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口腔保健知識范文
時間:2024-03-28 11:15: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孕期口腔保健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 R173;R780.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婦肩負著養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狀況及對口腔衛生知識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為了解我市孕期婦女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態度、行為 和診治情 況,提高孕婦口腔保健意識,減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筆者于2009年1~5月對在我院婦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婦進行問卷調查,具體結果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婦幼中心進行圍產期檢查妊娠婦女459人 。年齡26~40歲,其中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1.2 方法
設計結構型問卷, 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口腔保健的知識及來源、 口腔 衛 生習慣、觀念、診查情況及對嬰幼兒口腔知識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方 案統一問卷,當場發卷,自行填寫,當場收卷,監督整個答卷過程,并盡可能減少誘導性誤 差。共發放問卷500張,收回459張,回收率91.8%。
2 結果
2.1 孕婦的口腔疾病就醫行為及觀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婦為100%,孕前接受過專業指導者占11.76%,有牙齦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婦不知道牙齦出血的原因,孕前進行過口腔健康檢查者僅為3.92%,有 49.02%的孕婦認為懷孕期間不能看牙,能忍則忍。
2.2 孕婦的口腔衛生習慣情況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婦刷牙方法不 正確,而刷牙時間達到3min以上者為31.37%,有74.51%的孕婦知道定期更換牙刷。
2.3 孕婦的孕期及兒童口腔保健知曉率
86.27%的孕婦不知道牙齒開始發育的時間,47.06%的孕婦認為乳牙2歲以后才需要清潔與 衛 生,有78.43%的孕婦不知道氟能防齲,對于奶瓶齲發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婦不知道如何才能預防齲齒,有49.02%的孕婦認為乳牙不需要治療。
3 討論
大量的研究已證實,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可以有效地預防齲齒[2]。母親的口腔保 健習慣對 幼兒的口腔護理十分重要,對兒童牙齒的干預性治療來說,母親有成功治療經驗的兒童較其 他兒童更易獲得成功[3]。從妊娠期間開始并由母親延續下來的口腔保健習慣,對 孩子齲齒的預防會起到非常好的長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個復雜而特殊的生理過程,孕婦全身起著一系列的變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會使正常的生理過程發生病理變化,不僅會影響孕婦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響到胎 兒的發育及健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婦對孕期的口腔衛生預防 保健知識了解甚少,雖然所有的孕婦均有接受專業口腔健康指導的需要,但孕前接受過專業 指導的人數為僅為11.76%;有74.51%的孕婦有牙齦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婦不知道牙齦出 血的原因;孕前進行過口腔檢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婦有了牙病是能忍則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無法早發現、早治療。54.9% 的孕婦擔心口腔治療對胎兒產生副作用,拒 絕接受治療。因此必須通過健康教育,使孕婦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對胎兒產生的不利 影響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療特點、時機及局部治療的安全性,消除孕婦口腔治療的誤區及恐懼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診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風險,為確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證。
對不同學歷的孕婦分類統計結果來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無差別,但只有29.41%的孕 婦刷牙方法正確,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婦刷牙時間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婦刷牙時間大于3min;及時更換牙刷的孕婦達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國 “愛牙日” 活動的開展使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對如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態度還有待加強。
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直接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衛生習慣。牙齒發育是一個漫長而復雜 的過程,嬰幼兒的乳牙胚從母親孕6周開始發育,在5~6月時鈣化,嬰兒出生時,20顆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齒在發育過程中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孕婦的健康、營養、情緒、生活 環境、疾病等,所以孕婦在孕期應盡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發生,保持愉悅的心情,飲食要營 養豐富合理。乳牙相對于恒牙有機成分較多,無機質少,抗酸能力弱,一旦發生齲病,病變 進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長必須及時清潔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調查表明,有86.2 7%的孕婦不知道人的牙齒從母親懷孕第六周即開始發育,有47.06%的孕婦認為2歲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潔和衛生,乳牙萌出后家長沒有及時清潔牙面,含、奶瓶睡覺,這些都 是引起兒童齲病早發、高發的因素。78.43%的孕婦不知道氟化物對牙齒的影響,有49.02% 的孕婦認為乳牙齲齒不需要治療。因此,廣泛、細致的口腔衛生宣教工作是預防口腔疾病發 生的關鍵,宣教內容應直觀化、具體化、多樣化、基層化,使廣大的準媽媽了解口腔疾病的 種類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國是多發病, 想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筆者認為保護牙齒應從零歲做起 ,將工作重點放在孕婦,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加大口腔預防保健宣傳力度,開設 孕前口腔衛生課堂,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小冊子或播放錄像帶,提高孕期婦女口腔衛生 保健意識,提高孕婦對口腔衛生知識的掌握,減少孕期口腔疾病的發生, 促進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 郝淑青,張軍橋,劉學聰. 孕婦口腔衛生知識認知程度調查分析[J]. 河 北醫藥,2007,29(7):748-749.
[2] 魯麗珍,郭曉琳,徐濤.健康教育對孕期口腔疾病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篇2
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齲病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3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2]。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齲,其病因十分復雜,發生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兒童乳牙患齲率已達很高水平,衛生部和全國牙防組2005年報告5歲組城市兒童乳牙患齲率是61.9%。2006年程睿波等[3]調查沈陽市兒童患齲率3歲組為48.43%,齲均2.00。要想從根本上降低乳牙患齲率,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兒童口腔健康水平和WHO在“2010年5~6歲兒童90%無齲”的目標,就必須在孕婦和嬰幼兒階段(0~3歲)采取干預措施[4]。此次對3歲組散居兒童齲病防治干預前后對比,患齲人數、治療人數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齲均也明顯降低,說明散居兒童防治齲病措施,經過5年的探索和實踐,防齲效果顯著,兒童口腔保健意識以及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兒童口腔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乳牙的發育從母親懷孕第4~5周開始,乳牙的硬組織是在胚胎時期形成,母親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胚胎時期乳牙的發育,關系到孩子出生后乳牙的健康。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致齲菌存在母嬰傳播,因此兒童防齲干預應從母親孕期開始,良好的口腔衛生、合理的膳食,會促進兒童乳牙礦化,減少母嬰傳播機會,降低兒童患齲率。
本院兒保負責轄區0~6歲散居兒童系統管理,因3歲以上兒童已大部分入托,嬰幼兒是本院工作的重點,而人的一生口腔保健的基礎在嬰幼兒期,即防齲關鍵期。此時疾病、營養偏差會使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鈣含量不足,會導致牙齒發育缺陷,抗齲能力降低。因此把兒童防治齲病措施貫穿兒童系統管理的始終。通過兒童來院健康檢查,開展對兒童口腔保健個體化指導及對家長口腔保健知識健康促進,提高家長自身口腔健康水平和關愛兒童牙齒健康的意識和責任。在提倡良好飲食習慣,合理搭配營養的同時,重點宣傳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因為致病菌的滯留和菌斑的形成是齲病發生的條件,而正確刷牙不僅可以機械性去除菌斑和軟垢,還可以按摩牙齦,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上皮角化程度,增進牙周健康,預防齲齒的發生[5]。指導家長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豎刷法刷牙,用含氟牙膏,對抗牙面酸解,干擾菌斑形成,促進牙面重新礦物質化。
此次調查,患齲兒童治療比例從2003年8.93%至2008年62.16%有了較大幅度上升,但還有近四成未接受治療。乳牙齲齒早期自覺癥狀不明顯,治療目的是為了終止病變的發展,保證乳牙處于正常的功能狀態至替牙期。兒童年齡小,常因緊張和畏懼而不愿接受治療或拒絕治療,還有個別家長認為“乳牙能換,不用治”,加之口腔治療費用較高,造成口腔治療比例不高,因此還應大力宣傳教育,增強家長的認識,提高治療率。
散居兒童齲病預防性干預是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強化兒童家長及全社會對兒童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認識,幫助監督訓練兒童早晚刷牙及飯后漱口,養成口腔衛生好習慣,定期口腔檢查,早診早治乳牙齲。在以后工作中會逐步完善,長期實施。
【參考文獻】
[1] 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
[2] 楊志龍,吳建妹,朱惠琴,等.氟化泡沫對幼兒園兒童齲齒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21):28742875.
[3] 程睿波,張曉芳,張穎,等.沈陽市5375名3~6歲學齡前兒童乳牙齲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上??谇会t學,2006,15(6):596660.
[4] 寇艷松,張運平,胡麗萍.0~3歲兒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1):3940.
[5] 黃薇,臺保軍,杜民權,等.湖北省宜昌市6~7歲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口腔醫學研究,2003,19(3):226.
