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養殖技術培訓范文
時間:2024-03-07 17:49: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禽養殖技術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通過大力開展對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不斷完善農業種養殖技術指導進村的工作機制,使我市的種養殖基地向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推動我市現代農業建設。抓好農民培訓、技術入戶,發展以西芹、番茄、川芎、商品蔬菜、小家禽養殖、水稻制種等“一村一品”為主,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專業村。
二、工作計劃
1、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業種植業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0.5萬人次,5年共培訓2.5萬人次。
2、綠色證書培訓。重點培訓年齡在16至40歲之間的骨干農民,使他們成為該村“田秀才”、“土專家”和科技帶頭人以及充實到村級農技服務隊。每年培訓16人,5年共培訓80人。
3、農業職業技能中。一是開展農業行業特有工程職業技能鑒定培訓。二是結合省農勞辦的“四川省勞務品牌培訓”項目,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培訓閉幕按市上安排落實。
(二)養殖業培訓
1、五年計劃進行農民養殖技術培訓15場次,受訓人數達0.5萬人次。
2、大力推廣“稻鴨共作”養殖實用技術,每年推廣0.3萬畝,五年計劃累計推廣1.5萬畝。13.建立“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2個。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機構
成立以黨委委員、副鎮長簡勇為組長,農業中心主任王家華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人員為成員的“技術指導”進村工作組,負責實施“技術指導”進村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日常工作。
(二)技術指導進村的方式
篇2
畜牧系統“三級聯創”活動個人工作總結
自開展“三級聯創”活動以來,我作為縣人大代表,按照全縣三級聯創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牢牢把握為"三農"服務這條主線,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畜牧科技水平,不斷推進畜牧產業化、標準化、規范化進程,為畜牧增效、農民增收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1、抓民情民生,為群眾服務到位。作為人大代表,我一是積極聯系西關社區選民,參加全縣組織的人大代表選舉活動。二是積極向領導參謀,對畜牧局院內改水改電,改善機關面貌和群眾的居住條件。三是結合工作實際,幫助養殖場和養殖戶設計養殖場,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向他們提供最新畜牧養殖信息,規避各種風險。
2、抓工作落實,為大戶服務到位。作為一名業務骨干,我充分利用工作優勢,積極為群眾服務。一是對全縣養殖大戶每人發放一套基礎理論性和實踐操作性相結合的專業書籍,使他們比較系統地掌握養殖技術知識。全年發放《畜牧獸醫基礎》、《畜禽養殖技術》、《牛人工授精技術》等各類書籍200多本、家畜高效養殖模式2000多冊。二是對畜牧養殖大戶分別傳授不同養殖技術。2007年我到五山、廟灘、冷集、城關等鄉鎮講課達10多次。根據不同的養殖對象,結合全省最新推廣的畜牧養殖模式,分別推廣了無公害畜禽標準化飼養技術、標準化養豬“150”模式、“500”模式、優質蛋雞繁育與高效飼養技術、肉牛短期育肥技術、山羊“1235”飼養模式、生態土雞飼養模式。廟灘養雞大戶蔣群林接受培訓后,帶領當地蛋雞養殖戶開展蛋雞無公害養殖,目前生產的生態雞蛋成功進入超市,并且價格提高到了原來的一倍。
3、抓引入機制,宣傳科技發展到位。一是向領導參謀,積極邀請了省內家禽專家李朝國在廟灘開展了全縣的蛋雞養殖技術培訓,并到廟灘、五山的畜牧科技鄉土人才養殖場地開展現場指導。二是先后組織了茨河畜牧科技鄉土人才到五山學習生態土雞養殖,組織五山畜牧科技鄉土人才到十堰學習茶園土雞生態養殖、到廟灘魏家山蛋雞養殖園區、冷集康利牧業有限公司參觀,通過這些可學性強、有針對性的交流學習活動,開闊了畜牧養殖大戶眼界。目前茨河也購置了孵化機,開展土雞生態養殖;五山結合當地3萬畝的茶園,開展了茶園生態土雞養殖。三是倡導每名畜牧養殖大戶加入一個農村畜牧經合組織或協會,使他們成為經合組織或協會的核心人物,推動畜牧產業發展。經我宣傳加入畜牧經合組織或協會的畜牧養殖大戶就達30多人。
篇3
1.1養殖資金的嚴重缺乏,資金投入太少。目前,九龍鄉很多農民對奶牛、肉牛以及小尾寒羊的養殖愿望非常迫切,而一些已經具有一定養殖經驗的農戶想擴大養殖規模,加大養殖投入,但由于資金短缺,擴大養殖的愿望一直沒能得以實現。而每年信用社發放的支農貸款期僅為10個月,沒有畜牧業專項貸款。這也給養殖發展投入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1.2科學飼養水平不高。在我們的九龍鄉,傳統方法飼養畜禽現象的習慣,也很常見。每個階段的養殖,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不按牲畜和家禽飼料的需求,而是有什么就喂養什么。幾乎沒有利用生物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禽畜的質量。粗放性的經營,嚴重制約了養殖也的大規模發展,而一些新品種的引進,升級品種不及時,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經濟利益。
1.3土地的短缺,發展畜牧業的硬件環境亟待改善。目前,土地已成為一個瓶頸制約我縣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可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少,即便有的話也是土地用途的手續過于繁瑣,冗長的審批流程,使之難以擴大,限制了動物養殖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加快鄉鎮畜牧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2.1從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到提高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的力度。首先是政府部門要經常組織技術人員到鄉鎮研討會,技術培訓,提高農民養殖技術水平;帶領和組織養殖大戶代表,到農戶家中進行經驗介紹,以身邊的鮮活實例引導農戶,提升農戶的養殖熱情。其次是充分發揮本縣城職業中專、勞動培訓基地、廣播電視的作用,積極開展“陽光工程”培訓,讓養殖戶學會1~2門技術。三是請專家分析了畜牧產業的發展趨勢,傳授知識,增強信心,開闊視野,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2.2要特別重視畜牧業基地建設,力爭畜牧業專業化,規模化經營。畜牧業的發展靠科學技術,而良種繁育技術是畜牧數量發展擴大的基礎技術。內蒙古突泉縣在奶牛養殖技術已經實現了冷凍生產。但是生豬、綿羊等良種繁育還處于較低水平,亟待提高。要想提高繁育技術水平,還需要政府引導和建立一個基層冷凍站,推廣實用技術,提高提高養殖繁育水平。在示范作用調強,技術調新,規模調大上還要下功夫。建立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基極驅動的農民。另外,以市場為導向,在效益提高、品種調優上努力,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讓農民在短時間內得到更高的利潤。
