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的特征范文
時間:2024-01-23 17:57: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安全的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山地城市的生態安全關系到區域社會的和諧發展和穩定。與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生態系統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脆弱性的特征。基于對山地城市生態安全概念的理解,指出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系統是由城市實體人居環境空間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和生命線系統構成,并提出了保障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策略。
【關鍵詞】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系統;策略
山地是人類聚居空間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地域環境的復雜性、交通條件的封閉性、建設活動的艱巨性和經濟發展的滯后性,決定了山地人居環境建設的特殊性。但目前對山地的認識和研究尚處在啟蒙階段,山地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經驗積累和實踐探索儲備又不夠[1],這導致城鎮化過程中破壞性建設嚴重,山地生態失調,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銳減,自然災害和工程災害頻繁,使山地城市失去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本文從界定山地城市生態系統和山地城市生態安全概念內涵出發,提出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系統構成,以及保障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策略。
`
1山地城市生態安全概念及內涵.
城市為人類聚居生存環境,山地城市生態系統是由城市人類及其生存環境兩大部分組成的人類聚居地。與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生態系統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2]、敏感性與脆弱性 [3]的典型特征。
山地城市生態安全是指山地城市生態系統安全。本次研究著眼于現實的需要,將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界定為指對城市生態系統過程中影響重大的制約性因素實現良好調控,同時具有較強的應災能力的狀態。基于此概念界定,山地城市生態安全是指山地城市生態系統的安全以及山地城市生態系統服務于人類的安全,前者是指山地城市人工及自然生態環境共同構成的復雜生態系統處于無危險狀態,后者指山地城市生態系統滿足人類生存需求的可持續能力。
2 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系統
基于對山地城市生態安全概念的理解,結合城市規劃、社會學、經濟學、生態學等交叉學科背景,認為山地城市生態系統安全由城市實體人居空間系統安全、經濟系統安全、社會系統安全和生命線系統安全四個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部分組成。
2.1 城市實體人居空間系統安全――建設活動
當前中國處在快速城市化時期,用地空間的拓展是城市發展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人居實體空間形成必須的,這里重點關注城市建設活動對生態安全的影響。
1) 城市用地選擇的安全。一般的城市規劃用地選擇時進行的用地適用性評價主要針對用地的災害性條件等方面來進行評價,考慮用地區位條件、城市發展要求及周邊環境的影響。但從城市生態安全的角度,城市用地的選擇還需要綜合考慮其對生態安全影響,并追求用地的選擇不損害城市生態安全,同時能夠適當優化城市生態安全的狀態。在5.12地震中幾乎遭遇滅頂之災的北川縣城就是選址欠科學的例子之一,“山地規劃第一要選擇穩定的場所,一定要避開可能發生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的地段;……”[4]。
2) 城市土地利用安全,土地是生態環境和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載體,土地利用變化影響的驅動力是影響著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的驅動力因素。沈清基指出隨著城市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應該增加城市用地類型,具體而言,要對城市不可建設用地進行劃分和規劃,可以有效地保護郊區受城市化的不利影響;增加城市的用地組成類型,用以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樣性和空間多樣性[5]。
3) 城市建筑與生態安全。城市建筑過密是導致城市氣候改變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建筑對降水和城區地表徑流也有較大的影響,其中城市高層建筑對城市生態造成的影響最為嚴重。
4) 人均耕地減少對生態安全的影響。由于城市化、能源生產和交通運輸發展的原因,耕地被占用越來越多,人口增加,導致城市與工業用地擴展占用了大量的沃田良土,必然對農業生產與生態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2.2 經濟系統安全――產業發展
山地城市在做產業規劃時有其特殊性,首先山地城市可以建設的用地非常少;其次山地城市區域普遍經濟落后,傳統農業種植占較大的份額,對生態環境有特別大的威脅,因此要調整產業結構;最后基于山地地形地貌,產業布局應該與空間地理相結合,經濟與地區優勢和特色相結合。工業生產對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大量消耗資源和能源、產生大量污染、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三個方面。應該建立生態化的工業體系,實現清潔生產,發展低碳能源供應系統,形成新的工業范式。
2.3 社會系統安全
居民是城市聚居的主體,它們的價值取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水平,環保意識、社會保障等等都會影響城市的生態安全。
1)人口規模以重慶市為例,在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和城市建設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重慶的新建區域常常突破原有城市形態與自然環境的平衡界限,向高坡度、高生態敏感性的山體推進。因此人口規模(數量)和資源供求之間要保持平衡。
2)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會影響城市生態安全,如汽車的使用,汽車產生的噪音、震動和排放的廢氣所造成的大氣污染和臭氣,已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還有生活廢水導致水質惡化的問題和由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等。
3) 社會保障 有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綜合服務能力高。要滿足居民的就業、居住、供應、醫療、保健服務等基本生活需求,使居民享有充分可靠的生活保障。注重對殘疾人、老齡人、失業者、貧民等特殊人群的關懷,犯罪率低,保持穩定安全的社會秩序。
2.4生命線系統安全
一般說來,城市生命線工程系統是指城市供水、供氣、供電、交通、通訊、防災等基礎設施系統,但這里探討的生命線系統還包括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生態基礎設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本質上講是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自然系統,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續地獲得自然服務(natures services)的基礎,這些生態服務包括提供新鮮空氣、食物、體育、游憩、安全庇護以及審美和教育等等。它包括城市綠地系統的概念,更廣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務的城市綠地系統、林業及農業系統、自然護地系統,并進一步可以擴展到以自然為背景的文化遺產網絡[6]。城市擴展過程中,維護區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機體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是維護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一大關鍵。
3 保障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策略
3.1 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地域觀
本文所探討的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地理范圍雖然指的是城市規劃區,但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來都是不受行政范圍約束的,特別是山體和水域更是如此。應該將維護國家層面的山地生態安全屏障視為保障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基石[7]。
3.2開展山地人居環境科學的研究――理論支撐
建立符合人類理想的聚居環境,是人居環境研究的本質[8]。影響山地城市生態安全主要誘因來源于人類活動,而對人類活動進行科學引導離不開學術理論的探索――山地人居環境科學。
3.3 建立穩固的安全的生態基底支撐系統
將規劃區范圍內的山脈、水系、沖溝、林地、農田、濕地、荒野等非開發建設的自然資源劃為剛性的絕對保護范圍。可以從深圳的城市生態安全基本生態控制線、浙江臺州制定的分區生態基礎設施的控制性規劃和俞孔堅提出的“反規劃”途徑收到啟發。
3.4 加強山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道路交通設施建設。通常山地城市的道路交通用地所占比例較小,路面等級低,彎道多,已成為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的瓶頸。二是加強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環衛設施建設,特別是要新建、擴建、改建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固體廢棄物處理場,提高污水和垃圾的處理率。三是搞好能源供應設施建設,改善落后的燃燒設備、技術及能源供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四是加強城市防災減災工程設施建設,提高山地城市抵御各種災害的能力。制定防災減災規劃達到“規劃本質安全化”的目的。
3.5 建立山地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機制
確定影響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關鍵要素,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判斷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的狀態及發展趨勢,以建立應變機制。
3.6 讓公眾樹立正確的生態安全觀
作為“非傳統安全”領域,生態安全在安全目標追求和安全實現機制上都與傳統安全有著重大區別,一方面,生態安全本質上是一種只能由人類生活共同體間共享的綜合性安全;另一方面,生態安全不僅僅追求威脅的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引發人們去共建安全。
4 結語
山地城市生態系統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其安全性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抗干擾能力弱的特點。為此面對山地城市建設的緊迫要求和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盡快妥善解決山地人居環境建設與維護城市生態安全的矛盾。從人居環境建設角度,認為山地城市生態安全系統是由城市實體人居空間系統安全、經濟系統安全、社會系統安全和生命線系統四個層面組成。和任何系統一樣,該系統的每個子系統發揮自身功能的同時,又相互制約、相互補充。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趙萬民,李云燕.西南山地人居環境建設與防災減災的思考[J].新建筑,2008(4)
[2] 黃光宇.山地城市學原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9
[3] 周勁松.山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與荒漠化[J].自然資源學報,1997,12(1):10-15
[4] 搜狐新聞.災后重建:規劃要經得起歷史檢驗[EB/OL]. news.省略/ 20080608 /n257367 -771 .shtml,2008-06-08
[5] 沈清基. 環境革命與城市發展[J]. 城市規劃, 2000(4): 23-30
