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生態恢復的關鍵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7: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區生態恢復的關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本文簡要說明了礦區的景觀特征以及可持續設計理念在礦區設計中的運用,并論述了各種恢復工程和相關的恢復措施,總結了可持續利用的各種途徑。
【關鍵詞】
礦區景觀;可持續設計;理念運用
我國礦藏種類豐富,相應的礦區形態各異。在進行礦區恢復和景觀設計時,需要從礦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景觀設計的原理與可持續設計理念,可以實現廢棄礦區的再利用目的。在礦區功能恢復的過程中,需要將工程學、經濟學、美學、社會學等等集合起來形成特殊的恢復系統方案,指導和監督礦區的各項功能的恢復。雖然礦區的廢棄地面積大,種類多,在進行恢復工程大,難度高。但可以有效地緩解礦區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再創區域和諧發展的環境條件,因此,這種恢復型的景觀設計必會受到廢棄礦區的歡迎。本文主要分析可持續設計理念在礦區生態恢復和可持續發展中的運用。
1礦區可持續設計理念概述
礦區生態系統設計必須遵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礦區生態系統進行恢復和重新設計,可持續設計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持續利用與資源循環發展。礦區的景觀設計過程實際上也是礦區各項功能的恢復過程,在恢復的過程中,利用景觀設計的理論和技術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和再配置。因此,在設計時,往往需要將實際資源進行改造和再利用,使得資源持續利用、優化利用和循環利用得以體現。帶動礦區的經濟、人文、生態、社會等一并向前推進。突出礦區景觀設計過程中的綜合利用原則,這樣能夠促進礦區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礦區可持續發展。第二,自然性。礦區改造利用過程中,主要是依靠自然界的更新演替為主,以人為改造恢復為輔。因此,眾多功能的恢復結合景觀設計都圍繞礦區現在的自然資源進行,無論是動植物還是地質特征、地形地貌等都以自然現狀為出發點,通過人類的改造提高其恢復速度和更新速度,保證其恢復的穩定性。在遵循自然生態系統原則基礎上對其進行綜合改造和設計,把自然原則與景觀設計進行有機的統一,體現出獨特的自然生態景觀。第三,生態安全性。礦區原本的生態已經受到嚴重破壞,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就要重點從生態安全角度出發,將礦區植被、特有地形、污染治理、巖層活動等等方面都要切實考慮進去,一切以安全為主來高效維護礦區的生態穩定格局。尤其是起到戰略影響的關鍵區域,更應該以生態安全為首要原則。所以,礦區生態環境設計要遵循安全原則,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設計利用。第四,場所性。礦區恢復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人類的后續活動提供場所條件,從而將人文、美學、生態、經濟、社會等眾多因素集于一身,促進礦區的整體發展。此時,人的主觀性較為重要,是眾多因素的主導。因此,在景觀設計時要注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巧妙結合,從心理上產生共鳴,促進各項功能的全面恢復。要對礦區場所進行綜合分析,對其生態景觀進行綜合的設計,把場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
2可持續設計理念在礦區中的應用
2.1在生態環境中的應用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生態環境、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等多個方面,本文主要從這三個主要方面來分析可持續設計理念在礦區生態設計中的應用。在對礦區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時要符合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需求,重新建立完善的生態服務系統,我國平朔礦區在進行生態恢復和設計時就是充分遵守了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原則,該礦區由于大量的礦產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所以,在對其生態修復和保護方面采取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具體方面,平朔礦區通過土地復墾和重建生態系統來完成生態恢復和持續發展,堅持保護物種的多樣性,加強環境污染的整治。為退化的生態系統向進化生態系統發展提供基礎和環境。發展產業鏈條和創新技術來減少環境污染,對廢棄物進行循環生態綜合利用,提高平朔礦區的生態自我修復功能和適應能力。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平朔礦區生態環境系統建設中的應用為我國其它礦區的生態環境修復提供了良好的參考價值。
2.2在經濟效益中應用礦區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對礦區礦產的開發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但是,礦產開發過程中也要遵守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使礦產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發揮持久的效益。礦區景觀設計不僅要體現生態和諧的發展目標,而且要以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為前提。比如法國加萊礦區,加萊海峽在礦區發展時代,對礦開采比較過度,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加萊海峽大區廢棄礦區在法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僅因為該區是法國工業時代的記錄,而且在自然和設計師的互相結合下,成為法國重要的旅游景點,很多人都前往參觀,因此也被成為“環境的綠洲”。當年發達的工業礦區,也被稱為“破壞的符號”的礦區已經成為綠色的生態系統,對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取到了積極的作用,在設計師和自然作用的雙重影響下,加萊海峽大區廢棄礦區不僅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且成為吸引游客的景點。只有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礦區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復墾,就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發展,使礦區經過設計師的設計成為綠色的生態系統,變成對人們有益的自然景觀,也可以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效益。
2.3在社會效益中的應用可持續設計理念在礦區社會效益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促進社會發展,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我國平朔礦區生態設計就是從社會效益的角度來進行可持續發展與利用。第一,加強社會公眾參與平朔礦區的可持續發展設計的力度,通過對社會公眾的教育與宣傳,讓社會公眾形成良好的生活理念和消費理念。第二,通過對平朔礦區的重新設計與產業調整,增加社會就業崗位,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發展。同時,完善社會公眾就業政策,建立社會保障機制,解決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
3結語
礦區景觀改造的設計不僅要遵循可持續設計的基本理念,還要注重礦區的生態建設發展,滿足社會科學持續的發展。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自然發展規律,而且要考慮重新建設和設計的成本,這是工程建設的重要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所以,可持續設計理念在礦區景觀的設計研究中的應用,就是要使廢棄礦區和復墾的土地符合生態建設的要求,符合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不能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只有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礦區進行合理的設計和復墾,就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發展,使礦區經過設計師的設計成為綠色的生態系統,變成對人們有益的自然景觀,發揮礦區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卞正富.我國煤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J].資源產業,2013(2).
[2]高鐵軍.恢復生態學的理論分析及進展[J].企業家天地,2011(5).
