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政策范文
時間:2024-02-02 17:51: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低碳城市政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問題的提出
城市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最集中、最頻繁的區域,是引領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載體。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趨勢。在勢不可擋的城市化進程和經濟迅猛發展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資源、環境、人口等各種壓力和考驗,特別是日益增長的城市能源消耗和超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城市的能源安全利用日趨緊張并引起氣候異常變化,導致城市生態面臨的負荷日益增加,阻礙了城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和諧發展。因此,各國政府和學者針對日益嚴峻的生態變化,著手進行認真總結和評估城市經濟發展的現有模式,認為在城市化、工業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外延增長式的城市發展模式是與維護城市生態平衡背道而馳的,必須進行城市發展模式的變革來有效應對因碳基能源大量消耗而產生的CO2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為此,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價值理念,“低碳城市”概念及發展路徑選擇開始成為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內在化的有效手段。
各國政府和學術界對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實踐來源于低碳經濟。自2003 年英國提出“低碳經濟”后,很多國家和城市開始將低碳概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為緩解城市“高碳鎖定”現象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召開和相關協議頒布,進一步推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的決策者、管理者積極踐行低碳城市發展模式。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是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憑借技術革新和多元化激勵機制,以碳捕獲、碳蓄積、碳封存等手段降低生態系統中的碳通量,讓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城市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影響最小化,盡最大限度地實現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的雙控目標,從而達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因此,低碳城市成為城市政府為協調城市化、工業化與低碳化、生態化之間關系的戰略選擇,是加快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城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
低碳城市建設的邏輯程式梳理
低碳城市建設需要遵循邏輯思維的基本運行程序即邏輯程式,也就是說低碳城市建設運行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關聯關系需要有一個順暢的邏輯銜接。一個邏輯關系清晰以及簡潔、優化的端到端的運行管理工作流程是保障和實現低碳城市建設目標的必要條件。為提高低碳城市建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弄清和理順、規范運行流程全生命周期各階段之間的關系(見圖1),又要明確各階段所承載的基本使命和功能。
(一)低碳城市建設內在需求和目標確立
伴隨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和工業高速發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各種碳基能源的消耗量不斷增加,致使大量的工業廢棄物排放入環境中,超過城市生態系統的吸收和自我凈化能力,使城市生態系統失去平衡,特別是CO2等含碳物質的排放,引發了一系列生態危機問題。從世界范圍來看,高碳已成為全球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從而避免生態災害、維護生態安全已成為現代城市共同的內在需求。這種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內在需求既是城市人民的一項重要福利和權利,也是低碳城市建設的基本依據。事實上,生態需求既包括人類對生態系統中生態產品的需求,又包括體驗和享受生態產品而產生的愉悅等精神性生態滿足的需求(蔡聰裕等,2011)。為此,在低碳城市建設時首先需要結合政府的工作規劃以及參照國際低碳城市建設經驗,將這種良好生態需求量化為城市低碳發展的具體目標值。低碳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目標值涉及經濟、社會、能源、技術、環境等諸多方面,這些目標值的實現將有利于緩解生態需求和生態供給之間不平衡狀態,進而不斷提升城市生態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能力。
(二)低碳城市建設規劃制定
低碳城市規劃是將低碳城市建設的需求、目標轉化為具體形式的重要環節。低碳城市規劃就是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以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城市規劃學等多學科的理論為指導,將低碳理念作為核心要素貫穿于城市建設發展的全過程,以最大限度維持城市發展的碳氧平衡為基點繪制出發展低碳城市的藍圖,并通過設置多元有效的科學途徑和多維度的保障支撐體系,引導城市建設實現低碳排放、高碳吸收兩大目標。低碳城市建設規劃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針對性。低碳城市建設規劃是一項牽涉面廣、線長、點多并需要多部門密切協作的復合型系統工程。
因此,低碳城市建設規劃首先需要以系統觀來考察規劃要素,按照城市低碳排放指標制定總體的節能減排任務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從城市空間布局、土地利用、產業發展、能源利用、交通組織、城市建筑與各種基礎設施、自然生態格局等方面入手(黃平利等,2011),科學引導激勵和發揮政府、社會、企業、個人等行為主體在協同治理中的功能,以規劃城市的現有條件為基礎制定個性化的尋求城市低碳發展的策略;其次需要構建一個長效的監督保障機制,要通過低碳環境監測機制、低碳發展的市場機制、輿論引導機制等,為推動低碳城市建設規劃得到有效執行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三)低碳城市建設運行執行與監控
建立起科學有序的低碳城市建設運行管理與監控機制是實現低碳城市建設規劃的基準點。首先,需要構建一套規范的體系、組織、文化或技術操作方法來推進低碳城市建設規劃的決策、措施得到有效執行。持久的執行力離不開規范、合理的制度來保障。堅持制度化管理、標準化作業,不斷增強將規劃目標轉化于現實的能力是低碳城市建設戰略規劃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石。當然,低碳城市建設運行執行力是各方力量協同配合的綜合體現,其整體執行效果的發揮會受管理體制、執行主體、觀念、激勵機制等很多內外環境因子的影響。因此,規范、控制、整合這些影響因素,從而在低碳城市建設運行中理順關系、明確責任體系、形成相互支持、協調順暢的工作氛圍,為確保有效執行規劃措施提供堅實支撐。其次,在低碳城市建設運行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對運行執行過程各環節的監控,從而確保低碳城市建設進度和質量。在監控中,要善于收集低碳城市建設運行執行中的關鍵信息,對各個要素的運行、配合、連接效能進行調查、分析、建議和評價,將實際績效與事先確定的績效標準進行比較,確定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彌補。由于環境變化、認識偏差、能力有限性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低碳城市建設運行執行中出現偏差在所難免。但是,可通過早發現、早控制,并堅持質量第一原則,使整體低碳城市建設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四)低碳城市建設效果評估與反饋
效果評估與反饋是低碳城市建設系統中的一個關鍵步驟。通過對低碳城市規劃執行的持續績效進行全面評估和反饋,有助于及時監測和全面掌握低碳城市建設績效管理水平和進展效果,這對于選擇正確的低碳城市多元化協同發展戰略、探索有效的維持城市生態平衡的方法意義重大。低碳城市建設效果評估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系統工程。國內外許多城市對于其評估的模式和方法都在積極探索實踐之中。歐洲環境局(EEA)于1999年開發了DPSIR模型。該模型對評估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連玉明(2012)提出從經濟發展、資源承載、社會進步、生活質量、環境保護等五大方面構建一套中國低碳城市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實證分析。低碳城市建設評估必須立足于從減碳和固碳兩個角度作為評價的重要基點,特別是在指標選擇上既要注重碳排放和碳產生的指標以及對碳排放和碳產生起重要影響的因素指標,還要注重對有利于固碳、捕碳、減碳的指標及其關鍵的因子選擇。另外,反饋也是貫穿于低碳城市建設的全過程。沒有反饋,將會消弱實現低碳城市建設目標的效果。反饋是推動低碳城市建設成效持續改進的內在動力,在具體運用時需要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與技巧。
低碳城市建設的核心功能透視
(一)低碳城市建設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
黨的十報告中再次明確提出“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途徑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是與工業文明時代不注重保護環境以及對大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背道而馳的。生態文明的核心內容強調建立和諧的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生態文明是一種綠色文明。低碳城市建設所堅持的“尊重、順應、保護”生態的理念與生態文明的價值目標一脈相承。低碳化發展符合并順應了生態文明的發展范式,是生態文明的基本訴求之一。低碳城市建設的基礎架構是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資源、降低碳排放,轉變生產生活發展方式,將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從而推動城市生態質量不斷改善,這充分反映了生態文明價值建構的理論訴求和實踐向度。因此,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通過低碳城市建設來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目標。低碳城市建設成為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手段。低碳城市建設成果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功能,并且是將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的有力武器。
(二)低碳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城市規模急劇擴張,導致城市生態環境的負荷日益加重,城市社會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硬性約束,城市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受限且缺乏后勁。在這一背景下如何不斷增強城市生態環境效益和容量成為一個重要的亟待解決的命題。此時,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重要特征的低碳城市建設成為推動城市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在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以經濟發展方式向低碳的戰略性轉移為契機,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引領實現“碳解鎖”,逐步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減少碳排放,日益擺脫對碳基能源形成的路徑依賴,為保護和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供堅強的保障。資源環境持續承載能力的保障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以城市生態化理念為指導、以節約資源能源、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為目標的低碳城市建設成為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低碳城市建設與我國倡導的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共同的精神實質,是增強城市持續競爭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低碳城市建設是尋求、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因素。
(三)低碳城市建設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
和諧社會是指“社會系統的各個要素內部、要素之間以及整個社會系統與環境之間都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有序狀態”(王繼明,2010)。和諧社會的構成要素是多維度的,其中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是其重要標志之一。因為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礎條件。和諧社會構建離不開良好自然生態環境的支撐。生態安全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事實上,人類對于生態環境的利用確實已遠遠超過了其可再生的能力,并產生了一系列環境污染侵害事件的發生,嚴重擾亂和破壞了自然生態支持系統的正常循環,出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不協調、不和諧的現象,進而對構建和諧社會形成阻力和制約因素。生態危機、能源危機、溫室效應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失和”現象,破壞了自然生態發展的基本規律。低碳城市建設正是切合了構建和諧社會所提出的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調適與動態平衡的本質要求。低碳城市建設的理念和方法成為順應推動和諧社會發展的理性選擇。低碳城市建設堅持走集約式、綠色、低代價的經濟發展道路,堅持對生態治理的全過程控制。低碳城市建設成為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目標的有力杠桿。
(四)低碳城市建設是我國城市發展模式的革命性變革
傳統的城市發展是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為重要特征的運行體系,這種外延增長式的城市發展模式致使城市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現象異常嚴重,造成“城市病”問題日益凸顯。在城市發展模式上需要重新定位來進一步增強城市發展的可持續能力、尋求城市發展的新空間。此時,低碳城市建設理念和運行機制為有效應對城市發展中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等不利因素以及增強城市的抗災害性提供了新機遇。因此,面對經濟發展與資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居世界后列等現實問題,低碳城市建設模式應成為我國城市發展模式的轉型方向,也是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城市化大背景下實現城市價值最大化的有效模式。城市發展模式向低碳化建設轉型不僅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資源能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而且在城市發展理念、生產發展、消費方式、生態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實現了全方位的變革。低碳城市建設從概念到行動與傳統城市發展的“高碳”模式有實質性區別。低碳城市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是在城市發展模式選擇上的新的里程碑。
低碳城市建設的政策取向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政府通過發揮公共政策的杠桿效應來引導、支持、規范低碳城市建設工作。公共政策作為一個管理工具必須整合和吸收符合低碳城市建設基本規律的價值思想理念作為其價值取向基礎。低碳城市建設的政策價值取向就是指為實現低碳城市建設的近期和遠期目標,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時所遵循的基本價值判斷、價值確認和利益選擇。政策價值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將會對低碳城市建設的行為和結果產生方向性的影響。
(一)政策選擇與公共利益取向
從標準的經濟理論來看,政府應在供給公共產品的過程中擔當關鍵角色,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導向為公共產品的提供保駕護航。眾所周知,低碳城市建設成果就是一種公共產品。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就需要政府在公共政策選擇上堅持公共利益取向,將維護社會根本利益和公民共同的生態利益作為公共政策選擇的出發點和歸宿,注重在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內容選擇上和低碳城市建設需求之間實現長期平衡,避免出現因追求經濟收益而忽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不利傾向。在低碳城市建設過程中,評價政府的公共政策選擇是否有效堅持了公共利益取向的基本標準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是否有利于維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狀況、保持生態平衡、保障生態安全的需要;從長期利益和生態角度看,是否在公共政策價值上充分體現了城市公眾對日益良好的生態公共產品的基本訴求;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的出發點是否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公共利益而非政府私利等。
(二)政策選擇與市場化取向
