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運輸工程范文
時間:2024-01-15 18:1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能運輸工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力工程技術;智能電網建設;運用分析
伴隨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中,電力工程技術是智能電網建設的技術基礎,通過電力工程技術的運用能有效的保證智能電網的環保效果,提高智能電網運行的可靠性,推動我國電力行業的科學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電力企業要對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引起重視,積極探索加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運用電力工程技術,切實提高智能電網建設的水平,促進智能電網的發展。
1智能電網概述
智能電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提出的,如今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總體來說,智能電網是一種電力體系,該體系主要由多個配電和輸電體系共同組成。同時,智能電網可以更好的適應當前電力市場的要求,提高電力系統的智能化和穩定性,在保證電力工程質量同時加入了節能環保的概念,是我國未來電網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從我國情況出發,智能電網的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特點:①具有較強的環保節能特性。隨著環境問題的加劇,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中對于環保理念越來越重視,因此在進行智能電網建設時,電力企業要對節能環保問題更加關注,采取先進的施工工藝來加強電網的環保性能。②電網架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因此提高電網架設的穩定性非常重要,而智能電網對于架構的穩定性非常重視。③對資源進行優化。目前,我國電網資源的利用率較低,這給我國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而智能電網能有效的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④較好的經濟性。智能電網建設不僅能夠提高電網的運行效率,同時具有較好的經濟性。⑤良好的交互性。智能電網能夠在后續的能源供給中建設良好的市場協調機制,從而有效的掌握客戶對于電網建設的要求,提高智能電網的市場化程度[1]。
2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總體應用分析
2.1電力工程技術在電源領域的應用分析
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能夠在電源領域得到較好的應用,包括直流、恒頻以及變頻的交流電源都有電力工程技術應用的效果。例如,在進行蓄電池充電的過程中,通常都是應用直流電源進行,而變電所進行相關操作時,不僅可以應用直流電源,同時也可以應用交流電源。
2.2電力工程技術在輸電領域的應用分析
對于智能電網來說,對電網的穩定性具有較高的要求,而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智能電網在輸電環節的穩定性。這主要是通過諧波抑制技術和無功補償技術的結合使用發揮的作用,而這兩種技術是電力工程技術中非常重要的兩種技術。同時,以電力工程技術為基礎的超導無功補償等先進設施的應用,對提高智能電網的無功補償等具有很好的幫助,提高了電能的質量[2]。
2.3電力工程技術在發電領域的應用分析
電力工程技術在發電領域的應用也很廣泛。對于智能電網來說,發電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功能,而伴隨電力改革的深入展開,應用電力工程技術可以有效的增強電能轉換效率,提高管理和操控的水平,減小對機電設施的依賴,進而減少了電量的耗費情況。
3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建設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3.1能源轉換技術
伴隨能源的日漸緊張,智能電網的建設中也要加入環保理念。而未來的智能電網將主要以環保型的低碳能源作為主要的能源供給,并通過科學的能源轉換技術,在保證電力規模的前提下,增強電能的遠程運輸能力。當前智能電網的能源應用主要有分布式和可再生式,而分布式則可以再進行細分,分成分布式儲能和分布式發電。其中,分布式儲能主要通過蓄電池、飛輪以及超導儲能等方式實現能源儲藏目的,而分布式發電主要通過潮汐能、風能以及燃料電池等進行發電。可再生能源是新型的能源,具有無污染,可再生的特點,能夠有效的改善當前傳統能源給環境造成的壓力。可見,可再生能源能有效的滿足智能電網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而應用電子工程技術對于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3.2電能優化技術
如今,人們對于電能的質量要求也更高,而優化電能質量也是當前智能電網建設的主要目標。在智能電網建設中,通過對電子工程技術的應用,對電能等級的合理劃分,以及先進的評估方法,可以建立健全的質量體系,保證電能的優化效果。另外,電力單位可以對電網運行的經濟性進行分析,從而明確接口方式,在客戶中形成有效的客戶評估體系,從而在保證智能電網數字化和自動化的同時,達到經濟性的相關要求。
3.3電網架構技術
電網機構的穩定性也是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電力單位可以通過電子工程技術提高電網機構的穩定性。在進行電網建設時,電力單位可以通過科學的電網結構,例如針對能源分布不均的現象,通過點對點的送電方式或者特高壓送電方式等來提高能源和生產力的均衡程度,從而有效的增強智能電網對客觀環境的適應性,提高電網架構的穩定性。
3.4電力通信技術
對于智能電網來說,電信通信技術也非常重要。在實際工作中,電力通信技術要保證能夠對智能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同時,還可以對電網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對實時干擾做出有效應對,并制定對策對電力故障進行排除,從而保證智能電網的平穩運行。同時,電力單位要加強電力通信系統的有效性,要提高電網的監控力度,保證電網建設的自動化水平,而上述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電子工程技術的作用。
3.5柔流輸電技術
在智能電網的建設中,柔流輸電能夠有效的提高對供電環節的控制力度,提高供電精度,因此是未來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柔流輸電技術主要是在電子工程技術中的電子、電力以及微電子等技術的發展下而出現的。通過該技術的使用,在供電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電能的損耗,增強電能的使用效率。另外,電力單位可以通過在該技術中融入低污染的能源技術,從而對電網參數進行科學調整,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3]。
3.6高壓直流輸電技術
在智能電網建設中,通過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能夠較高的提高換流器的應用效率,提高電能的轉換效果,從而從整體角度提高直流運行電力的質量。另外,該技術不僅能夠擔負長距離供電的任務,在短距離的直流供電當中,例如對我國邊遠地區的供電任務中,應用該技術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發展較快,在未來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因此目前已經開始了比較廣泛的使用。
4結束語
在電力網絡建設中,智能電網是我國電力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智能電網的建設不僅能提高供電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也具有較好的節能環保效果。而電力工程技術作為重要的基礎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發揮這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電力單位要對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運用引起重視,加強對電力工程技術的研究,提高能源轉換,電能優化,電網架構,電力通信,柔流輸電以及高壓直流輸電等技術的運用效果,從而有效的提高智能電網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吳燕.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5:53~54.
[2]楊軼.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探究[J].硅谷,2014,01:116~117.