2.3發展畜牧業龍頭企業。畜牧業產業化的日益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龍頭企業來帶動,所以要注重加強畜牧業龍頭企業建設,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革和擴大,加速發展養殖龍頭企業,以企帶戶,讓農民真正看到了畜牧業經濟利益的前景,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養殖農民的積極性。在突泉縣九龍鄉有一個有利的條件,充分利用鄉鎮和自然優勢,引進了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畜牧企業集團的規模。探索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的有效組織形式,完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2.4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對疫情的預防和服務體系,縣,鄉(鎮),村三級防疫網絡系統的控制,完善動物疫情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并提出和信息管理系統,制定大疫情預防計劃預案,提高快速反應和動物疫病的控制能力。其次,要完善信息網絡體系和管理體系,直接提供畜牧業市場供需個前景預測服務。通過信息網絡提供定期和畜牧業生產信息的各方面的情況,及時調整生產、穩定價格、降低風險。
2.5增加對畜牧業的資金投入。1、資金的投入是當前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解決畜牧業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用好農村小額貸款政策。2、我們必須采取的招商引資的方式,在外力的幫助下,發展我鄉鎮畜牧業。3、我們需要使用民間組織或協會,協調資金用于畜牧業生產,由政府主導,組織成立了一個有志之士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形成投資多元化,應對市場價格的波動,最大限度的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篇4
關鍵詞:家禽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疫病防控
中圖分類號: S851.3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8-0212-1
1 家禽養殖業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家禽養殖業快速發展,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禽肉、禽蛋也逐漸成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但是近年來,禽類疫病在養殖場時有發生和流行,給家禽養殖業發展造成極大的沖擊。一是“老病未去,新病又起”,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規模化養殖在我國推廣以來,新城疫、傳支等已在我國流行的疾病發病率明顯增加,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后流行了傳染性法氏囊炎、腫頭綜合征、傳染性禽腦脊髓炎、大肝大脾病、白冠病、禽流感等。二是傳統病原血清型及耐藥菌株增多,其防控越來越困難,如果使用的疫苗與流行株血清型不符,常導致免疫失敗。三是病原出現亞型株且變異速度明顯變快,而且由于病原的抗原性、致病性及組織嗜性的變異,很多疫病的發生在流行病學、癥狀和病理變化等方面出現非典型化變化,出現新的特征,導致臨診癥狀變得更加復雜,準確診斷難度加大。
2 禽類疫病流行的原因
2.1 飼養設施簡陋
養殖場防寒保暖、通風降溫能力差,沒有隔離設施,消毒制度不嚴格,不同批次或不同種類家禽混養,飼養密度過高,環境污染嚴重,這些都增加了疫病暴發流行的風險。
2.2 病死家禽處理不當
一些養殖場未將病死家禽深埋,使病原到處擴散,甚至倒賣病死禽肉,這不僅加劇了環境污染,而且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2.3 家禽感染后處置不當
家禽感染后由于處置不當,造成繼發感染,出現多病多病聯發或并發的情況,并造成接種單種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2.4 免疫方法不當
很多養殖戶為了避免禽類產生應激反應,影響生產力,不按程序進行免疫,或使用的劑量、稀釋比例不當,或者該噴霧、滴鼻的都用飲水方法。還有的養殖戶免疫注射前不按要求對家禽進行健康檢查,不了解免疫史等,致使被注射的家禽由于本身處于病態、瘦弱、或產蛋期等不宜立即注射而注射,引起免疫反應。
2.5 疫苗質量問題
疫苗本身質量不合格,或是運輸、保管方式不當造成疫苗失效。
2.6 家禽產生免疫抑制
由于感染、營養等原因造成家禽產生免疫抑制,使疫苗接種不能達到預期免疫效果,導致免疫失敗,特征是免疫后抗體應答低于正常水平或對相應疾病的保護率過低;其次還能導致家禽對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特征是其它病原的并發或繼發感染的發病率增加,從而引起雞群的生產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3 疫病防控要點
為了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增強家禽抵御疫病的能力,養殖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3.1 合理進行程序性免疫
應根據本地禽病疫情制定免疫程序,對本地尚未證實發生的疾病,必須證明確實已受到嚴重威脅時才能計劃接種,對強毒型的疫苗更應非常慎重,盡量不引進使用,避免疫苗免疫時帶來新的病毒毒株,對本地或本場其他未免疫同類疫苗的雞群構成威脅。嚴格按照免疫劑量和免疫途徑的要求進行疫苗接種,避免兩種或多種活苗同時使用,稀釋好的疫苗液體的存放時間越短對免疫效果越好,疫苗宜于4℃保存,且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免疫效果。
3.2 加強飼養管理
一方面保持禽舍良好的通風透氣,注意飼養密度,搞好環境衛生并定期消毒,禽舍門應設消毒池,進出禽舍的人員要更衣并進行鞋底消毒。另一方面加強飼料均衡營養。營養因素的不均衡和缺乏會造成動物免疫系統抗原活化性降低而影響免疫效果。例如蛋白質與能量營養不良時可導致某些組織萎縮,粘膜分泌減少,造成細胞免疫功能受損;維生素E可促進巨噬細胞的形成,從而起到快速恢復炎癥的作用,因此機體獲取合理的營養,是保證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3 正確處理病禽和弱禽,消除隱患
對病死家禽要嚴格遵守“不準食用、不準運輸、不準銷售、不準隨意丟棄”的四不準原則,死禽及剖檢后的禽尸體要深埋或焚燒。深埋時,應選擇比較偏僻、遠離人居的地方進行,確保不污染周圍環境和水源,不影響周圍群眾生活,同時,坑中要用石灰粉拋灑,進行消毒處理后掩埋。
當然,相關政府部門還應加大對疫苗管理法規的宣傳和對非法生產、經營疫苗的查處力度,凈化疫苗市場;嚴格執行疫苗經營許可制度,完善疫苗儲存、運輸管理制度,確保消費者能用上放心的疫苗;加強對動物防疫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加大對基層防疫單位的投入,促進防疫工作有序展開,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和蔓延。
參考文獻
[1] 李響,劉計順.當前禽病的流行趨勢及防控策略[J].現代畜牧獸醫,2010,01:51-52.
[2] 崔海霞.構建家禽堅強免疫體系的解決方案[J].中國畜牧獸醫報,2010,02(5):1-2.
[3] 趙曉剛,楊少福.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幾點因素[J].獸醫衛生,2009,(11):26.
[4] 關韞明.禽場制定免疫程序應考慮的因素[J].養殖技術顧問,2009,(12):25.
