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消費基本特征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5: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低碳消費基本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低碳城市;生態城市;城市規劃;建設;基本原理
隨著全球氣候暖化趨勢,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的“大戶”。據統計,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總量的75%,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0%。城市化進程與二氧化碳排放量關系密切。目前,全球正處于快速城市化與資源危機并存的階段,為尋找出路和解決危機問題,低碳城市發展理念應運而生。所謂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術為核心,低碳產業和低碳消費為重點,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新型城市發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的基本特征與基本原理,為城市的低碳轉型發展提供借鑒,并為城市低碳規劃建設的有序性提出建議。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與含義
“低碳”一詞首先出現在“低碳經濟”概念中。低碳經濟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城市作為碳減排的關鍵,低碳城市的概念就應運而生。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定義,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當時的國家建設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為試點,推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由此,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在我國正式起步。
認識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認識到低碳城市實際也是屬于生態城市的范疇。追求低碳城市建設,實際上也是在追求生態城市的建設。低碳城市是實現生態城市過程中的初級階段,是以減少碳排放為主要切入點的生態城市類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這樣理解:將低碳目標與生態理念相融合,實現“人―城市―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復合人居系統,從而形成低碳型生態城市。可見,低碳城市有兩層含義: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規劃、交通、建筑盡量朝低碳的方向發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對粗放的、高能耗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二、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特征
構建低碳城市,必須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規劃,重視產業結構的低碳化改造;倡導綠色建筑,設定節能標準,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通過定量分析,合理設計遮陽、建筑朝向、綠化帶分布,控制熱島效應,實現最佳的自然通風效果;重視交通規劃,降低交通過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規劃階段采取預留公交、自行車空間,限制私家車的使用;等等。認識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須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規劃原理去規劃設計,自覺地建設低碳生態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為人們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行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點,也相對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較容易把握和實現。低碳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具體方法和技術體系,至少有三點:一是低碳城市發展指標體系;二是低碳經濟技術和低碳能源技術;三是生態技術。
(二)高效性。城市作為高度集聚性的人類聚居地,人們的生存途徑不同、生活水準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競爭激烈,行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現在城市的生產、運行和維護成本的能耗趨于最小化,城市物質與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將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規劃內容的高效性主要應體現在城市能源系統的高效率,城市轉換系統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轉系統的高效率。
(三)循環性。“循環性”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態系統內在運行機制。低碳城市的循環性特征體現在城市各個系統和各個層面的良性循環,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通過自身生態系統的完善,對改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循環起積極的作用;②城市循環的內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統性;③城市各個系統以及整體的城市系統的循環速率比較合理、且保持整個城市循環系統平衡;④循環機制明確,模式正確;⑤能識別、能解決阻礙城市系統良性循環中出現的問題。低碳城市規劃設計就是遵循這幾種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學的手段,通過原理設計,使其更加系統性,從而達到良性循環。
(四)和諧性。低碳城市的和諧性,一方面反映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貼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結合自然發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諧性更主要的是體現在人與人的關系上,低碳城市不是僅用自然綠色點綴人居環境,而是關心人、陶冶人、人與人關系和諧的社會。這種和諧性正是低碳生態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規劃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原理是指導低碳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和核心思想,對于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良性循環原理
良性循環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慮各系統關系及城市與區域關系,從而實現城市發展的趨優性。
(1)系統性原理。城市環境已經屬于自然環境加人工環境的環境系統,城市環境系統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開放性、相依性等特點,使其成為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類型之一,從而決定其必須考慮系統的良性運轉。一方面,規劃建設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不僅是物質空間的建設,而且還應注重人的環境素質的培養,致力于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建設、城市生態支持系統的建設和長遠的發展框架建設等。另一方面,規劃建設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態系統功能。低碳城市規劃建設應當運用生態學的生態系統基本功能的理論,從生物生產、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等系統功能的角度著手,進行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的組織實施。低碳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是實現低碳生態系統與外界協調平衡的必要條件,而從低碳系統的角度進行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將有助于實現城市系統高效、循環的“自運營”,減輕城市建設與發展對區域的生態的負擔,將城市建設成為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生的人居系統。
(2)區域性原理。城市的發展是在一定區域背景下展開的,城市與其賴以生存的區域,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區域社會、經濟、自然的綜合體。城市要實現有機的生態發展,區域原理可對此發揮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須在城市和區域之間構筑有機、緊密的經濟、社會和生態聯系網絡,形成復合系統。通過統一規劃和建設,使水資源、市政、教育、醫療等資源能與城鄉共同使用,使資源在城市和農村間復合循環利用,同時協調城鄉基礎設施投資,保證城鄉更大范圍的支持和覆蓋;整合城鄉發展,保持城市生態平衡,使城市與區域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的共生體。其次,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還要注意區域差別。中國的土地遼闊,地形復雜,地方的特點和歷史傳承等決定了低碳城市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因此,低碳城市規劃與建設應尊重和保留歷史的記憶,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適應地域自然,使用當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態調控原理。低碳城市作為生態城市的先行者,其規劃建設需要以生態學原理為理論基礎,對低碳城市進行符合生態學原理―自然原理的調控。一是城市空間結構模式要結合自然。城市空間結構是城市建設的框架,決定了城市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態。低碳城市的空間結構要充分地結合自然,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質、氣象、水文等。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要結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態調控須構建城市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生態服務功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護林帶、公園等要素形成綠色基礎設施的基本空間格局,從而保證城市生態系統與自然環境之間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間設計結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間設計主要是通過空間要素的生態化規劃布局達到系統自我循環和自我調節,減少對環境的消耗和污染,實現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的改善。
(三)層次原理。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網絡,具有復雜的結構。實現低碳城市需要區別各層次的共性和差異,層層推進,一環扣一環。層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過改善縱向狀態促使途徑趨適。低碳城市規劃作為指導和協調多部門利益、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合理組織城市空間環境的戰略部署,必須在區域規劃、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修建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以及建筑設計和施工等層面都貫徹低碳化、生態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層次之間關系協調、層次遞進。
當前,我國與人居環境發展密切相關的國情包括:資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經濟在發展中。其中,資源短缺、人多地少決定了我國的城市建設只能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節約的道路;經濟在發展中決定了我國的國策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動搖。中國的經濟及大多數城市的能源70%以上來自煤碳,對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相當一部分的生態空間也受到蠶食和沖擊。中國在未來幾十年間,將出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環境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面對實情,我們應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立即著手開發新能源,遏制污染,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生態城市。
四.結語
總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設規劃的一個新趨勢。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不僅是順應當今世界低碳經濟發展潮流、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正確戰略選擇,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應對復雜多變國際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意義重大,刻不容緩。未來在低碳城市規劃建設上,需要實現工業布局低碳化、循環化,構建綠色交通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倡導綠色消費。為引導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特別需要盡快建立一個量化的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或衡量指標。
參考文獻:
[1]巧靈,胡憶東,丘永東. 國際低碳城市規劃的理論、實踐和研究展望[J].規劃師,2011(5).
[2]袁賀,楊. 中國低碳城市規劃研究進展與實踐解析[J].規劃師,2011(5).