篇2
關鍵詞:生態環境;責任;生態補償;保證金;方法建議
1 明確補償主體責任主體
1.1 煤炭生產企業的恢復責任
針對礦區土地復墾問題,《礦產資源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復墾條例》都規定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煤炭生產企業直接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并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因此,煤炭生產企業應是對煤礦區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直接責任主體。
1. 2 政府的恢復責任
對于計劃經濟時期內形成的大量歷史遺留生態環境問題,難以找到責任人或責任人已經滅失的,應由政府負主要恢復責任。政府承擔的主要義務包括: 成立專項恢復治理小組, 提出已報廢和即將報廢煤礦生態環境恢復與治理的實施方案, 并組織方案的實施。
1.3 煤礦區生態環境補償責任主體
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的責任主體應是煤炭生產企業、國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煤炭資源輸入地區、煤炭消費者和消費企業等煤炭資源開發的受益者。
2 補償途徑與方式
在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過程中, 補償主要有以下4個途徑:
2.1 國家補償
對煤礦區生態環境的恢復,直接關系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應對煤礦區生態環境(尤其是歷史遺留環境問題)的恢復給予一定財政撥款和補貼,或通過項目支持形式對重點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地方政府也應安排配套資金。
2.2 區域補償
區域補償主要是指煤炭資源輸入地區(如華東、華南地區)對煤炭資源輸出地區(如晉陜蒙地區)的補償或東部發達地區對西部產煤落后地區的補償。如山西省將部分煤炭資源輸出至浙江省,而煤炭資源的開發對山西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這些生產活動給山西省帶來了環境損失,則應當由受惠地區浙江省反哺煤炭資源輸出地山西省。
2.3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之間的環境補償
上游產業煤炭企業為下游產業如電力、冶金、化工、建材企業提供了煤炭資源,卻造成了煤礦區的環境破壞,煤炭工業經濟發展往往更多地受生態保護責任的制約而不如下游產業發達,受益的下游產業應當反哺煤炭企業。
2.4 自我補償
煤炭資源城市或省區地方政府對直接從事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個人和企業進行的補償。
3 合理確定保證金的征收渠道、標準與辦法
3.1 多渠道籌集廢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基金
3.1.1 政府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轉移支付
目前礦產資源補償費是用于礦產資源勘查,用于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比例很少,而且補償費用返還到資源所在地的比例也非常小。應當明確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按一定比例用于生態環境治理, 使生態治理費用合法化;調整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比例,并對地方分成資金的流向做出相應的規定,使更多的補償費留給資源所在地,使之實至名歸,體現補償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地區的原則。
3.1.3 礦產資源輸入地區的轉移支付
根據礦產資源的流量,對礦產資源銷售價格進行按比例提取廢棄礦山保證金,通過輸入地政府向輸出地政府財政轉移的支付方式來實現,也可由礦產資源富集區政府根據礦產資源輸出情況,按照比例統一征收廢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基金。
3.2 以重置成本確定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征收標準[1]
以現有的技術水平,還拿不出能客觀評價生態環境資源損失的標準,礦山開發所造成的環境破壞難以貨幣化,加之礦山開發波及影響范圍廣,涉及行業和人口多,因而生態損害程度難以準確測算。
因此,按照重置成本法來確定礦產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征收標準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當然,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的收取,應該略高于可能產生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費用,這樣可促使單位和個人盡早采取措施,積極去恢復和治理;如果過低,就難以達到用經濟手段管理礦山環境的目的。
4 適合我國的保證金制度的方法與建議
4.1 加大中央財政對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的轉移支付力度
加大國家對資源省份的政策傾斜,尤其是加大對在計劃經濟時代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老工業基地和一些閉坑的老礦區的環境治理和保護的專項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等中央財政轉移支持力度[3]。政府的直接預算支持和各種專項補貼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是資源型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4.2 制定實施區域間、上下游產業之間的生態補償政策
可以通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煤炭產區提供援助資金或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或變相補償西部地區[4]。還可以在煤炭源價格中增加部分環境補償費用或對煤炭消費企業征收環境恢復補償稅(費),將這些稅收或收取費用用于對煤炭企業進行環境補償。
4.3 征收生態環境稅
對一切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其污染、破壞環境資源的程度進行征收[5]。可以對資源型城市給予稅收全額返還,專款專用。所返還的稅收專門用于資源開采的生態環境治理。通過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統一的生態環境稅。設立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資金渠道,不僅可以統籌解決生態保護和建設資金問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的規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而且可以消除部門交叉、重疊收費、資金使用效益低的現象。
4.4 引入市場經濟手段[6]
4.4.1 排污交易制度
目前由于中國的排污許可證制度還沒有全面實施,排污權交易還處于試點階段。建議盡快健全排污交易制度,利用市場規律保護和改善煤礦區生態環境質量。
4.4.2 配額交易制度
配額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京都議定書中清潔發展機制(CDM)關于削減二氧化碳是配額交易的重要實施途徑之一。我國在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問題上可以借鑒此機制,積極開展配額交易制度,實現發達地區對落后地區的補償。
5 結語
建議現階段我國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辦法應以國家補償和煤炭生產企業補償為主,自我補償為補充,并逐步開展區域補償和下游產業對上游產業補償的辦法較為切實可行。由于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的缺乏,現階段補償的方式應以資金補償為主。但從長遠來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和技術形式的補償即造血型補償,能幫助煤礦區增加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自我發展機制,使外部補償轉化為自我積累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 卜華,吳麗君,曹創. 煤炭成本核算體系的研究[J].中國礦業,2007,16(3):64-66
[2] 黎元生,胡熠. 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恢復補償機制.中國國土資源濟.2008,08
篇3
關鍵詞:鉛鋅礦山 植被礦山 植被恢復 模式
甘洛縣隸屬于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區東北部。全縣礦產資源富集,礦種多,分布廣,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鉛、鋅、銅、鋁鐵、磷鎂礦、英石、磷塊巖、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石等15種,其中鉛鋅礦儲量十分豐富,有“西部鉛鋅之鄉”之稱。
