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22:28: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古建筑保護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古建筑保護論文

篇1

1.1缺乏對古城保護的整體規劃無論是由于旅游業的價值增值,還是對明清文化的歷史傳承,興城政府及當地百姓都已經認識到古城保護的重要性。但長久以來,都只是對城墻、鼓樓等國家重點文物的保護與修繕,處于一種單一的保護方式,對古城內部大片的街坊、一般的傳統建筑關注不夠,建筑風貌與質量都不能很好的延續明清建筑的特點。缺乏對古城整體保護的規劃,固有的傳統建筑形式隨著發展不斷減少,不具有動態持續性。實際上,從長遠規劃的角度,只有將古城及古城內部一般的傳統建筑或建筑群協同保護,古城整體風貌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觀,以延續古城的景觀作用和文化價值。

1.2新舊建筑不協調,城區過度開發破壞了古城原有的空間肌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城原有的建筑格局與功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出現了將原有建筑拆除建設大尺度的現代建筑或者新建仿古建筑的現象,如學校、醫院、商業區等。目前,興城古城的南部建有大型商業街,修建了很多商業樓盤以滿足整個城市的需求。熱鬧嘈雜的商業氛圍、大尺度的商業建筑都與古城整體的氛圍相背離。在古城中西部修建了學校、醫院、診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往往是占用古城內原有的廟宇、府衙或宅院所形成,較大的破壞了原有建筑。興城古城建筑主要以青磚灰瓦為主,城市的整體色彩樸素莊重。而城中一些新建仿古建筑也并未較好表達出明清古建筑的風韻,在細節處理上現代化的痕跡過重。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古城固有的空間肌理,影響了整體景觀的和諧性、統一性和美學特征。

1.3旅游市場的發展,過度消費興城古城資源興城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以境內的奇特自然風光及獨特的人文景觀著稱于世,以古城、溫泉、首山、海濱等景區為一體,構成興城海濱風景名勝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古城景區和海濱景區為國家4A級景區,溫泉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首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興城文物古跡繁多,全市有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余處,其中興城古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富的旅游資源自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游玩。但游客數量的增加給古城的保護帶來巨大壓力,例如:1011年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興城古城城墻歷來是游客的必到之地。游客踩踏城墻,使城墻海墁、臺階、城樓內的磚鋪地面受到磨損。

1.4古城內綠地少,基礎設施不健全由于古城承載商業功能,古城內建筑密集,導致綠化空間有限,主要集中在城東。古城內衛生基礎設施不健全,垃圾點、公共衛生間不能有效利用,衛生條件低下,造成整體衛生環境不佳。居民的垃圾基本堆放在街巷的路邊或公共廁所旁,廢水的排放很多都是傾倒于城市道路排水系統里,造成街巷內的氣味和景象都很差,影響了景觀的和諧,也給古城保護帶來負面影響。

2興城古城保護與開發的對策建議

1)充分考慮古城空間肌理,對古城保護進行整體規劃。對于古城保護,要在對古建筑進行普查和價值評估后,設計整體保護方案。將古建筑周圍環境與古建筑共同納入到保護規劃中。對于傳承歷史特色的古建筑,要本著立地保護、修舊為舊的原則,不破壞建筑的原有特征。對于在不斷的修復過程中,歷史風貌漸失的古建筑,對建筑細部缺失的部分用傳統工藝的手段加以修復,逐漸使其恢復原有的建筑面貌。對于大尺度的商業建筑或者其他的基礎設施建筑要逐步拆除,更新為適合保護的傳統建筑形式。

2)加強管理古城內新建筑布局,維護古城特色。興城古城至今仍保持著十字形大街的原始布局,高聳的城墻、鋪路的青石條、巍峨的祖氏石坊、曲徑通幽的文廟等等無一不彰顯了古城的城貌與歷史價值。在當前古城的保護工作中,更多傾向于古建筑物質形體的保護,而忽視了古建筑周圍環境與古建筑協調性的保護,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古建筑的原初風貌。只有將古建筑保護與周圍環境高度融合,共同保護,才能將古建筑所負載的原真與完整的歷史信息傳承下去。對于那些私拆、亂拆以及肆意改變古城風貌完整性的行為,應采取措施堅決制止。而對于濫用古城傳統元素或者將古建筑改變用途的“破壞性建設”行為也加以避免。

3)引導適度旅游開發,確保古城可持續發展。隨著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古建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歷史上,古建筑設計并不會考慮如今眾多游客的需求,使游客體會不到當年的空間與尺度感受,甚至對古建筑造成隱性破壞。因此,對于旅游規劃要科學持續進行,充分考慮古城古建筑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矛盾,以保護為前提,合理設定旅游開發區。確定合理的旅游容量,針對節假日、季節性特征,合理預測旅游者規模,在旅游旺季適時疏導,在旅游淡季積極吸引。同時,也要加大宣傳力度,不僅要讓游客認識到保護古建筑的積極意義,也要讓當地居民理解古建筑原初風貌對于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從供需雙方共同促進古建筑保護與旅游事業的共生發展。

篇2

本體理論的概念最初是從哲學的層面轉化而來的,檔案學主動吸納了本體理論的精華部分并將其應用到檔案學的研究中來,接下來筆者將具體論述一下本體理論的相關概念。 

1.本體理論的含義。中國哲學的本體觀念及本體構建的方法,早就在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時期就奠定了基礎,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發展到宋明理學時期,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的融合,達到了成熟階段,中國哲學的本體觀念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中國傳統哲學本體理念是在生存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哲學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本體論[1]5,但是在倫理規范建立的時候,由于人們對于自然和人的理解就產生了本體論,而且本體觀念與認識論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一直互相滲透、相互影響。 

