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養殖技術知識范文
時間:2024-03-14 17:09: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禽的養殖技術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民本建設為指導,以落實華政發3號文件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目標,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突出動物防疫重點,強化技術指導,確保全年生產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工作目標
1、繼續抓好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建設。主要是加強生產設施、防疫設施和環保設施建設,保證規模養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達到年出欄生豬8000頭以上的規模場1個,出欄生豬3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個,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3個,出欄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100個。出欄生豬3000頭以上的養殖小區1個。
2、加強規模養殖的示范帶動作用。確保畜禽補欄(籠)增養達到年底生豬出欄12萬頭,家禽出籠150萬羽毛,肉牛、羊分別出欄4000頭和1.1萬只。
3、推進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重點抓好生豬人工授精站和肉牛冷配站的建設。繼續推廣人工授精和冷配技術,利用秋冬畜禽繁殖配種、選種、育種、引種的有利時機,切實抓好秋配秋繁,引種更新和苗種越冬工作,擴大能繁母豬、母牛、母羊的種群規模,保證生豬人工授精和肉牛冷配覆蓋面在90%以上和85%以上。
4、加快推行現代畜牧業建設進程中的轉型升級。以市需求為標準,以無公害為原則,提高畜禽產品質量,推行無污染綠色健康養殖。力求在推行健康養殖,走規模化生物生態養殖方向上有所突破。
5、加快草食動物發展。重點培養小區、大戶和改善生產經營方式。
三、工作重點
1、進一步強化落實秋防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防疫要求,切實做好秋季重大動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月月補注工作。確保免疫率達到100%。
2、進一步強化秋冬畜禽生產技術培訓。一是開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養殖技術、疫病防控知識、生豬人工授精技術等培訓活動;二是加強村級專職動物防疫員業務知識培訓,全面掌握《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規知識。更新提高疫病防控,科學養殖技術知識,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篇2
關鍵詞:貧困山區;畜牧業;精準扶貧;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F3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10-0052-02
湖北省居全國高貧困發生率省份第一方陣,扶貧開發任務之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全國貧困發生率為5.7%,湖北為6.59%。湖北貧困戶及貧困人口總量居全國第7位,與中部六省相比,居第3位,僅次于河南省和湖南省。湖北貧困人口分布隨著地理位置走高而增加,貧困發生率山區相對要高,平原地區相對較低,東西部相對要高,中部相對較低,地理特征比較明顯。山區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占比高。截至2015年末,全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涉及90個縣(市、區),其中,四大片區范圍的貧困縣(市、區)為37個,占全省總數的41.11%,但其貧困人口占全省總數的69.9%。37個片區縣貧困發生率為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11個百分點。受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土地條件、交通運輸等因素影響,山區是湖北貧困人口的集聚區,也是扶貧攻堅的重點區。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走差異化競爭道路,是湖北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1,2]。畜牧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撐了農民收入的增長 ,因此 ,加快發展畜牧業是解決現階段農民增收困難的必然選擇。
1 湖北省貧困山區畜牧業發展態勢
1.1 畜牧產業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湖北省37個貧困縣(市、區)在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發展山區特色產業,種養殖業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特色畜牧品種結構呈現出“豬、牛、羊”等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生豬出欄量1 680.96萬頭、牛出欄量104.36萬頭、羊出欄量473.27萬只、家禽出籠量12 942.95萬只,分別比2010年增長17.69%、55.36%、49.74%、23.18%;禽蛋產量54.35萬t、生牛奶產量10.33萬t,分別比2010年增長63.56%、214.27%。2015年37個貧困縣(市、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1 510.06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543.42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為35.99%,比2010年增長87.05%。