雖然低碳城市建設成果具有很強的公共屬性,但是政府的過度干預會導致低碳城市建設的整體效率下降。低碳城市建設要取得效率和效益,必須有賴于政府選擇以市場化為取向的支持政策,發揮市場化機制在低碳城市建設中調節作用。市場化取向是低碳城市建設的內在要求。政府必須通過不斷進行公共政策內容和功能的創新,選擇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設的市場化政策機制來放大市場的正效應,以有效的市場化機制構建來引導和規范社會、企業、公眾等的行為,為低碳城市建設的市場化運行創造公正、開放、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第一,加緊研究開征針對碳基能源的使用稅及環境稅,充分運用稅收的杠桿效應來引導能源利用的供需關系及為此支付相應的環境成本;第二,通過提供貼息貸款、低息貸款、財政擔保等多種經濟手段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到低碳城市建設中來;第三,通過立法、金融、稅收政策來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節能降耗的積極性,讓“有形的手”遏制城市環境污染繼續惡化的趨勢;第四,對積極購買使用節能減排產品和設備的企業、個人等各類消費者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或財政補貼政策等。
(三)政策選擇與公平價值取向
公平的政策選擇既是利益整合的關鍵,又是獲取政策客體的信任、支持、配合的根本保證。低碳城市建設會涉及到各類資源、利益在各種社會群體和個人之間的重新配置、平衡、可持續性分配。低碳城市建設市場需要公平的競爭規則、機制和環境。因此,必須將公平價值理念融入到低碳城市建設的政策中,通過實施公平的低碳發展政策來調節各方關系,從而為達到低碳城市建設所要實現的終極目標提供公平的制度安排。把公平理念作為制定低碳城市建設政策的核心價值向度和基本準則,至少體現了三個方面的基本涵義:第一,在城市區域內生活的所有公民都擁有平等享受良好城市生態環境的權利;第二,城市環境污染侵權責任與承擔保護的職責是一一對應的,即對城市環境形成的不利影響和承擔的義務必須對等;第三,低碳城市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實現城市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在政策選擇中必須既注重代內公平,又要使代際公平不受損害。
(四)政策選擇與公共治理取向
面對日益嚴重的城市生態危機,傳統政府大包大攬的“強制-命令”型城市生態治理模式已無能為力。為了實現低碳城市建設的良好效果,必須將治理理念融入其中,以拓展治理主體的形式實現城市生態治理創新。公共治理是以“多元、合作、民主、自治”為基本要義,既突出政府的“元治理”主導地位,又充分發揮企業、社會、居民等多元主體在生態治理中的功能。低碳城市建設的公共治理模式離不開恰當的政策保障,即通過有效政策體系的建立來確保公共治理的合法、和諧,從政策層面來為公共治理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設中功能的發揮提供支撐。因此,政府有效的政策選擇必須在公共治理框架下來引導、調控各種可能在低碳城市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多元主體的行為;有效的政策選擇應著眼于公共治理的戰略取向來構建各類主體之間的利益協調、表達機制以及做到要善于調動各類治理主體在低碳城市建設中的資源配置能力。由此看來,不同的政策供給模式將會對不同主體在低碳城市建設中的協同治理效應產生影響(Unruh G.C.,2000)。以公共治理方式來應對當前城市面臨的高碳排放引起的生態問題,體現了在低碳城市建設中必須將增強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協同效果作為政策選擇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蔡聰裕,陳寶國.生態需求調動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徑[J].管理學刊,2011(6)
2.黃平利,高程.大連市高新區低碳城市規劃研究[J].山西建筑,2011(34)
3.連玉明.中國大城市低碳發展水平評估與實證分析[J].經濟學家,2012(5)
篇2
關鍵詞:長株潭;城市化;土地利用
中圖分類號:F29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309(2008)06-0023-04
城市化的實質是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經濟城市化的三位一體的變化。土地作為人的活動空間、城市的依托、農業的手段,因而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土地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基礎,也是城市化的結果和表現。城市的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源泉,也是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利用問題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與核心問題。目前隨著長株潭城市群建設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湖南省城市化進程發展加速,但存在耕地侵占嚴重、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制約了城市群的協調發展與土地可持續利用。因此,本文試將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區域即長株潭三市作為一個整體的特大城市,研究其土地利用問題,探討城市化過程與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分析其結構效益與問題,以冀為城市發展的合理調控和土地集約利用提供參考。
一、區域基本情況與城市化發展水平
(一)區域基本情況
長株潭三市位于湘中偏東, 湘江貫穿而過,土地總面積為28088.12km2。三市市區呈“品”字型分布,彼此相連,市中心之間相距為49km(長―株)、37km(潭―株)和51km(長―潭)。長株潭是湖南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2005年長株潭三市GDP達2412.6億元,占全省經濟總量的37.3%;三市城市化率達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位居中部6省前列。同時,2005年長株潭三市以占全省18.9%的人口、13.3%的國土面積占據了全省36%的一般預算收入、50%的國內外投資、74%的對外貿易。
(二)城市化發展水平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長株潭城市化發展呈快速增長勢態。從1996-2005年長株潭城市化進程可以看出,整個區域城市人口由1996年的379.39萬人增加到了618.62萬人,凈增了239.23萬人。2000年以前長株潭城市化水平相對較低(低于33%),且年均增長速度較慢;但2000年以后,其城市化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5年達到47.97%,年平均增長速度在2.3個百分點??傮w水平上,長株潭城市化水平仍然處于發展的中級階段,2005年城市化率遠高于湖南省37.00%的水平,也高于全國42.99%的水平。
二、城市化過程中的土地利用分析
(一)土地總體利用結構的變化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數量結構主要指不同用途下土地資源的數量構成。近年來,長株潭在城市化進程中,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表現為總體用地結構發生改變:耕地的減少,建設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道路廣場用地等的增加,同時也表現為城市用地內部結構發生改變(見下頁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5年長株潭耕地面積凈減少93.80km2,而建設用地面積則增加了182.71 km2,其中公共設施用地和居住用地面積增長較快,分別增加了20.99 km2和20.51 km2。從上述分析可知,推進城市化過程帶來的是耕地的減少和建設用地的增加,因而在長株潭城市化不斷推進的趨勢下,實現在耕地保護前提下的城市化發展是長株潭土地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城市內部用地結構的變化
從居住用地、工業用地、綠地和道路廣場用地4種城市用地結構的分析來看,隨著城市用地總面積的逐年遞增,4類用地面積均呈增長的趨勢。但4類用地中,居住用地、工業用地的比重相對較高,綠地和道路廣場用地比重偏低。雖然近年來城市用地面積在持續增加,4類用地中除道路廣場用地面積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之外,其他各類比重出現一定的波動,但變化較為平穩,沒有出現劇烈振蕩,說明長株潭在城市化過程中,內部用地結構在一定范圍內不斷調整,但其變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隨著長株潭城市化水平的日漸提高,內部用地結構調整的力度還將加大。
(三)城市用地效益的總體變化
從城市人均土地占用情況來看,2000-2005年長株潭人均城市面積呈現減少的勢態,人口增長率明顯高于用地增長率,這表明城市的土地集約化調控政策有一定的效果。而城市人均用地面積由2000年的392.49 m2減少到2005年的363.42 m2;若按非農業人口計算,則人均城市用地面積由495.93 m2減少到448.44 m2,用地面積減少了47.49 m2,這是人口城市化快于土地城市化的結果。
再以工業用地的產出狀況來分析長株潭城市用地的效益。從長株潭工業用地產出情況來看,2000-2005年長株潭單位工業用地面積的工業增加值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且增長較為明顯,由2000年的45232.31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65489.85萬元。這主要得益于城市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帶動城市經濟的騰飛。但總體上工業用地的產出水平與國內其它城市群相比仍然不高,說明城市土地利用較為粗放,土地集約利用度低。
三、土地利用存在問題的理性思考
(一)城市用地規模增長過快,用地相對粗放
近年來,長株潭經濟發展較快,但由于對城市化的認識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致使局部區域城市用地規模和建設用地增長快,城市建設呈現一種攤大餅式的外延發展,其結果是一方面加劇了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導致用地粗放,土地集約利用程度偏低。據表1統計,2000-2005年長株潭建設用地增加了182.71 km2,平均每年增加了30.45 km2。其中,新增居住用地面積20.51 km2,占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的11.23%;新增公共設施用地面積20.99 km2,占新增建設用地的11.49%。同時,長株潭城市土地利用呈現出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如長株潭開發區占地規模偏大,而經濟效益卻表現出明顯的地效性特征。
(二)城市化過程中占用耕地現象相對嚴重
城市的新建和發展,必然會占用一部分土地,但在城市規模的擴張過程中,大部分占用的是周圍質量較高的農田或耕地。 從1998年開始,隨著長沙市的“兩區六園”為主體的20多個園區、株洲市的“一區九園”、湘潭市的“一區四園”為主體的8個園區等的建設,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盡管近年來政府部門加強了管理,采取了土地整理等措施,耕地侵占的勢頭有所遏止,但問題仍較大。根據表1統計,2000-2005年長株潭耕地面積凈減少93.80km2,而建設用地面積則增加了182.71 km2,這樣城市建設與耕地保護矛盾更加突出,人地關系矛盾日益加劇。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今后各類建設對耕地的占用將呈增長趨勢。因此,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保護耕地的形勢將相當嚴峻。
(三)城市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不盡合理
從用地結構來看,長株潭工業用地比重偏高,2005年高達23.12%,人均工業用地面積18.04 m2;而綠地比重偏低,人均綠地面積僅為5.33 m2,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大于9 m2的標準。并且,近年來長株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很大,表現在交通道路與廣場用地擴張快,占地比重也逐年上升。城市工業用地規模較大,比重較高。城市主體工業占地較大,與中心區日益增長的土地價格不適應,不利于發揮土地的級差效益,使得城市用地效益不高,從而表現出土地利用結構不盡合理帶來的弊端。而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具體表現在城市功能分區不明顯,居住、工業、商業等各類用地互相穿插、干擾,再者工業所有制結構的變化,加劇了工業在用地布局上的矛盾。尤其是有一些污染較嚴重的工廠企業還混雜于居住用地之間,不利于環境保護和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四)城市土地利用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2005年長株潭地區人均耕地0.049公頃,10年來減少耕地9380公頃,通過與1996年人均耕地對比的粗略測算,長株潭工業化、城市化大約導致160多萬農民失去土地。雖然部分農民已得到妥善安置,成為了市民、工人,但是還有大部分農民可能成為無地可種、無班可上、無社保可領的“三無”農民。
政府建立土地儲備制度主要是將目標定位于獲取土地收益,采取“饑餓供應法”,造成城市房價上漲,而相應的配套政策還很不完善(如開發經濟適用房、中地價商品房等)。如長沙市區當前房價在3000元/m2以上,而居民家庭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房價和收入之比高達13∶1,已遠遠超出3∶1~6∶1的合理范圍,這使部分城區居民改善住房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失地農民想進入城區也面臨著無力購買價格昂貴的商品房的困境,因而使得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難以得到必要的保障。
此外,在征地過程中,土地收益的分配結構不合理。當農用地被征用為建設用地時,它應該包含所有權價值和發展權價值。事實上,征地過程中的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當地政府。以長株潭某個工業園為例,2004年園區征收專用菜地和宅基地土地補償費均為675000元/公頃,安置補助費為975000元/公頃,青苗補助費為37500元/公頃,而園區的土地出讓價卻高達3195000元/公頃。
上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成為阻礙長株潭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痼疾,甚至將進一步影響長株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制定社會經濟統籌發展的土地利用戰略,以順應國家土地政策改革的趨勢和符合科學發展觀及“五個統籌”的要求。
四、協調城市化過程中土地利用問題的政策建議
(一)加大城市土地利用動態監管,保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目前,國土資源的數字化管理是我國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與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幾年長株潭應以土地資源基礎數據庫的建設為契機,積極努力建設基于3S等高新技術支持下的城市用地數據庫和動態監測體系,從而實現對城市建設用地數據進行統一的采集、處理、綜合和分析。同時也為保護耕地、動態監測其變化并實行有效調控提供及時的信息支撐。再者,為了加強土地利用監管,應依據國家產業政策,不得批準新上新建禁止類項目,對限制類項目要控制區域內項目的數量和布局,嚴格限制占用農用地,控制用地規模。應按照從嚴從緊節約集約的原則,適時調整工業類項目用地的控制指標。而要保證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首先,必須進一步加大實施行政、經濟和法律措施的力度,從嚴控制非農占地,積極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建立土地復墾制度和耕地補償機制,綜合運用稅收和財政等經濟杠桿,促進土地產權合理流轉與重組。其次,應強化保護耕地的經濟機制,適當提高新占耕地的征收和開發成本,合理引導房地產開發商盡量利用城市周圍的非耕地,盡力降低城市用地增量中耕地的比重,確保實現耕地的占補平衡,即占用耕地與整理、開發、復墾耕地相平衡。最后,要建立合理的用地指標體系,提倡耕地質量的提高與改造,爭取從質上實現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動態平衡,促使農用地得到有效保護。
(二)完善土地供應機制,提高土地集約水平
首先,應該科學合理地編制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增強土地利用區域協調性。緊緊抓住全國正在積極開展的編制第三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這個契機,在時空上進行土地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組織,實現土地利用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最大化。其次,利用建設用地指標體系,設置土地利用準入門檻。即利用定額指標控制建設項目,提高建設項目尤其是工業項目的門檻,是實現土地集約利用的必要保障。再次,實行土地置換制度,推進工業企業退城進園。為了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程度,有必要實行土地置換制度,促進工業園區整合與企業退城進園。
(三)加強土地利用宏觀調控,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
一方面,應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和總綱性,對于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的各類專業規劃,應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防止寬打窄用和亂占濫用土地。必須依據國情和區域具體情況,在城鄉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不同層次的規劃中,對城市布局、功能分區、基礎設施配置等進行科學安排,確定合理的城鎮規模;要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控制城市基礎設施和行政辦公用地規模,嚴格控制大型商業設施和高檔商品房用地;適當提高工業建筑的容積率、公共建筑密度,合理確定住宅建筑的密度和容積率,推廣節能省地建筑技術,大力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另一方面,全面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充分運用地租地價杠桿,挖掘土地利用潛力,提高利用效率。逐步轉換土地配置機制,由劃撥配置機制轉換為以出讓、轉讓為主的市場調節配置機制,長株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入股)等多種方式供應土地。建議設立長株潭一體化的土地收購、儲備和供給機制,對城區和下轄縣城的建設用地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儲備、統一開發、統一出讓、統一管理的原則。
(四)理順土地收益分配機制,維護弱勢群體權益
第一,要完善增量土地收益分配機制,積極保護農民土地利益;第二,完善存量土地收益分配機制,合理保障拆遷居民的經濟利益;最后,建立土地換保障的機制,積極發展失地農民保障基金。
具體包括:征地補償費用于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實行分檔補償;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用地留存制度,確保生活保障基金的有效增值,使失地農民共享城市化的發展成果;建立失地農民集體資產管理組織,有效管理好失地農民的集體資產,維護失地農民的經濟利益;建立就業培訓體系,增加失地農民的擇業競爭力;實行失地農民疾病醫療保險制度,解決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建立失地農民保障基金會,專門管理從工業用地出讓金以及土地權屬管理費中提取出來的用于農民養老保險的資金。
參考文獻:
[1] 楊重光. 城市化過程中土地政策調整與人口戶籍變更[J].中國土地科學,2000,14(06):6.