篇2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管理技術;工程
1引言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以建筑項目作為基本支撐,積極地引入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有效地融入到工程管理中。在這過程中,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的涉及面很廣,比如,建筑信息設施系統、建筑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所以,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就是結合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充分整合管理、服務、施工等環節,不斷提升社會大眾的應用體驗。本文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及應用進行研究[1]。
2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相關概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就是充分結合現代化技術,尤其是通信領域、互聯網領域、建筑設備管理領域等,對現代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必須逐步構建完善的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體系,將實際的工程項目與智能技術進行結合,發揮智能技術的輔助作用,旨在能夠建設便捷程度更高、環保效益更好的建筑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對建筑項目進行智能化工程管理,是具有多方面積極意義的,由于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具有科學性和有序性,它不僅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日常維護水平,還能不斷簡化工程管理的步驟,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數,從而對當前的建筑行業產生促進作用[2]。
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存在的問題
3.1建筑智能化管理素質存在問題
人是建筑智能化管理中最為活躍的主體。當前,有相當一部分建筑企業在建筑智能化管理方面缺乏人才,主要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管理人員需要具備綜合的素質,除了要具備建筑知識,還必須具備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知識。目前,建筑行業在這方面的人才競爭力不高,因而導致人才短缺。
3.2建筑智能化規劃理念存在問題
現階段,由于部分建筑企業沒有深入理解建筑智能化的科學內涵,所以,對建筑智能化的規劃設計流于表面,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不切實際的想法,而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作為承包方,很少提出合理化建議,極易導致建筑智能化規劃出現問題。還有一些建筑智能化工程,盡管按照智能化的要求做出了規劃,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嚴格的規劃理念,隨意改變規劃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就導致一些建筑智能化工程無法更好的體現智能化,甚至由于規劃改變較大而影響整個工程的智能化[3,4]。
4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的應用創新
4.1保證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的合理性
設計階段是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技術環節。因此,要充分提升建筑智能化的管理水平,需要對工程設計進行重點關注,這是提升智能建筑使用效果的關鍵。需要關注的重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應深化對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的重視,這就要求相關單位做好協調配合工作,尤其是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②對建筑進行設計時,應充分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如智能化建筑的性質、規模、地域等,結合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設計軟件,使建筑智能化工程設計更加科學。③應該做好實地調研工作。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工程設計必然會涉及發展的諸多方面,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調查與分析。④建筑設計師、建筑工程師、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部門進行統一調動,建立完善且高效的聯動機制,發揮整個機制的效用,共同做好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設計工作[5]。
4.2做好建筑工程的事前控制管理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過程中,事前控制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是整個施工過程的保障。因此,應將事前控制環節的工作進行優化,確保該環節無任何差錯出現。施工圖紙是整個施工環節的基本依據,因此,在智能化建筑施工前,管理人員需要將施工圖進行全面交底,必須保證施工人員對施工圖紙有全面的把握。首先,相關人員在對圖紙進行理解和分析時,重點檢查施工圖紙的完整性、標準性。如果發現施工圖紙有不合理的部分,應及時提供解決方案,結合工程實際進行完善。同時,還要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做好圖紙修改和變更手續的對接。其次,對施工圖紙進行檢查和審批時,管理人員必須保證責任意識,要將自己擺在主動的位置,敢于提出問題。再次,技術人員在理解圖紙的過程中,應與施工人員交接好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等。在交底時,如果相關技術人員存在推脫行為,就要將這種情況進行記錄和上報,并且要相關負責人簽字,保證責任的劃分明確,始終本著“誰管理誰負責”的基本原則。這樣,在建筑的使用后期,如果建筑項目出現問題,可以直接對責任進行明確。最后,應將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配套工序做好:①應重視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培訓,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不僅要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保證建筑使用者后期的安全,還要保證自身的安全。②應強化相關人員對建筑技術的應用,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③應加強施工人員使用各種施工用具的意識,學會在施工過程中,如何保護自己,做好防護措施。④應做好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進場驗收。智能化工程設備是比較重要的部分,是影響智能化建筑質量的主要因素。
4.3加強對管理人員綜合化素質的培養
管理人員是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基本載體,這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主要支撐。對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來說,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管理水平存在著直接的聯系。所以,必須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化素質。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①建筑施工企業應為管理人員提供充足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定期舉辦智能化應用交流會、技能培訓會、經驗分享會等,從而為管理人員營造特定的學習氛圍。②建筑企業應與相關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建立人才合作培養機制,積極吸納優秀畢業生前來就業。同時,可以將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進行再教育,強化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人員的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由于建筑智能化規模較大,應用到的技術較多,這就導致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比較復雜,因此,除了要提高項目經理的素質,還要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使他們既了解建筑技術,又了解信息技術,同時也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
4.4加強對建筑智能化規劃理念的優化
對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來說,總體規劃是統籌整個工程的重點工作。在建筑智能化總體規劃方案確定后,后期必須按照規劃方案進行工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多變性,建立動態化的智能建筑規劃機制,規避總體規劃的傳統思維模式,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建設單位應聘請專職設計單位進行設計,進行多次組織協調,群策群力,有效發揮相關技術人員的意見和想法。但是,總體規劃始終要在相關技術特點和技術標準要求范圍內進行,不能脫離具體標準。在總體規劃確定后,要建立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員管理的模式,除了必要的變動,要嚴格按照規劃組織實施。最后,應加大建筑智能化工程竣工后的監督檢查力度,充分體現智能建筑的規劃科學性,盡可能避免出現負面問題,有效滿足建筑智能化的多元化需求[6]。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建筑科技的水平不斷提升,為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保證。在這一趨勢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已成為一種潮流,建筑企業越來越重視智能化的發展。但是,我國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技術還存在較多的技術壁壘和缺陷,尤其是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因此,應重視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采取全方位的發展策略,為我國建筑智能化建設提供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8):166-167.
[2]金光軍,梁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的應用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21):110.
[3]茹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術探討[J].山西建筑,2015,41(18):239-240.
篇3
關鍵詞:電氣工程;智能化;應用;發展
前言
在新世紀到來之際,各項經濟不斷進步,科技不斷發展,使電氣工程不斷融入新的技術并應用到多個領域。在傳統的電氣工程中,存在技術與工藝的不完善,制約著電氣工程的發展,導致經濟效益的過低。新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帶動了電氣工程的發展,電氣工程不斷被廣泛的網絡資源所影響,將計算機技術不斷應用,實現了信息化的發展。在電氣工程自動化的發展中,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各個系統的掌控,將GPS等高端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的電氣工程智能化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很多控制技術還不夠完善,以及各個管理體制的缺乏,制約著電氣工程智能化的發展,因此,堅強智能化電氣工程的管理,尤為重要。
1 智能化技術概述
1.1 智能化技術的應用
社會經濟及科技的不斷發展,使市場競爭不斷激烈,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適應市場競爭,并占據有利的地位。目前,智能化技術被大量應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并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基礎。智能化的應用給個耳光領域帶來的優勢主要包括:
(1)增加可靠性能。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大大節省了電氣工程企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減少了資金的投入。同時,減少了設備的使用率,實現高效性的發展,為企業節省了成本。(2)使操作簡單。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各項操作簡易化,減少了人力的使用,并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促進工作環境的改善,枯萎電氣工程的各項作業的操作提供高效率與高質量的效果。(3)降低施工難度。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程施工的復雜性與危險性,一部分操作無法進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工程難以操作的部分運用智能化的技術進行操作,實現了人為不能操作的作業,保證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4)工程故障的診斷。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工程中故障進行智能化的監督與分析,并有效反映故障的原因及具體情況,提高了故障解決的效率,增加了工程進度。
1.2 智能化技術的理論基礎
1956年人工智能被首次提出后,它的主要作用是讓機器擁有人工智能,使其可以獨立完成一些高難度、高危險的工作,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的應用原理是通過模仿人類大腦進行計算機編程,完成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分析、反饋的內容要求。大量事實證明,智能化技術在電器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的成本,降低了控制人員的勞動強度,有效地節省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工程的質量,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2 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具體應用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各行各業中,計算機的人工智能操作技術逐漸取代了手工操作,特別是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主要包括故障診斷、智能控制和優化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
2.1 智能化技術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電氣工程自動化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電氣設備故障的問題,之所以出現故障,就是因為人們很難發現設備發生故障前一些預兆。因此,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引進智能化技術,發揮智能化技術的優勢對設備故障進行全面、準確的診斷。應用智能化技術對故障診斷的方式就是通過分析變壓器中滲漏油的分解出來的氣體,確定變壓器發生故障的主要范圍,然后在這個范圍中找出設備故障的具置并及時安排維修人員進行檢修。
2.2 智能化技術在智能控制中的應用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會存在一些高難度、高危險的工作,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工作中,讓人工智能操作代替人為操作,實現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的無人操作、遠程操作,達到智能操作的高效化和自主化的目的,智能化技術為智能化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2.3 智能化技術在優化設計中的應用