篇5
[關鍵詞] 農民 技術服務 推廣 需求
建國以來,我國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一支龐大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農技推廣成為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環節。農民作為一項新技術的最終接受者和采用者,關系到一項技術能否真正被采用。因此有關農民技術選擇的實證研究吸引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注意。本文從農民技術需求的角度研究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找到影響農戶技術需求的決定因素,從而為決策部門下一步的農技推廣體制改革提供依據。
一、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數據來源于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于2002年底對農民技術需求行為進行的一次大型的調研。本次調查采用完全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河北、黑龍江、浙江、湖北、廣東、四川、甘肅等7省;,隨機產生樣本縣、樣本鄉和樣本農戶。實際調查的農戶數共計420戶。
為了研究農戶對不同類型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我們建立了農戶對農業技術選擇行為模型,該模型表示為:
農戶對農業技術的選擇=f{農戶特征,誘導因素,風險因素,信息來源因素,其他因素}
誘導因素、風險因素和信息來源因素是影響農戶對農業技術選擇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中,誘導因素變量包括農戶的家庭人均耕地面積、農戶的家庭經濟實力、養殖牲畜和家禽數,農戶的家庭經濟實力變量采用農戶的人均純收入、上一年的村人均純收入和家庭人均純收入等級虛變量等指標共同衡量;風險因素包括家庭中非農勞動力占家庭總人口的比例、復種指數、養殖種類數;信息來源因素包括是否參加過農技推廣的培訓、是否接受過農技推廣的指導、是否參加過專業協會、是否經常收看農業電視節目。除此以外,模型中分別采用農戶特征變量和其他因素變量控制農戶之間的差異和各地經濟自然環境之間的差異,以河北省為對照。我們采用一般多元Logit模型進行估計。
二、農業技術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
1.誘導因素的影響
圖1顯示耕地面積、農戶養殖牲畜和村人均純收入等技術誘導因素對農戶技術服務需求有影響。從圖1看出人均耕地面積大的農戶對新品種技術、栽培管理技術和植保技術需求的多,而耕地面積少的農戶更喜歡養殖技術。村人均純收入的多少與農戶選擇新品種技術和畜牧養殖技術有相關關系。隨著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農戶選擇新品種技術的比例由16%增加到27.7%,畜牧養殖技術服務的比例由40%減少到18.2%。
圖1 誘導因素的影響
2.風險因素的影響
圖2顯示復種指數與畜牧養殖技術的需求存在正相關關系,在我們的樣本中,隨著復種指數的增加,選擇畜牧養殖技術服務的農戶比例由25.1%上升到35.4%。家庭中非農業勞動力多的農戶對栽培管理技術的需求多于其它農業技術。隨著養殖種類數的增加,選擇畜牧養殖技術服務的農戶的比例越來越大。
圖2 風險因素的影響
3.技術信息的影響
表1顯示了技術信息對農戶技術需求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參加過培訓的農戶、接受過技術指導的農戶和參加過專業協會的農戶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明顯高于對比組,說明關于技術信息的獲取對農戶技術的需求有很大的影響。
表1 采用農業技術的農戶所占的比例%
3.農業技術選擇行為的經濟計量分析
表2顯示了農業技術選擇行為的計量分析結果。從表2中可以看出村人均純收入變量在四個模型中都達到了顯著水平且符號都為負,收入等級虛變量一也達到了顯著水平且都為負,這說明在農村,農戶的家庭經濟狀況越好,他對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提供的技術服務的需求意愿就越弱,而更傾向于選擇這四種農業技術外的其它技術,例如非農業技術。
表2顯示復種指數變量在四個模型中都達到了顯著水平且呈正相關關系,即復種指數越高的農戶,對農技推廣組織提供的技術服務的需求意愿越強。這可能是因為復種指數高的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強,因此他有能力嘗試各種新的農業技術,對技術服務的需求意愿較強。
由表2的估計結果顯示,農戶是否接受過農技推廣的指導和是否參加過專業協會在四個模型中均達到了顯著水平且符號為正,說明來自這兩個渠道的信息對農戶技術的需求有很大的影響。相對于組織農民在教室進行技術培訓來說,農民更喜歡農技推廣人員走到田間地頭對他們進行實地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農技推廣模式提供了思路。參加過專業協會的農戶對農技的需求意愿較強,可能的原因是,參加過專業協會的農民多是一些專業大戶,他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很高。
此外,農戶自身特征也顯著的影響了他們對農技需求意愿的選擇,這與經濟理論的預期相符合。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1.建立以農戶為中心的推廣機制,加大我國農技推廣的投資力度
各地方農業資源差別很大,農民自身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地農戶對技術的需求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國技術推廣體系必須建立以農戶為中心的推廣機制,充分尊重農民的技術需求,根據各地不同的資源狀況進行農業技術推廣,以便使農業技術推廣達到最佳效果。
2.農戶家庭經濟實力顯著影響農戶的技術服務需求
表2 農業技術選擇模型估計結果(以不需要技術為對照)
經濟實力越強的農戶對農業技術推廣組織提供的技術服務的需求意愿越弱,而更傾向于選擇這四種農業技術以外的其它農業技術或非農業方面的技術。這表明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收入的提高,我國農民的技術需求行為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農民的收入將會進一步提高,因此農民對這四種農業技術的需求意愿會進一步減弱,這一點應當引起決策層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Doss, R. C. and L. M. Morris.2001.How does gender affect the adop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s? The case of improved maize technology in Ghana[J].Agricultural Economics, 25: 27~29
[2] Isik, M. and M. Khanna2002.Uncertainty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incentives for variable rate technology adoption in agriculture[J].Risk Decision and Policy, 7: 249~265
[3]啟杰, 朱希剛:中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研究,中國糧食生產與農業技術推廣[M].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北京:115~139. 2000.
