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范文
時間:2024-03-28 17:4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國科協、財政部自2012年開始啟動實施全國“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為規范名稱,便于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財政廳將原自治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和“科普惠民社區行動計劃”整合為自治區“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獎補標準為: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社區各8萬元,農村科普帶頭人2萬元,地級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5萬元,縣級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10萬元,科普示范社區5萬元。
為加強對評審推薦工作的領導,自治區科協、財政廳成立了2012年自治區“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評審工作領導小組和評審工作組,由自治區科協、財政廳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有關單位部門專家組成,下設評審工作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科協科普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層科普行動計劃”推薦評審工作,堅持把科技服務好、示范作用好、在農村科普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貢獻、長期在農村面向廣大農民開展科普工作的農民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村科普志愿者、致力于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帶動農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典型作為推薦對象;堅持把社區組織健全、科普基礎設施設備完善和利用效果好、積極面向社區居民開展科普工作、社區科普活動貼近居民生活和內容豐富及受益面廣、居民對社區科普認同度高、社區科普效果顯著并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文化氛圍、致力于提高城鎮勞動者和社區居民科學素質、社區和諧穩定的社區典型作為推薦對象;嚴格申報、推薦和評審的各個程序,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篇2
縣婦聯在縣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遵循“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工作方針,結合本部門實際,積極推進我縣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工作領導機構
縣婦聯對實施《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工作高度重視,為加強對《綱要》實施工作的領導,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婦聯主席廖雁蘇任組長,副主席蔣未香、蔣小燕任副組長,23個鄉鎮場婦聯主席和縣直婦委會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縣婦聯,由蔣未香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今年2月10日,>!
二、認真抓好四大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的落實。
縣婦聯高度重視《綱要》實施工作,積極行動,實施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一)以科學教育為關鍵,積極推進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積極推進新教學的改革,圍繞素質教育,對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進行充分研究探討并事先在二中,沱江鎮中學試點,取得很好成效。縣婦聯以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活動為載體,與學校一起不定期召集母親座談,提高母親的科學育兒素質,充分發揮家庭在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以科技培訓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民科學素質行動。一是深入推進農村女黨員、基層女干部科技素質培訓工作。縣委組織部、縣婦聯、縣扶貧辦聯合對全縣的農村女黨員、基層女干部實行新一輪分批輪訓,使他們掌握2-3門實用技術和專業技能。二是實施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加強對農村女青年、女種養能手、女科技示范戶的培訓,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三是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技下鄉和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積極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科技專家進萬家”、“科普影視巡影”、“農村科技信息直通車”、“農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動月”、“婦女科技直通車”等活動,在全縣農村宣傳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意識和專業技能,建立科技人員與農民互動的科技服務長效機制。(三)以培訓競聘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城鎮居民科學素質行動。一是實施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縣勞動保障局、縣人事局、縣婦聯等部門,依托其他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增強職工競爭擇業和自主創業的能力。二是深入開展“春風送崗位活動”。充分利用媒體,通訊設備廣泛宣傳招工信息。今年3月5日,在縣瑤族文化廣場公開舉辦招聘會,本次專場招聘會,共有省內外56家用人單位進場參加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1300個,進場參加免費求職人員46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1200余人,極大地促進了城鎮居民素質的提高。