改革開放以來,以鉛鋅為主的礦產資源開發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由于開采范圍廣,面積大,引起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該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采礦活動及其廢棄物的排放不僅占用甚至破壞土地資源,而且導致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的質量下降,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景觀受到破壞,農作物減產,并威脅到人體健康。因此,礦山生態重建已成為該縣當前所面臨的緊迫任務之一。
1、礦區植被調查
1.1 調查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根據甘洛縣礦區植被生長情況和植被群落,調查了甘洛縣五大礦區之一埃岱礦區,了解埃岱礦區周圍地帶的植被種類及其分布,生態、系統退化情況及人工植被恢復的總體狀況。在此基礎上,按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布設調查點,在每個調查點設置調查樣地,調查樣地面積一般為300~40m2。觀測記載樣地內的喬木樹種及有關的調查因子。在每個調查樣地設置3~5個4×4(m2)的灌木調查樣方,1×1(m2)的草本調查樣方,分別調查樣地內的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種類。
1.2 礦區的自然條件
埃岱礦區位于甘洛縣城北東6.5km(平距),東經102°48′05″~102°48′10″,北緯29°01′15″~29°01′50″,地勢東高西低,海拔高度為+975m—+2350m,相對高差1375m。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6~14.5℃,最高26.5℃。多年平均降水量830.3m,最多達1042.4m,5~9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地層主要有白云巖、灰巖。礦區礦石礦物主要為方鉛礦,閃鋅礦,占87.8%,次為含石灰巖礦,占12.20%,礦區內未發現有次級褶皺及斷層。
礦區屬中亞熱帶氣候,受境內高低懸殊的地形地貌的影響,使光、熱、水在垂直方向上發生明顯的地域變化。在一定高度上,降雨量隨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氣溫隨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無霜期隨海拔高度升高而縮短,有明顯氣候差異。氣候有典型季風氣候特點,冬春干旱,夏季多雨,降雨集中,立體氣候明顯,熱量充足,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礦區主要為山地紅壤,土壤呈酸性,土層淺薄。由于礦區內水熱條件好,有利于植物成活、生長、繁育及更新,人工植被恢復后易成活。
1.3 礦區植被調查情況
埃岱礦區內的植物主要以草本為主,還有灌木和小喬木。主要植物詳見表1。
2、礦區植被恢復模式及技術措施
2.1 植物保護與選擇的原則
埃岱礦山植被恢復的關鍵是植物的選擇,它關系到礦山生態治理成敗。樹種選擇以“適地適樹、生態價值、經濟實惠、速生”為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引進樹種為輔,選擇無毒、無害、抗性好,重點區域不使用農藥的植物。
2.2 從現有栽培品種中選擇
前期植被恢復,部分栽培植物表現良好的抗性、適宜性和生長狀況,應從中選擇表現性優良的品種栽培。
2.3 從現有自然植被中選擇
自然植被是植物與環境相容的產物,是長期適應自然條件的結果。從現有自然植被中選擇種群穩定、數量多、生態范圍廣、適應性強的優勢植物栽培,可避免盲目選擇。
3、植被恢復模式
埃岱礦區具有高山環境的特殊性,植被恢復模式應結構多樣、層次分明,通過喬-灌-草結合形成合理的林分結構,這種復層林冠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各個體充分發育的條件,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營養空間,獲得更多的物質與能量,發揮林分最大的生產潛力,以實現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持和提高地力等生態功能。
3.1 植物推薦
為了盡快恢復植被,應合理選擇植物,結合生態學原理,按照“適地適樹適草”原則,盡量選用多功能樹種,特別是鄉土樹種和成活率高,抗鹽堿性,抗逆性強的樹種。下面重點介紹適宜在埃岱礦區栽植的植物,見表2。
3.2 植被恢復技術措施
根據埃岱礦山礦區的地形特點,將埃岱礦區地分為4種類型:類型A為坡度大于60°裸崖;類型B為坡度40°~60°的裸崖;類型C為坡度25°~40°的廢棄物堆場;類型D為坡度小于25°采礦使用廢棄地。
(1)A型地的基質處理和整理方法;A型地的特點是坡度大于60°,崖體穩定,沒有土壤,自然條件惡劣。為了改善基質,為植物生長創造條件,根據巖體的情況采取先打臺階,在打臺階時,在裸崖上留有護墻;在坡度很大的陡崖,打魚鱗坑,然后再坑內填土壤,填土深度40~60cm,植物的配置模式見表3。
(2)B型地的基質處理和整理方法;A型地的特點是坡度為40°~60°,裸崖、崖體比較疏松,有采礦廢渣,且容易下滑,自然條件惡劣。根據B型礦區地的特點,先清除疏松滑動部分的采礦廢渣,人工填土的方法改良基質。植物的配置模式見表4。
(3)C型地基質的處理和整地方法;C型地的特點是坡度在25°~40°之間,以碎礦石為主,有少量的土壤,基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有一定的肥力和保水能力。采用魚鱗坑整地,植物的配置模式見表5。
(4)D型地基質的處理和整地方法;D型地坡度較緩,屬采礦過程中使用過的地土壤板結,通氣性差,應先進行復土,然后整地挖穴。植物的配置模式見表6。
篇4
1.1土地利用格局的影響分析
礦區規劃實施后,由于礦區項目占地、采煤沉陷、露天礦開采挖損、排土場占壓、礦區開發后形成積水區的影響,礦區內土地利用格局會發生一定變化。通過遙感解譯與影響預測分析,近期開發后礦區內天然牧草地面積明顯減少。礦區開發后交通運輸用地的面積也明顯增加,另外礦區內由于沉陷破壞以及村莊搬遷,旱地和住宅用地面積有所減少。
1.2土壤沙化與土壤侵蝕的影響分析
礦區建設近期,露天礦開采后表層土剝離,沒有植被覆蓋,成為土地沙化的極敏感因子,礦區沙漠化程度會由輕度敏感向高度敏感轉化。根據預測,礦區開發近期土壤侵蝕強度明顯增加,中度侵蝕和強烈侵蝕面積將分別增加8.14km2(4.36%)和49.78km2(11.04%)。因此在區域開發過程中必須重視地表的及時恢復,不然就有可能在局部地區發生土壤沙化。礦區建設遠期,采用生態恢復重建技術后,礦區內生態環境將有所改善,礦區沙漠化程度會由高度敏感向中度敏感轉變,區域土壤侵蝕強度有所降低,礦區內中度侵蝕和強烈侵蝕的面積將有所減少。
2生態治理措施
根據礦區地面總布局及其生態影響特點,伊敏礦區生態綜合整治劃分為5個分區:工業場地恢復重建區、連接道路恢復重建區、地表沉陷治理區、露天礦排土場恢復重建區、露天礦最終采坑治理區。
2.1工業場地恢復重建區治理措施
礦區工業場地恢復重建區包括井工礦和露天礦的工業場地和相關輔助附屬企業等以及工業場地外擴100m的影響范圍。工業場地恢復重建區生態整治措施如下:在工業場地內布設截水溝、急流槽、擋土墻等工程防護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生產安全;工業場地內采用喬灌草立體植被配置模式,并因地制宜選用當地適生植物種進行園區綠化,保證園區綠化系數達到20%以上;工業場地建設期間施工區域采用編織袋擋墻、臨時排水溝、防塵網等臨時防護措施,周邊開挖的邊坡上布設草方格邊坡防護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產生;對與工業場地周圍區域內破壞的植被進行人工補植、撒播草籽等措施進行自然恢復,維持草地生產力。
2.2連接道路恢復重建區治理措施
礦區的連接道路恢復重建區主要包括礦區公路和鐵路及其外擴50m的影響區域。連接道路恢復重建區具體生態整治措施包括:道路建設期間在施工區域布設臨時排水溝、編織袋擋土墻和防塵網進行臨時防護;嚴格控制道路建設影響范圍,減少建設期間對周圍草地生態系統的干擾,對受破壞植被進行人工補植、撒播草籽等措施進行自然恢復;③在道路兩側分別營造防護林,防護林帶可采用喬灌混交林,喬木布設3行,灌木在林下分散種植,禁止引入外來樹種。
2.3地表沉陷治理區治理措施
2.3.1沉陷破壞的治理
沉陷區可能出現塌陷、裂縫等現象,造成植被覆蓋率降低,土地生產力下降。地表沉陷區生態整治措施具體如下。(1)沉陷區草地治理。首先對裂縫進行充填,并對局部土地進行平整處理。土地整理后,采用人工撒播草籽的方式進行草地改良,對礦區內破壞的植被進行自然恢復。另外對沉陷區草場進行封育,尤其在復墾恢復過渡階段,盡快恢復植被覆蓋度,防止草地退化和沙化。(2)沉陷區耕地治理。首先對裂縫進行充填,并對局部土地進行平整處理。土地整理后先利用豆科綠肥改良土壤,采用人工撒播草籽的方式進行草地改良,經過2~3年的自然恢復果后,再進行農作物的種植。在進行土壤改良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封育,盡快恢復植被覆蓋度,保證土壤改良的效果。
2.3.2積水區的治理
根據預測,地表沉陷區內可能形成積水區,積水區治理措施如下。(1)永久積水區的治理。永久積水區的形成,減少了植被面積,改變了區域生態系統結構,對于永久積水區的整治僅考慮積水維護和管理,增加一定的排灌設施即可。(2)季節性積水區的治理。永久積水周邊100m范圍內形成季節性積水區,該區域內的植被類型將發生演替,原來的針茅、羊草草原植被演替為比較耐鹽堿或喜濕的植被,如堿蓬、堿蒿、蘆葦、拂子茅等。遵循自然修復的生態學原理,對退化和鹽堿化土地進行圍欄封育,禁止牧民進入封育區放牧。對于鹽堿化嚴重的區域可以采用淺(深)翻土和施加土壤改良劑等方法實現土地的恢復。
2.4露天礦排土場恢復重建區治理措施
2.4.1表層土保護措施