[6] 劉海龍,李迪華,韓西麗.生態基礎設施概念及其研究發展綜述[J].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專版,2005,29(9):70-75
篇2
1.調查區域與問卷設計
陜南地區位于陜西省南部,北靠秦嶺、南倚巴山,漢江自西向東穿流而過。該區域由秦嶺山地、大巴山地和漢江谷地組成。陜南地區是我國退耕還林最早實施的試點區域和重點區域,〔1〕因此,本文選擇該地區作為研究對象。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主要來自于對陜南地區商洛、安康和漢中三市多個鄉鎮的農戶實地調查問卷。該項調查的時間為2012年1~2月,調研樣本采取隨機抽樣方法,并綜合考慮了樣本地區的社會經濟水平、地理區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還林工程實施進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異。調研樣本總數為291個,其中退耕戶114戶,非退耕177戶。調查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農戶個人及家庭特征,具體涉及農戶家庭戶主的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規模、勞動力配置情況等;第二部分是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情況;第三部分是農戶對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選擇情況。
2.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1)概念界定。
生態農業認知是指農戶對生態農業生產模式的主觀認識與感知,是人腦存儲的對生態農業生產的最終印象與知覺。目前生態農業在我國已經有多種發展模式,作者在陜南地區廣泛調研得知,該地區農戶選擇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主要有以下8種:設施生態農業、豬—沼—果、生態養殖、稻鴨共育模式、生態旅游農業、高山反季節蔬菜、食用菌生物鏈循環模式、無公害或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開發模式。隨著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退耕還林等政策的不斷推進,在我國農村大力推廣發展生態農業顯得越來越迫切。而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決定了農戶進行生態農業生產的意愿和具體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選擇行為。不同類型的農戶對于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認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類型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差異的基礎上,找尋提升農戶認知水平的政策著力點和一般規律,才能有效提升農戶采用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程度。
(2)理論基礎。
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是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該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態度是個人對自身行為進行評價的結果。因此,農戶會基于自身所具備的常識對發展生態農業的利弊進行評估,這種常識顯然與農戶所具有的相關知識、教育水平和生活閱歷有關;同時主觀行為規范也會影響個體行為態度,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會受到對其有重要影響的農戶或群體態度的影響,諸如已經采用生態農業生產方式或是對生態農業有所了解的親朋好友會引導并提高農戶關于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農戶認知同時受到外界條件所決定的個體行為控制的影響,退耕還林工程是外界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為農戶深入了解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提供了激勵并且創造了條件。因此,退耕還林工程勢必影響農戶關于生態農業的認知,農戶所具有的生產技能、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會通過影響其行為控制進而影響其相關認知。據TPB理論,農戶行為認知會影響農戶的行為意向,進而會對農戶行為產生影響。退耕還林工程會通過影響農戶關于生態農業的認知,進一步影響農戶關于采用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行為意向,最終影響農戶是否采用生態農業生產方式這一行為;同理,外界條件所決定的行為控制變量,諸如農戶所具有的生產技能、農戶所處地理位置、農戶獲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關政策除與農戶認知相關外,也會影響農戶生態農業生產方式的選擇行為。
(3)研究方法。
從農戶認知行為理論來看,影響農戶對生態農業認知的主要因素包括農戶的個人特征、家庭特征、經營特征、政策約束等方面,為了更加明確地闡明各因素與農戶對生態農業認知的關系,本文采用列聯表分析方法研究農戶對于生態農業的認知影響因素。列聯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設有A、B兩種屬性的類型變量,其中i表示A屬性,當i=1時表示具有A屬性,i=0表示不具有A屬性;同理,用j表示B屬性,當j=1時,具有B屬性,當J=0時,表示不具有B屬性。
二、農戶對于生態農業認知的實證研究
1.變量選擇與理論分析
結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內容,我們選取如下變量進行分析研究:
(1)戶主個人特征。
作為家庭生產經營的重要決策者,戶主的個人特征包括其年齡、受教育程度,這兩者直接影響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具體而言,隨著戶主年齡的增長,其認識以及接觸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寬,從而對生態農業的認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齡的增長可能使得農戶更加墨守陳規,相比年輕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難,因而年齡對于農戶對生態農業認知行為的影響方向暫時無法判斷。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勞動力質量的重要指標,已有的研究表明,農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強,相應的其認知能力可能也越強。
(2)退耕還林。
是否參與退耕還林是農戶認知行為差異性的一個重要影響變量。農戶參與退耕還林工程的過程也是農戶對自然環境重要性的了解過程,在當地政府的大力宣傳下,參加退耕還林工程的農戶可能更清楚自然環境對農戶自身生存發展的重要影響。同時,選擇生態農業生產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經濟資源,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對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參與退耕還林的農戶為實現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會充分關注生態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認知水平。
(3)農技培訓。
農業技術培訓在農村非常重要,對于生態農業這類科技含量相對較高的農業生產方式,更需要有相關技術的指導。農戶接受農業技術培訓,一方面在培訓的同時會接觸到以農業技術為依托的生態農業生產方式,另一方面,農技培訓能夠豐富農戶的農技知識,提高農戶的農業生產技能,加深對生態農業的理解程度,這些都有助于提高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
(4)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
農業信息對農戶的生產至關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的限制,農戶獲取農業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較單一,主要渠道來自于政府與媒體宣傳。大量農戶通過電視、廣播以及鄉村能人等常用渠道來獲取農業信息,其他獲取信息渠道包括農業書籍和報刊、政府農技推廣人員以及有限的網絡資源,這些渠道對于普通農戶而言較難實現。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決定了農戶對農業信息捕獲的能力,農業信息越容易獲知,農戶對農業相關知識就更為了解,因此,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將會影響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
(5)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
近年來,農產品安全事件已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確保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生態安全是農產品質量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證,提升農戶對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關注度,可以有效引導農戶采取生態農業生產方式。也就是說,在形成優質優價市場機制的前提下,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越關注,他們就越有動力對農產品安全生產的條件、方式和手段進行深入了解,進而提升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
2.實證分析結果
本文采用的列聯表分析方法屬于描述性的橫截面研究。下面將具體分析各統計變量與其對生態農業認知行為之間關系的實證結果:
(1)戶主年齡。
青年農戶生態農業生產認知比率最低,僅為78.6%,中年農戶認知比率最高,達到了91.3%,老年農戶生態農業生產認知程度次之,為82.6%。卡方檢驗顯示,線性檢驗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似然比卡方檢驗、皮爾遜檢驗在10%的水平通過檢驗。由此看出,戶主年齡與認知程度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并不存在線性關系。
(2)戶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農戶生態農業認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的農戶認知比率最高,達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農戶認知比率稍低,為89.4%;而小學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農戶的認知水平為83.5%。卡方檢驗顯示,戶主受教育程度的3個檢驗指標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因此,在所選樣本中,戶主受教育程度與認知水平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當地對生態農業的宣傳推廣程度已經較高,而同時該認知對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導致。
(3)退耕還林。
退耕還林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水平高于非退耕還林戶。其中,退耕戶生態農業認知比率為94.7%,非退耕還林戶的認知比率僅為84.7%。由卡方檢驗表得知,皮爾遜檢驗、最大似然卡方檢驗以及線性檢驗均在1%的水平上通過了檢驗,說明農戶是否參與退耕還林對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行為具有顯著影響,換言之,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有效提高了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
(4)農技培訓。
農戶是否參與過農技培訓對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行為有較大影響。其中,參與農技培訓的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比率為98.4%,未參與農技培訓的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比率僅為81.7%。進一步的卡方檢驗顯示,3個檢驗指標均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顯然農戶參與農技培訓與其生態農業認知之間有顯著關系,農技培訓可以顯著提高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知水平。
(5)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
