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辦法范文
時間:2024-03-08 18:0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辦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畜禽養殖污染 防治
一、畜禽養殖業對水體的影響
隨著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日趨規模化發展,使畜禽養殖業污染的產生和對環境的影響迅速增加,在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日益嚴重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北京、上海、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已經出現嚴重的環境壓力水平。2010年2月《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告》顯示,畜禽養殖業排放化學需氧量1268.26萬噸、總氮102.48萬噸、總磷16.04萬噸、銅2397.23噸、鋅4756.94噸。糞便產生量為2.43億噸,尿液產生量為1.63億噸。畜禽養殖排放的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分別占農業源的96%、38%和56%。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不容樂觀,治理整頓迫在眉睫。由于目前大多數養殖場離水源很近,對水體的影響更加直接。很多養殖場都建在河岸、水塘邊,部分養殖場雖建有化糞池、沉淀池,但大多數是簡單處理,效果不盡如人意,污水從化糞池直接排入河流的現象極為嚴重。目前畜禽養殖業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影響水質:一是畜禽用水所致的污水直接排放;二是雨水沖刷推放的廢物導致的污染物流失。[1]畜禽養殖排放大量的氮、磷會加速水體的營養化,并富集各種微生物、有毒物質及致癌物質。不僅給當地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危及農村飲用水水源和轄區內主要河流的水質安全。
隨著廣東省畜禽養殖業從附屬產業逐步躍升為獨立的產業,形成了以豬為主,全面發展的新格局。但由于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滯后,沿海集約化畜禽養殖廢水排放量和有機污染物排放量增長,造成水環境污染和農村生態破壞。已經成為農村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數據顯示,2005年廣東畜禽養殖廢水中CODcr就已占到全省廢水CODcr排放總量的9.6%,成為水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2]
二、畜禽養殖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畜禽養殖污染工作,將其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的議事日程,雖然近年我國在立法上做了許多工作,但相對于越來越嚴重畜禽養殖污染而言,立法顯然還是滯后的。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污染措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
在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立法中,僅有《畜牧法》對畜禽養殖污染控制作了少量規定,原國家環??偩钟?001年5月公布實施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雖然對畜禽養殖污染控制作了少量規定,但其法律效力不夠。該《辦法》規范、調整的是規?;笄蒺B殖場,即常年存欄量生豬500頭以上、雞3萬羽以上和牛100頭以上的畜禽養殖場。在此規模以下的小型養殖或放養養殖不在《辦法》調整范圍內,小型畜禽養殖污染的防治在國家法規上存在盲點。
例如,廣東省畜禽養殖以中小規模養殖場為主,按照目前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廣東省許多養殖場不能涵蓋其中,導致僅52.6%的規模畜禽養殖污染能得到控制。按照國家標準,廣東僅有約55%的蛋雞規模養殖、48%的肉鴨規模養殖、30%的肉雞規模養殖可以納入到標準控制范圍,而肉牛規模養殖只有1.47%屬于控制范圍。
(二)銷納空間不足,治理效果欠佳
多數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多建在大、中城市近郊,廢物排放量大且集中,城郊無足夠土地銷納,加上農牧分離,種植嚴重脫節,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城市已基本沒有合適的土地供畜禽養殖業的發展。
(三)畜禽養殖污染意識淡薄
對于畜禽養殖污染的危害性和保護生存環境的重要性,廣大農民及養殖戶普遍存在意識不強,知識缺乏現象。傳統養殖習俗、規模養殖企業環境治理設施的缺乏、村民環境意識和公共衛生意識的淡薄,使得農村地區畜禽糞便和廢水隨意排放。加于當前畜禽業正處于微利時期,而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需要相當多的投資,農民和畜禽經營者難于承受。[3]
三、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建議
我國地域遼闊,農業資源及氣候條件豐富,區域性特征明顯。各地社會經濟條件差別大,加之各地畜禽養殖業發展情況、飼養規模、環境狀況不同,現有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規范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規模較大的養殖場。但是小型養殖場、養殖戶卻為數不少。因此,各地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養殖業管理辦法和措施,從而細化法律法規。
(一)從嚴格環境法規入手,加大監管力度
2009年8月廣東省實施的《畜禽養殖業污染排放標準》,進一步擴大了規?;笄蒺B殖的管理范圍,體現了更為嚴格的環境要求,尤其是對珠三角畜禽養殖污染物的排放標準要嚴于國家及廣東省其它地區的排放標準。從而使清潔生產工藝得到推廣,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從而有效減少養殖業污染物排放。主要措施表現為:
一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控畜禽排污總量,實行嚴格的畜禽養殖環評審批制度。
對畜禽養殖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其布局、污染途徑、影響范圍進行科學評價,環保部門嚴把審批關,加大項目審批監管力度,在合理調整區域環境容量和優化畜禽養殖布局及規?;A上,因地制宜地劃分禁養區、限養區及適養區。禁止在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等地建設畜禽養殖場。凡新建、改建和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應合理規劃布局,辦理有關環評審批手續,從源頭上規范養殖業的發展,控制畜禽養殖環境。
二是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監管。
縣、鄉(鎮)人民政府和環保部門應對轄區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環保部門要認真履責,對違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對有較大影響的環境違法案件,在依法處理的基礎上公開暴光,對不能達標排放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掛牌督辦、限期治理。
三是建立常態的環境監測和動態監察機制。
完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察工作體制、機制和方法,建立健全的監測體系。成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賦予相應的執法管理職能,將畜禽規范化養殖和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強化畜禽養殖污染的源頭防控,規定畜禽養殖場排放污染物,要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對未辦理環保手續或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養殖戶,不能達標排放的規?;笄蒺B殖場實行限期治理和處罰。
(二)運用環境經濟手段治理畜禽污染
許多國家不僅運用法律手段,而且還運用補貼、稅收、押金退還、環境債務、排污許可交易等經濟手段防治畜禽污染。在西方國家有很多成功實踐經驗。如日本在地方、財政年度預算中,撥出一定的額度來防治畜禽糞便污染。英國和丹麥為使糞肥能安全地儲存越冬,分別承擔農民建造儲糞設施費用的50%和40%。荷蘭為促進過剩糞肥運往缺肥區,對距離100公里以上和50公里以上的給予運輸補貼。
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資源相對匱乏,對動物性產品的需求還遠大于對環境需求,養殖業還是一個弱質產業,存在執法難問題。因此,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立法中,應鼓勵采用環境經濟手段。充分考慮業主的利益訴求,以經濟杠桿強制推進治污。實行誰排污誰付費、少排污少付費、不排污不付費還有獎勵。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養殖成本,影響到企業的效益。這就在客觀上促使企業主動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盡快實現達標排放。
實施“以獎代補”,通過高額獎金引導企業治污。收來的排污費反過來用于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企業治污效果越好,獎金越多;治污行動越快,獎勵越高,這無形中大大提高了業主治污減排的積極性。對污染量少,難于監測的可以照飼料量征收少量的畜禽養殖稅。
(三)加強宣傳,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一是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加強對村組干部、養殖業人員的宣傳教育,認真貫徹《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精神,強化生態農業建設,提高畜禽養殖場環保意識,推廣使用有機肥料,改變農戶用肥習慣。二是加強對規模畜禽養殖企業、重點養殖大戶的污染防治培訓,幫助建設和完善相關污染防治工程,傳授生態養殖、科學養殖的新興實用技術。三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宣傳,營造全社會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防控的濃厚氛圍。[4]
參考文獻:
[1]錢易,陳吉寧.農村環境污染的系統分析和綜合治理[J].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P73.
[2] 鄧惠玲.養殖業發展模式正在重塑[N].中國環境報,2010-5-31(5).