轉貼于 【摘要】 目的 檢查5年來對散居兒童齲病預防性干預的效果。方法 對3歲散居兒童進行齲病調查,2006年、2008年分別與2003年干預前對比。結果 2006年、2008年散居兒童患齲率與2003年干預前相比都有明顯降低(P
【關鍵詞】 齲齒/預防; 齲齒/流行病學; 健康教育; 兒童保?。?兒童
隨著國內衛生事業的發展,口腔保健逐漸被人們重視,兒童齲病預防工作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本院于2003年開始對管轄社區0~6歲散居兒童進行齲病預防性干預,并抽取2006年和2008年3歲組進行效果觀察,現將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在沈陽醫學院奉天醫院進行系統管理的3歲散居兒童(總體的95%)。從2003年開始本院對管轄社區內散居兒童,實施齲病防治干預措施,于2006年和2008年對3歲組散居兒童齲病發病情況進行檢查,2006年檢查133人(男69人,女64人)、2008年檢查165人(男86人,女79人),并將檢查結果與2003年干預前檢查的3歲組兒童143人(男75人,女68人)齲病患病情況進行對比。齲病診斷依據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標準[1],由經口腔專業培訓的醫生,在光線充足條件下,進行視診、探診(一次性口鏡、探針)檢查。
1.2 防治模式
1.2.1 開展健康教育 對孕婦提供孕期口腔保健知識宣傳,對家長每年4次以上進行個體化0~6歲口腔保健知識教育,內容有乳牙特點;乳牙齲病的病因、危害、防治、檢診;口腔不良習慣的危害與糾正;乳牙外傷處理;有效的刷牙方法;食物對牙齒健康影響及兒童合理飲食等。發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單,宣教普及率95.0%以上。
1.2.2 預防性干預指導 兒童在嬰兒期2個月1次、幼兒期3個月1次、學齡前期1年1次體檢的同時,均進行口腔衛生宣教、檢查及個體化指導,如發現兒童患齲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及乳磨牙存在深窩溝時,及時通知家長,囑其到口腔兒科進行治療或窩溝封閉,并電話回訪,掌握治療情況。
胎兒期:孕婦注意口腔衛生,飲食合理,妊娠后期補鈣和維生素D。嬰兒期:提倡母乳喂養,科學添加輔食,防治佝僂病。小兒出牙后,每次哺乳結束再喂一二匙水,母親每日早晚2次用潔凈紗布或指套牙刷清潔牙面。
幼兒期:每餐后漱口,少吃甜食,2歲以后,指導兒童開展刷牙訓練,晚間睡前刷牙,刷牙方法由家長監督幫助,使用兒童牙刷和兒童含氟牙膏。學齡前期:堅持每日早晚刷牙,兒童牙刷每季度換1次(牙刷變形及時更換),飲食多樣化,不吃零食,培養口腔健康意識。
2 結果
篇3
小琪懷孕32+周了,既開心又緊張地等待著寶寶的降臨。這天恰巧跟家人出去吃飯,誰知道剛吃到一半,就感覺快要生了,急急忙忙打車去了趟醫院——寶寶提前出來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甚至親身經歷過類似小琪的早產經歷。醫學的發展使得早產不再是產婦的鬼門關,越來越多的早產兒健康長大,以至于有些司空見慣的準爸爸、準媽媽根本不把早產當回事,認為早產沒關系,只要大人孩子平安就行,反正早產生下來孩子也一樣能長大。于是孕期該注意的不注意、該小心的不小心,導致了更多的早產案例。
兒童是人類的未來,它的源頭是胎兒。人口素質的提高應該從生命形成、孕育、發展的孕期開始,投入關愛與呵護。有了存活才能有發展,否則,就不會有人生的開始。
完滿即完整圓滿,是從生命細胞萌芽開始到孕育過程結束,自然地“瓜熟蒂落”的完滿過程。完滿的妊娠結局是父母給予孩子健康身心發育的第一步。
但因為種種原因,有些寶寶就是不能等到完滿孕育的那一刻就提前來到這個世上了。到底為什么呢?
早產是一種妊娠并發癥
早產不是正常的生產,而是一種妊娠并發癥。既然是病癥,就可防可治。因此,防治早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國對早產的定義為妊娠滿28周至妊娠不足37周的分娩者。由于早產月份的不同,胎兒出生體重及各方面機能的發育情況也有很大的差異,早產的月份越小,胎兒的出生體重就越輕,活力就越弱,并發癥也就越多,如呼吸窘迫綜合征、壞死性小腸炎、顱內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腦癱等。
防治早產,媽媽和寶寶都要努力
一般來說,引起早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
準媽媽自身的原因:
1.多次流產:多次引產、流產時可造成宮頸損傷,特別是中孕引產時,宮頸成熟度差,更易造成宮頸損傷,導致宮頸內口機能不全引起早產。同時,多次流產、引產可以引起子宮內膜損傷,導致胎盤功能發生障礙,胎盤功能不良,胎兒宮內窘迫,增加了醫源性早產的幾率;
2.子宮病變、子宮或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接受過手術者,此次懷孕中曾接受過手術者;
3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孕期亂使用藥物等,以及過頻或過度激烈的不良性生活;
4.精神壓力過大。準媽媽因工作生活原因承受過大的心理壓力,也會導致相關激素的產生,觸發子宮收縮而造成早產;
5.準媽媽患有急性感染及發燒,如子宮頸感染、陰道感染、性病及其他感染;
6.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特別是重度子癇前期時,子宮血管痙攣引起胎盤供血不足,胎盤功能減退可致胎兒宮內窘迫,在保守治療無效時,只能終止妊娠;
7.孕期不行常規圍產檢查,缺乏孕期保健知識;
8.雌孕激素受體不平衡;
9.孕婦患有內外科合并癥者,如妊娠合并心衰、糖尿病、貧血、闌尾炎等,已發生早產。
胎盤胎兒方面的原因:
1.雙胎、多胎妊娠時,子宮過度膨大,羊膜腔內壓力高,在受到不良因素影響時,更易發生胎膜早破,誘發宮縮;
2.胎兒有先天性疾病或者受到感染;
3.羊水過多或過少,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
4.胎兒畸形、胎兒異常、胎死腹中等。
宮頸環扎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宮頸內口松弛是導致反復晚期流產和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宮頸環扎術被認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延長孕周,有效改善妊娠結局。
宮頸環扎分為預防性環扎和緊急環扎兩種情況。預防性環扎一般選擇在孕14~16周,或上次發生排胎的前兩周進行。緊急環扎是在發生先兆早產時,甚至胎囊已經脫出宮頸口時進行,以干預為目的,為阻斷產程進展而進行的手術。對于復發性流產或早產者也可選擇宮頸內口和外宮頸兩次環扎,懷孕前腔鏡下進行宮頸內口環扎,懷孕后14周左右進行外宮頸環扎,還有些需要進行兩次外宮頸環扎。
目前,我們在綜合評估一些有早產征兆的孕婦后,會對這些符合手術指證的孕婦采取宮頸環扎術來防治早產。
宮頸環扎術的目的是盡可能加強宮頸管的張力,阻止子宮下段的延伸及宮頸口的擴張,協助宮頸內口承擔妊娠中后期胎兒及附屬物的重力,維持妊娠。宮頸環扎術后要注意臥床休息,應用必要的宮縮抑制劑,清談飲食,預防便秘,觀察體溫、腹痛、陰道流血流液情況、有無感染及宮頸有無缺血壞死,停藥后檢查陰道分泌物常規及培養無感染,才可予以出院,出院后要注意到門診定期復查。
早產先兆 心里有數
妊娠晚期出現陰道少量出血或白色分泌物、不規則宮縮、下墜等早產先兆癥狀時,應臥床休息,癥狀不能緩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經產科醫生檢查胎兒存活、胎膜未破、無胎兒宮內窘迫,應用抑制宮縮藥,盡量維持孕周。
因早產對寶寶、產婦及家屬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此,預防早產是一個家庭幸福的關鍵。
1.孕前可先進行早產相關基因測定,確定是否攜帶早產易感基因。
2.有早產病史或家族史者可先做早產風險評估。如孕27周后甚至24周后的陰道分泌物fFN檢測、炎性因子測定、腫瘤壞死因子檢測、宮頸管長度及內口測定、孕激素受體測定等。
3.定期做好產前檢查及圍產期的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把握延長孕期的機會。有早產病史或家族使者較前次早產時間提前2周就診。
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孕期避免接觸煙酒、少食辛辣食物、少食海鮮等生冷食品等。
5. 孕期要避免過度的體能活動,減少工作生活壓力,注意休息,保持愉悅的心情。
6. 禁止擅自服用藥物,生病時盡量到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已懷孕。
7. 適度的性生活。孕期性生活要適度,特別是孕晚期。
8. 孕期注意保持陰道衛生,積極治療下生殖道、口腔感染。
9. 加強孕期保健知識健康教育,提高孕婦自身的保健意識,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積極治療。
突發早產 冷靜對待
由于早產兒臟器發育不完善,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差,并發癥多,死亡率高,因此一般醫生在接診到這類孕婦時,都會慎重考慮產婦及早產兒的預后,結合早產兒的治療水平、哺乳水平,權衡利弊,不草率做出終止妊娠的決定,以造成不必要的早產,保護母嬰安全是婦產科醫生的職責。
篇4
