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整體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30 17:57: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整體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海洋空間規劃體系的基本認知
隨著人類用海活動的增多,對海洋空間的需求不斷增長,人們逐漸認識到“時間”和“空間”因素在海洋管理中的重要性[1],尤其是在用海程度較高的歐洲,逐漸建立并開始運用了海洋空間規劃[2]。1.1海洋空間規劃。從科學術語定義看,海洋空間規劃是以動態演化著的海洋空間為基礎,以探討海域的特征和規律為依托,協調人與海洋空間之間的關系,對海洋空間的演化提出各種層次的策略,并付諸實施和進行管理的過程性活動[3]。該定義強調策略性,即要達到的目標和愿景;強調過程性,即通過規劃手段變成空間現實;強調尺度性,即從大尺度海洋空間到小尺度微觀海域空間,本質上都是一體的,均屬于人與海洋相互作用的不同尺度部分。從規劃管理定義看,借鑒歐洲區域/空間規劃、歐洲空間規劃制度概要、歐洲區域間計劃對“空間規劃”界定[4],可認為:海洋空間規劃是國家或地區為平衡海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海洋空間保護和利用結構進行調整和合理布局的管理決策,是海洋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政策的地理表達;尋求從海洋空間上合理組織人類用海活動,尋求可持續發展下平衡的區域發展和健康的海洋環境。海洋空間規劃應強調海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用長遠和廣闊的視野來看待海洋空間的開發和保護;強調海洋綜合管理的觀念,綜合考慮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環境需求;強調海域或區域海洋的觀念,承認海域差別和區域海洋發展的不平衡,采用相應的措施、政策共同發展,[5]。海洋空間規劃的實質是對海洋空間利用、行業政策協調和政府海洋管制進行超前性的調配和安排[6]。1.2海洋空間規劃體系。《現代漢語詞典》中“體系”的釋義,是指若干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互相聯系而構成的一個整體。作為科學術語來講,“體系”泛指一定范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是各類海洋空間規劃組成,共同引導、預判、協調并完成人海關系相互作用及海域演化過程,具有邏輯一體性和秩序性的綜合公共管理體系[7],是立足于海洋空間,探索人海關系作用模式,在其基礎上對海洋空間的演化提出策略并付諸過程,同時形成一個完整的策略和調控體系。海洋空間規劃體系不是各海洋空間規劃的簡單加和,而是按照某種結構相互組織、整合,形成層次關系并呈現出特定的秩序,是一系列對海洋空間的作用關系總和。這種內在結構化作用關系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可能是橫向的銜接關系,有的則是縱向的對接關系。海洋空間規劃體系內部各要素、各層次、各分系統之間協同配合,具有整體性、相關性、秩序性和持續性等特點[8]。從制度角度看,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是由各類海洋空間規劃組成的,具有一定邏輯組織關系的管理制度集合,是海洋空間發展與資源環境管制的基礎性機制集合,其本質上也是一種制度[3]。
2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的時代背景
一種規劃體系的框架模式可能是歷史總結和歸納的文明產物,也存在對未來發展狀態和時空發展要求的理性假設。構建海洋空間規劃體系,需要認知和探索海洋空間規劃體系存在的時展要求,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2.1落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中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空間規劃體系是我國8大生態文明制度之一,是我國規劃改革的主要任務。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5—2020年)首要任務是“強化規劃引導和約束作用,嚴格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用海空間”。海洋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是落實和推進“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直接要求和實施載體,統籌各類海洋空間性規劃,全方位、全海域、全過程協調海陸資源開發、產業布局和生態環境保護,是深化海洋資源科學配置與管理、嚴格海洋環境監管與污染防治的根本要求,是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2.2實現海洋空間科學開發保護的基礎。海洋空間規劃是各類用海活動審批與監督管理的基本依據和重要工具。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樹立“敬畏海洋、保護海洋”的生態文明理念,構建以海洋空間治理和空間結構優化為主要內容導向,實施全國統一、相互銜接、分級管理的規劃管理體制。理順我國現有多類海洋空間規劃及同一類海洋空間規劃的多級規劃,避免規劃內容沖突,分級落實各級規劃在海洋空間開發與保護中的內容要求,發揮海洋空間規劃對海洋科學開發與保護的基礎性作用,糾正現有海洋規劃側重圍填海盲目擴張和海洋經濟增長的不合理需求,約束和引導海洋空間及海洋資源開發向科學適度有序利用目標發展,保障各類生產、生活、生態用海空間。2.3推動海洋空間利用協調發展的舉措。海洋空間規劃承認海域差別或區域海洋的不平衡,是國家海洋空間發展的基本指南和全域可持續發展的“藍圖”。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樹立“集聚開發、空間均衡”的發展理念,通過大尺度海洋空間到小尺度微觀海域空間的層層海洋空間規劃協調引導和約束,糾正過去和當前忽視海洋資源環境影響的做法,將海洋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承載能力作為決策的依據和規劃編制的前提條件,以不同海域或區域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社會經濟發展潛力作為海洋空間發展的“指揮棒”,用長遠和廣闊的視野來誘導和倒逼各地海洋經濟發展優化和轉型,實現人海和諧,促進形成全國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生態安全新格局。2.4提升海洋空間治理能力的途徑。海洋空間規劃是海洋空間治理與決策的重要手段。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樹立“簡政增效”的執政理念,實施海洋空間規劃事權的邊界劃分與再分配,構建明確的海洋空間規劃邏輯體系,包括各海洋空間規劃的地位和作用,避免規劃內容重疊、缺位、“碎片化”及“朝令夕改”,明確各級海洋空間管理事權,理順海洋空間規劃的編制、實施和監管體制,實行海洋空間規劃“一張圖”審批、統一審批依據,簡化行政審批、完善工作程序和方法,從而提升國家海洋空間治理能力和效率。