其實,我們在政治課上通過對實踐論和認識論的學習,就已經對本體理論有了一定的認識。像是我們知道的思維和存在何者為世界的本原,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作為研究本體理論的基石。也就是說在哲學的范疇之中,所謂的本體理論就是回答何者為世界的本原,也就是關于世界本性的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本”這個字的概念。本和末是相對的兩個字。我們都聽過這么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這里所說的“本”就是事物的根源、根基,所以人們在生活中總是喜歡追本溯源,反對“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等等。這也就引申出了本的重要含義,像是“本部、本題”這兩個詞中的“本”就是重要的、中心的意思;像是“本人、本國、本鄉、本土”這四個詞中“本”就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方面的意思;再像是“本質、本意”這兩個詞中的“本”就是本來的、原來的意思[2]104。所以說,本體的概念總是追求最根本的東西,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尋找最終的根據。 

2.國內關于本體論的研究。為了深入地認識本體理論,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國內關于本體理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隨著本體理論的深入發展,這一理論不斷成熟,而且運用到很多領域。 

國內在本體方面的研究是比較晚的,最多也就是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我們國家最近這幾年才開始重視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等方向。不管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國內的研究都趕不上國外,只是在近幾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中國知網”,在中國知網中的文獻檢索記錄就可以很好地反映我國國內本體論的研究方向。 

從表一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關于本體的文獻篇數在急劇上升,在2005年以后的這個時間段的研究成果是比較多的,而且也比較集中,從圖一來看更為直觀一些。一方面,國內對于本體的研究和應用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理論研究和技術都比較少,這跟國外本體領域是截然相反的。可以說,目前我國已經有相關的研究團隊,但也只是初具規模,數量還是很少。最主要的原因應該就是檔案學領域專業的研究人員很少。雖然國內有眾多的關于本體理論的研究,但也只是停留在論文或者是一些小型的本體構建上,那些被廣泛使用的本體系統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國的國內研究主要是側重于對本體本身的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人員只是簡單地進行相關的討論,未能形成系統全面的本體領域。所以說,我們國家的本體研究還是落后于其他國家的。 

二、檔案學本體論的研究 

1.檔案學的學科性質。作為檔案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我們首先就要明確什么是檔案學,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學科性質是什么。在研究檔案學的內涵的同時,要知道檔案學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基礎理論,包括檔案學理論的相關利用的重要內容,尤其是我們要突出檔案作為第一手資料的原始記錄性[3]39。 

2.確定檔案學的學科特點。檔案學的學科特點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日漸完善,真實性、原始記錄性等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內容更加詳盡,與檔案學本體論中的“完美”相呼應。同時,檔案學也在時代的變化之中不斷發展其新的學科特點,積極與時代相結合,成為一門獨具先進性與創新性的學科。

     3.確定檔案學的學科體系。學科體系主要是指某個學科中研究的類型以及互相之間構成的有機的聯系。檔案學也是如此,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檔案學基礎理論的研究、檔案學應用技術的研究、檔案學的開發和利用的研究[4]9。這些類型依次相連,缺少其中的一項,檔案學的學科體系就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個環節相互配合,促進了檔案學系統的高效運作。 

4.確定檔案學的研究方法。檔案學的研究方法可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同其他學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由于各學科的研究方法多種多樣,在這里就不詳細地進行介紹了。主要介紹的是檔案學特有的研究方法:現實與歷史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國際化與中國化的研究方法、現象與本質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這些都是由檔案學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而決定的[5]256。 

三、檔案學本體理論的應用 

從哲學的角度看,理論指導實踐這一方法論說明了我們研究一個學說其最終的目的是要服務于實踐的需要,這一理論在檔案學本體論中也有了充分的體現,下面就具體闡述檔案學本體論在保護古建筑和口述檔案方面的作用。 

1.對于古建筑保護方面的應用。 

(1)對古建筑的本體領域進行檢索。對于古建筑的保護其實就是將有關古建筑方面的知識進行重組與繼承發展的過程。而這些知識大多記載在此學科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所發表的著作、依據工作實踐所形成的經驗中。檔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保存一直是檔案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們的古建筑保護部門在對信息進行整理的過程中仍然使用傳統的模式,檢索速度很低,甚至影響了整個檔案工作的發展。 

(2)利用案件推理的方法進行古建筑保護。在對古建筑的保護過程中,有些古建筑具有相似的特征,這就使得它們的保護方法同樣具有相似性。所以,工作人員要利用之前在古建筑保護過程中相關案例所得到的經驗與知識來進行類似保護工作[6]175。但是,如果單憑記憶來查找在文檔系統中錄入的相關案例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有時也不能準確地想起與之相似的古建筑保護的文件及內容。為了更好地對古建筑進行保護和利用,我們可以采取案件推理的研究方法,將古建筑所蘊含的所有的文化和價值通過案件的推理進行充分的顯示,尤其是檔案內容的真實性。 

2.對口述檔案保護方面的應用。 

口述檔案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特殊的價值,包括文化價值、民族感情價值、科學文化價值等,而這些價值實現的前提是對口述檔案加以重點保護,使其流傳下來,為社會公眾所利用。 

(1)從檔案本體論出發建立口述檔案數據庫。傳統的口述檔案傳承形式是以“傳承人”為傳播渠道來進行的,這種方式效率低下,容易使檔案的原始記錄性受損,可能造成部分檔案的失傳。因此,我們要運用計算機本體技術來建立專門的口述檔案數據庫[7]427。目前,建立口述檔案的數據庫迫在眉睫,這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重要措施,要用文字、聲像、圖表、多媒體等形式對口述檔案進行全面記錄,建立口述檔案數據庫,利用此類數據庫能確保口述檔案的長期保存,使其能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將傳統的技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起來,實現其長久的流傳,便于社會公眾的利用。 