1.2 畜牧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的作用
湖北是畜牧業大省,畜牧業是全省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門路之一,在第一產業中畜牧業GDP占1/3,在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中畜牧業占1/5。山區生態畜牧業以養殖業為主體,與種植業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山場、林地、果園等閑散土地等自然資源和農業副產品如糠麩、秸稈、青綠飼料、剩飯菜等,糧食消耗相對較少,飼料成本較低,畜禽生長周期長,生長過程中較少受到疫病威脅和污染,畜禽產品質量好,能夠較好地滿足當前城市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借助“互聯網+”現代農業經營模式,將極大地降低經營成本,獲得可觀的收益,在促進山區貧困農戶增收,實現建檔立卡農戶精準脫貧方面作用重大。
2 湖北貧困山區畜牧產業扶貧的優劣勢分析
2.1 畜牧產業扶貧的優勢
近幾年來湖北省各級政府從產業扶持、資金幫扶、扶貧資源的整合、就業培訓、技術服務等多方面大力支持山區生態畜牧業發展。2015年,湖北省山區37個貧困縣(市、區)牛羊出欄量占全省牛羊出欄量的81.28%,畜牧產業開發效益不斷提高。湖北山區大多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貌地形,境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自然屏障條件好,陽光充足,水源充沛,氣候適宜,形成了許多適宜的小環境、小氣候,有利于疫病防控和小環境管控;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非常適合生態畜牧業發展;與此同時,相對于其他產業而言,生態畜牧業更具有“短、平、快”的優勢,可以做到當年投資、當年受益,是湖北山區貧困農戶實現現金收入的重要來源[3,4]。
2.2 畜牧產業扶貧的劣勢
湖北貧困山區畜牧業發展存在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等問題,高附加值產品不多,競爭力不強。特色畜產品加工層次低,深加工產品少。貧困山區特色畜禽產品雖然品質好,但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應帶動,同時宣傳、營銷等手段跟不上,銷售仍以初產品為主,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低、價格低,與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品質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再加上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農戶并沒有從加工、銷售等延伸的產業鏈中獲取“額外收益”,產業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面小[5]。
3 湖北畜牧產業精準扶貧的重點任務
依托山區獨特的地方品種資源優勢,按照規模化、標準化的要求,大力發展特色家禽和畜牧產業,不斷增強禽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產業化程度。重點加強鄖巴黃牛、恩施黃牛、宜昌白山羊、馬頭山羊、麻城黑山羊以及恩施麻鴨等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重點抓好肉牛、肉羊和肉鴨的規模化養殖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建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大鯢的科學養殖水平。
3.1 生豬產業
以大別山、武陵山片區生豬產業帶為主,重點發展麻城、紅安、孝昌、英山、團風、大悟等6縣(市)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318國道沿線和209國道沿線兩條瘦肉型豬養殖帶,主要分布于巴東縣、建始縣、恩施市、利川市、宣恩h、來鳳縣、長陽縣、秭歸縣等縣(市)。
3.2 肉牛產業
以大別山、武陵山肉牛產業帶為主,重點發展鄖巴黃牛、恩施黃牛等肉牛產業。在武陵山片區高山、二高山草山草坡資源豐富地區、建設半舍飼半放牧的肉牛養殖基地。主要分布于恩施市、建始縣、巴東縣、利川市、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五峰縣等區域的鄉鎮。在大別山片區英山縣、大悟縣、孝昌縣建設以“165”養殖模式為主體的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在秦巴山區,重點支持竹山發展以鄖巴黃牛為主的地方特色品種養殖。
3.3 肉羊產業
在武陵山片區重點建設“兩江”肉羊養殖基地:一是建設清江流域肉羊養殖基地。二是建設長江三峽庫區肉羊養殖基地。在大別山片區重點打造以大悟、羅田、蘄春、英山等4縣市為骨干的大別山區黑山羊養殖基地。在秦巴山片區重點在鄖西縣發展“鄖西馬頭山羊”品種養殖。
3.4 禽類產業