3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的著力點
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具有基礎性、戰略性、綜合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應包括3個基本要素,即長期或中期的海洋空間戰略、不同空間尺度下整合各行業政策的協調方法、處理海洋空間利用問題的海洋治理過程。其構建應滿足海洋空間治理的需求導向,體現國家海洋生態文明意志和國家海洋空間治理現代化。3.1體現海洋生態文明意志。海洋空間規劃體系總體上要對國家海洋總體格局、重要的海洋資源及空間發展問題進行調控。根據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健全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導向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格局”的要求,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應體現“海洋資源節約利用、海洋水產品保障、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海洋生態文明意識導向,推進海洋主體功能區建設,突出強調“海洋空間用途管制”和“海洋生態紅線管控”的治理手段,推進實施圍填海總量和自然岸線保有率的用海總量控制制度,實施定性(性質)、定用(用途)、定量(規模)、定位(位置)、定序(時序)的“五定方案”治理措施,遵循海洋自然條件的適宜性、海洋經濟發展的可行性、海洋社會制度的可容性、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和海洋空間布局合理性的5重約束條件的目標效益最大化[9]和“慎填海、不污海、少占海”的保護意識,合理安排各類生產、生活、生態用海空間,明確海洋開發和保護“兩個邊界”,實施海洋空間規劃全覆蓋,實現“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3.2體現海洋空間治理現代化。海洋空間治理現代化包括海洋空間治理組織系統的現代化和海洋空間治理方法方式的現代化,是法治海洋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構成應與海洋空間治理組織系統形成對應關系,依據現有海洋治理層級和國家空間規劃層級要求,實行三級行使權責的體制,體現“于事簡便、于法周延”的原則,打破規劃編制和管理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形成海洋空間規劃控制序列。國家以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主,制定重大發展戰略和空間約束指標,以戰略決策為主;省級以海洋功能區劃為主,較為明確、細致地分配和設定管轄范圍內的生產、生活、生態用海空間以及海洋開發和保護邊界,上落實國家戰略約束指標,下安排市縣微觀管控需求,承擔承上啟下和省級宏觀管理需求;市縣為執行落實者,突出“多規合一”,以“細致化”和“可操作”為原則編制綜合海洋空間規劃,強調規劃的綜合性和實施性,注重海洋公共資源的空間和時間安排,保障上級規劃目標的落實,形成“國家、省、市縣三級規劃,國家、省二級監督,市縣一級執行”的框架組織。海洋空間治理方法方式實行“層層監管、重心下沉、有據可依、各司其職、權責清晰”的現代化行政管理機制。
4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構建的基本路徑
篇2
【關鍵詞】生態環境;網絡體系;建議
引言
生態環境監測是對生態環境領域突出的問題進行解決的基礎技術支撐。對生態環境監測體制進行改革,也是生態環境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在新的形勢下,需要對生態環境的監測體制進行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天地一體、陸海統籌、信息共享、上下協同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保證監測數據的質量,使監測信息的利用效率等于增強,最終提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水平。
1新形勢下我國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發展
1.1“互聯網+”
目前,生態文明建設和互聯網正在融合發展中,國務院在相關的文件中指出“互聯網+”的綠色生態發展,要積極的開展主要生態要素資源環境的動態監測網絡構建,實現你生態環境數據的開放共享[1]。新形勢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的規模要足夠大,能盡量的覆蓋各要素、各地區和各時段;而且還要保證監測數據具備準確性、科學性和可比性,質量足夠高;保證監測信息能共享、能聯網和能應用。國務院的相關文件指出,用大數據改進生態環境的監管勢在必行。
1.2重大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
必須建立生態文明的相關制度體系,比如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等,制定這些重大制度和執行這些重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態環境監測的網絡體系,只有充分的利用高質量的檢測數據,才能夠構建過程嚴管、源頭嚴防、后果嚴懲的約束機制,促進生態環境循環發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生態環境的風險呈高發趨勢,必須進行有效的監測預警,綜合提高生態環境的風險防范能力,建立健全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1.3生態環境的完整性發展
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時,應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環境共同體的概念,不能對生態系統進行人為的割裂。這也是我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時的理念,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檢測改革的基本原則。為了對生態環境比如森林、大氣、海洋、土壤、草原等要素進行統籌監測,需要對位于上游和下游、陸地和海洋等各個監測網絡體系進行統一的規劃和整體的布局。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和部門正在開展相關的示范工作。