篇2
平安縣省級認定的畜禽規模養殖場達33家,主要分布在三合鎮、古城鄉、沙溝鄉和洪水泉鄉,其中:奶牛規模養殖場2家,肉牛規模養殖場4家,生豬規模養殖場8家,肉羊規模養殖場9家,蛋雞規模養殖場4家,肉雞規模養殖場5家,獺兔規模養殖場1家,還有大小規模不等的養殖規模戶1388戶。雖然通過省級認定的規模養殖場具備一定的污染物處理設備,但大多數沒有通過認定的養殖場污染物治理仍面臨艱巨的治理難題。據估算,一頭60kg豬每天產生的糞尿量是同樣體重人排泄量的近4倍,如果畜禽糞便得不到處理利用,一個20000頭養豬場對環境的污染程度相當于10萬人口當量??梢娙绱吮姸嗟奈廴疚锾幚砥仍诿冀?。我國對畜禽污染物問題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紀90年代。截止目前,我國出臺的防治污染物的辦法、法規一個接一個,如《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等,把對畜禽養殖的污染管理與防治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
2平安縣畜禽養殖污染物處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畜禽養殖規?;降陀捎谑芙洕鷹l件的限制,大多數畜禽養殖戶無力承受規模化養殖場的大量投入,還保留在散養階段,大量的糞污收集難、治理難。
2.2畜禽養殖污染物防治投入少由于受市場因素、管理水平、思想意識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主動建設污染物防治設施的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未按環保要求落實污染防治措施。
2.3畜禽養殖污染物防治觀念淡薄由于畜禽養殖是個古老的產業,人們的思想觀念對其污染物的危害沒有充分的認識,導致糞污、尿污隨意堆砌、排放,對污染物防治缺乏主管能動性,防治觀念淡薄。
3平安縣畜禽養殖污染物防治的對策及建議
平安縣養殖場糞便除個別使用生態發酵床外,大部分以干清為主,也有部分用水沖洗清污,清理出的糞污以露天堆積發酵為主,既嚴重污染環境又浪費資源。針對于此,建議采用以下方法予以治理。
3.1積極引導養殖戶走規?;藴驶牡缆肺铱h畜禽規模化養殖程度較低,給畜禽養殖污染物收集、處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積極出臺類似家庭牧場的優惠養殖政策,鼓勵、引導養殖戶向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實施畜禽標準化養殖,建設標準化畜(禽)舍、標準化污染物處理設施,對糞便實行集中無害化處理,走規?;⒓s化、現代化、生態化的養殖路子,做到達標排放,從而有效解決人畜混居、庭院環境污染等難題,而且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可以為種植業提供大量的有機肥源,促進糧食的增值轉化,帶動種植業的增產增收。
3.2廣泛宣傳養殖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技術我縣廣大畜禽養殖戶還停留在原始的散養階段,對糞污的危害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對糞污處理后的用途也了解有限,因此,通過電視、培訓班、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對糞污危害、治理辦法等的宣傳,增強廣大養殖戶對治理糞污的積極性和治理水平。
3.3發展生態畜牧業,推廣農牧結合模式畜牧業的發展應該走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的路子,堅持“政府主導、業主主體”的原則,在政府適當給予補貼下,調動養殖戶對畜禽排泄物進行防控治理的積極性,按照種植業和周邊土地的消納能力布局畜禽養殖和規模,畜禽糞便及養殖污水經過無害化處理后回歸農田、果園、林地等,大力推行農牧結合,發展生態畜牧業。
篇3
關鍵詞:畜牧業;環境污染;命令控制;經濟激勵;綜合養分管理;環境承載;監測預警
中圖分類號:X506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7.03.003
Developing Tendency in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and Its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v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ZHAO Run, QU Qingbo, FENG Jie, ZHI Suli, DU Huiying, LI Aixiu, ZHANG Keqiang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ianjin 300191, China)
Abstract: Star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cenes of region, species, yielding approach, developing state an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national animal husbandry were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Two main causes led to the pollution, namely, lacking of scientific formulation and layout, separation and out of balance between planting and breeding together with simple and roug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ways were analyzed. In line with 2 policy varieties, order control and economic motivation, different scales of pollution precau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4 issues were overviewed, which involved of shortage on environmental load criteria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 unclear basic data of pollutant, weak implementing force and unavailability in normalization, incomplete long-term evaluation mechanism. Four proposals including scientific industrial formulation and layout, setting up the system integrated informative administration in animal husbandry environment with contamination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ncreasing policy support and sound economic motivation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ystem of precaution and control over the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were put forward finally.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order control; economic motivation; 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load; monitoring and warning
伴S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化,在市場拉動和政策引導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上升,生產方式加快轉變,產業地位不斷提升,整體趨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然而,受養殖數量快速增長、養殖結構調整、勞動力成本提升等因素的影響,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特別是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耕地有限的東部沿海養殖密集區糞便污染問題十分嚴峻。有學者指出,區域布局不合理、種養脫節、生產方式落后、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低是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的主要成因[1-4],但鮮見從全國畜牧產業發展層面針對環境污染特點及國家污染防治政策體系的系統性梳理和剖析。鑒于此,筆者嘗試從區域布局、主要畜種、生產方式三個方面進行剖析,概述畜牧業發展態勢,比對分析環境污染特點,闡明造成污染的主要成因、防治政策及存在問題,并結合多年研究與實踐提出對策,為下一步我國畜牧環境污染防治政策實踐研究提供參考。
1 我國畜牧業發展態勢
1.1 區域養殖分布密集
從全國畜禽養殖分布情況不難看出(圖1),由北向南以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這8省份的主要畜種(豬、牛、禽)的養殖數量居多,這些養殖大省規??偤途嫉饺珖偭康?0%以上。其中,生豬養殖集中在四川、河南、湖南、山東、云南、湖北等省份,其中四川省2014年生豬年存欄量占全國總量的10.73%,位居首位;奶牛養殖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河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份,其中內蒙古2014年奶牛年末存欄量占全國總量的15.42%,位居第一;肉牛養殖主要集中在云南、河南、四川、湖南、遼寧等省份,其中云南省2014年肉牛年末存欄量占全國總量的9.68%,位居第一;家禽養殖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遼寧、河北、四川、湖北等省份,其中河南省2014年家禽年末存欄量占全國總量的11.85%,位居第一。
1.2 產業發展趨勢規模化
十多年來,伴隨養殖結構調整和養殖方式的轉變,規?;B殖已成為我國畜牧業的主要生產主體[5]。主要體現在:一是畜禽規模養殖戶數顯著增加,2014年,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上,奶牛年存欄1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50頭以上,蛋雞年存欄2 000羽以上,肉雞年出欄10 000羽以上的規模養殖戶數分別相比2002年突增(圖2);二是規?;B殖程度明顯提升,2014年,生豬、奶牛、肉牛、蛋雞、肉雞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42%,45%,28%,69%,73%,比2002年各增加了32%,33%,10%,41%,36%。
1.3 生產方式加速轉型
規模養殖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生產方式的加速轉型,主要體現在飼喂和清糞系統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糞便收集方式也逐漸向機械化和環?;较虬l展。祝其麗等[6]對全國144家規?;i場清糞方式的調查結果顯示,干清糞方式占比最高,為63. 0%;其次是水沖糞,占23.6%;水泡糞方式僅占3.4%,而且在小型豬場一例未見。朱寧等[7]對我國5個蛋雞主產省份(河北、遼寧、山東、湖北及四川)402個規?;半u場清糞方式的調查結果表明,人工清糞方式占50.50%,刮板方式占49.50%,兩種方式比例相當。董曉霞等[4]對我國奶牛優勢產區65家規?;膛龅恼{研結果表明,48.4%的奶牛場采用機械清糞方式,43.8%的奶牛場仍采用人工清糞的方式,7.8%的奶牛場同時采用人工和機械清糞方式。生產方式的不斷改進,對提高生產效率、改善養殖環境、推動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畜牧業環境污染特點
2.1 污染物產生量地區分布不均衡
許多學者圍繞畜禽養殖糞便產生量、污染物負荷與環境承載力之間關系進行了統計概算。據林源等[8]統計,2009年河南、山東、四川、內蒙古、河北和云南6省區畜禽糞便產生量均超過1.10×109 t豬糞當量,占全國總量的42.33%,以河北、河南、山東等為代表的中東部地區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養殖密集區和污染源產生地。楊飛等[9]統計了2009年各省畜禽養殖氮污染物負荷,結果顯示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地區畜禽氮污染產生量^大,河南、四川、山東3省最為突出,明顯高于其他省份;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單位耕地面積氮污染負荷最重,這些地區農田和水源地環境都面臨著較大污染威脅。仇煥廣等[10]統計了2010年各省畜禽糞便排放和污染情況,結果表明畜禽糞便污染最嚴重的3個省份分別是河南、四川、山東,占全國總污染量的28%。張緒美[11]的統計結果也表明,畜禽規模養殖與污染中心仍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
當然畜禽糞便的污染情況不僅取決于污染總量,更重要的是單位耕地面積的畜禽糞便污染量。對于耕地面積較小的省份,即使畜禽糞便產生總量少,其單位耕地面積的畜禽糞便污染負荷仍然可能很大。仇煥廣等[10]的研究結果指出,浙江省雖然畜禽糞便污染總量僅為0.05×109 t,但由于其耕地面積小,其單位耕地面積的畜禽糞便污染量高達2.72 t?hm-2;而、青海、寧夏、新疆由于畜牧業欠發達,且耕地面積大,因此畜禽糞便污染程度相對較輕。張緒美[11]的研究得出,北京、廣東和福建是環境壓力最大的3個省(市)。以上研究表明:我國畜禽糞污產生總量大,尤其在東部沿海、中部養殖密集區的規模化養殖程度高;污染物產生量突出的省份亦即養殖密集區域;單位耕地面積污染負荷量大,糞污產生范圍廣,但地區之間分布并不均衡,有較大差異。
2.2 畜種間污染物產生量差異大
