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危機管理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22 16:28: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火災危機管理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火災危機管理方案

篇1

【關鍵詞】大型商場;火災危險性;安全管理對策

一、大型商場的特點

(一)規模大。目前各地大型商場規模普遍較大,總建筑面積小的有數千平方米,大的有數萬平方米,甚至超過十萬平方米。有的商場設置在高層建筑或地下建筑內,甚至同一建筑內設置幾個大型商場,通過中庭和自動扶梯等部位上下連通,層層相通,使整個商場營業面積大、空間大,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造成火災的蔓延擴大,釀成重特大火災事故。

(二)功能復雜。現在的大型商場多為集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多功能的綜合性場所。由于經營項目多、功能復雜,導致用火、用電、用氣、用油增加,增加了火災發生可能性。

(三)人員密集。大型商場內顧客云集,往往是人員密度最高、流動量最大的場所。尤其是在節假日或打折促銷期間,大量顧客涌入商場消費,商場內更是人山人海,人滿為患。一旦發生火災,容易引起混亂,相互擁擠,造成燒死、燒傷,踩死、踩傷等群死群傷惡性事故。

(四)可燃易燃物多。大型商場經營物品品種繁多,大多為可燃、易燃物品。一些商家為節約成本,采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進行商場內部裝修。一些商家將大量的商品堆放在商場內,往往在柜臺后設有小倉庫,形成“前店后庫”、“前柜后庫”的現象,一旦發生火災,容易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煙氣,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而造成人員傷亡。

二、大型商場的火災危險性

(一)安全疏散困難。

1、安全疏散不暢。商家為便于管理,防止商品被偷,往往在部分安全出口處上鎖、封閉。有的商場同一樓層有幾家商店,其中任何一家關門上鎖就會影響整個商場的安全疏散。特別是在節假日和打折促銷期間,有的商場更是將大量商品擺放在疏散通道上進行銷售,甚至直接放在安全出口、樓梯間或防火卷簾下方,導致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堵塞,防火卷簾功能受到影響。

2、疏散指示標志設置不規范。有的商場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配置不足或部分損壞未及時更換、設置位置不規范或被商場內大量的廣告牌和商品遮擋,致使顧客很難找到安全出口,在發生火災時延誤逃生的最佳時機。有的商場由于貨架和貨物擺放不合理導致疏散距離過長,疏散寬度和安全出口數量不足,影響發生火災時人員的安全疏散。

(二)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有效。

1、消防設施缺乏維護保養。有的商場雖然設置了室內消防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機械防排煙系統等消防設施,但缺少必要的維護保養,設施處于癱瘓狀態。有的商場將自動消防設施處于手動狀態,甚至為了防止部分消防設施誤報而影響營業,擅自停用消防設施。

2、消防設施設置不足。一些改、擴建的大型商場、使用時間較長的商場,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空間格局的調整等原因,未按照規范要求設置消防設施。有的商場在進行室內裝修時將消防設施隱藏在隱蔽工程內,無法發揮其正常作用。

3、防火分隔不合理。有的大型商場,營業期間經常在防火卷簾下堆放大量商品或將用于防火分隔的常閉防火門處于常開狀態,破壞了商場的防火分區,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火勢蔓延擴大。

4、防排煙困難。有些大型商場四周的窗戶被貨架、貨物、裝飾材料等封閉,影響商場的自然排煙功能,有些防排煙口被商品擋住,造成防排煙困難。

(三)員工消防安全意識單薄。

1、有些商場未履行消防管理責任制。一些商家往往重經營、輕管理,單位消防主體意識不強,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實,消防值班巡查制度形同虛設,未組織員工開展基本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和疏散逃生演練,致使員工上崗后不懂得消防安全知識,不會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起火災,火災發生時不懂引導顧客安全疏散。

2、有些商場營業期間用火用電管理不善,電線亂拉亂接,超負荷用電,違章動火現象時有發生。商場顧客消防安全知識和逃生知識匱乏,自防自救能力差。

三、大型商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一)加強源頭管理。建筑設計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范設計,不得依建筑單位或商家的意愿,重功能、輕安全。施工單位必須按審批要求及國家有關規范進行施工。監理單位應發揮建設過程中監管作用,嚴格把關。公安機構消防部門要嚴把建筑審核關、施工檢查關,竣工驗收關及開業前安全檢查關,從源頭上堵住火災隱患的產生。

(二)增強消防安全意識。商場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規范。商場要加強對各經營者及員工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識,自覺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商場要制定逃生疏散應急預案,經常組織員工開展逃生疏散演練,以便火災時能及時引導和幫助顧客安全逃離現場,提高安全疏散顧客和自防自救能力,預防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發生。

(三)加強日常管理。商場消防控制室要安排專人值班,值班人員要持證上崗。營業期間要安排人員開展防火巡查,及時排除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營業期間,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嚴禁在疏散樓梯、疏散通道上堆物,并不得設置影響安全疏散的障礙物。商場要加強對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經常檢查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況,定期進行測試,確保消防設施時刻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四)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大型商場一般都列為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公安機構消防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對商場的違法行為,要加大監督執法力度。執勤消防力量要定期開展實地消防演練。

(五)建立聯動機制。經委、工商、安監、消防等政府監管部門應形成聯動機制,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并根據各自的職責處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單位,關停不具備安全要求的場所。

四、總結

大型商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一直都是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為進一步加強大型商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除了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大型商場消防安全的監管力度外,商場自身也要提高火災防御能力,落實消防安全工作,在建筑設計施工、消防設施設置等硬件以及員工的消防意識、消防技能等軟件兩方面同時加強,從而提高商場的火災防控水平,有效的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孫卓英:淺談大型商場的火災危險性及消防安全管理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08(19)

篇2

圍繞某市老鋼廠改造項目案例,采用調查研究,歸納分析等方法,研究舊工業建筑改造為創意產業園后存在的潛在危機,并提出3個相應的應對策略:二次改造、強化服務理念、優化運營管理機制。旨在為今后舊工業建筑改造為創意產業園的安全運營與管理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

舊工業建筑;創意產業園;安全運營與管理

0引言

近年來,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的數量與日俱增。其中創意產業園改造模式約占所有改造項目數量的49.3%[1]。創意產業園作為一種新型的、特殊的寫字樓,是舊工業建筑生命延續的新方向。將舊工業建筑改造為創意產業園,既給藝術家提供適宜的工作空間,又給新生產業創造發展基地。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創意產業園運營管理模式,且缺少類似園區的安全運營與管理經驗,因此,在運營階段創意產業園暴露出許多棘手問題。本文圍繞某老鋼廠改造為設計創意產業園項目案例,研究舊工業建筑改造為創意產業園后存在的潛在危機,并根據危機分布情況,提出應對策略。

1舊工業建筑改造后的潛在危機

將老鋼廠內生產鋼絲的全部廠房進行改造,升級轉變為某市唯一的設計創意產業園。它占地面積約3.34hm2,改造后總建筑面積約4hm2,項目總投資1.2億元。園區以設計創意產業鏈為核心,整體規劃為四大功能板塊:“文化藝術交流區”、“LOFT創意辦公區”、“配套商業休閑區”、“園林景觀體驗區”。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由11棟單層舊工業建筑與1棟新建建筑組成。此改造項目的一期工程已通過竣工驗收,進入運營階段;二期工程正處于施工階段,舊工業建筑改造后的潛在危機主要如下。

1.1排煙危機

因舊工業建筑改造項目業態的不確定性、未充分重視煙道設計問題、施工過程中趕工期、降成本等,導致在后期使用過程出現排煙危機。以小型城市綜合體思想為指導,對老鋼廠創意產業園進行規劃。將設計創意產業園中5#,7#和8#廠房的一層規劃改造為餐飲、超市等服務場所,二層及閣樓層規劃改造為辦公場所。設計方提供的設計方案為一戶一煙道,煙道選用安裝成品混凝土煙道,屋面安裝無動力風機,以增加空氣對流,加快熱量散失。但在施工過程中,為節約成本,將煙道合并為三戶一煙道。對煙道與墻體交界處的間隙進行灌漿處理,間隙一般為2~3cm,灌漿較困難或無法直接灌漿。由于煙道數量過少,轉角多,密封性差等原因,使得現有煙道不能滿足餐飲業排油煙的需求。因此,一層餐飲部的油煙彌漫滿整棟廠房空間,嚴重影響二層的公司正常辦公;5#廠房改造時為降低成本,將拐角處早餐供應點的煙道口留在廁所里,導致廁所里充滿油煙味,嚴重影響廁所的正常使用。