[3]錢紫華, 曹春霞. 低碳城市規劃的研究回顧與思考[J]重慶建筑,2011(4)
篇2
【文章摘要】
“低碳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旅游者的認可和參與則是發展低碳旅游的關鍵。本文通過對陽朔到訪旅游者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研究,從旅游者視角探討陽朔低碳旅游的發展對策,提出陽朔低碳旅游環境的營造和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費習慣的培育兩條基本策略。
【關鍵詞】
旅游者;陽朔;低碳旅游
0 前言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召開,使低碳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和趨勢[1]。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的,使“低碳旅游”成為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低碳旅游隨即成為行業關注的一個焦點。同年,全國低碳旅游示范區評選活動正式啟動。2011年,全國50家旅游景區入選了首批低碳旅游實驗區。2012年,全國19家景區被中華環保聯合會和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等單位評為首批全國低碳旅游示范區。
所謂低碳旅游,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形式。低碳旅游是一種深層次的環保旅游,它包含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即旅游生產的低碳化和旅游消費的低碳化。“低碳旅游”的出現,是全球氣候變化、倡導發展低碳經濟的結果。由于發展低碳旅游的最終目的是保護環境和資源,維護人類的健康,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密切相關,具有鮮明的公共性和共同參與性,政府、旅游企業、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等均成為其利益相關者[3],而旅游者的認可和參與則是發展低碳旅游的關鍵。
陽朔是中國旅游名縣,是漓江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憑借天然山水旅游資源優勢,陽朔一直主打綠色、環保的“山水牌”,讓旅游者親近綠色,親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2010年以來,陽朔縣積極倡導“低碳環保”精神,傾力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著力建設低碳旅游示范區。那么,當前陽朔低碳旅游應如何開展?本文試圖從游客角度,通過調查分析,研究探討陽朔低碳旅游發展的策略。
1 到訪游客問卷調查及其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活動于2014年7月進行,分別在陽朔相關景區、飯店、農家樂旅游示范點和公共活動場所向到訪游客隨機抽樣發放、說明并回收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53份,收回有效問卷408份,有效率為90.06%。
1.1 游客基本特征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從性別、年齡和職業三個角度了解到訪游客的基本特征。在所有的408份有效問卷中,男性游客為231人(占56.62%),女性游客177人(占43.38%)。其中絕大部分為中青年人,總體上與陽朔縣目前到訪游客總體特征基本一致。具體情況如圖1和表1所示。
圖1:受訪游客性別對比
表1:受訪游客年齡段分布情況
另外,在所有受訪者中,游客的職業涉及各個領域,顯示多樣化特點。其中主要有大中學生、自由職業者、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公司職員、商業服務業人員等等。
1.2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了解情況
在408名受訪游客中,有327游客表示對低碳旅游有所了解,占80.15%。而游客們對低碳旅游的了解途徑主要是互聯網、廣播電視和報刊雜志等。具體如表2所示。
而游客眼中的低碳旅游,主要是環保、舒適、健康和節約等。具體如表3所示。
1.3 游客對陽朔低碳旅游建設的意識和態度
(1)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意義
向游客征詢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意義時,有168個(占41.78%)游客認為發展低碳旅游可以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保持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有78個(占19.12%)游客認為可以清潔和美化環境,促進健康;有45個(占11.03%)游客認為有利于節能減排;有33個(占8.09%)游客認為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有27個(占6.62%)游客認為可以博得游客的歡心,有利于吸引游客。
(2)陽朔現階段發展低碳旅游的緊迫性
對于現階段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緊迫性問題,有142個(占34.8%)游客認為非常緊迫;有179個(占43.87%)游客認為應先保證旅游體驗的質量,再談低碳旅游;有69個(占16.91%)游客認為確實很緊迫,但那是當地自己的事;有18個(占4.41%)游客認為旅游業的發展比低碳旅游更重要。
(3)陽朔現階段發展低碳旅游的困難
對于現階段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困難,有36個(占8.32%)游客認為低碳旅游需要高科技手段才能實現;有151個(占37.01%)游客認為低碳觀念與旅游的享受性相沖突;有132個(占32.35%)游客認為低碳旅游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制約作用;有54個(占13.24%)游客認為低碳旅游太抽象,不好領會;有207個(占50.74%)游客認為低碳旅游需要全民具備較高的素質與公共道德。
(4)低碳旅游產品與普通旅游產品的比較選擇
在陽朔旅游過程中,當發現低碳旅游產品價格高于普通的旅游產品時,有44個(占10.78%)游客會義無反顧地選擇低碳的旅游產品;有197個(占48.28%)游客認為只要不是差太多就選低碳旅游產品;有141個(占34.56%)游客則表示當然選擇價格便宜的旅游產品;有24個(占5.82%)游客則對此無所謂。
(5)配合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行為意愿
對于樂意以何種行為方式配合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問題,有204個(占50%)游客樂意不用一次性餐具,自備水具,不喝瓶裝水,盡量食用本地應季蔬菜,最好做個素食者;有159個(占38.97%)游客樂意盡量選擇綠色酒店,不用每天更換床單、被罩,洗澡的時候選擇淋浴,而不是泡浴;有237個(占58.09%)游客樂意提倡步行或自行車,能坐火車的不坐飛機,能跟團的不自駕游,必須乘飛機,就要選擇正確合理的航空線;有258個(占63.24%)游客樂意合理安排路線,途中回收廢棄物,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盡量不在景區留下自己的痕跡;有81個(占19.85%)游客樂意嘗試以貨易貨,盡量選用本地產品、季節產品和包裝簡單的產品。
(6)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途徑和手段
對于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途徑和手段,有294個(占72.06%)游客認為應強化清潔、方便、舒適的功能,提升旅游文化的品牌影響力;有129個(占31.62%)游客認為應加強旅游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有131個(占32.11%)游客認為應扭轉奢華浪費之風;有168個(占41.12%)游客認為應轉變現有旅游模式,豐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項目;有211個(占51.72%)游客認為應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7)對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意見和建議
向游客征詢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意見和建議時,有45個(占11.03%)游客認為應轉變旅游發展模式,推出環保產品,同時提高旅游服務質量;有39個(占9.56%)游客認為應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執行低碳環保經營;有48個(占11.76%)游客認為應加強環境保護,保持環境的清潔,保持生態平衡;有42個(占10.29%)游客認為當地政府應加強管理;有39個(占9.56%)游客認為應提高宣傳力度;有21個(占5.14%)游客認為應提高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素質;有12個(占2.94%)游客認為低碳旅游建設任重道遠,應堅持不懈。
1.4 游客低碳旅游的認知和態度分析
(1)游客對陽朔低碳旅游的認識不夠深刻
通過調查發現,游客對于低碳旅游的認知并不全面深刻,很多游客僅停留在其總體的模糊的認識階段,不能真正了解低碳旅游的內涵。也有不少游客把低碳旅游簡單理解為生態旅游,甚至有不少游客認為低碳旅游只不過是一個口號。調查有80.15%的游客表示對低碳旅游有所了解,但他們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廣播電視和報刊雜志等大眾媒體了解,而極少通過旅游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和旅游酒店等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進行了解,因此對低碳旅游的了解難免抽象而晦澀的字面上。這就不難理解,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深刻認識陽朔發展低碳旅游的意義的游客并不多,408個游客中僅有318個(占77.94%)游客提出共351個意見,平均每1人提出0.86個。在這些意見中,除了低碳旅游“可以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保持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較為集中(41.78%)的意見以外,其它意見的集中度均在20%以下。對于低碳旅游“有利于節能減排”這一明顯直接意義,能夠知曉的游客更是僅占11.03%。淡薄的低碳旅游意識使得48.29%的游客否定了陽朔低碳旅游的緊迫性。更有甚者,37.01%的游客認為“低碳旅游降低了旅游的舒適享受度”,32.35%的游客認為“低碳觀念對經濟發展起到制約作用”。因此,有高達68.38%、67.89%和58.88%的游客反對分別通過“提高旅游運行效率”、“扭轉奢華浪費之風”、“轉變現有旅游模式” 等有效途徑和手段來發展陽朔的低碳旅游。最終,能夠主動為陽朔低碳旅游發展提供意見的游客少之又少(僅211人,占51.72%),建設性意見也非常至少(僅246條),平均每1人提出0.62條。
(2)游客對陽朔低碳旅游的態度不夠積極
發展低碳旅游,必然需要得到游客的認同和積極支持。然而調查發現,盡管有很大一部分游客對陽朔低碳旅游有所了解,但由于認識不夠深刻等原因,絕大部分游客把自己排除在低碳旅游之外,不情愿參與到低碳旅游活動中去。甚至有高達16.91%(69個)游客認為陽朔低碳旅游是陽朔當地自己的事,與自己無關。對于是否支持和參與低碳旅游活動,游客們考慮的三個基本問題是,即價錢、舒適方便和習慣。當發現低碳旅游產品的價格高于普通旅游產品時,僅有10.78%的游客表示會義無反顧地選擇低碳的旅游產品,而高達34.56%的游客則表示當然選擇價格便宜的旅游產品,48.28%的游客表示只能接受價格稍高的低碳旅游產品。對于低碳旅游活動中的食、住、行、購等,游客最樂意選擇的是“行”,但也僅有58.09%。其次是“食”,占50%。“住”和“購”分別僅占38.97%和19.85%。
2 陽朔低碳旅游發展策略
認知決定情感,情感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意志,意志決定行為。能否順利發展低碳旅游,關鍵要看旅游者是否愿意接受低碳旅游。只有主觀上接受低碳旅游,并在行動上付出努力,低碳旅游才能得到實現。然而研究發現,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愿,除了受到低碳旅游環境的影響,還受到低碳消費習慣的影響。因此,陽朔在低碳旅游發展過程中,要強化旅游者的主體作用,培養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費意愿,一方面通過加強對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產品服務的建設和完善,積極營造良好的低碳旅游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對低碳旅游消費的引導和監管,逐步培育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費習慣。
2.1 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環境的營造
研究表明,游客對于低碳旅游的發展困境,更傾向于責怪別人或呼吁政府和企業首先行動。這種意識雖然有些偏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即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業和旅游者都是低碳旅游的主要利益相關者,相互之間聯系密切。旅游地政府和旅游企業應做好表率,履行各自的職責,積極營造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環境。
(1)陽朔縣當地政府的職責
作為陽朔縣經濟社會各項事務的統領者,當地政府應充分認識到低碳經濟的重大影響及其發展形勢,高度重視低碳經濟建設,實實在在發展低碳旅游,而不是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噱頭。發展低碳旅游,首先要求當地相關政府部門自己要真正理解和把握低碳旅游的本質內涵和外在要求。在這基礎上根據陽朔縣當地具體情況,制定低碳旅游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從各方面貫徹落實低碳旅游理念。要設立當地低碳旅游行業標準,建立低碳旅游考評指標體系,建立低碳旅游實施機制,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構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加強低碳設施和低碳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引導和規范旅游企業建設經營行為,推動旅游企業低碳化發展。建設低碳旅游景示范區(點),推出節能減排明星企業。加強鼓勵和監督,通過價格和稅收等杠桿鼓勵低碳生產和消費,引導公眾及企業的積極參與。加大低碳旅游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輿論氛圍。創建良好的自然環境、友善的社會環境和特色濃郁的人文環境。
(2)陽朔縣旅游企業的職責
作為旅游業的介體,旅游企業是低碳旅游實施的一個核心因素,其對低碳旅游的態度和行為都將直接影響到低碳旅游的實施效果。旅游者是否能夠開展和愿意參與低碳旅游活動,直接的因素就是旅游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離開旅游企業的低碳旅游產品和服務,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活動根本不可能實現。陽朔縣旅游企業應盡量在不降低游客體驗品質的前提下,實現旅游產品和服務的低碳化。因此,旅游企業應積極探索技術創新,加強低碳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資源生產率,實現旅游產品服務生產的節能減排,降低成本。積極轉變現有旅游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改造現有的旅游設施,提高服務設施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具有特色的體驗活動,推動旅游產業的升級。積極引導和鼓勵游客進行低碳消費。
2.2 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費習慣的培育
由于受到一些傳統的觀念嚴重束縛,當前我國許多旅游者還遠未形成“低碳”消費的自覺性。因此,必須借助社會推力對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費習慣進行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幫助其轉變有悖于低碳理念的偏好,規范低碳旅游行為。首先,充分利用網絡、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的優勢,宣傳低碳旅游經濟,倡導日常低碳消費行為,影響游客對低碳旅游的態度。其次,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企業要通過各種渠道,為旅游者提供豐富、多元、通俗、趣味、便利的低碳旅游資訊,增強旅游者對低碳旅游知識的了解,強化游客的低碳意識,注重游客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刺激低碳消費行為。最后,政府相關部門要通過強制性的政策規定,為民眾提供低碳旅游行為規范,增加其行為的自覺性。
【參考文獻】
[1]楊荷卿.發展低碳經濟 倡導低碳旅游[N].亞太經濟時報,2010-08-12(A04).