(四)以干部教育為切入口,積極推進女領導干部和女公務員的科學素質行動。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和縣婦聯高度重視女領導干部科學素質的教育培訓工作,把優秀女公務員和女領導干部名冊列入女性人才庫。在干部教育中分批培訓,加強科學教程的內容,普及科技發展成果,宣傳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縣婦聯在今年三八節還舉辦“法律知識進社區,家庭和諧促穩定”專題法紀律競賽活動,為婦女干部學法用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總的來說,我縣《綱要》實施工作開局順利,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我們還應看到,實施《綱要》是一項嶄新的工程,工作量大面廣,涉及到很多部門和社會各個方面,在前期的實施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有:對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在思想上存有“重經濟、輕科普”,“重眼前、輕長遠”、“重經濟指標、輕人文環境改善”的傾向,過分強調客觀困難,存有畏難情緒,女性尤其如此。
篇3
組織實施科普項目。獲批準資助“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14個,獲獎補資金175萬元;組織申報科技致富“二傳手”培訓工程8個,科技扶貧項目1個,獲獎補資金27萬元。組織申報“科普中國·農村e站”項目30個,獲資助資金36萬元;“校園e站”5個,獲資助資金7.5萬元;“社區e站”4個,獲資助資金6萬元。畢節市科協資助“科技致富二傳手”項目10個,補助經費10萬元;資助科普項目10個,補助經費11.5萬元;資助“農村e站”19個,補助經費22.8萬元。
指導成立縣級科協組織。批復成立金海湖新區科協、百里杜鵑管理區科協等2個縣級科協,使金海湖新區和百里杜鵑管理區科普工作有了組織、陣地和人員。
指導成立高校科協組織。批復成立了畢節醫專科協和畢節職院科協兩所高校科協,實現畢節市高校科協全覆蓋。畢節市科協對每個高校科協補助經費0.5萬元。
指導成立縣(區)反協會和建設科技館。通過政協提案等方式,要求各縣(區)在2020年前成立反協會和建成科技館。目前已成立縣(區)反協會4個,在建縣級科技館1個。向省反協會爭取到經費5萬元,畢節市科協相應匹配5萬元。向成立反協會的縣(區)每個補助1萬元。
強化科普示范建設。畢節市科協對具備科普示范效應的村、社區、基地等進行命名,命名市級科普示范村13個、科普示范社區11個、科普教育基地10個、科普示范基地10個,補助創建經費54萬元。
強化科普信息化建設。推進科技館展教項目建設。按照中國科協、財政部要求,完成了科技館免費開放資金的申報工作。對科技館部分展品進行維修維護,購置展品20件和移動音響設施1套,支出資金232萬元。
篇4
1、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重點圍繞我縣“五大支柱產業”,發展特色農業開展培訓,以“科普之春”、“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科普活動為載體,主要以培訓基層黨員干部、科技人員(含鄉土人才)、農村勞動力技術骨干、農民經紀人“四支”隊伍為重點,年內與組織部人才辦、農口部門聯合培訓基層黨員干部3000人;培訓鄉土人才900人;培訓農村勞動力技術骨干10000人;培訓農民經紀人、科技示范戶6000人,使他們都能熟練掌握一至二門專業實用技術。
2、通過落實中國科協“一站、一欄、一員、一校”建設示范項目,年內在全縣20個村培訓80名科普宣傳員,搭建科技傳播的社會化服務平臺。
3、在鄉鎮、縣直學會和相關部門及大學生村官開展科普志愿者隊伍培訓活動,年內培訓科普志愿者200名。
4、積極促進各類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和新型農村流通體系建設,開展對各類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會長、合作社社長、科普示范基地負責人等專業技能、法律知識及誠信知識培訓達100名。
5、為提高中、小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技能,培訓中、小學科技輔導員50名。
6、為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11-2015實施方案》,提升全縣公民科學素質。重點針對五大人群(未成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城鎮勞動者、農民、社區居民)舉辦各類培訓及科普講座30期,培訓人數15000人次。
7、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組織和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為青川經濟社會發展開創新局面。年內培訓企業技術人員和農業高科技人才150人次。
8、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信息庫。進一步摸清全縣科技人才底數,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科技人才狀況調查,完善全縣科技人才資源信息庫,充分掌握全縣科技人才動態,為縣人才辦提供人才工作決策依據。
一是與各部門聯合,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參與搞好人才培訓工作。
二是縣科協按排部署下發方案到各學協會,通過目標管理、評選評優等形式促進、鼓勵各科協組織,搞好人才培訓工作。
篇5
吳國彬在講話中指出,“十一五”期間,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各具特色,多措并舉,初步開創了我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新局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主題科普活動取得新拓展,二是科普基礎設施取得新成效,三是科普組織建設得到新加強,四是全民科學素質得到新提升,五是大聯合大協作的工作機制取得新進展。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們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主要是工作不平衡較為突出,表現在區域之間、開展活動與能力建設之間、牽頭負責與協調各方之間等方面,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切實加以解決。
