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范文

時間:2024-01-22 18:0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文明的建設理念

篇1

關鍵詞:生態文明;生態省;建設

中圖分類號:F0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態省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省建設起源于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性的反省,本質上還是一種以滿足人類需求為先的發展理念,沒有把自然看成價值主體,是一種以物質文明建設為主要目的的發展方式,其理論指導思想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理念落實在對過去發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遺留問題的整改上,并沒有從根本上形成一種解決人類系統與自然系統協調融合的綜合體系,發展維度停留在現時性上,未充分考慮未來性,同時許多生態省建設口號響亮,但是踐行不足,“生態”二字沒有得到體現,因此,生態省建設迫切需要尋求先進理念的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是一種人類迫切改變自身發展需求以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文明理念,它指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等,是擁有充實內涵的理念,不僅關注人類本身,更體現出自然的主體性,不僅充分考慮到當前的發展,也為未來后代子孫的發展提供了永續動力。因此,在生態文明理念的的指導下推進生態省建設,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在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建設

2.1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態文明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對于指導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規劃的制定將生態文明理論與地方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較為系統和完善的生態文明規劃建設體系,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2.2鞏固生態建設成效,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早期開展生態省建設的幾個省區,依靠環境資源的獨特優勢,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產業的發展、生態文化的弘揚和普及有機的結合起來。幾年的實踐證明,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條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三贏”的有效途徑,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將生態省建設提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用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指導生態省建設,既鞏固了生態建設的成效,同時也提升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3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文明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地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用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統領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貴州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通過建設生態文明,為貴州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通過建設生態文明,激發全省各族人民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生態產業和資源節約型產業,為貴州省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現了現有文明的整合與重組,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3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建設生態省的對策建議

3.1在生態文明理念下轉變生態省觀念

(1)進行生態文明意識教育。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實施生態文明團隊活動實施方案,在全省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機關、企業、學校、社區、村鎮創建評選活動,通過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對廣大群眾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2)開展生態文明學習活動。開辦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專題講座,定期邀請生態環境研究專家做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主題報告,動員各部門人員認真學習;普及生態文明建設讀本,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了解和學習生態文明知識,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并對生態經濟建設的實踐與探索進行總結,提出對策建議;成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研究中心,開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循環經濟、旅游經濟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態省生態經濟

(1)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安全體系。確保水源水質,減少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實施水體生物凈化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保證居民飲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對企業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為居民構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搞好林業綠化工程,進行綠色通道建設。

(2)推進生態經濟建設,建立三大生態產業體系。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延伸生態農業產業鏈,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采用清潔能源,進行綠色建設,開發環保產業,大力開發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進行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重點推進生態服務業,建立生態服務業行業標準,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

3.3在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體制轉軌

(1)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相關法規保障體系。針對當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無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據不明晰的問題,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規、政府行政規章、政府規范性文件等法規保障體系,依靠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生態省各項工作的展開。

(2)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生態文明理念下生態省建設的體制機制創新。目前我國在環境治理、產業轉型等方面不斷的創新體制機制,以期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建設成效。但是在生態文明理念下轉變當前發展格局是個長遠且艱難的任務,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的進行體制轉軌和機制更新,形成階段性的體制機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實現社會轉型。

(3)推進機構調整,建立服務型政務中心。地方機構辦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先進觀念推行的成敗。因此要調整當前不合理的機構設置,轉變政府開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務型的政務中心,公開、公平、公正的處理生態建設、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間存在的矛盾,從人民、社會、自然的角度考慮利益分配機制。

(4)鼓勵政府、社會組織和公眾三方良性互動,確保生態文明落實。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充當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勵民間生態組織、環保技術創新企業的建立,完善公眾監督體系,實現三方互動,逐漸轉變為以社會組織為主導、政府保障運行、廣大人民監督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體系。

3.4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實現生態省社會轉型

(1)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鼓勵各單位、家庭樹立生態文明的新型消費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導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

(2)為建成生態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注重于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生態文明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從關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五大方面著手,改善現有不公平的社會狀況和不完備的社會體制。

篇2

生態省建設起源于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性的反省,本質上還是一種以滿足人類需求為先的發展理念,沒有把自然看成價值主體,是一種以物質文明建設為主要目的的發展方式,其理論指導思想具有明顯的局限性,理念落實在對過去發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遺留問題的整改上,并沒有從根本上形成一種解決人類系統與自然系統協調融合的綜合體系,發展維度停留在現時性上,未充分考慮未來性,同時許多生態省建設口號響亮,但是踐行不足,“生態”二字沒有得到體現,因此,生態省建設迫切需要尋求先進理念的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是一種人類迫切改變自身發展需求以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文明理念,它指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等,是擁有充實內涵的理念,不僅關注人類本身,更體現出自然的主體性,不僅充分考慮到當前的發展,也為未來后代子孫的發展提供了永續動力。因此,在生態文明理念的的指導下推進生態省建設,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在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建設

2.1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態文明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對于指導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規劃的制定將生態文明理論與地方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較為系統和完善的生態文明規劃建設體系,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2.2鞏固生態建設成效,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早期開展生態省建設的幾個省區,依靠環境資源的獨特優勢,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產業的發展、生態文化的弘揚和普及有機的結合起來。幾年的實踐證明,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條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三贏”的有效途徑,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將生態省建設提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用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指導生態省建設,既鞏固了生態建設的成效,同時也提升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3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文明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地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用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統領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貴州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通過建設生態文明,為貴州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通過建設生態文明,激發全省各族人民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生態產業和資源節約型產業,為貴州省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現了現有文明的整合與重組,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3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建設生態省的對策建議

3.1在生態文明理念下轉變生態省觀念

(1)進行生態文明意識教育。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實施生態文明團隊活動實施方案,在全省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機關、企業、學校、社區、村鎮創建評選活動,通過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對廣大群眾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2)開展生態文明學習活動。開辦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專題講座,定期邀請生態環境研究專家做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主題報告,動員各部門人員認真學習;普及生態文明建設讀本,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了解和學習生態文明知識,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并對生態經濟建設的實踐與探索進行總結,提出對策建議;成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研究中心,開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循環經濟、旅游經濟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態省生態經濟