[2] 王萬茂、王群、李俊梅.城鄉土地資源利用的合理規劃研究[J].資源科學,2002,24(01):30-34.
[3] 李傳裕.江西省城市化發展與土地利用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5(02):75-79.
[4] 周國華、朱翔、羅文章.試論長株潭城市群開發區群體一體化發展[J].城市規劃匯刊,2001,133(03):48.
[5] 熊鷹、王克林.湖南省農業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3,12(05):433-439.
[6] 周建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土地科學,2003,17(06):23.
[7] 鄧楚雄、李曉青、龔黎君.湖南省小城鎮建設合理用地探析[J].熱帶地理,2005,25(01):23-27.
[8] 張麗君、黃賢金、鄔震、鐘太洋. 宏觀調控背景下快速工業化城郊土地利用分析及政策研究――以青島城陽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01):235.
[9] 曹建海.我國工業性土地利用與土地政策[J].中國發展觀察,2006,19(05):12.
[10] 馬佳.枝江城鎮化與土地利用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5,33(05):892-893.
Analysi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Changzhutan's Urbanization and Relevant Policy Research
Jiang Hongmei Duan Linxiang Zhang Wang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篇3
關鍵詞:低碳經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黨的十報告中明確指出應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近年來社會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能源資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供需結構性矛盾日益加劇,制約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嚴重,尤其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市政工程建設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揚塵、噪音、空氣污染等,影響了城市人居環境。市政工程項目點多面廣,在城市建設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資源,貫徹低碳經濟管理理念極具現實意義。通過施工技術、利用方式等的調整與改進,能夠實現對污染、浪費等現象的系統性控制,是市政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1低碳經濟的基本要求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中主要強調生態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實現二者協調統一,在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其主要特征,確保生態效益最大化。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一方面,低碳建設模式緩解了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在低碳經濟的指導下,市政工程施工應當不斷革新技術,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加強施工階段環境保護工作,合理控制碳排放量,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在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低碳經濟理念也發揮著獨特作用,加強對高能耗、高浪費現象的監督管理,將工程造價控制在條件允許范圍之內,確保各參建主體的經濟利益。低碳經濟理念有效整合了各類技術、方法,優化施工管理系統,提高工程建設效率,與市政項目的要求相契合。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低碳經濟發展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其一,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合理配置各項資源,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經濟增長模式。其二,項目施工管理中應充分認識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嚴格貫徹落實低碳建設要求,盡量選擇性能優良的低碳材料,掌握先進低碳技術。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也應加強對市政項目施工的監督,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2低碳經濟視角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城市化進程推進速度不斷加快,市政工程項目建設數量及規模逐漸擴大,市政項目的節能減排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在市政工程項目實施階段,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未貫徹落實低碳理念及政策,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環境保護及資源有效利用是低碳經濟的主要任務,在節約能源資源的同時,促使其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我國能耗總量中,建筑行業能耗所占據的比重達到28%,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能耗比例仍呈現出不斷攀升狀態。在施工材料選擇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低碳材料及環保材料無法得到廣泛應用,制約了市政項目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此外市政項目屬于政府公共項目投資,在施工階段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首先體現在設計階段,設計方案不合理不僅會導致施工成本增加,后期還可能會出現設計變更現象,延緩正常施工進度。其次,在正式施工過程中,材料、設備缺乏科學管理,造成閑置、浪費等問題。
2.2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在碳排放領域中,城市化推進、城市交通以及建筑業是重要構成部分,市政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低碳經濟理念貫徹落實不到位,導致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工程施工的碳排放不僅局限于施工區域,運輸過程中碳排放、廢棄物碳排放等與施工直接相關的活動也是工程碳排放主要表現,嚴重違背了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市政項目施工階段,組織管理不當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缺乏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環境保護措施,出現泥漿污染、噪音問題、灰塵固體懸浮物等一系列環境污染。由于施工操作不規范,破壞周邊生態景觀,造成水土流失、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問題,不僅阻礙了經濟活動正常開展,也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2.3低碳技術有待推廣
市政工程項目的低碳建設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現階段我國低碳知識普及程度有待提升,施工單位尚未認識到低碳經濟在市政項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仍舊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維模式,嚴重阻礙了項目節能減排的發展。就目前我國低碳技術發展情況而言,整體水平相對落后,缺乏對新技術的研發,導致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低碳技術投入不足,制約了低碳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低碳經濟視角下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要點
為實現市政工程項目節能減排目標,應當摒棄傳統的粗放建設方式,充分重視現階段客觀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相應解決對策,構建起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建設模式,合理控制建設施工階段的碳排放,綜合協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實現三者最優化。
3.1應用綠色低碳施工方式
首先應嚴格貫徹落實低碳政策,將低碳理念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盡量選取性能優良低碳施工材料,貫徹落實低碳經濟基本要求。在進行主體工程設計時,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基本要求,遵循相關建設程序及標準,實現工程低碳化目標。結合市政項目建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綠色低碳的施工方式,加強對設備、材料等的管理,避免將高能耗、低效率等性能較差的設備應用至施工之中。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推行綠色低碳施工方式,控制施工階段噪音、揚塵等污染,實現“四節一環保”,即節水、節地、節能、節材及環境保護。
3.2推行精細化管理制度
施工精細化管理在提高工程質量,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施工單位應結合市政項目實際情況,推行精細化管理制度。在常規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深化改革管理手段,構建全面化管理模式。加強精細化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增強施工協調性,貫徹落實低碳經濟理念,提高工程建設效率,精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中,實現了設備、材料、人員等全方面管理,為市政項目低碳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組織環境,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不規范操作行為,促使項目管理的規范性及科學性。同時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還應當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確保市政項目的低碳化建設。
3.3加強低碳技術推廣
施工單位及相關部門還應充分認識到低碳經濟的重要性,明確低碳經濟的目標及要求,加強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工作,根據工程周邊實際環境情況,有針對性加強保護及管理措施,降低施工操作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在市政工程項目低碳建設過程中,低碳技術居于核心地位,通過運用先進的低碳技術,不僅促使施工效率的提高,也從根本上控制施工階段的環境污染及破壞。首先應充分推廣利用現有的低碳技術,將可再生能源、水資源再生等技術應用至市政項目建設之中,積極引進新材料、新工藝。同時適當擴大低碳建設資金投入,加強新技術研發力度,為市政項目低碳建設提供技術保障。結合工程施工實際情況,構建碳排放檢測系統,及時掌握碳排放量,并對其進行統計分析,加強施工技術的改進與完善。
3.4建立健全施工監管體系
為保證市政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應建立完善的施工監督體系,促進低碳施工規范化,以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業主、施工單位以及建立單位的積極作用,在低碳經濟理念的指導執行相關建設標準,遵循基本建設程序,對低碳施工建設的執行力度進行有效監督。在施工階段形成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掌握低碳施工的要求,規范施工操作行為,定期檢查工程建設實際情況,一旦存在違規現象,必須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發展對于能源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結構性供需矛盾,能源資源節約及環境保護工作居于戰略性地位。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實現低碳建設是市政工程項目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嚴格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及低碳理念,加強對低碳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促使節能減排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伊托邦 低碳新城 低碳經濟 兩型社會
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經濟的加速發展,能源高效率利用和可再生資源開發是當今各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為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共存的局面,“低碳經濟”成為各國有意識轉變的發展道路。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從能源資源條件、可持續發展狀況、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以及可能面臨的減排國際壓力等角度考慮,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應對環境變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然選擇,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建設低碳新城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以建造低碳新城為試點,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房屋建設在影響GDP增長中是一個重分量因素。發展低碳經濟,不是從單個方面的企業或者行業入手帶動其他領域發展。我們從中國“十一五”規劃歷年發展分析,推行大方向新的政策和發展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某些地區為示范點、起到推行作用的,考慮的基本前提就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涉及經濟、科技、環境、教育等多方面領域,是一個綜合性的融合問題。例如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環保、文明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成為每個企業、村莊、單位和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隨后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確定為“兩型社會”試驗區,并被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創新權。兩型社會的發展也是在城市觀念的基礎上推行的。