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畜牧業源產排污系數手冊》和2015年《中國畜牧獸醫年鑒》,估算出2014年全國生豬、肉牛、奶牛和家禽的糞、尿、化學需氧量(CODcr)、全氮(TN)、全磷(TP)等主要污染物的產生量(圖3)。2014年我國生豬、肉牛、奶牛、家禽的糞尿產生量分別為3.75×109,2.59×109,0.81×109,2.18×109 t,所占比重如圖4所示。相比其他畜種,家禽的糞便產生量最大,但是肉牛和奶牛的糞便產生量之和大于其他畜種;生豬的尿液產生量最大,將近2.5×109 t。這與林源等[8]對2009年我國各類畜禽糞尿產生量的統計結果相似。
以奶牛和生豬兩個產污量最突出的畜種為例,統計2014年全國各省份的糞便、尿液、COD、TN、TP的產生量,測算得出以下結果:如圖5所示,四川省生豬養殖污染物產生量最高,占全國的近1/10,其次是河南和湖南;如圖6所示,內蒙古、河北和黑龍江奶牛養殖污染物產生量較大,三省區奶牛糞尿產生總量占全國的45%,其次是山東、新疆和河南,奶牛糞尿產生量占全國總量的28%。這一結果與先前統計的各省份養殖分布情況相一致。
2.3 不同生產方式污染物產量差異明顯
除不同地區、不同畜種產污量有較大差異外,不同生產方式對于污染物產生、產排路徑及糞便的末端處理與利用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郭衛廣等[12]對四川省的調查發現,2013年四川省采用干清糞方式的養豬場占71.1%,其次是水沖糞占27.6%。以干清糞方式進入水體的CODCr、TN、TP、NH3--N負荷量分別為(20.28,4.58,0.81,1.07)g?d-1?h-1;而通過水沖糞方式進入水體的CODCr、TN、TP、NH3--N的負荷量分別為(314.60,26.29,7.67,12.27)g?d-1?h-1,差距顯而易見。干清糞工藝糞尿中的養分損失小、肥效高,且污染物含量低,易于末端凈化處理,是相對理想的清糞方式。在規模化奶牛場,通常采用機械刮板或鏟車來清糞,但糞尿、污水全部混合清出,使產污量增加且污染物濃度增高,但相應可減少清糞頻次,降低人工成本。董曉霞[4]通過對伊利和宜昌的規模化奶牛場調查得出,人工清糞產生的尿液和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遠遠低于機械清糞。朱寧[7]調查發現,我國蛋雞場清糞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刮糞板及傳送帶三種清糞方式,且人工清糞方式其污染物濃度遠小于其他清糞方式。
3 畜牧業環境污染主要成因
從我國畜牧業總體發展態勢及環境污染特點梳理中不難發現:一從地域分布和環境容量上來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中部毗鄰大城市周邊的地區是畜禽養殖場密集分布區域,顯然也是污染物產生量最突出的區域;二從養殖畜種上來看,以相對養殖量比較,規?;潭葟拇蟮叫∨帕幸来问桥?、豬、家禽,測算結果顯示產污量也與之相對應;三是大中型畜禽場大多偏好機械干清糞工藝以節省人工成本,但由于糞尿、污水混合且需要定期沖洗糞溝,對后期固液分離技術要求相應提高,而小規模養殖場人工干清糞的做法能實現源頭控污和p量化處理,且經濟適用,值得提倡,但其中有少數仍沿用傳統水沖、水泡糞方式的養殖場,污水產生量大且污染物濃度極高,可能對環境更易造成影響,不容忽視。結合上述幾點,分析造成畜牧業環境污染的成因主要歸結于以下兩方面。
3.1 缺少科學規劃布局,農牧脫節、種養失衡
實地走訪中發現,養殖場主僅根據市場情形與地方政策就自主決定養殖何種畜禽、養殖規模、畜舍結構空間、設施建設位點等事項,且由于土地承包經營,大部分規模化養殖場沒有配套可消納畜禽糞便的耕地,只養不種;而種植經營者大多也是只種不養,同一地區種植的作物品種、耕作時間、施肥時期和施肥量與養殖生產各不統一,導致種養業“各自為政”,農牧脫節現象嚴重,糞便資源化利用途徑受阻。
在這種各自獨立進行成本核算的方式下,一方面種植戶為降低勞動成本大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貧瘠、結構破壞、逐漸失去可持續生產的能力,另一方面畜禽糞便無法得到利用而依法又必須進行處理。同樣為降低治污成本,養殖戶傾向于就近堆放或排放到附近的溝渠坑塘,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惡性循環。歐盟某些國家有值得借鑒的做法:一是根據農場耕地面積折算出施肥量,同時根據擬養殖畜種、規模、方式折算出糞便產生量,讓農場主明確養殖規模上限和作物輪作類型及方式;二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預測5~10年間糞肥施用可能帶來的環境變化情況,給出農場主不同生產經營方式的選項,以幫助自行選擇可改善環境條件同時保障生產率的途徑。由此可見,小到一個園區、大到一片地域,對種養業及延伸產業鏈條整齊劃一十分重要。
3.2 經營管理方式簡單粗放,生產水平不高
飼喂是決定畜產品數量大小與品質好壞乃至畜牧業穩定長效發展的關鍵因素,但長期以來我國畜牧養殖飼料利用率較低,同西方發達國家的精準飼喂水平相比有不小差距。在西方國家,生豬養殖先進水平的料肉比為2.4∶1,我國目前只有少數地方能夠達到3.5∶1;肉雞養殖世界先進水平的料肉比為1.6∶1,我國只有2:1~2.2∶1;蛋雞養殖世界先進水平的料蛋比為2.4∶1,而我國是2.6∶1~3∶1。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粗脂肪和一定數量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粗蛋白質含量較高[13]。
實地調研中:許多傳統的規?;笄蒺B殖場基礎設施條件仍然落后,畜禽采食、飲水、產排糞尿等空間集中狹小,養殖密度高;缺少專門的糞水收儲設施,簡易的鏟車與手推車式的人工清糞方式,容易將糞便到處散落,糞尿多與墊料摻混難以清理,畜舍內養殖環境條件差;通風、采光條件有限,圈舍內屋頂、欄架等處腐蝕嚴重,工作環境惡劣;豬圈、雞舍、擠奶廳/待擠間等區域的沖洗水使用無度,使得后續處理難度大大提升;場區內臟凈道交叉,粗放簡單的生產經營方式給場區內外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4 環境污染防治政策及存在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政府針對畜牧環境污染防治運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命令控制和經濟激勵兩種類型[14],旨在通過政策干預將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命令控制即通過法律法規、管理辦法、技術標準等方式來約束養殖從業者的行為;經濟激勵即通過綠色補貼的方式來引導養殖業主減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做到有效處理與利用。
4.1 命令控制型政策
自2001年起,中央和地方政府頒布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管理辦法、技術標準及操作規范,內容覆蓋了產前發展規劃、選址布局、基本設施建設要求、生產管理操作規范、糞便排放標準、相關評價審核制度、扶持政策等方面[15],在一定程度上對畜牧業環境污染的有效控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一,國家層面相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總共有9部,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出臺的《畜牧法》,至今已有10年的歷史。在該法出臺之前,雖然《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農業法》及《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這5部早已實施,但其中法條及歷次修訂版中都未見專門針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具體內容,而在最新修訂版中則分別針對畜禽廢棄物的收集、儲存、處理與利用均做出了嚴格規定。近3年內陸續密集修訂、頒布了7部針對性法律法規,其中以《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的條款最為細化嚴格,成為首部針對畜禽養殖環境污染防治的立法,并輔以針對水體、土壤環境污染防治的專項行動計劃,充分彰顯了國家治污的決心,并將畜牧養殖污染防控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但由于土地緊張、種養脫節、管理水平有限、市場波動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養殖全程中生產環節的投入比重超高,養殖從業者本身無力應對環境問題的管控,亟需政策引導畜牧產業的加速轉型以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適應國內外市場大環境,同時要逐步轉變政府“輸血”為企業“造血”,以保障畜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單憑政府一味的“輸血型”資金支持或者高成本的環境監管來控制污染都將是難以為繼的。
第二,基于上述立法框架,國家環保部、農業部分別出臺了指導性規章制度,具體包括《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管理辦法》(2002)、《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2010)及《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管理辦法》(2011)。內容重點覆蓋圈舍布局、清潔養殖、糞水的收集與儲存、處理與綜合利用、環境影響評價與監管等方面,上為法律規定的落地實施提供保障,下為治污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工程技術規范及標準提供依據,指導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的開發、推廣和應用。然而,在畜禽養殖環境管理辦法的具體執行上,不同部門之間缺乏統一協調,存在脫節;發展生產型畜牧業仍然是實現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重點,而非以環境友好為基準,從源頭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及畜舍建造環節進行頂層設計,農業政策與環境政策缺少有機銜接[5]。
第三,依據上述規定,國家環保、農業、質檢部門組織相關技術單位編制了一系列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分別從場區建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監測與評價、糞污治理與利用視角提出了環境標準和操作辦法,為畜禽養殖場、施工建設單位、環境監管部門、環境影響評價部門及科研單位提供技術參考。從中不難看出:一方面隨著養殖規模加大、集約化程度提升、畜禽舍內生產性能提高,配套技術標準也在不斷提升,相關規定針對性在加強,對應的指標參數也愈加詳細具體,逐步實現污染防治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改善養殖場內外環境;另一方面,現階段大中型B殖企業也在隨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國內外市場行情變化而加快轉型,比如從分散經營的養殖小區逐步轉變為集約化養殖場,從單一追求產量過渡為兼具品質及環境友好,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集約經營,同時配套可消納糞便的農田等。為此,現行的技術指標、參數也應當適時調整、修訂,以應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養殖發展特點,同時通過監測、評估等基礎手段輔以長效支撐。
4.2 經濟激勵型政策
面對嚴峻的畜牧養殖環境問題,近10多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以沼氣工程和制有機肥為主的經濟扶持政策,鼓勵畜禽養殖場配套建設沼氣工程。據李景明和薛梅[16]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國建成沼氣工程累計56 856處,對我國畜牧業環境污染控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自2004年起上海率先試行對商品有機肥的扶持政策(對生產和使用有機肥按照施用面積大小和購買數量一次性補貼)以來,全國各省市、區縣也都結合地方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和特點,積極出臺配套政策和資金,鼓勵企業農戶聯合開發有機肥產業市場。2008年4月2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了“關于有機肥產品免征增值稅的通知”(財稅[2008]56號),對農業施肥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義[14]。
此外,我國環保部門還出臺了將征收的排污費用于獎勵主動治污的養殖場的辦法,涉及用于污染處理設施建設,扶持利用豬糞、牛糞做有機肥的企業。如國務院2003年的《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中規定“存欄規模大于50頭牛、500頭豬、5 000羽雞鴨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必須向所在地的環保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排污申報登記,并繳納一定的排污費,對超過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的,按規定收取超額排污費?!痹偃鐕鴦赵恨k公廳于2005年制訂了《關于扶持家禽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對重點養殖小區和規?;笄輬龅募S污處理設施建設給予必要的支持;從2007年起,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安排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支持生豬規模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造,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糞污處理、豬舍標準化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建設要優先安排并達到環保部門相關要求,剩余資金可適當安排豬舍標準化改造及其他配套設施建設[14]。這些綠色補貼專項支持政策的出臺,推動了一些地區畜牧業環境污染防治行動的有序開展。
然而,眾多實例表明:環境補貼政策多集中在糞污處理設施及配套設備的一次性投資上,以財政轉移支付形式實施對養殖場資金直補或以獎代補,資金渠道、補貼方式單一;專項補貼項目多分布在東南沿海具有較強經濟基礎的地區,包括江、浙、滬、京、津、魯等地,具備配套資金長效實施的地區不多;補貼政策作用范圍有限,真正享受到補貼的養殖場尚處少數,側重畜牧環境污染防治的補貼專項資金無論在畜牧、環境、農業還是其他產業領域中占比極小,多缺乏長期穩定支持;現行補貼政策大多僅按照畜種和規模分配補貼區間,并不十分科學且易造成分配不公。