1.2火災危機

由于接通天然氣管道施工周期長、成本高,因此大多數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沒有與市政天然氣管道接通。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采用BOT承包模式,投資人只有20a使用權。為減少項目投資額,以盡快收回投資實現盈利,投資人選擇不接通天然氣管道的方案,由此造成的困難業主自行解決。但是園區內餐飲類企業約占入駐企業總數量的10%。據實地調查發現,餐飲類企業選用電供熱或甲醇燃料,滿足日常營業的需求。甲醇屬易燃易爆類危險品,操作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操作及安全培訓;業主獨自儲存甲醇,缺乏統一管理意識。這種現象造成極大的火災危機。

1.3采光危機

一般情況下,工業建筑均存在自然采光危機。10#廠房總長度為134m,原有寬度為34m,其自然采光性及通風性差。改造過程中,沿其南側,砌1.8m花墻,為每戶圈建起自身獨立的小庭院;沿其北側采用鋼結構加建,以增加建筑面積。原有廠房進深較大,再加上新加建部分,嚴重影響室內自然采光。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分隔室內空間后,部分空間沒有采光窗戶,室內光線極差。7#,8#廠房同樣存在采光危機,其總長度109m,加建后總寬度達36.8m。將廠房東側設計為異型加建,加建部分最寬處達8.7m,嚴重影響原廠房空間的光線。將廠房西側部分沿南北走向分隔,房間內均無采光窗戶。

1.4漏雨危機

在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運營過程中,5#,7#,8#廠房的屋面均出現過漏雨現象。屋面漏雨是房建工程的通病,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施工質量引起的。針對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的施工特點,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①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大多數并沒有獲得建筑工人的心理認同感,他們仍將其視為簡單的翻修工程,因此導致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懶散、怠慢現象;②單層工業廠房屋面面積較大,屋面防水工序或鋪裝瓦片工序耗時長,難免出現疏忽、遺漏現象;③舊工業建筑改造往往通過增設屋面天窗的方式來保證室內采光,廠房屋面天窗數量較多(如7#,8#廠房屋面設34個天窗),因此,天窗與屋面膠接處出現漏雨現象的概率較大;④在廠房屋面處設置了多個通風機口,因此,其與屋面連接處加大出現漏雨現象的概率[2]。

1.5通訊危機

由于鋼材自重輕,易于加工各種造型,安裝方便,能滿足改造工程項目的特殊要求。因此,許多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選用鋼構件來完成項目的分隔、改建、加建等。如老鋼廠改造時選用鋼柱、鋼梁及壓型鋼板等材料進行廠房的局部加層、加建工序。以7#,8#廠房為例,耗鋼量高達209.84t。但由于廠房內部空間鋼構件過于密集,形成了良好的屏蔽系統,嚴重影響手機信號的接收,造成通訊危機。這對園區入駐企業的日常生活、辦公造成很大困擾。

2舊工業建筑改造后潛在危機的應對策略

2.1二次改造

設計方案的優劣關系到前期工作的成敗,并繼而影響到整個開發項目的發展[3]。根據已投入使用建筑暴露出的問題,審查未竣工或未動工廠房的施工圖紙,將相關問題反饋給設計院。但對于已經形成的安全隱患,只能通過二次改造進行完善。通過二次改造消除漏雨危機及排煙危機。漏雨危機可通過更換瓦片、打膠補縫等辦法及時進行維修,以避免對其他構件造成破壞。排煙危機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煙道進行整改:①密封性差的煙道進行灌漿維修;②對煙道進行改造,并增加煙道的數量;③在屋面增加電機、風管等,電機功率滿足使用需求,風機必須配套減震器,以減輕長期震動對屋面造成的損壞,風管采用1.0mm厚熱鍍鐵皮,加工口徑為800mm×800mm對接安裝,接縫嚴密,禁止漏煙。通過對“圖紙的二次改造”消除未竣工的廠房的采光危機。針對老鋼廠改造項目10#廠房采光問題,將10#廠房中跨屋面全部拆除,改建為通長天窗,以提高廠房內部空間的通透性。為消除7#廠房內隔間無采光窗的弊端,采用增大門窗及幕墻面積的方式。以6-1軸至6-2軸交6-A軸至1-B軸為例,三面均開設洞口,尺寸分別為3.5m×4.7m(內含地彈門),4.0m×2.4m,5.6m×2.4m。7#廠房西面選用全玻璃地彈門,以增大采光面積。除此之外,12#廠房開間、進深較大,綜合考慮園區內功能劃分,將12#廠房設計為展廳,東側采用鋼結構加建,并以幕墻結構作為護結構,以增強廠房空間的光線。由此看來,增大玻璃幕墻面積是解決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采光性差的有效措施。

2.2強化服務理念

通過強化園區服務理念,逐漸消除老鋼廠創意產業園暴露出的服務危機。建設與維護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服務平臺,提供優質的服務。在創意產業園內安裝信號放大器,以增強園區內通訊信號,減小通訊危機;運營執行部設專人負責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維護、運營等,以提高服務品質[4]。小規模的餐飲店、大規模的設計院、低端的快餐店、高端的英泰行,林林總總的入駐企業共同組成創意產業園,同時他們形成一個小型城市綜合體。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對服務內容、服務水平等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要求創意產業園的運營管理者必須具備先進的服務理念,才能提供人性化的優質服務,進而營造有意境、有競爭力、有前景的園區。

2.3優化運營管理機制

運營管理者應優化創意產業園的運營管理機制,逐漸完善安全運營管理理論。比如安全管理模式、設施的市場化、園區服務理念、激勵和保障機制等[5-6],提高創意產業園的整體水平,打造創意產業園的知名度,樹立創意產業園示范品牌。首先,管理部門應制定規章制度,規范園區商戶的日常運營行為。比如商戶亂停放電動車、自行車行為,亂倒垃圾行為等。其次,管理部門應建設專業化的運營隊伍。運營隊伍包含運營執行部、安保部、物業部及資產部等,并定期對各部門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同時一定將各部門的職責劃分清楚,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橫向溝通,避免出現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最后,建立園區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創意產業園入駐商戶涉及各行各業,管理難度大,應建立動態信息管理系統,以輔助日常運營管理。動態信息管理系統應包含租賃面積、租賃價格、裝修信息、轉租信息、租賃用途、租賃期間廠房損壞及維修情況、租賃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等。除此之外,運營管理機制還應并入定期鑒定檢測舊工業建筑、建設綠色生態園區及火災地震應急預案等安全運營方面的內容。

3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老鋼廠改造后的潛在危機,將應對策略歸納為二次改造、強化服務理念及優化運營管理機制。在創意產業園的運營階段,維護、保養改造后的工業建筑物,延長舊工業建筑的使用壽命;完善運營管理理念,統一運營管理模式,打造示范園區品牌,謀劃創意產業園的長遠發展。許多城市的舊工業建筑改造工程的建設期已基本結束,如何正確運營管理創意產業園,妥善處理潛在危機的亟需解決的問題。

作者:武乾 宗一帆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武乾,宗一帆,劉江帆.二線城市舊工業建筑改造趨勢的研究———結合青島、蘭州舊工業建筑改造案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5(2):11-14.

[2]黃兵.淺談房屋屋面漏雨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國建材科技,2014(S1):91.

[3]羅玉軒.商品住宅建筑設計方案評價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4]朱海霞,楊博,權東計,等.西安曲江文化產業園區運營模式的特質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1(S1):152-162.

篇3

關鍵詞:決策指揮系統;決策模式;演化階段

中圖分類號:F2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2-0028-02

1 分部門、分災種的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我國防震減災系統應用和輔助決策系統的發展是與計算機技術,主要是GIS技術的發展相輔相成的。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通過世行貸款開始了有關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研究。“九五”期間,結合950 項目(大中城市防震減災示范研究與應用),地震系統有關單位在烏魯木齊、天津、大連、合肥、自貢、泰安、福州、廈門等地建立了各自地區的“基于GIS的防震減災信息與輔助決策系統”,利用GIS等工具軟件,姚保華(2002)將區域地震環境、震害預測成果和應急輔助決策模塊等進行集成。云南地震局王景來(1999)將GIS應用到地震災害的評估提出將地震災害評估智能化或半智能化的設想,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玉溪地震減災信息系統。上海地震局宋俊高、火恩杰等(2000)將GIS應用到城市防震減災應急研究,以上海市寶山區為試點,建立了上海市防震減災應急決策信息系統。王曉青等(2004)利用現代通訊技術、GIS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構建了基于GIS的地震現場災害損失評估系統,實現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地震現場災害損失的快速、動態評估,現場震情和災情信息的顯示以及各種信息的遠程交換。