雖然2009年武漢市“兩會”有提出發展城市圈低碳經濟,但是從武漢整體發展模式來看,并沒有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規劃以及具有政策指導作用的綱領性文件。結合武漢市目前資源和經濟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武漢是一個在中部地區缺乏資源的城市,并且由于產業偏向重工化而導致能源消耗的增加。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單位GDP中能源消耗率,全國平均為1.1,湖北是1.3,高于均值。從1995年至2005年的數據來看,武漢市人均生態承載力不到全球1999年人均數值的1/10,生態環境在人口膨脹和經濟發展等多因素共同脅迫下出現功能性惡化。短期內要做到調整產業結構升級,使全部高碳發展的企業轉向低碳模式是不現實的,而且武漢市的鋼材、汽車、石化等產業發展較快,對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大,冒然實施全市的低碳經濟改革會影響城市的經濟發展。我們可以借鑒上海市首個生態城――東灘的建設經驗,東灘生態城區最大的特點在于它建立的是一個低碳、節水、節能的生態系統,并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區域。所以,在上述理由的基礎上,武漢市以建設“中國光谷?伊托邦”低碳智能新城為樣本,旨在以小型仿真新城的建設和發展,挖掘低碳經濟在武漢市興起的特色之路,從而推行到整個武漢市,以力爭成為全國低碳城市的示范區域,進一步更好地建設兩型社會,實現中部地區經濟和環境的共贏。
二、中國光谷?伊托邦的建設規劃
“伊托邦”的英文E-topia,與Utopia(烏托邦)對應,意指網絡時代下的理想生活新模式。生態伊托邦區別于工業時代的烏托邦城市夢想,它代表的是以信息網絡時代為背景所構筑的生態和諧的理想城市。伊托邦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它意味著人類未來和諧發展的構思,包括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領域。作為中國首個低碳智能新城的建設試點,中國光谷?伊托邦以低碳經濟為核心,以建設新城為框架,把生態、智能和文化實踐在其中。武漢市兩型社會對于低碳經濟的研究還處于探索和實踐的階段,以建設新城為樣本區,更好地為開拓以后的發展道路奠定基礎。
中國伊托邦經過6年的規劃,終于落實在武漢光谷,光谷?伊托邦的建設位于江夏區五里界,并經歷5個月的實地考察研究,形成了具體的方案和規劃。之所以選擇此地,是因為五里界所處的核心位置。它北依中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中心――光谷、廟山開發區、藏龍島開發區,南鄰湖北省水質最優的梁子湖;距江夏中心城區僅5公里,距武漢城市中心20余公里;滬蓉高速、京廣高鐵、南環線穿鎮而過,梁子湖大道、花山大道分別從鎮域中部、西部南北縱貫,交通暢達,發展前景廣闊。光谷?伊托邦總規劃面積約14平方公里,總投資多達100億元。建成之后,其將會成為一個可容納10萬人的低碳智能新城。該項目按照“三中心三板塊”的規劃進行整體布局,打造武漢休閑商務區、新時代生態伊托邦。其中,“三中心”包括伊托邦中心、文化娛樂中心、養生度假中心;“三板塊”包括休閑商務板塊、低碳科技板塊、理想人居板塊。
1、打造光谷伊托邦建立的核心要點
第一,伊托邦發展遠景:中國首個低碳智能新城,創新城建設的一種全新模式,建設成深綠色的低碳新城、高科技的智慧新城、高品位的文化新城,成為大武漢地區兩型社會的樣本田和試驗區。第二,伊托邦的發展戰略:以圍繞生態、智能、文化三大核心點建設,以低碳經濟貫穿整個新城計劃方案,以推動武漢兩型社會發展為目的。光谷?伊托邦的競爭力在于它是以低碳經濟為前提、由小城鎮改造的,不僅可以通過以低碳經濟為主導的清潔能源革命,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城鎮收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帶動城鎮就業率提高,推進湖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第三,伊托邦發展設計:伊托邦在規劃時,對核心區域五里界鎮進行了文化層面的梳理,將有價值的老街、老巷子和老建筑進行標注和保護,實施建設的同時修復原有的城鎮肌理,在此基礎上搭建新城的發展骨架,原地安置原住民,有意識地保留老城鎮的味道。這也切合了將城市生活與田園環境相融合的觀點?,F時的五里界鎮上,在光谷?伊托邦項目的中心區,所有居民將以原有價值三、四百元每平米的住房置換獲得同等面積價值三、四千元每平米的商品房,并擁有產權,此后,還將利用酒店式公寓、出租式公寓、商鋪經營等多種渠道來解決居民的收入問題。中國光谷?伊托邦開辟有綠色景觀廊道,采用油菜、豆類、向日葵、紅花草等生產性景觀,并通過水循環處理、廢物再利用等生態環保科技,融入太陽能等景觀小品,成為全新的“低碳科技花園城市”的生態系統和景觀格局。城市還將建立全國首家低碳智能產業總部經濟園區,與光谷產業形成優勢互補,并承接光谷人才、科技轉移等。
2、建設核心基地五里界地區的規劃
五里界城鎮發展用地范圍位于五里界鎮域中北部,具體范圍是:滬蓉高速以南、東壩港以西、幸福港以東、錦銹村、唐涂村和檀樹嶺村以北的7.03Km2的區域;相關范圍23.27Km2。五里界的地區以武廣客運專用鐵路為界,規劃區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偏北部的是大面積的綠色規劃,重點商務領域在中北部。五里界2010年總人口為6.5萬人,城鎮化水平為42%,村鎮等級規劃分為城市組團+中心社區(特殊功能組團)。城市組團是武漢都市發展區的南部新城組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江夏區“一主”城市組群的東部綜合型新城組團以及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中國光谷?伊托邦理念前瞻、規劃超前,以小城鎮改造和低碳智能城市建設為抓手,深度實踐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模式。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要將高起點、超前的國際化建城視野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就業相結合,從而建設一個全民和諧、環境優美、低碳智能的理想新城。
3、建設光谷伊托邦存在的問題
第一,缺乏相關的政策性綱領。在武漢城市圈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2010年才提出來的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雖然也有開展一系列低碳調查、舉辦與市民相貼合的低碳活動,但是市政府還沒有制定出相關的城市圈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規劃,缺乏發展低碳經濟的綱領性文件,還未將規劃的相關目標和措施整合到其他各項規劃和政策中,形成城市圈發展規劃有機整體的一部分。
第二,伊托邦與光谷板塊的對接。中國光谷?伊托邦的開發以五里界城鎮舊城改造為契機和中心點,其中的科技優勢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光谷科技產業是推進伊托邦建成的核心。伊托邦所依據的先進科技技術不能光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更多的要靠國內的開發和研究。如何利用光谷產業的科技技術來建設伊托邦,實行綠色建筑節能排減的功效;怎樣吸引光谷的高科技企業支持光谷?伊托邦的發展,使之在科技領域內達到預先規劃的環保、智能水平,是需要我們考慮的問題。
第三,伊托邦建設的關聯性。以歷時6―8年來打造的這樣一個低碳智能新城,不僅耗費了財力、精力和人力,還在宏觀層面上給武漢市發展低碳經濟帶來影響。我們的建設理念、建設主旨都是積極的,要探討如何將這種理念正確引導城市發展的一面表現出來,避免新城建立之后只有五里界這一片的區域成為武漢低碳發展小核心,脫離與武漢主要經濟區域的結合,成為“世外桃源”的新城。
第四,伊托邦建設的監督與研究??傮w規劃是前提,具體落實到新城的建設會涉及到許多問題。比如對五里界房屋的拆遷和居民的移居,五里界的居民多數為中老年人,安土重遷的思想比較深,不了解相關相關房屋拆遷的法律知識。如何做好前期動員,也是對開展后續工作的奠基。建設新城過程中,如何把高科技技術和節能排減運用在綠色建筑當中,對施工建設時采取哪些方面重點監督和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去打造一個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的生活環境,這都是建設的重要問題。
4、完善光谷?伊托邦建設的建議
第一,以政府為主體的建設支持。光谷?伊托邦以低碳經濟為打造理念,旨在推行武漢兩型社會的建設。武漢作為中部發展地區的領軍區域,市政府應在發展低碳經濟模式的道路上作先驅者,應盡快研究制定出低碳經濟組織構架,具體規劃到各部門、各行業領域中。首先,政府應在稅收、信貸等財政金融政策方面給予支持。政府可以對伊托邦達到低碳、環保的住房實行營業稅減征政策,鼓勵開發商建設環保節能型住房。對城建土地使用稅,可以實行國家重點扶植項目免稅。同時,市政府應該在信貸方面給予支持。伊托邦總投資需要100億,如果一半的資金需要靠在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貸款,5年的利息至少會有兩方面影響,一是增加資金壓力,二是增加借貸成本,會使房價升高。所以,政府應給予項目資金上的支持,推動建設低碳新城。其次,政府應制定生態補償,明確具體對象。市政府可以對當地房地產開發生態環境的保護者,主要包括綠色建材選購商、綠色施工技術提供商、生態環境友好型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及對建材垃圾等房地產開發商副產品進行分解和資源化利用的企業實施經濟補償和非經濟補償。經濟補償包括財政轉移支付、專項基金等,非經濟補償包括實物補償和技術補償。
第二,以企業為主體的實施。伊托邦的建設應緊密聯系政府、地區人民,充分利用地區、資源的優勢。建設者是銜接政府與人民的關鍵點,既要把光谷?伊托邦打造成以低碳、智能推進武漢兩型社會建設的示范區,又要與當地市民保持聯系。尤其是以小城鎮打造的新城,應對建設基地五里界的居民進行項目宣傳,例如宣傳經過改建后的五里界將會帶來上萬個就業崗位、拆遷的房屋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助和賠償,通過親民的行動得到市民的支持與配合,加強低碳經濟知識普及,進一步引導市民向低碳消費模式轉變。
第三,形成可持續操作的模式。如果僅是在以五里界為中心展開區域部分的低碳經濟模式發展,這個項目是沒有可實施性和延續性的。光谷?伊托邦是有標桿引導作用的示范潛力項目,市政府在武漢城市規劃發展中要發現并扶植這些示范項目,滾動擴大,最終以形成經驗促進以后工作的展開。因此,伊托邦的建設目標是要形成具體、形象的可持續操作模式,比如說電瓶車在光谷?伊托邦交通領域中的運用問題、道路的設計問題、智能運用普及到新城市民醫療、日常消費等方面的問題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經驗在武漢市推廣。
第四,形成雛形吸引市場的關注。伊托邦分階段的部分建設,定期要有成果展現給市民和政府,有了前期經驗和問題解決方案,給政府研究低碳經濟模式有一個參考的方向,也會吸引各類企業、商家的眼球,投資商機就會應運而生。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可給光谷高新技術企業一個展望的平臺,使之主動、愿意加入此項目中,從而更好地融合光谷產業與伊托邦的連接,高效率利用技術優勢。
第五,對容納居民做合理的分配。五里界是一個小城鎮,介于城市與農村之間,伊托邦在此基礎上進行建設改造,還有一個直觀的目的是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因此,要結合小城鎮發展的特點進行規劃。一個可容納十萬市民的新城,伊托邦的優勢在于它有清晰的目標群體,光谷集中了四十萬光電子等相關產業的科研人群,幾十所高校的上百萬師生都是信息技術使用最廣泛的人群,他們是最有可能接受這座新城的人群。所以,光谷?伊托邦既要對小城鎮原本的居民做好安排,也要大力吸引現代科技時代下的信息接受人群,不能只針對富人群體,依靠少部分高層次生活的群體是難以大規模發展低碳消費模式的,更要注重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費。只有對大部分人進行宣傳和推廣,才能轉換經濟模式。
光谷?伊托邦的建設能夠使江夏與光谷互補發展,是自然生態與高科技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結果,符合我國現在的宏觀政策,也是促進武漢兩型社會的具體實踐,實現了江夏與武漢的雙重發展格局。
三、兩型社會發展的低碳新城之路
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的本質都是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友好保護。武漢市政府選擇建設伊托邦低碳新城作為兩型社會發展的樣本區,是將兩型社會的理論具體落實到武漢現行的城市運作中。兩型社會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武漢市作為示范點,在建設中會遇到產業結構轉變緩慢、資源缺乏、人均生態赤字增加等一系列問題。由于建筑行業涉及到國計民生,中國光谷?伊托邦不僅可以幫助提供解決兩型社會問題的方案,而且能夠為整個中國城市化開辟一條新的要道。
首先,光谷?伊托邦的提出就得到了武漢市政府和江夏區政府的支持和關注。國家政府層面的肯定有利于低碳新城的后期歷時6―8年的長時間建設,在邊建設的同時邊研究低碳新城對兩型社會的影響,包括資源的高效率使用、綠化環境的范圍以及對綠色GDP的影響。
其次,低碳新城是低碳經濟由理論轉變為實踐的具體表現形式。兩型社會的廣泛運用包括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各領域,所以選擇建設新城為實踐試點,從各方面的發展數據分析低碳經濟在武漢哪些領域可以重點實施和推行,為制定低碳經濟武漢地方政策作一個參考,可以實行更加符合武漢市發展的政策性措施以及低碳管理機制。
最后,中國光谷?伊托邦通過城市資源重組,大量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其利用率;在深度保護原有生態資源的基礎之上,以創建低碳智能全球化城市為建設方向,解決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多種困惑,尤其是農民的生存和發展、青年科技人才的就業與安居、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項目將著力營造人與人、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的大和諧,深度實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打造全國小城鎮建設樣板。
綜上所述,中國光谷?伊托邦的建設是武漢市人民對低碳經濟運用可以看得見、可以親自體會到的生活方式,不僅對于武漢城市圈的發展及推動兩型社會建設具有深遠意義,而且對于中國城市從高碳模式轉向低碳模式轉變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傳江、馮碧梅:低碳經濟對武漢城市圈建設“兩型社會”的啟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5).