(1)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安全體系。確保水源水質,減少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實施水體生物凈化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保證居民飲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對企業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為居民構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搞好林業綠化工程,進行綠色通道建設。

(2)推進生態經濟建設,建立三大生態產業體系。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延伸生態農業產業鏈,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采用清潔能源,進行綠色建設,開發環保產業,大力開發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進行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重點推進生態服務業,建立生態服務業行業標準,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

3.3在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體制轉軌

(1)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相關法規保障體系。針對當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無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據不明晰的問題,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規、政府行政規章、政府規范性文件等法規保障體系,依靠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生態省各項工作的展開。

(2)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生態文明理念下生態省建設的體制機制創新。目前我國在環境治理、產業轉型等方面不斷的創新體制機制,以期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建設成效。但是在生態文明理念下轉變當前發展格局是個長遠且艱難的任務,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的進行體制轉軌和機制更新,形成階段性的體制機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實現社會轉型。

(3)推進機構調整,建立服務型政務中心。地方機構辦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先進觀念推行的成敗。因此要調整當前不合理的機構設置,轉變政府開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務型的政務中心,公開、公平、公正的處理生態建設、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間存在的矛盾,從人民、社會、自然的角度考慮利益分配機制。

(4)鼓勵政府、社會組織和公眾三方良性互動,確保生態文明落實。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充當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勵民間生態組織、環保技術創新企業的建立,完善公眾監督體系,實現三方互動,逐漸轉變為以社會組織為主導、政府保障運行、廣大人民監督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體系。

3.4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實現生態省社會轉型

(1)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鼓勵各單位、家庭樹立生態文明的新型消費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導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

(2)為建成生態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注重于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生態文明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從關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五大方面著手,改善現有不公平的社會狀況和不完備的社會體制。

4構建生態省建設的保障體系

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建設離不開國家及各地區的資金、組織、技術支持,編制生態省建設規劃,應充分考慮包括機制保障、組織保障、政策保障、法制保障、科技保障、管理保障等在內的保障體系,使之更加完善,從而促進生態省的進一步建設。各省市區在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應加強區域合作。

篇3

關鍵詞:生態文明 理念 營口 溝域經濟 扶持

新世紀,我國為了破解可持續發展的困境,將建設生態文明列入,將生態文明建設變成我國社會建設總體布局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且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現階段,怎樣根據自身特點,因地制宜,在營口市區區域內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已經成為營口市政府關注的重大經濟問題。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基礎。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營口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不斷增強營口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就成為極為緊迫的任務。為此,在今后營口溝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尤其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改造和提升營口市溝域經濟的發展,大力增強營口溝域經濟的發展。

一、生態文明以及生態文明理念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我國今后要在建設中尤其注重“建設生態文明”,隨后,“生態文明”逐漸成為輿論與就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但是至今,學術界對于生態文明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和內涵認定。

總體來看,生態文明是一種生態的文明,生態文明的進化和完善孕育了人類社會,它仍然屬于人的文明,是一種新型文明。它應該既包含人類文明和自然文明,兩者是統一的,并且是和諧發展的狀態、積極成果。因此,從這個概念上理解,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積極性,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基于生態文明理念的區域經濟發展,就是要在營口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用生態文明理念著力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形成良好的產業結構、空間格局和生產方式。與此同時,要加大環境的保護力度,提高區域生態環境承載力。

二、溝域經濟的內涵與營口市溝域經濟現狀

溝域經濟主要以生態建設與體閑旅游產業為龍頭,集旅游觀光、生態涵養、經濟發展、人文價值于一體,實現山區的發展與當地農民致富的經濟形態。其內涵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生態優先。在發展當地溝域經濟過程中,要很好地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體閑,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前提,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二是發展要以農民為主體。溝域地區的廣大農民是建設新山區的主體,我們要在建設溝域經濟時注意依靠他們。要堅持以農民為本,培育一批懂技術、闖市場的新型農民。三是要以文化創意為理念。在農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地運用文化生產力提高農業附加值。通過融入文化創意,培育特色農產品,提升產品的品質,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溝域經濟發展模式。

目前,營口市溝域經濟發展情況良好,逐漸形成了以蓋州市為核心的溝域經濟發展先鋒,其中,北海海洋公園、赤山風景區、冰泉山莊最為典型。營口市依托山海林泉寺資源優勢,以旅游牽動溝域經濟的發展,確定了走生態旅游開發路線的發展定位,很好地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之路。

三、用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營口溝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一)溝域資源開發的補償政策

營口市在發展溝域經濟時,堅持用生態文明理念解決溝域經濟開發時出現的補償問題。首先,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及時彌補溝域經濟發展區域內農民的經濟損失。其次,要建立起統一的生態補償機制體系。營口市至今還沒有形成為一個統一的補償體系,不利于協調管理。“應針對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山區森林、環境保護等不同內容,制定山區生態補償機制。” 再次,應該建立穩定的財政支持和保障制度。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市委市政府應該及時給與投入機制以必要的支持。要把發展生態產業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發展生態產業項目,逐年加大對生態產業的投入力度,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產業開發,建立生態產業融資擔保制度。

(二)建立溝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

營口市堅持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在發展山區溝域經濟和建設時,要將建設資金納入市和區縣財政預算,扶持重點溝域經濟的特色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扶持溝域經濟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溝域經濟發展,設立相應專項資金。

(三)溝域產業培育的援助政策

首先,要壯大主導產業。根據溝域經濟實際情況,重點扶持休閑旅游和商務服務業等。這些產業生產率上升快、市場前景廣闊的特點。因此,營口市政府要不斷改善主導產業部門外部環境,同時輔之積極財政支持。其次,鞏固基礎產業農業作為溝域經濟的基礎。營口溝域地區要大力發展高端農業,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立足山區,突出特色,瞄準省內高端消費市場,發展高端農業。

中國十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國家“五位一體”發展戰略格局,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新一輪改革浪潮以來,以生態優先為主要特征的溝域經濟發展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長久的動力。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生態文明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015-03