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對農戶的認知行為具有較大影響。其中,信息獲取容易的農戶對生態農業有認知的比率達到97.8%;而信息獲取較難的農戶對生態農業認知比率僅為53.3%。卡方檢驗結果顯示,該變量在1%水平上通過了皮爾遜檢驗與似然比卡方檢驗,且線性關聯分析也表明兩者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因此,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與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行為之間有顯著的關系,信息越易獲取,農戶的認知行為比率越高。
(6)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
調研數據表明,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越重視,對生態農業認知的比率越高。其中,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戶比率達到77.0%,這些農戶對生態農業有認知的比率為92.0%;在不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戶中,對生態農業有認知的比率僅為77.6%。卡方檢驗顯示,該變量在1%水平上通過了皮爾遜檢驗與似然比卡方檢驗,且線性關聯分析也表明兩者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可見,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與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行為有顯著的正向關系,農戶越關心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水平越高。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1.結論
本文主要在退耕還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陜南地區不同類型農戶對于生態農業認知的影響因素,主要研究結論如下:多種因素影響退耕地區農戶對于生態農業認知行為。其中,農戶是否參與退耕還林與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程度具有顯著關系,參與退耕還林顯著提高了農戶的認知程度;是否參與農技培訓對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影響較大,參與的農戶認知比率均高于未參與的農戶;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的認知行為,如果信息越易獲取,則農戶越容易產生對生態農業的認知;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與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行為存在顯著的正向關系。
2.政策建議
(1)在退耕地區為農戶進行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技培訓。
對于退耕地區農戶而言,林業與林下經濟、生態農業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產技術與市場特點,而且農戶需要維持一定的資金投入,面臨的經營風險也較大。例如,特色經濟林栽培與加工技術、農業生產中的種養結合技術以及農產品運銷渠道與管理技術等,絕大多數農戶都未能真正掌握。調研過程中很多農戶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長期的技術扶持政策,幫助其規避市場風險。因此,地方政府應該為退耕區農業與林業發展提供長期的技術與資金保障,如為農戶開展林業與林下經濟、生態農業生產的關鍵技術培訓,同時為其農產品運銷提供技術指導與支持。
(2)拓寬農民獲取農業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實證研究表明,農戶農業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的生態農業認知行為。作者在調研中發現,雖然目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但在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還比較單一,主要還是傳統媒體如電視、報刊以及鄉村能人、集市等傳統人際傳播渠道,網絡渠道普遍應用較少,從各級政府機構以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暢。因此,應該在退耕地區著力拓寬農戶獲取信息的渠道。首先,應充分發揮電視和廣播傳播農業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過農業專欄形式在固定時段播發農業信息;其次,在縣(區)、鎮(鄉)農業推廣部門設立信息服務站,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技術與信息服務;第三,要注重發揮農村專業戶、農民經紀人等鄉村能人的信息傳播作用;最后,應加快農村計算機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為農民主動獲取農業信息提供便利條件。
(3)普及和提高農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篇3
關鍵詞:公眾參與 維護 環境安全 重要性 現實意義
一、公眾參與的內涵及形式
“公眾參與”(Public Participation)從社會學角度講,是指社會群眾、社會組織、單位或個人作為主體,在其權利義務范圍內有目的的社會行動。我國開展公眾參與的歷史雖然不長,但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各級相關管理部門對公眾參與已越來越重視,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與環境安全有關的各種活動。公眾的范圍包括普通群眾、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除政府的行政行為和企業的環境安全責任行為以外,其他所有環境安全行為均可認為是公眾參與行為。公眾參與環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種:(1) 加強自身修養,規范自身行為,自覺地將環境安全思想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響和督促他人加強環境安全的行為和意識。
二、什么是環境安全
1.環境安全的概念和含義:國際上,自然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對環境安全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定義,見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環境安全,主要有兩種。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這兩者在英文中既有聯系,也有很大的差別。下面著重介紹三種環境安全概念。
第一種安全(safety),主要是對人體健康(或衛生,health)和生產技術活動而言,主要指對人的健康沒有危險、危害、損害、麻煩、干擾等有害影響,常見的有生產安全、勞動安全、衛生(健康)安全、安全生產、安全使用、安全技術、安全標準、安全產品、安全設施等,這類安全問題簡稱為生產技術性的安全問題。第二種安全(security),主要是對人為暴力活動、軍事活動、間諜活動、外交活動等社會性、政治性活動以及社會治安與國際和平而言,主要指對國際和平、國家主權、國家治安和社會管理秩序沒有危險、危害、損害、麻煩、干擾等有害影響,常見的有社會安全、國家安全、國際安全等,這類安全問題簡稱為社會政治性的安全問題。第三種安全,即兼顧上述兩種安全的綜合性安全或廣義的安全。廣義的環境安全是指人類和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處于一種不受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安全狀態,或者說國家和世界處于一種不受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和危害的良好狀態。事實上,技術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它們都是基于環境問題的安全,都以環境資源作為介質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環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難將這兩者截然分開。例如,根據美國的《環境安全規劃》,環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預防、技術、安全(safety)和職業衛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凈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蟲管理等8個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會政治性的國家環境安全問題時,往往離不開生產技術性的環境安全問題,生產技術性的環境安全是基礎,社會政治性的環境安全是前者的進一步發展和綜合,后者是前者嚴重化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后者包括前者。
2.環境安全的內容定義:環境安全最根本的內容是國家對關鍵資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徑。是指主權國家在一定的歷史階段,著眼于國家環境權益目標,采取各種措施保障環境狀況和環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內部的威脅而保持穩定、均衡和持續發展的一種狀態,能夠對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國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維持和促進的作用,預防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沖突或戰爭,而不產生危害和負面影響。國家環境安全具體表現為環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備,國家環境主權獨立,國家支柱產業競爭力增強,資源、能源供應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夠經受國內外動蕩的沖擊。國家環境安全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控制的主題是誰;②什么是關鍵的資源;③控制的范圍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內容可分為國家生態安全、國家環境權益安全和國家環保產業安全。其中生態安全是國家環境安全的中心,環境權益安全是國家環境安全的基礎環節,而環保產業安全是國家環境安全的經濟內容。
三、我國的環境安全現狀
篇4
關鍵詞: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 社會化監督機制 消費者參與機制 國際化協調機制
一、安全的多維價值——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內涵解讀
安全是法律價值中最基本的價值之一,但是在一些關于公共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方面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安全是人類追求的核心價值之一,位于各種價值之首,是其他法律價值的前提。安全問題關系到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社會的穩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如果一個社會安全連安全都不能提供,那么這個社會或者國家的合法性就不能得到認可,同時其他的正義、秩序、自由、效率和公平價值也都是無源之水和無根之木。第一,安全是一個人權問題。安全是作為社會個體的人得以生存的基礎條件。英國功利主義法學派創始人邊沁則認為,立法者要想保障社會幸福,就必須努力達到四個目標,即保證公民的生計、富裕、平等和安全。在這四個法律目標中,邊沁是把法律對社會安全的追求作為首要目標、最高目標和終極目標。第二,安全是一個政治問題。它是政府實現其管理職能的主要目的。安全概念源于17世紀的宗教戰爭,根據當時的國家學說,政府(國家)被賦予保護本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因而任何危害公民人身、財產和生命的行為,國家都要加以制裁和排除,當然捍衛國家的安全更是整個國家和公民的基本義務。保障安全的義務發展到后來演變成為國家對于個人的基本權賦有立法保障使其不受侵害的義務。雖然對國家的職能經歷了政治國家、守夜人國家、福利國家的歷史變遷,但國家對安全的保障職能長期以來無可置否,有的學者甚至將保障安全視為唯一真正的職能。國家通過法律規范確認和保護人們對其生命、健康、財產的基本人權,保障人們對未來預期的希望和動力。第三,安全是一個經濟問題。安全是社會經濟活動有序開展的根本前提和最終保障。只有在安全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才可能有動力、條件和機會進行經濟活動,創造財富、創新技術、變革組織。這些安全帶來的環境都是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開展的前提條件,也說明社會經濟安全對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更直接的意義。
二、法律規制的必要性考量——轉基因食品安全特征和危害后果的理性分析
