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農民工培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4-02-23 17:4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返鄉農民工培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產業為基礎,以服務為紐帶,建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讓農民工就業有門路,求職有信息、培訓有補助、創業有幫扶。穩步擴大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規模,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活動時間:2013年1月—12月。
三、 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領導體系,落實工作責任。成立縣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部署和組織推動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各鄉鎮要把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年初層層分解下達目標任務,明確各級責任。各鄉鎮(街道)要成立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領導機構,各行政村要確定一名村兩委班子成員作為農民工創業就業信息聯絡員,專門負責該村農民工返鄉回流調查統計、創業就業服務等工作。
(二)廣泛宣傳發動。各鄉鎮要通過公開欄、走訪、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宣傳創業就業政策、信息,及時了解返鄉農民工生產、生活情況,積極營造“愛家鄉、創家業、建家園”的創業就業氛圍,幫助返鄉農民工增強回家創業就業信心。
(三)開展調查摸底。各鄉鎮要認真開展返鄉農民工調查摸底,對有創業意愿的要填寫好表格,建立相關信息臺帳,以便幫扶、指導。
(四)創立孵化基地。圍繞縣里的特色優勢產業分別建立火花蔬菜、壩羊大坡創業園、貓營工業園、白云工業園創業示范孵化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優先保障返鄉農民工就業。
(五)強化技能培訓。根據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意愿,實行分類指導、集中培訓,制定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依托縣委黨校、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每月聘請農業專家、企業人事主管、鄉土人才等加強返鄉農民工農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返鄉農民工掌握1門以上創業就業技能,切實增強創業就業能力。
(五)構建信息平臺。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每月定期通過宣傳單、公開欄、短信等形式,免費最新惠農政策、創業政策、就業信息、種養技術、病蟲害防治、農產品市場信息等。
(六)收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寬轉移就業渠道。一是收集本地就業信息。2013年元月份,縣區和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深入縣各類用工單位廣泛收集用工信息,重點加強對工業園區新建項目跟蹤服務,全面摸清全縣用工需求情況,分門別類建立臺帳。二是收集外地信息。縣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做好跨省勞務協作,安排工作組上門收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環渤海等沿海發達地區勞務信息,與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立就業信息交流長期合作工作機制,重點摸清當地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需求數量、專業工種、工資待遇等情況。三是及時互通信息,及時轉移就業崗位信息。
(七)建立聯系服務。每個鄉鎮領導每人結對聯系1戶以上返鄉農民工,村“兩委”干部每人結對幫扶2戶以上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成員每人結對幫扶1戶以上返鄉農民工。對非黨員的返鄉農民工,安排1名鄉鎮干部結對培養入黨。
(八)加強關愛幫扶。對困難返鄉農民工優先列入走訪慰問;對符合條件優先列入民政救濟對象;及時了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篇2
為積極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以來,鄉結合返鄉農民工實際情況,注重政策宣傳、強化就業服務、落實扶持政策,多措并舉,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有序流動,激發了返鄉創業熱情,有效的促進了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現將鄉2019年上半年返鄉創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倡導全民創業鄉黨委成立了由黨委副書記、鄉長任組長,副鄉長任副組長,鄉社保中心為成員的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開展以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召開黨委會議專題討論,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在春節期間,召開了外出務工人員專題座談會,了解他們在外務工的工作情況、生活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廣泛開展調研。
(二)建立信息臺賬,加強動態管理針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流動的不確定因素,鄉社保中心對全鄉11個村的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調查,認真抓好統計臺賬,建立外出務工人員和回鄉創業人員信息檔案庫,實施動態管理,及時掌握信息,積極宣傳扶持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政策,鼓勵他們回鄉投資興業,使他們“回得來、留得住、能創業”,為返鄉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注重政策宣傳,引導返鄉創業我鄉利用逢場趕集日發放返鄉農民工創業政策宣傳資料1500余份,懸掛橫幅5幅,并通過三職干部回鄉開會的機會繼續加強宣傳工作。在各項優惠政策的扶持下,鼓勵吸引更多的返鄉人員在家鄉積極創業。截止目前,我鄉新增返鄉創業人逾8人,返鄉創業企業農民工新登記企業5戶,返鄉創辦企業吸納就業人員10人,經濟實體3人納就業人員10人,辦理返鄉創業小額貸款2人.
篇3
關鍵詞 返鄉青年農民工 創業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識碼:A
1云南省開展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的概況
2008年以來,云南省返鄉青年農民工日益增多。面對返鄉青年農民工這個數量龐大的群體,云南省各級政府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引導其自主創業,并且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教育。云南省政府先后出臺《關于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意見》、《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為云南省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同時,不斷推進部門合作分工,農業部門和扶貧部門積極落實資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組織,教育部門負責培訓基地的建設和師資質量的提高,共青團、婦聯、工會等部門積極參與,為返鄉農民工創業引導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在云南省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支持下,多數地州也依托當地職業院校建立了一批創業培訓機構,為我省返鄉青年農民工參加創業教育培訓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平臺。從2009年開始,云南省政府要求各級職教院校實施擴招計劃,積極引導各類培訓機構積極承擔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的任務。同時,以各地州內的職教院校為教育主體,整合創業教育的資源,具體包括:一方面促進相關職業院校、技工學校進行合并,進而擴大其服務范圍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督促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實現協作,共同開展針對返鄉青年農民工的創業教育。
2云南省開展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云南省在開展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教育系統混亂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業教育則是該項系統運行的動力和基礎。云南省在開展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存在教育實施主體太多、太零亂,但又缺乏專門部門進行宏觀管理的現實問題,急需加強對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的創新機制建設和系統規劃。
2.2 教育投入不足
很多地方沒有農民創業教育的專門經費撥款,因此很多教育實施機構的教學條件比較簡陋,缺乏創業師資、創業信息和基地,同時也造成目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教育培訓大多還停留在短期層面,無法形成對自主創業知識理論、創業能力的有效培養。
2.3教育形式單一
云南省開展創業教育的形式以現場課堂講授為主,教師主要來自當地職業院校,普遍缺乏參與式教學經驗,無法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云南省各地在創業教育內容上還存在著目標單一、涉及面較窄、實用性不強等問題,往往只注重灌輸傳統的創業理論知識,不能將教育內容與當地的經濟和市場環境進行緊密結合,與返鄉青年農民工的實際需要還存在較大差距。
2.4信息基礎設施不完善
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缺乏向農民傳遞信息的有效手段。據訪談調查表明,云南各地創業教育培訓信息一般都通過報紙和互聯網,但大部分返鄉青年農民工不看或很少讀報,而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程度還很低,就使其較難獲知此類信息,從而造成創業教育培訓信息、傳播的覆蓋面狹窄,不能順暢地延伸到農村,貼近返鄉青年農民工群體。
3對云南省有效開展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教育的策略建議
3.1 落實優惠政策,引導創業素質教育需求