吳國彬強調,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高度,把公民素質明顯提高作為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奮斗目標。國家和省“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面向公眾的科學普及”。同志在今年中央書記處聽取中國科協黨組工作匯報后的講話中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為提高全體人民思想道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發揮積極作用。這一系列重要精神,都彰顯了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真正從國家發展的戰略全局高度,不斷把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引向深入,取得實效。當前,機遇和挑戰并存,優勢和困難同在,我們要抓住機遇,迎難而上。一是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找準工作切入點,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要從省委省政府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省份、實現兩個率先的高度,認真謀劃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并確保“十二五”末我省公民科學素養達到7%的目標的順利實現。圍繞這一目標,蘇南地區應達到9%、蘇中地區應達到7%、蘇北地區應達到5%以上。二是要從大科普角度出發,進一步加強與方方面面的協同配合。要切實轉變觀念,轉換角色,由“演員”向“導演”轉換,由“主力軍”向“司令部”轉變,現有的工作要有所取舍,盡快由活動型向協調服務型轉變,真正在建立大聯合大協作工作機制上下功夫。三是要緊緊圍繞全民科學素質顯著提升的要求,認真落實“三個全覆蓋”的任務。要建立健全上下貫通、左右相連科普組織網絡,建立一支相對穩定、各具專長、訓練有素的科普志愿者隊伍,解決有人干事的問題;要強力推進科普活動向基層延深,努力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公眾受益面,做到科普活動不留空白點;要進一步開發整合社會科普資源,加強各類科普場館設施建設,搭建更多有效科普工作平臺,努力實現科普工作常態化。四是要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科普工作項目化且愈來愈多的趨勢已十分明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項目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的問題。特別是對今年國家啟動的社區科普益民計劃,要做到優中選優,決不能搞簡單化的平衡;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要堅持標準,體現科協在其中的獨特作用,決不能亂貼“標簽”,更不能搞“人情項目”,我們會同省財政廳對兩年來的項目實行一次全面檢查,對涉及挪用經費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查處;對國家、省級科普示范縣(市)區實行年審制,對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實行管理。
孫虎傳達了2012年中國科協地方科普工作會議和地方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研討會相關文件,對2012年我省科普工作重點任務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國科協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吳國彬的講話,結合各地實際,狠抓落實,全力推進今年的各項重點工作任務。
各省轄市科協分管主席匯報了各地特色科普工作和今年工作重點,同時圍繞加強業務培訓、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社區科普益民、示范創建、科普教育基地等重點工作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意見建議。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會議起到了明確方向,聚焦中心,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作用。
篇6
1月30日,四川省委常委李登菊專程到四川省科協機關看望慰問四川省科協全體干部職工,她對四川省科協2011年的工作給予肯定,并就進一步做好新一年的科協工作提出了要求。
李登菊說,2011年,四川省科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國科協的高度重視、正確領導與大力支持下,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一心、奮力拼搏,推動了科協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四川省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提高公眾科學素質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科普工作方面,省科協持續舉辦“天府科普大講堂”系列講座,開展科普進學校、進鄉村、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進軍營“科普六進”活動,科普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四川省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06年的1.0%提高到2010年的2.8%;在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方面,四川省去年爭取到中國科協、財政部的大力支持,為進一步提高基層科普帶頭人的積極性,切實發揮農技協、科普示范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新農村建設作出了貢獻;在加強科普陣地建設方面,四川科技館二期工程建設納入了四川省“十二五”規劃,四川科技館去年參觀人次達到120多萬,連續幾年實現了觀眾上百萬人次的目標,并走上了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加強學術交流方面,全省科協系統學術交流活動蓬勃開展,為推動學科發展和科技進步與創新發揮了作用;在為科技工作者服務方面,科協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渠道和方式不斷創新,表彰舉薦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力度不斷加大,科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彰顯。李登菊代表省委、省政府,對四川省科協2011年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省科協系統干部職工付出的艱辛努力表示衷心感謝。
李登菊要求,四川省科協工作要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和全省工作基調與總體目標,找準定位、抓住重點,高位求進、加快發展,進一步推動科協工作躍上新臺階。