轉基因食品安全和一般食品安全相比具有其自身顯著的特性。第一,危害潛伏周期很長。通常食品安全所產生的危害問題都比較直觀,只要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人體就會立即或者在相對不太長的時間內表現出食物中毒之類的病癥。但是轉基因食品安全涉及的危害,無論是對生態環境還是人體健康的威脅都是潛在的,危害周期很長,而且未能明確具體地表現出到底會導致何種病癥或其他問題。第二,生態環境破壞性。一般食品安全問題僅僅是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但轉基因食品可能導致生物倫理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對生物安全帶來很大的破壞,并且危害結果很難恢復。第三,安全檢測風險性。依照目前的科技發展,科學手段尚且沒有發達到能夠像對普通食品那樣,準確檢測出到底在何種標準度下才是安全的。因為轉基因食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其可能導致基因污染,極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對人體乃至其他一切生物的遺傳基因造成變異性破壞,更有可能產生難以預知的后遺癥,嚴重危害當代人的生存發展、代際間的平衡和協調,不利于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第五,法律規制方式的綜合性。由于轉基因食品可能帶來的巨大危害,萬畝將通過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經濟法等各種性質的法律責任來保障人們的安全。所以既要針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特征,又要更加注重風險預防,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控機制,確立嚴格合理的法律制度,提供系統全面的法律保障。[5]
轉基因食品安全潛在性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轉基因食品可能產生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生物之間復雜、和諧的相互關系可能會被轉基因食品的基因突變而破壞,長時間的使用有可能打破人體抗體和藥物治療的平衡,導致抗藥性對藥物的嚴重影響。其二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導致不良的過敏反應。轉基因食品可能帶來生物基因的污染,轉基因技術可能對生物倫理和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可能會出現使用轉基因食品而導致過敏現象的發生;其三轉基因食品可能含有未被發現的致毒物質。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認識不同國家觀點相異,學界、技術界和政府也沒有達成一致的結論。美國認為轉基因技術是安全的,而以歐盟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卻反對轉基因食品的生產、銷售和食用,并禁止美國的轉基因食品向其出口。
三、實踐回應——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的構建進路
(一)規范化保障機制:構建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的制度基礎
轉基因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其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可預知。為了確保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應用和轉基因科研活動的正常開展,我們必須構建規范化和制度化的保障機制。第一,建立明確的轉基因食品安全標準制度。轉基因食品技術標準制度是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體系中一個獨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轉基因食品技術標準是國家為了提高轉基因食品質量、控制污染,,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法律性質的各種技術規范的總稱,以期實現人體健康、社會財富和生態平衡。目前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標準方面的規定仍是落后、模糊和空白,我們可以綜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制定適合我國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食品安全標準。第二,規范合理的轉基因食品安全檢測制度。轉基因食品具有很強的技術性,要努力做到消費者的食用安全,所有的轉基因食品都必須經過系統、全面和嚴格的檢測監管程序。檢測程序是一種事前的預防,爭取在轉基因食品上市前就發現問題,確保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由于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相對落后,缺乏上市前的檢測監管程序,導致轉基因食品沒有被檢測或者沒有被嚴格檢測,可能對我國人們的生命、健康、財產和社會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危害。第三,制定專門的轉基因食品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產權人的權利包括獨占權、許可權、轉讓權、標記權和放棄權。轉基因食品技術知識產權制度保證了知識產權擁有者對轉基因食品生產的高度壟斷,其潛在經濟價值和高額回報使得各國的研究機構和大小公司紛紛投入巨額資金。如果沒有相對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可能會影響轉基因食品的生產、科研和銷售。第四,強化嚴格的法律責任體系。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范,破壞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單位或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篇5
建設生態型河道是我社會發展的必然,因為,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如果說水資源被人類破壞的不復存在了,那么地球上的所有物種包括我們人類也瀕將滅絕,所以說,以污染水資源來發展我們人類的物質生活,那么我們人類也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受害者。但是,要想我們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也必須依賴水資源。所以,依當今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發展國民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固然重要,但是保護水資源的工作又是迫在眉睫。所以,我們的經濟發展決不能在走西方國家發展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我們一定要走條水資源與經濟和諧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河道建設;生態型河道;環境保護;經濟發展;水利工程;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上文我們已經了解,水資源對我們的經濟發展及人類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一旦人類將水資源污染殆盡,那么我們人類也將瀕臨滅亡。所以,保護水資源的純凈已經使我們當今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我們人類所運用的水資源可以分為好多種,如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河流湖泊水資源,海水水資源等,當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地表水及河流湖泊的水資源污染的比較嚴重,因為許多的重工業都需要用大量的地表水及河流湖泊的水來維持工業的發展。那么,在我們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如何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呢?我們知道大量的淡水資源都是在河流及湖泊里,所以,我們今天所要講的重點就是建設生態型河道,來保護我們的淡水資源,本文是通過了對大量河道的考察與研究,總結出了建設生態型河道的要求與注意的方面,及為什么要建設生態型河道。并對建設生態型河道提出了幾點意見,希望能夠對建設生態型河道的施工人員帶來些方便,為國家的環境保護工作做貢獻。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來了解一下。
1.建設生態型河道的概念及特征
1.1.當代所要建設的生態型河道大概指的是把當今社會所提倡的生態學融入到傳統的河道整治與開發中,首先要根據保護環境、人類與環境和諧共處、人類與水和諧共處的原則,把傳統的河道整治與開發加入生態學的整體規劃,并根據對河道的實際考察與研究,對整個所要建設的工程進行生態化的設計,而這個工程的設計要符合河流流域的特征,如河流流經地方的氣候,濕度等環境條件,根據這些地理環境所固有的條件,創造出適合河道內水生物及河岸兩旁的植物生態環境,從而使傳統的河道向具有生態型的河道生態系統系及河岸生態系統轉變,從而完善傳統的河道水系統,來達到使我們人類與水和諧共處的目標。總之生態型河道是及河道整治與環境保護于一身的綜合建設與開發,他是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過程。
1.2.建設生態型河道是源于自然,當通過人性化的建設,更高于自然。所以,建設生態型河道必須貼近自然,一定要根據河道所處的自然環境的特征來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著重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水利工程的特點。首先,生態型水道的建設要著重防洪泄洪其本身固有的特點來進行建設,絕不能造成投資的盲目性及隨意性,也不能使我們的河道所起的作用向園林式轉變。其次,在著重體現出河道的防洪泄洪作用后,要體現出河道的人性化,就是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因為一向生態型河道的建設不然要破換固有的河道的環境,如河岸兩旁的植物及水里的生物,所以,我們在建設施工時,一定要盡量建少對河道固有環境的破壞,在施工時遭到破壞的植物在工程完成后,一定要加以復原,并根據當地的水文人文特征,大量的栽種及引進動植物種類,這樣才能體現出當代建設生態型河道的各種特點。使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得到安全保護的同時,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
2.明確建設生態型河道的幾點要求
2.1.首先我們要明確河道的傳統作用,其傳統作用就是防洪泄洪,所以,我們今天所提倡的建設生態型河道也不能把河道的防洪泄洪這個作用抹去,不能光顧著保護生態環境,凈化水資源,一定要把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生態型河道的建設一定要符合防洪除澇保證人民和國家的財產安全的要求,所以我們絕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要刻意的追求人與水和諧共處的單邊形式主義,所以,我們在建設生態型水利工程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采用多角度的思維去建設生態型水到工程,在確保河道能安全泄洪防洪的同時,體現出人與自然任人與水和諧發展共處的生態型河道的特點。
2.2.其次,要明確建設生態型河道是經濟社會高度發展的必然性,也是人類物質生產生活發展提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在建設生態型河道時也要跟上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的步伐,因為,從我國歷代水利工程的發展來看,水利的開發與建設都是與人民的生產生活相聯系的,如農林牧副漁生產,所以,符合農業的生產需要也是建設生態型河道的一個重要要求,因為在我國農民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國的又在全面發展與建設小康型農業,所以,建設生態型水利就必須考慮到農業的發展,從而為國家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所以,在有農田需要的地方,我們要建一些符號小康型農業的生態型水利河道。
結語:
以上,就是我們通過考察、研究與討論總結出的生態型河道的概念、特征、及建設時需要考慮的幾點要求,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大背景下的生態型河道,他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與環境保護的綜合體。但施工人員在實際環境中施工時,還要考慮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使我們所建設的生態型河道發揮出其最大的作用,不僅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可靠保護,也是人與自然、人與水和諧共處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彭歷.城鎮河道生態化建設初探[J].山西建筑.2011.06.