激發返鄉青年農民工接受創業素質教育的需求,需要通過政策優惠方式對創業活動進行鼓勵。首先,應在稅費減免、資金信貸、技術服務等方面采取優惠政策和辦法,吸引一批農民率先行動起來,形成“明星效應”和“示范效應”,以帶動更多的青年農民關注自主創業。其次,各級政府應清理和消除阻礙青年農民創業的各種行業性、經營性壁壘,法律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全面向農民創業主體開放,甚至可以對農民創業群體進行適當放寬條件。最后,要把鼓勵返鄉創業和發展小城鎮結合起來,在小城鎮興辦小型創業園區,為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提供較為理想的發展載體。
3.2 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創業教育條件
針對返鄉農民工創業教育經費短缺的問題,需要完善法規和政策,使農民工教育培訓投入規范化,并不斷加大對農民工培訓的經費投入。云南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從土地出讓金、農村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推廣和扶貧資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農民創業教育培訓。教育部門也適當的安排一定專項經費,用于支持返鄉農民工創業教育培訓計劃的開展實施,同時加強對培訓專項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同時,還要大力加強農民創業教育培訓和服務團隊建設,積極改善廣大農民創業教育培訓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使他們切實發揮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的主力軍和中堅作用。
3.3 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構建創業教育網絡
云南各級教育機構還要靈活掌握農民創業教育的方式,實現農民創業教育方式的系統化。首先,要將課堂教學、現場輔導、活動交流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立體式的學習網絡。在保持傳統課堂教學優勢的前提下,組織當地知名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創業輔導專家等人員形成固定的創業輔導團隊,并定期進入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開拓返鄉青年農民工創業視野,增強其創業信心和勇氣。其次,要將集中授課、專項指導、遠程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多層次的培訓網絡。對于學員共同需要的創業知識,應該采用集中授課的辦法,對于個別或少數的需要,則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4 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立創業教育服務體系
云南省各級政府應該積極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為返鄉青年農民工提供一個有效的創業教育信息獲取平臺。創業教育培訓信息除了在傳統的信息公告欄、電視、廣播等適宜媒體之外,還可通過手機及時此類信息,形成高效的信息傳播網絡。同時,加強互聯網在鄉村的普及,使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集中大多數有創業意向的返鄉青年農民工定期、定點展開創業教育遠程學習。此外,各級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根據學員具體情況和社會實際需要,構建創業前、創業中和創業后的一條龍教育服務體系。具體來講就是:創業前要正確有效地進行創業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創業中要廣泛收集和掌握有關創業的有益信息與最新動態;創業后要繼續對創業者進行風險預測、決策投資、市場評估等服務。
3.5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創業教育社會文化環境
創業文社會化環境建設是宣傳創業、引導創業、激勵創業的有效形式,是使創業觀念深入人心、創業行動變成自覺的一個平臺。成功的創業文化環境能夠為帶動社會公眾的創業意識,并在無形中促進社會公眾創業素質的提高。政府應大力營造有利于創業的社會文化氛圍,培養青年農民創業者自主創業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以實現其在創業認知能力和創業行為能力的突破。為此,要大力弘揚創業精神,廣泛宣傳鼓勵支持回鄉創業的政策規定和農民工回鄉創業的致富典型,要在全社會建立輿論體系,營造一種“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創大業”的強烈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夏少卿,邢超偉,李青云.新農村建設視野下青年農民創業素質培訓[J].成人教育,2010(2).
[2] 郭永秀,李建民,齊艷霞.我國現行農民創業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6).
篇4
一、基本情況
學校于2009年8月開始實施本年度培訓計劃,至2009年5月完成培訓人數共400人。專業為中式烹調183人,電焊工217人,獲職業資格證書 371 人,獲證率93% ,省外就業215人,其余大部分在省內就業。在校本部共培訓193人,其中中式烹調師66人,電焊工127人;在寧利鄉共培訓147人,其中中式烹調師82人,電焊工65人;在紅橋鄉和紅旗社區共培訓60人,其中中式烹調師35人,電焊工25人。
2009年度使用省撥經費20萬元,報臺帳20萬元;使用市撥經費10萬元,報賬10萬元。經費使用情況已通過縣審計局審計。
二、 轉培計劃切實,培訓方式靈活,培訓效果好
1、培訓計劃切實。培訓前制定了切合實際的計劃,培訓工作按計劃開展,做到有條不紊,實實在在。
2、送教下鄉,就地培訓。學校具有多年送教下鄉的辦學經驗,把這種經驗引入到轉移培訓的機制中,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選擇人口相對集中的鄉鎮,師資隊伍駐扎在鄉鎮,把培訓場所和實習基地放在鄉鎮所在地,貼近農村,方便農民。如此就地培訓,送教下鄉,能夠大大增加學員數量和提高培訓質量,實施后效果很好,是一條切實可行的培訓新路子。
3、靈活的培訓時間,多種多樣的招培方式,豐富實用的培訓內容。培訓時間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參培學員的數量。學校選擇的培訓時間,主要在彝年和春節前后。選擇這段時間,一是正值農閑季節,農民閑散時間較多;二是部分外出打工者回家過年,他們中沒有技能證的人很多,可以參加培訓。加上培訓內容實在、實用,送教到家門口,方便了學員,因此招生報名十分踴躍,培訓點一般都超計劃地進行。學校采用的招培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依托鄉、村干部,聯合勞務輸出中介經紀人,委托招生,聯合招生,就地培訓,就地考核鑒定。學校非常注重培訓內容,開設的培訓課程較多,除了專業課外,還開設了農民工進城務工常識、法律法規等內容。
4、積極探索儲備培訓。××縣職中在培訓過程中,對少數臺帳外的學員也進行培訓。這部分學員暫時不準備外出務工,但有機會時也會外出或在當地就業。因此對他們進行超前培訓,把他們列入儲備培訓計劃中,也同樣值得去探索。
三、做好學員自主創業、自主擇業和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
通過培訓后,部分學員能在當地自主創業。學中式烹調的學員,有的在鄉鎮所在地、旅游區開起了食店,如紅橋鄉的向軍麗、詹玉菊等學員,分別在紅橋、瀘沽湖開食店,實現了自主創業;有些學電焊的學員,自籌資金開起了鋪子,如忽建新、代建華等學員,分別在縣城、新營盤鄉開了電焊鋪子。如電焊班學員鄭明華,經培訓后到攀枝花市找到工作,老板包吃住外的月工資是2800元。自主創業的學員,他們的收入高于一般的外出打工者,而且還能帶動其他學員就業,以創業促就業,是一種比較好的勞動力轉移方式。學校非常重視和支持學員自主創業,實現就地就近轉移,特別是在今年就業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學員能夠自主創業顯得尤為重要,應該給予大力扶持。
利用學校優勢,積極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和就地就近就業,給他們提供致富信息和技術支持。在農村進行實用技術項目的培訓和推廣 ,歷來是學校的優勢,利用這一優勢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服務,是學校已經開展的教學工作。2009年學校派出專業教師,到紅橋鄉西瓢落自然村的返鄉農民工鄭紹松家開辦了一個禽類孵化場和土雞生態養殖場。在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幫助下,鄭紹松購進了微電腦全自動孵化機,修建了脫溫室。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鄭紹松就成功地孵化出當地土雞,并放養在生態養殖場中,而且通過銷售脫溫雞苗,取得了相當好的經濟效益。土雞孵化的成功,必將帶動一些返鄉農戶養殖土雞,從而增加經濟收入。今后學校還要加大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試點工作,比如很快就要實施的天麻有性繁殖等項目,將會惠及更多的農戶,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學校將加強師資力量,進一步做好扶持農民工創業的工作。
四、經費使用
省撥經費20萬元和市撥經費10萬元,用于技能培訓400人,主要用于學員食宿補助、學員技能鑒定費用、培訓教材費、外聘教師授課費等。經費使用情況已通過縣審計局審計,詳見財務資金使用情況報告。
五、工作體會
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推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途徑,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很多農村貧困勞動力,有離開土地、外出脫貧的強烈愿望,又因沒有技能不能長久在外立足和發展。我們的培訓工作,就是將“體能型”轉向“技能型”,從根本上提高轉移效益。
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很大程度上是農民工外出打工時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理念等創業要素積累到一定水平時的一種理性創業行為,是農民外出務工進入的一個新的階段。以往進城打工只為“蓋房子”、“娶媳婦”的想法已不再是他們的最終追求,一部分有經濟實力和經營思路的農民工具有要當老板的強烈愿望,家鄉自然是最佳選擇。學校適時地引導農民工尋找到適合個人特點、有前景、效益高的現代農業項目,有效地將返鄉農民工打工時掌握和積累的資源與家鄉農業資源特色融合起來,就能夠加快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步伐。共2頁,當前第1頁1
學校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貧困勞動力為對象,以學校教學機構為載體,以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以實現穩定轉移、就業增收為目標,強化培訓與轉移相結合,注重擴大示范效果,為××縣的轉移培訓工作開展探索機制,不斷總結經驗,在轉移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亮點,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培訓和就業后,一大批人在經濟上改變了家境,同時精神風貌和思想意識也在轉變,轉移示范工作的效益是明顯的。
學校通過調查,在本市、縣內的很多農民工從事建筑業的較多,因此在下一年度的培訓工作中,學校將增加新的培訓工種,如鋼筋工、砌筑工、混泥土工、架子工等,以此來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收入。
篇5