李登菊強調,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及科技工作者要著力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積極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要著力“兩化互動”,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要著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推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要著力提高公眾科學素質,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推動四川省“十二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實施;要著力優化工作方式,進一步推動科協工作項目化。她表示,省委、省政府將繼續高度重視科協工作,幫助解決科協的困難,為科協事業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徐勇 編輯:方格)
(四川省科協)
篇7
1998年以來,中國科協開展了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和科普示范城區的創建活動,對推動縣(市、區)科普工作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為進一步加強縣(市、區)的科普工作,中國科協下發了《關于深入開展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的意見》(科協發普字〔2005〕32號)。按照工作部署,中國科協決定進一步深入開展第三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創建名額
按照“廣泛發動、分層指導、階段推進”的原則,到2010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要達到800個左右,約占全國縣級行政區劃總數的30%左右。第三批創建工作計劃總名額200個左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依據總體計劃安排本地第三批創建名額。
二、創建周期
第三批創建工作從2005年8月開始到2007年8月結束。
三、創建依據
開展創建工作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科協下發的《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標準》和《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工作標準》(科協辦發普字〔2004〕16號)。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各縣、市、區參加創建工作。以農業和農村人口為主的縣、市、區參照示范縣創建標準執行;農業和農村人口比例較小的縣、市、區參照示范城區工作標準執行。同時,各地可結合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積極探索符合統籌城鄉發展要求的創建工作內容和標準。
四、中國科協的指導和服務
1.培訓與經驗交流。對創建單位科協骨干進行培訓,并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活動。中國科協將在科協公務網()上設立《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專欄,搭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交流的平臺。各創建單位可通過該網站反饋和交流創建過程中的工作信息。
2.提供科普宣傳資料。根據中國科協年度科普宣傳重點內容,定期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及創建單位免費提供科普掛圖;為開辦《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的縣電視臺免費提供科普聲像節目。
3.組織實施科普項目。近期,中國科協將通過項目管理的方式,在有關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以及參與創建單位中組織實施“會會協作”項目(涉農學會與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結對子)、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培訓項目、《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推廣項目等,以此引導和推動各地的科普工作。
4.定期組織開展科普示范縣(市、區)效果評估和檢查監督工作。
五、創建期間重點工作
1.根據本地科普工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組織編制《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方案》,并將科普工作納入本縣(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規劃當中,納入黨政部門目標管理責任考核范圍,推動科普工作制度化。
2.按照上級科協工作部署,積極開展有關科普活動,實施相關科普項目。要重點圍繞宣傳科學發展觀,組織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開展各類科普宣傳活動;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在當地的貫徹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教進社區”等重要科普活動;努力爭取在縣(市、區)電視臺開播《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實施“會會協作”項目,積極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發展,加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輻射和帶動能力。
六、創建申報
為了鼓勵更多的縣(市、區)參與創建活動,創建活動將采取“廣泛發動,自愿參與,制定標準,總結檢查,動態管理”的方式。在申請創建階段,不分配參加創建單位的名額。
(一)申報條件
創建單位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創建單位應為縣級行政單位(包括縣、縣級市、市轄區)。
2.當地黨政主要領導重視科普工作,能夠按照《科普法》的要求積極開展經常性的科普工作。
3.科普工作具有區域代表性和特色,對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生態發展具有明顯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4.有專門的科普機構和科普隊伍。
(二)申報程序
1.符合申報條件的縣(市、區)由當地黨委或政府提出創建申請,組織制定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方案,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代表中國科協對創建單位的資格進行審查后,提出推薦意見,報中國科協備案。
3.中國科協對各地的創建申請進行正式批復。申報截止日期為2005年7月30日。
(三)申報材料和接受申報
1.申報材料應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的審查推薦意見,縣(市、區)黨委政府的申請創建報告,縣(市、區)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工作方案(編制指南見附件)。