[2]王衍.低碳旅游,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以低碳理念開發新疆那拉提旅游的思考[N].中國旅游報,2010-04-14(011).
[3]陳伍香.旅游目的地低碳化發展動力機制研究[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6.
[4]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減排對策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0. 23.
[5]張淡飛,朱海英,劉芳.旅游環境、消費習慣與低碳旅游參與意愿的關系――以武陵源自然遺產地為例[J].旅游學刊,2013,(6):58.
[6]王群,章錦河.低碳旅游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5):37.
篇3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保護;低碳技術
當今世界,我們的環境正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比如氣候變暖,空氣和水資源污染,以及對自然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低碳經濟的概念應運而生,低碳環保已經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共識,這就充分體現了人類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關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態需求。
一、環境保護和低碳經濟的關系
低碳經濟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國政府提交《氣候變化的經濟學:斯特恩報告》,從氣候學的角度對當前經濟進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可見,低碳經濟的概念就是由于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而產生的。
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效技術、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
二、我國低碳經濟建設中的問題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本國的低碳產業和相關技術。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在低碳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發展中國家也開始推進低碳經濟建設。總體來說,我國的低碳經濟仍處于起步階段,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在低碳經濟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挑戰。
1.能源消耗持續增加
我國正處在現代化、工業化進程中,穩定與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而能源的持續供應與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必需推動力。能源、鋼鐵、汽車、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高碳經濟狀態仍然比較突出和明顯。由于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城鎮化和工業化將同時并進,這就必然導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長。這是與低碳經濟的內在發展要求沖突的。
2.我國的資源儲備決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為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我國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種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數量也相對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雖然我國已經開始研究并開發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種清潔能源,但在短期內依然難以完全替代傳統能源,我國以煤炭等燃料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3.產業結構阻礙低碳經濟發展
目前我國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1:5:4,第二產業仍然是主體產業,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國在國際貿易分工中的地位決定的,而我國目前又處于以高能耗為特征的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世界大部分產業鏈低端產品都是在我國制造完成的,這就決定了我國需要消耗大量基礎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業生產技術的相對落后又進一步加劇了我國的高碳經濟特征。總之,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產生了嚴重的阻滯效應。
4.低碳技術水平低下
低碳技術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和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0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實現未來低碳產業的目標,至少需要60種骨干技術支持,其中有42種是中國目前沒有掌握的核心技術。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在低碳領域的整體技術水平還存在嚴重的落后性。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其先進與否,直接決定著低碳經濟建設與發展能否成功。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應對措施
1.加快產業結構改革
我國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工業所占比重過大在所難免,但是在經濟建設過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業的發展規模,而忽視了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我國在建設低碳社會的過程中,應該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統籌規劃,積極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從而制定完善的產業結構升級和改造計劃。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國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煤炭能源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難以改變,那么要想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就只能通過提高單位能源的利用效率來實現。比如通過政府補貼、稅費減免等方式鼓勵企業引進先進高效生產設備;制定嚴格的能效標識制度和能效準入制度,鼓勵和規范家電、建筑等行業的能源高效利用;以價格為杠桿,逐步推行階梯能源定價,從消費者一方入手做到節約能源;加快低碳節能技術的研發和引進,并盡快投入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從而實現低碳生產。
3.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究與創新
我國低碳技術還不是很發達,可以加強與其他發達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引進提高能效的技術、先進的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等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另外,政府還應該鼓勵支持低碳技術的自主研發以及對引進的技術進行二次創新,使我國在低碳技術領域擁有自己的技術特色從而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總之,發展低碳經濟既是全球環境使然,也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面對低碳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我們應該結合實際,合理改善產業結構以及提高低碳技術等逐步提高我國在低碳領域的競爭力,從而健康快速的發展低碳經濟。
參考文獻:
[1]洪大用.中國低碳社會建設初論[M].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02)
篇4
關鍵詞:;生態哲學;低碳經濟
中圖分類號:F27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4018402
1 低碳及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由英國率先提出,目的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建立起相互理解的橋梁。低碳的本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實際上向低碳經濟轉型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要解決長期以來高碳排放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可持續的影響,構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續為基本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生態和氣候環境,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對低碳的理解可以分為3種情形,第1種情形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長速度小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第2種情形是零排放;第3種情形是絕對排放量的減少。實現以上3種情形低碳發展的前提條件是經濟正增長(GDP增長率大于零)。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追求的目標應該是絕對的低碳發展;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目標應該是相對的低碳發展。潘家華研究員指出,低碳經濟(發展),重點在低碳,目的在發展,是要尋求全球水平、長時間尺度的可持續發展。各國有多種方式來實現發展,而每種發展的路徑、速度和規模會受到一定硬性約束。通俗地講,低碳經濟就是為了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最終目標――“把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威脅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政府采取低碳經濟政策的終極目標就是切斷經濟增長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聯系。為了指導低碳經濟實踐,建立概念與政策之間的聯系,必須設立低碳經濟的評價方法。
在21世紀,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給多數國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困難,研究生態價值觀,對于理解哲學,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運用這些理論指導中國加快科學發展的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2 低碳經濟與科學發展觀
2.1 生態觀視域下的科學發展觀
低碳經濟體現了關于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解”必須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和解”的真理性,對于人類解決全球性生態危機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對于我國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低碳經濟的哲學基礎來自于的生態自然觀。在19世紀,人類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矛盾問題尚未凸顯,馬克思并沒有就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專門而系統的研究,但是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包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生態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根據當時社會的發展狀況,深刻預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價值,形成了的生態價值觀。恩格斯曾警告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以免進一步“受到大自然的報復”。生態價值觀的基本包括,人與生態環境同生共榮的價值理念;為全人類長遠發展謀福祉的價值取向;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友好的價值標準。世界上千差萬別的事物,各自有著自身運動與發展的規律。人們認識世界就是認識世界的發展規律。主觀能動性發揮的前提就要尊重客觀規律,并遵循這些客觀規律,自覺地改造世界,同樣人類要達到與自然地和諧就要尊重客觀規律。
2.2 科學發展觀與低碳經濟
面對生態危機愈演愈烈的現狀,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思我們的自然觀和發展觀,進而找尋生態文明建設的優化路徑。“實踐的人化自然觀”是自然觀的實質,揭示了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關系。
人,既是發展的主體,也是被發展的客體,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推動了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同時也破壞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給人類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科技發展、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人口發展、社會發展的關系,就將會給人類發展的前景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環境危機的本質是人類的生存危機。環境哲學正是在這種生存危機境況下人們不得不考慮“人如何才能在自然界自處”的嚴峻情勢下形成的全新的“生存智慧”。
在人與自然的全面關系中,不僅包含主客體關系,而且還包含整體與局部、系統和要素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自然界是系統的整體,而人不過是系統整體之中的一個局部的要素而已。從邏輯上說,系統整體之中的局部要素不可能成為系統整體的主體,因此人不可能把自然界系統整體作為他的實踐對象,人只能作為自然界系統整體之中的一個要素在系統整體規律的決定下參與整體的運動。在人與自然界整體了人類實踐活動的絕對限度。這就需要在超越自然的同時擔負起對自然的責任,建立起超越與責任基礎上的人與自然和諧、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觀。