(2)從本體論的本質出發——保護口述檔案傳承人?!翱谑鰴n案”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的一個方面,口述檔案的傳承人如今越來越少了,如果這些群體全部消失的話,可想而知,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將成為歷史。因此,從檔案學的本體論角度出發,我們要從事物的本質中進行研究,如何保護這些口述檔案的傳承人至關重要。我認為首先國家應將口述檔案的重要性認識起來,派專人記錄老一輩傳承人所掌握的一些口述檔案,將其集中記錄下來;另一方面,我們要培養新一代的口述檔案傳承人,國家加強對此項事業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讓廣大人民積極地參與到其中,確保這項技藝能代代相傳。 

近年以來,本體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的發展,本文從檔案學的視角出發探究了檔案學本體理論及其相關的應用,具體地闡述了什么是檔案學本體論。同時也從理論層次的角度進行了具體分析,從如何對古建筑進行保護和對口述檔案進行保護的事例中,闡述了檔案學理論體系在實踐方面的重要作用,人們可以利用本體所提供的語義查詢相關的信息,而且非常準確、快速,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檔案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的價值,滿足信息用戶的需求。對本體的研究進行展望我們就會發現,對本體的研究和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仍然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本體的構建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論,我們都希望在未來,檔案學能與日益先進的、各種在計算機領域、社會科學領域的本體論進行結合,從而促進檔案事業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正聿.本體的反思與表征——追問和理解哲學的一種思路[J].哲學動態,2001(3). 

[2]趙巾幗,徐德智,羅慶云.本體論及其應用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科版),2007,20(6). 

[3]丁海斌,肖哲.從實體與事物的角度論檔案形成規律(下)[J].中國檔案,2010(4). 

[4]潘連根.要重視檔案學基礎理論——文件、檔案本體的研究[J].浙江檔案,2007(4). 

[5]魯嶸,毛崢嶸.檔案學本體論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 

篇3

展覽開幕式由中國國際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主持。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張秋儉,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樹立銅像組委會主任羅哲文,日本奈良縣副知事田修,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原日本駐華大使阿南惟茂,中國日本友好協會副會長許金平,兩院院士吳良鏞、周干峙,日本中國友好協會理事長村岡久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道增等200余人出席了揭幕式。

2010年是日本奈良遷都1300周年紀念,梁思成銅像被列入其主要慶典活動之一。此次贈送給日本奈良的梁思成銅像取材于梁思成先生20世紀40年代的形象,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雕塑家王青春創作,由“梁思成銅像評審委員會”從候選的三件作品中綜合評定后選出。據悉,參加評審的另兩尊銅像分別由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雕塑家李象群和銅雕工藝大師朱炳仁創作,展覽結束后將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除三尊梁思成銅像外,本次展覽以圖片的方式呈現梁思成的人生歷程和重要貢獻。展覽由六個部分組成“出生日本:少年記憶;求學美國:中西融貫:探索中國:古建研究;創立體系:獨樹一幟;現代探索:建筑創作;古都保護:人類情懷”。內容囊括梁思成各時期生活和工作照片、古建筑照片、測繪和設計圖紙等200余張,是有關梁思成先生最為系統、全面的回顧和追憶,尤其以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中國營造學社同仁進行古建筑考察、保護的內容令人感念至深。展覽還以古今對照的方式,沿著梁思成先生考察的足跡,對西安、揚州、大同等古城保護進行展示。

6月12日下午,由《建筑創作》雜志社精心策劃并作為學術支持媒體的“梁思成學術思想暨文化遺產保護國際論壇“全國政協禮堂召開,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樹立銅像組委會主任羅哲文擔任論壇主席,并在論壇上向日本奈良縣頒發了”梁思成銅像贈送證書”。并向大同市人民政府、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頒發譽獎?!督ㄖ撟鳌冯s志社金磊出任論壇主持人并談到:“梁思成先生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者和中國現代建筑教育的奠基者,更是古代建筑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倡導者,今天所舉行的活動,使塵封半個多世紀的那段歷史重新面世,必將拉近中日兩國人民心與心的距離,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情意,促進中日友好事業的發展?!?/p>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張秋儉,兩院院士周干峙,日本奈良縣副知事田修,梁思成先生之女梁再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建設計集團總建筑師張錦秋,原奈良文化財研究所所長鈴木嘉吉,檀原考古學研究所所長官谷文則,日本文學博士安田順惠,原正倉院事務所長米田雄介,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長耿彥波,揚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揚,揚州市文物局局長顧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宇,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趙元超,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國家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呂舟,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院院長劉臨安,《建筑創作》雜志社特約研究員殷力欣,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與文物建筑保護研究副所長劉暢,萬科集團副總裁毛大慶,翔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艷華等300余人出席論壇。

篇4

近5年學校獲得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項目

特大異型工程精密測量與重構技術研究及應用

該項目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奧運工程、故宮古建筑大修等項目的支持下,率先開展了特大異型工程精密測量與重構技術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網”的控制測量理論與技術,研制了基于經緯儀、全站儀以及數碼相機為傳感器的高精度三維坐標測量系統,基于地面激光雷達的精密三維重構技術,發明了專用測量裝置,制定了相關技術標準,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項目相關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金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其中授權7項,獲軟件著作權2項,68篇(其中EI 9篇),出版專著3部,制定行業標準3項。