2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存在的問題
2.1監測網絡分割
目前,我國主要是由不同的部門來對同一生態環境要素進行監測,造成了監測部門的重疊交叉。我國生態環境的監測職能一般分散在國土、林業、水利等部門,監測網絡也是由這些部門與不同的法律問題進行管理,具體見圖1。比如氣象、環保、交通三個部門對大氣監測網絡的監測就存在著部分的交叉,類似水監測就設計了八個部門。同一生態環境要素由不同的部門來進行監測,其布網密度、覆蓋范圍、監測指標、監測方法等方面比較不同,以至于最后的監測結果并沒有可比性,也常出現監測結果差異較大甚至是矛盾的情況,這對于客觀、全面、準確的評價生態環境的質量來說非常不利。另外,各部門會單獨的不相同的結果,影響政府公信力。
2.2中央和地區的監測網絡分離
目前我國的監測網絡是多張國控網同時運行,運行的費用是由地方來承擔。根據行政層級將不同部門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分為地方網和國控網。再往下細分就是縣級網、地級網、省級網,每個網絡都是由政府來建立并負責運行的[2]。另外,中央的財政配套存在一定的問題,對國控網的高效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主要是中央將大部分的國控監測任務委托給地方監測機構,但是財政保障不足,地方監測機構承擔了和能力不相符的任務,難以保證監測質量。除此之外,國控網的獨立運行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其中環保部門的國控網受到影響最大,中央對地方的政府環境績效進行考核時,需要相應的監測數據,而這些監測數據由地方機構提供,而地方機構的編制又是有地方的政府負責,在這種體制下,監測數據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預在所難免。
2.3政府的監管能力落后
政府的監管能力較為落后,主要體現在監測服務市場的監管能力落后。由于環境監測機構的計量認證主要是由質檢部門來進行監管,在進行專業化監測服務時,又受到水利、環保等部門的監管。這里存在三個問題:①部門直接行使管理權時,出現不協調的狀況;②相應的監管權力法律依據缺乏;③相應的管理體系并不健全。
2.4監測技術水平較低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的水平比較低,主要體現在儀器不夠先進,進口儀器的操作應用水平不高、監測過程受到遙感數據源(見圖2)的制約、大數據分析受到體制制約等方面。
3統籌建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的措施
3.1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體系的統籌布局
由上文所述的相關問題可知,必須在全國范圍內對生態環境質量的監測網絡體系進行統籌布局。比如,要對生態環境的質量監測網進行有機整合,將分散在各部門的生態環境要素監測網絡納入到國控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體系中,而且相應的地方網絡也一并納入,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規劃、統一信息,進一步擴大網絡的覆蓋范圍;又比如,由中央主導國控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體系,國控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建設、運行等方面的事權屬中央,國家提供人力、資金等保障;再比如,建立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由獨立的機構來管理,這個部門要獨立于各部門之外,不受地方政府約束,由國務院直接負責,改變傳統的體制弊端,將執行權和監督權分離,保證生態環境質量監測體系的公正權威。
3.2多張生態環境檢測網并存發展
將生態環境的質量監測職能進行分離,按對應的部門、地方政府的職能進行劃分,和相應的特定管理需求對應,建立相應的生態環境專門監測職能網絡體系[3]。①需要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進行優化調整,比如按照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進行調整;②對地方和中央在專門監測職能網絡體系方面的事權進行劃分,比如在現有監測體制的基礎上,根據專門監測領域的專業要求,進行相應的事權劃分,對地方和中央的權責進行明確,建立執行性很強的問責機制。
3.3政府應加強對生態環境監測市場的監管
首先要對政府的監管手段和方式進行創新,比如可以將政府對環境監測服務的購買力度,加強,積極的鼓勵社會檢測機構參與環境監測。另外,增強質檢總局對各監管部門的監管,比如從國家的層面要求專業監管部門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進行管理和進行資質設定。除此之外,可對環境監測市場進行分類管理,比如加快西部地區的市場培育,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提升東部地區的政府監管能力,借國家的一些事業單位來進行改革,促進環境監測機構的轉型發展。
3.4加大大數據體系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建設的支撐
①必須要盡快的對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體系進行構建。比如制定相應的“互聯網+”專項規劃;②進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管理云平臺的搭建,對生態環境監測進行大數據分析,為相應的決策提供信息化支撐。除此之外,還要提高相關設備和監測技術的應用水平。③促進云計算在環境監測方面的應用,加大監測設備的研發力度,建立健全的生產數據信息技術標準,實現儀器和設備的互聯互通。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的發展新形勢作出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國現階段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參考文獻
[1]王海芹,程會強,高世楫.統籌建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的思考與建議[J].環境保護,2015(10).
[2]陰琨,王業耀,許人驥,金小偉,劉允,滕恩江,呂怡兵.中國流域水環境生物監測體系構成和發展[J].中國環境監測,2014(10).
