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制度范文
時間:2024-03-20 16:25: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規范管理
一是健全了機構,切實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做。成立了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垃圾分類指導隊伍,由各村保潔隊長擔任指導員,并加強保潔員培訓,在日常保潔中指導村民做好垃圾分類。二是健全制度,切實做到規范管理、有序運行。為保障垃圾分類工作有效推進,制定了《BB鎮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制度》《BB鎮生態鄉村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二)宣傳有力,氛圍濃厚
一是動員機關干部職工、全體社區專職人員深入到街轄內各社區居民家中開展入戶宣傳,派發垃圾分類宣傳單張、居民垃圾分類手冊;二是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區宣傳欄、宣傳櫥窗等傳統宣傳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制作垃圾分類宣傳欄、宣傳櫥窗。三是開展垃圾分類“進小區、進校園、進公共場所、進機關”四進宣傳活動。根據不同場所,制定不同的傳宣計劃,制作了垃圾分類宣傳視頻、動漫短片、宣傳彩頁、指導手冊、校園四分類卡通人偶、中小學生垃圾分類宣傳圖書等,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強措施,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1、垃圾分類從機關、單位做起。在我鎮行政范圍內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推行垃圾分類活動,配備分類垃圾桶,要求鎮干部做好垃圾分類進袋。
2、小區、學校、農戶家配備垃圾分類設施。發放分類小型垃圾桶11000多套,中、大型分類垃圾桶300多套,較好提高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效率。
3.從“小”抓起。堅持“垃圾分類,從孩子抓起”,利用校園廣播定期垃圾分類活動信息,開展垃圾分類小游戲,組織垃圾分類知識競賽、設立垃圾分類積分榮譽榜等多種形式,提高中小學生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從小養成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意識,促進我鎮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
三、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一是宣傳范圍不夠廣,村民垃圾分類知識及參與度不高,二是對垃圾分類處理能力不夠。垃圾回收處理設施還不夠完善,且沒有形成產業鏈。
四、下一步打算
篇2
一、工作目標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四分類”的指導原則,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逐漸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監督制度、回收處理流程、主體責任體系、檢查考核標準,逐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信息化管理,努力做到應分盡分、應收盡收,實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垃圾”的規范分類和回收,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綜合效益。
二、具體措施
(一)開展垃圾分類培訓。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培訓,使干部職工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總體情況、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生活垃圾分類普及知識等內容,加深干部職工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義及重要性的認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垃圾分類意識。
(二)深入營造宣傳氛圍。在局機關通過QQ群、微信群、宣傳欄、印發宣傳小冊子和開展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使垃圾分類工作深入干部職工心中;結合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活動,廣泛發動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中,營造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三)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增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設備和存放場所,推動分類垃圾桶、垃圾袋的日常應用,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標識,強制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嚴格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的分類、管理和清理流程,在辦公室和公共區域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兩分類”配置垃圾桶,引導干部職工主動分類、自覺投放。在機關食堂配置四分類垃圾桶,食堂餐廚垃圾由專門的餐廚垃圾收集處置企業進行收集和處理。
(四)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積極開展“垃圾分類黨員先行”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到萬安鎮城區有關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分類投放桶邊督導、垃圾分類知識問答、入戶宣傳等形式向小區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度、參與率、覆蓋面和投放準確率,形成全社會積極踐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五)建立垃圾分類臺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數量、去向;對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進行統一回收處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副職領導任副組長,各股室(中心)負責人為成員的區財政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生活垃圾分類任務落到實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局辦公室,負責局機關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及檢查和考核工作。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及志愿者隊伍,形成齊抓共管、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資金投入。購置生活垃圾分類所需的四分類垃圾桶、兩分類垃圾桶等設施,在局辦公樓各辦公室和公共區域及機關食堂等地放置垃圾分類設施,制作宣傳欄,張貼宣傳海報,印發垃圾分類知識手冊,為完成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保障。落實餐廚垃圾由專門的收運公司進行收集處理的制度。
篇3
一、主要目標
提升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前端投放參與率、準確率和規范化作業能力,提升黨員干部開展垃圾分類“三個一”行動力,提升垃圾分類工作督導能力,強化生活垃圾分類“三個一”行動成效。
二、活動范圍
機關各(股)室、各下屬事業單位、文旅企業區域
三、重要任務
(一)提升分類投放準確率。以末端分類處理倒逼前端分類投放習慣養成,在各單位活動點有序開展撤桶并點工作,對設置不合理的點位進行梳理和調整,原則上按1個單位設置1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在點位上增設洗手池、消毒等設施,推進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按“一個點位配備一位引導員”的原則進行分類督導工作,指導正確進行投放,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提升投放準確率。引導員要統一規范著裝,熟練掌握工作技能,熟悉生活垃圾分類種類,做好現場指導和宣傳工作,保持點位干凈整潔并做好臺賬記錄。督導時間為每天9:00-17:30。
(二)提升垃圾分類規范化作業能力。生活垃圾分類必須嚴格進行分類收集、運輸、處置,不得“混投混收混運”、杜絕“先分后混”“撒拋滴漏”現象,針對專項垃圾的處置必須進行專類投放,不得將其他類別的垃圾混入其中,各類垃圾必須嚴格進行分類處置。
(三)提升生活垃圾分類“三個一”成效。按照《關于在黨員干部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三個一”行動的通知》行動安排,進一步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三個一”行動,發揮黨員引領示范作用。全局黨員干部主動到聯系社區魁星閣社區開展活動,執行“三個一”行動提升階段任務。依托本次專項提升行動進一步發揮“三個一”成效。
(四)加大生活垃圾分類督查力度。局垃圾分類小組將成立督查組對各股室、下屬事業單位、景區、星級農家樂、網吧等文旅企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和實地檢查,及時將檢查情況進行通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完善垃圾分類紅黑榜制度落實,設立垃圾分類公示制度,設立垃圾分類紅黑榜,及時張榜公告,榜單更新頻率不少于1次/月;各下屬部門、景區、星級農家樂、網吧等文旅企業,對工作人員、游客進行監督引導。
四、實施步驟