4.3 存在問題
我國現行畜牧環境污染防治政策措施顯見許多不足,總體來說原則性規定較多,可操作性規定較少;限制約束性政策較多,經濟激勵性政策較少;定性描述較多,定量指標參數較少;加之畜牧業污染排放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農戶和養殖企業缺乏降低污染排放的適度激勵,同時,由于監督和控制污染排放的成本過高等原因,導致一些政策的執行效果并不理想[17-18]。綜合現行政策和技術辦法,梳理4方面問題,具體如下。
第一,缺少以綜合養分管理為依據的環境承載標準。如前述,農牧結合、養分平衡是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但現行條例、辦法僅從原則上規定“將畜禽糞便肥田農用,應當與土地的消納能力相適應;處理后的糞便作為土地的肥料或土壤調節劑來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其用量不能超過作物當年生長所需養分的需求量;在確定糞肥的最佳使用量時需要對土壤肥力和糞肥肥效做測試評價,并應符合當地環境容量的要求。”尤其現行的施肥標準并未明確指出在不同的地形氣候、土壤類型、作物種植模式下環境可承受的糞肥容納量,更未對糞便施用的方法、時間、數量、頻次給出量化標準,相關的農用政策和技術規定上相對粗放,可操作性不強。
第二,基礎底數不清。畜禽養殖產排污量是決定糞污治理路線和效果的核心,雖然目前通過國家頒布的《2010年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報》中給出的產排污系數進行估算是可以相對準確地獲得這些基礎底數的唯一途徑,但當時的數據早已不能滿足現階段的實際需求,是系統構建畜牧養殖業環境綜合防控體系的重要瓶頸。
第三,現行標準規范未上升至立法層面,且沒有指導性說明,執行力和可操作性不強。目前的有關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的管理規范都只是部門法規和行業標準,養殖場及糞便加工企業自覺遵守的較少,在實踐中廣泛存在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的現象。例如,有機肥料還沒有國家標準,目前執行的是2011年農業部頒布的《有機肥料NY525―2011》行業標準,但農業生產中普遍施用各種非商品化有機糞肥,這些有機糞肥來源廣、成分復雜,難以管控,缺乏必要的行業管理和質量監測[5]。同時,現行技術標準、規范條款中,均沒有對應的操作方法說明來指導標準的正確使用,尤其是標準頒布的背景、目的和意義、編制過程,以及量化規格參數的出處,令讀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易導致盲從。此外,目前排污費征收標準不高、不具體、不量化,對一些規?;笄蒺B殖企業來說排污費標準相對于處理成本來說仍然偏低,威懾性有限,無法真正起到約束作用。我國城郊和農村地區的環境監管還比較薄弱,很難控制偷排漏排,處罰力度低,許多畜禽養殖場寧可象征性繳納排污費也不愿意再投資環境污染防治。
第四,長效全程評價機制不完善。我國尚缺少針對現行政策、制度、技術等污染防治對策的長效評估辦法和標準,亦鮮見對這方面的科學研究,尤其是畜禽養殖環境風險評估與防控所依據的基礎數據支撐嚴重不足。相比于國外發達國家相對完備的監測評估體系,國內起步較晚,缺乏全國范圍或區域尺度的統一規劃,監測標準不全面,自動化監測能力和信息系統構建分析亟待加強。加之,涉及養殖場環境類項目的實施,往往對項目實施準入條件和治污技術設施與設備運行效果的科學評估不足,易導致項目實施不持續,諸如沼氣工程建而不用、用而不管,終成“曬太陽”工程。
5 畜牧業環境污染防治對策建議
5.1 科學規劃產業,合理布局場區
對于種養脫節、養殖規模超過環境容量的問題,需結合國家畜牧業發展規劃及環境污染防治規劃,以農牧結合、養分平衡為基礎,發展種養業適度規模,建立“以種定養”、“以養促種”的生產經營模式[19],推動畜牧業乃至大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養殖場圈舍結構布局不僅僅要從動物健康、性能提升、疫病防御等生產角度來設計,更重要的是從環境視角出發,考慮污染物的減量收集、有效處理處置及最終出路,同時盡可能節省人工、設施設備、運行維護等不必要的重復性投入,確保養殖企業健康發展。
5.2 建立畜牧業環境信息化管理與污染監測預警體系
進一步完善全國畜禽養殖污染源普查數據庫,推動耕地土壤與作物種植大數據庫的建立,尤其要強化對種養優勢區域環境的長期定位監測,建立畜牧業環境信息化管理系統,做到及時并全面掌握重點區域畜禽養殖規模、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產生量、污染防治設施、糞便收儲與利用方式、農田面積、作物類型、輪作與施肥方式等基礎背景值及動態更新情況。通過大數據集成分析,逐步建立畜牧業環境污染預警體系,具備即時污染風險信息的能力,為國家畜牧業環境污染綜合防控提供基礎技術支撐。
5.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經濟激勵機制
根據不同地區畜牧業發展實際情況,加大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扶持力度及在農業生產補貼中的比重,科學測算環境補貼標準,制定效果評價辦法。綜合考慮包括養殖類型、養殖規模、清糞方式、糞便利用途徑等在內的關聯因素,逐級細化并篩選重要影響因素,對不同情形畜禽養殖場各環節的成本投入、預期與實際收益詳細測算,并對重要利益相關方的支付意愿和受償意愿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做到客觀、科學核算環境補貼標準和比例。同時,細化綜合評價標準和辦法,為出臺兼顧適用范圍廣但重點突出的彈性政策制度提供指導。
5.4 完善畜牧業環境污染防治技術體系
尋求兼具成本投入最小化、處理路線多元化、適用范圍廣譜化的技術模式是我國未來畜禽規模養殖環境污染防治的必然發展方向。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國家科研單位和地方龍頭企業聯合對生態養殖方式、污染物減量化及沼液安全農用技術標準的研發投入,建立因地制宜、因畜而異的糞便資源化利用技術體系,側重不同區域農業環境條件與畜禽糞便承載匹配能力的應用基礎研究,建立起適合不同地區環境條件的養分平衡體系,從而確定適宜的養殖規模和生產經營方式。
參考文獻:
[1]楊軍香,林海.我國畜牧業環境污染治理的思考與對策[J].飼料工業,2015,36(13):1-4.
[2]仇煥廣,井月,廖紹攀,等.我國畜禽糞便污染現狀與治理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中國環境科學,2013,33(12):2268-2273.
[3]孟祥海,張俊飚,,等.畜牧業環境污染形勢與環境治理政策綜述[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4,30(1):1-8.
[4]董曉霞.奶牛規?;B殖與環境保護[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5]馬永喜.規?;笄蒺B殖廢棄物處理的技術經濟優化研究――以北京北郎中村為例的生態經濟模型分析[D].杭州:浙江大學,2010.
[6]祝其麗,李清,胡啟春,等. 豬場清糞方式調查與沼氣工程適用性分析[J]. 中國沼氣,2011,29(1):26-28,47.
[7]朱寧,秦富. 畜禽糞便清理對規模養殖場生產效率的影響分析――以蛋雞規模養殖戶為例[J]. 農業技術經濟,2014(5):4-12.
[8]林源,馬驥,秦富.我國畜禽糞便資源結構分布及發展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2):1-5.
[9]楊飛,楊世琦,諸云強,等.我國近30年畜禽養殖量及其耕地氮污染負荷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3,29(5):1-11.
[10]仇ü悖廖紹攀,井月,等.我國畜禽糞便污染的區域差異與發展趨勢分析[J].環境科學,2013,34(7):2766-2774.
[11]張緒美. 我國畜禽養殖及其糞便污染特征與發展趨勢分析[D]. 南京: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8.
[12]郭衛廣,雍毅,陳杰,等.四川省規模化養豬場污染物排放清單[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4):14-19.
[13]王兆軍,張懷成,劉鍵,等.規?;笄蒺B殖污染有效防治途徑探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1(51):72-74.
[14]郭曉.規?;竽翗I控制外部環境成本的補貼政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
[15]李冉,沈貴銀,金書泰.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環境政策工具選擇及運用[J]. 農村經濟,2015(6):95-100.
[16]李景明,薛梅.我國沼氣產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可再生能源,2010,28(3):1-5.
[17]王修川,袁新國,王騰.試論循環經濟及畜禽廢棄物資源化[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8,31(8):155-157.
篇4
近年來,作為重要民生工程、菜籃子工程的畜禽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但是,隨著畜禽養殖業的加快發展,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畜禽糞便、污水等養殖廢棄物的產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問題日趨突出。據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專業戶)的畜禽糞便產生量為2.43億噸,尿液產生量為1.63億噸,已居農業污染源之首。目前,大部分養殖場污染防治水平低下,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滯后,畜禽養殖糞便和廢水未能得到妥善處置和處理,嚴重威脅人居環境和人體健康。
2造成污染的原因
2.1國家法律法規不夠完善。2001年5月8日由國家環??偩峙鷾蕦嵤┑摹缎笄蒺B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9號)和2014年1月1日由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僅對規?;笄蒺B殖場的建設管理提出了明確的污染治理要求。但對于養豬500頭以下、雞3萬羽以下、牛100頭以下的養殖場未作規定,且其對規?;笄蒺B殖的污染防治條款還是原則性的,缺乏具體性和可操作性,加上國家沒有統一出臺畜禽糞便污染治理技術規定和標準,尤其是對上述養殖規模以下的小型養殖場法律監控還是空白,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對畜禽糞便依法監管和查處難以到位。
2.2地方政府和養殖業主環境意識淡薄。有些地方政府在大力扶植和發展畜禽養殖的同時,忽視區域環境容量,沒有對轄區內畜禽養殖業提出規劃布局、污染防治等建設要求,致使轄區內大、小畜禽養殖場無序發展;另外,畜禽養殖業主普遍存在重數量輕質量、重效益輕管理、重眼前利益輕長遠謀劃的心理,只注重養殖增效,不重視環境保護,畜禽養殖場未經環保部門環評審批和驗收,擅自將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和污水直接排放,對區域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2.3治污設施不齊全,環保投入嚴重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國畜禽養殖沒有實行準入制度,大部分規模養殖場的建設都是因陋就簡,沒有統一規劃,缺乏必要的污染處理設施;另一方面,由于養殖是微利經營,污染治理投資與運行費用相對較高,養殖戶單獨治污資金匱乏,負擔過重,大多數養殖場自身很難承受,致使畜禽糞便的處理、利用還停留在直接還田、甚至直接排放等粗放模式上。
2.4缺乏部門聯動,環保部門監管力不足。目前,畜禽養殖企業主要受畜牧部門管理,能養能賣已經成為養殖業主養殖盈利的最低門檻。對于畜禽養殖項目的環評審批及建成后的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特別是規模以下小型養殖場,環保部門沒有有效的制約性措施。
3污染治理對策
3.1建立健全相關法律體制。制定和完善切實可行、易于操作的養殖業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建立畜禽養殖行業準入機制,從行業準入、建設施工等源頭實施依法監管。
3.2加強環保宣傳、提高環保意識。在全社會中,特別是在農村中大力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宣傳環保工作方針政策,增強環保國策意識。結合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污染事件,加強對民眾的警示教育,攝制、制作一些以破壞環境為題材的警示教育片到企業、農村巡回放映,將查處的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公之于眾,以案說法,教育廣大群眾,喚起環境憂患意識,使民眾進一步加深對遵守環境法律法規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法制意識,提高群眾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自覺性。
3.3對已存在的畜禽養殖場進行限期整治。對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范圍內已存在的畜禽養殖單位,地方政府應及時制定綜合整治方案,采取限期搬遷或者關閉、限期治理等措施,對畜禽養殖污染進行集中治理。
3.4建立行業準入制度、科學規劃、上大限小,合理布局。對新、改、擴建的畜禽養殖場,國家應建立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地方政府應結合當地城鎮發展總體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以及禁養區限養區劃分方案的要求,科學制定畜牧業發展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統籌考慮人口、城市發展、環境承載能力以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對畜禽養殖業進行合理布局,鼓勵規模化畜禽養殖,科學指導轄區內畜禽養殖的發展。