篇3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環保監測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使得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環境監測部門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高效的解決了各種問題。
關鍵詞:
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
前言
我國環保系統目前已形成多級隸屬于政府環保主管部門的環境監測站2223個,全國其他行業和部門建立的環境監測機構約有2634個,從業人員達到57萬人。在這些現有的監測站中,具備各環境要素監測能力的環境監測站有:980個站從事空氣質量監測,1078個站從事地面水監測,1131個站從事環境噪聲監測,63個站從事海洋監測,111個站從事地下水監測,16個站從事生態監測,185個站從事酸雨監測,32個站從事放射性監測。現代環境管理對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模式的質量以及規模化程度等的要求更高。同時,由于形成的監測工作模式是跨區域協作的,技術人員通過信息技術解放了環境監測的生產力。在新形勢下,對環境監測生產關系制度的完善是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工作。
1.大數據時代對環境監測
信息化的要求大數據時代要求應用大數據方式針對我國環境保護管理和治理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找出解決方案,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1)信息技術推動環境監測信息化啟動新模式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融入了另外一種聲音,即思維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維方式的轉變則源自人類的高級智慧,甚至是瞬時的靈感。新思維的出現在數據應用模式上帶來了很多變革。如云計算以服務的形式將“計算能力”這種肉眼看不見的資源轉化為互聯網上流通的“商品”,被電池續航能力所限制和從其束縛中擺脫出來的手機應用走向智能化之后,互聯網的觸角可以在任何時刻延伸到任何地方。
(2)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建立生態環境網絡大數據系統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環境治理體系以及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等的建立均需要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化的大數據作為支撐。依靠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提高環境質量的綜合分析能力,集成衛星遙感等多源環境監測數據,在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和共享的基礎上開展環境質量的大數據分析,形成立體、自動、智能的生態環境網絡大數據系統。
(3)生態環保新理念要求提高監測數據質量
環境監測信息化必須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必須弄清楚環境質量現狀及其變化趨勢,確定污染源排放現狀及潛在的環境污染風險,要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能為政府決策和環境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和數據支持。
2.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各監測項目的不同需求導致系統缺陷
環監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是龐大、冗雜又需要系統化操作的工程。環監部門需要充分了解所負責的各個工程的信息化建設情況。但是,目前我國環監部門對信息化系統的了解是不全面的,大多數監測部門只負責自身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導致整個監測系統的數據無法得到整合與處理,而是要通過數據交換實施綜合處理,這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浪費,還會使整個監測部門的信息化系統結構紊亂、維穩性能差。
(2)部門間的有效聯系十分匱乏
環監信息化建設是各環保部門進行合作的基礎,良好的信息化建設能夠提高工作交接的效率。不同部門的監測工作有交叉,所以需要這些部門相互協調,妥善處理工作銜接問題,然而多數監測站的設備是按照各自部門的需求進行設置的,并且常常是自動或半自動工作,所以各部門間的設備差異化明顯。且各部門僅僅針對自身系統的需要進行配置,無法建立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而這終將造成環監質量的下降。
(3)信息化建設期限較長
環監信息化建設程序多、過程復雜、周期長,并且監測站對項目的建設和開發一般需要委托給專業公司,而合適的專業公司只能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尋找,這給信息化建設帶來極大的不便。另外,在建設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相關部門的利益不同,常常會出現一些難以溝通和解決的問題,例如建設過程中信息傳遞有誤,使項目建設時間延遲,或是多次更改項目要求,這些都會阻礙環保部門與建設單位在信息化建設上達成統一意見,并會產生無法預料的惡劣影響。
(4)信息管理系統使用不當,效果較差
國際環監部門常常采用LIMS系統,故它作為我國環監信息化建設最主要的借鑒對象被引入國內。但我國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未因此得到有效解決。原因之一是國內環保部門對LIMS系統的認識不夠深入、不夠充分,而是膚淺的;留于表面的,因此多數時候對LIMS系統的使用是不科學的。沒有充分的認識、合理的了解就無法進行高效科學的利用,資源的浪費也在所難免。另一個原因是15地理信息系統實際使用不當導致利用效率低下。地理信息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GIS系統,已經被大量應用于環監系統中,但是我國的環監部門僅僅把它當做了演示工具,并未深入研究GIS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科技內涵,這種對GIS系統的機械運用嚴重影響了它的使用效果。
3.關于環監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前文剖析了我國環監部門的基礎工作和環監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將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對策并進行分析,以便于環監部門更高效地進行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促進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核心是改進工作方式,使檢測工作邁向規模化、專業化。而幫助環監部門在繁重的環境監測工作中,迅速提升工作效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會為環監部門帶來極大便利。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自動連續采樣,并以之逐步替代人工采樣;大型儀器自動分析逐步替代常規手工分析;采集儀器使用時,工作人員無需現場值守,只需遠程監控即可;數據填報的載體由網絡系統的電子報表代替大量人工計算填報的紙質報表,填報過程甚至是自動導入或填報的;大量常規例行報告可以由計算機自動生成;計算機程序還能夠過自動識別并刪除簡單的數據邏輯錯誤。傳統的空間概念被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應用打破了,環境監測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這就要求環監部門的各機構、人員組織需要與之積極配合,工作方式也應當做出轉變,從而適應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同時,加強區域內外環境監測的分工與合作,深入研究如何整合跨行政區域的監測部門以及檢測力量的優化配置,使環境監測邁向規模化、專業化。以下是筆者提出的四條具體對策。