在武陵山片區重點建設以城鎮為軸心的土雞養殖基地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陽雞養殖基地、麻鴨養殖基地。在大別山片區以蛋雞、肉鴨養殖為主,重點發展孝昌、英山、大悟等縣家禽養殖業。
4 湖北貧困山區畜牧產業精準扶貧的政策建議
4.1 強化利益聯結機制,突出科技扶貧的支撐作用
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供給側改革,動員貧困戶發展家庭農場,加強科學指導,幫助貧困戶做好全面規劃,充分發揮人財物的優勢,解決技術上的難題,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鼓勵家庭農場和養殖大戶采取大戶帶小戶,動員養殖行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到養殖業精準扶貧中來,鼓勵養殖企業給貧困戶送資金、送種苗、送技術、送信息、送培訓等。通過開展“手拉手”、“一對一”結對幫扶,探索建立“公司+基地+貧困農戶”的服務經營模式,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引導龍頭企業進入農戶家庭無法承擔的關鍵環節和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帶領貧困農戶參與發展畜牧養殖業。利用扶貧資金、貸款貼息等支持建檔立卡的貧困農戶建設養殖設施。畜牧主管部門應重點抓好農業投入品檢查、養殖場污染檢查和農產品農殘檢測工作,確保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
根據以畜牧業綠色發展為目標、以畜牧科技為保障的扶貧工作思路,組建技術小組對脫貧村組的養殖環境進行綜合調研,推薦養殖模式、落實包村技術員,聯系專業合作組織帶動發展。同時,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春季動物疫病防控等活動,發揮各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技術推廣員和防疫員作用,進村入戶,推廣標準化生產、動物防疫等實用技術,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確保村村落實包片技術員、戶戶技術服務覆蓋,為推進貧困戶科學養殖提供技術支撐。
4.2 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打造畜產品品牌
加快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在畜禽產品加工方面,重點發展肉類、蛋類及奶產品加工,用現代標準化生產工藝發展傳統風味制品,全面提高湖北產品市場占有率。做大做強重點龍頭企業和品牌。創建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相互配套、功能互補、聯系緊密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先導區”,形成集群化、網絡化發展格局。扶持以扶貧開發產業對接為主的加工企業,到特色養殖業聚集的鄉鎮建立農產品加工廠,促進鄉鎮及周邊農特產品的深加工,帶動扶貧產業的發展。
4.3 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注重市場營銷體系建設
強化畜牧產業扶貧投入保障機制,以財政資金統籌為主體,引導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等各種資金參與。建立貧困村產業發展基金,大力實施畜牧業扶貧小額信貸工程,建立風險補償機制等。在養殖的過程中,根據貧困戶的需要,可為貧困戶先行墊付基礎設施建設、種苗、飼料等養殖所需部分或全部資金,貧困戶只需提供必要的啟動資金和勞力,真正從源頭做到精準扶貧。
協調農超對接,延長產業鏈條。產業扶貧增收的關鍵是解決銷售問題,將產品以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牽頭企業與武商量販、中百倉儲等大型超市對接,將產品作為各地大型超市的直供農產品,并由幫扶企業設立特產專柜,為貧困農戶的特色農產品解決銷路,進入超市聯鎖,實現幫扶項目的持續增收。
4.4 培育新型農民,建好合作組織
貧困山區養殖大戶、科技示范戶、返鄉創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等,是貧困山區未來畜牧業生產的主體,也是山區畜牧業發展的希望。他們雖然不屬“貧困戶”范疇,不是扶貧攻堅的對象,但他們身處基層,扎根群眾,對其他農民脫貧致富起著極強的示范與帶動作用。應充分利用各級農廣校的教育資源,加強對這部分新型農民、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重點做好《動物防疫法》、《畜禽規模養殖法污染防治條例》的宣傳教育,普及動物養殖技術、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動物疫情報告和處置等專業技術知識,使其逐步成為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成為農業理念創新的“先鋒”、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與“橋梁”,成為促進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生力軍”與“帶頭人”。與此同時,抓好農民合作組織建設,提高新時期農民合作化程度,解決發展山區畜牧產業距離市場遠、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查文勝,董利民.湖北西部山區縣域特色產業集聚化戰略探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23(2):117-119.
[2] 陳春祥.黔西北山區精準扶貧機制與脫貧對策研究[D].貴:貴州民族大學,2016.
[3] 謝香艷,劉.對精準畜牧水產產業扶貧工作的探討[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2):7-8.