剖宮產手術是解決難產和嚴重的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挽救孕產婦和圍產兒生命的有效手段,隨著剖宮產和麻醉手術技術的提高和成熟,電子胎心監護儀的普遍使用,民眾對醫療質量的幾乎苛求,醫患關系的日趨緊張,干擾了孕婦自然分娩過程,給婦女帶來了生殖健康危害,給兒童造成生理、心理和行為障礙及增加家庭的人力、經濟上的負擔,由簡單的醫療問題轉變為復雜的社會問題。因此。提高對剖宮產的正確認識,規范剖宮產的適應證和產科行為,提高產科質量,促進生殖健康,支持陰道分娩,降低醫療費用,合理分配醫療資源,完善醫療體制改革等,著實需要開拓臨床路徑,降低剖宮產率,對我國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通過2006~2011年的臨床探索,實施從孕前到產褥期歷經4個階段的指導措施,提高接產技術,對降低剖宮產率是行之有效的。
降低剖宮產率是切實可行的
我國剖宮產率從20世紀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近20年來,持續上升,多數醫院報道大約在40%~60%,個別醫院甚至高達70%以上,南方7省市剖宮產率調查顯示,1991~2000年由18.1%上升到34.7%,其中以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江蘇上升最為明顯,分別為45.6%、43.2%,個別醫院達67.5%[1],我院屬嘉興地區,據嘉興、奉化兩地報道的資料顯示剖宮產率近60%,其中社會因素(孕婦要求)剖宮產20%。WHO對亞洲的母兒健康調查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高達46.2%,其中無指征的剖宮產11.7%,成為世界之最,而美國2005年剖宮產率30.2%,社會因素2.5%。2006年開始從源頭抓起降低剖宮產率,歷年的剖宮產率,見表1。
由表可見,在業務接生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剖宮產數逐年下降,事實證明,通過行政干預、醫護人員和社會民眾多方努力降低剖宮產率,保證母嬰安全是可以做到的。
降低剖宮產率的措施
孕前宣教:近年來,“成人疾病胎兒起源”學說的確立,要求產科醫生,從源頭開始對準備懷孕的夫婦指導營養飲食、體育鍛煉、體重調節、肥胖者減肥、戒除不良行為和嗜好,避免病毒感染,診治孕前疾病,孕前3個月開始口服葉酸片,給寶寶的孕育提供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條件,及時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
孕期指導和保?。孩旁衅诮】到逃淖谥迹簯袷匾阅阁w為中心的孕期健康教育宗旨。孕期健康教育旨在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教育活動,傳播孕期保健知識,提高孕婦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建立健康的孕期生活方式,消除或減少影響母胎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母胎并發癥的發生,保障母嬰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⑵孕期健康教育的方式:采用普遍性和個體化相結合、靈活多變的原則,采取孕婦學校、網絡課程、電話廣播、發放孕期保健宣傳資料和門診產前檢查時個體化指導等,采取不拘一格、別開生面、通俗易懂的方法,面授課程可安排4~8課,鼓勵產婦和家屬共同參與。⑶孕期健康教育場地和設備:專設宣教室,場面安靜、溫馨、舒適、自然,可以互動,設備有多媒體投影儀、電腦、模型等。設立規范化產科門診。⑷孕期健康教育內容:①孕早期教育(6~12周):清淡營養飲食,安全度過早孕懷孕期,口服葉酸片到孕3個月,防止病毒感染,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胚胎發育的藥物和檢查,防止有害有毒氣體和物質侵害,早期建立圍產保健冊,告知產前檢查次數,定期產前檢查,做好必備項目檢查,做好心理指導,異常情況的自我識別和及早診治,做好口腔護理。②孕中期教育(13~27周):告知中期膳食原則,體重增長監測指導運動方式、類型選擇和強度、時間控制,防止巨大兒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糖尿病發生,預防難產。18~24周超聲篩查,防止致命胎兒畸形漏查,妊娠合并癥及早發現和診治。③孕晚期教育(28~40周):教會產婦胎動計數,做好胎兒自我監護,識別異常情況,檢查胎位,以防臀位延遲發現導致轉胎位困難,最終剖宮產。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孕婦在沒有分娩禁忌證的情況下完全是可以自然分娩的,晚期向孕婦和家屬充分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和剖宮產分娩發生母體近、遠期并發癥的風險及新生兒、兒童期生理、心理、行為上的影響和疾病。向孕婦介紹分娩鎮痛的方法和熟悉產房環境,做好臨產生理準備,支持、保護和促進自然分娩。
產程監測和產時指導:需培養一個有婦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組成的技術力量較強、精誠團結、工作細致負責、態度和藹可親的團隊,完善轉診制度。一旦產婦進入產程,須全程陪護,包括導樂、分娩指導、產程進展觀察和干預、胎心監護、羊水性狀觀察,飲食和排尿,活動和休息相結合等多方面指導,使產婦和胎兒安全而不乏愉悅地度過分娩期。
產褥期指導:宣傳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做好早接觸,早吸吮,介紹母乳成分,母乳喂養技巧,糾正不正確的喂養姿勢,做好護理,促使母乳喂養成功實施。做好心理疏導,防止產婦發生焦慮和抑郁。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后康復訓練和健康教育,使產婦了解和掌握產時生殖器官的變化,預防晚期產后出血和產褥感染,產后營養和形體恢復,盆底肌功能訓練,產后性生活和計劃生育指導原則等。
中國不再是50年代光榮媽媽在家分娩的時代,也不再是90年代末以剖宮產代替自然分娩的年代,自從加入WTO后,將對生殖醫學的管理、理念、資金和人才等發起挑戰,所以現代婦產科需要循證醫學,現在婦產科醫生應該創造性的活用循證醫學的原理和方法,規范行醫,自律維權,同時摸索出適合婦產科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指南,提高生殖健康的診治水平,為現在婦產科注入新的活力。
篇5
【關鍵詞】 孕前保健 疾病 防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and avoid disease.Methods 1000 cases with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for diagnosis, Make out fertility recommendations.Results 179 cases (50.0%) in 30 to 34-year-old disease detec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Key words】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孕前保健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殘疾為宗旨,為準備懷孕的夫婦提供健康教育咨詢、健康狀況評估、健康指導為主要的保健服務[1]。為了進一步規范和改進孕前保健服務,本文對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的就診者100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
1 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收集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孕前保健的就診者1000例,平均年齡(28.45±13.56)歲, 35歲90例。
1.2 檢查方法
1.2.1孕前保健門診醫生進行病史詢問、一般體檢(身高、體重、血壓、心肺聽診)和婦科檢查,并根據受檢者體檢結果結合個人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輔助檢查項目,再進行診斷、提出生育建議并提供相關咨詢和指導。
1.2.2建立孕前保健資料檔案,利用Foxpro數據庫輸入女性受檢者信息,包括人口學資料、疾病即往史、月經婚育史、孕前保健情況、體檢和輔助檢查結果、疾病診斷及結論,部分配偶信息等。
1.3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1.5軟件作統計學分析,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不同年齡組就診婦女的疾病檢出情況, 30-34歲疾病檢出179例(50.0%)明顯高于
表1不同年齡組就診婦女的疾病檢出情況
年齡組人數疾病檢出例數(%)
30-34歲358179(50.0)
35歲9035(38.8)
合計1000412(41.2)
χ2=16.1835,P
2.2 疾病史和家族史 現患內外科慢性病的99例(9.9%),數量占前3位的疾病為乙肝病毒攜帶26例(2.6%)、甲狀腺疾病11例(1.1%)和呼吸系統疾病9例(0.9%)。有嚴重影響優生疾病的直系家族史者21例(2.4%),包括先天性心臟病9例,精神分裂癥4例,癲癇4例,男方有嚴重影響優生的直系家族史的4例。