篇5
今天是正月初十,節后第四個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市低碳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落實中央關于“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更高水平推動生態領先特色發展,低碳城市建設至關重要,必須大力抓;二是貫穿“聚焦創新、突出亮點、補好短板、體現均衡”的方法論,推動今年工作起好步、“十三五”發展開好局,低碳城市建設任務艱巨,必須重點抓;三是貫徹全省、全市作風建設大會的新要求,各項工作早上手、快推進、求實效,低碳城市建設基礎良好,必須持續抓。我們要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統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強化責任,推動低碳城市建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為開好這次會議,市政府精心籌備,曉明市長親自牽頭協調,洪水市長靠前指揮,分管市領導務實推進,各項工作做得很充分、很到位。剛才,市低碳辦總結匯報了2015年工作情況,洪水市長就2016年重點工作作了部署,5家單位匯報了低碳示范項目推進計劃,7個轄市區和市10個重點部門遞交了責任狀,會議開出了新動力,開出了好效果。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咬定生態不放松”,在堅守與創新中探索低碳發展的“鎮江道路”,2014年底視察時評價“卓有成效,走在了全國前列”,希望“繼續努力,保護好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為全國作出更大貢獻”??倳浀某浞挚隙ê驼佌亣谕?,讓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奮。2015年,我們按照“強基礎、抓示范、明路徑、爭政策、造氛圍、優考核”的工作思路,以“三個率先”為目標,以“四碳”創新為關鍵,以“九大行動”為抓手,扎實抓好規劃引領、目標約束、行動減碳、平臺支撐、機制保障等各個環節,拿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單,低碳城市“鎮江模式”走在全國前列、走上國際舞臺,極大地提升了鎮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事實再次證明,一切在于干!新的一年,只要我們按照今天的會議部署迅速有力地干,按照既定的推進計劃扎實高效地干,按照遞交的目標責任狀創新務實地干,就一定能干出低碳城市建設的更多精彩。下面,我從工作推進的角度,講四點意見:
一、全局性的大事必須放在戰略位置來推進
低碳城市建設是涉及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變革,是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大事和實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須擺上重要戰略位置,以科學理念和系統思維來認識、謀劃和推進。
1.要從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出發,認識低碳城市建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每一個發展理念都指向現實的發展問題,其中對“綠色發展”,作了反復強調。1月5日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明確要求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總書記再次作出深刻闡釋,指出“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綠色發展之要義,是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這些重要觀點突出強調綠色發展的極端重要性。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不斷增強綠色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要從增創特色優勢出發,謀劃低碳城市建設。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打“生態牌”“綠色牌”,省委、省政府近期將召開的第一個全局性重要會議就是生態文明建設大會。鎮江作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區、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和全省唯一的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改革試點市,更要立足“大勢所趨、形勢所迫,眾望所歸、民心所向,優勢所依、潛力所在”,更高層次謀劃低碳城市建設,優化頂層設計和戰略路徑,推動綠色成為鎮江發展的鮮明底色,推動“生態領先”成為鎮江最重要的特色競爭力。
3.要從抓實“六個年”出發,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六個年”的部署,每個年都與低碳城市建設相關聯。比如“創新轉型提速年”中的產業中高端發展,“產業項目突破年”中的提高項目質量和園區集聚功能,“生態鎮江提升年”中的加快工業綠色轉型步伐、加強清潔能源推廣應用,“改革開放深化年”中的完善生態云運行機制、深入推進“四碳”創新,“民生保障強化年”中的重點民生項目包含了低碳項目,“治理體系完善年”中突出環境保護等三個重點加強地方立法,等等。全市各級要把低碳城市建設作為“硬抓手”來把握,作為“硬指標”來落實,作為“硬任務”來推進,努力干成“六個年”中最出彩的一項工作。
二、奮進性的目標需要全力作為去實現
2012年11月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啟動伊始,市委、市政府就確立了“2020年在全國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的總目標,這比全國平均水平提前了整整10年,充分體現了“奮進”的要求。目標鼓舞人,實現非易事。全市各級要自覺擔當作為、全力以赴去干,一步一個腳印把目標變成現實。
1.細化“目標表”。統籌好當前和長遠,在排定2016年任務基礎上,結合細化完善“十三五”規劃,結合市委全會提出的“力爭率先創成全國低碳示范城市”目標,圍繞2020年這一節點倒排序時,逐年明確階段性目標,統籌謀劃針對性、實效性強的具體任務,科學制定碳排放闕值、單位能耗、能源結構、空氣質量、綠化水平等年度指標,因地制宜推出一批示范性強、帶動面廣、關聯度高的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確保低碳城市建設穩扎穩打、有力有效、久久為功,不斷積小勝為大勝。
2.織密“責任網”。責任狀就是軍令狀。7個轄市區以及市各重點部門要按照“往下落一個層次”的要求,進一步把責任分解落實到位,確保說了算、定了干、干則成。堅持“項目化推進、清單式落實”,對低碳“九大行動”、低碳建設示范工程等任務,要把責任落實放在首位,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斜向到角的責任網絡,確保各項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每個目標能落地、能兌現。
3.用好“指揮棒”。目標能否完成到位、責任能否履行到位,考核是重要的指揮棒。市低碳辦要牽頭建立強有力的督查跟進、調度協調和考核獎懲機制,聯合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跟蹤了解情況,督查建設進度,推動低碳城市建設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要嚴格兌現獎懲,對因主觀原因沒有完成目標的單位和責任人嚴肅問責追究,以此倒逼責任落實和工作落地。
三、探索性的舉措一定要抓在實處創經驗
試點工作的一大特征,就是探索性開創性很強,沒有現成模式可照著套,沒有現成經驗可拿著用,沒有現成路子可跟著走。在低碳城市建設上,我們必須勇于先行先試、善于創新探索,深入推進低碳試點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為全國發展探路”中形成更多鎮江特色和鎮江經驗。重點深化“三大創新”:
1.深化“四碳”創新。在已有基礎上,以“生態云”為核心,更大力度抓好資源整合,著力提升數據分析比對、綜合研判和實踐轉化能力;以碳排放達峰路徑探索、碳評估導向效能提升、碳考核指揮棒作用發揮、碳資產管理成效增強為重點,深入推進產業碳轉型、項目碳評估、區域碳考核、企業碳管理,進一步打造我市低碳建設的突出亮點和優勢品牌。要針對我市產業結構偏重、化石能源消耗占比較高的現狀,發揮“四碳”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的引領推動作用,一方面,對照國家考核和碳配額發放時間表,著力做強先進制造業、做大現代服務業、做精生態農業,加快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集約度,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夯實低碳試點的產業根基。另一方面,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統籌抓好工業節能減排、園區循環化改造、大氣污染防治、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增加森林碳匯等重點任務,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低碳能源體系,確保實現“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下降雙控”的目標。
2.深化制度創新。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改革試點,更多從體制機制上深處著力。一是全面落實并剛性執行主體功能區制度,以此為“龍頭”優化全市生產力布局和城鎮體系,推動全市各級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理念,有效遏制無序開發、重復分散、浪費資源等問題,加快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二是堅持以市場化機制推進低碳建設,包括推動碳排放權交易、設立低碳發展基金、發展低碳“互聯網+”、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等,都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積極爭取各類支持來實現,以低碳發展保護綠水青山,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三是積極穩妥探索低碳發展地方立法,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碳排放管理,通過立法引領和執法規范雙管齊下,更好地保障低碳城市建設在法治化軌道上行穩致遠。
3.深化模式創新。三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找準抓手,深入落實低碳“九大行動”,創新項目化推進的方式方法,尤其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行動,必須扎扎實實抓到位,確保成果可觀可感、可評可考,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更加注重典型引路,在全力打造生態新城重大亮點,加快推進“零碳島”、官塘低碳新城等示范項目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新能源、新技術應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智慧城市建設等,積極謀劃推進一批碳減排潛力大、投資強度高、帶動效益好的典型樣板工程,以點帶面放大示范效應、促進整體提升。更加注重開放合作,拓展中美氣候峰會、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成果,在低碳技術、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領域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創造性地吸收借鑒國外的好做法、好經驗,因地制宜轉化成低碳建設的新模式。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抓“三大創新”,一定要把出發點放在“有用”上、落腳點放在“實效”上,真正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中充分發揮“低碳效益”,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更好地促進“五大發展理念”的落實,促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促進更高水平生態領先特色發展。
四、系統性的工作務必協調聯動同心干
低碳城市建設涉及方方面面,是環環相扣的系統工程。全市各個層級、各個條線要密切配合、加強協調、形成聯動,構建“一條心抓推進、一盤棋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1.切實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由市低碳辦牽頭,根據“十三五”《規劃建議》和《規劃綱要》制定低碳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明確主要任務、重點內容、保障措施等,盡快形成文件提交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討論后下發。加強對規劃的宣傳解讀,以具體生動的“藍圖”凝聚人心,讓人民群眾發自內心地認同和支持低碳城市建設。
篇6
晚上8點半,深圳市內很多地標建筑集體熄燈。在隨后的一個小時里,市民們沉浸在黑暗中,欣賞皮影戲、聽著不插電的民謠吉他彈唱。
這是2010年3月底的一天,和中國另外33座城市一起,深圳參與了“地球一小時”活動。
對于深圳這座經濟迅猛發展的城市,熄燈一小時意味著什么?廣東電網深圳供電局市場及客戶服務部副主任陳海峰給出的答案是,100萬度電,折成煤炭消耗量就是350萬克煤。
深圳對于打造低碳城市充滿決心。
早在2009年9月初,深圳就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低碳經濟先鋒城市”的概念。
2010年1月16日,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深圳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敖ㄔO低碳生態城市是深圳轉變發展模式的需要,也是深圳新的發展目標、新的歷史責任”,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在多次會議上反復強調。4月13日,《深圳市2010年改革計劃》以《政府公報》的形式對外公布,其中包括探索發展低碳經濟的體制機制。
“深圳的低碳發展在全國行動較早,遇到的問題也最早,是在摸索中逐步積累”,綜合研究院(深圳)副院長郭萬達說。
好底子下的難以為繼
“深圳沒有傳統產業的包袱,它的產業基本符合低碳的要求,碳排放強度已經接近日本和英國,起點是比較高的,選擇深圳作為示范點也是希望它在原有好的基礎上做得更好?!睆V東科學院院長陳勇對本刊記者說。
與中國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市全市萬元GDP能耗較低,該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其數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能耗的48%。
與之相對應的,是這座快速發展的城市對新型清潔能源越來越多的依賴和重視,2006年時,煤電、油電供電量還居于城市終端能源消費的主導地位,僅兩年后,比值已經降低為33.57%。
能源結構的轉型,直接受益于這座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比如在2008年,深圳市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1%,高新技術、物流、金融與文化四大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60%。
深圳如同一列和諧號,急速前行,人均GDP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了7倍。
狂飆突進的道路上,它也提前遇到了一些別的城市尚未遭遇的新問題,比如“四個難以為繼”――土地有限,難以為繼;資源短缺,難以為繼;人口不堪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嚴重透支,難以為繼。
“與廣東省其他地區相比,深圳的二氧化碳總量排在第5位,但排放強度明顯低于全省其他城市,政府在發展低碳問題上算是意識比較早,底子確實有,同時問題也是最突出”,在郭萬達眼里,深圳率先走低碳經濟這條路,與“四個難以為繼”密切相關。
事實上,而立之年的深圳,從未停止轉型的思考。2010年2月11日,深圳市常務副市長許勤在新聞會上明確表示,未來5年深圳將斥資百億推進這三大新興產業發展,總目標到2010年形成6500億元總產值,其中新能源產業年總產值達到2500億元,成為國家新能源重要基地和低碳城市。
“6500億,這相當于再造一個深圳!”郭萬達感嘆道。
非典型樣本
深圳的低碳經濟之路面臨較大的減排壓力。
按照深圳市政府計劃,從2005年開始算起,到2020年,深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長率必須控制在2.3%~2.8%,只有這樣,到2020年時,整座城市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才能控制在3300~3600萬噸。
顯然這不是一件易事。
低碳經濟轉型道路上,能否更快前行的一個保障,來自于這座城市中的企業,“企業是產業轉型升級,實踐低碳經濟戰略的重要主體?!?/p>
在深圳,東部華僑城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樣本。它坐落于中國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華僑城集團斥資35億元精心打造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早在2000年,該企業便開始規劃自己的低碳之路。
項目初始,就是一條不同尋常的“披荊斬棘”之路――開發山路盡量不破壞原植被,這就給開發進程及成本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東部華僑城之所以“自設障礙”,來自其“創新保生態、生態保創新”的全新開發理念。
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莎莎介紹,園內開辟了生態特色交通,同時充分高效利用能源,如風力發電站群,風光互補路燈及太陽能庭院燈等,每年節電95萬度,14萬平米的濕地采用國際最新的三級水質處理系統,雨水收集系統用于園林綠化、茶田灌溉。
企業廣泛使用低碳技術意味成本的增加,在短期內看不到豐厚獲利的情況下,深圳東部華僑城管理人員也坦言,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一個過程。低碳發展之路就會顯得猶豫不決。盡管成本巨大,但汪莎莎也有著自己的考慮:“我們要是的低碳理念,同時這也是企業宣傳產品很好的亮點,再利用好國家的政策,就可以在低碳經濟中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p>
盡管在低碳之路上,深圳先行全國,然而在眾多專家的眼里,深圳作為低碳試點城市,對于全國而言,并無十分普遍的意義,“讓中國都發展成深圳這樣的低碳水平,顯然不現實。”陳勇說,對于中國其他發展中和后發城市而言,沒有良好的經濟實力作為后盾,產業結構調整、低碳技術使用、人才引進、政府支持的瓶頸將會更加突出,深圳的低碳之路本身也會面臨一系列挑戰。
目前,低碳經濟發展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典型系統的案例,除了政府推動外,來自國際組織以及全球低碳先行國家的助力也很重要。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氣候組織申報的英國“全球戰略規劃基金項目(SPF)”――“廣東省發展低碳經濟路線圖及促進政策研究”項目2009年8月7日在廣州正式啟動。預計在2011年制定出“發展低碳經濟路線圖”,幫助廣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幅度節能降耗。
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氣候變化與能源處領事 Timhason(韓天恩)介紹,實施該項目的目標是幫助廣東省及深圳市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最佳途徑?!拔覀兎浅T敢庵С种袊?包括廣東和深圳探索如何在不影響經濟增長(這對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的情況下實現經濟轉型?!盩imhason說。
低碳發展“三駕馬車”
低碳城市的關鍵之處何在?