篇3
(一)農業結構不合理
民族地區種植業和畜牧業占該地區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相比之下,林業對農民的收入貢獻不是很大。豐富的林地資源并沒有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對農業總產值的貢獻率很低,目前林業的總產值僅占農業總產值的11%。隨著退耕還林補貼的到期,如何盤活林業資源成為目前擺在民族地區面前的首要問題。
(二)龍頭企業數量少、實力弱,對農戶帶動作用有限
一是民族地區具有一定規模、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數量很少。
目前農業加工企業以小型企業為主,管理粗放,生產能力有限。產品的附加值不高,質量不穩定,市場競爭能力弱。多數企業從事的是簡單的產品分揀、包裝或者初級加工。以馬邊的茶葉為例,該縣的茶葉種植面積為畝,現有的四個茶葉加工廠的年加工能力難以及時消化該縣產出的鮮葉,外來客商進入該地區收購的數量有限。因而導致茶農的茶葉銷售渠道不穩,價格波動明顯,甚至因為找不到加工廠收購鮮葉而囤積不能處理。茶葉作為馬邊的主導產業之一,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只占20%。這種情況在民族地區普遍存在,嚴重制約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二是產業鏈聯系薄弱。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市場和基地、企業和農戶之間基本上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聯合松散,未形成規模大,渠道穩的交易。農民被排除在加工、銷售兩環節的獲益范圍之外,沒有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難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同時,缺乏適應市場的信用機制,一些諸如契約、合同、訂單等較為成熟和完善的經營方式,得不到有效施行既影響了龍頭企業的發展,又使農民存在后顧之憂。
三是農產品基地規模偏小,制約了基地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馬邊的茶葉基地,峨邊的蔬菜基地和規模化養豬場,金口河的天麻養殖基地,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生產養殖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農戶,促進了當地的發展,但和市內其他地方相比差距還很明顯。作為企業原料重要來源之一的基地發展滯后將直接影響到后續龍頭企業的發展。
(三)盤活林業資源意識不強,林地流轉困難
民族地區林業普遍存在重初期建設、輕后期管理,對鞏固退耕成效、防止反彈復耕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加之自然條件差,林業資源未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集體林主體法律意識不明晰,林地界址不清,導致山林權屬不明。林木處置權落實不到位,導致收益權無保障。有的集體林在承包給農戶時,沒有有效合法的林地權屬證明。
在流轉方面,一是許多林農只對自己承包或轉讓的林地進行公正,不在林業主管部門辦理林地流轉手續和進行林權變更登記,林權流轉協議無有效的法律合同文本參照。二是林權證的頒證、換證、發證嚴重滯后,影響了林地的流轉。三是產權交易市場不健全,沒有專門的林權交易市場。產權一般在就近流轉和無償流轉的多,有償流轉的少,而且絕大多數是農戶之間流轉,流向大戶的或其他地方的比例只占15%左右,且80%以上是以口頭約定為主。如何加快林地流轉,增加農民收益,成為當前林業的重點。
(四)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民承受風險的能力很弱
1.金融機構對農業的服務作用尚未發揮。目前農業所需資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資金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但現在民族地區金融網點少而零散,金融機構放貸風險大。為了規避放貸風險,往往不會輕易放貸,這是因為:
一是金融機構對農業產業化發展領域重視不夠,沒有把自己的業務經營目標與政府的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起來,加上農業產業本身受自然力約束,經營風險不確定等因素的影響,致使支農信貸產品開發緩慢,由于缺乏與之相適應的新的信貸產品的支撐,從而不能對農業產業化領域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二是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固定資產有限,無法提供足額的抵押擔保,削弱了企業的融資能力。三是社會中介體系不發達。擔保體系未建立,不能為企業貸款提供擔保;資產評估機構資質差,不能對抵押品進行合理有效的評估。四是農業保險的缺位使農業生產面臨巨大的風險。如2007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災,牛羊大多被凍死,但養殖戶卻不能得到任何的補償,只能自己承擔。原因在于現在只對能繁育母豬進行保險和定額補貼,對同樣大量養殖的牛和羊沒有對等的政策。因而養牛羊農民損失巨大甚至面臨破產。農業保險政策性強、費率低、風險大,因而保險公司大多不愿意開辦農業保險業務。由于以上原因,金融機構對農業的服務方面可是說是空白。
2.中介服務組織發展緩慢。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大部分以專業協會的形式存在,多數組織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范,成員內部缺乏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和雙向約束機制,不能很好地維護成員利益和制約成員行為。對實行大規模訂單式購銷服務、深加工和聯合開發等領域很少涉足。部分農戶觀念落后,對發展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合作意識不強,有利則合,無利則散,合作帶有很大的隨意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3.流通體系不完善。農產品的交易流通基本上處于分散和各自為政的狀態,未形成一批專業或者綜合市場和專業的農產品經紀人或批發商。如果農產品只靠民族地區自身的能力來消化和加工是不太可能的,而同一品質的農產品要運往內地來銷售其成本太高又不具有競爭優勢。