篇6
為扎實推進全縣畜牧產業化建設,助推“農戶萬元增收工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現就年畜牧產業化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戶萬元增收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科技作支撐,龍頭來帶動,以草食牲畜和林下養殖為重點,強力實施畜禽品牌戰略,繼續堅持“突破牛羊,穩定生豬,壯大家禽,發展蜂業,擴大加工,強化防疫”的發展思路,努力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全面推進畜牧產業化建設。
二、目標任務
全年實現生豬飼養量186萬頭,出欄115萬頭;牛飼養量26萬頭,出欄5.8萬頭,雪龍黑牛雜交改良1萬頭;山羊飼養量115萬只,出欄62萬只;家禽飼養量1200萬只,出欄1000萬只;存欄蜜蜂5.5萬群,年內新增和改擴建適度規模養殖戶5050戶,實現畜牧產值16.8億元。確保無規模性動物重大疫病發生,全縣清凈無疫。
三、工作重點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抓好養殖小區建設。將畜牧產業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和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同規劃、共部署,按照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高效益的發展方向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大力實施雪龍黑牛產業化建設項目,集中建設畜禽養殖示范小區,年內重抓雪龍黑牛產業發展重點鄉鎮10個,新建各類畜禽養殖示范小區30個。圍繞“牛、羊、雞”三朵金花和“豬、鴨、蜂”三大產業,抓好縣級示范點建設。
(二)完善良種繁育體系,推進畜禽品種改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進一步加大標準化、規范化種畜禽場和以豬、牛、羊為重點的人工改配站(點)建設力度,完善基礎設施,配置儀器設備、加強技術指導管理,提高供種能力,不斷推進畜禽良種化、供種本地化進程。年內建成生豬二級擴繁場4個,生豬供精中心1個,山羊二級擴繁場5個,種牛場1個,種鴨場1個,新建豬、牛標準化人工改配站(點)10個。
(三)實施品牌興牧戰略,抓好遺傳資源保護。做好“全國山羊優勢區域優勢縣”、“生豬調出大縣”、“酉州烏羊及麻旺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雪龍黑牛產業發展”四大文章,大力提升畜產品品質,加強包裝和宣傳,發展一批名、特、優產品,走品牌興牧之路。加強與市畜科院的合作,建設好畜科院武陵分院,對我縣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酉州烏羊”和“麻旺鴨”進行系統研發,加強資源保護區建設和采取胚胎移植等方式保種擴繁,建立保種場、純繁戶、生產場(戶)三位一體的畜禽品種資源保護模式,實現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加強與大連雪龍產業集團的協作,大力發展雪龍黑牛產業化建設,建成優質、高端牛肉品牌。加大無公害綠色食品創建申報,完成“酉州烏羊”、“麻旺鴨”地方標準的評審工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加大對鄉鎮畜牧站技術人員和養殖戶的畜牧科技培訓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科普工作宣傳,讓廣大養殖戶自覺接受和使用科學的養殖方式,加快牛羊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現代養殖技術的推廣應用。從良種、良法、良料、良管入手,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努力提高畜禽規模養殖比重。利用重慶市畜科院專業技術優勢認真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
(五)實施種草養畜,建設節糧型畜牧經濟。重抓人工種草和草地改良,大力實施種草養畜,以草定畜,加快草畜配套發展步伐,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飼草青貯技術,降低養殖成本,建設節糧型畜牧經濟。
(六)發展林下養殖,促進農戶萬元增收。緊緊圍繞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合理開發利用我縣豐富的林地資源,推行林禽、林羊、林牛、林蜂等林下養殖模式,發展林下經濟。年內實現新增林下養雞出欄300萬只,新增林下種草養羊出欄5萬只、養牛出欄0.5萬頭,實現林下養殖戶均增收300元,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林禽、林畜”立體經濟模式。
(七)強化動物防疫,構筑安全屏障。各鄉鎮要嚴格執行動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首長負責制,制定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加強重大動物疫病、疫情預警預報工作,逐級落實防控責任制,實行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畜禽標識管理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獸藥和飼料等投入品的安全監控和整治,強化動物衛生執法監督,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細化職責。各鄉鎮和縣畜牧產業化建設指揮部成員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結合各單位、部門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細化任務,認真貫徹落實。
(二)強化職能,搞好服務。縣畜牧主管部門嚴格按照職能職責,切實搞好畜牧生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做好各階段各環節相關的物資調運和供應,做好畜牧養殖項目申報,積極向上爭資立項,努力做好畜禽品種改良、種草養畜、動物疫病防治、科研課題、科學養殖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加強基礎建設,健全服務體系。進一步夯實、完善基層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配齊設施設備,提升硬件服務能力。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站隊伍建設,調整充實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開展學習培訓,提高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強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提升動物疫情監測和診斷水平,提高動物疫情應急反應能力。強化村級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健全防疫網絡。
篇7
一、統一部署,強化領導
局黨給把科技下鄉工作作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作為林牧漁系統機關作風建設的主要內容來抓。在總結前幾年送科技下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從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機制出發,把農業科技入戶工作與業務局的日常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實施省百項工程和市十大主導產業結合起來。研究制定了《xx市林牧漁局推進科技入戶工作實施意見》,制定了科技干部進百村入千戶的送科技入戶活動方案。成立了以分管科教工作的副局長為組長的由林、牧、漁、科教、信息五個業務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干部組成的林果、畜牧、水產三個技術服務專家組。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工作方案,協調各專業間相互配合以及科技入戶與業務處室業務工作的有效結合。專家組具體負責收集最新科技成果,編寫培訓教材,制定工作計劃,對縣鄉兩級技術干部的培訓,解答技術上的疑難問題。各縣(市)、區業務局按照市里統一要求,分別成立了農業科技入戶領導小組和技術服務隊。
二、創新思路,強化措施