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底,分為三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1年1月-2月底)。召開文旅行業動員部署會,并對引導員進行培訓等工作,保障提升行動有序開展。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1年3月-2021年6月底)。正式啟動提升行動,定時定點進行桶邊督導工作,強化生活垃圾分類“三個一”行動,規劃生活垃圾分類作業,加大督查力度。有效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
(三)總結階段(2021年7月-2021年12月底)。總結提升行動經驗,改進方法,完善措施,建立推進垃圾工作長效機制,保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推進。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行動,確保按期按質完成工作任務。
(二)加強宣傳引導。廣泛開展專項宣傳,形成有利于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專項提升行動的氛圍。組織引導員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培訓,并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
篇4
扶持政策強勢出臺
3月23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會議提出,通過努力,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會議還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
切實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產生。推廣使用城市燃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菜籃子、布袋子,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和過度包裝,促進源頭減量。逐步推行垃圾分類,當前重點推進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的單獨收運、處理。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
增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完善收運網絡,推廣密閉、環保、高效的垃圾收運系統。強化規劃引導,推進垃圾處理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選擇適用技術,加快設施建設。嚴格規范操作,提高設施運行水平。加快存量垃圾治理。
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設施運營狀況和處理效果的監管,開展年度考核評價并公開結果。完善全國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監控系統,定期開展排放物監測。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寬投入渠道,嚴格執行并不斷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要優先配套建設垃圾處理設施。強化對垃圾處理技術和設備研發的支持。
固廢行業進入發展黃金時期
國務院研究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將對固廢行業整體發展形成利好。根據我們之前對固廢行業的深度研究,“十二五”期間將是固廢行業發展黃金時期的開始,各項相關政策和法規都將陸續出臺。本次國務院工作會議提到的垃圾分類、收費制度完善、監管加強等政策,對于固廢行業的快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密切關注后續相關政策的發展和落實。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持續提升: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70%左右,到2015年,我國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仍要持續提升,達到80%以上。盡管從無害化處理率水平上來看,“十二五”期間僅提高10多個百分點,但由于之前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許多縣城都未設施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十二五”期間若實現每個縣城建設一座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市場空間仍然很大。從部分省市的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90%以上,縣城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建制鎮生活垃圾處理也要逐步跟上。
首次明確提出“推行垃圾分類、餐廚垃圾分類”:由于垃圾分類制度不完善,我國垃圾含水率較高,一般在50%以上,這一直是我國垃圾處理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之一。而且,由于我國特定的飲食習慣,餐廚垃圾在我國生活垃圾中占比也較大,甚至可達到50%左右,遠高于國外的水平。餐廚垃圾有機物含量高、含水率高,可通過堆肥處理轉換成優質有機肥料,也可以在厭氧發酵中轉換成沼氣再發電。因此,對其進行的專門分類收運更便于餐廚垃圾的后續處理,同時也可有效降低剩余部分生活垃圾的含水量。本次國務院工作會議是我國首次明確提出“推行垃圾分類、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有利于我國垃圾處理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推廣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會議提出,要推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在傳統的填埋處理方式之外,“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式”將越來越受重視。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式主要仍以填埋為主,2008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中仍有83%是通過填埋方式進行處理的。目前,我國無害化處理設施平均負荷在80%以上,我國衛生填埋處理廠的負荷尤其大,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超負荷運行嚴重,導致填埋廠壽命縮短。未來,資源化利用方式的推廣,回收利用、焚燒等資源化利用方式處理比例的提升,有助于緩解填埋廠超負荷運行的現狀。
目前,我國焚燒處理生活垃圾比例仍然較低,“十二五”期間,預計將有較大提升,同時對焚燒尾氣的治理和監測也將更加重視和增強。此外,靜脈產業園,是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焚燒發電、生物處理等生活垃圾資源化方式的集成,“生活垃圾資源化”理念的推廣,對于我國靜脈產業的發展也有推動左右。
加大政策支持,推行垃圾收費制度:會議提出,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垃圾收費制度的完善,是促進垃圾處理廠順利運營的重要動力。雖然之前我國已逐步推行垃圾收費制度,但仍存在征收不到位、各地處理費差異較大等問題。目前,部分地區已推行或擬推行垃圾處理費并水費征收,有助于垃圾處理費的有效收繳。后續垃圾收費制度和方式的落實,仍需要密切關注。
投資策略
篇5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垃圾分類治理直接關乎農村生態平衡與村民根本福祉,是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提升農村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的緊迫任務。雖然垃圾分類治理已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治理效果有待提升。據調查,農村平均每人每天生產0.8kg生活垃圾,全國農村一年的生活垃圾生產量接近3億噸,而我國農村農業部數據顯示,全國近1/4農村生活垃圾未獲收集和處理。可見農村生活垃圾數量多且未完全處理,已成為中國首要農村環境污染源,將嚴重影響美麗鄉村的建成。
為更好地治理生活垃圾,政府部門多措并舉,出臺多項垃圾治理相關文件。2011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公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地方性法規形式確立了對生活垃圾的治理;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為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提供了明確的制度保障;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印發了《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啟動生活垃圾分類;2019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對原有條例進行修訂,修訂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加強了生活垃圾管理,對改善城鄉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提出更高要求;2021年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印發的《2021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辦法》,為推進屬地責任落實而建立垃圾分類實效考評機制。
同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作為重要議題,也引起多位學者關注。賈亞娟等學者從供給主體出發,根據陜西省定點區域調查,綜合評價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效果;韓智勇、蔣培等學者也日益關注相關問題,并從農村垃圾的產量、物理特性及農民行為的角度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問題進行了研究;學者向玉瓊等從社會資本重構與政策執行有效性方面探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優化路徑。