火災是各種災害中發生最頻繁且具有很強破壞性的一種。謝喚亮(1997)給出了基于GIS的決策支持系統的框架,并在南京市消防指揮中心初步實現。許云,任愛珠(2003)對虛擬現實技術(VR)在基于GIS的城市消防指揮系統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朱霽平(2004)建立城市火災應急決策支持系統,一旦發生火災,信息可以迅速傳遞到指揮中心,并快速模擬災害現場情況、預測災害發展趨勢,綜合各種要素,生成救援方案,有效調度和科學利用消防減災資源。

國內防洪減災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特別是國家在“八五”期間安排的“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長江、黃河、淮河防洪減災DSS研究,出現了很多比較成功的成果,胡四一等(1996)在分析總結長江中下游防洪經驗和防洪決策流程的基礎上,研究防洪決策支持系統建立的開發模式、程序、方法、技術和應用模式,研制和開發了系統中總控管理――人機界面系統、數據庫、知識庫、系統接口和通訊軟件、洪水演進和調度仿真模型、防洪決策風險分析模型等,初步建立了可運行的原型系統,并通過聯機試驗運行、檢驗系統設計、推進分洪決策支持系統的實際應用。到20世紀90年代初,又有翁文斌等開發的安陽市防洪DSS,浙江省洪澇臺風災害預報及省級防洪調度決策系統、黃河防洪調度決策支持系統和長江防洪決策支持系統等投入運行。這些系統都以關系數據庫為核心,系統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可移植性。余達征等(1999)針對防洪減災DSS的不足和防洪減災決策的特點,將專家系統中的知識處理思想引入防洪減災DSS中以解決其不足之處。設計出智能型的城市防洪減災DSS。

2 城市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2.1 城市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理論研究

韓燕暉將城市公共危機防范與救助系統分為指揮決策系統這一上位系統與預警系統、預案系統、信息系統、保障系統、動員系統、善后系統等六個下位系統。劉寧認為突發事件應急決策支持系統是用戶通過人機交互與系統主推理機連接,并借助規則、案例、模糊知識推理部分共同完成不同庫間的調用和內部推理求解。朱曉峰等根據政府決策支持系統的信息復雜程度和時效程度將其分為四大類:日常決策支持系統、宏觀決策支持系統、重大活動決策支持系統和危機決策支持系統。惠志斌構造了由危機信息管理預警、危機信息管理知識、危機管理指揮、危機管理反應、危機管理恢復等子系統構成的綜合性危機信息管理系統。谷巖,馮華綜介運用數據倉庫、聯機分析處理(OLAP)、數據挖掘、信息智能推拉等多種信息處理技術,以多種形式靈活地生成各種應急方案。徐志勝等以地理信息系統(G1S)為平臺,集成決策支持系統(DSS),研究開發了“基于G1S的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決策支持系統”。唐裙裙認為應該采用五級架構,底層是硬件支持層;其次是基礎信息層;基于其上的是決策支撐平臺層;再上層是決策應用平臺層;最上層是用戶界面,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進行設計。張茜公共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機理分析、預警預報、資源優化、綜合評價和決策建議。柳宗偉,景廣軍提出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我國城市危機管理機制創新的思路,即建立以統一機構(城市危機管理中心)為核心的調度統一、聯動協調、信息共享的城市綜合危機管理機制,研制實用的城市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以支持該模式的高效運作。

2.2 城市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技術支撐

在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算法研究方面,研究的焦點集中在GIS路徑優化、案例檢索算法以及數據挖掘等方面:黃詩峰等對災民撤退網絡流模型及其GIS模擬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羅忠良對案例推理系統中案例檢索算法的改進進行了探討;馮興杰等對有關數據挖掘及其關聯規則算法進行了詳細地討論;陶靈皎,孫繼銀等對決策樹的算法進行詳細探討并針對自己的研究對象作了適當優化;王秀坤等設計了改進的EM算法并實現了在防洪決策中的應用。

2.3 城市危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工程實踐

2003年“非典”事件后,我國目前許多城市已經開始設置專門的應急管理機構,將應急管理作為政府的一項日常的工作來抓,使城市應急管理逐漸走上正規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已建成的城市應急管理機構有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委員會、深圳市處置緊急事務委員會、廣州110社會聯動中心、武漢市110聯動服務中心、南寧市社會應急聯動中心等。城市危機管理信息系統一般由以下四個子系統,即應急指揮系統、應急業務處理系統、信息與資源共享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組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作為城市危機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目前大多城市尚未進行專門建設。但在某些城市危機管理信息系統中包含了初步的輔助決策功能,下面分別對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天津、深圳、臺灣的城市危機管理信息系統中所包含的輔助決策功能進行介紹。

北京市危機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由以下子系統組成:①網絡通信子系統,比如有政府網、應急呼報警網;②信息數據庫子系統,城市地理環境數據庫、城市社會經濟數據庫、災害歷史數據庫;③應急評估數學模型子系統,危機事件潛勢預測模型、社會災變心理分析模型等;④對策預案子系統,綜合應急管理總體預案,單災種專業應急預案,預案實施決策流程;⑤專業救援子系統,比如醫療急救網、消防網自然災害現象救援保障,還有公共設施搶修隊,治安和反恐防爆隊。這里應急評估數學模型子系統和對策預案子系統就包含了初步的輔助決策功能。其應急指揮系統中心設計聯動國家減災中心、水利、氣象、地震、消防社區、單位重點區域,城市生命線系統管理部門,它有一些監測設備,比如現場空中監測,還有現場救援指揮車,對突發公共事件進行災害的動態顯示。還有應急對策的顯示系統,根據專家的意見和對策,進行會商結果,最后形成一個綜合的減災策指令。

天津市負責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主要部門是防災應急指揮中心,配置有線、無線通信系統、指揮輔助決策系統、指揮辦公自動化系統、遠程圖像傳輸系統、綜合視訊系統、應急供電、供水系統、樓宇保安監控系統等,運用現代通信網絡和高技術手段,實現各類應急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為市領導處置重大災害和突發事件實施應急指揮提供了基本平臺和手段。指揮中心在樓設置了專家會商室和相關單位、搶險專業組、應急救援隊工作室,可集中各險種專家和專業組、隊共同會商,為領導提供輔助決策。

深圳市應急指揮系統的輔助決策概況:深圳政府特別重視對預案信息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深圳有關部門制定和修改了各項應急預案,明確各類突發事件分級分類定量標準,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并建成預案數據庫,納人應急指揮技術平臺的“預案生成系統”。深圳市發生重特大突發性事件時,市領導不但可以在應急指揮中心通過視頻、音頻系統進行現場指揮,還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和電子地圖了解事件發生地點的具置及周邊情況。同時,系統還將根據現場和數據庫中的各種數據,自動生成多個應急預案以供領導決策選擇。

臺灣的災害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研究結合了地理信息系統(GlS)、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日益成熟的網絡技術,建立一套整體性的防災救災決策支持系統。該系統使用災害生命周期法來進行決策支持系統整體架構的規劃,將災害從發生前至發生后的整個過程視為一個完整的災害管理循環周期,并進一步分析各階段所需的決策支持需求,運用模組化的概念規劃其中的各項子系統。完整的災害防救決策支持系統資料庫由地理資料庫、氣象水文觀測資料庫、歷史性災害資料庫、趨勢分析與境況模擬成果資料庫、詮釋資料庫等五大資料庫組成。臺灣是多發地震的地區,以該系統的地震知識管理為例,通過“案例式推理”的研究方法,搜集臺灣歷年來都市層級的地震防災救災相關研究(不含地質研究、地震工程)案例一百余例,并利用英國Wales大學所開發的CBR軟件caspian(1999),建置“地震防災救災文獻案例式查詢系統”,探討其應用于都市防災救災的可行性,初步獲得了良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姚保華,陶夏新.分布式防震減災系統的可行性[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10.

[2]王曉青,丁香.基于GIS的地震現場災害損失評估系統[J].自然災害學報,2004, 13(1):118-125.

[3]許云,任愛珠,潘國帥.基于GIS和VR的消防指揮系統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3,36(5):92-96.

[4]朱霽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災應急空間決策支持系統和仿真模型[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5]谷巖,馮華.智能化城市防災救災應急處理支持系統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5,(6): 1503-1505.

[6]徐志勝,馮凱,徐亮等.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4,(6): 82-84.