3.5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各級政府應當采取示范獎勵等措施,扶持規?;?、標準化畜禽養殖,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進行標準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與改造,鼓勵分散飼養向集約飼養方式轉變。
篇5
1畜禽養殖業清潔生產的概念與內容
畜禽養殖業的清潔生產是將畜禽養殖污染預防戰略持續應用于畜禽養殖生產全過程,通過采用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不斷改善飼養管理和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3]。畜牧業清潔生產是農業清潔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按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把清潔生產的觀點引入畜牧業生產中。畜禽養殖業的清潔生產貫穿生產全過程控制和廢棄物處置的全過程控制。通過控制可以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進畜牧業的生產和消費與環境相容,降低整個畜牧業生產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實現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4]。
2畜禽養殖業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
(1)規模化畜禽養殖用水污染畜禽養殖場用水主要有畜禽飲用水和畜舍清洗用水。畜禽飲用水取決于畜禽的品種、飼養方式及飲水設施,尤其是飲水設施不同,造成的放、流、跑、漏、滲水量不同。水沖式清糞系統,需用大量的沖洗水,而且由于用水量過大,常常形成液態水糞,增加養殖場污水排放量,且有較高的污染負荷[5]。(2)畜禽糞便污染中國每年畜禽糞便總量超過10億噸,其中有25%的畜禽糞污流失到水體中。畜禽糞便淋溶性很強,可通過地表徑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因含有大量有機物,會消耗水中氧氣,使水體變黑發臭,導致魚類及生物死亡。養殖廢水中所含大量的含氮化合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通過氨化、硝化等化學反應過程而形成了NH+4-N、NO-2-N和NO-3-N滲到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中硝酸鹽含量增高,使水質不易于飲用,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畜禽的排泄物經廢水、雨水沖刷后可污染地表水,且通過滲漏等方式構成地下水的污染。另外,畜禽糞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如不及時處理,會使環境中的病原種類增多,菌量增大,使病原菌和寄生蟲蔓延,嚴重時危害人畜健康[6]。(3)大氣污染畜禽養殖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惡臭氣體,產生甲烷、有機酸、氨、醇類等二百多種有毒有害成分,污染養殖場及周圍空氣。這些污染物除引起不快、產生厭惡感外,對人和動物有刺激性和毒性[7]。有的物質還會損害肝臟、腎臟,長時間吸入惡臭物質可改變神經內分泌功能,降低代謝機能和免疫功能,造成生產力下降,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3畜禽養殖業實施清潔生產的必要性
(1)環境壓力近年來隨著規?;B殖業的迅猛發展,原本潛在的由畜禽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顯現,并且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而越來越突出。以往傳統的畜禽養殖一般是以農家飼養為主,農戶一般將其隨處排放、污水橫溢,有的甚至直接堆積到鄉路兩邊,堆糞地點周圍惡臭彌漫;有的則就近將畜禽糞便直接排入河道或池坑,留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隱患,己經威脅到了廣大農村的生態安全。(2)政策導向中國已先后頒布了一系列與畜禽養殖業相關的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制度等,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等。國家環??偩至恕缎笄蒺B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把常年存欄率500頭以上的養雞場和100頭以上的養牛場等達到規定規模標準的畜禽養殖場納人管理范圍。國家環??偩峙c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對集約化、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區的各種污染物排放標準做了明確規定?!缎笄蒺B殖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規定了畜禽養殖場的選址要求、場區布局與清糞工藝、畜禽糞便貯存、污水處理、固體糞肥的處理利用、飼料和飼養管理、病死畜禽尸體處理與處置、污染物監測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術要求。(3)企業需求近年來,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利益,設置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目前難以達到的資源環境技術標準,不僅要求產品符合環保要求,而且規定從產品開發、生產、包裝、運輸、使用、回收等各個環節都要符合環保要求。與此同時,外國一些成本低、數量大、質量優的畜禽產品將進入中國及中國原有的國際市場,這些畜禽產品在質量、衛生等方面符合國際市場的標準。為了維護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避免因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產品造成影響,只有實施清潔生產,提供符合環境標準的“清潔畜禽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8]。
篇6
1畜禽養殖業環境污染現狀
養殖業的迅猛發展,滿足了人們對肉、蛋、奶的需求,并對發展我國經濟、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較大貢獻,但養殖業的發展同時已造成我國新的環境污染問題。畜禽養殖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糞便、污水和惡臭三個方面。畜禽糞便中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蟲卵以及滋生的蚊蠅,會使環境中病原種類增多,菌量增大,出現病原菌和寄生蟲大量繁殖,造成人、畜傳染病的蔓延。更為嚴重的是,一旦在某些地區發生禽流感類的傳染病,病原體就極易隨著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及腐敗死尸的排放而廣泛傳播,引起人畜交叉感染,給人畜帶來災難性的危害;畜禽養殖廢水中CODCr、NH4+-N、SS含量都很高,水量大且溫度低,廢水中固液混雜,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機物含量較高,畜禽污水排入魚塘及河流中,使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嚴重威脅水產業的發展;惡臭氣體中含有大量硫化氫、氨、醇、甲烷等200多種有機惡臭物質,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這些氣體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導致畜禽生產力下降。我國畜禽廢棄物產生量很大,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1999年我國畜禽糞污產生量約為19×108t;2001年,我國畜禽養殖業氮排放量為1059.1×104t。到2006年,我國畜禽糞水量超過100×108t,其中COD排放總量達到1.1×108t,氨氮排放量約為1200×104t。我國環境污染正在轉型,工業污染比重下降,農業污染日益突出,規?;笄蒺B殖造成的有機污染已成為目前我國最為嚴重的污染問題之一。
2畜禽養殖業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
隨著規?;笄蒺B殖不斷發展,導致了農牧嚴重脫節,加上處理技術落后,環境管理滯后,畜禽養殖只重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而忽視了環境效益、生態效益,致使畜禽糞、尿、死尸成為一大環境公害。
2.1規?;笄蒺B殖發展迅速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農業經濟中心從種植業向畜牧業轉移,畜禽飼養方式、經營方式的轉變,畜牧生產發生了變化,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產業;同時,畜禽產業的糞尿等排泄物數量明顯增多,其處理方式比較落后,隨時都會對人類和畜禽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2缺乏規劃,場址與布局建造不合理早期建造的養殖場,未經科學規劃,選址、欄舍建設都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少養殖場建在城鎮近郊、村莊旁、河流溪溝畔;欄舍建設缺乏規劃,多數是邊發展邊建設,布局零亂、建造簡陋、設施陳舊落后,極易對周邊人居環境造成影響。
2.3糞污處理設施不完善,環保意識不強一方面,畜禽養殖業主多數為普通農戶逐步發展壯大,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另一方面,養殖業在一般情況下是微利產業,而污染治理投資與運行費用相對較高,多數養殖場戶在資金上自身難以承受。因此,相當一部分養殖場缺乏必要的糞污處理設施,大量未經處理的畜禽糞污隨意排入河、溪、田、塘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加之不少畜禽養殖場只注重養殖增效,不重視生態環保,對進行糞污治理缺乏主動性。
2.4農牧脫節,糞污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傳統的種、養型農業生態系統中,養殖業產生的排泄物在系統內部被利用轉化,而隨著畜禽養殖業專業化、規?;潭热找嫣岣?,養殖業脫離了種植型的農業生態系統,造成農牧脫節,養殖者不種地,大量畜禽糞污及廢棄物不能實現資源化綜合利用,不能及時還田消納,畜禽廢棄物這一寶貴的資源不能得到及時利用。
2.5缺乏實用的處理技術近年來,雖然通過國家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規范和科學養殖技術,鼓勵各養殖場采用干清糞工藝,對于小型規?;B殖場廢水的減量排放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對于大中型養殖場,廢水排放量仍然較大。由于缺乏各種實用、低成本、處理效果好的畜禽養殖廢水處理技術,使得規?;B殖場的污染問題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2.6環境管理政策落后在畜牧業發展上,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一直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長的重要內容加以推行,環境保護不是核心職能,因此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在其政策目標中沒有得以充分體現。畜禽養殖污染沒有被納入水污染、大氣污染、固廢污染防治的內容。環保部門在包括畜禽養殖業污染在內的農村環境管理問題上缺乏相應的職能和手段,因此,養殖業的污染防治與環境管理相當薄弱。
2.7獸藥、飼料添加劑使用不當為防病和促進畜禽生長的需要,養殖者大量使用疫苗、抗生素、激素、金屬微量元素等,導致藥物殘留,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
3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環保意識近年來,畜禽養殖污染已經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相繼出臺了《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畜牧業環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規;地方各級政府也將養殖污染治理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為此,要進一步加大畜禽養殖對環境污染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尤其是畜禽養殖者的環保意識,增強養殖者對實施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增強全社會對環境衛生的重視與監督力度,促進環境保護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3.2科學規劃,合理選址在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選址時,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本著合理布局,利于生產,便于管理,防止污染為原則。新建畜禽養殖場場址要選在遠離城鎮、村莊居民區的地方,地勢平坦干燥、背風向陽,養殖場周圍有一定面積的荒山地、林果園、農田、養殖水面,推行農牧結合,力爭糞尿全部就地消化利用。
3.3轉變方式,推廣畜禽清潔養殖根據畜禽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搞好營養調控,科學合理地飼養,在保證日糧氨基酸與能量滿足需要的條件下,控制日量蛋白質水平,降低氨等營養素的排出量;強化管理,盡量少使用抗生素類添加劑,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綠色獸藥,并嚴格遵守藥物休藥期規定;制定合理的免疫計劃,不濫用疫苗;采用干清糞生產工藝,實行糞污干濕分離、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糞便干清堆積發酵后就地消納,或運銷周邊林果園、魚塘,盡量減少糞污的產生量;推行“畜禽-沼-果”生態養殖模式,與農業生產有機結合,實現糞污就近消化和綜合利用。