總的來說,隨著政策的不斷出臺,規章制度更加完善,但相關政策多傾向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忽視了城市和農村的差異性,適用于城市垃圾治理的方案在農村垃圾治理中效果不佳。目前還沒有以農村為主體的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法律法規作為參考,導致地方政府在農村推行生活垃圾治理時,缺少學習借鑒的文本,難以提出有價值并符合當地情況的策略,這也導致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相對來說起步較晚。而農村垃圾分類又尚處于較新的研究領域,現有文獻在模式研究和優化路徑方面還有較大的擴展空間。
基于此,本文在借鑒已有文獻資料和相關報道基礎上,研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面臨的困境和障礙,總結新型農村垃圾分類的模式,比較分析不同模式的成效和不足,為更好地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建設美麗鄉村提出政策建議。
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現實困境
(一)政府層面困境
1.治理理念錯位。在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對于治理方式探究不足,與其他公共事務處理方式混淆,采取“一刀切”的方法,過度干預村民在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事務中的主體性。一方面直接將城市垃圾治理政策使用到農村,沒有考慮到農村差異化問題,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有效掌握垃圾分類的“內在原因”,仍然秉持長期以來的“慣性思維”,農村公共事務依然簡單依賴“政府+村干部”完成,沒有引入足夠的市場化機制。
2.治理方式錯誤。從多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情況來看,大部分失敗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重“治”不重“用”。農村自身的生態環境系統往往可以分解一部分農村生活垃圾,對于可分解部分,再次循環使用的效果遠遠大于治理效果,而對于工業介入下產生的塑料袋、礦泉水瓶、塑料包裝等難以降解的垃圾才是治理的重點。但有些地方政府為了保持政績需求,需要立竿見影的效果,直接形式化地進行治理,或者“一股腦”全部處理,嚴重不符農村生態規律,往往無法產生持久作用。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治理理念,借鑒治用結合的方法,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會產生持久而正面的效果。
3.財政保障不足。“美麗鄉村是昂貴的”,當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資金來源,大部分源于政府專項財政撥款,村委會與村民的支出力度較小。由于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且持久的過程,對于一些急需政績的政府來說,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難度大,效果不明顯,因此忽略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重要意義。同時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中期需要高昂的費用進行運營,后期還需要注入大筆資金進行維護,持久的資金保障尤為重要。環境保護投資大,見效慢,無法產生高昂經濟利益,在多重壓力下與政府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相比,財政撥款往往不愿意向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中傾斜。
(二)村民層面困境
1.環保理念不足。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作為一項持久的農村公共事務,垃圾治理的主體應是村民。就目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出現的問題來看,大部分村民的思想還是將垃圾分類作為“配合”政府工作的“任務”,村民沒有認識到治理垃圾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其自身不僅是垃圾治理的踐行者,更應當承擔主體責任,同時村民受教育程度相對來說較低,環保理念和環保認知多有不足,意識無法正確指導實踐,導致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面臨推行難、治理效果差的問題。
2.弱集體性活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不斷發生變化。個體不需要通過集體力量來生存,使得農村社會有機體不斷瓦解,村民之間聯系越來越少,鄉村公共性不斷淡化,集體行動力也逐步減弱,在此基礎上,村民開始“隔離化”生存,不斷成為獨立的個體,原子化分布現象在鄉村中愈發明顯。這種情況下,農村公共事務開展的基礎變得較為薄弱,對于政府和村干部下達的指令,弱集體活動性成為一大阻礙。
(三)社會層面困境
1.基礎設施建設覆蓋率低。不同于城市人口聚集性居住特點,農村人口居住地點較為分散,并且居住范圍較廣,距離問題使得垃圾場、垃圾轉運站、堆肥房等基礎設施無法覆蓋全部村民的居住范圍,在進行垃圾運輸與垃圾處理方面,不僅產生了高昂的運營費用,對于監管和治理來說也增加了一部分管理費用。
2.社會關注度不足。城市在社會進程中高速發展,資源、人口都不斷向城市涌入,城市開始顯得異常擁擠,“城市病”和環境污染也不斷加重,國家與公眾的治理關注點逐漸投向城市中;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鄉村在銀幕上一直處于“田園牧歌”的形象,對農村生活和環境有著“山清水秀”的定式思維;部分城市居民沒有農村生活經歷,認識不到目前農村出現了嚴重的垃圾污染情況,在多重原因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問題一直處于關注度較低的狀態,社會層面也忽視了農村的環保情況。
三、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運行模式
基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問題,筆者根據多位學者對其的研究,以及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模式的了解,將目前較為有效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模式分為了四種類型。
(一)模式一:政府+村集體+村民
此模式通過點到面的方式,形成以政府引導、村民主導的自主供給模式。以北京市延慶區大莊科鄉為例,以“建立臺賬+嚴格考核+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將垃圾分為三類:廚余垃圾、灰土垃圾和其他垃圾,政府統一發放三色垃圾箱,分類進行投放,對于廚余垃圾和灰土垃圾,村民可以采用漚肥和填土的方式進行處理,其余垃圾統一回收,有專門分揀員進行分揀,再將其中可回收垃圾賣給專門回收的企業獲取一定的資金,也實現了垃圾的循環利用,而對于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建造了區衛生填埋場,進行統一填埋。特別是“白色垃圾”的回收,采用“換購”的形式,政府與村集體對村民分揀出來的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根據數量進行兌換。由于鄉村中村民閑暇時間多,村經濟水平較為落后,以兌換為主的獎勵機制有著明顯的效果,甚至一些村民不僅開始收集自家白色垃圾,還會主動去田地和道路上收集。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模式還有著明確自上而下的監督考核機制,區級環境監督員對下屬街道和鄉鎮進行監督與考核,鄉級環境監督員對村“兩委”和分類運輸及保潔員進行管理、監督和考核,村干部在布置任務中對村民進行考核,層層規范監督考核制度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提供了穩定的制度保障。
但目前就此模式來看,在分類端的成效較為明顯,但運輸端和分類處理環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政府和村集體無法保證有效的分類運輸及后期的垃圾處理情況,并且對后期垃圾處理形式也無法把控,沒有實現規模化的鏈條來進行末端垃圾處理。
(二)模式二:政府+村集體
通過政府為主導,村集體參與決策的政府供給模式。目前安康市某村主要采用縣政府主導,鎮政府和村集體共同參與決策的模式探索垃圾分類方法,政府與村集體共同商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相關規章制度與管理機制,對于垃圾分類的宣傳,以政府為主導進行,村集體組織農戶進行學習,同時政府出資建設“陽光堆肥房”,農戶只需要將垃圾分為“可堆肥”與“不可堆肥”兩種,將“可堆肥”垃圾送往“陽光堆肥房”,“不可堆肥”垃圾放置到村集中垃圾場,集中收集并運輸至統一地點,由于村集體有資源性經濟收入,垃圾運輸費用由村集體負擔,同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也由政府和村集體共同進行監管。在政府+村集體模式中,與政府+村集體+村民模式最大的區別則體現在村民的參與度中,村民作為治理主體中的一員,參與治理的分類、撿拾、監督與被考核環節,深層次的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并在參與的過程中主動性較強,而政府+村集體模式村民參與感低,僅在分類端進行“可堆肥”與“不可堆肥”垃圾分類,積極性也不高。
由于有些可回收垃圾屬于不可堆肥垃圾,這部分垃圾可以再次循環利用,部分村民將可以變賣和循環使用的垃圾收集起來,而其他所剩下的垃圾不再進行“可堆肥”與“不可堆肥”分類,直接混合送入集中垃圾場,使“陽光堆肥房”收效甚微,而政府和村集體對于垃圾分類和分類回收的情況,在監管上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去監督,管理成本較高。
(三)模式三:政府+市場