電氣設備設計程序復雜,設計人員需要具備電路、電機、電力電子技術、電磁場、變壓器等相關方面的知識。由于傳統的手工設計方式,會存在方案達標率低、修改難度大的問題,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完成方案的設計,如CAD圖紙設計軟件,解決了人腦難以解決的復雜計算過程的問題,不僅可以提高方案的質量和使用性能,還可以大大減少設計所需的時間。
3 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前景
3.1 性能發展方向
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使其朝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的方向發展。速度、精度、效率是衡量電氣工程自動化水平的關鍵性指標,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結合智能化技術,可以實現電力系統的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
3.2 功能發展方向
增強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要充分利用用戶界面圖形化、科學計算可視化、內裝高性能PLC、多媒體技術等要素。智能化的圖形用戶界面使得人們可以通過窗口和菜單進行簡單的操作,極大地方便了非專業用戶的使用。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利用可視化技術,如CAD設計技術,極大地縮短了產品設計周期,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降低了成本。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內裝高性能PLC,可以方便用戶進行編輯修改,從而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中,可以對信息進行智能化、綜合化的處理。
3.3 體系結構的發展
智能化技術可以使電氣工程自動化的體系結合向集成化、模塊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LED顯示技術,科技含量高、體積小、質量輕,可以以超大尺寸的形式顯示信息,很大程度地提高電氣工程自動化相關顯示器的性能,提高了集成電路的密度。應用智能化技術實現電力系統的模塊化,這利于實現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標準化和集成化。
結束語
智能化技術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應用,特別是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領域。人工智能理論為智能化技術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一定要清楚了解人工智能理論的要點,這樣才能將智能化技術用在實處,實現自動化控制,有效地提高電氣工程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發展前景廣闊,在電氣工程自動化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促進我國電氣工程自動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運用
文章編號:2095-4085(2017)01-0122-02
實現建筑物和建筑群之間的電氣工程統一管理,可以通過智能化集成技術得以實現,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對現代化建筑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高效性、節能性和綠色環保的要求。
1.建筑電氣工程及智能化技術
1.1建筑電氣工程
建筑電氣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1)為保證建筑電氣設備安裝完成后能夠正常運行,要進行變壓器和其他動力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并使其運行通暢。(2)對建筑電線和其他光纜線的安裝,要根據其分布進行合理的規劃。(3)根據要求對建筑電柜、控制電路和控制設備進行科學的安裝。(4)對接地和照明等線路設備進行合理的安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和解決,安裝后進行驗收。
1.2智能化技術
智能化技術具有系統性和綜合性,其屬于計算機技術的范疇,是計算機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智能化技術具有較多優點,其中主要包括:(1)對于建筑電氣工程的實施,能夠起到整體提升和增強質量和效率的效果。(2)對于故障的獲得和對策的制定及處理非常及時,可防止故障事故的二次發生。(3)可以很好的對設備的穩定運行和性能進行保障,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成本起到較大的節約作用。(4)降低勞動強度,有效緩解工作壓力,節約人力。
2.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應用的作用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技術也應運而生,其中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效果較為突出,對于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提升作用十分巨大,在應用的同時也滿足了現代人對于居住建筑中電氣工程質量的要求。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為我國建筑行業提供了動力,智能化運用于建筑電氣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整體的電氣運行成本,起到對建筑物進行整體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在人員配備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可以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節約人力。根據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工作原理,其也被稱為人工智能化技術,通過GPS定位、精密傳感、計算機等綜合技術的控制應用所產生,具有智能、安全、節能降耗等優勢,因此,對于提高建筑電氣工程的總體質量意義重大。
3.智能化技術在建筑電氣工程的運用現狀
3.1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范圍較窄
建筑電氣工程的智能化技術應用還沒有得到全面的發展,其運用范圍還相對較窄,止步于部分特定領域。因諸多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受到一定制約,建筑單位技術能力有限、實力不足等因素都導致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僅限于部分領域,像發動機以及電動機等。基于以上原因可知,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還比較初級,應用范圍較局限,但其同時也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3.2智能化技術運用水平有待提高
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對于建筑電氣工程的整體施工起到了積極作用,對于建筑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但不可否認,其應用范圍還相對較局限,還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技術水平不高的現狀,與各個工程項目的融合效果還存在一定需要進步的空間。其技術的運用在很多領域中還處于理論階段,實踐經驗和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4.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技術的應用
4.1在建筑電氣工程故障檢測分析中的應用
在以往傳統的建筑電氣工程出現故障時,對于故障的檢測僅依靠人工完成,排查難度較大,檢測安全性沒有保障,耗費的時間也較長,工作人員的壓力也較大,存在一系列難以逾越的障礙。然而,通過將智能化技術引入建筑電氣工程領域之后,當電氣系統出現故障時,智能化程序就可以及時的向控制中心發出警報,在接到警報之后,工作人員就可以實現對故障部位的實時監控,同時,向故障分析系態提供出相關數據,此時系統就可以利用自身的模糊邏輯、神經網絡等對數據進行技術分析,進而對故障進行處理。
4.2在建筑電氣化工程自動控制中的應用
目前的建筑電氣工程利用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對于事故、故障發生點的自動定位,并且通過智能化系統實現了建筑物各種線路和配置的整體、全面和自動化監控,打破了以往傳統建筑電氣工程中僅利用自動控制與保護系統預防事故發生的落后模式。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的控制可以進行數據的實時監控,將數據及時準確的傳輸到計算機操作系統中,而后,計算機操作系統通過對數據的收集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具體問題,并按照既定程序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予以制定,形成良好的運營機制,真正實現對于建筑電氣工程智能化應用的管理。
4.3在建筑電氣工程電氣設備優化設計中的應用
智能化技術在電氣設備優化設計中的應用分為智能化技術的專家系統與遺傳算法兩種。其中遺傳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模擬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中的自然選擇理論與遺傳學機理,并且應用進化規律進行隨機搜索。在建筑電氣工程中,可結合智能化技術中的遺傳算法與專家系統來進行電氣設備的優化。
篇5
關鍵詞:智能化技術;電子工程管理;運用
中圖分類號:TP273
1 智能化技術分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技術已經在很多行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并且為各個行業帶去了很大的收益,而現代社會行業間競爭越來越激烈,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的優點更是被重視。而電子工程中應用智能化技術也是理所當然的,在應用的同時還應該借用大量的相關技術,然后再加上計算機理論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電子工程的管理人員就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對電子工程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或者總結,從而加快工作效率,還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數據進行正確性判斷。并且使用智能化技術還可以使電子工程管理技術實現自動化操作,從而對工作效率進行提升,還能夠加快產品的生產效率,為企業帶去更好的經濟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對電子工程中的管理資源進行配置優化,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對人力資源管理成本也有所降低。
經濟在發生快速發展,那么群眾的生活水平必將產生變化,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也就不斷的提高,這就需要一些高品質的產品來保證群眾高質量的生活需求。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很多人的高質量生活需要利用高科技的電子產品來進行提升,并且維持自身的日常生活規律。所以電子工程管理中使用智能化技術就顯得非常迫切,利用智能化技術能夠保證電子工程大力發展,也可以推動其他行業的發展,還能夠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2 電子工程管理中使用智能化技術的優勢分析
2.1 使產品設計更加簡單
智能化技術應用在電子工程管理中能夠簡化電子產品的設計過程,智能化技術使用之后可以對電子產品進行自動控制,在制作產品模型的時候,只需要制定相應的程序,利用相關儀器對產品模型進行制作,從而可以避免在模型制作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對模型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傳統的電子工程的自動化控制只是通過對模型的實際應用進行控制,這種模式制作出的模型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誤差,而通過智能化技術所形成的產品模型就不會出現這個缺點,能夠在實際過程中更好的進行使用,并且設計過程簡化之后,可以節約不少的人力資源,為電子工程切減少生產成本。
2.2 進度管理更加精確
電子工程在施工的時候,對于進度假若沒有精確的管理,將會使得整個施工進度受到影響,而應用智能化技術之后就可以根據施工要求制定出更加快捷的施工方案,在進行施工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對施工難點進行解析,從而結合相關經驗,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改善措施,能夠很好的實現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后防范,對于一些影響施工進度的因素也能夠進行消滅,智能化技術就是因為其本身具備準確性,所以在對電子工程進度進行更加精確的管理。
2.3 質量管理更為嚴格
作為整個電子工程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管理模塊,質量管理主要是指那些能夠對施工質量進行規定,對施工步驟進行規范的管理,并且還需要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施工方案進行修正以及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動態管理。利用智能化技術就可以減少人力管理,利用智能化技術,對施工過程中的步驟以及行為進行實時管理,根據相關的質量管理需求制定出相應的質量管理方案以及保障方案,還可以保證質量管理不會出現差錯,使得質量管理實現全面化,那么質量管理就比較嚴格,可以對電子工程中建設的每一個細節進行管理。
3 智能化技術在電子工程管理中的運用研究
3.1 智能化在管理性能方面的運用
電子工程管理過程中使用智能化技術將其管理性能帶向高效化的發展方向,而在電子工程管理中最為基本的表示單位就是管理效率以及管理精度,在管理系統中采用智能化技術可以改善電子工程管理中系統的動態以及靜態管理性能,然后利用智能化技術的快速化使管理系統的速度以及效率進行提升。管理性能方面利用智能化還可以體現在另外一個方面:第一個是電子工程中的電氣自動化數控系統以及群拉系統,只有在對電子工程生產的每一個管理流程進行滿足之后,才可以保證執行過程完整。第二個事電子工程管理的數控系統利用了智能化技術之后,能夠具有可剪裁性以及覆蓋面性,這兩種管理特點可以使不同的客戶對不同的需求進行滿足。
3.2 智能化在管理功能方面的運用
智能化技術在電子工程管理功能方面的運用主要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體現在管理系統中用戶界面的圖形化,而能夠實現電子工程管理系統和用戶之間進行交換的中間物質就是用戶界面的圖形化,用戶界面實現圖形化對于那些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知識不滿足的操作人員還是比較實用的,操作人員可以指示用戶利用圖形化的界面,可以利用用戶操作界面中的顯示菜單對管理系統進行直接操作,與此同時還可以更加迅速的形成系統編程以及模擬圖形。第二個方面是系統管理實現可視性的科學計算方式,能夠利用智能技術讓使用人員以及用戶對系統數據進行簡單的理解,還能夠對數據進行處理,這樣就可以使得信息交流方式比較簡單,并且還可以擁有單一的交流語言以及圖片。第三個方面是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在管理系統內部設置一個性能比較高的PLC控制流程,可以實現對管理系統進行在線調節以及使用幫助,還可以幫助客戶建立出屬于個人的應用程序,這樣能夠使應用程序針對性更強。
3.3 智能化在管理結構方面的運用
利用智能化技術對電子工程管理結構進行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將電子工程管理結構向集成化方向發展,通過LED顯示器技術,對系統的顯示功能進行大幅度的提升,利用一些比較大的顯示器,對管理信息進行直接顯示。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將互聯技術以及封轉技術融合在管理結構方面,可以使得電子工程管理結構的體積變小,方面設備安裝,還能夠提升產品生產效率,在設置時按照系統的功能要求將體系結構集成相應的模塊,這樣的過程中通過對模塊的增添或剪裁來構建不同層次的數控系統。
4 結束語
智能化技術在電子工程管理中的使用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進步都是源于相關技術的完善,隨著發達國家對智能化技術應用的研究不斷深入,我國電子工程管理行業中利用智能化技術的現狀也越來越成熟,相信隨著國家科研部門的投入不斷加大,我國電子工程管理過程中使用智能化技術一定會走在世界前列。鑒于本人學識有限,在本文的撰寫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望各位導師及時指出,以便日后能夠及時作出修正。
參考文獻:
[1]莫家寧.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探討[J].機電信息,2013(06):102-103.
