含義:在英語中,常常用“the inside”委婉地表示“入監”或“呆在監獄里”的意思,所以與之相對,“on the outside”就是“出獄”或“在獄外”的意思了。
2. long axis
文中, 在解釋“Kickflip”這個花樣時用到了一個詞組――“long axis”。它指的并不是滑板的真正組成部件,而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即可以想象以滑板的中點為中心,可以畫出兩個軸,一個豎軸(長的那個軸)和一個橫軸(短的那個軸)。而文中指的就是豎軸,即從板首到板尾在中間位置上的連線。
cliquey /`kl1ki/ adj.小集團的
entice /in`tais/ v.誘惑;誘使
roller-boot /`r9ul9b6t/ n.輪滑鞋;溜冰鞋
fad /f2d/ n.一時流行的狂熱
urethane /`ju9riFein/ n.聚氨酯
truck /tr7k/ n.(機)轉向架
axle /`2ksl/ n.輪軸;車軸
run-down /`r7ndaun/ adj.(房屋等)失修的;頹敗的
aerial /`^ri9l/ adj.空中的
new-found /`n(faund/ adj.新發現的;新得到的
liability /,lai9`biliti/ n.責任
ramp /r2mp/ n.坡道;斜坡
vertical /`v8tik9l/ adj.垂直的;直立的
rail /reil/ n.欄桿
commodity /k9`m4diti/ n.商品;物品
maneuverability /m9,n6v9r9`biliti/ n.機動性;可操作性
curb /k8b/ n.路邊石
run-up /`r7n7p/ n.助跑
concrete /`k4nkr1t/ n.混凝土
anti-establishment /,2ntii`st2bliHm9nt/ n.反對正統流派
run-in /`r7nin/ n.口角;爭吵
persecute /`p8sik(t/ v.迫害
elitism /i`l1tizm/ n.精英政治;優秀人士統治論
chagrin /`H2Grin/ n.氣憤
esteem /is`t1m/ n.尊敬;尊重
baggy /`b2Gi/ adj.袋狀的;松垂的
relic /`relik/ n.遺俗;遺跡
inmate /`inmeit/ n.(醫院或監獄中的)同宿者
handrail /`h2ndreil/ n.欄桿;扶手
ledge /le_/ n.架狀突出物
obstacle /`4bst9kl/ n.障礙物
coping /`k9upiM/ n.墻頂護蓋
obscurity /9b`skju9riti/ n.隱匿
strap /str2p/ vt.用帶縛住
pirouette /piru`et/ vi.以腳尖旋轉
lull /l7l/ n.暫停;麻痹
① fall off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