在今年的科技下鄉活動中,堅持“入戶有方案,服務有內容,任務有要求,入戶形式多樣,年終表彰獎勵”的工作思路,重點強化幾項措施落實,確保科技入戶工作扎實有效地展開。一是按照“專家帶大戶,大戶帶小戶,農戶幫農戶”的技術推廣思路,組織全市林牧漁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與種養大戶直接對接,零距離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和實用技術,做到良種良法直接到田,培育一批思想觀念新,生產技術好,既懂經營又善管理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示范戶,今年共選樣果品、肉鴨、波雜羊、奶牛、生豬、石榴、家禽、特種水產等類具有一定規模基礎的種養大戶,4500戶作為林牧漁業科技入戶的示范戶。二是加強示范戶與技術專家的聯系,及時溝通技術需求、生產信息、掌握示范戶的生產狀況。局林業技術指導站、獸醫站、水產推廣站開通了專家咨詢熱線,林業處、畜牧處、漁業處把答復示范戶疑難問題作為日常工作組成部分。
為充分發揮基層農技人員實踐經驗豐富、了解農民技術需求、熟悉農村工作的優勢,提高他們為農民服務的水平,各縣(市)區業務局均舉辦了鄉鎮農技干部培訓班,并與鄉鎮農技人員簽訂了工作責任狀,從指導戶數,累計指導時間,工作態度,工作成效,示范戶的滿意度等作為技術指導員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據。三是市局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重點篩選了20個主推品種和20項技術供各縣(市)區參考。各縣(市)區也按照當地的資源特色和產業化發展需要,確立了本地的主推品種和技術。銅山等縣印制了主推品種、技術資料,并發放到技術指導員和各鄉鎮種養大戶手中,初步統計在今年的科技入戶活動中,全市共推廣了20多個新品種,30多項實用技術。四是對示范戶發放科技資料和物化補貼。新沂市對1000個生豬養殖示范戶給予良種、無公害投入品補助,豐縣向每個示范戶提供2000只蘋果紙袋,1包專用化肥,沛縣給予每個肉鴨養殖示范戶80元的良種引進補貼,睢寧重點向種養場提供波爾種公羊,向養羊小區提供小型機械和羊舍修建補助,銅山縣向奶牛大戶提供青貯切碎機、揉搓機補助,賈汪區向石榴種植戶提供石榴新品種和復合肥補助,新沂對水產示范每戶給予300元光合細菌等試劑的補助。并向示范戶提供技術明白紙和培訓資料,全市累計發放各類培訓資料20余萬份,對4500名示范戶農民進行了免費技術培訓。
三、科學技術普及,帶動我市林牧漁業的健康發展
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以來,廣大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促進了我市林牧漁業的健康發展。
果品生產:豐縣為鞏固果品生產大縣的地位,在科技入戶工作中重點推廣了測土施肥,優質豐產技術,并推廣了美國8號,紅嘎拉、早熟弘前富士等品種,主推實用技術入戶率達90%,70-80%的果品實現的套袋,畝均增加收入500多元,賈汪區為打造特色干鮮雜果產業開展了石榴品種更新和園區土壤改良工程,在核心園區開展滴水灌溉等技術,石榴的座果率明顯提高。xx市果樹站在全市全面推廣果品套袋技術,指導農民選擇質優價廉的套袋材料和應用套袋技術。據統計推廣果品套袋10億只,僅此一項果農增收1千萬元以上。由于注重科學投入,今年的果品品質有了大幅度提高。
畜牧技術干部在科技入戶活動中緊緊圍繞畜牧生產目標,積極為養殖農戶獻計獻策,促進畜牧業的穩步發展。在上半年畜牧業行情不好的情況后,技術干部深入農戶,認真調查研究,分析行情,搜集信息,采取不同對策增強抗市場風險能力,確保畜牧業平穩發展。新沂作為生豬養殖科技入戶縣,該市認真制定工作目標,將任務層層分解到鎮、到村,落實到技術干部身上,并制定年終考核目標。針對上半年生豬價格下滑,養殖效益不甚理想的現狀,動員群眾抓住豬價偏低的時機,重點做好優良二元母豬引進工作,鼓勵養豬大戶加快母豬品種的更新,提高優良母豬的存欄量,為今后生豬生產全面復蘇作好種源供應準備。在生豬日常飼養上,重點圍繞全價飼料人工配制向示范戶傳授生豬生長的營養需求,飼料蛋白、礦物質、維生素在營養代謝、生長發育中的作用等知識及全價飼料配制的基本方法,通過幫助農戶自制全價配合飼料,降低飼養成本,確保生豬飼養效益。
目前,該市生豬存欄量與正常年份相比,沒有出現大的滑坡。在科技入戶活動中扶持養豬示范大戶成立“新沂蘇獸畜禽產業合作社”,并組織全員到南通“天盟集團”,引進pic瘦肉型種豬100頭,更新改良本地豬種。沛縣在實施肉鴨科技入戶工程中,總結肉鴨價格波動較大,群眾養鴨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廣大農技人員千方百計為農戶牽頭與加工企業簽訂合同,動員農戶飼養“合同鴨”,擴大種鴨數量,降低鴨苗價格并對種鴨場給予重點技術指導,目前,沛縣鴨苗供應充足,生產比較平衡,肉鴨生產已成為沛縣又一新興主導產業。睢寧山羊養殖科技入戶工作按照一抓良種山羊繁育體系建設;二推雜交改良技術推廣;三添青貯氨化設備。四搞秸稈青貯氨化和微貯工作的技術推廣路子,圍繞山羊養殖小區建設,加快肉羊生產,全年累計肉羊飼養量在160萬只。
水產科技入戶工作主要放在新沂市駱馬湖沿岸。今年重點推廣了烏鱧、斑點叉尾回、翹嘴紅伯、黃桑魚等新品種和水質調控、生態修復、安全用藥等新技術,通過春季的培訓和宣傳,示范戶增強了加大養殖投入的信心,養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窯灣鎮烏鱧養殖戶通過培訓和技術人員的指導,在去年畝利潤1.1萬元的基礎上,平均畝增收益1000元,創造畝效益1.2萬元的驕人業績。
2009年xx林牧漁業局
送科技下鄉活動計劃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責任
市局科教處作為局系統科技下鄉活動的扎口科學。張慈副局長兼任局科技下鄉領導小組組長,林業、畜牧、水產、科教、信息處的主要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并負責本專業最新技術信息、品種信息的收集、推廣以及承擔相關培訓任務。科教處具體負責科技下鄉活動組織、聯絡、宣傳等工作。
二、送科技下鄉活動安排
一季度:組織制定08年科技入戶示范縣的實施方案,示范戶篩選等工作。組織有關科技人員到豐縣開展果品套袋技術培訓和果樹修剪,并配合市有關部門做好下鄉工作。召開會議,總結07年科技入戶為重點的科技下鄉工作和布置07年科技下鄉工作。
二季度:組織開展以名優林牧漁新品種種養殖技術培訓。地點六縣市賈汪區,對象養殖大戶。到新沂、邳州、睢寧等地集中搞一次送科技下鄉活動。到豐縣、沛縣、銅山等地集中搞一次送科技下鄉活動。
三季度:在沛縣舉辦肉鴨科技入戶養殖技術經驗交流會。在市直召開觀賞魚產業發展座談會,邀請全市觀賞魚養殖大戶和省內知名專家進行交流。
四季度:在全市各縣區舉辦禽流感防治知識專題下鄉活動。在邳州舉辦家禽養殖專題下鄉活動。
篇8
[關鍵詞]特色養殖 元江縣 現狀 研究
元江縣位于云南省中南部,距昆明210公里,總面積2858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陸路必經之地。境內山壩相間,立體氣候特點突出,海拔最高2580米,最低327米,年均氣溫23.8℃,有“天然溫室”美譽。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有利于灣鱷魚、淡水鯊魚、野山豬、蜜蜂、梅花鹿、刺猬、孔雀等特色養殖業的發展。近年來,元江縣特色養殖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特色養殖產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發展特色養殖業,對推動元江縣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然而,實踐中也存在利用價值單一、養殖周期長、飼養技術較低等突出問題。諸多的困難嚴重制約了特色養殖產業發展的步伐,如何更好的辦好這項產業,值得深入研究。
一、元江縣特色養殖產業發展現狀
元江縣獨特的自然資源,使特色養殖發展得天獨厚。由于資源的稀缺,與傳統養殖肉食產品相比,特色養殖產品在價格上更具優勢,而且供不應求。目前元江縣特色養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控制傳統畜禽飼養中飼料的添加劑和抗生素,生產“無公害”、“生態”和“有機” 肉食產品,在養殖方式上突破;其次是特種養殖,以馴化、繁殖野生動物為主,追求養殖內容上的新、異。針對特色養殖業見效快、附加值高、效益明顯的特點,元江縣引導扶持山區群眾調整養殖結構,積極發展特色養殖。到2009年底,全縣有特種養殖戶1055戶,其中,養野豬12戶,零星養蜂956戶,其他養殖87戶,存欄野豬559頭,養蜂6480群、野雞5270只,存欄麂子、刺猬、孔雀等畜禽514頭(只)、梅花鹿56頭。全縣完成畜牧業產值2.5億元,比上年增加0.16億元,增長6.8%,特色養殖戶實現經濟收入近800萬元。現已建設推廣生物發酵床零排放養豬示范基地,建設生物發酵床3585平方米,飼養生豬1100余頭,降低了生產成本,促進了生豬生產邁向環保生態型養殖。針對元江壩是典型熱帶氣候特征,1998年縣魚種站從泰國引進40條幼灣鱷試養并獲得成功,到2009年有鱷魚350余條,是云南省唯一一家鱷魚規模養殖的單位。目前,魚種站還負責生產和推廣鱷魚、羅氏沼蝦、單性羅非魚、淡水鯊魚等特色水產品的魚苗為主,并實施部分養殖,以“基地+農戶”的形式提供鱷魚苗給農戶養殖,低價提供單性羅非魚和羅氏沼蝦幼苗給農戶,鼓勵發展特種養殖。