“低碳三駕馬車”,這是郭萬達給出答案,郭萬達認為,深圳乃至全國低碳發展都必須依托新城區、工業園、老城區這“三駕馬車”,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好的話,中國低碳城市建設就有了載體。
按照深圳市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簽署的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合作框架協議,深圳光明、坪山新區等地區為試點,承接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政策技術標準試驗和示范任務。
如今,在這光明新區區域內,所有新建建筑均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
而另一個試點坪山新區,是深圳市東部主要工業基地。它也是繼光明新區之后深圳設立的第二個政府直接管理的功能區,也是作為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將作為創新基層管理改革試點的又一個全新功能區。
從2009年建立之初起,該區就定位于打造“低碳生態之城”,在全球范圍內邀請知名的規劃設計公司參與坪山新區中心區的概念規劃設計,而低碳模式將成為新區發展的重要指標。
郭萬達認為,未來的10~20年,中國的城市化仍然是“蜂速”發展時期,新區作為“低碳第一駕馬車”至關重要。
作為第二駕馬車的“工業園區的低碳”,在郭萬達看來,就是新產業的發展布局,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發展新能源。
深圳市政府頒發了《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政策(2009―2015)》,目標在2015年新能源(包括核電)發電裝機總規模占全市總裝機規模的一半以上,重點培育太陽能、生物質能、風電及核電配套等產業,設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新能源產品研發,鼓勵新能源產業化。
老城區的低碳建設是低碳城市發展中最實際的一環,被稱為“第三駕馬車”,包括建筑節能、交通、市民本身的消費觀念。
實際上,早在2006年,深圳就在全國率先了《深圳經濟特區節能條例》,對既有建筑進行大規模的節能改造,新建建筑節能100%達標,2008年,建筑節能減少碳排放95萬噸。
2009年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完成了大型公建動態能耗監測平臺首期試點工程,全面啟動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頒布實施了《深圳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實施方案》,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納入政府年度投資計劃,確立35個首批節能改造項目,改造建筑面積約129.1萬平方米。
首批改造試點項目包括市民中心、市委辦公樓等重點單位。36個大運會體育場館維修改造項目也全部增加了建筑節能改造的內容。另外,全市共確立了44個太陽能示范項目,其中15個為國家級太陽能示范項目。
在這一年,深圳市成功申報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
如今,中國很多城市都在試圖讓城市在低碳的道路上快步向前,也陸續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全球性保護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的首批兩個試點城市之一的河北保定市,目前已形成光電、風電、節電、儲電、輸變電與電力自動化六大產業體系,新能源企業達160余家。
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目前城市碳生產力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遠沒有達到低碳要求,但這并不妨礙它謀劃自己的低碳之路,這座城市已經制定出《吉林市低碳發展計劃》。
篇7
4月2日,本市召開2011年全市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大會,總結“十一五”以來本市節能降耗減排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階段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市發展改革委作本市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報告。北京市副市長茍仲文宣讀了《關于表彰獎勵2010年節能降耗目標考核工作先進單位的決定》。與會領導為節能降耗先進單位代表頒獎。吉林代表市政府與區縣政府代表簽訂“十二五”節能指標責任書。用能單位與節能服務單位代表就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簽約。解振華、郭金龍為“北京市節能低碳發展創新服務平臺”揭牌。
解振華在講話中指出,“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26.5%,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降幅居全國首位。特別是2010年,在已經完成“十一五”目標的情況下,單位GDP能耗又下降了4.04%,為全國完成節能目標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
解振華強調,“十二五”時期,北京市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希望北京市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爭當全國節能減排工作的排頭兵。
郭金龍在講話中指出,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繼續堅持把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務求不斷取得新的成效,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北京市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簽署三個專項合作協議
日前,北京市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簽約儀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以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為主業,所研制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此次簽約標志著航天高科技產業與北京市社會經濟建設的融合即將邁上新臺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充分發揮航天高科技優勢,大力推進北京航天產業園、航天信息園的建設以及重點項目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化開發工作,積極投身北京市平安城市和科技強警建設,并探索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市政府與恒天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日前,北京市政府與中國恒天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建設國家時尚創意中心。恒天集團將與北京市攜手,依托在服裝時尚、文化創意方面十幾年的積累和心得,以及北京宋莊已有的豐厚文化積淀,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經驗,共同建設好國家時尚創意中心,為助推北京早日成為國際時尚之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做出貢獻。
北京市節能低碳發展創新服務平臺揭牌
4月2日,全市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大會上,“北京市節能低碳發展創新服務平臺”揭牌。該平臺由北京市發改委、市科委、市經信委、等6個委辦局和中關村管委會。旨在提升頂層設計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節能低碳技術產業化發展。
“節能低碳創新平臺”的核心功能定位是:對接節能低碳發展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供需雙方,形成技術研發應用推廣配套政策,促進技術節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篇8
關鍵詞:低碳生態軌道交通產業園城市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1基于現存問題分析的規劃設計框架構建
1.1基地特征
(1)區位特征:廣東軌道交通產業園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項目規劃范圍約4平方公里。產業園緊鄰新會南新區,與南新區之間有多條軌道線路貫穿聯通,設有兩個軌道交通站點,即江門南站和城際輕軌新會站。廣東軌道交通產業園是城市新區的一個功能組團,也是城市的門戶節點地區。
(2)生態基底:產業園濱臨江門水道,處于生態廊道和幾個生態綠地之間,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東側的江門水道是新會的主要生態廊道之一,串聯著六個區域級的風景旅游區和森林公園;而南側數公里處是小鳥天堂生態保護區;西側是規劃的大型城市公園?;貎炔楷F狀用地平坦,以農田和魚塘為主。
1.2規劃要求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廣東軌道產業園已有控規方案,但新的定位要求及新的城市發展趨勢,需要對原方案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更高的定位要求:
(1)目標要求:項目委托方要求將本項目發展成為國際先進、全國一流的軌道交通產業園區規劃需要合理安排各類用地布局外,同時規劃需要體現技術高端化、環境生態化,同時要體現江門本土人文特色。
(2)可持續發展要求:土地利用需要考慮遠期產業升級的需求。目前計劃進駐軌道產業園的主要是繞動車車輛修造基地,慮到未來第二產業升級到二、三產業兼容、甚至部分用地轉變為純第三產業性質的可能,規劃需要配置相關的動車研發、服務、科研等功能空間。
(3)城市與產業園“一體化”的要求:規劃需要考慮產業園與周邊的銜接,特別是與南新區的功能銜接,包括就業居住之間關系、提供方便公共服務設施,梳理產業園與南新區交通銜接等問題。
(4)梳理軌道線站點和產業園的關系、依托軌道站點交通優勢,打造城市門戶形象。規劃需要考慮充分發揮站點周邊土地價值。
針對新的目標要求,規劃方案對原控規進行了優化調整:土地利用更緊湊,增加生態綠地面積;提高工業用地開發強度,控制指標滿足多層廠方建設需求;優化綠地景觀結構:連通南湖公園與江門水道綠廊;增加四個公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工業地塊劃分;
1.3規劃設計框架
(1)產業園規劃主要是通過四方面體現和落實生態低碳理念,包括,1)生態格局:保留原有生態肌理和要素,梳理生態網絡結構,與周邊區域生態結構想銜接;2)低碳市政:建立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的生態循環水系統等;3)綠色交通:高效的客、貨運對外交通系統,實驗性軌道交通,特色水上交通,綠道網; 4)生態建筑:建議主要建筑的設計符合世界主流綠色建筑評定標準。[1]
(2)規劃方案通過設置科研組團,以及給予部分土地利用兼容性,以適應產業未來升級的可能。另一方面,通過城市設計來引導研發辦公建筑與工業廠房之間的空間布局關系。
(3)打造地域特色的濱水公共空間。規劃方案保留了主要的水系肌理,通過綠線控制濱江生態綠地廊道,設置四個主要的濱江公園,并以具有江門特色及嶺南水鄉的格局進行景觀設計。
(4)以TOD發展模式,依托江門南站、城際輕軌新會站的交通優勢,適當提高周邊用地的開發強度,承載城市和產業園所需要的商業服務、科研辦公等功能。通過城市設計引導和規劃控制,形成城市的門戶空間節點。
2基于生態低碳理念的軌道產業園總體城市設計
2.1總體空間形態控制
(1)規劃形成“兩帶、三廊、四園、五組團”結構。兩帶:生態景觀廊道、商貿發展帶;三廊:三條東西向綠化廊道,連接江門水道與南湖公園。四園:即南部門戶公園、科技公園、文化公園、濕地公園;五組團:南站商業科研組團、輕軌站商貿組團、以及三個工業生產組團。[2]
(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綜合考慮服務設施類型、等級、服務半徑等因素,配置文化娛樂、商業設施等生活服務設施。設置4個公共服務設施核心:輕軌站交通服務核、文化公園公共服務設施核、南入口公共服務設施核、南站站前公共服務帶。
(3)綠地系統規劃:生態開敞空間系統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區域型):軌道綠化隔離帶、江門水道生態廊道;第二層級(地區型):濕地公園、水城文化公園、濱水休憩公園、南入口公園;第三層級(地塊型):綠化通廊、組團綠地。
圖1 城市設計總平面圖
2.2生態格局梳理
根據基地現狀與產業園的特點,主要在延續自然景觀、控制污染排放、構建多層次的生態空間三個方面對產業園進行生態規劃設計。
2.2.1與周邊生態廊道相銜接,融入區域生態格局
通過對基地進行GIS系列分析,得出規劃區的生態敏感性分析圖。設計方案梳理出三條東西向的綠化廊道,將江門水道和南湖公園及南新區的城市綠廊聯接起來。同時嚴格控制江門水道兩側的生態綠地,保證綠地的連續性,并與東西向綠廊相連,使軌道產業園融入區域生態格局中。[3]
2.2.2延續原有生態自然肌理要素
從自然肌理中提取出池塘、農田、農業組團、田坎、河流河涌肌理等肌理,然后抽象成相應的設計要素,從而控制組團和廠房的尺度,構建“廊道+斑塊”的生態景觀。
2.2.3構建多層次立體綠色空間
在盡量保留現狀水網系統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次立體綠色空間,包括現狀河涌水系、園區道路綠化、地塊內部綠地、低碳建筑、仿自然生態屋面等。通過立體的綠色空間,大大增加園區的綠化覆蓋綠,實現滿眼見綠的效果。
2.2.4 生態低碳規劃指標體系
參考國內外先進地區相關指標,結合基地實際,從低干擾園區開發、高標準生態建設、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和環境污染長效預防四個方面提出生態低碳規劃指標體系,為建設國際先進、世界一流的軌道產業園區提供實施和考核標準。
圖2立體綠色空間示意圖
圖3 生態低碳園交通產業園實施考核標準
2.3低碳市政技術應用
為了實現低碳市政建設,建立了一套低碳市政指標體系。根據園區的現狀、規劃定位和制約因素,選取了若干個市政建設控制要素對低碳市政建設進行指導,具體措施如下:
2.3.1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以節水為核心,建立水循環利用系統。建設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系統,提高非傳統水源使用比例。推行雨污分流制,污水處理率達到100%。
2.3.2發展先進的節能產能技術,制定推行節能減排的政策
以可再生能源的現代利用技術,全面推進園區能源利用結構的改變,通過試點示范工作,使太陽能熱利用、節能建筑等技術不斷規?;茝V,進而投入商業化生產。
2.3.4結合先進的通信技術,建立高效的通信系統,搭建數字城市。
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科學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將軌道產業園建設成為高效、便捷、可靠、動態的數字化城市。建立統一的基礎數據平臺,實現內部信息資源高度共享。
2.4低碳建筑設計指引
低碳建筑針對“節約能源”和“降低碳排放”的要求,需要借助以下幾方面技術策略:(1)建筑材料及技術的革新。包括建筑維護結構節能技術、屋頂技術、涂料技術、屋面技術等以及高效節能的采暖空調設備或系統;(2)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充分利用太陽能、水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3)充分利用自然光與自然通風。(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5)節水與水資源利用。(6)室內植物景觀綠化、建筑墻面垂直綠化及屋頂花園。
結語
生態低碳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高效集約、特色突出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生態低碳城市的理論和實踐,盡管在操作層面各有側重,但其系統框架主要均側重在融入生態格局的集約土地利用、低碳市政技術應用和低碳建筑技術提高等方面。
參考文獻:
[1]蔣彥.低碳生態導向的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篇9
首先應完善給排水、電力等基本設施,特別是住區雨污排放系統,因為這跟住區的衛生環境有緊密聯系。同時還要對住區周邊的城市交通設施進行完善,拓寬道路的同時增加道路與整個截取環境的協調性。還要完善住區周邊的商業、服務、醫療、教育、文化休閑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遵守并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規。首先,應加強城市規劃的重要性。城市規劃不僅要對城市的功能分區進行合理規范布局,而且城市規劃應該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城市更新和發展,對城市未來發展進行長遠考慮。城市規劃是城市的整體布局,還應注重城市的有機更新,不斷提高規劃設計的質量。另外,在住宅小區項目策劃中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分析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關系,建筑物與道路的關系、土地的使用方法、街區內建筑用地的比例結構、住區內的道路、公園等自由空間的配置等問題。還要把握住區內道路率、空地率、建筑密度、容積率、住戶覆蓋率等指標。既能滿足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又能滿足人們生活要求。同時,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注重公眾參與,采取適當的引導和獎勵措施,鼓勵公眾自覺維護和改善居住環境。
轉變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中,尤其是老城區,居住著大量的流動人口。對于這些人來說,目前的居住環境是暫時的,所以他們不愿意對居住環境進行維護或建設。另外,也有部分居民對居住環境建設意識不強,環保意識不高。這是都是導致居住環境惡劣的人為因素。因此,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政府監督來引導居民對自身的居住環境進行保護。提倡居民多以公共交通和步行為主的出行方式,減少機動車的流量可以創造寧靜的居住生活氛圍。另外,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愛護公共綠色空間,住區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形成不亂扔、勤清理的好習慣。倡導低碳生活、綠色生活、生態生活,保護生態資源,愛護環境,從理念和精神上轉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
篇10
關鍵詞:低碳城市;治理;路徑;咸寧市
Abstract:Low-carb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s key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 Based on innovation drive and new urbanization, applied SWOT to study the key problems of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Xianning, and constructed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governance road, and put forward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road map on spatial, policy, economy, participation and technical for Xianning City.
Key words:low-carbon city ; governance ; path ; Xianning city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12-56(6)
低碳城市發展成為全球化、新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探索創新驅動的區域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與區域高效、包容與可持續發展、扶貧攻堅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引領意義。在湖北省“黃金十年”與咸寧市“五個咸寧”戰略背景下,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成為咸寧市發展轉型、快速崛起與持續發展的重要出路,是落實咸寧“十三五”提出的“一江一山”戰略的必然選擇。因此,分析和解決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路徑與治理路線對引導咸寧快速健康城鎮化具有重要理論與實踐意義。
1 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的SWOT分析
1.1 優勢分析
1.1.1 產業結構逐漸優化,并日趨合理
自“十二五”以來,咸寧市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致力于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可持續發展和發揮比較優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夯實產業基礎,拓寬產業領域,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主要支撐、農業特色鮮明和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產業格局。在加快發展工業的同時,著力發展以旅游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一是大力實施旅游帶動戰略,突破性地發展旅游產業,主要以主題旅游、休閑度假旅游、健身養生旅游等形式推進咸寧市國家旅游標準化城市建設與發展,打造“香城泉都、美麗咸寧”的現代旅游新城。二是積極推進物流與流通現代化,培育現代物流主體,引進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通過構筑公共信息、物流配送、交通運輸三大平臺,打造咸寧功能完備、輻射力強的區域性物流中心。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與社區服務業。四是符合咸寧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發展總體戰略的需求。目前,咸寧市旅游、金融、物流、房產、信息、休閑等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將給低碳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
1.1.2 森林覆蓋率高、碳匯能力強
咸寧市土地總面積981494公頃,其中林地面積561286公頃。在全市林地面積中:森林面積411095公頃,占73.24%;疏林地面積8563公頃,占1.53%;灌木林地91110公頃,占16.23%;無立木林地47452公頃,占8.45%;苗圃地3067公頃,占0.05%。全市活立木蓄積量8768293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積量8302520立方米,占94.69%;疏林蓄積量45516立方米,占0.53%;散生木蓄積量135271立方米,占1.54%;四旁樹蓄積283795,占3.24%。全市森林覆蓋率為52.3%。2009年,咸寧市森林年固碳量達到10668627噸,農田固碳量達到6473832噸,水生生態系統固碳量達到494509噸,其它生態系統的年固碳量可達473315噸,并且呈逐年增長趨勢。
1.1.3 能源結構漸趨優化,清潔能源發展潛力巨大
咸寧市清潔能源發展以電源建設為核心,執行電力工業優先發展的方針,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在電力發展中,要堅持優先發展核電,適度發展火電,加快發展水電、風電和生物質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原則?!笆濉逼陂g,咸寧市將調整能源發展戰略,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等項目逐步啟動,并在國家準許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核電。目前,咸寧市可用于發電的風電場規模約46萬千瓦左右,主要集中在幕阜山脈。幕阜山脈面向東南方為鈍角,面向西南方為銳角,有利接受東南風進入,是世界上季風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笆晃濉逼陂g,咸寧市已完成通山九宮山風電場一期建設(裝機1.32萬千瓦)?!笆濉逼陂g,咸寧市將重點建設九宮山風電二期、崇陽大湖山風電一期、通城黃龍山風電一、二期,開展通山九宮山風電三期、太平山風電、大幕山風電、崇陽金沙、赤壁雪峰山、咸安斧頭湖、嘉魚長江風力發電場等項目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間,咸寧市風電總裝機規模達10萬千瓦以上。
咸寧市小水電資源較為豐富,全市大小河流207條,主要河流是富水和陸水兩大水系。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25.7萬千瓦,可開發量21.6萬千瓦 “十二五”末,咸寧市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5萬千瓦。
咸寧市是農業大市,秸稈資源豐富,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具有較大潛力。其中,通山、赤壁、咸安等地均有條件開展秸稈發電,全市可用于秸稈發電規模約7萬千瓦左右。
咸寧市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均日照時間1754.5小時,年均無霜期245~258天,年總輻射量101-106千卡/平方厘米。太陽能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笆濉逼陂g,咸寧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總規模達到20兆瓦,發展潛力較大。
咸寧市地熱資源豐富,所轄6縣市區均有分布,至今已發現7處地熱田,均屬中小型低溫地熱田。初步統計總地熱資源量為221.32×1012kcal,折合標準煤3162×106t,地熱資源可開采量26164m3/d。
1.1.4 基礎好、政府部門高度重視
咸寧市各縣(市、區)、各部門緊緊圍繞節能目標任務,通過強化目標責任,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推動技術進步,強化政策激勵,加強監督管理,開展全民行動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動節能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率達到17.93%,完成預定目標,并為今后節能、減排、高效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政府已出臺系列支持低碳發展的政策,為低碳項目入駐大開綠燈,給咸寧新一輪低碳發展開啟了大門。
1.1.5 示范引領效應明顯
華彬金桂湖低碳示范園區項目已彰顯其示范、引領功能,給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路徑帶來良好的經驗與基礎示范效應。
1.2 劣勢分析
1.2.1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長
全市2006~2015年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位居全省前列,產業結構呈231結構,漸趨合理,第三產業成長速度大幅增加。2006~2015年咸寧市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超過10%,人均能耗約達5噸標準煤,能耗量與能耗強度大。
1.2.2 高耗能工業行業在工業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較大
2006年~2015年,咸寧市典型高耗能行業的產值增幅高達91.87%。2015年,典型高耗能行業的生產總值占全市總產值的22.01%,比“十一五”上升了4.3個百分點。典型高耗能行業產值占全市總產值的比重總體仍然呈上升趨勢,這與產業轉型升級、節能降耗是總體需求是相左的。
咸寧市典型高耗能行業的能源消費量從2006年~2015年呈逐年上升趨勢。2006年咸寧市典型高耗能行業的企業能源消費量為233.1萬噸標準煤,此后咸寧市典型高耗能行業的能源消費量呈現出緩慢增長的趨勢,到2015年增加到約290萬噸標準煤,較前一年增加近5%。
1.2.3 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短期內難以實現能源結構的調整
咸寧市目前的能源結構是以煤炭和石油為主,天然氣、電力和熱力為輔。從能源消費總量來看,2006~2015年間,隨著咸寧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咸寧市能源消耗量在不斷增長。其中煤炭消費量總體不斷增長。與此同時,石油產品消費增長較快,由2006年的29.32萬噸標準煤增長到2015年的95萬余噸標準煤,年均增長率達到了7%。電力和天然氣增長緩慢,尤其是天然氣發展十分緩慢。
從所占的比重來看在所有的能源消費中,2006~2015年間,煤炭一直占據了70%以上的比重,甚至高于全國水平(68.9%);熱力和天然氣的比重很?。浑娏Φ谋戎刈兓淮???傮w上,咸寧市能源結構仍然依賴于火電,清潔能源比例偏低。因此,能源結構優化需求強度大。
1.2.4 與發達地區相比,節能技術水平比較落后
主要表現為節能投入不足,創新能力弱,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特別是一些重大帶動作用的共性和關鍵技術開發不夠。同時由于缺乏鼓勵節能技術推廣的政策和機制,多數企業融資困難,節能技術推廣應用難。
1.2.5 公眾的節能環保意識比較弱
目前,咸寧市市民對節能減排方面的認知較為缺乏,而且認為節能減排是政府和企業的事情,自己沒有義務去節約資源,繳費消費理所當然;有人認為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不屑”節約。所以,要不斷提高全民的資源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企業和公眾參與節能減排的主動性、積極性。
1.3 機遇與挑戰分析
1.3.1 低碳發展與綠色轉型是國家創新驅動與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路徑,給咸寧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隨著全球變暖與能源資源枯竭,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借此作為世界新一輪產業競爭、技術競爭、經濟增長競爭的關鍵。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嚴重制約了經濟的持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中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增強國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需要、緩解在全球排放等問題上面臨的國際壓力的需要。這既符合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對來自國際上的挑戰。2010年7月19日,國家發改委氣候司下發《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將貴陽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保定八市,以及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五省,為國家低碳試點省市。這一大背景,為咸寧市低碳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1.3.2 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需求
武漢城市圈2007年獲批“兩型社會”試驗區后,在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土地集約利用和財稅金融支持等8個重點領域的33項專項任務上取得了積極成效,有力支撐武漢低碳城市發展模式建設。當前咸寧市倡導以能源的可持續供應為支撐的低碳經濟,促使地方形成低碳發展理念,培育低碳產業,形成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模式。由此可見,發展“低碳經濟”正是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途徑。