[2] 牛松杰.生態景觀河道建設新思路[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9.03.
[3] 胡方.楊利.趙靜.論生態型河道的建設與發展[J].山東水利.2008.06.
篇6
關鍵字:水安全;城市供水安全;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TV674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1.1水安全概述
人的身體健康與水的好壞息息相關,所以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研究水安全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水安全問題的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重視。水安全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2000年斯德哥爾摩摩的水討論會上,在當時“水安全”屬于一個全新的概念。即使水安全一詞出現了十幾年,但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定義。
目前,一個比較能詮釋水安全的定義為,在某個區域或流域內,以可預見的經濟、技術以及社會發展水平為根據,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洪水、水環境和水資源能夠承載經濟社會發展規模,同時又能保障生態系統良性發展的狀態即為水安全。水安全的內涵主要有點:(1)自然屬性,指自然界水的質、量以及時空分布特性,這是也水安全問題誕生的直接因子;(2)社會屬性,人類及人類活動所在的社會所有資源的集合是水安全問題的主要承受體;(3)人文屬性,也就是社會給人們的水安全感;(4)自然生態屬性,指排入水中的污染物對自然界水資源和自然生物產生的影響。
二、城市供水安全評價意義
城市是未來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化建設的標志之一,所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城市供水安全評價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城市水安全指的是因為城市水資源污染、短缺以及洪澇干旱災害等原因而導致的水安全問題,一般表現為三個安全:城市的供水安全、城市的防災安全以及城市的水質安全。水作為自然界中最常見到的物質之一,對個人而言它是人的生命之源,對整個城市來說就是一條生命線,更是保證城市正常運轉的元素之一,所以建立一個良好的水安全評價體系是極為重要的。
三、數據來源與評價方法
(一)數據來源
建立一個完整有效的水安全評價體系的前提,就是這個體系能對整個城市供水安全作出評價,但是評價一個城市的供水安全不僅需要有力的體系支撐,還需要大量的數據來作為依據。本次評價的所有數據都來自建設部2004年統計年鑒。
(二)供水安全綜合評價方法
評價一個城市的供水安全自然需要考慮各個方面,所以供水評價一般都使用綜合評價方法。綜合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常規綜合評價方法、聚類分析與判別方法、主成分與因子分析方法等等。在諸多綜合評價方法中,其中以主成分與因子分析方法最為經典,它可以根據數據之間的聯系,找出影響最后結果的主要因素,同時在保證原始數據信息丟失最少的前提下,對高維變量空間實行降維處理,然后通過線性變換以及舍棄部分信息,從而用少數的綜合變量代替原來的多維變量。與其他的分析方法不同,主成分分析的全程都不需要人為打分。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流程:
①先標準化處理原始數據:
上式中的為第i個指標第j個分區的原始數據;和分別為第i個指標的樣本均值和標準差。
②計算相關系數矩陣:,其中:
③計算R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特征根,并將其依次從大到小排列,最后得到相應的特征向量。
④計算貢獻率:
⑤累計貢獻率:
⑥主成分:
最后作綜合分析,一般的取值都大于80%的最小m(m小于n),然后綜合分析m個主成分。
(三)城市供水安全指標體系
綜合評價之前,先要確定評價的指標體系。依照指標體系建立原則,然后通過分析城市供水的生產、運輸、使用、節約及效率等因素分析對城市供水安全的影響,從而進行指標選擇。通過分析各個因素對城市供水安全的影響,我們得出了下表:
四、計算結果與分析
根據2.1的數據來源,逆指標和數據化標準處理樣本數據,得到樣本數據的相關矩陣。
相關矩陣的特征值:
特征值向量累計貢獻率:
通過分析上述累積率,前六個主成分量貢獻率都符合要求,取這六個主成分量就能達到綜合評價的目的。
將這個六個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構成矩陣A,然后得出因子分析的荷載矩陣,將得出的結果作正交旋轉,從而得出因子矩陣RM:
在此基礎上,綜合六個因子的值,通過下面的計算,就可以得到綜合評價值:
通過E的值,就可以評價各個城市的供水安全狀況。下表列出了我國重點城市的供水安全綜合評價。
結語
要保證城市供水安全,就必須控制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這樣才能確保城市水資源處于承載范圍內,同時還要加大在供水行業的人力和資金投資,從而增加城市供水的覆蓋率,還要不斷提高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加強監督管理,制定懲處制度,減少城市水資源的不必要浪費,還要加大宣傳節約用水的觀念,促使城市水資源被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有機農業;糧食安全;生態環境
糧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維持人們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更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因此中國一直把保障糧食安全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然而,伴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諸如耕地的數量以及質量的下降、農藥化肥的使用,不僅會影響糧食的數量,也會通過生態環境等因素影響到糧食的質量,加大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在糧食安全的應對措施中,有機糧食生產因其獨特的理念、管理體系和生產方式而成為非常有效的選擇。有機糧食生產是一種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它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標識與銷售以及管理體系都有嚴格的監督措施。有機糧食生產不使用農藥、化肥和化學添加劑等,對環境沒有不利影響,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的糧食,因此有機農業是解決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
1糧食安全與影響因素分析
糧食安全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完善,其內涵被完整地表述為:“只有當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物質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富有營養的食物來滿足其積極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時,才實現了糧食安全[1]”。這個表述對糧食安全做出了新的理解,即不僅在數量上要求獲得足夠的糧食,而且在質量上強調既安全又富有營養,把糧食安全從數量安全提升到質量安全。現代糧食安全包括四層含義:數量安全、質量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圖1)。糧食的數量安全,是糧食安全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為日益增長的人口生產出足夠的糧食,涉及到居民糧食安全(買得起和買得到)與國家糧食安全(總量供給與分配)。目前中國糧食數量安全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耕地的數量質量、種子的品質、化肥農藥等外部投入物質、農業基礎設施、氣候條件、國家對糧食種植的補貼政策等,這些因素都會對糧食的產量構成重要影響。耕地是生產糧食的必須生產要素,耕地的數量多少直接影響糧食的產量,為此中國制定了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以確保糧食生產的最低耕地要求。研究表明,糧食播種面積每增加1%可使糧食增產0.88%[2];此外優質耕地的糧食產量明顯高于貧瘠耕地的糧食產量;優質良種必然能夠提高糧食產量,通常良種具備抗病、抗蟲、高產等特征,因此能增加糧食產量。研究人員通過對雜交水稻和常規稻在區域試驗中的平均產量進行比較分析發現,雜交秈稻平均產量為7.720t/hm2,比常規秈稻高11.72%[3];就化肥而言,增施化肥是增加作物產量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學者經過相關分析發現,糧食的單產和總產與化肥用量的R2值分別達到0.9818和0.9591,均呈極顯著相關性[4];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比如灌溉設施等也會增加糧食的產量;氣候條件比如干旱、洪災以及暴風雨等一些自然災害都會對糧食的產量帶來毀滅性的傷害;此外國家對糧食種植的補貼政策會調動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糧食產量。糧食的質量安全,是指生產的糧食要具有較高的營養質量和安全質量,必須是純天然、無污染、高質量、安全營養的健康食品,涉及到糧食的品質。影響糧食質量安全的因素包括轉基因種子、農藥與化肥的超標使用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減少、地下水污染及土壤、大氣、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糧食的質量下降。中國對轉基因產品持謹慎態度,長期食用轉基因糧食可能導致人體基因突變、誘發癌癥;農藥化肥等化學投入物質的大量使用會導致湖泊水庫的富營養化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壤的硝酸鹽以及重金屬含量加重、大氣污染以及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最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在一個污染的環境中生產出的糧食的質量肯定會含有各種農藥殘留,尤其是那些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施用致使糧食、蔬菜、水果和其他農副產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不僅影響食品安全,并危害著人體健康。