保護好露天礦表層土是生態復墾和區域生態重建的關鍵。表層土應采取的保護措施如下:在露天礦工業場地、排土場和采掘場等項工程剝離表土前,首先對區域內第四系表土層進行單獨剝離、單獨堆存;表層土堆放處周圍邊界布置排水溝或防護堤,采用密目網覆蓋堆體,并在堆體周邊用填土草袋圍擋作臨時擋護;待表層土完成堆存任務后,隨煤礦開發排土場平臺達到設計標高并穩定時,即可用堆放的表土進行生態恢復,因此表土層剝離隨煤礦開發一直在進行,而用于生態恢復的表層土也一直在進行,當表層土恢復回填為原地貌后,首先進行水平犁溝整地,將土層翻松,然后進行草地的恢復工作;建設單位根據施工計劃編制表層土保護方案,提出詳細表層土的剝離方法、堆積布置、堆積方法、回填方法和步驟、實施計劃的具體安排等內容,在施工時,應派專人進行監督指揮。
2.4.2排土場的復墾原則
合理安排巖土排棄順序,禁止將鈣積層等障礙層次排棄于表層;表土剝離0~0.3m,原剝離表層黑鈣土直接鋪覆于前面結束整地的排土場;粉煤灰禁止排在排土場頂部和底部,需排在排土場中部。復墾利用類型應與地形、地貌及周圍環境相協調,重塑的地形適宜現代畜牧業的要求和旅游業的規劃,平臺應盡量平坦寬闊,禁止形成局部凸起或凹陷,以免地塊破碎。
2.4.3排土場適生植物種的選擇
選擇適生植物是露天礦排土場植被重建的關鍵措施之一,根據伊敏露天煤礦已復墾排土場、霍林河露天礦及內蒙古環科院在阿爾善油田的研究成果,露天礦進行以草本為主的土地復墾方式,植被重建的適生種包括:沙棘、檸條、胡枝子、羊草、披肩草、紫花苜蓿。
2.4.5排土場邊坡植被重建方案
排土場排土結束形成永久穩定邊坡后,經削坡、修整、覆土后,實施植物防護措施,覆土厚30cm,覆土來源于采掘場表層剝離土。為防治排土場邊坡風蝕、水蝕和固土保水,種草前采取榆樹網格進行防護,形式為2m×4m矩形網格,沿等高線平行布設,設計每個網格間距為0.5m,榆樹插條間距<10cm,每一網格120條。排土場邊坡植物網格設置后在其網格內種草,排土場平臺經平整、覆土后種草,采用羊草、披堿草(按1∶1比例)混播方式。
2.4.6排土場道路設計
內排土場最終平臺面積較大,為便于后期管護必須修建田間道路。田間道路由南北方向與東西方向共同構成網狀結構。東西方向道路為主道,寬度4m,每km2布置2~3km;南北方向為支路,寬度2m,每km2布置5km。路基為25cm厚的碎石,路面為20cm厚的沙礫石路面。3.4.7植被后期養護(1)植被在重建的初期相對脆弱,需要人工對其進行管護,以保證植被的健康成長。對于復墾前幾年的植被要采用圍欄,嚴禁牲畜的踐踏、啃食。灌木復墾在3~5年后要采取平茬或間伐。根據區域自然環境特點,植被管護要達到6年。(2)通過分析項目區的氣象災害因子等影響生態重建的因素,排土場重建植被的撫育重點是苗木防凍,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在適合季節種植,爭取在入冬之前培育為壯苗。針對部分抗凍能力較弱的苗木通過采取以下方式,使其安全越冬:針對小灌木類,對苗木進行輕度修剪;清除雜草,淺翻土地,給苗木根基部培土或培土墩,澆透防凍水。(3)水是決定林草生長狀況和質量的重要因素,考慮到土地復墾過程中的灌溉需要,可增加流動灑水車,以便在灌溉更全面,從而提高牧草的成活率。灌溉在早上進行,中午灌水容易引起草坪以及林木的灼傷,而晚上進行易造成林草染病。(4)排土場由于土層較薄,且復墾初期養分貧瘠,必須進行土壤改良與培肥。對于土壤條件較差的地段,為滿足前期植物生長,必須以化學肥料為啟動;土壤條件好的內排土場,采用生物復墾工藝,種植豆科牧草壓青,施入粉煤灰、有機肥料、化肥、微生物活性劑等迅速提高土壤肥力,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并滿足礦區人民生活需求。另外,放牧家畜的糞便也可起到鱗甲循環作用。對于礦區內污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污泥,采取堆肥發酵的方式,作為土壤改良與培肥的有機肥料。(5)病蟲害防治是林草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在林草生長季節尤為重要。主要采取藥物防治,根據不同的草種在不同的生長期,根據病蟲害種類的生長發育期選用不同的藥物,使用不同的濃度和不同的使用方法。
2.5露天礦最終采坑治理措施
篇5
關鍵詞: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諧;生態環境
一、引言
湖北省荊門市龍源石膏礦山于1958年建礦,早期因缺乏規范化開采管理,導致礦區地質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礦區出現大面積地面沉降、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開裂、民房受損、碴場。不僅侵占了大量的林地及耕地,而且形成了多個大型高陡邊坡,上述各種地質災害的相繼出現不僅對下游及鄰近礦區居民的生活、生產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而且也與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顯得極為不協調。以上諸多不利因素帶來的一系列的安全、生態與環境問題已嚴重影響到礦區群眾的生活和生產。
對此,2002年實行改制后的荊門市龍源石膏礦及荊門市、區政府和當地老百姓也都相繼提出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的強烈要求。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更好地治理原國有企業遺留的地質環境問題,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決定對石膏礦遺留礦區進行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營造一個和諧的生活與生態環境,以達到礦業生產、群眾生活和生態環境建設相協調的目的。
二、礦區地質災害概況
該礦區涉及到的地質災害種類主要為: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縫;地下水下降、污染;廢碴邊坡的穩定問題 等。其地質災害體特點主要表現為多災種、分布零散、面積大、穩定性差、恢復治理難度較大等特點。
(一)地面沉降及塌陷
主要分布在遺留礦區的南北兩端溝谷區域,呈不規則形長條狀、圓形發育,礦區內已發生較大的明顯塌陷、地面沉降各3處。地面沉降、塌陷總面積約195000m2,最大地面沉降區長約400m,面積約40000m2,最大沉降累計深度約1m,初期坑壁較陡,約70-80°,后經農耕人為改造,逐步形成一邊緣較緩的洼地。由于地面發生多處塌陷及大面積沉降致使290多畝良田無法正常耕種。
(二)地裂縫
礦區地表治理前形成明顯地裂縫兩處。主要分布在礦區南北兩端山脊部位,長度分別為101.4m、66.5m,裂縫呈折線型、“V”字型斷口發育,可見深度大于1m,最大縫寬0.5m,為殘坡積碎石土半充填。因地表土質疏松,次級影響裂縫不明顯。地裂縫的產生對當地農民的生產安全及鄰近建筑物的影響較大。
(三)碴場不穩定斜坡
礦區范圍內遺留規模型廢碴堆4處共占地約12萬m2,其中林地約9萬m2,耕地約3萬m2,其中1#、3#、4#廢碴場堆積規模較大,體積分別約15萬m3、13萬m3、13萬m3,一般形成高度約10-26m的鍥形體及條帶狀松散堆體,坡度多在40-65°左右,其下方有24戶居民居住,如遇汛期或強降雨,碴場極易形成崩塌或泥石流災害,嚴重威脅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并易造成大面積耕地土化石污染,下游上百畝農田將無法耕種。
(四)房屋開裂
礦區上部24戶居民房屋因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受損嚴重,多以墻體開裂、歪斜為明顯變形方式,房屋多為土坯房,其墻體裂縫多自上至下貫穿整個墻體,裂縫上寬下窄發育。墻體最大縫寬約0.06m,一般為0.01-0.02m,其中墻體嚴重破損的有10戶。
(五)地下水位下降
礦區礦山在原生產過程中,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而導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井泉、堰塘干枯,導致原礦區及周邊地表90多畝農田嚴重缺水,無法耕種或有種無收,30戶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發生困難。采空區干涸堰塘3口,10口人工淺井干枯,區域內人畜飲水十分困難。
三、恢復治理工程技術措施
隨著《土地復墾規定》的頒布和《環境保護法》的實施,礦區地質環境治理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在科學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采取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開展有效的治理。本工程的礦區恢復治理工程技術措施主體為農田復墾工程、碴場治理工程、新建供水系統工程及裂縫回填。
(一)農田復墾工程
農田復墾工程主要在南、北3個大面積沉降、塌陷區域,主要采用填筑、整平、碾壓進行修復,復墾面積195000m2。治理模式有以下3種:
1、廢渣填充治理模式:對已確定為淺塌陷的區域,先將廢渣直接運至未沉塌陷地。待穩沉后,填筑、整平、碾壓,再將確定為深塌陷區域的地表土剝離出來,覆蓋到廢渣上面。一般覆蓋的厚度為1.5m左右。然后,進行復墾。
2、淺層平整治理模式:對于季節性積水及淺層塌陷區,實行挖溝排水、削高填洼,繼續耕種。
3、挖深墊淺治理模式:對于塌陷深淺不一,局部地段常年積水的塌陷地,在塌陷較深區域取土,把土填在塌陷區較淺的區域,然后將較淺區域復墾為耕地,較深區域就勢建塘養魚,塘邊坡地栽樹種草。達到以改善采礦區生態環境,發展生態養殖業的綜合治理目的。
(二)裂縫回填工程
采用三合土或粘性土對裂縫進行填埋、夯實,防止地表水進一步入滲地下,加劇地裂縫的變形及引發區域地層的穩定。
(三)渣場治理工程
碴場邊坡工程的治理以機械推平并結合人工進行整平及植被恢復工程為主。經人工、機械整平后,降低碴場堆填高度,邊坡角控制在35°(碎石天然休止角經驗值)以內,從而增大邊坡自身安全裕度。整平后的礦碴區域地表鋪墊厚度不小于0.5m,富含有機質,排水性能較好的土壤,然后實施相應的復綠工程。選擇植物不但要選擇當地的耐旱、生命力強的植物,而且還要適應復墾、復綠的土質和當地的氣候條件。