關鍵詞: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309(2011)02-36-03
在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的出口下滑嚴重。勞動密集型產品訂單大幅減少,我國沿海地區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倒閉、停產和限產的現象。很多農民工受此影響。提前返鄉。進入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進入后危機時代。中國出口也已企穩并慢慢走向復蘇,但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卻鬧起了民工荒,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朋友從最初被動失業走向了現在主動返鄉,農民工返鄉創業之勢越演越烈。本文從分析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背景原因人手,探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動因
農民工返鄉創業開始于上個世紀末,是農民從中西部到東部、從落后地區到發達地區外出打工發展到一定程度,一些農民朋友渴望致富,運用自己在打工期間積累的資金和技術,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而形成的一種農民“回巢”現象。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興起。打破了農村勞動力長期向城市和發達地區單項轉移的舊格局,呈現出農村勞動力雙向流動和雙向就業的新局面。這種新局面出現的原因,并不像當初農民外出打工就為了掙錢那么簡單,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產業轉移是深層次動力。從國家層面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是農民工返鄉創業興起的深層次動力。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百縣農民工回鄉創業調查發現,這幾年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產業轉移特性非常明顯,很多返鄉農民以前從事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作。改革開放30年來,東部地區首先沐浴到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長期的經濟高速發展。現在已經進入到相當高的發展階段。隨著土地、勞動力、水、電等生產成本的大幅攀升,東部地區開始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更傾向于資本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如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意產業等。而中西部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交通、通信、基礎設施等方面也基本具備了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條件。加上國家政策,如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大力推動,農民工順勢而為。回到自己家鄉,返鄉創業。
2.打工期間積累了資金和技術是必要條件。長期的打工生活。使農民朋友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學會了一些生產經營技術,接收了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這是促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基礎。據百縣農民工回鄉創業調查發現,大多數返鄉農民工回鄉創辦企業的行業與其以前打工從事的行業相同,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建筑、運輸、農產品加工等行業。這說明長期的打工生活。對其返鄉創業創造了必要條件。
3.返鄉創業投資環境的改善是現實基礎。2006年4月25日,總理在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的一份調研報告上批示:“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要有多種途徑。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是一條重要的路子。”中西部地區的各地政府貫徹落實溫總理的重要指示,切實轉變思想,積極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創造條件。從先前的“將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和促進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轉向現在的“輸出勞動力,帶回生產力,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的新理念。形成了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創業的良性互動格局。真正實現了從外出打工“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回鄉創業“一人創業。致富一方”的乘法的轉變。
4.農民工有強烈的返鄉創業愿望。一方面,幾年的打工生涯。使農民工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滋生了強烈的致富欲望。在訪談過程中。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都說到,外出打工只能掙辛苦錢,要想致富,還得自己創業。另一方面。城市二元體制的排斥和就業形勢的嚴峻,促使農民工想回鄉創業。進入大城市打工,很難得到城市人的認同。生活成本高昂,就醫問題、孩子上學問題、戶口問題等長期得不到解決。加上工作不穩定、不體面,這些都促使一些有能力的農民工想回鄉創業。
5.鄉土情結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精神動力。一方面,在我國傳統的鄉土情結深入人心,都說月是故鄉圓,水是家鄉親。在城市。打工的農民朋友沒有歸屬感,在感情上受到一定的傷害。比之家鄉,他們人熟地熟,有事親戚朋友可以幫忙。所作所為也可以得到當地社會文化的認同。這些都是他們選擇返鄉創業的動力。
6.返鄉創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很多農民朋友也想為自己家鄉的建設做出一定貢獻。如重慶市巴南區南彭鎮的李順華同志,其上世紀90年代在昆明闖出一番事業后,響應家鄉人民的號召。在2009年經濟危機的背景下返鄉再創業,為家鄉的新農村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另外。有很多農民朋友返鄉創業是為了照顧家人。據調查,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中。大多數是青壯年。農村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婦女和兒童。為了照顧老人。教育孩子,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都選擇了返鄉創業。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義
目前。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有人認為是“小打小鬧”。不足重視;有人認為這與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相矛盾:還有人認為現在提這個時機還不成熟,為時過早。其實。農民工返鄉創業。不管是對其自身而言。還是對國家戰略層面來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提升了創業者自身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對于創業者來說。返鄉創業最明顯、最直接的影響是提升了其經濟地位。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百縣農民工調查顯示,2006年。返鄉創業者家庭人均年收入21700元,是全國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3587元的6倍,是外出務工人員年平均收入6577元的3.2倍。同時。創業者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時。通過雇傭當地父老鄉親或者讓其入股,也增加了其他農民的收入。
2.有利于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的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開辦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這樣可以吸納更多的當地剩余勞動力就地就業,緩解城市就業壓力。據百縣農民工回鄉創業調查發現,平均每名創業者可以帶動就業3.8人。另外。從河南信陽等地的調查來看。在回鄉農民工創辦的企業中。很多都雇傭了50歲以上的農民。這對當地中年以上勞動力家庭經濟收入的增加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3.有利于推進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提出的偉大戰略構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農民工返鄉創業。為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活力。在國家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強農惠農的大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攜帶在外打工掙到的“第一桶金”和學到的知識技術,回到家鄉辦企業。不管是對鄉親的思想觀念。還是衛生習慣、社交
禮儀等都會起到一定的啟迪和示范作用。而且,很多回鄉創業的農民見多識廣,返鄉后成為農村發展和建設的骨干力量,一部分具有領導才能的人還擔任了村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新農村建設中人才匱乏的問題。可見。農民工返鄉創業對于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4.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回鄉創業者大多從事非農產業。據2007年百縣農民工回鄉創業調查發現,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產業分布情況是:第一產業占28.3%、第二產業占30.7%、第三產業占32.1%,其他占8.9%。返鄉農民工一般響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號召,依托優勢農業。發展了一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群,興辦二、三產業。積極發展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配件配套企業,促進了一批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5.有利于推動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農民工返鄉創業是推動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的一種新的有效機制。總結改革開放30年的經驗教訓,以前的城鎮化主要是通過“農民離農。農民離村”來實現的,也就是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所說的“減小分母,增大分子”來實現的。這里有一個問題,農民離開農村進城打工。就是推進城市化了嗎?我看未必。誠然。進城務工的確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但不是增加所有農民的收入,而且這給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一般都把企業創辦在鎮上或者離家較近的村莊。不離開農村。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只有這樣的城鎮化道路才是內生的、本源的、可以持續的。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