2.3 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對的繼承與發展,是把與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進行理論創新的成果,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理論的豐富和完善。而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正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體現。世界各國逐漸意識到協調好氣候目標與發展目標的可能途徑,在工業化和減緩氣候變化之間尋找到平衡點。低碳經濟的提出為人類解決這一問題。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要樹立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和人類根本利益的正確價值觀。從長期的發展目標看,低碳經濟和中國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眾所周知,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其倡導的是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在實施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注重滿足所有國家和所有人的基本生活問題需求和相應的碳排放權利,這與強調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高度一致的。從技術經濟特征看,低碳經濟在實質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這一技術經濟特征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目前正在開展的節約資源、能源,提高效率,調整能源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
3 發展低碳經濟的可行性分析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成為全球熱點。歐美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先機和產業制高點。低碳經濟的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然打響。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科學的價值觀要求我們既要重視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又要重視其生態價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體現了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1 發揮碳匯潛力
碳匯是指任何能夠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包括“碳匯林”和碳捕獲與封存。發達國家的土地利用已基本定型,碳匯的潛力較為有限。對于中國這樣的人口眾多,歷史上毀林和植被破壞比較嚴重的發展中國家,通過改進土地利用方式,和增加造林來增加生物碳匯,具有相當可觀的潛力。“碳匯林”服務于應對氣候變化的需求,其規劃和建設都要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相一致。
3.2 倡導低碳化消費,抵制奢華浪費
(1)推行綠色建筑,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
(2)推行綠色交通,即為節省建設維護費用而建立起來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環境多元化的協和交通運輸系統。綠色交通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它與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可持續性發展概念一脈相承。綠色交通理念應該成為現代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的指導思想,將綠色交通理念注入到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優化決策之中,研究城市的開發強度與交通容量和環境容量的關系,使土地使用和軌道交通系統兩者協調發展。這種理念是三個方面的完整統一結合,即通達、有序;安全、舒適;低能耗、低污染。
3.3 調整能源利用結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我國的能源結構長期存在著過度依賴煤炭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能源結構調整與優化的方向應為:逐步降低對消費比重,加速發展天然氣,依靠國內外資源滿足國內市場對石油的需求,積極發展水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中國一貫以節能作為能源領域的優先工作,今后必須堅持節能優先的戰略,這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界的共識。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低碳經濟;實施路徑;技術創新;政策工具
中圖分類號:F12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1-0191-02
一、低碳經濟模式內涵與特點
“低碳經濟”這一理念始于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的考慮。隨著實踐的進展,低碳經濟的內涵不斷得到拓展,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低碳經濟的理解。目前大多數學者認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經濟形態上講,簡單來說,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效技術、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這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1]。
二、技術創新視角下發展低碳經濟的路徑探討
“科技將決定能源未來、科技將創造未來能源”。從科技角度講,我們在重新認識自然資源價值的基礎上,要重視資源生產率革命,一方面依托現有最佳實用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實現技術進步與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在循環經濟、低碳經濟領域尋求技術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資源生產率。只有將資源生產率置于技術發展的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消耗,才有可能減少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真正實現科學發展[2]。
從技術超越的角度來實現低碳經濟,簡單來說就是開發新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廢物和產品,并以環境可接受的方式處置殘余的廢棄物。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技術:
1.替代、再利用或減量化技術。所謂替代技術就是指開發新資源、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替代原來所用的資源、材料、工藝和產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輕生產過程中環境壓力的技術;再利用技術就是延長原料或產品使用周期,通過反復使用來減少資源消耗的技術;減量化技術指在用較少的物質和能源消耗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在源頭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技術。
2.資源化或能源化技術。資源化技術就是通過對重要元素的循環代謝分析,將在生產消費中產生的廢棄物變為有用的資源或產品的技術;能源化技術可分為常規能源利用技術和新能源利用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有太陽能、核能、地熱能、氫能、風能利用新技術等,常規能源利用技術即開發節能新技術。
3.制造、建筑、生物、化學和材料領域開發綠色或節能技術。例如,開發“綠色再制造技術”,既通過對報廢產品進行修復、改裝、改進或改型以及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使其保持、恢復可用狀態或加以重新利用;開發“節能、環保建筑技術”,即控制建筑物的體型系數節能設計技術,采用各種高效保溫的節能技術,加強冷橋部位的保溫構造設計,設置“溫度阻尼區”技術等;開發“生物煉制技術”,即用生物質來生產能源和各種化工產品與生物材料、生物質制氫技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生物質為原料利用熱物理化學方法制取氫氣,另一類是利用生物轉化途徑轉換制氫,生物質能轉換技術。生物質能源是一種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實行“綠色化學技術”,綠色化學技術中最理想的是采用“原子經濟”反應,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轉化成產品,不產生任何廢物和副產物,實現廢物的“零排放”;新材料技術被譽為“高技術的基礎”,是介于基礎科技與應用科技之間的應用性基礎技術。
4.綠色消費技術。綠色消費技術主要是指在生活消費領域中,對公眾性資源進行綜合循環利用的技術,對生活垃圾進行合理的分類、處置及再利用,盡可能不造成或減少環境污染的技術。
中國還應重點瞄準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術,積極開展研究開發和示范工作,以期在低碳經濟上占領技術制高點。低碳技術廣泛涉及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包括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高附加值轉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開發、傳統技術的節能改造、碳捕獲與埋存技術等[3]。
三、發展低碳經濟的理論闡釋與政策工具設想
現有的產業經濟學目前產業經濟學中關于低碳經濟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五類,下面做簡單探討。
1.基于市場失靈理論的低碳政策工具。傳統的市場失靈理論認為,壟斷、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使得市場難以完全解決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充分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從而出現市場失靈。為了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優,就必須借助政府干預來完成。現代市場失靈理論認為,市場不能解決的社會公平和經濟穩定問題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政府干預經濟領域的擴大,既說明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也對政府管理效率有了較高的要求。經濟學理論以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質來解釋能源環境領域的市場失靈,經常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稅收、補貼、碳基金等手段。政府管制就是政府通過制定嚴格的產品能耗效率標準逐步淘汰現存的高碳產品,并對進口貿易商品確定并認定其能耗標準;碳排放稅就是政府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稅種;碳稅通過對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產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稅來實現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政策工具之一,有望成為撬動經濟增長模式轉向低碳經濟的杠桿;補貼又稱為“反稅收”工具,其作用與稅收的負激勵作用相反,是起到正向激勵的效用,諸如對新能源技術研發給予補貼等等;碳基金就是通過設立基金來促進碳排放和促使開發商采用低碳技術,例如中國目前設立了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國綠色碳基金(民間基金),以支持低碳發展的資金需要[4]。
2.基于產權理論的低碳經濟政策工具。這一觀點認為,在處理外部性問題時,市場失靈與產權緊密相連,效果最優化的實現依賴產權的分配與界定。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交易機制。碳排放權交易制度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采用。
3.基于信息不對稱、委托―理論的低碳經濟政策工具。是指為了克服能源節約與碳減排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和復雜的委托―問題,依據激勵相容機制理論設計的政策工具,包括自愿協議、標簽計劃等具體措施,用以激勵廠商和消費者主動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自愿協議主要指發達國家一些社會責任意識比較強烈的企業,通過自愿承諾減少碳排放或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以實現減少政府管制的目的。標簽計劃、ISO14000認證等均屬于激勵信息公開的政策工具。企業通過這些認證能夠在社會上樹立起自身“碳中性”和“碳生態足跡為零”的良好“低碳”形象。
4.基于不確定性理論的低碳政策工具。凱恩斯將不確定性牢牢地置于經濟各階段的中心,并指出“不確定性的預期”在消費、投資及貨幣政策三大規律中起著決定作用。在低碳經濟政策工具研究上,對于不確定性碳排放和企業責任測度,成為低碳政策工具的重要內容。
5.基于生態工業學理論的低碳政策工具。生態工業學通過把生態學、經濟學和工業組織理論聯系在一起,研究工業系統的能源物質流動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低碳經濟發端于生態經濟,將范圍從生產延伸到消費領域,以源頭預防和全過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這類政策工具主要倡導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在國外發達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已經成為能源環境和發展政策的關注焦點。2009年5月,科技部社發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組織成立了低碳科技示范專家組,提出了《低碳經濟科技示范區工作方案》。據此方案,科技部將選擇不同類型的城市、社區、行業進行試點和示范,建設低碳經濟科技示范區。在示范區開展技術推動和完善推廣,通過可復制的模式探索,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的低碳發展[5]。
實現低碳經濟,還包括一些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關法規修訂過程中,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條款,逐步建立起應對氣候變化的法規體系。
總的來說,通過技術創新手段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的根本途徑。要求通過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新機制,引進、消化、吸收先進適用的低碳技術,參與制定行業能效與碳強度的國際標準、標桿,使中國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低碳技術、設備和產品達到國際先進乃至領先水平。要求按照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研究提出中國低碳發展的技術路線圖,促進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逐步建立節能和能效、潔凈煤和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匯等多元化的低碳技術體系;加快對燃煤高效發電技術、CO2捕獲與封存,高性能電力存儲,超高效熱力泵,氫的生成、運輸和存儲等技術研發,形成技術儲備,為低碳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從政府政策規制上講,采用經濟、立法和行政等政策手段是實現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長效機制。近期將提高能源效率放在優先地位;進一步實施計劃生育、節能減排、植樹造林、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政策以及實現碳稅、碳金融等手段;中遠期(如2030年)利用價格、排放權交易、自愿協議、能源服務公司等經濟手段,形成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UK Energy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
[2]付允,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15-20.