(四)新建供水系統工程
供水系統主要表現在生活用水及農田灌溉用水上。在北部居民集中區內,成井二口,抽吸礦層頂部未受污染的基巖裂隙水,供礦區附近居民生活用水;農田灌溉用水主要為修建“U”型引水渠以引接礦區西側水源進行農田灌溉,線路總長3600m。
四、恢復治理工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一是解決了礦區附近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通過新建水井、修建高位水塔、鋪設供水管道、修建灌溉溝渠,解決了礦區附近30戶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周邊地表140畝農田灌溉用水(見圖1)。
二是通過對沉降區、塌陷區的農田或地段采用人工、機械實施填土、整平,復墾農田20萬m2,新增魚塘0.3萬m2,每年可以增加糧食產量15000公斤,新增鮮魚產量5000公斤,有利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取得了極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三是改善了礦區附近村民的居住環境。投資40萬元對已穩定的老采空區上部1戶村民實施了搬遷,9戶村民破損房屋進行了維修,消除了安全隱患,維護了社會穩定,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
四是地災隱患得到治理。通過采用三合土、粘性土對礦區2條地裂縫進行填埋、夯實,防治了地表水入滲地下。通過對礦區范圍內的廢碴場進行治理,恢復植被15萬m2,消除了崩塌、泥石流災害隱患,保證了碴場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下游上百畝農田的正常耕種,極大地改善了礦區的生態環境(見圖2)。
五、結論
荊門市龍源石膏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改善礦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更好地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更好地推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一是工程項目的實施對湖北省荊門市的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起著重要的示范性作用,為推進與恢復整治礦山地質環境工作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二是工程項目的實施,可以恢復、改善礦區和周邊受影響的自然生態環境,減輕對地面景觀的破壞程度,植被恢復和自然環境保護,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是工程項目的實施,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礦區潛在地質隱患對附近村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使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等活動有了基本的安全保證,同時體現了國家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四是工程項目的實施將優化地方政府的投資環境,促進湖北省荊門市礦業的發展,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地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積極性,著力建設和諧社會,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五是項目的實施,保證了荊門市龍源石膏礦的安全運作,將給改制后的礦山企業提供了一個更為安全、可靠的環境和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張風,申歡華.柯家山采礦場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程[J].西部探礦工程,2006(9).
2、王劍,周躍.礦山土地復墾的探討[J].礦業工程,2005(2).
3、張紹良,卞正富,張國良,馬昌忠.礦區土地高效復墾的關鍵技術[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1998.
4、蔡光琪,魏強.露天采礦中的環境問題與土地復墾[J].能源環境保護,2000(6).
篇6
關鍵詞:固態鉀鹽礦采選 環境影響 對策
一、固態鉀鹽介紹
關于固態鉀鹽的開采方式包括旱采法和水采法兩種,其中,旱采法包括井工開采法以及露天開采法兩種,就現階段來看,對于鉀鹽的開采需要根據礦體的賦存條件選擇單一或者聯合的開采方式。目前流行的開采方法包括空場采礦法、充填采礦法、崩落采礦法三種。其中,空場采礦法包括留礦采礦法、房柱采礦法、階段采礦法和分段采礦法。充填采礦法按照具體的回采工作面以及狂塊的結構可以分為單層充填采礦法、下層分層充填采礦法、上層分層充填采礦法以及分采充填采礦法四種。固態鉀鹽的選礦工藝包括破碎、篩分、浮選、磨礦、脫水、包裝等幾個流程。
二、固態鉀鹽礦采選對環境的影響
固態鉀鹽的開采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情況的發生,根據選礦技術特點和鉀鹽井工開采的要求,固態鉀鹽的開采對于環境的影響包括對自然環境、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固態鉀鹽對于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可恢復、短期的影響,也存在著負面的、長期的影響,在采礦期主要的影響為短期的負面影響,其影響的時間從施工開始維持到施工結束。運營期對于環境的影響表現出多面性、長期的影響,關閉期對于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對礦山生態恢復以及地下水的影響。
三、固態鉀鹽礦采選對環境影響的對策分析
固態鉀鹽在開采的過程中會帶來生態的破壞以及環境的污染,嚴重的影響著礦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開采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生態環境的變化,保證資源的開發可以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礦區環境的污染。固態鉀鹽礦的采選對于礦區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須要采取適當的方式恢復礦區的生態環境。礦區生態環境的治理方式包括粉塵治理、廢水的綜合治理、尾礦庫的防滲、地下水的治理和生態恢復等工作,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1.加強粉塵治理工作
在鉀鹽開采的過程中,會由于礦石的破碎以及篩分出現較多的粉塵,這種粉塵不僅會結塊,也含有較多的雜質,對于礦區粉塵的治理常常會使用袋式除塵器的方式進行除塵,但是這種方法會導致粉塵的濕度增大,除塵效率并不高,對于一些潮解性和吸水性的粉塵甚至會出現糊袋的情況,此外,在粉塵的濕度增加之后,其粘著力以及凝聚力也會增加,帶電性和流動性也減小,就會導致粉塵附著在濾袋表面,使粉塵出現結塊的情況,失去清灰的效果。因此,應該選擇聚酯、聚丙烯、尼龍以及玻璃纖維等易清灰、表面滑爽的材料,并對這些材料使用碳氟樹脂和硅油進行浸漬處理,或者在濾料的表面使用聚四氟乙烯、丙烯酸等做好涂布處理工作,保證除塵的效果。
2.加強礦井水的綜合利用工作
在鉀鹽開采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礦井水,因此,可以將這些礦井水進行有效的利用,具體的利用方法包括生產補水、消防灑水、降塵灑水以及綠化等等。具體的利用方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2.1 生產補水
在鉀鹽的開采過程中,用水的需求量較大,且這些開采用水對水質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可以將礦井水進行加工,使用沉淀、混凝等工藝,調節礦井水的PH值,并使用相關的藥劑,以便滿足生產的水質要求。
2.2 消防灑水、降塵灑水以及綠化用水
在鉀鹽的開采工作中,開采的環境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對于回水的水質,需要進行嚴格的處理,可以使用沉淀、混凝等工藝,再進行消毒和過濾處理,保證水質可以滿足施工的需求。
3.做好尾礦庫的防滲工作
鉀鹽的化學成分以氯化鈉和氯化鉀為主,為了做好尾礦庫的防滲工作,需要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對尾礦做好浸出的毒性試驗,看尾礦浸出液是否滿足標準規定要求,此外,鉀鹽礦在長期的浸出過程中容易發生堿化,這就會導致浸出物的PH值升高,因此,需要根據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要求設置好尾礦庫,并做好尾礦庫的防滲工作,鋪設好防滲材料,一般情況下,防滲材料從上到下應該選擇粘土層、土工布、粘土層的鋪設方式。對于缺乏粘土的地區,可以使用全人工的防滲材料進行鋪設,保證好尾礦庫的防滲工作。
4.做好礦區地下水的防治工作
固態鉀鹽的礦體屬于弱含水層或者不含水層,因此,在開采的過程中巷道中地下水的涌水量也較小,地下水的防治工作也相對簡單,在井巷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對井巷的位置進行科學的勘察,避開斷層,避免對隔水層的擾動,對于穿越含水層的井筒,應該做好保護措施,防治地下水的滲入。在資源允許的條件下,回采工作面以及開拓的巷道應該盡可能的設置與鉀鹽的礦層中,底板和頂板要避免對隔水層發生破壞,如有必要,可以將部分礦體預留,以便減緩地下水對底層的影響,防止變形、斷裂以及垮落情況的出現。