篇4

[關鍵詞]圖書館網絡 信息系統安全 圖書館危機 危機管理 網絡安全

[分類號]G250

1 引 言

在圖書館資源不斷網絡化數字化發展的今天,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圖書館工作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現代圖書館的絕大部分服務依賴于網絡信息系統,失去了網絡系統的支持,圖書館幾乎無法為讀者提供任何服務(如2009年初,國家圖書館電子資源數據庫登錄系統出現故障,系統癱瘓近7小時,導致眾多讀者不能查閱資料)。更為可怕的是,一旦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遭到無法恢復的破壞,圖書館不但面臨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造成某些不可預期的后果。

國內圖書館界對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安全防護已有很多研究,但是極少有學者從危機管理角度闡述對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根據劉茲恒先生的定義,“圖書館危機是對圖書館系統造成嚴重威脅、需要圖書館人立即反應的高度震蕩狀態”。因此可見圖書館信息系統的故障和災難性損毀將會是造成圖書館危機的一個重要動因,當圖書館信息系統出現故障和安全事故時,需要管理人員迅速反應,及時做出應對方案,彌補災害帶來的損失,盡快恢復和重建服務。

2 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危機分析

2.1 圖書館信息系統危機的分類表1對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可能遇到的危機進行了分析,自然災害造成的危機發生頻率最低,但影響最大危害最深,而網絡信息系統內部造成的危機發生概率較高,危害程度較低。從管理角度看,根據造成危機的原因不同,一般可以從機房環境設施、安全防范系統和網絡信息系統以及人員管理四個方面進行控制和防范。

2.2 圖書館信息系統危機管理流程

很多學者都提出過危機管理流程的模型,比較著名的有羅伯特-希思的4R模型,米特羅人和皮爾森的5階段模型。圖書館信息系統安全危機也可以從預防和檢測、損失控制和工作恢復以及危機過后的評估和學習三個主要階段進行管理。在危機未發生時,刪定有效的預防和檢測措施可以最大可能將危機發生的概率降至最低,是危機管理最有效的途徑,也是危機管理的重點。危機已經發生,迅速應對,將損失控制在最低的水平,能夠有效的控制危機造成的損失。危機過后,評估危機所帶來的損失,從危機中學習經驗教訓,改進和彌補工作中的漏洞,可以有效避免下一次危機的發生。危機的評估和學習也包括從其他網書館所發生的危機中汲取教訓,分析其他圖書館產生危機的原因,對照本館的工作強化危機管理工作。

3 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危機預防和檢測

在危機尚未發生之時,設定縝密的危機預防和檢測策略,盡最大可能降低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是危機管刪的第一階段工作,也是危機管理最為有效的手段。

3.1 系統運行環境的危機預防策略

網絡信息系統運行的環境安全是網絡信息系統正常運轉的重要藎礎。環境安全主要包括機房選址、機房抗震防洪能力、防雷電、電磁屏蔽、通風系統、供電系統、防火系統、排水系統以及安全保衛系統等。國家頒布的GB520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明確規定,機房根據所承載服務的重要性分為A、B、c三個等級,一般來說普通圖書館包括高校圖書館和一般省市級公共圖書館應劃定為B級,即“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規范要求“B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的場地設施應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統運行期間,場地設施在冗余能力范圍內,不應因設備故障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

各級圖書館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機房等級嚴格執行設計規范的各項指標。圖書館在進行建筑設計、機房設計時應監督施工設計單位按照標準建設機房,機房已經建好的應對照標準展開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和不符合標準的地方,能夠整改的及時整改,無法變更的要制定嚴密的應對方案,以其他管理手段彌補硬件E短期難以彌補的漏洞。

3.2 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硬件危機預防策略

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硬件主要由計算機服務器、網絡交換設備、存儲設備、通信電纜等組成。服務器是提供服務的核心,承載著核心服務的運行,存儲設備存貯著大量的重要數據、而交換設備和通信電纜保證了數據高速公路的暢通。

網絡信息系統的硬件安全策略主要包括:購置質量優良售后服務有保障的硬件產品;必要的硬什冗余;定時監測硬件運轉狀況。

3.2.1 選擇質量可靠、售后服務優良的產品 硬件設備的質量對硬件設施的可靠性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設備采購的初期,就應重視產品質量的選擇。選擇那些口碑好,質量過關,售后服務優良的企業產品是保證硬件穩定運行的基礎。采購時多方了解產品性能,仔細對比研究產品相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參數,選擇可靠性高的產品,可以極大地減少圖書館信息系統硬件事故發生的概率。硬件供應廠商應能夠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定期升級和檢測產品,提供必要的技術培訓和及時可靠的技術支持。

3.2.2 硬件冗余必要硬件冗余能夠在不增加過多的經濟投入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系統的可靠性,保證數據信息安全。硬件冗余主要有線路冗余,交換設備冗余和服務器冗余。對骨干網絡設備如交換機、端口模塊都應有冗余備份,一旦設備故障能夠在短時間恢復服務。關鍵的網絡鏈接應采用雙鏈路綁定的方式,對外網的鏈接可以采用多鏈路負載均衡方式,當單個線路發生故障時,能夠及時把負載轉移劍其他鏈路。關鍵服務器可采用雙機備份形式,當其中一個主機發生故障時能夠盡快將服務轉移到另外一臺服務器。

3.2.3 定期檢修維護硬件制定合理的硬件檢測劇期,定期檢測維護硬件。根據硬件的使用情況,監測硬件性能,定期進行硬件維護產品升級。交換機的維護包括日志蚧測,定時檢查交換機運行日志,及時發現故障。服務器可以使用專用的服務器監測軟件,監控服務器運轉狀態,負載狀態,及時報告各種異常狀態。

3.3 網絡信息系統軟件危機預防策略

圖書館計算機軟件系統主要由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數據庫軟件和圖書館服務軟件組成。可靠、安全的軟件系統是信息系統安全的重要保證。對軟件的管理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系統定時升級、安裝殺毒軟件、合理的劃分權限、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3.3.1 系統定時升級無論是操作系統軟件還是應用軟件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潛在的漏洞,病毒和黑客往往能夠通過這些漏洞攻破系統,導致服務停止或

數據受損。及時修補系統和軟件漏洞是防治病毒和黑客攻擊的第一道關卡。系統管理員應安裝合適的規測軟件,每日監視系統和軟件補丁情況,在第一時間為系統打上漏洞補丁,修筑好系統防護的第一道堤壩。

3.3.2 安裝殺毒軟件 殺毒軟件可以有效檢測病毒入侵,及時隔離被感染文件。為系統選擇合適的殺毒軟件,并按時升級病毒庫,是有效保護軟件系統的第二道堤壩。圖書館所有計算機都應安裝殺毒軟件,并且定時升級。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購買網絡版殺毒軟件,由系統管理員控制升級更新,可以監視控制整個內部網絡病毒情況,及時隔離中毒的計算機。

3.3.3 合理劃分系統使用權限合理劃分權限能夠保障系統安全運行,減少因內部人員操作造成的損失。系統管理員應該按照館內業務流程和業務權限準確的為工作人員分配權限,堅持“最小權限原則”,即只給每個人足夠完成工作的權限。對于可能對系統造成損失的操作,一定要嚴格控制,只分配到確有必要的人員于中。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減少誤操作的可能。

3.3.4 制定計算機安全管理制度很多圖書館工作人員缺乏信息系統安全意識,主要表現為使用簡單的計算機密碼、隨意打開來源不明的郵件和網絡地址等。這樣做很可能給攻擊者帶來可乘之機。應當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建立嚴格的計算機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強調計算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員的計算機安全意識。

3.4 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網絡危機預防策略

因網絡病毒爆發、黑客攻擊、網絡設計和管理不善造成的網絡擁塞甚至中斷是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常見的危機。避免網絡擁塞和中斷通常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預防:合理規劃和設計網絡結構、使用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

3.4.1 合理規劃網絡 網絡結構的合理規劃是網絡運行通暢的基礎。合理的規劃能夠有效地避免廣播風暴、網絡擁塞等情況。針對圖書館內不同的部門應劃分虛擬局域網,不同的虛擬網之間的信息要通過交換機的網關進行交換,虛擬網的劃分可以有效性抑制廣播風暴傳播的范圍。對于異地多個分館的圖書館應該合理規劃線路和路由,保證數據的暢通。圖書館內部網絡在規劃時要根據用途和實際的流量設計,例如電子閱覽室流量較大,需要配置較多的出口帶寬,在硬件線路上應給與優先考慮,保證鏈路暢通。

3.4.2 使用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 網絡攻擊是導致網絡擁塞的重要原因。攻擊者往往把攻擊程序封裝在病毒里,當網絡內有一臺計算機中毒時,中毒計算機就會成為攻擊者的工具,導致整個網絡癱瘓,用戶信息被盜。使用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可以有效的防控這類病毒的爆發。防火墻可以是軟件形式,如個人電腦上安裝的個人防火墻,也可以是硬件形式,通常為了檢測速度更快,網絡上使用的是硬件防火墻。防火墻主要作用有三個:保護內部網絡、控制訪問內部網絡、防止內部信息外泄。