1.3.3 經濟社會梯度差異
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仍未改變,各地區的市場化進程差距明顯,繼續拉大區域間競爭水平的差距;知識經濟發展的不同也將進一步拉大地區間產業結構的差距,東部地區在產業結構分工中將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中西部地區資源加工業和農業仍是重點;由于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的差異,外資向中西部地區大規模轉移還需要一個過程。咸寧市地處中部丘陵山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明顯落后于中部發達地區和武漢城市圈發達城市。咸寧市社會經濟發展壓力巨大,給咸寧市低碳經濟發展造成了威脅。
1.3.4 產業結構轉移的壓力
近年來,東部發達地區資本相對飽和,本地市場難以滿足資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資源、勞動力成本、環境、市場等綜合因素影響,資本向外擴張的需求強烈,長三角、珠三角、閩南地區大批產業已開始梯度轉移。我國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政府主導號召到市場自發探索期后,在近期中央宏觀政策的引導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態,以市場為主導,呈現三大特征: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大項目不斷增多;投資來源多元化,來自東部“三大區域”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的投資增多;第二產業項目具有投資額大、產值高等特點。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有一大批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行業由東部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咸寧市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也面臨著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產業轉移,給咸寧市低碳經濟發展形成巨大的壓力。
1.3.5 國家在世界低碳發展上的承諾,給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提供了政策機遇
2009年12月18日,總理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時,向全世界承諾:中國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5年中國單位GDP CO2排放量為6.6萬噸/億元(GDP以1990年不變價計)。根據總理在哥本哈根對全世界做出的承諾,結合咸寧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設定咸寧市低碳經濟發展的總目標是:到2020年,全市單位GDP CO2排放量下降45%,達到3.63萬噸CO2/億元(GDP以1990年不變價計);“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咸寧市全市單位GDP CO2排放量比2005年單位GDP CO2排放量下降20%,達到5.28萬噸CO2/億元(GDP以1990年不變價計)。為了實現這一總體目標,需要從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和低碳技術發展等方面努力。我市可結合發展實際,根據國家的統一部署與要求,著力在技術創新、結構調整、模式轉換、生活與消費等方面出臺政策,支撐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這是符合國家可持續與科學發展需要的。
2 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路徑
研究表明,低碳城市發展以技術創新、生產方式轉、生活方式轉型與低碳理念為核心的清潔發展模式,低碳城市的發展一種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持續、健康發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發展路徑可以從空間、政策、經濟、參與與技術體系等方面實現。
2.1 空間路徑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與交通的發展是影響城市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緊湊的土地開發及城市空間結構的優化是當前城市低碳競爭力強弱的空間支撐,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導城市有序開發,城市土地開發方式與交通系統的耦合將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系統(潘海嘯,2010)。所以,城市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依靠軌道交通的發展,重要的是依靠未來產業定位與整體區域空間結構現狀,減小郊區中心與城市中心不必要的便捷性聯系,加強郊區的緊湊化發展及混合城市功能土地利用。基于此,咸寧市城鎮化進程中,應按緊湊型精明發展與緊湊發展模式,實現土地的集約、節約與高效利用,并實現中心、哺育與反哺育式互動發展格局;咸寧市城鎮功能劃分應堅持混合功能為主的城市功能區劃方案,促進資源集約利用,減少土地消耗與浪費。
2.2 政策路徑
政策是低碳發展的基礎與規范依據,既承擔引領、規范功能,又起約束、調控作用,因此,各級政府應從創新驅動、城鎮化帶動雙輪驅動,產業化引領角度,著力支撐低碳化產業的發展與開發模式,規范開發行為,確保低碳轉型的成功實現與快速推進。搞清資源開發與碳排放的關系,實施開發與保護并舉,在進行科學規劃及開發的同時,按照深度加工、高效利用的原則,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與設備,提高資源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及碳生產率。對于合理利用資源的企業,健全開發與資源利用的環境補償調節機制,劃分責任主體,實施污染及排放收費制度。在工業性主導的城鎮地區,根據碳排放強度,實行生產企業的環評制度,設定企業門檻,將CO2排放量納入企業的評定指標。對高耗能、排放大,效率低的企業要進行果斷關閉?;陂L江大保護戰略需求,建立資源環境責任清單、建立低碳發展績效考核與評價機制,明確目標與責任,在社會營造氛圍。同時盡快出臺咸寧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和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等相關規范確保產業低碳轉型。建立政府、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宣傳體系,并鼓勵公眾參與,形成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低碳發展聯動格局。
2.3 經濟路徑
產業路徑上總體圍繞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引領下的轉型與升級道路,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引領、帶動和輻射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一是依托國家標準化旅游城市品牌,利用國際溫泉旅游節契機,大力發展旅游業與會展產業,并與中三角地區建立聯動關系;二是依托武漢光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園、武漢電子商務城市、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東風,以基地對接、保姆對接模式,與武漢形成產業互動發展格局,補齊咸寧創新發展的短板,帶動咸寧產業技術創新與突破,形成與發展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或產業集群;三是第一產業以生態農業、立體觀光農業為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帶動第一產業內部結構優化與轉型,增加第一產業附加值;四是借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契機,營造咸寧文化產業品牌,以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為基礎,打造咸寧城市品牌。
能源路徑:一是傳統能源的技術升級,實現節能與降耗;二是有序推進發展新能源,實現新能源主導的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光伏產業等新能源產業建設,配套建設輸電通道、發電廠(站)接入系統電網建設工程、大用戶接入系統工程,將咸寧建成全省能源大市、華中 “大電谷”、全國潔凈能源 “示范區”、國家能源 “博物館”。
2.4 參與路徑
政府、企業、公眾是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三元主體,依靠市場性、規制性及參與性手段、制度或社會機制及個人努力實現城市低碳競爭力發展的治理目標,強化經濟發展同時大幅提高HDI指數(HDI/GDP)。因此,在參與層面,基于HDI的社會福利追求首先是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的社會環境與社會核心價值。公眾參與體現社會公平,倡導機會平等,并保障公平合理地分享社會資源及人類發展成果,增強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低碳城市發展必須使民眾在建立低碳型社會基礎上擺脫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充分意識經濟增長帶來的高消費、高排放與福利增長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社會的發展及城市進步的標志在于人們生活質量及福利水平的提高與碳排放之間的脫鉤發展。
2.5 技術路徑
低碳城市發展的技術路徑涉及整個城市的系統入口環節以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為標志的替代技術;在建筑、交通及生產過程環節上的循環處理技術以降低城市發展過程中的CO2排放(GDP/ CO2),提高城市生態績效;在新技術的應用及建筑控制系統上使產品或建筑的節能效率顯著提高,通過交通工具及交通設施的技術改進使未來城市發展體系建立在高能效的基礎之上。在企業的生產環中加強新型節能產品、工業產品、混合動力汽車、廢棄物的再利用、引導智能型垃圾自動收集機器人技術及各種建筑材料的企業研發,以綠色科技的應用與技術創新實現城市低碳發展。因此,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中必須堅持創新引領與城市化雙重引領功能,應努力營造一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支撐路徑,同時需要建立政企合作、校企合作、企企合作的多維協作模式,促進產、學、研、應一體化的良性互動格局。
3 咸寧市低碳城市發展治理路線圖
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是一個多方共同參與的、長期的系統工程,政府、企業/市場、公眾是低碳城市治理的主體(圖1)。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中起到領導、指導、引導的作用,通過政策、規劃等實現對低碳城市發展施加影響;企業/市場是低碳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運行主體與維系主體,通過技術流程再造、節能減排等措施實現生產活動的低碳化;公眾是低碳城市的參與者與受益者,并通過參與、訴求影響政府、企業/市場行為而影響低碳城市的發展;企業/市場、公眾之間,建立良好的低碳市場需求與產品導向,實現關聯與影響,是低碳城市治理模式依托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重要場所;政府、企業/市場間通過技術、資金、政策、環境的營造影響彼此行為,從而實現相互關聯與影響,并建立協同關系鏈;政府、公眾間通過參與、訴求建立關聯鏈,而影響彼此行為。
根據低碳發展的技術要求與治理模式,基于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與滾動效應,在治理路線上應堅持多元主體、多維聯動、差別化責權原則,走專業人士制定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民間社會“自下而上”的參與之間的平衡路線。
3.1 聯合行動
世界城市低碳發展表明,聯合行動是實現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各個城市政府認為,要應對氣候變化在地方帶來的挑戰,在全球層面聯合開展行動是非常重要的。這使得城市政府能夠參與到全球的討論和分享中,一方面分享自己的經驗,從而對其它城市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互相交流可以獲得技術和資金支持。因此,城市聯合、城鄉聯合是必然要求。
3.2 工作機制調整與創新
為了推動社會各部門參與行動方案的規劃和實施,政府需要創新的機制,包括與相關機構簽署正式的諒解備忘錄、戰略合作伙伴協議,也包括建立專家工作組、技術顧問團、氣候行動指導和監督委員會等。
3.3 參與式的統一行動
建立低碳發展行動指導委員會與專題工作組,由其提供一種讓整個城市的行政部門能夠制定整合統一的政策措施的機制。通過論壇、實踐展示、會展等形式予以推進。指導委員會和工作組也負責推動和組織居民和企業進行公眾參與,具體形式就是定期的意見征詢會、研討會、講解會和論壇等。
3.4 整合政策
政府必須走向整合減緩、適應氣候變化和綠色經濟增長政策的道路。為此,政府首先會對現有政策行動及其成效進行了一系列的梳理,以便了解在國際、國家、省和地方層面,已有哪些法律、政策和項目能夠采用。在梳理的基礎上,確立補充并配套相應的資源和人力,解決跨部門之間的沖突和障礙,形成整合的行動方案。
3.5 伙伴關系
與更廣泛的政府部門、非盈利機構、工商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锇闄C制可以解決發展資金、技術、人才等問題,實現多方合力打造低碳發展的長期愿景。
3.6 示范行動
政府的行政管理也具有消費者的特征,也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城市政府帶頭示范已經成為一項重要模式。一方面減少了自身部門的碳排放,另外可以對某些運作模式進行嘗試,既取得了公眾和工商業信任,又能找到成功模式、刺激市場、推動企業和公眾開展更廣泛的行動。因此,地方政府有能力通過示范引領城市邁向低碳未來。
3.7 綠色投資基金與評估的碳金融體系
低碳金融體系是低碳發展的重要環節,主要通過碳交易形式實現??梢越ㄕ畟?、多邊基金、政府激勵資金、公共和私人部門資金多位一體的基金,確保綠色發展的資金需求。通過碳權交易實現碳流通,滿足區域發展需求。通過針對發展的綠色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不同行業、部門的發展給予差別化政策待遇。
3.8 綠色就業、創業計劃
就業、創業是解決勞動力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徑,綠色就業與創業是綠色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要求,可以通過提供綠色項目、綠色崗位,吸引不同人才的需求,既解決就業問題,又解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人才瓶頸問題。如可以在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碳交易和碳金融、城市農業或園藝等領域都會提供數量不等的“綠領”工作。
參考文獻:
[1]潘海嘯.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間結構:城市交通與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發展研究,2010(1):40-45.
[2]戴亦欣.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3): 12-17.
[3]諸大建.低碳經濟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嗎[N].解放日報,200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