四、結語
對于鉀鹽采礦區生態系統的恢復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首先要明確礦區生態環境的實際破壞情況,了解礦區內部土壤的組成、水分、氣候、溫度、土壤侵蝕強度的特點,并對土地資源進行立體的分析,確定好生態恢復的方向,在開展生態恢復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按照斑塊逐一的進行,具體的恢復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具體措施的采用要與礦區的實際情況緊密的結合,以便保證礦區生態系統恢復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柴西龍,崔文龍,李艷兵:固態鉀鹽礦采選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及對策研究[期刊論文],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2009,08(25)
[2]周連碧:鉛鋅礦采選過程中鉛污染特征與污染防治的關鍵技術[期刊論文],有色金屬工業科學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09(01)
[3]香寶,馬廣文,李詠紅,唐古拉,袁興中,謝強:成渝經濟區礦產資源開發對其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期刊論文],第七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 2010,05(26)
篇7
【關鍵詞】煤礦企業;礦區;環境成本;因素
環境成本是環境會計的重要內容之一,煤炭企業的環境成本目前還在起步階段。要根據煤炭企業實際情況,研究煤炭企業環境成本因素,進行其成本控制。
一、煤礦企業環境成本影響因素
1、煤炭資源開發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成本。生態環境的價值由本身的使用價值決定。因各種自然資源的生成條件不同,造成了資源價值量的差別。一些對人類有用性強的自然資源生成條件較高,生成成本就高。需要較長的地質過程和特殊的條件所形成的自然資源就珍貴,資源價格就昂貴,這不但與生成成本較高有關,并受數量稀少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資源的稀缺程度必然在市場經濟規律作用下影響其價格高低,稀缺資源總會越來越珍貴。耗用這種資源需要承擔的環境成本自然就會提高。這種環境成本是資源型生產企業耗用自然資源應共同承擔的,如煤炭企業。生態環境系統本身還可以間接地為人類生存環境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而反映出一定的價值。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和影響。這種自然要素對生物生存環境的影響表現為自然環境的功能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也不斷變化,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功能價值,在人們的生存條件有效改善,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步提高,生態環境的功能價值就會不斷提高。煤炭資源開采活動不同于加工制造業具有原始生產的特點,在生產過程中不僅占用和消耗煤炭資源,還會對與其相關生態環境資源造成程度不同的破壞,如隨著煤炭資源的開采,與煤炭資源伴生的煤層氣、硫鐵礦資源及地層水資源、土地資源等都會出現影響和破壞,并導致煤礦區生態環境系統的生態環境價值損失。這種損害成本是對煤炭生產活動所造成的資源破壞和生態環境價值損失進行的補償。由于開采區域、強度、工藝的不同,成本的高低也就不同。
2、礦區環境預防保護成本與恢復治理成本。為把煤炭資源開采對礦區生態環境資源的損害降低到最小,避免環境污染和事故所造成的損害,減少而發生的成本費用。煤炭開采能耗高,對礦區地表、空氣、水等資源的影響損害隨開采強度的增大較快增大。為提高資源回收率和利用效率,降低煤礦區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環境資源的破壞程度,要實時進行保護與治理,需要及時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環境保護和預防能避免或減輕環境的累積效應,降低環境治理成本。環境預防投入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在煤炭開采過程中加強防護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為保證礦區的可持續發展,要對被污染、破壞的礦區生態環境資源進行恢復和治理,由此而引起的成本費用即是礦區恢復與治理成本。在煤炭開采中,必然產生對煤礦區的自然環境要素的破壞。對此的恢復和改善要符合礦區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的需要,這項礦區恢復與治理成本主要由治理費用和損失補償二部分組成。
3、礦區環境影響成本與改善成本。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因液體、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對礦區的農作物生產造成影響。出現耕地質量下降,農作物減產,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大面積的采空區和塌陷區造成地面建筑的損壞,對此也需進行賠償。這些成本費用就是環境影響成本。這部分費用由國家采取稅或費的形式集中收取。但對資源完全枯竭礦區,因歷史欠賬,收補矛盾較為突出。
隨著礦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人們積極開展植樹造林,修建公園廣場等各類景觀設施,使礦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企業為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也在建造相應的福利設施,在企業生產場所采取措施隔離噪音,降低粉塵等措施,這些投資日趨增大,并與環境成本費用相互影響,并此增彼長。
4、礦區產業替代、轉產成本與管理成本。根據煤炭產業生命周期規律,煤炭剩余資源會隨著礦井開采日益減少。為保證礦井的持續和產業接續就需要一定的投入,以發展代替煤炭資源的新產業,由于煤炭資源枯竭而被迫停產、轉產所補償的費用。為研發新的技術、勘查新的資源。需要投入一定資金,此投入構成環境影響成本的一部分,即煤炭開采的替代成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礦井停產和轉產也需要進行補償和投入。就構成了煤炭企業的替代與轉產成本。
加強環境保護與治理,煤炭企業要建立健全各類環境管理機構,積極進行環境管理,這些費用也構成煤炭企業的環境成本。
二、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策略
1、煤炭企業環境成本的預評價。煤炭企業實施環境成本的預評價,對環境成本的事前控制非常重要。事前預評價要把可能的環境支出進行分配并納入產品成本預算系統,提出不同的方案,對各項方案進行評估,選出環境支出最少、成本最低的方案實施,實現控制環境成本目標。加強對環境支出的可控性,減少環境維護成本、環境損失成本,以減少煤炭企業的環境成本。環境預評價對控制環境成本起著重要作用。
篇8
關鍵詞:煤礦區;林業;復墾
中圖分類號:X751
1.林業復墾優勢
1.1有效恢復礦區經濟與生態功能
林業復墾投入成本低、回報較高,可有效恢復礦區經濟與生態功能。陳新生等在采煤塌陷區運用層次分析法,對農業、林業、漁業和旅游業等4種典型復墾模式研究后發現,無論塌陷區深淺、積水有否,林業復墾的生態效益均為最佳,綜合效益也僅次于農業復墾(積水較深除外)。借鑒國外礦區復墾優先考慮生態功能的原則,塌陷區應以林業復墾為首選,并可推廣至露天采區。
1.2保持水土
荒漠化地區常運用工程技術和生物技術恢復植被。工程技術利用化學物質固結土壤后植樹植草,成本高且難以長期保持、易造成次生污染,優勢不如生物技術。生物技術通過培植根系發達、耐風蝕沙埋、固氮能力強、生長迅速的植物,來達到保持水土、治理土地荒漠化目的。在地質災害易發礦區,可通過植樹來固結土壤、減少坡面流,以阻止泥石流和滑坡的發生。
1.3促進煤礦污水利用
煤礦污水不僅是對地下水的極大浪費,而且易造成次生污染。但若用于林業復墾,則可事半功倍。煤礦污水含豐富有機物和多種礦質營養元素,可補充復墾區肥力和水分。可考慮將煤礦污水適當沉淀處理,用底部淤泥作為復墾肥料,上部清水用于灌溉。既可提高煤礦污水利用率,又節約復墾成本,一舉兩得。
1.4修復和再造土壤
研究表明:生物修復技術是最有生命力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目前已發現400多種植物可超量富集重金屬。農業復墾與林業復墾均可實現重金屬的生物修復,但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林業復墾更為合適。露天采煤大量損毀土壤,導致其部分或完全傷失生產力。但是通過種植速生喬灌木、草本植物(尤其是豆科),可使剝土快速形成腐殖質層,重新恢復肥力。德國學者Katzurk等發現混植赤松、落葉松、歐洲櫟等樹種有利于土壤形成。另有研究表明,豆科植物復墾可快速穩定堆土表面、控制水和風力侵蝕、改善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性質、促進根系層水分與養分積累。
1.5凈化空氣