1.政府層面,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支持政策少。缺少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是一個普遍現象。對于外商大企業實行優惠政策或給出很多的配套服務,而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卻不管不顧。盡管有些地方制定了一些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但宣傳力度不夠。農民工未能及時了解到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而且,有些地方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行政審批手續復雜,“管、卡、壓、要”的做法時有發生。戶籍制度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也是后顧之憂。
2.市場融資層面,資金缺乏現象普遍。很多農民工返鄉創業。投入的資金往往是自己幾年外出打工所積累的血汗錢,但這點錢對于辦企業實在是杯水車薪。據百縣農民工回鄉創業調查發現,80%的農民朋友認為回鄉創業最困難的是融資問題。在投入辦企業的資金中,自有資金、私人借款占大部分。政府支持的資金和銀行貸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農民工返鄉創業流動資金、發展資金短缺成為木桶上最短的一塊擋板。
3.創業用地層面,面臨用地制約。創業就需要用地。但現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還沒有建立起來,租用土地又不能作為企業用地。一方面,在部分農村存在大量的荒山、荒灘和鎮村邊角地等閑置,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想創業的返鄉農民工找不到可以進行創業的用地。還有一些返鄉創業農民工想在小城鎮獲取創業用地。卻遇到了沒有指標、土地出讓價格過高等問題。
4.信息服務層面。返鄉創業者信息資源閉塞。把握市場難。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一些返鄉創業者缺乏相關的中介機構為他們提供信息服務,對產品的定位不夠準確,產品結構單一,沒有嵌入產業鏈。沒有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辦企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5.返鄉創業農民工自身層面,文化水平偏低,發展后勁不足。自身素質有待提高。據調查。返鄉農民工中,40歲及以上人員最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近80%。雖然在外打工期間學到一定的知識技能,畢竟受教育程度較低和知識水平有限。決策時往往把眼前利益看得太重。看問題缺乏長遠眼光和一定高度。創辦的企業很多都實行家族式管理。管理不規范、不嚴格的事情隨處可見。
6.人才招聘層面。吸引力不夠。技術管理人才難招。很多返鄉創業者反映,急需的專業人才和熟練工人招不到、留不住。這也成為返鄉創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農民工返鄉創辦的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科技含量低,利潤率低,工資薪金方面難有突破,加之所辦企業一般都在比較落后的鄉鎮和農村,對于人才缺乏吸引力。
四、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對策建議
1.地方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制定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至少做到和外資“平起平坐”。并加大宣傳力度,真正讓返鄉農民得到實惠。二是減少行政審批程序,實行“一頂帽子”管理,一個“本子”收費。三是改革城鎮戶籍制度。免去返鄉創業者的后顧之憂。四是對返鄉創業比較成功的集體和個人,設立獎勵制度,樹立典型。
2.加強金融創新。拓寬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融資渠道。融資是農民工返鄉創業遇到的最大難題。只有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一是政府財政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對于比較好的項目要舍得投入。現在政府財政里面。專門有一塊屬于開放性生產經營項目資金。這些資金在使用方面。要盡量向返鄉農民工傾斜。二是加快金融產品創新。加大信貸支持。金融機構要深入農村。深入返鄉農民工中間加強調研。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開發適合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金融產品,切實解決農民工貸款難的問題。三是加大對返鄉創業農民工的稅收扶持力度。國家應根據農民工返鄉創業進入的不同行業特征,對不同的經濟實體確定不同的稅費減免期限。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先引導和扶持盡可能多的農民工返鄉創辦盡可能多的經濟實體,支持與鼓勵其中發展潛力大、前景看好的企業做大做強,等這些經濟實體發展到一定階段且有承擔稅負的能力時,再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執行。四是積極探索農村小企業聯保貸款、小額信用貸款、法人與自然人聯名貸款等有效形式,成立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基金,盡全力解決返鄉創業融資難的問題。
3.著力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用地問題。制定和出臺一些關于農民工創業用地的法律法規,將農民工創業用地納入城鄉發展和土地利用規劃,大力開發農村中閑置的荒山、荒坡、荒溝、荒灘,堅持占補平衡的原則,既保證返鄉創業的用地需求,又不占用耕地和損害環境。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在城鎮建設一定規模的返鄉創業園,配套一定條件的基礎設施。想法設法解決返鄉創業用地問題。
4.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信息支持。只有廣泛了解和及時掌握市場信息,返鄉創業才可能取得成功。筆者建議地方政府特別是鄉鎮政府。多方收集市場信息和市場動態。通過印發簡易的市場信息報。設立市場信息專欄等,把各種信息告知創業農民工。只有農民成為信息化的農民,農民工返鄉創業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發展空間。
5.建立健全農民工創業指導和培訓體系。盡管農民工在外打工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但畢竟大多數農民工受教育水平低,對于現在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知識還很缺乏。各地要針對回鄉創業的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成立農民工返鄉創業指導中心,從實踐技能入手。以引導式理論培訓和關鍵技術培訓為主。以理論知識講授為輔。
6.優化工作環境,提升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的吸引力。這個問題在初期比較難以解決。我們應該盡量做好規劃。對于關鍵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要舍得投入。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最大限度的薪資待遇。另外。還可以結合贈送股份、期權等方式,提高企業吸引力。爭取招到和留住關鍵人才。
參考文獻:
[1]韓俊、崔傳義,做好農民工回鄉創業這篇大文章[N],中國經濟時報,2007-12-31:5
[2]梁欣,返鄉創業――農民工的理性選擇[J],凱里學院學報,2009,(04)
篇6
一、開展的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確保農民工技能培訓有序開展
農民工屬于多行業、多工種范疇。因此,農民工培訓是一項社會性、系統性工程,必須要有政府的參與和領導,才能使農民工培訓和就業轉移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基于此,區委、區政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并召開專題會議。到目前,從區到鎮、街道辦都先后成立了由分管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民工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協調農民工培訓與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成立,為順利開展農民工培訓工作,形成由“政府統籌、行業組織、各方參與、功能協調、積極推動”的農民工培訓新格局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摸清實情,制定規劃,落實任務。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摸清和掌握今年了我區農村勞動力資源和與之有關的培訓資源情況,為正確指導全區開展農民工培訓工作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我們把市下達給我區的培訓任務及時分解到各鎮、街道辦、工業園管委會及各定點培訓學校,并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并以區農民工培訓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及時召開調度會并分赴各地檢查落實任務情況,指導各鎮、街道辦、工業園管委會制定了培訓規劃,對具體培訓形式、內容、對象和培訓質量提出了保障措施。為進一步完善我區農民工技能培訓補貼辦法,切實做好農村勞動者技能培訓工作,根據省、市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印發了《2011年區農民工技能培訓實施辦法》,并強化了在區財政局和區人社局分別設
立的農民工技能培訓補貼申領直補窗口,為全面實施農民工培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精心組織,形式多樣,培訓工作扎實有效