(1)科學定位,統籌兼顧
在對環境監測信息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環監部門現有業務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分類整理以往的業務,對環監部門長遠的業務需求變化進行充分合理的考慮;既要以自身部門的發展需求為基礎進行設計,又要滿足上級機關和同級部門的要求;既要考慮本單位本部門的運作情況,又要顧全監測工作在宏觀層面的整體要求;監測人員首先要精通監測技術,其次要對信息化等相關領域的技術有所了解。
(2)實施標準化信息管理
借助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對省以下環境監測機構實行垂直管理之際,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獨立的監測信息化系統。目前,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預,監測部門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因而監測管理體系不是很完善。所以,可以對國家、省、市重點污染源由國家監測部門監測結果直報省、國家環保部門,而不受當地政府的干預。詳細來講,就是要對環監部門的監測工作提出更高的標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環監部門應當及時整理收集到的所有數據,梳理準確的數據規則和編碼體系,再對歷年環境監測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建立監測數據的新標準,并確定通用的數據管理體系。檢測人員依據業務信息化管理的檢測過程,通過完善的標準信息化系統對監控數據的質量、內容進行控制,從而高效地完成每項監測業務并取得更好的業務效果。另外運用監測數據和排污費征收以及將來實行的排污稅費改革建立相互聯系的稅費系統也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3)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
對全國地級市以上的大氣環境監測系統進行獨立運營直報信息機制。這樣就有利于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管理者需要重視各部門間的有效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溝通可以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準里進行。首先,自上而下的決策型管理方式是環監工作的特點,這要求環監部門的領導要以合理的工作方案為基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基層監測技術人員的需求極其容易被忽略,因此監測規劃方案的實施常常引起沖突,阻礙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另外,各崗位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溝通和學習,深入、認真地做好調研,詳實、仔細地完善每一個細節。
(4)注意環監信息化建設的細節問題
在環監信息管理體系中,數據報表可以通過計算機直接生成,大大提高監測工作的效率。同時注重對質控管理水平的加強和提升,可以使環境監測工作更具規范性。再者,要更多地考慮數據安全問題,加強數據安全可以對數據進行授權。此外,監測人員的常規作業中,環境監測涉及到很多領域范圍,且頻率較高,會產生大量龐雜的數據信息,工作人員應適當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信息化處理,進而促使大數據方法與環境監測的融合。生態環境是與人類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資源例如水、空氣、土壤、動植物等的總稱。生態環境的各個要素對環境監測都有重要影響,這在概念上與大數據是相通的。另外,由上一級政府部門對下一級生態環境現狀及重點污染情況進行信息公開;用生態環境監測結果與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轉移資金聯動起來;對所有建設項目環境影約評價結果按管轄權向社會公開等舉措也是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該考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監測部門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展開環境監測工作,同時使監測工作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并取得更好的環境監測結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基層環境監測站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基層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信息化環境監測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任瑞,趙向東,王海榮等.關于農產品質量監測現場抽樣環節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河北企業,2015(4):9-10.
[2]牛航宇,陳善榮,徐琳等.關于對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5(3):14-18.
篇4
一、前言
發展綠色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新動力,對于有效應對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不穩定的形勢,以及我國行業結構轉型和金融改革提速的經濟金融新常態,促進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綠色金融是綠色經濟的核心和?恿Γ?發展綠色金融,將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推力。2006年,自興業銀行引入綠色信貸業務,綠色金融在我國出現并實現井噴式發展。2015年以來,國務院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人行等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等眾多關于綠色金融的頂層制度設計、規范文件相繼出臺,為綠色金融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鑒于綠色金融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壯大,業界紛紛將2016年稱為綠色金融元年。據中國銀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已達7.26萬億元,占我國貸款總規模的9%左右1。