引入委托機制,以購買服務為主導的市場供給模式。政企合作不斷成為政府處理公共事務的重要方式,但委托機制下,委托方和方的目標、利益訴求不同,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問題。北京市密云區北莊鎮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中,采用政府引導+企業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較好的規避了這個情況。一方面在監督管理方面,專門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中心,負責全鎮的環保問題,鎮政府設立公益崗供村民當選生態環境管護員,參與到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中,并引入私營企業———北京隆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購買服務,委托參與運營。另一方面對于信息不對稱問題,北莊鎮采用多重監督管理方式進行:對于作為購買方的政府而言,以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對北京隆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直接影響其單位收益,同時也對村“兩委”和村干部的工作進行政績考核,其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作為方的北京隆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對其下屬的垃圾分揀員、運輸員、管理員進行業績考核。與此同時,鎮政府、北京隆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村“兩委”共同監督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的工作;鎮政府和北京隆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監督分揀員和運輸員的工作;生態環境管護員和村“兩委”共同監督村民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這種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模式為政府購買服務提供了保障,有效規避了訴求不同產生的分歧,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相關難題,同時環保業績也不斷提高北京隆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知名度,為打開新市場奠定了基礎。
委托模式下,便會滋生形式主義的出現,由于政府無法全程參與分類、運輸及最終的垃圾處理,監管難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此外,垃圾治理問題屬于社會問題,見效慢也無法獲取高額的經濟利潤,多數企業不愿意涉足此領域。
(四)模式四:政府+市場+第三方公益機構+村集體+農戶
多元共治意味著多方面的共同參與,延安市某村在實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模式上,通過多主體共同的參與,探索出一條新的治理路徑。此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引入第三方公益機構,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第三方公益機構、村集體和村民共治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模式,并在實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實施過程主要采用延安市政府主導,鎮政府和社區與委托的保潔公司簽訂合約,政府和社區共同支付保潔公司相關費用,保潔公司則負責對垃圾進行分揀、運輸、處理,以公益為主的非營利性企業作為第三方,提供垃圾回收后的兌換服務。在垃圾的具體分類上,將其分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類方式較為簡單,大多數村民可以正確分類,政府還免費為村民提供三色垃圾桶,村民可以將分類后的可回收垃圾送往垃圾回收銀行,并且有第三方企業為村民提供可兌換的物資,同時保潔公司與社區之間對于獎懲方案進行決策,對考核優秀的農戶進行物質與精神獎勵,對考核未通過的農戶進行扣分談話。這種多元化的治理模式不僅減輕了政府的治理難度,保潔公司的效益也大大增加,同時社區和村民也切實享受到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后的良好反饋結果,第三方非盈利企業也通過公益性活動強化了企業責任,獲得良好的正面形象。但主體的多元化,使責任歸屬問題也不斷顯現,一旦出現問題,“甩鍋”“踢皮球”現象嚴重。
四、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優化策略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新機制
政策是引導政府工作的指向標,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結構和分類機制完善是目前的重要任務。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失敗情況不乏存在著分類結構不明確導致的問題,農村生活垃圾從源頭端(分類)-中端(運輸)-末端(處理)需要一套系統的運行模式,根據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明確治理主體、健全責任體系、做好工作劃分非常有必要。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同時,要根據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的情況,以不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因地制宜為基礎,以本地性、便利性、可操性為原則,以垃圾資源化和垃圾減量化為工作重心,推行法律法規與相關制度的健全。
(二)明確主體責任,發揮主體作用,加強深度參與
村民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主動參與性不強、村集體的公共精神欠缺、政府相對經驗不足、財政依賴性較強、技術發展與技術使用的不對稱等多方面因素導致了主體責任之間的矛盾,嚴重制約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工作效果。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必須要有一個主要主體支撐,其他主體進行輔助,作為一項公共事務,村民必定是參與的主要支柱,政府要適當減少“大包大攬”的做法,把權力放回村民手中,加強村民參與的主動性與參與深度,培育村民的主體性,并且外部群體進行持久的輔助,更好的實現農村社會自治的可操性和實用性,在農村內部社會建立長久有效的治理機制。
(三)培育公共精神,發揮熟人社會治理優勢
農村社會是一個以熟人關系維系的社會,是基于血親關系建立的生存共同體,在共同利益的主導下將產生公共精神,這種公共精神在熟人社會中的行為會引起他人關注,并且熟人之間會相互影響,基于熟人社會的特點,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中,可以借鑒“規訓與懲罰”的方式,如同福柯所言“規訓”的控制力量,可作為“紀律”來予以理解。不僅是因為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的社會,禮是鄉土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同時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范的是傳統。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是一個長期且系統的工程,讓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成為熟人社會中“禮”的一部分,在“禮治”的約束下,形成相應的紀律,“遵守”紀律的村民可獲得對應的精神及物質獎勵,“未遵守”紀律的村民,可適當進行紀律上的懲罰,這種懲罰會在熟人社會的“關系化”中不斷發酵并逐漸放大,以至于在熟人之間的影響、勸導下,最終回歸到紀律中來。在以熟人社會為基礎的“禮治”之下,公共精神的培育也不斷增強,鄉賢共治的促進,使得法治、德治、自治有機融合。
篇6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建議;可持續發展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迅速。城市生活圾垃堆存直接導致一系列問題:長期占用大量土地,嚴重污染空氣、土壤和地下水,城鄉結合區域生態環境惡化,居民生活質量下降,并且引起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這一系列問題已經制約著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如何解決垃圾問題,還城鄉居民一個健康、潔凈的生存環境,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
1、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義
實現對城市生活垃圾的科學有效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可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②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加工處理,可促進資源的充分利用;③發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可以增加社會的經濟效益;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還可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2、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2.1 焚燒法焚燒法處理固體廢物,具有減量化效果顯著、無害化程度徹底等優點,焚燒處理早已成為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處理的基本方法,同時在對其他固體廢物的處理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我國主要城市均已建設了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許多小城鎮、醫院等,也建有相應的固體廢物焚燒處理裝置。目前國內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回收體系也較為健全[1]。