在農民工培訓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區從自身情況出發,充分整合職業教育培訓資源,組織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教育培訓。適應不同經濟狀況的農村勞動者對職業教育培訓多樣化需求,根據職業(工種)的技能要求,崗位需求和培訓對象實際、合理確定培訓時間,職業技能培訓時間不少于3—6個月,專項能力培訓時間可長可短。我們還重點加強企業在崗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今年全區工業園企業在崗培訓近800余人,其中寶迪公司培訓在崗農民工近558人,通過鑒定436人,鑒定合格率達78.1%。此外,我們以增強返鄉農民工“以農創業”的本領為重點,結合我區農業主導優勢產業,在返鄉農民工中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培訓農民工500多人次,有效地激發返鄉農民工創業熱情。在開展培訓過程中,我們除了利用培訓基地集中辦班進行技能培訓外,還利用廣播、電視、墻報、印發宣傳資料、信息咨詢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涉及農民工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尋找就業崗位技巧等內容,進行引導性培訓,以提高在家或將要外出的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同時,今年還在鄉村中學針對應屆畢業生開展了的引導性培訓,向這部分即將走向社會的新的勞動者傳授怎樣適應社會、怎么尋找就業機會的知識,增強他們的就業本領。
(四)、強化基礎工作,實行規范管理。
作為民生工程,如何使農民工技能培訓和就業轉移工作做到規范有序、良性發展、卓有成效,必須要通過制度建設來強化基礎,規范工作。一是建立培訓機構公示制度。將定點的農民工培訓機構和培訓工種(專業)向社會公開,公布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承諾以及師資配備情況,方便農民工查閱和了解,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二是建立培訓項目合同管理制度。規范培訓企業和定點培訓機構行為,對農民工培訓實施項目合同管理。三是建立基礎臺賬管理制度。培訓企業和定點培訓機構要建立農民工技能培訓各類臺賬,每期培訓班結業時,逐級上報進行評估驗收,作為向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申請資金補貼的原始依據,同時作為開展農民工培訓日常監管的基本資料。四是建立月報制度。各定點培訓機構要每月按時向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報送農民工培訓進度情況。五是建立質量驗收和績效考核制度。實行了開班前驗證、培訓中檢查、培訓后核查的工作機制,對定點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六是建立督查制度。組織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專項工作督查活動,通過督查,將農民工培訓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二、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工作要點
篇7
第二個特點,主題集中、研討深入。總書記在“6?25”重要講話中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本次專題研討會正是從農民工就業及權益保護的角度學習貫徹落實同志的講話精神。這次研討會從一個企業的成功實踐到整個農民工轉移就業與權益保護理論,從全收經驗的微觀視角,到農民工問題的宏觀視野,多層面、多角度地對與農民工有關的許多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會代表認為農民工轉移就業與農民工保護問題事關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全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寬廣,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不能在2020年順利實現。
農民工群體在家政、餐飲、建筑業等服務業中占半數以上,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農民外出務工為城市增加了收入,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成為工業帶動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達地區帶動落后地區的有效工具。同時促進了市場導向,自主擇業、競爭就業機制的形成,為改變城鄉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闖出了一條新路。
與會代表指出,隨著農民工身份的轉變,政府部門、用工企業都應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包括法律方面的培訓、技能方面的培訓等。農民工本身也要積極參加培訓,力爭做到知法、用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勞動權益和各方面的權益。與會代表呼吁要關注農民工留守兒童的問題,關注農民工法律援助問題,關注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特別是個人賬戶問題。與會代表肯定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做法,強調農民工返鄉創業已經成為農民工轉移的重要趨勢,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個特點,議程緊湊,成果豐碩。會議介紹了、肯定了、研討了、會診了“全收經驗”。我相信經過與會代表的研討和會診,“全收經驗”會造福更多的農民工,為推進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出貢獻。當然,“全收經驗”也會接受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更加豐富完善,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篇8
今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自治區勞動保障廳的總體部署安排,全面貫徹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精神,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一步擴大就業,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保持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勞動保障各項工作得到全面發展。現將上半年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就業再就業:1至6月城鎮新增就業18042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28.9%,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30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3.8%,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57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6.1%;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低于目標任務0.9個百分點。
社會保險:1至6月五個險種征繳分別為養老保險費26199萬元、醫療保險費8171萬元、失業保險費1095萬元、工傷保險費255萬元、生育保險費195萬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65.5%、81.7%、78.2%、72.9%、43.3%。參保人數分別為養老保險84485人、醫療保險132713人、失業保險84419人、工傷保險66759人、生育保險58524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98.2%、36.9%、103%、97.6%、90%。
勞動保障維權:1至6月勞動保障爭議仲裁受理立案269件,結案250件,案件數只占去年同期的28.5%。勞動保障監察共查處拖欠工資案件41起(其中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30起),非法收取押金案件5起,共為1600人次勞動者(含農民工1200人次)追回被拖欠工資480萬元(含農民工工資450萬元),檢查在建工地48個,督促補簽勞動合同813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穩定就業局勢。
一是落實經費對我市勞動保障系統部分工作人員和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為期一周的勞動保障政策學習培訓,幫助準確掌握和理解政策,提高落實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為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落實到位打好基礎。
二是創新思路,將培訓、職介工作同步推進,繼續做大做強“大培訓”、“大職介”工作。根據市場及企業的需求調整培訓思路,以培訓服務職介,將職業培訓與職業介紹融為一體,同步推進,使勞動者在經過職業培訓提高競爭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提供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早日實現就業。
三是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做好職業技能考核工作。全力配合區勞動保障廳開展國家職業資格全國、全區統一鑒定工作,組織全市各民辦培訓機構學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上半年,全國、全區統一鑒定903人;考核鑒定各類勞動者和職業院校畢業生3154人,其中初級工2666人,中級工442人,高級工46人。
四是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計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根據我市實際,認真制定實施方案,與各有關部門共同協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就業。在做好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發放《返鄉農民工優惠證》,落實對返鄉農民工的各項優惠政策。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培訓“一條龍”服務,從市級人力資源市場到村級就業服務站,免費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登記、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技能培訓等“一條龍”服務,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再就業。
五是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配合,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及職業介紹工作,借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力量,將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印制成宣傳資料送到農村的每家每戶,使返鄉農民工及有意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者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使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通過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落實早日實現創業、就業和再就業。