入侵檢測技術是主動保護自己免受攻擊的一種網絡安全技術。入侵檢測系統能夠根據內置策略監測網絡中的異常行為,當入侵檢測系統發現某些違反規則的行為時會通知防火墻系統封閉攻擊來源的IP地址或端口的數據包。入侵檢測系統和防火墻聯動能夠有效的應對網絡攻擊,使得網絡信息安全防控手段更為完備。

4

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危機的應對和控制

4.1 建立可靠的容災系統

建立可靠的容災系統,是網絡信息系統危機管理的重要措施,當災難不可避免的發生之后,唯一能夠減少損失的就是使用備份的數據盡快的恢復系統。國內已經有部分學者對此展開較深入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數據容災的內涵與分類、容災技術應用、容災策略、容災系統設計。其中,袁俊較早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容災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容災是一項系統工程,闡明單點容災、異地容災和容災公司是數據容災的3項策略。喻曉和對數字圖書館的容災模型進行了研究,主張建立容災系統平臺,保證數字圖書館的安全運行。李宇、庸俊重點介紹了備份和容災采用的各種技術,提出了使用免費開源軟件實現異地容災的新方法。

信息系統容災備份必須滿足三個要素,也稱為容災的“3R”,即冗余(Redundance)、遠程(Remote)、全方位復制(Replication)。冗余指設備要有一定的冗余性,包括服務器冗余、硬盤冗余、網絡鏈路冗余等。遠程,應當在災害可能發生的一定范圍之外進行備份,才能避免因地震、火災等巨大災難帶來的重大損失。全方位的復制,不僅僅包括數據的備份,也應包括系統的備份。

根據1992年Anaheim制定的國際標準SHARE 78的定義,容災備份中心自動異地遠程恢復任務被定義為7種層次。

表2顯示了各種容災級別的恢復指標。RTO(Re,eovery Time Objective)指恢復時間目標,是指災難發生后,從系統停機導致業務停頓開始,到系統恢復可以支持業務恢復運營之時所需要的時間。RPO(RecoveryPoint Objective)指恢復點目標,可以是上一周的備份數據,也可以是上一次交易的實時數據。圖書館應根據服務和數據的重要性判斷應采取的容災級別需求,對待非常重要的數據一定要采取遠程異地備份,對待服務級別高的數據要采取能夠RTO盡量小的容災級別。

4.2 制定嚴謹有效的危機應對方案

科學、嚴謹、有效的危機應對方案能夠保障在危機發生之時,圖書館工作人員有章可循,迅速投入到危機應對和控制工作中去,是危機管理工作中非常關鍵的工作。危機應對方案可以根據危機產生的原因類型和產生的結果類型來劃分。例如圖書館機房火災應急預案、圖書館機房漏水應急預案、機房電力系統故障應急預案,圖書館網絡擁塞應急預案、圖書館網絡病毒爆發應急預案、圖書館服務器硬件故障應急預案、圖書館服務器軟件故障應急預案等。在制定預案時,應優先考慮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在保證生命安全的情況下盡量搶修服務和數據。編制預案的格式和方法可以參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框架指南》。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編制目的、危險性分析、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與預警、應急響應、應急結束、應急物資和保障裝備等,其中應急響應一項中應當包括詳盡的應急處置方案。

為保證危機應對預案的科學有效,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從圖書館實際情況出發,徹底摸清圖書館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和尊重圖書館一線骨干技術人員的意見;方案應經過相關的專家論證,充分征集各方意見,保證方案的專業性和可靠性;方案應經過實踐演練,并在演練和實踐中修正方案中不合理成分。

4.3 正確有效的執行應對方案

建立責任明確的危機應對組織是危機應對預案能夠得到正確執行的關鍵。在圖書館內應當成立以館長和技術骨干為主要負責人的危機應對組織。根據不同的危機狀況成立相應的處理組織,明確組織內成員的角色,清晰劃分責任。對于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要盡量詳細的規定責任到人,以免出現無人負責的情況。

在危機尚未發生時,針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演練,按照危機應對方案的策略應對和控制危機是保證危機應對方案能夠被爭取執行的必要保障。圖書館應把危機預防策略制定成日常的工作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貫徹實施。經常組織圖書館工作人員針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預演,強化危機意識,訓練員工應對危機的能力。在正規的危機演練后總結和評估危機演練的成果,根據演練中出現的問題修改和完善危機應對方案。

5 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危機后的評估和學習

5.1 危機后的評估

通過危機評估,圖書館確認危機帶來的損失程度,判斷其對圖書館工作造成的影響以及其對圖書館中長期發展帶來的隱患。評估危機所帶來的損失要從圖書館內部和圖書館外部兩個方面進行,對內造成的經濟損失、工作人員人身安全損失、工作人員的心理損傷等,對外給讀者造成的損失、圖書館聲譽的損失等等。評估危機工作應由圖書館領導、工作人員和外部專家共同組成,方能找到危機發生的真正原因,從而對危機管理工作作出正確的評價和判斷。

篇5

目前,會展危機存在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和場館自身的經營管理密切相關,故本文將從會展場館的角度出發,對目前會展危機管理辦法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會展;會展場館;危機管理

目前,中國會展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發展趨勢良好。然而,由于國內會展研究還未成熟,市場應用存在相對滯后性,完整的會展危機管理體系仍為形成。因此在現階段的會展危機管理中,往往存在著運營上的漏洞和不足。例如2003年發生的SARS病毒流感事件,使會展及相關企業猝不及防,全國范圍的會展業受到重創。而實際上,在會展活動實際操作過程中,例如場館倒坍、踩踏、盜竊等的公共安全事故更容易發生,此類危機和會展場館設施服務的關聯較大,因此也容易通過合理的會展場館危機管理方案進行控制和彌補。

一、存在的問題

會展場館危機具有敏感性,產生原因錯綜復雜,爆發形式多種多樣,故本文將根據筆者經驗,主要從公共秩序和利益糾紛兩方面的常見危機進行分析。

1.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混亂主要表現在場館的“臟亂差”,人流的哄擠等,主要原因是場館方缺少對此類現象的危機管理意識,沒有合理的管理措施,任由此類亂象肆意發生。比如在展會的布展和撤展過程中,場館提供的運輸車輛經常性不足,有些場館甚至不提供任何運輸設施,使得參展企業各自為營,外來運輸車輛肆意橫行,搬運場面十分混亂。在這種環境中,極易發生財務性損失,譬如工藝品或易碎展品容易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破壞,部分展商在展品轉移的過程中也存在漏拿、錯拿現象。

2.利益糾紛

利益糾紛事故通常發生在展商之間或是展商與客商之間,但由于場館方和參展企業之間也存在一定利益關系,場館方也有可能牽涉在此類事件之中。例如,在某一車展上,一輛參展車輛由于停放在展館規定停車場之外拒交停車費,遭到場館方工作人員潑沙報復。此事件立刻引起參展觀眾的高度關注,以及參展企業的嚴重不滿,導致場館名譽蒙受損失,展會形象也受到損害。

二、危機分析

會展場館作為會展活動的載體,與展會的安全息息相關,危機的產生也將不可避免地給場館方帶來各種損失。因此,場館管理必須重視會展危機的管理,特別是注意潛在危機的預防。從上述會展場館危機分析中,我們可以找到目前會展場館運營上存在的不足。

1.設施管理

場館的通道間距和防火器材都有相關嚴格的規定,例如火災、踩踏等事件也都有合理的應急措施。但是,流是否在場館正常運作中,物便捷,清潔人員是否高效,人員流動是否合理等問題往往受到忽視。就展品運輸而言,場館方既不能提供統一的運輸設施服務,也沒有明確的路線安排和有效的秩序管理規定,使得布展、撤展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財務安全和人身安全隱患。而在另一方面,當展會發生緊急情況時,物資運輸以及人員搶救是否高效有序,同樣也存在疑慮。

2.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方面最主要的問題在于管理層對危機管理的意識還不夠到位。首先是場館對自身的定位存在一定偏差,場館應該不僅僅作為會展活動的場所,還應對展會過程中的服務和管理負起相應責任。其次,在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管理作風需要進行改善,硬碰硬式的警告和報復對解決利益糾紛沒有任何幫助,反倒為危機的爆發埋下隱患。此外,會展危機具有突發性和緊迫性,管理人員在事故發生后往往沒有太多回旋余地,因此會展場館危機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事前危機管理體系,而在這一點上許多場館的現行管理方法依然存在缺陷。