2.2 衛生填埋法填埋是由傳統的廢物堆放和填地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技術,經過長期的改良,廢物填埋已經演變成一種系統而成熟的科學工程方法,即衛生填埋法。該法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術措施,防止滲濾液及有害氣體對水體、大氣和土壤的污染,使整個填埋作業及廢物穩定過程對公共衛生安全及環境均無危害的一種土地處置廢物方法。與其他處理方法相比,衛生填埋法的主要優點是:①其一次性投資較低,運行也較為經濟;②適應性廣,對生活廢物的種類、性質和數量均無苛刻的要求;③是一種相對完全、徹底的最終處置方法;④運行管理相對簡單。
2.3 堆肥法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通過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還原于大自然,堆肥法既是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發生一系列放熱分解反應,最終使有機物轉化為簡單而穩定的腐殖質過程,腐殖質中含有可被土壤接受的有機營養物,能夠解決土壤板結問題,并維持了自然界物質的良好循環,該方法具有工藝簡單、處理成本小、實現廢棄物無害化與資源化的優點,但此方法需要前期做好垃圾分類,否則會增加后期處理難度大,且得到的腐殖質肥效不佳[2]。
3、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3]
3.1 公眾環保意識弱,垃圾分類收集難一直以來,由于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習慣于將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這種混合收集的垃圾中往往含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質和一些危險廢棄物,如廢紙、塑料、易拉罐、廢舊電池等,如果將這些物質同生活垃圾一并處理,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增大了垃圾處理成本和后期處理難度。雖然我國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試點了“垃圾分類收集”,但由于人們長期的生活習慣、思想意識及其他因素,都使得“垃圾分類收集”收效甚微。
3.2 垃圾處理投資單一且不足由于垃圾處理作為城市公共事業,注重的是社會效益,不能很好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投資渠道窄,其經費來源主要靠政府撥款,造成政府財政壓力大,資金緊張,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的處理需求。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垃圾收運處理設施以及配套建設相對滯后,許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鎮普遍存在設施老化、數量不足等問題,垃圾滲濾液、焚燒廢氣等二次污染更得不到有效處理,甚至無人問津。
3.3 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到位我國固體廢物處理行業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相關法律法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管理者的共同難題,現有的管理體系已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垃圾處理問題,因此,建立一套包括垃圾減量、填埋、焚燒和分類回收在內的合理有效的綜合性管理體系也勢在必行。另外,相關管理制度獎罰不分明,城市管理者和社會公眾對現有的環保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強,“重形式,走過場”,使得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無‘法落實。
4、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①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盡早推行垃圾分類收集管理制度,回收可利用資源和有害廢棄物,減少二次污染,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從源頭管理,控制并減少垃圾的產生量。②拓寬垃圾處理產業投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了增強企業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的責任,投資者必須關注政府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積極出謀劃策,不斷改進企業的技術水平。對于企業投資者來說,要想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就必須潔身自好,認真履行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并且應該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認真執行,并且創新。③加緊完善有關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管理制度。不管從法律監督的角度還是從工作監督的角度,都應該強化對環境保護方面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推動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
5、結語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處理處置,才能實現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政府部門應制定相應政策,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要求多部門全面加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力度,利好固廢行業,實現城市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力.淺談固體廢物的焚燒處理[J].科技傳播,2011,68.
篇7
處置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為認真落實《xx市城市建筑垃圾規范化管理實施意見》《xx市‘垃圾革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及《關于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秋雷”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xx執〔xx〕xx
號)等文件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市建筑垃圾(含建筑渣土、裝修垃圾、拆遷垃圾等)、生活垃圾處置管理,規范建筑垃圾產生、運輸、消納秩序,全面解決好當前生活垃圾亂扔亂放、治理滯后等問題,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處置專項整治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標
通過在全市范圍內集中力量開展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處置專項整治行動,有效管控建筑垃圾產生源頭,規范收集、中轉和運輸環節,實施全程許可控制;嚴厲打擊偷倒亂倒建筑垃圾的違法行為,凈化清運市場,促進建筑渣土、裝修垃圾平衡消納,全面提升全市建筑垃圾管理水平。有效解決城鄉生活垃圾違規堆放、量大面廣、臟亂惡臭等環境污染問題;實現城鄉環境整潔有序、生態宜居,普遍增強城鄉居民環境保護意識。
二、整治時間
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
三、整治內容
1.
建筑垃圾專項整治行動
1、規范建筑垃圾運輸單位運行。嚴把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準運許可關,嚴肅查處未經許可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和個人。加強建筑垃圾運輸單位監管,嚴肅查處未按規定線路運輸、未在指定消納場地消納等違法行為。
2、加強建筑垃圾源頭管控。進一步加大對施工現場進出口檢查力度,完善專人沖洗進出車輛措施,及時清掃現場出入口的主要道路,禁止帶泥上路,確保凈車離場;妥善處置建筑工地污水泥漿,不得溢流到臨街路面,未經沉淀處理的廢水不得直接排入排水設施或渠系;及時清運施工現場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建筑垃圾,臨時堆置應密閉存放或進行覆蓋;及時清理建筑垃圾,堆放的零星廢棄物以圍欄隔離;嚴肅查處在施工現場亂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占用人行道堆放物料的違法行為。
3、加大工程運輸車輛路面執法力度。針對建筑垃圾偷倒亂倒、嚴重影響市容的情況,進一步加大執法打擊力度。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未密閉運輸、拋撒滴漏、
帶泥上路、隨意偷倒亂倒等各類違法行為,從嚴查處。
2.
生活垃圾處置提升專項行動
3.
加大執法監管力度。重點查處未按要求分類投放各生活垃圾的分類單位,以及未履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的投放管理責任人;嚴禁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對分類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運輸的行為,對負有垃圾處置責任的單位未簽訂協議或者未核實最終貯存、處置、利用情況的等違法行為嚴肅查處。
4.
加強餐廚垃圾監管。督促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將餐廚垃圾與非餐廚垃圾、廢棄食用油脂與其他餐廚垃圾分類存放,嚴肅查處隨意排放餐廚垃圾和不按規定設置使用環保環衛設施的行為;督促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按規定與收運單位簽訂作業合同,嚴肅查處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將餐廚垃圾交由未取得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收運處置的違法行為,加大餐廚垃圾流入生豬養殖場這一違法行為的處置力度;嚴格監督收運處置單位按標準規范分類收運處置餐廚垃圾,嚴肅查處不按規范標準收運處置餐廚垃圾的行為。
5.
城區衛生死角清零專項整治行動
1.