六是多措并舉,有效緩解就業壓力。通過勞動保障網全市招工和培訓信息,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每月都下載張貼到社區和行政村;聯手縣區、工業園區的有關部門舉辦了20多場招聘會;每周四市人力資源市場組織好企業、學校與就業培訓者的報名洽談活動;積極組織返鄉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免費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培訓環境,有效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上半年共有684家次用工單位進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26970個,成功介紹就業近2萬人次。
(二)著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繼續做好桂政發[XX]54號文、桂勞社發[XX年]248號、桂勞社發[2009]13號文宣傳發動和補繳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降低門檻,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帶來的實惠。至6月底市本級前來補繳的群眾有3947人,補繳金額達1.26億元。
二是全面推進我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各項工作。起草了《##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積極協助市政府完成了暫行辦法的報批工作,確保了《##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后于今年5月19日由市政府正式實施。切實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啟動實施工作,印制了各種表格、業務流程、宣傳資料,舉辦居民醫保專題培訓班,組織一縣三區和各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業務、操作技能培訓,培訓各類人員300人次以上。確保了我市居民醫保工作按照自治區總體布置,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實施,到6月底已有約2100人辦理了參保手續。
三是積極出臺措施,從5月份起對所有用人單位下調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四險費率20%—50%,有效地幫助企業度過經濟危機,使我市今年新增失業人員與去年同比減少39%。同時提高職工醫保待遇15%,調整后可減輕用人單位和參保個人的醫療保險負擔約1700萬元。共2頁,當前第1頁1
四是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管理,保證醫療保險基金的合理使用。上半年對26家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了醫療保險基礎管理、醫療服務管理、醫療保險費用結算等三個方面的考核,肯定成績,指出不足,限期整改。切實開展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工作,方便廣大參保人員就醫購藥。按照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規定,經過向社會公告、零售藥店正式申報、調查核準等工作,現已核準26家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從今年5月開始向我市醫保參保人員提供定點零售藥店服務業務。
五是做好工傷保險各項工作。與市委政法委共同努力,從今年起全市政法干警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納入##市工傷保險統籌范圍。經過宣傳發動以及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至6月底全市共有20個政法單位申報參保,核準參保人數899人,參保單位參保率已達到100%,較好地解決了廣大政法干警因公負傷后的醫療救助問題,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認真做好工傷待遇調查工作,按照自治區勞動保障廳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工傷保險實際,逐步調整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護理費和撫恤金發放標準,切實保障傷殘職工的工傷待遇。
(三)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一是積極推進勞動合同簽訂工作,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全面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推進實施集體合同制度,積極開展創建“和諧工業園區”、“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目前,我市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8.5%。
二是加快實施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通過對14個行業,260家企業的不同工種的工資水平進行調查、分析,已形成2009年##市各類職業部分崗位的工資指導價位,擬在7月底前公布,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報酬給付參考依據。
三是強化日常監察,大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先后開展了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清理和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春風行動等三大專項檢查活動,查處非法職業中介機構2家,整頓職業中介機構5家。加大對各類違法案件專項監察、處理、處罰執法行動,推進用人單位誠信守法。建立熱線投訴電話和突發事件、重大案件聯動機制,開辟了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減少了各種勞動爭議案件的發生,使勞動關系更加和諧,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
四是加強勞動保障爭議調解仲裁工作。針對近年來勞動爭議案件出現“井噴”現象,加大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法規的政策宣傳,注重分析引發勞動關系爭議的主要原因,指導用人單位規范用工管理行為,督促廣大勞動者遵紀守法,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由于積極抓宣傳、抓預防工作,上半年勞動爭議案件大幅度減少,案件數只占去年同期的28.5%,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三、形勢及情況分析
雖然上半年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還有一些不容樂觀的情況,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當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企業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未能完全滿足求職者的需求。
2、人才供求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待遇好專業性強的崗位普通求職者難以達到要求,而普通工種因工資低、勞動強度大,求職者寧愿失業也不愿屈就,導致出現“招工難,就業難”的現象。
3、有些企業主和勞動者法律意識淡薄,不愿主動參保,導致社會保險擴面難度較大。
4、大部分農民因自身經濟和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對接受轉移就業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組織農民工開展培訓工作比較困難。
5、農民工工資拖欠情況仍時有發生,需要及時妥善地解決。
針對以上幾方面的情況,我們將在下半年工作中繼續加大力度,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力爭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勞動保障廳的目標要求全面優質地完成全年任務。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推動勞動保障工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一是突出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以培訓服務職介,將職業培訓與職業介紹同步推進,使勞動者在經過職業培訓提高就業競爭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提供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早日實現就業。繼續著力抓好網站建設,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網”輻射作用,利用網絡把職業培訓及職業介紹一直延伸到社區和鄉村,把國家和自治區的各項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直接送到千家萬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計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力爭使我市返鄉農民工90%以上都實現創業或再就業。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特點,協同推進勞動保障工作。
二是繼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做好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征地農民等群體參加和補繳養老保險工作。全面啟動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努力促進各類人員參加醫療保險。認真落實為困難企業提供的社會保險支持政策,切實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加強征繳和稽核,確保社保費應收盡收。繼續采取加大監察執法力度,強化目標考核和部門聯動等有效措施,形成擴面征繳合力,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
篇9
我局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入第三階段以來,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牢牢把握解決突出問題的前題,把解決問題與創新體制機制緊密結合,統籌安排交叉進行,認真制定整改方案,嚴格落實整改責任。較好地完成了第三階段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落實整改方案,做到“四個明確”