由于充分利用熱區資源優勢,元江縣的特色養殖產業現在通過扶持朝著擴規模和樹品牌方向發展,不斷提升和推廣特色養殖技術,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消費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對特色、名貴食品的購買欲望和對安全、無公害食品的需求,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當前元江縣特色養殖產業存在的問題
在實踐色養殖產業也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制約因素。
1.特色養殖規模小,利用價值單一。
馴養的野生動物種類主要集中在野豬、梅花鹿、野雞上,少量有養竹鼠、石蚌。大多數養殖戶在產品上以活體銷售為主,主要是供人食用或觀賞,養殖行業呈現出規模小、水平低的局面。如,全縣1家梅花鹿養殖單位只養殖了56頭;12家野豬養殖單位,存欄數不足600頭。
2.特色養殖項目投入大、周期長、收效慢。
這與行業內稱為“短、平、快”的特色養殖投資特點相反。理論上,特色養殖剛剛起步,養殖產品有價格高、市場需求旺等優勢,但實踐中由于缺乏相關政策扶持和技術信息支持,許多養殖戶只能靠網絡、報刊和雜志等渠道獲取零碎的養殖信息。盲目性導致部分養殖戶不是在初期對投入估計不足半途而廢,就是在實際養殖中對疫病防控、馴養繁育等環節費盡周折。
3.養殖戶飼養技術較低。
養殖戶絕大部分是邊干邊摸索,沒有專門的培訓學習,總體素質不高,養殖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只有實踐中去總結,往往付出沉重的代價。這導致特色養殖產業壯大的周期被拉長,發展成本更高。
4.缺乏從事專業養殖的技術人員指導。
元江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管理著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由森林公安代管,沒有專門的人員編制,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由于無法進行有效的技術服務和科學政策指導,致使部分農戶養殖中盲目操作,損失慘重。全縣僅有4名人員從事野生動物養殖技術工作,且多數是經過短期培訓。
5.市場不規范嚴重制約特色養殖行業進一步發展。
目前元江縣的養殖產品處在供求雙方單線供銷階段,信息極度不對稱,尚未建立一個有形的市場平臺。因為市場體系不完善,現有市場中沒有使用“中國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影響了合法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品在市場上流通和銷售,并且市場準入制度、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還沒有建立,這些都制約玉溪特色養殖產業進一步發展。
三、對元江縣特色養殖產業現狀的思考
通過分析上述存在的問題,不難發現元江縣特色養殖產業要健康、快速的發展,目前最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完整的產業發展規劃和對產業發展正確引導:縣域內適合養殖哪些品種?市場前景如何?針對縣資源優勢應重點開發哪些產品,優勢在何處?養殖過程中的技術困難如何尋求幫助?產品銷售渠道的問題?等等。政府要加強調研,發揮其規劃、指導、管理、監督、協調、服務的職能,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才能促進特色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以縣魚種站為例, 10年的鱷魚養殖有了成效,養殖面積發展到上百畝,數量到300多條,但要進行規模加工,數量遠遠不夠,多次引資失敗,造成渾身是寶的鱷魚被擱置,以“基地+農戶”形式的特種養殖發展緩慢。一邊是飼養成本高,資金缺乏,現狀難維持;一邊想招商引資開發鱷魚,變廢為寶,擺脫困境,但規模太小滿足不了大規模深加工,引資不成。所以惡性循環,養殖舉步為艱。而其它特色養殖也面臨技術、銷售等困境,要想對野生動物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關鍵政府要建立起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服務和指導體系,這才能有效避免養殖戶在種源獲取渠道上的非法選擇,也才使合法的野生動物產品進入市場。
四、加快發展元江縣特色養殖產業的建議
1.發展特色養殖產業要靠政策拉動和示范戶帶動。
政策拉動就是政府在物資、技術方面要提供種畜、養殖、銷售配套服務等支持。一方面,要建立特色養殖業信息制度。建立健全特色養殖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加強對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的監測,科學預測市場和消費需求走勢,及時市場信息,指導生產者合理安排生產。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支持。重點支持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加工龍頭企業;為規模養殖場和養殖戶貸款提供信用擔保和保險服務,增強特色養殖業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培植科技示范戶。選擇具有一定飼養基礎和經驗的特色養殖戶作為科技示范戶重點培植,以點帶面、輻射周圍,只有群眾認識了,真正把特色養殖當做產業來經營,才會獲得較好的效益,從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2.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發展規模養殖。
發展有競爭優勢、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是推進現代特色養殖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經濟能人、經濟合作組織創辦養殖基地,由分散飼養向規模養殖轉變,建設高標準的規模養殖場,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優惠政策,從資金、稅收、技術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勵龍頭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基礎上,開展特色養殖產品的精深加工,提升產品質量,創建名牌產品。
3.要打造特色養殖的產業鏈。
應從做大做強特色經濟,使其形成產業化的戰略高度著手,多在養殖業產品的銷售、轉化服務上轉變職能,要圍繞龍頭建基地,建設基地抓大戶,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龍頭企業帶動能力。
4.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特色養殖技術指導。
加快野生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加強重大動物疫情監測預警預報,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做好畜禽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控工作。同時,縣政府部門要重視加強野生動物養殖技術指導,積極從相關專業院校引進人才或多渠道為養殖戶和科研技術部門牽線搭橋。開展特色養殖技術培訓,做好服務工作。采取舉辦培訓班、發放技術資料、掛鉤聯系等方式指導特色養殖,推廣養殖技術。
5.健全特色養殖質量安全體系。
加強獸藥質量和獸藥殘留監控,強化動物衛生執法監督。建立健全特色養殖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完善檢測手段,加大對產品質量的檢測監控力度。規范飼料、飼料添加劑及獸藥的使用,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禽水產品生產,健全質量安全體系。
參考文獻
[1]郗正林.《特色家禽健康安全養殖新模式》[M].北京:北京北大方正,1997
篇9
1、機關作風懶散,有推諉扯皮現象。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了機關管理制度,下發了《改進系統工作作風通知》并嚴格落實,用制度來管人和事。作風建設整改情況每周通報一次。經過整改,系統職工作風與效率明顯好轉。
2、春季陰雨潮濕,是畜禽疫病高發季節,要求開展全面集中免疫行動。整改措施:我局3月初籌資20萬元,調入疫苗、防疫器械等,3月9月召開動員大會后各基層獸醫站全部開展集中免疫行動。4月上旬我局派出4個小組對春防進度開展了督查,5月上旬春防集中免疫行動結束,我局對各地春防效果進行了檢查驗收。5月中旬,市春防檢查組來隨機抽樣化驗血漿抗體,達到優秀程度。