[2]田海.智能化技術在電子工程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風,2014(09):166-167.
篇6
【關鍵詞】電力工程技術;智能電網;應用分析
1引言
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以前有了較大提升,用電需求不斷擴大,這也對我國電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電力工程和電網建設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但我國當前電網難以滿足需求,因此電力工程技術應運而生,并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2智能電網的概念及目的
我們所說的智能電網實際上是一個電力系統,是由多種自動化配電和書店系統構成,這種電網的運作是高效的,且協調性高,可有效解決電力供應中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可以對市場中的電力需求單位的用電要求作出迅速的回應,快速靈活且安全的為用戶提供經濟可靠的電力供應。智能電網的建設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能源分布時空不均及能源匱乏的問題。我國疆域遼闊,自然決定了我國能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建立智能電網,將我國的電力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使用,為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3智能電網的特點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因此也是能源消耗大國之一,電網建設可以有效緩解我國目前能源資源短缺的狀況,但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的特點又決定了我國用電需求有很大差別,不同地區用電規模和用電高峰期各不相同,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形成,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用電情況,進行智能化建設,也就決定了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
3.1綠色環保
智能電網應該最小程度的對周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滿足綠色環保的要求,較多使用新型環保可降解的材料進行電網建設。
3.2堅固耐用
智能電網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其使用壽命也必須很長,在常年的使用中,智能電網必須能夠承受長期風吹日曬的惡劣自然環境的影響。由于采用建設智能電網方式,我國網架的請硬度高,決定了我國的電網系統在運轉過程中的安全性。
3.3性價比高
我國的智能電網采用先進的電力工程技術,最大程度上做到了資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綜合降低智能電網的建設成本和后期維護成本,提高了智能電網的經濟效益,同時智能運行的方式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成為我國低投入高產出的典型代表。
3.4自動化程度高
智能電網采用全面自動化的技術,彌補了傳統電網下自動化程度低,人工效率低下的短板。建設智能電網,由于采用了自動化的管理,在電路發生故障時,可以迅速找到相關故障數據,對故障點的數據進行第一時間的分析解讀,從而快速修復電路,并為以后的電路故障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數據,促進了我國電網系統的安全快速的運轉。
3.5良好的交互性
智能電網打破了傳統的單向傳輸模式,改為交互式的傳輸模式,能夠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提高了自身的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4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
4.1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總體應用
4.1.1發電過程的應用作為一種新興技術,電力工程技術可以通過對電能的轉換和利用電子設備來實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能源的損耗,提高我國智能電網整體工作效率。我國的電力工程技術涌現出一大批高精尖技術,比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使得電力工程技術可以提供多樣的電力來源,利用電子電力設備將其他形式的能轉換為電能,大大提高了能源轉換效率,同時減少了相關輔助設備的物理損耗。隨著我國電容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使得市場上的半導體功率元件的容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有向高壓方向發展的趨勢。4.1.2電源過程的運用對于智能電網的建設過程來說,電源的建設是及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各種電力設備得以運行的基礎。使用電力工程技術可以為個別用戶提供有特殊要求的個性化供電方案,有多種電源可供用戶選擇,比如直流電源,交流電源,恒定幀交流電源等。4.1.3輸電過程的應用輸電過程就是將發出的電運送出去的過程,智能電網的建設需求要求輸電過程必須滿足安全、穩定等的特點,對電能質量也有較高的要求,而運用電力工程技術的諧波抑制技術和無功補償技術可以滿足這些要求,為運輸電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持。我國的智能電網不斷成熟完善呢,一大批適應當下智能電網需求的新型裝置也大量涌現,譬如薄型交流變換器和超導無功補償裝置等。這些高技術裝置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能有效解決運輸電力過程中的電壓工作不穩和電網突然斷電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電網的運輸效率和電力運輸質量,因此在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過程中,這些高科技裝置被和高效率的電力工程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實際智能電網建設中。
4.2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具體應用
4.2.1能源轉化技術的應用傳統的發電技術主要依靠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發電,一來產生大量廢棄物,污染空氣和周圍環境,對土壤污染等的后續危害也比較大,而來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國能源短缺,每年更是需要大量進口國外煤炭資源,與我國節約資源的理念相悖。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很清楚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低污染、低耗能、高經濟發展,目的就是未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無用污染廢棄物的排放。所以,電力工程技術更加注重綠色可再生資源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風力、太陽能、潮汐能、水能等可再生資源轉化為電力,不僅能夠節約資源,而且保護了自然環境。4.2.2電能的質量優化技術電能的質量優化技術在智能電網的建設中主要是在智能電網的電能質量等級劃分和評估上,通過對接口部分的性能分析,獨處玄關質量等級結果,從而可以建立用戶經濟性和技術等級劃分兩個質量評估體系,同時在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時,促進我國用電市場的不斷規范和電能電網建設朝著經濟發展和質量水平提高兩個方面不斷發展。我國當前的質量優化技術主要有直流有源濾波技術、自適應靜止無功補償技術和連續調諧濾波器關鍵技術等,這些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電能運輸的效率和運輸質量,并且降低了電網的維護成本,較傳統電網有較強的價格優勢,同時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方面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目前在我國的發展前景和應用市場很廣泛,受到了各地電網部門的喜愛。4.2.3柔流電技術的應用這種“柔性”,是與傳統的利用機電或是機械的“剛性”輸電技術相比較而言的。所謂柔流電技術主要功能是向電網中運輸具有高清潔度的能源,但需要一定的技術做支撐,目前我國智能電網的技術支持主要是電力技術、微電子技術、微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電子技術,因為在運輸電力的過程中必須可以柔性的控制電力。在智能電網中,電力運輸必須滿足能夠將高清潔、新型的電力能源注入電網中的需求,而柔流技術可以滿足這一需要,能夠采用必要的電力技術和控制技術對交流電視線靈活的控制,因此在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2.4直流高壓輸電技術在普通情況下,許多直流輸電的系統環節采用交流電的方式輸電,但是,與此相對的輸電過程卻常常采用直流電的方式運輸。直流電運輸通過控制換流器的方式對不同閥的電力進行控制,使得電力的運輸更加平穩,提高了電力運輸的經濟效益,甚至在一些與外界毫無聯系的、孤立的、環境惡劣的島嶼上面也可以實現供電,解決了供電困難的問題。
4.3新型的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新型的電力工程技術發展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調度及廣域防護網絡的建立,促進我國電力資源在更廣闊的領域內實現電力資源的合理配置;②新型硬件設備的建立,在電力運輸網中使用新型硬件設備,避免了運輸過程中輸電設備老化的問題,提高了運輸效率,與我國的智能電網的建立目標相一致;③拓撲網絡的建立,運用這種技術實現了智能電網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相連接的需求,從而建立一個完善的供電系統網絡。
5結束語
我國當前用電需求不斷增加,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優秀表現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未來我國的智能電網力求與國際接軌,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持續的動力。
參考文獻
[1]董雪源.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力系統廣域保護通信系統研究[D].西安交通大學,2012.