糧食的經濟安全,是指農民要通過從事糧食生產有較好的經濟保障,即要使得糧食生產者有利可圖,確保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影響糧食經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國家農業政策扶持,即國家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要關注糧食生產者的利益,對糧食生產者進行補貼以及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政策等,這些政策有利于改善農民收入,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使農民獲得糧食生產的平均利潤,最終真正確保糧食安全。糧食的生態安全,是指糧食本身沒有污染和生產過程不造成污染,即在糧食的生產過程中不對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能夠保證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影響糧食生態安全的因素有農藥化肥等一些化學制品作為投入物質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只有糧食本身沒有被污染、生產過程也沒有被污染、生態環境沒有被破壞才能促進糧食的可持續生產。各因素對糧食生態安全的影響見圖2.總之,全面意義上的糧食安全既有基于單產和一定種植規模的數量要求,也有基于安全的投入物質和健康土壤的質量要求,還有基于良好自然環境的生態要求以及基于對生產者充分激勵的經濟要求,只有充分理解糧食安全的真正內涵,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確保中國糧食安全戰略。
2有機農業的基本理念與行為剖析
有機農業作為一種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通過化肥農藥的禁用、作物間作輪作、物理和生物方法治理病蟲害,施用有機肥料、禁用轉基因品種以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以使產品可追溯,經由第三方認證等制度體系,不僅向人們提供了健康的食品,還傳播了健康、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成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方式。有機農業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標識與銷售以及管理體系都有嚴格要求,在整個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過程中均實行清潔生產,走循環經濟之路,強調采用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其過程遵循一系列嚴格的標準準則,其中對于產地環境的要求、轉換期、種子和種苗選擇以及病蟲草害的防治等都有明確的界定和方法,以此來約束和規范有機生產者、加工者以及從事有機經營或銷售人員的行為,其建立的管理體系為檢查、認證、監督提供了基本依據;最后,有機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強調產品從土地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系,確保生產者及消費者的利益。
2.1有機理念的涵義分析
有機農業四大原則表述了它能為人類以及生態環境做出的貢獻,充分實現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目標,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健康原則要求有機農業應當將土壤、動植物、人類和整個地球的健康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加以維持,強調個體和群體的健康與生態系統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健康的土壤可以生產出健康的糧食,而健康的糧食又是動物健康和人類健康的保障。生態原則要求有機農業應以生態系統和生態循環為基礎,有機農業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肥料和農藥,而以使用有機肥料取而代之和利用生物多樣性如輪作、間作、建立緩沖帶和減少耕作等措施,從而建立生態系統內穩態機制,提高生態系統的效率,保證了生態安全。公正原則要求有機農業以共享環境和生存機遇的公平為基礎。應當對社會和生態環境公正,用一種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方式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公正”要求生產、分配和交易的系統都是公開透明、平等的,而且需要考慮到真正的環境和社會成本。關愛原則(謹慎原則)要求本著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來管理有機農業,以保護人類以及子孫后代的健康和福利,同時保護環境。有機農業對于新技術持一種謹慎負責任的態度,它拒絕一切不可預測的技術,避免可能帶來的風險影響人的健康。
2.2有機行為分析
有機農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以及利用生物多樣性、輪作、間作、緩沖帶和減少耕作等措施,建立生態系統內穩態機制,挖掘系統內部資源,幫助保持和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率,減少環境污染,保證生態安全。有機農業采取與自然融合的耕作方式,強調盡量減少外部物質的投入,主張本地資源的充分利用,此外主張通過輪作、機械除草等方法來防治病蟲害;有機農業還協調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平衡,確保雙方所需的能量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之中,即根據土地的承載力確定養殖的牲畜量,防止出現“公地的悲劇”,以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資源。有機農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等物質,它強調本地資源的充分利用、保持土壤的長期生產力、采取一些輪作套作等耕作方式以及人工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保護生態環境,保持了生產體系以及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有機農業對糧食安全的保障機制研究
有機生產既有利于糧食的質量安全,也有利于糧食的生態安全,對糧食的經濟安全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有機農業對糧食安全的保障見圖3。
3.1有機生產對于糧食質量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農藥,避免了糧食直接與農藥接觸,從而保障了糧食的質量安全。當前中國農業生產中為了防治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大量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且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人類處于食物鏈的最末端,由于糧食中的農藥殘留很難被分解掉,最終會通過生態系統內的能量循環以及食物鏈進入人體,使農藥殘留富集在人體中,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相反,有機糧食種植推薦使用生物方法來防治病蟲害,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糧食中農藥殘留量大大降低,從而提高了糧食的安全性。有機糧食生產要求特定的投入物質,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因此土壤中的硝酸鹽、重金屬等各種化學物質含量都會下降。研究表明,糧食中高含量的硝酸鹽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硝酸鹽也能削弱血液的攜氧能力,長期食用這類食物會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5];化肥中的重金屬通常比土壤中重金屬有較高的可溶性,容易被糧食吸收,因而危害更大,由于重金屬不易被消化,長期食用這類水稻,重金屬會在人體內積累最終引起中毒,危害人類健康[6]。有機農業禁止使用化學肥料,在常規農業生產中化肥的連年施用會造成土壤中重金屬累積,從而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而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化肥,可以降低這方面對糧食的污染。在對有機水稻和常規水稻的安全性研究中發現,有機稻米中所測得的6種重金屬含量均低于國家標準的限量標準(除Cd),而常規稻米中As、Cr、Hg、Pb、Cu5種重金屬平均值含量分別是有機稻米的10、1.8、6、2.9和1.2倍[6]。不難發現常規水稻的重金屬含量均普遍高于有機水稻,因此從總體上來講,有機稻米的安全性高于常規稻米。有機農業的關注焦點在于土壤,只有健康肥沃的土壤才能產出豐富健康的糧食。研究表明,每增加0.1個百分點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就可釋放600~800kg/hm2的糧食生產潛力[7];常規農場在轉換成有機農場后,同以前相比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碳儲量明顯增加了,有機農業比常規農業表現得更出色,同時有機農業也可以促進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保持土壤質量。總之,使用有機肥不僅可以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營養,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將一些物質轉化為農作物可利用的養分及有機質,此外,使用有機肥料還可以通過土壤生物的協同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提高糧食的產量以及質量。
3.2有機生產對于糧食生態安全的保障作用