1生態文明研究歷程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1],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之后人類應對生態危機的唯一正確選擇,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更高階段[2]。20世紀中后期,人們已經開始用生態學方法探討世界的發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態史觀研究人類文明史的是日本學者梅棹忠夫,1957年他以生態學方法探討世界文明史的規律,發表了《文明的生態史觀序說》;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態史觀: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態史觀,重視自然環境、生態條件對文明史進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劉宗超、劉粵生在《地球表層系統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確立“全球生態意識和全球生態文明觀”[4],199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委員會將《生態文明與生態倫理的信息增殖基礎》正式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開啟了中國系統研究生態文明理論的先河;1997年《生態文明觀與中國可持續發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紀是生態文明時代,生態文明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一種先進的社會文明形態”[5]。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六屆六中全會也強調“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黨的“十七大”首次將生態文明作為一種重要治國理念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黨的“十”報告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2貴陽學院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現狀和問題

生態文明校園建設是以校園為載體,從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四個基本維度,使生態文明融入其中,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生態文明校園要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在校園建設和日常教育管理中,從美化環境、綠色環保、和諧自然各個方面出發,不斷強化師生的生態文明意識,使他們成為生態文明的宣傳者、實踐者和監督者。貴陽市作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起著示范帶頭作用,貴陽學院作為貴陽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擁有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研究中心,肩負著為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務,因而貴陽學院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貴陽學院位于貴陽東出口,與圖云關國家級森林公園毗鄰,貴陽學院的用地版圖為平面蝴蝶形狀,中長期規劃面積1200畝,現實際使用面積810畝,規劃建設以“園式林、生態型、數字化”為基本范式,擁有博信樓、博雅樓、博遠樓、博藝樓、博新樓、博技樓、博達樓、九思樓、逸夫樓、詠籟樓、薈素樓、圖書館、田徑場、行健館、陽明文化廣場、學生公寓樓群以及魚梁橋等建筑單體,建筑單體色澤一致,風格雅致,特征鮮明,品質精良,在綠化、凈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設上達到較高水準,是貴州省“優美校園”。貴陽學院在綠色教育、綠色科研、綠色校園創建上與貴陽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相適應,全面踐行永續發展理念,確立了“辦綠色大學、建生態家園”的環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園”、“梨園”、“桃園”、“竹園”、“桂園”、“生態園”,以及“峽谷飛橋”等“七園七景”。生態校園一年常綠,四季有花,景致如畫,是貴州省“綠色大學”[6]。在優美校園和綠色大學的建設過程中,貴陽學院秉承“辦綠色大學、建生態家園”的環境治校方略,在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建設中都開展了多方位的工作,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針對貴陽學院校園生態文明建設情況,設計了貴陽學院生態文明校園建設問卷調查,旨在了解貴陽學院校園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和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更好地分析和總結在生態文明校園建設中值得借鑒的方法。

貴陽學院生態文明校園建設調查問卷共20題,每題可選擇一個答案,調查問卷旨在了解大學生對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的理解和認識。主要調查了大學生對生態文明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大學生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具體表現形式以及大學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程度。隨機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貴陽學院第三教學樓二樓上課的班級共10個發放了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300份,涵蓋了2011級、2012級、2013級三個年級學生(2010級學生均外出實習),共發放10個班級,每個班級30份。發放班級及收回份數為:2011級應用化學專業收回30份,2011級園林專業收回30份,2011級國際貿易專業收回30份,2012級生物工程專業收回30份,2012級園林專業收回30份,2012級旅游英語專業收回30份,2012級美術專業收回30份(有10份沒有填寫),2013級城鄉規劃專業收回30份,2013級電子商務專業收回30份,2013級制藥工程專業收回30份(其中有的問卷有的同學僅僅填寫一面,故統計實際數量與預計數量有一定偏差,見表1)。

在“生態文明校園建設調查問卷”的20個題目中,1~14題的內容為生態文明具體行為體現,15~20題內容為生態文明觀念內涵。在1~14題中,按照行為主體來分可分為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兩類。其中1、2、4、5、6、7、8、9、10、11、12、13為個體行為,其主要表現同學們個人對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的主觀意見及行為;3、14為群體行為,其主要體現大學生對于周圍環境的看法、意見。按照行為主體和責任主體是否分離來分,其中1、3、4、14題是行為主體和責任主體相分離的題型;2、5、6、7、8、9、10、11、12、13題是行為主題和責任主體同為一體的題型。15~20題中,16題考查了大學生對生態文明內涵理念的認識,15、17、18、19、20題則考查了大學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擔當認識。

從行為主體和責任主體分離的1、3、4、14題調查情況看,行為主題和責任主體相分離時,責任意識相對淡泊,缺乏主動擔當的勇氣的決心。如第一題:當你身邊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你會如何做?其中選擇A的占36%選B的占31%選C的占33%,A、B、C大約各占1/3,這說明在大學生中還有在看到周邊環境建設遭破壞時漠不關心的現象。如第四題:你對學生在學校踐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選擇A的占22%選B的占63%選C的占15%,從B選項所占的百分比為63%,這說明了學生還缺乏擔當的意識和勇氣。當然,從其他題目,如14題:你們寢室打掃衛生的情況如何?其中選擇A的占62%,選B的占31%,選C的占7%,從這些數據可以說明當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學生還是比較關注的,但還缺乏把生態文明作為自己的一種追求和目標去努力踐行的決心。

從環境問題與個人經濟關系來看,與個人經濟關聯性大的問題,學生關注度相對較高,如第7題、第10題、第12題、第13題,說明在個人環境行為方面,適當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處罰或獎勵,如對垃圾的分類處理恰當地給予一定獎勵,對排污的收取一定費用,以此促進環境方面好行為習慣的逐漸養成。

從學生對生態文明理念和內涵的理解上,學生對生態文明的內涵理解都比較正確,也認為生態文明建設與大學生的關系是緊密的,絕大部分大學生愿意深入地學習和傳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積極地參與相關工作。