交通不暢,流通不活成為民族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制約,阻滯了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形成。制約農產品宣傳與銷售的同時,也制約了整個民族地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4.農技推廣困難。首先有不少鄉鎮至今未配備農技人員,與實際需求相去甚遠。現有的基層農技人員還被政府抽調搞其他工作,農技站基本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其次是農技人員的知識難以滿足需要。現有農技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大部分是小學初中文化,加之缺乏培訓機會導致知識更新速度緩慢,不能適應目前農業產業化發展對科技服務的需求。雖然龍頭企業也進行一定的技術指導,如推廣茶葉栽培及管護技術、中藥材種植技術、養殖防疫技術,但指導面窄,農戶受益面小,大部分農民還是按傳統方式進行原始耕作,從而導致農產品產量低,品質不穩,大部分只能自給自足,無法滿足企業的加工需求。
農業信息不暢。民族地區農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遠離市場,所得的信息不及時,不準確,生產一般憑感覺和經驗,并具有極高的從眾心理。以畜牧業為例,畜牧業生產往往慢于市場一拍至兩拍,市場好時,大家一哄而上,市場價格穩定較長時可以賺錢,市場節拍變快時,就難以賺錢甚至賠本。農民承受風險的能力很弱,大多吃虧后都不肯輕易地再去投入。
(五)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人才資源匱乏,引進人才困難
樂山民族地區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98年,許多農民連認漢字都很困難,要想讓他們掌握一門實用的農業技術往往需要花費比非民族地區多幾倍的時間,耗費更大的精力。民族地區由于條件差,待遇較低,加上人才管理體制障礙,引進人才十分困難,留住人才更是一大難題。于是就出現了本地人才想留卻留不住,外地人才想引進又引不進來,人才資源匱乏成為制約民族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樂山市民族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種植業以糧食生產為主,經濟作物有所發展
民族地區幅員面積5376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員面積的41.91%;耕地統計面積45.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99畝,高于全市人均0.88畝的水平。民族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類等為主,2007年末的播種面積為67.2萬畝,糧食作物的總產量為10.45萬噸。
經濟作物則主要以茶葉、竹筍、蠶桑、花椒、水果、中藥材等為主。近年來,形成了一批規模農產品種養基地和加工企業,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馬邊縣已獲認證的無公害生態茶園9485畝、A級綠色食品茶園15500畝、有機茶園3268畝,另有5000畝無公害生態茶園正在進行有機茶園轉化。涌現出“森林雪”、“蕎壩貢茶”、“邊河玉葉”、“文彬綠雪”等茶葉知名品牌;峨邊先后建成了沙坪生態農業園區以及茶葉、藤椒、中藥材、野生天麻、山葵基地。竹筍、鮮辣醬、藤椒油三大產品年產量達到7000噸。二期工程正在動工興建,建成后產量將達到2.8萬噸,年產值3億元。金口河區已建無公害花椒基地面積5100畝;烏天麻種源基地30畝,商品烏天麻種植面積2.4萬平方米,正宗川牛膝基地5000畝,紅豆杉基地5300畝,營造速生豐產林竹7萬畝,銀杏基地6280畝,優質茶園10000畝,珍稀食用菌基地3個,種植250萬袋。
總地來說,種植業以自給糧食生產為主,除滿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外,很少有多余的糧食出售。經濟作物種植較為分散,基地的規模化程度較低,科技含量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二)養殖業成為農民家庭現金收入的重要渠道
民族地區的畜牧養殖主要是豬、牛、羊和家禽。兩縣一區常年空氣濕潤,溫度適宜,山高林茂又遠離污染,良好的生態決定了肉類品質的優良。民族地區所產的肉類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但由于交通的閉塞和運輸成本的高昂直接影響了養殖業的發展,2007年末民族地區的豬、牛、羊和家禽存欄數分別為比33.4萬頭、6.5萬頭、28.2萬頭和115.1萬只。標準化的養殖場數量不多,規模也有限。農業內部畜牧業目前占農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成為農民家庭現金收入的重要渠道。但達到規模養殖的寥寥無幾,農民一般養殖的數量少,喂養主要依靠自己種植的糧食,出欄周期長,利潤很小。
(三)林業資源豐富
民族地區山高林密,森林覆蓋率高。截至2007年12月底,民族地區共有林地633.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64.77%。目前,少數民族三縣(區)累計實施退耕還林30.17萬畝,配套荒山造林29.48萬畝。配套封山育林4.00萬畝。但是和所擁有的但是和所擁有的林地資源相比,林業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
(四)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逐步提高
近兩年的收入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民族地區的收入在逐步提高,但和樂山全市的差距很大,并有繼續拉大的趨勢。若不加快發展,將難以彌補他們之間的差距。
三、加快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民族地區不同于樂山其他市縣區,農業的發展一定要針對實際情況,發揮其特色和優勢,才能促進民族地區農業的發展。通過調研,我們認為應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一)結合自身優勢,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民族地區農業結構的調整要在市場的引導下,突出本地資源特點和資源優勢進行統一規劃,應根據不同區縣、不同鄉鎮來確定該地的主導產業,不搞大而全、小而全。