三、解決方案

一般來說,對于會展危機的處理辦法通常使用的是PPRR模式,包括預防(prevention)、準備(preparation)、應對(response)和恢復(recovery)這四個階段。在使用過程中直接劃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管理方向。針對上述幾類危機的預防和控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事前管理

(1)樹立危機意識。首先,管理部門應該根據往屆展會經驗,羅列所有可能存在風險的行為,進行風險評估,分級并篩選出高風險行為。其次,場館方應定期開設危機管理培訓,提升工作人員對風險行為的敏感程度,提高管理人員的處理能力和心理素質。(2)構建信息網絡。為更好了解展會實況與展商信息,場館應提供專門的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第一是方便場館方收集展會資料,提前分析展會危機管理的預防重點。第二是方便場館方和展商客商之間的互動交流,及時發現事故,及時反映意見。(3)優化服務設施。優化場館提供的服務設施及提高展會工作效率,也降低危機爆發的風險。場館方在確定服務種類和制定收費標準的過程中應該參考展商的意見,盡量擴大服務范圍,統一服務管理,避免利益糾紛。

2.事中管理

(1)確保信息對稱。為防止事態蔓延和輿論的持續發酵,管理人員必須立刻獲取現場信息迅速采取行動。一方面是安排工作人員反映現場實況,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網上互動平臺,保證信息即時對稱。(2)避免二次危害。在危機管理方案確定之前,管理人員應立即控制現場,疏散周圍群眾,及時制止事件中的不恰當行為,避免產生二次危害。

3.事后管理

(1)輿論控制。在會展場館危機產生時,場館應立即對事故作出聲明及解釋,控制危機發生現場,表現場館形象的積極面。在事后可以邀請媒體采訪事故發生過程,宣傳場館的危機解決能力,轉“危”為“機”,提升場館美譽度。(2)聯系客戶。在危機結束后,為確定危機波及的范圍,場館方應立即聯系本次展會的相關客戶,詢問客戶對此次危機的態度,并為危機造成的損失進行道歉。此外,場館方應盡可能留住展會的主要客戶,保證展會的長久運營。(3)吸取教訓。場館方應積極對待所有危機,將其視為會展危機管理的經驗和案例,總結危機管理過程中的數據資料,繼續完善會展場館危機管理系統。

作者:陶城 單位:浙江萬里學院學生

篇6

關鍵詞:高校;滅火;疏散;預案;消防控制室

一、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的概念

火災,是指因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的無效燃燒而形成的災害。火災燃燒有其自身的特點,一般固體火災0~15分鐘為火災的初起階段內,而火場人員的最佳逃生時間一般卻只有2到6分鐘。在火災初起階段,因為著火面積不大,煙霧擴散速度較緩慢,燃燒釋放出的輻射熱能較少,是火災撲救和人員逃生的最佳階段。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即是為迅速、有效地撲救初起火災和開展應急疏散行動而預先制訂的行動方案。

二、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的科學性分析

1.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即滅火與應急疏散

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一般都設有滅火行動組,而現實中的火災具有突發性的特點,火災發生的時間、場所等均沒有可預測性,所以突發火情時不能僅僅依靠預案中的滅火行動組人員,在第一現場的人員應首先承擔起滅火責任。因此,消防教育培訓工作中必須注重師生員工的全員滅火技能培訓和對滅火器、消火栓的實際操作訓練,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人人都能及時處理身邊發生的火情,使小的火情不至于發展成惡性火災事故。

由于火災具有突發性、多變性、高溫性、煙毒性、低可視性等特點,火場中極易使人們產生恐慌心理。調查表明:有73%的人火災逃生時會表現出慣,即選擇平時使用的上下樓路徑;有25%的人火災逃生時會表現出從眾行為,即跟隨大多數人的逃生路徑;有67%的人火災逃生時會表現出暫避行為,即選擇原地避難。由于大學內部群體熟悉所在建筑物的結構及逃生路線,周圍人員相互熟悉,這些因素會使他們比身處陌生火場環境的人們更有心理優勢。但師生員工危機狀態下的生存教育不能僅僅限于大學校園里,在應急疏散演練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對參演人群進行相應的逃生技能培訓,使參演人群通過演練,逐步克服置身危機環境下的心理障礙,懂得冷靜分析自身所處環境,能夠正確選擇最佳逃生路線,知道不得已情況下的求救位置選擇和快速通過濃煙或小范圍高溫輻射區的方法,養成身處危機環境下的團結互助習慣,懂得燒傷、窒息應急救護常識。如此,才能夠在突發火情時避免或減少疏散過程中的人員傷亡,達到應急疏散演練的真正目的。

2.合理制訂不同層級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

不同層級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具有不同的任務特征,這里僅討論高校內部的滅火與應急疏散,不涉及各級政府和消防部隊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

(1)高校校級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

校級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一般都設有滅火疏散指揮部,其職責是充分利用校內有關部門的專業救援力量,合理分配學校擁有的人力、物力和技術資源,做到滅火、疏散、人員救護、秩序維護等各功能組統籌兼顧,使救援工作有序進行。待地方政府和消防部隊到達現場后,及時向地方政府和消防部隊匯報火場情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消防部隊制訂科學有效的救援方案。火災過后,積極參與火災調查,做好善后工作,盡快恢復教學、科研和生活秩序。

(2)建筑物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

建筑物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應力求簡潔明了,便于理解、記憶和實戰操作,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和各功能組的技能要求應該放在培訓過程中講解和訓練,可不出現在預案文本中。建筑物的滅火疏散預案原則上以一棟整體建筑為單位進行制訂,但預案中的功能組劃分要視建筑物功能設置和人員分布情況而定。各樓層人員均相對固定的建筑物,如學生公寓、單身宿舍樓、辦公樓、圖書館、食堂(餐廳)、校醫院、超市、招待所、幼兒園等。這類建筑物可制訂一個總預案,而各樓層構成若干分預案(由報警組、通訊聯絡組、火災撲救組、疏散組、救護組等構成)。根據各樓層相對固定人員的分布情況劃分樓層功能組,各樓層功能組均是本樓層的應急行動第一梯隊,同時是其他樓層的應急行動第二梯隊。對于各樓層或部分樓層工作人員不固定的建筑物,如教學樓、實驗樓等,亦可制訂建筑物總預案,但可根據這類建筑物內相對固定的工作人員分布情況,預案中設置一個或幾個分預案。如某學院處于教學樓3至5層,但辦公室均處于教學樓3層,那么該學院在本樓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作為該建筑物的分預案,是該樓3至5層應急行動的第一梯隊,同時是其他樓層應急行動的第二梯隊。綜合教學樓除管理人員外往往沒有其他相對固定的工作人員,所以綜合教學樓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的各功能組只能由該樓管理人員構成,其作用在于一旦發生火情,根據功能組職責分工分別組織現場人員采取相應的應急行動。

(3)大型活動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

大型活動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可分為校級大型活動(包括二級單位承辦的面向全校或社會性的大型活動)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和二級單位大型活動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校級大型活動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可由保衛處與活動牽頭部門共同制訂,經分管校領導批準后執行,預案的應急疏散組可由舉辦大型活動的牽頭部門與活動場所的門衛人員組成,滅火組可由與保衛處、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和舞臺燈光音響管理人員共同組成,醫療救護組可由校醫院組成,現場警戒組有保衛處組成;二級單位大型活動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可參照本單位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但要把活動場所的門衛人員及舞臺燈光音響管理人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納入到預案中,特殊情況可要求保衛部門予以協助。

(4)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中的火災報警與通訊聯絡

預案的制訂是為了戰時應用,當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出現火警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必須立即到現場進行確認,出現真實火情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必須立即啟動消防應急程序,啟動建筑物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無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物如一般學生公寓等,任何首先發現火情的人都應該立即進行報警,包括撥打119火警和撥打校園110報告火警。有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物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和校園110值班人員均擔負著通訊聯絡的任務;無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筑物應該由該建筑物的的主管部門負責人和校園110值班人員擔負通訊聯絡任務;大型活動發生火情應該由牽頭舉辦活動的部門負責人和校園110值班人員擔負通訊聯絡任務;當地方政府已經參與時,校長辦公室應當承擔對外通訊聯絡任務。

三、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演練

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演練的目的主要有四個:一是錘煉滅火與應急疏散指揮部的應急反應和組織協調能力;二是使預案中各功能組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和需要掌握的技能;三是使參演人群掌握火場逃生的基本方法,養成互幫互助、快速有序疏散的良好習慣;四是檢驗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通過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的演練發現問題,不斷修訂完善預案,鍛煉參演人員,進而達到演為戰的目的。

高校內部的實驗樓、圖書館等重要建筑物均設有消防自動報警及其聯動系統,在這些建筑物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演練中絕對不能忽視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的作用,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在演練開始后應立即進入應急程序,全程模擬操作,包括火警確認、將消防聯動系統由手動轉到自動狀態、撥打119火警、啟動應急疏散廣播、啟動本建筑物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報告校園110啟動校級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等。

四、結束語

由于高校火災的政治敏感性強,輿論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大,所以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歷來高度重視,高校根據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也均制訂有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但預案都有一個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在預案的修改完善過程中,要充分兼顧各功能組人員的專業性和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火場的可能性,根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員分布情況,制訂科學可行的滅火與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才能在火情真正發生時把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降到最低,杜絕重特大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高偉,孫金華.賓館與高校學生宿舍類建筑火災荷載分布規律分析[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9(4):153-156.