3、有關養殖業生產發展扶持與調研不夠的問題。我們一是設立了畜牧業統計信息中心(與區畜牧站合署辦公),在每個基層畜牧獸醫站設立了畜牧業信息統計員,每個月定期采集各地的養殖生產發展第一手信息,上報到畜牧業信息中心匯總,再由中心上報區委、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作為決策依據。二是建立了黨員干部定期調研與幫扶養殖龍頭企業制度,即局班子成員每人掛點5戶養殖大戶,幫助了解一線專業戶的所思所想所盼,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并竭力現場解決養殖戶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涉及多個部門管理的事項,我局將做好協調工作。班子成員每月深入基層幫扶時間不少于5天。機關各科室負責人、系統各單位負責人每人幫扶3戶養殖戶,每月深入掛點戶時間不少于7天,重點掌握基層養殖業發展動向,解決他們在養殖實踐中良種繁育、醫療防疫、技術推廣、流通銷售等問題。其他黨員干部每人掛點2戶養殖專業戶,為他們排憂解難,每月深入掛點戶中不少于一周。我局還規定各掛點人要向養殖企業宣傳養殖業法律法規,從無公害、清潔生產的角度提出使養殖企業節能降耗的措施和建議,使企業實現良性循環發展。三是繼續在政策、資金、技術上做大做強養殖企業,目前主要以實現養殖業“五個突破”做為總抓手:
著眼農民的增產增收,狠抓產業開發和結構調整,在轉變養殖業生產發展方式上集中突破。目前我區養殖業以養豬生產為主,受飼料原料上漲、豬肉價格下跌影響,養豬戶普遍都要虧損,我們重點要發展種草養畜、種草養禽、特種水產養殖等項目。種草養畜、種草養禽、庭院式養甲魚等應成為我區養殖業發展的方向。發展食草家畜家禽、生態甲魚等可降低養殖成本,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品質需求,增加養殖戶收入。如各養殖小區充分利用山坡地和塘基地種植狼尾草養畜禽,可代替部分飼料,減少成本支出,特種畜、禽、漁產品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價格高銷量好,可提高農民養殖經濟效益,實現增產增收目的。目前,我區隆木鄉的肉牛基地、坪市橫市的灰鵝基地、龍回鏡壩的肉雞基地、三江生態甲魚基地等都已具一定規模,我們已在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優先扶持,業務骨干定點幫扶。
著眼發展清潔、生態型養殖業,在確保農村養殖環境和諧上有新突破。在我區主要是加快推進養豬場標準化改造和健康養豬示范園區建設步伐,全面抓好能繁母豬的保險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標準化項目的監管,抓進度,保質量。同時用足用好農業部、省局畜牧業扶持項目資金,適度控制量上的增長。畜牧業屬珠三角產業轉移對象,我市在梯度承接中應放緩畜牧業“量”上的增長,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肉質品質”上。努力打造我市清潔型、可持續養殖業基地。我們已安排專業部門深入基層摸底調查,確定今年的養豬標準化改造對象,確定后集中培訓再簽訂合同,之后組織實施改造。
著眼于扶持畜禽養殖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在實現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較大突破。發展畜禽養殖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是產業化的重要形式,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些企業或經濟組織一般都有較嚴格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在疫病防控、質量控制、病死畜禽和糞便處理等方面,都比散養戶更主動和嚴格。同時養殖戶抱團闖市場可增加抵御社會風險的能力。
著眼養殖安全生產,狠抓動物疫病防控和衛生監督,在保障產業穩定發展上有跨越式突破。我們要認真落實“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針,采取春秋兩防、常年補針、窩邊注射等措施,提高畜禽強制免疫率和抗體水平,爭取全區不發生、蔓延重大動物疫病。我區的畜禽重大動物疫病春季集中免疫行動已從3月9日開始,4月8日我局派出4個小組下去督查,以協調進度,確保免疫成效。我們要做好生產、屠宰、流通環節的監管工作,全面落實病死畜禽不宰殺、不食用、不銷售、不轉運和實施無害化處理的“四不一處理”制度,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還要繼續對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違禁藥品、非法添加劑等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厲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群眾食用“放心肉”。我局監督所已建立定期不定期抽查制度,并擴大實施獸藥經營GSP制度,規范經營、用藥行為。
著眼機制創新,狠抓科技服務,在提升產業效益、技術支撐上有新的突破。我們要從強化科技服務能力上入手,在科技培訓、實踐示范、良種引進上投入更多力量,繼續把良種良法的組裝配套作為提升產業發展效益的關鍵環節,按照“點上示范、線上延伸、面上推廣”的思路,提高科技支撐率,增加畜禽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舉辦了3期養殖技術培訓班,受訓養殖群眾累計達367人次,還開展了1期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了1次養豬戶技術講座,群眾反映較好。我們還從強化科技服務能力上入手,在科技培訓、實踐示范、良種引進上投入更多力量,繼續把良種良法的組裝配套作為提升產業發展效益的關鍵環節,按照“點上示范、線上延伸、面上推廣”的思路,提高科技支撐率,增加畜禽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舉辦了4期養殖技術培訓班,培訓學員累計542人次。還開展了1期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了1次養豬戶技術講座,群眾反映較好。
二、涉及民生正在整改的問題
1、養殖場污物隨意排放而污染當地環境、加劇與周邊群眾矛盾的問題。經過調研,已選擇較大規模的46戶養殖場進行清潔化、標準化技術改造,目前對這些養殖大戶進行了技術培訓,簽訂了改造合同,我局從項目資金和技術服務上給予扶助,改造工作已全面開展。預計總改造經費在320萬元左右。
篇10
按照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現將我局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打算報告如下:
一、1-6月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
(一)畜牧生產目標完成情況
生豬存欄75.12萬頭,全縣出欄生豬56.14萬頭,完成縣計劃的51.04%,完成市計劃的51.98%。全縣出欄山羊22.7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4.13%;家禽出欄874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2.1%;兔出欄28.2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0.7%;肉類總產量達60075噸,完成計劃的52.6%。
(二)民生工程目標完成情況
1-6月科技助農增收已幫扶養殖戶312戶,人均增收102元。完成任務的89.14%。
(三)省市單項目標、重點建設項目目標完成情況
四海公司5萬頭商品豬場建設項目1-6月已累計完成投資450萬元,完成67%;完成青苗補償,排水溝修建完成,場地平整70%。
二、工作情況
(一)優化生豬產業結構
我們以“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為機,緊緊抓住目前生豬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的機遇,進一步調優產業結構。一是建立以**、*等鄉鎮的“*-約克祖代種豬場-PIC商品豬場”為核心的三級繁育體系,以推廣DLY等多元雜交豬為突破口,走業主開發、發展專業戶和規模養殖場的路子,實行產業化生產、標準化示范。二是采取“集中連片,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的模式,發展規模生產基地。規劃將白鹿、*、虎頭、*、*、**、先市、二里、九支、五通、密溪等12個鄉鎮作為生豬產業帶,其中*、先市、二里、九支、五通為優質仔豬產業帶。對產業帶內規模養殖場進行改擴建,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標準化水平,大橋行添綠色養豬場成為了我縣第一個電腦監控的較現代化的養豬場。同時還加大新建標準規模養豬場的力度,今年新建年出欄400頭以上規模養豬場6個。三是推進生豬養殖小區建設,以大橋鎮集約化示范小區為代表的27個鄉鎮的生豬養殖小區已初具規模。
(二)積極組織實施項目建設