2.接收申報材料的單位是中國科普研究所。
七、要求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會議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2012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主題,堅持服務大局主線,發揮科協組織優勢,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動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行動,切實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努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和人才的全面發展。
二、工作思路
1、通過大型系列科普活動宣傳普及生態節能、安全健康、科技民生等科普知識,使公民具備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2、穩步推進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行動。引導未成年人對科學的興趣和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勞動人口的科學素質提高及農民素質提升和就業培訓工作,加強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
3、以“金橋工程”、“廠會協作”等為抓手,推進科技、人才項目對接,發揮科協平臺優勢,努力為各類產學研合作牽線搭橋。
4、鞏固、發展社區科協組織,引導企業科協組建,推進科普示范社區及科普文明企業等科普創建。
三、工作重點
(一)系列科普活動提高全民科普氛圍
1、根據全區科協工作部署,精心策劃大型科普活動。以節能環保、安全健康、科技民生等為重點內容,充分調動社區科協、科普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的力量,集中搞好科普志愿者月、科普宣傳周、全國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動。
2、結合全民科學素質行動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
3、根據自身實際,全面結合雪浪大講堂等教育資源,協調各單位、部門開展多角度、多層次、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形成重點科普活動與專題活動、特色活動相得益彰的格局。
(二)五大科學素質行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1、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開展課外、校外科技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借助科普學校及社區的現代化媒體、宣傳媒介,對未成年人進行科學發展觀、生態環保、身心健康、法律知識等宣傳教育。組織科技工作者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和社會實踐,擴大未成年人的科學視野,增強未成年人實踐能力和科技素質。
2、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加強對勞動者科技教育培訓的指導與管理,統籌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實施對勞動者的科技教育培訓;充分發揮企業科協的作用,鼓勵和引導企業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技能培訓活動;優化整合雪浪黨校、技工學校等各種教育培訓資源,以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為勞動者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培訓,切實提高勞動者素質。
3、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采取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強對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科技教育與培訓。繼續辦好“雪浪大講堂”,面向領導干部有針對性的開展領導干部管理藝術、產業規劃等專業講座;組織公務員參與各類科普活動,建設學習型機關,增強公務員終身學習和科學管理的能力。
4、農民科學素質行動。以山水城果農協會為依托,結合發展旅游觀光農業建設,大力實施農民科技培訓,提高失地農民的就業、創業能力。在社區注重安排相應的專題講座、科普宣傳和各種活動,以教育引導農民素質提升。
5、社區居民科學素質行動。依托科普志愿者宣傳月、科普宣傳周、全國科普日等,開展深入居民群眾的科普宣傳活動,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生活;推進社區科普設施建設,健全科普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科普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宣傳科學健康工作生活方式,全方位切實提高社區居民科學素質。
(三)重點項目抓手優化科技合作平臺
圍繞“節能環保、科技人才、民生發展”等主題,充分挖掘周邊科研院校、規模企業的資源,發揮科協系統優勢,努力為各類產學研合作搭建平臺,抓好人才、技術、項目等方面的對接工作。積極推動“興農富民”工程示范基地、項目的培育申報;不斷拓展科技服務領域,積極為企業提供科技對接服務,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認真組織“金橋工程”、“廠會協作”等技術合作項目的申報,切實為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服務。
(四)完善組織建設營造科協工作良好環境
1、社區科協組織建設。鞏固發展社區、園區科協組織,逐步推進企業科協組建,健全工作機制,帶領科技人員為科技、科普和經濟社會服務。加強作風建設,弘揚“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協精神,增強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責任感、使命感,提升科協工作效能。
2、科技人員之家建設。切實為科技工作者提供優質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詢服務,開展有關科普講座,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開展科技工作者聯誼和學術交流等活動,及時關心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優質的服務使其融入科技大家庭。
四、保障措施有力支撐科普工作實施
(一)加大經費投入。貫徹和落實有關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政策法規,根據實際提高教育、科普經費的投入,并將科普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統籌考慮和落實所需經費,為《綱要》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篇9