森林可滯納粉塵、吸收化學物質,固定毒害氣體(CO2、SO2等)。森林滯納粉塵能力是裸地的75倍,每公頃森林每年可滯塵數百噸。青楊、桑樹、黃金樹、榆樹、刺槐等林木的樹葉還可吸收粉塵中鉛、鎘,1Kg青楊干葉可吸收鉛616mg。森林是自然界最豐富、最穩定的碳貯庫,每年每公頃可吸收約400T CO2,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吸收CO2工業總排量的24%-36%。每公頃森林每年還可吸收0.15T SO2以及大量致癌物質。
2.林業復墾技術途徑
礦區復墾按工藝可分為有覆土復墾和無覆土復墾。有覆土復墾指因礦區土壤理化性質(粒度、孔隙度、酸堿性及水養鹽含量等)不適宜植物生長而在地表覆土的復墾模式,多用于采空塌陷區、露天采坑、塊狀煤矸石堆放地復墾;無覆土復墾指礦區土壤適合宜或經改良后適宜物生長而無需覆土的復墾模式,多用于堆土場、松散狀煤矸石堆積場復墾。目前一般采用有覆土復墾。礦區復墾按階段分為前期工程復墾和后期生物復墾(圖1)。工程復墾先行,由礦企對破壞土地進行工程恢復,包括場地平整、表土覆蓋(無土復墾不需要)和土壤改良等;生物復墾隨后,包括樹種選擇、林木栽培、撫育和生態維護等。
2.1工程復墾
2.1.1場地平整
礦區平整場地類型主要包括低洼區與堆積區,前者主要指采空變形區和露天采坑,場地平整宜采用挖深墊淺法,并修筑保水和排澇設施;后者主要指煤矸石堆放區和排土區,削減坡度后進行梯田化改造,之后覆蓋有潛在肥力巖土。
2.1.2表土覆蓋
(1)機械覆土法。用碎土機粉碎土壤后,使用排土機撒布,最后用推土機推平。為防止覆土與基底存在光滑面,覆土前應粗糙化地面。
(2)水力覆土法。將土壤和水混合后形成泥漿,之后泵入復墾區,待土壤沉淀后排出水分。水力覆土法較機械覆土法快且經濟,土壤孔隙性好,有利植物生長,曾在德國成功運用,值得推廣。
2.1.3土壤改良
(1)客良是利用外區土壤改良本地巖土,如在具潛在肥力的巖土中摻雜外地細粒土,改良其機械組成。
(2)化學改良是加入化學物質以改良土壤,如在水土流失區加入瀝青乳液和棉籽醇樹脂乳形成水土保護膜;重土和輕砂土加入粉煤灰提高孔隙度和持水性;酸性土壤ph值較低時加入石灰、過低時加入磷礦粉;堿性土壤施用肥料及其他化學劑。
(3)生物改良是利用生物技術改良土壤,主要包括重金屬污染修復和土壤固氮。重金屬污染生物修復包括微生物修復和植物修復(植物提取、揮發、過濾、鈍化等),植物提取技術最具前景;礦區土壤普遍缺乏營養元素,尤其缺氮,可利用固氮植物如豆科植物(草木樨、雜交苜蓿、野豌豆等)達到聚氮目的。生物改良還包括微生物改良和菌根接種技術等。
2.2生物復墾
2.2.1樹種選擇
應選擇適合當地土壤、地形和氣候條件的“鄉土樹種”,尤其是老礦區復墾。應選擇抗污染、易獲取養分、保水土、速生、郁閉快的“先鋒樹種”。固氮樹種尤其是刺槐、胡頹子、錦雞兒、灰赤楊、黑赤楊、沙棘等能適應嚴酷的立地條件,可作為復墾先鋒樹種。若將固氮樹種與常綠松混植,則會有更好效果。
2.2.2林木栽培
林木栽培包括樹坑尺寸設計、造林密度設置和樹種配置。樹坑邊長宜為0.5m左右,如黃檀為0.3m、赤桉0.45m、銀樺0.6m。造林密度設置和樹種配置應根據土壤適宜性、樹種生物學特征、自然生態和經濟條件等確定,如土壤貧瘠區針葉樹間距為0.8m×1.0m、楊樹為4m×4m;樹種配置傾向于主要樹種+伴隨樹種+灌木混成,實踐證明最佳配比為60%、20%和20%。
2.2.3林木撫育
林木撫育是通過人工培育促進林木生長發育的過程,林業部門強調“三分種、七分管(撫)”。林木幼小期對環境適宜能力弱,尤其應加強撫育。撫育工作包括灌排水、施肥、松土和除草等,其中尤以水肥調控最為重要。土壤水分不足或過多均會影響林木根系正常發育,干旱或水分滲漏區應注意灌水保墑,積水段或降雨期則應注意排水防澇。復墾地土壤養分和有機質較少,應增施化肥和有機肥。土壤形成硬殼時應注意松土。強風化土壤第一年須進行不少于4-5次除草。
2.2.4生態維護
林地復墾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覆蓋充分、良性發展的森林,而保持穩定、善于自我調節的可持續林地生態系統是其關鍵。根據生態學原理,物種多樣性是生態系統穩定與發展的基礎。因此,應在復墾區使用多物種,構建并維護喬、灌、草、藤立體生態系統。
2.3林業復墾效益評價
林業復墾效益主要包括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是土地復墾后的經濟產出;生態效益指復墾后環境的改善和生物量的提高。生態效益難以定量評價,卻是發達國家的關注焦點。目前澳大利亞等國正致力于制定復墾質量檢驗標準尤其是生態系統建立及自我維持標準。復墾成本也需要充分考慮。一般說來,復墾成本主要取決于工程復墾投入(比例可達90%),因此應通過發展工程復墾技術來降低復墾成本。
3.結束語
礦山林業復墾較荒山造林難度大,但只要把握住復墾地的難點和特點,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十年豎木的周期可大大縮短。合理結構的植物群體的社會、環境、經濟效益即可充分發揮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石灰巖 礦山 恢復 治理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a)-0240-01
石灰巖礦產屬于典型的非可再生自然資源,它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實踐表明[1,2],石灰巖礦產已經被廣泛的運用于建筑、農業、輕工、食品、石油、冶金、化工等領域中,并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我國,石灰巖分布面積高達130萬km2[2],而關于石灰巖礦產的開發利用已成為了諸多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1]。然而,許多石灰巖礦山剝離、掘進、選礦產生的廢渣(石)占用土地,并同時導致了嚴重的粉塵與噪聲污染、生態環境惡化、景觀破壞等問題[1,3]。基于此,石灰巖礦山的環境、綠化和生態恢復越發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1-5]。因此,本文對石灰巖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成果進行了梳理,旨在為石灰巖礦山的恢復治理提供建議。
1 礦山恢復理論
礦山恢復治理是的關于全球性討論始于20世紀70年代。1973年3月在美國召開的“受害生態系統的恢復”國際會議開啟了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全球性序幕[6],1980年Caims主編的首部《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受損生態系統恢復過程中重要生態學理論和應用問題[7],而1991年創刊的《Restoration Ecology》雜志代表“恢復生態學”走向了成熟[2]。礦山生態恢復是包括地貌再開發、生產能力恢復、生態綜合性、經濟和美學價值等的多學科課題,它主要涉及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基礎理論[2]:
(1)可持續發展理論,即既需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的發展。這既要求加強對采礦前后生態資源的調查和研究,還要運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使新建景觀和周邊景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其經濟、生態和美學價值。
(2)恢復生態學理論,這是研究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技術和方法及其生態學過程和機理的學科。它在加強生態系統建設和優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等方面極為重要。
(3)景觀生態學理論,即人們需要合理規劃遭受礦山開采破壞地區的土地用途、建立新景觀。這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旨在通過景觀生態建設來對原有景觀要素的優化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調整或構造新的景觀格局,最終實現優于原有景觀生態系統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等效果。
2 石灰巖礦山采礦的主要問題
經濟高速發展促進了包括石灰巖在內的各種礦產資源開采,而城市化推進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速了石灰巖礦山的開采。研究表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和礦山開采及礦山環境治理技術落后等加重了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3, 4]。總結起來,石灰巖礦山的開采主要帶來了如下環境問題[2]:
(1)地貌及生態破壞。石灰巖礦山主要分布在丘陵或低矮山丘區并往往采取露天開采的形式。礦山開采的第一步便是砍伐地表的林木、叢棘和雜草并進而剝離地表的覆蓋層。開采過程中,由上而下的分段開采方式改變了礦區的原始景觀,這同時也破壞了地表的植被和原有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2)地質災害影響。礦山的開采改變了地表結構和地面應力,不合理和不規范開采的礦山會產生大量的陡壁、陡坎和邊坡并引發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堆放于礦體的溝谷中或低洼地處的廢棄渣石可能會形成新的不穩定荒丘或影響地表大氣降水的排泄及地表徑流。受暴雨的沖刷或地表水的浸泡,堆場往往還可能發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富地下水礦山的開采還可能出現涌水或導致污染物下滲污染地下水。
(3)環境污染。礦山采礦活動會產生粉塵、廢氣和噪聲污染。粉塵主要來源于礦山爆破的爆堆起塵,礦石破碎、裝卸、運輸及運輸車輛行駛揚塵和廢土石堆的風力二次揚塵等。廢氣來源于礦山爆破時炸藥釋放出的CO、CO2和NO等氣體。噪聲源來自于礦山爆破時產生的爆炸噪聲和礦山機械作業時產生的噪聲。