[2]陳達.電力工程實施項目的質量控制與管理[J].中華民居,2013,3.
篇7
關鍵詞 高等職業院校;技能人才;智能交通;人才需求;調研;珠三角地區
中圖分類號 G718.5(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3)23-0009-04
一、調研背景
廣東的智能交通系統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建設相對全國其他省份起步較早,到2012年底,全省開通的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車道超過450條,粵通卡全年用戶保有總量突破170萬,數量全國第一。目前,珠三角地區的機動車和駕駛人員管理基本實現了信息化,并在城市綜合交通信息平臺、智能公交調度、城市交通智能控制、高速公路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1];電子警察、ETC技術、GPS技術、GIS平臺等先進裝備和技術在廣東交通系統中被廣泛使用。智能交通技術的廣泛應用與快速發展,需要大量懂交通安全法規、掌握交通工程基礎知識及行業標準、具有智能交通設備及系統使用與維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國智能交通從業人員主要來自傳統的交通行業和新興的信息產業,人才結構不合理。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內較早開展智能交通專門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學校的智能交通專業作為國家骨干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培養的學生普遍得到企業認可。但與智能交通行業發展速度及其人才需求相比,學校專業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基于此,調研組對珠三角智能交通行業高技能人才現狀及需求、崗位設置、崗位能力及技能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調研,根據調研情況對專業改革的方向進行探索。
二、調研范圍
根據制定的調研方案,調研小組通過Email、電話、問卷等形式對12家大型企業、18家中型企業、10家小型企業和3所職業院校及80多位相關專家進行了調研,具體數據見表1。
三、珠三角智能交通高技能人才現狀和需求
(一)珠三角地區對智能交通人才需求較大的行業
調查顯示,珠三角地區對智能交通人才需求較大的行業有高速公路(占24%)、城市道路(占20%)、智能站場(占17%)、電子地圖(占14%)、衛星導航(占13%)、停車管理(占7%)、物流運輸(占5%)等,其中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智能站場三個領域智能交通高技能人才需求占需求總量的一半以上(達51%)。
1.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涉及的智能交通崗位有監控系統安裝與維護、收費系統集成與施工、收費系統故障診斷與維護、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施工等。到2012年12月,廣東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5500公里,為了保證高速公路的正常運行,需要建設與之配套的高速公路收費設施[2]。高速公路快速發展趨勢,勢必需要大量的機電系統從業人員。
2.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涉及的智能交通崗位有交通控制系統安裝與維護、電子警察系統安裝與維護、城市道路監控系統安裝與維護、交通信息系統安裝與維護、城市道路控制系統技術管理等。在“十二五”交通規劃中,智能交通將成為交通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59.5億元。交通部已經啟動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發展戰略和應用物聯網技術推進現代交通運輸策略研究兩個重大研究項目,對未來5~10年發展進行謀劃。如此巨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吸引了大批企業涉入,勢必需要招收大量的智能交通技術人才。
3.智能站場
智能站場涉及的智能交通崗位有公交監控與調度、公交監控系統安裝與維護、公交信息采集與、智能站場技術管理等[3]。對于大型的公交樞紐,大量的車流、人流在此匯集,在有限空間的站場內,如果不能很有效地調度公交車輛、疏理人流,很容易發生事故。廣州眾多的大型公交樞紐需要實施智能化管理,而智能化系統的實施需要智能交通技術人才的參與。
4.電子地圖
電子地圖涉及的智能交通崗位包括地理信息采集、電子地圖制作、地理信息系統設計等。珠三角地區目前擁有GPS相關企業400多家,衛星導航定位企業數量約占到全國衛星導航定位企業總量的三分之一,廣東省生產制造的衛星定位導航產品占全國的60%以上,需要大量交通監控電子地圖制作人才。
5.衛星導航
衛星導航涉及的智能交通崗位包括GPS設備安裝與維護、GPS數據采集、GPS監控安裝與維護、GPS車載導航安裝與維護等。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產品民用及產業化,衛星導航產業將呈井噴式增長,預計到2015年,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將達到500多億元的規模;交通運輸部規定,“長途運營車輛2013年6月1日后,凡未按規定安裝北斗導航的車輛,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因此,衛星導航設備的安裝與維護方面的高技能人才有著巨大的缺口。
6.停車管理
據統計,廣州目前登記的停車位僅有60余萬個,與近240余萬輛的汽車保有量相比,廣州大量的停車位缺口已成為停車管理面臨的重要難題。對停車實施智能化管理是解決停車難題的措施之一。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包括車輛人員身份識別、車輛資料管理、車輛出入情況統計、位置跟蹤和收費管理等內容。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的建設實施有賴于技術型人才的參與。
(二)智能交通現有崗位人員分布情況
目前珠三角地區智能交通從業者一個顯著特點是男性化、年輕化,智能交通行業目前還是一個男性化的職業,在被調查的企業智能交通工程師中,有95%是男性。調查顯示,企業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工程師加入到智能交通行業中。
調查顯示,目前在智能交通崗位工作經驗方面,具有6~10年工作經驗的占10%,有46%的工程師擁有3~5年的系統集成經驗,而有1~2年工作經驗的從業者占23%。這表明有越來越多的新興人才加入到智能交通行業中。
對智能交通從業人員學歷要求的調查顯示,本科占41%,碩士占11%,大專學歷占6%,大專學歷以下、博士及以上學歷均占2%。智能交通行業屬于高端研發領域,對從業者學歷要求較高,要求至少應具備大專學歷。
調查顯示,公司提供的月薪在“2000~3000元”和“3000~5000元”的比例最大,分別是42%和32%,其他高薪以及低薪所占比例均較小。智能交通從業人員薪資待遇略高于其他行業,工作一年左右薪資可達到3000~5000元/月,而具備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智能交通系統工程師月薪可達到8000~15000元,從業人員薪資增長空間較大。
智能交通涉及到的崗位較多,主要有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施工、監控系統安裝與維護、收費系統安裝與施工、收費系統故障診斷與維護、電子警察系統安裝與調試、交通控制系統安裝與維護等。其中,高速公路領域相關崗位占50%,城市道路領域相關崗位占30%,衛星導航崗位占13%,電子地圖崗位占5%,具體如圖1所示。
(三)智能交通人才需求現狀
調研顯示,智能交通人才仍然供不應求,75%參與調查的公司目前都急缺智能交通方面的人才,人才缺口巨大。
調研顯示,95%的智能交通系統工程師及行業人士都認為智能交通非常有發展前途,有50%的工程師對此充滿信心;有45%的工程師雖然對智能交通行業前景表示認可,但有時也會覺得迷茫。
四、智能交通專業崗位能力描述及技能要求
崗位能力及技能分析見表2。
五、結論及思考
(一)企業的建議
在走訪調查中,企業認為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需要更高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一是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需要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學校要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拓寬專業口徑,培養掌握交通運輸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業務上能夠適應交通運輸需要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二是加強前沿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加強無線通訊技術、微電子傳感器、嵌入式系統的教學,特別要重視物聯網技術對傳統交通運輸業改造、提升的重大作用,構建現代運輸專業基礎平臺,以適應現代交通、智能交通的建設與發展。三是畢業生的素質需進一步提升。調查表明,大學生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缺乏社會責任感,企業建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強應用技能訓練,同時注重學生禮儀禮貌、吃苦耐勞、責任心、團隊意識的訓練。
(二)對智能交通專業人才培養的反思
首先,課程設置需進一步完善。由于智能交通專業設立時間比較短,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上存在盲目性,對于要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才沒有明確的目標,僅僅通過“重新組合”國內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和課程來確立自己的專業和課程體系,套用本科的人才培養模式,自身的特色并沒有形成,需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
其次,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需一步提升。智能交通類人才培養從某種程度上仍然沿襲著“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培養模式,忽視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定位,教學內容與行業實際有脫節現象。校企聯合培養缺乏長期的、系統的、實質性的合作。學生實習往往只能做一些簡單而重復操作的事情,得不到很深的感性認識,社會適應性需進行一步提升[4]。
最后,要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目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必須的基本文化科學知識和智能交通專業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敬業精神,具備較強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5]。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忽視思想道德、情商的訓練,因此要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金茂菁.我國智能交通系統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2(5):1-5.