[3]莊貴陽.低碳經濟: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之路[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篇6
【關鍵詞】節能減排;低碳經濟;措施
我國是發展中大國,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化石能源資源的消耗,導致碳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發展的可持續性。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因此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中國能源現狀
1、人均能源資源相對不足,資源質量較差
我國常規能源資源的總儲量就其絕對量而言,是較為豐富的。全國第三次煤炭資源評價:2000米內煤炭資源總量5.57萬億噸,1000米內2.86萬億噸,探明儲量6044億噸,可采儲量1145億噸。全國第二次油氣資源評價,石油總資源量為940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為38萬億立方米。專家預測可采資源量:石油為130億~150億噸,天然氣為7萬億~10萬億立方米。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太陽能2/3國土面積年總輻射量超過60萬焦/平方厘米,風能資源量估計為2530億瓦,地熱能已探明可采儲量4627億噸標準煤。生物能:薪柴秸稈為3億噸標準煤,動物糞便等沼氣原料為25億噸;海洋能資源理論蘊藏量6.3億千瓦,潮汐能可開發資源量218億瓦,波浪能理論資源量129億瓦。然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就可采儲量而言,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在世界能源產量中,高質量的液、氣體能源所占比例為60.8%,而我國僅為19.1%。
2、能源生產消費以煤為主
在我國的能源生產消費結構中,煤炭始終占有較大的比重,原煤在一次能源生產中所占的比重為74.2%,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為75.6%。
二、節能減排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認識尚未完全到位
由于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尚未完全建立,許多地方隊干部的考核仍主要側重于經濟增長、招商引資等內容,加之現行財稅體制方面的問題,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把GDP增長作為硬任務,把節能減排作為軟指標,特別是一些市和縣還不夠重視,還沒有制定節能減排的總體性方案,責任不夠明確,措施也不夠具體。
2、淘汰落后產能總體進展緩慢
除淘汰小火電工作按計劃進行,淘汰落后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產能工作正在推進之中外,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等落后產能淘汰工作起步晚,進展遲緩,淘汰不徹底。一旦市場行情好轉,落后產能容易死灰復燃。
3、激勵政策不完善
鼓勵研發、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產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的財政稅收政策還不完善,影響節能環保技術、設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轉化為節能減排績效需要一個過程。節能降耗一直是我國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的重點,但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技能成績是在粗放經營、浪費較大的基礎上取得的,技術進步對節能的貢獻只有大約10%。我國整體技術水平還落后發達國家15~20年。技術進步轉化為企業的節能績效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
4、機制不健全
一些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不能充分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資源性產品的前期開發成本、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資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沒有在價格中得到充分體現,企業開發利用資源的外部成本沒有內部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價格、居民用電價格、供水價格沒有反映資源補償和環境成本。雖然國家將節能降耗工作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政策實施效果,包括針對節能減排的投資發揮的作用,存在滯后期。一些投資還沒有馬上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能源消耗總量的持續增長,是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節能減排應采取的措施
1、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引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無疑會降低單位GDP能耗。但在現實中結構調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是一個部門所能解決的,應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通過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導來實現。要使各級領導和管理者處理好當前利益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系,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保護。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減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效應,防止部門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產生的腐敗問題。同時,煤炭工業重點解決好產業結構失調,限制低效、低質煤炭開發;石油、天然氣工業重點解決好儲采比例失調;電力工業重點解決好后備容量不足,輸配電、自動化設施及電網不配套等問題。
2、以綠色科技為動力,提高節能減排效益
發展綠色科技不僅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動力,也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突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重要措施。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開發能最有效地利用資源、盡可能地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技術和工藝,實行清潔生產,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通過強化節能管理,搞好節能技術改造,充分發揮價格、稅收等經濟杠桿作用,促進全社會節能工作的廣泛開展。
3、變革發展理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近代以來,由于科技的發展,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類始終以征服者的姿態自居,人類中心主義成為文明提升和社會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正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不斷強化,導致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沖突和緊張。節能減排是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前提和基礎。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應把自然也作為主體,把自然看做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存對象,把人類社會的道德倫理延伸到自然界,這樣我們的政策才會既關注到人,也關注到自然,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4、建立以循環經濟為重要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節能減排的具體體現,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要優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生產、轉化和利用效率。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實現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加大加快能源的商品化步伐,通過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理順價格關系,完善企業制度,逐步使能源工業的發展步入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軌道上。
總之,中國應該積極應對低碳經濟,建立與低碳發展相適應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鼓勵低碳發展的國際國內政策、法律體系和市場機制,最終實現由“高碳”時代到“低碳”時代的跨越。
【參考文獻】
1.董苗虎,陳凱,丁天舒.推進節能減排促進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8,30 (2)
2.張坤民,潘家華,崔大鵬.低碳經濟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3.金樂琴,劉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J].經濟問題探索,2009,(01)
篇7
關鍵詞:低碳消費;能源與環境;消費模式;消費行為
一、引言
16世紀,西歐各國的市場經濟開始發展,促使整個社會由農業文明邁向工業文明,至19世紀中期工業化完成。近代大工業生產方式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主導方式,工業文明消費模式也隨之而產生。工業文明消費模式是一種“線性”消費,經濟系統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產品以滿足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隨之就將用過的物品當作廢物而拋棄,其基本特征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從而給自然界的空氣、土壤和水資源造成史無前例的污染,使地球的支撐生命的能力嚴重削弱。
出于對人口持續增長、能源供給危機和環境不斷惡化的關注,國外學者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對人類低碳消費研究的興趣。特別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發生,促使國外學者們對能源和環境保護,以及如何鼓勵人們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進行了大量研究。如果早期的低碳消費研究大部分受高油價和對能源安全的關心驅動,那么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相關研究則更多地受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暖的影響。縱覽國外學者關于低碳消費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如下主題。
二、對低碳消費與資源環境關系的研究
英國經濟學家Barbara Ward和美國微生物學家Rene Dubos的《只有一個地球》(1972),從評述傳統工業文明消費對不同國家產生的影響出發,呼吁各國人民重視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美國環保主義理論家Bill Mckiben的《自然的終結》(1989),介紹了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變暖而產生的諸多后果,并進一步指出:“環境問題在本質上并不是一個物理的或者化學的問題,而是人口和經濟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消費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主要聚焦于食品消費、能源消費和水資源消費方面。有研究者認為:多數的環境破壞包括氣候變暖都可以追溯到消費者的直接行為,如垃圾處理和汽車的使用;或他們的間接行為,如生產的產品必須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es W E.,1995;Daly H.,1996;Duchin F.,1998)。2000年以后,對人們消費與溫室效應關系的研究逐漸多起來。Weber(2000)用評估模型分別分析了德國、澳大利亞、荷蘭、法國等國家消費者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對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影響;Kim(2002)對1985-1995年韓國居民消費模式的變化對CO2與SO2排放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溫室氣體排放主要受居民生活的直接能源消費和居民對強排放消費品的需求程度的影響。以上的文獻一方面反映出人類消費對資源環境的脅迫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資源環境對人類消費的約束和反饋作用。2003年,出于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憂慮,英國政府了《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一個低碳經濟體》白皮書,為人類消費活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考量角度,使“碳排放量”與所有的資源與環境問題結合起來。此后,國外許多學者開始從生命周期的角度出發,利用“碳足跡”來研究某一產品或服務系統在其全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總量(Druckman and Jackson,2009)。事實上,經濟發展是人類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對消費品需求的迅速擴大是加重資源環境壓力的根本原因。因此,低碳消費與資源環境關系的研究更具有基礎性作用和意義。
三、對低碳消費模式的研究
隨著自然資源大量耗費和生態環境破壞加劇的勢頭不斷蔓延,國外學者開始提出要在自然資源約束下謀求新的消費模式的設想。199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首次定義可持續消費為“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的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減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污染物最少,從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顯然,可持續消費模式正是一種低碳消費模式。2000年以后,對于“可持續消費”的進一步研究,引出“弱可持續消費”和“強可持續消費”兩種消費模式。消費效率的提高意味著單位消費的資源消耗量降低,即碳排放量的下降,國際上許多學者將這種單純的效率改進稱為“弱可持續消費”(Spangenberg,2002;Princen,2003;Fuchs,2005)。然而,消費效率的提高以及表面上的綠色消費偏好仍會助長消費量的反彈。因此,僅僅提高消費效率還遠不夠,改變每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降低消費的總物質規模和碳排放才是實現可持續消費充要條件。兼顧效率提高,但以消費模式生態化轉型為重心的消費則被稱為“強可持續消費”。
與此同時,不少學者也從其他角度展開有關低碳消費模式的研究。對于反映消費模式重要特征和內容的消費結構,Mikael和Hmo(2000)研究認為,環境的長期預防法則包括生產和消費模式的長期結構變動。Gert(2000)認為在生產和消費的生態現代化中要發展有利于環境的消費導向型結構。Carmen(2003)從消費者個人因素和關聯因素兩方面分析,認為過度消費是工業化國家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必須轉向生態化的消費結構。還有學者研究了消費者具體的低碳消費方式,如循環利用、購買高能效電器、廢棄物處理和綠色交通運輸方式(Geller,2002)。此外,就可持續和低碳消費影響因素研究而言,Hensen和Schrader(1997)、Heiskanen和Pantzer(1997)、Burgess(2003)分別從消費倫理、進化論以及社會結構等多個角度定性的研究了傳統消費模式轉型的主要障礙因素。
四、對低碳消費行為的研究
如何減少人們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消費模式一直以來是低碳消費研究的重點。雖然人們對低碳消費重視的原因從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供應安全逐漸轉移到如今的氣候環境影響,但所有問題的核心仍然是如何使人們從高碳消費行為轉變為低碳消費行為。