深入排查,加強源頭管控。加大背街小巷環境衛生和陳年垃圾的清運處置力度,消除衛生死角,進一步查處影響環境衛生管理的違法行為。按照分類、利用、環保、規范的要求,積極做好裝修垃圾分揀利用、規范運輸、依法消納等處置政策宣傳,加大裝修垃圾相關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查處擅自將裝修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處置、擅自將裝修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隨意傾倒、拋灑或者堆放裝修垃圾等違法行為。
2、創新方式,加大監管力度。利用非現場執法模式工作優勢,充分發揮智慧城管系統、天網工程等平臺拓寬取證渠道的作用,創新科技+執法模式提升執法效力,對轄區內衛生死角逐一處置到位,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四、行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強化協同。開展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整治是規范工程運輸市場、解決市容頑癥、營造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各中隊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明確責任、分解任務、扎實推進,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要建立健全協調合作機制,加強溝通、緊密協同,合力解決整治過程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整治工作效率。
(二)依法整治,文明執法。要按照“宣傳教育在先、執法查處在后”的文明執法要求,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自由裁量標準,做到既嚴格執
篇8
從2009年開始到2013年5年間,我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初見成效,全國開展垃圾收集的行政村比例年增長6個百分點,進行垃圾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增長15個百分點,農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理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各地財政投入也是逐年增加,2009-2013年5年間,用于農村垃圾處理的財政投入年均增加20%,但區域差距較大,如2013年東部地區用于農村垃圾處理的財政投入占全國60%,余下的中部和西部地區一共占40%。農村生活垃圾呈現出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區域差距大
東部地區有生活垃圾收集點的行政村比例達82%,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達68%;中部、東北地區有生活垃圾收集點的行政村比例超50%,但生活垃圾處理比例有待提升;西部地區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均相對滯后,收集和處理的比例只有37%和21%。
總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呈現“四六六”格局。有超過四成的行政村收集點還是空白;有超過六成的農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任何處理,全國農村生活垃圾不完整的統計有1.1億噸,有0.7億噸的垃圾是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有超過六成的行政村是沒有對垃圾進行處理的,只有19萬個行政村有垃圾處理,處理的比例不到36.6%;有14個省的處理率不到40%,少數省不到10%,也就是說這些省市的農村生活垃圾90%都沒有得到處理。
(二)模式粗放,收運處理過程污染嚴重
現有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歸納起來有三種:一是沒有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垃圾隨處亂堆,甚至直接傾倒在河道,污染嚴重;二是設有簡易垃圾收集點,但沒有密封、清潔措施,最終采取簡易堆放,污染嚴重;三是收集點轉運至簡易填埋場,收運成本高,資源浪費,污染較嚴重。總體來看,形成這種粗放模式的原因是由于財政經費投入不足,導致環衛設施基礎薄弱。同時,由于經費匱乏,未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導致收運設施缺乏或簡陋;收集處理以人力作業為主,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收運不及時;處理以簡易填埋為主,大量填埋場污染環境亟待修復。
(三)管理無序,沒有形成有效的行動機制
很多地方政府對農村垃圾處理重視程度嚴重不足,管理體制不清晰、職權不明確;財政資金不到位或不能及時到位;村民環保意識普遍不高;城鄉、區域統籌等新的理念在大部分地區沒有得到落實。
二、各地實踐及典型模式
近年來,各地加大了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投入,取得初步成效。如,2008年以來,山東全省累計投入資金51.3億元,目前有76個縣(市、區)實現了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2009年以來,四川大力推進以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為重點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目前全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處理;2010年以來,安徽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0.5億元,縣(市、區)投入財政資金4.5億元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2011年以來,廣西加大推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兩年內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增加30個百分點,等等。
歸納總結各地實踐有四個比較成功的經驗:一是建立了主要領導推動,嚴格職能考核的推進機制;二是形成了既有村民參與,又有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三是探索了財政資金主導,農民適當交費的經費分擔機制;四是明確了源頭分類減量,相對集中處理的農村垃圾治理機制。
(一)傳統和新型“城鄉一體化”模式
目前,農村垃圾處理模式主要有傳統和新型兩類。傳統模式是指由各級環衛部門負責對農村生活垃圾實行收集、運輸、最終處理;新型模式是指采取市場化運作的統收統運模式,實行管干分離。全國農村垃圾處理主要形式還是采用“戶集、村收、鎮運、區縣處理”,這種模式主要適宜區域經濟發達地區,城鄉結合比較緊密地區。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面積較大的村鎮,主要采取“分類、分片、分級”處理模式。主要特點是源頭分類減量后,區分近郊、遠郊、偏遠村莊,分別選在縣、鎮或村進行最終處理。如,行政村距離縣處理廠20公里范圍內,就實行“村收鎮運縣處理”;行政村距離縣處理廠在20公里范圍外,可通過片區建設生活垃圾轉運站和處理場,實行“村收鎮運片處理”;行政村距離縣處理廠在20公里范圍外,且位置偏遠的地區,可強調分類處理,就近就地處理。
三、政策法規及標準體系
自住建部啟動農村生活垃圾5年專項治理計劃后,上海、廣東、海南等省市紛紛出臺政策進一步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如,上海出臺了《關于開展本市農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2015年至2020年的工作路線圖,要求農村生活垃圾要達到100%無害化處理;廣東出臺了《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保潔要求、農村垃圾處理等內容,同時,廣東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納入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共計36000萬元用于補助70個欠發達縣(市、區);海南出臺“清潔家園”行動,要求到2015年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覆蓋率達70%以上。
同時,各地啟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標準體系建設,現行的標準體系全國已經基本完成,包括綜合標準2項,基礎標準3項,通用標準8項,專用標準4項;第二階段的17項標準中,現行2項,在編1項,待編10項,修訂中4項。這些標準都是完全針對村鎮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的出臺會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四、行動計劃及發展趨勢
2014年底,住建部召開了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提出四方面要求:全面啟動農村生活垃圾5年專項治理、使全國90%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處理、基本扭轉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局面、形成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長效機制。并提出六項重點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保障、確定處理模式、動員村民參與、完善法律制度和強化監管檢查。同時,要求根據農村的面積、交通的狀況、經濟的情況、分類的進展、處理設施的距離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形成區域特色。
(一)垃圾分類是管理重點
垃圾分類成為此次治理工作的重點,具體有六方面內容:一是要求加快收集、運輸、處置系統設施建設,銜接垃圾分類試點;二是制定分類產品扶持政策,解決再生資源產品出路;三是建立農村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全過程監管體系;四是健全生活垃圾減量及分類定期通報制度和考評激勵機制;五是加大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參與和監督;六是積極推進分類垃圾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
篇9
[論文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國外治理;經驗啟示