[2]謝志明,徐士偉,等.廣州市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規劃研究[J].城市交通,2012(6):14-21.
[3]徐凌魁.法國ITS對廣東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啟示[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3(7):30-33.
[4]麥強盛.廣東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調研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0(31):21-25.
[5]黃樂覽,黃偉萍.適應珠三角經濟發展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5):20-2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alent Deman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Pearl Delta Region
CAO Cheng-tao,LIN Xiao-hui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China)
篇8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 工廠化 一體化 自動化
0 引言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采用集成化智能設備和一體化業務系統,采用一體化設計、一體化供貨、一體化調試的變電站模塊化建設模式,實現“占地少、造價省、可靠性高”的目標。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實施了50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擴大示范工程,旨在進一步驗證和提升第一批示范工程應用的技術路線和相關標準,為后續智能變電站建設和推廣提供依據。
為確保擴大示范工程項目順利實施,有必要緊密結合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產品技術特點,對項目組織實施方案進行深入研究,以下從工程設計、生產采購、廠內調試與集成、現場實施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1 一體化、標準化設計
(1)編制產品技術方案
針對各個示范工程項目的技術要求和國網的相關標準規范,組織研發、工程、設計人員成立技術方案支撐團隊,從方案確定、設備選型、設計圖紙、生產支持、系統聯調乃至現場調試階段全程進行方案的跟蹤、評審與變更。方案支撐團隊首先對合同范圍內的所有設備進行逐項審定,確保選用的設備的軟硬件滿足合同的要求,同時均通過國網公司統一組織的入網檢測。
預制艙吊裝需要編寫專項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負荷測算,充分考慮吊裝實施安全措施,確保吊裝安全。預制艙運輸需要進行道路勘探,以合理設計預制艙的機構尺寸,選擇合適的運輸車輛,滿足道路運輸中對高度、重量、轉彎半徑等的具體要求。
(2)多單位、多專業協同設計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采用全站二次設備集中招標的一體化供貨模式,集成商負責各個單位、各個專業的統一協調工作。各廠家的二次設備屏柜最終在集成商處進行一體化集成,即入艙安裝,因此需要各個廠家二次設備屏柜設計、預制艙結構設計、設計院二次布線設計能夠進行跨單位、跨專業的協同工作,即實現一體化設計。例如各廠家的屏柜顏色、型式、開門方向、并柜結構、與艙體固定的配合結構等均需要進行充分溝通、協同設計。而艙內屏間電纜清冊和預制光纜清冊往往需要各專業設計方案確定后,設計院根據各個專業的圖紙出具施工圖后才能給出,留給后續長度復測、生產采購、安裝集成的時間非常有限,需要集成商與各廠家設計人員和設計院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
(3)設計聯絡會議
公司設計部門牽頭負責組織各專業、各廠家的設計人員與業主和設計院召開設計聯絡會議。在設計聯絡會上,和相關設計院、業主單位進行細致的溝通,確定以下工作內容:
1)復核投標產品的主要性能和參數,并進行確認。
2)需設計院或用戶進行工程項目的詳細提資。
3)確定項目里程碑計劃。包括方案確定、設計確認、生產完成、廠內聯調、系統集成、運輸發貨、現場調試、驗收投運等。
4)討論各配合廠家、設計院、業主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
5)決定土建要求/運輸尺寸和質量,以及工程設計的各種接口的資料要求。
6)討論監造、工廠試驗及檢驗問題。
7)討論運輸、安裝、調試及驗收試驗。
8)溝通總進度控制、質量保證程序及質控措施。
2 模塊化、工廠化生產
生產加工階段根據各個專業的耦合關系,做好詳細的生產采購計劃,將項目生產、采購任務進行分解。按公司質量體系的規定做好產品狀態標識,加強生產過程檢驗和采購到貨檢驗,確保工程產品質量。參與工程實施的人員須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產品作業指導書進行調試、檢驗及現場服務。
對預制艙式二次組合設備等模塊化集成設備,按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功能模塊,在廠內進行設備集成。設備入艙集成環節,與項目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充分交流,熟悉地區二次電纜安裝接線規范要求,做到和現場施工工藝的一致性。
3 一體化、自動化調試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的工程項目采用一體化、自動化的調試手段,可最大限度的將廠外工作向廠內轉移,提高廠內聯調工作效率,減少現場調試的工作量,縮減現場調試周期,提高現場調試質量。具體步驟如下:
1)制訂聯調方案。制訂廠內聯調和發貨計劃,梳理全過程工作任務分解表并提交由業主方審核確認。
2)聯調提資。編制工程項目提資清單,向運行單位、設計單位、其他調試單位進行多方位的提資,收集相關ICD模型文件和圖紙資料。
3)SCD集成。利用虛端子可視化工具,批量導入各廠家ICD和設計院虛端子,可視化檢查虛回路,在線修改后離線導出文件供他方確認。大大提高了SCD集成效率。
4)單體調試和設備互聯測試。在設備聯調前利用自動化調試工具進行單體調試。各廠家設備進行互聯測試,為系統級調試做好裝置級的準備。
5)一體化調試。各廠家二次設備1:1模擬現場連接方式進行組網,在廠內進行二次設備的充分聯調。聯調過程中采用自動化調試工具檢驗虛回路配置的正確性、核查過程層和間隔層實時數據、進行網絡故障定位分析,提高系統調試效率。各廠家、業主、維護與運行單位、設計院、電科院、施工方均派員參加廠內聯調,并對聯調結果進行驗收確認,做到調試、驗收一體化,廠內、現場一體化。
4 裝配式建設、施工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通過一體化調試方式在廠內進行了充分的系統聯調,通過預制艙等模塊化集成手段實現了二次設備的安裝、接線和整體運輸,通過預制式光、電纜的應用,使得模塊間建立起快速的連接方案。這都減少了現場調試、施工的工作量。
現場僅需進行預制艙和模塊化二次設備的整體就位,模塊間二次光電纜的快速插接,二次設備與一次設備的聯調傳動,變電站與調度遠方的通信調試和信息核對。模塊化二次設備采用裝配式建設、施工方式,大大提高了現場施工效率。
5 結語
本文所述的變電站組織實施方案在國電南瑞所承擔的9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擴大示范工程中得到應用,通過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一體化調試和裝配式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示范變電站應用了預制艙、二次設備模塊化集成和預制光纜,采用了工廠化、一體化的調試手段,減少了現場安裝、接線、光纖熔接和工程調試的工作量,實現了環保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資源成本。
參考文獻
[1]宋旋坤,李敬如,肖智宏等.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整體設計方案[J].電力建設,2012.11.
[2]王進虎,楊威,王娜,呂賓賓.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站域保護調試技術研究.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 2014.07.
[3]劉強興,田家運.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與系統優化集成探討. 電力系統裝備,2015.06.
[4]何磊,孟強,田霞.智能變電站試點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電工技術,2013.05.