據統計,2016年我國綠色債券發行量達到2052億元,位居全球第一,占同期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另據估算,2015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綠色融資需求為15萬億至30萬億元,可以預見,綠色金融將成為我國未來的一個重要金融業態存在。受我國金融市場現狀影響,從2006年至今,商業銀行依然是我國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主體。目前,雖然商業銀行在綠色信貸、綠色金融債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創新,但仍然存在綠色金融產品單一、數量少的問題。此外,大多數商業銀行至今未建立起與綠色金融業態相適應的戰略規劃、組織機制、激勵約束機制、人才團隊等問題。未來,隨著綠色金融業態走向成熟,我國商業銀行將愈發重視、大力布局綠色金融市場,并進行與之相適應的經營理念、組織機制、產品機制的變革改造。從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組織架構創新轉型的成功經驗來看,通過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發展綠色金融業務將成為眾多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雖然國內外學者對綠色金融進行了大量研究,至今仍未給出綠色金融的統一定義。發達國家在界定綠色金融時,主要從綠色金融與市場、金融業發展的關系入手,側重于從綠色金融對生態資源配置、全球氣候變化及與之相對應的技術變革的積極作用視角定義綠色金融;發展中國家主要從綠色金融對綠色經濟資源的市場調配方面定義綠色金融。目前,我國關于綠色金融最權威、應用最廣泛的定義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3。關于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曹軍新(2016)從公共資源的多層次跨界合作視角指出,我國發展綠色金融主要面臨頂層制度設計乏力、金融機構動力不足、財稅激勵作用不明顯等問題。隗斌賢(2016)和俞嵐(2016)指出,綠色金融創新不夠、產品單一、標準不完備、系統風險防控經驗缺乏、人才較少、金融生態環境不利、監管能力不足、政策法規滯后、配套支持體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約綠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麥均洪和徐楓(2015)運用聯合分析方法證明了金融機構積極性缺乏,“盈利能力”、“行業特征”以及“外部監管”是制約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研究構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探討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時,李淑文(2016)研究了興業銀行的若干綠色金融創新實踐,提出了接軌赤道原則、推廣綠色信貸機制、培養綠色金融人才等有益建議。胡春生(2012)和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2015)認為,建立完備的制度框架、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合理的頂層制度設計、有效的市場機制和產品及業務創新模式是構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有效路徑。李曉文等(2012)、馬駿(2015)、翁智雄等(2015)等學者研究了國外發展綠色金融的經驗,提出了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具體建議。也有學者從推動綠色金融立法、降低信息不對稱、完善政策激勵支持體系、培育中介服務體系、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引導作用等方面出發,給出了構建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頂層設計思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綠化中國金融體系”課題組,2016;辜勝阻等,2016)。目前,我國尚未有關于商業銀行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系統化研究,本文的研究,對于商業銀行拓展綠色金融業務、組織架構調整、戰略創新轉型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綠色金融事業部設立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
(一)綠色金融事業部設立的意義
1.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是商業銀行應對綠色金融業務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2015年以來,綠色金融在我國發展飛速。各商業銀行在不斷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儲備和營銷綠色信貸項目,發行綠色金融債的同時,紛紛試水與碳金融領域相關的業務創新,制定綜合化全方位的綠色金融融資解決方案;我國大部分券商積極將綠色金融納入公司經營戰略,爭相獲取綠色債券承銷資格,發行綠色債券,設立環保產業指數,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甚至成立了綠色金融事業部,搶奪綠色債券市場蛋糕。同期,基金公司、各類投資公司也在大力摸索綠色金融業務。作為我國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主體,雖然商業銀行不斷將各類資源向綠色金融業務傾斜,但是有關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業務的戰略和信貸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綠色金融業務風險管控不精準,綠色金融項目內部評估不專業,綠色信貸產品創新力度不夠,熟識綠色金融業務的人才儲備不足,綠色信貸業務的研發、生產、銷售分散在商業銀行各個部門等問題大量存在。未來,隨著綠色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這些問題將成為制約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要因素。成立綠色金融事業部,集中建立與綠色金融體系相關的業務規劃和政策、組織機制、產品目錄、項目團隊,并集約人力、物力資源,將是商業銀行解決上述問題,迅速搶占綠色金融市場的可行選擇。
2.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是商業銀行推進戰略轉型的現實需要。經濟轉型與金融轉型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經濟轉型是金融轉型的依據和前提,金融轉型是經濟轉型的動力和推手。當前,我國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與發展綠色經濟相對應的,商業銀行在推進改革轉型時,必須將綠色金融的因素考慮在內。2003年以來,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等在內的我國眾多商業銀行紛紛進行事業部制改革,以期打破銀行總分支垂直化鏈條組織的層次,通過條線式、工廠式管理提升業務專營性和管理效能。從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事業部制改革的成效來看,對某些優勢業務、新興業務、產品、行業、區域、策略、市場設立事業部,有利于促進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競爭力。為了適應綠色經濟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改革,同時為快速搶占綠色金融市場,降低綠色金融業務風險,商業銀行通過借鑒同業或自身設立事業部的經驗,專門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將成為現實選擇。