峨邊縣要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力爭建成辣椒基地、藤椒基地、生姜基地、綠色、有機茶葉生產基地和山葵基地以及黃連、杜仲、天麻、紅豆杉等中藥材基地。緊密結合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公益林造林工程,抓好竹筍基地建設。在穩定發展生豬的同時,大力發展草食牲畜,力爭建成綠色肉豬、商品兔、商品牛、羊基地,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
馬邊縣要精心打造優質高效生態茶園,大力發展林竹產業,建設竹林基地,抓好撫育保護和技術培訓。建成特種中藥材基地。抓好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優良品種的推廣。重點以南江黃羊為主肉羊雜交改良工程,引進西門達爾牛為主肉牛優良品種,提高牛肉產量和出欄率。
金口河區要以農業綜合開發為主,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土,擴大烏稈天麻、野生菌、中藥材等種植規模,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戶從事種植加工業,使種植農戶年收入有大幅提高,積極爭取建設牧區節水灌溉工程,繼續實施堤防工程建設,加強河灘地開發利用。
(二)做大品牌、做強龍頭企業,帶動農戶
1.圍繞品牌特色農產品,大力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離不開品牌的帶動效應。為此,我們可以考慮如下做法:
首先,政府應降低少數民族地區龍頭企業享受市級規模龍頭企業待遇的標準和條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龍頭企業的發展;其次,選擇科技附加值高、管理體制完善、運營機制合理的龍頭企業為重點扶持對象,以保證扶持資金能集中投入到有潛力和前景好的企業中,進一步增強其核心競爭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再次,充分利用我市旅游大市的優勢,在市區、主要旅游景點以及沿途、甚至賓館設立樂山特色產品購物店,通過集中宣傳,逐步將這些品牌打響、打遠,拓寬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
2.圍繞龍頭企業,著力抓好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帶動作用,推廣使用新品種,采用先進的農業種植和養殖技術。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安全化組織生產,提高農牧產品的品質。抓好綠色農產品產地環境、評估認定以及綠色產品質量認證、品牌申報和商標注冊工作,建立健全基地檢驗檢測體系,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關。同時,要加強農產品基地的農田水利建設和保鮮、貯藏及信息網絡等基礎性設施建設,增強基地發展的后勁。
3.圍繞增收富民,構建產業鏈各個環節利益機制。要把企業做大,必須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前提,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積極探索“公司+協會(專合組織)+基地+農戶”為主的經營模式。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而利益機制則是實現協調配合的紐帶。>一是要構建企業與農民的利益機制。龍頭企業與農戶的關系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市場買賣關系上,而應向利益共同體關系引導,在目前條件下,應規范合同管理,確保合同的履行,在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同時,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二是要鼓勵外地的龍頭企業在少數民族地區興辦原料基地。除在土地使用、稅費政策上給予優惠以外,龍頭企業的稅收由工廠所在地和原料所在地分享,通過外地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現代農業的發展。
(三)掃清林地流轉障礙,提高林業經濟效益
首先,應做到林權要清晰,經營權要搞活,處置權要落實,合法權益要保護的原則,對集體山林完成確權頒證,建立依法有效的林地流轉和管理體制。其次,加強和林業有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強化林權證的法律地位,讓林農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林地的調整必須經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并履行相關的法律手續。對爭議大并顯失公正的林權證,應根據實際情況,重新頒證。
農戶承包的林地進入流轉前,必須先取得政府頒發的承包證或林權證。集體林地必須經過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后,再經過協議或拍賣方式出讓,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必須經過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同意。同時搭建平臺,將買方和賣方用專門的交易市場聯系起來,減少交易成本,簡化交易程序,便于政府的引導和監管,也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損失,確保農民的利益。政府還可以就此專門設立一個咨詢機構,便于交易雙方了解交易程序,也便于政府宣傳相關的政策。建立專門的交易市場,利于林權交易逐漸走向規范,從而盤活林木資源,起到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
(四)切實加強農業服務體系的建設
1.加大金融系統對農業企業和農戶的扶持力度。(1)穩步發展銀行對農民的小額貸款。為此,銀行應該進行嚴格的信用風險管理,對資金需求者建立信用檔案庫,通過采用聯保貸款的模式,將資金貸給信譽好、有需求的農戶。(2)促進銀行與生產特色產品的龍頭企業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民族地區擁有特色產品的龍頭企業往往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而“藏在深閨無人識”。因此政府要在適當的時候組織召開銀企懇談會,促進民族地區企業與銀行特別是外界銀行的聯系、溝通與合作。(3)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范圍。將養殖業的保險范圍擴大到牛和羊,嘗試推行母牛和母羊的投保機制,采取政府出資一部分、農戶出資一部分的投保方式為牛羊投保,這樣一旦遇到像去年那樣無法抵御的雪災等自然災害時,農民的損失就可以降到最低。同時鼓勵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幫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密切企業、中介和農戶之間的聯系,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