2.3月經及婚育史 月經周期不規則94例(9.4%);自訴有至少一項月經異常(周期不規則、經量異常、中重度痛經的247例(24.7%);流產次數達3次及以上的46例(4.6%),自然流產次數2次及以上的17例(1.7%)。有不良孕產史(自然流產、圍產兒死亡、宮外孕、葡萄胎、畸形兒引產/分娩等)的160例(16.0%),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孕早期自然流產,占160例中的63.0%,其余依次為畸形兒引產/分娩,宮外孕/葡萄胎,孕中期自然流產,圍產兒死亡史,分別占160例中的15.0%、10.0%、9.0%和0.1%。
2.4檢出疾病情況 檢出的病例數共412例,其中婦科疾病占70.0%,其他科疾病占30.0%。婦科疾病中明顯影響受孕的疾病37例,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10例、多囊卵巢綜合征7例,無排卵性功血7例等。檢出與優生有關的各科疾病261例,占檢出病例數的63.3%。與優生有關的婦科疾病中,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病例數位居首位。與優生有關的其他科疾病中,貧血、肝腎疾病(含乙肝病毒攜帶等)和內分泌疾病(均為甲狀腺疾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數居前3位。
2.5生育的建議 根據最后檢查結果并結合孕產史等其他情況, 1000婦女中,無“不宜生育”者,“可以生育”者850例(85.0%);“暫緩生育”者100例(18.0%);不能生育者50例(5.0%)。
3 討論
3.1孕前保健門診的開設十分必要:就診婦女中,不良孕產史者超過15%,月經異常的超過20%,優生相關疾病家族史者占2.0%,內外科慢性疾病史者占9.4%。這說明孕前檢查不同于一般健康檢查,部分婦女“有因而來”。半年來,檢測到的患病率為42.1%,高于國內其他地區的水平[2]。原因推斷如下[3]:①某些地區孕前醫學檢查的輔助檢查項目基本統一指定;②只對女性進行統計;③某些地區的受檢者包含社區人群,其中30-34歲組患病率最高。有18.7%的婦女被建議暫緩生育,另有5.9%被建議轉診。孕前保健門診的開設不僅減少了不良因素對生育的影響,而且及早發現了影響懷孕的因素。從就診婦女被檢出的疾病來看,需要孕前保健門診的醫生掌握優生學、婦科學以及內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以便科學地給予結論[4]。
3.2妊娠結局的改善。主要體現在自然流產、出生缺陷發生率、早產率、出生低體重率的降低上。一項研究表明孕前保健顯亟檔土俗勻渙韃蔥5]。這在患有糖尿病的孕婦中更加明顯。糖尿病會引起生育力下降、自然流產和先天異常。一項前瞻性試驗研究比較了接受孕前保健和接受孕期保健糖尿病孕婦的自然流產率,接受孕前治療的糖尿病孕婦的自然流產率顯著低于接受一般孕期保健的糖尿病孕婦,兩者分別為8. 4%和28%。圍孕保健可顯著降低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匈牙利圍孕保健研究結果表明,接受圍孕保健孕婦后代重大先天畸形的發生率為20.6‰,而一般人群的發生率為35‰[6]。有效的圍孕保健還改善了胎兒發育出生體重顯著增加,根據成年人疾病胎源學說,這一結果有助于降低成人疾病發生。對于預防出生缺陷葉酸補充預防神經管畸形是圍孕保健最具有代表性案例,許多研究結果均顯示圍孕期補充葉酸可以顯著降低神經管畸形的發生風險。有研究表明,孕前咨詢還可以有效地促使婦女開始服用葉酸,提高了依從性。
3.3規范服務,提高孕前保健的質量
(1)建立系統的診治規范:國內到目前為止,尚無專門的權威系統的診治規范,孕前保健門診醫生大多靠經驗來實施診治。另外,孕前保健服務與各學科都有交叉[1,6]。結合各科力量,建立系統的診治規范勢在必行。
(2)加強健康教育:即以就診婦女及其配偶孕前保健
中的不足為主要內容,通過發放健康手冊、播放錄像等形式,來增進他們的保健知識和行為。
(3)完善信息:配偶在男性科的就診信息未被輸入電腦,而部分就診女性不了解男方關于既往史和家族史的內容。孕前保健涉及夫妻雙方,如能獲取雙方的信息,則更有利于分析及決策。
3.4做好孕前指導 遠離有害的化學物質(苯、汞、鉛)及物理因素(噪音、高溫、射線等),做好孕前防疫計劃,如預防感冒及風疹病毒感染,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孕前3個月可注射風疹疫苗。遠離動物,預防弓形體感染。做好口腔保健及時治療口腔疾病。不染發、不吸煙、不酗酒等。保持樂觀情緒均衡飲食,加強體育鍛煉,選擇妊娠時機,接受孕前保健培訓。
參 考 文 獻
[1]趙靜,劉小寧,吳麗蓉.加強孕前醫學檢查,促進優生優育.中國婦幼保健, 2006,21(3): 308-309.
[2]王濤,楊柳,崔瑞杰.沈陽地區694例孕前優生檢查結果分析.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7, 15(4):101-101.
[3]李艷英,方虹,李菩,等. 240例自然流產病因調查分析.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5,19(7):81-82.
[4]侯艷梅.孕前基本檢查內容及評估方法.中華預防醫學保健雜志,2005, 5 (2): 25-26.
篇6
【關鍵詞】阿莫西林;孕前;牙周炎;早產兒
牙周炎是一種細菌感染學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特別是孕婦更易患牙周炎[1]。目前,早產患兒占分娩總數的5%~15%,其中大約有70%的早產兒可通過傳統病因來解釋,如孕婦患有合并癥、子宮肌瘤、宮頸口松弛及不良嗜好、多胎、胎膜早破、胎盤前置、宮內感染等,但仍有30%未有合理解釋。近年來,呂莉娟等[2]認為牙周炎等口腔慢性感染能引起妊娠并發癥,使細菌和炎癥介質播散至胎盤導致妊娠不良結局,引起早產,甚至造成流產或死胎,已成為口腔醫學和婦產科領域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因此,孕前做全面檢查,排除牙周炎等可導致妊娠不良結局的危險因素是保證優生優育的必要條件。目前,孕前治療牙周病與降低早產發生的臨床研究國內鮮有報道,而本研究通過對比孕前治療牙周炎與不治療牙周炎產婦早產情況,說明孕前治療牙周炎的重要性,為臨床減少早產的發生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08年7月-2013年2月經邢臺市第三醫院口腔科發現孕前患有牙周炎并及時治療的105例患者為觀察組,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同期在邢臺第三醫院口腔科孕前發現牙周炎未治療的99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年齡21~32歲,平均(25.3±5.2)歲;對照組年齡20~33歲,平均(25.1±5.5)歲。納入標準:年齡20~35歲,初產婦,單胎;非手術治療患者。排除標準:生殖道感染;有不良嗜好(如吸煙、飲酒、吸毒等);胎膜早破、子宮發育不全、有流產史、醫源性病因等。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同意并參與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1.2治療方法1.2.1對照組在孕前及孕期僅進行口腔自潔,早晚刷牙,飯后用溫鹽水漱口。1.2.2觀察組在孕前采用基礎治療和藥物治療?;A治療:除去牙齦上方的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內的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內含有大量細菌毒素的病變牙骨質,必要時調整咬合、消除食物嵌塞和糾正不良修復體等。藥物治療:服用阿莫西林膠囊(規格:0.25g),2粒/次,每6~8小時1次,3次/d;甲硝唑片(規格:0.2g),2片/次,3次/d。7d為1個療程,一般用藥2個療程。治愈后1個月可妊娠。治愈后維護方法同對照組。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1.3.1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判斷標準早產兒:妊娠滿28周且不足37周。低體重兒:出生時不足2.5kg。1.3.2牙周檢查標準所有孕婦均在分娩前由同2名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牙周檢查,包括牙石指數(calculusindex,CI)、菌斑指數(plaqueindex,PLI)、出血指數(bleedingindex,BI)、牙周探診深度(probingdepth,PD)、臨床附著喪失(clinicalattachment,CAL)。當CAL≥1mm、PD>3mm時判斷為牙周炎。1.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牙周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牙石指數、菌斑指數、出血指數、牙周探診深度、臨床附著喪失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2.2兩組新生兒孕周與出生體重比較觀察組新生兒孕周明顯長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新生兒出生體重明顯重于對照組新生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2.3兩組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比較觀察組早產兒有4例,占3.81%,對照組有15例,占15.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出生體重兒有3例,占2.86%,對照組有14例,占14.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3討論
篇7
【關鍵詞】
妊娠期;HIV篩查;預防