3對策與措施

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的考察分析來看,貴陽學院學生對生態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認識比較好,學校在生態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還是有所體現,貴陽學院生態文明校園建設工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有校級領導分管生態文明校園建設工作,對校園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決策和指導作用。同時在校園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

(2)學校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牽頭生態文明校園建設工作。貴陽學院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由貴陽學院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研究中心牽頭完成,后勤管理處、基建處、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等行政教學部門協同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3)學校要求教師要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教研活動,有生態文明教育教學及學術方面的專題研究課題并形成課題研究成果,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研究。

(4)除了學校行政教學部門教師參與生態文明校園建設工作外,貴陽學院還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具體情況,組建不同的宣傳和推崇生態文明理念的社團,組織落實建設工作。如貴陽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等成立了貴陽學院生態文明普及與促進協會、貴陽學院環境協會等社團,圍繞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植樹節等環保主題,結合學校實際,在學校和社會開展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社團活動,帶動了一批學生踴躍地參與到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的各種活動中來。

(5)讓生態文明課程進課堂,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知識的普及和教育。貴陽學院的生態文明相關課程不僅是在相關專業開設,而且也作為全校性公共選修課程在所有專業中開設,如開設“環境學”、“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環保類校級公共選修課程。由貴陽學院組織編寫的《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教程》經過兩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該課程也在全校所有專業中開設,使學生對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實施路徑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他們積極參與到校園生態文明建設中奠定了知識基礎。

(6)在全校范圍內,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開展相關活動,推進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學校積極倡導開展生態文明校園建設相關活動,如開展“我為校園添一點綠”,“關愛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簽字活動,環保展示活動,綠化校園活動,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植樹節等主題活動;制作宣傳欄等進行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教育宣傳;在生態文明校園建設過程中,對原有的綠化進行保護和充分利用,同時擴充新的綠化地帶,并對校園內的130余種植物進行了命名掛牌,增進大家對校園植物的認識了解和熱愛。

(7)在學校規劃建設中,盡量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氛圍,激發學生建設校園生態文明的激情。在校園規劃建設中,一方面,注重校園自然環境的生態性,努力營造一個綠色潔凈優美的校園環境,另一方面,著重體現了校園人文生態素養的展現,如校園的路標指示、教學樓的命名、學校的徽標等都應盡量展現生態和諧的理念。

(8)在校園資源利用和廢棄物的處理過程中,要遵循節約和再利用的原則,盡量減少由于資源浪費而造成的對環境的污染。針對食堂浪費現象,通過“光盤行動”等活動減少浪費;教室燈光、路燈等設置了智能裝置,最大限度地減少用電量。

(9)制定了明確的生態環境保護、綠化養護、衛生保潔、節能減排等相關制度并由學校相關部門監督檢查制度的落實情況。

4結語

總之,在校園生態文明建設中要不斷地強化生態文明意識,以創建環境優美、文明和諧、資源節約的校園為目標,以生態文明校園為輻射源,在全社會形成良性的環境保護與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體系。

參考文獻:

[1]潘岳.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體系的基礎[J].中國國情國力,2006(10):20~22.

[2]劉思華.論生態文明、綠色經濟、和諧社會發展關系[J].經濟師,2011(1):6~9.

[3]楊寧一,鄭麗平.評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態史觀”[J].史學月刊,2005(8):92~94.

[4]劉宗超,劉粵生.地球表層系統的信息增殖[J].自然雜志,1991(6):413~416.

篇5

“深圳藍”的理念升級版: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到“生態是資源、是競爭力、是質量”的“三生態理念”。理念是創新的前提,理念決定高度與方向。理念的轉變,標志著深圳正在從一個時代高度向另一個時代高度的攀登。“三生態理念”是十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在踐行中的創新。目前許多地方和媒體錯誤地把生態文明建設等同于環境保護,其實十提出的“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是基于東方系統智慧、從根源上治理環境的新文明之路。“三生態理念”走出了就環境治理環境的誤區,把生態文明建設看成破解深圳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難題的新時代機遇來對待。如果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單純的環境保護,就會陷入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增長負擔的認識誤區,而 “三生態理念”恰恰是把生態環境看成是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資源、新生產力、新競爭力,而且也是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質量高低的主要內容和標桿來對待。

“深圳藍”的環境治理升級版:從局部到全領域、全過程、全民參與的“三全治理”之路。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的先行示范區,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雖然比其他地區更注重環境治理問題,但由于環境治理思路和認識定位的不到位,導致環境欠債很大。從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態立市”戰略以來,全領域、全過程、全市民參與的“三全治理戰略”,成為深圳治理環境思路的升級版。所謂全領域覆蓋,就是以建設國際低碳城市為導向,把綠色發展融入到城市規劃布局、自然環境改善、基礎設施提升,以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產業集聚等各方面;所謂全過程,就是圍繞生態建設的各個關鍵環節,建立健全相關的體制機制安排,實現制度管理的全覆蓋;所謂全民參與,就是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即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綠色建筑、綠色出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的“四綠色生活”。

“深圳藍”的城市建設升級版:從效率之城到“深圳藍”之城。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示范城市,“效率城市”是被社會公認的深圳名片。在十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之后,“效率城市”的名片已經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在“三生態理念”的指導下,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以“深圳藍”為靚麗名片的城市建設的升級版。為落實“深圳藍”的目標,深圳實施大氣環境、水環境、綠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動;提出建設“公園之城”新目標。

“深圳藍”的經濟升級版:從速度經濟到綠色經濟。基于“三生態理念”的深圳生態城市建設,以事實印證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恰恰使深圳經濟發展邁向了一條數量與質量并行的綠色發展之道。整個“十二五”期間,全市共淘汰轉型低端企業超1.7萬家,但與2010年相比,深圳市主要經濟指標仍實現了大幅增長。“十二五”期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2.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6.4%,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此前的1354家增加到5524家。資源能源單位產值的消耗量明顯下降,其中,萬元GDP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9.5%、43.0%和21.0%。

篇6

【關鍵詞】建筑設計、生態文明、和諧

近年來,建筑行業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創造了一定的國家財富,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但是建筑行業在其發展中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嚴重影響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面對國家資源短缺、污染加重的情況,建筑行業應該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將建筑設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思考污染小、環保性強的建筑方式,研究新的節能環保的建筑技術,力求在用更少的資源建造出更加環保的建筑物。