對于個人和家庭消費行為的研究可以追溯20世紀20年代。Ramsey(1928)首先提出了家庭最優消費選擇模型。自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凸現,一些經濟學家開始將資源、能源和環境污染問題納入著名的家庭最優消費選擇模型(Foster,1973;Becker,1982;Selden and Song,1994;Stokey,1998),即把污染存量或流量作為自變量進入代表性消費者的生產函數和效用函數。由于人們的低碳消費行為除經濟因素外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很多非理性因素,影響程度存在較大差異,作用過程也非常復雜。因此,關于低碳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化分析于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發展起來,20世紀90年代后這股熱潮在西方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研究成果。
從現有的研究文獻看,學者們主要研究了內部(態度、價值、習慣和個人規范)和外部(經濟和規則激勵,制度限制和社會生活方式)因素對人們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如Stern(2000)認為個人價值、生態世界觀、對價值對象的負面后果、對減少威脅的感知能力和親環境的個人規范等五種因素決定人們的親環境行為。由于個體處在復雜的社會網絡中,因此外部因素對人們低碳消費行為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果消費者獲得的信息表明他是低碳消費者,他將會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來繼續他的行為方式(Katzev et al.,1981)。在對118名意識到節約用電是公民責任的高用電群體的研究中,那些知道他們的態度與實際用電量之間差距的消費者比控制組更多地減少用電(Kantola et al.,1984)。Synodinos等(1990)分析表明,通過增加消費者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會促使消費者對親環境行為產生更積極的態度。
五、結束語
通過對國外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低碳消費是后工業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關系下消費者消費理念與消費資料供給、利用結合的一種基于文明、科學和健康的生態化消費方式;也是當代消費者以對后代和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在消費過程中積極實現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從而實現自身的科學發展及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但低碳消費實現的關鍵在于消費者從高碳消費行為轉變為低碳消費行為,這與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人們消費文化和習慣等諸多因素有關。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出現了資源供應日趨緊張和環境惡化不斷加劇的嚴峻問題,因此國內有關低碳消費的研究正方興未艾,本文通過對國外低碳消費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綜述,以期為有關的研究做一些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篇8
一、發展低碳經濟必要性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消費等經濟形態的總稱,是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進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它是生態環境代價和社會經濟成本最低,能夠實現地球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們的共識,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嚴峻挑戰的必然選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1. 扭轉環境惡化趨勢的內在要求
低碳經濟發展的提出,是由全球性氣候變暖所促進的,它要求能源消費方式、經濟發展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產業結構等進行改革,所以它是為適應人類生存環境變化的一種戰略選擇,為此,許多國家已制定了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
2. 順應國際形勢,參與國際競爭的內在要求
地球村是一個整體,因此,低碳經濟發展具有全球性,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問題,發展低碳經濟是全人類的一個共同愿望與行動;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中國代表團與與會各國達成共識,并作出莊嚴承諾將繼續致力于減少碳排放量,并堅決地重申了中國政府11月底公布的減排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降低40%~45%。發展低碳經濟是履行這一承諾的實際行動。
3. 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發展低碳經濟是涉及社會、經濟、技術、生產與生活綜合性很強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一個社會再生產的經濟活動低碳化問題。它影響到目前與長遠關系,涉及到社會的代內與代際間公平問題,是體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精神,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二、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制約
根據現實和長期國情與低碳發展模式的內在要求,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將面臨來自“能源結構、發展階段、技術水平”等方面的三大挑戰。盡管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較大的挑戰,但通過認真發掘并切實實施,中國也具有在不影響實現既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前提下發展低碳經濟的巨大潛力。
1. 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中國向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的制約因素
雖然我國能源結構在不斷優化,但一次能源生產的2/3 仍是煤炭,燃煤發電約占電力結構的80%。煤多、油少、氣不足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主要一次能源。煤炭屬于“高碳”能源,我國也沒有了廉價利用國際“低碳”能源的條件;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品大量出口,又增加了我國單位GDP 的碳強度。受多煤炭少油氣這種資源票賦的制約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相比,單位熱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石油、天然氣分別高出約36%和61%,使得中國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將長期處于較高水平。由于能源結構調整的難度大,中國在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將比其他國家受到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壓力,付出更高的代價,面臨更大的困難。
2. 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發展低碳經濟之間存在著比較尖銳的矛盾
黨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中國要基本實現工業化。目前,中國正處于重工業加速發展的中期階段。英國、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在工業化進入重工業加速發展的時期,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速度將加快,溫室氣體排放將不斷增加。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又具有自己的特點,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更艱巨的挑戰。首先,中國工業化進程在規模和發展速度兩方面在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也會呈現較大規模的增加;其次,中國面臨著改善廣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艱巨任務,由于人口眾多,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礎設施建設,而經濟的迅速擴張多是對常規技術的簡單復制,不可能大規模采用低能耗的先進技術,在現階段和未來較長的一個時期,中國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排放必然呈現增長趨勢;最后,中國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就必須要面臨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而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后才面臨這一問題,這對中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3. 總體技術水平落后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嚴重障礙
總體技術水平落后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嚴重阻礙。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儲備不足。中國目前能源生產和利用、工業生產等領域技術水平落后,技術開發能力和關鍵設備制造能力差,產業體系薄弱,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落后工藝技術的大量存在和先進技術的嚴重缺失,使得中國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呈現高排放的特征在未來幾十年將長期存在,陷入所謂的“鎖定效應”,這將極大地增加未來中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成本,并給中國帶來更大的減排壓力和國際談判的壓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和創新對各國來說都是新問題,發展低碳經濟對中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出了更強烈的要求。
三、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選擇
低碳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對趨勢, 是適應后工業化社會、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然而, 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階段, 發展經濟、減少貧困和滿足就業等仍是實現現代化的最大任務, 向低碳經濟轉型還面臨著許多現實條件的制約。為實現這些目標, 必須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適時適度地創新公共政策, 根據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的新要求, 主動改變既存的政策要素的組合形態,創立一種具有積極價值的、適宜的政策安排。
1. 總體規劃,為低碳發展創造條件
制定規劃,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的碳生產率。一是將低碳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進行總體安排部署。二是將低碳技術研發納入國家科技規劃和相關科技計劃。三是制定專項規劃,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目標、重點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經濟的統計和考核指標,并作為國民經濟規劃中的引導指標。四是制定重點行業和部門的低碳發展規劃,向低碳轉型。
2. 優化產業結構,倡導產業低碳化
產業結構對碳排放會產生較大影響,同等規模或總量的經濟,如果技術水平相同而產業結構不同,則會導致碳排放量相差較大。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今天,避免重化工業過度發展帶來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問題,我國需要發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產業。提高“高碳”產業準入門檻,避免留下長久不利影響。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降低GDP 的碳強度。
3. 發展壯大循環經濟、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發展循環經濟,將減量化放在優先位置,減量化從減少生產環節入手,推進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加大投資和政策扶持力度,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術進步不斷降低利用成本,切實解決新能源發電上網難題;加快研發先進技術和設備,推進第四代核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持續推進節能減排,當前的重點應放在工業節能上,這是由我國發展階段和工業能耗所占比例決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長;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和評價考核。
4. 重視國家科技和人才,促進低碳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技術
科技進步使解決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和能源危機的根本出路。科技政策在整個科學活動中, 表明支持什么, 反對什么, 發展什么, 限制什么, 保證科學技術朝著一定的目標,沿著正確的路線有序發展, 起著協調控制的作用。科技政策按照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促進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逐步建立節能和能效、潔凈煤和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匯等多元化的低碳技術體系;加快對燃煤高效發電等技術研發,形成儲備,為低碳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5. 加強國際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由于低碳經濟在中國的發展還處在起步的階段,如果僅僅依靠自身的技術實力,中國很難真正發揮低碳經濟的潛力,所以必須積極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低碳技術。我國應當主張,發達國家必須強制減排,發展中國家自愿減排的成本必須由歷史上過度排放的工業化國家承擔,以樹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形象。推動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溫室氣體的減排資金和技術。非常有必要進一步發揮國際間協議的作用,來推進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我國當前的策略是要加大與國際社會尤其是低碳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新機制,引進、消化、吸收先進適用的低碳技術;參與制定行業能效與碳強度的國際標準、標桿,積極從發達國家引入成熟的技術,提升引進消化和再創新能力,加強自主創新,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6. 廣泛宣傳教育,創新綠色消費和生態文化
利用電視、報紙、影像等各種媒介,宣傳普及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的知識,讓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發展就要消耗能源,能源消費勢必排放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提高碳生產率,形成低碳的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引導合理消費和反對過度消費及奢侈消費, 并通過生產環節向低碳模式的轉變拉動低碳消費。
生態文明是黨在經濟和社會轉型的緊要關頭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創新,低碳經濟的發展, 離不開全民普遍共識的、綠色的生態文化的構建。生態文化作為正在崛起的新興文化, 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體系, 是人們最優化的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的總和, 體現在人類為解決所面臨的種種生態問題環境問題, 與自然和諧相處, 求得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的種種措施和手段上。創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為核心的生態文化, 在生活中堅決抵制鋪張浪費的奢侈文化, 生態的觀念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莊貴陽: 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太平洋學報, 2005 (11)