本項目已在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首都機場新航站樓、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線、北京國貿大廈、武廣客運專線、故宮古建筑大修、全國地鐵建設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應用,經濟效益達到7億多元,為北京奧運會、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項目

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新技術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

該項目屬交通運輸工程領域,針對國家節能減排的重大需求,解決了道路建設中廢舊瀝青混合料、廢舊橡膠輪胎、鋼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體廢棄物在公路中高摻配率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難題,形成了生產線與試驗示范基地,實現了固體廢棄物的高效循環利用。本項目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受理發明專利申請7項,編制國標4部、行業規范4部,相關技術已在全國18個省市的32個國家和省級重點工程中成功應用。近3年來,本項目取得直接經濟效益21億元,累計經濟效益33億元,引領了交通運輸、建筑、鋼鐵等行業的技術進步。

201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項目

地下工程開挖誘發災害防控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

近年來,我國地下空間開發迅速發展,僅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每年新增里程就達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礎設施等大型穿越工程顯著增加。確保開挖、運營以及相鄰構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設的技術核心,本項目針對大型地下工程開挖領域的超近結構物隔離保護、風險辨識與控制、災后結構恢復等重大技術難題,展開了長達15年的科技攻關。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支持下,本項目通過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9項,授權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7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16篇,形成地方標準2部,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已經在“首都機場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學測繪工程、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工程等學科,于2009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建設。

工程中心圍繞我國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遺產保護與利用的迫切需求,發揮與國內古建筑數據庫生產企業聯合的產學研優勢,通過研究開發與工程化的環境建設,構筑起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技術的工程能力平臺;建立并完善工程化產業化的體制及運行機制;建設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技術研發與工程化產業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

建筑三維空間數據獲取系統與技術: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激光掃描儀,研制以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與掃描系統為代表的數據采集設備,形成一個能夠以多種手段獲取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的各種空間幾何、影像紋理、點云等多源數據的系統。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復雜對象的逆向三維建模軟件與技術:對采集的點云數據進行逆向,包括數據處理構建點云模型、根據點云模型提取構成建筑構件的結構實體幾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點云模型構建建筑表面的三維不規則三角網(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載影像紋理構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個步驟。

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管理系統與技術:數據庫中要包含空間數據與非空間數據,還有文學數據、歷史數據、影像數據等。要設計一種能夠管理、查詢、顯示和利用這些數據的數據模型和結構,構成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的數據庫系統。

代表性建筑與古建筑數據庫的應用技術:將數據庫應用于建筑遺產生命過程分析、建筑遺產備災數據庫、數字化建筑遺產復原研究、推動建筑學的實境化教學、國際化的建筑數據交換平臺等5個方面。

基于文獻的歷史建筑復原研究數據庫:將中國歷史不同時期建筑的資料與文獻數據重建為歷史建筑的代用數據,并使用現代信息獲取、存儲與可視化技術,提取各個朝代特色建筑的豐富資料成為數字化信息,進而建立一個較完善的、可共享的歷史建筑檔案數據庫。

建筑信息存儲與交換數據標準:建立富有建筑行業特色的歷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數據庫,以及國內首個歷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數字檔案信息交換及應用平臺。

近幾年,該中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8項。

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學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環境科學等學科建設,于2009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實驗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國,緊緊圍繞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進程中水環境污染控制和綜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問題,以城市雨水系統為切入點,以可持續水循環為引領,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環境為目標,以揭示城市水環境水量水質保障各環節的科學機理為支撐,在城市雨洪控制與利用、水質凈化與環境風險評價、水資源再生利用與節水、水資源優化配置與管理領域,通過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環境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滲透,重點開展跨學科創新性應用基礎研究。

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與水環境生態修復:城市雨水系統發展戰略與規劃設計評估模型工具研發;城市雨水產匯流特征及其對水環境響應機理研究;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理論與技術;城市雨水徑流污染控制理論與生態處置技術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與制度設計研究;城市雨水系統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處理及其資源化:污水處理系統的數學模擬優化與數字化智能決策控制系統 ;可持續污水生物營養物去除回收反應過程和機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處理新工藝;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內源過程機理研究;污水資源化回用的環境與健康風險評價原理與方法研究。

城市節水與水系統優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節水技術研究;城市工業再生水利用技術研究;城市規劃對城市節水影響機理研究;城市工業節水潛力分析和技術集成;城市工業和公共建筑節水相關定額研究。

目前,實驗室共承擔科研項目2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子課題6項,國家“863計劃”課題1項,省部級項目30余項。近年來,實驗室承擔各類企業合作與社會服務項目200余項。包括:北京市東方太陽城水環境系統與雨水利用工程、數字化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研究方案、龍潭湖節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與示范等。

現代城市測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學與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批準建設。實驗室憑借學校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優勢、人才培養優勢和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的建設行業優勢,面向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文化遺產保護需求,通過產學研聯合,實現優勢互補,研究構建現代城市測繪地理信息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為城市運行管理和文化遺產保護提供特色服務,為政府提供決策支持,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為企業運營提供技術服務。實驗室將逐步建設成為現代城市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高水平研究平臺。通過營造一個創新、開放、和諧的實驗室學術環境,培養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中青年優秀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和優秀創新團隊,形成高層次學術交流、成果培育轉化和人才培養基地。

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內容:

現代城市測繪技術體系與標準化:基礎測繪方面:研究大地基準現代化、城市三維測量與建模的理論與方法;在攝影測量與遙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對地觀測數據高可靠高精度處理、高效能網絡分布式光學遙感數據一體化處理、傾斜攝影與面陣攝影測量技術、多模式合成孔徑雷達攝影測量、激光雷達數據處理及其與攝影測量數據融合、遙感數據智能解譯等;在地理信息系統方面:主要研究地圖智能綜合與質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動化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時空數據通用模型與一體化管理、地圖數據級聯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務等。要大力推進地理信息數據處理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測繪生產技術裝備建設,建設地理信息服務體系,研究制定測繪基準框架,通用和專用標準。

城市地理信息理論、方法及應用:重點研究網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研究城市突發事件應急指揮和城市運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術;研究構建城市歷史多源空間信息共享與服務系統平臺的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城市空間信息應用與共享服務模式,發展面向網格化、精細化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的空間信息支撐技術,探索基于空間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細測量與重構重點研究城市建(構)筑物精細測量技術:為建筑施工進行精密放樣、建筑運營進行質量監控和安全監測服務;文化遺產精細三維重構技術,為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和利用服務。

近年來,學校重點實驗室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特大異型工程精密測量與重構技術”獲得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維激光掃描測量建模技術研究及在故宮古建筑測繪中的應用”獲得2009年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體育場精密施工測量技術研究與實踐”獲得2008年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同時榮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金獎”。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學科,是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評審和認定的首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過第二期建設項目驗收,2010年9月進入第三期建設。

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氣綜合高效利用技術:包括研究燃氣綜合高效利用技術、天然氣梯級高效利用技術、集中供熱和區域供冷技術、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所應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等相關技術。

供熱空調制冷系統與設備節能技術:包括研究供熱系統量化管理節能技術、空調用冰蓄冷技術、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統監測和優化技術、淺層地熱和水源熱泵技術等。

室內環境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包括研究室內空氣品質的檢測方法、室內空氣品質控制手段相關技術、室內空氣品質改善技術。

建筑節能綜合應用技術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統、能源輸配系統能耗并提高能效技術、監測和優化管理建筑用能技術、改善建筑圍護結構或建筑構件熱工性能技術、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瘧眉夹g、發展綠色建筑和實現建筑節能減排相關技術。

近5年來,承擔科研項目125項,科研經費2,228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863計劃”子課題1項,“十一五”子課題7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實驗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許多已直接應用于北京市場,內容涉及旋流式煙氣除塵器、低污染催化燃燒爐、煙氣熱能回收器、低溫空氣源熱泵系統、室內環境質量檢測等,同時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

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北京重點實驗室

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實驗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建設的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的建立主要為北京市城市建設發展中所遇到的環境和資源方面的問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提供科技支持。實驗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為服務方向,將建筑學、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等多學科進行交叉與融合,結合北京的城鄉建設需求,致力于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促進當前與未來城鄉建設中以可持續發展為模式的建筑事業發展。

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課題:

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綠色建筑規劃評估理論與應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論、方法與模式;新型圍護結構研究;建筑風環境、光環境、水環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技術研究。

節能墻體關鍵技術研究:研究節能混凝土、砌體外墻和玻璃幕墻的設計、生產和施工的系統理論;研究混凝土、砌體外墻及玻璃幕墻節能性能的關鍵技術;研究節能混凝土、砌體外墻及節能玻璃幕墻的系統設計理論。

可持續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資源化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研究再生結構材料與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機理;研究節能環保材料設計與機理研究;研究工業廢棄物在可持續性結構材料中的性能機理及應用技術。

綠色建筑能源系統研究:供熱空調制冷系統與設備節能技術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熱泵機組及系統研究;建筑能耗及環境控制系統特性評價指標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動控制系統研究;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理論及技術研究;蓄能機理及建筑應用研究;太陽能、淺層地熱能開發與利用關鍵技術及理論研究;混合能源系統的運行控制研究。

綠色建筑水循環系統:雨水收集利用關鍵技術與設備成套化研究;非傳統水源循環途徑與水資源優化配置技術研究;建筑節水與場地水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低影響開發與綠色建筑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綠色建筑水環境生態調蓄凈化技術與集成技術。

該實驗室近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項,國家優質工程設計銀獎1項,省部級優秀設計獎1項;編制國家、地方、行業各類技術標準4項;專利及知識產權數十項。

實驗室自組建以來,在綠色醫院設計研究、采光遮陽一體化建筑構件研究、高層建筑風噪機理及對策研究、節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個方向,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并進行了示范項目的成果轉化實踐。同時,實驗室針對綠色建筑重點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國進行開放性課題資助。典型的研究課題及成果有:中國駐厄立特里亞使館經商參處綠色建筑設計、北京騰達大廈綠色建筑優化對策研究、北京宣武醫院綠色醫院評價及設計研究、佛山東平新城項目綠色建筑星級認定技術咨詢等。

工程結構與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結構與新材料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準于2010年1月成立。該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結構與建筑材料”工程檢測資質,擁有國家設計甲級資質的北京建工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全國行業領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設領域龍頭企業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北京市政路橋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為北京的城市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結構節能、抗震、耐久性、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結構工程材料應用方面的整體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結構節能抗震新技術研究和應用:開展工程結構相關的抗震新技術和國外先進抗震技術的國產化研究,節能新型墻體的研發和應用研究。

現代大型復雜結構施工監控技術與標準化施工技術:開展大型復雜結構的施工關鍵技術和施工監控技術研究,高效預應力成套技術標準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結構的檢測、鑒定與維修加固:開展工程結構的材料檢測、結構檢測、檢測鑒定和加固新技術的研究。

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環保節能和可持續性結構材料的研究和應用:開展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結構材料關鍵技術和規模化生產技術研究。