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投入品,從而減少氮素淋失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降低了對地下水以及土壤的污染,進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且有機農業可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示范和促進作用,水土得到了保持,生物多樣性得到了保護或恢復,使糧食能夠吸收到清潔無污染的水分,生長在一個健康的沒有被污染的土壤環境中,從而可以向人們提供無污染的健康環保型糧食。有機農業有利于減少化石燃料能源的消費,進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土壤侵蝕,增加碳的存量等。由于有機糧食生產禁止使用化學制品以及大型機械設備,因此溫室氣體排放明顯降低,有利于環境的保護。Dalgaard等[8]估計,發展有機農業有助于降低農業源CO2的排放,在丹麥如果將常規農場全部轉換成有機農場,那么農業生產中能源的消耗以及N2流通的減少可使該國家整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13%~38%。有機農業能夠改善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總體的多樣性和變異性,生物多樣性具有保持水循環、穩定水文功能、維護集水區的植被調節和防止水分流失及促進土壤生成和保護、減少土壤肥力的損失、減少水土流失等多種經濟價值[9]。李現華等[10]在內蒙古磴口縣分別就常規農業和有機農業的生物多樣性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發展有機農業能夠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如益蟲數量的增加,其中七星瓢蟲最為明顯,另外蚜蟲的蟲口密度降低,益鳥等生物的數量有所增加。總之,生物多樣性的增加能夠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土壤的生產力。有機農業能夠改善生態環境,它不使用農藥、化肥和化學添加劑等,能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農產品,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并且對環境沒有不利影響,有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長期的糧食安全。一個健康的環境必然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糧食,從這方面講有機農業能夠促進生態安全進而保障糧食質量安全。
3.3有機生產對糧食經濟安全有重要作用
有機農業能夠增加有機生產者的收入。這主要是因為有機農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禁止使用化肥、農藥、殺蟲劑等手段防治病蟲害,取而代之以人工勞動來完成諸如病蟲草害防治等工作,而且在產前、產中以及產后等環節的專業分工上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從而為中國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特別是增加了農村老人與婦女的就業機會。有機農產品因為其生產過程禁止使用農藥、化肥以及殺蟲劑等化學投入物質,因此其產品也就避免了這方面的污染,不僅體現在其營養、安全、健康等方面都要高于普通農產品,而且也體現在其優良的品質和環境友好、社會公平等高的附加效用。有機食品的價格通常比常規食品高20%~50%,有的甚至可高出一倍以上,有機產品的需求人群主要為一些白領、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職員、教師以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這些人愿意以比普通農產品更高的價格去購買有機產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及安全價值。最后國家對有機生產者進行的補貼政策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生產者的投入成本,如中國對從事有機生產的人員或單位進行資金直接補貼和技術支持,大大降低了有機生產的投入成本,使糧食生產者獲得了市場的平均利潤。總之,發展有機農業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還可以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此外,發展有機產業還會帶來生態旅游等附加值功能,為旅游樹立良好的品牌效應,使有機產業同旅游產業良好地聯系在一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但是同時也要考慮到有機農業在轉換期間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在轉換期間有機糧食種植雖然按有機標準進行規范操作,但是銷售價格卻低于有機價格以及轉換期間產量的突然下降造成的,相信隨著轉換期的結束以及技術的成熟,這些弊端最終會被克服,有機糧食的生產會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4結論
篇8
關鍵詞:水系統規劃 水系濕地 藍綠空間
引言
人類文明都與河流相伴而生,城市的發展與水系密切相關。城市水系的形成、發展、演化遵循著自然生態規律,同時又與城市的生產、生活以及城市發展相互作用。一方面水系承擔著城市供水、排水、景觀文化、防洪、水質凈化等多樣功能,另一方面高強度的經濟社會活動又對水系的水量、水質、水文循環等各方面產生十分顯著的影響。目前城市水系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主要有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加劇、水面面積減少、水系自然結構改變和防洪排澇風險增大等。
2012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以下稱《國發2號文》)和《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正式提出了建設貴安新區的目標。在內陸開放持續推進和生態文明提到理念發展高度的新時期,新區建設提出了在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綜合利用、石漠化治理等方面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的目標。因此,貴安新區城市水系統綜合規劃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尊重水的自然循環、協調水的社會循環,突破傳統以工程措施為主的開發建設和污染治理模式,給予河流水系休養生息的條件及空間,延續其生長脈絡,發揮其自然凈化和生態功能,建設健康循環的城市水系。規劃以保護水源水質和維持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從整體優化和系統協調的角度出發,通過水源優化配置、水污染防控、涉水設施建設及生態修復技術的應用等綜合措施,落實生態文明示范區的建設要求,以實現新區在保護前提下的合理開發,最終支撐新區的可持續發展。
1 貴安新區水泵現狀分析
貴州省位于長江和珠江“兩江”上游地帶,受地形地貌的影響,中小河流眾多。貴安新區主要位于長江一級支流――烏江流域內。貴安新區水系特征如下:
1.1水資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貴安新區水資源相對短缺,同時工程性缺水。貴陽市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60%左右,且由于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喀斯特巖溶發育強烈,水資源時空分不均等原因,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難度大,水利設施建設成本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1.2流域水環境的高度敏感性
貴安新區流域水環境高度敏感區域面積超過全流域面積的75%。2007~2008年貴安新區地表水體曾為V類、劣V類,現狀整體為Ⅲ類,因此新區建設必須與水源保護相協調。
1.3場地特征
貴安新區流域地形起伏多,局部地區坡度大,約有75%的區域高差
1.4核心區水系特征
核心區水系現狀如圖1所示,其具備以下四個主要特征:
(1)水系生態水量保障問題突出
除邢江河流量較大以外,其它三條河流水量較小,水環境容量有限,且多為雨源性河流或者沖溝。
(2)水環境質量較好,主要受人為排污影響
水系環境質量基本可達三類以上標準,但由于河流水量較小,納污能力有限,易受生活污水的排入和垃圾的亂扔影響,導致水環境質量下降。
(3)水系自然生態較好,水生植被茂密
水系岸線自然,多有護岸林草帶,且潛水、浮水植被茂密,魚蝦生存空間較充足。
(4)水系景觀資源尚待整合利用
邢江河中上游、麻線河和馬場河水系景觀資源豐富,亟待有效開發利用。
2 規劃理念與策略
2.1空間布局理念與目標
貴安新區的建設理念是立足生態,構建道法自然的生態型新區;面向開放,構建包容有機的開放型新區,最終成為生態示范區。要做到立足生態,必須遵循的兩種模式是低沖擊開發模式和微循環重建模。
低沖擊開發模式就是要在城鎮開發的過程中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沖擊。其核心是:盡可能不改變地表徑流分布,盡可能使地表透水,即盡可能接近原有的流域水文系統;同時促進污染的就地處理,雨水資源的利用,以及污水的再生利用。
微循環,即指分散式的循環降解模式,住建部仇保興副部長提出“重建城市微循環是城市生態化改造的必由之路”,如近些年的實踐已證明大規模的污水集中處理模式有著相當大的弊端,若把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組合成類似葡萄串型的小型化、分散式的就地處理系統,將大大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彈性度,并有利于污水的再生利用。
2.2規劃思路和策略
為協調好新區水源保護與開發建設的問題,落實水資源的多層次利用和水環境的有效保護,并降低對流域水文循環的影響,提出以下的規劃思路:
(1)水源保護及水污染防治的管控范圍
目前我國的水源保護實行水源分級保護制度,新區建設將水源保護及水污染防治的管控范圍進一步拓展到水源的全流域集水區。
(2)點源與面源兼顧的污染防治策略
傳統的水污染防治以點源污染治理為主,規劃提出了點源與面源污染控制并重的污染防治策略。
(3)可持續的排水系統
傳統的排水工程體系由以快速排出為主要目標,規劃提出了控制初期雨水污染,中后期雨水以安全排放為主,“滲、蓄、滯、用”相結合的規劃思路。
(4)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水資源利用由單向利用轉變為再生利用、多層次的梯級利用。
3 規劃空間布局的支撐