據報道,嬰兒和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以下簡稱HIV)約90.00%以上是通過母親傳播獲得的[1],估計全球每年有240萬感染HIV的婦女生育孩子,造成每年約80萬新生兒感染HIV。為阻斷和降低艾滋病、梅毒經母嬰垂直傳播的發生,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和梅毒的蔓延,我們對在我院就診的孕產婦進行艾滋病血清學檢測,并對陽性患者實施咨詢、隨訪、治療等干預措施?,F將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來本院孕檢孕婦9665例,年齡19~37歲,平均25歲。
1.2檢測方法對每位檢測對象抽取靜脈血3~5 ml放入干躁試管內,存放1~2 h后,分離血清,置0℃以下保存,每周1次將標本送市婦幼保健院備檢。HIV抗體的初篩采用雙抗原夾心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方法檢測,當HIV抗體第1次試驗結果呈陽性時,選用金標法進行復測,如仍呈陽性,立即將標樣送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確認實驗室確認。
2結果
2.1HIV感染情況檢測孕婦9665例,自愿咨詢后共8561進行HIV抗體檢測,檢測率88.4%,其中初篩陽性14例,確認試驗陽性13例,HIV感染率0.15%。
2.2HIV抗體陽性孕婦流行病學情況在HIV抗體陽性孕婦13例中,年齡20~30歲11例,>30歲2例。初中文化12例,大專文化1例;經性傳播8例,占61.5%,吸毒靜脈傳播5例,占38.5%。夫婦雙方HIV抗體陽性6例,丈夫HIV抗體陰性6例,丈夫未檢查1例。
2.3母嬰阻斷情況HIV陽性13例中,選擇終止妊娠2例,繼續妊娠進行母嬰阻斷措施11例。阻斷孕周最早為14周,最晚21周。全部采取完全阻斷措施(藥物阻斷+產科干預+人工喂養),嬰兒至少完成2次隨訪,HIV全部陰性。
3討論
近幾年來我國艾滋病疫情持續上升,專家估計截至2009年底艾滋病感染人數已經超過201萬[1]。中國艾滋病流行正處于快速增長期,艾滋病流行從高危人群走向普通人群,表現在婦女感染比例增加,隨著育齡婦女感染艾滋病的數目的增加,嬰兒感染艾滋病的人數必然會快速增加。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EDS)2007年12月報告,估計全球有HIV感染者4974萬人,育齡婦女2250萬人,15歲以下兒童230萬[2]。
近幾年,我國艾滋病相關監測數據顯示,婦女感染艾滋病比例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由2003年的25.3%上升到2007年的47%,其中85%為生育年齡婦女。在部分高發地區研究顯示,孕產婦中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檢出率為0.3%~0.7%。艾滋病感染途徑中母嬰傳播的比率則從1997年的0.1%增長至2007年0.8%[3]。我國部分地區研究結果表明,在艾滋病高流行區,艾滋病母嬰傳播率為35%~50%左右,說明我國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形勢非常嚴峻,嚴重威脅著廣大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并由此帶來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
孕婦感染若不及早發現,及時行母嬰阻斷措施,會造成兒童艾滋病的發生。母嬰傳播是15歲以下兒童艾滋病(HIV)感染的主要途徑。妊娠各個時期不同,艾滋病病毒傳播率不同,孕10~14周為1%,孕14~36周為4%,孕36周分娩為12%[4]。對于孕婦盡可能在早孕時檢測HIV抗體,確診后及早給予抗病毒治療。孕周越早,母嬰傳播的機會越小;口服抗病毒藥物孕周越早,母嬰阻斷的效果越好,但進行母嬰阻斷的孕周最好在孕14周以后,因為此時胎兒各器官已發育完善,避免了藥物對胎兒的致畸作用。
本組病例最早進行母嬰阻斷的孕周是14周,最晚是21周。在我院建卡的HIV陽性孕婦中,母嬰阻斷的孕周均在傳播率較低的中孕時期。我院2006年1月開始到2008年12月共檢測孕婦HIV 8561例,檢測率達88.4%,發現HIV感染13例,感染率為0.15%,與陳月瓊[5]報道的0.18%相似,較吳智娟[6]等報道的0.12%高。孕早期自愿咨詢并檢測HIV抗體是早期發現及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本組HIV陽性孕婦的流行病學調查中,90%以上年齡在20~30歲,且文化程度為初中; 61.5%傳播途徑為性傳播。在女性HIV感染中,大多數為性生活活躍的育齡婦女,文化程度低,因此開展有關預防艾滋病的信息宣傳、健康教育和咨詢、增加防范意識等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過程中,男女感染艾滋病的危險程度不同,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更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女性應潔身自好,避免多性伴、不潔。在過程中,應注意安全,堅持使用。
科學研究表明,在未干預下,艾滋病母嬰傳播發病率,平均達30%,發達國家15%~25%,發展中國家為25%~4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高。而實施了有效的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措施后,可使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低至10%以下,甚至2%[7]。所以孕期必須加強對孕婦宣教,在宣傳上加大力度,擴大防治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的覆蓋面和普及程度,提高孕產婦的孕期自愿咨詢和檢測服務。經省確證為HIV感染的孕婦,勸告其終止妊娠,要求繼續妊娠的孕婦,要于孕期、產時規范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發生率。
由于艾滋病的流行對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極大。這給臨床醫務工作者提出一系列新的問題和要求,提供婦幼保健服務的醫務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臨床和婦幼保健知識,還應掌握艾滋病性病方面的醫學專業知識、法律法規及咨詢技巧,以緩解感染者的情緒反應和心理壓力,提供心理安慰和情感支持。眾所周知,HIV產前傳播通常發生在妊娠15~16周后,HIV 經胎盤和胞體滋養層細胞擴散到胎兒所有CD4 淋巴細胞的器官中;在生產過程中,胎兒通過母親產道時,胎兒身體特別是頭部和產道發生緊密接觸,產道分泌物或血液可進入胎兒口腔導致感染。在產后,HIV 可經哺乳而傳播。有學者認為母親處于HIV 感染初期的時候,通過母乳HIV 傳播率最高[8]。圍產期(孕28 周~產后1 周)感染的占HIV 母嬰傳播發生率的75.0%,10.0%~20.0%發生于產后哺乳期。有研究表明,如果孕婦在妊娠后的6個月服用疊氮胸苷(AZT),其所生的嬰兒在出生后短期內用藥,那么HIV 在母嬰間垂直傳播的幾率將減少大約2/3[8]。
總之,HIV在孕婦的感染率雖然不高,但隨著性亂及濫用的增加,HIV在自然人群及孕婦的感染率可能還會繼續上升。目前,艾滋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也尚未開發出有效的疫苗。而根據孕婦的感染狀態,予感染孕婦積極的抗病毒治療和選擇性進行剖腹產,可以有效地阻斷母嬰垂直傳播的發生。產后通過指導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也有利于對新生兒的保護,降低新生兒的感染率。
參考文獻
[1]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R/OL].2007.hi.省略/lshlook/blog/item/.
[2]Rodrigues CS,Guimaraes MD,César CC.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congenital syphilis and HIV perinatal transmission prevention.RevSaude Publica,2008,42:851-858.
[3]Bell E,Mthembu P,O’Sullivan S,et al.Sexual and rep 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and HIV testing: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ofwomen and men livingwith HIV and AIDS.J Rep rod HealthMatters,2007,15:113-135.
[4]鄧莉平,桂希恩,莊柯,等.中國某地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母嬰傳播的調查.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3:183-186.
[5]陳月瓊,方利文.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干預措施.中國婦幼保健,2005,20(4):415.
[6]吳智娟.深圳市預防與控制梅毒母嬰傳播實施策略初探.中國公共衛生,2004,20(10):1190.