“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和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已經全面啟動并進入實施階段。到目前為止,年出欄300-499頭規模的8個項目已全部進入改擴建階段,其中先灘中梗養豬場、*養豬場、大橋西部養豬場、虎頭養豬場、甘雨漏水丫糧站養豬場5個豬場已按進度完成了55%,甘雨蓮花島養豬場、甘雨油榨養豬場、車輞街道酒廠養豬場3個養豬場已完成了50%。年出欄1000-1999頭養殖小區和年出欄2000-2999頭養殖場分別按計劃進行建設。
(三)狠抓規模場建設管理
根據豬場的建設要求合理規劃豬場,督促、指導豬場的圈舍、沼氣池、綠化等附屬設施建設以及引種、選育等工作。目前大橋鎮、*鎮、五通鎮四個3000頭規模豬場均在建設中,已完成任務的55%。*縣四海公司5萬頭商品豬場建設已結束土地協調、青苗賠償等前期工作,施工隊已進場進行施工建設,土地平整近70%,完成排水溝的修建。
(四)大力發展優質種豬
一是認真落實引種審批制度,確保種豬質量。二是積極向廣大農戶宣傳飼養優質母豬,堅持自繁自養。同時積極宣傳國家及地方有關政策,養殖戶養殖熱情高漲。今年已通過從縣外引進以及本地選留的方式,全縣已新增母豬3720頭。
(五)積極培育適度規模養殖大戶
結合*農戶的養殖習慣及廣大養殖戶的經濟實力,積極致力于適度規模養殖大戶的培育工作,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和市場信息,幫助協調解決臨時用地問題,充分調動他們的養殖積極性,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已提交申請建場用地的農戶有近50戶,部分已完成建設。目前,全縣存欄能繁母豬2.35萬頭,可年產仔豬50萬頭,其中20頭以上的44戶。已建成管理較規范的養殖場20個,出欄3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38個,出欄1000頭以上的5個。生豬產業正以良好的發展勢頭,從千家萬戶的散養型逐步向大戶、業主的規模型發展。
(六)加大科技助農增收力度
認真貫徹川委辦發電號[*]10號和市縣有關科技助農文件精神,圍繞全縣年度畜牧經濟發展目標,結合部門實際,認真組織畜牧科技減災工作,開展多形式畜牧科技下鄉活動。到目前共培訓農戶3080戶,幫扶養殖戶302戶,輻射帶動農戶940戶,印發技術資料8.5萬份,建典型示范戶6戶。
(七)認真開展畜禽污染源普查
元月份起實施了污染源普查宣傳、培訓工作,3月14日起正式進入入戶調查階段,入戶調查工作于4月30日圓滿結束。5月1日進入數據錄入階段,6月2日全面完成數據錄入、復錄、比對、導出等工作并及時將電子文檔和書面材料按要求上報市畜牧局。全縣共普查了生豬養殖場7個,蛋雞養殖場2個,肉雞養殖場2個,生豬養殖專業戶230個,奶牛養殖專業戶1個,蛋雞養殖專業戶1個,肉雞養殖專業戶8個,共251個普查對象。
(八)狠抓動物疫病防控
一是縣、鄉(鎮)村層層將生豬疫病防控納入目標考核;二是落實防疫部門連鎖責任制,狠抓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生豬疫病防控。3-4月集中兩個月時間狠抓春季重大動物疫病的集中免疫注射工作。全縣春防工作已于5月份全面結束,據統計,今年春防全縣共免疫注射豬瘟、豬藍耳病、豬口蹄疫37.4萬頭,牛口蹄疫0.7萬頭,羊口蹄疫5.3萬只;禽流感免疫雞180萬羽、鴨163萬羽、鵝8萬羽。經抽查,全縣豬瘟、豬藍耳病、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達100%;畜禽圈舍消毒面達100%,牲畜免疫耳標佩帶率100%;三是完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機制,進一步完善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實施方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處置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四是強化檢疫監督檢查。全縣動物檢疫工作進展順利,生豬產地檢疫率達98%以上,動物、動物產品的市場檢疫率、屠宰檢疫率均達100%,產地檢疫出病豬8頭,病(死)家禽6只,屠宰檢疫出病豬38頭,全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五是加強獸藥飼料在生產、使用、銷售環節的監管,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銷售違禁藥品等不法行為,凈化了獸藥飼料市場,保護畜產品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通過以上措施,確保了全縣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
三、存在問題
1、生豬疫病防控面臨新的形勢。近年來,生豬疫病呈高發態勢,常見病種類增多,且疫病變異快,防控難度加大。另外,防疫物資和設施比較匱乏,疫病防控基礎脆弱,防疫隊伍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防疫設施條件和基層畜牧獸醫隊伍還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疫病防控工作需要。
2、畜禽良種繁育、動物疫病防治等基礎設施總體薄弱,造成畜牧業發展后勁不足。
3、由于我縣部分地區農村經濟比較落后,從事養殖業的農戶數量多、規模小,而且分散。飼養方式多為傳統飼養,大多數養殖農戶文化素質偏低,對現代畜牧業的認識還很不夠,健康養殖方式推廣存在一定難度。
4、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造成養殖農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普遍較弱。
5、養殖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隨著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發展,畜禽糞便和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養殖污染問題日趨突出,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將影響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四、下半年工作要點
突出抓好生豬出欄,擴大生豬總量,做實做強百萬生豬規模產業;加大力度發展能繁母豬,加強優質品種引進,加速品種改良,力爭實現仔豬供給本地化;加快先進飼養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高產業發展程度,提高生豬標準化水平;強勢抓好招商引資,促進生豬產業示范帶建設,著力抓好新型養殖合作模式。
(一)扎實推進良繁體系建設。加大科學養殖方法的宣傳和推廣,更新陳舊的養殖觀念,改變傳統的分散、粗放養殖方式,鼓勵、提倡生豬的適度規模養殖,積極推廣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的養殖,提高我縣生豬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健全良繁體系,加大良種種場和人工授精站的建設,完善充實設施、設備,發揮人工授精站的繁殖快速、質好、成本低的積極作用,加快良種的繁殖和推廣。積極引進優質良種,擴大優質良種的比例。
(二)繼續抓好規模發展。一是突出抓好以二里、*為中心的“佛—九線”優質仔豬產業帶發展,力爭五年內實現仔豬供給本地化;切實抓好“大橋—白鹿”的商品豬產業帶建設,使產業區域內生豬出欄率占總任務的40%以上。二是加強政策引導。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的項目資金支持,認真落實好國家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重點扶持規模生豬養殖場發展。同時,整合政策資源,配套相關項目,切實搞好規模養殖場水、電、沼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規模養殖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三是加強技術培訓。大力開展以規模養豬場業主為主的養殖戶培訓,探索對規模養豬場實行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駐場服務制度,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提高業主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使之成為生豬養殖和管理能手。
(三)加強畜產品安全監管工作。要積極推進健康養殖方式,加快建立畜產品源體系建設,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監管,加大畜產品市場監管力度,推行畜禽產品市場準入制度。
- 上一篇:變更經營范圍的流程
- 下一篇:小學群眾滿意度調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