環保型可持續發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開展環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關鍵技術研究,積極開展熱再生技術、溫拌瀝青混合料技術的成果轉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擔“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項目共計80余項,研究經費達1,000余萬元。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1項;申請專利10余項,獲批6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

北京市建筑安全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經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正式批準設立。中心結合學校機械工程、土木工程和電氣工程等學科優勢,致力于該領域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享性技術的研究,以及相關科研成果的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開發,為北京乃至全國建筑安全監測提供所需高新技術和裝備。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聲學技術的建筑安全監測。

大型建筑運行環境狀態監測。

建筑安全物聯網系統工程。

特種機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監測中的應用。

建筑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安全評估及可靠性技術。

建筑裝備安全監測規范與服務。

目前,中心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他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二等獎各1項,其他省部級科技獎2項。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12年經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成立。該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學為依托,并聯合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和北京市政路橋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礎設施綜合防災減災規劃、大型交通樞紐設計、交通基礎設施新材料與新技術研發等于一體的省部級科研及成果轉化平臺。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礎設施研究領域的優勢資源,協同開展科技創新,通過產學研結合,促進成果轉化,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環保的世界城市交通運輸體系提供技術支持,并培養一批高層次人才,以滿足北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求。

中心技術研究開發主要方向:

交通樞紐規劃設計:研究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布局理論、功能設計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決高效交通換乘、優化樞紐內部流線等交通運行效率及緊急情況下行人疏散等安全問題。

交通基礎設施綜合防災減災:研究交通基礎設施的綜合防災減災,解決地下道路及空間火災煙氣控制、內澇防治、安全疏散、結構抗震設計及安全評價問題。

交通基礎設施全壽命設計: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全壽命設計相關技術難題,著重開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應用技術、交通基礎設施使用性能預測、評價技術與應用和交通基礎設施抗震設計新技術等相關內容的研究。

交通基礎設施施工新技術:研究交通基礎設施施工新技術,解決施工的空間制約、資源制約、無障礙施工等問題。

該中心近3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2項,國家優質工程設計銀獎4項,省部級優秀設計獎16項;國家、地方、行業各類技術標準54項;專利及知識產權75項;國家級工法5項,省部級工法10項??蒲谐晒褢糜诠こ碳s60余項,其中包括:奧林匹克公園綜合交通規劃、北京地鐵4號線的防災減災設計、長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壽命設計、北京市四元橋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術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準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三個北京”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開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間哲學研究、建筑倫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共承擔各級各類課題4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5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舉辦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5次,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150余篇。有20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有100余篇論文被CSSCI收錄?;刂匾暼瞬排囵B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開始招收“設計倫理學與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建設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資源庫,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領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與功能研究:北京傳統建筑文化的意義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間的文化內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態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倫理研究:建筑、規劃、工程活動的價值取向;建筑、規劃、工程活動的公共參與;西方建筑思潮的倫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遺產的類型與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遺產的文化功能評價;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遺產的再利用。

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聯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智庫;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信息服務中心;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措施研究和技術交流平臺;應對氣候變化專業人才培養與人力資源儲備中心。

基地建設將立足北京、面向全國、放眼世界,跟蹤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國內形勢及動態,匯聚國內外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精英人才和技術,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各類資源,開展氣候變化對本市經濟社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等方面研究,培養儲備本市應對氣候變化專業人才,努力將該基地建設成為與國際接軌、國內一流的集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教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于一體的產學研綜合性基地。

基地將組建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的能源、交通、建筑、環境、生態、經濟與金融、規劃與管理等跨學科研究力量,緊密跟蹤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國內形勢及動態,系統全面地分析氣候變化對北京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研究本市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戰略、應對機制與技術、應對計劃與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與內容:

開展相關發展戰略和政策標準的研究;搭建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信息交流和研發網絡;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技術研究,包括基礎研究、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溫室氣體減排水平的研究、溫室氣體減排及相關低碳政策在短期內的經濟社會影響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學——浙江勤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

為充分發揮高??蒲腥瞬艃瀯莺徒ㄖ┕て髽I的生產要素資源,促進工程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與轉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學和浙江勤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勤業集團”)共同組成并申報建設。中心于2009年獲得浙江省批復(浙經信技術[2009]311號)。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以切實發揮產學研聯合作用為目標,以實現提高企業科技創新、促進高??萍汲晒D化為主要任務。

中心自建立以來圍繞工程實際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企業與高校聯合開展了多項科研項目合作和技術攻關,主要包括:圍繞土木工程施工領域的共性技術與關鍵技術,重點在施工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等“建筑四新技術”方面開展創新研究與開發,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并大力做好應用與推廣工作。

中心的科研項目選題主要來源于三個途徑:一是浙江勤業集團設立或擬定的項目,包括工程建設的行業標準、發明專利、國家級工法等;二是學校根據具體土木工程熱點、難點技術而設立或擬定的項目;三是國家及地區科研主管部門的相關科研課題。浙江勤業集團與學校擬定的項目由各單位分別提交到研發中心,并由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后,方可列為正式選題并由中心負責編制項目申報指南。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科技大學科技園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科技大學科技園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學的優勢學科及科技創新資源,面向首都城鄉建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擴散高新技術,建設知識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中心;是為首都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撐的創新創業基地;是產學研合作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是首都城鄉建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高地。

科技園以建筑科技為主導,圍繞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是重點開展建筑結構、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節能、建筑監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研究、設計、實驗、應用、信息等產業化基地。