篇8
【關鍵詞】齲齒;病因;防治
齲齒是牙體組織脫鈣、有機質分解、牙體解剖形態溶解破壞引起的口腔常見疾病。體內外多種因素可以導致齲齒。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嬰、幼兒齲齒的發病率日見增高,嚴重的影響著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
1 齲齒的發病原因及分析
1.1 齲齒的主要發病機制 齲齒是牙齒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發生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發生因素很復雜。齲病是在微生物、食物和宿主等三種因素相互作用下發生的,即:①致齲的細菌;②致齲的飲食與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③易感的牙齒(指發育上有缺陷的牙齒或牙齒上有薄弱的地方)。齲齒發生的主要過程是由變形鏈球菌、某些乳桿菌和放射菌屬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發酵產生酸,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在正常情況下,人口腔里的牙菌斑的酸堿度呈中性或接近中性,而在進食糖后5~10 min牙菌斑酸堿度便迅速下降,然后緩慢回升,約在40 min左右恢復到接近中性,在牙菌斑的酸堿度下降到5.5以下時,牙齒會輕度脫礦,而當牙菌斑的酸堿度恢復到正常水平時,牙齒能夠再度礦化。脫礦和再礦化如果能保持平衡牙齒就可維持健康狀態。
1.2 唾液對齲齒發病的影響 目前有資料顯示,唾液成分與齲齒發病率有關,尤其與口腔中唾液流量、流速的變化有密切關系,流速快有助于沖洗牙菌斑和食物殘渣,稀釋牙面上的酸性產物,減少齲齒的發生。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種有效的抗齲因子。另外,對嬰幼兒來說,喂養方式也與乳牙患病率有關。研究表明,母乳喂養者乳牙患齲率、患齲者均較人工喂養、混合喂養的發病率低,純母乳喂養對嬰幼兒預防乳牙齲齒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1.3 牙菌斑對齲齒發病的影響 齲齒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其發展過程是由淺層向深層擴展。牙齒萌出后,表面就很快有牙菌斑黏附。牙菌斑是一種稠密的、不定型的、牢固地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性薄膜,而牙菌斑中的變形鏈球菌能將食物中糖和淀粉發酵產生有機酸,有機酸長期作用牙齒,使牙齒脫礦而形成齲齒。這個齲患的基本過程緩慢而持久。大量資料顯示,牙齒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齲病,出生后6個月的幼兒,上領乳前牙即可患齲。第一恒磨牙從7歲左右即可開始患齲,因此齲齒是從幼兒期就必須抓緊預防的一種疾病。
1.4 齲齒的發病過程分析 在齲齒開始形成時,患者沒有疼痛和其他不適感,當齲病發展到出現明顯的齲洞時,患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就較為敏感,有酸疼感。當齲洞擴展接近牙髓時,患者對冷、熱、酸、甜等刺激感到明顯疼痛。如果食物進入洞內,也可因食物的壓迫而產生明顯的疼痛。患了齲病以后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往往細菌就會侵入牙髓而發展成牙髓炎。細菌進入牙根周圍組織時,會引起牙槽膿腫,急性牙槽膿腫可引起面部腫脹,這些都是最常見的齲齒的并發癥。隨著牙體硬組織的不斷破壞,逐漸造成牙冠缺損,形成殘根,甚至牙缺失,不僅影響消化功能,甚至使健康素質下降,因此,齲齒是嚴重影響人類心身健康的一種疾病。
2 齲齒防治
2.1 口腔清潔維護 科學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兒童應養成少吃甜食和零食,尤其睡前不吃東西的好習慣。家長隨時對嬰幼口腔衛生及牙齒發育生長情況進行監護,尤其是父母親有齲齒者更應該加強防護,避免唾液交叉傳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2 氟化物的應用 氟可以增強牙齒和骨骼的結構,還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可以起到防齲的作用。使用含氟牙膏是比較經濟實惠的方法。另外還可倩氟化水、含氟漱口液等。
2.3 窩溝封閉劑的應用 雙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許多微細的窩溝,窩溝內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殘屑。由于窩溝太細,牙刷不能達到窩溝底部,因此窩溝易發生齲齒。窩溝封閉是一種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殘屑在窩溝內堆積,從而可以預防窩溝齲的發生。一些醫療單位采取窩溝封閉防齲方法取得滿意的效果。
2.4 免疫制劑的應用 經過多年來的研發及探索,以及對口腔免疫系統的進一步認識,具有高效免疫活性的抗致齲菌雞卵黃免疫球蛋白和防齲疫苗將逐漸走向臨床。免疫制劑的應用大大加強了抑制口腔致病菌,增強機體防齲的能力。
2.5 微量元素與維生素的合理應用與補充 如果在牙齒生長發育期合理的補充鈣,鐵、磷、氟及維生素D等對牙齒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會防止牙齒鈣化不全,牙質受損,增強牙齒硬度和韌度。
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所以防治齲齒刻不容緩,齲齒的預防要從各個致病因素著手。從牙胚在胚胎期生成就開始加強孕婦的孕期衛生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哺乳期科學喂養,注意口腔護理,使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口腔衛生習慣,提高牙齒抗病能力。牙齒萌出后要隨時檢查,采用綜合防齲措施預防齲齒的發生,發現問題早治早防。
參 考 文 獻
[1] 季成葉.1995年中國學生齲患流行病學研究系列報告.中國公共衛生,1995,15(2).
[2] 董德慧,王東川,楊芳,等.醫科大學學生常見牙病調查與分析.湖北醫科大學學報,1998,19(1).
[3] 劉忠岐,侯鐵舟,阮建平,等.陜西省6歲和12歲兒童患齲情況調查分析.西安醫科大學學報,1999,20(1).
[4] 石煒,時清,郝世雄,等.兒童唾液成分與齲齒關系的分析.北京口腔醫學,1998,6(2).
篇9
一、 基本情況
戶籍總人口54876人,當年出生512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0.63%。流入滿半年的流動人口76613人,當年出生41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1.59%。
1、街道計生分管領導、科長帶領科室相關人員,多次深入轄區8個社區工作站,了解轄區人口計生工作情況。通過與社區工作站站長、網格長、副網格長、計生專干等相關人員進行座談形式,了解掌握社區今年來人口計生工作情況,收集意見和建議等,為下一步人口工作部署提供依據。
2、加強計生專干、網格員對計生業務的培訓。上半年,共舉辦了2場全體網格員、計生專干、網格長參加的計生業務培訓,進一步強化對新計生政策了解,并對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答疑解惑。并且下到社區工作站面對面的對社區網格員進行業務指導,提高網格員的計生業務素質。
3、每月對計生信息系統進行質量檢查并通報給社區工作站,信息系統質量檢查包括重復人口、新增人口、孕期超期、出生及政策外懷孕、查環查孕、落實避孕節育措施、padis通報反饋及時率等項目。通過每月的檢查,有效地提高社區計生信息系統質量。
3、做兼職單位信息核查工作,共核對醫院出生1560條,社康計免3368條,派出所反饋8600條,醫院反饋四術413條,共核查房管當年出生的數據780條,在計生系統中進行比對,同時加強兩大部門的溝通與合作,使兩組數據保持一致,提高準確率。
4、積極做好流動人口流出地監測調查工作。我街道的__社區被國家衛計委抽中為流動人口流出地監測調查工作的社區,專門為這次調查購買了上門入戶的禮品,及時組織社區的計生專干到廣州進行業務培訓,協調社區的網格員配合做好此項工作,并圓滿完成此次工作。
街道和社區通過qq群、商場門口等人口集中地方的led顯示屏、孕前優生健康資料、計生窗口咨詢服務、社區網格員采用“一對一”的服務入村入戶宣傳、利用專家集中宣傳、咨詢、義診、講座等形式和載體,全力做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宣傳工作,讓廣大適齡群眾了解和享受到政府的優生惠民服務,到目前共完成805人次,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完成率達135%。
1、做好宣傳陣地建設和宣傳報導工作。每月對專欄內容進行更換,根據不同季節和人群,介紹一些衛生常識和季節性流行病的防治知識,以提高居民的防病能力。上半年,全街道共發表人口計生工作動態報導90篇,其中國家級報刊、雜志、網站簡報33篇,省級3篇,市級4篇。
2、積極做好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宣傳月活動。緊緊圍繞“家庭健康文明,促和諧社會發展”主題,在社區文化廣場、工業區、商場、花園小區等居民群眾聚集地方開展專家健康義診和宣傳。
3、全面做好二孩政策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在__歲寶百貨商場門口開展“傳播母嬰保健知識,為全面兩孩政策保駕護航”主題的宣傳活動。二是在__華潤萬家商場門口開展“2016年深圳市生殖健康咨詢師進社區”宣傳、咨詢活動。三是在深__務工大食堂開展學計生條例送餐券活動。四是在街道婚育學校開展《如何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知識講座。通過廣泛宣傳母嬰健康知識和全面兩孩政策,為政策實施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4、常態化開展優生健康健康知識答題送餐券活動。利用深__勞工大食堂這個平臺,在中午就餐期間勞務工人流眾多的時機,開展優生健康知識答題送餐券活動,進一步提高轄區勞務工優生健康知識。