一、 建筑行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矛盾點

1、建筑行業的高能耗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違背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的建筑行業運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和能源,且投入比重居于世界前列,近水泥和鋼材的年耗費量就占到了世界總耗費量的55%和25%[1]。更觸目驚心的是,我國用于建筑燒制的實心粘土磚年耗費田地數為10萬畝。此外,我國土地資源和自然空間也遭到了建筑行業年復一年的吞噬。

2、建筑行業的高污染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違背

據統計,2012年我國建筑行業水泥的總使用量高達21.12億噸以上,而每生產1噸水泥就要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大大加重了國內的空氣污染。同時,建筑行業運輸及施工過程中的揚塵又造成了大氣中PM2.5細微顆粒濃度的升高。

種種現象表明,建筑行業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給環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與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中節能、環保的理念和追求相違背。

二、 利用建筑設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措施

1、樹立生態建筑理念

目前我國人口持續增長、資源耗費量不斷增加,生態環境也隨之惡化、環境更是遭到了愈加嚴重的破壞,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變得更加惡劣。針對這樣的現象,很多相關專家針對建筑學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提出了生態建筑的理念。生態建筑理念要求人類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把環境和生態問題放在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科學分析、全面考慮,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此外,在中央政府提出的“五位一體”發展目標中,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處于并列位置,這更加要求建筑設計方在進行建筑設計時首先要樹立生態建筑理念,這樣才能保證后期的施工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

2、深入貫徹節能理念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大量資源和能源的支撐。但是資源和能源畢竟是有限的,為了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夢”的早日實現。我國任何一個行業都必須樹立節能理念,并全面貫徹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

首先,要通過加大宣傳教育讓建筑設計人員意識到節能的重要性,引導他們樹立節能理念。

其次,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大力提高傳統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耗費,杜絕浪費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現象的發生。例如在使用實心粘土磚時,必須反復利用,萬萬不能用過一次后就當做垃圾處理,這樣才能間接保護耕地和林地資源,減少水土流失。

再次,要積極開發并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資源、能源。眾所周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對傳統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替代。風能、水能、太陽能都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使用。而建筑行業在這方面卻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建筑設計應該大力開發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避免大興土木,減少火力發電的使用。例如,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可以通過利用太陽能、回收雨水、處理中水污水等實現小區路燈照明、綠植培育等工作的節能環保。

最后,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也要節約使用建筑材料。建材是建筑物的基石,要想徹底實現建筑設計的環保性,就必須從根本上、源頭上做出改變,應該節約使用原材料,盡量使用環保的、易降解的建筑材料。例如,萬科采用工廠化加工的方式,現場進行拼裝,大大減少了水泥、木材等不可再生資源的耗費,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引進環保化建筑技術,用科學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為了讓建筑行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進城相輔相成,相關專家研發了一系列環保化建筑技術。但是,這些建筑技術并沒有廣泛運用到我國的建筑實踐中。因此,當下建筑設計中應該盡快融入環保化技術,以促進建筑行業的環保化發展。

(1)綠色建筑技術

綠色建筑技術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涉及到物種循環、能量流動轉換、氣候變異、能量轉換、建筑物內外熱濕交換等多種規律[2]。綠色建筑技術中對墻體、門窗、屋頂等的節能設計,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建筑的節能功能;綠色建筑技術使用更輕便的墻體結構取代傳統的磚石建材,不僅減輕了建筑物重量、擴大了建筑物使用面積,更節約了不可再生資源。

(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術

這項技術最突出的特點體現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它將太陽能充分利用到了建筑物中,通過窗戶集熱板打造太陽能資源系統,直接把太陽的光能轉換成了人類生活所需的熱能,進而應用到建筑物的采暖、降溫、干燥等方面。地熱能也是該技術中廣泛應用的原生自然能源,可以用地熱供暖取代傳統的暖氣供暖,大大減少了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也降低了人類取暖造成的大氣污染。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不能否認建筑行業在改善人民物質生活、帶動各行各業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作為資源高消耗行業、環境重污染行業,建筑行業已經與生態文明建設產生了巨大的矛盾。為了實現建筑行業的環保化發展,建筑設計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和諧共處,設計人員應該首先樹立生態建筑理念和節能理念,并通過綠色建筑技術、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術等實現建筑設計的人性化、生態化、一體化,真正走出建筑行業高消耗高污染的困境。

【參考文獻】

篇7

推進生態移民 為生態修復創條件

內蒙古東西綿延2400多公里,草原、森林面積居全國之首,水面、濕地和沙漠、沙地面積位居全國前列,不僅是祖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而且是眾多江河水系之源、北方大陸性季風必經之地和國家主要的林業、牧業基地。內蒙古總面積的86%屬于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劃定的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這里的生態狀況,不僅關系著內蒙古各族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著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可以說,保護好、建設好這一重要生態屏障,形成節約資源特別是水資源、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良性循環,是各族人民承擔的一項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10多年來,內蒙古依托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牧業產業化,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大規模開發導致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嚴重。是繼續走傳統資源型經濟“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還是下決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走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新路?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約束和環保形勢,面對人民群眾對于良好環境和美麗家園的熱切期盼,內蒙古堅定不移地選擇走建設生態文明之路。

內蒙古保護生態既有良好的文化傳統,又有現實的成功經驗。內蒙古是蒙古族和北方眾多少數民族的發源地,也是中華草原文化的發祥地。草原民族對大自然與生俱來的熱愛和草原文明崇尚自然的核心理念,使“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種游牧文明與自然和諧的美麗畫卷成為不朽傳奇,也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最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內蒙古各族人民懷著對生態惡化的切膚之痛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強烈愿望,一直在與生態惡化作斗爭。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和生態移民全面鋪開。進入新世紀以后,內蒙古的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階段。草場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實現了全覆蓋,草原平均植被覆蓋率已從2001年的30.58%恢復到現在的43.1%。沙塵天氣影響范圍、強度、持續時間顯著下降。目前,生態總體惡化的趨勢已經趨緩,重點治理區明顯改善,為建設美麗內蒙古奠定了堅實基礎。