關鍵詞 科技傳播手段;科普惠農;服務站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44-02
1 服務站建設實施科技傳播手段創新工作的前提
1.1認識科普惠農工作與我省農村的現狀
目前我省農民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大眾媒體的有關欄目獲取相關信息較少,各地市之間也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地市場信息平臺和服務網絡,信息時效性差,致使部分農民,特別是邊遠山區農民在科學普及、新技術引進、新品種引進、生產安排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特別是市場的溝通、聯系機制和渠道尚未完全建立起來,使得農民實現產業化經營的水平較低,制約了農民產業化進程的發展,難以形成標準的市場競爭能力,農民收入水平提升緩慢。而通過科普惠農計劃的服務站建設,把農業生產政策、信息、技術直接有效傳播的農村基礎,較大程度地效改善這一局面。
1.2科普惠農服務站建設工作的內容與服務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知識需求與傳播信與受眾的關系越密切,證明傳播效果越明顯,效果越顯著。最近幾年我省科普惠農服務站建設工作正是朝著這一目標前進,“一站、一欄(屏)、一員”的建設是目前農村產業開發,經濟發展的組織形式,不僅具有經濟合作優勢,更具有技術傳播特長,是其它組織無法比的,他代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代表的是大多數農民的利益,是新事物,他具有生命活力,是農村科普工作的紐帶橋梁,把農民和各級農業科研院所緊緊聯系起來,把果樹、畜牧、環保、蔬菜、土肥、植保等方面的專家組織起來,以出版科普惠農掛圖、開展培訓講座等形式,積極有效地位農民提供全程服務,引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整合農業產業。
1.3科技傳播在實施服務站建設工作的主要效果
通過不斷提升和改進科技傳播手段,在有效地為農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對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作為農村技術的最直接推動者,對科普惠農計劃的實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中陽縣農村技術推廣員荊均平,在成立科普惠農服務站以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新型農業技術引進和試驗上狠下功夫,將新品種引入當地,并結合科普惠農的“技術+服務+農戶”的形式,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模式,帶動當地農民近千戶共同致富。太谷縣農業能人王玉梅依托科普惠農服務體系,將自身40多年的農業技術經驗,通過科普惠農專題講座或電話咨詢解答等不同形式,傳授于農民。為將其先進技術經驗更廣的傳播,科協服務組織將其日常服務編制成服務手冊或以刻錄光盤的形式,向農民受眾發放,為農民提供了一系列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讓農民從中獲得利益,使科普惠農計劃成為服務社會的載體。
2 加強服務站科技傳播力度和服務水平
科普惠農服務站,是農村基層的服務機構承擔著農村科普宣傳,技術咨詢服務,科技示范輻射等功能,既要因地制宜,又要不拘形式,不斷拓寬經營思路,使其成為真正的以傳遞科技信息、技術咨詢、科技示范的服務實體。
2.1以科技服務提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
發展和培養科技型服務站點,是最基本的運作模式,其主要職能是對廣大農民進行技術推廣和技術咨詢服務。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是農業技術推廣不可或缺的環節。可根據不同領域、不同產業結構的需要,組織廣大農民進行科普知識、實用科技、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培訓,大力培養農業產業化領頭人和種養、加工大戶,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讓農民掌握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提高技術指導、市場信息核政策咨詢服務,為他們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智力的支撐,進而適應現代先進的農業發展要求。
2.2借助新型科技傳播手段做大自身服務體系
此外,發展和壯大服務站的另一個途徑在于,聯合其他相關農業集體和組織的優勢與特點,也是今后服務發展有效辦法。通過組織農業專家下鄉服務、開辦技術培訓以及基地示范等多種形式,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適時的技術服務活動,利用培訓會、現場會、咨詢會、面對面的指導等形式,組織專業人員編制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的農業鄉土教材,切實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同時,加強與高校、科研單位的科技合作與交流,邀請有關專家對深刻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的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著力解決技術難題。進行農技信息咨詢服務,狠抓農業科技教育和培訓,想方設法向廣大農民推廣普及科學知識,提高農民自身素質,促進農民自覺地愛科學、用科技。
3 結論
加強科普惠農服務站信息化建設
科普惠農服務站信息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與時俱進的發展方向,出了借助科普惠農體系自身媒介外,要與現代傳統媒體充分結合,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及時便捷、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優勢,是新時期傳播科普惠農信息的重要陣地,科普惠農服務站信息化建設就是要主動加強與媒體的合作。
科普惠農,科普是手段,惠農是目的。如何利用先進的農業科技傳播手段,做好服務站建設工作,是做好科普惠農整體工作的有力保證。農業科技進步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是要適應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深入實施科教興農戰略,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和裝備水平,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持作用,就必須大力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個普及工作。
參考文獻
[1]太原市科協.科普惠農:行動計劃探索.