5、為勞務工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教育。一是聯合區相關單位在__深__勞務工大食開展“科學防治職業病”為主題的職業病防治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二是在街道婚育學校開展皮膚護理知識進社區公益活動。三是聯合__區慢性病防治院在深圳巴士集團二分公司開展“控煙知識講座”,現場還有呼吸內科、皮膚科、口腔科、營養科的專家醫生給勞務工免費義診。勞務工并通過精心設計制作的控煙展板宣傳、參與微信有獎問答、發放控煙宣傳資料等方式,向來
企業的勞務工宣傳控制吸煙條例、吸煙危害、戒煙好處等方面知識。街道共舉辦各類藥具宣傳活動3次,共派發1萬多只,免費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多份。積極做轄區16臺智能藥具發放機管理機工作,同時每臺智能藥具機由專人負責,加強智能藥具發放機的跟蹤管理,今年來,共發放免費藥具12000多盒。
1、做好工作。上半年接到群眾2宗,結案率100%,沒有出現群體越級上訪和惡性案件的發生。
2、積極做計生證明審核和發放工作,共辦理各類計生證明1230張。
篇10
【關鍵詞】產后出血 原因 預防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4)01-0125-01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毫升者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來勢洶涌,如搶救不及時,可直接危及產婦的生命,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產后出血是產科醫護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本文以我科住院的61例產后出血達500毫升以上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我們對產后出血的預防、監測、治療、搶救及護理的效果、作用。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產婦共3021例,其中出血達500毫升-1000毫升的42例,其中初產婦15例,經產婦8例;出血量達1000毫升-2000毫升的19例,初產婦13例(院外以產后出血轉入我科的2例),經產婦6例(未做產前檢查的3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41歲,平均30.3歲;分娩方式:剖宮產15例,順產45例,順產后子宮破裂修補的1例;出血原因:子宮收縮乏力43例,軟產道損傷14例,胎盤滯留3例,凝血功能障礙1例。產后出血發病率占住院分娩的2%。
1.2 診斷標準及測量方法:胎兒娩出后24h內出血達到或超過500ml為產后出血[1]。陰道分娩產婦胎兒娩出后即臀部放置塑料聚血盆,胎盤娩出、會陰傷口處理完畢,即給產婦臀部墊上計血量產婦紙。剖宮產產婦手術時的出血量采用面積法及容積法[2],術畢清理陰道積血后臀部墊上計血量產婦紙,觀察24h后記錄計血量產婦紙重量。61例產后出血診斷明確,出血量達500毫升-1000毫升的42例,出血量達1000毫升-2000毫升的19例,失血性休克15例。
1.3 產前高危因素:發生產后出血的61例中,在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其中流產≥2次42例(68.85%),引產史8例(13.11%),雙胎妊娠4例(6.55%)巨大兒20例(32.78%),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9例(31.14%),過期妊娠15例(24.59%),前置胎盤4例(6.55%),胎位異常4例(6.55%),羊水過多3例(4.91%),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例(1.63%)。
2. 產后出血的原因、預防、監測及護理
2.1 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和凝血功能障礙。
2.2 產后出血的預防、監測
2.2.1 孕前和孕期的預防和保健 做好孕期和孕前的保健工作,全面了解孕婦健康情況,加強營養,常規補充鐵劑和葉酸,提高對失血的耐受性。合理安排勞動和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孕早期開始產前檢查和監護,不宜妊娠者在早孕時及時終止妊娠。
2.2.2 產前監護 產前應定期檢查,加強健康教育,對社會成員進行有關高危妊娠因素及產前保健的宣教工作,提高孕婦的孕期保健意識,了解孕期相關知識,教會孕婦自我監測技能。盡可能提高孕產婦自身保健素質和技能, 對有較高產后出血危險的產婦如高齡低齡孕婦、妊高征、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巨大兒等,應在分娩前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另外及時發現和處理如逃避計劃生育、隱瞞生育史、經濟困難不愿剖宮產、產時精神緊張、擔心不能順利分娩、擔心胎兒是否正常[3]等產婦的社會和心理問題,給與恰當的心理疏導和心理護理,使產婦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有產后出血可能者應在分娩前查血型以便配血備用。對于醫療條件、輸血條件差的醫院應及時轉院。我們醫務工作者還要特別注意這些高危因素,對高危孕婦加強管理,定期隨訪并記錄。產后出血好發于異常產及有合并癥的孕產婦,我們要認真做好產前監護,篩選出高危孕產婦,于分娩前做好搶救準備。
2.2.3 產時監護 分娩期要加強分娩監護,注意產婦的休息和營養補充,了解產婦的心理與產婦多溝通,進行心理疏導,排空膀胱,防止產程延長等導致產后子宮收縮乏力的因素發生;對有可能發生產后出血的產婦,如合并雙胎、羊水過多、滯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重度妊高癥、經產婦、既往有產后出血史者等,可于胎兒前肩娩出后即予肌注或靜滴催產素以促進子宮收縮。
2.2.3.1 第一產程要密切關注產婦的情況注意營養和水分的補充,避免產婦過度勞累,必要時可酌情肌注杜冷丁,解除產婦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使產婦有休息的機會。注意觀察產程、胎心、宮縮變化,定期肛查,了解宮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用產程圖描述監測產程進展情況潛伏期超過8小時,活躍期超過4小時及時檢查原因并給予相應處理,如需手術助產或剖宮產時做好一切術前準備和預防產后出血的準備,使用催產素要專人守護,認真仔細觀察滴速和胎心、宮縮情況,不能等待其超過最大限度時才處理[4]。膀胱過度充盈應導尿排空膀胱有利于宮縮。
2.2.3.2 第二產程要注意胎心變化并指導產婦適時正確的使用腹壓,對有可能發生產后出血者應安排醫術精湛的醫師在旁守候。特別注意保護會陰, 有指征者在局麻情況下實施適度的會陰側切或正中切開,正確引導胎頭,胎肩順利娩出,防止軟產道和宮頸過度裂傷。對已由宮縮乏力者,當胎肩娩出后,即肌注催產素10U,并繼以靜脈滴注催產素,以增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胎兒娩出后立即監測陰道出血量。
2.2.3.3 正確處理第三產程準確收集并測量產后出血量。待胎盤出現剝離征象時輕壓子宮下段及輕輕牽拉臍帶幫助胎盤胎膜剝離完整。如果有胎盤胎膜殘留及時處理。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和血腫,檢查子宮收縮情況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收縮。子宮收縮乏力者立即以左手在恥骨聯合上緣按壓子宮下段,將子宮上推,另一只手置于子宮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勻有節律的按摩,在按摩過程中壓出宮腔內的積血和凝血塊,以免影響子宮收縮,從而使血竇閉合,達到止血的目的。一旦發現產婦在產后出現難以控制的大量出血,且出血量與休克不成正比,警惕休克的發生,協助醫生做好全面救護[5]。必要實行子宮切除術。對有誘發產后出血因素者,于胎兒娩出后立即靜脈注射縮宮素10~20u。.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胎盤娩出后認真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及時縫合。
2.2.4 產后監護 產后出血常發生產后2小時內, 胎盤娩出后產婦應繼續留在產房觀察2小時,子宮收縮乏力是最常見的原因,預防產后出血的關鍵是加強子宮收縮,因此發現產后出血時,不管原因如何,均應首先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加強宮縮, 也應重點監護[6]準確收集測量產后出血量,如2小時陰道出血量超過200毫升,應積極查找原因,并對癥處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面色、全身情況,檢查宮底和陰道流血。要注意病人主訴,如閉氣、心慌等。及時通知醫生,盡早識別并采取措施,爭取搶救時間。備好搶救藥品和器械,以便做到分秒必爭。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陰道流血和宮縮情況。但也不能忽視12小時以后的出血情況,應向產婦交代注意事項,醫護人員定期巡視,發現問題及早處理。提倡分娩后30min內早期母乳喂養,可反射性的引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2.3 產后出血的搶救
針對高風險的產科而言,醫院應組織建立建全孕產婦搶救機構,配備充足的人力、物力,產科工作的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危、急、重癥搶救監測和護理,熟練掌握搶救常規和急救技術,掌握各種急救設備、儀器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
2.3.1 急救用物的準備 備好吸痰器,開口器,取下活動性假牙,痰多時給與吸痰做好口腔護理。成立急救小組,每班安排1~2名有經驗的護士在旁監護。嚴密觀察面色、口唇、心率、呼吸、血壓及尿量的變化。
2.3.2 人員的準備 醫護人員必須密切配合,統一指揮,爭分奪秒,在確定病因的同時及時組織搶救人員到位,協助產婦采取平臥位下肢略抬高,給與氧氣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監測血壓、脈搏、體溫、呼吸是否正常,密切觀察皮膚、黏膜、嘴唇、指甲的顏色及神志變化,及早發現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觀察子宮復舊情況。迅速有效地補充血容量,馬上建立雙途徑靜脈通路,盡可能用留置針頭,視病情掌握正確的靜脈輸液速度,快速輸液的同時要注意產婦的自覺癥狀,以免輸液過快過多而導致急性肺水腫。