3 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治理
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分為采礦區“邊坡復綠”和“廢棄地恢復”兩種類型[1-3,5-7]:
(1)礦區邊坡生態恢復方法是指對采礦殘留礦柱和邊坡陡壁(坎)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在減輕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和排除安全隱患后采用特殊的方法進行生態恢復。由于不同礦區的地層巖性、坡度和坡面松散程度等存在差異,目前國內外主要采取噴播綠化護坡、客土植生植物護坡、土工網墊植草護坡、框格護坡、生態石籠護坡、植生帶(袋)護坡、香根草技術植被護坡、人工植生盆法護坡、平臺法護坡等邊坡植被恢復方法以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2)采礦廢棄地的邊坡復綠技術是指對采礦后的廢棄地進行生態恢復。礦山廢棄石渣、石粉占據地表上層阻礙植物生長,常見的有對石渣進行換土處理或地表壓覆客土。在此基礎上,輔以其它栽培措施的辦法,如采用大穴、大苗和帶營養缽移栽。
4 結語
石灰巖礦產資源的開采在推動經濟和城市化,它同時也因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而制約了礦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改善石灰巖礦區面臨的地貌及生態破壞、地質災害、環境污染等問題,人們提出了采礦廢棄地恢復和邊坡復綠兩種類型的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方法。這些方法涉及多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因此需要綜合多方面的生產和研究以探索礦山生態環境恢復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陶建軍,李西.石灰巖礦山植被恢復初探[J].草業與畜牧,2007(7):18-21.
[2] 楊濤,彭立君,武富強,等.石灰巖礦山生態恢復方法和實踐[J].礦產保護與利用,2009(2):37-42.
[3] 徐升華,孔維健,劉躍平,等.石灰巖礦山植被復綠技術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22):4636-4638.
[4] 賈德旺,呂寶平,賀漢庭,等.濟寧市嘉祥縣石灰巖礦山地質環境評價與治理[J]. 山東國土資源,2006,22(5):54-57.
[5] 溫慶忠.廢棄石灰巖礦山植被恢復方法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8(4):108-111.
篇10
【關鍵詞 】 地質環境 塌陷區尾砂充填生態恢復
[Abstract] the Yushiwa Iron Mine afte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caus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subsidence, proceed from the collapse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topography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subsidence area as the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mine subsidence area,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easures, do m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keywor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ubsidence area of tailings fill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圖分類號:TD167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自然生態破壞是我國當前環境質量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礦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因礦山開采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也日趨嚴重。
采礦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它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導致了嚴峻的環境問題,威脅著我們的生存。采礦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和破壞森林植被與自然景觀。同時礦山固體廢料的不合理遺棄堆放,導致邊坡失穩,誘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這些采礦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觀破壞、良田毀壞、水土流失、侵占土地、環境污染、誘發地質災害等,嚴重影響重要基礎設施及其它資源的保護等,也直接威脅和破壞人居環境、加速生態環境的惡化,影響礦區及其周邊地區居民環境質量的改善與提高,制約了資源效益與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和協調發展。
因此,環境治理勢在必行,只有環境治理搞好,才能維護礦山的安全生產,以及與周邊居民的和諧相處,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二、 礦山基本概況
(一)自然地理
玉石洼鐵礦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境內,礦區面積0.811km2,礦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4°07′44″,北緯36°47′13″。
礦區南距武安市15km,東南距邯鄲市約45km,北距礦山村鐵礦4km。礦區東側有邢(臺)——都(黨)公路經過,并與309、107國道相連,交通方便。
(二)礦區自然條件
礦區地處山丘地帶,多為坡地,土地貧瘠,農業落后。主要糧食作業有小麥、玉米、谷子、薯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棉花、油料、核桃、柿子、葡萄、蘋果等。
礦區屬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年降雨量450~700mm,最大年降雨量1472mm(1963年),多集中在7-9月份,5-6月份最大蒸發量314.8mm,刮風多集中在11月至翌年2月,風向主要為SW、NE,W最大風力8級,溫差較大,年平均溫度13℃,6-7月份最高氣溫達40℃以上,1月份最低溫度可降至零下15℃,11月至翌年3月為結凍期,凍土深度15~25cm,無霜期約200天左右。
1. 氣象狀況
本區屬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年降雨量450~700mm,最大年降雨量1472mm(1963年),全年降雨量不均,多集中在7-9月份,5-6月份最大蒸發量314.8mm,刮風多集中在11月至翌年2月,風向主要為SW、NE,W、年平均風速3m/s,最大風速4.7m/s,最大風力8級,溫差較大,年平均溫度13℃,6-7月份最高氣溫達40℃以上,1月份最低溫度可降至零下15℃,11月至翌年3月為降雪月份和結凍期,凍土深度15~25cm左右,每年無霜期約200天左右。
2 . 水文狀況
礦區無大的地表河流,僅有一些小的間歇性河流,主要的有尖山~會蘭村河,從礦區東側流過。
3.地形地貌狀況
玉石洼鐵礦礦區位于太行山東麓,屬低山丘陵區,東鄰華北平原,地勢西高東低,海拔標高一般在+335~424m之間,相對高差89m。溝澗縱橫交織,地形較復雜。
4.地層狀況
礦區范圍內地層比較簡單。主要地層為第四系、第三系以及奧陶系中統。第四系幾乎遍布于全區,基巖僅在北部和西北部邊緣有零星出露。
(三)礦床開采歷史及現狀
玉石洼鐵礦于1969年10月開工建設,1977年底正式投產,原設計規模100萬t/a,1982年重新對生產能力驗證,將其生產規模調整為70萬t/a,礦山至2004年底,共采出礦石925.22萬t,損失礦量397.4萬t,民采破壞礦量476萬t,劃出礦量399.8萬t,礦區還保有12.08萬t。
玉石洼鐵礦為坑內開采,斜井—豎井聯合開拓,礦山開采已接近尾聲。玉石洼鐵礦為采、選聯合企業,選礦與采礦相匹配。
三、礦區存在的主要地質環境問題
礦區位于太行山東麓,礦區主要為中奧陶紀石灰巖,第四紀覆蓋層較薄,地表植被較少,生態環境較脆弱,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對其影響很大。隨著井下礦體的規模開采,和開采力度的不斷加大,加上民采礦點濫采濫挖。原來礦區的地形地貌發生了改變,許多土地被占用而破壞,山體植被均有不同程度遭到破壞。主要包括長期開采產生的地面塌陷及伴隨地裂縫損壞土地,廢石場及選廠和沉淀池等建筑設施大面積占地、壓地等情況。
在采區中部,付井北側約300米有一塌陷區域,塌陷區總面積約16500m2,中間有一面積為9000m2的平臺,近似圓狀,塌陷區高低錯落,落差2-8m不等,塌陷區上覆地層為第四系粉質粘土及礫石土,厚度約 2-6m。
四、 塌陷區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可行性分析
-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的理論基礎
- 下一篇:海上交通安全法心得體會