服務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樹立新理念、謀劃新舉措、開拓新局面

生態文明是其他一切文明存在和發展的根基。面對經濟社會加速轉型的新形勢,內蒙古按照十確立的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必須樹立新理念、謀劃新舉措、開拓新局面。

樹立“敬畏與愛護自然”的理念,構筑與生態文明相統一的現代文化體系。建設生態文明,文化要先行。我們必須從積淀深厚的優秀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從生態環境的變遷中接受教訓,增強建設生態文化的精神自省和行為自覺。要將生態文明的有關知識和理論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強化全民的生態意識,使生態文明的元素成為全社會的價值理念和自覺追求。倡導“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的生態文化時尚,推行環境標志認證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推廣以節能、節水為重點的綠色消費,使生態文明成為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在要求。

樹立“美麗與發展雙贏”的理念,構筑與生態文明高度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要用生態理念和現代技術、現代管理對傳統農牧業加以徹底改造,大力發展種養循環型、綠色生態型現代農牧業,減少面源污染,提高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畜產品比重,實現增產、增收與生態環境增美并進。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推動資源型產業戰略轉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優化產業結構提供支撐。推動“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相結合,用好1%的開發面積,保護好99%的森林、草原和耕地。

樹立“美麗與和諧共進”的理念,構筑與生態文明相統一的現代社會體系。統籌好城鄉建設和社會管理,一方面要按照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理念,建設大、中、小城市分布合理的生態化城市體系,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態功能和審美功能,讓水系、林草與城市融為一體,使人口城鎮化與城鎮園林化同步發展,城市規模擴張和承載能力提升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以生態化的理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解決好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和生態移民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建設越來越多的特色生態村鎮,實現生態農村和園林城市的交相輝映,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共生。

完善體制機制,把好生態文明制度關。保護生態環境的長效之計在于逐步建立一整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要繼續加快生態文明立法步伐,完善相關政策,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和環境補償制度,健全林權、水權、排污權、碳排放交易制度,強化監督、監測體系和業績考核、評價、獎懲制度。建立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稅費制度,健全生態環境區際補償機制和資源環境代際補償機制,形成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

優化生態系統,實施好生態文明重大工程。繼續實施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重大工程和啟動實施大青山南坡綠化、沙漠鎖邊林等重點工程,深化細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充分釋放全社會植樹造林的熱情和潛能。推進草原生態的保護與修復,在“草畜雙承包”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新的經營模式,從嚴控制牲畜放牧數量,增強草原自我修復能力。完善水生態系統,搞好黃河、嫩江、西遼河等重點流域和呼倫湖、烏梁素海、居延海等湖泊綜合治理,采取節約用水、污水處理再利用和控制面源污染等工程與技術手段,爭取留住并發揮好每一滴水的作用。治理好沙地生態系統,結合人工增雨工程繼續做好飛播綠化、產業化治沙、沙子開發利用等工作,按照“生態生計兼顧、治沙致富雙贏”的要求,科學治沙、科學用沙,大力發展沙產業。

推進生態移民,為生態修復創造先決條件。牧區人口與牲畜大幅度增長導致過牧超載是造成草原過度利用、生態惡化的重要原因。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問題,必須按照社會與生態協調的要求,下決心把一部分牧民轉移出來。要合理確定廣大牧民的草場承包權益及其生態價值,對他們進行足量的經濟補償、穩定的就業保障和充分的就業培訓,幫助他們轉移到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地區就業和生活。要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相結合,讓更多的轉移人口進城鎮、進企業,成為城市居民、企業員工,真正使他們“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要嚴格禁止新的人口流入并對以往非正常流入人口進行清退或多方式轉移,從源頭上減輕草原牧區和生態惡劣地區的人口壓力。

篇8

一、生態自然觀的內容

生態自然觀是自然觀不斷進化的產物,它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立足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生態學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新的思維模式和新的價值觀念。與傳統的自然觀相比,生態自然觀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有機統一。

(一)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生態自然觀的核心問題。馬克思認為,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指出,人類存在于自然界中,依賴于自然界。自然界創造了人類,人類又通過自身的社會活動來影響和改變著自然。因此,人與自然在彼此相互制約中,人類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不是消極地回歸自然,要做到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認為,實踐是人與自然之間聯系的中介環節。在實踐中,自然成為勞動的對象,是人們獲得生產和生活物資的來源。馬克思指出,人與自然是相互創造、同步生成的過程。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類無限地掠奪和破壞自然,導致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根本上發生了變化。因此,在生存和發展中,必須遵循自然的規律去理解、適應和利用自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到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在生態治理方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治理過程中由于受思想觀念、地方政策、法律法規、科技水平、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影響,現階段依然存在著嚴重的生態問題,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思想觀念落后,地方保護嚴重當前部分基層政府不能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認為經濟的持續增長就是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唯一標準。他們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增長,不顧長遠的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引進了一些排污企業,收取高額利稅。面對環保部門的檢查,地方政府也會進行干預,及時為企業出招想法,往往能夠順利通過檢查,繼續生產。

(二)法律法規缺失,科技水平落后近年來,我國環保部門通過制定一系列環保制度和獎懲措施,使得生態環境稍有好轉,但是還存在著立法滯后和執法不嚴等問題,導致部分違法企業或個人交錢了事,違法成本低,不能從根本上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在技術方面,生態環保工作缺乏配套的科學技術支撐體系,從事環保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直接影響環保技術的宣傳和推廣。

(三)文化素質低下,環保意識淡薄從整體來看,無論是普通公民還是公務員,都不能夠樹立保護生態的主人翁意識,不能認識到建設美好家園是每一個地球人應盡的責任,以致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難以滲透到各級政府的執政過程、企業的發展歷程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中。還有些人呈現出一些無意識、不自覺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擾亂了原有的生活狀態,增加了代際環境負擔。