[2]任力: 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 社會科學家, 2009 (2)
篇9
論文關鍵詞:低碳經濟,挑戰,發展思路
1 引言
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厘路線圖”的制定到《哥本哈根協議》的通過,各個國家都在為解決氣候問題而努力,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應運而生。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方式,盡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1]。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具體表現為低碳社會、低碳技術、低碳能源、低碳產業等。低碳經濟的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清潔能源,追求綠色GDP,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和諧社會和落實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 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現狀
低碳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思路,對實現節能減排、構建和諧社會等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認識到了這點,并成為積極實施低碳經濟的國家之一。
2.1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有關政策措施
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經濟。2003年正式施行《清潔生產促進法》。2005年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科技部等六部委聯合了《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2007年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其中前者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問題的國家方案挑戰,后者主張能源的多元化發展,不再提以煤炭為主。2008年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的白皮書,同時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也正式實施。2009年《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生效。2010年發改委下發《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一系列文件都充分顯示出我國政府對氣候問題的高度重視,表明了我國政府發展低碳經濟的決心。
2.2我國的節能減排情況
“十一五” 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0年我國單位GDP的能源強度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這體現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政策導向明確。2008年新增加的4萬億投資計劃中,國家安排了5800億用于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與低碳經濟相關的項目[2]。由于政府對節能減排的高度重視,“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取得了重大成績cssci期刊目錄。據發展改革委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約為19.06%(具體數據尚未公示),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3]。
2.3我國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在太陽能利用方面,據權威機構統計,2010年我國光伏產品總產量為8GW,占世界總產量的50%,世界第一。在水電方面,2009年我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以達到500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在核能利用方面,截至2010年7月,全國核電總核準規模達到3270萬千瓦,在建規模達到2540萬千瓦。在風能利用方面,據初步統計,2010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超過1600萬千瓦,累計裝機超過4000萬千瓦,世界第一。在地熱能利用方面,截至2009年底,我國地熱直接利用總裝機容量達到3688MWt,居世界第一,年直接利用量12865GWh,分別比2004年高出20.70%和19.3%,發展速度較快[4]。
3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挑戰
發展低碳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挑戰,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向低碳經濟轉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近期,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主要面臨以下挑戰:
3.1我國居民的消費模式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人均收入迅速增加。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109元。人均收入的顯著增加,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豐富了人們的消費內容。但目前我國仍然沒有建立起生態化的消費模式,“便利消費”、“面子消費”、“奢侈消費”隨處可見。比如有些人為圖一時方便,使用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袋;有些人為了顯富、攀比,購買寶馬、SUV等大排量汽車;有些人平時不注意節約水電、糧食等。
3.2我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挑戰
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階段,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產業模式會造成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不斷增長。此外,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世界1/5的人口,由于現代化尚未實現,發展仍是目前的首要任務,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能源,但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比重過高,而相對清潔的油氣比例較低,“高碳”特征明顯。
3.3我國目前的產業發展水平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挑戰
2005年以后我國三個產業的比重基本穩定在1∶5∶4,這樣的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農業基礎薄弱,嚴重制約現代化進程;工業未能對農業提供應有的技術改造和服務;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嚴重滯后,對第一、第二產業的制約作用突出。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大多保持在70%,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50%左右,而我國的第三產業比重僅為40%甚至更低[5]。我國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能耗高的第二產業,而第三產業比重較低,對低碳經濟的發展形成了重大挑戰。
3.4我國的資源稟賦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挑戰
在我國已探明的能源儲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氣占0.6%,這種“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特點,使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發生根本性改變。雖然我國也在努力促進能源供給的多樣化發展挑戰,但近年來隨著國際油氣價格的攀升以及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又有回升的勢頭,2005年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高達70.8%,2008年為70.3%,2009年為70.4%。煤炭消費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對發展低碳經濟形成了嚴峻的挑戰。
3.5我國低碳技術落后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挑戰
未來,低碳技術將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標志——誰掌握了先進的低碳技術,誰就擁有了核心競爭力[6]。低碳技術涉及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門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領域開發的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7]。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低碳技術落后、技術研發能力有限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最大瓶頸。發達國家由于擔心轉讓先進技術會影響其國內產品競爭力,使《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要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先進低碳技術的規定幾乎成為一紙空文,許多關鍵的低碳技術還是要靠發展中國家自主研發。目前,我國在低碳技術的研發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和穩定的政府投入機制。
4 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
國際社會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表明,不同的國家發展低碳經濟應當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應當選擇一條適合國情的道路,具體來說:
4.1提高低碳認識,倡導低碳消費
從政府方面考慮,首先通過設立低碳頻道、創建低碳雜志等手段廣泛宣傳低碳經濟的概念、內涵、意義等,提高全社會的低碳意識;其次要在全社會提倡合理消費、適度消費、節約消費、協調消費;最后通過采用政策傾斜的方式,積極推廣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從企業角度出發,企業應積極研發、利用低碳技術,尋求節能減排的新途徑。從個人角度講,一是要少開私家車,多走路,多騎自行車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二是要少吃肉,多吃素,少用一次性商品,拒絕過度包裝,盡量減少消費品的不必要替換。只有讓“低碳”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低碳經濟才能有所發展。
4.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
所謂循環經濟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8]。發展循環經濟挑戰,既能緩解能源緊缺問題,也能減輕環境壓力。我國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是“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物排放”的單向線型經濟,這種模式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并會產生嚴重污染cssci期刊目錄。而循環經濟是一個“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流程,可以實現“排除廢物——凈化環境——利用廢物”的過程,達到“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9]。我們必須根據我國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現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進而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4.3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構建三個產業并重的低碳產業體系
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總體上屬于低碳產業,第二產業則屬于高碳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就是要促進三個產業的協調發展,形成現代產業體系[10]。首先,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維持農業系統的生態平衡,循環利用各種物質要素,以期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從而達到環境保護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雙重目的;其次要積極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促使產業升級,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推進產業和產品向利潤曲線兩端延伸;最后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第三產業本身就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突破口,我國應重點支持服務業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以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4.4發展低碳能源,優化能源結構
低碳能源包括兩類:一類是清潔能源,比如核能等,另一類是可再生能源,像風能、太陽能等。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比例過高,如果不改變對煤炭過分依賴的能源消費特點,就很難談發展低碳經濟。低碳能源對解決我國資源短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大意義。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擁有豐富的風能、氫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資源,但這些能源并沒有得到較好的利用。發展低碳經濟,必須要集中力量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潮汐能以及核能等低碳能源挑戰,大力推進西氣東輸等項目的建設,按照以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以優勢能源代替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低碳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優化能源結構。
4.5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
節能減排、提高能效、開發低碳能源以及低碳產業的形成等最終都依賴于低碳技術。對我國而言,通過研發或者購買先進的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目前,我國需要獲得的低碳技術主要包括:煤炭洗選技術,煙氣凈化技術,可再生能源、先進核能技術,碳捕集和碳封存技術,替代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等。從國內低碳技術發展現狀來看,短期內我國政府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節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術上,并逐步形成穩定的政策支持系統和完善的投入機制;從長遠考慮,我國應逐漸形成自己的低碳能源體系。
5 小結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破解經濟發展難題、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國應廣泛借鑒國際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通過提高對低碳認識,倡導低碳消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優化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加強低碳技術的研發等手段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實現我國由“高碳”到“低碳”的轉變,并最終實現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什么是低碳經濟.中國環境報第8版.cenews.com.cn/xwzx/ dfxw/qt/201003/t20100315_631906.html.2010-03-16.