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由此產生的城市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發展代謝的產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變成了城市發展的負擔,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處于城市化發展高速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每年城市垃圾產生總量約達1.8億噸,到2030年,城市垃圾年產總量估計將達到4.09億噸,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形勢嚴峻。世界發達國家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起步較早,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因此,通過分析國外成功治理該問題的立法實踐,對目前我國城市發展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辯證認識
城市生活垃圾一般指在城市生活中及其相關服務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為生活垃圾的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因其成分復雜性,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與此同時,在當今資源緊缺、提倡循環經濟的時代,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部分又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因此,正確認識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們合理解決該問題的前提條件。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性
1.污染環境
城市生活垃圾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現在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個方面。城市生活垃圾在堆放和處理過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其微小的粉塵顆粒會隨風漂浮,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填埋后的城市生活垃圾在微生物的分解和化學反應下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同時在焚燒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顆粒污染物、硫化物等。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自然降水沖刷進入水體等,經過水的溶解作用而產生大量有毒物質,從而影響水循環的各個環節,污染水質。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毒物質長期的堆放,在自然作用下會滲透到土壤當中,經過不斷地滲透、遷移使土壤中積累了大量有毒物質,導致土壤成分結構改變,最終會對動植物產生危害。
2.危害人體健康
城市生活垃圾改變了城市生活環境,造成水污染、空氣污染等,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堆放的城市生活垃圾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會產生有毒氣體,直接威脅到人體健康;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氮、磷、重金屬等進入到河流和地下水中,造成水質污染、飲用水不潔,危及人類生命健康;大量垃圾的存在,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通過病蟲的傳播導致疾病的產生和蔓延;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后將難以治理,動植物攝取后將影響到整個生物鏈的健康發展,當然的包含人類。
3.引發危險事故
城市生活垃圾中富含有機物質,在長期的集中堆放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在不斷的積聚情況下,積聚的壓力大于復蓋層壓力時或CH4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引起爆炸事故。如2010年1月,廣州白云區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4名工人受傷。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利用價值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與此同時城市生活垃圾的構成也發生了改變,廢品含量增加,資源利用價值也相應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廢紙、金屬、有機混合物等,廢紙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和重新制造,減少林木資源的砍伐,保護生態環境;廢金屬的回收利用可減少成本耗費,緩解資源緊缺的急迫形勢;廢食品等有機混合物可用于生產有機肥料和垃圾燃料,減輕環境污染。據相關部門統計,僅北京市年產垃圾中就有廢塑料36.2萬噸,每噸廢塑料可生產0.37-0.73噸油;廢紙38.8萬噸,每噸廢紙回收利用,可造0.85噸好紙,木材節省3立方米、堿300公斤,減少污染74%。
二、國外相關問題立法實踐
(一)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生活垃圾人均產量居世界首位,但垃圾回收率非常高。美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城市垃圾的處理,但進展并不順利。70年代以后,美國開始以立法的方式進行規制該問題。通過不斷完善垃圾管理法律體系,注重削減城市垃圾產生污染源和堅持垃圾處理減量化原則,并實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狀況得到明顯改善。1976年,美國頒布實施了《資源保護和回收法1976》,該法體現了循環經濟的思想,注重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是一種理念的轉變。1990年,美國通過了《污染預防法1990》,該法注重源頭控制污染源的產生,要求清潔生產,從而減少垃圾的產生,但該法主要由企業自愿遵守。與1984修訂的《固體廢物處置法》、《廢物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構成了美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在具體措施方面,美國政府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通過競爭招標外包給私人;引入生命周期和誰污染誰負責理論,延伸企業產品責任,明確污染人環境責任;通過免稅、減稅等政策激勵企業清潔生產,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建設提供貸款和部分費用支持;運用經濟手段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實行抵押金制度,并嚴格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填埋等相關處理的監督;鼓勵城市之間的合作,建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區域協作機制等。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美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狀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美國城市垃圾填埋比例過高,達到75%;《污染預防法1990》對企業的要求是鼓勵性的,僅靠企業的自覺性很難達到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等。
(二)日本
二戰以后,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問題也日益突出。日本作為亞洲島國國家,面對資源匱乏和環境惡化問題,堅持發展循環社會經濟的理念,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體系,實施了積極有效的措施。日本于1970年頒布了《廢棄物處理法》,該法于2000年修訂后,內容具體詳細,確立了廢棄物減量化和合理處理的原則;1991年頒布實施了《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該法要求生產采用易于再生的資源材質和再生資源的再生利用;1993年實施《環境基本法》,確立了基本環保理念;之后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規范如《容器包裝分類回收和再商品化促進法1995》、《特定家庭用電器再商品化法1998》、《循環性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2000》、《建設工程材料再資源化法2000》、《食品循環資源再生利用促進法2000》等,為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改善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具體制度措施方面,日本建立了細致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一般將城市生活垃圾分成四種,城市街道中的分類垃圾桶達12種;日本公民環保意識比較高,同時政府環保宣傳力度大,在學校進行環保課程教育,在社區定期進行環保知識授課,注重公民參與;堅持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建立產品責任延伸法律機制,明確企業社會環境責任;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運用經濟手段減少垃圾產量;加大環保財政投入,運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等。
三、對我國治理對策的啟示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
參照國外的立法實踐,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體系。我國目前也有相關的法律規制,但立法理念滯后,實際操作中難以執行。為了改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惡化的趨勢,我國應在立法理念上進行改變,堅持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原則作為貫徹指導我國立法的指導思想;完善我國現有法律的不足,明確具體法律實施細則,尤其是在責任承擔方面,提高實際的可操作性;推進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立法,為建立配套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如建立嚴格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標準、罰則,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等都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