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促進著人類的繁衍生息,但是經濟系統的運行一旦超過了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將會產生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最終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要多措并舉解決生態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一)注重科學理論指導,明確生態建設方向伴隨著當今科技和社會的進步發展,人類越來越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制造出自己所需的各種物品。更有甚者,他們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環境加以改造,他們只顧滿足自己的當前需要,而從未考慮到將來的發展,這并不是一種進步的表現。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因此,人類在發展經濟時,不能忽略環境代價及資源利用情況。生態自然觀作為一種科學的理論,能夠深入分析生態治理方面存在問題及原因,為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因此,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要以理論為指導,正視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現狀,不以地方政府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進行科學規劃,統籌發展,推進生態治理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加快技術創新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發展生態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以產業轉型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抓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廠區經濟向園區經濟轉變。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生態循環型農業,推進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發展模式,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要通過科技進步與創新,正確處理快與好的關系,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僅要保持經濟快速發展,而且要注重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發展道路上,要從根本上改變依靠先污染、后治理的生產方式,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創新經濟,促進資源高效可持續利用,實現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的相統一與最優化,構建循環高效的生態經濟產業發展體系。

篇9

基于生態理念的新農村建設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在農村建設的規劃中能否體現以人為本、自覺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生態學理念,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和成敗。科學的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本身就是效率和生產力,是統籌安排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任務的前提,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只有科學確立生態新農村建設的近景和遠景規劃的主要內容、基本目標和具體標準,才能有條不紊地完成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確保生態新農村建設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循序持續地向前推進。因此,探索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內容是一項戰略性研究課題。

加快新農村的建設是我國各級政府近年來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是主要工作的重點以及各種媒體、雜志的宣傳基本上是集中在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如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等)和村莊的環境整治、建筑風格上,治標不治本。“加快新農村建設,千萬不能把‘新農村’建設成‘新農居’新農村在好也是農村,絕不是城市,不能只靠扒了舊房蓋新房實現新農村”。

二、生態建設與建設新農村關系

近年來農民人均收入的連年增長,掩蓋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嚴重滯后,農村與城市居民的生活反差顯而易見,農民對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非常強烈。“年年建新房,就是不見新農村”這是幾年來農民最大的抱怨,由于過去注重于城市化,農村基本設施建設欠帳較多,多數村莊垃圾亂倒,污水亂排。許多農村普遍存在“垃圾處理靠洪水,污水處理靠蒸發”的現象。所以,建設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生活污染處置系統,完善農村環境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成為目前一項迫切的任務。

2005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大五中全會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實際包括兩個精神文明建設,其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物質文明;鄉風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潔,既物質文明又是精神文明。針對具體的考核標準,開展“四化、四改、雙清、雙治”活動,既四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活動,四改(改墳、改廁、改圈、改路);雙清(清理溪流垃圾,清理路道垃圾);雙治(治理黃、賭、毒,治理歪風邪氣)。村莊基本做到無物品亂堆,無露天糞坑,無亂張貼,房前屋后無暴露垃圾,場地平整,社會風氣良好,家畜家禽圈養,庭院栽樹植綠,綠化養護,創建文明的、優美的生存空間,形成人人講衛生、講文明、講環境的社會氛圍。生態示范村鎮創建,又要注重于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生活污染整治,改變農村環境面貌,也使農村居住環境大為改善。從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及質量。通過村民守則公約,創建農村生態示范戶,宣傳生態知識,增強環境意識,提升農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呈現一片新農村景象。通過三年來生態示范村鎮建設的實踐,我們認為村鎮生態建設可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最佳切入點。

三、生態建設在建設新農村中的作用

廣袤的鄉村,是億萬農民的家園,直至今天,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同城市相比,廣大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狀況相對落后,環境基礎設施極不完善。要建設新農村,各地千差萬別,從那里入手,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然而生態建設,從這幾年創建的實踐來看,生態示范村鎮創建,對于大多數鄉鎮都是迫切需要的。不管生態示范村鎮創建,或者是百村整治示范工程。在治理農村臟亂差問題上,是一致的,是異曲同工的。都以創建活動載體——農村清潔大行動開始,倡導文明生活方式。

一般說,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那對于有條件的人口密度大,居住集中村是可行的,但對經濟欠發達的山區村,只能因地制宜發揮自然資源優勢,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打“生態牌”。在創建生態示范村鎮的過程中發揮優勢,揚長避短,腳踏實地,走有特色創建之路。因村制宜營造良好的生態和區域特色生活居住環境。

在創建生態示范村鎮中,單單靠上級政府資金。很難有足夠創建資金。只有發揮好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他們以主人公精神,自力更生、積極引導富裕了農民參與,多方籌措資金。

新農村建設,需要管理民主,創建生態示范村鎮也需要管理民主,只要民主管理到位了,才能有序、整體推進和諧鄉村的建設進程中的各項工作,各級政府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讓民間組織、資金有效地參與生態示范村建設、讓農村先富起來經濟能人發揮出更大作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并分享生活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生態村鎮建設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環境警示和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了解環保、認識生態、參與生態建設。

四、農村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目前**沒有做規劃的村莊占到總調查數的72%,即使做了規劃的村莊,也是不完全符合《村莊規劃標準》,農戶住宅位置沿襲歷史,隨處而建,比較凌亂。有些是平房,有些是樓房,有些是普通磚瓦房,有些是磚混結構房,參差不齊。同時農戶基本沒有環保意識,隨意堆放農作物副產品、肥料等。整個村莊衛生較差,秩序較亂,臟亂差問題比較突出。村莊建設過程中通常沒有涉及到村民安全的項目,如飲用水源的選址和保護、消防設施的安排、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人畜分離等。

在對某個設區市的調查中發現,那里的市領導和建設規劃部門極為重視村莊建設,已對部分村進行了規劃。但是,規劃者們一是沒有考慮到農村居民點的特殊性,在這些規劃中遺漏了關鍵的安全項目,沒有考慮建設中心村,為其他自然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各類條件;二是測量底圖也十分粗糙,以致不可能考慮污水對水井的影響;三是多數規劃通過改變那里的地形地貌,耗費大量土建工程來建設城市型社區,以致基本上喪失掉了那里的地方風格。即使這樣,許多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仍然不完善,如下水設施、消防設施等等,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建設生態新農村所必須的。