[2]周清宇.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編制[J].河北企業,2007(5):24-24.

[3]張樹平,殷霓,賈江美.某高校宿舍樓火災逃生行為反應的調查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2):108-112.

[4]陳彪,鄧亞超.高校學生宿舍樓火災模擬與疏散演習研究[J].安防科技,2012(3):43-47.

篇7

對災害研究中幾個問題的思考

試論地震預測預報的公關宣傳策略

抗災減災效益估計方法探討

影響上海地區熱帶氣旋頻數的預測水平評估

廣義災害、災害鏈及其防治探討

我國西部大開發中的沙漠化災害防治研究

河北省沙塵暴特征及防治對策災害學

地質環境與人身健康研究

甘肅臨夏地區人工降雨氣候背景分析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澇災害與景觀生態建設

洞庭湖區洪澇災害的地學因素與人為因素

美國企業備災活動模式與影響因素分析

旱澇災害的分形研究方法

北京城市災害及新世紀安全戰略

遙感圖像在江蘇鎮江市滑坡調查中的應用災害學

城市地震災害緊急救助的時序特性分析

城市地質災害及對策肖和平

洞庭湖區’99洪澇災害后減災戰略的思考

簰洲灣’98決堤情況典型調查

環渤海地區地面沉降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陜甘寧地區大震與大旱災害鏈的討論

歐洲危機研究學術共同體建設情況及危機研究進展

美國學術機構之國土安全研究及概念發展

美國災害社會學:學術共同體演進及趨勢

風險登記:提升我國社區風險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

我國應急管理系統末端脆弱性及其治理問題研究

縣級政府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研究

決策論證與大型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化解

危機情景下政府危機信息的釋放模式與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分析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評估之比較研究

從災難中學習:我國事故調查的反思與改進

國外農民抗爭研究:學術傳統及其爭論

廉政風險科技防控系統的內生風險及治理

災害與群體:基于社會脆弱性視角的國外研究述評

城市生命線地震后恢復曲線與恢復過程優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高架路橋的震害、震害原因及抗震措施

1999年我國主要氣象災害及異常氣候事件

黑龍江省主要災害成因及規律的探討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與前瞻

我國近期糧食生產的波動性及其與農業自然災害發生狀況的相關分析

災害對我國國民經濟的作用模式研究

城市火災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設計

建立洪水災情等級模型的實用方案

災害發生的自組織性質探討

基于均生函數的最優子集回歸方法在江西雨季降水預測中的應用

社會組織在應急響應中的功能與角色——基于蘆山地震的實證研究

志愿失靈、災后志愿者身份建構和人際互動:一個微觀的視角

篇8

一、目前主要存在的檔案館危機 

檔案館作為一個公共場所,它的服務范圍、服務對象都是廣泛的社會群體,一旦危機發生或者突發事件到來時不能及時采取應急方案,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將十分巨大。目前主要存在的檔案館危機有:第一,服務危機。由于經費緊張,傳統的檔案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不能適應社會變革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檔案館服務職能的發揮。檔案館提供的服務和讀者利用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很多讀者對檔案館的服務項目諸如查閱政府公開信息等項目知之甚少。另外,由于財政支出不足造成的另一個后果就是檔案館服務職能的弱化。 

第二,人才危機。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檔案館人才的專業化程度并不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檔案館是為領導或引進人才安置家屬的地方,甚至是“老弱病殘的收容所”,雖然此言有失偏頗,卻也說明了專業人才的缺乏。另外,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檔案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不高,經濟收入和其他行業相比也存在差距,這些都造成了人員構成中專業人才匱乏,而本專業的畢業生也很少有人愿意直接選擇到檔案館工作。 

第三,自然危機。自然危機主要是指自然災害對圖書館的影響,包括火災、地震、大規模爆發的流行性疾病等突發事件。自然災害雖然并非由人力可以控制,但通過制定嚴格的危機應急預案和恢復預案,加強對日常管理的重視,則可以盡量降低災害對檔案館的影響。 

第四,技術危機。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圖書館的出現和發展,不僅拓寬了檔案館服務的范圍和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檔案員的工作量和負擔,甚至由于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降低了資金和管理壓力,也使利用更加方便。但是“福兮禍之所伏”,在我們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便利時,不得不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隨著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尤其是網絡的普及,系統將面臨黑客攻擊、病毒感染等網絡安全問題,館藏資源面對著被非法竊取盜用的危險;同時,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進步速度以指數計,快速更新的軟硬件設備又增加了日常管理的難度和資金壓力。 

二、我國檔案館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危機意識亟待加強。危機意識是防御危機的前提和保障,在危機管理過程中,比危機處理更重要的毫無疑問應該是危機的防范。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危機意識的培養,使館員和管理者都樹立危機意識,是應對危機的第一道防線,也只有具備了危機意識,才能及時對潛在危機和危機征兆做出反應,進而做好預防危機的準備。 

第二,行業協會的管理協調作用發揮不夠。 

第三,缺乏危機總結評估制度。危機的防御是危機管理的重點,但危機的解除卻并不意味著危機管理過程的終結。如果只是滿足于對一次次危機的解決,而忽視了對危機處理的經驗總結和產生危機的原因分析,并從中吸取教訓,就會造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疲于奔命的情形,對檔案館管理理論和實踐也不能起到經驗借鑒和理論總結升華的作用。良好的危機總結評估不僅有助于避免類似危機事件的產生,也能夠為有效地制定檔案館危機管理計劃提供案例支持和實證成果。 

三、應對檔案館危機管理的舉措 

對檔案館危機管理的探討,具體來說應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方面: 

第一,“做而論道”代替“坐而論道”。重視實證研究,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重。只有實證分析沒有理論探討的研究必然無法邁向新的高度,得出理性的結論進而指導實踐;而在忽視實證分析的研究過程中,理論也終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二,博觀約取,化為己用。危機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公共管理等領域中的研究起步早、發展快,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研究體系。因此,在檔案危機管理研究中,可以跳出學科的界限,博采各家之長,融入到檔案館學危機管理研究之中。 

第三,平衡發展,術亦有攻。今后的研究中還應重視對危機管理系統軟件的建設開發。在本領域的研究中,技術研究和人文精神缺一不可。偏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取,這兩者本就是唇齒相依、互為支撐的關系。 

篇9

一、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突發事件具有偶然性、演進性、復雜性和裂變性等特點。應急管理是一項極其艱巨的工作,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研究探討和把握應急管理的規律,建立健全高校應急管理體系,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當前,我國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不健全,應急能力比較低,應急管理意識淡薄,管理理念滯后,危機意識淡薄,缺乏制度保障,參與主體不足,未形成大社區應急管理體系;應急管理組織體系不健全,綜合協調能力弱,高校出現突發事件時,應急管理組織一般為臨時性的松散組織。這類組織對于實施持續有效的應急管理來說存在著先天不足,使高校在突發事件狀態下的整合能力與應對能力大打折扣。心理干預缺失,不能為應急管理提供心理支持等等,因此,構建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構成

在高校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中應建立預案啟動體系、應急組織體系、應急決策體系、應急處置體系、應急溝通體系和善后處理體系。

(一)應急管理的預案體系

應急管理預案指提供應付、處理突發事件所需要的人力、組織、方法和措施的一整套方案。由于高校突發事件具有突發性、緊急性、不確定性、多元性、敏感性、危害性、新聞性等特征,決定了高校應急管理不同于其他的日常管理,要想使高校應急管理工作能有序且高效地進行,就需要及早制定書面的應急管理預案作為應急管理的行為指南,并在實踐中對其不斷修訂和完善。一旦突發事件發生,立刻啟動相應預案,垂直領導,指揮到位,做到臨危不亂,沉著應對,令行禁止,形成合力,把危機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應急管理的組織體系