3.4增加投入,完善糞污處理基礎設施建設依法督促畜禽養殖戶自身增加資金投入,主動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完成糞污治理改造;積極爭取國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廠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建造分級沉淀井,凈化污水;糞便發酵還田;好氧發酵生產有機肥。
3.5推廣微生態養殖技術利用鋸末、秸稈等原料作為墊料,添加微生態制劑制作發酵床,在發酵床上養殖豬、禽類,微生態有益菌可將糞便降解,使畜禽舍免清糞、免水沖洗,養殖場無糞尿、污水排出,養殖環境無臭味。同時,以益生菌為主體構成良性微生態環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減少畜禽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實現糞污零排放、無污染、清潔環保生態養殖的良好效果。
3.6加強監管,建立養殖業環境污染治理長效機制農業、環保等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大力度、通力協作配合,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將畜禽養殖場污染執法監管列入日常工作日程。
篇7
關鍵詞:畜禽養殖;環境污染;治理方式
一、污染現狀
1.糞便污染
畜禽糞便中污染物質主要包括懸浮物、有機質、沉積物、鹽、氣體、病毒、細菌與微生物和氮、磷、鉀及其他養分,這些物質在畜禽糞便收集、貯存、運輸、肥田期間均有可能產生環境污染。據統計,我國畜禽糞便每年產生量約17.3×1010t,相當于工業固體廢棄物2.7倍。一些地區養殖業排放廢物總量已經超過了當地土地負荷警戒值,養殖場糞便、污水的貯運和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比較普遍。調查顯示我國畜禽糞便總體土地負荷警戒值已達到0.49(正常值應
2.水質污染
畜禽糞便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形式是水質的污染。畜禽場污水、高濃度的糞尿排入江河湖泊中,導致水質持續惡化。從調查中得知,畜禽糞便普遍流失致使92%的大中型畜禽場周圍環境惡化,大中型畜禽場畜禽尿、糞年流失率至少為50%,可對畜禽場密集地區地下水質及地表形成污染危害。畜禽糞便污染物不僅污染了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還易進入到地下,嚴重污染地下水。
3.大氣污染
畜牧業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主要體現在畜牧業引發的溫室效應和畜禽糞便的惡臭2個方面。研究顯示,與其他食品生產相比,畜禽產品對溫室氣體的排放貢獻更大。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畜禽飼養,糞便管理以及后續的零售、加工和運輸階段,其中糞便管理與畜禽飼養階段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占主導地位。畜禽養殖場的惡臭主要來源于畜禽糞便排出體外后,腐敗分解所產生的乙醛、乙醇、苯酚、硫醇、胺和硫化氫等上百種有毒有害物質。
二、畜牧業環境污染治理政策
1.命令控制型政策
以前,我國缺乏專門性的畜牧環境污染治理的政策體系,將《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牧法》等法律作為執法依據進行管理?,F在,面對嚴峻的畜牧業環境污染形勢,國家層面相繼出臺了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標準。其中GB18596-2001《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首次明確規定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提出了“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的總原則,并規定:“畜禽養殖業應積極通過糞便和廢水的還田或其他措施對所排放的污染物進行綜合利用,實現污染物的資源化”;“鼓勵糞污利用專業化、大型化和畜禽養殖規?;?,發展適合不同養殖形式和養殖規模的畜禽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模式和資源化綜合利用模式,污染防治措施應優先考慮資源化綜合利用”等。
2.建立嚴格的畜禽養殖場環境準入機制
畜禽養殖場的建設應綜合評估自然條件、土壤肥力、作物需肥量和周邊人口密度等環境對畜禽養殖規模的承載能力,應嚴格遵循畜禽養殖場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從源頭上控制畜牧業對環境的污染。按照環境承載能力確定區域畜禽養殖結構和規模,科學地從總量上控制區域畜牧業環境污染。完善畜禽養殖場糞肥管理政策,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制定畜禽糞便處理等綜合利用技術規范。鼓勵畜禽污染物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建立相應的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并選擇典型地區或養殖場作為示范;對采用生態環保養殖的養殖業主給予補貼,對因劃定禁養區搬遷或關閉的畜禽養殖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予以補償;利用補貼、稅收和信貸等優惠政策,支持沼氣設施建設,有機肥生產,沼液、沼渣綜合利用以及沼氣入戶等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工程。
篇8
根據《*市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分方案》,結合本鎮實際情況,將以下區域劃分為禁養區:一是碗窯水庫水系保護源頭二個村:*田、*二村。二是市規劃控制區范圍四個村:迎賓、大夫弟(不包括原湖川頭村)、*、*。以下區域為限養區:一是省道兩側500米以內的范圍;二是鎮核心區及人口居住集中的區域:大溪灘、上余村上余片、湖珠;三是工業園區周邊500米以內的范圍;四是*港干流河溪兩側500米以內的范圍。行政區域范圍內除禁養區和限養區外的其他區域為非禁養區。
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意義和原則
防治畜禽養殖污染,事關食品安全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基礎產業。加強規范管理,有利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有利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推動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行綜合利用優先,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原則,鼓勵采用生物發酵舍零排放生豬養殖技術,從源頭控制污染。根據畜禽養殖業發展狀況,逐步向生態養殖小區建設發展,實施清潔生產,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
三、規模養殖場建設的審批辦法
禁止在禁養區內建設畜禽養殖場,若在禁養區內已建的畜禽養殖場應限期搬遷或關閉。對新建、改建、遷建和擴建畜禽養殖場應當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和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防疫條件審核,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原有500頭(指常年生豬存欄數,下同)以上生豬養殖場未經審批且符合條件的,要限期補辦審批手續。
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養殖場應當領取營業執照,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必須領取工商營業執照。
建設1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的辦理環保審批手續時,須經市農業局審核,并按養殖規模實行分級管理。
10頭以上100頭以下的小規模養殖場,必須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由鎮生態環境監管站審批,報市環保局備案。
100頭以上500頭以下的規模養殖場必須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由鎮生態環境監管站初審把關,報市環保局審批。
500頭以上3000頭以下的規模養殖場必須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報*市環保局審批。
3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必須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省環保局審批。
其他畜禽按60只雞(鵝、鴨)折算一頭豬,1頭奶牛折算成10頭豬,1頭肉牛折算成5頭豬進行計算。
四、畜禽養殖場建設的環保保障
新建、改建、遷建和擴建畜禽養殖場必須在受理環保審批時承諾建設規范的畜禽廢渣儲存設施和場所,防止惡臭氣味、畜禽廢渣滲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采取雨污分流和糞尿干濕分離等措施,實現清潔養殖,對廢渣采取還田、生產沼氣,制造有機肥料和再生飼料等方法進行綜合利用。
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配套建設的污染防治設施要環保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
對病死的畜禽尸體應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隨意丟棄。對隨意丟棄畜禽尸體的,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查處。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確保畜禽糞便、污水的綜合利用或者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向環境排放經治理的污水,應符合《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并且只能設置一個規范化污水排污口。對超標準排放或超總量排放污染物造成周圍環境嚴重污染的畜禽養殖場,由環境監管站依法責令其限期治理。被責令限期治理的畜禽養殖場應向環保部門提交限期治理計劃,并定期報告實施情況。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責令其停業或關閉。
五、規范畜禽養殖管理的其他措施
1、加強技術指導。在日常管理及動物防疫上,鎮動物衛生監督站及動物診療所加強對養殖業主的技術指導,養殖戶必須按照《動物防疫法》做好動物免疫工作,記好免疫臺帳及養殖檔案,出售畜禽時提前報檢,禁止銷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
2、落實好政策扶持。配合上級農業、環保部門完成省“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任務,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群眾工作,切實解決工作難點,將各級給予的扶持政策落實到位;
篇9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對肉食類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同時,國家政策鼓勵畜禽養殖發展(如能繁母豬財政補貼政策),農村畜禽養殖業得到大力發展。在此過程中,文成縣的畜禽養殖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尤其是生豬數量大增。前幾年,文成縣的生豬養殖業發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然而,這種無序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給文成縣城人民和溫州市500萬人民飲用水源安全的“大水缸”——珊溪水庫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提出嚴峻挑戰,對飲用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當前,生豬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市收集整理、縣兩級政府和社會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筆者對文成縣的生豬養殖污染做了一些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通過本文展現文成縣生豬養殖污染現狀,分析當前文成縣在生豬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就污染治理提出膚淺的對策建議。
一、文成縣生豬養殖污染現狀
(一)生豬養殖的基本情況及分布
文成縣地處浙南閩北,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支撐的欠發達縣。畜禽養殖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文成縣得到快速發展,這其中又以生豬養殖為主。根據筆者調查和農業部門統計的數據,截止2011年底,文成縣生豬養殖量110962頭,其中母豬存欄數20482頭、肉豬26163頭,具體情況如下表1:文成縣生豬養殖調查統計表。
表1 文成縣生豬養殖調查統計表
從表中看出,文成縣生豬養殖主要集中在黃坦、南田、大峃、玉壺、百丈漈等5個鎮。該5鎮生豬98046頭,占全縣生豬總養殖量的88%,存欄母豬19076頭,占全縣總量的93%。據統計,全縣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有567個,其中黃坦鎮302個、南田鎮99個、玉壺鎮41個、百丈漈鎮33個、大峃鎮32個,該5鎮合計507個,占全縣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89.4%。
(二)文成縣生豬養殖污染現狀