篇10
為進一步宣傳貫徹《科普法》,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全省各級科協、學會圍繞“預防疾病,科學生活”和“節約能源”的主題,于2006年9月17日前后組織了數百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進一步推動了我省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為推動科普工作進一步發展,省科協決定對2006年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進行總結表彰。根據省科協《關于開展2006年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通知》(豫科協普〔2006〕6號)有關精神,現將總結表彰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表彰項目及對象
(一)評選“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對象為各省轄市科協。
(二)評選“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對象為全省性學會及其所屬科普教育基地,地方性學會、省轄市以下科協、企事業單位和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參與“全國科普日”的社會團體。
二、評選表彰條件
(一)“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評選條件
1、根據2006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總體要求,圍繞活動的主題,認真開展了本市(區、縣/市)活動的組織和宣傳發動工作,工作扎實有效;全市(區、縣/市)活動規模大,覆蓋面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參與群眾多,活動效果明顯;活動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方面的支持。
2、建立和完善落實《科學素質綱要》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作用,積極協助和推動各成員單位開展“節約能源”主題活動及各項科普工作,有明確具體的工作計劃和方案,牽頭作用明顯。
3、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符合公眾需求、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特別是圍繞提高青少年、農民、城鎮勞動人口以及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傳播和普及活動。
4、較好地利用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平臺,為基層科普工作提供較豐富的資源和服務。
5、積極打造社會化的科普工作平臺,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工作。科普示范縣(市、區)、科普教育基地切實發揮了科普示范帶頭作用。
(二)“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評選條件
圍繞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根據自身的特點,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科普活動,活動內容、形式貼近群眾,科普志愿者、群眾參與積極,活動效果好。
三、評選表彰辦法
(一)“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由省科協按照評選條件,根據各省轄市科協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評選。
(二)“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的評選按以下方式進行:
1、全省性學會及所屬的科普教育基地、參與省會主會場重點活動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由省科協組織評選;
2、地方性學會、省轄市以下科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科普教育基地的評選,由各省轄市科協根據分配的名額進行初評,報省科協審定。
(三)“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和“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評定后,由省科協予以表彰;并從中篩選部分優秀組織單位參加全國“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的評選。
四、有關要求
(一)及時報送總結材料
各有關全省性學會、省轄市科協,要根據評選條件對2006年“全國科普日”活動進行認真總結,形成書面總結報告,同時要對活動的有關資料以及當地主要新聞媒體對科普日活動的有關報道進行收集和整理(可匯編成冊或制作光盤),并填寫《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情況調查表》(見附件1)和《省轄市科協科普資料發放統計表》(見附件2),于10月31日前將活動總結及相關材料(同時報送電子版)報河南省科協科普部。各推薦單位報送的材料要求真實準確。各省轄市科協報送的材料將作為“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評選的主要依據;全省性學會及參與“全國科普日”活動的社會團體的材料將作為“河南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先進單位”評選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