一般來說,應急管理的組織體系由決策系統、實施系統、咨詢參謀系統及其他輔助系統組成。高校應急管理的決策中樞系統應由學校的核心黨政領導組成,一般以三到七人為宜,其職責主要是針對危機事態進行決策并統一指揮應對危機,制定應急預警方案、應急管理計劃及應急處理程序,建立善后修復與轉化體系,指定合適的對外發言人等。同時,學校還應合理組建法律、衛生、心理、信息與宣傳等專門委員會或應急小組作為應急決策的咨詢參謀系統,使之為應急決策及其實施發揮專業技術支持和服務的作用。

(三)應急管理的處置體系

突發事件的突發性決定了必須在事件發生之前建立相應的危機處置體系。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就是按照“有效控制,就地解決”的原則,立足抓早、抓小,以快制快。建立黨委領導、行政指揮、校院聯動、齊抓共管的領導組織保障體系。

黨委研究決定學校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設立信息通報、教學協調、宣傳教育、衛生控制、后勤保障、醫療救治、綜合治理和檢查監督等職能小組,按照工作預案,明確責任制,確定各個工作層面及環節的職責和責任,并進行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配置。接到學生突發事件報告時,要做好記錄,要弄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原因、傷亡損失情況等內容。各個院(系)也要對應學校的機構和措施,建立完整的工作體系。這種體系的狀態特征是反應敏捷、思路清晰、措施得當、部署落實。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建立起指揮機構,以組織權力來明確等級有序的指揮關系,形成清晰的指揮鏈,實現指令的迅速傳遞,是應急體系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四)應急管理的溝通體系

篇10

一、地震對檔案造成的危害

(一)對檔案室的破壞

此次地震中,檔案室所在建筑物受強烈地震影響,晃動劇烈,建筑墻體開裂,門窗變形,需加固后使用。而檔案室內300節檔案柜也大多傾斜、倒塌,設施、設備被毀壞。

(二)對檔案的破壞

地震中,大量紙質檔案從柜架上散落,造成檔案材料和包裝材料的損毀,損毀最大的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實物檔案。

(三)對檔案設備的破壞

1.對檔案柜的破壞。單位檔案室300個檔案柜大多倒塌或傾斜,發生變形、斷裂,受損267個,無法正常開啟、運用31個。

2.檔案室電器設備的損壞

檔案室庫房空調共計4臺,除濕機共計2臺,復印機1臺,在地震中損壞空調1臺,復印機1臺。

此外,在地震中供電系統往往會遭到破壞,發生短路,很可能導致火災。檔案室內本身就有易燃物品,所以還可能因為火災造成檔案和建筑被焚毀。

二、受損檔案的搶救

(一)影響搶救檔案的主要因素

影響搶救檔案的主要因素是余震衍生的次災害。次災害對及時搶救檔案會造成非常大的阻礙。地震后,災區余震不斷,幾天內共發生余震幾千次。為了保證人員安全,筆者單位對地震中受損的建筑物實行了封閉。

影響搶救檔案的第二個主要因素是惡劣的氣候。震后災區陰雨不斷,陰濕及雨水對搶救檔案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檔案受損及搶救

1.雨水對檔案的損壞。個別檔案在地震中遭受水浸,包括紙質檔案及光盤、膠片、磁盤。

2.霉菌對檔案的損壞。部分檔案受連續陰濕的天氣影響引起生霉。

3.檔案的損毀。因受地震影響,部分檔案柜歪斜、傾倒,造成部分實體檔案、光盤和膠片檔案損毀。

(三)對受損檔案采取的搶救措施

1.對水浸紙質檔案的搶救

消毒殺菌處理。重新進入檔案室后,工作人員在檔案室進行了消毒殺菌處理,噴灑了消毒殺菌藥物。

隔離。工作人員在此次地震后搶救檔案中,共對27份檔案進行了隔離去除菌絲體。

去污。由于部分倒地檔案露出檔案袋,受到泥土、灰塵或者泥沙、泥漿等的污染,所以根據檔案受污情況進行了去污處理。共對121份檔案進行了去污處理,包括除塵、去污、水洗處理等。

減濕干燥。在密閉的房間中,首先用吸水紙、海綿將水浸檔案的明水慢慢去除,展平放置后開啟去濕機除濕,促使檔案紙張中的水分迅速蒸發;最后對紙張進行壓平處理,將檔案存放于臨時庫房,使用空調、去濕機嚴格控制溫濕度。

2.對霉菌的處理

(1)冷凍處理。采取冷凍處理可以有效避免霉變現象。

(2)檢查霉菌。檢查紙張上有無明顯絨毛狀菌絲體,并采取隔離措施。

3.對受污膠片、實體檔案的處理

(1)膠片檔案去塵方法。用羊毫或其軟筆掃下膠片上的塵土,用棉花球蘸酒精輕擦,最后用流動清水將膠片沖洗干凈后再晾干。

(2)去污方法。根據受損檔案材質特點、字跡的溶解性選擇適當的方法。可以使用機械法和溶劑去除檔案表面的污斑,使用氧化法去除顏色斑。

二、檔案地震災害的預防

1.檔案室按照抗震烈度設計修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規定:“建設工程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抗震設計,并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四川是地震頻發地區,檔案室所在建筑物修建于1991年,按照《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劃定的基本烈度和《規范》中的技術要求,按照7 級抗震設防烈度修建,因此此次地震盡管強度大,建筑物沒有出現大的坍塌。

2.保證檔案室建筑質量

檔案室所在建筑修建于1991年,但是用材、施工工藝好,但因是辦公樓設計,檔案室窗外沒有設計防水設備,導致雨水從窗戶外直接飄入房間,浸濕了個別檔案。

震后,筆者所在單位接受了市政府統一對受損建筑物進行的安全評估,并按安全評估結果對庫房比照《規范》和政府要求進行了改造、加固,使之達到抗震要求。

3.加強檔案管理,建立防災減災體系

為了減輕地震災害,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方針,建立防災減災體系。

(1)制定檔案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建立檔案防災減災應急辦公室,制定常規的檢查制度,制定應急預案,推進各項預防措施的落實。

(2)檔案室建造符合安全要求。檔案室一般要獨立一層,有符合檔案安全條件的庫房。為避免地震危害,檔案應盡量避免保存在頂層。

4.做好檔案室水災、火災預防

(1)預防水災。為了防止庫房被水淹沒,檔案室應該選擇較高樓層;為了防止檔案潮濕受損,檔案室應保證場地干燥、排水通暢、空氣流通;為了避免爆管、漏水等事故發生,庫房內不設置除消防以外的給水點,給、排水管道不應穿越庫區。四川屬于濕度大的省份,為了避免檔案受潮,庫內存放檔案最低處離地面的高度不能少于15厘米。

(2)預防火災。火災對于檔案室檔案屬于滅頂災害,預防火災火險要以預防為主。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的規定對檔案室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降溫設備,確保檔案的安全;還必須對庫房的結構、門、室內電器、設備和消防措施進行嚴格的防火配置。同時,要制定相關的消防應急預案,建立安全防火責任制;定期開展安全防火檢查,消除火災隱患;對電路及電器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及維護。

5、電子檔案采用備份措施

為了保護重要檔案的安全,避開同一災害對檔案造成的破壞,一般要采取備份措施,常見的措施是重要檔案異質、異地備份等。電子檔案的主要保存方式是存儲于計算機、光盤、移動硬盤等數字存儲介質中,這些介質比較脆弱,一旦遭受意外損害,介質容易被損壞甚至折斷,存儲的信息會丟失或損壞。制定備份方案時,必須考慮重要檔案備份的內容、方式、介質,備份存放的位置,備份過程的具體執行人、數據恢復的方案等因素。

地震會給檔案造成嚴重的危害。為切實做好檔案地震災害防治工作,確保檔案的安全保管,應該制定相關檔案地震災害應急預案,保證檔案室建筑質量,保證檔案室材質、設施設備的安全,做好火災、水災的預防,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加強防災宣傳與教育,科學防控,責任落實,使防災工作進一步落到實處。災后進行科學、正確的搶救,盡最大可能保證檔案的安全。(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電業局)

參考文獻:

[1]馮子直.檔案保護技術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3

[2]荊秀昆,方志華,陶琴.檔案館地震災害及預防對策[J].中國檔案.2006(07)

[3]劉秀娥.圖書館防災與危機管理[M].青島:海洋出版社,2007

[4]周耀林.檔案文學遺產保護理論與實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5]張艷欣,卞昭玲.從汶川地震談檔案館突發性災害的預防[J].蘭臺世界,2008(22)

[6]馬淑桂,陶琴.檔案館災害防治策略-以汶川地震災區檔案搶救為例[C].海峽兩岸檔案暨縮微學術交流會議材料,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