近年來,文成縣生豬養殖業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豬肉市場價格上漲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共同刺激下,在黃坦鎮母豬養殖給農民群眾帶來不菲經濟收入的“示范”下,文成縣的南田、百丈漈、玉壺、大峃等鎮農民群眾紛紛加入生豬養殖“大軍”,生豬養殖得到快速發展。然而,這種無序發展,養殖污染物未加合理治理,直接排入溪流匯入河道,造成水質不斷惡化,導致水體嚴重富營養化,水體發臭發黑。黃坦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黃坦鎮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有302個,每年大量養殖糞便和污水直接或間接排入黃坦坑,在枯水期的時候,整條河流嚴重污染,黃坦坑地表水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對下游珊溪水庫飲用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2010年5月,珊溪水庫就因承包期屆滿,承包人大量捕食藻類鰱魚,同時黃坦畜禽養殖污染物大量排放,曾一度出現藻類異常增殖現象。與此類似,南田鎮有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99個,主要集中在玉泉溪上游的光明村、十源村,該鎮大多數養殖場采用傳統粗放的養殖模式,有處理設施的也只有單一的沼氣池,養殖場普遍采用沖洗欄舍的方式沖洗糞便,養殖廢水直接向玉泉溪上游排放,導致玉泉溪上游水體變臭發黑,嚴重影響農村生產、生活。文成縣其余50頭以上的養殖場主要分布在玉壺鎮金星社區桃坑村,百丈漈鎮篁莊社區鎮頭村、西段村,大峃鎮中樟社區的茶龍村和周南社區的中南村。這些珊溪庫區養殖場尚有很多未實施雨污分離、干濕分離和建設沼氣池、氧化塘、人工濕地等污染治理設施,同時部分已經建設的污染治理設施卻沒有加以管理或者嚴重超負荷運載,導致現有的部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
二、文成縣生豬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縱觀文成縣生豬養殖業發展態勢,筆者以為,導致污染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農牧脫節,養殖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我國傳統的養殖業是以家庭分散養殖為主,養殖廢物通過周圍農田施肥、果蔬施肥以及環境自然消納,能夠保持良性循環。但是,近幾年,文成縣隨著規模化生豬養殖的迅速發展以及向城郊和附近水域轉移,造成農牧嚴重脫節,導致養殖業與種植業分離。養殖者不種地,糞便不能及時消納,糞便作為一種農業有機肥資源不能及時得到充分利用。同時,農業生產大量使用高效化肥和文成縣青壯年勞動力外出經商、務工,導致農業種植者不愿意使用畜禽糞便有機肥,養殖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使養殖廢棄物處理失去了原來傳統的出路,從而出現養殖廢棄物堆積和集中排向附近水域,形成養殖污染。
(二)養殖規模遠超庫區環境容量,引發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文成縣不少鄉鎮,大力發展生豬養殖,不講科學發展和生態發展,只有發展目標,沒有總量控制指標,從而步入環境污染、治理無舉、發展受阻、民怨沸騰的境地。在局部養殖密度嚴重超出環境容量的地區,環境污染問題先后引發。如,黃坦鎮母豬養殖量遠超環境容量, 而引發了下游珊溪水庫局部庫區藻類異常增殖現象;百丈漈西段村、鎮頭村以及上游南田鎮的五原村局部區域集中養殖超出環境容量,也曾一度出現百丈漈水庫部分水陸交界處藻類異常增殖現象。文成縣生豬養殖規模遠超庫區環境容量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正逐步暴露出來。因此,對文成縣生豬養殖實行總量控制勢在必行。
(三)污染治理經費投入不足,設施單一不配套
文成縣從2006年開始逐漸試行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施,起初是先從1000頭以上的規?;B殖場開始修建沼氣池,然后逐步向規模小的養殖場開展。但修建沼氣池的前期投入較大,而且又難以給養殖業主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導致養殖業主:一是不愿投入資金治理污染;二是治污設施建設標準不落實,“小馬拉大車”。治污設施建設不搞可行性研究,隨意建一個沼氣池,從而導致污染物排放量與治污設施處理能力不配套,治污效果差,達不到治污標準,造成大量清洗畜禽體和欄舍場地產生的污水不能有效實施凈化處理,更談不上達標排放,導致直接污染附近水域,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變黑發臭,嚴重危及養殖場周圍水體的質量和居民的健康。據統計,在文成縣眾多養殖戶中,以中小養殖戶為主,這些養殖戶一般都是養殖幾十頭生豬為主,經濟實力有限,僅靠自身投入很難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他們大多沒有修建化糞池和沼氣池。如百丈漈鎮水庫周圍的西段村、鎮頭村的養殖戶,畜禽糞便只經過畜糞池便直接排放,嚴重影響天頂湖水庫水質,給當地群眾安全飲水造成潛在危險。
轉貼于
(四)環保意識淡薄
廣大農村的基層干部對生豬養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防治畜禽污染的措施不到位,導致生豬養殖廢棄物污染嚴重。此外,農村大多數生豬養殖戶不懂得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筆者在基層環保工作時,曾對黃坦鎮馱岙村、新康村和南田鎮的五源村共3個村40戶小型養殖戶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對于畜禽養殖廢棄物防治的含義,只有12.5%的養殖戶比較清楚,65 %的養殖戶不夠清楚,而有22.5%的養殖戶不清楚。可見,廣大養殖戶的環保意識淡薄和總體素質低下,缺乏遏制環境污染的主觀能動性、污染治理經驗和防治措施,嚴重影響了文成縣生豬養殖廢棄物治理的進程和成效。
三、推進文成縣生豬養殖收集整理污染治理的對策建議
珊溪水庫是溫州500萬人民飲用水源的“大水缸”,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源地保護工作,現任陳德榮市委書記、陳金彪市長先后來文成縣專題督查調研珊溪水庫水源保護工作??梢?,抓好生豬養殖業污染治理,保護水源地水質,勢在必行、刻不容緩。筆者就文成生豬養殖污染產生的原因,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一)積極開展循環利用生豬養殖廢物,變廢為寶
生豬養殖廢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肥料,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要加以充分的利用,變廢為寶。要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治理原則,全面推廣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清潔養殖方式和農牧結合生態型治理模式。如在過程控制中實施“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末端治理通過“果園養殖業”、“畜禽-魚塘”、“畜禽-沼氣-果園”等模式的農牧結合生態型治理模式,積極引導養殖業從傳統模式向規模化、集約化轉變,推進規模化養殖場和生態養殖小區建設。如黃坦鎮占里村沼液利用示范項目和文成縣新偉養殖有限公司綜合整治項目,充分開展循環利用畜禽養殖廢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占里村沼液利用示范項目主要采取以發展“豬-沼-菜”、“豬-沼-糧”、“豬-沼-苗”、“豬-沼-水生植物”、“豬-沼-竹”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整治養殖污染,通過建設氧化塘,種植茭白、聚草等水生植物以及綠化苗木等,變畜禽養殖廢物為資源。文成縣新偉養殖有限公司用豬糞制造有機肥,糞末和豬尿發酵產生沼氣經過壓縮進行沼氣發電,沼液用于灌溉金銀花、蔬菜和養殖水生動植物。
(二)依據環境容量,逐步削減總量,優化發展布局
文成縣是珊溪水庫重要飲用水源地,根據有關規劃,文成縣的畜禽養殖為2.26萬頭生豬當量的環境限制總量,因此,生豬養殖規模遠超環境容量。針對文成縣養殖總量嚴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文成縣政府早在2006年就頒布了《文成縣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分規定》,但是除了大峃鎮、黃坦鎮等部分鄉鎮根據《劃分規定》要求分別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外,大部分鄉鎮均為明確進行劃分。因此,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劃分規定》對禁養區、限養區進行劃分,合理控制養殖規模,從根本上解決盲目發展、隨意擴張的問題,通過關停拆除禁養區養殖戶削減養殖總量,對被關停拆除的養殖戶給予適當補償,同時政府部門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補助養殖戶轉產轉業。對于限養區的養殖場,首先,我們要鼓勵養殖戶轉產轉業;其次,堅持適度集中養殖與分散養殖相結合優化養殖布局,要以能否消納所產生的畜禽養殖廢物為出發點;第三,因地制宜,適度集中建設生態養殖小區,引導位于溪流附近、建成區、居民集中區等敏感區域內的養殖戶進行適度集中,有利于集中處理畜禽廢棄物。
(三)加強政府引導,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的財政資金投入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政府在重視工業污染治理的同時,也應在養殖污染治理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應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的財政資金投入。據測算,每頭母豬需配套建設3.2m3的沼氣池和4.8m2的氧化塘,根據筆者多年基層工作接觸估算,建設1m3的沼氣池需要約700元,1m2的氧化塘100元,每頭母豬僅建設沼氣池和氧化塘的污染治理投入約為2720元,因此一個100頭母豬養殖場的治污設施投入需27.2萬元,這還不包括土地政策處理和排污管網投入,可見養殖污染治理投入的成本很高,而養殖產業本身利潤低,治污投入又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從大多數中小養殖業主的經濟狀況看,其抽出資金治污的可能性小。因此,政府應著眼綜合、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的投入,給予治污設施建設一定的資金支持。如在黃坦鎮已開展實施的“雨污分流,干濕分離”污染處理技術改造,養殖戶及時清掃干豬糞,由集糞中心統一收集加工成有機肥,政府部門通過生態補償資金給清掃豬糞的養殖戶每噸200元的財政補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政府應該通過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價格政策和補償機制等多種方式引導養殖業主不斷加大治污的投入力度,將養殖污染治理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造其他農業基礎設施等統籌規劃,加大對養殖污染的治理力度,使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
(四)強化宣傳教育
首先抓學習。把環境保護法規、知識,尤其是《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環境管理技術規范》等納入基層組織、干部的學習內容,開設環境保護專題講座,舉辦畜禽養殖戶環境知識培訓班等,切實提高基層干部和廣大養殖戶的環保法規、知識水平。轉貼于
其次,抓宣傳。充分利用各鄉鎮、社區的有線電視、廣播,開辟環境保護專欄;環保、畜牧、司法、宣傳、教育等部門開展環保知識送下鄉活動,向廣大養殖戶發放環境保護宣傳資料,播放環境污染案例分析電視片,舉辦群眾參與性強的環保知識競賽,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第三,抓引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環境保護提到議事日程,做到環境保護天天講、時時講,切實提高廣大基層干部的環境意識,樹立起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思想觀念。此外,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組織基層領導和農民參觀生態示范縣、生態示范鎮或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交流畜禽養殖廢棄物管理經驗,激發他們參與養殖廢棄物管理的熱情。
(五)完善地方法規和標準,依法治污
盡管國家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了一些有關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的法規、辦法和標準,為畜禽環境污染的治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不實用的問題依然存在,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參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增強可操作性。一是在國家環??偩种贫ǖ摹缎笄蒺B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出臺符合本地實際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辦法,配套制定一些相應的操作規范,使養殖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強畜禽環境污染執法隊伍建設。推行執法責任制,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使畜禽污染控制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篇10
1養殖場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及危害
1.1主要污染源畜產廢棄物是造成養殖場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一般情況下,1頭育肥豬從出生到出欄,排糞量850~1050kg,排尿1200~1300kg。1個萬頭豬場每年排放純糞尿3萬t,再加上集約化生產的沖洗水,每年可排放糞尿及污水6~7萬t[2]。而北京郊區采用工程措施處理的糞水只占各自排放量的5%左右。畜禽糞尿排泄量很大,若以生物耗氧量(BOD)來折算,則1頭豬1天所排糞尿的BOD相當于10口人,1只雞相當于0.7口人。也就是說,建1個20萬只蛋雞場或1個1萬頭豬場,相當于出現1個14萬人或5萬人的城鎮[3]。