五、新農村建設與生態理念結合的必要性

5.1生態理念的內涵

生態理念是人類進行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基本價值觀,其本質主要強調:一是可持續發展;二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三是生態倫理道德觀。因此,生態理念就是運用生態規律,在實踐中體現出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5.2新農村建設的內容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加以推進。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其中,新農村二十字方針“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生產發展”和“生活寬裕”是物質文明,“鄉風文明”是精神文明,“村容整潔”是生態文明。

5.3新農村建設與生態理念結合乃客觀之必要

新農村的建設如果不結合生態理念,必將步城市發展的后塵。目前在城市,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困擾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新農村建設中的各項工作必須貫徹落實生態理念。也只有這樣,新農村建設才能體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農村才能實現可持續、又好又快的發展。

六、生態新農村建設模式的基本內涵與特征

6.1生態新農村建設模式的基本內涵

生態新農村發展模式,是基于農村發展現狀而又面向未來生態文明社會的一種發展戰略思考,是在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在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針對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協調問題,應用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現代生態學、生態工程原理、景觀生態學、生態建筑學、產業生態學、社會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堅持“生態與發展并重”的原則,以和諧、可持續為理念,以建設生態文明的農村社會為目標,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社會文明等方面對農村進行因地制宜的全面生態化設計,使農村建設成為一個整體和諧的復合生態系統,使其結構、功能最優化,能流、物流最暢通,調節、控制最自如,村莊布局合理,人口規模適中,人與自然及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社會經濟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宜人,既有傳統農村特色又體現現代文明的新農村。其實質是農村的全面生態化發展。

6.2生態新農村建設模式的特征

生態新農村是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健康發展,農村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理想模式,與一般農村相比,其特征主要體現在:一是生態新農村以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二是生態新農村是一個復合生態系統;三是生態新農村是一個廣大區域的集合體。

七、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同時也是一項復雜而偉大的系統工程。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規劃先行。新農村建設規劃是調控和指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藍圖和依據,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大局。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出發點和著眼點都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活方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農村的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研究和探索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7.1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

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對農村社會各個領域的作用和影響深入而廣泛,而且許多效應是無法用貨幣來計算的。這主要表現在:一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能夠滿足農民對更高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二是有助于在農民中間傳播環境保護觀念;三是有利于生態技術的推廣和傳播。

7.2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

用新的增長方式與新的生產體系實現社會、經濟、自然的相互統一發展,實現環境支持系統的重新繁榮,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便成為人類共同的必然選擇。把生態新理念融入農村規劃中,實現農村發展中生態、經濟、社會三方面綜合效益的統一和最大化,既不為發展而犧牲生態環境,也不為單純保護環境而放棄發展的目的,才能達到全面提高農村地區生活水平的目的。:

7.3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促進農村又好又快發展

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是一種強調保護當地資源的發展形式,其對環境的正面效應是十分明顯的,它負有環境保護及維護地方居民福利的雙重使命。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制定有助于培育人們熱愛環境、熱愛自然的環保意識,加大全社會的環保力度;二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助于人們提高回歸自然的意識,體驗自然,提高和豐富生態知識;三是生態新農村建設規劃有助于協調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是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最佳結合;四是在傳統農村建設中注入生態理念,能促進地區村鎮布局的合理化,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動對自然資源、野生動植物及環境的保護,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適度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JonRodoek.Protectingecosystemsandopenspacesinurbanizingenvironment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4):3—6.

[2]夏南凱,田寶江.控制性詳細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43-57.

[3]江蘇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資料集(第四分冊)——控制性詳細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58-74.

篇10

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生態文明是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一個更高水平的發展階段,其核心是如何影響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啟迪一種融合東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態境界,引導一種健康、文明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作為一種新型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與環境和諧共處、持續生存、穩定發展的文明,是對人與自然關系歷史的總結和升華,其內涵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生態系統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和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觀。因而,生態文明的核心是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過去,大家都認同旅游是無煙產業,但若深入分析便發現,我們很多的旅游經濟收益卻是以環境為代價的,而且收益分配也存在不平衡現象。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和學科的發展,生態學和旅游出現了很多引人關注的問題,它們在學科發展的碰撞中,相互促進、相互融匯。生態學能夠提供許多有關自然方面的知識,來豐富旅游內涵。旅游也會豐富生態學的知識,為其發展提供營養。如此,生態學和旅游科學可謂殊途同歸,共同結合于生態旅游這個概念下。

生態旅游是將生態文明理念,很好地融入到旅游業中。生態旅游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相關部門、行業、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積極行動起來,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生態旅游,可以通過旅游渠道進一步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增強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提高旅游行業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其實可以說,生態文明是發展、提升生態旅游的靈魂,生態旅游是建設、傳播生態文明的載體。生態旅游,作為一種倡導對生態環境負有責任的旅游,不單單是指在旅游過程中欣賞美景,更強調的是一種理念和行為方式。其最大的特點是立足良好的生態資源,以保護生態為前提,通過周邊社區的參與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將環境科普教育貫穿于旅游全過程。

將理念貫穿旅游發展全過程

無論在世界還是我國,發展生態旅游都是大勢所趨。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生態旅游在全世界迅速展開,并形成了熱潮。國際的保護組織紛紛建立了機構和項目,開展專題研究,國際的援助貸款機構也般入了大量資金,旅游企業也根據市場加快推進生態標志和綠色經營。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世界旅游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等國際組織的倡導下,世界各地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生態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

經過多年探索,我國也初步形成了類型多樣的生態旅游目的地體系。至2011年底,我國建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3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8處,國家級森林公園746處,國家水利風景區475處,國家級地質公園218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145處,省級的各類自然保護區、景區為數更多。2010年,僅森林公園年接待游客已達3.96億人次,占國內旅游總人數的18.8%,50%以上的自然保護區從發展生態旅游中獲得收益。比如,截至今年9月底,四川省生態旅游已累計實現直接收入326.7億元,接待游客1.2億人次,帶動社會收入87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