[2]馮之浚,牛文元.低碳經濟與科學發展.中國軟科學,2009,8.
[3]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GDP能耗預計下降19.06%. emarketing.net.cn
/industrydatadetail.jsp?did=3284.2011-02-10.
篇10
關鍵詞:消費;投資;出口;發展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F014.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0-0004-02
我們仍然記憶猶新,2008年的那場金融危機可謂驚心動魄,它把全球經濟帶入衰退之中。那么,作為世界最大的制造國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無疑受到了巨大沖擊。從表面上看是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陶醉于世界工廠的發展模式,陶醉于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的發展。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曾經沾沾自喜、引以為榮的這一發展模式是如此的脆弱。在這一發展模式下,中國原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兩頭不受我們控制,導致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經濟安全受到挑戰;大量順差形成流動性過剩,干擾中國經濟正常發展;大量資本對外金融投資,資金安全受到威脅。
所有這些矛盾和問題的出現,在于我們長期以來依靠投資和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
面對沖擊,我國政府通過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使得我國經濟很快地走出了低谷。但是,我們應該清楚,2009年的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大規模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而制約我國經濟長期協調發展的一些根本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經濟發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即以不斷增加投資和鼓勵出口來促進GDP的增長。選擇這種經濟發展方式符合當時的國情。這是因為與先發國家不同的是,后發國家為了能夠追趕先發國家,一般被迫采用“趕超戰略”。“趕超戰略”的核心就是以政府強大的動員與控制力量作為后盾,進行快速資本積累與投資,以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由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轉型。而要做到這一點,政府一方面必須掌握全社會更多資源,另一方面必須施行“高積累、低消費和高投資”政策。粗放型發展方式雖然使得中國經濟得以“起飛”,使幾億人口脫貧,使中國從一個人口大國走向經濟大國,但與此同時也積累了許多矛盾和問題。
總的來說,我國經濟主要表現在外部失衡和內部失衡上。內外經濟失衡的根源在于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粗放型增長模式。
1.外部失衡。主要指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形成的高額國際貿易順差和高額國際收支盈余,以及國家外匯儲備的大量積累。由此造成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增加,國際貿易摩擦加劇。
推動經濟發展的三大力量或者說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指投資需求、出口需求和消費需求。如果“三駕馬車”之中任一個出現問題,短期來看會為經濟的健康發展埋下隱患,長期來說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多年進程中,消費需求、投資需求與出口需求三駕馬車拉著中國經濟連續多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高增長,被外國人稱為“中國奇跡”。按理說,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的積累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消費率應該越來越高的,但事實上我國居民消費率(政府消費一直呈上升趨勢)卻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有數據顯示,中國最終消費占GDP比重也即消費率已從20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費率更是下降到35%左右;而儲蓄率從2000年的37.6%,上升到2008年的51.3%。而在中國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的同時,世界平均消費率卻達78%―79%。
如果說在社會主義建設之初,我國一窮二白、百業待興,必須實行低消費、高儲蓄,以便進行高投資來進行現代化建設,這還可以理解。那么時至今日,我國已成為一個發展中的經濟大國,經濟要轉型,增長方式要轉變,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這個關鍵時刻,擴大國內的居民消費對于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增長至關重要。但由于我國的居民消費率始終呈現下降的趨勢,所以投資和出口就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高投資又導致高產出,而我國居民又低消費,所以導致產能過剩,因此,企業必須尋求國外市場。
所以,多年來我們一直都是實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達到了GDP的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的40%。這種情況在風平浪靜的年份還能維持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國際市場上稍微有風吹草動的情況,那中國經濟跟著就會出現問題。2008年最先爆發在美國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就使我國外部需求放緩、減弱,出口受到較大的影響,中國有數百萬人失業、數千家工廠關閉,中國經濟受到極大的沖擊和損害。不僅如此,我國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品出口,還遭到了別的國家的強烈指責,導致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人民幣升值壓力越來越大、熱錢大量流入等等一系列事件。這些都給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干擾。
2.內部失衡。有效需求中消費不足(指居民的消費不足),投資和消費之間的比例不協調。部分行業盲目擴張,產能過剩,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緩慢,能源資源消耗過大,環境污染加劇,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在繼續擴大,社會事業發展滯后。
競爭日趨惡化的國際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使外部需求難以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長期的動力,所以使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可持續。因此,解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主要靠擴大內需,內需應是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
內需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投資為我國經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用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是特殊歷史時期為防止經濟非正常減速而采取的政府強制行為,不反映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投資具有“名為當期為消費需求,實際上為下期產出即供給”的兩重性。如果沒有消費需求的相應增長來實現產品的價值,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容易造成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供求失衡,從而又會制約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國民經濟就不能實現良性循環。雖然投資的增加可以增加當期的需求,但投資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將會使下一期的收入分配和成本構成之間的矛盾更為嚴重,只有通過消費需求的擴大才能真正地拉動投資需求的活躍,才能為投資需求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空間。消費需求既是社會再生產的終點,也是社會再生產的起點。
但是在我國,由于居民消費多少年來始終不旺,居民的消費率呈下降趨勢,所以政府投資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經濟繁榮時期的“助燃劑”和經濟衰退時期的“興奮劑”。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了我國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不斷地走向邊緣化。
其實從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我國政府就提出要擴大居民消費,來拉動國內經濟的增長。但由于過去的30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強勢的投資加出口的經濟增長方式,所以即使中央政府采取了宏觀調控措施,仍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調整并未達到預期的目的。十多年過去了,國內居民消費率依然沒有增加。
所以,政府雖想發揮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但卻因找不到啟動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的根本,而只能很無奈地把經濟頹勢的扭轉寄托于政府投資支出的增加及其產生的拉動作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中的一架出口,因為遇到金融危機而銳減。而其余兩架中的一架消費本來就低,因為居民消費一直都是不高的。剩下的一架就是投資,只能再次選擇投資。所以,依靠這樣的一種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增長方式,其實是一種急救的方法,不能作為長遠之策。
那么,解決我國目前經濟長遠發展的關鍵就是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的這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在2010年“兩會”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這表明,在經過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正面對著又一個重要“門檻”,即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正是由于我國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因此,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始終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投資的技術含量不高。出口的產品也基本上都是對生態和環境影響較大的初級產品和污染較重的中間產品和制成品,從而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當前我國經濟增長GDP雖然高,但增長效率比較低,能源、資源消耗都比較大。同時,隨著國內市場化改革措施的推進,我國經濟受國際能源價格的影響將會越來越突出。所以,不論是為了防范國際能源價格風險,還是從資源約束和環境的承載壓力上來說,投資需求大幅度提高都是不可能的也是無法實現的。
目前,以高效、低耗、低污染為特征的“低碳經濟”正成為全球熱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正大力推進以高效能、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能源、產業、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可以說發展低碳經濟大勢已定。
而目前我國的現實是,我們正處在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伴隨著城市化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高碳經濟發展階段。所以,面對西方國家竭力倡導的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新一輪的全球競爭格局中又處于不利地位。可以預見,在今后更長的一段時間內,西方國家會打著發展低碳經濟的旗號,通過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對中國高碳產品征收的關稅將呈增加之勢。國外有的媒體表示,一場低碳經濟的爭奪戰正悄悄逼近中國,中國將再次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