根據第二階段工作要求,對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查找整理出影響和制約勞動就業事業發展的問題,并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進行了逐條分析,制定了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分別召開了班子會,黨員干部座談會,就整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和完善意見,并做到了“四明確一承諾”。一是明確了整改落實項目,集中整改的重點問題并進行歸類排隊,明確列出了哪些是學習實踐活動中可以立即解決的突出問題和可以立即解決的問題,分門別類提出整改意見。二是明確了整改落實目標和時限要求,注重把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主攻方向,在整改中化解了矛盾,贏得了民心。對提高辦事效率實行一條龍服務流程,我局即時調整了工作人員在服務大廳開設了一站服務承諾,對解決培訓機制不夠靈活,培訓模式、專業設置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方面,我局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三是明確了整改落實措施,對需要整改落實的問題,逐項進行了研究分析,制定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和辦法,并加強了溝通協調,上下互動,左右聯動,形成了合力加以解決。四是明確了整改落實責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實責任制和承諾制,逐項明確了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崗位和具體責任人員,把任務分解細化,責任落實到位,即分管領導主抓,股室負責人具體落實,工作人員具體實施。實行一抓到底,一步到位。建立了整改臺賬和銷號制度,整改結束通過多種方式組織群眾評議,群眾滿意才算整改到位。并將整改落實方案,在全局全社會公開,落實措施向全體黨員和群眾通報,自覺接受監督。
二、解決突出問題,惠及人民群眾
一是根據縣委學辦圍繞服務基層和促進科學發展的要求,在元、二月開展“惠民月”要求,我局積極成功籌辦全縣2009年春風行動暨返鄉農民工招聘會活動。在活動期間,向縣內各鄉鎮返鄉農民工印發《致返鄉農民工一封信》10000份,印發“回歸就業指南”手冊6000份,發放招工信息宣傳資料8000份,組織了縣內外62家招聘企業,提供就業崗位8310個,現場簽訂定向就業人數6210人次。二是積極以組織創建“五型”機關為載體,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不斷提高全體干部職工作效率和行政執行力,促進服務水平提升。三是積極開展“四聯共建”活動,局支部黨員每人聯系一家困難企業、一名農村聯系點困難黨員、一名下崗失業職工。為他們辦實事,排憂解難。四是全體黨員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隊活動,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上街設立勞動政策咨詢宣傳臺,及時為下崗職工,農村富余勞動力,返鄉農民工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創業幫扶服務。五是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五下鄉”活動,組織專業骨干教師將培訓技能送到鄉鎮農民家門口。六是積極開展“扶貧慰問送溫暖”活動,為567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竭力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126名“4050”就業困難人員,并為他申請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150萬元;為農村聯系點修通通村公路和建文化活動中心共計捐款8000元,捐圖書近3000冊,組織黨員同志到聯系訪貧問苦,開展一幫一扶貧幫困活動,受到聯系村干部和群眾高度好評。
三、完善體制機制,健全規章制度
積極穩妥地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就職工關注的就業訓練中心培訓機制、培訓模式問題,多次召開了班子成員會議、中心工作人員會議和專業負責人座談會,討論要創新培訓機制,加大培訓基地建設力度,要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培訓專業,教師聘用要能進能出,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就各項社會保險補貼、失業保險金、小額擔保貸款的政策執行把關和申報發放程序制訂更規范的操作程序,建立了公示制度,抽查制度和暗訪制度,加大了申報發放監督力度。全年共發放失業保險金257.7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21.5萬元,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79.8萬元,小額擔保貸款221萬元,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促進全縣社會穩定。加強了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和健全,為提高就業服務質效,認真落實局黨組首問負責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實行了股室目標責任制、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工作人員業績與個人職務晉升、職稱聘任、年終評先掛鉤,鼓勵干部職工大膽創新,勤奮工作,確保實效。
篇10
近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通報表彰了知識競賽優秀單位和個人。
從2009年10月開始,河北省石家莊市總工會在鄉鎮、村級工會女職工委員會主任、女職工中開展了女職工工作知識競賽答題活動,共發出答卷1萬份,11月20日以前交回答卷8513份,其中滿分答卷5823份。通過競賽答題活動,進一步推動了石家莊市鄉鎮、村級工會女職工組織建設,提高了女職工干部的業務水平和依法維權的能力,增強了女職工的維權意識。在這次活動中,涌現出許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鼓勵先進,石家莊市總女職工委員會通過評選和抽獎的形式,評選出辛集市總工會等8個優秀組織單位,李春妙等30名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彰。(石家莊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李靜)
云南:省總第四屆女職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云南省總工會第四屆女職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于2009年12月20日~23日在昆明召開。云南省人大副主任、云南省總工會主席江巴吉才同志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云南省總工會副主席、女職工委員會副主任王惠萍同志代表云南省總第三屆女職工委員會作了工作報告。
會上對榮獲“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崗”、“云南省巾幗建功標兵”、“云南省女職工之友”、“云南省再就業創業十佳女明星”、“云南省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工作優秀組織單位”、“云南省和諧家庭”榮譽稱號的先進女職工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會議還討論了云南省總第四屆女職工委員會主任、副主任人選建議名單。(云南省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
唐山:召開女職工工作研究會
2010年1月12日,河北省唐山市工會召開了女職工工作研究會一屆二次理事會。唐山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楊桂茹同志,市總工會副主席馬鶴英同志,唐鋼公司黨委副書記周賀云同志及企事業單位的17位理事參加了會議。
會議就如何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女職工研究工作做了三點歸納:第一、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要把握正確的方向,及時了解掌握當前女職工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第二、女職工組織要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通過系列主題活動,使自身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輻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工作吸引力進一步提高;第三、女職工工作要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做到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把研究工作放到工會的大局中去把握,不斷開創唐山市女職工工作的新局面。同時,會議確定了2010年年會的承辦單位為唐鋼公司工會,主題為“提升女職工素質與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唐山市總工會女工部 劉穎)
晉城:充分發揮女職工組織作用
一年來山西省晉城市總女職工部圍繞省總、市總工作中心,以“咱們工人有力量,咱們工會有作為”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女職工的作用,加強女職工組織建設為重點,找準定位、發揮優勢,不斷推動全市女職工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晉城市總工會先后開展了“咱們工人有力量,咱們工會有作為”、“三八”主題教育月活動,召開了“三八”表彰會議,共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90名。同時,晉城市總女職工部按照山西省總要求,不斷提高履約率,擴大覆蓋面,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使女職工的特殊權益得到落實。目前,晉城全市簽訂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628家,占到應簽數92%。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發揮了晉城市女職工組織的作用,為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晉城市總工會女職工部)
鹽城:女職工特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工作經驗交流會
2009年底,江蘇省鹽城市總工會在射陽縣召開“攜手克時堅,協力保增長”――全市深化行業區域女職工特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工作經驗交流會,江蘇省總女職工部甘萍部長和鹽城市人大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陳衛國親臨現場并發表重要講話。
會上,江蘇省總工會甘萍部長贊揚了以射陽紡織行業為代表的鹽城全市女職工組織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以深化專項集體合同工作為總抓手,逆市飛揚,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色。對濱海農業行業簽訂、亭湖新唐區域簽訂、大豐 “集約式”簽訂、建湖“三級”簽訂、東臺“四年規劃”和橡膠行業的創新做法,作了高度肯定;并站在全省的高度,對來年鹽城女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陳主席總結了鹽城市總為迎戰金融危機所作的各種舉措,勉勵大家抓住沿海開發等歷史發展機遇,為奪取明年良好開局再立新功。(鹽城市總工會方曉東)
濟南:開展“心系女性――女職工素質系列教育”活動