2.3.3 搶救措施
2.3.3.1 保持呼吸道通暢, 有效及時的吸氧,最好予以面罩加壓給氧。因為失血過多,流經肺的血量過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機體缺氧得以改善。采用雙鼻導管,流量4-6L/min,吸氧過程密切觀察氧療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轉為紅潤,呼吸是否恢復暢順。如不能夠改善通氣或患者昏迷,應立刻配合醫生給與氣管插管或呼吸機輔助通氣,人工呼吸機正壓給氧,保證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以減輕肺水腫,改善腦缺氧。
2.3.3.2 加強保暖,產后出血的病人因失血過多,血壓下降,四肢厥冷,加之輸入大量液體及冰凍血漿使病人處于低溫狀態,為避免加重休克,改善微循環,在整個治療護理過程中應注意保暖,室溫調至25~30℃。
2.3.3.3 按摩子宮 子宮收縮乏力者立即以左手在恥骨聯合上緣按壓子宮下段,將子宮上推,另一只手置于子宮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勻有節律的按摩,在按摩過程中壓出宮腔內的積血和凝血塊,以免影響子宮收縮,從而使血竇閉合,達到止血的目的。一旦發現產婦在產后出現難以控制的大量出血,且出血量與休克不成正比,警惕休克的發生,協助醫生做好全面救護[5]。必要實行子宮切除術。
2.3.3.4 休克搶救:產后出血易發生休克,一旦發生休克,護理人員一定要冷靜、鎮定, 迅速有效的補充血容量、把握搶救時機,在采取保暖、吸氧、積極促子宮復舊的同時報告醫師, 迅速建立2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主要用于藥物維持、輸液和輸血。保證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立即急檢血型,采配血,應在短時間內補足失血量, 密切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皮膚顏色、表情等生命體征的變化。視病情掌握正確的輸液速度準確記錄出入液量??焖佥斠旱耐瑫r注意產婦的自覺癥狀,以免輸液過快發生急性肺水腫。精確測量出血量并詳細作好記錄。
2.3.3.5 及時合理的用藥,如執行口頭醫囑,應復述一遍后再執行,遵醫囑使用止血、升壓藥及宮縮劑。產程處理過程中要專人守護,掌握縮宮素應用指征,應用催產素是要專人守護,避免宮縮過強引起子宮破裂。護士用藥前一定要做好查對工作做到藥物、劑量、用法及途徑無誤。注意做好三查七對,并做好記錄。搶救過程注意無菌原則,預防感染的發生。
2.3.3.6 出血停止,休克糾正后,應安慰產婦安靜休息,鼓勵并協助產婦進食,同時密切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宮底高度、宮復情況和陰道流血量,產房觀察2小時后無異??苫夭》俊?/p>
2.3.3.7 返回母嬰同室病房后,護理人員應督促產婦及時排空膀胱,以防脹大的膀胱影響子宮收縮,協助指導母乳喂養,產褥期囑產婦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感染、糾正貧血、加強營養、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
2.4 不同原因引起產后出血的護理
2.4.1 宮縮乏力性的護理 宮縮乏力性出血立即按摩子宮,同時注射宮縮劑,記錄出血量,若按摩不理想必要時按醫囑做好子宮次全切的準備。
2.4.2 軟產道裂傷的護理 軟產道裂傷造成的為持續陰道出血,色鮮紅。應及時準確地止血,并縫合裂傷,并觀察縫合處滲血情況。
2.4.3 胎盤因素的護理 胎盤因素導致的大出血,根據不同情況處理,如胎盤剝離不全,應在無菌操作下人工剝離胎盤。胎盤滯留的,導尿后按摩宮底促使嵌頓的胎盤排出。部分胎盤殘留出血量多時,需行清宮術。
2.4.4 凝血功能障礙的護理 凝血功能障礙所致的出血表現為出血不凝,應立即通知醫生。同時配血備用。并按醫囑給藥。
2.4.5 失血性休克的護理 失血性休克的護理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及早補充血容量,失血多時以補充同等血量為原則。同時為患者提供安靜的環境,保持平臥位、保暖、快速給氧。嚴密觀察產后陰道出血量,保留導尿管,并詳細記錄患者出入量及生命體征。
2.4.6 做好產婦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 大量失血后,產婦的抵抗力低下,體質虛弱,活動無耐力,醫護人員應主動給產婦關心,鼓勵產婦說出內心感受,給予安慰和心理支持。
3.小結
3.1 產后出血直接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搶救必須爭分奪秒。
3.2 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和凝血功能障礙。
3.2.1 子宮收縮乏力是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在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后胎盤就與子宮分離,使血竇開放而出血,這時要靠子宮肌肉的強烈收縮,使子宮壁上的血竇因受壓而關閉,并使血流逐漸緩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使產程延長、或因難產、產婦體力哀竭、過多使用鎮靜劑、麻醉過深、羊水過多或雙胎、子宮膨脹過大,或因分娩次數過多過密,使子宮的結締組織增多,肌纖維減少,以及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壁有肌瘤等,都可使子宮肌肉收縮機能不良,而發生產后出血。
3.2.2 在第三產程,如果胎盤剝離不完全,一部分與子宮壁分離,其它部分尚未剝離,或大部分排出而有小部分未能排出,滯留于子宮腔內,影響子宮收縮而出血不止,也有可能部分胎盤和子宮壁粘連,或植入子宮壁內,不能自然分離,而已剝離部分出血,出血量往往很大。
3.2.3 分娩過程中產道撕裂,也可發生大量出血,常見于胎兒過大、急產或手術產時均可使產道發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傷,嚴重時可發生大出血。
3.2.4 產婦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礙,如果產婦患有全身出血傾向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產后出血;重癥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產后出血,臨床不多見,但后果嚴重。
3.2.5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亦常引起產后大出血,DIC常發生于胎盤早剝、妊高癥、子宮內死胎滯留、羊水栓塞等。如有上述疾病,我們應考慮到有發生產后出血的可能,應預先做好搶救準備。
3.2.6 全身性因素:產婦精神過度緊張,臨產后過多使用鎮靜劑、麻醉劑、產程過長或難產、產婦體力衰竭、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3.2.7 局部因素:子宮過度膨脹,如雙胎妊娠、巨大胎兒、羊水過多、使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如子宮畸形或合并子宮肌瘤等,可影響子宮肌正常收縮;子宮肌水腫及滲血,如:妊高癥、嚴重貧血、子宮胎盤卒中等,均可發生宮縮乏力,而引起產后出血。
3.3 做好產前產時的監測,及時發現導致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時予以恰當的預防治療,對減少產后出血有很大的意義,本資料顯示發生產后出血者多為高危妊娠者,存在著許多的高危因素,產科工作人員要掌握和識別高危妊娠和產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并處理,如:不良病史、有產后出血史、人工剝離胎盤史、難產史、剖宮產史、多次以上妊娠史、2次以上人流史、子宮肌瘤史、肝炎、高血壓、貧血、血液病等病史;妊娠期有雙胎、羊水過多、巨大胎兒、妊高癥、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位異常等;分娩期有宮縮乏力、產程延長、急產、難產、陰道手術產、剖宮產、胎盤滯留等。我們產科護士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科學態度,認真細致的做好病情觀察,注意觀察子宮收縮情況、宮底高度、陰道流血量;必須掌握各種急救常規、急救技術和各種急救設備、儀器的使用,才能確保搶救的成功。子宮收縮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宮縮時出血量少,松弛時出血量多;開始先在宮腔或陰道內貯留,以后流出暗紅色或有凝塊,出現急性失血性休克時出現口渴、眩暈、惡心、嘔吐、煩躁不安、胸悶、呼吸急促、面色蒼白、脈細弱、血壓下降。對小量持續性出血也不可忽視。
3.4 產后出血往往有許多社會、心理因素存在,如因為想生男孩而又生了女孩的種種情況,需要我們以良好的溝通技巧,深入地與孕產婦交流,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收集到真實的信息資料,發現潛在的危險性。本資料顯示61例病人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宮縮乏力,引起宮縮乏力的原因除生活、病理因素外,尚有許多心理因素,要予以心理疏導和心理護理,使孕產婦以最佳心理接受分娩。
3.5 產婦出血高危因素和孕產婦保健水平之間的關系極為重要。保健水平越低,產后出血的危險越高。而孕產婦能否接受保健服務與自我保健意識有很大的關系。本資料庫顯示3例未做產檢,而在家中、在路上、車上分娩。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宣傳保健知識和住院分娩的意義。提高全民衛生保建意識。
參考文獻
[1]樂杰,等主編.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羅麗婭,趙銳敏,王正容.剖宮產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9,15(16):2519.
[3]戴毓欣.馬良坤;產后出血的診斷和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年33期
[4]楊紅霞.產后出血的預防[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