作者簡介:
篇9
關鍵詞:智慧物流;廣東模式;產業聯盟;SWOT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F713.361 文獻標識碼:A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智慧物流概念綜述
在2009年,奧巴馬提出將“智慧的地球”作為美國國家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2009年12月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聯合提出“智慧物流”的概念。智慧物流,又稱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的某些問題的能力,它包含了智能運輸、智能倉儲、智能配送、智能包裝、智能裝卸及智能信息的獲取、加工和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目前,智能物流已成為現代物流業的一個重要領域,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在物聯網背景下,李書芳(2010)認為,智慧物流是基于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術,完成包括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多項基本活動的貨物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移動的整個過程,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潤,為需方提供最佳服務,同時消耗最少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生態環境的整體智能社會物流管理體系。
汪鳴(2011)認為,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業領域廣泛應用信息化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技術和匹配的管理和服務技術基礎上,使物流業具有整體智能特征和服務對象之間具有緊密智能聯系的發展狀態。
章合杰(2011)從智慧物流的內涵、概念、功能、體系結構、價值及智慧物流的實施框架等方面提出了對智慧物流的理解。
智慧物流一般定義是指將物聯網、傳感網與互聯網整合起來,運用于物流領域,實現物流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物流活動,使得物流系統智能化、網絡化和自動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甚至達到“智慧”狀態。
1.2 智慧物流內容體系
按照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劃分,智慧物流體系可以分為企業智慧物流、區域智慧物流、國家智慧物流三個層次。
1.2.1 企業智慧物流層面。在企業層面,應用新的智能技術,實現物流過程中運輸、存儲、包裝、裝卸等環節的智慧化和一體化。
1.2.2 區域智慧物流層面。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省、市或經濟區域等)建設智慧區域物流中心。就是指通過搭建區域物流信息平臺,連接區域各個層次的物流系統,將原本分離的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世界物流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區域物流信息化及網絡化,滿足企業信息系統對相關信息的需求,滿足政府部門監督行業與規范市場的信息需要,使得運輸合理化、倉儲自動化、包裝標準化、裝卸機械化、加工配送一體化、信息管理網絡化。
1.2.3 國家智慧物流層面。主要是從國家層面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標準和規范、政策和制度等,鼓勵及支持智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培養智慧物流人才,整合地方物流信息平臺成為全國性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
1.3 研究目的
物聯網被列入國家“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是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一個萬億元級新興產業。智能物流是國家物聯網重點投資的十大產業之一,也是寧波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發展智慧物流,有助于促進寧波傳統物流業轉型升級,提升物流產業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務水平,打造更為完善的物流輻射網絡,實現物流業、制造業的聯動發展,為廣大企業參與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提供強大競爭力。而發展智慧物流,寧波又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本人把寧波市智慧物流發展情況與國內外先進地區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對寧波智慧物流盡微薄之力。
2 國外“智慧物流”實踐發展概況
近年來,智能物流在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發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標準上,美國、歐洲基本實現了物流工具和設施的統一標準,大大降低了系統運轉難度。在物流信息交換技術方面,歐洲各國不僅實現企業內部的標準化,而且也實現了企業之間及歐洲統一市場的標準化,這就使各國之間的系統交流更簡單、更具效率。其次,從企業層面來看,沃爾瑪在1969年開始使用電腦管理跟蹤庫存,并在1979年率先采用24小時物流網絡化監控,完成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的工作。美國聯邦快遞利用InterNetShip物流即時跟蹤系統,讓包裹準時送達率達到99%。美國UPS公司則是通過條碼、掃描器、數控筆、全國無線通信網絡等技術,即時地跟蹤、監控貨物在全國各地的行進狀況,并提供給顧客進行即時查詢。美國Fisher公司在應用第三方物流公司Catepillar開發的物流規劃設計仿真軟件后,銷售額、貨物量、庫存周轉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英國電信也與Omnitrol Networks合作,部署基于RFID的零售庫存解決方案,實現即時庫存管理與追溯,創造更加智慧化、協作更緊密的供應鏈。日本AIS研究所研發的RalC系列三維物流規劃設計仿真軟件,在多個行業的企業物流等都有應用,并且產生了相當好的效益。
3 國內“智慧物流”實踐發展概況
3.1 電信引領智慧物流平臺建設,構建“智慧物流”產業環境
中國電信在“智慧城市”大旗的引領下,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光網絡、移動互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手段,與當地政府、高校及企業合作建立信息平臺,構建“智慧物流”產業環境。電信成立了物流呼叫中心,組建全區域VPN網,提供天翼定位、全球眼及無線全球眼等服務,實現了對貨物運送、存儲全過程的調度和管控,讓物流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提升客戶服務質量,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捷與高效,大大推動了物流業的發展。
3.2 “物流淘寶網”+“示范工程”的廣東模式
廣東林安物流園創建于2003年,是廣東省、市、區重點扶持大型物流超市發展項目,是以網上信息交易平臺()、網下物流信息交易市場(林安物流信息交易市場)、物流市場、第三方物流總部、物流招投標中心、物流結算中心為一體的現代物流科技創新園區。是國內目前唯一實行物流信息網上、網下實時交易的市場,會員單位或個人可以在交易所的網絡平臺上貨物托運信息和車源信息,互相聯絡達成交易意向,組織網上競價。為降低網上交易的風險,平臺還建立起了一個3重保險的全方位驗證體系:實名制,車險+林安物流首賠擔保,車位通GPS全程監控定位系統(隨時監控車、貨去向,保證不會出現騙車、騙貨及貨損得不到賠償的問題)。依托該信息服務交易平臺,廣州林安開張了全國首家的“物流超市”,形成了一個“物流淘寶網”。
南方物聯網示范工程——肇慶致美物流(城市快速配送中心)是工信部全國物流信息化試點示范項目,此工程為廣東物流企業向轉型升級實現“智慧物流”開創了新的發展模式。廣東省物流協會在加入工程申請的審查、工程的中期檢查和驗收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對于審查通過的企業,協會根據其所在行業的業態、行業特點,結合企業自身情況為其量身訂做實施計劃,這個計劃是包括了物流裝備改造、企業品牌培育、管理水平提升、行業自律強化、物聯網技術應用“五位一體”的服務方案。“五位一體”的每個方面都有詳細的條款和標準,只要有一方面不符合就視為不合格。所以,南方物聯網示范工程并不是單純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也不僅僅是對車輛等裝備進行改造,而是對企業內部管理、外部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全面提升。
3.3 南京以標準引領的智能物流產業聯盟模式
在智能物流領域,南京市企業主導起草了20余項智能物流領域國家和行業標準,為以標準為引領的產業發展模式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催生了南京(江寧)智能物流產業聯盟的成立。聯盟是一個依托產業集群優勢旨在促進合作與共同發展的開放性的政產學研多方面共同推動的工作平臺。聯盟的任務是統一產業鏈各環節的接口和標準,組織重大項目、關鍵共性技術集體攻關,出臺技術標準,促進研究成果和知識產權共享,實現技術研發、市場、技術標準、產業鏈等方面的全面聯盟,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和整合,全面提升南京市乃至全國智能物流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4 寧波智慧物流發展現狀
寧波市一直在物流領域嘗試推進物聯網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目前已開發應用港口智能閘口系統、智能集卡系統、智能集裝箱系統等物聯網應用系統,推進了寧波電子口岸、第四方物流信息網等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建設了數據中心。在寧波國家高新區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共建了寧波國際智慧物流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園及“IBM智慧物流中心”。與中國聯通攜手建立了基于IBM物流行業解決方案的寧波智慧物流云平臺,融合IBM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分析及移動等一系列全球頂級的信息技術,將企業、物流及服務連成一體,為貨主企業及第三方物流提供供應鏈可視化、供應商門戶網絡、供應鏈網絡優化、運輸管理、供應鏈協同等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未來五年,平臺將吸引100家企業加入平臺并實現在線交易,實現年線上物流業務交易額500億元,建成覆蓋華東,輻射全國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
5 寧波智慧物流SWOT分析
5.1 優勢
物流信息平臺、數據中心及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為區域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奠定了一定基礎。智慧物流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智慧物流云平臺提供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提升了寧波整個物流行業供應鏈管理水平,輻射范圍逐步擴大。
5.2 劣勢
缺少智能物流領域國家和行業標準,跨行業和跨系統之間的信息還不能共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還處于起步階段,智慧物流成本偏高,物流高技術設備研發比較落后。大部分物流企業規模偏小、服務功能單一、物流技術設備缺乏,物聯網技術、新裝備和信息化水平較低,技術、體制和商業模式有待創新,與智慧物流的發展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5.3 機會
國務院在“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強物流新技術的自主研發,重點支持智能物流關鍵技術攻關。浙江省提出了建設“智慧浙江”的倡議,寧波市政府把智慧物流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三大先行試點工程,出臺了《寧波市智慧物流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加快了智慧物流建設步伐。智慧物流技術逐漸成熟。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也紛紛投入寧波智慧物流建設洪流。這些都為智慧物流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5.4 挑戰