流域及水環境敏感性分區是貴安新區空間布局的核心要素,而匯水分區及排水分區是組團式城鎮布局的重要劃分依據。基于水源保護目標,結合流域分區及水系分布、水源敏感性、污染源類型及分布、用地布局、自然地形等要素,提出排水分區及其控制策略如圖2所示。
4 構建水系濕地網絡
構建水系濕地網絡是貴安新區水系統規劃的核心和特色。眾所周知,湖庫和河流水系是基礎資源和生態格局的重要廊道,具有改善水環境質量、保證生態需水量等生態功能,同時可以作為防洪排澇的通道,并起到一定的景觀文化功能。濕地則主要包括人工凈化濕地、雨水調蓄濕地、自然濕地三種類型。構建水系濕地網絡要統籌考慮水源安全、污水與尾水處理、初期雨水的水質和排水安全四大問題,接下來將詳細介紹各個控制要素的實現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
4.1水環境及水源安全
依據十二五環境保護目標與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提出,構建水系濕地網絡保障水環境及水源安全的根本目標是保證水源水質安全,各水環境監測斷面水質達標;底線目標是開發前后水污染負荷不增加。
貴安新區的水環境污染治理模式如圖3所示,這種模式基于水源保護目標,將傳統的以工程措施為主的污染治理模式轉變為從工程措施到生態處理再到最終處置的串聯式處理模式。
4.2污水深度處理
規劃提出污水處理廠出水執行一級A標準。污水處理廠的尾水考慮進一步深度處理后再生回用或通過人工濕地處理排放。再生水廠與污水廠合建,其布局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系統。尾水凈化濕地在選址方面應當適應于組團城市發展并滿足分批建設的需求,同時結合污水處理廠的位置及周邊用地、公共空間和建設條件等,形成串聯式(自然高差)濕地空間,實現就地處理及再生利用。
4.3初期雨水處理調蓄濕地
目前發達國家關于初期雨水處理的理念和技術都已比較成熟,雨水系統已經由以雨水水量和水質控制為重點邁向了基于自然水文特征的可持續性雨水管理階段。本設計在技術路線和方案比選的過程中綜合考慮了地形條件和技術經濟可行性。最終確立了大“同”小“異”的規劃布局和“源頭一遷移一匯集”逐級控制的雨水排水系統,如圖4所示。
大“同”是指在整體尺度上,以獨立雨水排水系統為單位,在排出口之前將初期雨水截留至調蓄處理設施處理后排放;小“異”是指針對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源頭、遷移、匯集控制手段。
源頭包括屋頂花園、透水地坪和生態型小區;遷移包括路面與水解物掛籃、滲透性棄流井、生態草溝、雨水景觀和下凹式綠地;匯集包括雨水濕地、塘系統。
4.4排水安全
城市內澇問題的重要成因是不恰當的城市建設方式對自然水系的占用、破壞以及對河道水系采取修堤筑壩、固化渠化等措施,使自然水系統喪失了泄洪蓄洪等功能。傳統的城市防洪排澇系統對于排水管網、地面排水空間、應急安全預案需要獨立的規劃與設計。貴安新區在排水安全的設計上尊重天然的排水方式,構建“藍綠空間”有效應對洪澇(見圖5)。
“藍綠空間”是對碧水、清溪、綠谷等地面排水空間的形象概況,包含水系(常年有水/季節性/雨源型)及濕地、河岸蓄滯洪區、綠地及廣場、可淹沒地塊四大空間要素。實現了與城市道路系統、地下水排水管網的有機銜接,并與城市豎向規劃協調。
“藍綠空間”的構建要充分考慮坡度、高程、降雨、地表覆蓋等因素,盡可能充分利用或模擬天然的排水方式,自然形成排水通道,并且以流域為界分級分區匯水,同時兼顧維持現有濕地,改善水質,塑造景觀等不同目標。
篇9
關鍵詞 茨淮新河;生態河道建設;清淤;綠化
中圖分類號 TV2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8-0203-01
茨淮新河上起潁河左岸的茨河鋪,截引黑茨河、西淝河、芡河等原有水系,流經阜陽、亳州、淮南、蚌埠,于懷遠縣入淮河,全長134.2 km,截引面積6 960 km2,是安徽省在淮北地區新開辟的一條人工河道,具有防洪、排澇、灌溉、航運、城市供水等綜合功能。
生態型河道建設是通過在傳統的河道建設和整治中加入生態學原理,并根據河道現狀和功能,對工程進行生態設計,構建符合流域及地域生態特征的水生態系統和河岸生態系統,創造適宜河道內水生生物生存、物種豐富的生態環境;以保護河道系統中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和創造和諧的自然景觀為前提,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同時,考慮生態效果,把河道改造成水系統、土壤系統及生物系統相互涵養的自然狀態[1-2]。生態型河道建設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體現生物多樣性和本地化,著重恢復陸域和水體生物多樣性形態,營造河道安全完整、水清岸綠、和諧自然的環境和發展空間。
1 茨淮新河流域生態河道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河道淤積嚴重
茨淮新河建成已有20多年,由于多次行洪和兩岸土地的水土流失,導致河道淤泥淤積加速,河床普遍抬高,降低了容蓄水源和防災減災能力,造成河道泄洪、滯洪和引水灌溉等功能的減退。
1.2 河岸塌損
由于長期受船行波的沖刷、人為損壞和水土自然流失,兩側河岸坍損普遍,部分河段河岸坍塌嚴重,導致河道斷面縮小,河床抬高,流速、流量降低。
1.3 水質污染
隨著沿河地區經濟發展和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廢、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使河網水質受到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藥、化肥的使用等。河道水質污染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導致河道及其兩岸生物多樣性下降。
1.4 河道筆直,斷面規則,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發展
由于茨淮新河是新開辟的人工河道,所以其河道筆直,斷面規則,這樣雖然降低了工程造價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卻忽略了河道自然岸線的合理性。河道過于直線,不利于削減船行波,使自然河道中主流、淺灘和急流相間的格局改變,也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長[3]。部分河岸采用混凝土、漿砌石等護岸,影響了河道生態系統及其動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
2 茨淮新河流域生態河道建設的目標和內容
2.1 生態河道建設的目標
茨淮新河是防洪骨干河道,要做到防洪安全與生態建設兼顧,確保在設計標準洪水內的河道安全。通過開展河道整治,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的自然通暢、水質改善、岸綠景美的局面,使沿河植被和水中生物得到恢復,實現河道生態化。
2.2 生態河道建設的主要內容
2.2.1 控源截污,循環清淤。要密切關注氣候變化趨勢,合理調控河內水位;繼續提高調水泄水的管理水平,確保入河水量的水質;落實突發性、多發性災害情況下的應急管理預案,確保不發生嚴重污染事件。必須減少淤泥污染物釋放量,對淤泥的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移[4]。要根據不同河段的淤積情況,安排在一定年限內進行全線的循環清淤。
2.2.2 生態型護岸護坡。有計劃地逐步建設生態型護岸,以防止水土流失;采用以植物綠化為主、水生植物為輔的生態護岸方法。保留設計洪水位以下部分硬質護岸,拆除漿砌石護岸的上半部分,改用土料、自然草皮護坡,采用適于動植物生長的特殊結構護岸,如土工隔柵固岸插杞柳等。
2.2.3 綠化美化灘地堤身。對灘地和堤身進行綠化、美化和景觀建設,引進優質樹種營造速生生態林,發展林中復式種植。使河流、綠地、樹木間形成網絡,營造數量多、連續性強、物種豐富的生態環境帶,塑造森林的氧吧效應,讓整個河道的生態系統富有生機和可持續性。
3 結論
十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明確指出美麗中國建設必須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自然恢復為主,就是在生態建設上由人工建設為主轉向自然恢復為主,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茨淮新河是一條大型人工河道,在茨淮新河流域內進行生態型河道建設對于恢復河流的自然狀態,發揮其生態服務功能,建成河道生態環境走廊,實現沿河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4 參考文獻
[1] 劉華富.阜陽市潁泉區2009年春旱水利工程減災作用[J].江淮水利科技,2009(5):26-27.
[2] 杜衛東.阜陽市茨淮新河插花灌區工程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6):263-264.
篇10
>> 國內外城市品牌建設經驗與啟示 國內外生態城市建設的研究和對比 國內外金融CBD開發建設的經驗借鑒與啟示 國內外生態旅游者行為與態度特征的比較研究 國內外大學城融資經驗與啟示 國內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經驗對黑龍江的啟示 國內外“智慧教育”建設成功經驗及對南京的啟示 國內外生態投資研究綜述 國內外生態住區之比較研究 國內外生態建筑技術對比研究 國內外生態正義思想研究綜述 國內外生鮮電商運營模式分析與啟示 生命:國內外生命教育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國內外大遺址保護的經驗借鑒與啟示 國內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經驗與啟示 國內外山區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與啟示 自貿區建設的國內外經驗 國內外建設低碳城市的理論與經驗綜述 國內外城市軸線的建設經驗與作用分析 國內外區域發展中政府協調機制建設的經驗與借鑒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17]科技支撐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科技支撐助推甘肅構筑生態安全屏障[J].甘肅科技,2011(27):38-96.
[18]李星,柴禾.日本林業治山第八個五年計劃[J].世界林業研究,1992(3):92.
[19]國家林業局.日本林業[EB/OL].(2015-12-19)[2016-01-19]..
[20]余剛,井文涌.加拿大的綠色計劃及其實施進展[J].環境保護,1994(10):43-45.
[21]楊少軍.加拿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J].全球科技經濟t望,2008(9):29-32.
[22]馬建明,許靜,等.國外洪水風險圖編制綜述[J].中國水利2005(17):2-3.
[23]胡建.德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啟示[J].中國水土保持,2012(10):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