3.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是商業銀行實施差異化、特色化經營的可行選擇。2015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金融進入新常態、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互聯網金融和移動金融業態快速發展、銀行業同業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紛紛探索有效發展路徑和可行生存空間。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發展已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經營策略和重要共識。通過專注并做大做強做優比較優勢業務,實現特色化、專精化發展也得到中小商業銀行的認可,如寧波銀行專注于中小企業貸款、南京銀行專注于債券市場業務、哈爾濱銀行專注于小微業務和對俄業務,這三家銀行通過做精做優比較優勢業務,形成特有資源稟賦,實現了快速發展,得到了同業認可。隨著國內外綠色經濟的蓬勃發展,綠色金融市場將愈發壯大,通過堅持做綠色金融業務形成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比較優勢已成為可能。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是商業銀行深耕細作綠色金融業務的較優選擇。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業務,從而在綠色金融領域形成比較優勢和特色資源稟賦,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此外,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還具有其它的優勢。第一,有利于提升綠色金融業務風險管控效能。綠色金融事業部擁有事業部共同的優勢,即健全而專業的風險管理體系、完善而定制化的業務審批審查流程,有利于化解和控制與?G色金融業務相關的市場風險和業務風險。此外,綠色金融事業部的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相對集中、風險管理人員更加專業,貫穿于綠色金融業務各個環節的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相對健全科學,將大幅提升綠色金融業務風險管理水平。第二,有利于提高經營管理服務效能和水平。綠色金融事業部垂直化、集約化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將有效縮短管理鏈條,更加貼近綠色金融市場,有利于綠色金融產品個性化定制、專業化營銷,也有利于提高決策效率和對綠色金融市場變化的靈敏程度,更好地實現以綠色金融客戶為中心設計、研發、銷售產品。此外,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還有利于提供專業化、流程化、模塊化的專業金融服務,為綠色金融融資需求設計全方位金融服務方案。第三,有利于壓降成本。綠色金融事業部通過獨立核算、“內部轉移定價”,使成本細化到部門、崗位、產品,實現動態考核綠色金融產品、崗位、業務績效、盈虧的可能,從而降低了部內的交易成本和運營成本。
(二)綠色金融事業部設立的可行性分析
1.我國商業銀行擁有豐富的設立事業部的實踐和經驗。自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事業部制在歐美出現后,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關注并試點事業部制。2002年,工商銀行組建了專營票據業務的票據營業部,部內實行獨立核算,被認為是我國商業銀行事業部改革的最早嘗試。2004年,包括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在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進行零售業務事業部試點,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在股份制改革后也開始事業部改革。目前,包括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包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我國各類商業銀行紛紛在個人業務、公司業務、涉農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等業務領域進行了事業部改革。總之,我國商業銀行在事業部制改革方面擁有大量成熟的實踐,為商業銀行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提供了經驗借鑒。
2.綠色金融事業部設立可通過整體推進和局部突破兩種形式實現。對于未進行事業部改革的商業銀行來說,可以避開對商業銀行現有傳統組織架構和分支機構的改變,在總行單獨設立綠色金融部。綠色金融事業部設立后,商業銀行可將與綠色金融相關的業務劃歸綠色金融事業部。綠色金融事業部的設立既能成為商業銀行試點事業部的有效舉措,也能促進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對于已經進行事業部改革的商業銀行,可在現有組織架構的基礎上增設綠色金融事業部。對于正在或即將進行事業部改革的商業銀行,可在組織機構改革框架內增加綠色金融事業部即可。
3.綠色金融業務較易被分割出來。自2006年以來,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環保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門紛紛出臺了關于綠色金融業務的產品目錄、項目目錄、技術目錄,如《綠色債券項目支持目錄》、《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VOCs防治領域)》、《中國銀監會關于印發綠色信貸指引的通知》(銀監發〔2012〕4號)、《綠色制造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對綠色金融業務的邊界作了清晰地劃分。此外,部分商業銀行、學術機構也都制定了綠色金融產品目錄,如在我國“第二屆綠色設計與制造論壇”中,公布了108類綠色設計產品,覆蓋建材、化學品等14個行業。總之,綠色金融事業部開展的綠色金融業務能清晰地從商業銀行現有業務中劃分出來。
三、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界定、目標定位和設立原則
(一)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界定
商業銀行設立的綠色金融事業部是指,商業銀行內部以綠色金融業務為依據,將與綠色金融業務相關的研發、生產、銷售等部門、人員、產品整合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組織結構形式。綠色金融事業部專營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作為利潤中心,實行獨立核算。依據業務發展需要,綠色金融事業部可適時設立區域分部,分部及其人員管理、經營核算歸口綠色金融事業部。
(二)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目標定位
綠色金融事業部主要為綠色金融相關的機構客戶、公司客戶、私人客戶辦理綠色信貸相關的業務。