篇5

關鍵詞:Smart 3D;實景三維建模;無人機;風景園林

在風景園林規劃中,不僅可以通過無人機技術進行簡單的影像制作和數據采集的傳統二維mile,還能進行實景三維建模。Smart 3D就是針對無人機航拍影像的實景三維建模軟件。傳統的三維建模周期時間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時效性滯后的缺點無疑成為了傳統三維建模的最大阻力,而通過航空影像進行的實景三維建模不僅克服了這些缺點,而且還更加具有真實性。

1 Smart 3D技術簡介

Smart 3D是基于圖形運算單元GPU的快速三維場景運算軟件,它能無需人工干預地從簡單連續影像中快速、簡單、全自動地生成最逼真的實景真三維場景模型。Smart 3D可運算生成基于真實影像的超高密度點云,并以此生成基于真實影像位紋理的高分辨率實景真三維模型,對真實場景在原始影像分辨率下的全要素級別的還原達到了無限接近真實的極致。

在對照片的要求上,現在的國內無人機航拍,基本上是正射和傾斜角度集成在一起,這樣能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增加精確性。在對同一事物的同一個點的拍攝時,要求至少要3張以上70%,旁向重疊度>50%,效果最佳。

2 Smart 3D在風景園林測繪的應用方法

Smart 3D實景三維建模主要包括工程準備、空三加密、加入控制點和模型建立貼圖四個步驟。

工程準備主要是把無人機拍攝的數據按照拍攝相機的不同放入不同的文件夾(一般拍攝時采用的都是一種相機),并且要把文件夾的路徑改成非中文路徑,最后創建一個新的工程jobs,再創建一個Block,把圖片分組加載到里面。

空三加密就是對導入的照片進行大量的特征點計算和分析,同個特征點不同角度的匹配,最終確定照片之間的關系,生成點云圖??杖瓿珊?,就可以在圖中看出各個航帶的飛行情況,照片的位置、密度和覆蓋的范圍等信息。但是空三生成的過程并不一定能一次成功,有時可能因為照片的拍攝問題,包括清晰度,重疊度和角度等問題,或者是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導致空三出來的點云有漂移和沉浮的問題,根據問題出現的嚴重程度,有時必須重新進行一次空三運行。課題來源:本論文由北方工業大學學生科技活動項目資助。

然后就是加入控制點,控制點加入后還要再進行一次空三的運行,控制點的加入能讓生成的模型具有精確性。這樣2次進行空三的運行要比直接加入控制點進行空三要節省時間,而且還能檢測出更多的問題。

最后模型建立貼圖,對生成的白膜進行紋理的貼合,處理模型中有空洞的地方,特別是水域,因為水域的紋理不明顯,所以生成模型時可能會出現問題,必須進行切塊,然后把每塊修復好再整合在一起。

3 Smart 3D在風景園林測繪中的優缺點

Smart 3D在風景園林測繪中有很多的優越性。

一是Smart 3D技術能同時處理大量的數據,這要比以前更方便,更省時。特別是在風景園林行業,往往需要大量的照片處理,這要比傳統的三維建模更加簡單。

二是此技術生成的成果更加精確,因為不管是前期數據的收集還是后期的處理都不需要人為的干涉,減少了中間的誤差,使得生成的模型更具有準確性和價值性。

三是Smart 3D技g具有兼容性,它可以結合其它建模軟件,使模型處理和修改更具方便性,也更適合于風景園林測繪。

但是Smart 3D技術也存在著一些有待改進的缺點,如對于圖像有一定的要求,圖像必須具有很好地紋理性才能被很好地識別,對于水面、鏡子、光滑的墻面等都不能很好地處理,必須經過后期的處理與修復。還有就是采集的圖像比較多,導致在處理中可能會因為一些圖像影響到生成的成果,要求在生成點云的過程中需要幾次的修改和檢查。

篇6

[關鍵詞]互聯網;博物館;互動模式

隨著互聯網和各行各業的不斷結合,在新的領域已經創造出新的生態?;ヂ摼W絕非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和平臺,而是一種時代的象征,科技的象征。它不僅僅能夠和傳統的行業融合產生新興領域,更是全方面的顛覆了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整合了社會上巨大的資源財富。對于博物館這種現代的文化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傳統的博物館領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在目前經濟與科技都高速發展的新常態下,將互聯網技術與博物館運行互相結合,打造一種適合于當前社會發展的新興展出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將展示、宣傳和服務等相關配套服務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聯動成一種新型的網絡新平臺,這已經成為國內外博物館發展的潮流模式。博物館采用互聯網的新技術,使宣傳的范圍更廣,傳播更加的迅速,和公眾的互動更加的靈活,可以突破時間、空間、地域、人群等一系列的限制因素,加強公眾和博物館的緊密聯系,增強博物館作為基本社會服務的職能。還能增強時代感,讓文物可以活起來。

一 、博物館教育和服務應采取分眾化傳播的策略

博物館的觀眾群中具有不同的年齡結構、知識背景、興趣愛好,參觀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和動機也是各不相同。這就促使博物館在教育類服務項目策劃中實施分眾策略,推動博物館信息傳播從“大眾傳播”走向“分眾傳播”。對于受眾群體的劃分,可以大體分為學生觀眾、普通觀眾和特殊群體三類。對于學生觀眾,應該主要強調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以新型的體驗式學習來替代傳統的學校式的書本式教育。通過設置不同的新型科目,讓博物館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對于普通觀眾而言,博物館就要增加專題講座、論壇講課等互動方式,通過這些方式,讓人們深入了解平時看不到的史詩。對于那些特殊的群體,博物館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展出方式變為網絡版,讓特殊的群體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博物館內的歷史珍貴展品。