(二)強化政府角色
政府是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主要推動力量和引導者,政府的政策管理直接影響到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進程和效果。政府應該在垃圾治理中扮演更為主動和積極的角色,通過行政、經濟手段加以調控。加大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研發和推廣的財政支持,加大對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設施建設事業的財政投入;采取減免稅收和補貼等激勵政策,促進企業主動承擔環境資源保護責任;加強對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各部門、各區域的積極合作等。
篇10
涉及到家家戶戶。為打造宜居生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性工作。市持續開展了10年創建活動,鄉村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要想實現鄉村管理水平的新提升,需要更加注重鄉村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今天召開動員會主要目的就是前一階段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的基礎上擴大試點,逐步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剛才,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知識競賽活動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懲處;市創建辦孫宏毅主任宣讀了市創建辦關于進一步推進鄉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意見》各相關縣(區)有關單位要認真學習,抓好落實。下面,再講三點意見。
一、認識要提高
鄉村人口逐步增多,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村生活垃圾處置工作越來越難。生活垃圾每天都在發生,垃圾填埋場容量有限,并且選址、建設都有很多制約因素,僅靠原來的垃圾簡單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處置根本不能滿足鄉村發展的要求。因此,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使生活垃圾盡可能減量化、資源化成為當務之急。但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對市民生活習慣進行一種改變,年初醞釀這項工作的時候,大家也有畏難情緒,覺得垃圾分類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發達國家還沒有完全解決到位,中國的大城市還沒有做好,來做這件事難度更大。實際上,垃圾分類處置中國早有先例。大家回憶一下:70年代以前,每家每戶都把塑料紙等能回收的東西全都變賣,把玻璃瓶等能利用的東西反復利用,把餐廚垃圾直接用來養殖或堆肥。因此,推進這項工作我有基礎的關鍵是要下決心全面推進。
每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量是1.21.5公斤。按市區70萬人計算,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年發生的生活垃圾達30余萬噸,一年的垃圾可以堆成一座小山,珍貴的土地資源被白白占用。如果垃圾處置不掉,鄉村的周邊到處堆放,形成垃圾圍城。專家介紹,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生活用水;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現在很多怪病大多都因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土壤和飲用水引起。前幾年,市政府通過綠化、導氣、排水等措施,投入大量資金對西郊龐莊垃圾堆放場進行了封閉改造,實現了山體綠化。目前,許繁路仍有一個垃圾堆放場,一些鄉(鎮)垃圾到處可見,這些問題怎么辦?最好的方法是從源頭上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能回收的進行資源回收,能燃燒發電的作為能源再利用。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就是把能夠利用的都利用起來,如塑料紙、書報紙、玻璃、金屬等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主要是解決垃圾拋灑對土壤、空氣造成污染的問題。因此,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是一件大事,要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問題,就要做到垃圾分類處置,從源頭上治理。各縣(市、區)各有關單位一定要提高認識,強化措施,把這項工作抓好。
二、目標要實現
全市集中力量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宣傳工作,前一階段。對垃圾分類的意義、好處、做法進行了全面宣傳,宣傳部門、創建部門和新聞單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宣傳效果非常好,群眾認識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市民對加快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不少群眾給市長信箱寫信、網絡上發表意見,批評我說:垃圾分類只見宣傳、不見行動,只聽打雷、不見下雨。原定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宣傳,僅開展了9個小區和單位的試點。為響應全市人民的期盼,經過研究,決定擴大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制定三步走工作目標,用35年的時間,實現全市生活垃圾處置分類化。第一步,9個試點的基礎上,2010年年底擴展到111個單位和小區;第二步,從明年起擴大到鄉村建成區(含主城區和新區已建成區域)所有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2001年以來新建的住宅小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率先實行垃圾分類,新建住宅小區由于基礎條件較好,要全面普及垃圾分類收集;第三步,2012年到2013年,鄉村建成區所有單位、小區、門店都要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分類工作得到全面普及。為什么要用35年的時間?這是根據工作的推進力度、群眾的接受水平,來估計完成目標的時間。工作力度到群眾的認識提高了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就是舉手之勞;如果工作跟不上,磕磕碰碰,就只能用5年的時間。為什么2010年試點111個單位目標具體,后期目標講得不具體?也是為了留下工作空間。市創建辦要做好調查,根據擴大試點情況,確定明年的具體目標,明年的目標實現后,再穩步推進2012年和2013年的工作。力爭用35年時間,把三步走目標落實到位。
三、措施要落實
以下6項措施要認真把握、切實落實。垃圾分類工作要靠全黨動員、全民動手。
要一并考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工作。市城鄉規劃局在道路規劃、綠化規劃、小區規劃中增加垃圾分類場房,1.搞好規劃。市發改委在制定年度計劃、中長期發展計劃時。已建小區要根據需要合理增設分類場房,新建小區要一步規劃到位,要預留垃圾分類就地分解場房的空間。市城管局要修訂完善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操作方法,進一步細化規劃建設和宣傳推廣的責任,要不斷改進操作方法,對不按規定規劃要求進行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收集、運輸、處置的行為進行依法懲辦。
每個家庭、每個單位首先要分好,2.規范運作。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要規范、處置工作要規范。分類收集的終端處置和源頭分類要有機結合起來。可回收的集中起來變賣成錢,廚餐垃圾送到制肥企業變成肥料,可燃垃圾送到電廠發電,有毒有害垃圾運送到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
落實各種垃圾分類箱、垃圾分類運輸設備及垃圾分類管理人員經費。一定要把基本的設施落實到位。3.加大投入。市、區縣兩級財政和物業管理單位都要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建設垃圾分類存放的場所。
二要加強監管,4.強化監管。一要強化宣傳教育。這是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具體化。要從源頭抓起,培養每個居民、每個單位職工的自覺性,一家一戶內、一個單位內人人動手,通過舉手之勞來實現垃圾分類。源頭分類非常關鍵,垃圾分類收集的關鍵和核心在每個家庭、每個單位。每個住宅小區要監管到每個樓道;每個樓道要監管到每個住戶;每個單位要落實到每間辦公室。要逐戶、逐單位監管,看垃圾分類設施是否到位、各項措施是否到位、源頭分類是否到位。要探索新的措施,如新聞媒體、宣傳單位,包括城管監管人員,發現混合投放垃圾的可對所在社區或單位曝光批評。
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短信等媒體進行宣傳;制作宣傳品、小冊子,5.大力宣傳。要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的宣傳。通過年歷年畫、執法車輛、電子屏幕、各類會議進行宣傳;通過課堂宣傳,推廣“小手拉大手”活動;堅持單位、社區定期宣傳。要搞好屬地宣傳,深入到小區住戶、機關單位,逐戶居民、逐個單位面對面的宣傳,把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各類設施規范、處置的方法、操作的流程等宣傳到位。通過廣泛、深入、耐久地宣傳,達到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意義群眾知曉率100%生活垃圾分類處置主要方式群眾知曉率100%市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行為形成率100%通過普及宣傳、深入宣傳,農村的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行為形成率也要在35年的時間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