近日,山東省濟南市總工會女職委按照上級女職委的工作部署,加強了“心系女性――女職工素質系列教育”活動領導,將此項教育活動與實施女職工“素質提升”行動相結合,從女職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濟南市總工會女職委精心組織“萬名女職工免費查體活動”,發放宣傳冊3萬冊,宣傳畫200套,配套光盤100盤,聘請婦科專家開展流動課堂、咨詢活動55場次,全市31個系統,103家企業,18.5萬人次參加活動。濟南市市總女工部被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評為“女職工素質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與中華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以倡導“四自”精神為核心,以實施“女職工素質提升工程”為主線,在全國近50個大中城市開展了“心系女性――女職工素質系列教育”活動。活動以免費發放主題教育宣傳冊、教育光盤,舉辦互動實用課堂、知識大賽、專家咨詢等形式,傳播科普教育理念,對幫助廣大女性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建立健康、和諧、文明的現代家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廣大女職工的整體綜合素質。(濟南市總工會女職委)
馬鞍山:舉辦全市女職工干部聯誼會
為了更好地總結全市女職工工作,豐富女職委活動內容,近日,安徽省馬鞍山市總工會舉辦了第三屆全市工會女職委(擴大)聯誼會。馬鞍山市總工會女職委名譽主任、副主任、女職委委員和部分女勞模、女企業家、基層工會女工主任近百人參加了聯歡。
女職委聯誼會上大家歡聚一堂,相互交流工作經驗,暢談來年工作設想,女職委委員自編自演的舞蹈《喜樂年華》、手語小合唱《感恩的心》等節目獲得一陣陣掌聲。馬鞍山市有關單位女領導、女勞模、女企業家也熱情融誼活動中,她們或翩翩起舞,登臺演唱,或參與游戲,充分展示了馬鞍山女職工干部們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聯誼會受到與會各級女領導和基層女工干部的熱烈歡迎,大家紛紛表示,要勤勉奮進,創新實干,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加速構建和諧馬鞍山做貢獻。(馬鞍山市總工會女工部邢為)
汝南:為返鄉農民工開展“四聯四幫”
2010年以來,河南省汝南縣針對農村計生家庭返鄉農民工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機關干部中開展了“四聯四幫”優質服務活動。即每個機關干部聯系自己所幫扶村的實際,幫助解決計生家庭返鄉農民工關心的焦點問題;聯系一個貧困計生家庭返鄉農民工,幫助尋找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聯系一個有問題的計生家庭返鄉農民工,開展送法律、送政策,幫助消除各種矛盾;聯系一個有創業精神的計生家庭返鄉農民工,幫助興辦創業項目,拓寬發展思路。
目前,該縣先后聯系計生家庭返鄉農民工205人,為他們提供致富信息200多條,解決他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20多個,幫助他們興辦各類創業項目120個。(河南省汝南縣委宣傳部趙叢清)
洞口: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
近日,洞口縣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農民工的勞動報酬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此舉受到廣大農民工的拍手稱好。
洞口縣這次專項檢查,首先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重要意義,普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最低工資規定》、《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湖南省工資支付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政策知識,通過送法律上門,設立農民維權告示牌等形式,提高廣大農民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營造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法制環境。
該縣通過這次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切實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穩定,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洞口縣總工會王鳳寶)
沅江蓮花塘學校:爭創省“‘十佳’芙蓉標兵崗”
2010年1月5日,湖南省總工會副主席周樂紅,女工部長王湘靜、副部長楊銀對沅江市蓮花塘學校榮獲全國“芙蓉標兵崗”進行復查。同時,對學校創省“十佳”芙蓉標兵崗進行驗收。
湖南省總工會領導們聽取了學校的工作匯報,隨后又饒有興致地參觀了陳列室,欣賞了學生經典誦唱表演。復查結束,湖南省總工會領導對該校工會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益陽市總工會李果)
莒南:新聞宣傳工作出實效
莒南縣總工會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宣傳工作的組織領導,群策群力,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宣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工會新聞宣傳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信息宣傳工作領導小組,做到領導靠上抓,具體工作專人抓,加強對信息宣傳工作的領導。二是強化考核,按照“誰承擔職能、誰負責宣傳”的原則,將任務分解到各個部室、工作人員,使人人有任務,形成了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三是保障到位,為各部室配備了電腦,安裝了寬帶,極大增強了信息稿件撰寫、傳送、上報的便捷功能,為推動信息宣傳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政策激勵,制定信息宣傳工作考核獎勵辦法,加大獎勵力度,實行考核結果與物質獎勵及評先樹優等工作相結合,激發各部室人員撰寫信息的積極性。(莒南縣總工會宣教部劉玉紅)
咸寧市工會大力開展家政
服務技能培訓促進就業
近日,咸寧市總工會和市工會家政服務培訓中心,經過各級工會組織的宣傳發動和積極工作,在短短的幾天內就招收學員260多名,先后舉辦“家政服務工程”技能培訓班三期,其中首期班培訓家政服務員132名。
“家政服務工程”將著重抓好四項工作:①組織家政服務人員培訓。市工會家政服務培訓中心作為湖北省首批認定的“家政服務工程”定點培訓機構,要堅持常年免費培訓“家政服務”學員,組織好理論培訓和實訓,壯大從業隊伍。要強化制度,嚴格管理,做好服務,保證所有學員都學得充實,學得愉快,確保培訓質量。②幫助家政服務人員就業。市、縣(市、區)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要廣泛收集用工信息,做好日常用工需求和求職人員的接待、登記、建檔,利用幫扶中心的就業窗口,開展職業介紹,根據用工家庭和求職人員的情況舉辦專場用工洽談會,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工會之間的聯系,組織跨區域、成批量的勞務輸出,幫助經過工會培訓的家政服務人員實現有序轉移,安置就業。③加強家政服務人員管理。建立家政服務人員實名制培訓和就業檔案、用工家庭和家政服務人員信息反饋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家政服務人員的工作狀況、用工家庭的滿意程度,化解矛盾,促進和諧,提高用工的穩定性和工會家政服務的誠信度。④維護家政服務人員權益。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依托鄉鎮工會建立培訓輸出基地,為培訓提供充足的生源、信息,依托社區工會建立服務站,家政服務人員遇到特殊困難時,幫扶中心要及時給予幫助。
周彩娟強調,“家政服務工程”是國家推出的一項惠民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家政服務工程”,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家政服務業在促進就業、擴大內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市“家政服務工程”領導小組和相關部門要把發展家政服務業作為一項長期的硬任務,擺上重要工作議程,切實履行好各自的職責,依法加強指導和監管,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當前,特別是要大力宣傳定點的家政服務培訓機構免費培訓家政服務人員的惠民政策,吸引更多群眾參加培訓學習。
按照“培訓與就業相結合、培訓促就業”的方針,將職業技術洽談介紹引入課堂,除邀請本地的咸寧市愛君家政服務公司、赤壁市家政就業服務中心、嘉魚縣巾幗家政服務公司等家政服務企業現場錄用員工外,還積極與武漢城市圈工會攜手合作,武漢市家政服務業協會受武漢市總工會派遣到咸寧錄用員工,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了學員學習職業技能的信心。
為廣泛調動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積極性,此次培訓活動除免去報名費、培訓費、書本費、考試費、辦證費、職介費、技能鑒定費等全部費用外,對各縣市學員每人每天給予食宿交通補貼40元,市城區戶口的學員,每人每天給予20元生活補貼,非城區戶口的學員,每人每天給予20元生活補貼。在本次培訓中,共有來自全市260多名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參加了培訓。(李斌)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樹立創業典型、推廣創業經驗
近年來,寧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廣大女職工以女職工建功立業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和愛心幫扶工程為載體,不斷深化“創優質產品,創優質服務”和“創建學習型組織”,涌現出了一批創業先進集體和創業帶頭人,積累了許多好做法好經驗,為了鼓勵先進,樹立典型,總結推廣經驗,12月21日大武口區總工會召開了女職工創業經驗交流會,石嘴山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劉建軍、大武口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孟令國、大武口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總工會主席胡學忠等領導、女職工創業先進集體和創業帶頭人、工會女干部和女職工代表110多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表彰獎勵了2個女職工創業先進集體和10個創業帶頭人,大武口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總工會主席胡學忠做了重要講話。他回顧總結了女職工創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強調指出:女職工是“工字號”創業的一個重要群體,鼓勵和引導她們創業,實現就業,對培育壯大“工字號”創業主體,拓展創業空間,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工作,我區“工字號”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發展勢頭良好,下一步我們更要注重利用優惠政策、優良環境、優質服務,搭建創業平臺,引導女職工創大業、創偉業,為建設繁榮、文明、和諧的山水園林新型工業城市核心區做出新貢獻!(大武口區總工會)
中寧:成功調解一例勞動糾紛
近日,寧夏自治區中寧縣總工會女工委成功調解了楊鳳蓮及丈夫與某事業單位的勞資糾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