1.2空氣污染畜牧場臭氣的產生,主要是兩類物質,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兩類物質分別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最終產物———無機鹽類,不會有臭氣產生。當這些物質在厭氧的環境條件下,可分解釋放出帶酸味、臭蛋味、魚腥味、爛白菜味等帶刺激性的特殊氣味。若臭氣濃度不大、量少,可由大氣釋稀擴散到上空,不會引起公害問題。若臭氣量大且長期高濃度的臭氣存在,會使人有厭惡感,給人們帶來精神不愉快,影響人體健康。據1992年日本居民對畜牧業的投訴案件中,起因于臭氣問題的案件占63.2%。我國近年來也出現此類投訴案件,例如河南省泌陽縣1個村3000名村民狀告該地區1個雞場,其臭氣擾亂村民生活和健康的投訴案件[4]。當前城鎮建設向郊區農村迅速延伸,原遠離城鎮的飼養場與居民點距離縮短,畜牧場臭氣問題也逐漸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1.3土壤和水源污染糞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微生物和藥物以及飼料添加劑的殘留物,它們是污染土壤、水源的主要有害成分。1頭育肥豬平均每1天產生的廢物為5.46L,1年排泄的總氮量達9.534kg,磷達6.5kg。1個萬頭豬場年可排放100~161t氮和20~33t磷,并且1g豬糞污中還含有83萬個大腸桿菌、69萬個腸球菌以及一定量的寄生蟲卵等。大量有機物的排放使豬場污物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學需氧量)值急劇上升。據報道,某些地區豬場的BOD高達1000~3000mg/L,COD高達2000~3000mg/L,嚴重超出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準(BOD6~80mg/L,COD150~200mg/L)[5]。在生產中用于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藥物殘留、微量元素添加劑的超量部分也隨豬糞尿排出體外;規?;i場用于清洗消毒的化學消毒劑則直接進入污水。這些有害物如果得不到有效處理,將會對土壤和水源構成嚴重的污染。
2京郊養殖場污染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2.1養殖場存在的問題
2.1.1多數養殖場都不太重視對動物及生產污水的科學管理。沒有貯存設施,任其流淌,嚴重污染了周圍環境。近幾年由國外引進的20~30套萬頭豬場整套設備,為節省外匯,節約的居然是糞便污水、處理設施等部分。所有這些做法的后果,不僅會嚴重污染環境,而且也會影響養殖場的持續發展。
2.1.2一些養殖場片面追求大型化或建場過于集中,增加了糞尿及污水處理與利用的難度。有的地區在不到10km2的土地上相繼建起5個萬頭豬場,糞便處理成為很大的難題。在北京的整個郊區,家畜糞便遠遠超過了工業廢渣排放量與全市居民生活廢棄物排放量,成為一大污染源。
2.1.3有的養殖場不講條件,片面提倡“雞糞喂豬,豬糞喂魚”,并譽之謂“良性循環”,這種方法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南方不少地區水塘中施豬糞,種水生植物作飼料喂豬,引起了蛔蟲、姜片吸蟲的交叉感染。
2.1.4適應商品生產發展而興起的畜產品加工廠,在選址、建廠、原料收購、處理以及生產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影響環境的問題。如許多屠宰場的生產污水、養殖場的糞尿不經處理任意排放的情況屢見不鮮。屠宰場、毛皮加工廠等原料購自各個地區,難免帶有病原微生物,既易導致水、空氣和土壤的污染,也易引發人畜共患傳染病。
2.1.5資源變污染在北京郊區還有其特殊原因:由于北京郊區大量的養殖場采用水沖式清理,使畜禽糞直接進入水中,固液混合,難以分離,無法成為有機肥原料,并且使水處理成了養殖污染處理中最花錢的項目。據介紹,1t廢水處理如果直接排入河道的地表水需要5000~10000元。據一位專家介紹,曾有官員到國外豬場考察,覺得那里的水沖式好,勞動強度低,所以在國內推廣。北京推行菜籃子工程時,對養殖業進行補貼,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使用水沖式清理,由此這種形式遍地開花。但弊端很快顯露出來,北京是缺水城市,水源有限,于是水沖變成了水泡,結果是對水和空氣造成更嚴重的污染,而且增加了處理難度。國外的水沖因為有配套用地,可以進行長時間密閉發酵,然后就近還田。日本實行的也是水沖式,雖然同樣缺水,但在回收前期的干濕分離做得很好,到水沖階段時,已沒有很多固體成分,污染程度接近生活用水,因而處理起來也比較簡單便宜。
2.2養殖場環境污染的原因
2.2.1環保意識薄弱:有關部門和養殖業主對畜禽養殖業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視,重養殖輕治理、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思想仍然存在,沒有做到養殖業污染治理和安全高產的綜合發展。
2.2.2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的環保標準:雖然國家制定了GB18596-200《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但有些地區未按《標準》的要求組織開展規?;笄蒺B殖場,規?;B殖業污染治理工作進展緩慢。
2.2.3資金投入不到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工程,業主在治理資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難,制約了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
2.2.4治理措施不到位:調查發現,大部分養殖場畜禽糞便干、濕分離程度低,雖配套建設了沼氣池,但畜禽糞便經沼氣池處理后,沼液、沼渣的污染物濃度仍然嚴重超過排放標準。除個別養豬場沼液、沼渣進入氧化塘或回田外,大部分是直接外排,污染防治措施還不完善,治理程度很低。部分業主認識上也存在誤區,認為通過沼氣處理就能達標排放。
3養殖場環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樹立環保觀念要廣泛宣傳畜禽養殖業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增強有關部門對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把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抓緊現狀調查,制定工作計劃,切實把規?;笄蒺B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要盡快提高認識、轉變思想,制定規?;笄蒺B殖業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下達規?;笄蒺B殖場限期治理計劃,嚴格按照《標準》執行。要動員規模化養殖場針對各自實際,圍繞綜合利用這個核心,積極、主動尋找和制定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3.2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點多面廣,時間緊,任務重,治理難度大,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急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因此,應盡快成立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工作管理部門,為開展養殖業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負責牽頭協調和治理方案的組織實施,落實治理進度,指導養殖場的綜合整治工作,統一監管,協助提供達標治理的技術支持和污染監測,指導各地區要認真地對轄區內規?;笄蒺B殖場進行詳細的調查摸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限期治理計劃,落實工作措施,進行治理檢查。
3.3拓寬籌資渠道,加大治理投入針對治理資金困難的問題,建議成立“規?;笄蒺B殖污染治理專項基金”,集中使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補助資金,對規?;笄蒺B殖污染治理重點項目和環保設施示范工程給予重點扶持??梢钥紤]從以下幾方面拓寬籌資渠道:一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以養殖場自籌為主;二是向有關部門爭取扶持資金;三是對大、中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污染治理,可以申請政府的資金補貼;四是農業、畜牧業主管部門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持,環保部門從業主繳納的排污費中給予適當補助;五是爭取金融部門在治理資金貸款上給予傾斜。通過多渠道籌資和資金的有效使用,加快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工作進程。
3.4堅持綜合利用,應用生態技術,實現有效治理
3.4.1應用生態工程技術發展生態畜牧業:將養殖場污染綜合防治與生態建設和無公害食品基地、綠色食品基地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緊密結合。積極引導農村發展農牧、魚牧、果牧相結合的牧-沼-果、牧-沼-魚、牧-沼-菜等種養模式,實現對有機營養物質進行多層次的利用,達到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目的。引導農業生產者科學利用有機肥料和農村可再生能源技術,組織有關專家對郊區運行良好的大、中型沼氣設施以及畜禽污染綜合治理模式進行歸納、總結、改進,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系列化的圖紙、工藝、模式、管理技術規程等,為全市養殖業提供一些適度規模、科學飼養、綜合治理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3.4.2養殖場糞便進行干、濕分離,實現零排放:要在規?;笄蒺B殖場推廣糞便干、濕分離,盡可能把干糞回收生產有機肥,少量糞便隨廢水進入沼氣池產生沼氣回收利用,沼液(渣)進行生化處理或進入氧化塘、調節池后最終返回農田、菜地、果山綜合利用,使畜禽糞便和污水最終上山、下田、入塘,變廢為寶,實現零排放。
3.4.3利用人工濕地實現養殖場污水的治理:常規的污水處理方法是沉淀、過濾和消毒。但在大中型集約化畜牧場污水排放量大,經過沉淀、酸化水解等一級處理后,出水中COD和SS含量仍然較高,尚需進行二級處理方可達到排放標準。人工濕地的應用將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人工濕地由碎石構成碎石床,在碎石床上栽種耐有機物污水的高等植物,植物本身能夠吸收人工濕地碎石床上的營養物質,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污水得以凈化。同時,當污水滲流石床后,在一定時間內碎石床會生長出生物膜,在近根區有氧情況下,生物膜上的大量微生物把有機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通過氨化、硝化作用把含氮有機物轉化為含氮無機物。在缺氧區,通過反硝化作用脫氮。所以人工濕地碎石床既是植物的土壤,又是一種高效化的生物濾床,是一種理想的全方位生態凈化方法。
3.4.4利用環保飼料降低糞便中的氮污染:提高畜禽的飼料利用率,尤其應提高飼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糞便中氮污染,是消除畜牧環境污染的“治本”之舉。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除了采用培育優良品種,科學飼養,科學配料,應用高效促生長添加劑,應用高新技術改變飼料品質及物理形態(如用生物制劑處理、飼料顆?;?、飼料膨化或熱噴技術)等手段外,應用生態營養原理開發環保飼料,均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美國設計的飼料配方,使肉雞的肉料比已達到了1∶1.7~1∶1.8,豬的肉料比達到1∶2.5~1∶2.9,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泄物中氮的含量。
3.4.5利用除臭劑減少養殖場空氣污染:為了減輕畜禽排泄物及其氣味的污染,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可在飼料中或畜舍墊料中添加各類除臭劑。如應用絲蘭屬植物提取物、天然沸石為主的偏硅酸鹽礦石(海泡石、膨潤土、凹凸棒石、蛭石、硅藻石等)、綠礬(硫酸亞鐵)等,來吸咐、抑制、分解、轉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將氨變成硝酸鹽,將硫化氫變成硫酸,從而減輕或消除污染。EM制劑是一種由微生物復合培養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不僅能增重、防病、改善畜產品品質,而且具有除臭效果。在豬、雞飼料中加入EM制劑,舍內的氨氣濃度下降,臭味降低。據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對EM制劑除臭效果進行測試的結果,在豬飼料中使用了EM制劑1個月后,惡臭濃度下降97%[6]。
3.5堅持防治并重,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抓緊對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進行污染治理的同時,要堅持防治并舉,以防為主,堅決杜絕新污染源的產生。對新、改、擴建規?;B殖項目,農業、畜牧、環保部門要認真貫徹《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的有關規定,在項目立項、選址、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嚴格把關,引導鼓勵企業走綜合利用的路子,促進畜禽養殖污染的資源化、無害化,實現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新、改、擴建規?;B殖項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重視:一是要嚴格按照畜禽養殖禁養區、禁建區劃定方案,堅決禁止在禁養區、禁建區內興建畜禽養殖場。二是在禁建區外興建畜禽養殖場,選址上應考慮與蔬菜基地、果品基地等農業生產基地相結合,配套相應的消納土地,為畜禽糞便或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打好基礎。三是新建的養殖場應有足夠的場所,以滿足建設配套的環保設施所需的用地。
4小結
- 上一篇:檔案安全檢查報告
- 下一篇:建筑工地的自查自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