1.綠色金融機構客戶指需要進行包括城市綜合基礎設施項目,污染防治項目,環境修復工程,煤炭清潔利用項目,節水及非常規水源利用項目,尾礦、伴生礦再開發及綜合利用項目,工業固廢、廢氣、廢液回收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及循環利用項目,清潔交通項目,清潔能源項目,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等與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并需要融資支持的機構客戶。
2.綠色金融公司客戶包括實施節能技改的企事業單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工程項目公司,節能減排、環保設備生產企業,公用事業服務商,能源公司,清潔能源項目開發與服務公司;也包括從事綠色金融業務的同業綠色金融企業,如綠色金融保險、證券、基金公司。
3.綠色金融私人客戶包括擁有綠色金融消費意識或經被營銷誘導消費綠色金融產品的私人客戶。
(三)綠色金融事業部的設立原則
1.堅持以綠色金融客戶為中心、以綠色金融市場為導向。綠色金融事業部的各項業務開展、產品創新、服務提供必須以綠色金融客戶的融資和服務需求為中心,滿足綠色金融客戶不斷變化的差異化需求,同時適應我國及國際綠色金融市場發展的趨勢。
2.堅持經營風險與經營收益相平衡。在綠色金融事業部內部各層級、各部門、各崗位之間,有效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資源及經營目標任務,實現綠色金融事業部內的責任、權力、費用相統一。專門針對綠色金融業務建立完善統一的風險和資本計量模型、會計和成本核算標準,實現綠色金融事業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進而建立常態化的高效運營機制。
3.堅持服務領域、產品技術、產品研發、服務流程的集約化與專業化。商業銀行在內部統一綠色金融業務資源、專家人員、物力資源和專業化的服務資源,為綠色金融客戶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特色服務。通過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減少決策鏈條、提升管理效能,開展一體化、分類型、分層次的業務辦理和經營管理,實現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的資源配置最優化、管理效能最大化。
四、綠色金融事業部制度設計
(一)組織機制設計
1.組織機制設計。根據綠色金融事業部的服務客戶對象,專業化管理服務,不同產品研發、生產營銷,風險管理等經營開展需要,需要在綠色金融事業部部內設置包括綜合管理部、風險管理部、運營管理部、公司服務部、零售服務部、產品營銷部等二級部門(詳見圖1)。各個二級部門的工作職能見表1。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科技管理由商業銀行總行提供,必要時,事業部也可建設自己的科技開發支持團隊和科技系統。
2.運行管理機制設計。一是建立“集中決策、分散經營”的決策管理機制。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組織架構應具備前臺大市場、大營銷、交叉銷售,中臺大運營,后天大集中的思路,明晰規劃前中后臺部門的職責分工,實現前臺部門高效競爭、貼近市場,中臺部門高效支撐、信息化運轉,后臺部門高效服務、有序支持。二是建立“獎賞有別、權責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事業部應建立以價值為導向的激勵考核體系,應被授權相對獨立的人力資源管理權限,必要時事業部HRBP可由商業銀行總行派駐,應具備開展業務需要的自主選聘、定崗、定薪等人力使用管理職能,以充分發揮職位管理、薪酬安排、績效考核的突出作用,實現以崗定級、以級定薪、以績定獎、以績定遷,并營造能進能出、能上能下、雙向遷徙的能力;應不斷完善考核體系,統一規劃、制定、下達業務經營需要的內部收益計劃、成本核算指標、薪酬分配與考核指標、業務發展指標、經濟資本回報指標,并把上述目標任務和業務指標直接與部內二級部門、崗位人員的經營績效掛鉤;應對二級部門和管理層人員實施綜合績效考核和關鍵經營管理指標考核,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對部內二級部門進行全面、合理、科學的評價。三是建立專業化、復合型人才儲備機制。綠色金融事業部作為獨立核算的主體,應格外注意對綠色金融專家人才的引進,對基層業務人員的培養,注重加快培養具有專業化、復合型的人才隊伍。四是建立綠色金融業務立體化、精細化的交叉營銷體系。綠色金融事業部應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對公、對私綠色金融客戶全方位、層次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構建一籃子的產品營銷服務體系;應為不同類型客戶創新定制差異化的金融產品,滿足綠色金融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五是建立精細科學的全面成本管理機制。綠色金融事業部應實現成本核算管理的精準化,將資本成本、管理成本、資金成本等納入成本核算管理、費用全口徑管理之中,并對部內的產品、業務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六是建立高效精細的運營機制。綠色金融事業部應以客戶價值創造為抓手,對運營流程進行優化再造,力爭建立最快反應速度、最優服務體驗的運營機制,部內業務部門在必要時可采用項目制、工廠制,以實現流程高效、制度合理、信息對稱、協同有力的運作。此外,綠色金融事業部還應根據業務開展需要,建立精細化的客戶管理機制、先進合理的科技系統支持體系等便于高效運行的體系。
3.風險管控體系設計。一方面,構建“分級授權、相互制衡”的風險管理機制。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的一個優勢是能統一管控綠色金融業務風險,綠色金融事業部穩健運行的關鍵也是能不能合理設計出一個科學計量、合理劃分的風險管理體系。建議綠色金融事業部側重經營風險防范,在商業銀行總行規定的風險管理政策和風險限額約束下,管控業務層面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建立事業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綠色金融事業部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和獨立核算,因此,必須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包括制定科學的風險偏好,建立合理的業務授權體系,制定完善的?I務管理辦法和管理流程,建立完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領域的識別、計量、監控體系,并將風險管理前移,形成高效合理的風險識別機制,實現全事業部、全方位、全流程風險管控。必要時,可在綠色金融事業部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設立首席風險官,統籌事業部風險管理。
五、綠色金融事業部產品設計
商業銀行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后,可借鑒國內外關于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開展相關業務。結合當前我國金融市場環境及綠色金融事業部的經營目標定位,綠色金融事業部可創新開展的綠色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零售信貸業務、對公信貸業務、投資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四類(詳見圖2)。
- 上一篇:淺談小學教育的思考
- 下一篇:預算調整方案審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