2.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適應少數民族地區的情況,建議在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同時,扶持農產品經紀人,作為專業合作組織的補充。為此應把農村懂科技、能致富、敢于闖市場的鄉土能人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充分發揮他們連接公司與農戶的紐帶作用。對內引進有市場需求,有比較優勢,適合當地資源特點,能獲取超額利潤的優新“好品種”,向外積極爭取“訂單”,按市場需求制定生產種養規劃,以訂單的形式落實到會員農戶,會員農戶按訂單要求生產,公司按保護價確保收購,既化解了市場風險,又發展了訂單農業。
3.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設。一是建立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縣城要建有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使之形成為農副產品的主要集散地。二是逐步組建農業物流公司,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農產品供應物流公司;第二個層面是農業生產資料供應物流公司;第三個層面是物資回收物流公司(如回收秸稈、廢金屬、廢紙、廢塑料等)。
4.提高農業科技和信息服務水平。在農業科技方面,一是由縣人事局牽頭,對現有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崗位進行調整,減少無農技人員、無農經人員的“雙無”鄉鎮。二是按現行機構改革政策,實行“到崗到點退一批,競爭上崗減一批”,推進基層服務體系更新換代。三是加強對基層服務體系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更新專業技術知識,提高其服務現代農業的水平。
在農業信息方面,一方面要加強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工作。分別由市、縣農工委牽頭并具體負責實施大農業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分析工作,真正發揮信息網絡和信息資源的作用,提高信息服務水平,以適應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建設好縣、鄉兩級農業信息平臺和村工作站。努力將農業信息向鄉(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和經營大戶延伸,形成一個農業信息網絡。
(五)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
1.培養人才。(1)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普九”教育和民族地區寄宿制教育模式取得的成果,并繼續實施民族地區“十年教育行動計劃”。另外對于有機會進行繼續深造的貧困學生,政府可以通過資助或架起當地企業與貧困學生的橋梁方式,幫助其繼續深造,為本土人才的成長打下基礎。(2)做好新增和現有勞動力的創業、就業和再就業培訓工作。應設立專門的培訓點,對有就業意愿的農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也可以采取訂單培訓的方式,由企業將所需的專業和人員與當地的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合同,并由企業派出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最后由企業擇優錄用。企業也可以根據需要組織職工到職業技術學校培訓,進行在職員工的再教育。
2.留住人才。做好外地人才的引進和穩定工作。一是給予民族地區一定程度的用人自。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要求,在堅持專業對口、專業進人的原則條件下,簡化進人程序,實現對口部門直接到農業大專院校對口選人。二是對于在民族地區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工資和專業技術晉升等方面可以比照享受“三州”地區的優惠政策。使民族地區需要的人能夠進得來,來了的人又能留得住。
3.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要適度擴大民族地區每年的下山指標。基于每年有大量的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有下山意愿的事實,要充分利用這種意愿并將其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在擴大下山指標的同時,要根據實際制定一整套的評定標準和措施,并嚴格加以實施,充分發揮民族地區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工作有勁頭,生活有盼頭。把民族地區的工作崗位變成一潭活水,讓新鮮血液不斷地補充進去,鍛煉成熟的不斷涌現出來,形成良好的循環局面。
摘要:樂山民族地區的發展關系到樂山整體的經濟發展,這些地區主要以農業為主。近年來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樂山民族地區的農業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民的人均純收入逐步提高。但是目前還存在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少,林業資源未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農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結合民族地區的實際,民族地區應在突出本地資源特點和資源優勢情況下,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時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增加農民的收入。
- 上一篇:防汛防洪工作應急預案
- 下一篇:林業行政執法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