二、博物館教育和展出服務可以采取最新高科技VR技術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了解并癡迷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國各大博物館也與許多國際知名博物館建立了友好的往來關系。在共同探討研究相關文物保護知識,交換展覽展示經驗的同時,博物館之間會定期舉辦專題性的借展展覽,以此來滿足廣大觀眾對異國文化的渴望。

但是受到時間、距離以及相關條例的限制,每次參展的文物等級和數量都受到嚴格的控制,大型展品和宮殿建筑更是無法參展。VR技術就是虛擬現實技術,是指借助計算機及最新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交互手段。它綜合了計算機圖形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傳感器技術、顯示技術等多種科學技術,它在多維信息空間上創建一個虛擬信息環境,能使用戶具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在我國的博物館,通過立體的FLASH、虛擬漫游、親身俯瞰等多種方式,全景展示博物館的權威信息和珍貴的藏品知識。當參觀者走進館內,戴上VR眼鏡,選擇游覽場景,就能親身感受到自行選擇的場景畫面出現在眼前,最大程度上豐富了游客的感官體驗,身臨其境感受最能激發觀眾對歷史的探知欲。通過VR技術,引領參觀者穿越時空,如同漫步在歷史長河之中,大大豐富了觀眾的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這種方式,既可以保護文物,也能最大限度豐富觀眾的體驗,這種發展模式是未來博物館領域發展的主流趨勢。

三、博物館教育和展出服務可以采取手機客戶端的方式

目前,手C上網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手機客戶端呈現爆炸式的增長速度,作為最新的科技寵兒,手機客戶端正在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新聞媒體、零售業、旅游業等行業都在普及客戶端的應用。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從鼠標轉向指尖,手機已逐漸成為了我們日常獲取信息的首選方式。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青島博物館都紛紛推出了手機客戶端,從數字化的博物館逐漸轉型成掌上博物館,擴大了宣傳范圍和受益群體,引起了社會強烈的反應。博物館的手機客戶端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阻礙,利用方便,觀眾只需要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即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上網觀看參觀,并在網上和網友互動,提出合理的建議,供博物館方面進行有關服務的不斷改進。這種方式可以實現受眾與信息同步和互動的參與,讓觀眾的游覽更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交互性。

四、博物館教育和展出服務可以采取微信公眾號的方式

微信不僅可以滿足普通用戶間的信息交流,更面向企業、政府、社會組織推出了公共服務平臺。它具有文字、語音等多樣化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時又具備自身的特色服務。微信公眾號是組織或個人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申請的應用賬號,開通微信公眾號的組織或個人可以與關注它的用戶實現在線互動。微信公眾號的主要作用是滿足用戶獲取資訊的需求,這也是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賬號的主要目的。近幾年,微信的使用用戶以瘋狂的增長速度成為了大眾寵兒,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里都有這款APP。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系,餐飲、電商、圖書、家電、醫療等領域,如今博物館也在緊跟著潮流。對于博物館而言,公眾平臺通過圖文與視頻的展示,為微信用戶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互動交流,給觀眾帶來了豐富的體驗。微信公眾號中的語音導覽服務可以更好地為博物館的導覽體系服務,為參觀者又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參觀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用參觀者自己的智能手機設備,減輕工作人員的維護壓力,提升導覽服務的覆蓋范圍,進一步增進參觀者對博物館的好感。創建和運營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既可以豐富博物館觀眾服務的內容,又能有針對性的開展話題營銷,提升博物館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地位,而且成本不高,影響范圍卻很廣。

五、逐步推動數字博物館向智慧博物館的升級

近年來,虛擬技術、三維建模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各類新型技術大量的運用在博物館領域。以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為特征的數字型博物館的發展極大拓展了博物館展示的時間和空間。但是,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同質化現象嚴重,濫用聲光電技術;虛擬博物館的內容空洞、信息匱乏;信息的單向傳遞會導致真實性、時效性和現場的體驗感覺不強。而智慧博物館是在數字化博物館的基礎上,利用高科技技術,構建新型的博物館形態,以全面透徹的感知、智能融合的應用為主要特征,以公眾服務需求為主要核心。目前,我國國內的智慧型博物館的建設尚處在起步的階段,博物館要根據自身的特色,不斷做出嘗試,最終實現數字化博物館向智慧型博物館的轉變。這種轉變,會在根本上改變目前博物館的發展模式,以一種嶄新的展出方式出現在觀眾面前。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傳統的博物館運行方式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單純的觀看方式也會被逐步淘汰出局,利用互聯網+博物館的展出模式不僅僅在視覺上能夠豐富人們的需求,在聽覺甚至是觸覺上都能夠滿足人們對文物好奇心理和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互聯網+博物館的這種發展模式將會是博物館行業今后發展的主流趨勢。

結語

利用互聯網+博物館的方式可以提升博物館公共服務的水平,降低了以往利用傳統媒體進行宣傳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極大減少了傳統媒體存在的時滯性?;ヂ摼W絕非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和平臺,而是一個時代進步的象征,科技發展的象征。它不僅僅能夠和傳統的行業融合產生新興領域,更是全方面顛覆了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整合了社會上巨大的資源財富。博物館要努力開拓數字化展示和服務平臺,互網+博物館的聯動模式,將為整個博物館行業帶來了新的驅動力。在現代這個開放、自由的世界里,互聯網+博物館行業正是信息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新型創新技術的聯動,這必定會將博物館行業帶入新的大環境下,實現行業的轉型和升級。

參考文獻:

〔1〕陳峻.創新免費開放條件下博物館建設與發展的幾點思考[A].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

〔2〕張新.博物館免費開放后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2);

〔3〕陰秀文,牛國棟.博物館也有尷尬[J].走向世界,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