寧波智慧物流關鍵核心技術不足,采購成本過高,制約了智慧物流的發展。智慧物流產業與廣東、江蘇、上海的差距在不斷拉大,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法規不完善,網絡信息安全面臨挑戰。
6 寧波智慧物流發展對策
一般來講,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的主體包括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中介和行業組織、最終用戶等。當前,寧波智慧物流產業的發展要走政府主導下的政產學研相互配合、共同促進的發展之路,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協同發展的模式。
6.1 政府
政府的主要職責在于營造環境、全方位引導、培育整個產業的發展。通過智慧技術標準建設和平臺整合,形成“四網融合”、互聯互通、安全高效的信息網絡環境。通過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創造國內外合作的環境,引導社會資源投入智慧物流建設中,引進跨國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智慧及相關解決方案,引進和實施國內與智慧物流相關的機構和項目,集中各方力量對智能物流關鍵技術進行合作攻關,形成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6.2 行業
行業組織主要指物流產業產學研戰略聯盟。要以它為載體,成立聯盟專家委員會,盡快制定和提出智慧物流相關標準爭取成為全國甚至全球標準。由其組織提出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的立項、檢查及驗收標準,并為加入到工程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促進智慧物流技術創新和成果共享,促進智慧物流園區管理模式創新。
6.3 企業
企業的職責是找準產業鏈的位置,全力突破核心技術,加強智慧物流關鍵技術的開發應用,發展物流商業智能,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并以此開拓市場。加大智慧物流的幾個方面在企業中的應用,建立產品的智能可追溯網絡系統、可視化智能管理網絡系統、智能化的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及智慧企業供應鏈。
6.4 高校及研究機構
寧波市高校和科研機構主要集中精力進行理論問題研究,突破核心技術,開設與智慧物流相關的專業或專業方向,創辦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促進智慧物流人才培養的和智慧物流科技創新。
6.5 用戶
用戶主要是在應用中為產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
7 結束語
物流業是第三產業的基礎產業,智能物流代表了物流業發展的趨勢和方面,它的發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寧波市已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以推動智能物流產業的發展,但智能物流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的發展既要跟隨世界智慧技術、智慧國及智慧城市的發展而發展,也要以點帶面,示范推進,逐步發展,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參考文獻:
[1] 張成海,張鐸. 現代自動識別技術與應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朱文和. 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供應鏈全過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務[J]. 物流技術,2010(7):172-173.
[3] 周立新,劉琨. 智能物流運輸系統[J]. 同濟大學學報,2002,30(7):829-832.
篇10
關鍵字:智能交通;交通系統;優勢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meaning and advantages of new system.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system; advantage
中圖分類號:F51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引言:近年來,城市交通的問題很是嚴峻,不斷出現擁擠的混亂現象,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對于現代交通來說,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對于改善環境的質量有很大的幫助。鐵路、公路、航線目前大多數都是進行各自分頭管理,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是很大的弊端,因此聯合起來進行綜合管理可以避免大量資金的浪費,對與建設節約型的社會也有很大的影響。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作為市政工程之一的交通工程也在飛速地發展,近年來出現了智能交通系統。本文將主要探討一下智能交通系統這一新型系統含義以及優點等。
一、綜觀全球的城市交通問題
經研究調查顯示,目前,全世界機動車的擁有量為9億輛,其中美國有2億輛,中國有6500萬輛(1/4是汽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機動車的年增長率是22%(而國際上同期機動車的增長率為3.5%);與此同時,中國公路的增長率僅為2.5%,現在有127.83萬 km(高速公路8000多km),形成了車輛快增長、道路慢增長。而且,我們修了這么多的路,增加了這么多的車,都是引向城市的;我國交通事故1998年死亡7.8萬人,占全世界交通死亡人數的1/6,死亡率可稱世界第一。要知道,美國有2億輛機動車,1998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不足4萬人。因此很有必要在這里講述一下智能交通系統。
二、智能交通系統的相關概念
智能交通系統( Intelligent Transportion System,簡稱ITS)是將計算機技術、圖形圖像處理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先進的衛星定位導航技術、傳感器技術、信息技術、電子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有效地運用于交通的運輸服務、控制管理和車輛制造,從而使車輛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駛。
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將交通流調整至最佳狀態,駕駛員靠系統的智能對道路交通情況了如指掌,交通和運輸管理人員靠系統的智能對道路上的車輛行駛和交通狀況一清二楚。使人、車、路密切地結合,極大地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環境質量。
智能交通系統的功能如下:一是可以對車輛的安全車距與車速自動保持其控制功能,對于道路中的障礙物能提供自動識別、自動報警、自動轉向的功能,對于車輛的駕駛者有一定的幫助;二是可以向交通出行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例如欲行道路的交通條件、交通狀況和交通服務等信息;三是對交通運輸業的作用,輕松掌握運輸路線的信息;為道路管理部門提供交通流的實時信息,以及不停車的自動收費功能;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對道路交通流進行實時疏導、控制,和對突發事件應急反應功能。
三、如何建立交通智能系統
1、首先要打好ITS發展基礎,尤其是其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
由于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還不夠完善,仍處于基礎發展的階段。因此應該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向ITS系統完善的國家交流心得,并結合中國自身的特點,更加深入地進行基礎理論的研究,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或接近先進水平,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2、建立ITS協調組織機構
目前中國的交通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鐵路、公路、民航等仍在實行條塊分割管理,有的甚至出現了鐵路等獨自的ITS系統,從長遠的角度看,這不利于中國交通業的發展,也是經濟的巨大浪費。因此要建立ITS協調組織結構,對于建立的智能交通系統綜合管理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制定相關的規范和整體的發展規劃,以減少局部利益的沖突和資金的浪費。
3、注重人才的培養
隨著技術經濟的發展,交通行業各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對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應地需要各層次的專業型人才,以加強ITS的管理,定期派遣拔尖人才去國外進行交流,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帶到國內,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合作,走出去、請進來,將最新的ITS技術溶入交通運輸專業的教學內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質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四、建立城市交通智能系統的必要性
在上述一中提到了目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面臨的嚴峻的城市交通的問題,在我國更是尤其可利用的空間較少,交通不通擁擠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交通擁擠和事故帶來了經濟的巨大損失;加之城市土地資源和資金有限,不能單靠傳統修建道路的方法解決交通問題,因此要建立正確的智能交通系統圖管理城市的交通網,而不能靠傳統的方法進行。在此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統將發揮它獨特的作用,因此建立智能交通系統非常必要,大力解放勞動力資源,使他們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發生率。
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大的效益,發展了智能交通系統可以使交通出行素需要的能源大幅度減少,從而可以改善環境降低環境的污染;可以促進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法制的建設;進一步促進交通領域的技術水平,逐漸達到發達國家的管理水平;建立智能交通系統可以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避免了分散管理上資金的大量浪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產業的結構,為以后智能管理都做了巨大的貢獻。
結語:綜上,主要講解了一下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相關概念,以及他對于改善城市交通所帶來的巨大作用。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進行了系統且簡要的概述,希望給同行以借鑒。城市的交通對于人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只有建立比較完善的微循環系統,才能均衡交通流量、緩解擁堵。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掌握先進的技術,為城市交通的改善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佩昆、張樹升,《交通管理與控制》(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荊便順,《道路交通控制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段里仁等,《道路交通自動控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
[4][日]社團法人交通工學研究會編,《智能交通系統》,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5]陸化普,《智能運輸系統》,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6]楊兆升,《智能運輸系統概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黃衛等,《智能運輸系統(ITS)概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8]楊冰等,《智能運輸系統》,中國鐵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